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信息资源范文

电子信息资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信息资源

第1篇:电子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利用;重要意义;方法

电子信息资源的载体是网络系统,不同高校的图书馆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都具备高效的搜索性能,可为学生提供比较便捷、快速的搜索入口,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查询到需要阅读的内容。但此过程存在的问题是,信息搜索入口的搜索结果基于图书馆管理者对于图书或者其他各类电子信息资源的分类,只关联图书的名字或者资料的信息有时并不能为阅读者提供有效的查阅结果,这就要求图书馆在利用电子信息资源之前,应做好信息资源的分类处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可拓展信息资源的利用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专业知识的资料,也可为教师以及其他借阅者提供科研类的研究资源。其间,图书馆也应注意资源分配的问题,保障借阅者享受资源利用的公平性。

一、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

(一)可促使图书馆适应网络时代信息浏览的新特点

在网络时代,公众对信息资源的认识程度有所提升,一方面由于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更为广泛,包括各类短视频平台以及社交媒体等;另一方面也与人们阅读电子信息的习惯相关。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更注重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电子信息,包括新闻资讯、娱乐事件或者文学刊物等。在这种形势下,人们逐渐养成了随手阅读、随时记忆的习惯。这就提醒图书馆在开发利用电子信息资源时,也应关注学生的四类特点,不应增加学生查找或者阅读信息资源的压力。从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的角度分析,书架上的实体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传统的阅读方式上,也在于一些群体的刚性需求。与网络资源相比,实体图书资源依旧具有其明显的优势。因此,若要发展电子信息资源,图书馆在适应网络时代信息浏览特点的基础上,还应分析电子信息资源的优势,结合学校专业的实际特点,进一步优化整合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

(二)可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有效的学习渠道

电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势不仅在于其便捷性,也在于其内容的广泛性,换言之,学生或者其他借阅者可通过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获得更多的学习渠道,进而在节省学习时间的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发掘学习资源的价值。在网络时代,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广度有所提升,虽然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变多了,但充斥在网络上的很多学习资源真假难辨,一些信息极具诱导性。在一些敏感时期,官方平台会通过屏蔽一些关键词的方法筛选虚假信息,但防范效果并不明显。相较于鱼龙混杂的网络资源,高校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具有更高的真实度,图书馆的一些电子信息资源在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核之后,才会加入学校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体系中,并且对后期筛选和评价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就为学生阅读电子信息资源提供了更为广泛且有效的途径,学校在管控此类资源时也有更为有效的手段。当然,为了保护本校区资源的安全性,高校会在登录身份上做出一些比较严格的规定,有些图书馆也只允许登录者在接入本校区的网络时方可登入,但这并不会影响学生使用电子资源的体验感。

(三)可突出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学术价值

高校学生在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时,往往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包括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参加学校举行的竞赛等。从电子信息资源的学术价值角度分析,通过开发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学校可将一些前沿的学术研究类型文章通过网络平台更为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对学生阅读、学习此类电子信息资源形成一种内在的引导,这样不仅可提升学生学习此类电子信息资源的质量,也可突出电子信息资源的学术价值。学生在研究和学习此类电子信息资源时,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源中的创造创新点,从而获得更为新颖、更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角度。受限于认知能力水平和生活经验积累程度,学生对此类资源中的一些信息可能无法很有效地理解,但在长时间的反复作用下,学生也会对学习资源的理论性或者文学性有所认识,甚至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认知习惯,这对其后续的学习和生活而言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

二、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方法

(一)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健全账户认证机制

高校图书馆要想合理开发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并保障信息资源利用的安全性,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健全账户认证机制。首先,学校可将图书馆的登录网络并入学校的公用网络中,但在用户登录信息时,必须保证登录地址为学校网络的主线网络,借此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不允许外部人员对图书馆的电子信息平台随意进行访问;其次,为了优化借阅者的阅读体验,高校可以凭借学生的学号为登录基本信息,并通过学生的学号将学生的借阅信息与学生的专业信息、学院信息以及手机号码等信息结合起来,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完善借阅者的数据库信息;再者,针对借阅逾期的用户,图书馆应通过为借阅者发送短信的方式,提醒借阅者按时归还图书,并缴纳相应的借阅费用。此外,高校图书馆也应开发相应的独立App,支持学生直接在App上查找电子信息资源,并完成缴费、续费等操作。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学校,诸如军工类型的院校对信息管控的级别比较高,在利用电子信息资源时,出于安全考虑,图书馆可建立动态验证机制,将手机验证码、学生学号以及学生的身份证号对应起来,强化登录审查机制。

(二)优化本地网络搜索引擎,降低资源搜索的时间成本

学生在利用电子信息资源时,需要在登录图书馆的电子信息平台之后,借助本地化的搜索引擎,直接搜索想要借阅的图书资源或者文献、期刊资源。在借阅实体资源时,学生可在系统上查找到对应的位置之后,进入阅览室直接查找对应的书籍。这种查找借阅的方式比较简单,整体效率也比较高。但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学生在查找书籍时未能非常清楚地输入查找条件,可能在查找结果上出现一些偏差,包括作者信息、已借阅数量以及出版社信息等,这就为学生后续的查找增加了难度。电子信息资源的查找和浏览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在借阅电子信息资源时,出现了搜索上的失误,可能出现查无此物的状况,也可能出现查找错误的问题,虽然此类问题可在多次尝试下解决,但整体查阅的时间成本比较高。另外,一些高校的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借阅系统只支持资源首字母的查找方式,但具有此类名称特征的资源有时会有很多,一些学生为了节省借阅时间,可能不会完整地拼完书刊的首字母,而用一种模糊查找的方式人工筛选,有时也会有意外收获。为了促进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发展,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还要在系统搜索引擎层面做出合适的优化,例如,支持借阅者使用全拼直接搜索电子信息资源的名称等,这样可有效提升借阅者搜索资源的效率,节约时间成本。

