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心理健康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的理解

第1篇: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丨心理健康教育

一、师生互动式物理教学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1.师生关系改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师生互动式物理教学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物理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互动式教学方法最为重要的作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的调动需要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分为课上互动与课下互动,通过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信其人而听其道,学生打心眼里喜欢老师,尊敬老师,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自然会发生积极的转变。在尊敬老师喜欢老师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善,学生就会有一个更加积极的姿态来投人到物理教学中。在以前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是以严师的形象出现,这会给师生之间的深人交流带来一定的阻碍,互动式教学方法注重师生关系的改善,通过严师到慈师的转变,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之中[1]。

2.互动式物理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互动式教学既包含了师生间的互动,也包含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两种互动方式,都可以对学生自信的建立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因为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多地对学生进行鼓励,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物理知识有一个更加深人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与学生开展互动,让学生更好地融人课堂,通过分组讨论和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相应的互动,在互动中交换自己对知识点的看法,从而对知识有更加深人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光的衍射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大家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当光遇到了障碍物后,它的传播方向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提出这—思考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讨论组,让学生对光的这一现象进行积极地思考和讨论,然后各组派出代表,交流自己的讨论结果。在讨论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人实验的正题中,完成光的衍射实验,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观察实验结果,看看与自己的讨论结果有何不同,从而获得最好的学习体验。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听取学生的思路分享,带领学生动手做实验,都属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学生之间的分组讨论,则属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双重互动,可以大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让互动式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可以增强对自己判断力、理解力和动手能力的信心,在之后的物理学习中,就会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参与问题讨论,并积极回答问题,这就是互动式物理教学的意义所在[2]。

二、物理教学与积极心理学融合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物理教学的融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积极心理学与物理教学进行结合,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结合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角色扮演和树立榜样,角色扮演可以强化学生的积极心理,而树立榜样可以强化学生的竞争心理。

1.角色扮演强化学生的积极心理

学生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个群体,角色扮演会让学生感到新奇,从而产生积极探索的心理。物理是用来解释生活中各种现象的一门学科,因此它也适合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中,当需要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就可以用到角色扮演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参与的学生会有很深刻的记忆,在扮演的过程中也会对相关的知识点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而其他学生也会对角色扮演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物理知识点。在挑选学生时,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同时参与到同一个角色扮演中。例如,一个学生学习中等,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另一个是学习稍差,且性格偏内向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习中等学生的兴趣,帮助他的物理学习更上一层楼,同时也可以给学习稍差的学生以鼓励,让他建立起学好物理的积极心理,成为物理学习的有心人[3]。

2.树立榜样强化学生的竞争心理

通过树立榜样,学生的竞争心理会得到强化,积极心理学也就可以发挥出自己相应的作用。竞争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竞争,可以树立一个集体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会让学生之间更具竞争性和合作性,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教师在竞争环境的营造中,需要起到调节和指导作用。例如在课堂上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时,教师就可以限定一个时间,并让做出题目最快的学生上讲台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说明,当学生回答问题又快又好时,教师就可以对这个学生进行表扬,树立一个榜样,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勇于上台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培养起来的,同学之间会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在竞争中又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择其善者而从,学习身边同学的优点,并转化为自身的优势,不断向榜样学习,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同时也要发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应用到学习中。通过树立榜样,可以强化学生的竞争心理,营造物理学习的良好氛围,为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w。

三、合理运用物理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要想更好地促进物理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就要合理运用物理教学资源,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物理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例如,在学习“失重和超重”这一章节时,大多数学生对这一知识点不太了解,认为它比较抽象,与生活联系不大。这时就可以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失重和超重现象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宇航员在太空工作的图片视频都可以用来展示失重现象,而失重现象则可以利用物理实验的视频进行解释说明。物理教学资源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再比如,在讲解离心力的知识点时,就可以利用有关地球、太阳和火箭的动画,先将动画连贯地播放一遍,让学生对火箭发射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对火箭发射过程进行逐一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每到一步就让动画暂停一下,保证每个步骤都解释到位,动画播放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这一基础上,对火箭脱离地球引力进人到太空的离心原理进行说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的例子说明,物理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改进,对于物理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

第2篇: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新时期 教师 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全面发展的良好状态。

根据心理专家采取抽样问卷测试(收回有效问卷251份)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19所不同层次学校校的教师进行的心理检测,统计发现:躯体化(指心理冲突通过躯体反应表现出来)、强迫、焦虑和不安是当前学校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障碍。被调查对象中约有61%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37.5%的人常对个人健康、睡眠和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36%的人在角色转换和社交方面不适应;62.5%的教师觉得当好大学教师精神压力很大;81.7%的人总感到心身劳累不堪,等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享受高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教师,这个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行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又赋予了他们更多的使命和更高的社会期望。激烈的社会竞争和过高的社会期望使得他们难以承受,心理压力迅速增加,心理问题也日渐突出。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失衡

