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龄化城乡倒置范文

老龄化城乡倒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龄化城乡倒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龄化城乡倒置

第1篇:老龄化城乡倒置范文

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按照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这一国际上划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接近1.8亿。预计到二0五一年将达到四亿多的最高值,之后将维持在三至四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中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百分之七提升到百分之十四,发达国家大多用了四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我国只用二十多年就接近了这一指标,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还会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一。

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比较,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三年。

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一点二四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本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

五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我国则是在仍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足三千美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二、我国现有养老模式及存在弊端

目前在我国主要养老模式为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按照投资主体可分为政府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两类。政府养老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及集体供款。资金来源单一、数额有限造成了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收养人数少、社会效益不高等问题。民办养老服务业属于新兴的公益行业,其特性是投入大、收益薄、收效慢。如果单纯按照成本核算,其创办初期基本处于亏损状况。

机构养老均存在一定弊端。比如,对在养老人的照顾并不完善,在养经济负担也较沉重。

这令大多数老人难以接受;护理条件较差,大多数的养老机构仅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与饮食服务,而只有部分养老机构可以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更为严重的是,为减轻负担,一些养老院不准自理能力差和不能自理的老人入住,严重违背了设置养老机构来帮助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的初衷。

家庭养老作为中国最为传统的主流养老模式,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形式是在家养老。但这种养老方式也随着现代生育观念、生活节奏和生存压力的改变,受到严重冲击。独生子女家庭作为21世纪城市的主流家庭,独生子女父母的这一代, 既要抚养和教育子女, 又要赡养和照顾护理四位老人。预计到2039年,我国将出现不足两个纳税人供养一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这被称为“老龄社会危机时点”。在这种家庭结构变迁的影响之下,传统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照料、精神慰藉功能逐渐弱化。虽说“百善孝为先”,但面对老人所需要的长时间与专业的护理,子女也会觉得分身乏术,产生“照料疲劳”的感觉。且面对着越加激烈的竞争,一些青年夫妇更重视子女的照顾和教育, 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多花在子女身上, 而对老年父母的照顾却有所忽视。所以,以子女供养为主的家庭养老也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

三、 公寓化养老模式初讨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社会化养老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局面,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党和政府都明确提出在我国要保证“老有所养”,还要“优先发展社会养老事业”,把养老事业提高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充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社区的力量,利用合力加强社会养老工作,探讨新的养老模式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老年公寓是一种新的居家养老方式,不仅拥有分散的居家养老所没有的各类保障服务设施,让老人居住得安心、舒心,又拥有一般养老机构所没有的家庭氛围。所以,其比较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减轻子女养老压力,提高社会效率;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服务专门化、系统化,老年人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首先,新型老年公寓起点高、理念新、融入市场会很快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变老年人“望寓生叹”为“养老首选”,让养老产业的经营者看到了光明的前程。老年人养老观念的革新又直接影响年轻人的择偶观、家庭观、生育观和事业观,将拓宽更大的养老产业市场激活“老年经济”,形成养老社会化的良性循环。

第二,新型老年公寓是一个探讨养老社会化的实验平台。新的经营理念可以加速养老福利型向社会化养老型转变;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供养型向康复型转变;“注入型”向“自我造血型”转变。

第2篇:老龄化城乡倒置范文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摘 要: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问题,其显著特点是“未富先老”、在老龄化社会里“跑步前进”,且老龄化速度快。那么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2012年老年人口比例达17.67%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这将会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产生深远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老龄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188-02

在2010年,辽宁省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其呈现“三快一高”特点,即老年人口增速加快,高龄老人增速加快,空巢化加快,失能老人占老年人比例增高。本文通过详述辽宁省人口老龄化概况及特点,分析其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辽宁省人口老龄化概况及特点

1.辽宁省比较早地进入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总人口中因年轻人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其实按照这一标准,辽宁省在1995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得,除去暂住人口,辽宁省60岁及以上人口很可能达到总人口的1/6,预计在2030年,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将会提前20年。2010年辽宁省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5.43%,2011年为16.96%。截至2012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254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51.7万人,占总人口17.67%,与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3%相比,高出3.37个百分点。

2、人口老龄化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以2012年为例,在全省751.7万老年人口中,城镇老年人口399.8万,占53.2%;农村老年人口351.9万,占46.8%。从地区分布上看,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等五市城镇老年人口多于农村老年人口,其他九市均是农村老年人口多于城镇老年人口。发达城市人口老龄化倒置现象突出,如沈阳,抚顺,锦州等地。其实,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倒置与我国的人口流迁密不可分。欠发达地区的青壮年从乡村流向城镇,青壮年的流出则加剧了乡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同时降低了城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

3、城镇化进程加快,空巢老人数与日俱增

随着社会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女因工作、学习、结婚在外而形成了空巢老人群体。截止2012年末,辽宁各市空巢老人在老年总人口中占了四成左右。空巢现象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数也在与日俱增。即目前看来空巢老人所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是缺乏照料和精神慰藉。2012年末,全省空巢老人达到340.6万人,占老年人口45.31%。

4、老年人教育程度较低,收入水平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以及文化的普及,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但是老年人受教育的程度仍然较低。从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口比例最高。虽然在2012年末,全省共有老年大学(老干部大学)155所,在校学习人数2.4万人;基层老年学校621所,在校人数近10万人。其在总的老年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仅有1.6%,总体来说,辽宁省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同时,辽宁老年人收入水平主要由离退休金养老金、劳动收入以及其他人员供养三部分组成,而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接近1/3,收入水平不高。

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之所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源于经济发展与人口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人兼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属性,所以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对产出,劳动供给,以及社会保障支出产生深远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产出水平的影响

经济水平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即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以及技术进步。下面将采用一个基本的产出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水平的影响。假定劳动投入量L,资本投入量K,则该省总产出Y为:

Y(t)=A(t)·F[L(t),K(t)]

在资本投入量和技术一定的前提下,产出规模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劳动投入量减少,从而使总的产出水平降低。

2、人口老龄化对GDP的影响

GDP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经济指标,其包含储蓄,投资以及消费等变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则相应要求提高产出中用于老年人支出的比重。由于老年人不长期从事生产,所以在养老水平一定的情况下,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大,则需要产出的就越多,而用于投资的比例就相对较小。在下图中可得,随着辽宁省GDP的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基本呈增长态势。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不但改变了资源配置关系,而且使得储蓄率降低,消费率提高。

