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研究进展范文

科学研究进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研究进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研究进展

第1篇:科学研究进展范文

Abstract: Human movement science is a young branch discipline in the river of science development. It explores life's mysteries from all the levels of body movemen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It covers body's movement regulation in motion condition. From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 of advanced scientific instruments and techniques are very important. It gets more quickly development as interactive permeation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modern science. The popularity of national fitnes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sports level mak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continuously innovation in new area, which producing many scientific research with high level.

关键词: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特征;进展

Key words: human movement science;research characteristics;progress

中图分类号:G80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67-02

1 运动人体科学概述

1.1 运动人体科学概念 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保健康复及运动医学等学科。它是经过有关专家酝酿,讨论后于1997年在原学科专业目录基础上概括拓宽而形成的专业。

1.2 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对象 运动人体科学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活动的变化特点、规律和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有助于增进健康、提高人体机能能力的一门科学。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整体,从宏观看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组成;从微观看细胞又是由细胞器、生物大分子、分子、原子等组成。因此,我们研究运动人体科学时,要运用整体的、系统的、时空的观点去理解人体运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揭示其实质与规律。[1]

1.3 运动人体科学的作用 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和技能在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运动人体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为促进人体健康、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及运动康复等提供必要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也可对运动员选材、动作技术分析、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延缓运动性疲劳及促进恢复、合理营养等提供必需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 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特征

2.1 以系统整体观点综合宏观与微观研究 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回顾运动人体科学的早期研究,受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集中在耐力运动的生理机制、运动与环境生理反应、运动与营养、衰老和高海拔气候的应激性等宏观研究。随着近代医学理论、生物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微观研究时代。肌肉活检、电镜观察、微电极生理和超微量分析等技术的诞生,逐步把现代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视野带进以分子为基础的微观世界。

20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开辟了现代运动人体科学从本质上认识运动机体规律的全新局面。21世纪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中若干重大学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信号转导、受体、细胞凋亡、离子通道等基础研究和基因选材、基因治疗、低氧训练、营养调控、疲劳消除等应用性研究也不断深入到细胞、亚细胞与分子水平的宏观与微观结合研究。

2.2 从多层次、全方位开展跨学科研究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随着基础研究在科学前沿全方位拓展,以及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深入发展,许多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课题的范围、规模和复杂性远远超出本学科的能力,必须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才能在前沿领域酝酿新的突破。

运动人体科学借助体育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生命科学和非生命科学之间的有机交叉,促进整个运动人体科学领域从分子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全方位跨学科研究,活体内分子识别的实时、动态分析,在运动状态下研究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定量、动态规律等。运动人体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进行高度的交叉、协作、融合与协同将推动运动人体科学自身的发展。

2.3 依托基础性研究突出应用特点 早期运动人体科学研究领域主要以运动代谢与心肺功能等应用研究为主。顺应现代分子微观水平科技发展,运动人体科学在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等多个层次上全面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探讨运动对机体功能活动影响的基本问题,注重从整体水平研究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活动影响的基本问题,注重从整体水平研究运动人体生理功能影响及其调控机制,例如信号传导途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细胞凋亡等基础研究的理论成果对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具有指导和启发作用。

2.4 研究基础与应用研究交融并举 当今,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交融并举的互动关系十分密切。运动人体科学在高住低训、中药结合运动免疫、抗疲劳研究中有关中医药的作用及机理、运动训练的效果监控等基础研究进行的如火如荼。另外,在传统中医药对运动员的体液免疫功能调理、针刺镇痛与运动疲劳损伤机制、激光运动医学研究、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诊断、体育锻炼健身防病治病机理的研究等领域,也逐步形成了若干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通过基础和应用研究的融合贯通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的应用价值。

2.5 研究手段借助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水平的突飞猛进得益于20世纪后期先进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普及应用。20世纪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发展中多个重大的里程碑,如DNA双螺旋结构、DNA的重组和转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突破以及纳米科技、生物芯片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奠定了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技术的基础。

第2篇:科学研究进展范文

关键词 移动实验室;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实验器材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004-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training of creative thoughts and practical abili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or middle schools. At president,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on digital experiments of scientific inquir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However, due to the high cost of the digital equipment, it is difficult to promote digital experiments widely in the whole country, especially in the poverty and rural areas. The digital scientific inquiry mobile laboratory could be utilized one by one for multi schools in the rural region, which could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great demand and poor economic basis. In this paper, some kinds of mobile laboratory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introduced firstly. Then,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laboratory for the digital experiment in middle school was summarized. Finally, through analysis about the existed mobile laboratories for the digital experiment in China, some main orientations about the next generation were prospected.

Key words mobile laboratory; numeric scientific inqui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experiment equipment

1 前言

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受到各个阶段学校和学生的广泛欢迎。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教学通过现场操作数字化实验设备,教学的整个过程生动、高效并且简单明了,使学生对于实验所展示的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记忆。另外,与传统教学相比,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趣味性强,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验探索过程中,对科学具有更强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

但是,由于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课所用的实验器材昂贵,建立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室耗资比较大,使得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在偏远贫困地区难以普及。近年来,为了满足中小学对数字化科学探究的教学需求,人们相继开发了可流动的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车。一辆流动实验车就相当于一个可移动的实验室,可以让偏远地区的多个学校的学生分享现代数字化教学实验设备,进一步提供教育均衡发展的机会,带动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地探索新知识,这对培养偏远地区的学生的科技素养和研究兴趣十分重要。