效率与公平的价值理念和教师目前的实际付出与收入形成了强烈的碰撞,超负荷的工作加重了教师的身心负担,同时由于教师的经济收入相对偏低,社会地位没得到实质性提高,与其他高收入行业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教师与自己的同学、朋友相比,收入、住房都自愧不如,私家车拥有者少得可怜。这样一来,教师就很容易对原有的价值观产生怀疑而导致不公平感,心态易失去平衡,诱发自卑、嫉妒、愤懑、责骂等不良情绪。

(二)焦虑加重

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广,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更新知识,与社会发展密切接轨,否则就将面临失去“知识权威”的危险。而教师现有知识、技能明显呈老化趋势,因此,面对现代社会对教育目标、策略、技术等提出的愈来愈高的要求,教师感到适应不良,焦虑加重。

(三)压抑过度

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他们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他们是学生的朋友、心灵按摩师和心理治疗者;他们又是人际关系的交往者,需要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打交道;同时,他们还要在学校之外,在家庭和社会中充当各种角色。这种多方位的角色转换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而现实要求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和愉快的心情走进教室,自己的喜怒哀乐都要压抑起来,这样才能为人师表。当消极的情绪一再压抑,日积月累便会形成潜在的能量即“感情势能”,这种能量一旦超过了个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出现“零存整取”的后果,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使教师产生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引发神经衰弱、恐怖症、癔病等。

(四)渴望关怀

社会要求教师是春蚕、是蜡烛,强调的是奉献和责任,可是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与获得,对他们的关爱是不够的,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心理需要的关怀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如果只是把教师当成“上课的机器”,而忽略了他们对价值多元化的需要,必然会加剧他们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他们迫切渴望社会、上级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所在学校尽可能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五)情绪失控

由于教师心理问题的疏导渠道缺乏,教师也存在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不足的问题,但人们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少想到教师也有心理健康问题。这样,教师心理服务机构的空白,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使教师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调整与治疗,导致部分教师把教书视为无奈之举,怨气冲天;对教学失去热情,甚至厌恶,不愿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常对学生施以体罚和谩骂,唯我独尊,盛气凌人,导致在教育教学行为上出现一些不应有的情绪和行为的失控。

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完善相应的社会体制

据调查,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第一位因素是不良的社会环境,它对教师个人需要的满足、动机的激发与目标的实现关系颇大,影响深远。因此,全社会都应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教师的苦衷,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切实解决教师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特别要减轻其过重的工作与心理负荷。学生要减负,教师更要减负,他们的心灵同样需要社会的呵护和慰藉。作为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应该启动“教师心理健康工程”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在现阶段我国总体经济水平并不发达的特殊时期,应在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师的工资收入、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以及教师的筛选、进修、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还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传媒,宣传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推动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同时,我们还应呼吁全社会来关心、支持、配合教师,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并杜绝教师的消极心理。

(二)改革学校的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是教师心理状况最直接的影响源,因此也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方面。学校管理者应从以下方面切实关心教师的需要。

1. 学校要帮助教师化解心理压力

帮助教师及时排解心理压力带来的困扰,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引导教师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学校在为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的同时,应定期为教师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开办讲座,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引导教师关心自己,认识自己,善待自己,正确认识那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人和事,正确面对将要或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主动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其次,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引导教师心情舒畅。学校应建立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管理者要真诚面对教师、理解教师,让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此加强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多种形式的交流沟通;组织一些休闲体育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社会活动,认识了解发展变化的社会,真正使教师与教师、与领导、与社会溶为一体,形成和谐的有机整体。再次,当教师由于心理压力而产生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时,要设法让教师从这些情绪中释放出来,并提供适宜的释放情绪的环境。如建立心理咨询信箱,开办心理咨询门诊,开展心理咨询双向交流等,让教师将心中的郁闷倾诉、宣泄出来,从而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

2.学校的领导者应该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马斯洛需要层级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与自尊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高一级需要是在低一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必须注重基本需要的满足。对于教师来说,同样具有多种合理的需要,其中大部分教师更追求的是精神需要。他们并不以工资、福利作为最主要的需要,更多的人需要工作本身带来的成功与乐趣。

学校管理者应了解并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注重人性化管理。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解除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及科研的机会和条件,满足教师自我提高的需要和创造的欲望;建立多方面的正确合理的激励机制,给教师提供各种体验成功的机会,使教师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

3.领导还要善于协调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引进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了解、合作,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消除误会,联络感情,增进相互理解,使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和教师人格得以合理的发展和完善

(三)教师自身的努力

教师的心理健康最终还是要教师自己去维护,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自己面对问题的应对能力,使自己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1.提高认知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首先,教师要全面、客观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它并且充满信心。带着这样的情绪从事教学,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降低工作压力。其次,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维护自己、提高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尽量摆正位置,扬长避短,不好高骛远,不给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再次,还要客观地认识别人,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多想别人的长处、优点,避免认知偏差。

2.学会自我情绪调节,提高心理控制能力

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过量的负性情绪反应会引起“心”的异动而损伤机体健康,导致精神疾病。教师克服负性情绪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要掌握几种心理调控的方法,增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做自我情绪的主人。如:多找朋友谈心,减轻精神压力,让消极情绪合理宣泄,释放负面的能量;学会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自我安慰等方法;采取深呼吸等放松技巧来缓解焦虑。

