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启发式教学策略范文

启发式教学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启发式教学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启发式教学策略

第1篇:启发式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启发;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2-0096-01

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体系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无法从生活中真切地体会到,往往非常依赖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启发式教学模式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生物教师要在课堂上合理选取素材,构建富有特色的启发式教学平台,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原则

1. 独立思考的原则

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但随着探究能力的进一步要求,不仅课程要求提高了,题目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这就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高中生物实验众多,但有的学校条件有限,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思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启发式教学模式需要坚持独立思考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去。例如,在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时候,教师仅进行讲解是不理想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自己去设计一个农场,考虑如何配置各种生物才能保证农场的稳定性。学生在具备一定生物基础的情况下,就很容易想到食物链,通过各种简单的推理,最终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就会大大加深。让学生在独立的情况下思考,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2. 举一反三的原则

高中生物涉及的知识比较多,既需要背诵概念,又需要对一些抽象推理和联想有很强的把握。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讲解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遇到问题可以举一反三。启发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相关内容的时候,对于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应当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才能联系到各种物质的循环。在物质循环过程中,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联系,最终发生了哪些变化,由此进一步拓展可以联想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说从一个点开始,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形成一个面,最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将有立体化的效果。举一反三,在生物教学中需要不断引导,从最基本的生物基础知识到生物实验再到生物的探究性学习等各个方面,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逐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策略应用到教学中的有效措施

(1)充分利用课外实践的机会。通常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都会有实践环节,对于这类课外实践,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探索更多的生物现象。高中生物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如果不能加以实践辅助的话,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例如,在进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相关章节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去采集各类生物组织样本。教师在采集的样品中,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最终通过检测的方法来证明设想。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非常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所采集的材料富含哪种物质,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实践探索高中生物的奥妙。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将基础知识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亲自体验,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发散性思维,这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有很大的帮助。

(2)积极落实生物实验操作。高中生物很多知识都是建立在实验操作上,如果没有实验作为教学基础,那么生物教学的意义就不复存在。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将高中生物实验作为一个教学的重要环节来展开,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在进行“蛋白质的检测”相关的实验教学时,学生将被安排亲自去做这样的实验,而这个教学内容也是生物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向试管中滴加2ml的样品溶液,当加入了1ml双缩脲试剂A后,将液体摇匀,再滴加3滴~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后就可以观察颜色的变化。这样的一个基本的验证实验,将生物变化非常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对于学生消化知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3)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启发式教学模式除了在教学内容上有要求外,在教学方法上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课堂的趣味性就是其中之一。良好的教学氛围会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这和教师调动学生情绪的水平有关。比如,在进行“DNA的结构”相关内容的讲解时,对DNA这一非常抽象的概念,讲解起来非常费力。但是引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史,从教学模型开始讲述DNA的组成,由具体到抽象,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枯燥感。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图片或视频的形式,通过多种感官对学生进行刺激,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最终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少学习的疲惫感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时代的发展,使得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启发式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将学生打造成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具有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启发式教学策略范文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英语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在学习过程中缺一不可,教师要提高重视综合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英语小话剧、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作文比赛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要在工作生活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技能,优化教学方法。教师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纠正自身的英语发音,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素质。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掌握英语课程教材的知识要点,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讲解。

初中英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负责传授知识,而学生负责听。这种教学观念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需要树立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教学活动中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将工作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生上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学生找出学习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3篇:启发式教学策略范文

究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以期对提高课堂实验教学有效性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字:启发式; 教学;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斯大林说过:“科学所以叫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根据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发现,动手操作符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树立启发式教学理念

“启发”一词最早是由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客观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众所周知,学生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起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

二、创设情境灵活地运用启发式教学

树立启发式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弱化教师的作用,相反,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有能力运用启发式教学创设各种情境来化解难点,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认识规律、加深体验,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趣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求知欲望

通过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学习《漫反射》部分时,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情境。

师: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我有一个问题:电影院里,为什么坐在不同的座位上的人都能看到y幕上的画面?

