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建设经济体系范文

城乡建设经济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建设经济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建设经济体系

第1篇:城乡建设经济体系范文

通过大量统计数据,阐述当前中原经济区统筹城乡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提出了在实现城乡统筹养老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统筹城乡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养老社会保障

1 当前中原经济区统筹城乡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

1.1建立多层次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1.1.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截至2012年底,全省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达到1167.6万人。

1.1.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普及

河南省在2011年8月份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豫政 〔2011〕58号), 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对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和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居民,年满60周岁,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1.2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总体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截至2012年12月底,河南省参保人数突破3400万人,领取养老金人员726万人,参保率90.2%。年满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待遇的人数为1100万人,覆盖面71%。河南省开展试点的县(市、区),达到122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77%,覆盖城乡居民达到80%。2009至2012年各级财政累计拨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资金69.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河南省48.1亿元,省级财政补助8.4亿元。

2 当前中原经济区城乡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当前各项养老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整体偏低,满足基本生活水平较困难

2.1.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增长缓慢,替代率逐年下降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5年到2013年,职工基本养老金从700元上升到1893元。但年递增的速度却从2006年18.03%下降到了2013年的9.99%。养老金替代率也从2005年48.1%下降到了2011年42.9%。这些数据表明,我国职工养老金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长缓慢,低于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速度,造成退休职工生活实际水平呈下降趋势。

2.1.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低,难以保障基本生活(表2)

从2013年起合并推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满44年,如每年缴费为100元,60岁后月养老金待遇为96.15元。如每年缴费1000元,60岁以后每月养老金待遇为381.04元。扣除通胀因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未来能否养老令人担忧。

2.2城乡养老保险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

2013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省平均为1893元/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省平均为每月150元,两者存在巨大差异。(表3)

3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差异化的原因分析

3.1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基础和管理体制存在城乡差异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刚刚建立,还不成熟,存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且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运行效率低下,农村社会保险资金被挪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2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不足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参与主体和政策支撑的政府,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广大农村所投入的财政性资金,远远不能满足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资金的需要。(表4)

4 当前构建中原经济区统筹城乡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重点

4.1改善农村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奠定经济和社会基础

4.1.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扫除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障碍

一是要放宽户口迁移政策,依据居住地来登记户口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二是要扫除户籍制度对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阻碍。三是应该将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相分离。

4.1.2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一是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公共财政适当向农村倾斜,促进农业现代化、特色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三是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和合理布局。四是以城镇化带动农业人口的合理流动,平衡城乡人口结构。

第2篇:城乡建设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54-02

应用型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课程作为应用型技能基础课程,它的建设必须围绕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目前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和策略,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增强学生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1]。

一、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的内涵

所谓“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是指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根据院校所在地的社会需求为基础,使之不断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它的建设必须以服务地方,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不能离开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自我的发展。也就是说,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校所在地经济发展大方向和人才的需求不断地调整课程的相关组成,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相互促进,在和谐统一中得到发展[2]。

二、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教学资源日益吃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日渐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受到影响导致现行实验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注入式实验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课前做好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然后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实验室备齐了全部材料、药品和仪器,本科生完全按教材按部就班地操作,毫无探索、创新可言,学生对实验结果不去分析,不去总结,从根本上忽视了实验的实际意义,使本科生养成了不善思索、“照方抓药”的不良实验习惯,日积月累使得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实验研究能力没能得到培养[3]。

2.部分教师对学科现有发展现状和生产实践技能缺乏深入分析,对社会经济需求了解不够,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很少能在教学实验中得到及时的反映,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综合、交叉和与专业前沿结合的新兴实验项目,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仪器、技术和方法。本科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缺乏,阻碍了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达到注重实践和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3.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多,但实验室场地、设备、人员难以大幅度增加,这严重妨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失去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单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分散,培养学生能力、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和设计探索性实验过少,不利于本科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引入新的实验技能,难以进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实验存在知识点分散、欠缺系统性。这种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如果比例过大,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课的开设是依附于各门理论课。各专业课程都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实验室重复建设,不利于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资源共享;各课程之间一般联系松散,内容重叠而又有遗漏,学生实验素质和能力训练零星而不系统,实验内容单调而不丰富,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在修订教学计划,削减总学时的同时,实验时数和实验项目也在减少。这种相对分散而未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极其不利的。

三、解决主要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如何建立“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呢?首先,地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学校的一切课程设置都必须体现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适应本地的人才需求,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规划同样都不能脱离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必然既适应经济发展,又要突出人才的应用性特征[4]。

1.突出生物科学专业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真正厘清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特色,建立生物科学专业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力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学理念,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愿为教育事业服务、体魄健全、心理素质良好,能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重视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强调个性教育。提升学生的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无缝链接。

2.建立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结构体系的效能,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对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宗旨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课程建设,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来达到使本科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学到“有用、能用、实用”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但具有动脑能力还具备动手能力[4]。

3.统筹课程中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实验内容是实施实验课程体系最直接的载体。由于目前各实验课程之间交流不充分,联系不紧密,会存在实验内容重复与遗漏的现象,并缺少明显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对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必须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并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为价值取向[5]。

4.围绕“个性化”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实验内容。首先,坚持“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使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生物科学教育特色,增强学生的兴趣和适应就业的需求。

其次,在“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实验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按由易到难、从校内走向校外的步骤组织实践教学,构建由实验课程、专业见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组成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将有关实验内容分散到各阶段的教学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作为一种教学实践,其中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是实验课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监控与评价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科学严谨及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有效引导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优秀的中学生物学教师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参考价值[6]。

总之,如何围绕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构建科学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强化本科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技能学以致用,有助于毕业进入社会后的就业,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驱动学生内心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具有实践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深入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7(2):3-5.

