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术人才培养计划

第1篇: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我国“卓越计划”实施背景及概况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居全球首位,相比美国几十万、英国十几万的生源量,我国高校工科在读生达700多万人。然而,与发展规模不相称的是,工程教育本身却呈弱化趋势。有研究指出,中国当前除需要学术型(研究导向型)人才和应用型(专业技术型)人才外,未来发展更迫切需要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产品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懂得工程技术的人才,工程管理与企业经营的人才[1]。

“卓越计划”就是在上述背景下诞生的,在确定首批试点实施“卓越计划”的61所高校中,既选择了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也遴选了工程教育开展较好的地方院校,还兼顾了行业背景很强的院校,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多个层面探索工程师培养的创新思路。

北京服装学院“卓越计划”的实施

1.结合学校定位遴选优势专业

多年来,北京服装学院始终坚持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学科结构定位以文(艺)学和工学为主,以服装设计与工程、材料学、设计艺术学为重点,文(艺)、工、经、管等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这一办学思想在分析《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1-2012)》和《挑大学 选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011)》两本书提供的详实资料中得以体现。数据表明,在北京服装学院学科专业定位与评定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及轻化工程可以说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基于上述原因和考虑,针对纺织服装行业所需要的工程人才、产品设计加工人才,学校决定在上述本科层次工科类国家级特色专业中申报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2.确立工作方案的指导思想

依据“卓越计划”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热爱纺织服装产业,基础扎实、专业面宽,熟悉工程设计、工程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具有独立从事具体工程领域内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具备行业经验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纺织服装业快速发展的应用型现代高级工程人才,为国家纺织服装业发展及建设北京“时装之都”提供强有力的工程人才支撑。

3.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北京服装学院“卓越计划”由本科培养层次起步,3个专业每个专业每届20人~30人,约占每届工程专业招生人数的15%~20%。从全校相关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遴选,以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组织测试的方式,择优选拔进入“卓越计划实验班”。

人才培养模式为“校内培养+企业培养”的“3+1”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校内培养由学校成立的“卓越计划实验班”和培养指导小组单独制定培养方案,为每位学生指派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在导师指导下结合工程项目和科研课题进行工程训练;企业培养优先选择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知名企业或研究单位作为合作方,入选企业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积极的合作态度,并具有满足“卓越计划”人才培养需要的软硬件条件,根据“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学生分阶段到企业进行累计1年的专业实习或工程实践。最后,由双方导师共同为学生确定研发方向或课题,指导学生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4.落实工作方案的政策保障

政策措施主要围绕师资和经费两方面展开。首先,逐步建立与“卓越计划”相符合的教师评聘与考核等师资政策,对参与“卓越计划”的教师聘任、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等事宜制定相应政策;其次,每年从教学经费中拨付“卓越计划”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各项工程教育改革立项等工作。

北京服装学院“卓越计划”工作的特点

1.突出办学特色,重构培养方案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大设计”的角度而言,设计是建立在工程基础之上的,必须有工程作为支撑,工程的技术水平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设计的最终结果。学校始终坚持“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将提升工程技术对艺术设计的支撑作用、培养具有交叉性特点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卓越计划”的目标重构培养方案。更新工程教育观念,以大教育观、大工程观和大设计观为指导,梳理课程体系,明确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建立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重视前端分析,以“问题―解决”的思想为导向,进行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评价、修改等一系列研究,实现教学的一体化设计[2]。培养方案将突出3个鲜明的特点:企业实训成为“必修课”;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人才培养指向国际化。

2.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前者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几个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后者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它通常包括五个要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这五个要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表现[3]。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学校从上述5个影响因素入手,进行新教学模式的构建。其中实现条件包括师资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环境等的研究,是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通过对实现条件各组成部分的改革,降低课堂讲授型课程比例,使企业实训成为“必修课”,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加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发。

师资条件。师资队伍建设迫切需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这需从3个方面着手: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建立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借助入厂实践和现有教师培训与学生实习相结合等方式,强化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后续师资引进要考虑入门条件,看其是否有企业工作经验。通过上述努力,为企业实训成为“必修课”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重在核心课程的确立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一体化”设计。正确处理课程的功能定位与课程体系架构之间的关系,以人才培养所要求确定的能力,构建与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围绕核心课程,以设计为主线,勇于打破课程壁垒,积极探索课程间的联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突出知识本身的整体性;积极理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对于应进行实践教学的内容务必从理论教学中剥离,使两者既要合理分工,又要有效衔接。特别重视实践环节中企业培养阶段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内容的“实、新、用”,使学生的工程能力在该阶段有质的飞跃。

教学方式。适当将知识传授的课堂讲授型向自主探究型与合作探究型转化。本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原则,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组织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如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应变能力等。借助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

教学环境。对于工程教育而言,教学环境设计最重要的是将企业的实践环境引入高校教学过程中作为实践教学设计的内容。首先,在已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对某些工程能力训练项目进行模拟,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付诸于实践;其次,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学习实用的技术,并在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团队合作、劳动安全、沟通交流等方面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高。

3.立足国际化培养,拓宽人才视野

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接轨。将“卓越计划”方案与CDIO模式对比研究,厘清“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与CDIO能力大纲的内在联系,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在满足“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努力接近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从大工程观的角度出发,把学生要具备的能力和要提升的素质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根本解决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现实问题,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接轨。

