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信息安全的概念范文

企业信息安全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信息安全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信息安全的概念

第1篇:企业信息安全的概念范文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安全建设上逐步添加了上网行为管理、内网安全管理等新的安全设备,但信息安全防护理念还停留在防的阶段,信息安全策略都是在安全事件发生后再补救,导致了企业信息防范的主动性和意识不高,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企业IT运维环境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2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构建原则

企业信息化安全建设的目标是在保障企业数字化成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构建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建立企业完善的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制定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来保障信息安全制度的落实以及企业信息化安全体系的不断完善。基本企业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包括:分析企业数字化资产评估和风险分析、规划信息系统动态安全模型、建立可靠严谨的执行策略、选用安全可靠的的防护产品等。

2.2提高企业员工自身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在企业信息化系统安全管理中,防护设备和防护策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企业员工的行为也是维护企业数字化成果不可忽略的组成。所以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安全管理时,绝对不能忽视对人的行为规范和绩效管理。在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安全前,应制定企业员工信息安全行为规范,有效地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和数字化成果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保证企业信息安全。其次阶段递进的培训信息安全人才也是保障企业数字化成果的重要措施。企业对员工进行逐次的安全培训,强化企业员工对信息安全的概念,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的行为符合整个企业信息安全的防范要求。

2.3及时优化更新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当企业对自身信息安全做出了一套整体完善的防护规划时,就应当考虑采用何种安全防护技术来支撑整个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对于安全防护技术来说可以分为身份识别、网络隔离、网络安全扫描、实时监控与入侵发现、安全备份恢复等。比如身份识别的目的在于防止非企业人员访问企业资源,并且可以根据员工级别分配人员访问权限,达到企业敏感信息的安全保障。

3企业信息安全体系部署的建议

根据企业信息安全建设架构,在满足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安全防护体系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实施终端安全,规范终端用户行为

在企业信息安全事件中,数字化成果泄漏是属于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行为。企业信息安全体系建立前,企业员工对自己的个人行为不规范,造成了员工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实现信息外漏。比如通过U盘等存储介质拷贝或者通过聊天软件传递企业的核心数字化成果。对于这类高危的行为,我们在建设安全防护体系时,仅仅靠上网行为管理控制是不能完全杜绝的。应该当用户接入企业信息化平台前,就对用户的终端系统进行安全规范检查,符合企业制定的终端安全要求后再接入企业内网。同时配合上网行为管理的策略对员工的上网行为进行审计,使得企业员工的操作行为符合企业制定的上网行为规范,从终端用户提升企业的防护水平。

3.2建设安全完善的VPN接入平台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考虑总部和分支机构的信息化需要,必然会采用VPN方式来解决企业的需求。不论是采用SSLVPN还是IPSecVPN,VPN加密传输都是通用的选择。对于分支机构可以考虑专用的VPN设备和总部进行IPSec连接,这种方式更安全可靠稳定。对于移动终端的接入可以考虑SSLVPN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做好对于移动终端的身份认证识别。其实我们在设备采购时,可以要求设备商做好多种接入方式的需求,并且帮助企业搭建认证方式。这将有利于企业日常维护,提升企业信息系统的VPN接入水平。

3.3优化企业网络的隔离性和控制性

在规划企业网络安全边际时,要面对多个部门和分支结构,合理的规划安全网络边际将是关键。企业的网络体系可以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各体系之间的相互隔离和访问策略是防止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的重要环节。在企业多样化网络环境的背景下,根据企业安全优先级及面临的风险程度,做出适合企业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和访问控制策略。根据相应防护设备进行深层次的安全防护,真正实现OSI的L2~L7层的安全防护。

3.4实现企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统一管理

为企业信息安全构建统一的安全防护体系,重要的优势就是能实现对全网安全设备及安全事件的统一管理,做到对整个网络安全事件的“可视、可控和可管”。企业采购的各种安全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安全日志,如果单靠相关人员的识别日志既费时效率又低。而且不同安全厂商的日志报表还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当安全事件发生时,企业管理员很难实现对信息安全的统一分析和管理。所以在企业在构建信息安全体系时,就必须要考虑安全设备日志之间的统一化,设定相应的访问控制和安全策略实现日志的归类分析。这样才能做到对全网安全事件的“可视、可控和可管”。

4结束语

第2篇:企业信息安全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企业 信息化建设 信息安全

前言

当前,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各类企业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内容,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的方式,让自身生产与流通工作可以更顺利地进行,并利用互联网,创造出现代企业新型发展模式。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直处于一个平稳的发展状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受到诸多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和束缚,在信息的安全方面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如黑客入侵或是病毒入侵。如果企业信息存在的安全问题比较严重,不仅会给企业信息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还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一、造成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的原因

1.1内部原因

①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意识缺乏,目前,虽然很多的企业都提倡建设企业内部信息化,但是大部分企业过于注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得到的利益和优势,却忽略了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的安全问题。

②软件安装的技术比较落后,黑客与病毒的发展速度比软件技术更新速度快。

③管理操作不得当,在对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与操作的过程中过于粗心大意,给黑客与不法分子和黑客制造了入侵的机会,对企业的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④专业的管理人才缺乏,没有对企业的信息安全系统定制出合理的安全管理策略,且没有让专业的操作人员对统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致使企业信息系存在信息安全隐患[1]。