学生任意发表见解。

师: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实验。

教师准备好小平面镜、白纸、手电筒、双面胶等实验仪器。预先把小平面镜粘贴到白纸中央,再把白纸和小平面镜粘贴到黑板中央。教师用手电筒照射白纸和小平面镜。

师:请同学们观察小平面镜更亮,还是白纸更亮?

生:小平面镜更亮。

生:白纸更亮。

师:为什么大家的答案不一致呢?我们得到的结果和什么有关系呢?

生:观察的位置不同吧?

师:是这样吗?我们来试一试吧!

教师让得到的结果不同的两名学生互换位置再进行观察。

师:现在我们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观察的位置不同,小平面镜和白纸的亮度也不同。

师:这种现象怎样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41页的内容,寻找答案。

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小组选派代表,对漫反射知识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电影院里看电影就是漫反射的一种现象。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念,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条件中去,使他们由衷地产生情感和想象,从而自然地获得知识和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探究新知部分,我通过创设问题“电影院里,为什么坐在不同的座位上的人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和比较“小平面镜更亮,还是白纸更亮”等问题,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较好地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得”的境界。

2. 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学生跃跃欲试总想寻根问底,必然会产生“我要亲手

试一试”的需求,以此验证或帮助自己发现的观点,这时教师在课堂上应想学生所想,给予满足。在学习《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我通过以下的操作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学生的思维是从实践开始的。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反射问题中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设置“动境”,将静态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动手操作。通过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与已有经验的冲突,并进行归类总结,逐步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积累了物理实验经验,经历了由观察现象到发现规律的过程,使学生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趣设生活情境,诱发学生自由表达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是物理新课标的理念,新课标倡导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实验器材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源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拉近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在物理实验课上我十分注重趣设生活情境,诱发学生自由表达,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作为一门科学的实用性,感受到物理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必然联系。

生活化情境教学根植于丰富的生活,而生活正是各门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教学中我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让学生在熟识的生活情境中寻找物理实验的例子。学生的思维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主动参与,勇于表达。

三、架发展支架,启发思维,提高学生科学建模能力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教师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是最有效的。课堂中我努力在情境中蕴藏着引发思考的物理信息,让学生从情境中提炼出物理规律,作为物理探索的切入点,有利于学生在教师搭建的 “脚手架”的自然状态下从情境向理论过渡,为有效的物理科学建模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的建模能力正是在教学中将多种情境融入,引发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不同情况下形成的,让学生在经历“搭建支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的学习过程中逐渐领悟的。

综上所述,我深深体会到:要提高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恰到好处地兼顾学生的特点和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灵活地创造各种情境,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才能承载学科的教学任务,才能让教学的难点得到巧妙的化解,进而让物理实验课堂走向有效、生动、深刻。

参考文献:

[1] 廖兰兰. 初中物理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5

第4篇:启发式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学策略;课件;脚本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4-0052-04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的设计阶段,尤以脚本编写最为重要,因为它是课件开发的蓝本。如今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已成为常态,网络具有丰富的资源、交互简便以及时空自由等特点,在教学上拥有独特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网络教学,而在网络环境下使用的教学课件会依据其教学设计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因此设计者在设计课件脚本时需要参照不同教学策略特点,使其能够适用于网络教学环境。

在研究前,笔者以“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为关键字,在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常用文献库中进行搜索统计,总结出实际教学中使用频繁的教学策略:分别为启发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情境陶冶教学策略,在特色期刊文献数目统计分别为825篇、96篇、313篇、30篇,其它教学策略43篇,其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据此确定本文对以上四种教学策略的课件脚本进行研究设计。