其次,合理地安排生活,注意张驰有度。教师应注意分析自己所要面对的工作,把握好工作的侧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将主要的、必须立刻完成的任务优先安排。在这个前提下,再合理地支配其他的时间,如做运动、旅游、听音乐,使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从而心情舒畅地去从事教学工作。

3.加强自身修养,促使健全人格养成

首先,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良好性格是健全人格的核心内容。教师本身良好的性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重要。如豁达干练的教师能使学生学会果断、大度地处理一些事情;热情、大方的教师能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助人的优良品质;勇敢、坚毅的教师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克服成长中的困难。教师良好性格品质的养成,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对事情认真负责的态度、面对挫折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独立性。

其次,要发扬自己气质类型中的积极面和克服气质的消极面。例如,胆汁质的教师应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抱负和自信,奉献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的坦诚影响学生。但要注意克服粗心大意、简单化的毛病。多血质的教师应用自己活泼开朗的性格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追求美好的事物。但是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忽冷忽热,喜怒无常;粘液质的教师应让学生看到他的踏实、稳重,学习他做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但要注意辩证地看待事物,不可过分死板固执,要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抑郁质的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他细腻深沉的情感,并把这种细致的特色用到学习中。但要注意把握细致的程度,否则就会变成多疑。

总之,社会变革对教师心理的冲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教师是学校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文化群体。要有身心健康的学生,就必须先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因而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莫忘了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邢少颖,章竞思,丛玉燕.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8).

[2]李瑛.共同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4).

第3篇: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教学;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089-0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学生情况作了一个统计分析:“喜欢学习”者,小学8.4%,初中10.7%,高中4.3%,从我们和学生的长期接触中,也深深感到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处于“烦”和“累”之中,这种烦是不想学非学不可的烦;这种累是花了力气却得不到成功的累。久而久之,造成心理健康的问题。

一、在课外: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爱是前奏。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了爱,也就没有了教育。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只有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缩小师生心灵的差距,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课间活动中,与学生一块游戏、谈心,与学生成为朋友,使他们喜欢你,爱上你的课,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爱。教师要力求转变角色,变数学知识的传播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教师要当好“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时插问“不明白”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提倡的“合作学习”。

(二)挖掘教材本身的魅力和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要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有无穷的奥妙,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动力。我们老师课前要做的工作很多,而且要做得很细,让学生从内心佩服我们。例如学生已认识了平、闰年之后,让学生随意说一个年份,教师顺口就能答出是平年或闰年,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为什么这么“神”?从学生恍然大悟、会心的笑中,我知道学生已体验到了数学的趣味和奥妙。当学生听到老师的夸奖、表扬后,觉得自己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成功者,从而也消除了“数学真是可怕”的心理,进而产生了强大的内部动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

二、在课堂上:创设轻松、舒服、温馨的课堂教学气氛

(一)保证学生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情绪状态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这会对他们这一节课的课堂效率及后来的学习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能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孩子们就会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配合老师,课堂知识吸收效率就高。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主动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上学生如果回答错了,我们不应该是讽刺挖苦,而是微笑着提示他,或者以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换其他同学也可以。这样学生他不会感受教师的冷落,他的心情不会变糟,课还会继续听下去。学生对于老师的做法没有多大的想法,否则适得其反。

(二)开展争论,激发创新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要有所发现,在发现和顿悟中感受到学习乐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这一观点对创新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学生的求知兴趣是创新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氛围,推行创新教学是不断拓宽学生的思想领域,必须以更为宽松的情感区间为心理条件。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自己对学习变得更加自信,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这是现展性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确保每个学生透过教学获得成功感,享受成功的快乐。成功所产生的是一种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与自尊、自信相辅相成,是学生自我潜能得以发挥的强大动力来源。对学生来说,课堂上的一句表扬,一句夸奖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那是一种动力。

三、在课后:针对学生合理负担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一)作业批语―爱的魅力。作业批语是教师情感输出的载体,它体现老师对学生作业的意见和态度,体现老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可与否定,批语内容所蕴含的情感意义,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是使作业批语具有爱的魅力呢?首先,批语要生动活泼,热情洋溢,表扬具有针对性;其次,批语要幽默风趣,委婉动情,富有艺术性;再次,关注后进生,鼓励为主,要有所侧重,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注重每一次的批语的反馈及该生的进步,及时给以鼓励。

(二)老师适时给学生减压。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地完成老师留的作业,用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少。教师应适当的删减作业量,使得学生轻易地完成作业,我们可以留一些思考题,留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要在传道授业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我们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才是真正的高素质、创造性、“完全健康”的现代文明人。

总之,教师如果能做到爱你的学生如你的孩子,在高中数学初始阶段的教学中,设置适宜的难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你的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会增强,一定会成为有用的人,一个真正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4篇: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体验式教育