2 移动实验室的发展现状

移动实验室 移动实验室是一种在一定区域内能够转移、拆卸、组装,且配置了检测、实验设备及通信设备,能快速准确地完成规定内容的实验的移动汽车。

1940年左右,西方国家开始开发并使用移动实验室,它们将其应用在一些化学武器、电磁波等对于军事方面的流动监测分析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各个国家开发的移动实验室各有侧重,德美法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在移动实验室技术方面领先全球: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已经拥有用于分析DNA和蛋白质的自动化移动式生物芯片实验室;美国开发出两个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移动实验室,即化学移动实验室和微生物移动实验室;英国则开发出可进行现场珠宝鉴定服务的移动实验室;以色列莱舍夫公司研制出一种专供农业的移动实验室,能够对土壤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可对农药、化肥进行检测以及进行作物病虫害诊断、防治等;2015年,俄罗斯发射一款太空移动实验室,它既能与空间站对接,又能自由飞行。

移动实验室具有区域快速转移、现场迅速检测的优势。由于移动实验室具备多种多样的功能,除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相继投入开发特种移动实验室。据报道[1],泰国医疗科学局在2006年研发出一款能够在野外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禽流感等病毒的移动实验室,通过该移动实验室,可在4小时内检测到禽流感、登革热、口蹄疫等病毒。

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技术以及人员等多个条件的限制,我国对于移动实验室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环境、疾病、安全等各个领域突发事件频繁爆发,我国政府加强了对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监测,移动实验室建设在我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第一台投入使用的移动实验室是一款食品安全检测移动实验室,用于监测水体污染状况。移动实验室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对于供奥食品检测、汶川地震时对于食品安全检测、松花江污染中对水质检测以及协助非洲在埃博拉暴发期间的血样检测等重大事件或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十二五”计划指出:政府将逐步“加大力度建设社会公共安全,完善通报及反应机制体系,全力提高基层快速检测能力,使政府部门的监管更具公信力与有效性”。移动实验室的建设和推广正在逐步成为政府有关部门快速、准确、及时、有效地预防监控各类事件的有效手段。

移动实验室的功能改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移动实验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产业,从满足人们的需求的角度,近年来在设备稳定性、空间舒适性、功能多样性等方面做了很多尝试。

1)车体空间拓展。移动实验室最早是基于厢式汽车改造而来的,厢式车大部分是通过汽车二类底盘改装而成,典型的厢式车由三部分组成:底盘车、副车架和车厢。20世纪70年代,美国军方在确保厢式车机动能力的条件下,研制出可拓展式军用厢式车[2]。其可在现场展开,使车厢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大,同时拓展、收拢的时间短,极大地方便了战时的前进及转移,是结合大空间和快巧灵于一体的军事装备机动载体,因此得到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并陆续地研制出两侧车厢板掀顶伸缩式、两侧车厢板整体内伸缩式、两侧车厢板整体外伸缩式等多种拓展机构。与此同时,军用车厢拓展技术在民用市场上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最近几年在人防工程、电视转播、抢险救灾、旅游等方面广泛吸收箱体拓展技术。如宣传大篷车,采用的是两侧车厢板整体外伸缩式拓展技术,当扩展厢扩展打开时,两侧车厢就如两个大“抽屉”被推出。图1所示为大篷车车体伸缩状态[3]。

2)太阳能动力。1978年,英国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太阳能汽车,车速高达13 km/h。2003年,在澳大利亚举办的太阳能汽车竞赛上,荷兰代表开发的“NunaⅡ”光伏汽车以30小时54分钟的成绩行驶了3010 km,获得该赛事冠军并且将太阳能汽车世界最高时速更新为170 km[4]。

车载太阳能系统由光伏电池及蓄电池组成,光伏电池通过收集太阳能发电,利用控制器为汽车上的负载提供部分或全部的电力,剩余的电力则会储存在蓄电池中。目前,奔驰、奥迪等部分车型已实现将太阳能作为全部或辅助动力。国内奇瑞汽车公司2010年就着手把流线型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奇瑞车型顶部,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汽车[5]。

3)液压腿支撑实验室平台。液压支撑腿最早在汽车工业中获得应用。设置汽车起重机支撑腿是为了在不增加起重机自身宽度的条件下,为汽车起重机的实际操作提供更大的支承跨度,提高起重机的起重性能。汽车起重机支腿是设置在车厢支架上可收起外放以及伸缩的支承结构。涉及支撑腿的三个领域,即型式、结构以及控制。目前液压支腿在军用设备车、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等众多特殊车种中都有使用,一些民用车辆,如移动式舞台[6],其舞台平台的支承依靠的仍是液压腿,如图2所示。舞台演出车展开后,展开平台与原车内平台组合成舞台,下翼展内外板下部固定液压腿。顶栅升起后,栅翼前后两侧分别展开作为舞台顶栅,闭合后,整个车厢的外形为箱式半挂车。

4)车内LED照明。20世纪初,照明光源逐步被应用在汽车上。最开始,汽车上使用的照明光源是煤油灯和乙炔灯;直到1910年,汽车照明逐步应用电光源,先后经历了白炽灯、卤钨灯及高强度放电式气体灯;到了1985年,汽车照明开始引入LED技术。LED具有很多其他光源所不具备的优点:①寿命长且抗震性好;②节能环保;③响应速度快;④体积小。目前,奔驰、宝马、奥迪等各个知名品牌车为了提高汽车的观赏性,都逐渐推出配有多种多样LED内外饰的新款车型。得益于汽车LED照明技术,新一代的移动实验室基本采用了新的LED照明技术。

