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产品品牌塑造范文

农产品品牌塑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产品品牌塑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产品品牌塑造

第1篇:农产品品牌塑造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互联网;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9-0086-02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也是国民消费的主要来源。推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当前农产品的供给已经相对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也由满足基本需求到要求体现文化、品位。与此同时,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在向国际开放,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推进农业品牌战略,培育品牌农产品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1]

总体来说,各地目前对农产品品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步阶段。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战略,迎合当前随着农产品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移,引导农产品从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逐渐向品牌竞争的方向转变,是推进农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1 农产品发展的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农产品资源丰富,拥有一大批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近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之下,农业部门全面推进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农业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和价值,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为发展我国农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1 农产品质量问题

对农产品品牌来说,农产品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同时在市场上流通时也是品牌的载体,过硬的农产品质量才能保证农产品品牌的长久发展。对农作物产品来说,土地、水质、气候的变化,会对农产品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而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担忧也时常见诸媒体。除此之外,农民种植中施加农药、化学催化剂等,都在影响人们对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担忧。

1.2 品牌意识不强

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好的产品能够通过改变消费者的认知,让产品物超所值。但是我国不少农产品质量好,却品牌竞争力不强,没办法在市场上获得合理的价值收益。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农产品的生产主体缺乏品牌建设的观念,导致品牌建设的思想跟不上。甚至很多农产品生产者没有考虑过把自己优质的农产品打造成品牌。他们对品牌认识不清,对打造品牌的认识不足,认为自家的产品没办法被打造成品牌更不用说“名牌”,而且更不知道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

1.3 农产品品牌缺乏特色

目前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不多,不少农产品本身的差异性并不是特别大,而且不能轻易展现出来。失去了特色的产品,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因此对农产品来说,特色还是关键。各地区域文化不同,农产品品牌建设应该结合各地的特色文化,进行地域文化融入。依托当地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2]农产品在消费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消费者仅从使用上很难看出不同的农产品之间的差异,因此农产品市场品牌之间的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

1.4 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品牌发展的同时,也因为自己的原因带来了一些严重的伤害。比如互联网谣言盛行、品牌危机公关面临新挑战、网络平台缺乏法律及道德约束等,都会对一个品牌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些农业污染问题,病虫害问题的夸大甚至是谣传,不仅会导致一些农业产品滞销,对农产品品牌也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2 农产品发展策略研究

针对农产品品牌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进行品牌建设。

2.1 提高品牌意识

我国长久以来都是农业大国,目前不少地方还停留在传统生产的阶段。农产品生产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缺乏品牌意识,很多农业生产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难有建设品牌的思想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增强农产品品牌观念的输入和引导,尤其是政府要起到引领的作用。要加强对品牌建设的引导,品牌是产品能够走向市场的动力,因此要加强农产品建设的品牌关键,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比如褚橙就是一个十分好的农产品品牌,在保障质量的同时,也被赋予很多的品牌内涵,在产品的发展中,这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例子。

2.2 确保产品质量

保护好农产品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是创建农产品品牌的重要前提。[3]过硬的质量是产品能够长久发展的基础,只有能够保障质量安全,才能在广告的协同作用下,好好发展农产品品牌。天然、绿色的农产品是市场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也是塑造农产品品牌的基础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是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基础,因此一定要确保无公害、绿色的农产品品质,为塑造品牌打下基础。

2.3 发挥地方特色

农产品是个地域性很强的特色品牌,对于农产品来说,好好发展地域特色,意味着塑造品牌差异化的基础。特色农业品牌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核心。[4]只有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没有文化的积淀就不可能成为名牌。对于农产品来说,对农产品品牌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结合当地的文化、风俗,或者赋予其诚信、勤劳等理念,都能在塑造品牌中表现出品牌的个性和价值。想要提升农产品品牌的塑造,应该要进行农产品的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2.4 国家宏观政策支持

农产品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大,农产品品牌的形成,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引导农产品品牌建设,鼓励农产品生产者生产高质量高标准产品,并且对其进行品牌化意识与知识的宣传,鼓励发展品牌农产品。[5]政府应该联合农业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农产品商标的注册,推进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发展。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中,政府尤其是各地方政府应该正视品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打造农产品品牌,发挥自己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在确保农民收益的同时,也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

2.5 规划信息化传播渠道

随着信息化的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基础设施也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的乡村和城镇。智能手机也大规模的普及和使用,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用互联网进行农业品牌的推广,是个很好的路径,既能节省资金,也能通过网络提高知名度打造网络平台。

农产品可以使用网络渠道进行销售推广,同样网络对于农产品品牌的塑造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渠道。利用网络构建等信息化体系对农产品品牌进行传播,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可以保障品牌在网络时代能够最便捷最有效地传播出去。

3 结 论

总之,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农产品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优质的农产品是品牌的载体,重视农产品质量的同时,打造农产品品牌才是关键。品牌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对于当地经济来说,也有着重要的辐射作用。农产品品牌的发展,不仅可以发挥当地的资源禀赋优势,也可以扩大当地的影响力。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在市场环境下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建议能够从现实发展的状况开始,对农产品品牌的塑造,从观念上开始,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塑造。相信通过努力,农产品品牌的发展一定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对推动我国三农建设,打造优势农业品牌是市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周修亭,王珏.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政府的角色与作用[J].蔬菜,2008(6):36-39.

[2]王玉莲.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与政府支持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2):57-59.

[3]邢新宇,胡建,梁山,等.环首都贫困县农产品品牌实施策略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4(5):112-115.

第2篇:农产品品牌塑造范文

(一)经营者缺乏品牌营销意识

目前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不是品牌而是农产品,缺乏品牌形象实力的营造,将品牌仅仅视同为商标,大多是注重品牌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将其打造成名牌的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地开展品牌经营。许多优质特产因无注册品牌,导致农产品土味浓,精品少,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不强。

(二)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中介组织缺失,产业化龙头企业力量薄弱

在农产品品牌营销过程中,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农业生产者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东家萝卜西家菜,生产规模小,总产量也小,没有规模效益,从而也不利于农产品品牌营销。但从中国的现状来看,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农业合作社为例,目前中国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数量太少,规模偏小,入社农户占乡村总户数的比例小,相当一批农业中介组织仅仅停留在生产或技术环节的简单合作,成员之间的联合多以松散型为主,农业中介组织与农户之间的联系不紧密,达不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目的,在发展产业经营,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这就使得目前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真正的实施主体,很难对农产品品牌实现有效的投资、管理及维护。

(三)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使之成为名牌,并经受住外来农产品的冲击而长久地生存下去呢?归根到底是想办法提高农产品质量,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在于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过程标准化和系统化,符合国家和国际市场标准。从发达国家的实践也可以看出,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而在目前,由于中国农业生产是粗放的小生产经营,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操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农产品的品质各异,从而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必要的质量保证。

(四)农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在农产品品牌营销过程中,从种苗的培育到产品的生产,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持。虽然中国农业科技经过50多年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从整体而言,农业科技进步尚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而言,发达国家已达到70%-85%,而中国仅有42%,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滞后,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得到推广应用的只有30%-40%,其中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却早已达到60%-70%。这就使得中国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

