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印刷方式范文

传统印刷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印刷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印刷方式

第1篇:传统印刷方式范文

关键词:数字印刷;发展状况;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TS80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261-02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时代,印刷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从传统印刷发展为现代电子印刷,从手工排版发展到电脑排版,走过了从传统手工到现代电工发展的历程,真正告别了“铅”与“火”,走过了“光”与“电”,迎来了“0”与“1”的数字时代。面对这种高目标的定位,新的印刷技术也不断涌现,尤其是数字化印刷的运用与发展越来越广泛。

一、数字印刷和数字印刷技术

数字印刷是20世纪90年展的一项高新印刷技术。自1995年DRUPA展览会上展出数字印刷技术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印刷数字化的热潮。1996年5月在我国举办的第四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字印刷机,极大地引起了我国出版、印刷界人士的关注。10年之后的今天,数字印刷以其自有的独特印刷方式和优势,为客户提供了与传统印刷不同的一种崭新的个性化印刷服务方式。

(一)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

传统的印刷方式是CEPS方式,在经过RIP、出胶片、晒版、生成印版后,上机印刷。数字印刷则是将电脑合成素材的电子文件经RIP后的结果直接输出在印版或纸张上,这样可以免去出胶片和晒版的过程,既可节约成本,也可避免在出片和晒版过程中带来的误差扩散。从发展的角度上看,数字印刷是一个完全数字化的生产系统,数字流程贯穿了整个生产过程,从信息的输入一直到印刷,甚至装订输出,把印前、印刷和印后融为了一体,是一个无缝的全数字系统。从经济成本的角度来看,传统印刷是靠增大印刷数量来实现价格优势,数字印刷是针对个性化需求的一种生产方式,靠速度、多样性和满足不同需求取胜。自21世纪初期数字印刷在我国引进,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数字印刷的特点

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周期短。数码印刷不需要胶片,印前准备自动化,印刷机直接打样,不用软片,简化了制版工艺,省去了传统的印版并省去了装版定位、水墨平衡等一系列的传统印刷工艺过程。二是快捷灵活。由于数码印刷机中的印版或感光鼓可以实时生成影像,电子印版或感光鼓使您可以一边印刷,一边改变每一页的图像或文字。三是便于与客户进行数字连接。印刷作业被制成电子文件,所有文件可以通过网络和Internet进行高速远距离通讯传递与图文传输,将客户和印刷服务有机地连接起来,突破了以往印刷方式的制约,实现了异地印刷。四是数字印刷品的单价成本与印数无关。

(三)数字化印刷技术是印刷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网点拷贝技术、数字化打样、计算机直接制版和数字化工艺流程等技术的发展完善,先进的输出技术加上工作流程智能化管理,使得数字化印刷的运作更加高效。现在数字化技术在印前领域已基本取代了传统工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印前设计及图片等信息传递可通过国际互联网等网络来进行。由于数字化化技术的应用,印刷产品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设计制作,然后可方便地到另外的地方进行制版和印刷。数字印刷的优势在于数据存储、服务器性能、通讯系统带宽等有着巨大的潜能,通过国际互联网能将信息以数字化形式传输,然后直接制版和印刷。因此,数字印刷是现代社会印刷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国内外数字印刷发展现状

近年来,数字印刷凭借其可进行可变数据印刷、个性化印刷、网络化印刷,还能进行联机加工的优势,在世界市场快速增长。不仅在商业快印、机关文印领域,而且在金融、电信、保险、出版印刷、包装印刷等领域都得以应用。

(一)数字印刷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在国外,数字印刷普遍用来印制报表、客户目录、企业画册、商务印刷和书刊等。在全球,从文件内容生成,到印刷生产,再到发行,数字印刷全球市场营业额高达数亿美元,两倍于现有的传统印刷市场。2007年可变数字印刷在彩色数字印刷量中所占的比例从2003年的16%增加到30%。据美国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全世界数字印刷中,按需印刷的年增长率在2008年达到了12%,可变信息印刷在2007年占印刷市场的20%。预计今年20%的用户要求的交付周期将在24小时之内。数字印刷凭借灵活、定制性强以及周期短等优势,市场增长速度极快,全球增长速度已经达到16%,是传统印刷增长率的8倍[1]。

(二)数字印刷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数字印刷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需求空间,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个性化倾向。在全国各地到处可见街边大大小小的快印店,数字印刷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国的数字印刷市场虽然很大,但并不很成熟。数字显示,中国印刷市场年增长率为15%,数字印刷增长率不足5%,而发达国家数字印刷的增长率为10%。中国数字印刷市场主要集中在商业印刷与书刊印刷这两个领域,80%的产品还集中在标书上,很少有厂家涉及到包装印刷领域[1],这说明数字印刷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另外,一些小型彩色激光打印机以低廉的印刷价格对大型数字印刷机的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分流了很多客户。

(三)我国数字印刷在转型中发展

从印前数字化到印刷数字化,这似乎是一个自然发展趋势,但调查显示事实绝非如此,这需要有一个相当的转型过程。这种转型始于20年前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印前生产、桌面出版系统之时,这是印刷业扎实、顽强开放的第一步。20年前印刷业是较为落后的传统手工业生产。如今,印刷业已日益发展成为建立在信息与无线通讯技术、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全球化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很多人以为已经完成了印刷“数字革命”,但实际上它仍以数码印刷、桌面打印、多点印刷、无线通讯技术及无所不在的互联网等技术形式影响着印刷业。在这些技术的影响下,设备供应商、印刷企业、印刷品购买者及印刷品消费者之间的连锁关系不断被打断并重建。因此,我国数字印刷的发展还处在传统和现代印刷的转型期。

三、数字印刷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数字印刷技术近年来一直是印刷出版行业的焦点技术之一,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市场层面来说都属于朝阳产业。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按需印刷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结合,将使得数字印刷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一)我国数字印刷发展的困惑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客户都开始接受数字印刷,但相对传统印刷来说,人们对数字印刷还存有疑虑,限制了数字印刷的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技术原因。数字印刷是以传输、接收同步信息进行印刷,因此网络或数据库的数据如何正确地传输到印刷机上是一个关键问题。离不开数据转输过程的数字印刷技术在数据传输的网络化、印刷品整个版面的数字化、模拟底片的数字化、计算时间的高速化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成本问题。目前,数字印刷机价格较贵,而用户有限,使众多用户望而却步。传统印刷机的使用与机器更换周期是,欧洲5―7年、美国4年左右,但很多厂家的印刷机常常是十几年也不更新[2]。在旧机器能用、而短期内又无法看到利润回报的情况下是否添置新设备,印刷企业犹豫不决。加之现在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设备成本变化快,印刷企业多少有点怕花冤枉钱。三是市场不完善。在国内,数字印刷市场极不完善。由于数字印刷业务种类繁杂,有的涉及版权、书号等问题,不易掌控,导致开展业务的困境。

(二)我国印刷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引发的数字印刷技术的深刻革命,对中国的印刷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随着电子出版、跨媒体出版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印刷市场受到极大的冲击。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导致按需印刷的增长,以及印品的印数越来越少。人们不仅希望能随时随地按需要的数量来印刷,而且希望交活期越短越好,希望价格更便宜。新的市场需求使传统印刷企业必须直面挑战。作为印刷业发源地国家,我们既要发扬传统优势,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又要改变传统观念和模拟作业方式,迎接信息化革命的挑战。在信息技术对印刷业的冲击力度加大、技术改造时间会相应缩短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要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采取引进、合作、消化、吸收、开发、创新的发展策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个性化印刷的发展道路,保持我们的传统优势。

(三)我国数字印刷的发展前景

数字印刷是印刷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已开始展现出非常诱人的发展前景。由于数字印刷是以一个新的概念来开发的市场,其市场潜力是十分巨大的。有机构预测,到2015年,大多数的高速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将在流程化系统中完成,色粉和喷墨技术的发展将部分取代胶版、凹版和柔版印刷,这将会影响杂志业、报纸业、消耗品及印刷服务体系的建立。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喷墨印刷机的输出速度将达到与胶印相当,数字卷筒印刷机的速度将达到2 000英尺/分钟,或更快[3]。在我国,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印刷的前期工艺已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并且已逐步推进到印刷和装订等印刷的全过程。随着数字印刷技术和数字印刷设备的不断提高和改进和印刷材料成本的逐步降低、国内印刷格局的调整,以及按需印刷市场的日益完善和成熟,数字印刷将会带给印刷行业更多的机遇和希望,数字印刷将为中国印刷行业翻开新的一页。

总之,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继续向系列化、高品质化、高速度化、低价格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印刷必将成为21世纪印刷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铱镝.国内外数字印刷发展状况[J].今日印刷,2009,(10).