3 教学用移动实验室

国内教学用移动实验室的起源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部分地区的一些山村学校由于实验设备不足,无法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向一些学校租借一些仪器设备并通过改装一辆专用卡车,组装了一辆巡回的实验教学车。该实验车深入乡间学校进行理化实验教学,初步改变了“只能在黑板上教实验”的局面。

数字化科学探究流动实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改革创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爱好,营造求思好学、开拓探索的学习氛围。教育部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理化生实验,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实验数据来处理并且分析实验结果等。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需求,数字化实验系统(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DIS)正逐渐成为各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项目,各学校开展探究实验的选择对象也逐渐地从传统实验室转化为数字化探究型实验室。

第3篇:科学研究进展范文

在2004到2009年间,我写过的100多篇博客,这些文章现在还挂在汉博网上()。当时主要是为了推动儿童科学教育改革和建立神经教育学而写的。2005年初,我曾经写过2篇博文――《不仅是遗憾――看中央1台新闻节目中幼儿园儿童背诵 (上、下)》、讨论了对幼儿背诵《三字经》是否合宜的问题。我在博文中写道:

在送别2004年迎来2005年之际,中央电视台名主持人播报了1台2004年重要新闻的回放录。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栏目中,首先播出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背诵《三字经》的场景。那些孩子很天真,对着采访的镜头说: “我们不懂这些诗句。”这件事被最有影响的中央电视1台,作为它拍摄的2004年两项教育改革之一,向全国推荐。我看了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仅是遗憾。因为有点育儿常识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孩子不会理解《三字经》的内容,而且他们长大以后,也不会记住幼时背诵的这些内容。

可能是我文中写的科学依据不够清楚,引来了不少阅读者的争论。这几年在早期教育中仍然不少人在鼓励幼儿背诵他们完全不能理解的诗词,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更有甚者,一些早期教育机构以此为特色,骗取钱财。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在这里扼要介绍一下有关此问题的科普知识和研究进展。

Childhood Amnesia或称Infantile Amnesia,我把它翻译为“幼时失忆现象”,而不译成“幼时失忆症”。因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人和一些动物的发育过程中,是一种必然会出现的规律性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负面的,而是有利于脑的发展,因而能在进化中保存下来。所以不把它称为病症,而称为现象,似乎更为妥当。

这种现象被确认已经100多年了,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就描述过这种现象。幼时的失忆现象可分成2个年龄段:0~3岁和3~7岁。它是指人们在长大以后,不能回忆起3岁以前的情节,而对3~7岁发生的事件也只能回忆起一些断续的片断。在3~7岁的后一阶段里,断续的点状记忆的增加不是突变的过程,而是一个线性增加的过程。虽然上述给出的年龄段会因性别、文化和提取方式等不同,略有差异,但总的规律是一样的。这种记忆遗失的现象和成年人的遗忘症恰好相反,成人的遗忘内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的,而幼时的失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消失。图1显示的结果来自文献,作者对年龄为20岁、35岁和70岁的受试者进行了询问,了解他们能够回忆起来的幼时情节记忆数。将其平均数和年龄画出曲线,显示了上面描述的两个阶段的幼儿失忆现象。

这种失忆现象仅对陈述性记忆存在,幼儿可以形成短时间内的陈述性记忆,例如在父母给他举行2岁生日庆祝以后的几天里,他好像记住了一些当时的情节,但是长大以后,他不能回忆起那时的情况。对非陈述性记忆,包括程序记忆和情绪记忆,并不会失去。相反的,这些不能被觉察、又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非陈述性记忆不仅能保留,而且还会对人的一生发展产生重要而持续的影响。

最初,科学家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出发,探讨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诸如语言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心智理论和自我感知发展不成熟等方面的原因。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种幼时记忆丢失的现象不仅人类有,灵长目动物,甚至一些啮齿目动物也有,因而不能完全用人的心智发育不成熟来解释。基于对实验动物的研究,科学家从脑的发育出发,提出了两种基于脑发展的新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负责形成陈述性长期记忆的两个主要脑区――前额皮层和位于边缘区的海马区,发育没有完成,包括连按这两个区域轴突的髓鞘化过程没有完成,失忆是因为脑的发育不全。近来给出的一种新的解释似乎更有说服力。科学家经过对实验动物的实验研究和对一些失忆现象的分析,提出这种失忆现象是由于神经元的新生(Neurogenichypothesis),新的神经元不断产生,干扰和阻挡了长期记忆的形成。

第4篇:科学研究进展范文

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劳动环境的改善使矿工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的重视,从而对自身职业的性质产生新的认识,从主观上为自己的职业感到光荣,愿意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从而增加了企业发展的正能量,使矿建企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上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矿建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长期以来,矿建企业继承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以物为本”的观念,忽视员工的需要,不利于员工创造力和积极性的发挥。同时,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重视对人才的引进,不能建立奖罚分明的制度体系,这在无形中又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切实将安全文化建设归入企业管理和建设的日程中,排除安全隐患

从近些年来的矿难事故中可以看出,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人的安全意识不到位、操作失误造成的,必须针对隐患做出有实效的行动:不断加强安全教育,使“安全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形成安全生产的习惯。健全制度,加大管理力度。从体制上对安全文化建设进行整体的规划,并确立检查考核的办法。通过建立奖赏机制来激励员工安全生产、积极工作。