(五)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趋同,竞争优势不明显

首先,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业落后,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从而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其次,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中国很多区域间农业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这就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

二、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优势

(一)特色资源优势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产生巨大的差异,以资源为依托,发挥地域优势形成名优传统农产品,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资源依托。目前一些地区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已经初步形成了当地的名牌产品,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农业部关于创名牌农产品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把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营销,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作为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政策、组织、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为推动农产品品牌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促进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对策

(一)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

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先决条件。农产品品牌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政府必须发挥先导作用,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联合努力开发。一是政府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增强品牌意识,将农产品品牌战略当作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针对农民品牌意识较为淡薄的问题,加强对农产的引导,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的农业观念,树立农业创品牌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思想,逐步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让农民真正体会到农产品品牌效应带来的效益,积极投身到农产品的品牌创建中去。三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导和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农产品品牌给予积极的支持,要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农业创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从而自觉地走农业创品牌之路。

(二)塑造品牌形象

美国著名品牌策略大师大卫•奥格威说:“就像人的个性一样品牌的个性既是特殊的也是永续的”,意即品牌的个性是由一致性和识别性两大基本要素构成的。因此,生产者如果既能在一个品牌的性格塑造中保持其一致性,同时又实现品牌与顾客的有效沟通和情感交流以达成独特的识别特性,就可以完成其品牌的性格塑造,为产品的差异化创造有利条件。品牌形象和个性的塑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内在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内在形象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特性上。质量是品牌形象的核心,是产品的生命所在。因此,国内外生产者无不把品牌质量放在品牌营销的首位。(2)品牌外在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外在形象主要体现在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包装上。著名品牌策略大师艾•里斯说:“实际上被灌输到顾客心目中的根本不是产品,而只是产品名称,它成了潜在顾客亲近产品的挂钩。”由此可见,品牌名称是和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品牌名称给人在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要亲切动听。且便于记忆和突出特色。品牌标志的设计要清晰醒目、新颖美观并富有时代气息。包装是品牌形象的具体化。包装便于消费者识别品牌产品、展示品牌个性、促进产品销售。通过包装的造型、图案色彩、规格、包装材料的设计和选用,突出产品的个性,提高品牌的魅力。

(三)完善农产品质量体系,实现生产标准化,品种优化、包装特色化

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这是稳定农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前提。优化农产品品种、发展特色农业,这是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的基础。一方面需要注意科技投入,广泛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成果创造新产品,另一方面要根据消费者对无公害产品的渴求推出“绿色产品”以顺应时代潮流,增强品牌的亲和力。另外,还要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及传统优势推出特色产品,增强品牌的市场吸引力,巩固其品牌地位,并搞好农产品的加工和包装,这是改善农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保证。这不仅顺应了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变化的趋势,提高产品身价、提升品牌形象,而且还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做好农产品品牌的命名与注册工作

在品牌命名中,要做到简单易读,便于记忆,最好能暗示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用,给人印象深刻,能产生丰富联想,尽量少用笼统的产地品牌。至于品牌标志,更应该赋予更多内涵,独特新颖有创意。同时要入乡随俗,不能与当地文化法律法规有冲突。2001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新商标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对其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产品,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可以向商标局申请产品商标注册。这就是说,我国农民今后不论是否具有法人资格,都可以为自己经营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这无疑为农产品商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五)制定向名牌农产品倾斜的优惠政策

农业名牌的创立和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批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大企业里,有4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龙头企业集团,他们是全球最有名的农业名牌企业。因此,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行扶优扶强向农业名牌倾斜的政策,有利于大型龙头企业创立和发展农业名牌。具体优惠政策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收优惠。要实行低税率、减免税和税后返还政策,放水养鱼。二是信贷扶持。可通过农业发展银行优先提供低息、贴息贷款。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实行类似政策。三是财政支持。要优先安排有关项目投资、优先列入技改计划、资本结构改革试点、优先安排债转股。四是优先批准上市融资、优先授予自营进出口权。五是加大行政、法律和舆论保护力度,坚持不懈地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六)采取品牌延伸方式,不断拓宽品牌范围,建立和完善品牌体系,丰富品牌农业的发展内涵

随着各种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意识的增强,品牌与商标已经从最初所赋予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向信息传递功能、价值功能、形象功能的综合功能转变。而不同的消费者对品牌功能的需要往往不同。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必须围绕核心品牌,建立健全品牌体系,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其主要的措施就是通过品牌延伸方式来拓展品牌范围,向消费者提供同一品牌多种不同功用和形象的产品。虽然品牌延伸是当前知名企业常用的发展战略,但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引入品牌经营的理念,采取品牌延伸方式来推进品牌农业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为此,应该借助于工业化中的品牌经营思想,在进行品牌设计时,将保持品牌核心价值和个性的一致性作为品牌延伸的关键。如农产品的绿色功能、消费功能和安全功能等,都是农产品品牌延伸和发展品牌农业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要方面。

(七)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对品牌价值的增值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仅是树立农业品牌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要。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形成过程看,由品种研制,到良种选育,再到产品生产和后序的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支持。而现代农业发展中,来自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围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以及产品加工的发展,开创了许多新兴的科技领域,为新的产品品牌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近些年来,我国依靠优势人才资源和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雄厚技术,为品牌农业的培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有关无公害蔬菜、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科研成果日臻成熟并大面积应用。但仍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与支持力度,努力构建一个从农业生产、加工到营销的技术创新体系,集成开发和重点示范一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克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农产品加工、保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增加品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推进品牌农业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吕志明.农业创品牌要谨防六大误区[J].经济论坛,2001(5):10-11.

[2]姚正国.集聚优势打造品牌[J]..江苏农村经济,2007(12):39.

[3]霍商.培养农产品名牌是振兴湖北省农业经济的必由之路[J].生产力研究,2004(4).

[4]白光,马国忠.农业品牌产品的质量安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

[5]陈燕,覃家君.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J].湖北农业科学,2004(1):15-17.

[6]耿罡.中国农产品企业品牌战略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

[7]黄金火,黄文军.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7(5):38-42.

[8]王策之.关于农产品品牌的思考[J].农业经济,1999(9).

[9]李道和,李君.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第3篇:农产品品牌塑造范文

附加值的来源是什么呢?

