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传承、口传心授的“流变”文化遗产,被我们称为民族记忆的背影。四川扬琴是我国四大扬琴流派之一,作为巴蜀地区独有的民间文化艺术,于2006年8月列入“四川省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进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而学校是发展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阵地之一,是传承文明的殿堂。2006年,教育部将每年的九月份定为“非遗传承月”,目的是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的宣传与教育。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入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党的十以来,多次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教育事业保护做出重要批示。2014年12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专家、官员就此提出建议和意见。可见其重要性。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动因,一定程度上是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的产物;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教育的目标之一,并且是服务于教育的。“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关系,无疑是教育学探讨的重要论域之一。2007年5月,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四川地区也陆续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用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四川扬琴就是其中的一项。如何使这项艺术在校园中得到更好的传承,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四川扬琴进校园的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范围是在成都地区的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展开。主要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各学校为传承“非遗”文化所开展的工作;在校师生对于四川扬琴的认识;被调查人对于校园传承四川扬琴的一些建议。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并辅以重点走访、个别座谈及电话访问等途径。调查问卷共发放90份,其中,中小学50份,高等院校4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在调查的学校当中,有将近23所学校在进行“非遗”文化校园传承的工作,并入选了“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四川省课题实验项目。其中,成华小学在常规的音乐课堂教学外,还把川剧、曲艺纳入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和课余活动当中,引导孩子们学习。青羊区的万春小学、树德实验中学等等也都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戏曲、曲艺的巨大魅力。在高校当中,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分别选择了川江号子、羌族民歌以及羌笛作为研究课题。据电子科技大学该课题负责人何帆介绍,学校已经从各个学院选出对川江号子有兴趣多名学生,通过传承人和专家的传授,他们在逐步了解并掌握这门古老的音乐。电子科技大学还准备将川江号子纳入公共选修课并编制教材。来自成都师范学院的校长刘存绪表示,“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我们成都师范学院音乐系一直在积极地思考和探索着,四川扬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这一古老文化艺术,不仅是传承人和文化部门的责任,也是成都师范学院作为高校传承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成都师范学院于2014年7月2日,与来自川渝两地的国家级、省级“四川扬琴”传承人、专家及学者聚集成都进行交流研讨,“四川扬琴”传承培训基地当日在成都师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基地的挂牌成立,使得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正式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四川扬琴,并感受其艺术魅力,从而愿意传承这一艺术形式,主动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来,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散发新的活力。
二、四川扬琴校园传承的措施
从上述调查的结果来看,在所调查的院校中,基本都上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有的还开设了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但对于四川扬琴的宣传与学习还远远不够。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政府途径或者面向社会,对四川扬琴进行宣传。其中,学校的板报、报刊、海报都是很好的宣传阵地,可以定期开展曲艺文化的系列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曲艺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可以通过系列活动的专题版块来举办“四川扬琴”保护的相关活动。如举办图片展和宣传栏,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或组织以“爱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为主题的文艺汇演。这些都可以通过学校和相关的曲艺机构或团体的合作来实现。其次,对学校而言,引进相关师资,甚至将传承人邀请到课堂让学生现场拜师学艺等,并由此增加相关专业课程及第二课堂。也可以对专业团体进行实地参观与考察,挂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基地,并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可以招标图书馆资源建设,购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文本或影视资料,重点收藏四川扬琴等相关曲艺类的图书音像资料,倡导并支持对已有相关资源的利用,通过组织相关的趣味活动来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保护传承中去。再次,对于学校的艺术团或音乐学院等相关的专业机构来说,可以在现有的艺术人才中选择适当的人选来进行四川扬琴的学习与专业训练,比如说通过对扬琴、民族打击乐、二胡等专业的学生进行选拔,此部分学生是有一定的器乐演奏技能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普修或选修声乐,再进行四川扬琴的专业培训,从四川扬琴的培养上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定期进行一些演出与实践,来扩大四川扬琴的影响度,由此,我们可以成立相关的扬琴社团。通过社团的演出与宣传,扩大四川扬琴在校园中的影响力,获得更好的阶梯式的宣传与影响,以达到传承的目的。
三、四川扬琴校园传承的思考
在当今整体物质化、市场化的经济时代下,特别是在我们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还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曲艺四川扬琴的保护与开发。结合我们对部分学校的实地调研,学校课程设置与相关活动开展还不够,专业教师甚少。虽然部分学校都有相关的课程或系列活动,但其开展的内容大多是停留在对四川扬琴的具体艺术形态进行介绍,在落实到艺术形式方面的传承与如何保护等重点问题上却涉及较少。而且对于四川扬琴或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多是在“文化遗产日”前后段时间,组织一些相关的图片展或是以演出等形式进行简单的宣传,周期不长,而最终对于这些活动的影响也少有关注。且相关社团还不够强大,在校园中的影响较小,此外,学校所藏相关资料并不多,运用也不是特别充分。另一方面,大多数师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对于四川扬琴这种技艺性的艺术形式多半只停留在兴趣性的观赏上,很少会去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也不会去过于深入的进行了解,更不会对其进行研究。虽然师生都对非物质文化保护持积极的态度,但是真正付诸行动的却很少。就算有学生参加了相关团体,多也是一时兴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相比于其他的非遗文化项目来说,四川扬琴有她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说,她需要乐器的演奏训练与声乐唱腔等训练为基础,而每件乐器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声乐训练更是对学员自身的嗓音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且两者之间还需要一定的磨合才能把这门说唱艺术演绎好。四川扬琴的学习周期比较长,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这也是四川扬琴校园传承中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更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意义。四川扬琴的保护开发与校园传承模式是非遗文化传承中的一个很好的尝试。虽然这个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问题,也有其自身的弊端,但只要能将她坚持下去,并不断地完善下去,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即将会迎来更加骄人的成绩。(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彭科伟.浅论四川曲艺的保护和传承[J].中国音乐. 2013(4);
[2]张强.四川扬琴中扬琴的运用与演奏艺术[J].大舞台2015(11)
[3]洪霞.四川扬琴坐地传情谱新春[J].四川戏剧. 2012(01);
[4]李高.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困境、意义及途径―――以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为个案[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6)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进行研究,可以看出,体育类的项目数量还是相当多的,但也相对单一,可以得出地方政府不重视、法律法规不健全、经济水平落后、专业人才缺乏、传承方式的限制等是目前河南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滞后的原因,并指出研究领域中的不足,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出现的缺陷,以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选定体育非遗文化的角色定位等。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省 体育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保护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体现了人类共有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即承袭,承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价值、文化渊源、风俗习惯等以及生态环境。河南省境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提出,是对这一类珍贵文化形态的抢救和保护,是对濒危文化采取的一种记录、保存、评估、拯救、等的一项文化工程。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查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献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逻辑分析法。在结合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河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
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系中,多数人对武术、太极拳等所普及的项目较为了解,知晓项目的单一,不重视体育非遗项目体系的存在的重要性,在高校有一半的学生不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或者只是了解个皮毛,关注度、参与度普遍不高,原因是高校缺乏相关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平台,场馆缺乏、师资力量不够,多引进社会民间传承人来教授。
黄涛在他的文章中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文件对于“政府主导”的阐释很明确,政府对于非遗保护的发动、组织、管理、支持、推动等作用[1]。通过查阅资料显示:地方干部与民众对非遗保护的认知存在偏差,地方干部在非遗申报时比较看重外显、容易成为地方文化品牌的项目,而对无形的、潜藏于生活之中的文化遗产缺少发掘,这样就致使那些传承久远、深深影响民众生活的非遗项目不为世人所知[2]。
在多元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同模式和路径,是新阶段体育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的法律保护条例大多是政策性的指导意见或原则性办法,可操作性差、内容不完善,无法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的活态性、多样性、不可再生性等特征[3]。
(二)分析
以河南省少林寺为个例,少林寺投资成立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了“少林”、“少林寺”商标,注册类别为武术表演。2009年,少林寺注册了“少林局”商标,注册类别为药品和沐浴用品,因此,对体育类非遗的发展可采用注册商标。
河南省国际少林武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在武术节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林高手云集郑州,互相交流、切磋技艺,共同促进武术的发扬与传播[4]。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在传承谱系比较明晰的武术或其他拳种基础上,创造理论和技术体系比较成熟的武术技艺和健身、养生功效突出的套路,使其具有生存、发展的特定空间和时间维度,植根于民间的活态的传统行为方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核心就体现在它的传承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变异与创新,少林寺禅与功夫的发源地,一千五百年的传奇,力量与智慧的结合,是东方文明的瑰宝[5]。
通过结果可以分析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对于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管理有了专题的研究,但为数不多,对传承主体还仅限于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传承内容上提出了对体育健身价值的延伸,充分发挥传承人自身的优势,对于体育类非遗的发展很重要。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开展的体育非遗保护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从国家政府层面、社会环境层面及个人层面等还需加强宣传,不能固守传统教育模式,尤其是面对体育类非遗的存在,学习的方式应该多样化;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学校教育的不普遍,举办的非遗活动多是流于形式;非遗文化宣传的不详细、不清晰造成大家对它的模糊概念而没有深入的了解。
(二)建议
对于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可以设班招生,使地方的传统项目走向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可以通过注册某项产权、商标获得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掘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通过市场运作把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促使文化遗产的拥有人去保护非遗[6]。
在高校的教学中制作课件,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利用多媒体对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优势,比如通过电视广告或当下流行的真人秀综艺节目更好的传播体育类,例如《叮咯咙咚呛》就是传播了中韩文化交流大任,通过明星学艺的过程感受到来自中韩文化碰撞的欢乐等。
参考文献:
[1] 黄涛.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角色的定位偏误与矫正[J].文化遗产.2013(3):53-54.
