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范文

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

第1篇: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范文

一、工作目标

立足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成果,以垃圾无害化处理为切入点,拓展领域、规范管理、建章立制、多元投入,努力提升广大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好风气,实现“全民管理、全民参与、全面覆盖”目标,为建设经济繁荣、环境整洁、社会和谐的乡共同奋斗。

二、工作机制

(一)组织保障机制

为加强对“城乡清洁工程”工作的领导,加快推进城乡市容环卫一体化进程,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指示精神,乡党委、政府决定调整成立乡市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副乡长任副组长,集镇管理办公室、环卫所为市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全乡范围市容环境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考评,并及时掌握全乡市容管理动态,制订全乡下一步工作计划。

各村(居)、驻乡企事业单位、各相关部门要求按照覆盖式管理模式,继续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城乡清洁工程各项工作继续深入推进。

驻乡企事业单位负责庭院、厂区和经营场所范围内的环境卫生保洁,接受乡市容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检查。

(二)考核激励机制

1、建立目标责任制。年初各村(居)与乡党委、政府签订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目标责任书,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凡年度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目标考核不达标的村(居),必须向乡党委、政府提交未完成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目标任务的书面情况说明,制订限期整改措施,接受复查。市容环境卫生目标考核60分。

2、推行两级考评管理模式。根据《乡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考核办法》乡对村(居)实行半月一反馈一通报、一月一排位一调度。每月不定期对村(居)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予以在全乡范围内通报。各村要认真落实“三定一包(定地段、定人员、定标准、包责任)”,每月定期进行自评和检查。各村(居)要加强对市容环境卫生的日常巡查和文明劝导。

(三)财政投入机制

经费投入实行分级负担。按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乡一体化和全覆盖的要求,配齐配足人员设施,每年按照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必要的市容环卫专项经费。环卫所及市容协管队所需经费必须纳入乡年度财政预算。市容环卫工作经费投入应根据经济增长每年适当增加。各行政村、社区工作经费由各行政村、社区负责,乡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各行政村的临时清扫保洁人员所需工资经费支出由乡、村按5:5的比例分担。乡、村两级投入由乡政府统筹安排。环卫经费列支标准按照每个新农村建设点1名环卫人员,2个标准垃圾池,每年1万元列支环卫保洁经费,其他自然村按照标准垃圾池设立数量(人口数的0.2%),全年环卫经费每个垃圾池1000元,每个自然村临时保洁清扫员每人4000元,乡村5:5负担工资支出。企业单位和居民收费标准参照上年度下发的《乡集镇管理办法》执行,所有经费来源按照本年度财政预算拨入环卫经费专帐,由环卫所负责安排经费支出。

(四)日常管理机制

1、乡政府对集镇重点区域实行专业化清扫保洁。乡环卫所是乡环卫工作具体责任单位,负责管理环卫清扫保洁队伍和乡垃圾转运工作,并定期对各村、社区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对于集镇主要道路以及重点区域、地段必须实行每天“两清扫、两保洁”、10小时清扫保洁和垃圾日产日清作业制度,做到“五无”:即无卫生死角、无垃圾污物、无人畜粪便、无渣土堆积、无果皮纸屑。清扫保洁人员按照常住人口(含流动人口)的0.3%配齐。

2、各行政村、社区负责本行政村、社区内道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的收集清运。实行8小时工作制全天候流动保洁,做到垃圾定期清扫,定时保洁,垃圾无积存、无死角。临时清扫保洁人员统一由环卫所聘请;人员配备按常住人口的0.2%配齐。

3、积极充实和完善市容整治专业队伍。乡市容整治办公室配备协管队员8名。采取自荐和推介方式,经乡市容整治领导小组审核后,挂牌上岗,着装统一。

(五)社会参与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鼓励城乡居民、志愿者积极参与城乡清洁工程的义务监督工作,参加各种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完善控诉举报机制,鼓励群众对我乡市容管理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坚持24小时值班。

(六)应急保障机制

乡政府要以市容整治队伍为基础,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配备专用车辆强化集镇整治力度,防止三乱反弹,对不规范的摆摊设点和流动性大的三乱等影响市容管理的行为要迅速治理。同时及时受理市民服务中心有关举报、投诉,及时办结和回复。确保群众投诉回复率达到100%。

三、工作要求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全局性的系统工程,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进取,合力推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实处。

(一)思路创新

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践,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决策,防止和克服盲目性、随意性,要注重长效。二是善于根据属地个性管出特色,管处实效。三是要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群众造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让城乡居民更多地分享实施管理的成果。

(二)精细操作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点和困难。各村居、部门、单位要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法制优势,开动脑筋、迎难而上,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化解矛盾;要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干部的带头作用,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全民管理良好氛围。

第2篇: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范文

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农村生活垃圾“日日清”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为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一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经镇党委、政府决定,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建设,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完善城乡环卫管理长效机制,创建“清洁家园,和谐村居”为目的,加快城乡环卫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四级环卫管理体系,全力提升城乡形象。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一年努力,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普及率达到100%;镇域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日日清”管理达95%以上。

(二)增加一批环卫设施,完成垃圾清运车辆改造,安装配备一批果壳箱,确保无垃圾跑冒滴漏、无垃圾随意堆放,陈年垃圾彻底清除。

(三)完成文明样板路、样板区块的创建工作,建立长效机制。

三、工作步骤和工作任务

(一)部署发动阶段(4月10日—4月20日)

1、制订方案。出台《新河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各村(居)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

2、动员落实。全面部署城乡环卫一体工作,动员全镇相关部门和各村(居)集中精力,集中时间,迅速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村(居)要及时组织召开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二)深入实施阶段(4月21日—11月30日)

1、健全网络(4月底前完成)

(1)建立组织。镇成立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村(居)、单位要相应成立领导组织,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