3、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进而影响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使得劳动力资源减少。自2009年开始,退出劳动年龄人口大于进入劳动年龄人口,而在2020年后,这一趋势将更加显著。在总的劳动人口中,年长者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而年轻人比重将会减少,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预计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中位数为44.6岁,2030年将达45.9岁。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变化将对我省的劳动就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运行的逻辑是:人口老龄化将会改变劳动力的人口结构变化,而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影响经济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最终体现为对总体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4、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会保障支出增大

(1)养老保障支出。养老金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重点,直接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老年人为保障对象的养老金负担问题日益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辽宁省作为全国首个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试点”的省份,截止2012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60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6万人,增长3.38%。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八年增长,平均涨幅14.2%。如下图近六年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直持续增长,在2012年,企业养老金人均1683元。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增长,养老保障支出不断增大,给省内经济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2)医疗保障支出。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人数量大幅度上升,致使老年人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攀升。老年人口是医疗服务需求量最高的人群,因此对整个社会医疗业乃至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压力是令人担忧的。在2012年末,省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25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1.8万人,是2000年的61.63倍。2012年末,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90元,比上年度提高60元。因此,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医疗费用既影响到老年人自身的总体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压力。

(3)养老服务支出。目前养老服务的内容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基本涵盖了生活照顾、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心理慰藉以及权益维护等一些基本需求。2012年末,全省城乡各类养老机构达到1591家,养老床位总数达到20万张,新增床位2万张,同比增长11.1 %。省内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心敬老院建设工程,全年维修改造农村中心敬老院105所,改扩建城市公办养老机构68所,并新增众多文娱设施。总体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促使养老服务支出会与日俱增,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1] 周广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影响[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 莫龙,韦宇红.中国人口:结构与规模的博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 姜向群,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 王慧娟.辽宁人口老龄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09,(8).

[5] 李军.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理论经济,2013.

[6] 刘穷志,何奇.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J].经济学季刊,2012,(10).

第3篇:老龄化城乡倒置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15402

0 引言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农村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4.98%,其中,农村老龄人口占全国老龄人口的55.92%。由此可见,城市老龄化程度与农村相比已呈现倒置格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也更加重视。党的十报告强调:“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时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针对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我国农村养老制度建设,农村养老制度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1 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1 是适应农村老龄化进程的需要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上升,据调查显示,退休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例已达1∶5,人口老龄化形势不容乐观。从总体上看,农村人口总量高于城市,相应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较之城市更快,而人口的老龄化加重了社会负担并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就我国而言,城市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农村更是刚刚起步,还未建立系统的养老保障制度,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弊端的凸显让农村老年人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1.2 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还存在较多漏洞,致使农村许多居民在丧失劳动力、进入老年阶段后,生活失去来源,难以安享晚年,农村老人的合理权益未受保护。并且,农村老年人生活穷困和缺乏保障的现状会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也限制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只有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制定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才能让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才能更好地建设农村经济、和谐社会。

1.3 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需要

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劳动人口由农村汇集到城市。劳动力的转移,致使农村“空巢”现象越来越突出,留守的孤寡老人缺乏经济来源,生活举步维艰。为此,一些外出农民工为了赡养老人,被迫重返农村,从而导致城市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失,阻碍城市化进程。因此,健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能有效缓解家庭矛盾,消除农村老人养老的后顾之忧,让青壮年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在提高个人收入的同时为城市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为老人养老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2 新时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对养老保障投入不足

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水平远高于农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巨大。这种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国家对城市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而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养老保障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城乡也逐渐演变为二元结构,加之国家进行税费改革,县与乡的财政实力被削弱,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相比存在供需失衡,农村养老保障资金紧缺问题极为突出。

2.2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弱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缺陷

我国农村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社会化养老水平较低。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引导,很多家庭结构转变为4-2-1或4-2-2模式,特别在一些较为贫困的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加重。并且由于观念的转变,部分人尊老意识逐渐淡薄,很多老人的晚年生活状况堪忧。同时我国当前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还存在着制度设计不合理、管理基金不规范等许多亟需改进的地方。

2.3 现有社会养老保障措施覆盖面窄,养老保障水平低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仅包含一些最基本的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项目,社会保险也仅针对于一些无生活来源又丧失基本劳动力的老年人或残疾人,其他绝大部分农村老人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和福利,仍旧依赖家庭赡养。同时,大部分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只能承担一些最低标准的投保费用,现行的养老保

险覆盖面窄、参保率低,难以为老人今后的养老提供可靠保障。

2.4 社会养老保障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管理缺乏规范

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政府虽然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在实质上并未构成全方位的科学法规体系,国家也未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障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实施。此外,在制度管理上,缺乏科学的指导与统筹规划,管理方式较为混乱。如,在部分农村地区,由劳动部门负责农村社会养老统筹工作;由卫生部门或乡集体负责农村的养老医疗保障工作,各部门职责交叉混乱导致各项政策难以落实。

3 健全并强化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

3.1 增加政府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支持,加强对农村资源的开发,帮助农民创收,从根本上提高家庭对老人的赡养能力,同时也让农村老人拥有一定的自养能力。从实质上讲,城市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广大劳动农民的贡献和牺牲,因此,政府需加大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财政支持。

3.2 加强思想教育的力度,发挥家庭养老功效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老人赡养仍旧以家庭养老为主。为此,政府与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国传统的尊老、爱老、敬老美德,以最大限度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同时,政府可制定相关的《家庭赡养协议书》,强化农村居民赡养老人的道德意识,驱动农村居民将敬老思想贯彻到实际赡养行为中去。

3.3 制定有效的法规政策,完善城乡一体化体系

当前,大部分国家都主要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确立并落实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我国也应当针对不同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政策,从养老保险的范围、参保流程到养老金发放、监管均以专门法律进行约束和保障,从而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法可依。相关部门与所在地区管辖政府还要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纳入到工作议程中,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一个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征收的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而有计划、分层次地实现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养老为主向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主的转变。

第4篇:老龄化城乡倒置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特征 影响 解决对策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这造成了生育率急速下降,人口结构从年轻型转为成年型。根据国际上普遍的衡量准则: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说明该国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突破2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我国老龄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在社会经济尚不发达状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时期

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以上,呈现“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21世纪前半叶,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基数小的国家更为艰巨。

