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教育分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安全力 本质安全 影响因素 DEMATEL
一、煤矿本质安全及“安全力”的定义
煤矿的本质安全化是将本质安全的内涵经过扩展而得到的,它已不是单纯的指设备构造的本质安全设计,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煤矿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完善的预防和保护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和安全风气,以及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从而使事故、灾害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或可以接受的程度。
借助物理学中力的含义,本文引入了“安全力”的概念。“安全力”理论的基石是“事故三因素”理论。三因素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每一特定事故的发生取决于一些“本质”的要素,即人、物和环境。“安全力”理论对此进行了扩展:人的因素除了包括一般员工外,还应包括各级管理者,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的高低对提高煤矿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机具的因素应扩大到物的范畴,一切影响安全的“物的因素”都应加以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应全面考虑三方面的因素,遵循“木桶”理论,“三管齐下抓管理,方方面面都要硬”,保证安全管理的持续创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质安全和“安全力”都强调找出影响安全的本质因素抓管理,发掘导致事故的深层原因找出路,建立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因此两者的出发点和目标是统一的。鉴于此,本文基于“安全力”的视角,分析了煤矿本质安全的影响因素,为建立煤矿安全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基于“安全力”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基于“安全力”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1)人控力。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力:员工持续学习安全知识的能力;安全行为自治力:员工对安全生产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责任分解落实力:将安全责任分解、具体到每一个员工的落实情况;安全承诺兑现力:煤矿员工对自己自愿遵章作业、按章操作等做出承诺的可信程度;绩效考核推动力:与员工绩效考核有关的安全奖惩制度和措施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力;三违教育感化力:对“三违”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施帮助和教育,从而达到感化他们,减少“三违”人数,减少“三违”发生次数目的的实现程度;防灾抗灾反应力:煤矿员工预防灾害、抵抗灾害的能力和熟练程度。
(2)物控力。包括质量标准保障力:主要指质量标准化建设保障工程质量的程度,包括安全质量标准化、产品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和服务质量标准化等;设备管理规范力:矿井安全设备、设施的规范化管理程度;隐患排查防控力: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形成科学规范、层层落实、逐级排查、快速整治的隐患排查治理闭合管理机制;薄弱环节监控力:对煤矿生产过程中薄弱环节的监控能力;安全设施保障力:煤矿企业安全设施、设备对安全生产的保障程度;科技兴安带动力:通过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增强矿井抗灾能力的程度;安全信息共享力: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安全生产信息畅通,形成上下沟通、反应迅速的网络。
(3)环控力。包括安全思想渗透力:通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教育等各种方式,使广大煤矿员工(包括非生产人员、生产人员及其家属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关爱生命的意识;安全管理决策力:煤矿高层管理者领导煤矿员工正确处理与安全生产相关事宜、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能力与水平;安全措施贯彻力:煤矿安全管理者参与、落实和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程度;基础管理固本力:“三基”管理对安全管理基础稳固的保障作用;公共环境监督力:各种有关安全的法律制度、规则规范对安全生产行为的监督作用;安全文化感染力: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情况;生活环境和谐力:通过人性化管理理念,尊重和满足煤矿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程度。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基于“安全力”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煤矿安全影响因素的DEMATEL分析
(1)煤矿安全影响因素间的直接影响矩阵。本文采用Delphi法确定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此次调查遴选的调查组成员由高校安全工程及安全管理专家、国有大型煤矿安全矿长、省级煤矿安监部门工程师等组成,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92.00%。
通过汇总调查问卷,分析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直接影响矩阵X(略)。
(2)煤矿安全影响因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根据直接影响矩阵数据,使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煤矿安全影响因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如表2所示。
3、结果分析及建议
从表2可以看出,原因度大于0的影响因素(即原因因素)有:F1,F2,F5,F10,F11,F12,F13,F15,F16,F20和F21。其中,安全行为自治力、安全设施支持力和理论知识学习力位居前三位,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程度最大。原因度小于0的影响因素(即结果因素)有:F3,F4,F6,F7,F8,F9,F14,F17,F18和F19。其中,防灾抗灾反应力、质量标准保障力和基础管理固本力位居后三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程度最大。通过中心度可以看出,安全措施贯彻力、责任分解落实力是最核心的两个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抓住最根本的因素:安全行为自治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决不仅取决于严密的制度管理,而且还取决于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管理水平。实施自主管理,以员工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基础,以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及管理素质为目标,使安全管理的中心从依赖制度管理向遵从安全主体管理转移,达到员工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目的。
(2)突出最直接的因素:防灾抗灾反应力。通过演习等事前手段使煤矿员工熟悉各种常见灾害的发生规律,以掌握抗灾、救灾手段和措施,提高煤矿员工的防灾抗灾应变力。
(3)控制最核心的因素:安全措施贯彻力。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区队,重点是井下现场,关键是基层管理干部,只有牢牢抓住基层不放松,紧盯工作现场,充分发挥各级管理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堵塞安全管理的漏洞,保证安全措施的执行力和落实力。
三、结语
本文在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从“安全力”视角分析了煤矿本质安全的影响因素,并运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影响煤矿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为煤矿本质安全化进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有助于建立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
(注: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2RK
B01383)。)
【参考文献】
[1] 刘海滨、李光荣、黄辉:煤矿本质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4).
