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教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教学目标:深度融合
目标是行动的向导,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起着引导性作用。所有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活动的安排、师生关系的构建等,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相信在未来的课堂教学变革中,无论是研究者还是课堂实践者,仍然会把教学目标看作是教学中头等重要的大事。对教学目标蕴含价值观念的分析,对教学目标表述与践行的研究,对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关系的探讨,仍会是教学论领域的基本问题。
在实践层面上,教学目标的深度融合趋向会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知识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等的深度融合。知识点的掌握无疑是重要的方面,但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及态度、情感的养成都会更为有机地与知识融合在一起。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这些教育政策上的规定,为这种深度融合提供了行政资源上的支持。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脑科学等,这些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会为这种深度融合提供智力上的保障。二是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核心素养是时下教育界热议的对象,出现了一批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教育行政部门也给予不遗余力的支持。核心素养的范围、内涵等现在还没有定论,短时期也很难拿出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但核心素养成为引导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坐标似乎正在成为定论,用核心素养替代素质教育中指代不明的“素质”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这也意味着,将来的教学目标势必要融合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用一堂堂具体的课堂教学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三是社会期望与教学目标的深度融合。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孩子们存在的一些问题,社会就自然而然将注意的焦点集中到教育上来,认为是教育上的缺失导致了这些问题。这些期望,不见得合理,但肯定会形成某种压力,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中小学把相应的社会领域的需求反映到课堂教学上来。由于每所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学科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可能围绕社会上的某种需求开设一门具体的课程,只能通过教学目标上的融合来体现和落实。
二、教学方法:多元混合
“方法是渡河的工具,我们的目标是要过河,无论是桥还是船,都可以拿来使用。”的这番论述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方法。未来的课堂教学,都不可能单一地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任何一堂成功的教学,有效的教学,一定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甚至,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它是否运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种方法交织在一起,实施混合式的教学与学习成为必然。
传统意义上的混合式教学或学习,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集合起来,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我们这里所说的混合式教学或学习,是指多方面的混合:既指方法与方法的混合,如讲述与讨论,也指手段与手段的混合,如黑板与网络,同时也指方法与手段的混合,如网络讲解与课堂实体讨论的混合;既指单维的混合,也指多维的混合,同时也指相互交叉的混合等。
混合式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混合哪些事物,而在于如何混合,其目的在于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未来的多元混合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关注系统性。不是传统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的简单混合,而是对两种学习形式中的各种学习要素进行有机融合,并运用各种教学理论,协调各个要素,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实现教学最优化。二是重在平衡与适度。不是为混合而混合,而是着眼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既不过多依赖于在线学习造成系统性不足,也不能单纯依靠传统教学。三是具备操作性。要综合考虑各种软硬件因素,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形成操作性强的教学流程和行为。
三、教学过程:动态综合
教学过程由一系列的教学环节组成。以往,这些教学环节常常是以一种相对固定的程式表现出来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也随着教学认识的变化,广大教师也逐渐感受到,这样的固定程式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教学活动,“去模化”因而成为教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抛却“模式”,不追求“定式”,动态化地把握课堂教学进程,改变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成为教学的“新常态”。
从实际情况来看,今天的课堂教学,互动正在成为核心,未来更是如此。在课堂上,师生与教学资源之间不停地进行互动。教师和学生可以从网络系统中调取预设的资源,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这些资源进行注解和操作。而这些注解和操作又会成为新的资源,使得后续的教学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正日益多元化,不再是学生相互之间或者学生回答问题式的交流。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与教师之间、师生与专家之间,甚至师生与课堂外的人,都可以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互动。教师、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多表现为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外在于课堂的专家学者则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辅导,帮助教师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所有这一切,都会导致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使课堂教学不只是按照预设展开,更多的是在演化中发展、在变化中取得成效。
四、教学组织形式:协同整合
Abstract: Multi-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 is a new integrated theory system with a combination and permeation of the internal log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disciplines or among three disciplines.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on, marginality, and diversity,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disciplines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and a main metho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s in colleg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s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ulti-disciplin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has become the trend and new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eorological science. The inters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ciplines shoul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and that of combination and separation. The meteorological cross integrated curriculum which is a growing trend of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a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courses.
关键词: 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变革;复合型人才
Key words: multi-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 and integration;trend;the innovation;versatile talent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219-03
0 引言
学科交叉是21世纪学科发展的主流,已成为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所谓交叉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优势学科依存于内在逻辑关系而联结和渗透,不只是多门学科简单堆积起来的拼凑学科,从而形成一门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并与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已成为气象科学发展的趋势和新特征。
1 气象科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动力
1.1 不同学科间知识互补的作用 知识互补可理解为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彼此杂糅、融合、互补, 形成单一学科所不具备的知识优势。其重要前提是学科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学科之间的互动,即知识对流、模式组合、方法碰撞等,形成学科协同效应;通过合理、适度、持续的激励,学科协同效应才能有效地转化为学科发展的内核动力效应”。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大气科学的研究和预测更趋于客观化和定量化,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显著,数值模拟、数值预报的应用更加普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更加明显。
1.2 学术交流活动的作用 学术交流活动是促进学科交叉的重要形式和手段。物理学家海森堡认为“科学扎根于交流,起源于讨论。”许多国家、大学和学术团体对此都非常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并创造条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以此促进学科的交叉。我国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中,正建设一批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立跨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了加强不同专业和学科的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设立了“研究生学术论坛”。
1.3 社会需求的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学科的突破点往往就发生在社会需要和学科内在逻辑的交叉上。“以需求为导向”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社会需求是发展学科交叉的驱动力。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这种需求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随着社会的向前推进,人类对大气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多,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空气污染问题、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发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问题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条件。面对如此现实,人类迫切需要科学地开发气象资源,气候科学的作用日益重要。
1.4 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科交叉的促进。我国 “985工程”、“211”项目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工程建设和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行动,都越来越体现出国家对重大问题导向和促进学科交叉的理念。
