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范文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第1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范文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〇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

一、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和《北京皇城保护规划》(以下统称《保护规划》),保护古都风貌,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本市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迁入保护区人口数量控制、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等相关工作,执行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保护区是指市政府批准公布的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

本规定所称房屋包括不可移动文物、房屋、院落等地上物。

本规定所称保护区居民是指在保护区内有本市常住户口和正式住房,并且长期居住的居民。

第三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体现历史风貌为宗旨,坚持科学规划,有效保护,有机更新,合理利用,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逐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保护规划》要求,拆除违法建筑,降低人口密度,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对符合历史风貌的房屋进行保护和修缮,对不符合历史风貌的房屋按照与保护区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原则逐步进行改建。

第四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原则是:

(一)保护和恢复保护区的整体传统风貌,保护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原貌。

(二)落实《保护规划》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相结合,坚持统一规划、市政先行、有机更新、循序渐进。

(三)保护区保护与旧城外开发相结合,修缮保护与综合整治、加强城市管理相结合,降低人口密度。

(四)政府投入和房屋产权人或使用人合理负担相结合,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多方面积极性。

(五)由区政府结合各保护区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推进实施。

二、落实《保护规划》的重点和原则第五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规划要遵循《保护规划》,其他规划如与《保护规划》存在矛盾的,以《保护规划》为准。

第六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保持与保护区的空间格局、建筑体量、尺度、形式、色彩等传统特征相协调。

(二)保存胡同肌理、传统四合院的原有格局。

(三)保存不可移动文物和其他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建筑构件等历史遗存。

第七条保护区的各类建筑应按照《保护规划》分类,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保护和整治。

(一)文物类建筑应依据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和法规对其进行严格保护。

(二)保护类建筑只可按原有建筑格局和建筑形式进行修缮,不得拆除、改建和扩建。如确需对其内部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应保留原有格局和外貌。

旧城内被确定为保护院落的,按照保护类建筑进行管理。

(三)改善类建筑应以修缮为主。属国土房屋行政主管部门鉴定的危房,可按历史格局和外貌翻建。

(四)保留类建筑原则上应该保留,需要改建时应恢复传统建筑形式。

(五)更新类建筑应严格按重点保护区的空间格局、建筑体量、尺度、形式、色彩等传统特征拆除改建。

(六)整饰类建筑应按照保护区传统特征进行整饰或改建。

第八条保护区应保持原有的胡同格局,原则上不得对胡同进行拓宽,确需贯通或拓宽的,应按《保护规划》实施。

第九条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胡同内布置市政管线时,应保持该保护区的传统风貌,原则上不得改变原有胡同的尺度和走向。

(二)在原有胡同基础上布置市政管线时,原则上应按规范要求实施,胡同宽度不够、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经技术规范制定或管理部门确认后,可以采用相关技术措施予以解决。

第十条保护区园林绿化的规划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须保护历史名园及其遗存。

(二)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注册挂牌的古树名木和《保护规划》确定的“准保护类树木”,须按《保护规划》落实保护责任。

(三)应采取传统的绿化形式进行绿化。

第十一条在保护区内,不得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牌匾标识、标语及宣传品,不得擅自架设各种管线。

三、组织实施第十二条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主要职责是:制定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计划;依据《保护规划》编制保护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方案》)和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组织拆除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积极争取和运用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专项资金,组织建设或筹集保护区定向安置用房,落实居民外迁等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第十三条保护区周边及区内主次干道、胡同等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保护规划》和保护区风貌保护要求一次完成,由市、区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其中,保护区外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电信等管线,分别由各专业单位负责落实。保护区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电信等管线及非主次干道整修、绿化等附属工程建设费用及所涉及房屋的拆迁补偿费用(以下通称附属工程费),由区政府负责落实。区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方案》中参照以下原则和标准确定附属工程费的分担办法:

留住的产权人现住房面积部分,可减半分担附属工程费;在规划允许的前提下,留住的产权人修缮后增加的不超过10平方米的厨房和卫生间部分,减半分担附属工程费;除上述之外的其他住房面积,全额分担附属工程费。