第2篇:传统印刷方式范文

跨界的冲击

随着移动网络高速普及,数字化内容进入高速增长时代,每天创建的数据内容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的70倍;在过去的两年中,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增加近2倍;人们面对面的沟通减少了,而在社交媒介上花费的时间大幅增加;大量信息通过电子、跨媒体途径,而不是以纸媒体的形式,送达个人信息终端,并且具有越来越强的个性化特征……可变数据正在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市场格局也随着全球的趋势和消费者的体验而改变:电子商务威胁传统购物方式,智能手机替代传统手机,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撼动电信运营商利益……变革随时随地在发生。跨界的从来不是专业的,都来自于另外一个领域!创新者以前所未有的迅猛,占据另一个领域。惠普作为世界最大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与市场领先的IT技术提供商,自进入印刷领域,便以其强大的IT技术和优势,引领数字印刷的发展,探索印刷应用的转型,驱动传统印刷向数字印刷的转变。

Alon Bar-Shany

惠普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Indigo数字印刷业务部副总裁兼总经理

从毕到Indigo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2世纪,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传至11世纪,毕发明了陶瓷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化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印刷术从此传到世界各地,并发展演变。在15世纪,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制成世界第一台印刷机,推进了印刷实现工业化。印刷术发明后的400年内,欧洲书籍册数增加至10亿本。步入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量爆炸,如今有20亿人在线,有60亿个移动用户,我们已经身处云计算时代。Facebook(脸书)的用户数量只用8年就达到了10亿,QQ空间、新浪微博等新社交媒体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的兴起、数字媒体的冲击之下,报业近年来急剧衰退,对于纸质媒体的悲观情绪也不断发酵,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印刷业也难以置身其外,许多印刷商在近几年面临极大的挑战。面对电子化的浪潮,在传统出版印刷市场遭受巨大考验的形势下,谁能因势而动,谁就能占得先机。

惠普洞悉市场发展变化,并以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创新动力,20年来在数字印刷领域创造了一个个技术高峰,带来卓越价值。不仅致力于帮助客户改变已有商业模式的经营理念,还通过对数字印刷领域的投资实现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持续的成本突破,进而逐步改变着印刷市场,使其数字印刷技术深入渗透到各个领域,为整个出版及印刷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更强的竞争力。

Benny Landa

兰达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1世纪的数字印刷

从35年前的1997年创立Indigo公司,16年后推出世界第一台数字印刷机E-Print 1000,之后的8年,Indigo快速成长,并占据了数字印刷市场60%以上的份额。在2002年,将Indigo卖给惠普公司。如今,带着新的突破性技术发现,我重返印刷行业,在2012德鲁巴上推出了纳米图像印刷技术。

经过20年的发展,数字印刷经历了爆炸性的增长,如今,数字印刷印量已达到1万亿页。但这仅占印刷总量的2%,数字印刷还只是在蚕食主流印刷的边缘。原因是什么?尽管今天的数字印刷机在个性化产品上拥有非凡的出色表现,但与胶印机相比,速度低、窄幅应用范围较小和单张成本高,限制了其发展的步伐。

Landa纳米图像印刷技术的面世点燃了印刷的第二次数字革命,它结合数字印刷的多功能性和胶印的速度及质量,针对数字印刷和胶印之间存在的短板――中短版印刷,这也是商业印刷中最大量的活件――提供最高效、低成本的数字印刷解决方案。这也就是说,纳米图像印刷技术第一次让数字印刷应用在主流印刷市场。

正如我多年前所说:一切能数字化的终将数字化,印刷也不例外!数字化的潮流不可逆转,但在那之前,人类用纸张进行沟通的历史已经超过5000年,使用印刷品已经有近600年。数字媒体对纸质出版的侵蚀与取代仍需时日,即便如此,出版印刷本身也只占印刷市场的20%。在另外80%的市场空间(商业与包装)里,数字印刷将为印刷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与变革。

Timothy Howard

富士施乐亚太区战略推广高级经理

数字印刷已今非昔比,推动业务发展,现在是最佳时机

今天,商业印刷企业面临着经济萧条、竞争激烈、技术更新、需求多样化、外包业务增长等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同时,随着生产批量的减小,交货周期逐渐变短,个性化信息越来越多,短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过去的几年中,印量已经从过去的几千册减少到如今只印200册、100册,甚至1册。这意味着,印刷企业需要每天处理200个打印作业,才能与过去20个作业相抵。用胶印生产方式显然难以应对这些挑战,数字印刷因其与生俱来的特点与优势,成为最佳应对方案。

对于现有的客户和现有流程,印刷企业已驾轻就熟,其中一些企业不愿意采用新技术和新方式去重新开拓业务,这完全可以理解。然而,随着数字印刷的迅速发展,彩色数字印刷在未来几十年将继续急剧增长,印刷企业已经到了转变自身赢利模式的时候。数字印刷从端到端的高度自动化和变革力量可以帮助您快速盈利。

富士施乐希望协助客户开创新业务和增加收入。富士施乐新一代的iGen150数字印刷机是一个全自动的数字系统,能从一个打印作业快速切换到下一个作业,有效节省印刷准备时间,具有更高的生产力,能快速实现投资的高回报率。幅面可达26英寸(660mm),应用范围更广,可处理更多竞争对手无法胜任的作业。iGen150为客户创造了庞大的商机,让他们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从而开拓更广阔的赢利空间。

Junichi Arai

柯尼卡美能达日本总部商业印刷事业统括部部长

数字印刷的发展前景――商业模式新思路

今天,信息与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传统印刷向数字印刷的转换正加速进行。然而,全球数字印刷机(基于碳粉的数字印刷机)安装量在2012年却比上一年减少了。我认为,这表明数字印刷的发展已经从第一阶段的导入期进入到新的阶段。在第一阶段,数字印刷短版、可变、快速印刷的特点,使其在交易性文件印刷、轻印刷等领域发展迅速。但到如今,数字印刷在这些领域进入了停滞期。市场开始将目光投向新的领域。显然,数字印刷正在与传统印刷方式并存,传统印刷向数字印刷的转变也不是简单的单向转换。数字印刷正在向提供更多新价值的应用方向发展。

数字印刷生产中提高客户满意度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在调研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一站式服务,减少库存以及可变数据印刷。此外,还有营销推广、网络印刷、高价值印后、跨媒体以及对安全功能、特殊承印材料及色彩等要求。这表明客户的价值认同有很大的不同,数字印刷也因而被期待能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

日本印刷技术协会的一份报告提到印企3个经营管理发展方向:一站式服务,侧重在印前和印后流程;IT应用及数字化,如数字印刷、网络印刷、电子书等;高效生产管理到销售管理,如网络印刷、印刷电子商务。

针对印刷企业需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柯尼卡美能达贴近客户,关注客户需求,凭借先进的技术实力和强大服务体系,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柯尼卡美能达在全球多个国家已成功尝试了客户体验、增值应用等方案,并全方位进入数字印刷领域,柯尼卡美能达非常关注中国的业务发展,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成功的解决方案与服务,并帮助客户不断成长。

Frank Mallozzi

EFI全球销售部副总裁

未来10年推动业务增长的技术新引擎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我们也有个相同的观点:停滞不前不算一个选择。在许多领域,事情远比我们想象中发展得快很多。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新观念层出不穷,带给了人们诸多惊喜,并悄然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方式,在各个行业及领域引起巨大的变革,也给我们印刷行业带来变化:对北美印刷市场未来10年的预测中,整体印刷市场将下降11%,但是数字印刷的产量将提升98.3%。而对于中国,这种影响要小得多。目前中国印刷市场总额位居全球第二的,未来可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印刷市场。但是,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高品质物品需求的增长,数字印刷市场将得到快速增长。数字印刷可实现高效、快速、按需生产,进行个性化的可变数据印刷,并可将更多生产场所进行统一整合,从而帮助印刷商应对挑战。此外,数字印刷自动化工作流程可减少浪费、节约生产时间、消除多余步骤,并带来一体化系统,大幅提高产能。数字印刷将成为未来10年推动业务增长的技术新引擎。

EFI关注客户的成功,以此为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力。不断进取的精神推动EFI向客户推出可升级的数字印刷解决方案和服务,帮助客户提高利润、降低成本、提升生产率、提高印刷品质。EFI也因此成为行业中发展最快速的技术型企业。2012年,EFI实现连续3年、2位数的增长,整体营收增长了63%。在亚太地区,2012年营收增长达到133%(除日本),增加的员工达到47%(除印度研发中心),在中国拥有3个办事处。我们的努力与进步得益于我们的宗旨:致力于为印刷行业带来革新化的创新。