[2]罗鸣,吴定敏.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J].Overseas English,2015,(01):37-38.

[3]金冶.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动因与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413(31):31-32.

[4]冯唐锴,韩文华.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6):20-21.

第3篇:城乡建设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实行和强化节约和集约用地政策,是由我国基本的土地国情和严峻的土地利用现实所决定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强调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多个文件均明确提出要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事实上,当前耕地资源过度占用开发,城市无序扩张发展,工业园区遍地开花,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水平低下,已经对生态环境、粮食安全和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及时提出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战略和策略,改善土地资源过度消耗局面,调整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综合绩效,对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促进我国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现实背景

1.1.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日益加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课题组预测,在未来15年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这一阶段也是资源消费高峰。有研究表明:粗放型经济高速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相当高昂。过去的20年中,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GDP的7% -20%,而这往往和土地利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可以判断,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如果不改变,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不可能实现的,整体环境质量还将进一步恶化。在土地利用方面,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1.4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37%左右,而非农建设用地挤占农业用地的势头仍十分强劲,土地资源将持续紧张。在这样严峻的资源、环境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减少对新增土地的过度需求和对宝贵的耕地的盲目占用,从而减轻对资源环境压力,是迫切的现实道路选择。

1.2.我国确定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将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并指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迄今为止,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其典型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和低效率;第二种是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即我们常说的/先污染,后治理增长方式,其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经济发展的历史教训、现实资源约束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告诉我们,走第三条道路,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必由之路。在土地利用方面,这样一条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意味着必然要求要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使用,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1.3.我国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形势刻不容缓

这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的约束:一是我国耕地资源短缺矛盾突出,国家粮食安全受到挑战。近几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以惊人的幅度减少。1996年到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9. 51亿亩减少到18. 37亿亩,净减了1. 1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从1.59亩减少到1.41亩,下降了11. 3%。如果不遏止耕地快速减少的趋势,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就会严重削弱。这客观上促使要走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道路。二是土地粗放利用,影响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些土地。但近年来乱占滥用耕地、严重浪费土地的问题,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有的地方近几年来建设用地成倍增长,占地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有的地方在今后几年内,将用完除基本农田以外的全部耕地,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如果照这样持续下去,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难以为继。三是城市盲目扩张,随意征地并且补偿不到位,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土地不仅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由于大量征占耕地,使得农民失去土地,如果继续听任乱征滥用耕地,失地失业农民大量增加,后果将极为严重,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四是影响经济宏观调控效果。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和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新上项目过多,增速过快,资源和能源压力大,局部经济发展过热,土地供应失控和粗放利用直接影响了国家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效果。

2 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分析

在选择合适的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路径前,充分了解和把握现阶段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的内涵是很有必要的。从政府管理层面来看,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的结构和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1]

3.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路径选择的战略和策略

3.1.全面了解全国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把握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

战略重点

不论是站在中央政府宏观管理的高度还是从各级地方政府的管理视角出发,全面了解全国及地方政府行政辖区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现状、结构和主要特点,并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把握促进城乡建设节约集约利用的战略重点、难点和盲点,都是十分必要的。虽然中央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较为宏观,而各级地方政府由于是各项上位政策的执行者及具体实施办法的制订者,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更为详尽和具体。但总体上,这项工作有利于明确当前和今后促进全国或各级政府辖区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努力方向和着力点,从而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正确的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政策和各项具体措施。因此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大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调查力度,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机制,查清目前建设用地利用的现状,把握下一步开展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工作重点。[2]

3. 2.坚持走合理布局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从前面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在我国建设用地整体利用水平还较低下情况下,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远远高于村镇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上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村镇建设用地。可以肯定,继续推进城市化发展道路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战略措施,但要把握的是,这种城市化道路是建立在城市合理布局基础上的城市化道路,即不能一味为了追求发展而盲目扩张城市,无止境地追求城市的规模,而是要从全国、区域和省域范围的高度分类制订正确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布局能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带、城市群和各类城市,通过合理的城市地域空间布局,避免走盲目外延扩张型城市发展道路,从而能从区域空间战略的高度促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3.3 .促进现有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互动配置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继续加速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城市化率以每年1%左右的速度在提高,即意味着每年新增将近13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居住生活,但现状是农村建设用地的规模并未随着这部分人口进城而减少,反而有扩大蔓延的趋势,这就造成了目前农村建设用地的严重浪费和不集约利用。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在加快,而另一方面不改变目前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六分之五是分散在农村的非农建设用地的局面,要真正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便不具有任何现实的说服力。因此,采取各种策略和措施不断促进现有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互动配置,改变目前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配比严重失调的格局,是未来相当长时期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点工作。具体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适当撤村并点,开展村庄土地整理,促进向中心村和中心镇聚集,做好村镇规划,鼓励农民盖楼房,实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等措施。另一个关键工作就是还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乡镇产业。[3]

