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宁海县前童镇初级中学 施洁洁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明显地说出了“反思”对于成长的催化作用。这次90学时培训,围绕“教学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的一致性”这个主题,由6位老师的上课,从不同维度给了我启发。这里简述陈馨仪老师,两次执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分析在不同学情下,课堂进行的有效反思和调整,来见证师生的成长。
一、反思教学踩点的精准度
第一次教学,陈老师在跃龙中学七年级执教。教学目标定位在“学习多角度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悟人生哲理。”这个教学点方向比较明确,主要指向“人物心理”,借助“读——赏——味——悟”四重梯度来推进。而第二天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放在未来学校七年级执教。教师作了新的调整。教学的踩点虽然依然着眼于心理,但是更加关注对心理的细致揣摩和情景化体验。可以说,在第一堂课的基础上,将横向铺设的教学点进行了聚焦整合,让教学点踩得更为精准,更加关注深度挖掘和个性化表达。
二、反思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教学环节的推进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阶梯。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执行,都是教师的良苦用心。在课堂1,陈老师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小诗导入
(二)独立预学,把握文意。
1、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概括内容
(三)借助旁批,学习心理描写
1.问题:课文中有两条专门对心理描写做出的批注,它们是?
2.除此以外,这篇课文还有没有写别的但也能够品出人物心理的语句?
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提示: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通过其他描写来展现。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物的心理如何?提示:可以联系上下文、根据关键词、标点……来揣摩人物心理。
(四)揣摩题眼,感悟哲理
读一读父亲的几句话和最后一段的点睛之句,结合“我”的心路历程,你认为题眼应该标题中的哪个字或词呢?说出你的理由。
(五)随文练笔
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话具体表现“我”获得成就感,感悟人生经验后的心理状态,用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人物心理的描写方法。
而综观课堂2,陈老师重新作了规划和调整,整理如下:
(一)小诗导入
任务一:略读·解心路
任务二:精读·揣心理
小组合作:阅读18到28自然段,找到能展现人物心理(感受)的句子,思考讨论,仔细揣摩人物心理。
(1)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提示: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通过其他描写来展现。
(2)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物的心理如何?
提示:可以联系上下文、根据关键词(比如动词、形容词、副词)、标点……来揣摩人物心理。
任务三:入境·悟成长
把握“我”的心理变化。朗读18到28自然段中“我”与父亲的对话。读出人物的情感心理。
根据我们刚刚品读的人物心理,把握朗读时的轻与重,停与连,快与慢,把握朗读的语气,读出人物的心理情感。
任务四:诗行·读后感
同学们读完这篇课文后又有什么收获或感受呢?
请同学们,请参照示例,用一首小诗,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四行以上)
提示:化用原文句子、成语、诗句、歌词等,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可以使诗行可读性强,余韵悠长。
从环节设置上来看,陈老师的第二堂课,也是对第一堂课的有效升格。陈老师的反思路径,也是十分明显的。如继续发扬课堂1设计的以诗导入,但是,在收尾学习成果反馈时,将原来写成就感的心理状态,转换为用小诗形式展现收获。让诗的艺术贯穿课堂始终。名师点评说,如果能用小诗形式,抒写心理动态和学生的心理成长,可能效果还会更好。又如,在课堂推进中,课堂2缩减了原来关于情节梳理和意图把握的内容,将重心侧向于在语境、情境中,引导学生揣摩心理。学生不仅仅在读文本,也是在文字和标点之间,展开心灵的对话和设身处地的感悟,最终凝聚为内心身临其境的感触,外化为诗歌的创作表达。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引导和学习姿态。
另外课堂2在环节表述上,也是特别用心的。从略读·解心路——精读·揣心理——入境·悟成长——诗行·读后感,颇有意识地倾向梯度化上升。并且还给学生十分鲜明的学习方法暗示。这样的教学推进,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教师的引导是思路清晰的,而学生的成长也是显性可见的。学生在层层体验和挖掘中,不断地深度感受“走一步,再走一步”整个过程的完整体验,实现了教学环节服务于教学点的目标,让教学设计与教学点达到了一致性,也就落实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反思教学执行的精彩点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
一、既依纲照本又广泛接触生活,体现继承优良传统和抓住时代脉搏的原则,充分做好信息搜集整理工作
语文教师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或只布置作文,或只重讲评作文,无暇顾及学生作文内容的积累。这就造成作文教学脱纲离本,因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全面又具体的要求,可以简括为材料积累,个性自由表达,文章修改三个阶段;另外,现行人教版教材指出,综合性学习中的作文训练是单元写作方法的总结与运用,是单元思想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故在作文教学中不能丢弃任何环节,也不能舍本而求其次,而应依纲照本,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搜集信息,积累信息,交流信息,上好信息交流课,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使信息课生动活泼,这就体现了把握时代脉搏这一原则。