2 交叉学科的特征
2.1 整合性 交叉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科学知识体系整体的最重要表征。交叉科学中的各门学科拉近了传统科学部类之间的距离,填平了各类科学之间的鸿沟,使科学知识体系越来越成为有机的整体。
2.2 远缘性 交叉科学的各门学科产生于研究对象差异较大的学科之间,是“远缘联姻”的产物。因此,交叉学科具有“远缘联姻”的优势:生命力极为旺盛且能对其他交叉学科的孕育起积极作用。
2.3 多样性 交叉科学的各交叉学科形式多种多样: 有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叉,有边缘学科之间的交叉;有同一层次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不同层次学科之间的交叉;有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的交叉;有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也有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还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有内交叉,也有外交叉;有顺交叉,也有逆交叉。这些交叉学科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交”的结构形式。
3 气象科学交叉融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要处理好“多”与“精”的关系,实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随着地球系统科学和各圈层相互作用概念的提出, 大气科学研究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展大气科学与其它学科(如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空间物理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水文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学科间的大跨度交流与交叉,应用先进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和方法,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通讯、GPS技术等等,是新世纪大气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交叉的学科越多、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越多就越好,而是依存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而联结和互相渗透的。否则,就会陷入学科知识杂乱臃肿、数量多而质量差、学科难以向前发展的困境。
3.2 要处理好“合”与“分”的关系,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之所以能使不同的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是因为这些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共性,有些知识能够供其他学科借鉴和使用。但这些学科也有其个性,在强调“共性”而提倡“交叉融合”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个性”的差别而予以必要的“分”。没有标准、不讲原则地讲交叉融合,最终将使原本各有特色的专业或学科失去其原有的特色光彩。另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能只是一种机械的、被动的、僵化的、形式上的“合”,而应形成一种有机的、主动的、灵活的、实质上的“融合”。
3.3 作为有机体的交叉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系统
这种开放表现为:①对自身内部科学领域开放,这种对流互动是融生的必要条件。②对包括未与之相交学科在内的外部科学领域开放,即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不断吸纳其他学科的各种有益成分。③对客观外在环境开放,包括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领域全方位的开放。具体地说,学科交叉不仅不断作用于外在环境,且不断吸纳外在环境的种种信息,其中包括来自各方面的反馈,通过双向互动,不断调整、丰富和发展自身,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满足时代社会的需求。
4 气象交叉综合课程的设置
交叉综合课程就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统整成一门新的学科。相对于大学传统课程按学科和专业划分的教学模式,综合课程融合了若干专业或学科,形成一个新的知识领域,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修养、拓宽视野、提高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那么在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传统的课程教学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忽视课程的综合,忽视帮助学生综合构建知识和技能。这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弱、创造能力不强、综合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
交叉综合课程追求的是知识的自然综合与能力培养的和谐共助,即强调知识传授与学习、实践和体验等各方面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和谐,形成共振的效果。综合课程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认知能力;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施、评价、计算、统计、实验的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通过作品的制作、信息的运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2 注重师生的平等对话 交叉综合课程就是要突破以往单一的、固化的课程内容,以综合的视野,注重教师教授领域和学生学习领域的变革,关注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对于气象科学这个专业,由于理论知识较强,实践动手能力也非常关键,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教师教、学生听或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去做的层次,师生之间要有相互理解和平等对话,这样才能为更高层次的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交叉综合课程要求教师共同合作 交叉综合课程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使教师必须不断地补充来自本学科以外的知识,由过去注重学科知识的线性累积转向拥有学科知识的综合视野。以单科教学背景出身的教师,需要相互取长补短,才能适应综合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共同合作,能促使个人行为为主导的教育活动变为群体行为的主体间性、主体交往活动。营造教师共同体,需要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教师共同体要求在知识文化上、思维方式和人格上沟通和相互理解。这些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做支持。
4.4 加强交叉综合课程理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结合 加强知识与科学、社会生活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实现多种课程形态的统合,必然要求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必修课、活动课的有机结合。
然而,现有的大气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学科单一、知识面窄,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运用于实践、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脱节的弊端,已难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在本科生教育上,过分强调专业课问题,而忽视基础课程的教育、过早地把专业的概念强加于学生,而且专业课程内容越来越庞杂,不利于学习其他一些基础课程,从而限制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宽。
4.5 注重知识的更新 随着大气科学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成果不断涌现,而当前本科生的教材相当一部分还沿用陈旧的教科书,已跟不上学科发展的需要。如天气学中的锋面概念和结构,近年来气象卫星、雷达探测的新理论和事实,在许多教材上都反映很少。应该把“雷达气象学”和“卫星气象学”等气象科技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之中。因为“航空气象”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强,通过实习才能加深对气象理论和基本气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6 加强气象与海洋之间联系的纽带 21 世纪即将来临,为保证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持续稳定发展,应大力提倡创新,注意发展新兴带头学科、边缘交叉学科;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尤其是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把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的基础理论列为优先课题;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大气科学试验计划的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进一步推进有关信息和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杨德保,王式功,张武.大气科学复合型人才需求和培养措施[J].高等理科教育,2003,(S2).
[2]彭小平.对学科交叉的探讨与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4).
【关键词】中职;数学快乐课堂;沟通
数学本身是一门思维性强,逻辑推理严密,内容比较抽象的学科,它是很多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但目前,由于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院对专业培养计划的不断调整与更新,其数学教学课程的课时也相应减少,那么要在如此紧张的环境下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变得十分重要。
一、数学快乐课堂的必要性分析
1.数学快乐课堂的特点。“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对生活充满向往和激情的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是发自内心的生命需求。数学快乐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营造一种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内在美,让数学进入内心世界,使学生轻松、快乐、有效地学习数学的气氛的课堂。
2.营造数学快乐课堂的必要性。①学生的需求。由于中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系统,不扎实,新旧知识衔接能力差,同时,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得部分学生思维方式僵化,缺乏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大多学生都是机械地套用公式,完成作业,应付考试,只是按老师设计的框框进行思维,无形中认为数学就只是“一些公式、计算方法”,不去进行创造性地思考,但中职数学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等特点,这就与很多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相冲突,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真正地学到其精髓。以上这种现象就需要改变一下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比较轻松、自信的状态下对数学教学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能提出自己的建议,促进其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快乐数学课程是中职学生目前所需要和追求的。②教师的需求。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思维能力比较弱,这使得教师在授课时就比较累,老师在讲课时,大多数学生由于对数学缺乏吸引力,往往心不在焉,有些甚至游离于教学外的事物,这使得数学教师授课也越来越没有信心,长此以往会与学生产生恶性循环的状态――“我不愿教,你不愿学”。因此中职数学教师的压力也引导了其对快乐数学课堂的追求和向往。
二、如何使数学快乐课堂在中职学校中有效地运用
1.素材、方法――营造快乐课堂催化剂。这是营造快乐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教师的授课方式都不一样,有些是走传统型的,有些是走精炼型的,当然有些则是走“快乐”型的,所谓的“快乐”型,即能够以比较生动、简单的方式使学生牢记所要授的知识。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概念型、理论型和应用型内容,对于这三种类型,一般概念型内容适宜采用直观描述的方法;理论型内容应注重直观解释,强调条件对结论的影响;而应用型内容则需要精简多练,分类教学。中职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当然要营造快乐课堂,只知方法,不懂如何传授是不行的。