1.2外部原因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大部分来自于外部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建设在各类企业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许多的不法分子想尽办法对各类企业的信息进行窃取和破坏,以此来获得自身的利益。还有一部分企业为了得到竞争对手企业的各类商业信息,采用不正当的手段破坏或是入侵对手企业的信息系统,窃取对方企业的商业机密,以此来打倒对方。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

2.1企业不够重视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

就目前而言,国内的大部分企业都没有给予信息系统安全问题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近年来,虽然国内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内企业的信息安全程度也有所提高,但是大部分的企业还是没有意识到信息安全问题对企业的重要性,只看到了信息化建设给企业创造的短暂利益,而忽视了信息化建设信息安全的长远发展,未针对信息安全问题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致使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2.2企业信息化操作管理不到位

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多数的企业没有认识到对企业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和操作的重要性。相关的操作和管理人员在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操作中缺少合理性,导致黑客与入侵者有机可乘,造成企业信息外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的概念,其中的信息系统管理,信息安全系统的维护与升级都必须由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因此,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的缺乏和个人的素质对企业的信息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2.3可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软件较少

近年来,市场上各种类型的系统软件越来越多,但是能够真正用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软件却比较缺乏,特别是相较于国际市场,国内的软件无论是在适用范围,还是技术水平方面都比较落后,这也是给企业数据安全带来隐患的一大重要原因。

企业信息化建设使用的软件安全性能较低,很容易被病毒或是黑客入侵,从而对企业的信息安全造成威胁,虽然大部分的企业在商业机密信息方面设置了一定的操作权限,但是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比较容易出现员工操作权限重复的情况,操作人员的责任不够明确,从而导致企业信息外泄或是数据丢失[2]。

三、企业提高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性的对策

3.1企业需树立正确安全意识

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应该充分了解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意识到一旦企业的重要机密发生外泄或者是被窃取,将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并给竞争对手提供有利的机会。

因此,企业应该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防止信息安全问题的产生,树立正确的信息安全意识,以便为企业未来的信息化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3.2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管理

①正常来说,企业信息的系统使用任何的安全软件都有可能被攻击或被破解。在信息的安全防御过程中,最重要的并不只是信息技术,管理对于企业的信息安全系统来说也非常重要,只有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才能更有效提升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合理的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化建设,对于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②完善企业安全的风险评估机制。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并非是利用一种技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在平常的操作与管理中,所有的系统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缺点,因此,企业应该针对本身信息系统的优势和缺点建立相关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找到对信息系统安全造成影响的漏洞和原因,并及时地进行处理,以有效降低企业信息系统被攻击的可能性。

3.3运用安全性较高的防护软件

尽管所有的防护软件都有办法破解,但是安全性越高的防护软件,破解的难度就越大,企业信息被窃取或是泄露的可能性也就越低。因此,企业在对安全防护软件进行选择时,不应该为了节省企业的成本,而在信息系统中使用一些安全性较低的防护软件,应该选技安全系数较高的防护软件,防止信息系统出现安全问题,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3.4加强企业的网络管理

大多数的不法分子都是通过网络对各个企业的信息进行窃取和破坏,因此,企业需要加强企业的网络管理,以确保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可以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企业应该依据信息安全的等级、种类制定出相关的防护措施和方案,并提前制定好信息安全事故发生之后,企业应该采取的解决措施[3]。在企业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胁时,企业应该及时成立起危机处理小组,让该小组依据信息安全危机处理的步骤与预案,进行危机处理,防止危机处理不当而出现更加严重的连锁危机。此外,企业应该对内部的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与教育,提升员工信息安全管理意识和安全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从而有效防止企业自身失误而造成的信息安全问题。

四、结束语

总之,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其发展和生存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只看到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没有意识到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信息系统还处在一个长期不设防的状态当中,这一情况直接影响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因此,为了提高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企业就应该重视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树立正确的信息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体系,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可能会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以确保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安全性。

参 考 文 献

[1]艾戬.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9(3):101-102.

第3篇:企业信息安全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9-0000-01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Cai Wenjian

(Fujian Shishi Electric Power Co.,Ltd.,Shishi362700,China)

Abstract:Power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application security is the safe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s and reliable power supply to ensure the commun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es,social stability and people's points of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power of information security,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s in the analysis of power based on the pow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wer proposed to protect the basic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policy.

Keywords:Electric Power;Information security;Management;Study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网络的延伸、应用的普及和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研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制定和实施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战略、建立全方位、动态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己成为当前电力系统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电力信息安全的含义

电力信息安全是指电力主营业务系统及企业信息安全,保障不被未经授权者访问、利用和修改,为合法用户提供安全、可信的信息服务,保证信息和信息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

二、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一)电力信息安全管理风险分析。管理是网络中安全得到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来自内部网络入侵必须的部分。由于近年计算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计算机信息安全策略和技术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在电力系统各种计算机应用中,对信息安全的认识跟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安全意识薄弱、责权不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都可能引起安全管理的风险。

(二)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分析。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目前电力企业在机房建设(包括水源、消防、门禁等)、重要设备的访问管理方面都存在缺陷,亟待解决。如在网络介质的安全方面由于大都采用内部专用网络,但楼层交换机的机柜位置不安全,非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接触到,这给内部的攻击或窃密行为提供方便之门。

(三)电力企业信息网络连接安全风险分析。电力企业的部分用户由于工作需要连接了因特网,同时没有服务器供外部访问,用户连接因特网时没有做到与内网的物理隔离,这给网络带来危害;局域网内部用户有意或无意对系统进行了攻击和窃密行为;内部其它单位用户对本网络的攻击行为,类似因特网外部连接风险等众多因素也都对网络安全构成了威胁。此外,受人员水平、设备性能等方面因素制约,使整个电力信息网的外部边界保护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必然降低整体边界安全防护能力。

