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

区域经济竞争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竞争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经济竞争力

第1篇: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

但从新罗区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看,总体上品牌数量还比较少,高档次品牌的比例不大,企业品牌意识不强,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重内力,轻外力,创品牌意识不强。不少企业谋求发展,重心往往放在挖潜企业内力促进发展壮大,对品牌的促动作用重视不够。企业资金的投入投在添设备、上项目、搞技改的多,投在争创、宣传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上的比例偏少。

二是重数量,轻结构,创品牌潜力不足。从数量上看,新罗区品牌在全市比重较大,但主要集中在建材产业,机械、化工产业品牌较少,一些优势企业没有注意按照国家评价标准加强品牌培育,够创品牌条件的产品和企业为数不多,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影响了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发展后劲,导致争创品牌的市场潜力不足。

三是重表象,轻实质,创品牌不重内涵。一些企业对品牌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具体表现为:把金牌等同名牌,把博览会上颁发的“金奖”、“银奖”等同名牌;把高质量等同名牌,把高科技混同名牌,把高档产品等同名牌。一些企业产品经过权威机构检测符合某一标准,甚至达到国际标准,便认为创出了名牌,忽视名牌的重要特征是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众多消费者的认同度。

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要求;品牌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品牌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品牌的数量、档次显现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的影响力,它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成正比,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成正比。因此,推进新罗区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鼓励和支持产品质量好、信誉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以形成新罗区经济的整体品牌,并依托品牌效应提升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如何实施品牌战略,从新罗区实际看,必须做到以下六点:

一、规划先行。实施品牌战略既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近期目标。实践证明,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准确、适时,决定了一个区域发展经济力量的集中方向和经济发展的导向。要通过创立一批名牌产品,形成一批支柱产业,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以名牌带动新罗区经济快速发展。新罗区工业经济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新罗区提出“品牌兴区”新战略,有利于引导全区优势和特色企业关注品牌,争创品牌,力争3~5年内以机械环保、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为主体培育出3~5个国家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8~10件,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20~30件,市内有实力知名品牌达50件以上。以此来推动全区企业优化升级,扩大品牌效应,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全区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市场占有量,实现规模经济与品牌经济的互相促进。

二、政策推动。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与调控职能,把创品牌和保品牌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服务职能。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出台实施意见和奖励、优惠政策,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品牌。拟每年从区财政安排一定资金,建立品牌发展专项经费,给予有关企业一定的奖励。对培育发展品牌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的,优先列入区技改计划,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对培育对象,实行分类指导,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培育、扶持和规范,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品牌,在培育国家名牌、省名牌上下功夫。要加大“品牌兴区”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界的品牌意识。

三、重点培育。对已有的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及企业进行扶持,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进行培育,是现阶段新罗区实施品牌战略的核心内容。要突出扶持和培育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具有新罗区经济“优势”的行业,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环保机械等具有传统特色的产品;二是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将花生、茶叶、肉制品深加工等已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的农产品,作为扶持和培育对象,争创福建省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三是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省级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促其升级为国家级品牌。

四、强化服务。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对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工作的引领与服务,使各有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加快推进品牌战略工作。一是向企业宣传各类品牌的国家标准和申报程序,帮助企业制定短、中、长期创品牌战略。二是引导和帮助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这方面,部门既要依法规范,更要扶持、指导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加强生产技术和营销管理。三是加大新罗民营科技园区张白土、雁石、小池等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力度,构筑产业集聚平台,深化完善产业分工,拉长扩粗产业链。四是支持名牌企业以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优势明显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大企业集团。五是引导一批成长型企业组建规范股份公司,帮助企业培育上市,促进企业技术、品牌与资金的有机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激活主体。品牌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创建、成长、壮大的,最终是由市场、消费者来决定的。培育创建名牌,要以市场占有率为核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促进企业进一步增强广告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制定品牌战略实施方案,规范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行为,始终把创造品牌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员工要自觉地、持之以恒地用一流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来创品牌、保品牌。为创名牌、保名牌,企业必须增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新的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引导企业重视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创新发展的灵魂,不断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要不断开发同一品牌的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要突出重点,避免分散品牌资源,致力打造一个主商标和一类名牌产品,以集中提高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要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品牌宣传,培育品牌信誉,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第2篇: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4(8)-0063-06

一、引言

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本,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一个城市集散资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及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人民素质等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快,产品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变为区域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城市的中心作用、枢纽作用和媒介作用日显突出。竞争力区位理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率先提出。随后,竞争力研究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并从空间、领域和深度等方面衍生出了各种类型。

一般意义上讲,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4个层次)与其他行为主体相比较,获取某种稀缺性市场资源的能力。以行政管理为基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市),是我国区域宏观调控的对象,本文所指的区域特指“市(地区)”。区域城市竞争力是指具有某种显著标识性特征(经济的或非经济的)的经济地理区域内的城市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区域内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从而直接关系到其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的地位。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青海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也应看到,在青海省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分析青海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差异,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城市排名,而是为了能较清楚、客观地认识各城市的优势、劣势以及现状、发展潜力,找到缩小城市间差距、协调各城市间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提升青海省整体经济竞争力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2011年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的经济竞争力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综合得分对8个地区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别进行具体分析。

二、青海省区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指标体系构建

进行区域城市竞争力评价,首先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指标的代表性非常重要。本着系统性、科学性、目的性、可行性的原则并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资料的权威性和可获得性方面考虑,结合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新形势以及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了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指标、基础设施指标、国民素质指标、城市环境指标、政府管理指标共6大类22个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见表1)。

(二)因子分析原理

1、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因子分析”于1931年由Thurstone首次提出,其目的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描述的变量一般都是能实际观测的随机变量。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把联系比较紧密的变量归为同一类别,而不同类别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在同一个类别内的变量,可以想象是受到了某个共同因素的影响才彼此高度相关的,这个共同因素也称之为公共因子,它是潜在的并且不可观测的。因子分析反映了一种降维的思想,通过降维将相关性高的变量聚在一起,不仅便于提取容易解释的特征,而且降低了需要分析的变量数目和问题分析的复杂性。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以相关性为基础,从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矩阵入手把大部分变异归结为少数几个公因子所为,把剩余的变异称为特殊因子。至此,每一类的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公共因子(基本特征),因子分析就是用来寻找和确定这些基本特征的模型。

