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城市管理范文

智慧城市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城市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城市管理

第1篇:智慧城市管理范文

其中,由于在我国,城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方式,也需要进行科学化转型,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所以,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支持城市智慧的成长,成为了本次论坛的主要议题之一。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表示:“借助信息科技的力量,城市管理将变得更加智慧:今天的城市,可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监测、衡量和管理复杂的系统;管理者们能够了解、分析交通、水和能源等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单独或整体优化它们的运转方式;他们还可以预测各系统将要发生的变化,来制定更为明智的决策。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把握这一机遇,借由信息科技而产生的新方式、新手段,让我们的城市发展发生划时代的变革。”

受人口增长的刺激,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中产阶级市场会随同增长,出于对经济、教育和商机等因素的考虑,人口将持续向城市转移,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的比例将超过70%。在我国,城镇化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并推动中国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由于我们生活的城市,建立在一系列不同的系统之上,主要包括:组织(人),商业、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等。这些系统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决定着一个城市是否能够良好运作,并获得成功的发展。所以,在考虑如何进行科学化城市管理,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时,首先要有能力维持六个系统之间的内部关联,并可以针对要达成的目标,采取有效行动。

而基于IBM智慧的城市理念以及相关不断发展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就可以使这些系统,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意味着把整个工作系统转变成定量的数据,从而使整个系统具有可计量性;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意味着核心系统的各个部分可以连接起来并且可以彼此“对话”,把数字信号转化成信息;更深入的智能化――有能力使用所构建的数据,建立行为的模型或者把数据结果转化成有用的信息,支持管理者及时、正确的决策。

为进一步深化实现“智慧的城市”,2011年IBM正式智能运行中心解决方案(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er简称IOC)。并于近日进行了成功的实践:镇江市将采用IBM智能运行中心解决方案来搭建镇江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指挥中心,从而帮助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积极推动“智慧镇江,智慧旅游”的城市发展战略。

第2篇:智慧城市管理范文

一、总体目标

加快智慧城管协同处置运行建设,通过区智慧城管平台实现纵向覆盖街道、社区,横向覆盖各协同网络单位的管理网络,实现信息互通及各类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置的实时派遣、和反馈,实现问题解决处置的协同化、智能化。

二、原则步骤

按照“分步实施、平稳推进”的原则,确保各单位应用“市智慧城管平台”协同处置,转变传统工作方式。

(一)协同处置范围

智慧城管协同处置范围为中心城区实现网格化管理的区域(具体为珠江路—恒山路—长江路—泰山路—富春江路—骆亚公路—松花江路—明州路—横河路—骆亚公路—珠江路的围合区域)。一般问题协同处置时间在工作时间段内,案件逐步推进全时段处理,过渡时期非工作时间实施网上传输与电话联系双轨运行,并根据运行情况逐步取消电话联系方式。非网格化管理区域暂时采用电话联系方式。

(二)协同处置途径

区智慧城管协同处置运行主要有四类途径:一是在市电子政务网上运行。进入智慧城管平台核心业务模块协同平台,可进行案件协同处置的派遣、和反馈,各单位根据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并可对密码进行修改。二是在互联网或VPN专网上运行。通过互联网登录智慧城管网,从协同单位登录入口(初始密码:)进入处理系统进行案件处置,或通过VPN(数字城管建设时分配的VPN)接入电子政务网,登录智慧城管平台,执行方式按照第一类途径。三是通过处置通运行。配置了处置通的协同网络单位,可实现现场移动处置,实现案件处置的收发等工作。四是通过电话联系运行。

(三)协同处置试点运行

协同处置运行是实现智慧城管考核的保障。根据市智慧城管工作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协同处置从2012年1月1日起试点运行,并将对市级协同网络单位和六区实行考核。我区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区级协同网络单位实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另定。

(四)处置通配置工作

协同网络单位根据网络运行条件和城市管理案件处置现状,通过电子政务网、VPN专网或互联网,安装好智慧城管平台(主要是安装控件)和智慧城管网(控件地),协同网络单位如每天案件数在20件以上,需配备一台以上处置通,具体数量可根据网络协同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配备。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专人负责。协同网络单位要确保专人负责网络,工作时间内登录浏览。配备处置通单位确保在工作时间内处置通处于开通状态,及时处置问题、回复处置情况。

(二)落实安全规范。实施密码管理和权限管理。如发生密码泄露,及时与区智慧城管中心联系,一旦发生恶意破坏或散布有害信息,造成不良后果,将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责任。区智慧城管中心根据协同网络单位处置力量配备情况和账号权限需求,已分配各协同网络单位账号(详见附件)。

第3篇:智慧城市管理范文

一、知识经济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1.知识经济对成本补偿的冲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C+V”是生产商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补偿尺度,也是补偿的基本界线。成本补偿概念随着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在经济环境中,知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与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之间竞争的成败因素已不再是资本资源而主要是知识资源。我国传统会计模式中,主要围绕有形资产来设计和运行,实践中一直把科技这种无形资产耗费放在期间费用,而不反映其价值补偿积累,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劳动成果,也是可以交换的商品,既然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因而知识资源消耗理所当然应成为成本的组成部分。