第一,差异化创造附加值。如果你的产品和其他产品完全同质化,就没有高附加值。

第二,信息不对称创造附加值。虽然有了互联网,信息也越来越趋于对称,但实际上,买方和卖方永远是不对称的。比如长寿村的秘密――莫斯利安,它卖得是什么?是长寿村的秘密带来的心理暗示。莫斯利安到底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又比低温酸奶好在哪里?普通消费者很难回答。莫斯利安就是制造了信息不对称,把产品卖出了独特性,卖出了高附加值。

第三,心理价值创造附加值。什么是心理价值?心理价值就是消费者认为你的产品好,高度认可。人们购买高档的服装、豪车、别墅,还有名贵的钻石、翡翠等,不仅是拥有了商品基本的使用价值,更在意拥有这些对他心理来说意味着什么,可能意味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意味着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如果一个产品的确很好,但是消费者心理上不认为好,那就冤死了。

一个产业的价值可以从两个方向、六个角度进行价值再造。把某种初级原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比如清洗、提纯,是物理属性的价值再造;再进一步加工,改变分子结构,是化学属性的价值再造;再进一步加工,生物属性的价值再造,直到提出功能因子来。比如大豆,把大豆磨碎煮熟做成豆浆,是物理属性的价值再造;把大豆通过发酵做成酱油,是化学属性的价值再造;把大豆通过生物技术做成纳豆,做成菌丝,做成胶囊,做成能够降血脂的药,这就是功能因子属性的价值再造。这是价值再造的一个方向――改变性质属性。

另一个方向是改变认知属性。让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认知认可。一是品质属性价值再造,二是差异功能属性价值再造,三是社会心理属性价值再造。真正的高附加值产品,一定具有象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贫血人群减少,使用阿胶的越来越少。但是东阿阿胶公司近几年利润却快速增长,2015年同比增长19%。东阿阿胶逆市上扬的背后是什么呢?东阿阿胶的巨大成功正是遵循了产业价值再造的路线。如果就是卖阿胶,真阿胶,不掺假,价值不会很高。如果强调阿胶的品质好、原料好、工艺好,价值就会高一些。如果再赋予阿胶强大的功能,价值会更高。东阿阿胶走的是两个方向结合的路线。把阿胶这种原材料变成了食品。用阿胶、黑芝麻、核桃共同熬出来,做成了一种新的产品――阿胶糕,并做成新的品牌“桃花姬”。

普通的黑芝麻不值钱,因为是初级原材料,如果做成黑芝麻糕能卖48元/斤;再加点核桃,还能再贵点,卖到80元/斤。黑芝麻糕、核桃糕卖的是差异功能属性。放上阿胶,做成阿胶黑芝麻核桃糕,卖到180元/斤。吃阿胶糕有什么好处呢?阿胶能补血养颜,这是生物属性价值再造。如果是“女人三宝”的阿胶糕,可以卖到280元/斤。继续价值再造,如果是女人三宝+文化+历史+秘方的阿胶糕,可以卖到380元/斤。如果再为阿胶糕创新一个品牌――桃花姬,并且赋予文化+历史+秘方+吃出来的美丽等内涵,让阿胶糕有了社会心理属性价值,就可以卖到480元/斤。最后阿胶糕上升到心理属性阶段,桃花姬是具有文化品味的产品。阿胶通过不断升级完成价值再造,价值提升上百倍。这就是阿胶的价值再造路线图。

因此,想把产品价值卖上去,就可以沿着产业价值再造路线图出发。从品牌的方向来说,从品质信任属性上升到功能属性,再上升到社会心理属性。最后,消费产品有社会象征意义,那就成功了。

千载难逢的品牌农业商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品牌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的需求愈加旺盛,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空间逐步扩大,中国品牌农业建设迎来了黄金时期。品牌营销专家韩志辉认为,农产品品牌的发展,首先要充分利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产品;然后再引入资金,通过技术创新、扩大规模、推广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打造名、优、特农产品品牌。

根各地区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农业品牌发展大致归为三大类:一是具有资源和经济双重优势的区域;二是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都处于中等的地区或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互补的中等地区;三是资源特弱或经济特弱地区。但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的农产品行业还处于导入期,还没有形成强势品牌,大量品牌资源被闲置,却是企业品牌占位的黄金时期。

品牌农业是中国未来5年最大的商机之一,在中国品牌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将诞生世界级的企业和品牌。为什么这么说?韩志辉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牌化需求与品牌缺失带来的商机。消费者极度渴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而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使得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优质农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品牌化的农产品则代表了信赖、放心和高品质。现在,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的需求已经向农业全产业链延伸,我国大多数农产品还处于无品牌阶段,优秀品牌农产品更是严重缺失。“吃什么”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想吃放心的、可信赖的品牌农产品却买不到;从米面粮油到瓜果蔬菜,从猪羊鸡肉到海鲜山珍,让消费者耳熟能详、值得信赖的品牌少之又少。然而,这无疑是企业创建品牌的绝佳时期,谁能填补品牌农产品的空白,谁就能把握住商机。

二、区域品牌带来的商机。在我国,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的不同,几乎每一地域都有蜚声中外的区域名品,例如烟台苹果、西湖龙井、阳澄湖大闸蟹等等。但是,很多名优特产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品牌效应,还处于“有名无牌”的阶段――知名度高但品牌化程度低,并且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还有很多三无产品,市场混乱。由于经营主体与受益主体不明确以及区域品牌的“共有性”特征,区域品牌正在被“滥用”。很多区域农产品还出现“株连”危机,一家的产品出现问题,整个区域品牌都会受到牵连,例如,五常大米掺假事件。对于企业来讲,区域品牌蕴含着巨大的产地资源、口碑资源,还有品类资源,只要企业抢占了区域名品资源就一定能塑造出大品牌。

三、互联网时代带来农业品牌迅速崛起的商机。品牌建设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举步维艰的渠道建设、高昂的传播费用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产销不平衡问题,使农产品食品经营者在塑造品牌时一筹莫展。褚橙、柳桃、三只松鼠等互联网农业品牌的迅速崛起,让传统农业企业看到了希望。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思想的运用,可以从金融、生产、渠道、传播、销售等各个环节改造传统农业,并塑造出新型互联网农业品牌。随着农产品食品网购的逐渐普及,将农产品食品搬上电商平台,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建设农产品食品品牌,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发展机遇。网易、联想、京东等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农业,无一不是在抢占商机。

抢占先机 做大品牌

农产品抢占先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抢占品类。如今,食品、工业品的品类已经无限细分,而农产品品类的细分才刚刚开始。如果企业能够在消费者心智中抢先占据了某个品类,并且成为品类里面最优秀的那个,就是最成功的。例如,鲁花抢占了花生油品类,六个核桃抢占了核桃露品类,加多宝抢占了凉茶品类。

二、抢占地域资源。企业要抢占所在区域的地域品牌,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地域品牌是还没有嫁出去的姑娘,谁能娶回家就是谁的。如果从法律层面讲,区域名品属于农产品公共品牌资源,企业是不能独占的;但是企业可以抢占区域品牌的消费者心智资源。区域农产品为什么会成为名品?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产品品质、历史人文等特点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美好印象。企业只要将这种美好印象据为己有,即抢占消费者心智资源,就会赢得市场。

三、赋予品牌价值。企业一定要给自己的品牌赋予价值,品牌的独特价值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为什么要赋予品牌表现价值呢?产品说得再好,消费者一看就不喜欢,肯定不会选择。所以一个好的商品一定是一秒钟看上,一分钟爱上,一辈子赖上,否则企业是没有机会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形象钻理论。品牌形象钻,是一套快速建立品牌价值形象的工具,如果你掌握了这套工具,哪怕你是刚刚出道的新品牌,也会迅速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高价值的形象。