(2)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第5篇:科学研究进展范文

关键词:继续教育研究;不足;解决方法

一、继续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这一方面表现在继续教育研究结构与层次的不合理;另一方面表现在研究内容的重复和低水平。按一般分类方式,继续教育研究活动可分成基础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基础研究探索继续教育现象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从而发现和开拓新的领域,提出新的学说、新论点、新论据,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继续教育知识水平或综合认识能力,不考虑直接的应用;应用理论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对具体的继续教育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或对继续教育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其目的在于深化和完善基本的继续教育理论,探求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对继续教育现实问题给予宏观指导,应用理论研究是基础研究在继续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延伸,其成果一般可为继续教育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开发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按照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或制定某一新的计划、对策、体制、系统、秩序等,目的在于解决某一具体的继续教育实践问题,开发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直接结合的过程,可为高校等实际部门和一线的教师提供可操作的依据。三种研究活动密不可分,相互依赖补充,但又相互区别。近年来,我国的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是向普及化目标迈进,这就要求继续教育研究能加强应用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但在我国的继续教育研究中,应用理论研究尤其是开发研究相对不足。许多回避现实,与社会脱节的“纯理论”研究,无法为继续教育普及化发展服务,但却占用了相当一部分的研究资源,造成了或大或小的不足和遗憾。而继续教育普及化发展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如何进一步落实继续教育的战略地位?如何增加扩招后继续教育投入?如何大面积提高继续育质量?……这些都是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如果继续教育研究者对这些实际问题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而沉湎于对教育理论的理论研究之中,将可能步入“纯思辨”和玩弄“文字游戏”的陷阱之中,到头来于己无益,于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无济。

另外,在研究队伍内部,各研究机构、研究部门和研究者之间缺乏沟通。在继续教育研究界常常可发现各研究机构都存在着研究“多而杂”的问题,自己专长的研究在搞,自己不擅长的研究也在搞。这些都导致近年来的研究许多是重复或是泛泛而谈的。研究内容和成果高水平的少,低水平的多;创新者少,重复者多;突破性少,局限性大;资料堆砌多,深入实际少;追逐热门者多,独辟蹊径者少。

(二)研究耐心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继续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继续教育的发展速度加快,尽管继续教育研究“热点”不断出现,但是真正持久延续的却少见。这种不见结果的热闹,说明没有一种继续教育研究话题能获得继续教育实践界的持久共鸣,更谈不上社会的共鸣。继续教育研究的这一现状不能用市场经济的同化作用来解释,而只能说明继续教育研究急功近利的浮躁。从过往的各门理论研究的经验看,市场经济初兴之时,虽然人欲横流,但往往是理论研究创造最富成果的阶段。其动因即在于理论研究者作为科学价值的守望者,与社会人的“经济化”过程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不得不强化自己的科学至上立场。此时的理论研究者,更加具备从时代变迁中冷静观察科学、凸显独立自我智慧的条件。换句话说,理论研究者甘坐冷板凳的耐心,更具有科学研究意义上的创新性。然而,要做到这种“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必须首先具备对科学价值的兴趣。另外,从社会学角度看,思想是人的一种活动或行动,而人的行动的目的性,决定了他的行动的方法和方式,这同样适用于继续教育研究领域。对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有兴趣的人,将继续教育事业看作是对人类发展做十分重要的重大问题,他的注意力始终是稳定的,主题也相应的表现出独特性和永恒性。而仅仅将继续教育研究当作谋生工具的人,必然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自己,为畅销而制造大相径庭的“作品”。这样的“操作”,只能使继续教育研究无可避免地“可口可乐化”而进入“一次性消费”的行列。如果回顾一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继续教育研究论著,现在几乎连书名也无人记起的不在少数。这从一个侧面证明,继续教育研究假如不能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态,没有耐心进行深入的思考,不提炼出令人信服的思想,不致力于建立继续教育理论和继续教育实践的历史性联系,那么,必然要被社会文化的进程所遗忘,从而淡出历史的记忆。

(三)经费使用上存在的不足

目前,困扰着我国继续教育研究的一大难题是经费不足。这似乎已成为制约继续教育研究事业发展的瓶颈。但我们也看到,在经费投入不足的同时,也存在着有限的经费由于使用不当而造成的遗憾。主要表现为:第一,经费投放缺乏系统性及不配套。继续教育研究一般要经过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影响)于继续教育实践活动这三个阶段,才能体现和发挥其作用和价值。目前,在经费投放上较为注重第一阶段,即注重课题研究经费的投入,而对研究成果的出版以及在继续教育实践活动中推广应用上却未给以应有的重视和投入,造成许多投入大量研究资源的研究课题完成之后,便束之高阁,没能产生应有的应用于继续教育实践的效益和价值。第二,经费使用和投放上的平均性。在我国目前存在着地方院校、军队院校等系统和各个层次的继续教育研究机构,虽然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但都存在着“长线不长、短线不短”的问题,在研究经费投放上也存在着有优势的项目并未得到侧重照顾,而非优势的项目也难以压缩的现象,大家都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第三,在研究经费申请及审批中存在着“名人效应”,“关系效应”等不公平因素,从而导致一些好的研究项目未能得到资助,一些平庸的课题却经费不菲。

(四)研究方式上存在的不足

现代继续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要求继续教育研究者协调合作,发挥多学科融合交叉的优势而形成学术上的新突破,以往单兵作战的研究方式已渐显落后。然而目前的继续教育研究工作者依然是以个体研究为主,缺乏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许多研究者的才能未能纳入群体中,没能发挥出“1+1〉2”的效应。