一、基于启发式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从古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启发思维,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张。“愤”就是学生的准备状态,对某一问题的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弄明白的心理状态,一种内在动机。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这就是“启”。“悱”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已有一段时间思考,但尚未成熟,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1] 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启发式教学主要用于启发学生思考操作过程,即过程式启发式教学法。教师依据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所需要的方法,设置相应的启发式问题,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和完成学习任务,并过渡到让学生向自己提出问题。[2] 然而教师的启发并不仅限于某一个或几个程序化的点,教师对学生的启发活动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

启发式教学初期教师通过营造一种环境,导入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陷入思考。通过层层启发,形成一个个矛盾点,此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的学习,才能打破矛盾点,即意味着开始进入了教学内容学习。假设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依据层次划分由低到难,分别记为A、B、C,启发式教学策略中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重点在于让学生思考,对问题进行判断,形成矛盾点,教师开始适时地进行指点,逐步启发。

2.启发式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在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中,要体现启发式教学策略,不仅仅要展现实现的基本步骤,更要考虑到师生在多媒体环境下,与CAI的交互方式吻合度。

多媒体课件通过操作者扮演教师的角色,计算机引入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并反馈,然后由专家系统检测,是否需要再度启发等过程来实现启发式教学过程。上海顾博士提出了“诱导―尝试―归纳―变式―回授―调节”的教学策略,具体为启发创设问题情境、探究知识、归纳结论、变式练习、回授尝试效果和调节。

启发式教学策略的多媒体课件脚本设计时,一方面以启发式教学流程图为基础,另一方面要从课件本身的特点出发,包括前期情境的引入,点击课件的形式等等。不仅如此,还需要考虑到课件面向的人群,其学习特点及风格,进入启发式情境中采用何种媒体(图、文、音视频等)。具体脚本设计如图3所示。

二、基于随机进入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1.随机进入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认知弹性理论。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讲解,要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教学情境中,为了避免内容过于简单,应尽可能保持真实性和复杂性的知识,使知识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具体性。不管学习的过程是从哪个方面进行的,其最终的学习结果是一样的,都同样获得了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认识和理解。

随机进入教学包含以下几个步骤:①呈现基本情境;②随机进入学习;③思维发展训练;④小组协作学习;⑤学习效果评价。

为利于学生多方位的建构知识,随机进入式教学可以是循环式的结构,也可以是线性分支结构,先是由学习目标来决定的,接着围绕目标设置不同情境进行学习。[3] 认知弹性理论认为,围绕案例教学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事物复杂的观念需要慢慢灌输给学习者,而不是先从一个不适当的过分简单观点开始。[4]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的教学流程如图4所示。

2.随机进入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同样需要借鉴随机进入教学流程图。在呈现基本情境时,多媒体课件可以体现其明显的优势,利用计算机独特的图像、音视频等媒体呈现能力,学习者根据喜好进行选择,进入学习。课件脚本设计图如图5所示。

三、基于先行组织者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1.先行组织者教学

先行组织者实质上就是一种引导性材料,能够定向和引导学习的内容。原有学习知识是与新学习材料适当相关的、稳定的、清晰的和概括性高的材料,在新旧知识学习上搭建一个桥梁,这样有了先前知识的学习,新知识学习更稳固扎实,不易遗忘。[5] 有意义学习需要学习者回忆旧知识内容,并需要主动构建知识,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的关键点。该教学策略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呈现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

根据加涅信息加工模型(如图6),人在接受外界刺激后,在对刺激做出相关反应前,人脑会对其进行一系列处理即信息加工。对信息加工的研究,有助于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对各参量的把握,从而达到特定的刺激反应。之前的所学知识是短时记忆,经过教师的指导为长时记忆。[6] 先行组织者的教学过程如图7所示。

先行组织者在传授知识内容时,需要提前辨别新学习材料和原有学习材料知识之间相关性和紧密性程度。

2.先行组织者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将教学过程流程图转换为脚本设计图,需要考虑到计算机的良好交互性和展示性。如图8所示,是自上而下的分析,自下而上的表达。