联合国外高校,拓宽培养途径。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工程教育项目,尝试国内外联合培养或加强交流。北京服装学院(BIFT)与伦敦时装学院(LCF)联合承担的英国首相行动计划2教育合作项目―“2009年英中两国创意就业合作项目”(UK China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 Employability & Entrepreneurship)进一步深化,就双方的服装专业课程设置、设计方法及学生就业等问题进行充分研讨。其重要的实践环节,依托英国著名户外运动品牌Berghaus的支持,双方同期进入“(运动)产品设计实践”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LCF的Sketch Book平台上传分阶段设计作品,借助互联网交流各自的设计和心得,这潜移默化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学生的实操能力。该联合课程项目创新教学方式、拓展师生的国际视野,为北京服装学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

开展国际认证,获取国际承认工程师学历。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早在2008年就实现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是国内第一个通过英国染色家学会(SDC)国际认证的专业,为毕业生将来就业和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该专业申报“卓越计划”,在查阅工程师的国际标准基础上,通过比较欧共体标准与英国标准,英国工程理事会(ECUK)的宏观标准与英国SDC学习指南轻化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中观标准,科学确定专业培养方案,不仅凸显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责任,而且也使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落到实处。

4.建立保障体系,确保培养质量

为确保“卓越计划”落实到位,学校建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一是校内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对参与“卓越计划”学生的考核、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机制;二是联合培养企业质量反馈体系。收集参与联合培养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相关能力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相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三是社会评价体系。根据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以及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建立科学合理、快速响应的机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及各阶段的分目标。

北京服装学院立足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围绕服装产业链人才需求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在服装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卓越计划”启动以来,学校进一步梳理、明晰了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定位,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使修订后的培养方案更加合理,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在落实上得到了保障。这些改革的思路都将是学校工程教育乃至其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通过后续的不断努力,一定能稳步提高学校的工程教育质量,为我国工业界输送更多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2] 胡志刚,任胜兵,吴斌.构建基于CDIO 理念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

[3]杨九民,梁林梅.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1-106.

[4]教务处.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北京服装学院《高教研究》,2011(1).

第2篇: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25-03

0 引言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懂技术,会操作”见长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受到企业的青睐。然而,麦可思研究数据显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位居2010届失业最多的高职专业之首。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存在一些影响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为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原则

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不仅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

1.1 校企合作原则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紧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全程参与。以市场调研为基础,认真分析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本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要求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重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确保课程设置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

1.2 够用为度原则 专业层面的“够用为度”,不是某几门课程的简单删减或补充,更不是课程学时数的简单调整,而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整个课程体系的重大改革。以构建工学结合特征突出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单元为切入点,形成彰显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3 职业性原则 一方面,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行业标准指导制定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将“双证书”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的操作规范。

1.4 特色发展原则 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专业特色。

2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如图1所示。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组建校企合作开发团队;针对专业所面向的行业企业和岗位群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通过对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等主要内容的职业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能力;通过对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标准设计,获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或课程模块;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技能提升顺序和知识学习逻辑三者有机统一的思路,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制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运行与评估反馈,实现不断更新和优化。整个开发流程紧紧围绕“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一核心来进行,并形成过程开放、流程封闭的信息反馈系统,动态调整,持续改进。

3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内容

依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开发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组建开发团队、人才需求调研、职业分析、教学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运行、评估与优化等内容。下面就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3.1 组建开发团队 组建一支双师结构的专业开发团队,是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作的重要前提,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则为高素质开发团队的顺利组建提供了机制保障。我院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优质人力资源整合的合力,积极探索并逐渐形成了长期稳定、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一方面,机电工程学院自陕西黄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重工西安东风仪表厂、西安科技大学等单位聘请11位企业专家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另一方面,聘请校外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聘请校外兼任教师4人,组成了17人开发团队。其中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5人,3位教师具有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考评员资格。

3.2 开展人才需求调研 人才需求调研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行业调研、企业调研等。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人才供求状况、企业组织架构和专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相应职业资格要求、学生就业去向等。我院采用调查问卷、访谈与专题研讨等方式,主要对西安东风仪表厂、中国航天科技六七基地165研究所、宝鸡秦川机床厂等7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陕西作为一个国防工业大省,国防科技工业中的兵器、电子、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等行业普遍缺乏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大量使用的特种设备及专用生产线,对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发组依据调研数据,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调整专业方向,使其较好地贴近毕业生岗位需求实际。专业定位为“以电为主、以机为辅,机、电、计算机三能互补”,确定了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和维修为专业核心岗位,以自动生产线运行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与售后技术服务、系统设计与技术改造为专业扩展岗位的职业岗位群。

3.3 进行职业分析 专业开发组依据专业特色和职业岗位群分析结果,确定了32项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为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提供了依据。

3.3.1 专业特色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等几种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为一体的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学科交叉性、融合性,决定了它的复杂性,也对专业建设和专业教育实施的各环节如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应用、教学评价与监控等提出了更加复合的要求。

3.3.2 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

3.3.3 行动领域分析 行动领域分析是指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将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和难易程度归类形成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模型,梳理和整合职业行动能力,形成职业行动能力分析表。

3.4 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在借鉴和扬弃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BAG)为课程开发方法、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的载体、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来加以实施的一种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其开发思路是:从调研实际工作任务集合到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再到选取学习性工作任务集合。通过工作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并排序等步骤加以开发实施。