2.尊重――打开快乐课堂金钥匙。这里所谓的尊重不仅仅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同时也包括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只有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打开快乐课堂的大门,营造一种快乐的教学气氛。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但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对于遇到的问题或有新的看法都是不确定的,因此往往不会也不敢轻易地与老师对话,久而久之就养成一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去积极地引导,不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时候,学习是在不断讨论中进步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来,从而使学生更有信心,更有热情,老师上课更有激情。总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
3.沟通――升华快乐课堂的桥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生活的纽带,数学课堂中也不例外,我们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取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有些学生原本很有意愿想和老师沟通,也变得慢慢习惯而被抹杀在萌芽状态。
总之,数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授与学的主阵地,因此如何使这个阵地变得更有价值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在这个阵地中,教师是主导者也是引导者,所以教师除了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课堂的有效的管理,引导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学习数学,掌握知识,就现在的中职院校而言,营造一种快乐的数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参考文献】
[1]陈艳平《提升中职高专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
[2]徐振昌《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关键词]比较体育;学科特征;发展趋势
比较体育是从比较教育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新的独立学科。现今,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科研究人才和寻找更多的理论研究方式。然而体育的社会化、生活化、商业化、科学化、产业化 、法制化、职业化、国际化等趋势的不断加强,向比较体育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研究主题。比较体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无论从现实意义上,还是从历史意义上都十分重要,有大量的课题、问题亟待调查和解决。为此阐述比较体育的学科特征及研究该学科的意义,从而提高对该学科的认识,将比较体育带入到每个体育科研者的研究内容中,使更多的国人了解比较体育,并应用比较体育进入体育世界领域,了解当今体育的现状和趋势。
一、比较体育的学科特征
比较体育能从比较教育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主要是体育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和平的战争和一种健康的标志,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探求其内涵来自如下两种因素:一是体育的超前发展,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整合型研究主体化。二是人类对体育全新的认识,体育不仅仅是人与人的较量,更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实力的对抗。
比较体育是以国家为单元,是一种世界性的研究。比较体育的学科特征的最小单位是国家。比较体育作为一门新学科,对体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其特征上体现出来。比较体育在研究体育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专题比较的方式,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及不同地区的社会背景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某种现象进行评价和证明。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现代体育与运动发展过程的普遍规律,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个不同国家体育与运动发展的特殊规律。
二、比较体育的研究意义
比较体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既体现在它的学科特征上,又体现在它对体育的作用及贡献上,这正是比较体育研究的意义所在。
从现实看,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研究和比较,就可以揭示体育的各种特征,并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当前我国体育运动水平要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要对比较体育进行研究,因为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并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比如:对经济、各种国情、不同人种、不同环境、不同的社会状态和不同的体育体制等的研究,从其中找出适合发展我国体育的最佳方法和措施。通过对各国体育运动的研究,可以取长补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了解国外的现状并加深对本国体育的认识。通过对国外体育运动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吸取国外体育运动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减少我国在研究体育方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还可以加强各国的交往与学术交流,使我们清醒地认识我国的现实情况,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发展我国的体育文化。
另一方面,比较体育的出现,揭示了许多其他学科发现不了的规律,它的不断健全也为今后体育的发展和研究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比如通过对不同国家体育体制及社会制度的比较,就可以发现体育赖以发展的基础和根源就是国家的经济能力,因为体育发展要以经济为基础,以社会体制为根源的。简单地说,一个国家经济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体育的发展。又如通过对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文化阶段的对比,可以对过去有正确的评价,还可以对现代体育运动有全面的认识,而且可以对未来的体育运动进行预测,并能找出体育发展的动力及现状。
三、比较体育的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体育有着高度社会化、商业化、科学化、法制化、职业化、生活化、国际化,它们向比较体育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研究主题。学者们正在努力的去解释各种调查资料,从政治、信仰、文化、教育、经济、哲学等多种角度,寻找各国体育异同的原因及规律。另一方面,现代体育与科技进步也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社会的不断改变以及新的科学技术的浪潮迭起,都为现代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因此,研究并把握比较体育学科的发展方向,将有助于提高体育的发展和进步。
从其研究范围看,比较体育将有4 个方面不断拓宽:其一,研究范围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并对发展中国家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无论在人口数量上,还是地理面积和资源上,都占绝大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将直接影响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并且直接关系到人类素质发展的未来。其二,将改变单一国家的研究方式,转向以世界和以国家为对象的两个基本研究方式。研究人员注重跨国研究,国别研究,还有从总括角度进行世界性体育比较研究。其三,研究范围将扩大到各个领域,现在不仅仅要研究竞技运动、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等体育现象,同时还要研究与之相关的政治制度、国民经济、教育体制、文化习俗、社会制度、、人种差异、地理条件、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制约体育运动的各种社会背景,从不同的发展水平来探讨、体现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规律。其四,同一个国家拥有不同的体育模式将被应用并倡导。由于体育发展的多样化日益加深,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体育发展差异将日益加大,区域研究以及区域间的比较研究将成为另一重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421
一位教育学家曾经指出:“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所谓的教学方法就是指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那么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求新,求变,达到“学会”到“会学”的双重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开发学生的智力,力求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最佳结合。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而小学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基础学科。因此,开发学生的智力,就当然地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时代特色与发展趋势。
我国近几年来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强调开发智力的重要性的同时,并不否定传授知识的必要性。例如,美国恩德希尔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倡使用有引导的发现法之后指出,概念的名称、如何列方程、如何使用竖式解问题等还需要教师讲授给学生,在学生发现概念和作出一般概括后,还要适当使用讲解法指出其特点,探讨其细节。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力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现代教学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要参与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看他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研究教学方法,不再是仅仅研究教师讲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引导学生学习、探索的方法。
上述这一基本观点,反映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重视启发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数学知识,建立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去,从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更多地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数学。
儿童要形成一种新的智力活动,需要他们的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去认识和研究事物本身,而不是单纯地听取别人对事物的观察叙述。要通过各种活动,如画图、操作、制作、调查、搜集周围的数学材料等来开展教学。如教学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栽蒜苗(一)”时,在教学前需要学生对蒜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真的去栽蒜苗,然后每天对蒜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发现蒜苗的生长规律。教学时,让学生把自己的记录填入表格中,并完成条形统计图。相信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许多数学以外的知识,收获了更多的成长快乐。
第三,挖掘非智力因素,力求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必须对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习惯等)实行全方位的总动员和全面开发。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他还断言:“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注意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教学过程的结果,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由此变成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第四.努力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力求教学高效率。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必然要求社会各行各业必须讲求效率。同样,教学也必须讲求效率,这是现代化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由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引入教学论的研究。有人把教学过程看做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信息传输和交换的系统,研究对教学过程进行最佳控制,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几年来,在我国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是人们议论比较多的话题。为此,国家教委专门作出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小学教师予以充分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根源在于:低效高耗的教学过程,课堂上的时间全部被教师所占,学生没有练习的时间,教师把作业留到课后,并且作业是简单重复的多,富于启发开智的少,这样就使学习变成了一种枯燥的活动,学生失去了兴趣。学生一旦没有了兴趣,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也就成了他们的负担。因此,在现实情况下,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主要应该从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来认识,提高教学效果。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潜力应当从改进每一节课的质量上来找。