[2] 欧晓英、杨胜强、孙仁科、孙正恩、王义江: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体系建立及其应用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
[3] 袁清和、侯艳辉、郝敏:基于“安全力工程”的煤炭企业本质安全化探索[J].软科学,2007,21(4).
论文关键词:景区经营权转让 变向投资 经营外部性 制度安排
论文摘要:部分投资者在获得景区经营权之后,并不致力于景区内部建设和资源保护的继续投资,而是发生了投资变向。这不仅增强了景区经营的风险性,而且危及景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也损害了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消费权益。产生这种行为的主要动因在于其投资正外部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应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在政府投资、经济杠杆调节和剩余索取权激励等方式进行连续补给,以补偿其投资的正外部性,从而纠正投资方向。
一、问题的提出
在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旅游产业的热潮推动下,中国旅游业未来 5年社会投资总量累计将达到 19 000亿元。而旅游景区在旅游产业中居于中心地位,投资者往往将旅游景区作为投资旅游业的切入点,因此景区经营权转让的浪潮将继续澎湃前进。
但是在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实践当中,有一部分投资者在获得经营权之后,并不致力于景区内部建设和资源保护的继续投资,而是发生了投资变向,如投资于房地产、赌博娱乐业,等等。这不仅违背了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初衷,同时也损害了旅游消费者和当地居民的权益,不利于景区的长期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这种变向投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考虑:一是在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前,投资者就已明确这种思想;二是在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后,投资者出于无奈而转向其他行业投资。对于前者,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商业投机行为,是以占据资源、炒作资本为主要动机的投资行为,大大增强了景区经营的风险性,政府应予以必要的行政监控,或设置有利于景区长远发展的进入机制,以避免资源的配置失当,如签订考虑全面的转让合同,采取严格有力的监管措施,等等。第二种情况,主要从外部性理论的视野对景区投资者变向投资行为进行动因分析,在投资者是 “经济人”这个假设前提下,认为只要使其投资景区建设、环境保护所获收益大于其他投资所获收益,则投资者就会致力于景 区建设 和环境保护 。在此基础上 ,笔者提 出如果对投资者投资行为正外部性进行补偿,就能减少其投资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私人成本,增加其私人收益,同时,亦使社会收益增加,并进而提出 “连续补给制”的制度安排 。
二、变向投资行为的消极作用
(一)分散资金,增强景区经营风险性
投资于旅游景区的社会资本很多来源于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其自身经济实力有限,投资变向会使其有限的资金分散,进而使其难以集中财务优势进行景区投资建设,将大大增强景区经营的风险。即便是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投资变向也势必减少景区投资建设,其多元化经营战略也会使其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难度加大,景区经营风险性也会增强。
(二)脱离初衷,危及景区发展持续性
转让经营权是当前许多景区管理和经营改革过中引入企业化经营的一种制度创新模式,其初衷是引入社会资本 ,促进旅游景区的长足发展 。但是,这种变向投资行为显然违背了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初衷,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景区建设与经营,那么景区的内部建设、环境保护、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无法得到资金保证,这显然不利于景区的长期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浪费,损害旅游者的消费权益
投资者变向投资就会使得景区的内部建设、环境保护、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无法得到资金保证,导致景区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利用,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景区的资源价值,那么对于旅游者而言,同样的门票支出、在同一个旅游景区所获得的体验价值要低于景区没有转让之前所获得的体验价值,其旅游消费权益显然遭到损害。
(四)配置失当,影响当地政府与居民的收益
景区所在地政府将景区经营权转让给企业经营,其目的就是借助社会资金,走出景区发展的资金困境,从而能够更大范围的享受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拉动效应。变向投资行为的结果是投资者占据资源却低效率利用,导致资源配置失当,从而富了投资者,穷了居民,严重影响了当地政府与居民的收益。以投资房地产为例,房地产投资的私人收益明显高于景区建设和和环境保护投资的私人收益,但是,房地产业的正外部性效应显然要低于旅游业,其扶贫功能和经济拉动作用业也要低于旅游产业,也就是说,其所带来的社会收益远远低于旅游景区发展带来的社会收益。