2.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新制造环境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表现为自动化和电脑两个特征。使用机器人控制材料处理系统并结合各种独立的电脑程式进行生产,其最大好处是可以从事产品多样化生产,解决了产品精致化的要求。经营复杂性增加,引起产品和服务类型及客户类型的更加多样化,因此,公司拥有资源的消耗也因客户的不同有很大的不同。电脑辅助设计系统不仅提高了电脑的功能,而且为厂商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表现为在某些工作上,自动化已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从传统人造环境下的20%~40%下降到现在不足5%.当直接人工工时还在作为分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时,劳动密集产品成本就往往被高估,而先进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却需用工时很短,只需承担很少的间接费用;在现代制造环境下,制造费用内容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已相当于人工成本的300%左右。以产品成本中占越来越小比重的直接人工工时,去分配越来越大比重的制造费用(如与工时不相关的质量检测费、生产调整准备成本等),必然会使成本信息失真,从而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产品成本失控。

3.竞争加剧使管理当局更希望得到准确成本信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和对外国公司部分措施的解除,使公司所面临的竞争环境空前激烈,管理当局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视成本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他们更想知道准确的成本信息。

4.网络公司的出现,改变了成本会计核算前提。网络公司的出现,使成本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网络公司只是一个虚拟公司,因而进行成本核算时,传统意义上的核算实体已不复存在,对于某一交易业务,要么是虚拟公司的各方独立地进行成本核算,要么组成了一个临时的“联合财务部”进行核算,这些都与传统的成本核算实体有本质的区别。其次,由于网络公司是一个临时性组织,当某项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因而在成本计算时,似乎没有必要将短暂的经营期限再划分为若干会计期间(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方法将发生根本变化。

5.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将发生变化。在知识经济社会,人们的社会需求丰富多彩,企业大批量地生产将被满足客户特定需要的顾客化生产所取代,企业在生产组织与安排上必须体现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与成本计算期可能始终一致,分步法和品种法的核算显得必要性不大。

6.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需要成本精确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因此,发现成本计算错误时,公司没有时间做出成本计算调整,迫切需要企业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7.新的管理理论与方式对成本会计影响。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先进的计算技术将普遍地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新的适时生产企业(JIT企业),使存货保持最低水平,在低存货情况下,会计人员为了简化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倒推成本法,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成本计算时必须采用的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对现行成本核算体系将产生巨大影响。

二、作业成本法(ABC法)及其特点

当今时代,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价格越来越低的微机在企业中大量使用,计量、记录及核算成本大大降低,这使得大型公司完全可能采用先进的成本会计系统。产品成本结构变动,使主要为人工成本计量和报告而设计的成本会计系统已不能精确地反映产品的消耗,企业内、外部来自成本计量和成本管理压力,使作业成本法逐渐地为人们所重视。

1.作业成本法(ABC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通过分析成本发生的动因,对于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简而言之,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就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具体步骤:

第一,作业的划分。一方面要树立新的企业观,即把企业看成是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集合体,是一个由内到外的作业链;另一方面企业的最终产品,既是一系列作业链的集合体,同时又是各个作业价值的集合体,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地划分各项作业。对于“增值作业”可划分为直接作业和间接作业,而间接作业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各种动因作业。成本动因是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活动或事项,如批次、工时、数量、价值管理等,具有相同性质成本动因组成若干个动因作业。“不增值作业”可根据具体作业类型单独核算其所消耗的资源。

第二,准确地记录各作业中心资源消耗。在各项生产资源消耗时,按其各受益对象分别记入各作业中心,从而计算出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

第三,按照各种产品所消耗作业类别和数量将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率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最终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第四,进行作业分析,降低产品成本。对于“不增值作业”应尽可能消除,对于“增值作业”也尽可能降低其资源的消耗,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产品成本,这正是作业成本核算引伸出来的作业管理思想,也是作业成本核算应该取代传统成本核算的根源。

2.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缩小了间接费用分配范围,由全车间统一分配改为由若干个动因作业进行分配。

二是成本计算对象多层次化。ABC法要求成本计算对象不仅是最终产品,还要计算资源、作业中心的成本。

三是成本计算程序明晰化。作业成本法首先要确定费用单位从事什么作业,计算出各种作业成本,然后以某种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

四是费用分配标准多样化。ABC法间接费用分配基础是作业的数量,是成本动因,是一种多样化的分配标准,改变了传统成本分配统一的工时法。

五是提供成本信息准确化。ABC法拓宽了成本计算范围,不但提供了产品成本,还提供了作业成本,动因成本信息,为成本控制和相关决策提供了价值资料。此外,#$%法还能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动态反映,体现成本管理范畴。传统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最终产品信息、制造费用计算的笼统性,使成本信息可利用价值较差。

20世纪90年代开始,ABC法在国外制造企业首先应用并且取得显著的成效。作业成本法在西方之所以流行,是因为作业成本法可更精确地衡量产品的盈利能力,但最先进的管理方法,也有不完善的一面:第一,任何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都会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不考虑环境因素,盲目使用,势必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第二,作业成本法虽大大减少了现行成本会计分配费用的主观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它们。如,厂房折旧、行政性工资费用等与作业活动无关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这实际上仍未避免生产量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尽管作业成本法不完善,但它给企业成本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同时,ABM(作业成本管理)以“作业”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正在形成,由传统的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发展到现代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以核算为基础的成本管理发展到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是成本会计发展的大趋势。