(三)创新电子信息资源分类方式,提高电子信息资源利用效能

在优化本体搜索引擎的搜索方式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也应积极创新电子信息资源分类方式,优化系统底层架构。电子信息资源本身内容比较繁杂,借阅者在使用此类资源的过程中有时会对文章中的一些内容产生疑问,进而搜索类似的文章进行分析,此时,就会产生一些搜索内容方面的历史记录。图书馆的电子信息平台可收集借阅者借阅的信息记录,以此预测借阅者的搜索目标,并在搜索时为其提供相应的搜索结果,提高搜索效率。在此基础上,在编排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分类目录时,图书馆应以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为主要目标,以图书、文献或者期刊的首字母作为搜索一级菜单,之后再以图书的全拼作为二级搜索菜单。为了提高信息资源搜索的准确性,图书馆还可以在为借阅者提供搜索建议的基础上,建立以内容为搜索依据的机制,将电子信息资源以内容的特点进行分类,这样也可使信息资源的利用过程更具方向性。

第2篇:电子信息资源范文

摘要:大数据是一次革命性的技术突破,给图书馆资源建设、读者服务、组织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高校图书馆应该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来促进图书馆资源采集体系的完善,为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文章从资源建设与服务两方面阐述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2-0053-03

1大数据的定义和发展

专业人士对大数据的简单描述是:它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和技术,其数据量是无法运用以往的软件技术和数据库进行处理、操作和储存的。大数据主要是依靠多元化和异构的数据作为基础,随后运用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技术对潜在的、有价值的数据做整合和重复利用,通过利用新挖掘出的新数据为行业提供未来预测和决策的数据支撑,这样就可实现数据的利用最大化、实效化,从而促进社会全方位的发展[1]。当前运用得较多的大数据平台当属Hadoop、MapReduce等。总的来说,大数据包含四个特点,即Volume(大量化)、Variety(多样性)、Velocity(快速化)和Veracity(准确性)。

2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利弊

当今图书馆的信息存储管理系统已经全面服务于社会,它与社会所有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机构同时连接,与全社会共同参与到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和服务等全过程中,逐渐在社会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这就是对图书馆发展有利的一面。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发展,高校图书馆在储存信息资源上有了一定的规模,信息以几何级的模式增加,未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必然演变成一种大数据。从数据的结构、规模和服务流程等方面来看,高校图书馆的大数据化发展面临着新一轮的优化。高校图书馆涉及的数据分析、查询、修改及数据挖掘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信息用户的需求,需要不断加工和处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资源[2]。网络的发展使人们对图书馆的依赖逐渐下降,这就是不利的一面。因此,如果图书馆运用大数据技术,不仅能节约很大的成本,而且能实现数据信息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等高效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与社会的全面融合和兼容打下基础。同时,图书馆运用大数据后,还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更加全面高效地为社会提供更广泛的数据资源。

3建立图书馆大数据电子信息资源的意义

3.1电子信息资源的建立升级了基础设备

当今图书馆在数据储存上的容量越来越大,而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需要依靠硬件设备的支撑,只有采用计算能力强、存储能力大的大数据技术才能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分析、处理和挖掘等需求[3]。

3.2电子信息资源的建立实现了数据的“2S+1I+1V”

当前图书馆在馆藏信息资源存储架构和硬件设备上均无法满足大数据的需求。尽管各高校的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储存方式仍以纸质和数字为主,纸质资料与数字资源有很大一部分存在信息重合,数字资源仍然采用结构化存储方式。而大数据的核心和基础就是大量非结构化的数据,为此各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需要转型,并应向非结构化存储架构变化,建立新的信息系统文件,将非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模式运用在信息资源的生产、存储及处理过程中,从硬件和软件上实现大数据的“2S+1I+1V”,即系统化、标准化及信息化和多样化。除了上述结构转型之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建设也应从种类、形式及信息载体等方面同步转型和变化,真正实现馆藏资源的多样化。在现有的信息资源下,充分利用不同的数据挖掘技术如聚类、回归及特征分析等,将现有馆藏资源的数据信息潜藏的数据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从而能对新挖掘出的信息数据做二次开发或是其他必要的关联及整合处理。只有将不同结构的信息数据充分联系起来,才能将信息资源应有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4]。

3.3电子信息资源的建立需以用户的需求作为导向

高校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学生及公众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而用户的需求也是高校图书馆不断优化和改革的动力。高校图书馆应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对其需求做好准确分析和定位,满足不同专业、学科及研究对象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在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中,可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建设出符合社会未来发展模式和学科专业化的信息资源;同时,还应结合大数据技术分析不同用户群体需求的优势,对数据重新进行分析和预测,将用户最感兴趣的学科和领域作为信息资源建设对象,从而建设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信息资源。