三、变向投资行为动因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 (externality)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私人的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某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小于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 “外部经济”;某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其造成的社会成本,则被称为 “外部不经济” 。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旅游景区的投资行为也呈现出明显的外部不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景区投资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主要表现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文景观与民俗风情的商业化,等等。这已引起}土会的普遍关注,大量学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而旅游景区投资行为的外部经济性具有直接性、突显较早等特点,是一种显性效应,如提高景区所在地的知名度,增加当地居民收益与就业机会,改造当地的交通线路、通讯设备、旅游设施,方便了当地人的生活等。但是,投资者并没有因当地居民和政府受益而获取额外的经济效益,相反却要为生态环境的破坏背上骂名。也就是说,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外部经济性没有得到额外补偿,而外部不经济性却要额外投入。
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个问题,笔者运用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先来考察旅游景区投资行为外部经济的情况。假定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 “经济人”,其投入资金进行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私人利益为 ,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为。显然,环境保护的受益者不只是投资者,而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整个生态环境区域的所有居民和游客,故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如果投资者进行投资所遭受的私人成本C 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即有 ,则投资者显然不会进行投资,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投资保护环境是有利的。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帕累托最优状态没有得到实现,还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果投资者投人资金进行环境保护,则他所增加的私^成本为,社会上其他人由此而得到的好处为,故可以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投资者。
再来考察旅游景区投资行为外部不经济的情况。假定投资者不投入资金保护环境,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时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分别为。由于存在外部不经济,故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如果投资者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所得的私人利益大于其私人成本C 而小于社会成本C ,即的,则投资者显然会采取该行动。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帕累托最优状态也没有得到实现,也存在有改进的余地。如果投资者不过度使用资源,则他放弃的好处,即损失为,但社会上其他人由此而避免的损失却为。由于,故如果以某些方式重新分配损失的话,就可以使每个人的损失都减少,也就是使每个人的 “福利”都增大 。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景区投资者实际上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产品的核心,是吸引游客前来消费的关键因素。从自身利益出发,保护资源,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收益之源。因此,应该投资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如果投资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则需要其资金投入量较大,私人短期收益却甚小,而社会其他受益者却投入较小,“搭便车”现象比较严重。那么,不投资环境保护所产生的收益损失比投资环境保护所产生的私人成本要小。因此,投资者又不愿意投资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值得一提的是,旅游景区的复杂性质,决定了投资者不可能完全承担起提供和维护景区部分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责任。因此,环境保护和景观资源保护的投资主体应是多元的,它主要包括国家财政、当地政府、当地受益居民、来访游客和景区投资者。
基于以上的分析,得出结论:部分投资者为了避开这个两难的困境,于是选择既不将资金投入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也不故意过度开发利用资源,背上破坏环境的骂名,而是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即变向投资,转向投资地产、饭店、餐饮、交通和赌博娱乐业等短期收益较大的产业部门,以弥补自己投资行为的外溢部分。
四、连续补给一规避变向投资行为的制度安排
变向投资行为实际上还是对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利用,导致配置失当,应进行一个较好的制度安排,从内部引发投资者的投资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规避变向投资行为,运用一种较为合适的方式将投资者带回最初的轨道。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基于投资者是 “经济人”的假设,主要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 “连续补给制”这一制度安排,以补偿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正外部性,使其投资景区建设、环境保护所获收益大于投资其他产业部门所获收益,基于 “经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认识,投资者将会重新选择投资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从而起到规避变向投资行为的作用。
所谓 “连续补给制”,就是景区经营权转让前后不问断地对投资者的正外部性进行社会补给,以激发其投资景区建设、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要包括转让前补给、转让后补给和转让期满补给三个内容。
