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发展思维范文

科学发展思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发展思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发展思维

第1篇:科学发展思维范文

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执政者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首先,基于全面发展理念,应着重培养执政者的全局意识。全面发展理念的本意是指各级执政者要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念。从领导学的角度理解全面发展理念就是指各级执政者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本质,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思想。而全局性又是战略思维特质中的最本质的一条,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和战略思维的重要切合点之一。因此,执政者应着重加强自己的全局意识,用来抓紧抓好组织的各项管理工作。所谓全局意识就是指立足大局,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的意识,即从多角度、全方位考察和把握国际国内的动态和社会舆论,立足全局统筹各项工作,就要坚持全面看问题。当然,讲全面并不否定重点。在实际工作中,集中主要力量抓全局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同时兼顾其它问题的解决,这就是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矛盾有主次之分,且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把握好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全局在胸,关注全局,推动重点工作和一般工作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协调一致地发展。

其次。基于协调发展理念。应着重培养执政者的和谐意识。协调发展理念就是指各级执政者要有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的观念。从协调发展理念的定义中可以彰显出一种和谐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的领导战略思维应蕴含并体现出这种和谐理念。所以,执政者在战略实践中应具备和谐意识,来恰当地、和谐地管理各项工作和解决各类问题。所谓和谐意识是一种战略的意识,它主张从同一、结合、共存的视角看待问题和矛盾的思维方法,立足整体,强调全面,照顾和尊重系统各要素的地位和价值,并重视从他方汲取有益成份发展壮大自己。执政者只有具备了和谐意识才能够从双赢、多赢的战略高度,创新和开辟出新的发展模式,彰显出鲜明的战略思维特质,因此,和谐意识应成为执政者在全球化和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背景下,协调各方,和谐发展的必备思维方法之一。

第2篇:科学发展思维范文

(一)所有人都生存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社会生态系统一般由社会生产群体、社会管理群体、社会败坏群体、生存环境条件四个子系统及要素所组成。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构成社会生态系统的一分子即要素,谁也脱离不开这个系统而独立生存。

(二)人类社会以社会生态系统为根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经济是整个社会上层建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现在,社会生态研究揭示与阐明,社会经济却又以社会生态为最根本的基础即根基。因为社会实践充分展示并且证明,社会经济的发生与发展,完全是由人类这个社会生态的主体与其环境客体所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质量和功能效率直接决定的。正因为如此,社会经济的生产、消费等基本环节,都离不开社会生态系统的支撑与制约。社会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社会大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显然,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社会政治,以及其他的社会存在,等等,倘若没有了社会生态根基的话,它们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不言而喻,社会生态根基论是对社会经济基础论这一唯物史观原理的进一步丰富与深化,同时也是经济基础原理的与时俱进和时代创新。

(三)社会平等以社会生态平等为基础。《社生与协发》一书指出,要实现社会平等,就必须首先确保与实现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态平等;同样,要保障社会成员的人权,也必须首先保障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态权。近年来,党和政府开始大抓全民就业,全民医保,全民养老保险,全国义务教育,由此开始逐步地缩少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生态差距,从而也就向促进社会生态平等迈出了积极与可喜的步伐。

(四)必须从社会生态的根基着手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我们一直都是从社会经济出发,来讨论与考察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现在,社会生态学强调,必须从社会生态的根基上着手,来讨论与考察社会经济,然后再从社会生态及其经济,进一步讨论与考察社会政治、法律等所存在与发生的各种社会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找准问题的症结与根源,从而事半功倍地解决好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五)社会生态平衡实乃科学发展与和谐构建的基础。《社生与协发》一书阐明,人类社会只有达到与保持了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优化,才能维持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与良性循环,同时也就避免其恶性运转和恶性循环。此时,社会生态系统不仅结构功能优化,而且效率效益也最佳;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即是诚信友爱,在社会治安上则是安定和谐,在物质生活上便是丰衣足食,等等,由此自然也就促成了科学发展与和谐构建。显然,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和最优化,的确是人类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