三、关于我国企业实施ABC法的几点建议

作业成本法在局部应用,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从长期来看,会促进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作业成本法的意义并非只是计算。作业管理(ABM)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的新的管理理念,它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最终增加“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作业成本法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有很大影响,例如,成本分摊可以有效抑制人的过度消费行为,间接成本分配是协调资源利用率的有力杠杆。要应用作业成本法迫使企业必须建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第4篇:智慧城市管理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 测绘; 质量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对测绘工程的需求量也日益加大。目前,很多大中型测绘工程投入了数百万甚至千万元的资金,这样大型的项目,在市场经济条件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下,无论是其技术的复杂性,还是建设周期与组织管理的难度都比较大,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测绘质量管理方法,必然对市政工程产生影响,难以保障项目达到质量要求并顺利完成。因此,提高市政工程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手段已势在必行。

市政工程的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意义

市政工程的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既关系到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提供科学决策,并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绘工程质量的提高是我国信息化建设战略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测绘工程单位管理与决策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市政工程测绘工程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要求。另外,有关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测绘单位实现统一控制、统一监督、统一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推进市政工程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测绘法》赋予市政工程测绘工程的重要职责,也是测绘行业依法实行测绘控制与管理的基本标准,同时提高测绘工程的管理能力、监督能力以及服务能力和控制能力。

因此,市政工程测绘工程的各部门应积极落实质量管理手段,以此加强测绘的监督、控制与管理,逐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工程质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进工作手段的创新,提高测绘工程队伍建设,以不断完善市政工程测绘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提高市政工程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2.1树立全员质量意识

在市政工程中,最高管理者具有决策的关键作用,因此若想提高市政工程测绘工程的质量水平,应提高领导的带头作用。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树立全员质量意识,确保测绘工程质量的提高。因此,需加强市政工程领导及质量管理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鼓励测绘人员多加入各种培训班,或者以座谈会、专家授课等形式,确保定期不定期培训的开展,并在职工中开展质量意识的继续教育,提高指导作用,再加上各种经验总结会、学习交流会、质量评比会等,加强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提高质量意识,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手段的顺利开展。

2.2加大人力与经费的投入

由于市政工程的测绘工程具有一定公益性,难以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但是市政工程测绘工程的价格与价值相背离。虽然国家每年投入的市政工程经费都有所提高,但是其增加幅度仍难以满足生产成本增长需要。根据当前的投入水平来看,市政工程测绘工程的投入水平已有所下降,而且我国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测绘单位具备先进测绘技术水平。

因此,若想提高市政工程测绘工程质量,必须加大人力与经费的投入,促进测绘单位有能力配备高技术人员并更新设备、实现技术改造,提高测绘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提高测绘成果的准确度。合理加大人力与经费投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更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并列入国家与省级的年度经济计划,在经费计划中列有专项,合理安排经费额度,再经过测绘主管部门的监督实施;二是以分级管理落实测绘工作,改变多年来我国市政工程多由国家测绘局承包的状况;三是充分利用多种技术方法,以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建立测绘成果的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经费补偿机制。

2.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市政工程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测绘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对测绘行业的管理控制,但是测绘人员分布在我国各经济建设部门,各自差别较大。但是,从测绘行业的特征来看,他们最终都是为了经济建设提供测绘信息与服务。为了确保市政工程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顺利推进,必须完善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如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及检查机制等。通过将测绘工程综合质量管理与体系控制的结合,达到预期工程质量目标。另外,还应完善测绘行业与市场质量管理的控制资格审查认证与年检工作,建立测绘工程的质量定检、统检及抽查等制度,并将考评与统检、抽查的结果相结合,作为测绘工程单位年检的重要依据。

通过制定测绘工程行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填报统计表,可及时了解动态信息,全面推进资格认证管理,实现测绘的科学性、准确性。通过对市政工程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加强对测绘工程的抽查力度与质量控制,不断完善抽查的程序和方法,并扩大测绘工程检查的范围,统一标准、严格要求,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实现测绘工程的公平化、透明化。

2.4加强测绘文件的审查

文件是提高市政工程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通过编制质量管理文件,并积极落实,可对测绘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识别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所遵循的过程,并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与作用,加强过程控制的有效准则与方法,以获得必要资源和信息,支持测绘过程的有效动作,强调这些过程的测量、监控及分析,通过必要措施,实现策划结果并持续改进。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所需过程包括资源、管理、产品实现与测量。产品的实现过程与支持过程应包括管理职责、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实现、资源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等内容。在文件之前,应获得相关部门批准,确保文件的适宜性。在文件记录中,应控制记录的检索、标识、保护、贮存、保存期限及处置方式,同时确保文件按照职责分配制定。

另外,对于市政工程测量工程的要求也应形成文件,其中包括测量程序、测量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验证报告、确认报告、测量不确定值的估算、允许的误差极限等。