3.4 建立导向型的土地利益调节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好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还须建立起合适的导向型的土地利益调节机制,既包括激励型土地利益调整机制,也包括约束型土地利益调整机制。调节的对象既包括各类实际用地主体,也包括政府这个供地和管理主体。对于各类实际用地主体,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将利用程度较低的土地在符合城市规划条件下调整用途,做到有地优用;对工业、仓储等原以划拨方式取得的用地,调整为科研及其其他资金、技术密集型用地的,给予一定的优惠予以供地;鼓励原工业用地不断增强投入开发使用强度,实行经批准在原用地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业项目所增加的建筑面积,可以不再补缴土地出让金的措施;对依法取得的经营性用地,经依法批准增加建筑面积的,补缴土地出让金时给予优惠等等。对于开发区用地,可借鉴杭州等地的有关做法,建立地价与投资密度、土地产出率等指标联动的管理机制。对于政府这个供地和管理主体,通过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标准和实行土地出让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方式,约束其随意扩大征地范围的行为,通过供地标准定额化,规范划拨或协议出让土地行为和范围;通过实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政策,鼓励其积极开展村庄整治,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有关行政主体开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103-113

第4篇:城乡建设经济体系范文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3.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

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同时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综合协调涉及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家利益、地方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会涉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此外,不少区域规划在协调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没有充分地与利益冲突各方进行协调商议,由此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充分的实施。

4.沟通与管治要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地区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必须重视公共参与。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广泛吸取代表各种R6北方经济·2008年第2期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团、公司)以及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寻求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新的区域规划要求由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进行磨合、平衡,转向双向互求互动、协商型规划。在西方国家被称为“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出一种不完全是官方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通过制定公平准则,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各种利益集团参与规划的全过程。这种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协调方法和途径也被称为“管治”。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区域规划编制思维的改造是有重要意义的,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但却是使区域规划从图纸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这种协商型规划可以处理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的开拓、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土地资源的需求、开敞空间的建设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等问题。

5.虚调控和实调控

传统区域规划的效果低下而难以对区域发展起到真正调控和引导作用。区域规划是一种以空间资源的分配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地域空间规划,即制定“空间准入”法则,实施“空间管制”,是实现区域规划由虚调控型规划向实调控型规划的关键砝码。

第5篇:城乡建设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绿色城镇建设;对策;杭州

早在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就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将绿色化的理念贯穿于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建设进程中,充分体现新兴城镇的后发展优势,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实施适应当地发展要求的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城镇的建设路径。近年来,杭州市十分重视绿色城镇建设,对绿色城镇建设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杭州市绿色城镇建设的主要特点

1. 依靠中心镇来推进杭州的绿色城镇发展。2010年8月,杭州市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以新型城市化为导向,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杭州市区、县(市)城和中心镇,发扬“强城带乡、强工补农”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大力发展和培育中心镇及小城市。把建设中心镇作为推动新型城市化的坚实基础,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各项战略节点,形成产业集聚以及集约发展的良好平台,成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2014年1月,杭州市委书记龚正在杭州市委地十一届六次全会中指出,要着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的格局。在发展的过程重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原则,借鉴杭州市新一轮的城市总规修订版,来建设城乡一体、乡村疏朗、城市紧凑、功能配套齐全的网络式、组团式、智能型城镇体系。到2015年,逐步增强中心镇的集聚功能,扎实推进各中心镇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心镇的特色日渐凸显。同时,城镇的各项功也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绝大部分中心镇应建设成为有着强大辐射和集聚功能的区域经济中心,成为了杭州进行绿色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

2. 提升垃圾处理水平来助推绿色城镇发展。在城镇垃圾无公害化方面,杭州市政府在2009年提出了“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直运为主、中转为辅;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城市垃圾处理原则,在杭州主城区范围内提倡垃圾清洁直运,创建垃圾“集疏运一体化”的格局。同年,在进行一系列试点运营之后,在全市推行实施了清洁直运,打造具有引领与示范效应的城市垃圾处置方式。2010年9月起,杭州市主城区全面实施垃圾清洁直运,并完成20座中转站提升改造,将此打造成民办实事项目。在污泥无公害化处理方面,全市主要在主城区、萧山区和富阳区建成焚烧发电、脱水发干、建材利用等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泥处理水平的显著提升,成为了杭州进行绿色城镇建设有利保障。

3. 通过美丽乡村和魅力城镇促进绿色城镇建设。通过引导推动中心镇依托特色产业、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资源营造发展特色,涌现出余杭塘栖为代表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大都市组团中心镇、以桐庐分水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聚型中心镇和以淳安姜家为代表的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型中心镇等一批地方特色突出、田园城镇风貌独特、生态环境功能健全、江南风情鲜明的富有魅力的美丽城镇。2013年10月,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桐庐江南镇召开,以桐庐为代表的人居环境改善经验获首肯,成为全国瞩目样板。

4.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来打造人文历史村镇。浙江省“五水共治”项目启动以来,使得杭州市辖区各村镇的水污染防护及治理有了飞跃性的改善。杭州市新增并打造了康桥新开河、西环河等5条生态示范河道,并计划在2015年年底前,杭州将全部消除市内所有黑臭河道。同时,还加快推进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实践工作,督促推进流域水环境政治工作。杭州因水得名,继2011年6月,西湖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又被列为杭州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杭州市目前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5A景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旅游资源充足,形成了世界遗产和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体系。再这样的背景下,使得运河周边的中心城镇,比如塘栖镇以“繁荣运河水乡文化,复兴塘栖千年古镇”为重点发展目标,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与时俱进、把握住运河申遗成功的历史机遇,以”绿色城镇建设”为契机,以“杭州威尼斯”为文化背景,以塘栖的水城项目为突破口,把塘栖镇建设成以休闲、旅游、人居为特点的千年水乡古镇。