[2] 邱丕相.武术的文化构成及当代传播[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5).
[3] 段友文,郑月.后申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参与[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4):127-129.
[4] 焦宏昌.第八届中国国际少林武术节开幕56国家代表聚中原[N].中国日报.2010.10.24(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理论
非物质文化是古代人类文明的证明和反映,对研究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处境,在全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大规模的减少,部分甚至处于濒危状态。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在1982年我国有着394种戏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面目前只有100多种,被大众所知晓的只有50种,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全世界范围都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措施来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是一种有效、基础的措施,对此方法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保护现状
(一)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群体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相互作用使得为物质文化遗产发生了微妙改变和创新,是他们自身也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历史感,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传承、创新,才形成了世界上丰富多样的文明和历久弥新的民族文化。一个国家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决定着民族的发展,同时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只有有着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保护现状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历史文化对国家乃至世界的重要性,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精神生活,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其的保护措施也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研究讨论的重点。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减少速度加快。各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不同国家之间也成立了国际性的组织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被进一步保护,国家也要采取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正确理解档案化保护
(一)档案化保护的必要性
依据联合国科教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一种信息和知识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人们言传身教在群体中进行传播,这也体现了它的非物质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实现这种意识内容的生、传递、发扬光大。由于通过人们之间的言传身教具有不稳定性,容易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歪曲和流失,所以档案化保护的形式成为了十分必要的保护手段。
(二)档案化保护的可行性
档案是通过文字、图表、音像等方式来实现对知识和信息的记录和传播,档案是一种载体,就档案本身而言没有意义,其价值体现在记录的信息和知识。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档案存在了一定的联系,有着一定的共同点。正是这种对有价值信息和知识的共同指向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成为可能。档案式保护不是指加强档案馆对申遗资料的管理和归档,也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研究。档案保护模式主要作用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环境的改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种人为的保护措施,为其生存传播提供一种更安全、可靠的途径。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可以方便广大民众对一些知识信息的了解、学习,一方面使民众受到文化遗产的熏陶,另一方面可以激发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积极性
三、实现档案化保护的举措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档案式保护归结为: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整理研究、宣传普及,同时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档案固化、研究和宣传,最终实现改善其生存、传播环境的目的,进而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一)保证档案管理各个环节作用的充分发挥。首先,建立、整理档案的基础性作用。档案的本身不能发挥非遗的保护的作用,非遗必须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必须通过人们相互之间的传播、认识和应用,所以单纯的记录记载不能保证非遗的生命力。非遗的性质决定了非遗有着无形性、多样性、动态性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忽视它们的存在,以至于增加了对非遗深入了解的难度。档案的建立和整理能够实现对这类知识和信息的整理和固化,有利于我们对非遗进行体统的认识。其次,加强档案发掘非遗文化意义的作用。非遗能够有着强大生命力,经过几千年时间的磨砺还能存在的关键的是其文化价值,非遗的文化价值对现代社会的进步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当今,经济发展迅速,快捷、高效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旋律,多以现代对文化价值重视程度不够,加强档案管理对非遗文化的发掘有着重要意义。最后,档案资料的公开性。非遗不应归少数人所享有,它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属于世界的文化,通过建档、整理、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要实现共享,使学者和民众能够更加近距离接触认识非遗文化,重新拉近民众和非遗之间的距离,让非遗的文化精髓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增进人民大众对非遗的宣传保护意识。档案公开的方式有多,例如电视媒体、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学术讲座等,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宣传方式。
(二)保护主体的多样性
第一,加强相关公共文化机构的参与。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复杂的工作和庞大的工作量还需要图书棺、博物馆、文化馆等相关文化机构的共同参与,弥补档案馆的不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工作的全方位进行。第二,鼓励相关专家和学者参与非遗档案化。处于精英阶层的专家和学者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他们能够深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人文、科学价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施行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高职;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扇;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实践
“岳州扇”是中国三大名扇(岳州扇、杭州扇、苏州扇)之一。在中国传统手工艺扇系列中,属于后起之秀,就地取材,价廉质优,品种繁多,工艺精美;始于明末清初,从湖北洪湖传入,在岳阳县“三田一洞”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过去以向外地供应扇骨为主,解放后,在岳阳县成立了岳阳制扇厂,专门生产纳凉用纸扇。“岳州扇”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湖湘地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是研究岳阳历史和当地民间工艺的宝贵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了高校有开展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义务。岳州扇的恢复、保护与传承,对于我国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和地方性非物质文化的研究的意义重大。作为本地高职院校,在非遗项目“岳州扇”的传承与发展上,可根据专业与课程需求来进行设计以此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意义
(一)民族文化自觉性的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给大学生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万千学子的背后,是他们的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扇,也是整个中国非遗体系。所以这种“进校园”理应唤起学生们的文化自觉,培养“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促进