(六)协同发展必将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社生与协发》一书成功运用当代系统科学的协同学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社会协同发展的战略理论构想。该书强调并且论证:为了确保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就必须切实地实施协同发展的战略方针。既要实施社会(人群)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生产经营)子系统等的系统协同发展;也要实施各类系统空间地域分布的空间协同发展,还要实施各类系统时间区段系列的时间协同发展;等等众多系统方面、各个空域方面和不同时段方面,全面持久地实施协同发展的战略方针,由此必将极大的提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质量、效率和水平。

第3篇:科学发展思维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为本;育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Science development, make people the center of education thought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work of application

Lei Fa-yu

【Abstract】Make people the center, set up new relation of teacher and pupil;Make people the center, teach artificial origin;Overall, moderate, can keep on development Be science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basic contents of view is mutually contact, mutually promote of whole;Make people the center, be want to take student as corpus, the outstanding person's character development;Make people the center be humanities concern and morals which want to pay attention to with body now to the student education.

【Key words】Make people the center;Education is origin;Teach artificial origin;Overall;Moderate;Can keep on a development

“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在基础教育领域,也同样日益鲜明地受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广泛影响,并已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体现于把教育对象真正当成“人”来看待,“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制订规范的一个重要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本质,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 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尊重每个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实施?结合自己教育工作实践,浅述如下:

1.以人为本,要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也是互敬互动的,这种关系的建立又取决教师的人格品德、学识水平、专业知识、组织能力。

1.1以德育德,言传身教,用人格的力量吸引人。教师的形象就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因为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作风本身就是一本无形无言的教科书,对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谈话、一次生动活泼的活动、一次随机事件的处理,教育正是由这样一个个过程连缀起来的。因此要取得教育的实效,就必须重视每一次教育的过程。

1.2爱动其心,情到理通,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化学生。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没有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是不会产生心灵火花的撞击,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理。当然这里的爱中也要包含严格的要求,爱中有严,严中有情,方能爱动其心,严导其行,做到以情感的力量感化人。

1.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用真理的力量说服人。因材施教就是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个性,承认人文全才,肯定人人有才,既有人情又要有道理,做到有情有理,情理交融。

2.以人为本,育人为本

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以人为本,而教育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 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其重要性是更加重视教育发展的人性化。强调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教书育人,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不断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强调基础教育与各类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有效促进,而且更加注重基础教育发展的特殊性。

4.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人的个性发展

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人是教育的重点,也是教育的目的;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根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一切从学生的身心成长着想,建立起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体系,尊重和维护学生,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服务质量。

5.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和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教育

青少年的成长更需要人的关爱与情感的交流,只有以情感人, 才能以理服人。道德教育和健康情感应以提升现代人格为目的, 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为己任, 培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要学会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温暖人,绝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是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把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教育的目的是为造就千姿百态的人才群体奠基,最终是塑造人,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人处在中心的位置。一方面,教师肩负着向受教育者传播“人是根本”理念的使命,使他们懂得和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相信人;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育内容都应当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学校把维护师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校教育环境、教育的规章制度应当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师生的才能发挥,有利于师生的健康成长。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受教育者一是学会做事,二是学会做人,一方面要让受教育者掌握生存和劳动经验及其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使受教育者思想人格的塑造。

第4篇:科学发展思维范文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深刻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从本质上概括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结果的思维特性,它能使小学生克服对事物表面肤浅的认识,使学生想得更深,看得更透。数学知识和规律往往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则是以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又要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将数学中的抽象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动态展示,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内容,才能便于学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呈现过程、化难为易,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利用学具,把一个圆柱体转化成已学过的近似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如果在学生完成操作后,再利用课件验证,情形就大不一样。大屏幕出示以蓝色圆柱体,圆柱的底面(蓝色)自动平均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黄色),点击鼠标,分好的圆柱自动切开,显示切开的面(红色),切开的两部分自动拼成一近似长方体。然后,拼成的长方体的长与圆柱体底面周长的二分之一同时闪烁,圆柱底面的半径与近似长方体的宽同时闪烁,圆柱的底面与长方体的上面同时闪烁。这样,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先把一个圆柱体等分,然后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全过程。不仅学生的注意力被动态的画面所吸引,而且通过色光的闪烁演示,将动态的图形进行分解、组合、移动和复原,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这一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够比较快地发现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迅速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的思维品质。科学发展到今天,要求人的思维能力在准确、广阔、灵活、深刻的同时,还必须敏捷。利用多媒体课件适时点拨,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协同发展。