二、杭州市绿色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杭州市绿色城镇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总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

1. 城镇规划不全面。缺乏规划和有力引导,城镇化建设存在着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地区发展无序化、定位不清晰等问题。许多小城镇尚未进行科学规划,已经具有建设规划的,也存在规划不全面,与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2. 配套政策不到位。当前看来,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特别是中心城镇建设的相关扶持政策力度还稍显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城镇发展,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许多小城镇依然处于“不农不城”的尴尬境地。在社会管理和行政执法方面,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人员缺编严重,行政审批自主度和权限依然不够。同时,资源的配置要素亟需调整,比如不完善的土地资源供求机制,严重制约着小城镇的发展;像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用于发展民生的社会优质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区,小城镇居民难以公平的享受这些优质的社会资源。

3. 用能方式需升级。大部分小城镇均具有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也呼唤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区域内用能转型升级的引导、规范的政策不到位,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需完善,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应用和发展需加强等原因,导致了一些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高耗能的现象。

4. 建筑节能需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虽然,国家也在大力推进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但是,城镇建成区既有建筑面积中,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建筑面积(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比例偏少,建筑能耗、用能尚需改善,新建建筑执行国家节能标准、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的进度还需加强,区域内建筑节能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也有待完善。

5. 商贸流通需加强。据初步统计,杭州市一些小城镇建设中还存在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增加值偏低,城镇商贸流通设施、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品配送建设还不够完善,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情况也满足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杭州市推进绿色城镇建设的对策

1. 撤乡并镇为绿色城镇建设夯实基础。撤乡并镇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客观上扩大了城镇的规模,实现人口集聚和建设成本的节约。例如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在所属地区的撤乡并镇中,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与周围的乡镇进行了合并,由五个乡镇合并而成。合并之后使得乡镇的治理有了新的变化:一是有利于绿色城镇建设的统一规划和设计运行;二是使人口更加集聚,为更大范围地开展绿色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交通、水利、电缆、电信等各类管网的建设更有效率,更好地做到合理规划,统一建设,长期使用;第三行政机构大幅减少,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进而节约管理开支。

2. 扩权高配为绿色城镇建设提供动力。在高配的背景下,能够通过委托及授权的方式,市、区(县)两级政府按照“权责一致”、“事财一致”、“需能一致”这三大原则,得以充分放权,像是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的行政级别很高,是县处级。目前,瓶窑镇拥有基本的事权和财权,镇政府的权能得到了增强,尽管政府职能权限稍有不同,但扩权高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镇级政府独立审批的权限不足、镇级政府财政收入的分配不同、镇级政府土地交易与审批的程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改革极大的促进了小城镇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3. 优惠政策改善绿色城镇发展的环境。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发展绿色城镇的基石,要进一步推进城镇的产业化。但是如何推进城镇的产业化发展,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依靠自身优势来吸引优良资本,实现实体经济发展和壮大。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税收、用地、用工等方面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比如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在提供优惠政策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市镇财政关系按照超基数分成,基数三年不变,超基数的增量部分60%~70%归镇;在用地审批上得益于提前的规划,杭州市每年专门安排中心镇用地计划指标。同时,瓶窑镇的社会事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均以优先纳入杭州市和余杭区的重点建设计划。

4. 专业市场促进产业支撑向纵深发展。在镇域专业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应紧紧抓住区战略规划的有利契机,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快集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依托现有的工业经济体系及对周边乡镇的强大辐射功能,带动人口的大量集聚和商贸的繁荣,从而促进金融、商贸、文化、娱乐、体育等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把主要产业发展推向纵深。通过引导生产与经营同类及相关行业产品的生产型或商贸型企业向专业产业园区聚集,形成资金流、人才流、商品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要素的扩散和汇聚,在经济上支撑和促进了绿色城镇的发展。

5. 加大城镇功能完善绿色城镇配套。绿色城镇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服务民生,惠及民生。小城镇在发展城镇产业支撑的同时,要促进自身的内涵建设,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城镇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和社会娱乐活动的多样性。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绿色城镇化更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镇一级的人民政府应继续探索、完善以经济水平、人口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等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绿色城镇建设的内在质量,使得小城镇在镇容镇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观;大力发展服务业,使得消费拉动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增强对周边乡镇的辐射作用。建立和落实有助于城镇化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及补偿机制,合理改造老城、建设新城,加大如供水供电网、污水处理网、生活垃圾处理网、道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的服务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

参考文献:

[1]刘锦春.浙江小城镇发展经验对太原市的启示[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02).

[2]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农办,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中心镇发展规划(2006-2020年)[S].2007.

[3]何新根.杭州中心镇发展要突出特色功能[N].杭州日报,2012-11-12.

[4]于立.中国生态城在困惑中成长[N].中国建设报,2011-3-21.