2、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因子分析的一般模型为:

X1=α11F1+α12F2+…α1nFn

X2=α21F1+α22F2+…α2nFn

………………………

Xm=αm1F1+αm2F2+…+αmnFn

其中:X1,X2,L,Xm是实测变量;aij是第i个变量在第j个主因子上的载荷。载荷越大,则说明第i个变量与第j个因子的关系越密切;载荷越小,则说明第i个变量与第j个因子的关系越疏远。

3、因子分析步骤

(1)指标的同趋化处理。在参与综合评价的指标中,有些是正指标,有些是逆指标,有些是适度指标,需要将它们统一转换成正指标,方向具有可比性。

(2)无量纲化。使处理后的样本指标服从标准正态分布,这样既消除了量纲的影响,又消除了指标间的差异,使得各指标间具有可比性。

(三)实证分析

数据选自2012年《青海省统计年鉴》,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1、描述性统计输出。如表2所示是关于22个初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包括均值、标准差和分析用到的取值个数(N)。

2、初始变量相关性检验。如表3所示,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sig

3、方差解释表及特征值碎石图。如表4所示,“解释的总方差”表格给出了每个公因子所解释的方差及其累积和。观察“初始特征值”一栏下的“累积%”列,前四个公因子解释的累积方差已经达到85%以上,故而提取这四个公因子就能够比较好地解释原有变量所包含的信息。

如图1所示,第四个公因子后的特征值变化趋缓,故而选取四个公因子是比较恰当的。

4、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已知因子载荷矩阵是变量与公因子的相关系数,对一个变量来说,载荷绝对值较大的因子与它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更能代表这个变量。如表5所示,第一公因子更能代表医院卫生院病床数、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部财政收入、教育事业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这几个变量因素;第二公因子更能代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工业烟尘排放量、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用电总量这几个变量;第三个公因子更能代表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这一变量;第四个公因子则较好地代表了人均GDP这个变量。

进一步分析,根据各个变量的特点,结合各个因子的具体含义可以把第一个公因子解释为经济发展动力因子;第二个公因子解释为经济基础实力因子;第三个公因子解释为政府影响能力因子;第四个公因子解释为生活水平因子。

5、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如表6所示是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由此可得最终的因子得分公式为:

F1=-0.123*人均GDP+0.076*GDP总量+…+0.010*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F2=0.056*人均GDP+0.056*GDP总量+…-0.006*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F3=0.007*人均GDP+0.005*GDP总量+…+0.233*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F4=0.549*人均GDP-0.075*GDP总量+…-0.071*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6、综合得分排名。参考表4中“旋转平方和载入”栏里的“合计”(方差值)和“方差的%”(方差贡献率),四个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依次为43.004%、24.768%、16.305%、9.165%,采用其作为权重,运用计算公式得到的综合排名如下:

三、结论与建议

(一)竞争力水平类型划分

根据计算的结果,可以将青海省8个地市和自治州、自治区进行划分:强竞争力的城市――西宁(F>1);竞争力一般的城市――海族蒙古族自治州、海东地区(0

(二)城市竞争力状况分析

1、竞争力强的城市:西宁前三个因子得分均在0分以上,且前两个因子得分处于领先地位。表明作为省会的西宁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发展较全面,城市竞争力较强。西宁经过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步入了崭新阶段。目前,西宁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财政收入、社会零售总额各占50%以上。全省90%的调入商品和80%的调出商品经西宁中转,对全省其他州、地、市、县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西宁工业已形成以机械、轻纺、化工、建材、冶金、皮革皮毛、食品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机械工业技术力量雄厚;纺织品工业发展完善;化学工业逐步形成支柱产业;建材工业制品多样、充分开发利用地方资源;冶金工业拥有全国最大的电解铝厂――青海铝厂和列入全国500强的西钢厂及生产硅铁出名的青海山川铁合金厂;食品工业在坚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乳制品系列、虫草系列等保健食品,蜚声国内外;西宁能源、电力充裕;农村经济有一定基础;对外贸易持续发展;西宁是全省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西宁的教育事业发展良好,有一批实力较强的高校科研院所。

但需要指出的是,西宁在第三因子政府影响能力因子和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的得分排名均在第五位,与其他因子的排名是不相称的,同时也表明西宁的财政收支能力较弱,政府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能力较低。

2、竞争力一般的城市:海族蒙古族自治州、海东地区。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综合排名第二,在第二因子经济基础实力因子排名第一,第三因子政府影响能力因子排名第二,表明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经济基础实力过硬、经济发展迅速,政府对竞争力影响力高。以来,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经济结构由过去的以农牧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工农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以青海石油管理局、青海油田公司、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公司、西部矿业公司、青海盐业有限公司、滩涧山金矿和内蒙古西联化工公司德令哈纯碱厂为主的工业企业成为海西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量。两区建设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工业形成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炭化工和有色金属、特色生物、新能源为主导的六大产业体系。农村牧区水利、“四配套”建设步伐加快,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格尔木和德令哈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西部工矿区和东部绿洲农业区的城镇建设也有了一定规模。城镇地区二、三产业发展迅速,非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人口和经济的城市化特征日益明显,海族蒙古族自治州已基本形成以工业为主的工农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但其在第一因子经济发展动力因子、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排名最末,表明海族蒙古族自治州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还有待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文化、教育、医疗、环境等事业建设还有待提高。

海东地区综合排名第三,第一因子经济发展动力因子、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均排名第二,表明海东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良好,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均衡,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海东是青海省最主要的农业区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是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互助、乐都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平安富硒农业示范园区及民和、化隆、循化农业示范园区。近年来,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核心,海东全辖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质提效、农民不断增收。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海东工业也在痛苦的蜕变中化蛹成蝶。海东按照“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节能减排、提量增效”的要求,加快现有产业升级与集中,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工业集中区和特色产业成为海东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考量。虽然海东地区在第二因子经济基础实力因子排名第四,但不能否定其在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工业发展方面做出的尝试与探索。在此基础上,鉴于海东在第三因子政府影响能力因子排名居中,还应加强政府财政收支,提升政府对竞争力的影响。