(四)支撑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分析。许多电力企业没有完整的备份策略,备份工作没有计划,备份不及时,没有备份恢复预案;介质管理不规范,没有对备份介质做库存、领取、使用、借用、存放等方面的跟踪记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灾难恢复计划要素的所处的水平较低,应重点加快制定有关灾难恢复的管理制度,以及备份设备的更新。

三、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一)电力信息安全管理措施。1.健全信息安全组织保证体系。成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至少应配备2名安全专职管理人员,明确权利与责任,分别负责各系统的安全审计,并相互制约。2.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参照国际最佳实践,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形成省、地两级安全管理体系。3.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的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高级管理部门应当对全体员工,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强化信息安全意识。

(二)电力信息安全技术措施。1.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物理各环境的安全目标防止对企业工作场所和信息的非法访问、破坏和干扰或避免造成资产的流失、受损。建立省电网级认证授权中心,提供目录服务、身份管理、认证管理、访问管理等功能,实现主机系统、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应用系统等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对电力企业重要网络设备配置文件进行完整性检查保护,防止主机系统及网络设备配置文件的篡改,对系统文件遭到修改及破坏可以及时发现修复。2.网络控制技术。网络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主要包括:(1)防火墙技术。(2)审计技术。(3)访问控制技术。(4)安全协议。3.备份恢复技术。备份恢复技术主要包括备份技术、冗余技术、容错技术和不间断电源保护4个方面的内容。备份恢复与容灾中心具有关联性,建立容灾中心的单位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灾备恢复的演练,没有容灾中心的单位应将营销、生产、财务等核心数据定期进行异地备份,并定期进行备份恢复演练,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结束语

第4篇:企业信息安全的概念范文

a)IT技术应用程度的评价。通过IT技术的评价,可以得知信息技术在多大程度上支持管理系统的功能,更多得熟悉系统采用的技术先进性和可靠性,在用户体检界面和系统运维等方面也可以有更多了解。b)数据应用程度的评价。信息系统的运行要靠数据的开发和利用来支持,数据是信息系统的血液,对数据应用程度的评价,主要包括评估数据应用水平以及企业知识管理水平,主要通过数据的收集、加工、报表展示等方面进行评价。c)信息安全的评价。当前,利用相应的信息系统窃取、扰乱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内容的恶意事件逐渐增多。2014年,国家成立网络语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从国家层面高度功重视信息安全问题,企业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信息安全形势,因此,企业信息化安全的评价应当作为信息化建设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足够的重视。d)人力资源的评价。系统需求方、系统开发商、系统运维团队、系统用户等都是信息化建设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主体。人力资源评价,应重点考察系统开发和运维人员的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能力,以及软件技术与应用需求的结合能力;其他人员应侧重于员工执行力的提高和员工参与信息化程度的评价。e)信息化组织和控制的评价。企业比如利用完善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定严格的信息化相关标准,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信息建设过程管控以及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该项工作主要评价信息化规划、组织与控制机制与企业日常管理的融合程度。f)效益的评价。信息化的本质是投资,投资必须要有产出。信息化的效益评价包括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两种。常见的如减少人工时、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等。通过效益评价,可以让管理层对信息化的资本投入有清晰的概念,也是通常信息化项目立项时的重点考虑因素。

2某企业信息化评价整改措施及效果

笔者所在企业,在近年开展以ERP为建设重点,覆盖全产业链的大规模信息化建设后,采取专项工作,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内容涵盖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数据资源利用、信息安全、信息化队伍建设、信息化组织和管控、信息化效益等主要方面。通过该项工作,笔者所在企业找到了制约其信息化建设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升的严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如下具体改进措施:a)针对发现信息技术的问题,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基础,一是统一规划了信息化建设蓝图,实施一个基础网络平台的网络拓扑改造、应用系统分层以及和一致的信息化管控体系,二是统一基础设施标准和规范,三是拓宽网络主链路、建设备份链路、保障通讯畅通。b)针对发现的信息资源问题,公司首先确立信息化愿景: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公司信息安全,支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是确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四统一原则;三是确立“IT是技术的提供者、业务的支持者”的定位;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立项论证和建设过程管控。c)针对发现的信息安全问题,公司首先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其次,快速实施统一身份认证的准入控制系统,实施强制密码策略;第三,每年定期开展计网络安全大检查和培训;第四,每年对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测评和整改;第五,建设灾备中心。d)针对发现的人力资源问题,公司一是建立IT岗位序列,明确人员晋升标准;二是引进社会成品人才;三是组织技术交流、培训和认证;四是加强信息化专、兼职机构建设。e)针对发现的组织和控制问题,公司首先编制、颁布信息化规划;其次,理顺管理流程,明确以CIO制度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组织架构;第三,全面建立健全信息化内控制度体系。f)针对发现的经济效益评价问题,公司建立了信息化立项论证和评价体系,颁布信息化后评价办法和指标。对重点项目进行立项时的定量或定性效益评价,完工验收满一年后开展后评价。

第5篇:企业信息安全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供电 网络终端 计算机 信息安全

1 信息网络安全面临形势

所谓信息安全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的现代信息系统,其安全定义较为明确,那就是:保护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相关数据,使之不因为偶然或者恶意侵犯而遭受破坏、更改及泄露,保证信息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在电力企业,信息安全主要强调的是消减并控制风险,保持电力生产经营业务操作的连续性,并将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供电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SG-ERP系统的实施,为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和“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信息网络桌面终端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分析