教育部1999年13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方面,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重要。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开展学校心理教育的前提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好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如果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的。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二、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目前,不少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注意日常积累、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也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联系生活实际,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笔者在教《小民笑了》这一课时,事先找一名男生扮演小民,一名女生扮演小民的妈妈,三名男生、三名女生分别扮演同学。通过台上同学的表演,让学生获得了足够的体验,同时使悲哀、惊恐这些负面情绪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同情、关爱的情绪得到发展。在这一活动的铺垫下,笔者又与正在发生的青海玉树地震联系了起来,围绕“同学遇到不幸,我们应该怎么办”进行延伸讨论,学生纷纷畅谈自己的看法,对“爱”的含义也理解得越来越深刻。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四、注重家长与社会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常言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孩子的发展历程中,家庭环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或多或少地烙着家庭的印记。一个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所以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就要求父母对自己严格要求。首先,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父母要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此外父母还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他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地开展,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薛喜民,薛雅芬.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1,(11).

[2]夏芙蓉,王小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黑河教育,2007,(06).

第5篇: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一、分析和治疗心理异常的三种模式

(一)医学模式(或生物学模式)

凡是用躯体因素,即生理学因素来解释各种心理异常以及主要表现为心理异常的各种精神疾病,同时着重于采取生理学方法来进行治疗的模式称为医学模式或生物学模式。

医学模式认为心理异常或精神病的原因里,起决定作用的是生物学因素,尤其是遗传起关键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匹林最早、最系统、最有成效地探讨了精神病成因,成为解释和治疗心理异常医学模式的奠基人。

心理异常和精神病医学模式具有重大功绩。人类第一次在整个医学科学的基础上明确了心理上(精神上)的疾病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也是一种疾病,都有生物学上的原因,这有助于人们对心理异常的实质及其成因的了解,对于人类有效地减轻和控制各种精神疾病,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至今仍有实用价值。现今的精神病院,大多仍然采取的是医学模式,如给病人吃药(化学药物治疗),以及躯体治疗方法――外科手术、电休克、吸入二氧化碳、人工冬眠(降温)等。特别是控制精神分裂症、躁狂性抑郁症等很有成效。但医学模式存在突出的缺陷,它只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看待,而没有看到人同时又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成员,有着十分复杂丰富的主观情感世界,同时受到社会生活的种种制约,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在实际上,许多心理异常问题并找不到生物学意义的原因。

(二)社会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社会模式认为,心理异常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产物。引起心理异常的主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重大的社会变动,都市化,社会阶级、阶层的差别(贫富差别,不公平,不公正等)等等。

社会模式还认为,心理异常并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的病态的反映;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应当从只注重病人本身因素转移到注重社会因素面去。

社会模式认为,对心理异常(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凡是偏离社会-文化规范和准则的,不是犯罪就是精神疾病;而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行为规范标准。

这种模式提供了新的角度去对心理异常进行解释,并提供了新的治疗措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很多地方仍然有片面性。例如,同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现心理异常,有的人却一切正常呢?只能从个体心理因素上去找原因。

(三)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健康与疾病的本质的认识得到不断地深入,包括对心理问题、精神疾病的认识,逐步地认识到应当从多维的角度来分析心理异常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逐步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认为,人是生物-心理-社会三大因素密切联系的整体,任何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都可能是这三大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当然它们各自所发挥的作用不会是均衡的,可能有时这个因素起主要作用,有时是另一个因素起主要作用。

该模式认为,生物学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是心理学因素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心理和社会因素发生作用的物质承受者;心理学因素是在生物学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一旦产生,就会对生物学因素以深刻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因素是在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的共同基础上发挥作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心理学因素,间接影响和制约生物学因素。

在生物学因素中,强调遗传及体质、体型、神经类型、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的特征;在心理学因素中,强调个体当时的主观心理状态、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积累,尤其重视早期的和后来的生活经验及人格(个性)发展状况;在社会-文化因素中,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对这种影响的应激反应。个体能否做出合理的有效的适应性反应,主要取决于个体当时的心理状态及其所具有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和人格(个性)特征。

依据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分析和对待心里异常现象,是很复杂、很困难的一件事请。但这种模式是科学的,

是应当遵循的。因为这种模式避免了简单化和片面性。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在这里用“心理健康”一词,而没有用“心理异常”和“心理变态”,是因为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是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发展问题,是在这么个年龄阶段很容易产生的心理矛盾、冲突和困扰,一般称之为“成长痛”。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当然,大学生中也出现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杀、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等,这是少数人。这里所说的心理健康,既包括了前者,也包括了后者。

按照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经类型特征

相对应的是心理学上的气质类型特征。巴甫洛夫根据人的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不同特点,把人的神经系统划分为四大类型,即强而均衡型、强而不均衡型、强而惰性型、弱型。心理学上相对应地把人的气质也划分为四大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神经类型属弱型和强而不均衡型的人,心理承受能力比一般人要差,即心理学意义上的气质分类中的抑郁质和胆汁质。抑郁质人的特点是孤僻、行动迟缓、沉默寡言、体验深刻、观察细微;胆汁质的人的特点是直爽、热情、精力旺盛、易冲动、心境变换剧烈。