3、竞争力较弱的城市: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这些城市的各项指标都有待提高,经济基础较差,经济结构单一,各项社会事业都有待完善,但是还应该看到这几个城市发展还是较快的。其中,海北藏族自治州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排名第一,表明其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人均收入高;果洛藏族自治州第三因子政府影响能力因子排名第一,说明其政府收支能力强,对竞争力影响大。同时,海北、黄南、果洛、玉树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挖掘内外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注重教育和科技创新,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三)提升青海省城市竞争力建议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统一。加快特色产业园区、示范区建设,形成“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新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加对西宁所辖县和海东城镇建设的投入,支持东部城市群优先发展,着力打造以西宁为中心的经济圈;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发展惠民生、促民生事业,重视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努力解决好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相关制度,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科技投入,重视并提高与城市科技竞争力有关的城市软、硬环境建设;调整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在岗教育的规模,大力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完善教育结构,保证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3、充分利用资源、能源优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特色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建设一批生态农牧业种养殖基地,重点发展十大特色产业,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争取建成海东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海北现代生态畜牧业、海南生态畜牧业、黄南有机畜牧业“四大示范区”建设。

4、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大美青海旅游品牌。构建以西宁为中心的夏都旅游圈,以三江源生态旅游线、青藏铁路观光旅游线为主的“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格局;加快青海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南国家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海南贵德高原旅游示范区“三大品牌”建设。着力打造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5、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通过经济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立科学的管理、决策体系,克服,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和秩序,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新疆等西部口岸,扩大对外贸易,推动“向西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对外宣传,精心组织好青洽会、藏毯国际展览会、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览会等大型经贸会展活动;取消地方保护壁垒,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开放各类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地区的经济活力。

参考文献

[1]郭志博,徐晓明,金浩,薛明华.河北省11个省辖市竞争力的因子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8),53-57。

[2]倪鹏飞.城市竞争力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青海省统计局.2012年青海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时立文.SPSS19.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苏志明.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以山西省为例.生产力研究,2013,(8):105-107。

The Research on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in Qinghai Province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BAI Ru

(Haidong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Haidong Qinghai 810600)

第3篇: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核心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一、引言

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对一个区域各种经济变量的有机组合及动态合力下该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的概括。IMD(1980s)的早期模型认为,竞争力由八个因素决定:企业管理、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国民素质、政府管理、国际化程度、基础设施和金融体系。在这个模型中,由于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所以把企业管理剔除。这样可以把影响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因素归结为六个:基础设施、金融环境、政府管理、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创新因素。

本文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建立了市地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初步分析了四川省各市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并按竞争力指数的大小对四川全省17个地级市进行了排序。

二、区域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综合波特和IMD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特点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由三大主要竞争力因素 (产业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支撑它们的三大竞争力因素(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创新资源竞争力)两个层次组成的。

在这一模型中,中间层的产业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主动关系,它们共同构成区域核心竞争力。下层的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创新竞争力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为产业竞争力、政府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依托。其中,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更体现近期的支撑性竞争力,而创新竞争力更体现长期的支撑性竞争力。

在设计指标评价体系时,参考了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地区的特点,依照上述区域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在构造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确立一个统驾整个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然后再设立反映核心竞争力各方面的具体指标。

三、四川省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

1.因子分析

表1 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得分及排序

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就是用某种准则将多维空间上靠近的点归集为一类而不同类间的距离尽可能的大。本文运用SPSS 17.0聚类分析中WARD聚类法对综合因子得分进行分类,将四川的21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分为四类。表2。

四、结论及建议

1.成都作为省会城市,在四川省区域经济中充当了一马当先的领跑者

2.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作为工业较发达城市,有着较为发达的工业经济

3.自贡市、资阳市、內江市、遂宁市、达州市、眉山市异军突起,开始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4.四川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由于地理因素两极分化现象依然严重,川西地区的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龚发金.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12-l3

[2]张斌,梁山.区域竞争力初探[J].经济师,2005,(11).

第4篇: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沈阳 县域经济 产业集群

一、核心竞争力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即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比较优势上形成竞争优势,各类要素在区域的特定空间聚集、相互作用,形成区域竞争优势,进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企业、产业和政府对要素的整合能力形成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沈阳市的区域比较优势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区域体制创新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比较优势与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沈阳经济区在被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围绕新型工业化主题,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沈阳经济区的区域产业一体化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沈阳经济区五条城际连接带开发和产业布局上,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市域比较优势,即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实施各市域产业差别化错位发展,区域产业一体化已经收到显著效果。中心城市沈阳调整结构的重点是:以增强沈阳辐射力和带动力,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为基本战略取向,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城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沈阳经济区现在已经实现了交通一体化,经济区实现了一小时交通圈,将来还要实现半小时经济圈。而在获批的方案中明确确定了“一座核心城市、五条城际连接带、十大产业集群”和38个新城新市镇的建设蓝图,这就使得沈阳经济区要加快在产业布局、人力资源调整和城乡统筹等众多领域的关键环节显现全国新型工业化典型的示范效应。按照此进程发展,沈阳经济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努力使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涵盖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城市。这一经济区资源丰富、城市密集、科技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备,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发展基地之一,是国家能源、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国防战略产业基地,也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和辽宁省经济核心地带。

沈阳经济区是随着近代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而渐成规模的,必然会成长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全面振兴的龙头区域和辽宁省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部分。

政策优势。在省域层面,辽宁省政府也在积极地推进城市间的协调与合作。省政府为增进城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了平台,优先发展区域性的交通设施,环经济区高速公路以及城际铁路的建设,为各城市的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城市层面,八城市在注重自身功能强化与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在主动走向区域。

产业优势。沈阳经济区三大支柱产业,即装备工业、钢铁工业和石油化工重现发展生机。石油化工结构调整加速,正在改变石油化工产品单一产业链条对地区发展牵动力弱的结构缺陷,百万吨乙烯和百万吨以上的芳烃及深加工,拉长了石油化工产业链条。新兴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环保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力发展以信息、金融、物流、旅游为重点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已经作为中心城市沈阳和经济区内各市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沈阳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础初步形成。

资源和交通优势。从地质学角度看,沈阳经济区地处东北、华北地区北缘环太平洋成矿地带,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与环境。沈阳经济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储量巨大,这为沈阳经济区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提供了有力保证。虽然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矿产资源已面临枯竭,但从现实看,部分地区仍存在可挖掘的潜力。

沈阳经济区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国家正在积极建设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和东北东部铁路通道两大铁路干线。它们的全线开通将进一步提升沈阳经济区的交通优势,为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交通运输保障。沈阳经济区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在成功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外资后,沈阳经济区应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和带动作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沈阳经济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其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