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一个装有水的底面直径为10厘米的圆柱形杯,水中放入一长方体铁块,水面上升2厘米,求铁块的体积。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思维障碍。这时用课件适时展示圆柱形杯中放入铁块后水面上升的过程。勿需多言,学生们立刻想到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这样,难以作答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多媒体课件的适时点拨,使学生迅速接触问题实质,掌握解题关键,把握解题思路,减缩了思维过程。在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同时,促进了思维敏捷性的发展。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进行思考,能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变化而灵活地转换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灵活运用知识来处理问题,学习时能举一反三,迁移能力强。

在学习了正反比例之后,出示以下练习:胜利村购买电脑和彩电台数的比是2:7,电脑台数是16台,彩色电视机多少台(用多种方法解)?根据学生的回答,只要一点鼠标,课件适时展示学生的解法:按比例分配法;归一法;正比例法;列方程法;分数乘法等。

这样,短短几分钟的演示,各种解法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练习的容量和密度,还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开阔了思路,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思维品质发展的最高层次,它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运用到学习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研究表明: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画面,有利于激发创造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

第5篇:科学发展思维范文

关键词:科学课 探究活动 科学思维 教学策略

科学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仅仅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载体。科学探究的能力,其核心是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型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等品质,它是学生知识素养、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了智慧发展的水平。科学探究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可以说,缺少科学思维的活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探究,“科学思维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和灵魂”,科学教育的过程要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就必须把焦点置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拟就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谈几点策略。

一、找准切入点,确立思维目标

谈到探究教学,很多教师很自然地想到“动手做”、“做中学”,而这样的结果是,教师把精力过多地考虑到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上,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科学思维问题。而事实上,科学探究的本质应是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探究活动的安排上,不要贪多求全,不要安排过多的活动,而要“追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的价值”。一堂只有40分钟的课里,我们面对众多的目标,就要懂得选择和放弃,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有价值的活动深入地把它做好、做足,设计活动时预设思维的切入点,围绕思维点的解决层层展开。

如在教学《摆》一课中我们只设计了一个活动:做一个15秒摆10次的摆。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是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思维由浅入深的过程。能否做成功一个15次/10秒的摆,绝不是老师的终极目标,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自己做摆过程的关注,关注做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注做摆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关注自己在做摆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这里面蕴涵了多个思维点:①发现问题:摆快(慢)了,怎么回事?②作出假设:可能是线的长短(或者是锤的重量等)影响了摆的快慢,或许短一点(重一点等)会更好。在课堂上,学生采取的方法不同,途径不同,效果也不同,但他们都真正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当把摆做成功的时候也就对摆的本质有了了解。有些小组可能到下课也没有成功,但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脑环节多了,因此科学思维就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二、设置问题情境,引发积极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发源地,没有问题就不会引起思考。在探究活动中有多少价值的提问、引导,就会引起学生多少的有效思考。可以说,“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均应围绕着问题展开。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所研究的问题上来。通过问题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习惯,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浮力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水的浮力有时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却托不起一枚铁针?”简单一句话,却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究竟怎样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使学生提出可能影响沉浮的一些因素,引发学生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问题需要就有了思维活动。关注生本,提出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问题,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前提。