供电企业经过多年的信息安全建设,已建成了“双网双机、分区分域、等级防护、多层防御”的信息安全防护总体架构,网络隔离及网络横纵向边界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已日趋完善。由于网络用户人员数量庞大、情况复杂、分布广泛等问题的存在,信息安全的防护重点逐渐从网络层面向终端用户计算机层面转移。

涉及信息网络终端计算机的常见威胁、隐患和风险主要包括:恶意访问、信息泄露、破坏信息的完整性、非法使用、窃听、业务流分析、内部攻击、特洛伊木马、陷阱门、抵赖、电脑病毒、业务欺骗等。

上述风险对于供电企业信息安全产生巨大威胁,任何一台网络终端计算机出现信息风险漏洞,将直接波及到整个网络的信息安全,已经采取的网络边界、数据审计等防护措施将形同虚设,黑客或恶意破坏者就能轻而易举绕过所有安全防护、长驱直入、大肆破坏,对供电企业内部应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生产经营业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 网络桌面终端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3.1 信息安全防范重在管理

由于网络终端计算机分布的复杂性可知,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信息安全并不仅仅是信息专业管理部门和运行维护单位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全面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是确保信息安全的首要解决措施。

(1)建章立制,规范信息安全全过程管理。针对信息网络和终端安全风险,针对性地制定《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固化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建立网络终端接入-调整-拆除-报废的全过程控制体系,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将信息安全责任和压力层层下放,可以有效促进信息安全标准要求的贯彻落实。

(2)强化信息网络运行维护。采取对信息内外网终端计算机的人工抽检和技术巡检方式,定期开展对网络的全面核查,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高密度检查路由器、交换机等信息网络设备和防火墙、IPS等安全设备的策略配置,确保与业务需求相匹配。

(3)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作为信息安全保障基础性工作,针对信息系统的潜在威胁、薄弱环节、等级化防护措施、信息内外网隔离措施等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有效指导各单位系统地开展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和安全整改加固工作。

(4)严防网络终端计算机违规外联。违规外联是指信息网络及终端计算机设备违反相关规定连接了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其他网络。具体措施包括:计算机不得使用双网卡、严禁“一机双网”、内网计算机严禁外借、内部计算机统一外修出口、内部网络严禁私设路由器、严禁使用无线上网卡、手机、无线路由器等方式私自接入互联网、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设任何形式的互联网出口、严禁外来人员使用内部计算机等。

(5)加强宣传培训,将信息安全要求传达到每位终端用户。信息安全并不仅是信息专业部门要面对的问题,如果大家不严格遵守相关的信息安全要求,信息安全事件就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考虑到网络用户的参培时间不可控的因素,可以采取分层级、多批次培训的方式,将信息安全知识和相关要求层层传达到每位用户。

3.2 充分利用信息安全技术手段

(1)部署桌面终端安全管理软件。桌面终端管理系统是确保桌面终端计算机安全的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基本功能应包括:内网计算机资产管理、运维管理、非法外联监控、注册基本管理、安全管理、安全监控强审计、网络接入控制、补丁管理、文件分发管理等。通过桌面终端管理系统的部署,可以全面掌控网络终端计算机的安全运行状况,有效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效率。

(2)实行网络安全准入。综合采用设备监控、隔离检查、网络协议检测等多种技术,通过入网安全审核、账号弱口令检测、桌面管理系统客户端和防病毒软件安装更新检查等,及时保证终端达到安全入网要求。

(3)架设网络版杀毒软件和补丁更新。为了确保杀毒软件安装率100%,确保病毒库和操作系统补丁随时更新,在网络内部架设网络版杀毒软件和补丁更新服务器,以服务器-客户端的方式主动推送病毒库和操作系统、应用系统补丁,及时封堵终端计算机安全漏洞。

(4)利用安全移动存储介质交换数据。应用实施范围界定为接入信息网络的所有计算机设备,在终端计算机上安装安全移动介质系统客户端,通过服务器端平台进行安全策略配置,使终端计算机上的移动介质使用符合相关安全要求,最大程度地封堵通过移动介质非法外传或导入信息的漏洞。

(5)加强网络边界处防火墙、IPS、上网行为审计等系统防护。一方面防范外部网络对于信息内网的安全攻击和恶意入侵,另一方面可以全面核查内网计算机的上网行为,对于敏感信息、发送敏感邮件等违规行为予以自动阻断。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网络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会不断变化,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安全管理问题,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每位终端计算机设备使用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时刻牢记信息安全,杜绝安全隐患,严格遵守信息安全规定,共同维护信息网络和终端计算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邵波,王其和.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第6篇:企业信息安全的概念范文

网络安全是一个较为系统的概念,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可靠性是建立在集成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础之上,由于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而对众多供电企业的网络安全构成威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网安全生产系统、电力调度监控系统以及用电营销系统等已广泛应用于供电企业中。应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可确保各应用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有效提高各系统数据传输的效率,实现数据集中和数据资源共享[1]。但是,网络信息中仍然存在较多安全问题,需要对其给予重视,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并加强防护对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行以及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地级市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1.1内网网络结构不健全

现今,地级市供电企业的内网结构未能达到企业内网网络信息化的良好状态,其结构还不够健全。地级市供电企业由于条件有限,对信息安全工作的投入并不多,使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加上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使得内网网络缺乏健全性。但是,随着营销、生产、财务等各个专业的信息系统的上线投运,使得整个信息管理模式中较为薄弱的网络安全系统成为最短板。