Roger Blacker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亚洲总部商业打印产品部总经理

全新图书出版印刷业务

在数字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各种新型数字媒体不断渗透到出版业中,在改变人们阅读习惯的同时,对整个出版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给传统出版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市场竞争激烈、图书库存积压、退货风险加大、再版书目的管理,同时,高额的库存和物流成本以及每年因图书过季所带来的价值链40%的高额浪费成为困扰企业首要问题之一,传统出版业正面临着新一轮的经营风险。

第3篇:传统印刷方式范文

高速喷墨 新机遇

高速喷墨印刷的优势在于对市场需求反应快捷、交货期短、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有效减少印刷品库存等。凭借这些优势,高速喷墨印刷可以赢得广阔的市场,为印刷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理论上,高速喷墨印刷可在个性化包装、报纸等领域大展拳脚,但是结合现实情况,笔者认为以下三大领域值得印刷企业关注。

个性化直邮领域独具魅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直邮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带有可变数据和个性化广告的直邮产品更是获得了人们的青睐,在市场中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这也对印刷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即及时有效地印刷直邮产品。传统印刷方式虽然能够大批量进行生产,但是不能实现印品的个性化,而目前的数字印刷虽能实现印品的个性化,但并不能满足大批量活件生产的及时性及低成本。而高速喷墨印刷则可以帮助印刷企业走出这种两难的境地。浙江影天印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啸谷表示:“高速喷墨印刷由于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可以满足个性化直邮业务数据可变、时效性高的要求,其将给印刷企业带来新的竞争力。”

按需出版领域现精彩

目前,市场对传统书刊印刷的环保性、时效性及库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印数达到十万本以上的书刊已经不多,中短版按需印刷正在成为书刊印刷市场的主流。而高速喷墨印刷正好可在按需出版领域大展拳脚,为出版商、印刷企业带来全新的按需印刷新体验。例如,江苏凤凰传媒集团引进了一台柯达鼎盛1000高速喷墨印刷机用于按需出版领域,使得首版起印点从3000册下降到500册,从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业务量和利润。同样,虎彩集团引进了一台奥西ColorStream 3700彩色卷筒纸喷墨印刷系统用于按需出版领域,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图书库存问题,让零库存成为了可能。虎彩集团总裁陈成稳指出:“我们针对短版书投入的奥西ColorStream 3700彩色卷筒纸喷墨印刷系统,具有很好的印刷效果、操作简便、非常环保,可以提供非常全面优质的服务。”

商业印刷领域新突破

此外,商业印刷领域同样值得印刷企业关注。长版“静态”的传统印刷活件正在从印刷买家的消费需求中淡出,中短版的按需、可变活件正在增多,这也意味着高速喷墨印刷可以在此大有作为。以DM单为例,上海界龙现代印刷纸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广杰认为,目前传统印刷企业印刷DM单都须经过两道工序,即先通过传统印刷方式印刷固定内容,再通过数字印刷方式印刷可变内容,而如果使用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只需一道工序即可完成,可以大大提升印刷企业的生产效率。

聚焦应用 难题待解

高速喷墨印刷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使得设备供应商争相竞逐,不过它也确实会给印刷企业带来诸多机遇,但是现阶段,其应用究竟如何呢?据InfoTrends的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投入使用的彩色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只有20台,2010年就超过了200台,预计到2013年,全球投入使用的彩色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将达到500台。

从国外印刷企业的应用实践来看,高速喷墨印刷在产能、品质和成本方面已经达到了标称的水平,他们尤其看重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在新业务拓展方面的强大潜能。例如,在报纸领域,奥西数字报纸网络(DNN)的长期合作伙伴Stroma公司就采用奥西JetStream 1000高速喷墨印刷机在伦敦印制彩色版的国际报纸,奥西JetStream 1000高速喷墨印刷机能够以每小时1000多份的速度印刷36页的四开小报,每份报纸都可以完全不同,未来,Stroma公司还计划进一步将其业务扩展到图书出版领域。

而在国内,目前从市场情况来看,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在中国的装机量寥寥无几,且应用领域也较为有限。据科印传媒2011“数码印刷在中国”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之前,只有柯达VT3000、VL2000在国内拥有8台的装机量,且全部用于账单印刷领域。速度为100米/分钟以上的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在2011年初才开始进入中国市场:2011年年初,位于广东东莞的图书外贸印刷企业CTPS引进惠普T300连续纸喷墨数字印刷机;2011年4月9日,江苏凤凰传媒集团引进柯达鼎盛1000高速喷墨印刷机;2012年5月,虎彩集团引进了市场领先的奥西ColorStream 3700彩色卷筒纸喷墨印刷系统;drupa2012上,江西新华印刷集团也签订了采购一台高速喷墨印刷机的意向。这样算来,落户中国的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屈指可数,应用领域也仅局限于按需出版。其实,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国内印刷企业都对其充满了热情,只是出于种种原因,还多处于观望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成本命题

在印刷微利时代,印刷企业对于“成本”问题非常敏感。据笔者了解,成本居高不下正是高速喷墨印刷在国内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首先,从设备购买成本上来说,一台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价格从几百万元至上千万元,除此之外,印刷企业通常还须购买与其相匹配的前后端设备,这样一笔投资可谓巨大。例如,江苏凤凰传媒集团建立了一条全连线系统,包括柯达鼎盛1000高速喷墨印刷机,瑞士Hunkeler书芯成型设备,日本Horizon、深圳JMD后道连线设备以及PRMIS流程控制软件等,就花费了三千多万元。可见,印刷企业对于投资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小心翼翼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设备购买成本高之外,设备使用成本高也是令印刷企业望而却步的一大因素,这主要表现在耗材方面。具体而言,高速喷墨印刷设备所使用的纸张多为专用纸张,或者需要对普通纸张进行涂布等预处理,而目前国内适用于高速喷墨印刷的纸张种类偏少,价格较高,一吨专用纸张要比普通纸张贵几百块钱,而对普通纸张进行预处理的成本也较高。墨水则是由设备供应商专门提供,其成本能否下降也非印刷企业所能控制。采访中,王广杰就表示:“如果高速喷墨印刷的单面A4成本控制在0.10元以内,其生存空间就会大大拓宽”。另外,据笔者了解,国内两家引进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企业也都一致认为设备的运行成本偏高,亟须解决。

此外,高速喷墨印刷的成本高还体现在设备的折旧成本高。“我们这款印刷机买了10多年了,现在还是照常运作生产。”相似的话语,在印刷行业司空见惯。传统印刷机,尤其是胶印机等大型印刷设备,使用周期大多较长,一台印刷机即使使用了10年以上,印刷出的产品质量依然可以很好,例如,海德堡的胶印机使用10年后,仍能以原价的40%售出。而高速喷墨印刷设备不同,据王广杰介绍,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折旧期一般在5年左右,如果印刷企业不能保证5年之内赢利,那么其将不会投资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因为高速喷墨印刷技术更新快,5年之后,随着新一代设备的推出,旧设备的生产质量不但比新设备低很多,而且使用成本还将远远高于新设备,不再具备竞争力。

技术考量

“导致高速喷墨印刷目前在中国发展相对缓慢的另一原因就是高速喷墨印刷技术仍然在趋于成熟的进程中,印刷企业都希望这种技术在得到市场充分验证后,再去购买这种设备。”富士胶片Dimatix中国区销售总经理谢曦说。高速喷墨印刷技术的成熟度可以从印刷质量、稳定性和前后端设备的配套上进行考量。

从印刷质量上来说,目前高速喷墨印刷的最高印刷精度只能达到1200dpi,即理论上最高能达到传统胶印加网线数的175lpi,而传统胶印的加网线数通常能达到300lpi以上,可见高速喷墨印刷所能再现的印刷精度与传统胶印相差甚远。陈啸谷也表示:“目前,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彩色印刷品来说,高速喷墨印刷仍不能很好地满足其要求,但对于表格、文字等的黑白印刷,高速喷墨印刷则能很好再现。”

从稳定性上来说,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例如,国内一家引进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企业就表示生产过程中存在喷墨头缝合不稳定的情况。

从前后端设备的配套上来说,印刷仅仅是印品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印刷方式的改变同时需要其他环节的配合,例如,配套的前端流程软件、纸张、油墨、后道加工设备等,否则难以有效发挥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高效性能。而由于高速喷墨印刷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设备供应商对于提供高速喷墨印刷全流程的解决方案仍处于摸索中。