第十四条各区政府组织编制的《规划方案》应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各区政府组织编制的《实施方案》应包括:房屋及人口现状,逐幢、院、片的规划设计及房屋保护和修缮措施,外迁人口数量及相应定向安置用房的位置和规模,留住和外迁政策等内容。在《实施方案》审定前,应邀请有关方面专家论证,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居民代表意见。

《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经批准和审定后,应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原则上应统一组织实施。在实施之前,应先进行非主次道路整修、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等附属工程建设,为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创造条件。在组织实施时,可结合各保护区实际情况,以院落或者若干院落为单位进行,也可以采取土地置换或整合的方式。

第十六条加强保护区综合整治工作,拆除保护区内违法建筑,落实产权人的保护和修缮责任。由区政府根据保护区居民外迁情况、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实际需要,负责具体组织落实。

第十七条自本规定之日起,保护区应实行迁入人口数量控制性管理,由市公安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另行制定具体办法。

自本规定之日起,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保护区房屋出租出售市场管理。对出租出售的房屋,应依法征缴相关税费。原土地属于划拨的,须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

第十八条市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区政府开展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结合各区的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计划,按年度向各专业单位下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保护区居民及其所在工作单位和房屋产权单位,要积极配合和支持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

保护区居民属于廉租住房对象的,可不参加摇号排队,给予优先配租。

四、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的措施第十九条建立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专项资金。在2008年前,根据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年度工作安排,市、区分别按年度安排相应资金,主要用于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其中,市对区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办法由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保护区下列单位或住户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外迁:

(一)需要腾退后对社会开放的不可移动文物内的单位或住户。

(二)为引入市政基础设施或道路整修需要拆除房屋的单位或住户。

(三)恢复建筑物原用途需迁出的单位或住户。

(四)按照《保护规划》需要拆除、改建房屋的单位或住户。

第二十一条根据保护区外迁居民人数、家庭结构情况,各区可申请提供定向安置用房或专项建设用地,涉及有关税费缴纳和房屋销售管理等按照本市经济适用住房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各区政府可以结合本区或者各保护区实际情况,根据以下规定确定每片保护区降低人口密度的具体政策:

(一)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在购买保护区四合院后,落实对所购四合院的保护和修缮责任。具体政策按照市国土房管局等部门制定的关于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历史文化保护区四合院若干规定执行。

鼓励公有住房的产权单位按照《保护规划》和经审定的《实施方案》有关规定,迁出现住居民,修缮后自用或出租出售。

(二)由区政府组织实施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落实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异地外迁的居民可参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加快城市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京政办发〔2000〕19号)第八条规定购买安置住房。具体优惠办法由各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方案》中明确。

保护区居民人均原住房建筑面积不足5平方米,并且在保护区外无正式住房的,外迁购买定向安置用房时可按照人均5平方米认定原住房面积。

外迁居民放弃购买定向安置用房的,区政府可参照《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政府第87号令,以下简称87号令)规定给予货币补偿。

(三)在有利于保护文物,恢复和保持历史风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的前提下,各区政府要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可采取政府组织、由投资人参照87号令外迁保护区居民等方式。

区政府在审定各保护区《实施方案》时,不得重复使用优惠政策或扶持措施。

五、保护和修缮责任第二十三条保护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二十四条不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非住宅房屋,由产权人承担保护和修缮责任,承租人应积极配合和协助。

第二十五条不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住宅房屋,由产权人按下述规定承担保护和修缮责任,承租人应积极配合和协助。

(一)保护区的私有住房,由产权人按照《实施方案》承担并履行房屋保护和修缮责任。产权人可以出售其住房,出售时同院其他住户有优先购买权。购买房屋后居住或使用的居民和单位应按照规定对房屋进行保护和修缮。

(二)保护区的直管公有住房,可由留住的承租人按本市房改成本价及有关优惠政策购买后,作为产权人承担保护和修缮责任。产权单位可以收购承租人的公有住房使用权。经申请产权单位同意,承租人也可以出售公有住房使用权,出售时同院其他住户有优先购买权。

(三)属于单位自管公有住房的,可以参照直管公有住房有关规定处理,也可以由产权单位按照《保护规划》统一对房屋进行保护和修缮。

第二十六条保护区留住居民应当按照《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对房屋进行保护和修缮。