1.2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不够

要使网络信息安全得到保障,就要提高地级市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地级市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具有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的特点。年轻职员的操作能力不够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等相关知识没有足够的积累;而老龄职工又难以完全掌握网络信息安全,跟不上信息化的更新脚步,对新型网络技术的了解不全面等[2]。这也是地级市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给予重视。

1.3网络信息化机构漏洞较多

当前地级市供电企业的网络信息化管理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各类系统的数据存储、关键流程流转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但由于安全管理的漏洞较多,所承载的网络平台的安全性也较低,使信息管理的发展不具平衡性。针对现状来看,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所导致的关键保密数据外泄是对地级市供电企业最具威胁性的安全隐患。虽然应用各种计算机准入技术和可移动存储介质的加密技术可保障企业信息网络安全,但是还存在操作系统正版化程度严重不足的情况[3]。由于被广泛使用的XP操作系统在企业内已停止更新,导致操作系统的针对性攻击越来越频繁。一旦出现计算机网络病毒,就会在企业内部的计算机中进行大规模传播,从而为相对公开化的网络提供了机会,导致计算机系统遭到恶意破坏,甚至系统崩溃。不法分子就会趁机盗取企业的机密文件,对供电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篡改,毁灭性地攻击供电系统,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供电系统的大面积瘫痪。

2对地级市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2.1加强对网络设备的管理

采用内外网物理隔离,在内网边界设置入侵监测系统;在内外网边界同时设置千兆硬件防火墙。对VLAN装置进行优化,对局域网合理分割安全区域;对于VLAN之间的信息交换进行严格规划,访问控制列表须详细规划,对VLAN的合法访问给予授权,对非法访问则进行隔离,同时还要运用VACL优化访问控制列表,使其安全性得到保障。入侵监测系统的配置可对利用常用端口的漏洞所实施的攻击以及病毒进行防范。

2.2加强对服务器的管理

专用业务服务器的访问权限较严格,其访问精度须达到“终端级别”;采用VACL隔离无需相互访问的服务器。仔细认真地整理和统计服务器中应用系统的使用对象及需开放的服务端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逐一匹配IDS到开通的服务端口中,并对同一源地址、目的地址的连接次数进行限制,控制数据包的大小,监控对主机提供服务的端口,如果发现有攻击行为就会自动连接到防火墙模块。

2.3加强对终端设备的管理

设置北信源内网安全管理系统可对终端设备管理进行强化,从而保护内部资源与网络的安全。这个系统是由移动存储管理、文件保密管理、补丁管理和终端管理构成,终端管理系统可使桌面行为监管、准入控制、外设与接口管理、终端资产管理等功能得以实现。补丁管理系统是分析系统漏洞以及对流量进行控制,而文件保密管理和移动存储管理是对文件、目录、U盘、磁盘盒等进行保密管理。

2.4防火墙的拦截

防火墙被称为控制逾出两个方向通信的门槛,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保护的一种技术措施,也是对网络中的黑客入侵进行阻止的有力屏障。在电力系统杀毒软件的基础上再对防火墙软件系统进行配置是安全性较高的措施,并且可以预防黑客或不法分子的入侵,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系统的备份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可定期检查备份,使其有效性得到保证[4]。防火墙系统由过滤防火墙、防火墙和双穴防火墙组成。过滤防火墙是设置于网络层的,它能够实现路由器上的过滤。防火墙又称应用层网管级防火墙,由服务器和过滤路由器组成,是目前最流行的防火墙。双穴防火墙主要是对一个网路的数据进行搜集,并选择性地将数据发送至另一个网络中。在电力系统中合理、科学地配置防火墙可保障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同时对网络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2.5使用正版化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并及时升级

使用正版化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具有专业有效的售后服务支持,可随时请专业人员对电脑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另外,随着人们对软件功能要求和硬件升级的不断提高,使用正版化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可随时获得安全升级,避免盗版软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防范企业隐私信息外泄。因此,地级市供电企业应使用正版化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并及时进行升级,以使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2.6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地级市供电企业应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其计算机网络信息窃密泄密的防护水平以及综合能力。严禁将泄密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进行连接,在非泄密计算机或者互联网中对机密文件进行处理,落实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5]。还可设立安全保密管理系统,签署保密协议,对供电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与监督进行加强,定期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查。做好文件的登记、存档和销毁工作,对系统中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从而保证地级市供电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另外,企业也应严格遵循相关的信息保密工作文件要求,防止外部侵害和网络化所造成的机密泄露。

3结束语

第7篇:企业信息安全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云会计;会计信息;安全

1云会计的基本概念及其优势介绍

1.1云会计的概念

云会计的概念主要来源于“云计算”,2006年云计算概念被Schmidt首次提出。所谓云计算,是一种用户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网络访问变得便捷,同时也逐渐符合每个人的需要,网络资源能够得到迅速充分的应用。云会计概念是基于云计算演变而来的,云会计是基于互联网网络的前提下,运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出一个会计核算管理决策于一体的网络会计信息服务系统。

1.2云会计的优势介绍

云会计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企业的私人订制手段。他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会计软件功能和会计模板。这样的方式首先满足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操作员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其次这样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企业的成本,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可以进行日常运营;最后云会计的效率相比人工有一定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用最低的成本获取了最大的价值。