四、基于情境陶冶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1.情境陶冶教学

情境陶冶教学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提出的,主要是采用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处在思想很集中的情况下学习。学习者能够很好认知,进行知识的重构。[7] 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和教辅材料的需要,去引入形象的情境,学习者在这一情境中自主活动,达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效果。人的认识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是理智与情感活动的统一,这两种意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把各种无意识活动组合起来。情境陶冶教学策略主要由创设情境、自主活动、总结转化三部分组成。

情境陶冶教学策略下的教学目标需要利用多媒体引入图像、音视频等各种素材,使学生的多方面感官得到刺激。学生能够根据产生的情境和教学内容有一致的情感基调,带着情感去体验和观察教学内容。[8] 其具体教学活动开展可以用图9表示。

2.情境陶冶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教学过程要很好地反应“因景生情,以情化境”原则。课件设计类型为教师辅助型,脚本设计图如图10所示。

五、对比分析

以上四种不同教学策略的课件脚本设计图不同,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基于启发式教学策略的课件脚本设计时,需在学生的“愤”、“悱”状态进行启发,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件制作启发阶段,注意启发事件的合理设计,要时刻把握住启发式的关键矛盾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让学生去感受探究知识,逐步引导,变式调节,直至教学结束。

基于随机进入教学的课件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避免在多个上下文中产生混淆,必须在探讨的问题上提供相关背景信息。需要生成纵横交错的概念图。设置多重情境或意义,这种设置为学习者的选择和随机访问创造了条件。学习环境的组织不可能按照单一方向安排学习的发展,而知识也不可能按照纯粹的类别分类,还需根据不同的概念和问题提供相关案例。

基于先行组织者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时,在脚本设计中需要借助某种媒体提及先前知识,便于学生进行归纳上位知识,从而引出新的学习材料,便于新旧知识联系,扩充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另外根据学习者能力提供相应的资源服务。

基于情境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时,需要注意多媒体的使用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建设的场景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在脚本设计中,目的要明确,不能太过随意,学习者能树立自信心,提高各方面能力。课件需注意师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交互性。

六、结论

脚本设计是课件制作的前提,在整个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好的脚本才能制作出优质的课件。在脚本设计过程要始终坚持突出其可用性,对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进行合理分析,据此进行脚本的设计,才能使课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整体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现今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已成为主流,该环境下的课件脚本设计与传统的有所不同,脚本设计需要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并结合网络环境学习的特点,合理地进行脚本设计,从而制作完善的网络环境下的课件。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5.

[2]宋伟娜.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4):88-90.

[3]余敏.基于随机进入学习理论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与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李康,梁斌.课件设计理论与制作技术[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60.

[5]贾丽霞.高中化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6]林小琴.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100-101.

第5篇:启发式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 资源植物学 区域经济发展 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陕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课题(SGH2010169);陕西教育学院2012年教改项目。

资源植物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学科,以野生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种类、分布、储量、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目前,要实现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资源植物学的教学中,要根据课程特色,立足于陕西省植物资源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采取不同教学策略,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陕西省植物资源的优势

陕西境内地形复杂,从北至南依次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大自然区,纵跨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带,尤其是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造就了丰富植物资源,种子植物有171科3754种 [1],尤其是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的秦岭地区植物资源更为丰富,种子植物达有175科3451种[2]。秦岭地区植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极具开发潜力,纤维、淀粉、糖类、油脂、树脂、橡胶、鞣料、药用等用途的种类多达1300多种[3]。

资源植物学的课程特色

1.知识容量大

资源植物学内容涵盖了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与特点、开发利用途径、调查与评价、保护与管理四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药用、果树、野菜、色素、纤维、油脂、淀粉、观赏等17类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特点。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可利用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源数量和利用深度还在不断扩展,这就使得该课程的知识容量不断扩充。

2.实践操作性强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通过对资源植物材料的观察和解剖,植物种类的鉴定和标本展示,校园植物和各大植物园、公园、博物馆的参观,以及野外植物资源的调查等实践环节,不仅学生学习资源植物学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而且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与区域经济建设结合紧密