大学生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从神经类型和气质特征看,主要是这两大类型的人。虽然心理问题出现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取决于神经类型特征,但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时仍有重要意义。

(二)早期经验

早期经验是指幼年时期所接受的养育和教育方式及家庭状况给个体的直接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会积累下来影响着长大成人后的行为方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年生活在单亲家庭、破裂家庭中缺少关爱温暖的人;或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的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一般较弱。在大学生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发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是这两种具有幼年经历的人,如果早期经历中缺少温暖关爱,则易孤僻、冷漠甚至敌视周围环境;如果早期经历中受到过分保护,则易自我为中心、自恋、不合群,情感上十分脆弱。

(三)社会处境

承受过大过多精神压力的人,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情感纠葛,以及在学习和生活中缺少支持性的环境等。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承受的压力太大,特别是经济上的压力、就业的压力、考研的压力、过级考试的压力等,给大学生心理形成很大的负担。

(四)态度和行为方式

主要是指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悲观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悲观主义者缺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缺少远大理想、志向的支持,失去青春活力,消极地认识和对待一切,很容易进入抑郁状态,严重者很容易产生空虚和厌世情绪。完美主义者往往过分苛求自己,同时苛求别人,当现实难以达到或不符合自己主观愿望时,往往会陷入内疚、自责、萎缩、退避的抑郁状态,严重的甚至产生罪恶感和厌世心理。

(五)人格(个性)特征

心理学上的人格即个性,它表现为个别差异,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独特的行为模式。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如果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则可能出现人格发展缺陷(某方面过分发展,某方面发展不够等),严重的可能出现病态人格。许多心理异常表现本身,如偏执、冷漠、自私,缺乏同情心,缺乏自控力,缺少责任心,行为等,都是人格异常的表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格(个性)结构存在严重缺陷的人,社会适应性低,心理健康水平低;在遭遇外部刺激时,常常会产生严重应激,形成心理问题。

大学生中发生心理问题者,常常是一些人格有缺陷的人。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主要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戏剧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等。

(六)当时心理状态

当遭遇外部刺激时,每个人在心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反应,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当时心理状态”。如果是适应性的反应,仍然是正常的心理状态,不会发展为心理问题或心理异常。如果是严重应激,如冲动、恐惧、严重焦虑、抑郁等,“当时心理状态”不良,则会进一步走向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当时心理状态”如何,取决于个体的个性、特征、适应能力等。

三、预防心理问题产生,增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在分析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时,必须从多方面去查找原因;在采取应对措施时,必须整体地、综合地采取应对措施,应当从个体素质培养、改善环境等方面做好工作,增进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分析和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这是增进心理健康的基础。如:我的气质是何类型;我的人格结构如何等,都需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认识。

(二)有意识地加强气质修养

气质是由先天的神经系统类型特征决定的,很难改变,但并非完全不可改变。在了解自身气质特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强气质修养,扬长避短,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如弱型的、抑郁质的,就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尽可能多一点地与人沟通,活泼一些。

(三)正确认识和对待过往生活经验

过去积累下的生活经验,特别是急性生活经验,有的可能已经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了,成为心里问题产生的根源。需要在职业人员的帮助下加以分析。过往经验应该成为财富,而不应成为包袱。培养乐观向上的、豁达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四)完善个性结构

克服个性中的自私、自我中心、固执、孤僻、过分张扬、自卑、懒惰等表现各型结构存在缺陷,是相当多的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的原因。努力完善自身个性结构,是增进心理健康治本的方面。

(五)及时沟通、咨询

及时沟通、咨询,得到专家、老师、朋友、同学的指导和帮助。

(六)改革和完善教育制度

改进和创新教育方式和就业方式,使大学生生存、生活、学习、发展的环境得到改善,压力减轻一些。

(七)建设温暖的、和谐的、支持型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

同学、老师、亲友、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应当采取同情、关心、爱护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周围的人,特别是对生活中的弱者,需要更多一些理解,宽容和支持,不脱离正常的社会生活,得到周围人们的关爱和支持,这是所有心理问题者恢复心理健康认可接纳必不可少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伯源.变态的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许同海.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3、田蕊.刘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因素[J].航海教育研究,1998(4).

第6篇: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取关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并有助于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与成长的素质教育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与传统学科课程有着较大区别。此外,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关系也存在特殊性,教师主体还是学生主体,知识本位还是活动本位,价值中立还是价值引导,等等,都需要我们迸一步厘清。因此,重新审视并解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涵,建构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本质的教育理念,对于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和参与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课程教学以前苏联为模板,以教师为主体,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也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虽已普及,但在课程的具体实施环节中却很难实现初衷,这与我们对该课程的认识和定位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我们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理应蕴含三重境界,分别从三个层次来诠释教师、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即师生与知识的对话,师生与生活的对话以及师生与内心的对话。

对话本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在课程教学中原指师生双方民主平等、双向沟通的言语行为方式。在这里,对话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它可以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之间进行,而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解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可以是师生与心理健康知识的对话,可以是师生与现实生活的对话,也可以是师生与各自内心世界的对话。