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有着“重文化典籍,轻活态文化”的重大缺失,这就导致了我们的素质教育成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发展必须要贴合全球化的社会背景。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突破传统课堂里僵化的教学模式,强调课程贴近学生的现实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文化特色教育的价值取向
湖南是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湘绣、黑茶、醴陵瓷、岳州扇等具有浓郁湖湘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它是中国两千年历史文化的先声,是华夏文化重要的时代标志和地理单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技艺的传承,是一段民族文化进入主流教育体系的过程,更是我国文化特色教育事业的创新。在多种文化背景下实现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融合与实践
(一)确立目标,构建框架
为了能让传统地方民间工艺薪火相传,我院乘课改之东风,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将传承与保护岳州扇列为目前我校课改的首要任务,致力于构建岳州扇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岳州扇的优秀制品包括一百多道复杂工艺,还不乏拉“鼠眼”、剖“合青”篾、“油炸骨扇”等民族艺人的绝活。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这项民间工艺走进课堂,把教室变成工作室,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岳州扇的学习可以循序渐进,如第一学年注重于基础知识和生产流程的了解,第二学年注重于熟悉材料和制作工艺,第三学年注重于实践和更为精深的制作工艺的学习。
(二)创新模式,彰显特色
岳州扇在工艺美术中算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具有强烈的地方性特色。我们可采取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举办讲座,开设专修课程,对高职师资队伍是个有效的补充。我们可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一是聘请岳州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我院兼职教师,定期开展文化讲座、常年开设选修课程等;二是可以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将岳州扇非遗文化项目传承人聘为课程专业师资。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同台授业的方式,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目前岳州扇的制作方面也没有专业的书籍和教材。因此,学院方面应当认真记录、整理、编写和完善教学材料,为我们岳州扇的教学提供实训教材和参考用书,发挥我院的教学教育特色。
(三)建设基地,数字教学
我院校园文化建设与岳州扇进校园的融合需要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扇传承馆,向广大师生展示岳州扇的诸多制作工艺,保存优秀的岳州扇藏品并展览在校学生的优秀作品。通过建设数据库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数字化和电子化也不失为新时期里的重要手段。文字、图像、音像和影像的收集和整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客户、学生、老师、专家和文化工作者的需求,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供岳州扇教学资源和制作素材,完善和提升我们的岳州扇教学水平。
(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教学,师资力量是关键。美术老师、工艺大师以及岳州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三大师资力量的结合可以拔高学生的起点。近年来我国众多民间手工艺的传承经历了后继无人的窘境,原因无非学习过程枯燥和工资低薄。我校与校外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协议,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我们的岳州扇传承人“批量生产,量身定做”,并且“重点培养”,相信在不久之后定能缓解本地岳州扇的传承悬而未决的境地。
三、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与非遗进校园的融合与实践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学教育工作,能否科学地完成校园文化建设与非遗进校园的融合与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是否能够取得成效的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当下的无奈之举,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岳州扇人才培养的必然。通过我们的努力与坚持,希望我们的岳州扇专业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水平,拓宽学生的就职道路,将知识化为技能培养再上升到文化传播的层次,在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做好示范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玮著.高校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曾芸著.文化传承创新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5(21).
关键词:江南造物;美学思想;艺术设计;融合
一、江南造物艺术的美学思想与品格
江南不仅是一种地理概念,而且是一种文化概念。这种概念的主调在于文化,而文化的主调在于审美。江南造物艺术的审美观念体现在生活之中:一方面,江南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与气候条件是大众审美的对象;另一方面,江南文化的定位离不开诗人、画家的贡献,他们关于江南的艺术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江南文化的底蕴,影响了江南造物艺术的思想。江南文化中有一种人文精神——“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江南文化的秉性是求真务实的,无论是住建还是造船、精工技艺抑或是丝绸瓷器,江南人都会以工匠精神和务实态度完成。1.淡雅柔美的水性品格水是江南景观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水在江南园林建筑艺术中的运用十分常见。水滋养万物,启迪人的思想,与各种有关水的建筑元素共同实现水天一色、景物相融,带来视觉上的审美盛宴。这种柔美的意趣使造物与造景都形成了崇尚天然的文化底蕴。江南多山水,山水之乐自然离不开江南的奇山秀水。道家文化对于江南文化中水性品格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道家尚柔尚隐的思想观念与水有着直接关系。这种水性品格为现代艺术设计元素的运用提供了灵感源泉。2.“天人合一”“因循物性”的造物思想传统器物的制造离不开造物者的思想,更离不开精神上的追求。以江南的苏州园林为例,其是中国传统造物的典型,在有限的空间里叠山理水,寄情草木,于咫尺之内再造自然风景,移步换景,别有洞天。这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1]的造园手法体现了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造物观念,反映了当时文人避世的心境,也反映了他们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协调统一,同时遵循了传统造物的自然观念。紫砂花器(图1)是文人喜爱的器物,创作者在创作花器时将自然事物与之融合,不求形似而得神韵。这与中国画是相通的,根据物质形态加以人工制作,要求创作者与自然高度统一,使器物具备精神与气韵的双重表达。从江南园林造景到器物制作,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3.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在唐代之前,江南文化的个性发展比中原地区更为自由,并受佛教、道教等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造型元素,多体现对自然的崇拜,这从目前发掘出的一些砖雕、丝绸的纹样中能够体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禅宗在江南发展迅速,江南文化思想受宗教文化特别是禅宗文化的影响。4.以人为本的造物思想造物根植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之中,是为人服务的,人类的生活需求是造物的动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造物样式更为丰富,用途也逐渐多样化,在实用的基础上开始产生审美趣味,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墨子·鲁问》提到:“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利于人的造物才是精巧的设计,反之则不然。以人为本是中国造物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造物是为人服务的,它的设计要利于人的生活与使用,这也贯穿整个中国造物史与传统造物观念。即便到了现代设计中,创作者也要注重这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考虑新的设计理念与形式[2]。如,中国家具历史悠久,明代时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明式家具的形成与江南的文人骚客有关,其在制作过程中势必会融入一些文人士大夫的审美理念,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从而产生独特的设计风格。它的特点在于强调造物的尺度与人的关系,这也表明造物理念体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人文性的结合。江南造物思想是江南造物艺术的灵魂,而非遗是江南造物美学的重要体现。从非遗的历史传承与现展看,江南地区开始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立法分类保护等多方面举措纷纷出台。然而,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考验。现代设计在逐步发展过程中与生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将江南造物艺术与艺术设计等融合,将成为江南造物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艺术设计在江南造物艺术发展创新中的重要性