市场环境

高速喷墨印刷高速、可变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批量相对较大、对可变数据要求较高的直邮账单、按需出版、个性化印刷等业务方面颇具优势,但由于国内对于印刷品的销售理念不同,导致这方面的市场需求不足。以DM单为例,据陈啸谷介绍,国内通常对DM单的印刷质量要求较高,但高速喷墨印刷再现不了这么高的印刷精度,而国外对于DM单的印刷质量要求就较低,认为可以从中获得信息即可。同时,王广杰也提到,国内数据挖掘能力不强,导致国内个性化的DM单市场尚须发展,这些都使得国内适合高速喷墨印刷业务的DM单市场发展欠缺。

据笔者了解,国内一家引进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企业,其高速喷墨印刷业务占比尚不足1%,高速喷墨印刷设备也不一定每天都开,这样怎么能满足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高产能!“没有业务,就没有人敢投资购买设备,否则购买回来,也只能闲置,所以最重要的是如何获得业务,而印刷企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并不适合此类业务的获得,这就需要印刷企业开发成熟的适合高速喷墨印刷的商业模式。”王广杰说。

突破壁垒 迎春天

虽然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对于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使用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但这正预示了其所蕴藏的巨大市场空白与增长潜力。我们应该以drupa2012为契机,各方面共同努力,共同推动高速喷墨印刷在国内的发展。

设备供应商努力完善相关技术

面对高速喷墨印刷在国内发展不景气的状况,设备供应商应该努力研发高速喷墨印刷相关技术,以提高设备的印刷质量、稳定性和性价比。笔者认为,设备供应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推出高速喷墨印刷全套解决方案

印刷只是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高速喷墨印刷技术要想在国内得到大规模推广和应用,除了该技术本身需要发展之外,与其相配套的前端软件、纸张、墨水、印刷质量检测、印后加工设备等生产链条的其他环节,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大中华区数码印刷产品部销售总监汪杰说道:“对于设备供应商,并不应是单纯地卖设备,而是要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要让客户知道,即使他对高速喷墨印刷不了解,我们设备供应商也有能力帮助他接受和应用这种技术。”而柯达最近两年也非常注重这种服务,致力于提供高速喷墨印刷整体解决方案。

(2)与印刷企业联合,共同开发新产品

高速喷墨印刷设备最终被印刷企业所应用,作为应用者,印刷企业对自己的需求最为了解,因此,设备供应商是否应联合印刷企业,共同开发高速喷墨印刷技术,这样既可以减轻印刷企业的设备投资压力,切实保证其产品的可用性,且一旦这种合作方式产生利润,还可以多方共享。例如,当纳利公司根据自己的需求研发了高速喷墨印刷设备,还将其技术提供给高宝,从而由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使用者变成技术提供者;江苏凤凰传媒集团根据柯达鼎盛1000高速喷墨印刷机的技术要求,吸收国际造纸技术,联合国内数家大型造纸企业,经过多次试验,成功研发了完全适用柯达鼎盛1000高速喷墨印刷机的专用纸,并命名为“凤凰纸”,且与国际同类纸张相比,凤凰纸的成本只有进口纸的1/3,且无须预涂布,在方便自身使用、获得一定利润的同时,还推动了中国高速喷墨印刷市场的发展,这种创新模式非常值得业内借鉴和推广。

印刷企业全方位开拓市场、寻找赢利模式

除设备供应商之外,印刷企业是高速喷墨印刷生产链条上的最重要一环。那么,其能为高速喷墨印刷的快速发展做哪些努力呢?

(1)探寻新的市场切入点

目前,业内能够达成共识的高速喷墨印刷应用领域是个性化直邮、按需出版和商业印刷,但是否还存在其他切入点,印刷企业应积极探寻。王广杰表示:“要想利用好高速喷墨印刷这一‘利器’,印刷企业必须掌握市场的新动态,根据自身特点深入进行市场调研与开发,积极寻找新的市场切入点,并让客户了解、接受高速喷墨印刷技术。”此外,谢曦也提到,印刷企业应该将自身企业定位于从印前制作到印刷输出的一体化服务解决方案提供者,而不仅仅是印刷服务商。

(2)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对于印刷企业来说,商业模式的开发要综合考虑自身企业的业务构成、成本控制等因素。例如,根据业务特点,可将客户分为集团客户和个人客户,对于集团客户,采取业务人员面对面的销售方式,这点和传统印刷商业模式相同;而对于个人客户,则就需要建立网络化平台,来收集这些散客户。

(3)向IT化管理转变

第4篇:传统印刷方式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期;传统印刷业;创新;路径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30

[中图分类号]F42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02

0 引 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的迅猛发展,一场数字化革命正在中国风起云涌,中国正迈向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这一转型将提高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增长。企业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以便更好地适应时展,印刷业也不例外。印刷业在长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集中出现,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低与自主创新乏力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印刷业的可持续发展。再加上新媒体的冲击,众多传统印刷企业面临发展瓶颈。印刷业应该把握数字化与信息化带来的新机遇,创新发展思路,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主动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实践跨越与发展。

1 义乌传统印刷业的发展现状和困境分析

义乌包装印刷业依托“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区域优势,发展成为浙江省四大印刷产业区之一,2007年中国包装联合会授予义乌“中国商品包装印刷产业基地”的称号。然而,义乌印刷业在长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深层次矛盾集中出现,严重制约了印刷业的可持续发展。再加上新媒体的冲击,众多传统印刷企业面临发展瓶颈。

第一,产能过剩、市场失衡、印刷工价偏低。印刷行业同质化发展严重,差异化发展不足,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通过降低工价的方式来抢夺订单,印刷工价越来越低,行业进入恶性竞争状态。加之传统印刷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单纯进行加工,无品牌意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难以适应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现实要求。

第二,经营成本增高,印刷企业进入微利时代。印刷用纸张、油墨、版材等物料成本逐年上涨,加之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印刷业招工难,人工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印刷企业利润降低,进入微利时代。

第三,传统印刷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个性化、按需、可变数据印刷的需求。

第四,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电子产品逐步成为主流媒介,传统书报刊大量被替代,书报刊印刷需求下滑,相应的印刷市场严重萎缩。

第五,义乌传统印刷业高技能人才短缺。相对于德国高技能人才占企业员工总数40%的比例来说,义乌印刷企业存在着很大的人才缺口。义乌印刷企业目前还大都实行两班工作制,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比较差,待遇低,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同时,由于管理模式传统,企业没有完善的人才晋升制度,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普遍存在着留不住人才的现状。高技能人才的比例是决定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人才短缺将直接制约企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印刷企业面临着新一轮的严酷洗牌。如何把握数字化与信息化带来的新机遇,创新发展思路,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印刷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2 义乌传统印刷企业转型面临的挑战

义乌印刷包装企业规模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微型企业,受限于企业规模小、科技发展水平低、管理模式落后、技能人才短缺等因素,数字化转型仍然面临很多的挑战。

第一,认识不足。义乌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传统式的家族管理模式,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对于产业和行业发展信息的了解比较滞后,不善于捕捉新信息,对印刷业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印刷数字化转型即采购最新的数字印刷机,大力发展新兴数字印刷即可。抑或有些企业认识不到印刷数字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对数字化持观望态度。

第二,人云亦云,缺乏主观的战略决策。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企业认识不足,无法充分认识到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忽视了别人无法提供而自己可以提供的差异化服务,缺乏差异化发展道路规划,盲目跟从别人,势必再次陷入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怪圈。

第二,资金问题。发展新兴数字印刷需要高昂的设备投入,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成本压力令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3 义乌传统印刷业创新发展路径

印刷业向数字化转型,大型企业借由资金和市场优势可快速实现转型,而高额的设备资金投入让中小微型企业面临转型难的困境,不转型死路一条,单纯的跟风又没有资金支持。因此,对于中小微型企业来说,如何转型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3.1 流程创新

3.1.1 传统印刷的数字化改造

传统印刷的数字化改造,即用数字技术和先进技术提升传统印刷水平,应该包括以下4个方面。

3.1.1.1 印刷内容数字化

对印刷内容资源进行再开发,使其能够为全媒体服务,甚至可以使印刷企业发展成为“媒体内容开发”供应商。

3.1.1.2 印刷生产数字化

基于数字化工作流程(CIP4/JDF)实现从原稿的录入到成品输出的印刷全过程的数字化,具体包括:数字图文信息的采集、组版、拼大版、RIP、数码打样、色彩管理、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印刷以及由印前数据控制的印后加工等。

3.1.1.3 印刷经营管理数字化

结合互联网,改造传统印刷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印刷电子商务实现自动报价、网络下单、异地印刷等,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内人、财、物、产、供与销的统一管理。