再如,学习摩擦力时,在课的开始设置一个“抓泥鳅”的活动,学生在水里怎么也抓不起泥鳅,但在黄沙箱里却很容易抓起来,接着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就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都能积极思维,参与讨论,表达自己见解。这样,通过情境设置疑问,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继而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时也会产生内在的快乐。

三、提供结构性材料,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材料引起活动,活动发展思维”,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自主探究材料,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水平、促进思维的发展有着明显效果。因此我们应当利用实验材料特别是结构材料——这只无形的手引导学生走上认知、探究、发展之路。有结构材料应是揭示学生探究的思路和探究的方法,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能让学生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去了解事物。

例如《磁铁的性质》一课,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和学生共同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磁铁、小盆、磁铁性质实验盒、铝制的吊篮、小的曲别针等有结构的材料,而且各自的材料不尽相同,这样为学生亲历探究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学生根据有结构的材料动脑设计实验,反复动手实验,动手画出实验中的现象,在获取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对各种现象进行筛选,直至概括出磁铁的性质。

这里“材料”看上去数量上多了、杂了,却改变了学生跟着教师走的机械思维状态,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众多有结构的材料中灵活选用,按照各自小组的探究方案开展研究。这个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等科学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活动就会不断拓展。

四、动手之前先动脑,提升思维的严密性

动手之前先动脑,围绕着要探究的问题,重视并引导学生制定探究活动的方案,是开展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动脑是为了动手的顺利进行,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受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学生考虑问题往往缺乏周密性,围绕某个问题制定活动计划时,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粗糙的、片面的、不完善的,缺乏科学性,实验前的动脑能让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完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探究前准备的不光是待会儿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前经过一番自己的思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哪些材料?”“实验时该注意些什么”…… 这样,就能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实验技能模仿为学生主动地设计实验,从关注技能的形成到关注思维品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在动手动脑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动手之后更动脑,发展思维的抽象性

探究活动开始后,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做好探究记录,这不仅是重要的科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把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文字或图形记录,这就要有思维的过程,特别是要把现象和结论联系起来,他们还要经过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的过程。如在做热传导的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把现象记录下来,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画了金属条和金属圆片热传导时的速度和方向。虽然是简简单单的箭头,但是很形象地表示出了固体热传导从高温向低温传递、以热源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规律,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思维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

交流和讨论是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解释的主要过程,学生思维的活动往往是在交流和讨论中最为激烈。所以应注重学生的交流汇报,通过小组交流、大组汇报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表述时说出前因后果,对探究结果做出解释,并且引导他们学会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比较、抽象、概括。如在教学《滑轮》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了定滑轮后,再引导学生讨论运用定滑轮的好处。在学生为运用定滑轮是否省力而争执不休时,教师及时地启发学生用弹簧秤进行实验,并引导他们分析不省力的原因。在认识了动滑轮后,再依次引导他们分析动滑轮是否省力、能省多少力,并用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滑轮的优缺点,最后讨论做个怎样的装置工作起来既方便又省力。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分析、验证、综合,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

六、在交流中质疑,增强思维的批判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语言可以促进思维发展”。因此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时往往是他们思维活动最活跃之时,也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最好之时。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的老师总还习惯于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取某一个科学结论,学生一旦得出了某一个科学结论,也就宣告本次探究活动结束。有时为了让学生尽快获得结论,老师会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往老师所想的一面引导,至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其他问题,则常常采取回避的态度。而这样往往会忽视结论背后学生的思维,因此笔者认为不要看见“结论”见好就收,而应突出思维过程。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辩论,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大声争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科学真理,生生间可以争得“面红耳赤”,使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气氛中放松地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沟通。通过对科学问题的研讨,能够使学生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研讨和辩论是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在研讨“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一问题时,有学生提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教师没有见好就收,而是组织学生讨论,马上有学生反对:“我认为声音是两个东西碰出来的。” 有的学生插嘴说:“反正物体和物体要相互挨在一块才行。”一个学生提出了独特的反对意见:“敲击一下音叉,它却会响很长时间的。”有的学生说:“风声怎么没看见振动呢?”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空气振动看不见,你可以看一下树叶呀,它在风中振动呢。”研讨逐渐发展成争论,全班形成了两派:一些学生认为是因为振动,一些学生认为是吹、敲、碰等发声方法。最后,经过辩论,认为是发声方法的那一派认识到各种发声方法无非是使物体振动,振动才是根本原因。这些看似平凡的反思、质疑必将促进学生思维中批判性的增强。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上策略只是笔者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围绕科学素养这个目标,带着“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理念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相信我们的科学课能更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孩子终身的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源 以结构化材料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0年,1期。