3.4.1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 校企共建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要保证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和专业特色,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岗位工作任务调研与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确定、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必须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3.4.2 构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先进制造业的工程特点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定位,依托军工行业优势,实施校企共建,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了“三阶段、两融合、递进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特点是:①依托以船舶第872厂为核心企业的校企合作平台,学生在校内外三年不断线全过程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②依据岗位能力考核标准和职业标准,将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高级认证、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贯穿于教学过程,实现学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合;③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即文化素质培养、岗位基本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由浅至深、由单项到综合进行科学排列,形成“递进式”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3.4.3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流程和基本结构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要充分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之不局限于狭隘、单一工种的特定岗位上,而是综合考虑适岗、应变、创新、发展的职业行动综合能力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能与岗位和市场需求互动,突出岗位工作的针对性和职业发展的适应性。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要求和职业考核标准分解职业能力,形成基本素质和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能力;以岗位能力训练为主线,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核心岗位能力培养双证融合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图3)

3.4.4 教学模式分析 根据专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吸收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倡导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教学中按照“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具备课程相应的职业能力。其次,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5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整个开发工作的整理、融合环节,要按照规范性、实用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要求进行编制。其中,学习领域课程的“排列组合”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院经过充分论证,确定了基本素质和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岗位职业能力,制定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出版了3部配套的一体化课程教材,创新了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5.1 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招生对象与学习期限、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工作过程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学进度安排、课程描述、教学条件、毕业条件(学籍管理与毕业标准)、学分替代、编制说明等12个部分。

3.5.2 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和主要指标 依据课程体系结构设计,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基本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公共拓展学习领域和素质教育拓展领域等六个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及“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等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中讲授课时为1537学时,实践课时为1342学时;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所占比重约为20%,专业基本学习领域和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约所占70%;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约占10%;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课内总共146学分,公共拓展学习领域、素质教育拓展领域、军训合计16学分。

3.6 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与动态调整

3.6.1 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

3.6.1.1 整体评价 人才培养方案要能回答教什么、怎么教和按照什么顺序教等三个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构建了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设置了什么课程?为了模式的运行和课程实施组建了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了什么样的实习实训条件,采用了什么教学模式等评价指标。

3.6.1.2 分项评价 ①依据与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制定方案的依据、人才定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个人职业发展、培养模式等评价指标;②课程体系构建。主要包括对目标的支撑作用、形成职业核心能力的完整性、对职业核心能力形成的支撑作用、职业素质结构、职业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结构、职业证书对职业能力的体现度等评价指标;③课程与计划。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时设置、课序设置、核心骨干课程定性、核心骨干课程描述、课程考核要求、毕业条件、学分替代等评价指标;④实施与管理。主要包括实习实训条件支撑、师资配备与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方案等评价指标。

3.6.2 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 根据PDCA循环程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需要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控制下,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顺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管理。在有序的循环运行过程中,依据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过程中,周而复始,实现阶梯式螺旋上升。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和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完善实训教学条件、提升师资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结语

近年来,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改革践行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理念,已从宏观开发层面深入到了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项目开发及课业设计层面。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作为一个开放的循环反馈系统,需要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教学队伍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协调配合,需要不断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使所建立的课程体系真正符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2009.

[2]郝秀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系列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23.

[3]张庆臣.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几个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1,51.

第3篇: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双主体管理;双主线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5-0016-04

通信行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蓬勃发展,时至今日通信行业的现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1G到4G的传输速率的提升,技术升级速度越来越快,设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功能越来越多。然而,与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老化、滞后,导致通信行业亟需的技能型人才缺口巨大。而企业也为获取技能型人才付出了大量培训时间和费用,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基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标,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与中兴通讯开始了合作办学,探索“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

(一)合作办学管理机制建设

2010年6月,学校与中兴通讯确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依托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坚持“三融合一分享”,共建企业冠名学院“中兴通讯NC学院”,实行企业主导的校企双主体管理机制。三融合一分享是指设备融合、师资融合、教学融合和中兴通讯全国就业资源的分享。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企业主导的校企双主体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如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实习就业等方面充分保障企业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校企双主体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1.树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教育理念

在专业上,NC学院坚持服务型专业建设。服务型专业建设是“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核心目标,明确了办学的核心目标是为行业企业提供主动、有针对性的全面服务,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人力资源帮助,从而实现行业对合作办学专业的高度认可,有效提升本专业校内地位及区域行业影响力。服务型专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服务型专业是对专业教学的深度改造,解决企业订单班无法支撑专业发展的长期性、宽口径要求;二是服务型专业是以企业群支撑合作专业发展,真正实现了面向行业的按需培养;三是服务型专业的核心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岗位能力需求、企业发展需求和职业素养需求。

2.制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针的指引下,在学校“校企合作实质化”和中兴通讯“将企业岗前培训前移至大学”的办学理念共同指导下,校企双方共同进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托中兴通讯这一强大的企业资源平台,利用中兴通讯学院企业大学完备的专业课程培训体系,致力于将企业岗前培训前移到大学,即把中兴通讯企业培训课程引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体系中,与现有高职院校通信专业的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大学教育中直接、高效地获得中兴通讯学院的企业培训,利用实训基地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最大限度地缩短职业成长过程,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在专业技能方面,课程设置充分考虑移动通信技术行业热点及对应人才需求,分析和构建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岗位群,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代之以新的内容。在职业素质方面,企业全程负责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由专职的职业导师负责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职业素质课程包括了准职业人导向训练、职业定位与发展、求职能力训练三大部分。通过职业素质课程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场礼仪风范。