第五.多种方法互相配合,重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往往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形成一种模式。现代教学论有了较大的改变。由于教学方法的增多,对教学方法的本质研究也日益深入。
我国教育工作者强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强调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目前我国有一些教师正在开展同一课题多种方法的比较研究。积累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对于充分认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教学方法,都是有益处的。
另外,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互相配合,特别要重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形、声、光结合起来,生动、形象、鲜明、感染力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通过结合形象的画面来讲解,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这是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把视听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难以使学生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在短时间内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这样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开阔认知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
特别需要重视的是,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适应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小学数学教材要渗透集合、函数、统计等现代数学思想,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接受起来是有困难的。这就必须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模像直观,从发展变化的情景中使学生领会到现代数学思想。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美国线路;德国线路;中国线路;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在一定的课程理论或观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有关课程系统结构框架、工作程序及操作方法等方面的标准样式。它是课程方案设计者开发或改造某个专业并编制课程文件的前提和基础。可见,课程模式的作用非常突出,开展课程模式研究的价值显而易见。下面,我们结合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发展情况,分析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发展概况
在近些年,国内外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它们都有各自的发展轨迹。
(一)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的主要线路
在国外,主要有两条课程模式发展的线路。一条是产生于美国,并广泛影响世界的职业教育的线路,可概括为“美国线路”;另一条是产生于德国,也对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有重要影响的线路,可称之为“德国线路”。
1.美国线路
该线路是由职业教育界提出最早的、广泛应用的、率先流行于北美的能力本位(CBE)的课程模式,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则在美国首先兴起了职业群集的课程模式。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以能力作为课程开发的中心,采用DACUM(Devdoping a Curriculum)课程开发方法,运用模块式方案,以行业企业专家为开发主体,以能力为核心(而不是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来开发课程,注重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相对于学科课程模式而言,CBE课程模式更接近于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CBE课程模式的局限性日益表现出来:忽视了真实的职业世界中人们操作行为的复杂性及智力性操作中判断力所担当的重要角色;单项能力组合成综合能力的方式。忽视了工作的整体特性和工作经验的成分;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学术性以及情感领域的态度学习,成本高,对教师要求高,推广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条件制约。而且,造成了“能力及其定义的观点的过剩”。
20世纪60年代前,美国普遍实行CBE课程模式。但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美国人口流动性增加,同时,企业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人面临着科技性失业,而且职业岗位的变动也日益频繁,导致就业市场供求失衡。为此,美国教育专家认为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不宜专精,应提供多种职业基础,促进就业的选择性和多元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工业教育系主任麦利博士于1965年创始的“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以职业群作为专业计划编制的出发点和基础。所谓职业群集是以职业准备为目的的将各类职业归并而成的群集。每个职业群集一般包括若干工作内容类似、技能水平接近的职业。它希望学生除了能进入群集中某一个职业,将来也能进入同一群集中的其他职业而不需太多的再训练,因而学习内容较广泛。学生就业后,企业根据就业岗位需求再进行针对性更强的岗位培训,使其能较快地上岗工作。此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能力本位模式”的延伸。它有较多优点,诸如具有多重选择的职业准备教育;具有职群知识内涵的共通性;具有职群基本技能的共通性;具有接受未来延伸教育的基础;具有适应社会变迁的职业准备教育。美国学者将其优点概括为两点:一是学生具有较大就业弹性,二是学生具有较大适应性。所以,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逐步实行职业群集课程模式。
至今,本发展线路的两种课程模式的生命力都很强大,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应用价值,仍对当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
2.德国线路
该线路主要体现为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特色,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中,最早实施的是核心阶梯型双元制课程模式,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新的双元制的课程模式,即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双元制课程的专业课的整体结构是针对职业领域里的一组或一群相关的职业,围绕其职业活动核心,分设职业基础教育、职业分业教育和职业专长教育三个递进的阶梯(阶段),因此被概括为“核心阶梯型课程”。这种课程模式的特点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设计课程,体现了职业针对性;通过核心阶梯型课程培养职业群的能力,体现了其职业适应性。因此,是一种培养“多能一专”复合型职业人才的课程模式。其不足是: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理论知识深度不够,不利于毕业生转岗和继续深造。
“学习领域”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中诞生的一种课程模式。“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于1996年5月9日颁布新的课程《编制指南》(全称《职业学校职业专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提出了“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行动导向和项目导向教学法等新的职教思想,明确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以及通过整合来掌握工作过程知识的问题。尤其是所提出的用“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取代沿用多年的以分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方案,对在全国范围内指导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具体实施职业教育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所谓学习领域是指“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基准学时)三部分构成”。它是“以一个职业行动领域为对象,以完整的职业活动的业务和工作流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合理地组合成一种系统化的课程模式”。
德国线路对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非常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曾经深入学阶梯型课程模式,被许多职业学校所应用;近期,受学习领域课程影响,我国改造创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
(二)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线路
近些年,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三大类型,按照时序发展排列分别是“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模式(又称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这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的基本线路,可称之为“中国线路”。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是北京市朝阳区职教中心蒋乃平等人开发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改革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变化快与教育发展相对稳定的矛盾;二是协调毕业生的岗位能力针对性与适应性的矛盾。“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课程结构分为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宽基础”阶段,所学内容并不针对某一工种,而是集中了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和在一群相关职业中转岗的基础,使学生毕业后有较宽的择业范围,以适应市场经济就业体制的需求,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第二阶段即“活模块”阶段,针对于相对确定的一个或少数就业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训练,以技能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从业能力强化,使学生具有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和相应的知识,并通过“多取证”(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活模块”包括一个职业群中的几个或十几个甚至更多的职业对应的“大模块”,供学校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选择,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并能根据科技进步对职业演变的影响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岗位技能的训练,以便顺利地进人工作岗位。一般情况,一产和三产类专业的“宽基础”较宽,“活模块”较小,因而宽基础阶段的教学时间较长,“活模块”阶段的教学时间较短或较分散。二产类专业的时间分配则相反。