3.4电子信息资源的建立以图书馆联盟为前提

大数据形势下,仅仅依靠某个图书馆的资源无法满足全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且单凭某个图书馆的资金和力量是无法将所有信息资源完全建立起来的。图书馆联盟形式的出现,使得各高校图书馆已经充分地意识到各学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通过各校资源的共享,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此外,各高校图书馆联盟也应与信息资源提供商、服务商及提供数据和技术等的商家进行合作,加深彼此的合作关系,使得信息资源在存储、分析、挖掘上更具有准确性、实时性和全面性。

3.5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改革管理和人才制度

图书馆的发展与高校的管理和人才制度密不可分。在大数据背景下,各高校的管理和人才制度均需要改革。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批能处理和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优秀管理人员。为顺应高校图书馆的大数据化发展,图书馆在业务、服务及考评等管理制度方面均需要不断改革和优化。

4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的发展模式

4.1需要依靠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

对用户的各种行为习惯和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进行分析,可为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前进方向。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的发展需要依靠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通过互联网可与各大图书馆网站、客户端及传感器进行链接,这样就可以采集到不同用户浏览信息的模式、借阅习惯等有用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后,可对不同用户的服务需求进行预测,从而满足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

4.2需要从被动的服务方式转化成主动服务

调查发现,各高校的资源服务方式大多是被动形式,即用户需要自己到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的查询和借阅等。这种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要求,而改变这样的服务模式也非常简单。我们可以依靠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检索出用户最近一段时间的信息使用情况,发现其规律,并对用户下一步的需求进行预测,然后选择在恰当的时间向用户传送这个预测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随时随地服务模式[5]。当然,各高校运用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服务时,应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并以合适的手段为其提供服务。如果用户所需的信息在系统中查询不到,那么图书馆的终端机或服务器应在检索到相关数据之后自动发送信息提醒或内容推送,保证用户能尽快地获取信息资源。

4.3信息内容应实现可视化显示

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存在的多样化形式使得信息的可视化显示得以实现。比如:当用户在查询某一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时,图书馆恰巧没有此类植物的相关文字信息,有的是图片或视频等不同载体的资源,此时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待用户输入第一条检索信息后,其服务器应向用户推送多种形式和载体的数据资源,如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供用户浏览[6]。实现信息内容的可视化显示,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直观的信息,同时还能从视觉和听觉上更好地帮助用户对信息资源进行理解和分析,改变单调的文档信息服务模式,实现弱势群体用户浏览和查阅信息资源无障碍的目的。

4.4需要分析和决策做辅助和支撑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可发现资源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也就是说,当用户对某一个信息进行分析时,可从图书馆的终端机或服务器获取到技术支撑,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辅助分析或是决策支撑,可以让用户在复杂的数据中获取到简单明了的分析结果,从而实现信息的高效利用。

5结语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必将使社会进入一

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的不同领域也会随之受到影响,高校图书馆就是其中之一。面对这样一个发展机会,各高校图书馆应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努力做好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服务工作,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晔煊,杨艳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6):101-104.

[2]桑开勇.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C].广西图书馆学会2014年年会暨第32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014.

[3]程焕文,黄梦琪.在“纸张崇拜”与“数字拥戴”之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图书馆论坛,2015(4):19-24.

[4][6]王晓文,崔旭,沈思.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情报探索,2015(6):90-92.

第3篇:电子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电子阅览室 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化信息资源建设及网络化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和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各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电子阅览室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诞生了。现就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作一浅谈。

一、电子阅览室的概述

电子阅览室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等技术为基础,集电子型文献阅览、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阅览室,是电子化、数字化的网络电子信息资源系统。它负责收藏、管理、使用电子出版物,为广大读者提供集情报检索、信息深加工与信息传播、通讯、培训、学习参考、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信息服务。

二、电子阅览室的信息资源建设

(一)建设原则

根据揭阳职院的办学规划、专业设置、发展目标、重点学科专业的信息需求,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全面的信息资源发展规划,合理安排信息资源购置经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购买资源,在采购过程中遵循针对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和特色性原则。

(二)建设策略

1. 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

(1)建设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目前,我馆的书目信息数据库建库模式是采用购买深圳大学开发的图书集成管理系统的标准数目数据库套录,实现了共享联机数目数据库检索。有些印刷型图书的附书光盘的书目信息也编入到联机标准馆藏书目数据库,同时还把光盘的内容进行压缩并上传到服务器。

(2)电子阅览室的信息服务主要是以馆藏电子文献信息为主,电子出版物具有体积小、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快捷等优点。因此我馆在提高传统文献资源保障的同时,也逐渐加大对电子文献资源的投入,调整各类文献的入藏比例,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资源。

到目前,我馆电子资源主要有万方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馆藏电子图书、广东高职院校文献资源共享联盟等多个电子资源数据库。

(3)特色馆藏资源数字化,使其具有院校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地方特色等。我们将部分与学科专业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数字化,具有馆藏特色的重点学科专业的文献资源数字化,还有自建的电子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了本校网络精品课程和建设本校教学资源库。