(三)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课程改革

1.新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选用优秀新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保证了教育部对文化课程教学的要求。专业技术课教材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体现了工学结合,并根据行业的技术发展每年对专业课教材进行优化和修订。目前校企合作开发的专业课教材为9本,分别是《GSM移动通信技术》《IP网络技术》《SDH光传输技术与应用》《EPON宽带接入技术与应用》《WCDMA移动通信技术》《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基站工程》《LTE 移动通信技术》。这些教材的结构为模块化形式,通常分为基础篇、任务篇、工程篇和发展篇。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专业课的讲授上,推行的是“MIMPS教学法”(内置项目教学法)和工程师自主教学法。“MIMPS教学法”共分为五个环节:M代表的是模块化,I代表的是分层-交织,M代表的是任务驱动,P代表的是研究型实训,S代表的是自我评价。模块化是依据通信行业的岗位职责,以任务模块的方式组织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目标明确;分层-交织即实训的能力要求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知识模块由浅入深,由少到多交织于实训中;任务驱动是推动学生快乐地学习,以任务形成学习小组,完成实训操作,总结交流学习成果;研究型实训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计划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提高技能的同时完善个性,形成良好职业素质的目的;自我评价是全方位多层次评价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全方位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工程师自主教学法是所有课程中均要求工程师采用自主项目教学,利用工程师在行业内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个人授课的特长,在完成现行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利用其中20%~40%的课时进行相关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工程师教学内容均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追溯、可控制。工程师自主教学内容通过电信行业能力竞技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为工程师经验的积累与传承提供了有效途径。

(四)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校与中兴通讯总计投资2000多万元共同建设9个技术方向的四个多媒体实训室,其中包括120余台计算机组成的三个多媒体教学平台、1300多万元的通信实训设备和仿真教学软件。实训设备包括光传输方向、无线方向、数据方向、宽带接入方向、电信工程实施方向;仿真教学软件包括GSM、WCDMA、TD_SCDMA、CDMA2000、LTE及4G全网建设等方向。几乎涵盖现代通信全部主流和热点技术,完全模拟真实的现行网络运行环境。目前包括光传输实验室、数据通信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和电信工程实训室,实验实训项目开放率100%,实训基地设备完好率98%以上,设备运转正常,满足专业校内实践教学需要。同时,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个,通过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经常跟企业联系,请企业专家担任学生在生产单位实习的指导教师,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教师和学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和解决学生实习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实现了资源共享、人员共享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五)师资队伍建设

移动通信专业的师资为“双师型”混编师资队伍,其中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校教师承担,专业课由来自行业一线工作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承担。企业的技术人员均为通信行业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他们长驻学校,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进行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每年的寒暑假这些负责专业课的讲师要回到公司进行新技术学习和新设备的调试培训,使得他们所讲授的专业知识内容与行业的需求紧密对接。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已建成结构合理梯队完善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3名,其中移动通信专业校方带头人具有教授职称、博士研究生学历,有30年的高校教学工作经历,现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教学与研究;移动通信专业企业带头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有26年的通信企业工作经历,5年高校教龄,曾获中兴通讯“年度优秀督导”、中兴通讯学院“优秀培训师”等称号。

(六)招生、实习、就业管理

打造高质量就业保障体系是实习、就业管理的核心,而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是检验就业保障体系优劣的硬指标。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共同招生,学生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就业保障协议,入学就按职业人培养。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岗位认知和职场定位,而在顶岗实习开始时,所提供的就业企业资源充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技能水平,结合就业指导教师的建议,挑选自己满意的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

二、“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果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设立五年多时间,教学和实践成果显著。截至2015年,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总计招生700余人,目前在校学生260人。学生就业完全由企业负责,采取的是企业安置就业方式,学生初次就业率为100%,专业对口率达到95%以上。对于在工作过程中有岗位变动需求的学生,企业给予二次就业安置服务。学生毕业时月薪80%超过4000元,工作2~3年的学生月薪达到7000至10000万元。

毕业生主要从事通信行业网络优化、网络调测、系统联调、工程管理、网络工程、售前工程师等岗位。目前绝大部分毕业生均在国内各地区通信行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并深受用人单位好评。部分2011级和2012级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企业工程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受到通信行业企业的认可。

三、“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体会与思考

(一)建立企业主导的双主体管理机制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成功的关键

培养的人为企业所用,让企业满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企业对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结构最为了解,最有发言权,所以在创建“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中,学校在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就业等主要环节上均保障了企业的主导地位。实践证明,这样才能使“校企一体化”模式有根本性的突破。因此,高职院校应大胆放手真正做到以企业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

(二)企业教学团队入驻学校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成功的前提

企业组织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组成教学团队入驻学校当“老师”,与学校教学团队共同参与培养人才的全过程。这样既能使企业教学团队增强“以企业为主导”的责任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还能充分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才这一教学资源优势。他们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有充分的时间与学生接触和交流,可以随时传授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素质等,有利于师生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实训基地办在校内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成功的基础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中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不可缺少的,通信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机房、基站的设备、设施均承载着各种实时业务,不允许出现中断。因此将课堂搬进机房和基站不现实,这样就需要将机房和基站搬进课堂,给学生提供能够实现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学习平台。通信系统的设备十分昂贵,只有具有实力的企业才能承担起设备的投入,所以寻找合作企业时要考察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程度,也要考察企业的整体实力。

(四)实习、就业管理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成功的保障

实习、就业作为高职教学环节的出口是考量“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是否做到了学以致用和学有所归的重要参数,社会、企业和学生的满意度是其直接反映。实习、就业的管理质量高也会直接影响到招生工作,对于刚出校门走入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采用专业教师进行跟踪指导是有效的措施。

参 考 文 献

[1]肖运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J].南昌高专学报,2010(3):115-117.