(2)完善队伍。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对连续两个月检查验收为不合格的村要及时更换保洁员,确保保洁工作富有成效。

(3)聘请监督员。镇党委、政府将聘请10名(两代表一委员)德高望重、热心环卫工作的同志为环境综合整治监督员,协助掌握面上环卫情况,多方位多渠道开展监督检查活动。

2、明确责任(4月底前完成)

(1)明确工作职责。各服务区(办)按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辖区内的保洁工作。集镇区域的环卫保洁工作由村镇办负责;农办负责全镇河道、池塘、溪流等水域的保洁监管工作。

(2)建立联系制度。实行样板路(街)、清洁示范村居创建领导联系制度。镇党委书记负责市民大道的保洁工作,镇长负责锦绣路的保洁工作,其他班子成员负责联系本服务区辖区内的“一路两村(居)”的创建工作。

3、实施曝光(4月底—11月底)

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对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监督,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督查,紧盯卫生死角,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各相关部门和各村(居),并在新河镇新农村月刊上给予通报。

4、集中整治(5月20日前完成)

全面完善“日日清”制度,用一个月的时间,加大治理力度,大力开展以“清洁家园、和谐村居”改善环境为主题的大清扫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坚决制止垃圾乱倾倒、乱堆入、乱焚烧等行为,达到辖区内基本无暴露垃圾,河道内漂浮物,并逐步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开展卫生死角专项整治活动。各村(居)重点对辖区内道路两侧因地制宜进行植绿补绿。二是开展河道、溪流水域垃圾专项整治活动。各村(居)督促配合承包方把河道、池塘、溪流、小河小港列入整治范围,集中对水面、岸边和桥墩的暴露垃圾进行集中清理。三是开展场外固废拆解专项整治。整治重点为路边、雅雀等村的场外非法拆解点,由三产办牵头,联合各相关部门,加强巡查,取缔道路两旁、房前屋后非法拆解和乱倒废物等现象,严厉打击随意露天焚烧等违法行为。四是开展市容专项整治。村镇办要对建城区范围内的主街道开展整治工作,确保户外广告设置规范、车辆停放有序、街道清洁无乱设摊点和跨门经营现象。

5、推进“六制一评”建设

(1)分级定薪制度。按检查验收的等级进行定薪。

(2)分类管理制度。对全镇30%的行政村实行领导班子联系制度,推进“日日清”工作,起示范带动作用。

(3)互查评分制度。实行服务区之间互查,互相监督。

(4)末位淘汰制度。每服务区都确定一名检查考评得分居后的村,扣市镇两级补助金的50%。

(5)互学互评月例会制度。每月召开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例会进行点评。

(6)环卫职工职业道德业务学习培训制度,每季开展环卫职工职业道德、业务方面的学习培训活动。

(7)两代表一委员评议制度。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视察活动,对照标准形成整改意见,反馈到各服务区(办)、各村(居)、单位。

6、完善基础设施(6月底前)

(1)配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6月底前,要求每村或多村合建垃圾收集房或自卸式拉臂箱收集点。

(2)设立垃圾仓(箱)。5月底前,每条文明样板路段按标准要求配备垃圾仓(箱);各村(居)要根据本村(居)的实际情况相应配备垃圾仓(箱)。

(三)总结验收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

1、考核评定。对照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检查落实情况,进行验收和考核。

2、总结分析。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

3、交流推广。及时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和典型经验在各村(居)中进行宣传、交流和推广。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建设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其反复性、长期性决定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各村(居)、各部门、各单位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集中精力抓实、抓好。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地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引导群众增强社会公德和卫生意识,形成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第3篇: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范文

[关键词]PPP模式;环卫行业;海口市

1项目模式

海口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环卫服务外包。政府部门与环卫公司签订环卫一体化项目,合同期限为15年,以琼山区为试点,逐步向龙华区、秀兰区、美英区铺展开来,实现全市各区覆盖。政府部门在合作项目中只负责监督与打分,职能转变到规划与指导上来,将具体工作交由环卫公司执行。

2项目运作进程

2.1琼山区(2015.11.13)海口市政府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与北京环卫集团签约实施ppp项目,共同合资成立了海口京环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该项目合同金额为2.03亿元/年,按季度付款。总面积约1219万平方米。项目初始设备投入约4500万。前期盈利少,后期由于合同金额按季度支付,盈利逐步增加。2.2龙华区(2016.01.01)海口市政府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与福建龙马环卫签约实施ppp项目,共同合资成立海口龙马环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项目合同金额为2.33亿元/年,按季度付款。总面积约1681万平方米。按季度付款。项目初始设备投入设备9000万。前期盈利少甚至负盈利,后期由于合同金额按季度支付,盈利逐步增加。并且,由于龙马公司自身生产环卫设备,环卫一体化PPP需要大量环卫设备投入,公司可以做到以服务促销售,实现双赢。2.3秀英区(2016.03.23)海口市政府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与福建龙马环卫签约实施ppp项目,共同成立了海口玉禾田环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项目合同金额:2.19亿元/年,按季度付款。未来实际执行合同金额有望达到2.3亿,总面积约1912.5万平方米按季度付款。项目新投入约1亿,前负盈利,后期由于合同金额按季度支付,盈利逐步增加。预计净利润平均水平达到5%-8%。2.4秀英区(2016.04.21)海口市政府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与北京环卫集团签约实施ppp项目,共同合资成立海口京环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项目合同金额:2.267亿元/年,按季度付款。总面积约为1820万平方米。