沈阳市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八方来客,推动辽宁省经济快速发展。经过努力完全有可能把沈阳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三、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在参与国际与国内竞争中所具有的能力,为提升沈阳市的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地发展优势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着重抓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发展优势产业

沈阳经济区发展应积极实施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倾斜的新战略。发展优势产业是沈阳经济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产业支撑城市难以发展。沈阳经济区正在采取同城化、珠链式和组团式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发展效应,做大区域经济规模,带动沈阳经济区加快建设,提升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而沈阳也加速做大做强全市经济总量,增强对经济区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2、发挥优势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沈阳经济区发展应积极实施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倾斜的新战略。发展优势产业是沈阳经济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产业支撑城市难以发展。沈阳经济区正在采取同城化、珠链式和组团式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发展效应,做大区域经济规模,带动沈阳经济区加快建设,提升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而沈阳也加速做大做强全市经济总量,增强对经济区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沈阳经济区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在成功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外资后,沈阳经济区应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和带动作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沈阳经济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其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同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使沈阳经济区的现代产业成为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长久生命力的国际化产业。

总之,利用地区已有的优势条件,作为增长极,引导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整个区域要素禀赋的目的。

第5篇: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品牌战略  区域经济  对策措施

        0 引言

        品牌是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一个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象征。近几年来,作为浙江省级最大工业园区之一的绍兴袍江工业区在围绕“高特轻纺、塑料包装、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机械 电子 ”等五大特色产业经济,充分发挥区域和产业优势。

        鼓励和扶持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做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对促进企业走质量效益的发展路子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开发区之间的竞争加剧,面对当前要素制约的宏观形势,工业区要从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经济,走品牌强区之路,将成为工业区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成为实现工业区二次创业的有效载体。为此,笔者就绍兴袍江工业区如何培育发展名牌产品,引导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步伐,提升区域经济竞争能力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对工业区推进企业开展创牌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1 工业区品牌产品发展现状与特点

        绍兴袍江工业区自2000年组建以来,一直努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现代 化工业新城区和绍兴中心城市新组团为开发建设目标,十分注重品牌战略,坚持内育外引、品牌立区的方针,始终不渝地把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目标。九年来,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纷纷落户袍江,不少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脱颖而出,发展壮大。到2009年底止,全区拥有市级名牌产品42个、省级名牌产品19个、

        2.1  企业 品牌意识淡薄,品牌理念相对滞后,企业缺乏品牌的内在激励机制,资金投入不足,产品开发节奏不快,缺乏做大做强的动力和欲望。

        2.2 现有多数拥有市级以上品牌产品的生产企业规模不大,而且缺少具有较强实力的大集团、大企业,难以培育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品牌。

        2.3 企业管理体制模式陈旧、管理水平低下、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经营方式仍处在粗放型经营、数量型扩张的方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

        2.4 对名牌的扶持幅度不大。各级政府对品牌产品和生产企业的扶持重宏观宣传和指导,轻有效的激励机制,虽制订并出台了相应的鼓励企业创牌的奖励政策,但支持力度不大,效果未能显现。

        3  工业 区推进企业创牌工作的基本思路

        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是加快工业区 经济 发展 方式转变,优化工业区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工业区推进企业创牌工作的基本思路要以 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提高名牌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企业为主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夯实品牌经济发展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加快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优化资源配置;以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牌工作氛围。

        4 工业区推进企业创牌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4.1 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工业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创牌工作列入工业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各尽其职”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企业创牌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行品牌战略的实施,增强工作的指导性;二是要根据工业区的特点,着手制订今后五年工业区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规划,选择培育发展对象;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纳入培育发展对象的企业和产品,本着“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在产品开发、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以必要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四是要把开展企业创牌工作纳入局办(单位)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中去,为区内争创名牌产品的企业搞好服务。

        4.2 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争创名牌产品活动的良好氛围。工业区要利用新闻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全方位、多视角地加强实施品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活动的宣传报道,加大对名牌产品和企业的推介力度,形成一个全社会宣传名牌产品、保护名牌产品、发展名牌产品的社会氛围。

第6篇: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

中图分类号:P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8-0032-05

收稿日期:2009-05-09

物流产业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率,决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弱。粤港之间有着紧密的地缘、史缘和人缘联系,这决定了粤港经济协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的经贸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全面的发展。经过30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粤港经贸合作已经发展到了相互依存、互补互利、休戚相关的程度。日趋紧密的粤港经贸联系,成为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成为了香港经济保持稳定繁荣的重要因素(戴定一,2009)。

20世纪90年代初,在产业转移和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广东与香港已经形成了“前店后厂”的产业合作模式。截至上个世纪末,香港主要制造业80%以上的工厂或加工工序已经转移到了广东,开办的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达到了66000家以上。至此,粤港在产业上已经形成了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香港完成了从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的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结构转移,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的地位不断提高;广东工业化迅速推进,崛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制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中国制造”使得广东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伴随粤港经济定位的越来越清晰,做为外向型经济的粤港区域竞争力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功能的发挥,二者是相辅相成和互为补充的(戚真理,2009)。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集群

(一)区域竞争力与区域经济 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更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在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中,基础竞争力是其他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基础竞争力的要素,其他竞争力都无从谈起,区域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也只有在区域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最终都可以分解成区域间的竞争,可见,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区域经济是一种将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以规模化、批量化、一体化的连续生产和规模化、多样化的市场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其产业特色关系到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因此,区域之间产品或服务的扩散没有发达的现代物流业做保障,区域经济的基本运转就会中断。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高效的物流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先导性和重要性。

(二)物流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经典研究最早见于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9世纪末提出的产业区理论,他把一些手工业类的小公司集聚、且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区内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特征的区域称为产业区。到了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er)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并把它提高到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高度,从而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

对于物流产业集群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章建新(2007);贾兴洪(2007);文海旭(2005)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物流产业集群(10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是指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众多相关企业与机构,基于引致需求、资源整合、弹性专精、专业化分工、集体学习等因素的驱动,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共享物流基础设施,组织物流活动,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物流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以地理空间集聚为外在表现、以竞争一合作关系为本质特征的社会经济网络。