项目课程是近些年职业教育界新兴起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又称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所谓项目课程,是以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即行动意义上的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它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被称为我国“当前职教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应当成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该模式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出发,依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组建出一系列行动化的教学项目,而这些项目通常就是典型产品,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要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还可以理解为所提供的一项服务。此外,项目课程模式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的,具有综合性、聚合式的特点,不同于以往职业教育模块式课程着眼于技能分析,具有高度微型化的特点。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是以著名职教专家姜大源为首的理论工作者和职业学校实践人员在认真研究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基础上而提出并实践的新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它也是项目课程的一种继承与升华,更加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现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及实践的热点。已经在我国许多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部分中职学校试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逐步推广。至今,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及其开发框架。所谓工作过程,“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情境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的程序”。“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意义非常突出。当前,人们认识到,“除专业能力之外,劳动者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职业教育必须培养‘解决综合实践问题’的能力”,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就满足了这种需求,它“解决了从经验层面的技能上升到策略层面的技能的能力培养的问题,突显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重视人的个性需求,在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大目标下的人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趋势
虽然美国线路、德国线路和中国线路这三类课程模式发展线路各有特色,但共同发展趋势也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
(一)产学结合的特点越来越突出
由于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等一线,单纯依靠学校来开发设计及实施课程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必须有生产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各环节,才能培养出适销的人才。因此,国内外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都强调对就业市场需求的调研分析,都强调课程的规划、设计及实施等各环节都要走产学结合之路,即强调企业行业的参与,甚至以行业企业为主导,从而使产学结合更加紧密。例如,加拿大DAcuM课程开发的结果之一就是由相关行业企业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共同制定的课程开发图表,其中,行业企业专家扮演着重要的课程开发角色,他们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来开发课程,科学分析各类职业能力,并基于此而提出课程标准,确保了学生能具备企业行业需求的能力。德国的双元制课程模式也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实施课程。我国的项目课程等也强调课程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及组织实施。可以说,企业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职业教育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
(二)越来越强调与实际工作过程接轨
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走产学结合之路的重要表现就是越来越强调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工作过程接轨。例如,我国的项目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都强调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要基于工作、通过工作,从而达到为了工作的目标。工作过程需要什么样的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课程都应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课程开发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
职业教育课程产学结合及工作过程接轨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双向合作,企业和行业技术人员及专家参与甚至主导课程开发,学校内部也不是任课教师单独开发课程,而是有教师、专家和学校领导等相关人员的参与。例如,德国双元制课程的开发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的。加拿大DACUM课程开发是由行业企业的职业分析人员、职业院校的领导、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共同组成。我国的项目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则由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和课程专家等共同完成。
(四)越来越强调广泛的适应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正在由单纯的就业教育、终结教育,逐渐走向兼顾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对课程而言,则职业教育课程开始更加重视人的广泛的适应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人不能仅仅是工具,人更主要是目的,发展教育不应仅仅是让人为生产服务,更主要的应是使人具备各种综合能力,能够从容面对和解决各类问题,熟练驾驭生产,享有生产成果,不断超越自身。例如,职业群集课程强调人的适应能力培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强调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回归,是教育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室内客运站;机械通风;数值模拟;气流组织
中图分类号:U291.6 文献标识码: A
1.室内客运站的气流组织评价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有通风系统下的房间空气品质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室内污染物的特性和通风系统的性能。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对529个存在空气品质问题的建筑进行过评估,其中280座建筑物通风不合格,占调查总数的53%,而建材污染仅为21座,占40%。由此可见,很大部分病态建筑是由不良的通风系统设计导致。
对室内客运站采用统一的通风量不但无法保证站内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无法得到真实有效的能耗动态。因此是不合理的。而随着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渐减少,为了节能,所需的通风量也应随之减小。足够的通风量不一定能达到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还需要采用合适的气流组织。气流组织的评价采用不均匀系数、空气龄、换气效率、通风效率,对气流组织的评价应用。
2.机械通风系统的模拟
2.1机械通风模型的建立
机械排风加机械送风系统;无风管机械通风加诱导空气系统。将三种机械通
方案1采用机械排风加自然送风,车库模型尺寸为50×40m,层高为6m,设置一个出入车道作为自然送风口,排风口均匀布置在室内客运站的顶棚,排风口尺寸为0.5×0.4m,共设置九个。见图1.1
图1.1机械排风加自然送风(全部上排)
Fig1.1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creases the natural air supply
方案2也采用机械排风加自然送风系统,采用上排三分之一,下排三分之二的形式;在室内客运站的上方设置三个排风口,三个排风口的位置在车道上方均匀布置;在室内客运站的地面上布置六个排风口,排风口的位置布置在汽车排气管的下面。九个排风口的排风量相同。这样布置的目的是可以让汽车尾气集中排放。见图1.2。
图1.2 机械排风加自然送风系统(上排三分之一,下排三分之二)
Fig1.2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creases the natural air supply
(Upper third of the lower two-thirds)
2.2机械通风系统模型边界条件
室内客运站机械通风系统的气流流动属于三维非稳态不可压湍流流动,本文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采用标准两方程k-e湍流模型,该模型具有计算时间较短,计算成本较低,预测较为准确等特点,这也是在模拟研究和实际通风工程中较常采用的湍流模型。并以有限体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不考虑辐射换热,但是应考虑重力的作用。
两个方案采用相同的排风量,均采用22m3/s,换算成换气次数为6.6次/h,方案1采用9个排风口,均匀布置在室内客运站的上方,排风风速为12.2m/s,补风采取车道自然补风方式;方案2上排三分之一,下排三分之二的方式,排风风速均为12.2m/s。取室内客运站待发区车位为20个,汽车出入频度为2,每辆汽车的CO排放量为200mg/s,产热量为2000w,汽车在车站内的工作时间为3分钟,环境温度取为20℃。
2.3模拟结果
为提高计算效率,本次模拟最大网格取0.5m,根据风口和污染点源的尺寸大小设定网格为0.1m,在室内客运站内,乘客从候车区进入待发区内的汽车,并等待发车过程中,其呼吸区在1.7m的区域,因此我们截取H=1.7m的截面,在这三个截面上,我们关注的是气体流动的速度场、室内客运站待发区的温度场以及CO扩散后的浓度场。在对室内客运站的气流组织进行评价时,我们引入通风效率、温度不均匀系数、浓度不均匀系数等评价标准。为此,我们分别在高度为1.7m高度的平面上,与X坐标轴平行的方向取8条直线,我们会得到每条直线上的参数变化,输出每条直线上各参数的变化值并取平均值,然后再计算出算术平均值。根据1.1节的内容,还可计算出室内客运站的某些气流组织的评价指标,见表1-2
单位(m/s)方案1 方案2
图1.3 室内客运站速度场分布云图(H=1.7m)
Fig1.3 Indoor terminal velocity contours (H = 1.7m)
单位(mg/m3) 方案1 方案2
图1.4室内客运站浓度分布云图(H=1.7m)
Fig1.4ndoor terminal Concentration contours (H = 1.7m)
3.方案分析与比较
在室内客运站内,乘客从候车区进入待发区内的汽车,并等待发车过程中,其呼吸区在1.7m的区域,因此我们截取H=1.7m的截面,在这三个截面上,我们关注的是气体流动的速度场、室内客运站待发区的温度场以及CO扩散后的浓度场。在对室内客运站的气流组织进行评价时,我们引入通风效率、温度不均匀系数、浓度不均匀系数等评价标准。为此,我们分别在高度为1.7m高度的平面上,与X坐标轴平行的方向取8条直线,我们会得到每条直线上的参数变化,输出每条直线上各参数的变化值并取平均值,然后再计算出算术平均值。根据1.1节的内容,还可计算出室内客运站的某些气流组织的评价指标,见表1.1。
表1.1 室内客运站的运行状态及气流组织评价
Table4.1 Indoor air terminal operational status and organizational evaluation
由速度场云图可以看出,在排风量相同的情况下,方案1的人员呼吸区在车道进深处的风速更大,在停车位车头处形成两个明显的漩涡。方案2除了在车道进口处风速稍大外,其余地方风速较小并较方案一更为均匀;由温度云图也可以看出,在方案1中,由于车道处的风速较高,导致该区域内的温度较低,而且在对称的停车位中部形成热漩涡,由图4.7可以看出,局部温度可达30℃。方案二中,除车道进深处一小部分温度较高外,其余部分区域温度较为均匀且适宜。但是在室内客运站中,由于乘客逗留时间较短,我们更看重的是待发区内CO浓度场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2中的浓度场分布与温度场的分布大体重合,即在热漩涡处CO的浓度更高,这是由于,汽车尾气在排放时温度较高[40],CO在热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呈烟羽状向上扩散,当室内客运站通风系统达到平衡时,由于此处风速较低, CO在此处聚集,而热量也不易扩散。
结合表1.1,方案1的CO浓度为33mg/m3;通风效率为0.95。方案2的CO浓度为28mg/m3;通风效率为1.23。综合来看,方案2的通风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室内客运站属于高大空间,作者假设的室内客运站模型高度为6m,而汽车的排气管道更接近于地面,人员呼吸区的高度相对于室内客运站的高度来说,也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因此,CO的排放更容易受到地面下设置的排风口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炜,项乔君,常玉林等.城市交通系统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分析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宁智,张振顺,付娟等.怠速时汽车污染物在排气尾流中扩散特性的数值分析[J].环境科学,2006,3:242-429.