2. 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

开发利用好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建立虚拟馆藏。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给我们的信息资源建设创造了条件,我馆围绕相关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大量收集信息资源,把经过选择的最适合、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组织、整序、加工、开发,分别建立方便读者利用的各种特色数据库,提供给读者使用。

(三)组织管理

由于信息资源的繁多、庞杂无序、网络通道狭窄等诸多因素会使读者在查询阅读时遇到许多困难,这就要求电子阅览室在采集信息后将海量的无序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

我馆结合本院教学科研实际,利用非书资料资源管理系统生成目录库,生成馆藏信息资源链接,并建立信息资源导航和检索系统,使读者能快捷方便地检索到有价值的资料。为了保护信息资源的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我馆采取了设置访问条件的方法,只有在本校局域网的IP地址内的计算机才能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浏览下载。

三、电子阅览室的服务

只有开发好电子阅览室的服务职能,才能提高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信息资源的建设才显得有意义。

(一)馆藏文献信息检索服务

馆藏文献信息的检索服务主要是基于我馆馆藏的各种文献信息的数据库,包括馆藏中文数目查询、中文期刊目录查询。校园网内的读者都能很方便检索到本馆馆藏图书的所有信息,查询个人的借阅信息,并且能很方便地办理预约和续借手续。

(二)新生入馆教育

利用电子阅览室的多媒体教学功能,对大一新生进行入馆教育,让新生能尽快认识和了解图书馆,掌握数据库检索和查阅资料的方法。

(三)教学辅助服务

我馆的电子阅览室拥有大量的教学软件和学习资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电子阅览室正逐渐成为学生课余时间最喜欢的场所。此外还为读者准备了更多的课外学习资料,比如英语四六级学习、会计学教程、公务员考试教程等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

(四)参考咨询和培训服务

我馆随着电子阅览室馆藏资源的丰富、服务功能的多样化,电子阅览室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对资源进行加工、整序外,还对计算机初学者进行培训,主要是网络知识培训和信息检索培训。开展信息检索课教学,加强和提高符合学生专业要求的文献信息的利用能力。

我馆电子阅览室建立的参考咨询服务有前台的咨询服务台和网上的“参考咨询”。前台的咨询服务台有专人负责,及时准确地为读者导航服务。网上的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立“参考咨询”链接,通过该链接可以将要咨询的问题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咨询人员,咨询人员也以电子邮件方式将答案发送给读者;还可以利用即时通讯工具跟咨询人员询问。

第4篇:电子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医院管理;医疗管理决策;绩效考核

1发展概况及技术原理

信息化管理在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决策依据、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资源在医院管理方面,亦已成为了重要生产要素,正在逐步推进医院管理分工深化和结构调整。之前临汾市人民医院与一二线城市同级医院之间数字鸿沟呈现日益扩大趋势,自从2010年卫生部要求各医疗单位实施电子信息工程,5年来该院步步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本课题就主要阐述该院在原有的HIS系统基础上,整合PACS、LIS等系统,在管理领域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现信息化医疗数据统计、医疗管理决策、绩效考核的方法。

2课题主要内容

2.1电子化医疗数据统计

2.1.1实现目的

信息化医疗数据统计的目的就是整合医院数据,搭建质量、效率、效益综合数据管理模型,建立各类应用主题,以图形、报表等方式,为医院管理,监控,评价,预估等提供直观的、可视化、精细化的分析体系,实现医院数据的规范化持久化管理。

2.1.2技术原理

基于数据驱动和模型驱动,运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大规模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挖掘、比对、预测与展示[2]。

2.1.3实现方法

(1)以原数据为基础,对医院HIS、PACS、LIS、病案、财务、人力资源等各类系统的数据进行抽取、清洗、转换、整合.(2)对数据进行规范化:技术上,遵循数据仓库规范;业务上,遵循卫生部门制订的各项数据标准;按照实际应用需求,建立各类应用主题,利用数据挖掘工具,以图形、报表等方式,为管理,监控,评价,预估等提供直观的、精细化的统计内容。(3)以病案首页为基础数据,融合门急诊、观察室、病区、医技、手术、家庭病房等各类医疗统计数据,建立以ICD—10、CM—3、肿瘤码等为诊断标准的基础统计数据库。

2.2信息化管理决策

2.2.1实现目的及方法

以医疗数据统计构建的医疗数据平台为基础,利用BI平台工具,对数据仓库经联机分析处理与数据挖掘分析,智能完成医院运营数据监测指标统计分析,以医院数据的前端集成展现,为医院管理部门的提供快捷、实用的数据分析可视化图表,归纳出业务活动的规律性及其发展趋势,为院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依据。

2.2.2发展利用

利用管理决策平台的数据,逐步实现医院管理精细化;利用平台基础数据建立全民健康档案,并分地区、分季节统计疾病种类,进行针对性资源倾斜;同时利用系统产出法定医院管理数据上报卫生行政部门,以此帮助医院减轻数据生成、管理、报送等压力,同时避免不同部门因不同口径统计出数据,出现相互扯皮的事件发生。

2.3智能化绩效考核

2.3.1实现目的

将医院HIS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组成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实行资源共享,通过日常基础数据维护,核算单元逐步从病区过度到小组,最终实现按最小核算单元(人)、最短数据期间(日)、最小收支项目(收入到HIS字典细目,支出到最小发生细目)采集原始数据,并实现月末绩效工资智能生成。