如何从名品到名牌

第一个阶段要策划一个好产品。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够成为品牌,但每一个强势品牌,都有至少一个好产品的支撑。企业发展的初步阶段,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好产品推向市场,能迅速打开市场赚到钱。在这个阶段,企业要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把产品的市场力做到位。具w地说,企业需要在选好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有效策划:首先给产品明确的品类定位;大类确定后,要明确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然后挖掘一个适合目标市场的独特卖点;再给产品取一个目标消费者喜欢的名字;创意一条能够把你的想法传递给目标消费者的沟通语;然后策划一个最吸引目标消费者最喜欢的包装;最后把产品放在目标消费者最容易光顾的销售渠道中,给产品本身赋予强大的市场力,相信好产品自己会卖货。

第二个阶段要打造产品品牌。策划出一个有市场力的好产品,而且在产品有了一定的销量之后,这时候要考虑将产品品牌化,打造一个强势的产品品牌。塑造产品品牌关键的是要提炼出品牌的核心价值,赋予品牌价值感。另外要赋予品牌独特的个性,和同业竞争者区隔开来,并把品牌的个性主张和消费者有效沟通。在这个阶段,企业要强化对于品牌价值的传播,运用整合传播的原则,整合资源,统一主题,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快速形成品牌的价值感,营造强烈的产品品牌氛围。

第4篇:农产品品牌塑造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营销;创新

农产品市场营销就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而实现农产品潜在交换的活动过程。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群体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主体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群体。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的全过程。农产品市场营销概念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和欲望。

1  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

1. 1  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

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类别繁多,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干鲜果品市场等。农产品市场数目基本稳定,交易额稳步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后,现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流通规模上台阶,市场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商品档次日益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日趋看好。

1. 2  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农产品市场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 %~90 %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

1. 3  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

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现代营销业态在近几年也逐步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并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市场地位正在受挑战。另一方面,南京、广州、武汉、上海等地政府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旨在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1. 4  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

现阶段,各种农产品购销主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这些活跃在城乡各地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得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了对接,改变了过去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他们的出现带动了上游生产基地的发育壮大,带领农民走向市场,帮助农民致富,为地区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创新

2. 1  农产品市场经营观念的创新

随着农产品相对过剩时代的到来,客观迫切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抛弃农产品运销观念,确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农产品市场营销是一个比农产品运销更为广泛的概念,农产品市场营销要求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不仅要研究人们的现实需求,更要研究人们对农产品的潜在需求,并创造需求。农产品运销观念强调的是以自己的生产为前提,如何把生产出的农产品运输出去并完成销售,考虑的是如何把产品变成现金。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考虑的是如何通过生产、传送农产品以及与最终消费农产品有关的所有事物,来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的需求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出发点、中心点和归宿点。

2. 2  农产品营销战略与策略的创新

农产品市场营销围绕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化,综合地运用各种营销战略与策略,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实现企业增长和利润的实现。这就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充分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的“10PS 组合(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市场优先、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 ”。

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源于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深入调查和细致研究,通过市场研究,发掘潜在需求,捕捉市场机会。根据一些细分变量来分割市场,进行比较、评价,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自己为之服务的目标市场,针对它的需求特点开发适宜的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实现产品的既定目标。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下,资金紧张,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一般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和促销,往往还要依靠“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个策略。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支持,引导百姓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公共关系达到宣传促销的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还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为农产品营销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2. 3  农产品品牌决策与管理的创新

品牌管理是通过创立一个好的品牌,培育品牌、扩张品牌和保护品牌,奠定品牌优势,塑造驰名品牌,积累品牌资产。品牌管理过程实质是一个就品牌资产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步骤的规划和创新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塑造高资产的品牌。

创知名品牌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开展,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开始有意识地应用品牌策略。事实上,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依靠品牌优势,逐步建立农业产业规模优势,最终使农业产业得到进步和完善的过程。没有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和扩张,没有农产品品牌的优势,就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也就不能彻底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以及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  王凯. 品牌营销模型研究[J ] . 市场周刊,2004 (10) :22224.

第5篇:农产品品牌塑造范文

差距――普通产品与品牌产品

什么是包装语言?通俗来讲,就是在产品包装上,商家通过文字、图形、符号的设计与编排,想要表达些什么,以及如何表达。就好比同样的意思,不同人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或直接或委婉,或粗俗或优雅。衡量农产品的包装语言,要看它是否符合传播规律、是否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是否有利于塑造农产品的品牌。

近年来农业圈涌现的褚橙、柳桃、潘苹果之类“网红”都是商业化运作的成功案例,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他们的包装也有许多可取之处,是成功运用包装语言的典范。对消费者而言,对产品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包装。把褚橙包装和常见的冰糖橙礼盒装比较,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来看褚橙的包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褚橙第4季”,点明了产品品牌,又通过季度的概念,体现出该品牌的延续性和持久性。右下角的“匠心橙意”是产品的口号,也是褚橙呈现给大家的印象――这是一款倾注橙农心血、蕴含“匠人精神”的产品,赋予了褚橙精神内涵,提升了褚橙的文化品位。左上角是中间商品牌“本来生活”的logo,用严谨的黑体字注明是“褚时健官方授权”,表明流通渠道的正宗性,以“褚时健”“褚橙”这些强IP进行背书。“谢谢您,爸妈,从现在开始,换我来照顾您”是一个简短的文案,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场景和消费理由:给长辈送礼时使用,表达感恩之情。该文案组成一个系列,为消费者构建不同的消费场景。

从包装语言整体运用来看,褚橙在外包装最黄金的正面位置,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产品品牌、中间商品牌、产品内涵、消费场景,并运用热门IP背书,虽然没有运用“香甜可口”“鲜嫩”等常见描述品质的词语,但其品质在包装语言里已处在“不言自明”的地位,超出普通包装语言运用水平,在更深精神含义层面进行了塑造。

相较而言,下图的“冰糖橙”更符合消费者对一般农产品包装的认知。“冰糖橙”三字运用了大字号,十分醒目,但字体、色彩方面的运用更像是一款文化用品。“香甜可口,纯正品质,健康好礼”给予消费者积极的心理暗示,但过于泛泛,与冰糖橙这一产品没有直接关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车轱辘话。这款包装最大的问题在主题方面:没有说明产品的品牌,既没有说明生产地――区域公用品牌,也没有说明企业名或者产品名。仅从外包装看,无法体现该产品较之竞品的特点与优势,也没有为消费者复购提供便利――假如消费者喜欢这个味道,下次可以去哪里买、又该买哪个品牌呢?很多农业经营者都在抱怨自己的产品明明不差,但为何产品总是卖不上好价钱,“土里土气”与“时尚新潮”,普通产品与优势品牌在包装语言上的差距可见一斑。

方向――讲好包装语言,打响产品品牌

有些农业经营者说,农产品土里生、土里长,包装“土气”点也好,说不定消费者就是喜欢这种“土劲儿”呢!消费者青睐土地里生长的天然农产品不假,但从消费心理来看,消费者真正喜欢的是“土”的内涵――原汁原味、原生淳朴,原生品味,而不是“土”的形式。换言之,有些农产品的包装真是土也没土出样子来,土的没有品味。

我国农产品包装语言之所以出现“土”问题,很大部分原因是农业经营者更多注重农产品包装的物理功能,忽视了包装的营销功能。包装赋予农产品外在的保护层,有着保护产品、方便储运、降低损耗等基本作用。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包装还肩负着促进销售、增加利润的重任。从营销角度来讲,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并不了解产品本质,需要借助于包装设计、品牌背书才能明白。包装语言是农产品品牌构建的重要内容,是品牌的“面子”。产品包装是消费者眼中品牌形象最直观的体现,是产品在品牌推广和宣传中最直接的承载媒介,是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设计一个好的产品包装,讲好包装语言,就是在维护自身的品牌利益。

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多、流通半径有限、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不可能也不需要像快速消费品一样,在品牌、包装上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成本。但这也绝不意味着低成本就没法设计好包装。即便是小农户、小农企,没有专业营销团队,甚至没有营销预算,但在必要的产品包装上花点心思,也是可以讲对、讲好包装语言的,至少不会再犯“不明所以”“言之无物”“乏善可陈”之类的低级错误。

技巧――农产品包装语言说些什么,怎么说?