(五)继续教育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上存在的不足

继续教育研究事业的发展,是靠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推动,也是靠具有一定数量和相当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动。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数量也决定了某一研究领域和研究机构的兴衰。长期以来,继续教育研究界存在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成果发表和真正应用于继续教育实践活动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目前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只要成果得以出版发表,便以为大功告成,最多再希望获几个奖,而对研究成果如何更好地为继续教育实践活动服务,从而产生应有的效益和价值则不再关注。

二、继续教育研究存在不足的原因

(一)资金投入过少的原因

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研究机构大多集中在高校,其开展研究活动基本上依赖政府和学校的拨款,虽然政府和学校对继续教育研究不能说不重视,但每年用于继续教育研究的资金无论是绝对而言,还是相对而言都是不足的,低投入必然影响继续教育研究的效率。继续教育研究经费不足的困扰,必然影响到研究的连续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一些大型的、必须靠系列研究才能完成的课题,有时由于经费所限不得不压缩或中断,课题的水准必然受到影响,成为继续教育研究中的“烂尾楼”。

(二)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滞后的原因

继续教育研究虽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要求精确的数字和严格的实验条件,但对研究手段和方法更科学更先进的要求是一致的。面对快速发展的继续教育事业,继续教育研究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性,没有现代的、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继续教育研究就无法满足继续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科学的定量化研究显得愈加重要。据美国学者D•贝尔的统计,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中,世界范围内社会科学的重大研究,定量化的占了2/3。继续教育研究属于社会科学,定量化研究理应成为继续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定量化研究靠传统的资料堆砌、论著引用是无法完成的,它要研究者能熟练掌握数学方法,掌握数理统计和大型社会调查技术方法,并能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从而使研究成果具有可应用性,研究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目前我国一些继续教育研究人员在研究手段和方法上还有相当的局限性,继续教育研究中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薄弱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一原因造成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的落后,使一些研究者或无法进入新领域,或在原有研究领域原地踏步,这在研究上表现为视野狭窄、缺乏新意,难有大的建树等。

(三)研究人员素质欠缺

这主要表现在一些继续教育研究人员在解决继续教育现实问题方面所需的调查研究、社会活动、交往能力上显得不足。心态也是影响研究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成功的科学工作者一般都具有执著追求、锐意进取、专心致志、不屈不挠等心理特征,而患得患失、守旧保守、安于现状、萎靡懒散等不良心理特征却使人难有作为。此外,一些研究者知识陈旧狭窄,缺乏多学科的交叉综合,致使研究范围狭小,也会产生研究中的严重局限。

三、解决方法

(一)加强继续教育研究队伍建设

首先要抓思想政治建设,这是第一位的。要教育和引导我们的继续教育研究工作者认真学习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继续教育研究指明了方向。努力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以此为指导,创造性地开展继续教育研究工作。其次要突出抓好青年理论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青年继续教育研究者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现代教育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以充实自己的相关知识。再次,继续教育研究者要积极参加有关课程的培训,要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制订学习计划,争取不脱产或者短期脱产进修有关课程,有条件的还要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网络知识及熟悉一两门外语,以增强自己获取国内外信息的能力。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对此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二)积极探索继续教育研究机制改革之路,集中力量攻关,为继续教育研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充实现有继续教育研究机构的力量,提供更多的经费和设备。同时,不同地区和不同高校之间的继续教育研究机构要相互联系,交流信息,在有关课题研究上实现优势互补。第二,建立专家研究室,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在一些研究力量比较强的继续教育研究机构,可尝试建立专家研究室,并以专家的名字或研究课题的名字挂牌。专家研究室要以成就显著的继续教育研究专家为中心,形成一个范围不大但工作效率很高的研究群体,集中力量对重点课题进行攻关。第三,引导众多的继续教育研究者逐步形成学术流派。完善继续理论研究体系。中国继续教育学会和各省、市、自治区继续教育学会要积极运用多种方式,促使各具特色的继续教育理论学派的早日形成。可以预料,随着各个学派的形成,我国继续教育研究的内容将会进一步丰富,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对继续教育事业的指导能力将会进一步加强。第四,强化协作策划,提高协作刚性。俗语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协作方案是靠人策划出来的。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充满着智慧、谋略的文化积淀。古今中外贤能之士无不以策划、谋略作为其事业的发展与迎接挑战的魔方。置身于继续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中的继续教育研究也需要“先谋而后动”,拿出自己的策略与谋略,并以创新性、开拓性的姿态,接受继续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继续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的协作是一项战略性、创造性劳动,要达预期目的,除了制定正确的策略,还需要精湛的组织策划与后期管理。当然,强调协作刚性的同时不能搞“拉郎配”的强制,也不能搞“劫富济贫式的二次分配”,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协作关系”。

(三)逐步改善继续教育研究条件

继续教育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撑。有关部门要适当加大继续教育研究经费的投入,并逐步提高年递增率。同时,对经费的使用也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如对经费的使用去向有专人跟踪监督,有严格的审批制度等。另外,在保证经费每年有增加的情况下,要积极探索拓宽经费筹措渠道的途径,努力争取社会各界对继续教育研究事业的支持。

(四)继续教育研究者要调整好研究状态

有许多的继续教育研究者尽管熟谙继续教育研究典籍,但自己的研究状态与现实生活相隔太远,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毛病,耐心不足,改变这不尽如人意的状况的关键是强化对继续教育研究的虔诚,调整研究的姿态,多一些对继续教育发展的忧患意识,多一些痛苦的理性思考。唯有如此,继续教育研究才能摆脱“急功近利”的毛病,融入继续教育的价值创造之中。

参考文献:

[1]董晓勇.我国继续教育的研究及分析[J].文教资料,2008,(21),87-88 .