第二十七条保护区留住居民按本规定购买住房涉及的有关税费,按照职工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的规定执行,颁发经济适用住房房屋所有权证。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的,颁发商品房房屋所有权证。

第二十八条 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应做到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保护区房屋修缮后,必须使用清洁能源。有关工程项目可享受本市改用清洁能源的优惠政策。

六、拆除房屋的处理第二十九条为落实《保护规划》需要拆除房屋的,被拆迁单位和居民应在规定期限内搬出。拆除住宅房屋内的居民可以按照本规定购买定向安置用房,或申请货币补偿。拆除非住宅房屋的,按照87号令规定给予适当补偿。

第三十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中拆除交通、公交、绿化、供电、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电信、邮政、环卫、消防等设施用房,以及当地房屋维修管理用房,应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及规划设计方案安排迁移、还建或者给予适当补偿。其中,拆除热源时,组织实施单位应按照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将热用户并网或新建其他热源。在还建的用房交付使用前,应先建临时用房,确保修缮、改建区毗邻单位和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第三十一条在拆除保护区房屋时,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为有价值的建筑构件,应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关单位收存保护。

七、保障和监督第三十二条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支持区政府组织实施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

第三十三条建立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机制。市、区规划、文物和国土房屋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保护区房屋保护、修缮、转让等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对未履行职责的部门和单位,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2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范文

[关键词]炳灵寺石窟;监测预警体系;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68--02

炳灵寺石窟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石窟寺之一。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炳灵寺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之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炳灵寺石窟开创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经西秦、北魏、北周、隋、唐、西夏、元、明、清等各代的相继修建,历时1600多年。炳灵寺是丝绸之路南道上―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佛教思想沿这条古道东传西渐,所以炳灵寺石窟成了我国接受印度佛教艺术的早期石窟寺之一。位于窟群北侧距地面60米高的169窟,其内保存的建弘元年(420)墨书题记,是我国石窟中现存年代最早的纪年题记,成为我国早期石窟断代的重要“标尺”。

炳灵寺石窟的保护工作从1955年建所之时就已经开始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石窟的管理和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刘家峡水库的建设,对炳灵寺下层洞窟造成较大威胁,所以1968年在石窟前修筑防护堤坝,并对下层被淹没洞窟进行搬迁和掩埋防护;1973年,在各洞窟安装窟龛门窗,防止飞鸟以及小动物进入洞窟对文物造成破坏;1999年,完成了炳灵寺石窟岩体加固及渗水治理工程,解决了石窟长期存在的危石掉落和渗水问题。近年来,在壁画加固、石雕修复、防风化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但这远远不够,在保护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随着文物保护理念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的保护管理成为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1982-1984年,炳灵寺石窟用干湿自记仪在92、126、128窟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气象记录观察,结果表明炳灵寺石窟区域内温差变化较大,月极值温差在16摄氏度左右,月平均温差约6摄氏度。2009年,又购置了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二氧化碳自动记录器、室外型温湿度记录器等先进的高科技设备,对窟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风向、风力、降雨量及二氧化碳等气象因素进行综合监测,为文物的科学保护提供准确的数据。

由于炳灵寺石窟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质构造属秦陇地槽系的西翼与陇西旋卷构造体系及河西的复合部,地质基础为白垩纪屑长石石英沉积红砂岩,其粘绪性小,砂粒不均,强度低,岩石中蒙脱石含量达到27%左右,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极易风化,遇水崩裂。炳灵寺石窟所在山体裂隙较多,山体坍塌、滑坡、危石掉落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石窟的稳定性。岩体结构不稳定以及渗水是炳灵寺石窟保护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地质问题。刘家峡水库的建成改变了库区的水环境,直接影响到了处在水库库尾的炳灵寺石窟。首先是水位的上升直接导致1、16、90、133窟被淹没;其次在黄河淤沙及大寺沟山洪的共同作用下,石窟前的淤沙持续增高,改变了炳灵寺的地形地貌,石窟前河床增高,底层岩石饱水量增大,岩体长期被浸泡、软化。由于水库蓄水放水,造成小气候干湿变化频繁,加速了风化,使崖面岩体中的可溶性盐溶解、迁移,导致窟体、塑像、壁画酥碱破坏。