2当前我国云会计背景下面临的信息安全隐患

2.1宏观层面

云会计在我国的推广和运用正在逐步进行,但由于我国在云计算技术方面相较于发达国家起步较低,发展水平还未完全达到社会与实践的要求,很多技术和产品还处于研发阶段,不管是在云会计的平台中还是对企业的服务水平上都还有待完善。因此,从宏观层面上来讲,我国相对于云会计安全的法律法规还未成形,对云会计技术下的一些潜在的信息安全隐患也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衡量指标,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也缺乏对云会计的监督管理,会计协会对云计算会计人员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从业的门槛偏低,企业和相关部门也不明白对云会计人员的培训应当如何进行,从而导致市场中云会计服务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市场中漏洞扩大,很多不法分子趁此机会偷取公司机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2.2微观层面

由于云会计技术尚在研发阶段,加之网络信息技术难以对用户隐私进行保密,导致云会计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云会计是指会计信息在云计算网络服务平台中实现数据传输、分析、存贮以及信息数据的备份,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泄露相关信息,对企业的危害是难以估计的。同时,当前很多云会计服务供应商都是采取一个平台对应多个用户的模式,这样加大了平台的使用弹性,节约了成本,但是也将企业信息安全暴露在其他企业面前。

3提高我国云会计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安全的策略和措施

3.1基于国家监管的角度

(1)不断完善和健全云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上文中提到,缺乏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监管的云会计平台会影响经济市场的平稳,打破市场秩序。因此,我国应当不断完善和健全与云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众所周知,法律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也是维护市场和用户权益的根本保障。如果将与云会计相关的行为和信息安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公布,不管是对用户还是平台供应商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市场环境也会逐渐趋于良好,将云会计行为进行硬性规范,才能杜绝不法分子的肮脏手段,维护市场平稳,保护企业利益。(2)对平台供应商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平台供应商的信用直接影响着云会计的信息安全。因此,相关部门和会计协会应当提高会计准入的壁垒,对平台供应商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且公开于企业用户手中,用户可以根据相关信息自由选择平台供应商,同时,用户也能够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责,对于安全系数不达标的供应商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从而保证会计市场的正常竞争。

3.2基于平台供应商的角度

平台供应商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完善云会计的使用需求和相关技术,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首先,供应商应当定期对平台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漏洞要及时打上补丁,确保用户的信息安全;其次,供应商的想关人员要签订保密协议,保证相关机密和用户信息不从中流出,积极关注当前国际中先进的云会计技术,立足我国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相关技术;再次,供应商要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树立自身形象,打造自身价值品牌;最后,供应商应当制定应急预案,面对突发事件才能保持镇定,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利益。

3.3基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

虽然云会计的技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台供应商,但是企业管理层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首先,企业管理层应当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每一个模块的会计人员应当将自己的操作信息进行记录,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其次,在内部设立监管岗位,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管,从而确保流程的规范性;最后,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云会计为企业提供了便利,但是企业会计信息安全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只有不断完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查供应商资质和信用,不断提高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建设水平,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保证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碧芸,赵旭.浅谈云会计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安全的提升[J].现代营销,2017(4).

第8篇:企业信息安全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水平;体系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完备性、科学性、可行性、重点性、动态性等原则。指标内容应该覆盖企业信息化体系的所有要素,反映企业信息化过程的各个环节,并且重点突出,适应变化,易懂、易用。指标数据应该便于采集、分析和比较,从而有利于企业改进自身信息化建设。

作为专门从事信息化评价的机构,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并了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并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化评价,影响很大,几乎成为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基础。它包括3大类指标:基本指标、补充(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所谓基本指标是指能体现企业信息化基本状况的统计指标,其反应的是企业基本发展情况,实践中多用来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所谓补充指标是指以企业在基本指标的基础上,从企业自身特征出发,结合整个行业特点,参考相关的标准,对企业信息化的实效性客观评价的指标。它具有定量分析的特点。其主要通过适宜度和灵敏度两大指标构成,适宜度指标主要包括:战略适宜度、投资适宜度、应用适宜度、资源匹配适宜度和组织与文化适宜度。灵敏度指标主要包括:信息灵敏度、对外反应灵敏度和管理效率灵敏度。适宜度和灵敏度两项指标的得分总和即为效能指标的得分。多用来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进行定级。所谓评议指标是由第三方的专业评价机构,组成专家组对影响企业信息化实效的特殊因素展开判断的评价指标,从而形成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定性分析结论。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对所有企业都具有指导评价效用,从企业化信息化战略规划、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状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安全、企业效益等6个方面(准则或一级指标),用21个指标定量而客观地描述了企业信息化状况,便于认识企业信息化基本状况和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值(总指数)I反映了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状况(水平),其计算如下所示:

I表示指标体系的总得分,表示第i类准则(―级指标)的得分。表示第i个准则的权重,所有指标权重的和为l00%。权重表将基本指标划分成6个大类,每―类的权重设计如下:战略地位:10%:基础建设:20%;应用状况:20%;人力资源:15%;安全:5%;效益指数:30%。而如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多层次的,即准则下面还有子准则,则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是第i个准则下属的个子准则的指标值;是相应指标的权重系数,具体可根据层次分析法等,结合政策导向确定。j=1,2,…,,i=1,2,…,n。,各基本指标简述如下:

(1)信息化重视度(分)。从三方面评价:主抓信息化工作领导者的地位;CIO职位的级别设置;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和预算。

(2)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包括:软件、硬件、培训、专业IT人员的聘用费用、维护费用。其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3)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