在外包装的方寸天地上,要向消费者说些什么?怎么说才能让消费者信服、喜爱并愿意购买?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和产品策划人员需要首先搞明白的问题。

其实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包装上的“语言”无处不在。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上,细心人会发现成箱成捆批发的大路货也有自己的“语言”。在包装箱上,会有一些外人不明所以的奇怪符号,细看多半是潦草涂写的人名:王、马、李。这些简称是用来标注货源上家的,也是农产品包装语言的雏形,起到区分、追踪、提醒的作用。

无论农产品的包装发展到什么程度,其包装语言的最基本作用还是与潦草的姓名相同。但当一些农产品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市场化领域时,反而没有发挥好包装语言的作用。

比如,很多水果把包装上的黄金位置留给了“苹果”“香蕉”“猕猴桃”几个大字,没有或者把自己的品牌名称放在角落。水果售卖有特殊性,不同品种间的替代关系较强,所以要在包装上突出自己的品种。但只有品种不见品牌则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把自己的产品放在一个可以任意替代的层面上与其他产品竞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丧失市场主动权。要在包装上突出自己的品牌,让消费者不仅看到你的产品,更让消费者看到、想到某一品种就想起你的品牌,这是塑造农产品品牌的基础。

除了品种与品牌之争,包装语言设计中还要注意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的用法。二者先谈哪个?包装上是标注“眉县猕猴桃”还是“齐峰猕猴桃”?是标注“烟台苹果”还是“泉源苹果”?是标注“东北大米”“吉林大米”还是“梅河大米”?

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的使用还要根据市场实际来判断。如果产品品牌足够强势,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超过区域内同类产品时,就可以以产品品牌为主,兼带区域公用品牌,塑造该产品是区域内同种产品龙头、代言人的形象;或只使用产品品牌,方便品牌管理和把控,避免受到区域内其他品牌的影响。比如,陕西眉县的齐峰果业是当地猕猴桃产业的龙头,其自身品牌过硬,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如果强制齐峰果业使用“眉县猕猴桃”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就等于把齐峰果业和其他小企业的猕猴桃掺杂在一起,体现不出来齐峰果业的优势,浪费了齐峰果业辛辛苦苦积累的品牌影响力,也为发展区域公用品牌树立了一个坏榜样:如果企业品牌得不到尊重和保护的话,大家对区域公用品牌都只想索取不想投入,区域公用品牌会缺乏长期发展动能。

第6篇:农产品品牌塑造范文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是保证人类生存的根本因素。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经济是否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对社会安定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应围绕优化市场环境、加快农业科技产业的创新、加速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调整相关农业产业化结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建立品牌,发展农业经济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区域性农业特征与历史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区域的人群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人文自然环境等。作为历史的传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农业产业可以通过这种历史的积淀吸取文化养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明形成新的产业优势,结合人文、地理、民俗、特色从而塑造属于本地的特色农业,形成个性更加鲜明的农业产业品牌。生产出拥有地域特色,同时又有着独立自主品牌的农产品,赢得市场和客户的认可和信赖。通过品牌的树立为农产品重新赋予了新的内涵,反映出农产品的功能或者特性,在融入农业文化情感增加了产品与终端消费者的交流,让消费者从心底接受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信赖的农产品,最终达到主动购买此品牌的一系列农产品。对于农业产品品牌的树立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根据农产品的特性、终端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外在社会形态,例如文化传统、产品价值观、市场供需情况等。力争塑造出一个与目标市场一致的品牌形象,例如提到该品牌的大米,消费者就会想到这个品牌的相关属性,如品种、质量、价格、安全、营养等,这样的品牌肯定就是成功的。

 

2品牌信誉机制的建立

 

当今社会声誉信任是最起码的商业操作准则,而品牌的声誉靠的就是产品的质量,所以产品的质量对于一个品牌的树立至关重要,只有注重产品质量的品牌才会有竞争力。同时,应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树立诚信交易企业意识,自觉的维护自身农业企业形象,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自查自检机制,加大力度强化消费者与农业企业品牌之间的关系,逐步推进和树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提高农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口碑。组织建立各种合作团体鼓励广大农民参与进去,开办相关科学技术培训课程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整体综合素质,只有这样的农产品品牌形象才能更加持久发展。当农产品市场的价格与农民团体的声誉有了直接关系的时候,声誉的好坏又取决于其所提品的质量,此时农民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便会主动参与各类农业团体活动,可以通过这些农民团体对农民生产进行管理,有助于帮助农民提高农业产品的生产质量。可以采用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农民以农业工人的身份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农业活动,让农业生产正式成为新时代的新型职业。新农业模式的建立也是品牌声誉树立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农业向市场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快速稳步发展。

 

3 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3.1 科技为本,科技兴农,科技创新为主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农产品是否有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后体现,其决定于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农民的技术水平、农业产品的质量安全等一系列因素。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要通过优质的原材料,这是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本前提,这个前提包括:农作物种子生物工程、水产良种工程和畜牧良种改良工程。加强良种科技的投入促进科技技术的创新,帮助农业科技企业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形成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两方合力的新局面,进而加速构建高水准的农业科技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农业理论快速转化为农业应用技术。

 

3.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能作用,让更多的农民学到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对应市场适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通过建立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农产品遗传育种、病虫害的变化规律和预防技术以及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的规律,包括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基础项目研究。通过努力建立起高效、开发、协作的产业运作机制。完善各项科研技术成果和技术咨询中介服务体系,落实其研究、开放、经营等各项职能,拓宽农业综合服务内容。有效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经济效益。

第7篇:农产品品牌塑造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建设;市场定位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70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品牌是一种符号和象征,农产品品牌是用以区分与其他同类产品的一种标志,也是农业产品质量的承诺、契约,它被用以识别农产品来源、出处、质量、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品牌不仅是可以合法保证农业产品独特性的工具,也是可以满足顾客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标志,品牌是农产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1 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农产品品牌的认识不断加深,农业化建设也迈入了新的纪元,但由于缺少品牌规划、经营主体资金薄弱、品牌的混乱以及对品牌的保护力不足使农产品在竞争力和附加值方面变得薄弱。