3.1.1.4 印刷设备数字化

没有数字化、智能化的设备,印刷工艺过程全数字化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必须有数字化、智能化的印前设备,才能生成基于CIP3/PPF或CIP4/JDF的数字化的数据文件,而数字化的印刷和印后设备才可以共享这些数据文件传送的信息,如油墨预置、套准预设、折页预设与装订预设等,使印刷生产更高效。因此,印刷设备必须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

3.1.2 发展新兴的数字印刷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使用生产型数字印刷机进行的印刷称为数字印刷,即狭义的数字印刷。目前,我国的数字印刷机及其关键部件、数字印刷所用耗材(纸张、油墨)等基本依靠进口,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数字印刷的发展。传统印刷企业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先将数字印刷设备和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传统设备结合,并根据自身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入全数字印刷设备,以满足个性化、按需、短版、可变数据印刷等的需求。

3.1.3 发展高新印刷技术,拓展印刷新业态

传统印刷企业可审时度势,抢占印刷新领域,如功能性印刷、介质印刷、3D打印等。

3.2 经营模式创新

以前,印刷业是传统的加工业,其终极产品就是印刷品。数字化转型期传统印刷企业应该善于把握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其他行业进行有机的融合,延伸印刷产业链,扩展印刷新业态,用差异化战略启动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

3.2.1 重视品牌经营

传统印刷企业不应仅停留在产品印刷加工方面,而应该重视创立品牌,经营品牌,改变传统模式,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方案和服务上面,由单一的印刷加工企业转变为“信息技术、创意设计、加工与增值服务”于一体的企业,树立增值服务新形象。以优秀品牌带动区域产业集聚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3.2.2 创新营销方法和手段

网络时代,传统中小印刷企业要创新营销方法和手段,利用其数字化优势,积极拥抱互联网,拓展印刷电子商务和网络印刷业务,大力发展网络贸易,拓宽营销渠道,扩大市场范围。

国内外很多的企业都在通过数字化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以雅昌集团为例,1993年万捷创立雅昌公司,率先提出“印刷业是服务业”的新理念,并积极探索传统印刷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印刷业产业升级,提出并实现了“传统印刷+现代IT技术+文化艺术”创新经营模式,即雅昌模式。雅昌模式将传统印刷工艺、现代数字技术和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将传统印刷行业转变成了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和产品的新兴产业。

3.2.2.1 艺术品印刷

通过多年积累,雅昌凭借国际一流的印刷技术、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成为高档印刷品市场的领导者,建立了一套艺术精品印刷的图像处理标准。为画家、拍卖行、博物馆印刷画册、拍卖图录及纪念资料等高档艺术品。

3.2.2.2 雅昌艺术网

雅昌通过艺术品印刷数据的积累,创办了全球最大的中国艺术类专业网站――雅昌艺术网,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和载体。

3.2.2.3 高端艺术复制品

雅昌已经建立了独有的艺术品复制工艺标准和工作流程,通过艺术品复制使国家瑰宝得以再现以满足普通艺术品爱好者的收藏愿望,同时对中国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3.2.2.4 数字资产管理

雅昌为艺术家建设了数字资产管理托管库、个人官网网站、在线数字美术馆和拍卖会防伪预报系统等。

3.2.2.5 策划、摄影和展览

雅昌模式成功构建了一个平台,将艺术家、学术界、文化界和收藏机构连接在一起。雅昌已参与主办了很多文化活动,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艺术品收藏与展览。

4 结 语

面对现今低价竞争的印刷市场红海,义乌传统印刷业应该认真分析和研究印刷技术、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优劣势,紧紧抓住数字化转型期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化技术带来的全新机遇,配合数字化媒体时代进行改革,以差异化战略来扩大市场份额,以创新来获取高额利润,打造属于印刷产业的蓝海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篇:传统印刷方式范文

【关键词】海图;按需印刷;传统印刷;按需出版

按需印刷是近年来出现的全新印刷模式,无论对海图印刷还是海图出版发行都有重大影响,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1.海图按需印刷

1.1海图的作用

海图是以表示海洋区域制图现象的一种地图。海图是船舶海上安全航行指南和必备的航海工具,其现势性是航行安全和正确、顺利地靠泊码头与完成装卸作业的基本保障。

1.2按需印刷的定义

按需印刷(on-demand printing,英文缩写POD),指按照用户的要求,依指定的地点和时间予以提供为目的,直接将所需资料的文件数据进行数码印刷、装订。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个性化印刷要求的一种印刷解决方案。按需印刷是现代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印刷即时性、数量可变性和内容个性化等特点。

1.3海图按需印刷的流程

海图生产部门在服务器端上载最新的所有海图出版数据;已授权的客户在服务器上下载所需海图出版数据,由客户端解密解压后驱动数码印刷机完成所需数量海图。已授权的客户配备的数码印刷机必须是大幅面彩色高速数码印刷机。

2.海图按需印刷的优势

2.1传统海图印刷的弊端

海图是一种更新速度非常快的出版物,因此海图更新一直是我国海图用户、生产部门和研究机构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海图是各类船舶航行的基本工具和法律依据,其现势性将直接关系到航行安全。

传统海图印刷采用平版胶印的方式,需要制版、胶印机印刷等环节。当印刷量少时,平均单张海图的印刷成本相对较高。传统模式是海图先印刷再出版,将产生两个方面的库存问题:一是必须对库存海图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海图配送、销毁和作废等工作;二是在海图销售前,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根据改正通告将海图改正至最新,既影响图面整洁,还需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更可能出现改正错漏情况。这些正是造成海图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2.2海图按需印刷的优势

按需印刷填补了传统胶印海图的不足,对海图出版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与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印刷技术密切相关,具有其自身优势:

(1)按需印刷是在有了需求后再组织海图生产,一张起印,即需即印,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能源的节约性。尤其在多种不同海图、小印量时,成本大大降低,有效避免了海图印刷的盲目性。尤其对于再版周期长的海图,实行按需印刷,可以降低库存甚至达到零库存。

(2)按需印刷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劳动少,省去了传统的打样、制版、水墨平衡、印刷机准备等工序,缩短了印刷周期,提高了印刷速度,可实现即时印刷;且不存在成本分摊,它的第一张到无数张的单品耗材成本基本不变,可实现极少量的印刷。

(3)海图按需印刷对于实现异地销售也极为有利。它只需将可印刷的海图数据文件通过互联网传送到任何地方,在当地对海图进行印制销售,省去运输环节,从而减少运输邮寄等费用,避免了空间和资源占用以及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真正实现高效快速。

(4)海图按需印刷带来了一种新理念。传统出版是先印刷再销售,通过按需印刷可以改为先销售后印刷,给海图出版注入了新的活力。

3.海图按需印刷的前景

3.1海图按需印刷的发展前景

与传统印刷模式相比,按需印刷所具备的种种优点,更使得其在海图出版方面前景一片光明。在未来的海图发行领域中,按需印刷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1)按需印刷带来的出版新理念:先销售后印刷以及根据用户需要印刷。这些将对现在海图发行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海图也是一种商品,大部分海图必须销售出去到达用户处发挥作用,解决了销售问题,就解决了海图的出版问题。

(2)按需印刷作为一门印刷出版新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作为海图传统出版的有利补充。

(3)按需印刷在海图的远距离销售上也将显示其突出的优点。最新的海图数据文件通过互联网就能传送到全世界的任何地方,在当地进行按需印刷,“即需即得”,省去了关税、运费、库存等费用,而且速度快、效率高。

(4)统一海图按需印刷所需的数字化格式,海图按需印刷将越来越普及。

3.2海图按需印刷发展的瓶颈

与传统印刷相比,按需印刷形成时间尚短,还处在摸索阶段,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会面临一些暂时的困难和问题。

3.2.1海图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按需印刷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服务,全部数据都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而且整个工作流程都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有关,因此必然存在着安全方面的隐患。为了实现保密和版权保护,需要对海图电子文件进行加密传输和下载解密等安全措施。

3.2.2资金投入问题

是否能创造经济效益是海图供应网点选择按需印刷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海图供应网点为了实现按需印刷,必须在技术设备等方面投入很多资金。然而按需印刷的经济效益目前没有评估,资金投入也就成了发展的瓶颈之一。

3.2.3与按需出版结合的问题

海图按需印刷尚未与海图出版特别是按需出版形成科学有效的结合,目前的海图印刷和出版发行还存在一些制约按需印刷发展的因素。

3.2.4印刷质量问题

海图出版部门对所发行的海图是负法律责任的;数码印刷和胶印印刷原理不同,数码印刷的海图不如胶印清晰。海图供应网点必须对海图出版数据和按需印刷的海图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由于能够实现海图多点打印输出,海图出版部门必须对海图的打印数量和销售情况严格记录,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3.2.5出台相关法律的必要性