2.5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

市政工程测绘工程具有自身特点与生产规律,其本质是向市政工程项目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可满足社会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由于测绘工程提供的是空间位置和叠加在其基础之上的地理信息,因此测绘工程包括属性精度、位置精度等,其控制过程与检验过程比较复杂,需要逻辑一致且保持完备性。

影响测绘工程质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人为因素是最根本的。在每一项市政工程测绘工程中,职工是生产的主力,只有他们不断加强培训、提高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工程质量。但是目前,测绘工程普遍存在混乱局面,有些测绘工程的负责人利用大部分工作时间找市场、谈业务,或者忙于应付各种会议、接受各种名义的检查,因此忽略了对测绘人员素质的提高,没有认识到测绘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因此,测绘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其业务素质与质量水平普遍偏低。因此,测绘工程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测绘人员的技术培训,调动员工的积极因素,为提高市政工程测绘工程质量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海浩.城市测绘工程质量系统化管理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8)

[2]管清芝.浅谈工程测绘若干关键问题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9)

[3]付世峰.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科技资讯.2010(16)

[4]李宏宾.GPS在市政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19)

[5]吴永岳、杨胜万、刘天慷.测绘监理工作在保证测绘工程质量中的应用[J].现代测绘.2010(4)

第5篇:智慧城市管理范文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测绘能为工程建设提供相关的基础数据,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将会对工程成本、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采取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不仅能够提高测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还能保证整个建设工程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文将紧紧围绕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及其控制展开深入的探讨。

测绘工程的概念

所谓测绘工程指的是对项目所处空间以及大地等一系列信息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信息绘制精确的地形图。测绘工程是项目后续施工的基础和前提。测绘工程涉及范围较广,既包括地表的相关地物及地貌,又包括地下的地质构造,具体而言,涉及以下内容:一,山川;二,河流;三,房屋;四,道路;五,植被。在项目建设之前,必须先落实测绘工作,只有当地形图被精确绘制出来后,才能进入到项目的决策阶段、规划阶段以及设计阶段等。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地图以及交通旅游图也是测绘工程的产物。测绘工程除了应用于项目建设之外,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如地理学等。相信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测绘工程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1]。

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的要素

2.1人员

对于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而言,人是核心所在,集主体、客体形象于一身,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若想提高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应保证测绘人员满足以下要求:一,经验丰富;二,技术水平高,三,责任心强。

对测绘人员进行管理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划分岗位,明确权责,防止人浮于事;二,以质量为基础,完善技术经济责任制,并将其落实到位;三,采用绩效管理的办法,激励测绘人员认真工作[2]。

2.2设备

在测绘工作中,相关测绘设备需要在露天环境下工作,将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所以,应针对这些情况做好有效的防护工作。测绘人员应熟知仪器性能,并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还应该对其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在测绘过程中,应结合项目的实际需要,为其配置合理的测量仪器,不仅要避免资源浪费,还要避免资源不足,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先进测量设备的有机引入,只有如此,才能不断降低测绘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其保质保量的完成测绘工作,最终,促进测量水平的不断提高[3]。

2.3文件

对于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而言,做好文件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管理文件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两点:一,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编制,建立健全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文件体系;二,解放思想,创新工作,避免和社会脱节。

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个过程进行有效识别,分析它们的先后顺序以及内在关联,从而保证资源通道的畅通。应于之前,落实文件的审批工作,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文件的适宜性、可行性。在文件中,应针对权责划分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另外,还应对实际测量环节所需遵守的相关要求予以说明[4]。

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的措施

3.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制度保障体系

为真正提高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的质量,则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制度保障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应针对测绘质量问题制定专项法律法规,并以此为准绳指导测绘工作的开展,保证测绘工程的质量;二,测绘主管部门应该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违反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企业予以严惩;三,提高对行政测绘部门的监管力度。

3.2重视测绘工程的几个质量管理点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人员。要求测绘人员完全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另外,在学历方面、工龄方面以及受训方面均需满足相关要求;二,设备。应做好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同时注意高新设备的引进和应用;三,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已知数据的检查工作,这一点是基础中的基础,一方面要做好控制数据的检查工作,这一点是关键程序,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其它相关信息数据的检查工作,包括地形要素,图形以及碎部数据等[5]。

3.3提高测绘人员的综合素质

不管是何种行业,都应该将员工培训工作当成一个重点工作,测绘行业也是如此。只有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有效提高测绘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测绘人员的综合素质将会对测绘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提高测绘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定期组织他们对国家测绘局制定的有关文件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如《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以及《测绘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6];二,建立健全奖惩体系,激发他们认真工作的热情,从而实现提高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目的。

3.4加大相关投入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基础性测绘事业的发展,每年都为其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增加的那部分费用无法跟得上生产成本增加的费用。所以,我国政府及企业应该加大对测绘工作的关注和投入,包括人力投入、技术投入以及经费投入等。只有保证测绘部门具有良好的内外部条件,才能促进测绘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同时,这也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的目标所在[8]。

3.5做好文件的动态管理

测绘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这一特性要求我们应该采取动态管理的办法对其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测绘质量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测绘质量管理体系实际运作环节,难免出现一部分不合文件规定的问题,此时,应组织人力对这一问题进行研讨,判断问题的真因所在,如果是文件的问题,则需要对相关的规定及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使其趋于完美,最终保证测绘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更加高效的运行。