那么,信息从何处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问题的关键。
1.从教材中来,第一信息当推教材
中学教材选文大都是古今中外文学中的名篇精品,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都可代表世界文学水准,其中有无数珍品宝藏可供挖掘,可提供写作的必要营养――材料,如写“信念坚强”方面的材料,在《我的信念》中居里夫人用一生的时间,诠释着对信念的不舍追求而取得了骄人业绩;在《荒岛余生》《走一步,再走一步》《伟大的悲剧》中鲁滨孙、莫顿・亨利、斯科特等人的勇敢坚强事迹……学生通过这些选语文不仅可积累丰富多彩的词汇、优美的词名、精彩的片段,还可以学习到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的肖像描写。细细揣摩,耐心品味,益处颇多,收效甚大。
2.从读写中来
读,指持久地读报摘抄杂志;写,坚持写日记,写读后感、观后感。报纸容纳着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军事和生活信息,是社会生活的浓缩,是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的天地,这便大大弥补了教材的不足。从思想角度看,它对学生思想道德健康成长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可视之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由此可见,报纸是学生的精神食粮,堪称学生第二教材,至于杂志,可适当开卷,摘抄积累,写心得体会,这样一来既增大了阅读量,又有利于学生适当练笔。日记则是学生生活的小天地,是学生笔耕的田野,是学生对现实生活思想的凝结。教师应要求学生写,鼓励学生写。写自己,写他人;写校内,写校外。叮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勤于思考,及时动笔,养成习惯,深挖滴水穿石,功在不舍的道理。
3.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上好语文活动课
语文活动内容丰富,有朗读课、演讲课、信息交流课,教师可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参观访问活动,还可深入实地调查。以上一系列活动既可优化教学结构,又可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还可激发学生情趣,陶冶情操,问题的关键在于精心谋划,妥善组织,保障实施。
以上几方面使学生在作文时有序可循、有法可依、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二、统一要求,照顾个性地布置作文
作文命题必须有一定的准则,按教材要求,每单元都有阶段性、综合性、话题性作文训练,而学生作文实际表明,凡命题符合学生心理,学生易作,爱写;反之,学生则无题可写,无话可说,进而产生厌烦或抵触情绪。故在作文命题时,教师要概括提出阶段作文要求,再让学生提出更符合自身实际的作文命题,充分照顾学生个性,或教师可提供更广泛的参考题目,方便一些学生展开想象,或可提供全命题作文,方便一些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写作,而不是泛泛而谈。
三、宏观把握,全员参与,互批互评,适当下水,对照范文,及时修改
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教师批阅,在班级容量较大的情况下或其他主客观原因,教师费力劳神,延长作文周期,得不偿失。我认为教师可选择班级作文水平好中差三类各几本,全面评价学生每次的作文情况。接着根据学生实际,可采用同桌或四人小组互阅互评的形式,让学生阅读,从中感悟,学习别人习作的优点,取长补短,发现并修改习作中不足,尝试写一些简短的评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评改、概括能力。互评后看看别人帮助自己修改的内容及评语。这种修改方式是在交流中进行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互改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此外,教师在讲读教学中要拓宽学生写作形式,不失时机地加强学生作文的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留守学生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Lif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Left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ENG Suheng
(Guigang Zhannan District Zhanjiang No.1 Middle School, Guigang, Guangxi 537133)
Abstract Students left is a special group appea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Rural students left, complete lack of education and long-term care for their parents, resulting in weak and disregard for life consciousness. Therefore, the language subject teaching students to stay life education is an urgent responsibility to educate;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subjects, in three main ways of life education to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r students left.