区域经济发展反映了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4]。“十二五规划”对我省关中、陕北和陕南三大经济区域发展战略已作出了明确指示。由于资源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植物资源,该课程就与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尤其是陕南经济区不仅有全省面积60%的森林,而且还有极具地域特色的秦巴医药、富硒食品等生物资源。因此,资源植物学的教学必须融入到我省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植物学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凸显专业特点

资源植物学教学内容庞杂,学生又来自于不同专业,因此必须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于所有学生,课程所涵盖的四方面基本知识要逐一讲解,重点介绍植物资源分布概况和开发利用方法。对不同专业学生,涉及的17类植物资源有选择讲解,如生物工程专业学生侧重于药用、芳香油、农药植物资源等内容,食品工程学生侧重于果蔬、野菜、淀粉植物资源等内容。在讲述中以秦岭富有特色的植物为案例重点讲解,并适时引入新成就来拓展学生视野。

2.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教学已是不容置疑的一种有效途径。如讲授观赏植物资源,利用ppt课件不仅介绍了课本内容,还讲述十大名花、西安市公园绿地常见观赏植物和家庭养花环保价值等内容,引起了学生极大兴趣。网络教学也是资源植物学教学的重要补充,除了我校植物学精品课程网站外,网络上还可以参考沈阳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学、北京林业大学观赏植物学等精品课程资源。

3.安排适量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适量安排实践环节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通过举办“走近校园植物”活动、参观西安市植物园及观察标本等,学生掌握了许多常用野生植物的特性。如利用校园中的银杏讲述了“本是同根生,药效各不同”的道理。此外,还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在家乡或野外进行植物资源调查,写出了多篇报告,部分已正式发表。几年来的实践探索证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结合纲要的要求,结合我省各地经济发展人才的需要,在资源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从教学的内容、手段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景侠,杨赵洁.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及保护对策[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3):6-12.

[2]张金良,李焕芳.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生物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1997,(2):30-31

[3]陕西省林业厅.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论文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70-174.

第6篇:启发式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ESP教学;ESP教师;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专业英语用途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重要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 种困难,积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当务之急。

一、转型时期ESP教学的必要性

ESP教学的提出及发展顺应时代的需求,切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ESP教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写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关键的改革。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是将通用(基础)英语改为专业英语。这样学生们就可以照顾到各自所学专业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实用,实现学以致用。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 and Waters, 1987)。ESP更关注如何高效地将语言运用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是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语言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相对EGP教学(English for GeneralPurposes,通用英语)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ESP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经济的发展形势和跨文化交际的需求

随着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合作的加强,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现在社会上需要的不是只懂语言,而没有第二专业背景的学生,也不是只懂自己的专业而不会英语的学生。随着中国和外国贸易往来的增多,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成熟,对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单单要学习基础英语,更要能掌握专业英语来给自己增加应聘的筹码。这样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符合社会的需求,所以培养他们绝对是当务之急。但同时,这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因此,ESP教学变得势在必行。

二、ESP教学开展和ESP教师培养面临的困境

任何新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培养模式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ESP教学的开展也是如此。

1.师资力量的薄弱

ESP教学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的方向,但是ESP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最主要原因。大多数的ESP 教师之前都是从事EGP教学。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相对比较窄。科研意识和能力也相对不足,在学科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比较欠缺。在普通本科院校里,外语系的教师只有极少数是懂得专业知识的。可以教授专业课程又具有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的老师又少之又少。也就是说,有“双师”资质的老师非常缺乏。在如此现状下,要指望大学培养出如此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不现实的。

2.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是使学习者在某一专业或职业上实现英语知识和技能专门化的应用性课程。而现在许多学校仍然以普通基础英语即通用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是必修课程, 而专业英语仅仅作为选修课程开设。这样导致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和职业需要相关不大。通用英语以教授语言技能为目的,对学生而言,学习通用英语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日常交际,并且目前许多大学的通用英语课程教学是非常失败的。许多学生的英语能力始终处于高中水平甚至低于高中水平,这个现象非常普遍。