1.1 缺少品牌规划

缺少品牌定位。农产品品牌特点不明显,对目标市场的选择模糊,这使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缺少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的灵魂,很多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往往只注重于表面功夫,农产品的经营主体没有根据自身的状况和自身的产品特点进行品牌的核心价值建设,他们往往只注重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而忽略了自身的品牌文化。

缺少品牌战略,品牌寿命短。农产品的经营者往往习惯用广告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有的经营者不惜用重金造名造势,却忽略了将农产品的品牌战略分解到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品质、特色、渠道、广告、促销和服务等方面,使这些农产品品牌可能名盛一时后却又消失得无阴影无踪。

1.2 经营主体资金薄弱

我国农产品经营者主要是以分散的个体农户为主,资金积累缓慢,加上地方政府资金有限,使集体经济规模小,制度组织方面也不够完善,使有些农产品的经营者形成不了自身的品牌优势。

1.3 品牌的混乱

农产品经营者对品牌的认识混乱,有些经营者认为产品就是品牌、知名就是品牌、商标就是品牌、形象就是品牌,他们往往混淆这种基本认识,在产品畅销时没有把市场优势转化为品牌价值,结果就是产品和品牌一起退出市场。仅依靠经营产品的知名度、商标、形象来提升品牌价值是不够的,品牌的功能、质量也不能涵盖品牌的全部意义与价值,当前的消费者更注重于品牌的产品、服务、所以农产品经营者要注重品牌的象征意义。

1.4 品牌的维护力度

任何产品都有自身的品牌生命周期,然而农产品经营者容易忽略这个问题。农产品经营者在策略上的目标是使自己的品牌成为品牌的先锋,在产品处于成长期时,企业利润与规模同步增长。农产品经营者经常会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盲目扩张、求大,使品牌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在农产品品牌进入成熟期时,农产品经营者没有对市场及其产品进行改进和创新,最后使产品和品牌走向衰亡。

2 农产品的市场定位策略

农产品的市场定位要源于实际的市场需求,经营者应根据市场情况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来进行市场定位,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使顾客更信赖,具体策略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2.1 完全竞争策略

选择这一类策略的农产品经营者在资源、销售渠道、资金、产品质量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优势,他们会采取与竞争对手相同的营销策略在市场上进行针锋相对的竞争。而这一类的农产品品牌谁的实力越雄厚,谁的品牌效益就越突出,但如果实力不如竞争对手,他们将会处于劣势,直到竞争失败。

2.2 填补市场空白策略

选择这一类策略的农产品经营者愿意去开发新的产品,采用新的观念。他们会将重点投放于新的、尚未被别人占领,但又为消费者所重视的产品,用于填补现有的市场空白,所以这一类农产品的品牌会快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使农产品的经营者更加快速地获得品牌效益。

2.3 扬长避短策略

选择这一类策略的农产品经营者会意识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资金、资源等一些方面不具有优势的情况下,选择独特的策略,比如:产品只在当地才具有生产条件或者该类农产品只在当地才有,其他城市没有、运输、不能经常到市场购买该类农产品的消费人群等,这类农产品的品牌相对来说更加接地气,具有习俗、文化方面的特色,是在当地市场上广为人知的品牌。

3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竞争优势

3.1 差异性优势

农产品经营者在品牌建设上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目标市场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取利益。所以农产品的经营者必须明确自身对于竞争者的差异性,而这些差异性就会形农产品经营者在品牌建设上的不同的竞争优势。

产地差异化:中国地域辽阔,这是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依托,根据地域上一些自然条件上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特点,使农产品品牌具有不同地域的竞争力。

服务差异化:在农产品销售、顾客的咨询、售后服务等环节,采取差异化服务,突出自己的优势。

渠道差异化:指通过供货渠道、运输渠道、销售渠道的不同所形成的品牌文化上的差异。

形象差异化:不同的形象有不同的寓意,这也会形成不一样的品牌风格。

3.2 国家政策上的优势

近年来国家重视农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把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营销、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作为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政策、组织、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为推动农产品品牌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4 品牌塑造方法

第一,注重品牌富农。品牌富农是提高农产品经营者收入的根本途径,利用其自身资源和生产优势,从传统的产品经营转向品牌经营方向上发展,并充分利用国家及地方在发展规划、资源利用、相关机制优化及相关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优势,进一步实现农产品品牌建设。

第二,在品牌建设中强化创新意识。农产品经营者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中要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自身观念,加强品牌意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新颖、独特、稀少的农产品,并注重其产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等方面。此外,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品牌宣传力度,使民众对产品更加放心,使产品品牌朝着更加健康,更加注重科学的方向发展,丰富品牌内涵,刷新品牌形象,使产品的影响力增加。

第三,充分利用资源合作的优势来加强农业产品的品牌建设。国家组织的一些农业合作社是农业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平台,该平台可以使农产品的经营者之间优势互补,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使农产品的经营者在资金、信息、技术、市场、销售、生产及物流上形成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从而使农业产品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使农产品的经营更有计划性与针对性,提高了农业经营者的农业生产水平。

第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社会充分关心、支持并保护名牌农产品的开发,提高品牌建设力度和保护农产品的品牌效益。在充分完善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资金、技术、贮藏、加工、保鲜、运输和销售等系列化服务机制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农委、工商管理局,质检等相关部门要完善相关政策,制定有效措施,从而更好地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农产品品牌的合法权益。

第五,加强品牌延伸战略。充分了解纵向延伸与横向延伸两大品牌延伸策略,再延伸品牌的选择方向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当某类产品的利润空间不大,竞争过于激烈时,经营者延伸到新的产品类别才是明智之举。与此同时要设计好延伸品牌的营销计划,当农产品的经营者明确了延伸产品之后要对其进行推广,从而更好地形成品牌特色,最后评价该产品品牌延伸策略的成败,并总结出延伸的产品是否取得了好的业绩,延伸的产品对母产品的影响,充分分析才能更好地建立农产品的延伸品牌。

5 结 语

发展品牌农业是农业发展趋势,我国如何做强农业,是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农产品品牌建设还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还需要农产品的经营者对于品牌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形成品牌优势,也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为农产品品牌注入源源不断的血液,加强品牌延伸,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汪.中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状与对策[J].岁月,2011(1).

[2]廖松.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

[3]张雪峰.家庭农场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研究[J].甘肃农业,2014(17).