4.现代测绘工程项目的发展趋势

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技术的提升以及相关实践经验的积累,如今,测绘工程项目正逐步朝着“六化”的方向发展:一,内外业一体化;二,数据获取处理自动化;三,测量过程自动化;四,成果数字化;五,信息的管理可视化;六,成果的传播和共享网络化。测绘工程项目的组织在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下,呈现出更加准确、更加快速、更加可靠、更加动态、更加遥测、更加集成、更加简便、更加安全的发展态势。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3S技术以及激光扫描系统等多技术融合呈常态化发展,海量和高精密测量数据的处理水平不断提升,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将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5.结语

针对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及其控制展开讨论,其目的在于为后续的一系列工程施工提供科学而准确的数据,这是整个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测绘行业和诸多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测绘行业的上游企业主要包括:一,测绘仪器行业;二,计算机信息行业;三,航空航天行业。上述行业的不断发展,为测绘行业提供了更为先进的、实用的仪器及技术,是测绘行业不断前行的推动力。测绘行业的下游企业包括:一,房屋建筑工程行业;二,矿产勘查开发行业;三,轨道交通工程行业;四,公路工程行业;五,铁路工程行业;六,水利工程行业;七,市政工程行业;八,海洋工程行业。上述行业为测绘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舞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建设领域中,测绘工程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前景。所以,针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及其控制展开探讨,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陆庆云. 谈测绘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 中国外资. 2011(18).

[2] 杨巨平,唐立哲. 浅析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 科技资讯. 2011(08).

[3] 张秀杰. 浅析如何做好测绘工程的质量控制[J]. 科技风. 2010(15).

[4] 陈壁飞.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问题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02).

[5] 白红玉. 浅谈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12).

第6篇:智慧城市管理范文

【关键词】测绘工程;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测绘行业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要应对这种压力,测绘行业只有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为测绘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动力。

一、测绘工程简述

测绘是采集、量测、处理、分析、解释、描述、分发、利用和评价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一门科学、工艺、技术和经济实体,具有基础性、前期性和公益性和特点。测绘产品是反映地表上的自然、人工要素及其在地理空间的位置和属性信息的,而这些信息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需要利用和必须依赖的基础。测绘工程的主要任务有控制测量,碎部测绘,线路测绘,施工放样,数据处理等工作。

二、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意义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不仅关系到测绘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科学决策,还对顺利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此外,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作为测绘单位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统一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测绘事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是《测绘法》赋予测绘工程生产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职责,也是测绘行业依法开展测绘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标准,还是提高测绘行业管理能力、控制能力、监督能力以及服务能力的重要条件。对此,测绘工程生产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切实把测绘质量管理与控制作为加强测绘管理、监督、控制的重要内容,逐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管理与监督,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全面推进工作创新,强化测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测绘事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三、测绘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作业进度的调控困难

通常情况下,测绘的成果都是在工程完成后检查的,因而,导致在测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事后必须返工,延误测绘的工作进程。

2检查不严格

通常情况下的测绘结果都是由同一作业单位检查。然而,在测绘过程中同一作业单位的人员之间就或多或少的存在人情、情面等的问题,许多的检察人员的检查过程中就会怠慢,从而导致测绘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3中队级质量保证机构形同虚设

在一些测绘作业单位中由于测绘的任务多,时间又紧迫,从而导致技术人员和指派的检查员都不得不投入到测绘活动中,造成分队级的检查工作不能够正常的进行,有时全部的检查工作都由大队级检查,使得中队级的质量保证部门形同虚设。

4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解决

由于测绘工程的不断的壮大,测绘的作业队伍也是日渐扩大,这就导致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层次不齐。在作业的过程中不断的存在这样那样的差、漏、错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后,相关部门的作业人员又不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

5测绘的结果杂乱无章

很多测绘工程都是采取招投标的形式,挑选出几家比较合适的作业单位共同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单位之间存在的水平差异很大,执行的技术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常常令测绘的结果略显杂乱。

四、强化控制测绘质量的有效措施

1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是利用已制定的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方法和工作程序,及时的获取工程质量信息,同时对获得的质量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加工、存储及传送,最后将得到的结果反馈给相关的部门。这样可以改善工程中各个要素,控制整个工程的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素有信息管理、工作标准、工作目标、评价标准、管理标准、程序标准和组织标准等,这些都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的组成单位。其主要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几大过程。

(1)完善管理机制。针对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日益壮大的测绘工程,相关的测绘部门要完善测绘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测绘标准和测绘技术指标,使得测绘管理日益的健全,测绘的质量逐渐得到提高。

(2)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许多的测绘问题都是由于工作单位不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造成的。因此,各个作业单位要加强测绘检测的监管力度,切实的做好监测、校验测绘仪器等的相关工作,严格的履行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

2加强测绘工程数据的检查

(1)检查图像数据。在数据的整理和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失误会造成缺边、悬点等问题,因而相关单位要仔细检查图形中的数据。例如,检查图形中的错误记录;检查图形的面积;检查行政区域面积和行政区域内的图层的图版面积之间的误差;进行缝隙检查、校正检查以及重叠检查等。