(二)城乡倒置

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并没能做到同步发展,城镇化相对落后,导致大量人口滞留在乡村。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不断从农村转入城市,降低城市老年人口比重的同时却加重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根据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2009年调查,农村在老年人口总数、老龄化水平和老年抚养比等三个重要指标上都显著地高于城市。其中,农村老年人口总数为1.05亿,是城市的1.69倍;老龄化水平18.3%,是城市的2.3倍;农村老年抚养比高达34%,是城市的2.8倍。

(三)规模大,增速快

根据国际上的统计,全球老年人口比重从1950的5.2%上升到2010年的7.6%,而我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却翻了将近两倍。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数据为参考,该项指标从2002年的7.3%上涨至2012年的9.4%。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且每年仍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根据国家老龄委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将于2020进入小康社会,65岁老年人比例将超过12%,80岁以上人口将占老年总人口的12.4%,高龄化的增长形势更为严峻。预计2050年,我国将迈入超高龄化社会,老年人比例的峰值达到23%。

二、人口老龄化给我过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对经济增长速度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近几年来在全球经济发展停滞的状态下,我国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是国内需求的持续增长。但中国人口老化越严重,国内消费受到的阻力越大。老年人的消费指数和消费结构与年轻人相比差别很大,他们消费心理较为保守,喜爱物美价廉、经久耐用的商品。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会使得消费需求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给新产业、新服务的发展造成阻碍,而这必然影响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导致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

人口老龄化F象的加剧造成社会劳动力供给严重下降,以前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的城市劳动力非常的充裕,而近些年却出现了用工荒现象。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对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企业所需要支付的劳动报酬日渐增加,经济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成本也随之加大,同时由于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对外贸易也不在具有竞争优势,这都将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

(三)医疗保障资金需求急速增加

老年人是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对象,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导致我国医疗保障资金的需求迅速膨胀。2002-2013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平均每4年翻一番,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的1.23%。预计到2020年将占到1.41%,2030年将达到3.06%。同期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2倍,医疗费用将增长5倍。到2050年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将占GDP的8-9%。

(四)增加社会养老负担

由于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高,导致我国养老资金的缺口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低,一般都只覆盖了大部分城镇,大部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几乎没有覆盖,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口完全依靠儿女赡养,这给青壮年人口带来了不小的赡养负担。

三、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对策

(一)改变产业结构,发展老龄产业

为了寻求老龄化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应该充分分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结合老龄人口消费需求发展老龄产业,以老年人消费刺激经济增长,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出人口老龄化在促进经济建设方面的积极影响,进而促使我国经济建设在新时期取得更大的成果。

(二)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空白的现状,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视,借助对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统筹我国养老保险工作,拓展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增强其影响力,为老龄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加快公共财政改革的步伐,加大社会保障体系资金的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目的在于切实提高我国城镇及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减轻我国城镇及农村人口退休后对生活来源的担忧,进而促进他们消费需求,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

第5篇:老龄化城乡倒置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 以房养老 产权交易

一、引言

自从世纪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的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在1999年10月60岁以上人口数是1.26亿,占总人口的10%,到2000年65岁以上人口数是8821万人占总人口的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便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中国的老龄化不仅基数大、速度快、程度深,而且呈现出城乡倒置的态势。如何选择最优化的养老方式就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无法发挥以前的功能,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这不仅缘于计划生育政策效应的显现,还因为近年来的务工潮,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导致农村的“空心化”,迫使人们的养老观念也随之改变。城市中年轻人的职场压力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于是老人独自面对老年生活难免孤独,家庭养老业已失去了本来意义。探索新的养老方式,妥善解决众多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当下的重要课题。

房屋是一种特殊的资产,不仅可以用来居住,还可以用来投资以产生资金流入,比较适合用于养老。据调查,我国住房自有率较高,若房屋产权明晰则可通过让渡或者处置产权来获得财产性收入,补充养老的费用,使之成为一种优质的养老方式。

然要发展好以房养老模式,需解决三个关键问题:观念的转变;房产换来的资金是否足够支付养老所需;房产处理以后老人能否安居。从目前已有的几个试点状况来看,均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故有学者认为把以房养老作为一种养老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最早提出以房养老的孟晓苏就认为,以房养老属于一种小范围的养老保险产品,更适合无直系继承人的老人,比如失独者和丁克家庭等。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也缩小了这一方式适用的对象;也有人认为推行以房养老有现实意义,应积极引导实施。本文试图从产权理论视角对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加以讨论。

二、以房养老实质上是一种产权交易

住房作为一种商品,价格因供求力量的变化而波动,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升值。根本而言,人口流入地区房产需求旺盛,房价抬升,反之则降低。我国困于人多地少的现实,房屋建筑面积不可能大范围扩张,房地产价格的长远走势对养老很有利。尤其是城市中心地段、商业价值较高的房屋,土地和房屋不断增值,但资本升值不能为老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医疗服务、生活护理、陪伴等服务,如果仅仅用来居住就造成资源的浪费。

以房养老的实质,就是以房屋置换为养老服务,是一种产权交易。主要形式是“养老房屋倒按揭”,老人将房屋产权抵押给金融机构获得资金。但现实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养老房往往在城郊,医疗设施配套不够,“养老地产”开发不到位,限制了这种养老方式的开展。借鉴香港的“长者安居乐计划”,广州拟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为空巢老人建养老社区,采用产权置换的方式,让老人在社区里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其合理性就在于以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形式,既有利于培育养老地产的开发,又带动养老产业链的完善。最主要的是老人养老的资金增加,安度余生具有更多的选择。

三、影响以房养老开展的几个因素

有学者指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推行机构公信力不高、房屋评估欠科学、养老设施不完善、参与条件苛刻等(翟思达,2012;袁Z,2011),阻碍了以房养老的实施。这些问题有待今后的制度完善,以培育和开发养老服务市场。就现实而言,影响和阻碍以房养老开展的重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首先,房地产价格的不稳定性,承办贷款的银行面临较大风险。我国城镇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等成就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居高不下。房产价格是否会下降,何时降,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预期。当前房地产泡沫破灭论与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论都不利于以房养老的推进,因为承办房产抵押业务的银行难以回避价格巨变的风险。产权交易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交易成本偏高。

其次,产权期限问题。我国住宅用地使用权期限为70年,虽《物权法》明文规定了这类地产期满后自动续期,但没有出台具体的操作规程,使金融机构、房产持有人都无法进入以房养老的市场。这些问题需尽快解决。