3项目实施效果

在采用PPP模式之前,海口市80%道路采用人工清扫,作业方式落后,以人工扫把和推车为主,工人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清扫不彻底。海口市政府采用PPP模式将环卫工作外包之后,机械化作业率达到60%,投入数千万元,购买车辆及设备300多辆。海口市环卫PPP项目的成功,对其他城市的环卫外包及公共服务可以起到一定借鉴作用:(1)PPP特许经营模式合同期限为15年,一般常规的城市环卫项目为3-15年,这种长期的战略性合作,不仅合同金额高,而且实施地点特殊、项目内容一体化,对于公司开拓环卫市场服务、扩大全国影响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对于政府来说,长期稳定的合作,也有利于城市环卫面貌的改进和提升。(2)海口市四个区实施PPP项目的共同特点是环卫设备投入大量增加,模式由人工作业向机械清扫转化。这是人口红利消失所带来的结果。(3)对与生产环卫设备的公司与政府进行PPP项目合作,有利于其设备的输出,实现以服务促销售。例如与龙华区签订PPP协议的福建龙马环卫,虽然其PPP项目服务利润点低于环卫外包(环卫行业平均价格为7.8元/平方米,可达8%-12%的利润水平),但由于可以实现其设备大量输出,促进销售,对企业来讲反而是一种受益,因此,会有大量企业愿意与企业进行合作。(4)据统计,我国财政部PPP示范项目第一批仅30个,第二批增加到206个。随着PPP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卫公司都将目光瞄准PPP市场,因此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大型环卫公司凭借其规模优势将会占据大量市场份额,未来环卫市场PPP模式将会更加成熟,市民也将进一步感受到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带来的好处。(5)环卫一体化理念将进一步得到深化。环卫一体化包括:作业方式一体化、垃圾分类一体化、城乡环卫一体化。首先是作业层面上,由于过去的作业方式,在多个环节上不停地发生污染。因此,从清扫、保洁、运输、中转,到最终处理,全过程最好都是密闭运输,实现一体化。其次还有垃圾分类一体化,垃圾分类一体化就是垃圾要从源头开始分类,到终端末端的时候要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绿色循环。最后是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就是要在解决城市问题的同时,以同等标准解决农村环卫问题。

[参考文献]

[1]记者胡鹏.PPP模式破解资金瓶颈[N].宜宾日报,2014.

第4篇: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范文

——环卫工作先进员工代表发言

今天能在这里向各位做汇报,我首先感谢关心、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感激风雨同舟、勠力同心、无私奉献的环卫事业同仁们!更加感恩环卫工作给了我奉献事业的广阔天地。

回首5年来***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发展历程,我由一名小鸟依人的***成长成雷厉风行的“女汉子”,内心有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的喜悦,有德州市***第一的自豪,更有保洁***、清扫***、清运***但更多的是奉献环卫事业的充实和快乐。

一、挑战偏见,岁月流芳(顾全大局,勇挑重担)。

我于2014年1月开始分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在接手该项工作前领导曾找我谈话,当时我既激动又有所顾虑,激动的是自己多年来在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认可,愿意把这样的重担交给自己;顾虑的是自身条件有所限制,对象在乡镇学校任教,每天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来照顾家庭和孩子,而且当时孩子年龄尚小,照顾孩子这样的事都是由自己来做的。我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干好这项工作。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环卫处郭主任找我谈话,告诉我城乡环卫一体化是“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关系全市人民的大事,能接受这样的重任是自己的荣幸,并且给予我很大的鼓励。最终我克服了自身的各种困难接受了这项工作,当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的承担。我决心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做好,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和信任。我始终秉承“干一行爱一行” 的工作信条,对于需要做的工作“马上就干、干就干好”。在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帮助下慢慢找到了工作思路,懂得了如何利用有限时间高效率完成任务,在不断工作学习生活中,自己工作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做每一项工作都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步骤,工作有了目标,基本能做到忙而不乱,紧而不散,条理清楚,工作中做到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项工作,持之以恒。

二、立足本职,开拓创新。

2014年初,**正式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市里成立了由副书记为组长、市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部、宣传部分管部长合署办公、建立市级领导包保乡镇制度,完善了乡村生态文明办组织检查、考核,市**局协同**、***两个公司运行,乡、村两级政府监督,市民共同参与的上下分级体制系统,深入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的重视给我们带来了工作动力,工作中,突出抓好“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一个关键、两个保障、三个创新、四个结合、五个延伸),本着“规划先行、五化配套、文化提升”的工作理念,积极运用 “七动”工作法,既“心动、脑动、嘴动、手动、腿动、耳动、眼珠动”,讲起来通俗易懂,用起来得心应手。我严格遵循“勤说、勤转、勤学、勤干”的工作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情感管理,率先垂范,带头突击,和工人打成一片,把工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在一体化工作中,对于不理解的村民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有的村庄垃圾桶已摆放到位,但有些村民就是把垃圾倒在路边不往垃圾桶里倒,清扫的人员非常气愤,要求用武力来和村民对抗,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安慰清扫人员并且要求他们不要赌气,即使倒在路边的垃圾也要及时清理干净,久而久之,那些不配合的村民自己也不好意思往外面倒垃圾了。慢慢的好的习惯就养成了,好的风气也随之形成了。

三、奉献环卫,终生无悔。

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从事清扫、保洁工作的多是一些乡村中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需要体谅和尊重。工作中我从来没有以一个管理者自居,我总是去和大家打成一片,共同突击劳动。郭家项目部的一位同事曾和我提到一件趣事:一位保洁员崔福新大爷有一次问她,怎么好几天没见到我闺女了呢?当时这位同事一头雾水,不知大爷所云,随后大爷补充道:就是程主任啊!怎么好几天没见到她来这边检查工作了?同事恍然大悟!回答道:“最近她在其他乡镇忙着呢!”这是很小的一件事却是对我工作的极大认可!我和这些年迈的环卫人之间已不仅仅是同事或上下级的关系,而是融入了一份亲情在里面!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借鉴的是**模式,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考虑都需要处理,辛苦自不必说。去年夏天,由于连日的工作加上天气的炎热,我的身体终于吃不消了。那段时间我感到自己浑身乏力,腹部经常疼痛,结果到医院检查发现由于工作劳累、作息毫无规律导致了肝囊肿和胆结石。很多同事都替我担心,认为可能会因病影响工作。但为了不影响工作我在医院只住了三天,减轻病痛后又重新投入了工作,当时大家都劝我多休息些日子,可是一体化的工作正处在关键时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哪有心思在家安心养着啊?