主要特征:①基于物流需求的“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产业发展依赖特征:②基于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依附”与“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依赖性;③基于现代物流业的“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集聚特征;④基于物流产品差别化特征,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特征。

(三)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协同性物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这种关系也就决定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物流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活动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诸多环节及各部门和各地区间实现有效联系的纽带,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会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对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生产方式转变及区域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都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实践与现状也表明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目前我国物流发展比较快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几个经济发达区域:如以上海为龙头,包括南京、宁波、杭州等城市在内的长三角经济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大珠三角经济区;以北京为核心,天津、廊坊、塘沽以及保定在内的环渤海经济区。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必须协同发展,破坏了两者之间的平衡,对其中一方面都将产生抑制作用。对于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平台的构建,不仅要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投资,而且要通过创造良好的物流关系环境来发展区域物流产业集群,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物流是属于一种派生需求,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拉动物流需求的增长。因此,正确地进行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规划与管理,特别是考虑到未来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对于满足区域的物流需求。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关系见图1。当区域物流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经济增长,表现出物流需求小于物流供给。反之,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只有采取一定的措施与政策,加强物流基础设备、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提高物流的投资水平,发展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的平衡点,从而促进区

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粤港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上有着自身的优势

(一)经济条件港、澳、粤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世界物流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珠江三角洲是全球制造业基地,也是我国增长得最快、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创造出了与“东亚经济奇迹”相比毫不逊色的经济业绩,珠江三角洲GDP从1989年的451,18亿元提高到2007年25415,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3%,比较珠江三角洲、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工业化时期人均GNP年均增长率(见表1),我们可以看到,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增长远高于工业化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二)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珠江三角洲逐渐形成了三大产业分工体系:①以东莞、深圳、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群;②珠海、中山、顺德、江门等是家庭耐用品与非耐用消费品、五金制品为主的产业带;③以广州、佛山(包括南海)、肇庆为主的是传统的电气机械、钢铁、纺织、建材产业带。

三大产业带的形成,使珠江三角洲具有了强大的生产能力,扩大了物流需求,并形成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完善的销售网络。

(三)对外贸易的剧增珠江三角洲的外贸出口额从1980年占广东省的28,2%到2007年的95,2%,年均增长率为26,8%,远远高于同期全省和全国的水平(分别为19,7%和14,0%)。近几年香港的货物吞吐量也呈现上升趋势。珠江三角洲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其产业结构升级,内外贸易量的剧增,进而使物流需求扩大、物流量增加。

(四)体制及政策条件“一国两制”优势,香港具有特殊国内、国际地位和在《基本法》下享有的有别于中国内地的政策。香港有着廉洁政府,在“一国两制”下,它作为特别行政区都具有特殊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享受自由港地位、独立航空权等。相对于国内的其他地区或亚洲其他国家的城市而言,港、澳、粤珠江三角洲是惟一能同时享受“两制”好处的地区。

(五)珠三角良好的政策环境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内地外向度最高的区域。该区域拥有深圳、汕头、珠海三个经济特区,大量的保税区、经济开发区,产业政策环境国内首屈一指。此外,各地政府在政策上都重视并鼓励发展物流,把物流建设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六)交通运输条件

1、地理优势。大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亚太区中心是中国南面对外的门户。南临南海,是东南亚和东北亚航线的中继点,北靠广东中北部,依托中国南方内陆,在经济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中国连接世界的窗口,也是国际货运的中转站,其中香港更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集装箱运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亚太地区营运中心。倚靠着大珠三角的区位优势,粤港物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交通设施的完善。目前,大珠三角已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发展的立体化、国际化的交通格局。①海运方面,集中了五大港口三大港群,分别为东部的香港港、深圳港和虎门港,西部的中山、澳门和北部的广州港,其中香港港是中国南部海岸最大的深水港。②航空方面,拥有港、穗、深、澳、珠五大国际机场。这五大机场有国内航线250多条,国际和地区航线100多条,航线网络连接国内外200多个大中小城市,有亚洲最大的航空轴,是建造亚洲航空物流和远洋航运物流两大平台的理想之地。③陆地方面,铁路网络密集,有京九、京广、广汕、广深、三茂及在建的广铁铁路等,这几条铁路辐射大陆10多个省、市、区,服务人口5亿多人,同时,珠江三角洲的公路密度也位居全国第一(直辖市除外)。

(七)技术条件

1 香港是世界咨询中心。香港是传统的国际物流中心及世界资讯中心,有强大的资讯能力、网络能力、硬件设施、人才优势。

2 珠江三角洲IT产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未来世界IT产业的主要产区,具有建设先进信息系统的条件,能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技术保障。目前,珠三角长话自动网和分组交换网、卫星、程控、高速宽带、信息网络等现代通讯技术都在全国处于前列。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可为现代物流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的服务。

三、物流产业集群对粤港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协同效应

(一)物流产业集群的粤港区域资源协同效应

1 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粤港区域外资源吸纳能力和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率。任何区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域外资源的流入可以克服区域产业发展的瓶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粤港区域有着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这会降低资源的转移成本,增强对域外资源的吸纳能力。作为“第三利润源”,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系统的完善也有助于粤港区域企业生产制造流程和流通过程的优化,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粤港区域内资源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促进粤港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粤港区域内资源的利用效率。

2 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技术进步。物流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建筑、场站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物流软技术则是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物流技术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技术,是将各个物流环节的物流技术进行综合、复合化,形成最优系统技术,这使得物流产业集群技术进步有着较显著的扩散和关联效应,对企业和区域的技术进步有着较高的促进效果。

3 物流产业集群将有效促进粤港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运作的平台,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促进粤港区域物流设施布局的合理化,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效率。

4 物流产业集群有利于粤港区域内部资源要素的聚集。粤港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集中表现为粤港区域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粤港区域物流园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人力资源迅速聚集、支柱产业迅速形成、资金迅速密集的特点。物流园区的建设和整合将有利于粤港区域经济运行成本的降低。物流园区整合了粤港区域的物流资源,可以形成规模经济,进而降低整个粤港地区的交易成本。粤港区域物流对粤港区域内部资源与要素的聚集作用体现在两个不同层面上:首先能够把粤港区域内的各种商品进行集中,这里说的商品集中可以是实物的集中,也可以是概念的集中,即粤港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不但是一个商品源,也是一个信息源;其次能够把物流企业集中,形成合理化竞争,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向专业化、深度化、一体化发展。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粤港区域物流协作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降