再次,以房养老市场的主体有失规范。政府鼓励非营利性组织、金融机构等社会资金参与兴办养老产业,政府从土地划拨、税收、水电等方面给予支持。但这些参与机构是否能够提供合格养老服务?实践中提供养老的机构无法取得老人的信任,于是老人宁可独自居家养老。还有些地产商以养老房为名取得各种优惠支持,却兴商业地产之实,赚取高额利润。必须尽快规范参与养老服务主体的行为,提供合格的养老服务供给。

四、政策建议

以房养老既是解决我国当前“未富先老”压力的制度创新,也是满足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方式。但它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且有悖于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实践表明这一养老方式的开展还需在政策方面予以支持。

(一)培育养老服务市场

以产业培育的思路逐渐完善制度规则,规范参与养老机构行为,在市场运营中优先扶持规范的运作组织发展壮大;培育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改善服务质量,支持开发养老产品;逐步完善配套制度,降低收益的不确定性,减少产权交易成本,使以房养老真正成为一个改善养老服务的重要方式,拓展养老产业的发展空间。

(二)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力量的协调

合理界定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的职责边界,激发多方力量,合力改善社会养老服务。养老所需的基本医疗和基本生活保障应由政府承担,支持社会公益组织提供专业性和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高收入群体的个性化养老需求由营利性的商业养老组织来满足;同时建立评估养老服务质量的机构,促进形成公办民营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养老产业。

参考文献:

第6篇:老龄化城乡倒置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C91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的结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我国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人口老龄化也成了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文章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文献资料梳理。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在人口学界,人口老龄化( Population of Ageing)的概念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提高过程,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联合国,1982)这是西方学术界认同的定义。

1986年我国出版的《人口学辞典》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

但是应该看到,这个定义中的两句话还是有一定差别的。第一句话说的是老年人比重提高的现象,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定义,而后一句话说的是继续老龄化的事情,并且使老龄化的概念衍生出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任何一个人口中只要老年人比重提高就是人口老龄化,另一个是指老年型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的继续提高。但是我国学术界在使用人口老龄化概念时,采用的是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即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对于人口老龄化概念的理解问题,近来我国学术界也有研究,对这一概念的由来及现今的发展作了有意的探讨。(罗淳,2001)

学者姜向群,丁志宏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文件中出现了一定程度老龄化概念泛化、概念模糊化的情况,即把人口老龄化理解成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增长,或者将比重结构性的问题与规模数量性的问题混在一起来讲,导致了人口老龄化概念的不清楚和不规范。认为老年人口的比重问题是人口学的基本问题,或总体性的问题,而老年人口的人口规模扩大增长则是一个亚人口问题,是老年学的问题,两者绝对是两个意思,不应该混淆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概念有三层含义: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指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而不是个体的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

二、测量人口老龄化的标准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7%就称其为老龄化国家。我国一般以60岁作为老年人口的起点年龄,但近年有向65岁靠近的趋势。通常来说,测度人口老龄化的指标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

谢静的研究认为测度人口老龄化的指标:

1.程度指标:(1)老年人口比重(又称“老年系数”):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人口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后,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年龄;(3)老少比(又称“老龄化系数”):60岁或65岁以上人口同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反映人口年龄结构上下两端相对变化的趋势。

2.速度指标:老年人口比例的年平均增长率、老年人口比例达到某一水平所需要的年数。

3.社会经济影响指标:(1)少儿人口抚养比,(2)老年人口抚养比,(3)总人口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杜鹏.1994.)

三、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问题

曲海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做出了比较科学的概括,其中指出:第一,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经历了年轻化和老龄化的起伏变化;第二,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速度快,人口老龄化速度超过欧洲各国而仅次于日本;第三,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是快的,其程度可能超过世界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但不一定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第四,在今后百余年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始终占据世界首位;第五,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的。

谢静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1.速度快,规模大;2.人口老龄化在时间上呈不规则性和累进性全;3.经济发展水平低“未富先老”;4.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差异较大,受经济条件和计划生育的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地区间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城乡倒置的特征。

四、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影响问题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认识,有两种倾向。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持悲观的看法,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挑战大于机遇(邬萍,1999),即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经济方面说,将对劳动生产率、分配、储蓄和投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一定的不利的影响(田雪原,2000)。

较积极的看法,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人口老龄化有利于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促使老年市场的形成和老龄产业的发展。发展老龄产业有助于扩大就业领域,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但不构成这一领域的主导观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刘铮.人口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罗淳.对人口老龄化之说的几点质疑[J].人口研究,2001(6).

[4]联合国人口委员会人口学辞典编写委员会.多种文字人口学辞典[J].人口译丛,1982(3).

[5]曲海波.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6]田雪原.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A].21世纪上半叶中国老龄问题与对策研究[C].华龄出版社,2000.

[7]邬沧萍.社会老年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9]姜向群,丁志宏.人口学刊[J].2004(5).

第7篇:老龄化城乡倒置范文

摘 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严岭的形势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人口老龄化将通过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影响着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发展比较优势产业与加快第三产业的转型相结合;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关键词 人口 老龄化 产业结构

从已经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岭。人口的老龄化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将通过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影响着我国的产业结构。

一、新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特点

(一) 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的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国家 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即老龄化率处于7%-14%时,称为老龄化国家,若老龄化率超过14%则称为老龄国家。从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看,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显然,我国目前处于老龄化国家阶段。由于30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寿命的提高,以及出生高峰期的那些人口队列目前将进入老年,因此,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口规模增长迅速。

(二)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未富先老

虽然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人均的各种指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一般认为,发达国家是在人均GDP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2000年我国步入老龄社会时,人均不足1000美元。可见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这必将给我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巨大压力。

(三)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均衡,差异显著

从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来看,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农村面临更为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人口老龄化,我国存在城乡倒置现象,而且这一趋势仍在持续。从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来看,我国区.域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一致,由于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此相适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

(四)劳动年龄人口高龄化与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存在

中国目前确实已开始步人了老龄化阶段,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目前中国社会抚养率仍不高、根据人口模型推算,离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至少还有10余年的时间,因此,我国从中期来看,还处于劳动力增长的阶段。但是,尽管现阶段我国劳动力资源很丰富,但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迈进高龄化,劳动力年龄也将出现高龄化现象,并且这一趋势会越来越严重。