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原来的保护设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文物保护的实际需求。岩体裂隙发育和风化等自然因素瞬息万变,肉眼观测到的是成事实的损害,没有预防性的保护措施,只能是越修越忙,文物修复保护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文物风化的速度。因此,建设文物监测预警体系显得非常紧迫。几年前,敦煌研究院已经将监测预警设施投入文物保护中,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开始筹建监测预警体系;2013年10月,炳灵寺石窟监测预警体系建成并投入使用。不同于以往遗产损毁后应急性的保护工作,文物检测预警体系强调通过遗产管理、日常巡查、定期检测和实时监测等方法,掌握遗产价值载体的损毁变化规律和影响载体安全因素作用在载体上的整个过程,以二者关联数据分析为基础,制定保护策略与方法,使遗产处于良好的状态,最终实现文化遗产地的变化可监控、风险可预知、险情可预报、保护可提前的预防性保护管理目标。科学的监测体系,既为文化遗产的系统管理提供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遗产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可实现炳灵寺石窟的信息化管理与科学保护,促进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过渡。

遗产检测预警体系是遗产地科学管理和保护的前提和基础。炳灵寺石窟监测目前主要针对窟区气象监测、洞窟内微环境监测、本体监测、游客监测等方面,形成了综合监测预警体系。

第一,气象监测。气象监测器设立在石窟区对面的小山丘上。主要监测遗产区的宏观环境,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风速、风向、光照、气压等要素。这些气象要素均对遗产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光照、温湿度、降水可直接影响洞窟内壁画的保存环境,是日常管理和保护的重要参照数据。

第二,洞窟微环境。主要监测文物本体所依附洞窟内的小环境特征,如湿度、相对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文物及文物载体表面温度,实时反映洞窟内的微环境变化趋势,研究文物病害机理和成因,为洞窟管理和文物本体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洞窟微环境起伏变化大,很可能会导致洞窟文物产生新的病害。炳灵寺目前针对不同洞窟窟形及位置,选择了26个窟龛进行微环境监测,并对通往169窟栈道上不同高度的风向风速的开展监测,下一步可考虑对所有洞窟进行监测。

第三,文物本体监测。目前文物本体监测只限于通过人员对洞窟定期监测巡查的方法开展,通过建立文字、图像和数据文件经静性的对比监测,仅靠肉眼观察和文字记录进行检查、对比、判断,效率低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针对塑像的结构稳定性、壁画和塑像病害监测以及修复前后的对比监测工作尚未开展。

第四,游客监测。炳灵寺石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游客人数逐年上升,遗产地在保护中利用和利用中保护的压力日益增大。为了协调文物保护与旅游的关系,合理有效地管理游客,并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炳灵寺目前已实时监测窟区内游客流量,制定游客管理制度及相关预案,合理分配景区内游客活动区域,缓解洞窟内游客压力,尽量减少文物本体受到的负面影响。

炳灵寺监测预警体系建成已投入使用,还有部分监测项目未开展。针对炳灵寺石窟目前面临的主要病害,亟需开展以下几项监测内容:

第一,地下水位监测。因炳灵寺石窟所在大寺沟内的河床逐年抬升,原先最下层洞窟距地面20多米,现在已经低于河床,不断淤积在窟区内的泥沙携带大量的水分。调查窟区内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与地面的联系以及水质状况,水质的物理、化学特性,水的储量与运动状态,蓄水层特性,承压水状况等,这是个详细而庞大的监测项目。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研究地下水位对石窟的影响,所以可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监测工作。

第二,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监测。炳灵寺成功申遗后,对遗产核心区及缓冲区内文物赋存环境建设编制了管理规划,主要包括文物遗产区和缓冲地带内的植被、动物养殖情况,当地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现状,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人为建筑等内容。地形地貌监测因其区域面积广,部分区域由于地形条件限制人员无法进行定期巡查,所以目前可通过卫星定期的高精度航拍图进行监测,这就需要与相关单位进行合作开展。