工作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的,在一体化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我除了做好日常的工作外,还需要帮助各个项目部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有时候为了妥善处理好一个问题我也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比如我在帮助大孙项目部处理了一起纠纷时就曾使自己费尽口舌、大费周折。事情是这样的:大孙项目部在初期清理“三大堆”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件难题,村里有位老大娘因和本村的支部书记有嫌隙,故意把自家的柴草摆放到村里的主街道上,不让清理。经大孙项目部多次协调未果。我知道这件事后叫上项目部的人员又三次去拜访老大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提出帮助老大娘把柴草运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最终老大娘被我的真诚所打动,痛快地接受了这件事情。再比如今年的大年初二,当人们都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里消遣娱乐、走亲访友的时候,我却已经开始上班了,初二早上8点出发,一天时间我自己驾车走遍了14个乡镇,检查各处的垃圾清运是否及时,垃圾桶有无出现涨桶满桶等情况,下午6点本打算下班回家吃晚饭,却接到了一个事故电话,杨安镇项目部的一辆垃圾清运车在躲避车辆时侧翻到了沟里。接到电话我立刻赶往现场协调处理,当处理停当后,已是晚上10点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至目前,***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部实现城乡环卫市场化运作全覆盖,并以建制县进行申报,2015年11月得到省级批准。2016年在全省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位居前十,2017年上半年全省第27,长效机制确立。我个人先后获得……等荣誉。

第5篇: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范文

一、基本情况

为统筹开展城乡一体化管理工作,2017年3月将清扫队、清运队、垃圾分类工作组、环境整治办等科室统一纳入环卫调度中心管理。环卫调度中心现有工作人员352人,其中主任及副主任5人、办公室7人、清扫保洁队员200人、清扫司机22人、清运司机55人、环境整治办公室5人、市政队15人、路灯队8人、收费队9人、机修车间5人、压装车间7人、垃圾分类人员14人,主要负责永宁县全县350万平米道路的清扫保洁、洒水降尘,日产260吨生活垃圾的收集和清运,全县裸露空地、残垣断壁、卫生死角、露天堆场等的整治,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垃圾兑换等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保障经费,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2016年以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按照国家资助、政府自筹的原则,先后投入4931万元、3500万元逐步建设了永宁县生活垃圾转运调度中心及永宁县闽宁镇公共环卫设施建设项目,目前永宁县生活垃圾转运调度中心稳步运行2年,闽宁镇公共环卫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开工建设,预计于8月底投入使用。

二是完善环卫基础配套设施,配备一批高标准环卫设施,购置分类式果皮箱8500个、生活垃圾收集桶5111个,生活垃圾户内分类桶7.5万个,户内干垃圾袋25万个、户内湿垃圾袋25万个等,各类清扫清洗车辆23辆,县城公厕以及主要街道垃圾桶(果皮箱)覆盖率均达到100%。投资700万元,新建11座星级公厕,改造16座老旧公厕,并安排专人管理,截止目前,永宁县城区共建成公共厕所41个,流动公厕2座。

三是市政基础设施不断提升。通过实施“道路、公园广场、绿化带、临街建筑”四大亮化工程,新增路灯2765盏,城区路灯、景观灯共计11226盏,投入26.21亿元用于全县道路建设,共新建、扩建和改造道路36条,达157公里,修建桥梁12座。投资6亿元,大力实施迎宾大道、宁丰街、王太路、宁和广场改造等30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2000万,对南环路、杨和大街进行道路维修改造。

(二)强化领导,合理规划编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县委、政府制定了《永宁县环卫保洁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城管、环卫工作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发改局、住建局等24个主要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城管局。同时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出台《卫生保洁管理制度》《保洁人员工作职责》《驾驶员安全操作制度》《电动三轮车管理制度》,与驾驶人员签订《清运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城乡环卫保洁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发展。

二是严格落实“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环卫保洁标准,对县城内350万平方米的路面,进行“定等级、定路段、定标准、定人员、定处罚”的细化管理,人行道、路面安排清扫保洁人员实行16小时全方位保洁,按照“九净五无”的道路保洁标准,加大督查、考评力度,全面实现县城道路全覆盖、无漏扫。

三是采用人机结合双作业模式,加大县城主干道路湿扫频次,每天由9辆湿扫车分夜班和白班不间断对县城八横十六纵道路进行湿扫,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

四是进一步创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将望远片区5375040㎡道路清扫保洁、路灯设施维护、市政设施维护及园林绿化管护采用市场化作业模式进行管护,实现政府部门直接管理,企业专门运作,改变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干一体模式,通过划分路段、明确作业范围、制定机械化硬指标、严格质量标准、健全应急机制等,提升作业企业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垃圾处理模式,提升城乡环境卫生质量

一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持续推进。永宁县城乡生活垃圾调度中心建成后,将县城、李俊、望洪等4个乡镇14个中心村的生活垃圾一并纳入县城统一收集转运,日处理生活垃圾260余吨。将县城及各中心村由之前的“户分类、村(居)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四级转运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优化为“户分类、县转运”的两级处理体系,健全生活垃圾减量化收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实现“垃圾运输全密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的总目标。