[3]陈刚.地下车库通风量的确定与控制[J]. 暖通空调,2002,32(1):62-69.
【关键词】社会资本 资源筹措能力 市场导向程度 企业可持续发展 长乐空港工业园区企业
一、研究领域及背景
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焦点。不少工业园取得了经济效益,成为区域形象工程。福建省是全国最早开放的省份之一,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福州市经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福州市工业完成总产值9858.3亿元,其中全市23个重点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095.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1.8%。工业园区企业为福州市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但在我们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大量工业园区企业因为忽视市场导向、没有科学的发展战略等原因,发展速度缓慢,甚至有的园区已然是名存实亡。因此研究工业园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资源稀缺有限,企业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资源获取和转化能力。而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能够通过这些联系而摄取稀缺资源是企业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企业的社会资本 (边燕杰、丘海峰,2000)。为了使研究具体化,本文以长乐空港工业园区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资本,通过对市场(市场导向程度)、资源(资源筹措能力)两大要素的分析,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相关理论及文献述评
(一)社会资本理论
(1)社会资本基本概念界定。皮埃尔布迪厄(Bourdieu,1986)是当代第一个对社会资本进行相对系统研究的学者,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科尔曼(Coleman,1990)是首个提出社会资本理论框架并提升其影响力的学者。他认为社会资本之所以被称为资本,是因为其和其他资本一样,具有生产性。某些目的因为社会资本的存在可以由不可能转变为可能。普特南(Putnam,1993)则将社会资本提升到了精神层面,他认为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有一定的差别:社会资本强调的是社会组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等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特征。Nahapiet和Ghoshal(1998)首次区分了社会资本三个基本维度,即结构维度(structural dimension),关系维度(relation dimension)和认知维度(cognitive dimension)。结构维度是指行动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联系的强弱以及在联系中所处的位置等;关系维度是指行动者的人际关系如何,包括相互信任、义务、期望、声誉和规范等;认知维度指的是不同行动者间是否具有共享的资源,如语言、符号、愿望和默认知识等。
(2)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1992)首次将社会资本扩展到了企业层次。他指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资本……它是竞争成功的最后决定者。” Roger Th. A. J Leenders和Shaul M Gabby(1999)进一步扩宽社会资本的内涵,认为企业社会资本不但包含信任、规范等促进合作的无形资源,还包括企业从关系网络中获取的有形或无形资源。Nahapiet和Ghoshal(1998)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就是:“企业(包括内部成员)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取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者潜在资源的总和。”
本文研究采用Nahapiet和Ghoshal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定义,立足于这些实际或者潜在资源,通过对市场导向以及资源筹措能力的影响来分析工业园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刘力钢(2000)指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企业既要考虑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市场竞争地位,又要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芮明杰(2001)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包括5个要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可预见的未来作为时间跨度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能够更大规模地支配资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为目标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良好的发展。林静和王成慧(2006)则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一个较长期的时间内,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资源配置的能力或竞争力不断增强,从而持续盈利、不断增长的一种状态。
本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参考巴伯的从发展的经济属性定义:“在保护自然资源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在这一层面上,马秋玲(2007)从企业的定义以及发展要求入手,认为测量企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从经营业绩、科技与创新能力、安全经营能力和平衡发展能力等四个指标入手。
(三)现有研究述评
有关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大致分为两大派别。一类强调“资源说”,认为社会资本就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一类社会资源;另一类则强调“能力说”,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
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面,郭蕊(2006)建立起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五维度模型,从社会环境、产业、技术、制度和财务五个方面研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创新的运用了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其美中不足的是缺少实证分析。马秋玲(2007)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理论为指导,分析并考察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且设计和选择了一些评价指标,从而构建了一个经济、生态、社会全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并且有关理论佐以实证分析,可信度高。
在研究对象与思路方面,许玲娇(2003)从各类资本入手,研究了其对于工业园区企业的市场、资源与创新的影响。范晓屏(2007)则基于社会资本,研究了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对工业园区企业的资源筹措能力的影响,探讨了资源筹措能力对工业园区企业发展的影响。
三、社会资本与工业园区企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耦合分析
(一)研究假设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市场导向程度和资源筹措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企业的市场导向程度和资源筹措能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导向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林南(Lin,1999)提出“社会资本可被定义为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行动中摄取或动员的资源。”因此社会资本是为了某种目的(包括市场目的)而存在的。“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其中市场导向在企业生存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场导向决定了企业应该采购什么,怎样采购,生产什么,怎么生产,生产多少,什么时间生产等等关键问题,市场导向决定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甚至生存和命运。结合以上理论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社会资本与企业的市场导向程度正相关。
假设2:市场导向程度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相关。
假设3:市场导向程度在社会资本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2)社会资本通过资源筹措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范晓屏(2007)提出“企业社会资本的增强是指企业具有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的强化,它将提升企业从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中获取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同时,他在阅读国外有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出:“资源筹措能力是工业园区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是一种可以在本地区或者本企业资源要素不充实或者不能充分的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下,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从别处筹措获取,确保生产和经营需要的能力。”结合以上理论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社会资本与企业的资源筹措能力正相关。
假设5:资源筹措能力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相关。
假设6:资源筹措能力在社会资本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二)研究模型
基于以上假设,本文提出的研究模型如下:
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理解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回顾,本研究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三个方面。市场导向程度要充分考虑到生产和消费的影响,由顾客导向和竞争者导向两大指标进行测量。资源筹措能力则分为外部资源获取能力、相关企业集聚能力和内部资源整合能力。可持续发展指标采用的依据是马秋玲(2007)等学者使用的经营业绩、科技与创新能力、安全经营能力和平衡发展能力四大指标,结合许玲娇(2003)等学者的研究,特增加“企业品牌影响力”指标,放弃“平衡发展能力”指标。考虑到有些企业属于非出口型企业,删除大部分学者在度量“安全经营能力”时使用的“产品出口率”指标。其中“经营业绩”指标使用“企业利税率”进行度量,“科技与创新能力”使用“R&D人员占比”以及“科技成果转换率”进行度量。
四、关于长乐空港工业园区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数据分析