海图作为一种出版物,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如印刷尺寸、图幅范围、色彩和内容等)进行印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一项法律来规范按需印刷的操作。而这项法律应该规定:实施按需印刷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第6篇:传统印刷方式范文

数字化工作流程及其实施的必要性

数字化工作流程是指以数字化的生产控制信息将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三个过程整合成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统,从而使数字化图文信息完整、准确地进行传递,最终加工制作成印刷成品。通常广义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包括图文信息流和生产控制信息流两大部分。图文信息流是指需要印刷传播给大众的信息,如客户提供的文字、图形和图像等,其主要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生产控制信息流则是使印刷产品能被正确生产和加工的控制信息,如:印刷成品的规格信息(尺寸、版式、加工方法等),印刷加工所需的质量控制信息(印刷机油墨控制数据、印后加工的控制数据),印刷任务的设备安排信息等,它主要是来解决“如何做”、“做成什么样”的问题。

现今,客户对印刷企业生产的要求呈现以下态势:交货期越来越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印品数量减少、品种增多、单价下降,客户希望能及时了解产品的加工状况,以便根据市场做出灵活变动等。印刷企业中的技术升级呈现以下趋势:印刷企业应用CTP的数量不断增加,全面色彩管理技术的推广,数码打样技术的普及等。因此,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制作出达到客户质量要求的产品,如何通过先进技术来优化产品质量、全面提高效率,如何与客户及时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这些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

根据管理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印刷企业的平均生产效率只有60%~65%,如果能提高到80%~85%,企业的利润和收益将会大幅度提高。印刷全面实现数字化流程,效率将比传统作业提高5~6倍,准确度与质量大幅提升,人为经验差距缩小,空间成本降低,达到生产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此外,操作者可以在任何时间监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状况,在任何环节进行打样,允许最后一分钟进行修改。整个流程方便、准确、可靠,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实践证明,推广应用数字化工作流程,确实是印刷企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也是企业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需要。

数字化工作流程在国内的应用

国内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经历了近10年CIP3/PPF的发展,开始进入CIP4/JDF的阶段,但其在我国印刷业的发展仍十分缓慢。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国内采用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印刷企业基本处于传统模拟生产流程向数字化生产流程的转型阶段,以大型书刊印刷厂、商业印刷厂以及大型制版公司和出版社输出中心为代表,而且这些企业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应用还主要集中在印前环节,部分印刷企业正在将流程向印刷延伸,但其重点还停留在解决墨量控制问题,对建立和发展数字化流程设备与技术还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2008年,某业内杂志曾对国内114家拥有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印刷企业进行了数字化工作流程应用情况的深度调查。本次调查显示,在拥有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样本企业中,数字化工作流程覆盖到印前环节的为100%,覆盖到从印前到印刷的有51.9%,覆盖到从印前到印后的只有7.8%,其中有76家印刷企业使用了PPF/CIP3或JDF/ CIP4自动控制,占66.7%。在“印刷企业应用了CIP3/ CIP4 的哪些功能”的调查中(见图1),“在印刷机上进行墨量设定”功能应用最多,占81.5%。总的来说,虽然国内已有部分印刷企业引入了CIP3/CIP4,但因我国大多数印刷企业的印后数字化程度不高,跟不上印前、印刷的数字化发展速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都暂时抛弃了一些对其不太实用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功能(如印后自动加工功能)。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层次

现今的数字化工作流程从其涵盖活动的范围和数量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1.基于PDF的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例如:用更优异的PDF文件取代PS文件作为页面描述格式,使用CTP技术缩短流程,采用自动印前检查方法代替传统手工检查方法,采用自动拼大版技术取代原有的手工拼版等。

2.基于PDF+PPF的印刷生产数字化工作流程(包含了印前、印刷和印后)。该流程除了对印前流程进行以上设计外,还通过整个印刷流程之间的整合,来实现印前、印刷及印后流程的无缝衔接。例如,通过印前流程中产生的PPF印后控制信息文件对印后加工设备进行自动化的参数设置,提高了印后加工的效率;通过色彩管理和标准化来实现印刷机油墨预置的自动化,减少了印刷的准备时间。

3.基于PDF+JDF的全数字化工作流程。该流程以客户作业信息输入为起点,以作业为中心,以JDF为标准,实现查询、生产计划制定与控制、物流配送、应收款回收等活动的流程化处理,使得企业、客户和外协企业间的沟通更加快捷。目前印刷企业应用的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大多是基于JDF的,见图2所示。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特点

1.生产流程数字化

数字化生产流程的应用,简化了传统工艺流程,缩短了生产周期,精简了工作人员,提高了产品质量。这使得企业更具有竞争力,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作业周期和更高的质量来满足客户需求。

2.媒体数字化

数字媒体取代了传统的物理媒体和储运方式,使整个产业的运营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如桌面出版系统DTP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纸质图文原稿借助计算机以数字文件存在和传输;数码相机和扫描仪数字媒体的出现,使得原稿数据获取更加轻松;CTP技术的应用,省却了传统的菲林,数字图文数据可以直接呈现在印版上。伴随着数字化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延伸,印刷领域各表现媒体和传输媒体也会向数字化方向转变,这会降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提高图文再现精度。

3.控制自动化

数字化工作流程中,许多传统的手工作业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由计算机控制软件或设备直接完成。如采用专业的RIP数字加网软件取代传统的手工机械加网,提高了网点的精度;利用数字拼大版软件代替传统的手工拼大版,使得拼版工艺变得省时省力;由数字信息控制的折页机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折页。

4.生产集成化

一方面是生产过程的集成化,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出现,使得原稿制作到印刷品成品之间的步骤逐步减少;另一方面是信息流的集成化,CIP3/ CIP4有效地集成了与印刷相关的多种信息流,这也是生产过程集成化的前提。

5.传输网络化

首先体现在企业内部,为了能够及时提交客户任务,往往需要多个工作点同时作业,在数字化工作流程下,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局域网,实现服务端和多个客户端同时工作;其次体现在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业务沟通上,网络数据传送为印刷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采用宽带网络传输,可以接受电子文件,实现了远程打样和异地印刷,拓宽了业务范围。

实施数字化工作流程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网络化运行环境

网络化运行环境为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平台。实现图文信息流、生产控制信息流及管理信息流在整个印刷过程中流畅传递的核心技术就是数据通信,利用网络化运行环境实现各流程间与各设备间信息流的高速传递。因此高速的网络环境是必须的,此外,因涉及到版权和保密等问题,网络安全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设备间和流程间的数据交换格式

传统印刷作业中,通常用胶片或印版等模拟介质来记录和交换数据,而在数字化工作流程中,是用一个包含所有内容数据的数字文件来进行数据记录和交换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印刷流程中各流程和各设备间的数据交换,需要建立一种标准化业务数据交换格式。目前印刷企业常用的标准数据交换格式主要有:Adobe公司开发的PJTF(Portable Job Ticket Format),CIP3和CIP4分别推出的PPF(Print Production Format)和JDF(Job Definition Format)。其中JDF比PJTF、PPF等标准的覆盖范围更广,它涵盖了印刷作业从开始策划到最终成品交付之间的整个周期内所有过程使用的指令和参数。JDF规范中可以同时包含用户的发货地址、报价、折手设置、RIP参数、印刷油墨控制、装订方式等参数。

3.数字化生产环境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技术,它是一套系统工程,而不是单一的产品,是和每个生产环节以及生产设备密切相关的,必须调整原来的生产工艺流程以适应和服从于数字化工作流程的要求。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技术基础、业务范围等综合因素来考虑,明确数字化实施的范围,合理购置设备和流程,构建适合自己的数字化生产流程。

4.标准化规范的制定

第7篇:传统印刷方式范文

【关键词】数字印刷 短版 按需 个性化 质量 成本

数字印刷是与传统模拟印刷的概念迥然不同的现代印刷技术,它采用数字化的方式,不用出菲林,不用晒制分色制版,也省略了上版、调墨等工艺过程,采用某种技术直接将图文信息传递到承印物上,其印刷工艺过程简单直接,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所谓数字印刷,是指利用某种技术或工艺手段将数字化的图文信息直接记录在印版或承印介质(纸张、塑料等)上,即将由电脑制作好的数字页面信息经过RIP处理,激光成像,直接输出印版或印制品,从而取消了分色、拼版、制版、试车等步骤,直接将数字页面转换成印版或印刷品,而不需经过包括印版在内的任何中介媒介的信息传递。数字印刷从输入到输出,整个过程可以由一个人控制。

一、数字印刷的特点

(一)短版印刷(短版是指数量少于1000份的单张印刷)