二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随着永宁县城市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县城范围内建筑垃圾产生量达到每年20万吨。综合考虑我县城区发展及建筑垃圾回填容量、处置能力,2015年,在县城南侧红星村建立占地50亩的建筑垃圾消纳场,用于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建筑垃圾中的渣土由市场自行调节,渣土用于填坑、铺路;其余装潢垃圾进行焚烧,无害化处理,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2018年,为规范永宁县城乡建筑垃圾处理,遏制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现象发生,经县委领导同意,由县城管局牵头并组织实施在原胜利乡四队拆迁庄点建设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占地面积约50亩,用于堆放永宁县城乡建筑垃圾,从根源上解决了城乡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规范了永宁县建筑垃圾处理。

三是餐厨垃圾专业化处理。通过与企业签订合同,每年财政投入200万元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收集处理。委托银川保绿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集中收运永宁县餐厨垃圾,要求做到日产、日收、日处理,保证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密闭运输。

(四)蹄疾步稳,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2017〕26号)相关要求,2016年9月,永宁县生活垃圾分类项目正式启动,印发了永宁县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城管局。围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将垃圾分类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社区、每个家庭,逐步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工作运行机制。以建设社区为首个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一是组织社区和物业公司人员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建立资源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体系。目前已在51个居民小区、16个乡镇中心村、9条街道和3个农贸市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登记发放27197份宣传资料、分类垃圾桶56424个,垃圾袋277062条,宣传覆盖率达到53.1%。

二是充分利用“垃圾换物”、“积分奖励”等形式对居民分类投放进行引导奖励,共开展资源垃圾回收兑换活动281场,参与兑换户数2434户,兑换商品金额13709.35元,兑换回收各类资源垃圾18.80吨,玻璃瓶5933个。

三是按照试点小区实际居住人数投放旧衣物回收箱,制定回收计划,开展旧衣物回收活动42次,累计回收旧衣物15.4吨,将符合捐赠条件的衣物集中由专业公司进行清洗、高温消毒,定期开展旧衣物爱心捐赠活动,共捐赠爱心衣物150件,受益人数150人。

四是与天楹公司积极对接、沟通,由天楹公司向总部申请,在永和锦城投入智能化设施,将永和锦城小区打造成智能化、标准化示范小区,并联合天楹公司在永和锦城开展智能化、标准化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6场,采集住户信息并为居民办理智能分类卡500余张。

五是在集贸市场、四季鲜批发市场等处开展餐厨垃圾回收利用活动,制作环保酵素30余桶,并将环保酵素运用到公厕冲洗、空气洁净等。

(五)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市容市貌

一是制定完善《永宁县2018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方案》,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了各部门考核范畴,建立了完善的考核机制,细化各部门工作任务,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按照“周督查、季考核”的要求,现场督查,及时向委县督查室、政府督查室上报督查通报,明确时限要求,全力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向纵深。

二是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全县裸露空地的突出问题,组织人员、车辆及时对闽宁镇、国有农场、王太火车站、银子湖、珍珠湖等地区的裸露空地、卫生死角、残垣断壁、城乡环境整治薄弱环节进行整治,出色完成各类迎检工作200余次,城乡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提升,推进、巩固我县国家级卫生县城的创建。

窗体顶端

三、取得成绩

(一)城乡一体化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近年来,通过创新开展大城管、大环卫管理模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运行,加快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机械清扫率由2016年60%提高到2018年的86.01%,提高26.01%,城乡环卫保洁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对环境卫生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城乡环卫保洁队伍逐步优化

随着城乡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发展,按照服务总人口密度来分布和配备环卫保洁从业人员数量。

一是人员结构优化。县城和望远工业园区共配备环卫保洁人员 360余名,平均年龄45岁,普遍文化程度为初中水平,保洁人员逐步年轻化。

二是服装配备优化。结合城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严格实行环卫作业标准化,实行“三统一”(统一服装、统一装备、统一标准)。

三是休息场所优化。取缔县城原有的9座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为9个环卫工人户外劳动者之家,室内配备文化角,为环卫工人休息、更衣、停放环卫车辆以及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四是生活待遇优化。将原来的环卫工人每天餐补由6元提高到12元,同时建立职工食堂,每天由专人为环卫工送早午餐,得到了广大环卫工的赞许,促进了城乡环卫保洁质量的提升。

(三)城乡环境面貌逐步改善

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以“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日”“美丽永宁”“千处百日”“三旧改造”等环境整治日为载体,在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卫生大扫除日的同时,消灭了城中村、城边村、园中村等城市“三旧”,彻底解决了城市规划区内“脏乱差”问题,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四、存在问题

一是各乡镇城乡环境整治任务落得不实、整改力度不够,居民保护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成效不明显。

二是环卫作业车辆紧缺。全县现有道路清扫保洁车22辆,生活垃圾收运车30辆,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面积逐年增加,现有的车辆难以满足城乡生活垃圾收运、清扫要求。

三是生活垃圾分类末端处置滞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虽已启动实施,且运行良好,但在末端处置上缺乏经验,从根本上无法达到资源化再利用的标准。

五、对策建议

(一)创新宣传方式,健全保洁队伍

利用报刊、电台、新闻等媒体大力宣传《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切实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公德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开展劳动技能大赛。提高卫生保洁作业能力,进一步强化服务水平。

(二)以项目促发展,推动垃圾规范化管理

以积极申报永宁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末端处置项目为依托,加大望远区域生活垃圾综合处置项目申报、建设进度,以提高生活垃圾末端处置成效。

(三)推行“大物业”管理模式,提高居民小区管理水平。经统计,目前县城有37个小区由物业公司管理,有32个小区由社区监管,有5个小区由建设单位自行管理,有8个小区是居民自治。针对部分小区无人管理、管理混乱的现状,调度中心积极推行“大物业”管理模式,对县城各小区及物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彻底改善小区环境卫生面貌,营造干净整洁人居环境。