(一)长乐空港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及园区企业整体发展分析
在2011年9月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长乐市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四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明确提出: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是以发展纺织化纤为主,适度发展机械加工、食品加工,配套完善、生态优美的现代航空港工业区。
空港工业园的发展不局限于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其他新兴产业也开始崭露头角。据统计,2014年,临空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项目达20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87.92亿元,比增14.04%;完成税收10.48亿元,比增6.99%。根据目前长乐空港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结合工业园区发展的三个模式,不难发现其属于以高新技术为指导的特色产业的工业园,是传统工业园的升级版。因此本作品基于企业社会资本视角的对策建议对于仍需转型升级的第一、第二阶段工业园区尤其是特色工业园区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证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为了使实证研究更具说服力,本文采用的问卷问题皆是大量学者采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易清楚分辨和解答的问题。测量量表使用Likert 5 点打分法,受访者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从“强烈反对”到“完全同意”作出评价。
(2)研究样本。本文主要探讨社会资本视角下工业园区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调查对象是工业园区内的各类型的企业,调查范围是长乐市空港工业园区。本研究共发放问卷79份,共回收有效问卷53份。其中纺织服装类企业占比最高,达39.62%。烟酒食品、五金机械和医药化工分布较为均衡。动漫文化产业相对薄弱。符合长乐空港工业园区特色产业(纺织产业)集聚,各行业均衡分布的实际情况。
(3)因子与信度分析。为了使论文更具说服力,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因子与信度分析。根据问卷的第二、第三、第四部分,使用Likert表的统计方法,分别对社会资本三个维度、中间变量和园区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因子与信度分析。此次分析共提取到9个主因子,分析到的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企业社会资本和中间变量方面,除了竞争者导向程度的信度系数Alpha值仅有0.591,小于0.7之外,其他统计指标的信度系数Alpha值均大于0.7。在园区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由于度量科技与创新能力、经营业绩的企业利税率、R&D人员占比和科技成果转换率是从企业获得的直观数据,统计的口径和方法不一致,无法进行可信度分析。综合以上,说明各统计指标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可进行分析。
(4)描述统计。通过信度分析,我们发现各数据的可信度较高。但是仅仅依靠信度分析并不能够充分的了解到园区各指标的实际情况,以下是我们统计得到的数据描述表:
由表2数据可知企业较为重视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其次是认知维度。结构维度方面的平均数最低,且标准差较大,说明各企业在对结构维度的拥有上存在较大差别,也突出了部分企业在结构维度方面的缺失。在市场导向方面,企业的顾客导向程度要远大于竞争者导向程度;在资源筹措能力方面,企业的内部资源整合能力要远大于相关企业集聚能力和外部资源获取能力。一方面这与客观事实联系紧密。因为传统企业并不是非常重视外部资源的获取和配置,而是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内部资源的管理和整合上。同样,企业相对于竞争者的行为动态更加注重顾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间接地反应出了长乐空港工业园区企业客观存在的问题。也可以看到企业非常认同园区品牌影响力。至于企业利税率和企业科技与创新力,由于统计方法不一致,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分析,在此暂不加以描述。
(5)相关性分析。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旨在定量地描述各变量间可能存在的线性相关程度大小。为下文我们将要提出的线性相关方程模型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为了简化分析结果,我们只提取出在0.05水平以上的显著相关数据,其余的我们认为没有相关性。根据表3可以看出: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和内部资源整合能力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除了关系维度与顾客导向程度不存在相关性,其余维度均与顾客导向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根据以上数据,假设1(社会资本与企业的市场导向程度正相关)与假设4(社会资本与企业的资源筹措能力正相关)得到了验证。
除了园区企业外部资源获取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竞争者导向程度与企业利税率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余均为显著的正相关或者不相关关系。根据以上数据,假设2(市场导向程度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相关)与假设5(资源筹措能力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相关)得到了部分验证。其中外部资源获取能力对园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我们认为一部分原因是外部获取能力会引起有关企业忽视产品核心技术的开发,另一部分原因是相关问题是直接从国外学者的问题翻译过来的,没有进行周密的汉语化,可能会导致有歧义。至于竞争者导向程度对企业利税率显著负相关,一方面是因为前文中有提到的竞争者导向程度数据可信度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过度的以竞争者为中心来决策自己的行动,导致企业缺乏目的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各维度分别通过市场导向程度和资源筹措能力各指标要素,通过不同路径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正向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假设3(市场导向程度在社会资本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和假设6(资源筹措能力在社会资本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得到了有效支持。
(6)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关系的方向,从而确定变量间的线性相关数学模型。本文采用的是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品牌影响力与资源筹措能力及市场导向程度的回归分析。本次多元回归分析共建立了4个数学模型,由于前三个数学模型的误差较大,不能有效的描述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本文已删减。根据回归分析效果表,回归方程能解释总变异的41.2%,达到了较高水平。最终留在模型中的变量有4个,分别是相关企业集聚能力、内部资源整合能力、竞争者导向程度和顾客导向程度。Sig值分别为0.005、0.008、0.009和0.015,显著性达到了很高水平。得到的标准回归方程如下:F9=3.187+0.486×F4+0.451×F5+0.414×F7+0.385×F8。
企业利税率与资源筹措能力和市场导向程度的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分析效果表,回归方程能解释总变异的51.3%,达到了较高水平。最终留在模型中的变量有四个,分别是相关企业集聚能力、顾客导向程度、外部资源获取能力和竞争者导向程度。Sig值分别为0.005、0.008、0.009、和0.015,显著性达到了较高水平。得到的标准回归方程如下:F10=2.561+0.384×F4+0.299×F7-0.185×F6-0.173×F8。
企业科技与创新力与资源筹措能力和市场导向程度的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分析效果表,回归方程能解释总变异的44.6%,达到了很高水平。最终留在模型中的变量有三个,分别是相关企业集聚能力、顾客导向程度和外部资源获取能力。Sig值分别为0.003、0.006和0.011,显著性达到了较高水平。得到的标准回归方程如下:F11=0.759+0.491×F4+0.388×F7-0.198×F6。
五、结论及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得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各指标的标准回归方程,认识到园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素主要有资源筹措能力及市场导向程度。
F9=3.187+0.486×F4+0.451×F5+0.414×F7+0.385×F8
F10=2.561+0.384×F4+0.299×F7-0.185×F6-0.173×F8
F11=0.759+0.491×F4+0.388×F7-0.198×F6
社会资本拥有情况对资源筹措能力强弱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对市场导向程度有较弱的正相关性。
根据第四章相关性分析中的表4分析得出以下表:
从表4中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对企业资源筹措能力的影响程度较大,对企业的市场导向程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企业可持续发展受资源筹措能力及市场导向程度尤其是其中的相关企业集聚能力和顾客导向程度的影响较大。一般工业园区会形成产业聚集,推动区域企业集群建立联系,提升品牌影响力、销售税率和科技与创新力,提高企业的资源筹措能力。同时,充分考虑顾客导向,可以提高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减少企业在市场上的盲目性,以规避企业不必要的风险。
(二)对策建议
(1)增强企业内部的关联性,提高企业的社会资本利用效率和资源筹措能力。研究发现园区在不到十年取得较好业绩的同时,也出现了盲目扩张、乱批项目,造成土地、资金等的浪费现象。同时企业内部单纯扩大厂房,购置机器等生产设备,而未形成有效的关联性,造成企业内部关联性不足,社会资本浪费严重,单位产出效率低下。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园区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缺失”,这种资本缺失严重影响资源筹措能力的提高。
(2)通过群聚效应,提升特色产业的话语权和品牌影响力。长乐空港工业园区纺织业比重很大,但企业间的产业群聚效应低,园区企业品牌影响力小,特色产业品牌竞争力不突出。通过企业的群聚突出园区的特色产业,集中力量办“大事”。空港工业园区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背靠福州市,经济腹地广。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纺织业是具有前景的可群聚的特色产业。
(3)重视顾客导向 ,发挥市场优势。在狠抓成效的情况下,企业规划时没有做好准确的市场定位,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什么项目经济效益好就一哄而上,结果很快就出现商品过剩。为了与竞争者而“竞争”,单纯扩大产量,而产品质量,服务却得不到保障,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企业是市场主体,重视顾客导向性可以提高园区品牌影响力和企业的科技与创新力。重视顾客导向,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边燕杰,邱海峰.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02).