第4篇: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长年累月地学习是很辛苦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什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如果没有兴趣来支撑,那的确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便会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乐学好学,从而达到学会的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困难,学习起来不仅不觉得苦和累,而且会感到其乐无穷。古往今来,大凡卓有成效的“大家”“学者”无一不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事业充满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的了解也是很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个学生的家庭也是不同的。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从内心相信你,一有问题就来找你。只要取得了学生的信任,他们就会对你的学科产生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及时获取发展研究的新信息,就会影响教学内容的更新,甚至还会将一些已经过时的观点传授给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入细致地锻炼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通过一些综合性的任务驱动,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信息技术,并通过互联网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开展制作。如个人网页、班级主页以及设计学校班级电子版报等活动,经过这些练习,既结合本学科学习,又进一步掌握信息检索、分类、评估、有效利用等综合处理能力。通过这些具体的适合学生完成的综合性任务驱动,培养了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培养青少年信息道德

学生道德认识的掌握常需要大量具体的道德形象来形成感性道德表象,在道德表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道德概念。由此,提供具体的榜样和典型的事例,通过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模仿使道德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实际相联系,从而有助于防止青少年道德知识与道德实际的脱节。利用网络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传统政治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干扰和不良影响。因此在学习“网络”这一章时,我不仅讲解互联网的优秀之处,而且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学生处应当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挥创新能力的活动,把更多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让同学们在自己组织、自己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身创新能力,得到素质的提升。青少年时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最佳时机。一个人的创新潜能有多大,有时候连自己也弄不清楚。成年人如此,孩子们更是如此。因此,让孩子们多一份创造思维,多一份创新活动,会影响他的整个人生。作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寻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乐趣。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评价总结

第5篇: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1.贴近岗位,重构基于化工生产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架中突出“订单”培养特色,针对订单企业化工生产特点,我们精选精细磷化工技术和离子膜烧碱生产技术两门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核心工艺课程,并按照这两门工艺的化工生产过程系统化设计相关的分析、设备、仪表、安全环保等相关课程,如磷化工检测技术、氯碱仿真、磷化工“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化工设备现场管理制度、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规程等。让学生通过在校的理论学习、仿真实训及企业现场操作训练,比较完整地掌握两到三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并全面掌握相关的工艺、设备、操作控制、分析检测、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学生第一学期安排有一周认知实训在企业完成,第二学期安排磷化工检测技术课程一周实训在企业质检中心完成,第三学期安排两周离子膜烧碱生产技术课程现场实训操作在企业完成,第四学期安排三周精细磷化工技术课程现场实训操作在企业完成,第五学期的专业综合实习和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均在企业完成。

2.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打破以往的课程结构,进行课程开发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是基于专业整个课程结构体系考虑,根据实现高职培养目标,从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出发,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主线,并贯穿始终,在课程内容选择和重构上,基于以“任务驱动、过程导向、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和重构课程内容。具体做法是以兴发集团典型化工产品离子膜烧碱和磷化工生产流程为主线,将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完成典型化工产品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去学习,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职业素质的养成与职业技能的培养。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是按照“逆向分解、整合重构、正向实施、动态反馈、循环提升”的方法,组织课程专家、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和专业教师成立学习领域开发建设团队,重点开发6项专业学习领域,构建学习情境,同时,校企合作,制定课程标准,开发特色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实施中,强调教学过程的行动导向,每一个任务的完成要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实施教学过程,完成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同步培养,见表1。

3.引进兴发技术骨干,校企共同打造“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

我们聘请兴发集团总工程师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兼职专业带头人,全面参与专业建设。同时聘请兴发集团12名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有仅在企业现场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而且有针对性地进校内教室进行理论授课。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结成对子,进行课程开发并全面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学生校内及校外实训,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如精细磷化工技术主要由校内教师讲授基础理论、兼职教师(相关工艺技术员)结合企业实际讲授工艺过程,再到企业进行现场实训。同时,我们每年均选拔1~2名专任教师,到“订单”企业或相关企业学习化工生产新技术,顶岗锻炼、业务进修、技术合作,跟踪专业技术发展动态;到国内高职院校学习先进职教经验,参加行业专家新技术讲座,提高业务素质;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编写具有行业地域特点的、创新的特色讲义,完成工学结合的优质课程建设;紧密联系行业企业,跟踪化工行业的发展,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4.校企共管,构建具有“双重”结构的质量保障体系

企业全方位参与学生管理与考核。学校主要以全过程的成绩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企业通过提供奖、助学金,提供实训、实习期间的生活补助,校企之间开展文体交流活动提供活动经费,学生参与企业组织的各种职工活动提供奖励,学生在一年实习过程中,按照企业准员工要求,企业给每个学生建立实习考核档案,考核过程既重视学生的技能考试成绩,更重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行为表现,并按权重各50%记入实成绩,全过程以经济手段进行考核,并作为毕业后企业正式录用的主要依据。校企共管的质量保证体系如图3。