(一)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前的社会补给
在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前,政府应投资解决一些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维护,为投资者进行景区经营管理投资景区建设、环境保护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氛围,减轻其环境保护的资金压力,降低其投资环境保护的心理压力。政府投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围交通可进入性。主要是指旅游者从城区进入景区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提高旅游景区的外围通达性。
2.历史性环境问题。主要是指原有景区营运过程中所遗留的重大环境问题,以及景区周边地区的原有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治理,如污染河道的治理等。
3.社会治安环境。主要是指政府应为投资者的经营活动和游客的旅游活动提供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如增强警力,增加哨岗,加强巡逻,整顿社会秩序,协调当地居民与投资者、游客的关系,等等。
(二)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后的社会补给
景区经营权转让之后,采取经济杠杆调节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协调政府、当地居民、投资者三者关系,主要是税收、津贴和股权配置手段,其关键是奖罚分明,专款专用。具体措施有:
1.征收环境税。由政府向造成景区外部不经济的旅游景区投资者收取一定的旅游资源使用补偿费增加景区经营的边际成本,使边际私人成本向边际社会成本靠近,抑制景区外部不经济行为的产生,同时,对遭受外部不经济的其他企业或当地居民进行补贴。这种税收的征收,实际上是对投资者投资行为外部不经济的经济惩罚。这里的环境税应该辨证的看待,看似增加了私人成本,实际上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制度安排,有利于缓解投资者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2.成立环保基金会。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三方:投资者景区经营的门票收入、国家财政津贴、当地受益居民税收。同时,成立专门的环保组织或委员会,其成员主要来自以上三个方面的投资主体,成员之间互相监督,权力制衡,以确保环保基金的专款专用。这种环保基金的设置,实则是对投资者投资行为外部经济的社会经济补偿,因景区生态环境改善可以带来更多的旅游者和经济收益,其直接受益者还是投资者。
3.采取股权配置,减少政府干预。投资者获得景区经营权转让后,根据转让条款应在一定时间期内付给政府一定的转让费用,往往是一个固定的数 目。这样政府就没有承担任何的景区经营风险。于是 ,政府在景区的经营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短期行为,损害投资者的经济收益,如政府官员或其相关人员免费游览景区,政府强行在景区内设立会议场所,政府换届后的承诺失信和优惠政策中断,赊账不付,开白条等,这些都会大大打击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
但是,如果采取股权配置的方式来付给当地政府转让费用,则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短期行为的发生。也就是说,不分期按固定的数目付给政府转让费用,而是让政府以景区资源 自身价值入股,先根据资源价值和获利能力,投资者与政府协商一个合理的股份比例,然后根据盈利水平付给政府股息作为转让费用。当然,在转让初期投资者应该为获取经营权付出一定金额的转让费用。这样政府收益就与景区盈利水平联系在一起,可以减少不利于景区运营的政府短期行为的发生,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良性发展。
(三)景区经营权转让期满时的社会补给
目前我国景区经营权的转让条款中大都规定了投资者获得经营权的条件以及经营期间的行为要求,对经营权转让期满时景区资源价值的剩余索取权归属未做任何规定,这样,在经营权期满时,实际上是资源所有者获得资源价值的所有剩余索取权。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由于投资者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不负责任,投资者对景区资源进行保护时所获得的收益小于对景区不进行保护时所获得的收益,从而激励投资者对资源过度利用,而将资源破坏的成本强加给后人。因此从外部性理论出发,笔者认为在经营权转让期满时应对投资者予以必要的激励,鼓励其在经营期的各个阶段都进行环保投资,减少对环境破坏的短期行为。
1.给予投资者在经营期限期满时资源价值一定比例的剩余索取权。这样就使投资者认识到,对于那些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的环保项目,或者位于经营权即将期满时的环保投资项目,投资者进行投资也同样会得到收益。投资者在经营期间内为保护景区资源进行的投资行为如果在经营期间内得不到补偿,在经营权期满时能够在资源价值的剩余索取权分配 E得到补偿。
2.给予投资者在经营期限期满时优先购买景区经营权的权力。这有利于避免在经营权期满时因资源价值评估不合理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由于旅游资源的价值受人们的主观因素影响很大,不同的评估者对资源价值评估的结果相关很大,而我国当前对旅游资源评估还没有一个合法的程序。如果资源价值被低估,投资者剩余索取权的利益将得不到实现。如果给予投资者优先购买景区的下期经营转让权的权力,投资者如果认为资源价值评估过低,可通过优先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下一期景区经营转让权的方式使损失得到补偿。
参考文献
[1] 钱春弦.未来5年中国旅游业社会投资总量累计将达 19 000亿[EB/OL].http://www.cs.eom.cn.
[2] 阎友兵,赵黎明.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条件下景区保护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5(3):98—100.
[3] 叶红霞.旅游景区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其内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a7(8):121—122.
[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23—425.