江南造物艺术中的非遗视觉元素是非常丰富的,如具有吉祥寓意、设计感和艺术性的符号与纹样,其象征性艺术语言可以作为视觉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新时代,代入现代设计视角的造物艺术会给江南文化领域中的非遗发展注入新的血液。1.与艺术设计融合的原则(1)文化性原则江南造物的文化性是区别于一般造物的最大特点,文化对于非遗创新而言具有推动作用,可以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在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提取比较直观的文化要素向大众传达其文化内涵,也可以挖掘深层次的艺术特色及其文化价值,将内容信息结合现代表现手法和审美习惯进行创意设计。(2)教育性原则艺术设计要承担传播相关文化的重任,通过视觉形象的设计,将非遗的文化理念、符号语言、艺术特征等展现出来,可以使大众重新认知江南造物艺术。(3)创新性原则有否创新关乎设计成功与否,设计师要对相关元素进行开发和再创造。非遗是一个时代或时期文化审美的体现,有些非遗难以吸引现代群体,也受到了机械化生产的冲击。因此,设计师必须了解现代大众的审美特征,设计出符合大众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视觉形象、工艺器物等,让江南造物艺术获得活态传承。(4)本真性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保证非遗的本真性不会流失,避免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因为过于想要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而脱离非遗的本来面貌,同时避免对于造型和美感过多关注,而忽视了艺术文化和美学思想的体现,从而失去匠心,在传承和导向上产生负面效果。坚持本真性必须正确处理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的关系,不可让商业属性压倒文化属性。2.江南造物艺术与艺术设计相融合的设计方法设计师在设计中要把握民族特性与地域特色,一方面,要将江南美学品格与精神追求融入艺术创作;另一方面,要利用富有地域特色的非遗元素,通过充满现代气息的文创产品,让现代大众更多地了解江南文化特色。这也是保留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可以更好地延续和发展民族传统。(1)把握江南造物的多样性江南造物为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造物思想的多样性与包容性需要得到设计师的尊重和理解。设计师在设计时可以借鉴传统造物思想的审美观念并予以提炼、转化和再利用,将江南造物思想与现代设计手段融合,从而带来长久的效益,使江南造物思想持续传承与发展。(2)把握设计要素江南造物艺术中的设计元素十分丰富、考究和精致,以非遗南京云锦(图2)为例,其常用的图案样式有团花、满花、牡丹、桃、龙、凤等。明展了妆花的制造技法,并将其运用到不同材质的织物之上。南京云锦独特的织造技艺是无法用现代机器代替的,丰富的设计元素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和独特的美感。设计师要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在保存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理念,加入时尚元素,设计出符合当代大众审美的艺术作品,以提升江南非遗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三、发展路径探析
1.立足文化主体,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人类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江南文化与非遗艺术都是人的创造产物,服务于人类众多方面的需求。江南造物的内涵体现于人们的思维与精神活动,强调主体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即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改造世界。在新时代语境下,社会发展的经济模式发生变化,这为江南造物艺术提供了更大的发挥舞台。如今需要一种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艺术文化,其要与时俱进,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需要。因此,在江南造物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过程中,无论是深层次提取还是从广采博取,都要以人为本,追求实践[3]。2.开发区域特色非遗文创品牌在现代设计迅猛发展的当下,造物设计经由现代设计手段的重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新造物思想下的艺术设计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反映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包括非遗艺术等领域的关注,使传统造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应当挖掘区域内传统工艺项目资源,培养一批能工巧匠,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推动传统工艺振兴”。现代设计要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在当展过程中遇到一些现实性的问题。一方面,传统造物艺术往往需要心口相传的方式加以传播,如果是公益活动的话,更加精细和复杂,而且周期较长。另一方面,现代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压缩了江南造物艺术的生存空间,使其发展陷入困境。因此,设计师需要将江南造物艺术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开展品牌化设计,并通过小众化设计与大众化设计引发受众的青睐。造物艺术的文化思想可以为品牌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品牌化设计注重表达受众的喜好,能够凸显品牌的文化基因,还能向受众传达江南造物的艺术态度和美学思想。如,艺术家杨丹凤用苏绣做包装盒,用内画烟壶手法改造香水瓶,将独特的绘画技法与内画烟壶工艺、艺术哲思结合,赋予造物独特的艺术价值。景德镇的官窑瓷、德化的白瓷、苏州的刺绣在人们的印象中往往属于工艺品的范畴。而在设计师的眼中,艺术传承具有流动性,需要不断创新和变化,赋予产品新的意义。将造物艺术与现代设计充分结合,准确传达品牌的视觉语言,能让受众第一眼就可以感受到产品的属性与特征。这是一种文化创新,能够更直接地反映江南非遗资源的特性。文创设计在现代生活中是非常灵活的,而且需求量也很大,如目前非常流行的博物馆文创品牌等。树立特色形象,提升产品品质,增加品牌效益,需要打造主题突出的文创品牌,增强受众的文化认同感,这也是文创品牌保持活力的关键。提升文创品牌的附加值,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鼓励和引导相关品牌培育文化意识与产权意识,创造机遇,将文化嫁接到品牌建设中,重视区域性文创品牌的开发与建设、宣传和运营,将江南造物美学思想融入设计,再结合受众的审美意识,形成品牌的文化传播效应。“通过符号学设计把传统文化的情感与现代的技术进行连接,并非只是文化符号的单纯、静态的重复和操弄,而应是动态的,具有可改变、可重新组合、再创造的弹性。”[4]3.充分利用自媒体网络传播现在,自媒体的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而言是一个新的机遇。有关人员要善于利用自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引入新内容,通过新颖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方式,寻找与自媒体的契合点,增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推动江南造物文创品牌信息的大范围传播[5]。有关人员要发挥自媒体在江南造物文创品牌传播方面的作用,优化信息,创新机制,实现“互联网+江南造物文创品牌”的融合与展现。如,纪录片《西湖》把江南文化意象中常见的符号“水”与江南文化意境相结合,凸显了江南文化的美学价值。在纪录片中,文字解说与画面表现展示了西湖之美,给人带来温和柔顺的美感,传达了江南文化的美学思想。有关人员要以自媒体视角和影视艺术手段,根据江南常见的物象,如园林、古琴、刺绣、旗袍等,承载情感的表达,江南文化的美学价值就在于这种以意境空间呈现的诗性特征。自媒体是如今江南造物美学思想传播与创新的途径,一方面能够直接呈现江南之美,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这种艺术表达让人们更透彻地了解造物艺术与文化之美的联系。当然,优秀的品牌传播还需要具有文化价值的品牌故事、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与内容等。因此,线上和线下的循环式品牌宣传模式将会成为自媒体传播的重要方式。
结语
江南造物艺术与艺术设计的融合是新时代非遗发展创新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设计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文创设计品牌形象,可以让大众了解江南造物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设计师应引入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开展多元化的设计和创新,突破自身的局限,跨区域实现信息互通。以传统造物文化为根基,与社会大环境相适应,将江南造物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可以在艺术设计中实现传统造物新范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5]张文娟.江南旅游景区文化品牌传播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网络声量大数据的分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1,26(2):69-75.
[2]王彬雪,程琳.传统造物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设计,2016(18):126-127.
[3]朱新原.文化观视域下的区域文化融合创新研究——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徽文化和江南文化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2):11-15.