第三,崖体渗水及可溶盐运移监测。目前炳灵寺目前各洞窟主要病害是塑像的酥碱风化,以及壁画的起甲、酥碱、空鼓脱落。下层洞窟受刘家峡水库蓄水以及崖体自身渗水影响较大,病害更严重,特别是靠崖体一侧壁面上的塑像、壁画酥碱脱落更明显。这种现象就是崖体内可溶盐在毛细水的运移过程中,在崖体表面反复结晶溶解,破坏岩石结构,从而对塑像和壁画造成损害。对崖体渗水及可溶盐的有效监测,探究其运行情况,能为进―步开展文物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四,文物病害监测。主要开展文物本体病害定期监测。目前炳灵寺石窟文物本体存在较多病害,但其病害发生发展状况却无从知晓,参照十几年前个别照片与今天文物保存状况发现还是存在不小差异。目前开展的保护工作只是通过人们肉眼观察和评估,而没有科学的监测数据支撑,针对文物本体开展的保护也只是对其外在表现状态下开展,可是不同文物病害发展速度不同。通过监测文物本体状况,就可能及时地对还未发生的文物病害进行控制和治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3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展览;保护

文物是我国珍贵的财产,其历史价值与科学价值不可估量。我国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强调了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对此博物馆应提起重视,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在文物展览期间,更应该做好保护工作,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文物受损。

1 博物馆文物展览期间保护的意义

博物馆通常以陈列的方式展示文物,展览时可按照时代线索或历史线索,将当时社会各个历史画面进行横向陈列教育,也可作出专题性陈列,展览内容和形式众多,主要目的是吸引观众。博物馆在选择展览的文物过程中,一般为具有历史特点、品相较好、代表性较强的文物[1]。因为文物展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文物会陈列很长时间,这些珍贵的文物在离开库房以后,若是文物保管部门未能做好保护措施,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下,将导致文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正是因为文物的不可再生特点,因此在博物馆文物展览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文物的科学管理与保护。

2 博物馆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策略

(一)陈列设计要科学、合理

博物馆在举办文物展览过程中,陈列设计部门与文物保管部门应协调好,做好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工作,若是存在不利因素,将威胁文物的安全。文物种类众多,质地也不同,对保护条件要求也不一样,对此保管员应按照《陈列大纲》中的文物展览清单,制定合理的《文物展览保护方案》。应详细说明需展览文物的分类和保护条件,例如书画类、丝织品类文物对环境因素要求很高,为避免温湿度变化、有害气体及灰尘等对文物造成的损害,需要对其进行密封处理,同时照度标准应不超过50勒克斯,灯具和文物要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直射文物。如果要展览国家二级以上的文物,要用照片或复制品代替展览,不能使用文物原件。

(二)认真做好展览制作工作

文物通过领导签字同意并办理出库手续以后,文物保管部门则不再承担保护责任,由文物展览制作方负责。通过以上责任划分,不利于文物的保护,这是由于展览制作方通常缺乏系统、完整的文物保护知识,在文物展览制作期间,展厅地面上会存在大量杂物,且搬运很随意,不够专业,容易出现文物损坏的问题。为保护文物的安全,需要采取预防性保护手段,将隐患消除在萌芽内[2]。布展期间,为避免出现人为损坏文物的情况,文物保管部门也应参与到展览制作中,在文物安全保护中发挥出监督指导的作用。通过耐心指导和亲自示范,让展览制作方了解文物保护要求,即:在搬运文物过程中,不能让文物出现碰撞,陶器、瓷器类文物容易破碎,搬运时应双手托底,轻拿轻放,不能单手提边和持柄而行,否则容易损坏文物。对于书画、丝织品、金属等文物,搬运时应戴上干净的棉质手套,不能让手上的汗粘在文物上。在文物展览方法的设计中,不能直接用钉子或图钉直接将文物固定在展板或墙上,在摆放文物的时候,应确保文物安全,不能受到损伤。展厅在装修结束后,在文物进入展厅后,应及时对展柜中的文物消毒,并测量展厅和展柜中的温湿度,当温湿度在标准范围之内后,才能摆上文物,对一些特殊的有机质地文物,应放入防虫药品并密封展柜,防止文物受潮。