2.3.2实现方法

(1)通过医院各类成本的分级分摊,核算所有最小核算单元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系统以最小核算单元的全成本数据为基础,以医院出院病历及费用信息为依据,核算到投资项目和单个病种,按照医院发展规划,分阶段推进成本管理。(2)为确保源头数据的会计凭证属性,采用过程授权的控制机制,设计了按管理范围查询报告的授权机制系统,从院长、副院长、全院、科室、个人等不同角度提供总量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并以生动形象的图表同步显示。

3电子信息化管理后的优势

(1)规范了医院内部的管理流程,使得医院的人、财、物得到了有效的考核和监督,最大限度维护了医院的利益,通过信息数据共享,在数据库的支持下,医院对自身的任何调整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落实到每个具体岗位。(2)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将全院的所有工作改造为一目了然的网络化控制结构,提高了院长决策的效率和准确度。

4问题

(1)超过40岁的职工对信息化的理解明显滞后,有待反复培训。(2)由于地缘因素,信息化建设专业人员不足,需要与第三方公司合作,需引起领导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重视。(3)信息化的基础是基础数据的维护,部分临床大夫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基础数据的填写不认真,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加以控制。

作者:景国英 单位:临汾市人民医院

第5篇:电子信息资源范文

1医院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原则

当前,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是国内综合性医院电子档案信息传送的主要方式,它涵盖医院各类业务与业务全过程如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PACS)、放射科信息系统(R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它是通过医院建立的大数据库,利用电子计算机与现代信息通设技术装备,对医院各类电子医疗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满足用户预约挂号、诊疗信息查询、费用结算等功能需求平台。当前电子档案信息管理有以下原则。

1.1真实完整性原则

完整性指的是电子档案信息文件件数、数量,以及相关的背景信息、数据不存在受损、篡改和丢失,使档案信息真实、完整。然而,医院档案管理,一般都是集中在院办中的综合档案室,电子档案实行的是全程管理,基本上各科室部门办理完毕需要归档的档案资料就需要向档案部门移交,但一般的科室部门都设有自己的档案资料室,为了工作方便,并没有完全移交本部门的病历医疗档案,这些会影响电子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导致电子档案的价值受到影响。

1.2全程管理原则

当前,我国对电子档案实行的是全过程管理,即对电子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是作为档案永久保存下来的的整个生命同期中,在每一个阶段与每一个时期,都确保电子文件或是电子档案信息内容的一致性,不可以更改。确保电子档案信息从一开始到结束生命周期中内容的一致性。全程管理通过对电子档案在每个阶段如流转、利用、保管全程的控制与监控,从而确保电子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然而,由于医院档案信息资料文件来源广泛,种类多样,而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人手不足,或是素质高低不一,很难现实对电子档案全程管理,这必将影响到电子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1.3前段控制原则

前段控制是基于文件生命周期的反映,将档案的形成、保存、销毁等阶段视为完整过程,具体通过对电子档案管理过程的目标、要求和规则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整合,把文件形成阶段的所需要的管理功能尽可能在前端实现,它主要作用在于减少滞后与重复作业,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可靠性、完整安全性以及长期可读性。

2影响医院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因素

当前,影响到电子档案信息真实完整性的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2.1环境安全因素

我们都知道,对纸质档案来说,确保纸质档案信息的安全主要是防火、防光、防湿、防尘、防虫咬等。而电子档案信息是以电信号和磁介质为媒价的数据信息存储载体,要确保磁介质中的数据信息安全,就要远离磁场的干扰,磁场的干扰会使电信号与磁介质数据发生破坏,使数据失真,从而使电子档案信息丢去真实性。同时,电源供给系统故障,也会造成电子档案信息损坏,如发突发性的断电,可能会损坏在硬盘或存储设备上的数据。

2.2来自网络安全因素

当前,互联网信息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影响的主要是来是互联网威胁。医院电子档案信息并非是封闭的、不开放的信息孤岛,它也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非机密的电子档案信息,对社会公众开放提供利用服务。另外,医院电子档案系统始终是处于联机的状态,这使医院电子档案信息有被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恶意代码和电脑黑客攻击的风险,从而造成医院电子档案信息数据文件破坏、信息被篡改,使电子文件失去了历史真实性与完整性,失去了档案的原始价值,而敏感数据信息被盗窃,将使医院机密与病人私隐被泄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与影响。因此,来自网络的威胁是医院电子档案信息最大的安全因素,这需要特别注意与认真对待。

2.3人为因素

医院电子档案信息建设是最近这几年才发展起来了,是一个较为崭新的管理课题,很多医院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操作还不够规范。管理者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电子档案信息管理水平。医院电子档案信息档案管理者非档案学专业的,不懂得电子档案全程管理原则、前段控制原则,就会对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中随意处理,将对电子档案信息产生安全隐患;不懂得医学知识,就不知道该案卷的档案的数量、数据的份数是否准确;不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知识,就不能规范操作,也就不会对电子档案信息备份、对计算机硬软件杀毒,修补漏洞,医院电子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与网络的安全将得不到保障。

3医院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对策

面对层出不穷的信息安全问题,那么怎么样才能确保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呢?这需要我们从环境因素、网络安全因素、人为因素上加以解决。