三、应对困境的对策

针对ESP教学遇到的困难,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自身都应该努力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本文从两方面探讨。

1.提升“双师”素质

学校应该注重ESP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涉及学校的师资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发展。ESP教师是ESP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他们应该是具备英语语言教学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的教师。学校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加强培训。对于ESP教学应该是专业课老师还是英语老师来授课这个问题,是每个学校面临的难题。如果专业教师来担任ESP教师的话,专业化当然不是问题,但缺乏正规的英语语言教学培训,不能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如果让EGP教师担任的话,他们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但是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应该加强教师的合作机制,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专业课老师和EGP老师不能各自为政,而是要建立合作团队,互相学习,从而逐步培养出专业的ESP教师。教师自身应该多渠道提升自己,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主动到企业学习。使自己的课程能和学生职业需求紧密结合。

2.课程的设置应该以通用英语为基础,加强专业词汇和用法的教学

当前的全球化的形势下,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转型时期,应该调整课程设置方向,以学生为本,开设与就业和职业有关的课程。应该加大ESP课程开发的力度和进度。专门英语课程侧重于特定学科的词汇、句法、语篇、体裁和交际策略的教学,比如,法律英语、医学英语、酒店英语、计算机英语和海事英语等。而这些专门英语都是以通用英语为基础的。如果通用英语课程学不好,那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不可能成功。因此学校应该在通用英语的教学上应该抓教学质量,使学生为专业用途英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总的来说,ESP和EGP应该是并存互补的。

四、结论

当前形势下,ESP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或专业课教师向ESP教师方向的发展将成为必然,而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转型时期ESP教学的发展和ESP教师的培养会遇到瓶颈和障碍,学校应该从管理层面发挥作用,教师自身也应该积极主动寻求有效的方法推动教学的进展和师资力量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A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 方向[J].外语界,2004(2).

[3]李 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1).

第7篇:启发式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方法

生物是一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学科,尤其高中生物具有实践性和直观性等特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高中生物是一门比较理性的科目,隶属于理科的范畴;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方式并不适合高中生物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将课本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中,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育部门设置高中生物课程的目的。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制订出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生物在高考中占据的比重较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未能有足够的重视,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不高,自学能力和主动探讨能力严重不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学生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培养,甚至已经习惯了“教师讲,自己听”的教学模式,缺乏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高中生物虽然属于理科范畴,但对于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而言,生物仍然是一门偏向于文科的科目;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对其学习技巧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达到有效的突破[1]。基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出整改措施,优化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时代对人才的定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书呆子”式学生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要,因此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探索意识较强的综合型人才成为当代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教育改革大背景的影响下,启发式教学受到各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提问、自己的思考以及教师的总结过程中,多层次锻炼自身的思维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学生充分感知生物课程的学科特点,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忽略对知识的理解而一味追求对课本知识点的记忆[2]。此外,生物是一门理科性课程,单纯的机械性记忆并不适合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高中生物需要学生归纳总结、动手操作、理解记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逐渐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索创新,才能成为适应时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三、启发式教学原则

(一)学生主导原则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启发式教学有意将教师形象淡化,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导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引导和启发作用。启发式教学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探究能力。在启发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只活动于讲台上的教书先生,开始逐渐走下讲台,与学生融为一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实现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采用诙谐幽默的教学方式,适时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语言及动作的启发引导,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独立思考原则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问题导学、构建思维情境等教学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将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许多问题的答案是发散性的,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型想法,,切勿墨守成规。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合理地把握课堂教学方向,在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及时予以帮助,保障教学环节的继续推进。