让中国传统的精致文化回归
当下,用技术代替艺术,用机器代替手工,用共性代替个性,用数量代替质量的问题十分突出。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加工,使产品越来越冰冷。具有文化内涵的生产被边缘化了,使得“工匠精神”没有了市场。
其实“工匠精神”契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战略,如此一来,评价产品的好坏就不再以机械化生产程度的高低来评判,而是要看产品的设计、创意、文化内涵,看产品的人性、温度和活着的灵魂。这些都有了,产品才能有“品质”。这个“品质”,更多的应该是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精致文化的回归。
中国是一个很精致的国家,我们现在提“工匠精神”,实际是要回归到精致文化的本来面目,回归到它的文化本体。对于精致文化的内涵,我觉得包括了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忠诚等重要特征。从生产的角度看,我们不应该把生产者个人的创造性、个人的审美、个人的情趣、个人的技艺、个人对产品的理解,淹没在工业化、机械化的生产之中。
随着消费领域的不断扩展,产品的工艺品质、个性内涵、性价比成为关注的重点,只有品质过硬、个性突出、性价比好的产品,才会越来越占领市场。“工匠精神”,就是在为工匠正名,要让他们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严,要对他们做新的价值判断,让他们有应有的价值。
“工匠精神”,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非物质文化的灵魂。同时,“工匠精神”也应该是大众文化,是个人成就事业的核心所在,由此推动人人可以成才。所以工匠精神的研讨,要跳出工艺美术各自小的专业领域,既要在“术”的层面讲工匠精神,也要在“道”的层面上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道德与操守
中国曾经是并且现在也依然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但制造大国不等于制造强国。之所以我们还没有走到制造强国这一步,原因在于一种精神的缺乏,即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说到手工艺创作,其实在中华手工艺精神中,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手工艺始终保持贯穿着一种伟大的工匠精神,或者说就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历史而言,这种工匠精神不仅不缺乏,还始终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眼下,我们的传统工匠精神在流失,在当代手工艺创作中,这样的工匠精神甚至在大量流失。
说到工匠精神,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就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中国手工艺而言,成体系的工匠精神远不止于精益求精这样一种内涵,它是一个非常丰满的精神价值结构。它包含信仰因素;包含中国人以“天工”把握世界万物的一种基本认识;包含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工艺”神圣性的执着坚守。所以中国古人说:“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有了在身的薄艺,我就可以改变人生,改变命运。中国工匠一直强调格物致知,强调天工开物,强调物尽其用,强调立功成器,强调利用天下,这些都是作为工艺行为指南的信念、思想,是信仰性的东西。
在我看来,工匠精神也是一种情怀,是工匠处事,面对世界、面对工艺的一种自信,是天、地、人三才中,人傲立于世间的一种蓬勃的人性情怀。中国工匠因此强调以己度物、缘心感物,强调用沉静之心去感知和体贴世界,强调技术上的得心应手。这样的情怀很重要。工匠们因此以人性之心面对自然,面对工作。他们像对待自己的朋友、手足一样对待工具,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自己的作品。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情怀,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我们所造就的世界,或者我们所关心的世界,才成为一个温情的世界,一个不是只有冷冰冰物质的世界。支持我们去感知感悟的这种主体情怀,于今非常重要。对于往往冷漠地对待一切的当今社会,这种情怀尤其重要。
工匠精神还是一种态度。包括严谨认真、刻苦勤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执着坚毅、敬业进取等,都是这种态度的重要内涵。中国工匠、中国的手工艺,真是了不起。我们的丝绸、陶瓷等之所以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都是这种态度下的产物。这些工艺态度的内涵,我们今天应该好好发掘和梳理,更应该在工艺实践中好好坚持。
工匠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操守。中国手工艺行业有非常多的道德规矩,从原料采伐,到入行事艺,到工艺制作,以至到出品销售,手工艺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行业传统中都有大量操守上的原则性讲究。不做假、不欺世、不懈怠、不苟且,工匠总是强调安分守己,强调以诚相待,强调尽善尽美……这些操守非常可贵。我们会读到历史上手工艺行业的很多故事,先人们在操守方面作出了很好的行为表率。这一切是我们今天需要很好地去发掘、去认知、去研究的宝贵精神财富。
创新不能伤害传统工艺
工艺美术深含着工匠精神,但光谈精神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措施、体制的保证,就难以兑现我们所要发挥的精神。过去,工匠带有贬义,但现在是一种认可的名称,这是好事。我们要根据现代生产、生活的发展需要,把传统进行推广,但创新不能伤害传统的工艺,不能失去原有的特色。
让工匠精神回归 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开始
工匠精神这个话题,从政府到民间形成了高度共鸣。工匠精神的失落问题反映了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焦虑,也促成了非常重要的一次文化反思运动。中国工匠精神的失落,伴随着中国近百年来剧烈的社会变迁,整个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都在快速学习、急速奔跑、拼命追赶。“速度为王”曾是我们的社会共识或普遍心理,如今经济发展到了新常态,我们需要稍微放缓脚步,找找自己的短板,思考决胜未来的动力。此时谈工匠精神的回归,是中国制造业理性建立自己的工业文明和现代手工业文明的开始。
一个匠人的技艺是在不懈努力的实践中慢慢提升的,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即使功成名就,仍保持这种态度,不断精益求精,就已经具备了工匠精神。做一件事,是一生的追求,不离不弃,就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是奠定工匠精神的坚实基础。
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信品格的养成是高职院校实现技能型、实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育人的关键,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信品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三大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自信品格养成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自信品格
学校教育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养成自信品格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产生的高等教育的新类型,受建校时间短,校园文化积淀少的限制,校园文化建设还刚刚起步。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塑造积极、健康、有内涵的校园文化,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成长、发展环境,是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大学生自信品格养成的重要保障。
一、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品格
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高职院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特色及办学特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在校园环境建立公众意识,提高文化修养,展现高职院校的独特人文精神,进而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品格。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在于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同时也是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校园环境文化价值的提升,审美功能的丰富,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现代文化素养的养成,必然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信品格。笔者所在的学校坐落于儒家文化发源地,该校依托区域优势,传承儒家文化“仁和”精髓,在校园环境规划中,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优势,体现“仁和礼仪敬信”的办学理念。确立10处“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建设全国文明单位成果展馆、校史馆、工匠馆;完善了“四书六艺园”建设;建设上善亭、燕居亭、乐山亭、乐水亭四个修读点;建成了小树林论坛、榴花园两个休读点,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人文、和谐、智慧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已经由课堂扩展到整个校园,置身于优美和谐校园环境,大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休憩都是在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此时的校园环境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更是心理环境。它在熏陶滋养着大学生们的心灵,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完善,同时也促进着其自信品格的提升。