二、“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1.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各种资源(人、财、物),学生通过在企业为期一年的专业综合实习和顶岗实习,学习到了在校内学不到或不容易学会的专业知识及岗位能力;以一名企业准员工的身份在具体的岗位上工作,感受生产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与独特的企业文化。一年的定岗实习也为学生和企业提供了相互了解与考察的广阔空间,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的各个方面向实习企业进行展示,也使企业能够多角度的、多方面的了解学生,促进了就业。可以说,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学校和企业接口紧密,两方互补长短,达到培养人才的共同目的,使现有资源发挥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非常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

2.学生技能突出企业满意度高,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第6篇: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201-01

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形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计算机动画、数字化艺术、数字娱乐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中外计算机科学家和艺术家以空前的热情进行着更高起点的计算机艺术创造,业界人士也高度关注着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的创造成果,因此出现了诸如数字动画、数字美术、数字电影等新的表现形式,以及网络化设计、协同设计、虚拟设计等新的设计方式,数字科技、艺术、设计的高度融合,催生了数字化艺术设计这一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

探索跨学科、跨专业整合培养“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创新型人才的策略,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综合实力,提高这一行业的发展水平,缩短与国外高校的差距,培养跨世纪的高科技创新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现状

从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相关学科方面来看,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许多著名的高校都成立了从事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研究教育的基地,许多跨国公司更是投资于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有关的项目。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著名高校均设立了相关的学院或者系,开展相关的科研和人才培养,美国的好莱坞更是这一模式的体现。在国内,许多院校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均成立了相关专业或者院系,北京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了数字艺术设计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数字媒体系、北京电影学院的动画学院等,培养数字媒体设计、网络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等方面的人才。

二、人才培养策略

我们根据“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学科特点制定了如下的学科构成体系以及研究内容。

1.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培养渠道

“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学科成立以来,本学科已经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实现两校合作培养,浙江大学授予学位的机制。目前,本学科正在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有三名,毕业了一名。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中科院计算所、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浙江大学体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实验室等建立了合作机制,利用多学科优势培养跨学科高级人才。

另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CAD与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计算机动画与数字娱乐专业委员秘书处均设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并于2004年10月主办召开了“首届智能CAD与数字娱乐学术会议”,在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智能CAD等领域开展了相关的探讨。这两个专委会的设立,将会为本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2004年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届国际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与概念设计”学术会议设立了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专题,对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并在大会上决定以后每届会议上均设立这一相关专题。

2.跨学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理念

对于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又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而言,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语言、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等,而对于艺术和设计却缺乏应有的深入了解。因此,需要培养学生掌握和了解一定的艺术和设计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研究内容(如图所示)中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开展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技术、工具、手段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对于从事艺术和设计研究的学生而言,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内容”,如音乐、舞蹈、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段等,但是他们缺乏对计算机技术和设计技术的掌握和深入了解。因此,需要他们结合计算机技术知识,实现“内容”研究的技术化,达到培养目标。

然而,怎样将上述二者他们有效地进行整合,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意识和文化氛围,需要在管理、教学、研究中进行有效、深入的探索,找到一条既满足学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又能达到学校培养要求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几年的探索,目前这个学科点已经毕业了几位博士生和研究生,为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

3.跨学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机制

变革旧的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招生、专业课程设置、考核制度、学位授予等方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缺乏创新活力,创新性人才培养滞后是制度失衡所致,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与制度安排有余并存。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创新人才培养不力的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着手。

(1)专业课程设置

要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的整体资源,选修与研究相关的课程,拓宽知识面和加深研究深度。课程设置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体现。跨学科培养人才要求课程设置既要宽口径,又要具有深度。不仅适用多学科人才来选课,拓宽知识面,开展交叉研究,同时又要注重一定的理论深度,满足学生的研究能力。

(2)招生设置

在招生政策上,我们鼓励相关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文学艺术、工业设计、心理学、数学、管理学、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学生报考。同时,在入学考试试卷的设计上,我们针对不同的培养方式,设置了不同的试卷,以吸纳有利于发展本学科特色的人才。跨学科培养创新性研究人才,必须打破以往的招生政策,鼓励交叉、多学科人才来报考。

学生根据自己的培养计划来选修有关课程;同时,鼓励学生根据培养计划跨专业、跨学院选修相关课程。本学科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前沿、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技术及应用等学位专业课,计算机图形学与CAD方法、虚拟环境及应用、虚拟人技术及应用、数字文化与媒体网络、非语言艺术、感性设计与工程、网络化艺术与设计、模糊计算及应用、计算机动画、非真实感图形学等选修课。3.考核制度

跨学科培养人才不同于单一的考核方式,它必须是多向的。它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本学科点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或者举行学术讲座,举办相关研究的学术报告,提高学术水平,增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

在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领域,我们正在积极探索跨学校、跨实验室、跨学科实行导师组的形式。同一博士生实行以一名导师为主,同时配上一名或者两名相关领域,或者交叉领域的副导师,实现多通道培养研究生。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考核是学科培养的一大重点问题。

三、结语

随着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的发展,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此同时,中国在这方面的高级人才却十分奇缺。中国正在努力打造新兴的行业――动漫、游戏制作。如北京、上海、长沙、武汉、成都、杭州等都在着力打造动画游戏基地,杭州市还也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为了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学科对于培养高层次的综合性人才更显得尤为重要。