低寻找合作伙伴、获得各种服务信息的成本,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产业协同效应 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可以增强粤港区域竞争力,促进粤港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

1、物流产业协同对粤港区域农业发展的贡献。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更加适应居民日趋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改变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传统储运和销售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物流产业协同对粤港区域工业发展的贡献(邱斌,2005)。在工业方面,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是提高工业运行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供应链整合可以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实现企业生产和经营流程的优化;促进传统工业企业的升级改造,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快速地融入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当中。现代物流产业属于服务业,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还可以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流通成本等中间需求成本,增加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现代物流产业对粤港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物流产业协同对粤港区域服务业发展的贡献。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提高服务业对粤港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代物流产业是传统运输、仓储、通讯邮政、商业等产业与新兴的信息技术等产业的重组融合,是新型组织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共同促成的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能够带来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同时,现代物流业对商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关联作用比较明显。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使粤港区域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三)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协同效应 粤港区域的主导竞争力主要表现在辐射力和聚集力等方面,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强粤港区域的辐射和聚集功能,增强与其他区域分工协作的经济关系,从而提升粤港区域的主导竞争力。从增强粤港区域的辐射功能来说,物流体系越完善,就越能支持产品的对外运输和对外流通。物流体系较完善的区域,往往也是商业体系比较完备的区域,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区域域外输出商品总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区域辐射能力的大小,域外输出商品总额越大,说明区域辐射力越强。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导致域外市场上的输出商品总额增加,最终体现为粤港区域辐射力的增强。

四、粤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粤港区域物流产业的结构及总量的增长

粤港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水平,粤港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构影响着粤港区域物流系统的需求结构,粤港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主导产业产品结构的变化也会诱发粤港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的变化,进而影响粤港区域物流系统的供给结构(张秀生,陈立兵,2005)。

(一)粤港区域经济规模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规模物流业属于服务业,有着与其他服务业共同的特点,即需要依附于区域的生产性、流通性产业而存在。区域经济规模越大,区域物流发挥作用的空间亦越大,则区域物流的规模就越大。粤港区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活跃,粤港区域的物流业有着良好的客户群和市场基础,发展空间较大。

(二)粤港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层次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层次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越发达,则其对区域物流的要求也越高,同时也越能够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相反,如果区域经济欠发达,区域物流的发展就没有足够的发展动力,也就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包括必需的交通、通讯、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技术和人力资源等,从而也就无法向较高的水平和层次发展。目前粤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制造业的转移、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升级,而产业的升级和优化对粤港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产业集群也面临着升级和结构调整(刘秉镰,2006)。

(三)粤港区域经济结构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结构 区域的经济结构及其变动趋向对区域物流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由物流业的服务属性所决定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属于后发产业。它是维系区域经济各个部门、产业和企业之间关系的纽带,并使之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区域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物流需求,为发展区域物流提供了平台,进而带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所以,区域的经济结构也必然决定了区域的物流结构。

(王刚电子邮箱:wanggan∞)

参考文献:

戴定一2009,我国物流业的新发展[A],广东省领导干部现代服务业与物流发展研讨班讲稿整理]c],(6)

李兰冰,2007,物流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6):39-44

刘秉镰,2006,现代物流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机理[J]学习与探讨(2):224―227

成真理,2009l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与广东的战略[A],广东省领导干部现代服务业与物流发展研讨班讲稿整理[c]

邱斌,孙少勤,2005,现代物流业对产业集聚区位因素影响的研究,物流技术(10)

章建新,2007,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产业集群功能[J]l经济问题,(1):119―121

第7篇: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

近20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经济发展迅速。在这些省份,有很多“块状” 产 业,即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形成专业化块状产业。如浙江省海宁市许村的 布艺和经编、绍兴的印染和化纤布、嵊州的领带、诸暨的袜子、宁波的男装、杭州的女装、 温州的皮鞋和西服、织里镇的童装、平湖的服装出口加工,福建晋江的旅游鞋,广东东莞的 制造业、潮州的婚纱及晚礼服、中山沙溪的休闲服、盐步的内衣、西樵的面料及装饰布,山 东青岛的服装等等。

这种现象在产业经济学中被称为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英文为Industrial Clustering 。有关资料显示,块状产业“原产地”并非在中国,早在欧洲工业革命前后的荷兰、意大利 、瑞士就已出现。仅以瑞士为例,其钟表产业集群或聚集天下闻名,纺织机械产出能力世界 领先,医药、食品、银行、保险、旅游等产业也呈现出高度集群的规律。 产业集群经济是我国传统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目前,主 要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环太湖区、浙江杭嘉湖地区、宁波温州、珠江三角 洲等地区,以一个市、一个县、一个镇或一个村为范围,集中某种产品的社会化生产,形成 一定区域规模的企业集群,表现出极强的活力和竞争力。

有关专家指出,古今中外区域发展的实践都证明,产业专产化集群发展是城市和区域竞 争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当前,产业集群已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 的多数城市虽都具备了一定的城市竞争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但多数难以同国际大城市甚至域 内大中城市进行全面竞争,许多城市还患有产业同构和“大而全”、“小而全”的痼疾。因 此,致力于提高竞争力的城市和区域,应当选择产业集群的路径战略。当地政府应当利用产 业具有强烈自发集集的特点,通过培育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和环境,积极扶持专业化产 业群的孕育、萌芽、发展、壮大,反过来再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各种要素环境的不断增 强。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和经济开放程度有很大关系,是市场配置资源, 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了解块状产业的由来,关键要结合实际分析其形成的条件。 从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的情况来看,至少有三个条件内在地推动了块状产业形成。一是资 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入并实现组合,以某一类产品为主的产业资本在一个区域较快集中,这属 于产业形成的生产要素条件;二是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产业集群大都围绕一个专业市场形 成,可以充分接纳产业集群生产的大量产品,充分提供各种原材料、配套设施与服务;三是 产业集聚地政府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采取鼓励或不干预的英明政策,提供土地、工商管理、 引导服务等支持,使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入并直接面向市场集聚。然而说到底,块状产业离 不开经济的开放,因为无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还是产业与市场互动,都必须以经济的开放性 作为前提,开放有助于资源的流动和产业的集群。通过广泛开放、大量引进和兼收并实地学 习,可以很快缩短与先进城市和区域的差距。积极鼓励国内外城际和区域间的经济、科技、 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城市和区域内外机构和人士的各种民间的非正式交往 。要主动参与经济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取消地方保护壁垒,开放各类市场,促进城 市和区域的分工、协作和专业化产业集群。