(2)检查属性数据。对属性数据进行检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表结构的检查、字段值的检查、重复编号的检查、字段值范围的检查以及枚举检查等。

(3)检查拓扑。软件不同,其拓扑关系也不尽相同。因而,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拓扑检查,及时的发现拓扑关系是否正确,一旦出现拓扑关系不正确要及时的进行重建。

3测绘工程的过程控制

在测绘工作的进行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测绘过程的一个控制的实现其实就是运用自查的方法、校对的方法以及审查的方法。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测绘产品标识的记录与数据的输入、计算和输出及其绘图的时候所发生的错误都要消除掉的,对测绘的数据的记录要求是要严格的。

4验收阶段的监控

最后验收的程序中,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执行正确的检查方法;要用比较全面的技术指标;要有非常合理的技术参数;采用准确的检查器具;要有法定的检查机构进行检验并且是要合格的;在检查的过程中的记录是要通过审核的等。

5人员的相关管理

①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总工程师应针对工程项目制定各项测绘资料管理制度,及测绘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并监督实施,确保测绘人员各尽其责,使得测绘工作能按规定按要求有条理的实施。 项目总工程师应充分重视测量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测绘技术人员进行测绘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对拟实施的测绘方案进行审核。

②测绘主管工程师

项目总工程师应任命一名责任心强,测绘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担任测绘主管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应负责施工测绘方案的具体实施,日常检校与维护,及时向项目总工程师汇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设备、人员、文件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的控制。同时,还要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从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小的环节来控制测绘工程的质量。 质量改进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改善质量管理系统、促进质量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所以测绘部门要加强测绘工程的管理和监管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积极性,保证测绘工作精确、快速、可靠。

参考文献:

[1]陈壁飞.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2)

第7篇:智慧城市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公立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管理理念

公立医院会计是对城市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过程、结果作登记、分析和总结,医院财务会计人员能力大小和业务水平高低对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好坏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城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对管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随着改革的推进,医疗机构的投资形式和主体也日趋多样化,公立医院会计管理手段、管理理念及部分会计制度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医疗改革形式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更新医院现有的财务会计制度及管理手段、管理理念十分必要。笔者在本文中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关于医药分开与药品“零”差价

我国城市公立医院普遍存在较严重的“以药补医”现象,多开药、开贵药以弥补医院运行经费不足的现状。医药自古一家,单纯强调医药分开无助于新的医药改革。当前,为改变以药养医现象,弱化医院及医生的逐利现象和不正常的医疗行为,全国县以上医院取消了药品差价,在会计核算上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科目,明确规定药品“零”加成。对城市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差价后产生的政策性亏损,必须由财政补助或通过合理调整、提高医疗收费价格来弥补,否则医院的运行成本会进一步增加。

二、城市公立医院管理费用的控制

城市公立医院管理费用主要是行政管理部门和总务后勤部门发生的直接或间接费用,并在医院业务开支中占较大份额。而医院财务会计部门在核算管理费用时,主要是按科室占用的建筑面积或科室人员数等因素,将“管理费用”分摊到“医疗支出”等科目中。医院管理费用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医院规模的大小和管理程度高低。因此,严格控制医院规模既豪华建筑和高精尖的医疗设备,控制公立医院行政后勤人员数量,控制不必要的各项开支,降低并控制医疗服务成本,才是城市公立医院管理费用控制与改革的主要任务。

三、城市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

当前医院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按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虽然反映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已经提取的折旧,但医院的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物从购建到报废时间较长,而大量的医疗电子设备价格昂贵、使用周期短(一般为5年)。由于城市医院人口和病人数量不同,医院设备使用和损耗程度有较大的差别,形成医疗设备价值回收期和损耗不同,医院的固定资产是以原始价值来反映,很难了解设备的完好状态和新旧程度,容易出现资产的虚增。因此,除了会计制度的“累计折旧”和“折旧”科目考察固定资产的损耗状态外,还应该增加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分析,对医疗电子设备的日常使用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核算。

四、公立医院无形资产核算要细化

城市公立医院作为高知识、高技术密集行业,无形资产表现在医疗技术非专利及专利技术两方面,如医院良好的信誉、专家的技术水平及知名度、高精尖技术设备等方面。随着城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疗市场准入的放开,出现大量股份、合资和私人医院,除城市公立医院的设备、技术等可以合作入股外,专家或医院优良的信誉和知名度也成为合作资本。因此,当前在城市公立医院的会计制度中应该对无形资产作更具体的界定和细化,为城市公立医院无形资产核算提供具体操作与指导。