第6篇: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范文

“四级、四点、四员”成亮点

构筑“四级”联运网络强处置。“四级”即“县、乡、村、户”四个层次。要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关键在于建立运行高效的收运网络体系。我县在山川乡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按“三统一”(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原则在全县各乡镇建立了“户聚、村收、乡中转、县处理”的四级联动网络,有效推进了全县镇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四级”联运网络的第一步是户聚,即各乡镇按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分步在各行政村配备若干垃圾筒(箱),各农户将生活垃圾投放到就近垃圾收集容器内。第二步是村收,这一环节中各行政村定期对垃圾收集容器内的垃圾进行收集,清运至乡镇垃圾中转站。第三步是乡中转,县环卫部门定期将中转站内垃圾用环卫车运输至垃圾填埋场。最后一步是县处置,全县设置一个垃圾清洁填埋场,对全县生活垃圾进行统一卫生填埋。

建立“四点”投入机制强保障。针对农村环境卫生日常管理运行成本高、经费紧张的难题,县城管局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各级财政以“以奖代补、以补促投”形式,充分调动县、乡镇、村和广大企业、群众参与,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资金来源上,推行“四点”融资机制:即县财政以奖代补补一点,乡镇财政配套一点,村级集体经济贴一点,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向所在村的企业、商店和村民收一点。明确每个行政村每人每月由县、乡镇、村、个人各出资1元钱,建立长效管理基金,强化群众监管,确保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持续推进。

组织“四员”保洁队伍强管理。为确保“垃圾收运处置网络”长期稳定运营,县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联合有关部门不断配强城乡保洁队伍,强化环卫管理。在各乡镇组建“四员”(保洁员、垃圾清运员、设施绿化养护员、工作责任监督员)农村环境保洁队伍,全县保洁人员达1250名,建立名单清册,划定职责范围,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邀请县、乡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离退休干部41人组成督察组,实行定期督察,结果同保洁员工资福利挂钩,有效增强了保洁员队伍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有效提升了县域环卫长效管理水平。

创新机制结硕果

可想而知,“四级、四点、四员”的管理机制带来了可喜的成果,如今安吉县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首先,环卫基础设施不断健全。随着垃圾收运处置网络的建设与运营,全县环卫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按照“四点、三轴、一面”的空间布局,全县15个乡镇(开发区)均建有垃圾中转站,其中3个乡镇建有2座以上标准中转站。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垃圾中转站26座,其中一级站5座,二级站5座,三级站16座。建立各类垃圾箱6876只,垃圾车464辆,日中转垃圾250余吨。全县农村环卫设施覆盖受益人口达30.9万,生活垃圾收集率达98%以上。农村垃圾实现定时、定点、规范有序清运,有效防止垃圾二次污染,县域基础环境不断改善。同时,安吉县首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已正式动工建设,日处理垃圾量300吨,日后将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既保护了自然资源,也保持了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使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第7篇: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范文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意见》,全面清理历史遗留及新近形成的农村存量垃圾和卫生死角,彻底杜绝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堆杂物等“脏、乱、差”现象,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6月底完成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实现工作常态化。

二、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0日—5月10日)。利用1个月时间,在全镇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全镇动员大会,广泛动员和部署治理工作。期间,组织镇村干部到县内明集、好生及外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足干劲,营造浓厚的整治工作氛围。各管理区、村对照辖区范围内干线公路、村庄内外、河塘沟渠及庭院周边的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摸排检查,准确掌握工作量,制定实施方案。

(二)集中整治阶段(5月11日至6月20日)。各管理区、村根据实际,制定详实的工作台账,任务分解,层层推进,全面完成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在工作开展期间,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每周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对各管理区、村推进情况进行通报。

(三)验收完善阶段(6月21日至6月30日)。领导小组组织对各管理区、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按照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实施细则相关要求,建立集中治理工作的考核、奖惩机制,纳入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百日会战”集中整治活动,各管理区都必须集中打造出一条亮点观摩线路,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持续卫生整洁、干净有序,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常态化。

三、整治内容

(一)彻底整治农村“三大堆”。一是柴草堆的治理。对于柴草堆存放量小、户数少的村,一律由农户自行清理搬运到自家庭院内,整齐存放;对于存放量大、户数多的村,要统一规范柴堆草垛存放场所,做到合理划分区域,调整腾出土地。柴草存放场所要固定,相对封闭。除必要的进出口外,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绿化或院墙遮挡,并落实好安全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同时,本着方便群众,存取便捷的原则设立,控制数量,尽量少设,相对集中。二是集中治理人禽畜粪便乱堆乱放。清除露天粪坑和简易厕所,采取即时填埋、堆肥产沼等方式妥善处理人禽畜粪便。坚决杜绝村内和主要干道两侧晾晒各类粪便现象,由村统一指定到远离村民居住地的地方晾晒,并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出现泄漏、外溢等污染村内环境的现象。三是合理处置以建筑垃圾为主的杂物堆。对砖、石、土及其他杂物混合的垃圾堆,要采取分拣利用、建筑填埋和就地掩埋等方式消纳处置。

(二)全面清理城乡存量垃圾。按照“属地管理、公众参与”原则,拉网式清理村庄内外、河塘沟渠、桥梁涵洞以及房前屋后的存量垃圾和卫生死角,确保无整治盲区(盲点),杜绝垃圾“搬家”“转移”现象。各村要继续实施村干部包片、党员包街巷措施,清理后的区域,要采取配套设施、硬化绿化、专人盯防等有效措施,防止反弹。

(三)重点整治路域卫生环境。重点抓好国省县乡道沿线、各村出入口及沿街环境卫生整治,清理道路、街道两侧存量垃圾和卫生死角,确保可视范围内无白色污染。

(四)实现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集中整治中,收集的生活垃圾要纳入县、镇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经镇中转站直运或转运至县生活垃圾处理厂集中无害化处理。

四、责任分工

(一)村庄积存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通过实地查看,摸排各村垃圾点,制定详实的治理时间表,采取垃圾点销号的方式,彻底治理清除村内生活垃圾。此项工作由刘雪梅同志任组长,城管队、管理区负责组织实施。