二、灵活多样的校园活动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信品格的养成
校园活动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发展、形成的源泉和基础,同时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信品格养成、发展的有效载体。校园活动的主体应是学生社团,依托高职院校办学理念,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文化育人、德育载体的功能,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打造展现自我、提升自我自信品格的平台。学生社团活动立足校内,兼顾校外,坚持课余,融合各方面知识于一体,知、能、智、德交融,学以致用。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思想、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重点方向,自主支配活动时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灵活的活动方式的学生社团,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大舞台。笔者所在学校,以传统“六艺”为依托,按照“社团全覆盖,人人有才艺”的思路,融合经典儒家文化、融通现代产业文化、融入地域非遗文化,打造济职“社团通”第二课堂网络平台;建设儒家文化融合的“新六艺”社团:礼行天下礼仪队,天籁之音合唱队、叩响青春排球队、心灵之约社、水墨丹青书画社、舞动天下协会;非遗文化融入的“特六艺”社团:龙腾狮舞社,非遗传习社,茶韵品味社,乾坤太极社,《论语》研习社,经典诵读社,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产业文化融通的“特六艺”社团:清风车影社,霓裳羽衣社,机电创新协会,精打细算理财社,爱眼协会,网罗时代社,为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打下基础,促进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信品格的养成,同时也为构建和谐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做出了一份贡献。
三、自尊自信的师资队伍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信品格
学生自信品格养成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实施各类教育的主阵地,各科教学都渗透着自信品格的教育要求,使大学生在课堂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教师的爱生敬业的献身精神和充满激情的教学态度,以及各学科知识发现的旅程,都能很好地渗透有自信品格的精神。从教育实践来看,养成自信品格不是任何一门科目的教学目标,不可能设置独立的课程,只有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认知自信的重要性,才能将其落实到教育教学目标中,才能在既有的教育内容中挖掘出有利于个性品质养成的要素。自觉、自信的教师是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养成环境的缔造者,自信的教师也是学生自信的榜样。因此,要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信品格,首先要培养教育大学生的教师,加强师资自身的综合素养,将教师塑造成一个拥有良好自信品格的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主导者是高职院校的教育者——教师,作为被教育者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受体和主体。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反观我们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组成比较复杂,相当一部分新任教师未经过企业锻炼和实践训练,不具备师范素养和教学技艺就承担强调技能、突出应用的高职教育教学。高职教育教学的现实压力,以及高职教师整体素质的短板很容易使高职教师产生职业挫败感,无心安于教育教学。再加上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经济压力,严重影响了高职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专注力、投入量和敬业精神。高职院校需要制定对高职教师的后续培养措施,缓解年轻教师的职业焦虑感和职业倦怠感,保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的质量。当前,山东省已全面启动高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素质和教育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实施国家、省、学校三级培训。由此看来,借助于省级师资培训平台,高职院校自身也要根据办学实际和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师培养发展规划,为高职教师群体搭建教学科研的平台,创造学习、交流、进修的机会。
四、小结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关注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信品格的养成,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化;维吾尔族土陶技艺;文化生态;礼物与商品
【作 者】丁玫,复旦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所博士后。上海,200433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3 - 0025 - 007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产生和保护是工业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也是世界性的项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保护是中国政府近年来为了继承传统、保护地方特色文化、文艺兴国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国于2004年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根据《公约》的原则和精神,中国政府启动并完成了第一次非遗普查工作,建立了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据《201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报告蓝皮书》,国务院先后批准公布了三批共1219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认定了四批1916名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1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命名了41家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同时,管理部门还启动非遗数字化保护,开展数字化保护试点项目的建设以及全国数字化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工作。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施行。[1 ]具体到本文所考察的新疆地区,到2013年为止,新疆非遗项目总计有3784项,其中包括国家级、自治区级以及地级和县级几个层面。① 其中,新疆的土陶工艺属于国家级非遗项目。
我国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反映出几个方面特点,首先,国家和政府充分意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国内各地方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认定到立法等程序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为主;再次,近几年各主要高校也开设了非遗传承人等培训基地,这样的方式调动了各地方的积极性,但仍然是以高校机构作为主导而传承人作为学习者的模式。调动社会各级力量保护非遗固然不可缺少,但非遗传承人的视角和声音也应该得到重视,进而实现全面的非遗保护模式。本文以新疆喀什地区土陶传承人吐尔逊的经历为例,基于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从维吾尔族土陶匠人的视角出发,考察土陶制作技艺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土陶制作技艺是维吾尔族文化身份的守候,也是中国当代社会改革和变迁的见证与反映,对土陶制作技艺的保护应该注重文化和精神的层面。土陶技艺的理念是一种文化生态,是匠人对当下工业社会生产、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思。因此,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个体传承人的想法和意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考虑,自下而上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既有可持续性也有必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存活在过去的“遗产”或者文物,而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参考,是对当下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有效的弥补,因此,对非遗更好的保护模式是向之学习,理解和发扬其文化和精神所在。
一、喀什城区改造与非遗保护