数字印刷直接将数字化图文信息进行处理后通过某种技术将信息记录在介质上而成像,其工作过程具有短而精的特点,数字印刷采用喷墨、激光、热、磁等技术成像,其过程省略了出菲林、制版的过程,相对来说较传统印刷更加灵活与简单,所以传统印刷需要3000份以上才能起印,但数码印刷可以承接一份及以上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对印品的要求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美,人们不会一成不变的使用同种纸张、同种图案,所以同种印品使用的越来越少,而短版印刷成为人们希望的发展方向。简化的数字印刷系统特别适合目前小批量、快速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短版印刷中不管是印一份,还是印一千份,其价格固定不变,弥补了传统印刷的短版区域,其优势明显。

(二)按需印刷

数字印刷能按照客户要求对印品数量、地点、时间等及时灵活地进行印刷,从而达到零库存, 降低成本。客户可以从网络将电子文档传输给印刷公司,同时说明交货的地点和时间,印刷公司根据客户的要求,实现当天订货,第二天发货的快速交易。按需印刷可以实现出版机构零库存的需求,可以实现绝版书的再现,而按需印刷最明显的就是在图书的出版上,学校会按照学生的数量适量订制印刷教科书,会将辅助教材、课外书根据学生喜欢的多少摆放在书架上,会将绝版的书籍毫不吝啬的展出随意翻阅,而这一切都是数字印刷的功劳。

(三)可变数据印刷

数字印刷具有印刷信息可变等特点,数字印刷可以随时根据客户的需求,完成客户对图文信息内容、版式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客户的眼球,在外包装上一直求新求异,而客户也希望自己的拥有的包装产品与他人有所不同,从而出现了可变数据、个性化的印刷,数字印刷能将每一种要成文的想法转变为电子文件,印刷表达在承印材料上。比如可口可乐饮品的外包装,同种产品却出现了不同种的标语标签,而这些传统印刷都是无法满足的。

(四)代替打样

现在很多印刷公司使用数字印刷进行打样,一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打样,不会像模拟打样那样操作复杂,时间不仅减少了,其每张的成本的价格比模拟打样的成本也低出许多,特别是在打样量较多时,其时间价格优势更为明显。

(五)工艺流程大大简化

以电子信息为基础,将修改好的电子文档通过软硬件RIP,经过页面描述语言生成PS文件,印刷管理器控制数字印刷机完成黑白或多色印刷品的无版复制。从电脑直接到数字印刷机,再到成品,其过程只需要单个人操作就可完成,几个小时就可结束印刷,完成交货,这一切使得数字印刷变得简捷快速,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六)文件兼容性好,易于操作。

对于数字印刷接收的电子文档来说,其中包含了Photoshop、CorelDraw、Freehand、PageMaker、QuarkXPress等计算机文件,也包含了以扫描仪、数码照相机转换成的电子形式,也涵盖了网络传输的各种格式的电子文档。对于数字印刷来说,其兼容性非常强大,客户只要送来电子文档,就可以先在计算机上图文处理排版后打样后进行输出。

(七)可进行双面同时印刷

数字印刷系统经软硬件RIP进行栅格化处理双面印刷PS文件传输给数字印刷机,并形成正、反两面共两套CMYK4色印刷单元,通过电脑控制,可将两套不同的电脑文件组合成正反两面,就可一次完成双面印刷,且两面图文部分大小一致,对位准确,不存在彩色复印机或激光打样机每次仅能完成单面印刷面对位难度较大等问题。

二、数字印刷急需解决的问题

数字印刷有着它不可辩驳的优点,数字印刷适应着市场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不温不火的事物又有着不可避免的不完善性。这么多年数字印刷的发展远没有达到先前人们预期的效果,很多公司还在隔岸观火,考虑着数字印刷成本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收益问题等。传统胶印的技术到现在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目前为止传统印刷仍有着数字印刷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印刷公司不愿意丢弃还可以继续盈利的这一部分,所以传统印刷不可能很快为数字印刷所替代。在我国数字印刷机的推广远不如CTP,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可能以传统胶印的补充物在市场上出现。从目前国内市场来看,数字印刷能够做到真正低利的用户还很少,部分企业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业务来源不足、开工率低。

(一)印刷适性问题

现在市面上的数字印刷成像技术繁多,比如静电照相、按需连续喷墨,热转热升华、磁成直接成像等等,每种成像技术除了要求有专用印刷机外,还要求采用与成像技术和转移特性相匹配的成像材料,比如热成像技术需要有热转印纸或色带相匹配的材料。因此数字印刷工艺对设备和材料的要求很高,通用性差,这也导致印刷成本的升高。

(二)印刷质量问题

数字印刷工艺中,印刷页面数据直接成像转到印张上,简化了工作流程, 但其解像力有限,层次阶调少,印刷中可变因素多, 一些具有很细线条的防伪底纹等用数字印刷机来印刷往往会糊掉,它的层次也不够丰富,数字印刷的高调部分的网点容易丢失,所以对高调的肤色的再现很难,往往出现很硬的过渡,即要么绝网,要么就已经有相当深的颜色了,尤其是人像的面部非常难看,这时不妨适当降低面部的亮度,以达到较舒适的印刷效果;对于平网的印刷,尤其是两个颜色以上的平网,印出来的颜色容易不均匀,易出现一条条横向或纵向的或深或浅的色杠,所以最好是采用有纹理或花纹的图案作为底图,这样可以有效地遮掩其缺陷。

(三)成本问题

对于印刷数量庞大时,数字印刷明显不占优势,但对于印刷数量较少时,与传统印刷的成本对比,还是节约不少,但是人们的消费观念还停留在“物美价廉”的基础上,数字印刷的耗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偏高,所以相对来说,数字印刷成品的成本还是偏高,没有想象的那么便宜,其价钱优势还不是很明显。

(四)技术问题

在数字印刷系统中,图像处理技术、页面描述技术以及数字印刷机硬件是系统不可或缺的支持,其中RIP与数字印刷机本身则至关重要。数字印刷中页面描述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数字印刷生产的发展,特别是RIP的发展,为数字印刷能够输出用户希望的页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使用者在排版软件中生成的页面在RIP的控制下,就可以由数字印刷机输出在特定的承印材料上。因为数字印刷可以100%都是可变信息,相邻的两张印品可以完全不同,而且要求有很高的输出速度,因此要求RIP具有极高的处理速度。

(五)市场尚待培育

数字印刷适合小批量、个性化、可变、按需的彩色印件的特点,这在国外印刷市场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在我国用户喜欢用传统胶印的质量来评价数字印刷的质量,殊不知,传统印刷的发展已经很成熟,质量有保证,由于用户对数字印刷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挑剔的眼光只注意到产品的质量而忽略了其方便快捷等优越性,也忽略了数字印刷的发展性,而现在很多技术比如热升华成像技术已经能和传统印刷质量上相媲美。同时还有先行入行着在投资了巨大的成本之后,由于市场还没有开发而得不到足够的回报就因知难而退,对数字印刷不看好。其他同行者也就畏手畏脚不敢行动,最终导致我国的数字印刷企业为数不多,且大多规模不大,无力投太多资金做宣传。这也导致数字印刷一时无法为大家所熟知和接受。

三、结束语

国内数字印刷领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作为一种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印刷形式,数字印刷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前途是不容置疑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追求快捷个性化的印刷产品,而数字印刷也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弄潮儿,走在时代的前列。

参考文献:

[1]数字印刷的特点和发展前景.中国包装报,2001,6.

[2]林其水.数字印刷的特点.中国包装报,2003,6.