(4)网络性能水平(分)。

(5)计算机连网率(%)。

(6)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信息化手段在企业进行日常生产管理、市场调查、销售数据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员工培训等领域的运用覆盖率。

(7)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主要包括:信息流程的监控、电子公文交换、文档共享、收发文管理、会议管理、信息、信息集成、业务学习、企业员工个人数据管理、企业档案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日程安排等全方位的企业办公自动化应用。

(8)决策信息化水平(分)。根据初级水平、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3个级别定性评价。其中级别划分标准如下:

初级水平:依据广泛的信息资源,经过采集、初步分析处理后为企业决策提供初步参考。

中级水平:对采集的数据资源进行较为详细的处理,然后优先出可靠的决策执行方案,从而更进一步地支持政策的制订和执行。

高级水平:开发出人工智能分析系统,依据系统分析,来智能化进行决策。

(9)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根据初级水平、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3个级别定性评价。其中级别划分标准如下:

初级水平:企业主要业务流程信进行息化管理,缺点是容易造成部分主要业务流程出现信息孤立现象。

中级水平:企业绝大部分(80%)的主要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并且可以各流程间可以充分共享数据信息。

高级水平:信息化水平涵盖企业全部主要业务流程,实现管理最优化控制。

(10)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分)。这部分通过以下两大类进行评价:服务对象列表和服务功能列表情况。其中:服务对象列表包括企业员工管理、管理决策者、企业终端客户、供应商、其他合作伙伴。服务功能列表包括信息、网上采购、网上销售、客户网上自助服务、员工入口、移动商务、消息自动传送、业务报警功能等。

(11)网络营销应用率(%)。企业整个营销收入中,通过电子商务成交的部分所占的比例。

(12)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企业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覆盖率以及信息化数据的整合效能和水平。其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购销存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分销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13)人力资源指数(分)企业员工大专(含)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员工总数的百分比。

(14)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包括:企业员工掌握IT技术的人数占总员工的比例;管理层非专业IT技术员对信息化技术学习掌握的水平。

(15)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为维护企业信息安全所投入的费用:软件、硬件、安全培训、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支出等。

(16)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为强化企业信息安全,企业对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企业信息安全制度的制定,保护企业高层信息安全的措施,其它一些有关信息化防范安全措施,如,企业信息实时和定时备份;企业要具备2个以上的ISP;企业级杀毒软件安装,并及时升级程序;单机版杀毒软件安装,并保证及时升级;邮件加密保护;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并有专业IT人员维护;企业档案、员工信息服务器、网络服务器等网络流量相关设备要有备份。

(17)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平均占用的资金/全部流动资金

(18)资金运转效率(次/年)。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增长幅度的计算方法:

(19)增长指数。通过企业自身的调查报表,计算出企业某一时期的销售收入和营利利润的增长比率,并与同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和营利利润增长比率,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准确分析企业自身的发展,确定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层次,判断企业信息化在相关方面带来的影响。

总之,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化的概念在国内普及,特别是互联网带动了国家信息化全面建设,人们开始从国家、地区和企业等多个层面开展信息化水平或绩效方面评估。信息化评价是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我国信息化评价的发展历程比较短暂,涉足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单位尚不多,还需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素华.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J].商业时代,2007,22.

[2]蔡荃.企业信息系统资源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

第9篇:企业信息安全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电力;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技术手段

一、电力信息化应用和发展

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已经基本构建完成,硬件设备数量和网络建设状况良好,无论是在生产、调度还是营业等部门都已实现了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新世纪开局阶段的潮流。在网络硬件方面,基本上已经实现千兆骨干网;百兆到桌面,三层交换;VLAN,MPLS等技术也普及使用。在软件方面,各应用十要包括调度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营销信息系统、负荷监控系统及各专业相关的应用子系统等。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系统在电力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研、设计等各个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安全生产、节能消耗、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逐步健全和完善了信息化管理机制,培养和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队伍,有利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

二、电力信息网安全现状分析

结合电力生产特点,从电力信息系统和电力运行实时控制系统2个方面,分析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电力信息系统已经初步建立其安全体系,将电力信息网络和电力运行实时控制网络进行隔离,网络间设置了防火墙,购买了网络防病毒软件,有了数据备份设备。但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是不平衡的,很多单位没有网络防火墙,没有数据备份的概念,更没有对网络安全做统一,长远的规划,网络中有许多的安全隐患。**供电公司严格按照省公司的要求,对网络安全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网管软件的安装、VerJtas备份系统的使用,确保了信息的安全,为生产、营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但有些方面还不是很完善,管理起来还是很吃力,给网络的安全埋伏了很多的不利因素。这些都是将在以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电力信息网安全风险分析

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安全意识亟待提高。电力系统各种计算机应用对信息安全的认识距离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对新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认识不足。

缺乏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电力系统虽然对计算机安全一+直非常重视,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完善的能够指导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的管理规范。

急需建立同电力行业特点相适应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相对来说,在计算机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投入较少。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应建立一套结合电力计算机应用特点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

计算机网络化使过去孤立的局域网在联成广域网后,面临巨大的外部安全攻击。电力系统较早的计算机系统一般都是内部的局域网,并没有同外界连接。所以,早期的计算机安全只是防止外部破坏或者对内部人员的安全控制就可以了,但现在就必须要面对国际互联网上各种安全攻击,如网络病毒、木马和电脑黑客等。