一 师生与知识的对话

传统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学生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也影响着教师对其学习效果的评价。在这一重境界下,教师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局限在普通心理学学科框架范围内,无论教师变换何种教学方式,其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都是要让学生建构相应的知识结构,掌握相应的技能。但现实情况是,大学生从中学学科体系中获取的知识结构很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普通心理学内容相对接,导致的结果便是教师自说自话,师生之间无法以知识为中介建立起真正的对话。因此,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课程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必须从学生当前的认识着手,而不是从教师当前的知识开始教学。因为教师的认识水平可能与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相去甚远。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所言:“你从‘那里’出发,就永远到不了‘那里’;你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到达‘那里’。”或者这么说:你从学生不懂的地方着手,学生永远都无法真正弄懂;只有从学生懂的地方开始,学生才能弄懂不懂的地方。弗莱雷说:“不了解学生如何在其日常生活环境中思考,不了解他们各自独立形成的关于学校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教给他们内容,以便能够既帮助他们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知识,又帮助他们理解尚不了解的知识。”[1】因此,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采取专业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给学生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注重其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做法必须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基础上,了解其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发展心理学学科体系中重新建构教学内容,达成教师、学生与知识三方平等的对话。

二 师生与生活的对话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大教育理论,教育不是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更是在生活中学习、领悟、成长,社会生活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实质就是进行不同形式的活动,这些生活是学生生长的社会基础。也就是说,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就是师生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课程教学的内容就有多广,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应该是生活的形式,不应拘泥于教材和书本。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在这一重境界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面对课程设计时,不能只是出于对知识的尊重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充分地挖掘教材知识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生活需求,站在这种需求之上看教材,教学才会有生命的活力,学生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而学生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东西,力求把生活带到课堂上加以讨论学习,在对彼此生活的理解和互动中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师生在平等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对话基础上,以生活为中介联接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得师生在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之余,更能将这种快乐延续到生活中去,达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初衷。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从实际出发,采取案例教学法。这样就可以把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事件通过语言或文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心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意识,增加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判断和调适能力。[2]

三 师生与内心的对话

只关注言语层次的对话,必然忽视情感交流层次和灵魂交流层次的对话,忽视了教师、学生与各自内心的对话。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是教师、学生、学生及各自内心的多元对话,这种对话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交流,生活层面的交流,更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内心之间强烈的精神共鸣,甚至直指心灵并触及彼此灵魂的关于生命的认知与感悟。

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就是与教师、学生自身心灵成长历程密切相关的。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个人经历,对内心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感悟。在进入课堂前,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也不是一片空白。实际情况是,学生从小就感知着并不断探索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体察着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可能形成调适心理的独特办法。而教师在课堂上对自己内心的剖析是学生了解并反观自己内心的好机会,某种程度上来说,师生在课堂上的心灵对话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境界。

而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又如何能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呢?这就需要教师参与到学生与内心的自我对话中来,学生与内心的对话发生于学生个体的心灵深处,是学生基于自身的自我理解和感悟。这种对话形式尽管在课堂中不容易直接显现,但教师仍然可以通过一些线索来了解它们。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非正式交谈,借助学生的作业、日记,关注并捕捉学生在网络自媒体平台上的声音等手段,甚至直接把课程教学形式打造成师生相互敞开心扉的对话形式,来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这一重境界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案例的分析者,而是心灵的倾听者,起到的是陪伴学生成长又不允许被取代的重要作用。

以往的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作为教育最主要的实现形式与过程的教学活动,被定义为一种认知活动。其主要任务就是传播与学习知识,继承前人正确的经验。这种认识有其合理性但却不全面,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多重审视与反思之后,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人们为了交流各自生活经验与内心情感的交往活动。因而,在这种认识下,作为其主要实现形式与途径的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便是交往,是一个以知识为载体,以生活为环境,以内心为主导的,多向交往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应满足于将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作为一种教学目的和追求,而是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回归生活和洞察内心的理想境界,赋予师生自我存在与平等交往的对话意义,把知识与能力、生活与体验、内心与情感融合在一起,从实践层面上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三重境界的整合与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琨.教育即解放——弗莱雷教育思想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98.

[2]黄永莲,马莹,案例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心理,2013,8(4):276-279.

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

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对全国6省市展开的一项高考加分专项调查显示,逾九成家长赞成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逾六成家长反对见义勇为加分。

91.47%的受访者支持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

31.56%的受访者认为,给见义勇为学生加10至20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68.44%的受访者认为,该政策可能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

45.63%的受访者认为,有特长的孩子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30.7%的受访者认为,来自公务员家庭和教师家庭的孩子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59.06%的受访者认为,少数民族、华侨子女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25.59%的受访者认为,富二代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获得高考加分。

第7篇: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解决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通力合作,积极疏导,也需要国家和社会从财力上支持,舆论上大力引导,帮助这些学生自信自强,积极进取,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一、消除自卑心理,重塑自信人生

农村学生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学习成绩不能提高,甚至节节下滑。在不断受到老师批评、家长责备和同学的嘲笑下,渐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尤其是大型考试之后,看自己的成绩靠后,就认为自己“笨”,因而产生焦躁和自卑心理。

欲胜人,先胜己,克难抗卑,奋起直追,增强自信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引导问题学生搬走自卑之石,重塑自信人生呢?