第8篇:农产品品牌塑造范文

关键词:河南农产品;品牌建设;建议

一、有关品牌理论的研究动态

对品牌理论的研究一般认为,国外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代表为Levy在《产品与品牌》对品牌内涵进行规范;60年代AMA给出了品牌的权威概念;Aaker、Keller、Park、Jaworski、Maclnnis等学者在其文献中提出了品牌资产、建设、延伸、管理理论等;2000年之后BlackstonM、Aggarwal、Newman、Gross等,主要围绕品牌关系概念模型、品牌关系交往规范研究等进行研究。国内对品牌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末,主要代表为卢泰宏、邝丹妮研究的整体品牌设计问题;王新新在其文中揭示出品牌的实质,构造了品牌成长方式的整体框架;何建民指出了名牌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创造名牌产品的通用理论模型;余明阳在其发表的文中构建了品牌学科的理论框架。孙曰瑶、刘华军品牌引入经济学;卢泰宏、吴水龙等在《品牌理论里程碑探析》中对品牌理论的发展演进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二、国内农产品品牌理论的研究动态

从有关数据库中搜集的CSSCI文献中,2008―2013年有关农产品品牌文章中,主要包括:张可成、王孝莹的《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战略研究》,通过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对农业企业以及农户的作用机理,分析实行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战略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其在《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分析》文中讨论了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郭红生在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的水平营销策略》从地理性、区域性的视角出发,认为对水平营销策略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使用,可以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王玉莲在《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与政府支持研究》中总结出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化的三种主要模式,根据近年黑龙江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成果,对全国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政府行为进项了分析和建议。

三、对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1.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的现状

河南省十大名牌:新飞、莲花、双汇、平高、金星啤酒、白象、洛玻、湖雪、月月舒、博大。其中依托农产品发展起来的名牌就占一半。但是突破区域限制,河南省这些农产品品牌中的佼佼者在全国内处于何种地位呢?双汇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肉类品牌,三全和思念处在冷冻速食产品的前列,白象方便面则受制于康师傅、统一等品牌,形象定位在低端市场。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主要为:

(1)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识及成效逐渐凸显

河南省也依托本土优势,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逐渐成就了著名的品牌:信阳毛尖、灵宝苹果、原阳大米、莲花味精、双汇食品、思念食品等。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一部分农产品品牌在市场的竞争中暗淡下来。同时,诸如双汇、思念、三全等企业通过在品牌建设中的努力得以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河南省农产品的名片。近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及多地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使得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凸显出来。河南省依照国家政策方针扶持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2)逐渐壮大龙头企业,为农产品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依托

作为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力,河南省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截止到2012年8月底,河南省公布了调整后的635家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提升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人才,不断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我省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逐渐形成河南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的同时,在农产品品牌意识加强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

(1)品牌价值与品牌质量保护力度不够,导致产品在价格与定位处于劣势

名牌就是质量,名牌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农产品的品牌首先要以产品的质量为依托,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往往会使品牌的形象遭受损失。而目前河南省的农产品给市场传递的品牌形象多以廉价、初级及特色不明显为主。品牌形象上的弱势地位往往会在价格竞争中体现。比如,同样最为粮食蔬菜的产地,山东省却在品牌立上优于河南省,同样是精品大米,原阳大米优于在产品加工创新上的不足而逊于东北大米。上述实例无疑为河南省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借鉴,树立品牌,更重要的是经营和提升品牌内在价值。

(2)企业的品牌建设意识仍需加强

虽然依托本人土资源优势、区域和政策优势,目前已经成就了双汇、莲花、思念,大用等多个农产品品牌。为提升河南省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做出了表率。但在众多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品牌经营管理相对滞后。以双汇的品牌发展为例,依靠渠道建设、产业链相关多元化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双汇成为肉制品的领先品牌。反观双汇发展中的不足,品牌管理水平低下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双汇瘦肉精事件出现之后,如何维系公关关系以及品牌形象的重塑都对双汇品牌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培育和发展一个优秀的品牌,不可能离开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品牌成长的必要条件。

(3)河南省农产品品牌特色不突出,团体品牌缺失影响企业品牌

截止到2010年,河南省的食品行业中,拥有26个国家名牌产品,15个驰名商标,210个省级名牌产品。“河南制造”已经凸显出河南省农产品的特色。另一方面,在河南省粮食加工转化能力的背后,除了突出品牌之外,众多小品牌被淹没在市场之中。品牌特色和品牌影响力不足是众多农产品龙头企业崛起的同时不容忽视的问题。外由于团体品牌的缺失,也影响了单个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四、对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农产品品牌意识,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

在品牌化时代,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品牌及农产品品牌研究的深入,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供更充足的理论依据。品牌意识建立除了政府行为的引导,农户与企业的对接,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同时也为农户树立品牌意识提供了保障,以及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品牌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依靠且企业的管理。农业品牌的建立、塑造与经营业可以借鉴二三产业的经验,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技术和质量,更好地在广大消费者中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2.提升农产品品质,创新产品,保障品牌质量

开展集约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摒弃农户分散化经营,依靠龙头企业的资源技术优势,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为品牌建设提供支撑。保证农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要使品牌得以长久发展,单一的产品和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创新产品的同时要明确产品的市场定位,将自身与竞争者区别开来,同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逐渐在消费者群体中树立高品质的品牌形象,并持续经营。

3.突出农产品的品牌特色,进行品牌整合,着力发展优势品牌

河南省在农产品资源也体现了区域特色,并形成了多个地方特色的品牌。但是特色农产品长期服务于中低端市场,削弱了其品牌竞争力,仅有少数品牌为消费者熟知,形成了名牌数量少,产品竞争力弱的局面。要凸显本省的农产品品牌特色,必须从基础设施、市场机制、企业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努力。笔者依据自身理解,可以进行资源整合,依托本土优势品牌、优势企业的优势地位,对众多实力不足的企业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为品牌整合、建设与经营提供更充实的基础和平台。同时在已有的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基础上,对优势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优化建设,延长农产品的生产链,保证质量的同时,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内在价值。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可成.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理论与实践.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卢泰宏,吴水龙,朱辉煌.何云.品牌理论里程碑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

第9篇:农产品品牌塑造范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品牌整合;战略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087-03

[基金项目]本文是2007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品牌战略问题研究:以丽水市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批准号:07FCYJ001YB)

[作者简介]江小毅,浙江省丽水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浙江丽水323000)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农业部在前几年实施名果、名茶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品牌农业建设,为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础。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农业部门依靠科学技术,积极创立品牌、争创名牌,走上“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之路”,着力打造品牌农业,获得有关部门认定的名、优品牌的农产品逐年增多。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品牌众多,但名牌不多,大多数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面对着当前农产品国际化的严峻挑战,如何进一步整合品牌资源,突出重点,推进名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已迫在眉睫。

一、农产品品牌整合的含义和意义

品牌整合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品牌管理方法,所谓农产品的品牌整合是指农产品生产企业通过改造、改组、跨地区、跨行业开展经济联合和兼并,实现品牌扩张目的的一种行为,是快速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品牌的最佳实现形式。它包含三层含义:①对现有小品牌进行提炼,逐渐形成一批强势品牌;②对现有强势品牌进行锤炼,逐渐形成一批农产品名牌;③对现有农产品方面的质量安全认证进行规范,特别是应对目前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三套认证体系进行“整合”,以改变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无所适从”的局面。

市场竞争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已过渡到品牌竞争阶段,品牌竞争的核心体现在是否塑造了强势品牌,是否培育出了名牌。农产品与工业品相比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人们记得的往往是一个地域的一个特色优势产品的总体名称,如西湖龙井、金华火腿、黄岩蜜桔等,因此以往天女散花式的品牌结构已经显现出了种种弊端,若要使我们现有的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必须进行品牌资源的整合,通过小品牌之间、小品牌与大品牌之间的重组兼并和引导,提高农产品的集中度和知名度,进而培育特色名牌、拉动地域经济增长。实践证明,一个农产品品牌成长的过程,就是品牌整合的过程,谁率先推进品牌整合,谁就获得竞争的优势。