二、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和方向

英国学者分析整理了40多个国家不同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移动的统计资料,考察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和方向。得出以下结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后,劳动力便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从而揭示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不断降低,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则不断提高,而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则大致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而就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而言,其规律均为由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产业向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产业转变。

(二) 人口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人口与产业结构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客观联系。人口与产业结构的相互适应、协调发展,是取得最优人口经济效益的一个先决条件。一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既要考虑产业结构的演化进程与现存劳动力技术结构的差距及其就业目标,又要考虑到一定时期内劳动力技术结构演变的刚性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制约。一定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相互适应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就产业结构本身的发展来看,一定时期的产业结构是生产力长期发展的结果。产业结构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人口职业、行业结构的变动。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是受生产资料总量和技术构成制约的,也就是说社会各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与生产资料总量成正比,与生产技术构成成反比。从人口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来看,由于各个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分布状况和比例关系的变化,将会影响到不同时期的劳动力资源状况,进而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状况。人口的年龄构成决定了不同年龄组的人口素质的差异,以及从事具体职业的不同。

从中国的人口发展和老龄化趋势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来看,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力度,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应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从而优化第三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提升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水平。

(三)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影响

首先,从人作为生产者的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劳动力老化程度的加深,将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双重影响。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来看,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在客观上要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短期内我国劳动力资源数量与青壮年劳动力相对充足,劳动力老化程度和总抚养比均相对较低,能够保持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增长率,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与合理布局。但从长期来看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受其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偏低的制约,其转移大多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其他服务行业”,难以适应以农业科技成果创新与应用、发展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结构调整需求,进而将对农业结构调整带来消极影响;也难以完成由劳动密集型为主体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体的方向转化。

其次,从人作为消费者的角度考察。一切经济活动是从需求开始的,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人的需求是具有层次性并发生阶段性变化的。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量不同,消费方式也大有区别。对于老年人口来说,其消费倾向、消费行为等方面都具有与其他年龄人口不同的特点,这也决定了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需求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演化。因此,老龄化的人口结构状况和变动趋势必将通过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致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从而要求各大产业内部次级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长期调整。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人口结构的转变通过“储蓄率”对消费产生影响,由于消费和投资的变化决定了消费资料产业和资本资料产业的生产,因此,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变化对产业结构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二是老龄人口将产生新的消费需求进而引导相关产业的出现。因人口老龄化而带动的以老年人服务为目标的老年产业的需求,将有效地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助于调整国民经济增加值的产业结构,并有力促进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实质上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实现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大力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转型

在人口老龄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基于人口老龄化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不会影响到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供给的国情,首先要重视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兼顾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和企业的协调发展及合理布局,特别是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其次,产业升级应同时体现在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和产业内部的优化。对于第三产业,必然经历由传统服务业向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服务业转变。现代服务业要求用新的服务方式、新技术和新业态为生产和生活提供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的新兴服务,这个过程既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也涵盖了对不同环境下现代服务业的自我塑造。

(二)积极发展老龄产业,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均寿命的提高,老年人在消费需求上的特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变得十分明显,持续不断的经济发展,需要在产业政策上提供新思路,必须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人口老龄化将促进老年产业的发展,老年产业是一种综合的非独立的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份额逐步增加,与老年产业有关的产品和服务增长速度加快。为此,有必要更具体地分析其表现,特别是针对与未来老年产业相关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具体的分析,大力发展包括老年医疗与生活服务行业、老年食品与用品行业、老年居住需求、老年旅游与娱乐行业、老年教育等行业。

(三)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对养老负担问题的根本策略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必将导致劳动力数量的稀缺,企业将采用更多的劳动替代性技术。因此,企业要求劳动者积累更多的知识技能以实现劳动力数量的节约。随着老龄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经济发展也由对“人口红利”的依赖转向对“人力资本”的重视。因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产业结构调整中应作为长期考虑的应对养老负担问题的根本策略。衡量人口老龄化时代的生产力将由劳动力数量向掌握不同程度知识技能的人口质量转变。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全社会的宏观教育网络,一手抓复合人才的培养,造就更多的高素质新人,另一手抓在职人员和下岗待业人员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逐步提高他们职业变动能力。目前,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的基本国情是以质量比较低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主,因此,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光辉.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统计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

[2]杨雪,侯力.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宏观和微观影响研究.人口学刊.2007(7).

[3]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

[4]滕菲.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1.

第8篇:老龄化城乡倒置范文

论文摘要:论述了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的诸多挑战,根据当前农村养老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改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和建议。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农村的经济基础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日益提高。然而与城镇老人优越的养老保障相比,数量庞大的农村老龄人口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绝大多数都只能依靠家庭的养老方式。目前我国农村占主要地位的养老方式仍然是家庭养老,但是这种单一的、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农村社会的现状。与此同时,我国农民长期游离于社会的保障体系之外,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由个人和家庭负担,多数情况下他们又无力承担。因此,农村养老问题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巨大挑战。

1农村养老面临的挑战

1.1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全国老龄办于2006年2月23日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已于1999年进人老龄社会,是较早进人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报告预测将我国老龄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 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中国将年均新增5%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 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 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 17%。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30%以上。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 -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可见,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而且城乡倒置显著、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其中最后两个特征对于农村养老保障的负面影响更显突出。其一,人口老龄化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异。相比城镇,乡村人口不仅老龄化程度最高,老龄化速度最快,而且城乡老龄化差距在扩大。主要原因是随着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青壮年劳动力迁移到了城镇。其二,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而出现的,伴随经济高度发达和人口转变而发生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未彻底改变,农村依然不发达的基础上出现的。

中国老龄化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养老问题。人口老龄柱挤寸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养老保障制度的压力巨大。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所需的社会经济条件严重错位,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力较弱,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导致我国养老负担空前沉重,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落后导致养老资源供给不足,难以承受众多老年人口的大量消费需求。农村地区整体经济水平低下与老龄人口众多形成尖锐矛盾,引发老年保障的许多问题,使原本有限的养老资源更加紧张。