不一样的我主题目标:1、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并通过谈话大胆地评价自我,幼儿园大班周工作计划。
2、了解“我”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不一样的。
时间
内容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上午活动
晨间
活动滑滑梯
(安全教育)荷花几月开
(礼貌教育)踩高跷
(卫生教育)大型玩具(安全教育)玩具分享
(分享教育)
学生是在校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卫能力缺乏,为了更大可能地规避安全风险,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实践演练。下面我们通过三个角度来分享一下如何落实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1.安全专训
安全防卫也是一门专业课,为了帮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提升他们对安全风险的把控和应对能力,我们首先就要开设安全知识讲座和安全活动实践,让他们系统地掌握排查和应对安全隐患的知识和技能。农村小学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可以让已经接受安全培训的教师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专门抽时间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宣传的活动。安全专训时,我们要多发放相关材料,多方位了解和掌握学校安全防卫发展的信息和动态,然后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置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安全认知和实践方案。比如,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集声影于一体的优势,通过学校火灾、踩踏等事故报道,给予学生心灵上的震慑,引起他们从心理上对安全知识的重视,这样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我们还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让一些安全法规及防卫方式(诸如防火、灭火、火中逃生)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摩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卫操作要领。
2.学科渗透
小学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专门的安全专训以外,我们还要让各位任课教师通过学科教学适时渗透安全教育。由于农村环境多柴草、水坑,道路车辆行驶也往往没有约束,对于这些安全隐患,语文教师和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水火无情,让学生养成不乱玩火、不乱玩水,不在大街上乱跑的良好生活习惯。这样设置,让安全教育常态化,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起对安全隐患的警惕,才能让他们全面掌握安全防卫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3.课外活动
小学生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初期,剧烈和不当的活动容易出现意外,造成身体伤害。所以,我们还可以借助课外活动来渗透安全教育。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知识交流的课外活动平台,让大家搜集和整理材料,举办一期以“安全防范”为主题的演讲会、剪报、知识竞赛、手抄报等活动。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我们还可以定期举办由公安消防人员参加的安全专题讲座和火灾自救演练活动。此外,每学期我们还要召开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和严密的安全教育体系。
二、结语
一、教学目标
1、杜绝任何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2、落实责任,立足防范,加强演练。
3、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实施长效管理。
4、有效改善校园安全环境,确保校园平安、师生安全。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坚持预防为主,层层落实责任
1、学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要求,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2、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3、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整套运转机制和办法,坚持每月召开安全排查例会,定期分析交通、消防、治安、饮食、课间活动、传染病等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发现苗头性的问题,及早进行教育和防范。
(二)强化安全演练
1、针对拥挤踩踏、火灾、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地震等突发事件,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努力构建安全管理、教育、防范、应急、监管为一体的安全工作网络。
2、开展一次安全应急演练。演练前应充分做好教育、指导工作,精心设计演练线路,确保学临危不乱。使广大学深受教益,努力使安全演练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三)注重宣传教育,加大培训力度
6、安全工作重在预防,重在宣传教育。教育要形式多样,突出重点,狠抓“三防”教育(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和防火灾教育);特别注重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严防意外交通事故发生。精心组织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日”、“5.25交通安全日”、“安全教育月”、“11.9消防日”等活动,让各种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班级,从而营造浓厚的安全工作氛围,让每一位学受到教育,自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7、学生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严防“三无”产品和不合格的食品进入校园。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管理,从源头上确保学生饮用水安全。密切注意校园周边污染源,积极加强防范。切实保证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和无传染病流行。
8、加强学校交通安全管理。教育学生不要乘坐农用三轮车和超载客运车等。学校租用车辆时必须与租用单位签订安全责任制,明确安全责任。
9、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排除学校及周边各种安全隐患,创设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
三、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四月:
1、总结上一年度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2、开展新学期初安全自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组织学生安全目标责任书。
4、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 五月——六月:
1.网络上瘾症近年来,出现了描述沉迷于网络的医学新名词———“网络上瘾症”,可见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它主要表现为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和游戏成瘾。患有“网络上瘾症”的大学生,其共有特征是与现实人存在沟通困难、人情淡薄、缺乏意识以及心情压抑等。游戏成瘾更是大学生,特别是男生的普遍现象。首先,网络游戏作为大学生的一种娱乐方式,对调节大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是可取的,但由于一些网络游戏本身有持续性和无限性就使得学生们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同学则容易陷进去,最终靠游戏来宣泄对现实的不满,游戏成为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
2.网络犯罪网络是虚拟的,网络的隐蔽性和不真实性让网络犯罪成为可能。大学生是高智商团体,对新事物接受快、思维敏捷、创造欲望强烈,但心理发育不健全、社会责任感还不强、受刺激时容易随心所欲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也许初衷并不坏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不负责的言论可能在不正确的引导下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
二、影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客观原因
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大学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影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因素有以下主要原因:
1.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大学生自身心理弱点是大学生网络安全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由于安全意识薄弱,有些大学生使用网络容易受到影响,成为网络受害者。大学时期属于人生观念形成重要时期,由于大学生们缺乏生活经验,容易陷入主观境地,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规范指导,并让其形成自觉的安全意识。
2.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成了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因此网络安全教育也应该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但目前高校的教学计划主要集中于网络的使用上,在网络安全教育上没有教材和教学规划,教学制度也不健全,在高校中没有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法律、道德和安全防范等方面缺乏教育,网络安全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
3.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教学缺失虽然目前各高校都有对网络基础知识的教育,但主要集中在网络使用、信息获取、资源共享等方面,教育主管部门没用意识到网络安全遭到破坏所造成的后果,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还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要。据研究发现,大学生普遍感觉缺乏网络安全知识,也有较强的接受网络安全教育的愿望,但由于各方对于安全教育重视不够,活动开展少,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意识。
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多地是以感官获得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电子绘本集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图画于一体,文与图相辅相成,紧密相连,不仅能发音,还具有动画的特性,完美地呈现精彩的故事,蕴涵丰富的知识。电子绘本在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辅助运用,使安全教学内容直观、具体,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它还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知识趣味化,语言形象化,道理浅显化,对全面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意义重大。
一、精彩的电子绘本,便于创设教学情境,使幼儿的安全教育活动更具吸引力。
当前,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的现代资源。老师计算机运用能力和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提高,使多媒体技术逐渐发挥出它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电子绘本作为其中一个简单易行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直观、形象、富有感染力,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以其直观生动和多样化的互动技术开辟幼儿教育的新天地。通过电子绘本件的制作和运用指导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丰富幼儿的安全内容,而且能积累幼儿的安全经验。
比如在安全教育活动《火灾逃生》中,电子绘本的运用模拟还原了火灾发生的现场,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空白,让幼儿真实地感受现场的紧张状况,从而专注地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及逃生知识。又如在大班安全教育活动《安全用剪刀》中,通过小黄鸭和大象的故事,形象生动地创设一个动物学校,在故事表演中让幼儿了解怎样正确使用剪刀、使用怎样的剪刀、使用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拿剪刀等。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观看制作精美的电子绘本,对故事内容有直观的了解,对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能很好地掌握。
电子绘本的互动性大大激发了幼儿对安全教育学习的兴趣,声像合一创设出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涵,开展多样化的安全教学活动。同时,我们利用网络资源,从网上下载符合本年龄段幼儿安全学习的电子绘本,或者自己根据活动的内容设计制作简单的电子绘本,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让原本简单枯燥的安全教学焕发出新的教育生机。
二、将电子绘本融入安全教育活动,易于突破教学难点,降低教学难度。
现在的教学活动更多地强调在生活中的学习和理解掌握,这样做的优势在于让孩子以更直观具体的方式学习粗浅的安全学知识。采用电子绘本这种方法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可直接感知的东西,有助于幼儿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变静为动,直观演示,突破难点。
如教学《认识消防器材》一课时,了解消防器材的重要和作用是重点,不随意当玩具玩耍是活动的难点。怎样让孩子意识到消防器材与玩具的区别?电子绘本通过一段小动物表演的场景,表现了玩耍消防器材的严重后果,使孩子深刻了解消防器材在灭火中的重要作用,在阅读后回答电子绘本的提问并根据提供的场景进行对错判断,以此巩固和检查孩子所学的安全知识。在情景中引发兴趣,在互动回答中巩固知识,突破活动难点。
2.视听结合,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
大班安全教育“宠物可爱也会伤人”,让动物园中的小动物一一出现,可爱动态的画面、形象生动的叫声,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眼球。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幼儿感受到动物的心理变化,通过移情让幼儿感受到动物的真实感受,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正确对待宠物,不和宠物争抢玩具,不和宠物玩激烈的游戏,从而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电子绘本的强大功能在安全教育中得以体现,它强大的功能转变了传统的信息单一的表现形式,化繁为简、形象生动,把安全教学中较复杂的内容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同时,它利用演示功能将许多抽象的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那些原本需要老师费劲口舌,花费许多时间讲不清楚的知识变得一目了然。