二、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品牌建设主体分散,开发规模不经济。从世界农产品品牌的成功经验看,多为先有规模,后有品牌,规模支撑品牌。但我国农产品组织化程度低,经济实力薄弱,农业企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特点,使农产品品牌不论在地域上还是在产业链环节上,都存在一定的分散性。目前虽然我国有很多特色农产品已经建立了自有品牌,但多品牌、少名牌,品牌的覆盖面相对较小的现实格局,难以形成合力,无法与国际化的知名品牌相竞争。

2.名牌战略认识不足,缺乏长效机制。由于长期小农经济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一些地方政府对品牌农业引导不力,认为创品牌是企业的事,与政府关系不大,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对品牌战略管理工作不到位,对名牌评选,缺乏统一规范,也没有体现市场选择,大多是重申报、重评选,但缺乏品牌后续跟踪管理;政府品牌扶持政策连续性不够,扶持效应不明显。

3.缺乏品牌危机管理机制。地域农产品品牌由于其共享性,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近年来,不少知名地域农产品品牌如“重庆火锅底料”、“龙口粉丝”、“金华火腿”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被媒体曝光后,其直接后果是地域产品遭到“封杀、撤柜、禁止出口”,导致空前信任危机,销量一落千丈,许多知名企业蒙受不白之冤,也给产地形象抹黑。因此,即使是具有良好形象的地域农产品品牌也应加强危机管理。

4.产品质量不稳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从“三鹿”有毒奶粉事件引起的全国乳制品行业的信任危机告诉我们:质量是农产品的生命线,是农产品创品牌的根本。没有高质量,就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品牌。商品质量是品牌资产的物质基础,标准化生产是创品牌前提,农产品的易腐性和季节性,决定了其“保鲜”是农产品销售中的重要问题。然而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粗放的小生产经营,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操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在生产经营中,往往带有极大的盲目性,难以建立符合名牌产品的运作程序,这种生产分散经营,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是很难保证名牌产品的质量。

5.农产品深加工不足,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农产品普遍存在产品档次不高,缺乏科技含量的问题。在农产品品牌化经营过程中,从种苗的培育到产品的生产,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持。

三、影响品牌整合战略的主要成因分析

1.政府因素。一个农产品优秀品牌的创立,首先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包括政府资源的投入。虽然品牌整合归根结底是市场运作的过程,但是让众多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自然淘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有可能会错失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最佳机遇期,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稳定发展。因此,政府应转变职能,牵头起草品牌整合的原则、目标以及方法、步骤,提出具体配套措施。并引导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让其通过市场竞争,用高品质的产品、科学的市场运作,尽快整合同类的小品牌,使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

2.农户和企业因素。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农户和企业主体建设是关键,因为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其基础和重点在于农产品的产出过程,自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来,农户和农业企业共同成为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主体。如果农户和农业企业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就会影响市场主体创立品牌、经营品牌、保护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散的小农户由于其生产规模极小,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弱,对市场反映较慢,往往生产极具盲目性,产出的农产品市场认同度低,不利于农产品品牌的打造;而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生产企业,往往只注重提高其附加值,忽视农产品自身的品质。

3.农产品自身的差异性。品质是打造农产品品牌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产品品质差异越来越大。一方面不同的农产品品种,其在色泽、风味、香气、外观和口感等品质上会有很大差异。这些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另一

方面不同区域的地理、气候等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品质的形成,即使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区域生产,其品质也存在差异。其次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会对农产品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4.生产规模和经营方式。品牌的创立需要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使生产的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从而扩大某一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力。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很小,农产品的商品率低,技术含量低,难以独立建立各自的市场营销渠道,稳定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影响品牌形成的又一障碍。因此,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的日益国际化。必须设法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促进中国农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四、实施品牌整合战略的对策

1.政府制定激励扶持政策,引导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品牌资源共享机制。针对目前农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政府有必要从全局出发,协调配合、集中政策及财政支持体系的力量,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预算作为实施农业名牌战略的启动资金。通过适当提取农业技改费、返还土特产品税等办法,以及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国内外客商进行农业投资,整合品牌资源,并对农产品品牌的整合加以必要的引导、激励和扶持,逐步淘汰、合并一些规模小、素质低、效益差的杂乱品牌,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为载体,创立行业集体商标,建立统一的行业准入标准、生产操作规程、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经营行为规范等行业规则,实行行业自律,建立地域性农产品品牌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区域内农产品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2.加强以品牌生产为龙头的农业企业化组织建设。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政府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以品牌开拓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组建农民生产专业化团体,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支持以品牌生产为龙头的农业企业化建设,对其扩大再生产给予优先贷款,在区域开发、基地建设和产品生产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集中优势,争创名牌。通过龙头企业基地、订单、股份合作等途径,以利益为纽带,以品牌为载体,将分散的千家万户联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品牌农产品群体,作为农产品品牌战略的组织依托,积极推行标准化“统一”管理,辐射带动基地和周边农户,带动农产品品牌发展。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组织,给予必要的经济帮助,促进其生产水平和经营能力的提高。

3.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区位品牌。区位品牌往往蕴含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它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使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是20世纪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为有效保护本国特色产品而采取的重要制度体系,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中所认可的通行保护规则,地理标志产品由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在法律上受永久保护,对推进区位品牌具有明显作用。因此,要积极开展品牌经营,尽快把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农产品申请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形成区位品牌。产业区位是品牌的重要组成要素,空间布局是规模经营的前提,而规模经营则是品牌整合的基础。由于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有赖于大面积的生产基地和大量的生产经营者为其提供统一质量标准的农产品,因此要以各地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为前提,加强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积极培育农业特色块状经济,努力建设一批拥有一定规模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区。

4.建立地域农产品品牌危机管理机制。企业除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保障质量外,必须建立地域农产品品牌危机管理机制,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针对地域农产品品牌危机的预防、处理以及如何挽回地域农产品品牌的声誉等,编制专门的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鉴于农产品影响面往往较广,建议政府牵头成立会同工商、质监、经贸、农业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地域农产品品牌危机处理领导小组,建立危机善后处理机制,在发生农产品品牌危机时,协调一致,及时控制危机的蔓延。企业做好沟通披露信息工作,处理好与各级新闻媒体、政府、专家与公众的关系,认真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尽快恢复地域农产品品牌形象,争取化危机为转机,使原有的品牌继续生辉。

5.加强农产品质量控制,建立品牌质量认证体系。在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过程中,按标准组织生产管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安全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是打造品牌的基石。一整套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应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技术标准系列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坚持把全面质量管理贯穿始终,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产品质量监测,稳定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实现品牌标准化管理。针对品牌整合之后产生一些区位品牌,更要注意品牌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管,除注意一般性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外,还应特别注重产品保真认证和产地认证,这是保护区位品牌的基本手段,防止产业聚集区以外的产品滥用区位品牌,损害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