[2]冯敏 浅谈科学探究影响有效教学的几个因素[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9期。

第6篇:科学发展思维范文

一、司法为民方面存在的问题

1、立案“绿色通道”尚未完全畅通,“诉讼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于一些法院应受理的案件经审查认为当事人日后可能上访缠诉而拒绝立案;一些本应由法庭立的案,由于法庭案多人少而推到院立案庭立案,产生推拖扯皮现象。

2、一些案件办案质量及效率不高,甚至出现瑕疵案、错案,导致案件被上级法院改判与发回重审,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影响了司法的权威,有的甚至形成涉法涉诉案件,化解难度极大。

3、涉农司法保护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农民诉讼成本较高。

4、“执行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院执行庭仅有执行人员8人,每年需执行的案件近20__件,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尚有600余件积案没有得到执行,到法院反映执行的占总量的90%以上。

5、近几年,涉诉案件急剧增加,非正常上访问题突出,中央政法委交办的四件涉诉案件,仅化解两件。一些当事人缠访缠诉成为困绕审判工作、影响稳定大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畅通立案渠道,明确法庭与立案庭的受案范围,对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条件的,坚决及时立案。采取上门立案、预约立案等多种便民措施,编印《便民诉讼服务手册》,无偿发放给当事人,使当事人对诉讼权利义务、举证责任、诉讼程序一目了然。实行柜台式服务,挑选法律功底扎实的审判人员担任诉讼引导员,直接接收当事人提交的诉讼材料,解答他们的法律疑问,做到在半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立案手续,并使当事人立即知道开庭日期、地点和大致的期限。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在诉讼费上依法进行缓、减、免,使他们打得起官司。

2、司法为民,首要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公正高效地审理案件,这种理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将切实加强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中心的审判管理工作,健全审判管理机构和制度,近期,我院将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与审监庭合暑办公,强化业绩综合考评和审判质量评查,落实院、庭长的审判管理职责,用科学、严格的管理保障审判工作的高质量。审判效率对司法公正、关注民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案件久拖不决、效率不高,势必增加当事人的诉累,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审判流程管理,加大对超审限案件的督办与处罚力度,提高办案效率与节奏,保障当事人用最少的诉讼成本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

3、强化涉农司法保护。一是做到公开开庭面向农村,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在农忙季节或审理赡养、人身损害赔偿等当事人确有不便的案件进行巡回审理,方便群众诉讼。二是诉讼调解面向农村,大力倡导以和谐方式解决涉农纠纷,加大诉讼调解和执行和解力度。三是先予执行面向农村。依法充分运用财产保全、先予执行、证据保全等诉讼措施,对农民追讨工资、工伤抚恤等案件实行特殊保护。四是接待面向农村。针对当前农村形势复杂,农民群体上访多、越级上访多等现象,实行领导定期接访与带案下访相结合,变上访为下访,以高度的责任心,多措并举地正确处理农民上访问题。对合理合法的上访农民,要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要认真作细致的思想工作,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对农民反映的问题,要限时办结,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五是法律宣传面向农村。广泛开展下乡办案,以案讲法和法制讲座进农村活动,让法制文明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六是加强对农村多发、易发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维护农村和整个社会稳定。要坚决打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绑架等严重危害农村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以及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始终保护“严打”的高压态势,有效地遏制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在农村的蔓延势头,切实保障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生产生活安定有序,努力维护好农村社会治安。