第6篇:城乡建设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两会闭幕;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

一、前言

嘹亮的国歌声中,2010年全国两会相继胜利闭幕。此时,已是3月中旬,距离春分时令也只有几天的时间,这意味着一年之中已经过去了将近1/4的时光。切实贯彻两会精神,扎实做好两会确定的各项工作就显得尤为紧迫。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2009年12月对全国16个城市2000位公众的调查显示,老百姓最关注的是住房与物业问题,其关注度高达75.3%。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房价的非理性上涨却使得“住”这个最基本的需求给百姓生活带来巨大压力,进而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隐患。去年各级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也遗留了不少问题。本次两会中,房地产行业受到广泛关注,而本文就两会闭幕后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将走向何方,房地产能否长期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具有相关产业链较长的特点,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房地产业发展的措施,而房地产业的率先复苏对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保持经济稳步增长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房地产业作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房地产投资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经接近20%,占GDP的比重接近10%,个别地区这一比例更高,有些城市甚至把房地产当做地方政府的经济命脉。房地产能否长期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呢?笔者认为,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不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多地少是我国面临的基本国情,如何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一项重要课题。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但长期而言,对粮食安全仍不可掉以轻心。也正是出于对粮食安全的考虑,我国确定了不可突破的18亿亩耕地红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面对经济建设和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需求的不断增长,这一耕地红线的维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粮食安全又不可忽视的情况下,将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显然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不顾中国的这一特殊国情而普遍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无异于饮鸩止渴、贻害子孙。同时,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剧了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房地产业由于具有投资规模大、拉动GDP速度快、带来的经济利益多、彰显政绩效果明显等优势而与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特征相吻合,从而不仅成为地方政府确定当地支柱产业时的首选,而且又反过来成为刺激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的重要因素。房地产业与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在催生房地产市场短期畸形繁荣的同时,为这一产业和地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埋下不稳定的隐患。

二、两会闭幕后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

第一,住房供给将有所增加。

首先,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将增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2010年要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其开工建设的套(户)数要比2009年增加三分之一,以加快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安排建设的限价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安置住房规模将比2009年增加一倍,以逐步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其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和供应。第三,2009年下半年,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开发土地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增长速度逐步回升,1—11月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15.8%。2009年开发商盈利丰厚,资金宽裕,新建商品房供给将保持继续增长态势。

第二,住房销售将趋于平稳。金融危机中出台的鼓励住房消费的政策,使一部分住房刚性需求在2009年得以释放;2009年末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促使一部分潜在需求进人“抢购”行列,购买力被提前预支;高起的房价,超过了普通居民的购买能力,加之年末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变化,有实际需求者将会暂时选择观望。2009年末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表明了中央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政策调整加大了炒房成本,炒房投机行为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二手房市场受到营业税调整的影响,销售平淡。2010年年初,住房需求将有所减少,住房销售将趋于平稳。

第三,住房价格将由高位盘整转向回落。

2010年初,虽然大部分需求者持币观望,但开发商手中资金宽裕,并不急于销售,供需双方将呈僵持和胶着状态,房价将在高位盘整。随着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普通住房供应增加,投机需求被进一步抑制,房价涨幅将回落。

第7篇:城乡建设经济体系范文

一、郑州黄河滨河公园的规划思路

(一)布局和发展思路郑州黄河滨河公园总体规划着力打造“一核、两带、三心、四组团”。“一核”是指黄河文化都市休闲核。位于规划区的中部,以都市风情为基调,在绕城高速两侧形成郑州北部区域的旅游中心、休闲中心,是未来城市新的极核和动力,也是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点,承担综合配套服务功能,集中发展行政管理、旅游信息咨询、文化娱乐等服务职能。“两带”是沿黄生态经济发展带和滨黄河生态修复带。其中,沿黄生态经济发展带沿S314打造一条沿黄河东西向发展主轴,通过道路将城镇空间、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等在形态组织上有效串联,形成轴向良好的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滨黄河生态修复带以生态修复和生态绿化为主要功能,同时也是该区东西向重要的生态旅游景观长廊。“三心”分别是巩义黄河文化旅游集散中心(河洛)、荥阳黄河生态农业发展中心(高村)和中牟黄河生态旅游集散中心(雁鸣湖)。巩义黄河文化旅游集散中心(河洛)充分利用连霍高速、S237的交通联系,发展作为登封、焦作方向游客进入本区域的文化旅游集散点,同时承担规划区与巩义市区的交通联系功能。荥阳黄河生态农业发展中心(高村)充分利用S232、S314的交通联系,构建黄河生态农业的发展服 务中心,同时承担该区与荥阳市区的交通联系功能。中牟黄河生态旅游集散中心(雁鸣湖)以生态休闲度假为核心功能,构建生态旅游集散中心,承担与郑汴新区的交通联系。“四组团”分别是黄河历史文化体验组团、黄河生态农业发展组团、黄河风景名胜休闲组团和黄河生态旅游度假组团。其中,黄河历史文化体验组团位于规划区西端,主要依托河洛历史文化区、邙岭、伊洛河等人文、自然资源,形成区域发展的人文生态核心。以自然山体、水体的保育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为主要内容,同时形成区域的自然文化旅游休闲场所。黄河生态农业发展组团位于规划区中西部,主要依托荥阳农业、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及特色林果业,以邙山、黄河为山水背景,形成山水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农业发展区。同时,结合区内旅游景点、农业,形成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态农业风情。黄河风景名胜休闲组团位于规划区中东部,以黄河风景名胜区、花园口湿地为吸引核,以黄河文化、黄河滩地、湿地、黄河风景等资源为主要保护与利用对象,重点发展黄河风景名胜观光休闲、湿地休闲体验、生态农庄游乐三大内容,整体提升成为综合展现黄河生态风情和文化风情的休闲体验基地。黄河生态旅游度假组团位于规划区最东段,主要依托雁鸣湖、黄河湿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形成区域发展的生态时尚休闲中心。同时,通过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形成具有国际品质的生态花卉示范基地。