(二)村内杂物三大堆、门前菜地等治理工作。以“卫生家庭”和“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为载体,发挥村妇女半边天作用,积极推行以包房前屋后卫生、包清理农村“三大堆”、包生活垃圾定点投放为主要内容的环卫三包责任制,与农户签订责任书,责任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增强群众参与卫生整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此项工作由刘雪梅同志任组长,妇联、团委、城管队、管理区负责组织实施。

(三)治堵治乱工作。对村内线、杆进行整治,做到一杆多用,资源共享,美观大方,改变农村线杆林立、线路杂乱的面貌。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的乱搭乱建、废弃旧房、残墙断壁及临街敞露厕圈等,做到道路整洁畅通。此项工作由贾向军同志任组长,村建办、管理区负责组织实施。

(四)加油站公厕整治改造工作。按照《市加油站公厕整治改造标准》实施,严把工程质量、整治标准,坚决整治不达标公厕,确保6月10日前全面完成该项工作。此项工作由朱斌同志任组长,环保所、安监站、管理区负责组织实施。

(五)村庄绿化工作。以村旁、宅旁、路旁、田旁、水旁为重点,开展街道、宅院、空闲地、田间、河流、池塘绿化,大力发展边角经济。在村内主要街道因地制宜地栽植适宜花草树木。此项工作由朱斌同志任组长,林业站、管理区负责组织实施。

(六)美化工作。全面清除村内墙壁、电线杆、门面等乱贴乱画、乱扯乱挂的广告、标语,保持建筑物立面整洁干净。对村内墙面进行统一粉刷(白墙灰角线),绘制各类文明健康、图文并茂的文化墙,体现村庄文化底蕴。规范公开栏、宣传栏和报刊栏的制作和管理,及时更换内容。不断提高村内主要街道和重要路口的路灯亮化率和亮灯率,方便群众出行。此项工作由刘雪梅同志任组长,文化站、管理区负责组织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这次环境卫生“百日会战”集中整治活动,各村要切实把这次活动作为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重要措施,抓牢做实。及时召开动员会议,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重点、措施和时限,分阶段组织实施。明确各管理区、村书记和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各包村干部为直接责任人,按照整治任务和时间安排,逐村建立工作台账,量化分解任务,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整治活动有组织、有行动、有实效。

(二)加大资金保障。要结合工作实际,多方争取集中整治专项资金,为整治活动提供有力资金保障。一方面,在争取上级专项帮扶资金的同时,加快发展边角经济,实现增收、美化双推进。纳入2015年度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的15个试点村,要全面做好试点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率先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另一方面各村结合全面打造党建示范街和巾帼建功示范街活动,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妇女同志志愿服务作用。引导和发动镇村企业、能人富户、广大群众投资投劳,参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中抓住重点,攻克难点,解决薄弱点,把钱花在刀刃上,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坚决杜绝为整治而整治的消极应付思想。

第8篇: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范文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截止2019年底,全县共拥有农村公路2505.8公里,全县390个行政村、1098个自然村、268个省定贫困村已全部实现了通公路。今年计划建设农村公路269.4公里,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日趋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2.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全面提高。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已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85.6公里。切实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累计完成县道绿化310公里,路肩修复230公里。畅、安、绿、美的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有力助推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

3.城乡公交一体化覆盖率大幅提升。重新规划了39条城乡公交线路,其中城区公交专线6条。全县已建成公交站亭488个,其中城区公交站129个。全县已投入城乡公交车辆296部。城乡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虽然近几年,紧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和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等良好机遇,新建改建了近千公里的农村公路,但由于部分道路建设年限较长,尤其是乡村公路改建任务仍然较大,特别是偏远乡村的道路损毁已经十分严重,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生产与生活,改建工作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2.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近几年,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仅县道养护每年都投入数百万元,但离上级主管部门建设“美丽公路”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路肩修复需要加宽宽度,绿化需要提升档次,附属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乡村公路还存在着机构不健全、养护力量薄弱等问题,导致部分道路还存在着失养失管的现象。

3.农村公路执法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随着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进程的加快,部分执法职能和处罚自由裁量权已划归公安交管部门牵头负责,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上路执法必须与公安交管部门进行联合执法。但由于交通交警联合执法机制还不很健全,导致执法力度和执法效果还不很理想。

4.农村公路建、管、养资金需求和资金投入矛盾突出。中央、省、市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补助标准过低,且经常不能及时到位,给地方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加上财政困难,筹资渠道少、难度大,致使建、管、养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资金需求矛盾尤为突出。今年全省启动了“户户通”工程,由于乡村配套资金筹集不到位,导致的“户户通”工程启动晚、里程少。离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年底全部自然村基本实现“户户通”的目标,还存有很大的差距和资金困难。

5.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不高,技术等级偏低。农村公路绝大多数为四级公路,占比达到88.9%,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仅占4.40%和8.24%,大部分路段路面较窄,宽度多为3.5-4米,通行能力较低,安全隐患较多,与当前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6.道路配套设施不齐全。受资金困难、村庄街巷现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公路尤其是村级道路,路肩修复、小桥涵、绿化、排水等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城乡环卫一体化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

7.客运站场建设相对滞后。由于资金、土地、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的客运站场建设相对滞后。公交枢纽站虽然已经开工建设,但由于资金短缺等困难,建设进度不尽如人意。城乡公交首末站至今没有一处规划落地。相对滞后的客运站场建设,既影响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的进程,又影响了的城市形象和对外形象。

8.城乡公交运营尚未形成良性循环。2019年全年城乡公交总体运行平稳,但乘客数量少,实载率低的状况至今还没有改变。

三、下步工作打算

1.着力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全年计划建设农村公路269.4公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