4、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力克“执行难”。“执行难”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各界极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长期困挠人民法院乃至政法工作的突出问题。生效法律文书难以执行,会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目前,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甚至还有许多怨气,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直接影响科学发展,执行工作亟待加强与改进。(1)积极探索建立“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参与、政协支持、各界配合、法院主办”的大执行工作格局,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和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2)审执兼顾缓解执行难。案件的主审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兼顾案件判决后能否得

第7篇:科学发展思维范文

一、巧设问题情境,促进思维发展

1. 巧设封闭性问题,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Y合章节内容,巧设封闭性科学问题,为激发学生逻辑推理兴趣做好铺垫。这是因为,封闭性的科学问题其答案具有唯一性,有利于合理设计科学探究活动,选择适宜的教具,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新课题教学目标。就封闭性科学问题来说,是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首要前提。

以“搭框架”为例。上课之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准备好用于探究活动的器材。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分小组搭好正方体后,组织学生探究“如何给正方体加固?当正方体受到来自上面的力时,如何加固?”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已有水平,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相互探讨寻找该问题的答案,甚至可以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只需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协作者等角色,适当点拨,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借助探究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较低,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提出封闭性的科学问题,在探究活动中找寻到正确的答案,逐渐激发他们逻辑推理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全面发展。

2. 巧设梯度性问题,融入探究活动。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已有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要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从而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以“运用感官”为例。在开展“两只眼睛”研究活动中,教师要结合课题内容,设计具有梯度性的问题。比如,“同学们,知道自己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吗?在日常生活中,这两只眼睛又有哪些作用呢?是怎么发现这些作用的呢?”借助一系列具有梯度性的问题,去再现科学发现的全过程。在设计探究问题的时候,教师还要坚持“少、精”的原则,不要一味地追求问题的数量,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的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所提出问题的意义,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要干扰他们的实践探究。在“蜗牛的观察”教学中,当学生准备开始观察蜗牛壳的时候,如果教师提出某些问题,比如,“在观察过程中,准备用什么方法观察蜗牛壳呢?”这样就很容易打乱学生的思路,影响观察的效果。在观察结束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要顺着他们思考问题的思路,引导他们研究蜗牛的壳,这样才有利于培养他们对逻辑推理的兴趣。

二、巧借材料资源,促进思维发展

1. 引导揭示概念,展现材料的启发性。

从某种角度来说,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有结构的材料属于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浓缩材料”,教师要多角度引导学生去揭示科学概念的本质,不断引导、启发他们进行探究。

如以“反冲现象”为例。在新课题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课题内容,准备好进行探究活动的材料。比如,喷水便能转动的瓶子,喷气便能飞起来的气球。借助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瓶子、气球等,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究活动,去发现共同的现象:这些材料内部充满液体、气体等之后,其运动方向正好和其内部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借助这一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理解“反冲现象”,准确把握相关的概念,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去解释生活中的“反冲现象”。

2. 注重生活实践,展现材料的趣味性。

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对所选材料进行深加工,增加材料的趣味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探究课题内容,促使课题探究活动逐渐向课外拓展、延伸,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以“搭框架”为例。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合作搭一搭三角形、长方形,并比较三角形和长方形受力之后有什么变化,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发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并加以应用,把长方形加斜杠,分成两个三角形,使之不易变形。

三、注重课外活动,促进思维发展

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巧妙地引入课程知识,促使学生逐渐学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 结合课程内容,深化科学活动。

科学课外活动本身就是围绕小学科学课程展开,为科学课堂教学服务,它既是课程的补充,又是原有课程的有力支撑。因此,科学课外活动大部分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

比如,在学完六年级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充分挖掘自身能力,用纸造一座“桥”;在学习“拱形的力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拱形”;在学习“能量与太阳”之后,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调查居民区等地太阳能利用的具体情况。通过 这些活动,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持续发展。