三、不断更新电子绘本,让幼儿的安全教育活动更丰富多彩。
强大的网络资源在幼儿安全学习中起到的不可忽略的作用,对安全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根据幼儿的突况等更新现有的电子绘本,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例如在上海踩踏事件后,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新制作防踩踏电子绘本,将一些安全保护的知识结合在故事图片中,让幼儿直观形象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石油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员工培训工作的主要意义是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再次开发,并使员工与企业能够得到更加深入的综合发展,并为员工的职业进步与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石油企业中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主要是针对员工当前的安全教育培训现状,采用一定的培训策略对其进行技术经验引导,不断开发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能力,促进其在石油企业中实践工作的进步,从而达到员工发展与企业进步两者双赢。
1石油企业中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现状
1.1员工在石油企业中的认识不够
石油企业中部分管理层认为员工培训工作属于不必要的消费培训,因此并不舍得为员工的学习教育投入资金,造成员工的教育经费逐渐受到占用。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员工的培训时间是对生产时间的一种浪费,因此对培训采取的是较为敷衍的工作态度,造成员工自身对培训工作也并不重视[1]。综合这些观念可以发现,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轻视是当前部分企业中客观存在的,长此以往,企业的员工与管理人员将会缺失安全教育的工作理念,进而会使员工与石油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2员工的实践工作与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脱轨
石油企业进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员工展开学以致用,但当前的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显然是悖离这一点的。所以,不能有效帮助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也是一种时间、精力以及资源上的严重浪费,并会使得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业企业中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要尽量使员工的安全培训理念与生产工作相结合,进而充分发挥员工安全教育的工作价值。
1.3企业发展同员工培训工作的连接机制不够紧密
在员工经过高质量的安全培训工作以后,其自身的实力得到有效提升,且员工能够通过有效的考核选拔工作,进行一定的岗位提升,这样一来能够将安全教育的培训工作同职工的专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进而发挥培训工作的积极推动作用。但当前的企业培训中并没有将这一点进行落实,造成职工在工作中逐渐失去动力,并会对培训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职工在安全生产上的进步发展。
2石油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建议
2.1大型公开课培训与安全教育专业培训相结合
大型的安全教育培训课程属于当前国家中较为普遍的培训模式,主要是对当前员工整体开展的,同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安全战略相关的一种培训课程,主要是通过视频传授或是现场讲授两种形式[2]。另外还以户外的员工互动等方法使员工的眼界得到扩展,增进员工在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并使其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目前这种活动主要是在国内展开的,但在大型的教育培训课程中,还需要在细节方面予以细化,使其能够得到更加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
2.2进行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育
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育就是依照岗位中实际的操作情况,对员工可能在生产中发生的机械设备故障、误操作以及生产环境过于恶劣等情况予以分析,进而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使员工能够在生产中认识到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在安全教育的培训工作中,员工可以积极向培训教师展开交流,并将突况作为事故发展的方式,以体验式教学或是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紧急突发事件予以分析,并将其处理措施传授给学员,使员工能够增强在石油勘查工作中的应急工作能力。
2.3沙龙式安全教育培训
当前我国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大都是以教师直接面对员工以及企业管理层展开的安全生产工作培训,这种培训形式中虽然能够直接接触到一线的工作人员,使各层次的员工均能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但整体而言这种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果并不能令人满意。所以,企业可以采用沙龙式的培训方式,使员工在培训中积极交流自己在生产中的安全生产经验,或是互相分享一些应急事故的处理过程。从而在员工之间形成一种更加和谐、更加积极的安全教育培训氛围。
2.4进行现场培训中“一对一”学习模式
由于石油企业中的部分工作作业技术含量高、工作复杂、专业性强,因此企业在开展长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也应及时建立生产中的后备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使更多员工能够得到三级安全教育的培训工作[3]。但是,实践操作中更加考验员工的动手能力,针对新员工技术较为薄弱等特征,对其仅仅进行安全教育的理论培训是不够的,还应生产中加强现场的技术培训,可以采用一带一的学习模式,使新员工能够从经验丰富的员工身上学习到更多的安全生产经验,才能更好适应石油企业中对设备、技术以及理论上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员工培训在石油企业的发展中属于一项长期具体的工程,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在员工培训中的研究分析,并针对员工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从而使石油企业员工的培训现状得到改善。只有对员工各生产时期、工作岗位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够实现员工培训学习中的能力提升,并推动企业未来的战略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小东.海外石油勘探企业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5(13):37-39.
[2]王娟,孙志超,杨震.石油企业职工安全培训的重要性[J].安全,2015,36(10):69-70.