(三)动手动脑原则在当代教育的大背景影响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启发式教学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启发式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通过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生物的实用性,并设置问题导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联系到其他的与生物相关的问题。此外,生物是一门注重培养动手能力的实用性学科,在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启发引导,可使其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四)民主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启发式教学下的师生关系更为和谐平等,它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坚持师生平等的教学原则,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师更为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启发式教学中坚持民主原则,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四、启发式教学方法

(一)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高中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是生物教学的典型案例。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有了基本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与生物相关的信息,通过生活实践中的典型情境,引发学生对生物相关知识的深度思考。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充分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生物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会了探索生活中的生物问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篇:启发式教学策略范文

本文在简要阐释启发式教学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式现状,提出了践行启发式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现有师资水平、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等策略,以期回归启发式教学的本真,实现新时期启发式教学的优化与创新。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启发式教学 创新

所周知,启发式教学的历史源远流长,若从孔子、苏格拉底提出启发式教学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人们不断赋予启发式教学以新的内涵。变革旧的教学方式对人才培养和高校教学有重要意义。

1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一词源于教育家孔子所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即学生不是特别想知道的东西,老师就不要启发他。西方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提出“产婆术”式的启发式教学,认为启发学生教学就像接生新生儿一般,主要分为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专注于为思想接生,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和新思维。宋代的理学家朱熹认为“愤者,心求通而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大意为当学生想理解知识却理解不透彻、想表达却又不能完整表达时,教师需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旨在使学生顿悟,当学生有强烈的愿望探究知识本源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诱导,带领学生一起走向学习的天堂,这种学习方法通常被认为是启发式教学。

2启发式教学的特征

2.1发展性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多方面发展。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原则和指导思想,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特殊作用,“使学生能主动并按科学的方法去学习、思考,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1]

2.2引导性

启发式教学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首先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在学生学习遇到难题时,教师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诱导他们一步步接近真理。现代的启发式教学有别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是对传统启发式教学的丰富与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个体差异,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体现了‘导’与‘学’、‘学’与‘思’的辩证统一。”[2]

2.3创新性

启发式教学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协作,教师要创新知识储备与知识传授的方式,不仅在授课观念上有所创新,也要在授课内容与方式上力求创新。另外,时代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启发式教学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正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中。”[2]

3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3.1践行启发式教学观念

启发式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重要体现形式。这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授课技能的考量,也是对教师综合专业素养的评价。一直以来人们都强调和号召“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但目前大部分教师仍未真正践行启发式教学,因此从观念上引起教师注重教学理念成为教学重中之重。第一,教师需及时关注学生的想法与课堂上的表现,并相应作出点拨与指引。教师授课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第二,贯穿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深厚而新鲜的知识,具备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做好终身教育的准备。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在高师院校具有良好的土壤条件,高师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园地。

3.2转变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一系列铺垫、启发、诱导将学生引导到豁然开朗的境界”[3]。首先,摆正教师位置———设置疑问。教师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的有效帮手,要思考如何将知识更有效地讲述出来,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其次,发挥教师价值———引导研究。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还面临着一项重要的任务,即为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并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教师的真正价值在于用一种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用科学的方式探究知识的本源。通过向学生设问,引导学生挖掘问题的本真,让学生充分感知获取知识的过程。最后,运用情感教学———砥砺人格。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航标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教师采用民主型的教育比采用专制型或放任型的教育,更能激发养成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4]因此,教师要善于采用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进行情感教学,关注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育。

3.3提高师资水平

“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潜能,培育人才,增进社会之福祉。”[5]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教学,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育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首先,严格规范教师上岗制度。对教师的理论知识、授课技能、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衡量,优先录用采用多样教学方式上课的教师,从源头上保证教师的高质量,保证日后启发式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的顺利实施。其次,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可参加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会议、进修、培训,在会议上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相互促进与提升。最后,加强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与监督。加强对教师的评价与监督是发挥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利于教师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