(二)规划发展目标郑州黄河滨河公园总体规划提出,从规划起始到2015年末,建立3到5个特色旅游集镇,新增1到2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初步打造初具规模的生产经济体系和较强的旅游影响力,争创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到2020年末,基本建成以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会议、休闲度假、体育旅游、养老商住、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经济生态林业等产业为依托,融合多种产业发展的新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远期到2030年末,形成对郑州市、中原城市群其他城市乃至中原地区其他省份产生一定的资源牵引力,进而将黄河滨河公园建设成为知名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核心区、跨国文化交流合作重要节点、华夏文明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二、对策建议

(一)有序开发,发展和保护相结合黄河沿岸的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都是极其珍贵的。郑州黄河滨河公园的规划建设要坚持保护为先、有限开发,将公园的开发建立在生态和历史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不仅要保护黄河中下游水资源、做好沿黄河生态修复,同时还要保护黄河沿岸的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黄河沿岸的水域、湿地、滩地,加强黄河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规划开发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坚持以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思路。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和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特别是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应以原地保护利用为主,在维护文物的本体和环境风貌的前提下,在文物保护范围外可以开发旅游和商业活动。

(二)统筹规划,完善交通基础配套郑州黄河滨河公园规划范围1100多平方公里,从东至西达150多公里,因此无论连接外部还是区域内部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都十分重要。加强黄河滨河公园多样化交通体系研究,优化完善交通体系,使交通道路和旅游道路功能清晰。依托黄河大堤景观路、邙岭道路、生态廊道等区域内交通干网,建设集防汛功能与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景观道路,带动区域功能提升。规划交通网络以黄河中央游憩区为中心,以主要景观节点为串联,以城市公交为主导,城际公交、区域专线为辅,加上郑州至焦作和新乡的轻轨列车,以及景区内休闲观光的交通工具和线路,形成网状的交通系统。通过交通系统的建设,使得郑州市区群众和国内外游客未来在黄河滨河公园的度假、休闲、观光活动更加便利快捷。

(三)政府主导,引进民间资金参与黄河滨河公园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工程。规划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不断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实现政府投资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黄河滨河公园的建设是一个聚集体,由多个生态、文化、休闲项目以及交通和服务体系构成,因此建设资金需求量很大。既需要政府在规划建设当中起到引导作用,又要不断创新建设项目投融资机制,引进社会资本、企业和风险投资基金参与建设,部分景点和项目可以完全由民间资本建设运营。通过政府科学的规划建设,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支持,郑州黄河滨河公园将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第8篇:城乡建设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区域经济 江苏 转型

一、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人口多资源少污染重

江苏作为能源小省,能源资源总量少,人口密度全国最高,人均资源全国最少,煤炭在江苏的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统治地位,比例高达70%,火电占比80%以上。经济增长体现了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的高碳经济特征。根据2009年的《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显示,江苏人均碳排放2.95顿,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全国最高,经济发展已超越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

(二)高耗能产业比重偏大

江苏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二次产业比重偏大,并且体现工业重型化的特点。江苏电力、建材、冶金、石化等高能耗、高物耗行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达70%以上,节能减排压力较大。2008年江苏六大高耗能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总量达17506顿标准煤,占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总量比重的80.9%。江苏单位GDP能耗高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

(三)加工贸易产生转移性碳排放

江苏外向型经济发达,苏南地区存在大量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三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连续8年全国第一,2008年出口占全国总额的16.7%, 江苏制造因为国际制造业的转移产生了大量的隐性碳排放。近年来,江苏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增加,降低了污染。但江苏招商引资数额位居全国前列,加工贸易产生了转移性碳排放。

二、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在优势

(一)梯度推进优势互补

江苏整体经济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从苏南、苏中、苏北依次递减。苏北尚处工业化初期阶段,发展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加工业和制造业潜力巨大;苏中主要分布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苏南在发展低碳无碳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及服务业方面优势明显,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苏南经济的高速发展有望通过梯度转移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二)新能源储备较为丰富

调查显示,江苏城市日产生活垃圾折合约5000吨标准煤;江苏沿海地区拥有我国三大风场资源之一,滩涂蕴藏着丰富的海上风力资源,潜在风力发电量约2200万千瓦,约占全国陆地风资源储量的10%;江苏太阳能资源丰富,全省年均太阳日照系数为1800―2600小时,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江苏具有新能源发展所必须的产业基础和综合实力,目前光伏产业占全国的70%份额,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在新能源领域呈现专业化、高端化的布局。

三、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路径

(一)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

江苏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经济增长较多依赖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此外,江苏的建筑业、工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也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与煤为主要能源,这些产业在消耗能源的同时形成了大量的碳排放。控制碳排放,首先要调整、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降低有色、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比重。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其次,打造新型生态工业,大量使用新能源、新工艺和新材料。能源消耗将以风电、光能、氢能和太阳能等清洁的无碳、低碳能源为主。第三,江苏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思想主导下,通过资金投入与科技创新,可以有效控制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捕捉和埋藏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实现低排放下较高的增长速度。