中图分类号:CA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 2015 )02-0061-02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门具有很强生活指导性的课程,但通常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让大学生感觉这门课程枯燥无味,以致安全问题及安全措施虽多次学习和强调,但效果不佳。因此,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中,如何通过表演、自我反思等参与、互动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安全应对能力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移动式课堂来开展实践教学,而且还需要学生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角色扮演法又称情景模拟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主动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教师则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既有课堂的互动,又活跃了课堂氛围,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角色扮演法是1960年由美国精神病学家莫雷诺(Moreno)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具体方法是使人设身处地扮演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他人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角色扮演是使人们观察榜样的行为,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和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操作和行动。这种教学方法早已在教学中产生并运用。
角色扮演法的定义、特点
角色扮演法定义
角色扮演法是指教师提供一个真实的、涉及价值争论的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慢慢学会解决各种价值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从而养成良好社会行为的教学过程。
角色扮演法特点
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角色扮演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直接感悟增强教学效果。与其他实践教学方法相比,角色扮演法的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以亲身体会为手段。角色扮演法是通过对真实问题情境的亲身体会,培养社会角色意识,帮助学生感知社会中不同角色不同行为的特点,并通过对扮演角色的分析和反省,审视自己的情绪、态度、认知、行为和信念,从而促进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内化。
第二,以学生为主体。角色扮演法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客观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角色扮演法的实施流程
角色扮演法的实施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确定主题一情景选择一角色设计一角色扮演一总结讨论。
选择合适的主题之后,可以对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发挥,如在消防安全中灭火器的使用这一知识点:摇、拔、握、瞄、扫这几个要点进行角色实物演示,以达到融情于景、融学于演的目的。接着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挑选情景,精心设计情节。情景选择要在教学中模拟大学生安全问题的真实场景,它可以是实物化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把大学生已有的安全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课本的内容相融合,最大限度让学生思考目前大学生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构建新的安全知识。情境选择之后,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角色设计,角色特点应具备差异性和典型性。每个角色应具有自己的独特的任务,不同角色间既独立又有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一般来说,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学生对角色的把握不到位而发生停顿、不流畅等情况,因此角色扮演者应尽量真实表演,执行自身扮演任务,融于情景。教师也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解决表演中的问题,提高表演质量。演出过程中要针对事先设计的情节,中途可以进行提问、讨论或小结,加强观众对重要情节、重要问题的认识。例如,在防灾避险教学中对于地震、泥石流、洪涝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在角色扮演者执行该分配任务时,都需要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发言。在演出结束后,角色扮演者和观众都可以对本次演出过程进行反思和小结,并由教师对在角色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解决了的问题作出总的结论,所有参与者共同来分享这些结论。
角色扮演法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各环节的运用
情景准备工作
教师根据《安全教育》教学大纲,将安全教育分为几个模块:人身安全,财物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社交安全,防灾避险并准备相应的工作情景。每一模块可以设置多个情景,不同情景考虑了不同安全隐患对大学生生命财产的影响。在社交安全模块中,根据不同类型社交,设置了恋爱悲剧情景、防骗情景、社交障碍、兼职诈骗情景等,每个小组至少选择一种情景扮演,在财物安全中,根据侵犯财物的不同手段,设置了:顺手牵羊,开门破锁,谎言诈骗,掉包计,网恋诈骗等情景。在消防安全中,设置了火灾逃生训练等情景。防灾避险模块,设置讲授,逃生演练等情景。
情景与角色扮演
为了使学生体验现实生活或工作中的某个角色,从而对教学内容理解更深刻,必须让学生从心理和角色两个模拟阶段完成角色扮演。在安全教育教学中使用角色扮演法时,教师的关注重点应该是学生是否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以及安全预防、应急措施是否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关注他们是否能够把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因此在创设场景、设计角色时,只要能够把角色扮演的内容与所学内容相融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都应以肯定。例如:在学习财物安全时,有几组学生分别扮演了顺手牵羊,开门破锁的过程,而不是纯课堂教授式的学习过程。在现场由表演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破锁,谎言诈骗,掉包计,网恋诈骗财物侵犯手段,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成积极主动,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负责对扮演的学生进行评价。随后由教师对角色的表演进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角色和观众实行轮换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演和成为观众。
分享总结
表演结束后,角色和观众相互分享心得体会,全班学生就表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建设性提议。教师对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优点予以肯定和鼓励,对表演过程中的不足要查找原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更深刻,获得更多的经验。教师要求学生将角色扮演中获得的安全预防措施,应急措施尽可能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每个学生提交自己关于一些安全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联系实际的心得和体会。
角色扮演法在《安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经过实践,角色扮演法在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学中具有较明显优势:①有助于学生加强生活经验实践,同时提高学生认识安全问题和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②有助于发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学习氛围和效果,增强班级凝聚力;③角色扮演法让课程更具灵活性,学生可在设计的主题、场景中不拘一格,灵活表演,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④有助于提高教师综合能力,角色扮演对教师的课堂组织协调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