[2].国外继续教育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14-15.

第6篇:科学研究进展范文

【关键词】糖尿病;药物防治;生活方式干预;护理干预;社区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加,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又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010年,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为6.4%,糖尿病的医疗支出占世界医疗保健费用的11.6%。据估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病率将增加至7.7%[1],高发病率及沉重的医疗负担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对糖尿病的防治更加重视。糖尿病病因复杂,多因素共同作用是其特点,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科学、有效防治是关键。

1药物防治

糖尿病病因复杂,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这给抗糖尿病药物的研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抗糖尿病药物的防治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西药中,钠依赖葡萄糖转运蛋白(SGLT)抑制剂的研究成为最近的热点,其中SGLT2抑制剂的研究最受瞩目,这类化合物通过阻止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并排出过量的葡萄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的目的[2]。西药疗效快的同时也伴随着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天然抗糖尿病药物的研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关于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报道屡见不鲜,如研究发现肉桂能调节血糖、脂质水平,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改善糖尿病所致的并发症。

2生活方式干预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运动强度、肥胖、静坐式生活方式等有关,风险识别的生活方式干预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研究发现,旨在减轻体重、增强身体锻炼、改善饮食的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60%的糖尿病风险因素。

2.1饮食疗法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与饮食的关系十分密切,饮食疗法是糖尿病防治最基础的方法。食物治疗的一般原则:①合理控制热量,均衡膳食营养。糖尿病患者总能量需求的60%-70%要源自碳水化合物和不饱和脂肪酸,多吃鱼肉、蔬果、坚果等,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食物选择尽量多样化。②保证营养需求,合理安排餐次。在符合患者饮食习惯的前提下,合理进行三餐饮食分配。③其他。进食速度要适当:进食速度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降低进食速度有利于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避免高糖食物,少吃油腻食物,限制饮酒,及时补充水分。

2.2运动疗法运动疗法主要适用于中轻度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证实相比于药物(如二甲双胍)治疗,通过减重的运动治疗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3]。其运动防治要按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应把握以下几点:①运动方式:参加有节律性的有氧运动,如长距离步行、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每天1.5km以上的长距离步行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病风险,且步行活动安全,易坚持,可作为首选锻炼方式。②运动强度、时间及频率:合适的运动强度为活动时病人的心率应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活动时间推荐餐后1h,持续20-30min,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逐渐增减,如肥胖病人可适当增加活动次数。③其他注意事项。运动前后检查血糖,警惕发生低血糖。另外,要及时进行运动后护理,如补充水分及无机盐的流失,并检查机体是否有其他异样。

3护理干预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干预主要涉及两方面。①健康教育,提高认识。陈等[4]研究发现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越高,居民发生高血糖症的风险越低。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心理、运动、用药指导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有利于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治意识。②心理疏导,增强信心。Novak等[5]研究发现与周期性压力或无压力的人相比,长期承受压力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高,两者的危害比分别是1.09、1.52。糖尿病患者确诊后,易出现抑郁、焦虑、悲观等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而合理的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及时排解心理压力,有利于血糖控制,也能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社区干预战略

我国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危险因素知晓率偏低,糖尿病的确诊滞后、就医不及时及预后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薄弱,重视程度不够,手段单一等有关。研究发现糖尿病社区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使其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6];社区卫生干预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症的认识、治疗措施等相关知识、卫生行为的了解。事实上,近年来,基于社区战略的疾病防治模式受到了各国的青睐,如,巴西基础运输系统的改变对全民体育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巴基斯坦通过基于通讯设备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公民对慢性疾病的防范意识等。这些均表明,社区干预的疾病防治模式在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5结语

虽然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科学防治是延缓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糖尿病防治应注意以下两方面:①积极探索科学有效、联合防治措施。糖尿病病因复杂,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现有的医疗水平下,我们应积极探索各种联合防治的有效措施,将药物防治、生活方式干预、护理干预等手段合理搭配,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联合防治措施。②重视社区干预的疾病防治模式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我国社区干预的疾病防治模式起步较晚,发展历史比较短,但社区干预在提高居民对糖尿病、高血压等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帮助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患者的医疗服务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Shaw JE,Sicree RA,Zimmet PZ.Global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for 2010 and 2030[J].Diabetes Res and Clin Pract,2010,87(1):4-14.

[2]张富东,李玲.新型抗2型糖尿病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1,38(5):375-379.

[3]Florez H,Pan Q,Ackermann RT,et al.Impact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 and Metformin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Randomized Trial[J].J Gen Intern Med,2012,27(12):1594-601.

[4]陈伟,洪忻,王志勇,等.南京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与高血糖症发生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1396-1400.