1.要正确看待成绩,不以成绩论成败。要相信自己,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差而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更不能总拿自己的成绩跟优秀学生的成绩比。要懂得成绩只是对前一阶段学习情况的检测,不能代表未来,分数低并不意味着你在其他方面能力差,也不能说明你未来就比别人成就小。

2.要认真总结,分析成就差的原因。也许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也许是家庭的影响,也许是学习方法不当,也许是由于考试时太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也许是试题太偏太难。在分析了成绩差的原因后,也就能以良好的心理面对现实,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3.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退一步讲,就算自己学习基础差,经不懈努力,成绩徘徊不前,也不应破罐子破摔。正确的方法是分析原因,改进方法,轻装上阵,争取在高考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因此,我们不必庸人自扰,更没理由轻视自己。

二、调控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农村学生由于父母在外打工,缺乏生活照顾和关爱,在学习中出现心力疲惫,注意力游移,出现“走神”现象的主因不外乎有三点:一是单调刺激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内容的单调和枯燥;二是否定注意对象的价值导致意志努力失败或放弃努力;三是由于精神劳累引起的疲劳效应。基于对学生精力分散原因的分析,学生可以采取集中注意力的三步调控法:

第一步,当意识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走神”时,学生应自我提醒,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第二步,要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坚持不懈地按既定的学习计划学习;第三步,持之以恒,继续学习,重点突破直到完成。

掌握上述调控之法,改变注意力分散的不良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做到一点争取全线大捷。

三、科学减压,保持心理健康

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差距较大,农村学校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之下,应制定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师生的管理,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成绩。农村学生自然会感到竞争激烈,压力加大,心情紧张。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但学习压力过大,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烦躁心理,甚至讨厌学习。因此,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又要引导学生学会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1.引导学生科学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只有科学安排时间,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2.要正确认识教师对自己严格的教育和管理。学生要认识到教师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学生多掌握些知识,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即使教育方法和方式有一些问题,也应体谅教师的拳拳之心。对教师有了正确的认识,心结也就随之而解了。

3.还有注意同学情谊,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一个班,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学习中要敞开心扉,彼此交流,把心中不快和不解之事向同学说说,同学间互相鼓舞,共创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宽松友爱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爱心减压,成就美丽人生

农村家长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受穷,因而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家长在平时难免唠叨,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和烦躁心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心烦意乱。家长期望子女成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为人父母者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业,又要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不应恶语相加,而应心平气和地分析没有考好的原因,鼓励孩子走出受挫的阴影,鼓足干劲,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8篇: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工作介入;系统视角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和心理不断成长,自我意识增强,认知过程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也日渐增多。有的青少年出现忧郁、焦虑紧张等心理障碍,有的出现学习成绩不稳定、厌学、逃学的现象,还有的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还有相当多的青少年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离家出走等亲子冲突。

二、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自卑心理, 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厌学心理,情绪问题。

将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综合起来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自我心理矛盾。随着心理的成熟, 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来越复杂。其中青少年最关心的是对“自我的认识”。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理想,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差距,但如果差距过大,“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往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二)自我与生态系统的不协调。1.在家庭关系中,如何与父母亲相处是青少年们的心理负担与困难之一。2.在朋友关系中,与同学、朋友交往是青少年的一种需要。对于同学或朋友的言语接纳很敏感, 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3.在社会适应中,青少年们对自己的社会环境常常很敏感, 追随社会上流行的风气, 最易被感染或鼓动,也容易批评传统的社会观念。

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思路

由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不能以偏概全,我将结合案例来探讨社工的介入思路:

案例:求助者,男性,13岁,初一学生。该求助者从小生活在农村奶奶家,九岁被父母接到城里上学。由于讲方言,经常被同学们笑话,求助者觉得自己是从乡下来的,很自卑。上初中后仍然非常害羞,一说话就脸红,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平时几乎不与别人来往,十分害怕与人交往。在学校,每次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他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父母主要以工作为主,对孩子的关心也很少。

问题的分析:存在的问题有:(1)自卑、性格内向;(2)得不到父母的关爱;(3)孤僻,不与人来往。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 系统视角强调注重个人与环境的交叉互动和相互影响,强调中层系统在工作进程中的作用,强调充分考察个体的家庭、学校、社交群体的互动形态和规则,从而提供最需要的帮助,强调运用支持系统满足案主需要。因此结合系统视角分析影响案主心理问题原因的主要有:(1)个人原因:案主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恐惧和敏感等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以至于陷入了不敢说话,不敢社交的恶性循环状态。(2)家庭原因:案主父母工作,和奶奶一起生活,与父母交流甚少。(3)朋辈群体及学校的原因:由于案主在城市学校上学,而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无法适应城市生活,而且普通话也不如其他同学好,因此对同学们无意间的言语、动作、甚至眼神都很敏感,从而产生失落感,缺乏自信,背负沉重的压力,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