3.1维护安全稳定的数据库环境

解决影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环境,首先建设独立储存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库室,把数据库室设置为暗室,避光,防尘,室内除了独立的18T的光纤通道存储设备、数据核心交换机、高性能刀片服务器,并配除湿机、恒温机,以确保室内湿度与温度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并远离磁场,防止磁干扰。同时,在电源保护方面,数据库配置独立的电源室,配有交流电源,即便突然断电,交流电源可维持一段时间,使管理者能够手动关闭数据库,避免突然断电造成的数据损坏。

3.2做好网络上信息技术安全保障

确保医院电子档案信息网络上的安全,首先是备份,备份是确保即便电子档案信息受到攻击导致数据毁失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恢复,是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基本保障方法。备份按地理不同可分为本地备份与异地备份,按备分的方式可分为在线备份和离线备份,按备份的略策又可分为增量备份与差分备分。在备份的储存方面上,当前,由于备份电子档案信息数据量巨大,一般都是在磁盘阵列式储存。其次是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密,防止黑客与病毒入侵,对电子档案信息实行加密技术,从而防止电子档案信息的被篡改与泄密,一般加密的方法有软件加密、硬件加密与混合加密,具体来说软件加密就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对电子档案生成不可读的格式,需要用专门软件才能读取,硬件加密是通过TPM加密硬件对硬件进行加密以保护电子档案数据;混合加密是通过用户认证、身份密码、权限分配等进对电子档案数据保护。再次是设置高级别的防火墙,对档案用户采取限制访问级别的限制,对于非机密档案信息,可以对社会开放,对于限制用户数量密级的档案,按全程管理原则与前段控制原则,在电子信息形成时涉及到哪一个用户,为用户授权的访问级别,未经授权的无权访问,确保电子档案信息在合法用户范围内利用,从而防止人为对电子档案信息篡改,维护电子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

3.3制定完善规章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者素质

第6篇:电子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 电子政务;政府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整合

政府总是以某种方式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相联系。在信息经济时代,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占全社会信息资源总量80%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更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在分析了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后,针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2年提出,目前,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综合国内外对电子政务的含义的分析,笔者将其内涵归纳如下。

电子政务是政府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其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改革和重组优化,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电子政务经历了面向数据处理的第一代与面向信息处理的第二代后,正迈向崭新的第三代知识处理型。从全球范围来看,推动政府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己是大势所趋。而我国也适时提出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以信息安全为基础,以数据获取和整合为核心,面向决策支持,构建服务型政府,体现为公众服务的管理理念。

二、政府信息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一)政府信息资源的内涵

政府信息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政府信息资源是指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政府活动有影响的信息资源的统称。而广义的政府信息资源则指在政府行政工作中产生和利用的信息资源及其相关人员、设备、技术、环境和资金等要素的集合。

政府信息资源数量巨大,并且这些信息资源常更有价值,质量也比较高,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鉴于此,目前对于政府信息资源如何管理、开发、利用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探讨的热点内容。

(二)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

1.来源广泛,数量巨大

包含政府内部产生的政务数据,政府外部的结构化数据。而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存在于网上的信息资源以极高的速度传播并迅速增长,成为政府与个人及企业交流所得信息的一大来源渠道。

2.分布式存储

政府的结构层级、地域分布与职能部门的设置造成了信息内容的分布式存储,这使其在共享与协同计算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

3.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代表国家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因此,政府信息资源还具备社会导向性、资源整合性、信息保密性等一般信息资源不具备的特点。

三、政府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的IT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政府信息化的进程已经从“信息资源建设”阶段进入了“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管理制度等存在的薄弱环节,所导致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

(一)“信息孤岛”的形成

由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各自规划、分散建设、独立运行的,而且数据格式与标准互不相同,导致各地方政府及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组织、规划和互联,本来可以向公众公开的文件、信息、资源依然被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不能由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共享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

(二)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少

我国各级政府上网的信息量普遍较少,信息检索、信息服务的功能较弱,更没有提供所有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的机制,公众通过网络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的态势还未形成。

(三)追求部门利益和权力是造成信息难以共享的深层原因

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将取得的信息资源作为私有财产,并不愿意将资源拿出来共享,这导致了严重的信息资源利用率欠佳的问题。

(四)政务信息资源网络安全问题

我国的基础软件大量从国外购进,政务信息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大,在电子政务推行时,同步加强国家信息安全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四、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措施

电子政务发展到现阶段,需要突出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信息资源的整合问题,只有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才能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应用和工作协同,才会切实有效的发挥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宏观决策的重大作用。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信息资源整合。

(一)电子政务信息部门共建,并建立跨政府边界的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化主管部门为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制定并遵循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标准,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进一步搭建资源整合协作式内部网站,加强内部沟通,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其内部沟通协作能力。

(二)加强系统集成

政府信息内容的异构性与广泛来源决定了其内容管理的集成性。通过集成共享的平台,很好地与相关机构已有的应用系统进行交互,利用目前比较流行的知识管理、内容管理、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来自这些系统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的辅助决策并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

(三)实现一站式电子政务

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网站设计从最初的信息平台转变为交互办事平台,“一站式”设计使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所有在线的政府办事项目、服务项目和其他信息。以门户网站为平台,方便政府服务客体,使之成为政府对社会和公民提供网上服务的枢纽。

(四)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保障体系

为更好的为个人及企业提供信息资源并且保证政府相关信息资源的安全性,从网络安全保障、法律体系保障以及绩效评估等保障体系出发,从制度上进行完善,推动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入,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打破传统

政府部门的“信息孤岛”,提高政府部门服务与监管水平,是今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电子政务,技术不是关键,推进思路和制度安排才是成功的法宝。理清思路,完善制度,创新管理,夯实基础,是推进电子政务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芳、郭英.电子政务内容管理及其应用分析.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1):47-50.