第7篇:科学研究进展范文

一、“两个”坚持,彰显教育科研价值

(一)坚持为教育内涵发展提供“增量”

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是我市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定位。“十一五”期间,我们立项四川省基础教育类首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促进大面积有效教学的问题资源开发》,建立了“问题资源开发”基本研究范式、“教学与研究互动”新型教学改善机制,着力解决教学实践中“教育理论应用困难”、“策略有效但难以深化”、“习惯性顽疾难以解决”等六大类“共同问题”,沟通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双向转化,为实现大面积有效教学、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量”。

(二)坚持破解素质教育“难题”

破解素质教育难题,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确立了“找准难点突破口,寻求多元路径”的思路,聚焦评价要素、实践模式和教育活动研究,力图建立有绵阳特色的“素质教育规范”:确定基础教育发展改革试验点;制定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寻求考试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契合点”,最大限度地扫清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以学校特色建设为抓手落实素质教育。2011年我所增设“学校特色建设研究室”,在全省率先组织化开展灾后学校特色建设研究。在义务教育段开展了“为生活而设计”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让生活催生创意,用智慧改善生活;在高中阶段启动了“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的社团活动。我们还将在“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意大赛”中设置中小学学生专场,以丰富素质教育活动。

二、“四大”举措,增强教育科研效能

(一)建立“多元立体化”教育科研模式

整合业务科室的研究职能,建立多元化研究格局,“学科教研”、“教育研究”和“特色建设”并驾齐驱,探索“任务制”与“项目制”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强化跨学科、跨科室协作研究;丰富和整合教改研究类型,重视区域“共同问题”,关注学校“典型案例”,强化调查类、中宏观类研究;建构“问题资源开发”研究范式,立足“原生态”研究,辨析、选择和解决“真问题”,将其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2011年12月,我所独立承担的六项省级课题组织联席研讨,就是我们实施“立体化”教育科研的一种尝试。运行“多元立体化”教育科研模式,为推进我市教育科研发挥先导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努力培养实践者的教育科研文化自觉

实践者对教育科研文化的自觉和亲近,是教育科研的动力源。近年来,我们充分重视唤起教师教育科研文化自觉,引导教师认识自己的传统、基因、平台和发展优势,自我反思、克服弱势,挑战自我、自觉行动,追求更大范围的拓展创新,并从四个方面强化实践者教育科研文化自觉:其一,树立稳定的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追求修身养性塑特长,勤勤恳恳争做行者智者学问者”。其二,形成梯次发展战略,着力建立“多元立体化”教育科研模式,逐渐把教科所建设成教育“智库”。其三,生成教育科研核心技术,教研互动、研训一体,常规与专题结合,基于实践问题大兴调研之风,基于问题解决开发问题资源。其四,自觉努力,创造职业幸福,破除“被动跟风”、“封闭短视”式思维,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研究求真,人际求善,生活求美。

(三)催生和推广有实践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注重教育科研成果形成推广,尤其针对那些对优化实践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我们集中精力、广泛调研,帮助研究者梳理经验、提炼成果,体现了催生、推广研究成果的鲜明特点。对于一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我们通过现场交流、资料编撰等方式推广。在卓有成效的“自主发展”、“快乐教育”等成果影响下,我市学前教育研究生动活泼,教育科研成为幼儿园提升办学品位的共识;“教育均衡”、“减负增效”的研究成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催生了一批实践成功的“典型案例”;整合传统考试与非考试科目,聚焦学科“共同问题”的考试改革研究,对优化教学过程发挥了积极作用;区域性高中选修课资源平台的研究,对深化高中课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不断提升决策执行、决策咨询效能

根据《绵阳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我们着力在决策执行、决策咨询方面,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加大决策服务力度,提升决策服务效能。市教体局领导多次肯定“教科所在提升全市教育质量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制度机制上保障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去年底绵阳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绵阳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今年初分管市长亲自组织召开了全市首届教育科研工作会。

第8篇:科学研究进展范文

关键词:个性发展;信息技术课堂;活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93-1

一、激发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用“新”激趣:初中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更容易引发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挖掘教材的新意,适度重组教材,使每个课堂充满新鲜感。例如,讲解文件夹的管理时,把文件夹比喻成小房子,建立文件夹即造房子,管理文件夹中的文件则是整理房间。学生觉得很新奇,课上总是跃跃欲试。在操作的过程中,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想法来命名文件和文件夹,真像给房子装修呢,笔者在他们稚嫩的思想中看到了张扬的个性。

以“情”激趣: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教师要想办法去触动学生的“情弦”。学生动了情后就有了情趣。有了情趣,课堂就活了。讲解“制作作品―图文混排”这一章节,笔者设计了“制作精美贺卡”这一主题。在导入时,给学生播放了几张贺卡,这些贺卡有送给父母的,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有送给朋友的,感谢他们的友爱之谊;有送给老师的,感谢他们的教导之情。背景音乐是“感谢”,让同学们再次想起父母和老师的恩情、朋友的友情,同时提问他们:“当我们的父母、老师,还有我们的朋友在节日里收到这份由我们亲手制作的礼物时,试想一下,他们会有怎样的一种心境呢?”同学们纷纷说出感想,这些感想无一不加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想象,同时,课堂气氛也出来了。

二、因材施教,激发个性参与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创作潜力未能得到较好开发。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多渠道并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如在教学《班旗设计――自选图形》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应用Word自选图形为班级设计一面班旗,在校运动会中展示。班上有个女生酷爱绘画,对计算机操作却毫无兴趣。笔者就安排这位学生手绘了一幅设计图,并在课堂伊始展示给同学们看,让同学们讨论每一部分应该用什么自选图形制作,自选图形制作对比手绘的优势在哪?在讨论得过程中这名女生开始感觉计算机设计图片有更多的优势。笔者课后让她总结时,她从造型变化上,色彩配置上,技法表现上都能创造出传统“手绘”无法表现出来的效果,她个人感觉像发现了一个新天地一样神奇。