第8篇:传统印刷方式范文

“每年数博会上都有很多读者问我们,怎样才能买到商务印书馆的老书。每次我们都只能无可奈何地回答,不够3000本的起印数,我们没有办法重印。想到读者们一脸失望的表情,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今年数博会上完成按需印刷项目,满足读者对绝版、断版老书的需求。”刘成勇说。

一本起印不再是梦

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创立至今已经有110年历史,正式出版的出版物约有5万种,其中解放前出版的出版物就有15000余种。出版物是商务印书馆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一些老书更具有历史、学术价值,甚至文物、艺术价值。刘成勇介绍说,很多老作者的后人或图书馆拿着绝版、断版书来找出版社,希望能再印一些,但鉴于传统印刷3000册起印的状况,很难满足他们的要求。

一本起印,是图书印刷行业多年的梦想。图书印刷与其他印刷品的印刷不同,要与市场需求挂钩,印刷数量难以确定。采用传统印刷方式,要先印刷后销售,如果印刷数量太多,会造成库存积压,成本浪费;如果印刷数量过少,则会由于先期的制版过程复杂和成本投入较大,导致平均印刷成本的提高,造成图书定价过高,影响图书销售,甚至带来亏本。因此,通常出版社认为,一次印刷最低的数量是3000本。这就是所谓的起印点。

按需印刷(Print On Demand)是一项可以使出版商能够以市场可以接受的成本每次只印刷一本书的技术。采用该项技术,出版社可以按照不同时间、地点、数量、内容的需求,通过数码及超高速印刷技术实现小批量印刷,甚至一本起印。对于发行量较小的图书来说,按需印刷是一种最佳的出版方式。

刘成勇说:“商务印书馆首先希望通过按需印刷业务实现对本馆已有纸书资源的按需印刷。尤其是对一些老书,市面上难以找到的绝版书,实现一本起印。” 他介绍,现在商务印书馆按需印刷项目主要是针对本社解放前出版的图书,以后会逐渐延伸到短版书、断版书,以及其他出版社的图书。他表示,商务印书馆计划按需印刷的还有《汉语世界》、《英语世界》、《中国学术》、《中国语文》等杂志期刊,将在传统的出版、发行之外,进行面向读者的在线定购,提供指定篇目的按需印刷。而且,商务印书馆按需印刷并不是仅仅针对馆内的资源,而是会针对市场需求,开拓其他出版社的图书资源。

电子化解决版式难题

尽管按需印刷可以实现一本起印,但是却需要电子文档。由于当时印刷技术的限制,商务印书馆的老书大多只有纸版图书,而没有电子版。因而,在开展按需印刷业务之前,纸版书的电子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刘成勇介绍说,理想的做法是把所有图书的文字内容进行还原,并且排出版式。但是,目前常见的OCR技术虽然可以分析部分纸型文档,分析的结果也可以有效地还原版面内的全部文字,却无法还原版式,还需要手动排版。而这样做的结果势必造成成本的提高,读者将难以接受。对于一些已成文物的历史图书来说,由于OCR以光学扫描方式为主,扫描过程中容易对这些文物造成进一步的损坏。

刘成勇说:“我们采用的办法是,对于那些横排版简体字图书,直接用OCR技术还原文字内容。但是,对于那些解放前出版的繁体字竖排版图书,却很难通过OCR技术直接识别、还原文字内容,就要把这种图书扫描成图片,仅实现目录文字的数字化。首批推出的按需印刷图书有几百种,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电子化方式。对于那些还没有实现电子化的图书,等读者有了需求,我们再做按需实现电子化。”

但是,通过这种方式重印图书基本都只是对原书的再现,而没有按照现代人所熟悉的阅读方式对图书进行重新编排。这种方式只能满足普通图书馆的需求。目前商务印书馆只能实现这种业务。这在刘成勇看来,重印业务发展的一个障碍。虽然很多读者无法顺利阅读繁体字或竖排内容,但他们也很可能是绝版书籍的爱好者,并存在潜在需求。他认为,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市场将难以得到进一步拓宽。

提供真正个

对于同一本书,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说,视力不好的老专家希望字号大一些,收藏家则希望用更讲究的纸张。如果通过传统印刷方式满足这些个性化需求,成本将高得难以接受。按需印刷可以改变传统的先印刷后销售的出版模式,实行先销售后印刷,因而在服务上也突破了对所有读者都只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局限,可以在印刷时根据客户的需要对其进行重新组合,提供真正的个性化服务。

关于这一点,刘成勇解释说:“按需印刷采用数字印刷技术,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增减或重组,按照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根据客户所选择的个性化的纸张、开本、字体、字号、封面设计等,在印刷过程中,所印刷的图像或文字可以按预先设定好的内容及格式不断变化,每张印刷品都可以针对其特定的发放对象来设计、印刷。当然,对于电子化方式不同的图书,可能选择的个性化服务项目会有所差别。以图片形式存在的图书,就不能让读者选择其喜欢的字体字号。”他介绍,在提供按需服务的网站上,读者可以实时编辑,进行个性化的内容剪辑、拼版,完成个性化目录的实时动态生成。

除了版式的个性化需求外,读者对图书内容也有个性化需求。一本图书包含大量信息,对某个读者来说,有用的可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有没有可能让读者只购买他所需要的那几页呢?刘成勇介绍,读者在找书时,通常是通过某个关键字进行搜索,然后可能在多本书上搜索到相关内容。在没有按需印刷时,由于预算的限制,读者往往只能从中挑选出一本或几本书。现在,有了按需印刷,读者不再有这样的局限―他可以不用购买整本书,而只购买某本书中自己所需要的部分。读者可以抽出这些信息集中起来自动生成一本新的书。如从甲书种选一章,从乙书种挑一节,用鼠标把他们勾出来,整合在一起形成一本新书。这样就可以为读者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扁平化服务细化到读者

传统意义上,出版社的客户关系管理主要是指对书店和批发商的关系的管理和维护,却很少顾及到最终读者。最终读者的反馈意见往往只能通过读者来信或销售商的间接传达,很难及时反馈给出版社。面向读者的客户关系管理是启动按需印刷后的又一个突破。

刘成勇说:“绝版书的主要用户是图书馆、研究机构和收藏家,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和普通读者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实行会员制。”

他介绍,读者可以在商务印书馆按需印刷网站上登记注册,但是要尽可能地提供详细、真实的信息,包括会员职业、年龄、联系方式(邮箱)等,以及数据验证。系统将详细记录会员的购买、查阅情况,分析其习惯和所关注的内容,从而向其推荐新书或其所关注的内容。

同时,系统能够进行业务分析,根据以往的业务分布情况来找出核心客户和价值较高客户,最终分析出影响业务量的关键因素。系统能够从订单类型、业务量、区域分布、客户、跟单情况及印刷方式等方面来进行分析。除此之外,系统还可以提供互动功能,会员可以通过出版社提供的在线问答服务,留言或者提出建议。

充分利用历年积累下来的图书资源,是商务印书馆近年数字出版战略的重点。在刚刚举办的数博会上,商务印书馆召开了以“百年老店数字出版新战略”为主题的分论坛,重点展出了按需印刷网、工具书在线、英语世界网络学习平台等一系列数字产品。

第9篇:传统印刷方式范文

具备先进理念的设计印刷企业都希望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高自身竞争力,由此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适当减少运营成本,从而提高经营利润和增强竞争力。另外,这些企业也希望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中导入新型的思维及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相较于其他产业,印刷行业还较为年轻,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加入能够为其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信息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很多中小型设计印刷企业面对新形势时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无法树立明确的信息化目标,加上缺乏管理方面的可靠保障,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企业在各方面的收效不尽如人意。

二、信息化环境下设计印刷的应用

在信息化h境的影响下,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印刷与出版模式,跨媒体出版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方式。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出版的文件不需要作进一步处理,可以重复性地利用或者是输出至各个媒体中。跨媒体出版丰富了印刷复制技术的研究内涵,因此拓宽了印刷业信息化建设平台,同时使得印刷信息化建设门槛提高。在信息化环境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在高起点上实现现代化集成管理,努力使企业的发展向着高效率、高标准的方向前进。

三、信息化环境下设计印刷的创新发展

1.管理系统更加完善

信息化管理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模块结构,可更加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的管理结构。模块化属于一种有效战略,能够及时组织复杂的产品,并且反映出有条不紊的管理过程。模块系统的组成是单元,通过独立设计,可实现整体运转。当前市场发展中,设计印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包含系统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等模块。处理业务的过程对大中型设计印刷企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流程,因此估价系统可以视作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先驱。出版信息化主要是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现有的出版资源展开深入分析并加以应用,由此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出版印刷信息化的发展也属于出版企业创新的过程,可实现经营过程的数字化、集成化与智能化,打破了传统的出版方式的局限,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与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通过运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可实现集成化的内部管理,同时方便出版业商务信息的内部共享,有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管理效力更为显著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资金流通过程中需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并且重视高效率、高水平,信息逐渐成为人力、物力、财力之后的又一大资源。为了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企业需要对所拥有的多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的利用效果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现阶段,设计印刷管理系统的模式多种多样,具有重视高度集成效果、使用方便、稳定性强等优势,可克服传统印刷行业的不足。同时,管理软件的使用可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当信息化管理逐渐渗透至印刷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时,企业的业务流程就会趋向合理化,可为设计印刷企业注入新活力,同时大大增强管理效力,进一步推动设计印刷企业信息化成果的实现。

综上所述,信息化环境的影响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印刷方式,通过应用新型技术,设计印刷企业在管理系统的完善与管理效力的提升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为实现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胜辉,何建仓,薛焕堂.印刷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研究及构建[J].今日印刷,2016(1):61-62.

[2]唐黎标.信息化环境下设计印刷的应用与创新[J].今日印刷,2015(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