2. 开展家庭活动,培养科学素养。

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除了学校科学教育活动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开发与利用家庭科学教育的丰富资源,开展家庭科技活动,共同促进儿童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如在学完了有关电的知识后,教师让学生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家庭节电在行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家庭中的“用电杀手”,探究如何节约用电,找出解决的办法。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向学生进行了节约用电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研究性学习,有效地培养了科学素养。

第8篇:科学发展思维范文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常规细节 数学思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智慧的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门学科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就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就“巧用数学课堂常规教学细节,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巧借“审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的门户是观察。数学观察力强的人,往往思维能力也比较强,往往善于发现图形的特点、数量关系的特征和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进行正确恰当的判断、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准确迅速的运算,进而较好地解决具体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具体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而审清题目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条件。审题是一个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个环节,教师常常发现学生审不清题目或者由于不会审题导致做错题目,事实上这就是学生观察力不强的一种表现。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审题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一种是用圈注法。就是在具体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把题目中的重要信息有意识地圈出,引发学生对这些信息的关注和思考,从而为正确解决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无法获得这些该注意的信息,学生可能就会失去正确解决问题的先天条件。第二种方法是图画法。在审题过程中,有些学生确实无法直接通过阅读理解题意,此时可以用图画法帮助学生审题,变抽象为形象,这也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种途径。

例如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参观团有62人入住某宾馆,某宾馆二楼比一楼客房多3间,若全住一楼,每间住5人,就有人没处住,若每间住6人,就有房间没人住。倘若他们全住二楼,每间住4人,就有人没处住,每间住5人,就余两间没人住,且有一间住不满,求一楼有多少间客房?在引导学生审题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运用“圈注法”标出关键信息,并从关键信息中进行提炼归纳,得出如下信息:

(1)从“求一楼有多少间客房?”这个信息中,学生可设房间数量为x;

(2)从“某宾馆二楼比一楼客房多3间”关键信息中获得:如设一楼有x间客房,则二楼就有x+3间;

(3)从“若全住一楼,每间住5人,就有人没处住;若每间住6人,就有房间没人住。”这一信息中可以获得这样的结论:

①5x62

(4)从“倘若他们全住二楼,每间住4人,就有人没处住,每间住5人,就余两间没人住,且有一间住不满。”这一信息中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4(x+3)62

在这道题目的审题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题目中提供的所有信息,否则很有可能因审题不清而做错题目。

二、巧借“提问”,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学贵有疑。思维从疑问开始,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探索,只有主动探索了才会有所创造。“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常规细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几道有思维价值、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思考、自学、自探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例如在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相关知识中,运用提问法,可以引领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

提问1:什么是不等式?

提问2:不等式有哪些性质?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学生会进一步思考,得出下列结论:

(1)如果a>b,那么a+c>b+c,a-c>b-c。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如果a>b,并且c

提问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什么是不等式的解?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什么叫做解不等式?

提问4: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是怎样的?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叫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是怎样的?

从以上问题以看出,教师一步步地精心设问,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在教师提问启发下开展了积极的智慧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理清了解题思路,而且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巧借“点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认知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这时,如果教师能充分运用引导、点拨这一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达到自主参与、自觉发现、自我完善、自行掌握知识的目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的“点拨”,一是要做到“准”,要在学生思维的堵塞处、拐弯处予以指导和梳理;二是要做到“巧”,在学有困难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地发挥其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的“点拨”会让学生产生满足感。

例如,在初中数学“关于不等式”一节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现有两根木条a和b,a长10cm,b长3cm,如果再找一根木条c,用这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板,那么对木条c的长度有什么要求?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点拨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在解题过程中发现:学生通过审题思考,大部分学生直接运用了三角形边的数量关系“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列出了不等式10+3>x和10-3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一步点拨:同学们都知道“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如果能够把这一概念转化为“三角形的一边应小于另外两边之和,且大于另外两边之差”,更简单一些说,三角形的第三边不能太长,最长也要小于已知两边的和,不能太短,最短也要大于已知两边之差。这样的话,同学们再想想,有什么发现?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又列出不等式x10-3,思维更灵活。