喀什噶尔(简称喀什)地处南疆地区,是新疆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维吾尔族文明的重要传承地所在。喀什的维吾尔传统手工艺是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城市构造的综合体,因此,在讲述土陶手工艺匠人的生活之前,有必要了解土陶作为非遗的背景与城市环境,换言之,土陶如何成为非遗保护的对象。和很多穆斯林聚居地区一样,喀什市的构建特征是以艾提尕尔(Haytgah)清真寺为中心向四周发射型扩展。不同的人群对于城市的中心有不同的定义,对喀什当地的维吾尔人而言,艾提尕尔清真寺从历史到现在都是这个城市的文化与精神中心所在。喀什老城区居住着22万人口,占喀什市总人口的1/2,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要群体。结合喀什地区的老房改造、抗震减灾和扶贫问题,2001年9月国家启动《喀什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老城区抗震防灾实施方案》,重点治理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地道回填,老城区危旧房的一期和二期改造,以及现代旅游业的开发。[2 ]22 ① 2008年12月《喀什老城区危旧房改造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基础上进行一对一逐户设计,这一阶段的治理重点在于建设疏散场地、降低人口和建设密度,建设一批供水、排水、垃圾收集等集中点,同时打造旅游街区,配建一定数量的经营用房,为低保家庭提供固定经营场所。[2 ]22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改造,目前喀什老城区大致形成两块相对分隔的区域,一部分是已经新改造好的、旅游特点突出的区域,以400年历史的城门作为入口,城门口布置有整齐的园艺,还有一块地方专门供走钢丝杂技表演。站在城门垛望去,城里是整齐而崭新的两层或三层小楼,城外望去可以看到不远处原有样貌生土结构的“高台民居”②。
改建后的新区有平整的街道、崭新的砖瓦楼、新油刷的各种颜色的房门,还有房门上铁匠刚打造好的银色门环。旅游气息在这个区域逐渐成为突出的主题,例如每条街道(维吾尔语为Kocha,意思是小街)都标有清晰的文字介绍,通常有汉语、英语和维吾尔语三种语言,有的街道还配有一些传说故事;偶尔穿行在小街上的旅游花车,花车被各色花帽装点着,里面坐着穿着艳丽民族服装、打着手鼓放着音乐的维吾尔族年轻人,孩子们追逐着花车嬉笑而过。对于游客而言,这里无疑充斥着旅游的节日气氛。这个街区有一个“售票口”,是2015年夏天才开设的,来访的游客们现在需要从这里买票进入街区,这里同时提供简单的游览地图和介绍,工作的导游多数不是喀什本地人,喀什老城旅游景点的设立为这些外地来的维吾尔年轻人提供了工作机会。这个改造街区的一系列设施都展示出改建计划的重点是发展旅游业,而在这里最具特色的铁匠和木匠手工艺也成为旅游亮点。
喀什老城这部分虽然修缮一新,但对于维吾尔手工匠人和居住在这里的人而言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区。这里几乎每家精细的门窗雕刻都出自这个街区的木匠之手,从门上的雕花到窗台的栏杆、大门上的各式圆润的门环也都出自这里的铁匠之手。当然,这些匠人除了忙于为仍然在建的房子提供需求之外,他们还继续自己的传统手工艺,比如木匠铺会在门口摆设一个摊子,里面通常是自家的木匠工作坊,制作维吾尔族传统日常生活里使用的各种器具,比如木碗、木勺、摆放经文的镂空书架、装饰品,还有专门制作各种型号的木质小孩摇床(bvxvk),小孩子的学步器等。和木匠一样,铁匠也是喀什著名的手工艺人之一,然而显然从事铁匠工艺的年轻人比较少,以一位修补铁桶的老人为例,他不愿意接受拍摄,主要是因为他上了年纪而又没有年轻的学徒继承手艺,才不得不自己继续工作,有人拍照让他想到自己的境况而伤心。虽然街区里打铁铺里的叮当声不绝于耳,但是和这位老人面临同样问题的传统手工艺却是繁华中的潜在问题。
喀什维吾尔传统手工艺面临的挑战来自于多个方面,全球化和快速的城市化使得年轻人不再愿意留在家乡务农或当学徒,学辈留下来的手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城市里打工、学习或者工作,希望在城市里获得好的生活条件和未来。[3 ]147 再者,喀什老城区的城镇化改造也给这里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带来的一定影响。城镇化不仅仅是居住地点的更新,也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理念的变更。比如随着搬迁,一些以前务农的人家决定卖掉原有田地,在改造后的新区以旅游为支撑开店做生意,有的年轻人开始和在内地的亲戚朋友合伙做生意。离开以往的生活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改建后的新区居民有不少都是从原住址搬迁到喀什新区的公寓住房,而留在这个新区的房子则打算作为以后的商铺。新区的楼房对木匠和铁匠的手工产品远没有以前的需求量大,人们的家里也不再需要铁水桶等铁质手工器,而维吾尔族传统务农的铁质坎土曼的使用率也在下降。
喀什的城市化进程是促使土陶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因之一。在城市化必然的改变过程中,政府提出了多样化的保护方式,在2007年天津大学再次修订完成的《喀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提出要以保护、修缮和保留的综合方式改建老城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喀什老城的非遗申请和保护也随着城区的改造而提上日程。其中的代表是老城区高台民居里的维吾尔族土陶工艺。正如上文所说,喀什老城区的改造计划从2001年逐步论证并付诸实施,在这期间2006年国家首次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维吾尔族土陶烧制技艺列在其中。
不远处的高台民居虽然同属喀什老城,远没有改造后街区的整饬,没有浓重的旅游味道,这里却更具有日常生活气息。高台民居对游客的开放程度并没有改建后的旅游区大,在这里笔者拜访了土陶传承人吐尔逊・祖侬。
二、土陶和维吾尔族传统
维吾尔族土陶技艺又称为“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这种土陶技艺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以手口相传,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②。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吾尔土陶主要分布在北疆的吐鲁番和南疆的喀什,其他地区也有土陶技艺,比如阿克苏的阿克陶县土陶归属于新疆自治区级非遗。喀什的土陶技艺最有名气也非常有代表性。吐尔逊并不是高台民居里唯一的一家土陶技艺传承人,在他附近不远处还有两三户人家也都是这项技艺的传承人。吐尔逊的展览室正中间的墙上摆着一份有合影的官方证书,是他被授予国家级非遗传承者的见证。
虽然吐尔逊不是喀什土陶技艺唯一的传承人,但是他的土陶制作和宗旨却和周围其他几个传承人有明显的不同。在吐尔逊的展室里,碗、茶杯等和食品相关的容器大多不上釉,有部分上釉的成品通常只是在器皿的外部,一些花瓶和用来做摆设的器具有上釉,以绿色为主,但是釉层并不厚重。吐尔逊的工作室是一间窄小的房间,这里的主要光源是从上层阁楼透进来的几束阳光。说是阁楼,其实是一层土隔板隔离开的上层空间而已,一层是处理和储存陶土的地方,另一层不大的空间正是吐尔逊每天工作的地方。夏天虽然室外酷热干燥,室内却阴凉舒适,条件正合适制作土陶。吐尔逊几乎一整天都要在工作室里忙碌。小房间里有两扇小玻璃窗,阳光就是从这里进入,周围的墙上都是木头架子,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未上釉的烧制成品。正对着楼梯的位置是吐尔逊的工作台,制作陶器的转盘夹在一层与二层之间,吐尔逊半个身子悬在一层的房顶上,上半身露出在二层,脚下踩动踏板,一边用两手熟练地制作各式器具。
(一)土陶的坚持:文化生态
土陶制作是吐尔逊家的祖传技艺,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六代。吐尔逊说制作陶器的方法就是这样从父亲传给儿子一直到他这里,但是他的儿子不愿意学习家传手艺,而是倾向于外出工作或者经商。现在家里的妻子和女儿帮忙照看展室,有顾客来的时候帮忙接待。说到自己制作的陶器,吐尔逊很自信并且骄傲地说,他制作的陶器和祖上传下来的几乎一样。吐尔逊强调的是制作理念,特别是针对给陶器上釉,他强调用作盛装食品的器具不应该上釉,因为釉都是各种金属类物质所成,上在陶器上虽然美观但是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传统的维吾尔土陶由于通常用作家庭餐具而直接烧制而成,并不上彩釉。吐尔逊指着旁边刚做出来的小茶碗陶丕说,这些碗健康实用,倒上茶水可以保温,又不会烫手,还可以留存茶香。周围的几家土陶传承人做的陶器几乎都上有各色彩釉,色彩鲜亮诱人,吐尔逊坚持他不会那样做,虽然好看的东西通常卖得好价钱,但是传统的东西是从父亲和祖父传下来的,他们那样做是为了坚持陶器的健康,自己也要坚持这一传统。
吐尔逊也提到来参观和拜访他的很多人,都说他的陶器要想走向如今的市场,必须要改变要更现代化,虽然吐尔逊不拒绝改变,但他更坚持传统的传承。在吐尔逊看来,他所传承的技艺并不仅仅是技术本身,也不单是制作出来的具体产品在实物层面的保留,而是文化和精神。根据吐尔逊的理念,不上釉的土陶不仅是器物,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交流与连接方式,吐尔逊制作陶器的土(seghiz①)专门从阿图什运来,质地柔软且非常有弹性,有很好的可塑性,只有这土才能做出最耐用且健康的陶器。土质的选择和土的来源地都是独特的地方知识(local knowledge)②,这些地方知识记录和延续着南疆各绿洲之间的历史和交流。在公路和铁路联通南疆主要城市之前,各绿洲之间往往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由此形成了Rudelson笔下各地维吾尔人相对独立的“绿洲身份”[4 ]39-70。而吐尔逊家几代人以来都是从五十多公里外的阿图什一个村子运来陶土,这样频繁的往来正说明商业和物品贸易连接着南疆各绿洲的维吾尔人,这样的往来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绿洲居民之间共同的想象。陶土在喀什和阿图什间的买卖运输,同往来于绿洲间祭拜麻扎的人们一样 [5 ]16-51 ③,是南疆维吾尔族从相对独立的地域认同到一个共同的民族认同的纽带。由此,对土陶传统技艺的传承是对维吾尔民族文化身份的守候,是象征个体与群体、个体与自然的文化生态。
土陶的传统用途除了用作日常家用器具,还用于街区里的清真寺建筑装饰,吐尔逊展示了专门用途的模具,主要用于清真寺院墙顶部(见下图)。他回忆说以前家里为清真寺制作的这些土陶产品数量不小,有时会成为他们主要的制作产品,现在这些模具已经不太使用了。吐尔逊记忆中为清真寺制作大量的土陶装饰是在20世纪90年代,这个时期正是改革开放深入影响新疆的时期,很多喀什的维吾尔族商人在生意成功之后,都会捐乜贴④ 修整清真寺,以此感谢真主的赐予,类似的情况在伊犁地区也很显著⑤。在阿拉伯语和维吾尔语中用zakat指捐给清真寺的乜贴钱。Zakat是一个含有丰富伊斯兰文化的道德概念,基本可以泛指捐献,在《古兰经》中zakat所指的捐献包括分享(财物)、增强(社区)和社会公平。[6 ]319 Zakat反映财物所附着的道德和精神对个体、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贡献,它强调个人所得财物对于社会的回馈。Zakat可以是穆斯林给予社会上任何需要的群体而没有民族限制,比如孤儿、鳏寡孤独者等弱势群体。[6 ]319-321伊斯兰文化认为zakat是一种义务,维吾尔族传统文化通常用来证明财产的合法性。