1.2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

根据家庭的社会化原理,可以把家庭划分为直系家庭、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和其他形式等4类。我国传统上是以直系家庭和联合家庭为主,也就是以通常所说的大家庭为主。大家庭由于几代同堂,人口多,劳力强,具有较强的养老能力。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庭的解体趋势日益加快,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家庭平均人口仅为3. 32人),核心家庭越来越成为家庭的主要形式,但核心家庭的养老能力较弱。由于农村人口增长趋势减缓,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赡养者的负担不断加重。另外,孩子的培养教育费用特别是高校高收费,可能就是经济落后地区一对农村夫妇一年或几年的收人。仅有的一点收人要在自己、孩子和老人之间作分配,无疑不得不作出痛苦选择,赡养老人的经济来源毫无保障。老年人不只是需要物质上的供养,他们更需要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将老人滞留在农村,“空巢”家庭日益增加。由于这些流动劳动者常年离家在外,老年人的各种生活和精神照顾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情况给农村养老保障带来新的困难。

1.3农民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自主自立和开拓创新的观念,自我追求、自我实现的观念,开始取代传统的封闭保守的观念。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文化的主导地位正受到挑战。外出打工农民受城市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对传统养老观念有极大的转变,维系家庭关系的“孝”道有所淡化,重经济利益、轻血缘关系的现象时有表现,传统的养老文化正在逐渐解体。农村家庭的“代沟’,现象也日益扩大。两代人在文化教育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种种差异形成“代沟”,我国农村社会演变的加剧使农村家庭中的“代沟”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导致我国农村在养老问题上所发生的纠纷日益增多。

1.4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现行养老退休金制度社会化程度低,覆盖范围窄,保障功能差。养老保障制度的重心仍然在城市,主要局限于城镇事业单位职工,广大农民仍然被排除在养老保障体制之外。在我国农村老龄人口中,最为普遍的仍是传统的靠子女亲属供养的家庭养老和自身的劳动收人养老。在广大的农村,农民没有退休概念,只要还有劳动能力依然在田间地头劳作,以增加收人减轻养老负担。在农村经济普遍不发达、政府财力有限的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险难以扩展,保障水平难以提高。即使是目前已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地区(该制度采取基金累计式个人账户模式。即所谓“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农民很难得到任何补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过低,起不到真正保障的作用。

1. 5贫困人口缺少养老积蓄

我国农村目前还有不少的贫困人口,相当数量的家庭因收人低、负担重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农村的合作医疗在有些地方名存实亡,农民看病完全自费,不少贫困农民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层出不穷,农民完全无力承担养老保障。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影响农民致富很突出。由于耕地面积少,无法实行规模经营,农民的文化素质低而无一技之长,再加上一些客观上限制农民转移的制度障碍,农民收人难以提高。收人水平低下是农村养老保障难以完善的关键,健全的养老保障不是建立在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之上的。农民不是不想储蓄养老,也不是想“弃老”,实在是为生计所迫。

1. 6土地保障功能日趋弱化

我国的土地保障功能明显弱化,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由于农民对承包的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农民用于养老保障的积蓄只能来自于土地的生产收人,而不能将土地变卖以供所需。其次,由于我国人均耕地不到1.5亩,而且还在不断减少,而农业比较效益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均农业产出率非常低,所以农民来自土地的收人比例也有所下降。另外,农村的大量耕地被征用,农民没有了土地,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违反法规和政策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2改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的现实状况是:一方面农丰洲险会保障体系巫待建立,另一方面我国还没有达到能够短时间内为农村建立先进的保障体系的能力。这是一对矛盾,如果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自然进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才能逐步建立。我们不能等条件完全成熟才着手建立,而应根据现有条件建立适应我国现阶段农村现实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应该因地制宜,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2.1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救济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人难以维持最低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是对农村全体成员的最低生活保障。不仅经济发达地区需要,经济落后地区也同样需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直接、及时、最大程度地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困难,而且比较容易建立。这一改革措施特别适合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实际。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占有绝大多数,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广大农民收人偏低,建立以缴费为核心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困难,但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对于贫困而又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来说,这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养老保障底线。

2.2继续倡导家庭养老

“孝”文化在我国仍然根深蒂固,养儿防老依然是大多数农民当前的期盼,我国国情也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仍然是我国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主要承担者,家庭养老的基石地位在短期内还不能改变。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经济还很不发达,农民并不富裕,家庭养老作为成本较低、比较方便的一种养老模式应加以继续倡导,使其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应充分运用我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浓厚的、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弘扬孝道。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再辅之以必要的立法,比如:设立专门针对农村的家庭赡养法,确保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强调家庭承担第一位养老保障责任,以使家庭保障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农村的养老在目前及短期内应当以家庭养老为主,以农村养老保险体制以及国家救济为辅的综合保障方式。

2. 3变革和发展农村敬老院

我国农村现在的敬老院对解决部分农村老人的养老具有积极作用,但它有两点不足之处:其一,养老对象单一,基本上只面向五保老人;其二,数量不足,远不能满足众多农村老人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改革和发展:首先,扩大敬老院的养老对象范围,对全部老人开放,以家庭和养老院互相结合与支持进行养老。例如,在农村农忙时节和其他情况需要时,子女可以把老人送到敬老院照料并支付一定的费用(类似于托儿所)。其次,针对养老院数量不足的状况,需要积极发展,争取将敬老院建立到村一级。规模不需要太大,也不需要追求太高的档次,但是一定要能切实起到托老、敬老的作用。 转贴于

2. 4增强土地的保障功能

人们的保障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政府提供的保障,其二是自有资产。目前,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加速这一转变,必须使大批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土地合理流动起来,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然而在现阶段,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是其最大的生存保障。在没有其它保障的情况下,他们宁可将土地撂荒也不转让。当前应完善土地的流转制度,使农民既可以自己耕种获得收人,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出租或出让人地使用权来获得养老保障。另外,征地补偿要以土地的市场价格为依据,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实行公正补偿,严禁在征地过程中牺牲农民的利益;规范管理补偿资金,形成良性的“以土地换保障”的机制。

2. 5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硬盖范围

与社会保障体系较健全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覆盖面过窄是最明显的差距。考虑到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的实际,暂缓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整个农村是可以理解的。国家应尽快着手研究和试验农村基本养老模式制度。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应尽早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摆上正式的议事日程,政策可以适当向农村倾斜。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可以选择农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作为试点,成功后再推广。探索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新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完全实现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

当前我们可以将相对年轻的非国有企业职工纳人养老保险,可以将有意愿的农民工纳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当前应坚持低水平、广覆盖、量力而行、分类指导、逐步发展的原则。

2. 6鼓励农民参加个人商业性养老保险

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一般而言,每个人的养老保障由3个部分构成,一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二是企业为员工准备养老的企业年金,三是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包括保险、基金等。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可以由自己来决定是否购买,并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灵活的自主规划和选择。我国农民目前还不能普遍享受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但是对于大部分已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个人商业养老保险。