而经济上的开放则要求政府政策的开明。政府要为产业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要依 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实行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技术投入的政策,培育和发 展其优势产业。运用财政和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升级。政府 应积极营造有利于产业专业化发展的投资、科研和居住等环境。在规划建设吸引外部资金、 人才、资源的交通、通讯和信息等基础设施方面,政府一定要考虑产业的专业化和集群性, 大力推进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技术性基础设施建设。要保护当地的风景名胜和生态环境,以 实现自然环境优美怡人,建立高素质人才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所需的良好生活和工作环境。 要建立能够保证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制度环境,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确保民间经济交 往信用。要建立规范政府、特别是规范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制度,规范政府的行为,消除以乱 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为突出特征的经济侵权行为。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同样值得关注。产业集聚主要是相同产业的区域集群,专业化分工程 度高,众多企业都有严格而精细的分工,产品越做越精,生产成本也能降得很低,且减少了 因转换加工环节而必须付出的成本费用,大大提高了产业效率。围绕市场或出口的产业集群 往往信息比较灵通,对原材料和产品市场行情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并作出快速反应,降低了 交易成本。产业在政府开明式政策的氛围中集聚,减少了政策成本,其微观基础基本上为非 国有或民营企业,甚至手工作坊和农户,具有灵活多样的体制优势。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 行业性组织日益加强,中介服务网络日趋健全,促使产业集群形成整体协调优势。显然,产 业集群的竞争力可以归纳为“三低两优”,即较低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政策成本和体制 优势、整体协调优势。

第8篇: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聚 区域竞争力 机制

产业集聚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各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可以得出,产业集聚区的兴起与发展对这些区域竞争力的带动和提升具有巨大的影响,产业集聚带来知识、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在这些区域大规模合理配置,吸引大量相关企业的聚集并快速发展。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本文详细阐述了产业集聚区是如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以期更好促进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竞争力的协调健康发展。

产业集聚与区域竞争力概述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集的一个过程。它包含三个涵义:第一,产业集聚描述的是要素资源向某一特定区域集聚的动态过程,它着眼于经济效益与效率的动态提高。第二,产业集聚的形成既有要素资源配置的自发性,也有政策引导的强制性,但无论哪一种方式,产业集聚过程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第三,产业集聚根据产业属性与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形成不同的产业集聚区,它们的基本特征是产业相对集中,产业集聚区域内的企业是属于同一产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或其他相关产业的企业。

区域竞争力是指某一区域通过有效吸引和配置资源,生产出更多财富的能力,以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区域竞争力更多的强调该区域的发展潜力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

产业集聚区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

(一)产业集聚区的优势

波特认为,当某一产业集聚区形成时,不但对产业本身,而且对该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及第三方服务业都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其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在:

1.加强分工与协作,提高专业化水平。产业集群内集聚的企业专业化分工互补,分工可以有效减少工作转换时间,增加单位劳动的产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集聚区内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更大,从而吸引大量的专业化企业加入,使得集聚区内的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2.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过程中,会使交易效率得到提高,交易成本得到降低。在产业集聚区内,由于企业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彼此联系与合作加强,因此,必将使每一次的交易成本降低,并可节约企业的采购成本、搜寻成本、储运成本等,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总的交易成本将大大减少。由于在集聚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加强,又根植于共同的区域文化与价值观念之中,彼此了解加深,信任度提高,这将促使双方能更高效率的完成交易并履行合约,并可节省企业的搜索信息成本和时间。

3.创新能力增强。在集聚区内,专业化知识、先进的技术、经验丰富的员工、老道的客户以及相关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产生强大的知识、信息积累与扩散效应,为企业的创新提供重要的来源与基础。同时,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转化为企业创新的动力,集聚区内的供应商与老道客户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企业可以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行情,准确预测行业发展趋势,从而及早做出调整,掌握市场先机,加强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集聚区内良好的配套设施,完善的服务条件,较强的专业化分工,及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金融部门的关注和支持,都会加速创新成果的形成,加速区域内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和传递。

(二)产业集聚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机制

区域竞争力可分为微观层面的企业竞争力、中观层面的产业竞争力和宏观层面的区域竞争力,而产业集聚区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正是通过对企业、产业和地区不同层次竞争力的提升,而使区域竞争力得到提升。

1.产业集聚区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波特认为企业所拥有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成本优势(价格)和产品差异化优势(质量)。而产业集聚区内由于巨大的就业机会,必然吸引大量劳动力的集聚,使得企业节约了劳动力的搜寻成本、培训成本和培训时间,同时由于劳动力的集中与规模,相应的,劳动力的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进而降低企业的工资成本。另外集聚区内企业联系紧密,互为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提品,其生产的产品互为依赖,使得集群内企业能够更加迅速、准确的获得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及交易风险,并且相关产业之间还可以共享低成本中间产品的投入。集聚区内公共实施的共享与成本的分摊也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实现集聚经济。以上各因素所产生的企业生产要素成本的降低,反映在企业产品上则表现为产品的价格优势。

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产品的差异化。首先,集群内企业都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可以利用其专业化优势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某一方面或某一生产环节,做专做精,而将其他方面交给集群内其他企业来做,从而集群内企业可以向精、良、专、深发展,生产独有的、差别化的产品。其次,集群内企业利用集群内创新知识、信息和技术的快速流动传播,也更加有利于推出新的差异化的产品。最后,利用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加大对区位品牌的建立和宣传,形成具有区位差异性的品牌产品,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产业集聚区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产业竞争力表现为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是处于企业外部、区域内部的集聚经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通过集群内产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得以实现。

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借助于集聚区形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集聚区内的企业能够获得规模经济及递增的收益,如制造业的集聚,使得制造企业空间距离缩短,从而减少中间投入产品在运输途中的损耗,降低运输成本和运输风险,从而使产品价格降低;另外,大量企业的集聚使得产品种类增多,市场规模扩大,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形成一种集聚性的外部规模效益,这是单个孤立企业所难以达到的,这种规模效益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放大效应甚至乘数效应,从而带动集群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另外,集聚区内集中了特定产业所需的人才、供应商、中间投入品提供商和销售中间商,使得集群状态下获得更多的成本节约优势、差异化优势、市场营销优势和技术创新及抵御风险的优势,从而实现集群范围经济。