第9篇:科学发展思维范文

李  奇

(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江苏  镇江  212400)

摘  要: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本文着重就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课堂提问是主要的课堂交流活动,是增强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和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必须注意优化课堂教学提问这一环,使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问的方法和艺术可以说也是因人而异,变化繁多。笔者下面将以几种常见类型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对于回顾知识型的问题,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

数学的知识点繁多,学生对于知识的遗忘也是很正常,甚至可以说是必然的。人有一定的遗忘周期,因而,对于旧知识的回顾也是非常关键的。如何才能达到更大的效率,笔者认为,在设置提问时,一方面,可以分成几个小问题,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回顾时间,而且尽量让学生对知识的回顾进行补充。另外,也应把回顾的知识跟需要学习的知识的联系通过问题加以体现。

    例如,在学习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时,可先回顾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①我们学过了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主要研究了哪些性质?在学生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给出第二个问题。②椭圆的这些性质是用图象还是方程加以研究的?如何研究?同时给出列表。  ③类比研究椭圆性质的方法,如何研究双曲线的性质?由此,不但回顾了椭圆的几何性质,同时也体现出了椭圆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内在联系。

二、对于数学新知识学习,应突出重点,围绕难点设置问题

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了突出教学重点,通过有计划地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由于所设计的问题是围绕重点问题提出的,因此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能力。

    例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两定点的距离)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以后,再通过演示实验,对学生进行启发、引申:①动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当学生得出||PF1|-|PF2||=常数〈|F1F2|后,可以将条件进行如下改变让学生思考。②将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③将绝对值去掉,其结果又如何呢?④令常数为0,其余不变,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⑤将括号中的小于|F1F2|去掉,应如何讨论点的轨迹?通过上述从不同角度,或同一角度中相似问题(②问)的讨论,学生对于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常数(小于|F1F2|)”以至整个概念就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深化了知识。

三、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回答把握数学题的目的

对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题目也应将问题加以分解,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回答把握数学题的目的。另外,将一道数学题的问题进行分解,所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可以获取新知识,因此,达到了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克服了数学问题的难点,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对问题的实质和转化加以掌握。

    例如高二教材上的一道例题:一炮弹在某处爆炸,在A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在B处听到爆炸的时间晚两秒,爆炸点应在什么样的曲线上?解决此题,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A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B处晚,能说明什么?②若设爆炸点为P,声音传播的速度为v,你能否用一个式子来加以描述?学生容易得出式子|PA|-|PB|=2v。在学生得出这个式子后,可以设置第三个问题。③这个式子是否满足双曲线的定义,如果不满足,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加以比较后,可由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解答,然后回答第四个问题。④这个解答过程与你的想法是否吻合,如果不是,应该如何解答?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将学生一步步引入到对此题的思考中来,同时让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通过对教材上解答过程的漏洞的发现,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一种质疑的学习习惯。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又可以提出新的问题:①若已知|AB|=800米,此时声速为340米/秒,如何求出点P的轨迹方程?②我们求出了爆炸点所在的曲线,能否确定爆炸点的具置呢?应如何解决此问题?③若A、B两处同时听到爆炸声,则爆炸点应在什么曲线上?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一道比较简单的例题充满了血液,从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此题的重点并克服了难点。当然,这些问题也同时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四、在课堂小结中设置问题

每一堂课结束之后,小结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可以设置一些问题,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如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些问题:请你叙述一下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点?请你回忆一下本课时我们掌握了些什么方法?请你回顾一下,通过这堂课我们要培养哪方面的能力?等等。

要让提问在数学的课堂中更有效,设置有效的提问还远远不够,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出,提问哪些同学,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有些提问不一定要学生个别回答,甚至不一定要学生作出回答,关键要起到一个提示、引导、过渡的效果。有些提问不一定要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学生用书面的形式回答。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循序渐进,才能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北京出版社/

[3]田万海.数学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