五、完善专项资金补偿渠道,重视专项资金的监管

目前,医院会计设计上缺少必要的公益类专项资金的监管科目,国家缺少相应、完善的公益性支出补偿办法。医院主要的公益开支是财政部门的专项资金或专项拨款。许多医院开展的公安、交通事故“绿色通道”,便利了病人的抢救,但是,抢救费用的追缴发生了困难,医院出现了大量的欠费现象;而社会公益资金的申请、审核、确认、补偿手续十分繁杂,实际补偿到位的比例较低,导致城市公立医院抢救病人并付出大量人力、物力支出,反而出现了大量欠费和坏账。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新的医疗改革进一步推进,在城市公立医院会计制度中,应单独设立公益性支出,即政府专项支出资金。同时重视并强化专项资金的监管,及时补偿医院开展的公安、交通事故、无主病人等“绿色通道”抢救后产生的大量欠费和坏账,从而确保城市公立医院成本的及时、合理补偿与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第8篇:智慧城市管理范文

【关键词】测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引言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民生基础产业的房地产行业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建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基础的房产测绘技术也应该日益趋于规范和科学。因此,必须注重加强对测绘质量的监管和控制,提升测绘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测绘单位的管理水平,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对房产测绘工作不断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测绘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1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

1.1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测绘工程要想实现质量控制,则需要重点关注质量管理点,不仅需要对人员和设备的质量管理点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对数据采集过程中质量管理点进行控制。另外还要对设备使用前进行校检,对使用中的设备进行年检,确保设备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其能够在工程中更好的发挥其性能。

1.2 测绘工程的质量的系统控制

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会影响质量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并获取经济效益。系统思想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系统工程是用科学方法规划和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通过科学方法的组合和使用,选择最优的途径,以取得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成果。质量的系统控制就是将系统工程应用于质量控制。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应分别设定在人员、设备和数据采集过程上。测绘工程中的各项任务都是一个过程,所以测绘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测绘过程的控制。质量管理就是输入无误、操作正确、输出合格。测绘过程通过自查、校核、审查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出现。

1.3 记录和标识

在进行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控制相关的记录,与此同时使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保护、保存和处置等要求有所保证,则需要编制相应的记录控制程序文件。对于所有记录的表格需要按照统一规定进行编号,而且对于与质量相关的记录要做好保存工作,避免出现记录丢失、损坏的情况,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清晰性。特别是在当前利用介质存储的,更应做好备份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这样对记录和标识进行统一的编号或编码后,能够确保在需要应用记录进及时进行查找,而对于这些记录和标识的保存期限,可以按期用途和性质来进行确定。

1.4 资料整理和后续服务

在测绘工程中,由于工程项目较多,这样就需要做好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工作,对于工程中产生的资料,需要统一进地存放,通常以一个项目日为单位进行分类存放,做好资料的保存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电子数据,则需要按照年份来进行统一管理,按项目的年份、项目的类别、项目完成时间等建立文件夹,编上顺序编号。而在工程结束后,则需要将所有数据还要移交给资料室进行归档保存。

测绘工程项目量较多,即使施工完成后,作为测绘工程重要环节的后续服务工作也较多。对业主提供各种后续服务这是在项目完成后要做的主要工作,这就需要做好沟通工作,而且这种后续服务工作有的会持续几年之久,所以做好工程资料的管理和保存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测绘工程测量工作中,为了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更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强化服务的质量,这对于业务渠道的拓展及稳定业务来源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分析影响测绘工程质量的因素

2.1 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

在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方面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导致在质量管理上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无证测绘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单位没有测绘资格,且借用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证件进行测绘,有的单位则是在证件不齐全的情况下进行测绘活动,更有甚者是通过层层转包,从其中获取高额的利润。总的来说,测绘市场相对比较混乱为因素影响较大,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法律出台,管理比较松懈,影响了测绘市场的正常健康运行。

2.2 追求数量上的增长,而不注重质量高低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提高业绩,很多的测绘单位开始注重追求数量上的突破,通过压低价格来吸引客户,但是在降低价格的同时,测绘的资本也降低了,从而测绘工作人员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提高工作的质量上,只是停留在将任务完成的水平上,一味地追求进度,降低了测绘的质量,求量不求质。时间久了,对整个测绘行业都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2.3 测绘人才不均,创新意识较低

我们国家的经济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工程项目的分布也会有分布不均的情况,人才比例也会随之分配不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测绘人才比较多,经济落后的地区,测绘人才比较少,测绘的资本也是相对分布不均的。测绘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素质、能力的不同,也会导致分布的不均匀。同时,测绘工程的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较低,在信息不断变化的同时缺少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更新跟不上,技术落后等因素,都严重制约着我们国家测绘行业的发展。

3 提高测绘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3.1 完善相关的法律,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对测绘工程中质量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就要从制度方面下手,根据当前测绘行的局面,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对其不断完善和更新。测绘相关部门要根据这些法律法规进行测绘工作,并加强执法力度,依法办事,对于违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此外,还要依法建立监管部门,提高监管部门的实际权力和地位,并且做到有所作为,不能虚设,要起到监管的作用。

3.2 加强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

全单位要从上到下加强质量意识,领导的重视是提高质量意识主要动力。单位要着重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不断加强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培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培训,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并且可以通过学习的机会进行员工之间进行心得经验的交流,提高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还可以通过政绩考核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理论知识,从而加强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

3.3 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水平

加强测绘工作中的投资力度,引进先进的测绘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由于当前的技术还不够先进,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所以加大投资力度势在必行,培养高素质人才,研发新技术是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点方向。对测绘资金的投入也要有计划性,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保证资金不会流失。

4 结论

将事前控制(预防)作为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对施测过程进行检查时必须要按照规范、技术设计的要求,对违规操作要及时改正,对质量隐患要极力避免和消除,对成果进行验证以及纠正,严把检查验收关。质量是生存的根本。要想在测绘这个大市场中站稳脚步,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一个比较长久性的计划,要始终坚持走下去,同时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情况,要学会变通,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可生搬硬套。本文也通过多各方面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了论述,希望可以为测绘单位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建伟.试析测绘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10).