(二)建设低碳城市,构建宜居环境

建设低碳城市主要通过发展低碳工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改变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一是加快城市产业升级,提高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二是提高运输效率,创建多种方式联运的低碳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三是推广低碳节能建筑。四是加强生态绿化建设,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开展城乡绿化造林,发展生态、有机、高效农业,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增加碳汇总量,建设宜居城市生态体系。

(三)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排放

江苏省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具有富煤,少气,缺油的高碳经济特征。江苏除了节能减排、发展环保产业外,应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工业废水回用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推行农业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循环经济的发展,能有效地降低污染,减少排放。

(四)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产业

风能、太阳能、水电、核能等都属于清洁能源,江苏可再生能源年均增长量及增长速度均居国内前列。有了新能源产业作为支撑,江苏完全能达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即2020年前非化石能源比重达15%。江苏有着雄厚的风力发电以及制造业的基础,盐城已成江苏主要的风力装备产业基地。此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在江苏发展迅猛,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已无差距,江苏的光伏企业集群已成全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江苏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代替煤炭等化石能源,能源结构将不断优化,有助于降低江苏单位GDP二氧化碳的下降。

(五)倡导低碳消费,遏制奢侈消费

江苏社会经济发达,2010年人均GDP已达7700美元,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全省已进入以汽车、住房为标志的消费升级阶段。这需要倡导适度的消费方式,引导、规范和制约居民的消费行为。例如倡导人们公交和地铁出行、住房使用节能灯、调高空调温度等,减轻环境的负荷。通过低碳消费,可使得江苏由工业文明向低碳的生态文明过度,减缓碳排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开征碳税,建立碳排放交易

江苏应依据产品的碳排放效率以及产业调整规划开征碳税,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进行交易。通过碳排放交易,节能企业可将多余的碳排放指标卖给他人,高耗能企业可从市场购买碳排放指标。碳排放交易,未来将催生“碳货币”。通过碳交易,将进一步促使江苏区域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四、江苏无锡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实践与探索

无锡的能源品种以煤电为主,富煤、少气、缺油,高碳能源比重偏大,低碳能源选择范围有限。无锡经济外向度较高,“无锡制造”的出口产品隐含了大量国际转移的碳排放。为创建国家低碳建设示范城市,无锡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上进行了以下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首先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低碳技术开发利用。无锡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以及优化工业内部结构,至2008年无锡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能耗降为0.21吨标准煤/万元。同时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无锡在光伏、风能等新能源领域已具备相当的综合实力。无锡近年重点发展物联网在内的新兴产业,成为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全市在建筑节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城市照明、清洁生产等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通过以上举措,无锡成为2011年唯一通过环保部评审的江苏省低碳试点城市。

其次是创建低碳宜居城市,鼓励低碳消费。201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无锡签署协议,共建150平方公里的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区。其中,无锡与瑞典合作的2.5平方公里的中瑞低碳生态城项目将于2012年基本建成。低碳消费方面,重要措施之一是鼓励低碳出行。无锡已入选交通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坚持公交优先战略,100%行政村开通公交,实现公交城乡一体化进程。此外,限塑、节水等低碳消费、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已深入人心。

第三是发展循环经济,无锡市“计划到2015年,重点农业、工业、服务业园区建成循环经济园区,太湖沿岸纵深5公里范围内全面建成循环经济带。”无锡十一五期间在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以及循环型社会的建设上已取得实际的进展。

第四是建设碳排放交易试点。在2011年召开的江苏省低碳经济试点工作推进会议,无锡市提出计划在2013年筹建区域性碳排放交易市场。鼓励节能企业买卖碳排放权获得收益。

2010年无锡市以GDP 5896.25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的第八位。无锡对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实践与探索,对江苏其他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①江苏省统计局. 金融危机背景下建构江苏发展新引擎探析[J/OL]. (2009―06―11).stats.省略

第9篇:城乡建设经济体系范文

[关键词]增长极理论 天府新区 比较优势 具体思路

一、增长极理论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许多区域经济学者将这种理论引入地理空间,用它来解释和预测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将增长极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理论中,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发展成为了区域开发工作中的流行观点。

1.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

增长极理论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它的基本点包括:一是在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二是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三是具有扩散和回波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扩散作用的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回波效应,又称极化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2.增长极理论的局限性

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的,都会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就要求我们在用理论指导实践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指导一个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我们知道,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然而由于积累性因果循环的关系,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越来越落后,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使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飞地”。因为增长极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比如说增长极的发展会导致地区资本筹集困难,会使地区人才缺乏,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会导致地区贸易状况恶化。

二、“天府新区”形成经济增长极的比较优势

成渝经济区被视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之后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与其他三个增长极不同,深处内陆的成渝经济区是我国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一个区域,它不仅是西部大开发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域,还是我国扩大内需的主战场,是一个在中西部地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和很强带动能力的区域。而成都的“天府新区”作为经济区的核中之核,不仅需要进一步扩大城区的规模的经济总量,更重要的是提升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功能并实现质的飞跃,培育支撑经济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立足四川省经济发展的战略走向,根据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现实需要,“天府新区”的定位是,构建西部科学发展的先导区、西部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高地、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基地以及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建设“天府新区”,就是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促进城市互动,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发展层次,使之成为国家新一轮改革的先行先试区,西部大开发引领示范区和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核心承载区,成为西部地区最为强劲、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与重庆的“两江新区”相比,建设“天府新区”有哪些优势能够成为经济增长极呢?