数据库数据和文件的明文存储。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一般存储在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的数据库中或操作系统文件中。以明文形式存储的信息存在泄漏的可能,拿到存储介质的人可以读出这些信息;黑客可以饶过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控制获取这些信息;系统后门使软硬件系统制造商很容易得到这些信息。弱身份认证。电力行业应用系统基本上基于商业软硬件系统设计和开发,用户身份认证基本上采用口令的鉴别模式,而这种模式很容易被攻破。有的应用系统还使用白己的用户鉴别方法,将用户名、口令以及一些安全控制信息以明文的形式记录在数据库或文件中,这种脆弱的安全控制措施在操作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敏感性不断增强的今天不能再使用了。没有完善的数据备份措施。很多单位只是选择一台工作站备份一下数据就了事,没有完善的数据备份设备、没有数据备份策略、没有备份的管理制度,没有对数据备份的介质进行妥善保管。

四、电力信息网安全防护方案

4.1加强电力信息网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的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其实施力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策略被理解的程度和被执行的效果。为了保证安全的成功和有效,高级管理部门应当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用户、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所有的企业人员必须了解并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策略。在安全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普遍性。

主管信息安全工作的高级负责人或各级管理人员,重点是了解、掌握企业信息安全的整体策略及目标、信息安全体系的构成、安全管理部¨的建立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等。负责信息安全运行管理及维护的技术人员,重点是充分理解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掌握安全评估的基本方法,对安全操作和维护技术的合理运用等。

信息用户,重点是学习各种安全操作流程,了解和掌握与其相关的安全策略,包括自身应该承担的安全职责等。当然,对于特定的人员要进行特定的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应当定期的、持续的进行。在企业中建立安全文化并纳入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4.2电力信息髓安全防护技术措旌

(1)网络防火墙:防火墙是企业局域网到外网的唯一出口,所有的访问都将通过防火墙进行,不允许任何饶过防火墙的连接。DMZ区放置了企业对外提供各项服务的服务器,既能够保证提供正常的服务,又能够有效地保护服务器不受攻击。设置防火墙的访问策略,遵循“缺省全部关闭,按需求开通的原则”,拒绝除明确许可证外的任何服务。

(2)物理隔离装置:主要用于电力信息网的不同区之间的隔离,物理隔离装置实际上是专用的防火墙,由于其不公开性,使得更难被黑客攻击。

(3)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先进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构架,最大限度地、全天候地实施监控,提供企业级的安全检测手段。在事后分析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界定责任人和责任时间,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入侵检测系统采用攻击防卫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高识别率、规则更新迅速等特点。

(4)网络隐患扫描系统:网络隐患扫描系统能够扫描网络范围内的所有支持TCP/IP协议的设备,扫描的对象包括扫描多种操作系统,扫描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工作站、防火墙、路由器、路由交换机等。在进行扫描时,可以从网络中不同的位置对网络设备进行扫描。

扫描结束后生成详细的安全评估报告,采用报表和图形的形式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方便直观地对用户进行安全性能评估和检查。

(5)网络防病毒:为保护电力信息网络受病毒侵害,保证网络系统中信息的可用性,应构建从主机到服务器的完善的防病毒体系。以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对整个网络部署查、杀毒,服务器通Internet从免疫中心实时获取最新的病毒码信息,及时更新病毒代码库。同时,选择的网络防病毒软件应能够适应各种系统平台、各种数据库平台、各种应用软件。

(6)数据加密及传输安全:通过文件加密、信息摘要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来实现文件存储和传输的保密和完整性要求,实现对文件访问的控制。对通信安全,采用数据加密,信息摘要和数字签名等安全措施对通信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保护,实现数据在通信中的保密、完整和不可抵赖性安全要求。对远程接入安全,通过VPN技术,提高实时的信息传播中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7)数据备份:对于企业来说,最珍贵的是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数据信息。数据备份和容错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建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数据备份设施及切合实际的数据备份策略。

(8)数据库安全:通过数据存储加密、完整性检验和访问控制来保证数据库数据的机密和完整性,并实现数据库数据的访问安全。

4.3电力信息网安全防护管理措施

技术是安全的主体,管理是安全的灵魂。只有将有效的安全管理实践自始至终贯彻落实于信息安全当中,网络安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才能有所保证。

(1)要加强信息人员的安全教育,保持信息人员特别是网络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防止网路机密泄露,特别是注意人员调离时的网络机密的泄露。

(2)对各类密码要妥善管理,杜绝默认密码,出厂密码,无密码,不要使用容易猜测的密码。密码要及时更新,特别是有人员调离时密码一定要更新。

(3)技术管理,主要是指各种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策略,如防火墙、物理隔离设备、入侵检测设备、路由器的安全策略要切合实际。

(4)数据的备份策略要合理,备份要及时,备份介质保管要安全,要注意备份介质的异地保存。

(5)加强信息设备的物理安全,注意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存储介质等设备的防火、防盗、防水、防潮、防尘、防静电等。

(6)注意信息介质的安全管理,备份的介质要防止丢失和被盗。报废的介质要及时清除和销毁,特别要注意送出修理的设备上存储的信息的安全。

五、电力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理顺技术与管理的关系。

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不能仅仅只从技术上考虑,要防止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2)解决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关系。安全方案要能适应长远的发展和今后的局部调整,防止不断改造,不断投入。

(3)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必须建立起一套系统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参照国际上通行的一些标准来实现。

(4)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全局的管理问题,网络上的任何一个漏洞,都会导致全网的安全问题,应该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分析网络的安全及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