[2] 苗地、商晓帆.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理性认知.现代情报,2008(4):2-4.

[3] 谢虹霞、吴化.中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比较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4):107-110.

[4] 杨小惠、王芸、苏新宁.略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政府决策.电子政务, 2009(2): 41-50.

作者简介:

第7篇:电子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强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公众提供有关国家政策法规、经济和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结果,它是基于Internet网络的政府信息服务和处理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很主要的一部分就是政府的资源共享,这种共享建立在政府资源信息化的基础之上,大量的政府业务将以信息的形式存在和产生效益。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数量、内容、载体形态、传播方式、资源共享程度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数量和内容的极大增长。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一个机构或部门网站联接,利用它们的信息资源,政府机关可以通过因特网收集到世界各地和国内其它职能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阶层的政治、科技、经济、金融、文教等信息,极大地丰富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其次,信息资源的载体形态和传播方式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利用开拓了广阔空间。网络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相互交流、相互传递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政府机构之间、企事业单位和民众利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于1999年初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取得重大突破,但目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和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统一规划。许多政府机构根据不同的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加工、整理,建立了行业或部门的专项业务数据库,也正是由于这一动作,致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发展不平衡,不成体系,不好共享。

2.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已具一定规模,但电子政务信息网络的发展在部门间、地区间极不平衡,信息资源网络系统还不够完善,已经建成的信息网络系统的效益还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不能完全适应政府管理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

3.加强了电子政务的基础性数据库建设,但缺乏统一协调,出现“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空站”、“死库”等现象,引发“信息孤岛”现象,没有产生实际效果,丝毫发挥不出电子政务特有的高效快捷的优势。

4.加强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立法和规范工作,但法制工作仍有待改进。保持政府信息化的基本法律仍然缺乏,如尚无制定信息公开法、信息资源管理法、信息安全法等,有些法律法规还是在我国电子政务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兴起之前制定的,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措施

基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以有如下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措施: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到32个省、市、自治区的各个领域、行业、部门,故应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统一标准、条块协调、整合发展、互动联通、资源共享、重点推动、分步实施、分工协作,以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并应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府信息协调委员会来规划和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建设全面的、完整的、系统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政府信息资源体系,为更多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2.整合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为了能够有效地整合信息资源,必须摒弃原来的“重新建轻整合”、“重硬件轻软件”、“重电子轻政务”的错误做法,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站,规划或整合重要信息基础资源数据库,完善重点业务补充,促使各个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可以进行各部门网上联合办公、办事程序统一入口,办事结果统一出口,真正实现电子政务的服务功能,这才是电子政务的高级阶段,促进信息交换,加强信息沟通,使更多的人共享信息。

3.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环境建设。营造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良好环境,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信息立法。为给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我国政府应制定政府信息资源条例、政府信息公告办法、政府信息网络建设实施标准、政府信息库建设标准等法律法规,使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遵循统一规定,确保更多更好的信息依法向社会和民众开放。二是加强公务员培训。使公务员具备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所需的知识技能,以便政府能够有效通过自动化手段为社会公众服务。

总之,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施电子政务的核心,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层次决定了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有效组织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于电子政务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解决现存的问题和困难,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价值,实现电子政务的应有功能。

参考文献:

第8篇:电子信息资源范文

1.1以患者为中心,完善信息系统在医院运营中,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优化管理流程、临床业务流程应是各医院运作的基本方针与理念。因此,在数字化电力信息系统设计中,管理、设计者应借助于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件,更好得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各项临床、非临床服务。在此过程中,患者病例资料的准确性更为确定合理临床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就需要电子信息系统随时、随地获取准确的患者病理资料,信息全业务信息化覆盖,帮助医院及时采集、集成各项医院信息。例如,在临床信息管理系统优化设计中,需要从电子病历子系统、病理子系统、检验系统、门诊系统等反面入手。在门诊管理中,可在挂号处为患者建立电子档案,然后挂号,并通过门诊管理子系统的上线使用对门诊患者看病流程进行规范,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并适当减少门诊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同时,在此基础上,将门诊资料分享给住院部系统,为患者治疗提供全面信息。

1.2建设全流程服务系统,合理配置系统硬软件设备在数字化医院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中,医院业务、服务的提升需要各系统、部门整体提升,财务合理措施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服务信息水平等,从而降低医疗差错、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在系统具体优化设计中,首先需要合理规划、配置信息系统硬软件,包括基础软件层、计算机网络设备层、服务器、终端设备层等。例如,在各硬软件配置中,利用全面、综合地数据库类、操作系统类基础软件,采购读卡器、条码扫描枪、屏幕显示类等终端设备,并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按照三层架构设计计算机网络设备层,接入不同楼宇、科室,采集共享信息。其次,医院可实施就诊一卡通,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移动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全方位服务平台,如将服务前移,以专业视角,站在患者角度,通过移动平台为其提供相关服务,患者在单位、家中获取医院的个体化健康服务。