一是成本优势。“天府新区”可吸取和借鉴先行者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加之“天府新区”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人文多姿,吸引了大量高级人才、基础人才等外来人员居住,具有移民文化的杂交特色,思想意识和文化知识可以互补与融合,人才流失率低,是西部地区“人才洼地”。二是政策优势。“天府新区”有中央及上级部门政策上的某些优惠和扶持以及利益倾斜, 国家新一轮改革试点,在一些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通过试点探索,积累经验,通过局部示范、以点促面,可以为“天府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三是机制优势。“天府新区”可完全按新的规则和轨道运行,建立全新的决策机制、用人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而发挥机制优势的关键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四是区位优势。“天府新区”地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和涪江冲积平原,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唯一以平原为空间载体的经济区,有利于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聚,有利于形成深度分工的城市网络。五是产业优势。成都是全国特大中心城市之一,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中西部地区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西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六是人才和科技优势。“天府新区”拥有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动力研究院、中科院成都分院等上百所科研院所,以及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财大、西南交大、成都理工大、川农大以及西南科大等一批优秀的高等院校,除每年有一批大量的优秀毕业生外,专业人才丰富和基础人才充足,还聚集了数十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研基地,拥有大量的重点研究院所和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各类职业院校和培训中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一线操作性人才;在生物医药、电子通讯与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核技术和高效节能等领域保持着国内领先水平。

“天府新区”的开发和建设是适应成渝经济区长远发展需要的,适应国家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的,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并引领区域跨越发展的新区。“天府新区”的战略使命是成为内陆世界级城市、城镇群对外开放的支撑平台,成为国家新的增长极引领西部发展的重要经济中心,成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辐射大西南、带动大西部,并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成为体现科学发展的示范型新区。

三、打造“天府新区”增长极的具体思路

增长极理论认为:由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它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能通过扩散效应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和周围腹地的发展。虽然一些先起步地区应该获得优先发展,并通过这些地区的“扩散”效应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增长极理论不是万能钥匙,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不能盲目寄希望于通过确立极化效应来实现经济腾飞,应该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积极实施发展战略,逐步提高区域竞争力,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并最终实现全面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设“天府新区”就是打造区域发展平台,在区域内部形成网状经济增长极体系,使之成为西部经济高地的最核心载体和最坚实平台,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因此打造“天府新区”的具体思路是:

1.在发展路径上,培育“天府新区”的四大效应

通过上文增长极理论分析及“天府新区”的比较优势分析,我们可以扬长避短,通过培育四种效应,可有效防止极化效应,突出增长极的发展优势:一是培育“硅谷效应”。在“天府新区”构造吸引点,点燃高新技术火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以开明、开放的政策吸引区外资源,形成倒流现象,变“过道”为“驻留”。二是培育“支点效应”。天府新区是东西南北之“重心点”、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的核心,中国西部的“天眼”,能肩挑两市产生“支点效应”, 成为成渝经济高地的珠峰,完全可以和“两江新区”一起成为成渝经济区的“两个轮子”,构成新的利益共同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创辉煌。三是培育“分流效应”。“天府新区”是东西南北交点上的“中驿站”,可“过滤”和“截留”四方线上的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人才流,产生“分流效应”。四是培育“势差效应”。天府新区与成都、重庆相比,在历史文化、行政体制、自然资源、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别和差距,差距就是潜力,就是动力,由此可产生“势差效应”。同时,成都、重庆的发展对天府新区也有扩散、辐射、示范和牵引作用。

2.在发展重点上,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相融合

在制订“天府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目录时,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天府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天府新区”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平台。以充分利用资源为目标,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着力推进区域内科教资源共享。以社会保障为重点,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及低保等资金由市级统一归集和发放,探索建立一体化社保机制;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统筹建设和综合利用区域内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体育馆等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在核心区布局高水平的科技、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形成覆盖全区、体系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社会发展一体化,构建繁荣、和谐的新型城区。全力推进区域生态同建,着眼于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统一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源、森林、湿地等重要资源,共建安全的生态环境体系。全力推进环境同治,通过一体化的环境治理,建立区域性的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型社会,共促区域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3.在区域布局上,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和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天府新区”的建设要推进城乡建设融合,把推进城镇化进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以城市群发展为龙头,吸纳农村人口,支持和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加快城区相向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加强路网建设,加快县(市)域人口和特色产业集聚,突出建设核心小城镇,把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城乡一体化的桥梁作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立以城带乡机制,全面深入推进城乡统筹,扎实推进村镇建设,使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另外,在加快大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区域融合和中小城市的发展,加快市域之间的开放力度,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构筑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整体合力,实现优势互补,加快集约发展。加快区域内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发展速度,特别是加快中小城市带的发展步伐,高层次规划,高等级建设,拓展“天府新区”发展空间,打造区内增长极网络。

参考文献:

[1]施祖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社,2007:118. [2]张永红.增长极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阶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13.

[3]李林青.关于打造重庆北部新区核心增长极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4]王昌林等.中国产业发展报告 2010—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