在我国,集群产业大多是与第二产业相关的产业,而第二产业的发展又会带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壮大,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优化升级,趋向合理。

首先由于集群内的分工与协作,会使企业都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各个企业在价值链条上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不断推动供应的增加和生产要素质量的提升,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另外,集群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不仅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还产生马太效应,刺激企业创新与发展。同时,在集群内除了竞争,企业之间还会进行多方面紧密的合作,如共同研发新产品,共同开发新市场,共同攻坚高新技术等,整个集群内形成一种不断创新的良好环境,从而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进而增强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3.产业集聚区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首先表现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方面。区域经济的增长的测度指标主要是就业量指标和国民收入指标,而最常用的是就业量指标。产业集聚能有效增加区域就业机会,改善区域劳动供求结构并拉长就业链。众多分工互补的企业在地理上集聚与成长发展,能有效拓展该地区的就业空间,提升就业层次,延长加深产业链,增加就业种类和潜在的就业机会。另外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能加快中等城市的快速成长并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大量农村与城市的劳动力集聚,形成集群—城市化—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结构的良性循环。

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乘数效应。根据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投资和就业的扩张具有乘数效应。因此区域经济中某个企业部门生产的扩大、收入的增加以及就业的增加都会产生扩张效应。这种扩张效应会由企业向产业再向区域传递,在传递过程中存在乘数效应,促进区域生产率及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产业集聚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还表现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主要表现在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方面,而产业集聚恰好为城市化提供了这两个因素。产业集聚的过程,不但带动资源要素的集聚,而且会推动城市文化、法律、生产方式的改变与演进,带动城市交通、宾馆、商业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而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城市竞争力提升。

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竞争力协调发展对策

(一)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产业集聚区不但集聚了特定区域的资源优势,而且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源要素,并对资源进行有效而合理的配置。然而,各地的区域环境、区域文化和区域优势并不相同,因此各地政府应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协调各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规划投放各产业时,要考虑各地的禀赋特点、环境状况、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规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环境保护,统筹产业的长远发展与规划。

(二)利用政府职能完善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对服务业及基础设施有大量需求。集聚区应为区内企业及新入驻企业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同时利用政府职能,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完善土地审批制度,在规划建设时应考虑城市主干网、排水、燃气、热力、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衔接与配套,合理利用资源,为集聚区的发展提供良好和谐的发展环境。

(三)提高集聚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并大力发展核心品牌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乃至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应积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准确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提高集聚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另外集聚区企业应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的合作,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加速新技术、新企业的产生和相关知识与技术的扩散与积累。同时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应大力发展核心品牌、区域品牌,加大对核心品牌的研发投入和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集聚区的整体实力提升。

(四)促进集聚区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同时,应进行科学规划,努力保持和发展区域文化与特色,注重人文环境的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合理规划和优化区域功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区域的综合竞争能力,着力协调好经济、生态、文化、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区域竞争力与集聚区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研究与实践都表明,产业集聚对区域竞争力有正面的提升作用。因此合理规划和发展产业集聚区,对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方锦涛.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区域竞争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0

2.岑少侠.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宁波市制造业为例[D].复旦大学,2011

第9篇: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全面开放,市场化、国际化、综合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银行业发展将直接面临国际大银行的挑战,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趋势日益激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处于十分关键的转型期,区域化经济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正逐渐显现。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在组织与治理结构方面缺乏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经营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与外资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提升银行的区域竞争力,将决定我国银行业能否健康发展。

一、经济区位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要求

所谓经济区位,是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具体地说,是指地理范畴上的经济增长带或经济增长点及其辐射范围。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区就是经济区位的典型例子。经济区位的兴起与发展将极大地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银行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相互依存,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发展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并要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之适应。经济区位化带来的巨大经济后发优势和发展前景,为商业银行拓展新的市场、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1.把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化升级与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做到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相协调,在发挥银行投资融资作用的同时,及时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

2.配合地方区位经济发展政策,利用金融服务把处于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通过产业链融资,重点支持产业链条中的重点企业和中心环节。加大对自主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重点企业的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3.把推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商业银行调整优化资产质量相结合,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多途径吸收民间资本,拓宽投融资渠道,放宽信贷资本,积极参与地区大中型基础建设项目,发展中小企业的优质客户,实现经济区位化与银行自身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银行区域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

银行具有现代企业的性质,它是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以经营工商业融资、转账结算和居民存贷款为主要业务。

银行的区域竞争力是指,在具有相同的金融生态要素区域内,通过多方向的市场开拓、积极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更加优化的金融产品组合以及全方位的客户服务,获得比区域内其他同类竞争对手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经营利润的能力,通常表现为银行经营能力及商业利润的提升和经营目标结果的实现。

根据银行的“三性”,即流通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来看,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最终体现为银行是否取得预期的经营结果,包括利润的实现与否、市场份额的变动大小、不良贷款的增减情况等等。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有如下几方面影响因素:

1.经营模式与管理体制

由于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具有高度相关性,这就导致银行机构的设立基本与行政区域划分相同,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方面普遍存在雷同现象,经营业务重叠。

2.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创新

创新能力是构成银行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我商业银行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于对金融创新有许多政策性的约束,金融垄断格局始终没有打破,这就限制了金融业的良性竞争,使得银行的缺乏足够的创新动力,经营的金融产品匮乏。多数商业银行依旧以存贷款、转账结算等传统业务为主,金融衍生品等中间业务较少,且存在技术含量低、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盈利渠道单一,难以提升银行自身的竞争力。

3.风险控制能力

风险管理是提升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也是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保障。商业银行应该把评估、识别、控制风险作为银行的关键职能。在金融市场激烈竞争中,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断推出品种各异的金融衍生品,这些金融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蕴含着高风险。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正是由于金融监管不力,使得某些投资银行进行高风险的金融杠杆操作,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引发了自192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深度衰退。

4.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金融环境

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尚未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疲软,而近期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使得未来欧洲经济走势不甚明朗,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经济衰退;美国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也有可能导致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受外围环境的影响,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持续出现下行风险,尽管央行连续降低银行法定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但是仍未扭转地方经济放缓趋势,这对银行投资造成很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