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应鼓励农民参加商业性养老保险。首先,商业性养老保险本身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而商业性养老保险适应性强,它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商业保险公司由于监督体系比较健全,资金运用比较有效,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是有保证的。

在具体操作方面,要注意几点:保险对象定位为非城镇户口,领取养老金年龄可以定在60岁,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参保对象在60岁时还具有充沛的劳动能力)可选择在65岁。这使农民在有劳动能力时能自食其力,年老失去劳动能力后又可以领取相对丰厚的保险金;商业养老保险本着自愿原则,集体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灵活地给予资助,以鼓励农民参加;在农村开展商业保险,其条款设计必须考虑到农民的实际情况,因为年龄不是农村老年人退出生产劳动的界限。参加保险的对象可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健康水平等等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他们随着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而逐渐丧失劳动能力,从丧失劳动能力到离开人世这段时间很短。商业养老保险在条款设计上可将领取年龄适当提高,这样有利于农民积极参加养老保险。

2. 7加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9篇:老龄化城乡倒置范文

1 我国老龄化的特征

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如法、德、意、英、日、美。他们都相继通过凸显的社会矛盾,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国家的解决方案。我国不同于其他,在老龄化问题上不能单纯模仿,必须结合自身特点以找寻最适合自己的构架体系。

我国老龄化有如下特征[1]:

(1)人口规模大;

(2)发展迅速,递增速度惊人;

(3)地区发展不均;

(4)城乡倒置现象显著;

从现今的状态来看,我国农村的老龄化速度高于城市,但是自2040年之后,城镇的老龄化速度会远远超过农村。这也是我国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主要特征。

(5)女性数量高于男性;

在多出的女性老年人中50%~80%都是80岁以上的生活半自理或者需要照顾的老年人。

(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国外的状况是先富后老或者富老同步,使得无论从财政支持还是社会基础建设都能达到一定的标准。但是我国的现状是未富先老,导致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因此我国应该结合自己的国情去切实地解决这一问题。

2 我国老年人生活模式的探讨

“老”――是人生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是生理上的逐渐衰退,心理上也是由于生活领域的缩小、社会角色的变化、经济收入的减少等现象,而变得脆弱,需要寻求理解与关怀。常言道“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更多的我认为他们需要的是“老有所为”。

在我国71.08%的老年人生活可以自理,20.36%的基本自理,只有8.28%的老年人生活需要别人的辅助。因此在中国更适合推广住宅养老的方式,一方面降低社会成本,符合传统养老观念,同时也激发老年人生活热情,使其作为社会一员参与到生活中去[2]。解决养老居住空间的问题,不仅仅是为老人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同时应该维护其自由选择居住方式的权力。

现代城市老年人更加追求时间支配、空间使用上的自由,更加注重提升老年生活品质。“住”已经不单单是种行为,而是一个包含满足感的方式。所以我国就提出了一种理想养老居住模式:混合模式下的居家养老+社区照顾,希望在其中老年人能充分获得心理上对安全、归属、私密、家庭和场所的需求,同时拥有良好的生理照顾。

3 寒地城市居家养老的现状

在我国老龄化问题地区差异性明显,各地方发展不均衡。在中部、南部沿海等发展较快的区域,居家养老或者公寓式养老推广较好,而西部、东北部因为经济、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发展迟缓。尤其在东北部等寒地城市中,公寓式老年住宅发展基本处于鲜有问津的状态。

3.1 地方发展的限制

但是寒地城市中的老龄化问题却更加突出,一方面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问题,有许多退休老职工留在了东北,但是他们的下一辈却涌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工作,造成了众多“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的出现。

3.2 气候引起的行为时域性

时域性是指,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气候及季节时辰等条件下老年人活动与时间矢量之间交织和互动的关系。寒地城市老年人行为时域性主要指其活动强度、范围、内容,随季节变化较大,自由度、积极性受到限制[3]。

4 寒地城市居家养老住宅设计策略

4.1 规划布局方面

(1)防风保暖

由于寒地气候的影响,在冬季盛行风的上风向要有意识的设置防护林或者能够阻挡强风的高大建筑,以保证住区有良好的风环境。同时可沿城市主导风向,建设生态廊道,将周边清新的空气引入城市住区内部,缓解夏季的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4]。

建筑形体应尽量围合成封闭紧凑的平面布局,组合成简洁整体的体量形态,控制体型系数。此外注重围护结构的高效保温,提高供暖的效率。

入口空间的设计对于寒地城市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提供了温度环境的适应过渡区,另一方面也给空间、视线提供了准备的条件。所以规划中要避免入口朝向冬季主导风向,并为其设计足够的空间缓冲以供人使用[5]。

(2)利用日照

对于寒地城市而言日照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它不仅作为热量的来源之一,也是城市居民心理上的慰藉和情绪调节。因此在住区规划设计上要重点考虑主要空间的最佳朝向,虽然无法保证间间朝阳,至少做到户户均好。

户外活动场地也应考虑设置在冬季阳光可以辐射到的区域,缓解局部小气候。

(3)功能混合

寒地城市冬季气温较低,人们出行的频率也相应降到最低。因此在规划初期就可考虑集中紧凑的布局形态,在满足日照间距的条件下适当提高建筑密度,降低对交通资源的依赖,更符合节能的考虑,也增加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出行的安全。

其次多功能地利用土地,混合居住、办公、餐饮、医疗、公共活动、休闲娱乐等业态,使得住区内部可以实现自我完善,老年人在有限的步行距离内就能满足各种生活基本需求。

4.2 住宅套型方面

因为寒地城市从10月到来年4月之间都处在供暖期,人们在室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因此在居家养老住宅方面的考虑就需要更为精细化。

(1)打破传统廊式布局,增加剖面变化

在新建老年住宅或老年公寓时可适当考虑改变以往鱼骨式功能布局的形式,以公共活动室为中心串联其它居住单元,中间灰空间为交往交流平台,以满足居家老人对社交的需求。在剖面的设计上,可以再次利用规划上的混合功能的思想,将交往、服务功能块置入不同楼层,把公共活动当作触媒激发老年人邻里之间的互动。