1.3完善医院电子财务、智能决策系统为了完善医院财务管理,方便财务部门对医院各单位支出、收入费用的查询,医院应根据各部门情况合理设计软件功能模块,并实现财务子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合理对接,及时、完整、准确地将相应的收费信息导入财务系统,对医院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管理好医院财务。例如,财务系统采集挂号科室信息、统计挂号人员、挂号单结账、门诊收费结账等,并收集药品采集使用汇总信息、出院收费汇总、药品盘报损益、住院病人日清单等,形成完整的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同时,智能决策系统应合理划分模块,如财务信息查询模块、基本信息查询模块、药品信息查询模块等,汇总、整理、归类各部门信息,并适当通过图表方式表达各种信息,使医院领导者直观了解、掌握各种信息,动态查询资料,全方位评估医院运营情况,作出科学决策。

2结束语

第9篇:电子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医院;电子信息档案;建设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109

t院的电子信息档案是通过数字形态记录下来的一种档案文件形式,涉及到医院行政管理、医疗诊断、研究以及设备配置等内容。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医院作为综合性的单位,强化电子信息档案建设管理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是医院档案管理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

1 医院电子信息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对医院进行电子信息档案建设是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当前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渐提高,医院临床以及研究中开始广泛的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医院要实现自身发展需要尽快的学习和查阅相关资料知识,了解更多发达国家的医学研究以及医疗信息,使得自身的医疗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医院的日常诊疗中,国内外的医学交流、网络会诊、交流以及手术等逐渐成为重要的内容,[1]因此必须要医院有完善的电子信息档案系统,能够为医院医疗以及医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医院的电子信息档案建设也有助于实现医院的现代化发展进步,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单位,医院中的各个诊疗部门都开始积极使用电子数字信息技术,建设新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以及查询系统,对于医院的医疗技术发展,保护患者隐私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医院中集合了诸多专业化的技术性人才,涉及很多人才档案信息,要需要建立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进而与国家的人才库相匹配。医院需要满足时展需要,积极学习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方法,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更好地实现医院档案信息管理。

最后,要储存电子信息档案是需要一定载体的,当前的主要载体涉及磁盘、光盘、硬盘等,要保存电子信息档案,就需要有相应的载体,使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技术,压缩档案信息,节省储存的空间,保证档案信息查询更加便利,缩短查询的时间,使得医院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此外还可以设置保密措施,使得医院电子信息档案的保密性得到提升。

2 医院电子信息档案建设的有效策略

2.1 提高对电子信息档案建设的重视

作为医院的领导需要密切关注医院的医疗情况以及器械水平,同时不能忽视医院电子信息档案的建设与管理,使得医院的医护人员以及患者之间的信息管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更好地促进医院的持续化发展。医院管理者及各部门需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强化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投入力度。由于电子信息档案涉及到档案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必须要认识到电子信息档案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处理好电子信息档案的建设,将其落实到实处,更好地提高医院电子信息档案建设的水平。

2.2 完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医院电子信息档案建设中,要实现良好的建设管理效果就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保障,所以需要医院积极建立科学、规范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医院电子信息档案实现现代化的建设与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档案查阅以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同时建立健全档案信息的采集制度、传送制度、保存归档制度、清理制度等,依据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对于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释与完善,一旦出现问题能够有科学的依据进行处理。相关管理制度指定后还需要认真遵守,指定相应的奖惩策略,使得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提升,能够为医院电子信息档案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2.3 积极强化医院硬件以及软件建设

在医院的现代化发展建设中,需要积极强化医院的硬件以及软件设备建设,为电子信息档案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医院的电子信息档案需要有先进的硬软件作为基础,保证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同时应用信息管理系统也能够使医院的信息档案管理水平以及效率得到提升。积极与时展相适应,与世界联系沟通,了解世界上先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医院的相关设备软件等进行更新完善,能够与世界接轨,促进医院信息化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将医院电子信息档案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更好的为医院发展服务。

2.4 全面提升医院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由于电子信息档案建设管理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比较高,以便更好地提高医院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水平。医院每个科室的工作人员都需要进行计算机知识以及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医院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水平,使得医院的诊疗效率和技术能力也得到全面的提升。作为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当前世界上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知识以及发展,学习先进的规范形式,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知识,同时编写电子信息档案程序以及检索程序,能够熟练的操作电子信息档案软件。积极学习管理知识,强化自身的业务水平,能够在电子信息档案的储存和处理中独立完成,并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此外还需要注意科学高效的利用电子信息档案,使其服务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4]医院不同科室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工作有很强的基础性和专业性,要求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参与到电子信息档案管理过程中,并安排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到医院各科室中对工作人员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教育指导,使得医护人员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水平得到提升,医院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设电子信息档案,使得医院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为医院的持续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医院的电子信息档案建设标志着医院的管理模式逐渐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建设医院的电子信息档案能够准确地定位,并且管理起来也比较简单,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也是医院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提高对电子信息档案建设管理的重视,积极推进医院电子信息档案建设,为医院今后的信息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