由于每个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水平处于不同的层面,因而因材施教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分层提高。在讲授Word文档排版时,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教他们样式的使用,而程度一般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格式中的“字体”、“段落”、“边框和底纹”等选项的使用。在老师个别指导上机操作时,可以让会的同学去帮助不会的同学,不想问别人的同学可以观看视频(老师课前利用Flash cam制作好本节课的操作视频,已经分发到每台计算机)。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

三、任务驱动,导向个性化学习

学生有了参与的兴趣,还要有参与的机会,否则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性,我们知道,“电脑不是学出来的,是玩出来的”。对于学生来说,开始是模仿、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作品,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接踵而来的便是丰富多彩的创造作品,这就是由“任务驱动”引发的学生的无穷的创造力。信息技术学科是开放性的、知识更新极快的学科,在课堂上不可能将一个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学到,也没必要这样做。计算机教师在教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在一堂课上,不可能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一样,“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着“任务”、为着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动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在《自选图形》的课程中想让花朵的五片花瓣拼接完美,却越移动越不和谐;想嵌入几个漂亮的汉字,却一个字都输不上去等等,逼着学生提问题,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一旦成功,收获的喜悦、成就感油然而生。考虑到:“我不能白做,得把作品留下,留在我的硬盘上!”接下来就学存盘――整节课没停手,充满活力,既没感觉累也不感觉枯燥,不知不觉就下课了,要不是接下来还有其他课,小手怎么也不愿离开鼠标,“任务驱动”创设着一种适当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认知的冲突,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第9篇:科学研究进展范文

“证”是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反应状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已被视为实现中医药规范化,客观化乃至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建勋研究员首先提出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研究团队以冠心病作为切入点,采用多因素、多靶点的方法干预模型动物的生理过程,建立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利用模型动物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分析疾病证候的现代机制和生物学特征,进行治疗相关病证中药新药的研究与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刊连续5期相继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得到了广泛的反响。以下是中医药学不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分别表述个人观点:

王庆国(教育部“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证候与方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疾病病机演化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病机的认识逐渐向微观化方向发展;同时对病机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在微观上、深层次上认识机体生物活动特点,更加准确的揭示病机演化的本质,促进达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统一。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3期发表的“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毒、瘀”病机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作者首先采用模拟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将高脂饮食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二者有机的结合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并进行病机规律的分析以指导临床诊疗。通过对血脂代谢、炎症反应、血液功能动态变化的分析提示,单纯的痰证、瘀证或毒证都不足概括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的发展规律。可以认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机发展规律在于“由痰致毒、致瘀,痰毒瘀三者互结,损伤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心痛”。扩展了中医胸痹的病机认识。此研究采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冠心病病理机制,并结合对中医传统致病因素的认识,提出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毒-瘀”的病机演变规律,其思路和方法都值得借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研究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及客观检查指标的变化应与临床相关病证密切相关,否则对病机的微观分析将毫无意义和价值。

史大卓(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科,即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tobedside),再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tobench),实现“基础-临床”循环往复的研究模式,简称为“B-to-B”。B-to-B模式不仅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机制研究中,同样也运用于新药研发过程。在转化医学过程中要求基础实验动物模型是有多个方面与临床相关疾病相似的病理改变,相似度越高则由实验室转化临床的效率就越高。因此,对实验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第3,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2篇论文,实验不仅采用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作为致病因素,并且在模型评价过程中以临床冠心病诊断的方法为中心,通过心肌酶谱、心脏超声、无创血流动力学分析观察实验动物冠心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不仅为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载体,同时也使中药新药临床前评价的数据和结论更有临床参考价值,缩小实验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距离。因此模拟临床的动物实验研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中医药领域。此研究所建立的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也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吕爱平(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讲座教授):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医学对疾病诊断和处理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的深入,如何将疾病证候的变化特征以更客观的现代医学实验室指标来阐述,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但是在基础实验研究中,通过建立与临床相关疾病证候相似的动物模型,并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证候发展过程中客观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将有助于证候本质的认识,辨证与辨病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基于证候分类的疾病治疗疗效。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一文中,实验的设计和思路比较新颖、独特,实验采用模型临床四诊辨证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致病因素的认识,从体重指数、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和心电图改变等对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进行证候评价,并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基本符合中医痰瘀互结证的特点。因此以临床病证特点为参照,根据实验动物病理、生理情况,将临床病证的表现通过适当的转变以应用于动物模型中进行评价,将有助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因此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的建立促进此方面的研究,而该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疾病过程中证候变化本质的研究。

孙晓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将来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而病证结合进行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的方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接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要求具备现代医学病理学模型和中医证侯学模型两方面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目前存在的诸多不足导致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多采用西医疾病,或者单纯中医证侯的模式进行。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2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改善作用”和“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影响”2篇论著中,则克服了以上中医模型不足和缺陷,值得推荐。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冠状动脉血管内壁球囊损伤双因素的刺激方法,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用于中药新药的临床前评价。在评价方法中,一方面围绕与中医证候相关的因素如血脂代谢的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以冠心病病理过程为中心,评价中药复方干预对心肌缺血过程的影响。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密切结合,可以全面的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同时也与当前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发展一致,更加密切联系临床。不失为一项高起点、高标准的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研究工作。本文来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