[2]杨辉山.测绘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1(4).

[3]艾山・艾莎.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风,2011(11).

第9篇:智慧城市管理范文

1.流程重组

1.1 分析服务对象需求手术室的服务对象分为三类人员,分别为患者、手术医师和本科室工作人员,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分别设计服务指标调査问卷,得到评价手术室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1)对患者及其家属发放调査问卷50份,回收48份,其中手术室环境舒适、麻醉手术安全、医护人员态度认真、耐心细致地解释患者的所有问题是评价手术室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2) 对手术医师发放调查问卷30份,回收30份,其中手术室护士技术过硬、手术所需的物品准备齐全、器械仪器性能良好、洁净度达标、感染控制严格、公共设施完善是评价手术室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3) 对本科室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25份,回收25份,其中职业防护措施保障到位、工作流程优化简便、科室管理人性化是评价手术室服务质量的指标。以上为影响手术室服务质量的因素。

1.2 评估现有的工作流程手术室现有工作流程分为技术操作流程和管理工作流程,技术操作流程包括各项手术配合相关的技术操作,如冠状动脉搭桥术配合流程、髋关节置换术配合流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配合流程等;管理工作流程包括各项护理班次履行职责的流程,如洗手护士工作流程、巡回护士工作流程、接送患者工作流程等。笔者认为技术流程以业务为核心,强调对外科手术顺利开展提供技术保障,管理流程以制度为核心,强调为手术室业务技术安全提供保障。现有流程侧重于避免因护士责任心不强、经验不足或违规操作,导致执行不利和工作失误,但是没有考虑到服务质量方面的要素,没有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到整个护理活动中,需要进行重组。

1.3改进措施

1.3.1设计服务措施,实现手术室服务的高质量在业务流程中,例如:在供应组护士工作流程中,通过调整器械包内器械数量和种类,改变了以往一个器械包只能做一类专科手术的局面,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率,降低器械的空消率。在管理流程中,例如:在术前访视流程中,利用自制的图文材料进行宣教,使用规范用语加强沟通,准确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有效做到了护理人员以良好的职业形象人文关怀手术患者。在输液(或输血)流程中,完善套管针穿刺前宣教内容,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紧张情绪。

1.3.2增加质控环节,实现手术室服务的高标准如在巡回护士工作流程中,增加术间检查环节,要求术前监控洁净度、温湿度、设备性能和物品供应,若有问题提前解决;在洗手护士工作流程中,增加术后评价环节,及时更换术中不好使用的器械,确保手术室服务质量的可靠性,有效提高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在感染控制流程中,通过细化三区环境清洁消毒和废弃物处理环节,配备足够量的铅板和铅衣、护目镜、检查手套等职业防护用具,得到手术室各级工作人员的好评,同时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和能力,降低无菌手术的感染率。

1.3.3运用绩效考核体系,加强重组流程的执行力细化手术室人力资源绩效体系中服务质量三级指标的内容,量化重组流程中的优质护理服务举措,增加服务能力与效率指标,体现出每名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个性化和真诚因素。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与奖金、培训、专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认真按照重组的工作流程规范所有护理工作,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

2.体会

手术室工作流程重组自2014年1月实施以来,有效提高患者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由90.41%提升到96.33%,手术医师满意度由85.67%提升到95.28%。提高了手术台的使用率,特别是高峰期手术保障能力,日常规手术最高例数由31例提升到40例。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能力素质,增加凝聚力,有助于团队文化形成和科室内涵建设。主要体会如下。

2.1 确保流程重组后主动运行在实施流程重组中注重与服务标准的结合,力求每项操作技术、每个班次、每个时间段都有量身定做的服务定式,确保人员能够执行,便于执行,同时强调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来指导和约束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改变以往的被动运行模式,真正实现了整体工作有机制的按照流程主动运行。

2.2确保流程重组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研究显示,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在评价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确认重要的服务行为等方面的观点存在差异。因此在需求分析、设计服务措施工作中,应做到角色互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意见和征求建议,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组建多岗位合作的团队,仔细评估、认真讨论和反复论证,力求手术室服务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3 确保流程重组所需外部保障条件手术室工作流程重组通过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规范,体现了主观服务质量要求。同时,管理者还要考虑到客观服务质量要求,应该完善服务设施设备,确保服务软件和硬件都能够在较好的水平上。如术间播放背景音乐,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紧张和焦虑情绪,同时也缓解了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护士高强度、高负荷工作带来的压力。休息室配备功能沙发、咖啡机和小食品,为连台手术医师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家属等候区宣教展板放置位置合适,便于阅读,让患者家属知道手术相关的注意事项和护理常识,完善围术期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