[2]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Partha Dasgupta,Lsmail Serageldin.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韦影.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03).
[5]权锡鉴.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05).
[6]马秋玲.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D] .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2007.
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曹艳(1962—),女,汉族,山西灵石人,昆明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
国家教育部为了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推出了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这是高等教育开展的以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起点高、立意新、系统性强、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改革系统工程。1997年2月原国家教委办公厅还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有关院校从1997年新学年开始实施《课程方案》,及时总结经验,认真研究试行中存在的问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以创新为灵魂,以知识为产品,以全球为背景。大学教育必须围绕知识经济的特征来考虑,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些要求,需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办学效益。而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则需要更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及时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进到教学中来。
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探讨课程体系改革必须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才可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根据原国家教委1994年提出制定并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受到体育科研基本训练的体育专门人才”[1]。但当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现在的中学体育教学仅仅是基本适应,与未来多元化的中学体育教学发展方向存在一定差距。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注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中学和小学体育教师是本专业主要培养目标,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扩大的目标口径,具有动态性特征。
在对云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现状以及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体育教育专业部分毕业生工作表现与实际需要有一定的差距,表现为:缺乏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不能正确处理愿望与现实的关系;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高:应聘能力弱;品德教育能力弱;教学训练能力弱;科研创新能力弱;竞争和适应能力弱。从毕业生的学校教学的反馈意见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体育院系重专业知识教育,轻文化素质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开设科目太多,学得太粗太浅,理论教学门类分的过细,重复内容较多,缺乏教材之间的系统性;部分科目不能与毕业后的就业紧密结合,缺乏实践锻炼机会;对学生毕业论文重视不够;教学方法手段陈旧,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是利用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学术优势,进行跨系选课,有利于培养知识含量较高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毕业生可以适应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育新闻等工作。一般性师范院校应重点考虑面向农村、面向小学培养体育师资[2]。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教育能力结构体系是:组织教学能力;讲解能力;示范能力;观察、分析、纠正错误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分析教材能力;编写教材能力;辅导余暇体育活动能力;宣传、诱导能力。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应具备:思想素质;组织能力;讲解示范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业余训练能力;裁判能力;运动场地的设计与画法能力;口令和哨子能力。
从以上可以看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培养的是既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同时又具备社会体育指导能力的新型人才。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的口径更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更注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这也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从计划时代逐步向市场时代转轨转变的必然结果。
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的基本框架
课程分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提高水平,减少重复,加强综合,重视实践,培养能力,因材施教”为指导思想。把课程分为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规定学生应掌握的三基的必修课,按照不同培养要求设置的限选课和照顾学生兴趣、扩大知识面的任选课3大类,三者的比例为7∶2∶1。这一分类方法实质上是将课程体系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下辖公共必修和专业必修,选修课下辖专项选修、限制选修和任意选修,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教学管理。
在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上,目前主要集中在政治理论和外语上,容易造成知识面狭窄,忽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育类课程门数少,只局限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课,而提高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尚还欠缺。在专业基础课中,主要的学时集中在国家规定的专业主干课,因此,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比较强,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很快的胜任工作,但也容易造成学生的人文知识贫乏,在学科交叉和横向联系上较弱的现象[3]。一些学者认为以必修课程为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既强调共性,又不忽视个性,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合理、科学,并进一步构建合理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强化人文社会学学科课程,精选专业课程,增加选修课的门类和学时数,确实实行主辅修制。通过调查发现,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体系不尽合理,基础理论课比重偏低,选修课偏少,忽视了人文社会学科及交叉学科知识的传授。
课程的门数、学时和课程比例。有关体育教育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为73%︰27%,学科课程和术科课程在专业学时中分别占63%和37%[4]。在对云南省部分高校的调查中看出,公共必修课平均为18%,教育类课程为8%,二者合计为26%,专业必修课程为59.6%,专业选修课程为17.2%,学科课程和技术课程占专业课时的63%和37%,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5%和27%,基本和指导性计划相吻合,但从调查中发现部分院校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则相差悬殊,其中,公共必修课最高达50%,最低为20%,二者相差一倍多,选修课最高为29%,最低为17%。一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分量明显偏高,集中的科目主要是专业主干课,因学时太多,影响了选修课的开展,学校过于重视竞技项目,势必造成学生毕业后,学的用不上,而中学需要的适合于学生的健身项目以及一些非竞技项目又不会。学科中,72学时以上的课程主要集中在人体解剖、运动生理,36学时以下的课程偏少,术科中,有的学校田径、体操(竞技体操)超过160学时。
国家指导性计划的制定目的在于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各院校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地区经济、文化的特点作灵活的调整。但数据表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极不均衡。
3.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建议
目前课程设置的特点是:重视政治思想理论课;重视师范教育类课程;理论课和技术课并重的思想在逐步加强;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市场意识”初步形成;更加注重工具课程。
课程设置要注重素质教育的整体育人效应;适应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学生体育能力特长的发展;增强科研创新的学术成份;满足学生的择业需求。
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中,应注重加强基础,突出主干,拓宽知
识面,注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课程的交差渗透。
在必修课程中实行“必”中有“选”,在选修课程中实行“选”中有“必”[5]。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虽发展不均衡,但总的趋势是向着课程目标综合化,结构弹性化和多功能化,课程小型化发展。学生能用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修完自己喜欢的或适合于自己发展、社会需要的课程,也能为多学科选修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现代“必修课综合化,选修课小型化”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同时加强地方课程的开发,突出特色;利用校际资源尝试跨校选修形式;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更加和谐的课程体系。
[1]黄汉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1998.03
[2]宋亚炳.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
[3]王丙振.培养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方法和途径[J].体育学刊,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