社工介入的思路:社会工作至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可以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各种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之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这对本案例社工主要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介入:

一是个案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特点,综合运用心理社会治疗、结构家庭治疗、理性情绪治疗、人本治疗等模式并结合优势视角对该案主进行人际交往辅导、个案辅导、生活方式辅导,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具体方案是一方面了解案主的想法、案主的困惑等,另一方面通过与案主身边的朋友、老师、家长来全方位地了解案主在他们眼中的形象。可以给案主布置家庭作业,譬如规定他每天至少要和多少老师同学打招呼,然后能够主动问陌生人借东西,最后能达到在公众场合交谈自如的这样一个效果。

二是小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成长小组,该案例中就应该引导案主主动参与这样一个成长小组。引导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小组活动上,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以达到调整青少年不良心态,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力。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家庭层面开展亲子活动,一方面要帮助家长纠正错误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也让子女学会理解和感恩,该案例中案主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并与其父母沟通甚少,彼此了解也很少,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这样一个亲子活动。当然事先要了解案主的家庭成员状况,包括人员构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等,了解父母对孩子的想法。

三是社区工作。社区是青少年成长的中观环境,青少年的活动大都集中在以居住地为中心的社区,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社区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站。因此在社区层面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服务是社工介入的一个方面。在该案例中案主主要无法平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落差,因此对于城市生活的融入也显得困难,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自卑,逃避,恐惧等心理,所以社工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活动,让案主走出自卑,同时也让该社区更加人性化,更加和睦。

参考文献

[1] 李鑫.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亲子关系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09:238-239.

[2] 王婵.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第9篇: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情感分散

引言:

今天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出现的新问题越来越多,人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就越来越突出。历来有社会心理“晴雨表”之称的在校大学生,现在面临着尤为巨大的挑战,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1、学业期望:

随着社会人才的需求对当代大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也在不断转变,促使很多在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选修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考取各类证书,以应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大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情绪上就非常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信心,产生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

2、人际关系:

大学生往往在人际关系方面缺乏经验和技巧。一方面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这种期望又往往理想化,也就是对别人的要求太高,导致自己对现有人际关系不满,这种不满反过来对人际关系的构建又带来消极影响。

3、自我认识

在客观现实面前,许多大学生能及时调整自身,重新确立目标,使得自己的所学与能力能够满足客观现实的需要。而有些大学生则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导致自身出现心态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现象,甚至沉迷于玩乐、放纵,以此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

4、心理冲突

大学可以将一个大学生锻炼成为独立的个体,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但社会需求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在不断增加,导致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必然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通常大学生一个人身兼数种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对个体有不同的期望值和要求,有时相互矛盾,难以协调统一,而出现心理冲突。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人持续听一种声音,观察人的脑电波,发现人对这种声音刺激的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脑电波的起伏越来越小,而突然停止声音刺激,人的脑电波就会产生剧烈的反应。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深入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充满自信,不苛求自己,不求十全十美,不为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沮丧,制定符合自己实际能力的目标。

(2)学会降低自己对他人的期望值

一位教育学家说:“要求自己在意或要求自己不在意都是在意,不在意就是不在意”。当我们把一个人当成了要好的朋友,无意识的就会对他产生期望值,希望他能够在困惑中帮助自己,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把朋友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看作了理所应当。之所以失望是因为有希望,当我们对要好的朋友期望值过高时,由于种种原因朋友的做法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因此落差就会在这中间产生。所以做一个快乐的智者,不要为朋友预定太高的期望值,也不要把朋友的帮助与关爱看做理所当然,更不要把他人的一种付出当成习惯,我们要学会感恩。

(3)学会情感分散

情感分散亦称情感转移,简单地说就是把我们的情感注意力分散,学会走出自己所设的心理死角,同时也实现情感的代替和补偿,这样反而或有所收获。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人才广集的地方,我们不应该把精力全部用在一个人身上,如果这样,两个人之间产生矛盾,就会给双方心灵上极大的伤害。我们都应该明白, 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我们心里也会产生其对应的角色期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点,以这个点为中心会形成一个圈,但由于我们每个人的自身价值不同、交际广度不同,我们的圈圈大小也不同,但有一样是相同的,每个点的吸引力就那么大,有人出去就会有人进来弥补,这是世间定理,我们无需为谁的离开而轻生,也无需为了某段刻骨铭心的感情而遗憾终生。

2、家庭:重视和推动大学生家庭教育

大学生逐步走向独立,但良好的家庭教育仍然不能忽视,要构建好大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从而使它们拥有快乐的时光。再者要加强高校与大学生家庭的联系,与学生家庭进行有效的联系和有效的沟通。一个民主的家庭,不会对自己孩子的决定盲目的进行否定,也不会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父母会给孩子指出方向,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尊重孩子的选择与决定。

3、学校:

(1)以管理制度的创新推动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保证,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可以极大地强化该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因此,我们应外增一些与时俱进的方法与方案。高度重视人文环境的优化,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开展心理互动,培育团队精神,积极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奋进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