Key words junior Chinese; Chinese teaching; students left; life education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许多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外出而缺失家庭教育,在特殊的成长环境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忧虑的问题。其中,生命意识的淡薄及对于生命的漠视是留守儿童教育中一个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去年,我市的几起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事件均为留守学生,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出现留守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而自杀或是杀害他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发生在留守学生身上的这一系列悲剧,给教育者敲响了警钟:多关注留守学生,对留守学生的生命教育不容忽视;缺失了生命教育,其他一切教育都是空谈。
所谓的生命教育,不同的人有不同说法,李晗老师指出“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①北师大教授肖川认为,“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②这都包含着这样一个共同的内涵:“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从而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③生命是宝贵的,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教育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更应该让学生知道生命存在的价值,而且还应该为了生命而去拼搏、奋斗。
笔者认为,对留守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语文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④“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⑤我们可以把对留守学生的生命教育可以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将生命教育同语文学科教育相结合起来,让留守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受到熏陶而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对自己、对他人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态度,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 挖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的素材对留守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教材,这些文章有的直接阐释生命、有的呼唤人们热爱生命、有的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斑羚飞渡》、《爸爸的花儿落了》等这些文章,都为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这部分内容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让留守学生以及所有学生都领会这些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哲理和文化精神,汲取作品中的生命能量、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从而能够正确认识生命,学会珍惜生命,懂得如何面对生命过程中的困难。
此外,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在教材以外还有许多的教学素材存在着,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生命教育延伸到课外的素材。因为课外阅读材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语文教育的补充,教学之余,我们要有意识地指导留守学生对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题材进行阅读,使他们在阅读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从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 在阅读教学中对留守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教学渗透到教材的阅读教学中,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和作者达到了生命交流的境界,使阅读教学不仅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成为学生体验生命的过程。如:我们可以进行创设情景、烘托氛围。在阅读教学中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多种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的情感给学生进行生命体验提供一种适当的氛围。如:在教学《敬畏生命》时可以借助音乐,创设教学情境。上课前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然后教师介绍贝多芬失聪后仍然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的经历,一方面让学生体悟音乐旋律中迸发出的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命运交响曲》中对命运的挑战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后,把学生带进课文,感知课文,在情景与感知中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积极进取热爱生活的情操。
此外,在教学让学生中转换角色,经历生命也是阅读教学中一种极好的生命教育方法。在阅读中把学生带到文本中去,让学生成为文本中的角色去参加生命、体验生命的经历。如:在教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时,对于文中的精彩文段,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去朗读和感知。在朗读中体会、感悟文中角色在面临的生死考验有饥饿、恶劣的天气、个人体力的极度虚弱伤病以及野兽的威胁时,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
如在“……可是这个人也等了很久,那只给咬破了的手也抓住了狼的牙床。于是,慢慢地,就在狼无力地挣扎着,他的手无力地掐着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已经慢慢摸过来,一下把狼抓住五分钟之后,这个人已经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狼的身上。他的手的力量虽然还不足以把狼掐死,可是他的脸已经紧紧地压住了狼的咽喉,嘴里已经满是狼毛。半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馒流进他的喉咙。这东西并不好吃,就象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硬灌下去的……”这段细节描写中,可以先进行集体齐读,再小组朗读,然后有意识地让留守学生个人朗读,这样,在多重的朗读中,留守学生完全置身于文中主人公的角色,感受人与狼格斗的全过程。此时的主人公虽然伤残满身,体质极度虚弱,但由于他对生命的热爱,由于他的心没死,他对生的渴望之火没有熄灭,所以,他能向着那一点生命的目标不停地、不由自主地前进,因而他能够战胜这些各种困难并顽强地生存下来。这不能不让人惊叹: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在角色置换的阅读中让留守学生深深感悟到主人公的坚毅与顽强,那种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生命体验,使他们真正理解了生命的真谛,进而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
3 在写作教学中对留守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写作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写作可以直接表现学生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对留守学生“生命思维”的训练,在训练中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写作训练,激发留守学生以及全体学生的生命激情。以生命为题材的写作题材极为丰富,学生可以写自己对生命理解,也可以写他人的生命故事,还可以写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等等。“生命教育”的写作,既可以训练写作技能技巧,又可以使学生在写作中思考生命问题,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
另外,除了一般的写作训练外,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写读后感的方式进行生命教育的训练。在完成关于生命主题的文章的教学之后,布置学生写读后感,要求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思考以及自己从对文章的学习中得到的生命感悟和受到的启发通过自己的语言写出来,一方面既增强了学生的生命意识,另一方面也起到巩固教学内容的作用。
语文教学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而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同样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仅可以在阅读和写作中进行生命教育,而且在其他的教学环节中,如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口语训练等过程也一样可以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让生命教育潜移默化影响留守学生,唤醒留守学生的心灵。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进行渗透生命教育,教会留守学生懂得珍惜生命与尊重生命,懂得探索人生的真谛,使生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也使留守学生的生活快乐而多彩,生命辉煌而健全。
课题研究项目:2013年度广西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与留守学生德育问题的对接研究”(B2013202)
注释
① 刘济良,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0(12):25.
② 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福建论坛,2006(3).
③ 穆娇娇.呼唤生命教育,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