第9篇: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范文

一、加快环卫工程建设、基础建设水平呈现新局面

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民生工程项目,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置换企业和老旧社区居民上厕难题,投入资金400万元,新建和改造无障碍公厕53座,同时对所有公厕进行全面维护,配备完善各类附属设施。为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我们在城区主要社区严格按标准设置分类回收垃圾桶1500个,市城区的垃圾收运基本做到了密闭运输。增加了5台洗扫车,扩大了机械化清扫面积。对所有主次干道的果皮箱的广告进行了更换,共计2700张;修复了坏损果皮箱786个,更换了步行城及主干道公交站点果皮箱148个。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一体化工作有了新突破

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项目是我市的重点工程,我们积极协调,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推动了工作进程。1、全面加快项目建设。我市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的重点建设项目德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明年可投入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转运站规划选址、环评、可研批复及设备选型等工作,即将转入征地和初步设计等工作。桃树岗生活垃圾填埋场三期工程填埋区建设和渗滤液升级改造技术方案设计已完成,正处于施工阶段。2、扩大了一体化处理范围。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我市沅水片生活垃圾处理已发展到市郊各乡镇、西洞庭祝丰镇、西湖西湖镇、鼎城区灌溪镇、蒿子港镇、石门桥镇,不仅取得市场化收运模式的成功经验,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当地垃圾污染问题,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加快长效机制建设,环卫管理模式实现新发展

我们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创文明城市、迎湘商会为契机,不断规范作业标准,加强作业监督和管理,完善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工作标准,提升服务水平。实施了处所两级领导带班巡查制度,添置更新洗扫车5台、洒水车4台、小型收集车3台,实行“机械清扫、人工清扫、洒水降尘”三位一体作业模式,对城区主次干道坚持机械化清扫与人工清扫相结合,对主干道进行夜间冲洗;坚持“垃圾不落地”,落实临街门店上门收集垃圾服务;优化作业组织,落实主要商业大街的24小时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延长了其他主要干道及夜市摊点、居民聚居地人流量大的地段、开放式小区的保洁时间;组织清理整治活动,对市区各建设工地周边道路安排专人专车负责冲洗降尘,保证清洗降尘质量;协助社区清理垃圾死角及楼道杂物6000多方;公厕实行一人一厕的管理,坚持每天对公厕进行两次全面冲洗;对中转站坚持每天两次集中保洁除臭;城区垃圾坚持了密闭运输、日产日清。

二是强化监督考核机制的完善,健全考核监控体系。实行行业主管和基层组织双重管理,检查考核实行日巡查、周检查、月结算、年总评,今年及时整改了管理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近200个。我们还督促各区域管理所健全完善节假日及夜间巡查制度,增加检查的机动性,提升检查的权威性,确保市城区环境卫生白天晚上一个样,上班和节假日一个样,大街和小巷一个样,促进了城区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三是强化渣土管理,严堵污染源头。今年来我处加大渣土管理力度,规范了施工工地和沿街门店装修文明施工。3月份市容监察大队、城东、城南、城西环卫所各抽调一名监察人员和三岔路所全体监察队员一起对落路口沙卵场实行全天候监控管理。3月份联合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队开展了渣土整治百日行动,查处违章工地10多个,处理违章车辆100多台,基本遏制了渣土车辆违章行为上升的势头。

四、加快队伍建设、推进环卫事业的新发展

职工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我们不断加强环卫职工队伍建设,抓稳定、提素质,加强作业管理,实现环卫队伍“迎合新形势、适应新需求”这一目标。一是按照抓学习强素质、抓纪律促作风、抓管理树形象的思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开展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环卫监察执法、环卫有偿收费等一系列业务培训活动,使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与时俱进。二是修定了《市环卫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细则》,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大家感到了压力也有了动力,个个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为做好工作献策献力。三是制订了《常德市卫生管理处建设工程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了建设工程的管理和操作程序,确保了工程质量,提高了投资效益。四是为改革人事用工管理机制,改善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激励环卫行业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出台了《关于改革人事用工管理机制,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制订了《聘用员工工资管理暂行规定》,逐步提高聘用员工的工资待遇,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五、创建“满意环卫”,树立环卫形象。

我们向社会推行了五项工作承诺,对人流密集区域和重点时段增调清扫保洁力量,延长保洁时间,加强垃圾清扫、收集、清运等各个环节的配合,加强机械化作业和环卫设施维护、维修和管理力度,开展灭蝇灭蚊工作,着力整治垃圾中 转站、垃圾填埋场的卫生。同时,建立管理处、管理所两级投诉处理平台,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市长热线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全年共回复、处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5份,市民网上留言14条。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复有处理。我们组织各管理所定期深入破产企业、城中村、老居民区和由物业公司管理的封闭小区进行清扫保洁的督导检查,协助社区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今年以来,帮助社区、居委会清理卫生死角垃圾6000多方。及时做好市直改制企业的解困工作,为原部粮械宿舍、建民巷社区进行了化粪池清理;对常乐社区的化粪池进行了抽运,更换了化粪池盖板18个;全面接管了滨印小区的卫生保洁任务。这些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广大市民和新闻媒体的好评,环卫服务于民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一、继续落实环卫长效管理。不断提高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坚持城区道路分区域24小时和16小时清扫保洁制度,基本达到随丢随扫,做到全天候、全覆盖,达到清扫保洁率100%、垃圾清运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进一步扩大机械洗扫作业范围,提高洗街和冲洒水力度。切实加强施工工地和渣土管理,渣土运输管理严格按照净车上路、密闭运输、公司化运营的要求,及时查处渣土车带泥上路、沿途抛洒等违章行为。对全市渣土车、环卫作业车加装GPS卫星定位和前后监控等设备,对作业车辆进行实时有效的管理。加大环卫日常监管力度,对照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垃圾转运站等公共区域达标目标,细化完善环卫作业考核和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