维吾尔族文化中,世俗与宗教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伊斯兰就是人们每日的饮食起居和婚丧嫁娶,社会与伊斯兰是一个整体。商人的成功既是社会的给予也是真主的赐予,捐钱修建清真寺,由此证明自己的钱财取之有道,更是对社会的回馈。喀什老城的清真寺有上百座,除了最大的规模的艾提尕尔清真寺,人们居住的小巷中隔几户人家就有一座小清真寺,于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7 ]150-170很多小清真寺得到捐赠的乜贴钱进行修整,吐尔逊因此承担了很多清真寺修建的相关工作。这种回馈尤其体现在维吾尔社区里,小巷里的清真寺(mesjid)几乎是每个家庭的男性必去的地方,做礼拜前后也是人们重要的社交时间,清真寺是精神的家园也是社区的重要社会核心。在20世纪90年代,和国内其他很多城市一样,喀什的很多维吾尔商人注意到社会道德和传统文化的流失,兴修清真寺是对精神和道德的回归,也是对传统的保持。吐尔逊在当时制作清真寺的装饰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中国社会并没有处在一味追求金钱的趋势中,针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喀什的维吾尔族以他们的方式弥合社会问题。吐尔逊的祖辈就在为清真寺制作装饰材料,然而他们的经历见证了当代喀什维吾尔族社会的改变,也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反映。因此,喀什土陶的非遗保护需要考察传承人的视角,从文化和精神上加以尊重和保护,而不能轻易地从现代市场的角度出发简单改变土陶工艺和制作文化。
(二)土陶的商业化:介于礼物与商品之间
我国现行的非遗保护注重非遗保护与扶贫和发展当地经济紧密结合,非遗的保护与市场化进程相关联。吐尔逊家附近的两家土陶传承人显然已经做出了市场化转型,他们的产品几乎全部是上彩釉的土陶制品,包括盘子、水壶、碗等,这种转型也说明土陶的功能从维吾尔族社会的日常用品日益转变为以审美为主的艺术品或者商品。因而,土陶的使用价值在降低,而其商业价值籍由旅游市场而得到不断提升。面对市场化的趋势,吐尔逊有他的思考和见解。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传承人的缺失。以前也有一些向吐尔逊学习的维吾尔族年轻学徒,后都因为工作枯燥、挣不到多少钱而离开,对吐尔逊的土陶技艺感兴趣的也不乏外国人士,曾经有几名韩国游客慕名而来向吐尔逊学习过两个月。吐尔逊担心没有学徒而手艺要失传,另外,市场化的生产也要求人工的增加。吐尔逊说自己的技艺一定会有年轻人感兴趣,只是很多人还不了解这项手艺,他希望可以通过一些宣传去找到学徒。吐尔逊还希望通过时下新疆很受欢迎的《甜蜜的梦》节目(类似于《中国梦想秀》节目,以维吾尔语为主)来介绍自己的技艺同时寻找学徒,但是他担心自己不能在节目里很好地表达。他认为自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上电视面对那么多人不知道要怎么在大众面前演讲,所以也不敢真的去尝试。
吐尔逊的土陶作坊年久失修,环境不太好,难以吸引学徒来学习,他希望政府可以帮助进行一些加固和修缮。在几年前的改造中,政府曾经建议吐尔逊和周围的家人搬到新修建的改建区,但是考虑到新的住房结构不适合土陶制作,另外也舍不得离开世代家人生活的地方,所以吐尔逊和家人还是选择留在世代生活的生土结构的房子里。非遗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保留了高台民居,因为要保护土陶技艺,它的制作场所也得到保护。土陶成为非遗是喀什城市化进程的产物,而成为非遗的土陶技艺也保护了喀什老城区的建筑和文化。
对于土陶技艺的市场化,吐尔逊希望可以在喀什或者乌鲁木齐开一家店铺,通过店铺向外界宣传自己的手艺,同时也可以有更广泛而稳定的顾客群体,目前大多数顾客主要是夏天来喀什的外地游客。关于陶器的价格,吐尔逊特别指出,自己的土陶不会卖那么贵,他的目的在于让很多喜欢土陶的人都买得起,为的是推广土陶制作文化,而不在于把土陶变成奢侈品。事实的确如此,在见到吐尔逊本人之前,笔者在他的展室买了两个小茶碗作为纪念,一共只用了十元人民币,在著名的旅游景点能以这样的低价买到用心之作的手工陶器实在令人惊讶。陶器的市场化带来大规模的量化生产,吐尔逊坚持手工陶器的低价售卖是他对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反思,用他的话说,工厂生产出来的都是一个模子打造出来的成品,所有的东西都是标准化的复制品,一模一样,没有生命,自己手工制作出来的每一个都有细微差别,每一个都不一样,像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这些陶器是有生命的。
工厂的东西可以大批量生产,卖得便宜,但流水线上的陶器商品却是人与价值的分离。吐尔逊的陶器虽然只可小规模制作,但保留的是人与物的结合,手工陶器包含的是意义和文化,也可以给顾客能接受的价格①。从陶器的制作理念、价格的制定到对未来市场的考虑,吐尔逊所遵循的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土陶社会价值的实现,这种社会价值可能不再是使用价值,而是土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从这个角度而言,吐尔逊对土陶市场化的考虑更接近于“礼物”这一人类学概念。以莫斯(Mauss)为代表的人类学家认为,和商品交换相对,礼物和资本主义市场里的商品交换不同,不以利润为交换目的。[8 ]10-23莫斯用新西兰毛利人的hau的概念解释礼物关系,送礼方将自己的精神(hau)的一部分寄托在礼物身上,而hau因为是他人精神的一部分被认为是有危险的,因此收礼方必须回礼,将hau物归原主。Hau的概念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理解,就是对礼尚往来的规定,即来而不往非礼也,由礼物而规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礼物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Gregory提出礼物交换与商品并不是完全对立,二者有相同之处,商品交换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礼物交换最大化的是交换双方的社会地位。[9 ]24-36可见,喀什维吾尔文化与新疆其他地区、国内其他城市以及国际上的文化交流,强调的是喀什维吾尔族土陶文化在诸多文化文明中的一席之地。正如Appadurai指出,随着物品的流动和在不同阶段的作用,礼物与商品之间的界限模糊,[10 ]3-65土陶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也带来利润,具有礼物交换的特征。土陶介于礼物与商品之间的特质为解决当下社会问题提供可能性,工业化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价值缺失并不是必然的,吐尔逊对土陶在当下市场的理解说明文化、价值与意义有可能与市场化并行存在。喀什土陶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其介于礼物与商品之间的特征也许可以推而广之来理解国内外其他的非遗当下所处情境。由此,非遗的保护除了适当推动市场化之外,也要重视其作为礼物层面的价值和意义。
三、结 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过去遗留下来的文物,特别是在全球化和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面对随之而来的价值缺失和社会道德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现今社会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文化和精神。本文通过吐尔逊的视角说明,土陶技艺所蕴含和传承的正是现代工业社会所缺失的精神和价值所在,因此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吐尔逊对土陶技艺的理解和未来市场化的规划值得受到重视,这些理念传递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既文化、价值与市场和经济兼顾。因此,对于土陶的非遗保护和市场化,首先需要考察和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价值,学习这些文化对当地和整个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贡献。喀什土陶传承人的视角同时说明,非遗传承和保护应该充分重视传承者的想法和理念,认识到这些理念是对当下的全球化以及工业化进行的对话和反思,而不是把传承人的想法也归为“遗产”而断定不适合现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往往是目前工业化社会所缺少的人文关怀和价值,是对当下社会发展的促进。世界其他非遗保护的成功案例也证明同样的观点,比如在日本,很多传统手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所保护的正是这些匠人的制作理念,即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而日本的匠人精神也因此在全社会受到尊重和推崇,这种匠人精神随之为日本现代工业和制造业所继承,造就了日本现代工业的成功。非遗的保护是精神的传承,如果把这种文化和精神拓展和应用到其他的社会领域就会促进文化兴邦。
参考文献:
[1] 陈平,编. 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5)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 竺雅丽,王晓鸣,杨年山.中国保障性住房的街区式住区发展模式研究――以新疆喀什老城区改造为例[J].城市规划,2010(11).
[3] Cappelletti,Alessandra. Developing the Land and the People: Social Development Issues in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1999C2009)[J].East Asia,2015(32).
[4] Rudelson,Justin. Oasis Identity: Uyghur Nationalism along China’s Silk Road [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8.
[5] Thum,Rian. The Sacred Routes of Uyghur History [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6] Nanji,Azim. Zakat: faith and giving in Muslim context in The Wiley-Blackwell Companion to Religion and Social Justice [M].Blackwell Publishing 2012.
[7]Dautcher,Jay. Down a narrow road: Identity and Masculinity in a Uyghur community in Xinjiang China[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
[8] Mauss,Marcel.The Gift: The Form and Reason for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M]. Translated by W. D. Halls London: Routledge,1990(1925).
[9] Gregory,Chris. Gifts and Commodities [M].London: Academic Press,1982.
[10] Appadurai,Arjun,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