*该文为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优化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ZY15071)。

参考文献:

[1] 张英、董俊国:交叉学科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摇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2

[2] 罗仕、陈杭渝: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途径探讨[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2

[3] 孙守、潘云鹤:数字化时代艺术与设计研究进展[J].中国机械工程,2004,15

第7篇: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景观规划;技术人才;高校;人才培养;工程;艺术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229-01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周边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景观规划设计水平日趋成熟,并在逐步趋于完善。因此,景观规划行业对专业化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这给高校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贡献,我们也有必要对已有专业内容以及教学理念进行整合,在强调专业基础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强化教学新思路、深化改革力度。

一、景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给景观规划专业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时至今日我国景观规划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景观规划专业,以缓解该类市场人才的需求量,当前景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学校现状以及教学认识的差异影响,而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目前,我国开设景观规划专业的院校主要包含有:林业院校、建筑院校、艺术院校以及一些综合性的大学。

1、景观规划专业内涵

景观规划本身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内容,它不仅涉及到许多建筑知识、艺术知识和一些专业性内容,还具备独具特色的内容体系,如土工学、地质学以及美学等内容。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学校性质的不同,景观规划专业的设计也不尽相同,专业侧重点、名称以及教学内容不尽相同。在多数院校景观规划专业的设置中,往往都是按照本院校擅长专业为指导开展的,但由于院校教学特色、侧重点的不同造成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林学院景观规划专业的教学,它通常都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园林植物的种植、栽培以及配合等方面,注重景观规划工作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景观内容。建筑学院的景观规划专业又是以景观建筑作为整个教学主体,重在分析建筑结构对景观的影响,并将整体环境布局作为重点。由此可见,我国不同性质的院校所培养出的景观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技能差异也很大。

2、缺乏课程设置标准

面对上述种种情况,国内有关教育工作者已经提出了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计标准要求,明确指出在教学中不管是对建筑院校、林业院校、艺术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的景观专业课程设置中,都应该采用一种统一、系统的标准来开展课程,要做到课程布局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式统一以及核心课件统一的标准化要求,这也是目前景观规划专业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工作中,虽然这一问题被业界重视,但时至今日仍然未曾产生一套系统、规范的标准化专业体系。

3、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目前的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就连最基本的景观规划专业名称也不够统一。在林业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通常称为风景园林,建筑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则叫风景建筑,艺术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又叫环境艺术设计等。这些不同的名称所采用的课程标准也不尽相同,这给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选用带来很大的影响,各自为政局面十分明显。

二、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要点

在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强化对市场人才需求的正确认识,要顺应时展潮流的需要并结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景观规划专业的自身特色,做到从专业定位角度去分析,从而有针对、有目的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1、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对于一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而言,开设特色专业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的品牌所在,它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对用人单位对学校技术人才的选择有着指导作用,更让学校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培育特色专业决定着学校综合发展进程,也关系到学生的生存。高职学院应面向市场培育特色专业,创建品牌。在当前景观规划专业激烈竞争的形势下,高校应明确自身专业的定位,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景观规划行业高技术应用职业能力为主线,努力办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特色,以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环境建设的需要。高校只有精心构建景观规划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和培养方案,不断调整拓宽专业方向,加大创新力度,才能彰显自身特色。

2、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好专业定位

当前,高职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只有将“市场跟从”变为“市场导向”、“就业引领”,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找准位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强化教育特色,才能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建立一定的地位,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优化专业结构

进入“十二五”,高职教育的就业情况和消费情况有两个转变:一是就业已经实现了由供方市场向需方市场的转变;二是教育消费市场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我们应把握这种变化趋势,优化专业结构。具体而言,加强专业群的培养,以龙头专业为依托,将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相结合,宽口径结合多个专业方向,积极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从国内高职景观规划教育的现状来看,目前国内高职景观规划教育存在把景观规划专业提升为专业教学的问题,结果造成专业划分过细、专业知识面狭窄、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较差。根据我国城乡环境建设需要,以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将景观规划专业分为景观规划、景观绿化、景观工程监理、景观建筑等专业方向,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4、深化改革措施

4.1、根据行业市场调查的需要,围绕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由文化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方向技能三大模块组成的景观规划专业的技能训练项目体系。其中文化素质和专业基本技能为景观规划专业的必修技能,专业方向技能则根据各专业方向的需要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应有相应的专业方向技能。

4.2、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培养行业生产需要的一线技术应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中,应该坚持将动手实践和认知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必须牢固树立的观点。

三、结束语

高职景观规划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工程一线的,因而景观规划职业教育应结合工程实践,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加强对学生景观规划相关知识、素养的积累与培养,让学生明白专业的相关内容以及本专业所需要的相关背景知识。

参考文献

[1] 陈玉玲,李玉贵.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J].职教论坛.2007(01)

[2] 朱小平.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岗位(群)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3] 赵精兵,同勤学,王景红.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第8篇: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学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0-0156-02

为了满足当今时展对人才的需要,我国一些高校都在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文章将结合当今经济的进程对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人近年来在专业构建中对培养措施、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以及实践性教学等实施了一系列革新以及创新,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1 规划一套合理的培养措施