(2)扩大卧室面积,适当减小起居室

因为老年人的生活作息不同于年轻人,他们全天尤其是冬日的活动大部分会集中在卧室,所以对于居室的设计应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而起居室面积的不足可以用公共起居室来补充,促进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交往与活动。

(3)增加储藏空间的设计,满足生活习惯

老年人对于有年岁的物件都有种怀旧情节,因此在老年住宅的设计方面需要提供足够的储藏空间以摆放旧物以及过冬御寒的衣物。其次,在东北老年人都有腌酸菜等生活习惯,所以在生活阳台的设计中也要将其纳入到考虑的范畴。

(4)设置空中花园,缔造宅园居家养老住宅

“人居自然中”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生活模式。对于寒地城市冬季景观的缺失,同时老年人又喜欢摆弄花草、种植有机蔬果等原因,就更体现出这方面的需求。而现今住宅现状更多的是宅园分离,公共绿地虽大,但受季节限制只可观赏无法亲近游玩。每家每户缺少绿景花园,仅为人工而无自然之趣。

因此我认为在寒地居家养老住宅中应重视绿景的补充,加入空中花园或者设置底层花园,一方面空中花园可以作为温室、阳光房等被动式太阳能系统,调节室温增大湿度;另一方面模糊室内外限制,消除室内闭塞空间的局促感,拓展生活空间,引发更多丰富的生活形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强邻里之间的互动关系[6]。

(5)卫浴空间精细化设计,增加安全度

卫生间淋浴间等功能房因为经常会处于潮湿阴暗的状态,所以多为老年人发生磕碰事故的多发地。在设计时要充分保障其通畅、便捷、易达、高照度和足够的安全系数。

4.3 户外休闲空间方面

(1)室外活动场地设置

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地应该空间开阔但相对安静,以弥补老年人听觉下降的不足,但同时满足“人看人”的心理需求;场地应该尽可能背风向阳,在西北方有建筑物或高大树木作为遮挡物,提供较适宜的日照环境和风环境。

(2)采取适当的气候防护

为了给寒地生活的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城市及住区内部可以多设置封闭或可开启的步行廊道、廊桥,创造半室内化空间。同样人行天桥步道及地下人行系统也是在规划中可以借鉴的,以便增加冬季寒地城市老年人的出行率及安全度。

(3)户外景观配置要考虑四季性

由于寒地城市气温较低,不能保证植物的常绿,因此在室外植物配置上需要考虑营造四季不同的生态景观,一些枝干有不同颜色的植株可以优先考虑,如白桦及红瑞木。当然为了不让冬季室外景观显得过于萧索冷清,建筑颜色的选用也应该以暖色调为主,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5 竞赛案例分析

5.1 竞赛情况简述

作者以2013年ICCC竞赛为例,来展示一个寒地城市老年人住区的规划与设计方案。本竞赛由ICCC(国际助老社区理事会)和UN-HABITAT(联合国人居署)等机构共同赞助。竞赛邀请全球建筑设计领域的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展示他们在设计和创新人类发展模式方面的才能,以帮助老年人全面融入社会,参与到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中来。

竞赛的关注点:

是否能为生活在城市、郊区或农村的老年人,成功创设一个多元的、跨年龄段的社区,甚至还可囊括信息技术交流于其中?

如何让老年人全面融入并参与到社区生活中?

如何鼓励可持续性设计=可持续性人生?

5.2 场地选址

本设计的主题为“躬农于乐――创建人人共享、无缝衔接的慢活人文城”,场地选择在伊春――东北林都,天然氧吧。伊春是惟一一个被评为“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的中国城市,但是人口外流现象严重,连续8年人口负增长,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样的现状对于建筑师而言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设计选址为朝阳小区,作为建国初期第一批楼房,曾经是高档的住区,但随着时间的变迁,钱权阶级搬离,现在只剩下老弱病残和拆迁户。前依北大桥,背靠小兴安岭,周边有北山公园、森林公园、阳光浴场和绿岛度假小岛,在此可见大量居民自行种植的农业景观,具有休闲农业发展的潜力。交通条件临近通河路及山河大道,位于伊春市周末休闲与市区交接的据点位置,可以作为服务周边都市居民与外来访客的中心点(图1)。

5.3 概念引出

(1)“积极老龄化”引导下的社区支持型农业

中国的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国家应对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而作为曾经社会主力军的老年人希望融入群体社会中,继续创造有生存意义的事业。本设计就借由这个场地,探讨一种由住区老人与周边工作的青年人、学习生活的幼儿一同建立于都市中的休闲农业模式(图2)。

一方面老有所为,老年人可以继续维持习惯的生活状态,同时由于专业设计的介入,可以提高种植效率、降低身体机能的消耗、消除季节的限制,同时打造品牌效益,为低收入的老年人群增加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明日农业将成为一种新的都市休闲活动,同时激发不同的空间环境、地景廊道的组织形式。

(2)“乐活”中的慢活体验网络

乐活,照顾身心健康及地球永续发展的生活形态。本设计试图透过消费、生活方式的选择寻求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建立能源、生态、人文的循环体系,老年社区作为一个激活因子辐射整片区域。同时保留老社区活性的生活剧场、慢行的网络大街,再现邻里生活的乡野弄巷,建立以多元文创、生态农业支持的慢活产业,结合街区文化记事的app虚拟网络,叠加形成说故事的旧城慢活体验馆。

5.4 寒地城市特殊设计策略

(1)第二地坪的设计

由于场地与周边道路存在三米多的高差,因此设计时纳入第二地坪的考虑(图3),将所有一层房屋“地下化”,原有宅间道路被第二地坪覆盖,出入活动由室外变成室内,宅间田地覆盖可开合的玻璃顶,作为种植区以应对不同的天气。一层原有居住功能也开放为活动中心、餐饮、商业、种植服务等公共功能,利于冬季老年人的出行及社交互动。居住功能上移至二层以上,室外活动可在第二地坪上进行,同时还可以观赏到宅间玻璃大棚中的种植景观。

(2)阳光房的置入

在提供公共种植区的同时也为每户安排有阳光房或空中花园,一方面提供冬季优质的景观资源,另一方面作为被动式太阳能系统可以调节室温和干湿度,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图4)。

(3)步行廊道系统

除了第二地坪在冬季方便老年人出行外,还另外设置了封闭的步行廊道系统,它贯穿于整个场区的居住部分和公共种植区,连接医疗、生活服务等设施(图5)。同时还能在冬季行进中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景观视野(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