3.4持有创新思维

第一,教师需具备创新意识。教师是学生思维创新的引路人,是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主体。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考虑问题的方式。为更好地实现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创新观念的引领工作。第二,学生需对学习充满兴趣。学生只有真正地读书,才会对知识充满兴趣,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才会有创新思维的基础。第三,教师尊重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师与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背景与生活阅历,因而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并不总是处于一个层面上,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实现师生互动协作式的学习。

4结语

本文在追本溯源的基础上探讨启发式教学,挖掘启发式教学的内涵,探讨启发式教学的发展性、引导性、创新性的特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主体、创新思维的视角构建启发式教学策略。实施启发式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把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与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联系起来,使之科学化、系统化。

作者:李春超 王小芳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启发式教学的特征及实施要领[J].中国教育学刊,1996(4):42-43.

[2]李慧勤,李红君.现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实施[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21-23.

[3]文敏.现代启发教育思想及其在创新教育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0(12):72-74.

第9篇:启发式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生物;应用

启发式教学是伴随素质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主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养成。高中生物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启发式教学方式具有比较强的可行性。

一、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其主要的教学手段是运用各类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传统教学课堂气氛趋向死板,所以启发式教学模式要转变这一教学思路,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前提下,让学生集中学习精力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考,不断的思考和学习。2.独立思考原则。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高中生物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内容,需要理解内容,最终运用学习内容,否则学习的知识将会变得僵化,学生不能灵活地掌握和运用。高中阶段,生物学习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要求学生更具有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高中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教学,让学生趋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3.举一反三。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是简单地记忆知识点,是要学会学习方法,启发式教学模式就要求学生牢牢把握举一反三的学习原则,不是单纯的学习课本知识,是要把课本知识应用到课外练习中,并且融入到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

1.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高中的生物教学学习主要内容是研究生物现象以及生命规律,因而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为了让启发式教学更具成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生物实验,让学生透过实验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让实验的严谨性推助学生养成科学缜密的思维方式,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教师讲解“内环境稳态”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先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让学生先取两支干净的试管,一支试管内加入蒸馏水,另外一支试管内加入血浆。然后用PH试纸分别测验两支试管内的液体,记录下检测数值。之后分别向两个试管内加入同量的盐酸,再一次进行PH测试,详细记录数据。当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探讨实验结果,引入学生探究“内环境稳态”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教学中借助实验的教学方式,不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推动高中生物教学质量。2.通俗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高中生物偏理科,所以书本语言理性化程度较强,那么教师如果在教学时也运用同样呆板或者沉闷的语言,将会降低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因而,启发式教学方式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通俗易懂的的语言,保障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为了清晰透彻地讲解知识,就要自己先灵活地掌握知识点,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理解状况,运用学生比较喜欢,浅显易懂的语言开展生物教学。比如,教师在讲解“人体为什么要维持内环境稳定”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知识点,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并且语言尽量做到通俗,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教学提出的问题一:人体的体温升高后,人为什么会出现不适或者生病?学生的回答是,人体体酶促反应受阻,所以身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引发混乱;问题二:当人的血钙含量较少或者过高的时候,会引发哪些现象?学生回答如果血钙比较低,那么将会制约人体的骨骼发育情况,血钙超过人体的标准含量,那么就会出现肌肉无力的情况。教师此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导学生运用通俗的语言组织答案,教师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自己理解和组织,了解人体为什么需要维持内循环稳定这一重要知识点。3.运用多媒体教学启发学生多媒体教学是启发教学开展的必要条件,高中生物知识,如果依靠教师的讲解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所以这时候要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提供更为直观和形象的图片、声音等方式启发学生学习,推助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比如讲解生物生殖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讲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如果借助多媒体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细胞形成过程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并且根据相关知识引发学生逐步学习,在启发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完成高中生物启发教学的目标推移。

随着素质教学改革的深化,高中的生物学习要放弃原有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不但能够带领学生领会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性学习思维和动手能力,更能帮助学生学好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素养。

作者:岳海玲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杨斯然.启发式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