1.1 培养方向

人才培养方面的合理定位与专业的生存及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找到专业的位置,细化培养方向是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理念。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基本分为下述三种:第一种就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这些人才基础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且后劲足,学校主要为其从事研究工作以及攻读研究生做铺垫;第二种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基础还算扎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较强,毕业后基本在企事业单位进行一些技术以及管理工作;第三种是培养技能型或者是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的基础知识基本满足工作需求,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应该算是岗位群才。上述三种类型,国家重点大学主要对第一种人才进行培养,普通的本科主要对第二种人才进行培养,而高职高专院校则以培养第三种人才为主。

通常将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锁定在:培养有一定电子技术、电工技术,自动检测和仪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当代企业管理、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可以在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应用型技术

人才。

1.2 实施科学合理的培养措施

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措施是达成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向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联谊院校进行相关的调研,吸收消化他们的培养经验以及相关信息,还有当下一些优秀毕业生的反馈情况,在实施此专业培养措施上予以革新。按照培养目标去培养学生需要有的知识结构以及相关能力:对自然科学的基础掌握较为扎实,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外语能力;了解此专业方面的必备技术理论。要熟悉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还有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内容,同时还要掌握此专业学科的发展态势,并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

2 深化教学革新

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革新是教学革新的框架,同样也是教学革新的基础、课堂教学是课程体系下的主要构成因素,其从根本影响教学品质。为了深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定全面探索相关途径,在教学方式革新上多做功课,要注意课程调整以及内容,而且还要注重革新教学措施以及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教学品质。针对教学内容,在充分了解此领域发展趋势的根本上,去调整革新的思路。对培养体系里的所有课程分层次的进行考虑,分析课程内容间的相关联系,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影响,对课程内容实施全面优化。将必备的专业内容教给学生,且还要注意内容的前沿性,推陈出新,将学生需要的知识在一定的时间里传授给他们。删减一些课内学时,采用CAI等当代教育体系,提升教学品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给出一定的空间。

3 实践教学的革新

构建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师团队是十分必要的。学院要构建以教授等科研主要力量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的科研队伍,深化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激励中青年教师主动申报一些科研活动,学校可以拿出专项费用扶持中青年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激励且组织教师进行校内校办产业与自动化行业的产学研基地的工程技术项目研发以及培养实践经验。

开放一些实验室,将验证实验转换成开发性的实验,且重视实验措施和最新技术相融合,很多实验都是验证类型的实验,我们要将常规的验证性实验提供给学生,要让其分析实验的内在因素,实验手段以及实验结果,在此根本上,给出新的实验目标,让学生主动设计相关的实验,且实施验证,若出现问题再研究问题的原因,直到达成设想的目标,从而去延伸学生的创造思维,实际动手能力,让所学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大脑。明确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核心的实验内容革新体系。

4 结语

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革新和实践,深化了学生的基础理论,更为广泛的专业知识、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多年的实践,这种教学体系已经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学生学位达标率已经超过了九十个百分点,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也超过了九十个百分点,从用人系统反馈的相关信息去看,用人方对毕业生的各项能力均予以好评,且工作效率高,可以较快地融入到自己所在的岗位。

参考文献

[1] 叶树江,宋起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

科人才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A].第

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

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1.

[2] 陈新岗,张莲,刘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

才培养计划的探索[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

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C].2010,13.

[3] 刘金华,高红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

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

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

册)[C].2012,14(6).

[4] 宋起超,葛洪军.技术应用型本科模式下电气工程及

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实践[A].第四

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

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

[5] 张永炬,杨善晓,吴志刚,雷必成.新建地方本科院

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探讨[A].第四

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

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

[6] 杨莉,曹一家,黄民翔,甘德强.浙江大学电力系统

及其自动化学科教学改革浅谈[A].第四届全国高等

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第9篇: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工程测量;工程任务;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测绘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工程测量作为测绘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类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各阶段有关测绘工作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以及现代工程大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工程测量行业需要一批具有安心生产一线,工程意识强烈,理论基础适度,知识注重综合,专业针对性强,技术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敬业精神的新型人才。

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工程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工程测量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工程测量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土木建筑工程领域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造价、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

(二)就业岗位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特点是“精测量、懂施工、会管理”,办学宗旨是“做细做宽”,基础理论课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重点,掌握测量基本知识。所以通过三年的培养,针对性的就业岗位主要有: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煤矿石油工程等诸多行业工程控制网的建立、地形测绘、施工放样、设备安装、竣工测量、变形观测和维修保养等就业岗位以及相关管理岗位。一些优秀毕业生也可以进行测绘技术革新和新技术开发工作。

(三)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说明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可归纳为“1223”,其核心内容为“1条主线”、“2个主体”、“2个并重”、“3个阶段”。“1条主线”即指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培养学生职业能力;“2个主体”即学校和企业;“2个教学主体”即在学校完成理论教学和一些课内实验、实训,培养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单项技能,在施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在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个重点”指高职高专学历教育与岗位职业资格教育两个重点,建设部、劳动部和各地方建设厅发文,明确要求建设行业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实行资格证书制度,施工员等必须持证上岗,只有文凭没有职业资格证书便不能在施工现场的项目部做技术与管理工作。

三、课程体系设置

工程测量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打破以往的授课顺序,以实际工程任务为导向,将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划分为模块,根据工程任务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掌握胜任该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详见下表。

参考文献:

[1]魏旭东.高职高专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8,(3).

[2]甄红锋,王万喜.高职工程测量专业培养方案的探讨[J].高职专论,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