(三)改善展厅环境

1、避免温湿度变化危害文物。展览的文物与库房内保存的文物不一样,库房内文物较为集中,有利于管理与保护。博物馆展厅中需要安装好空调与通风设备,将室内温湿度控制好。对于一些对环境变化敏感的文物,虽然展览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密封处理,但是并非是绝对真空密封,若是温湿度变化较快,容器内部则无法保持平衡。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皮革脆裂,漆、木、竹器干裂,书画耐折度下降会出现发脆、变色等问题[3]。如果湿度较大,将导致文物受潮,铁器生锈,铜器也会被锈蚀。因此展厅应设置好温湿度计,管理人员应认真记录每日温湿度变化情况,以便尽快调节。展厅陈列的文物质地不一样,因此对温湿度要求也不同,应考虑到各类文物的共同特点,应控制展厅温度为15℃~18℃,相对湿度为55%~65%。此外还要安装空调和加湿、除湿系统,对展厅内温湿度加以调节,并配以自然调节的方法,例如冬天天气比较干燥,应将适量的绿色植物与花卉放在展厅中,除了可以吸附展厅内灰尘以外,还可以增加展厅内湿度。而在夏天潮湿天气里,在晴天无风与早晚空气干燥时通风,阴雨天气要关好窗户,这样才能控制温湿度在适宜范围内。对于有机质地文物,还要定期做好消毒与投药工作,避免文物受到损害。

2、避免光线危害文物。自然光和人工照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展厅中的文物,尤其是阳光直射与反射对文物危害较大。紫外线在光解、光氧化等作用下,将对文物结构与成分造成破坏,导致纺织品出现褪色,纸张发生龟裂、翘曲等问题。展厅中不能让光线直接照射在文物上,为避免光线辐射,应采取涂防光剂、有色玻璃、双色窗帘、百叶窗等方法。展厅中应采用感应装置的人工光源,例如在设计书面展览时,要充分考虑到光线照射为书画类文物造成的危害,应利用先进的技术,在观众靠近展柜后,灯光通过展柜上部的探头感应,光线从弱变强,而在观众离开展柜以后,光线从强变弱。通过这种方法,在不影响观众欣赏展柜中的书画类文物的基础上,防止光源长时间照射在书画类文物上,有效保护了文物的安全。

3、避免有害气体、灰尘危害文物。博物馆展厅每天接待的观众数量很大,文物容易受到混混浊的空气、尘埃的影响。尘埃成分非常复杂,包括虫卵、微生物、化学烟雾、金属粉尘、煤烟和灰尘等,在一定温湿度下,会导致有机质地文物发生腐蚀、生虫和霉变等问题,其中书画类文物受损程度最大[4]。展厅中应设置通风与空气过滤设备,窗子缝隙应做好密封处理。在打扫展厅的时候,应选用吸尘器与湿布,确保展厅内的清洁卫生,对于书画类展厅,应为观众提供一次性鞋套,防止灰尘进入展厅危害文物。

(四)加强对人员的专业培训

文物在长期展览过程中,负责看管展厅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做好清洁卫生以外,还应看管好文物,切实承担起保管和保护文物的责任。文物保管部门应组织对展厅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文物保护基础知识,更好胜任展厅文物看管工作。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因为工作人员专业保护知识不足,导致在自然光线强烈的天气打开窗户,让阳光直射文物,或者阴雨天气打开窗户,导致文物受潮等情况,让博物馆文物展览得到可靠保护。

3 结语

总之,博物馆加强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工作意义重大,需要领导提起重视,做好预防性保护措施。此外还要切实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采取科学的管理与保护手段,避免文物展览期间受到危害,以便最大限度发挥出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单霁翔.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J].东南文化,2013,(02):6-13.

[2]苏史煜.浅谈如何做好文物陈列展览设计[J].大众文艺,2012,(16):218-219.

第4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范文

众所周知,文物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其具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科学价值,人们通过文物可以了解历史文明的魅力,而博物馆对于文物而言,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博物馆能够有效保护与管理文物,使得文物的存在价值得到不断地增长,并且有效延长了文物的存在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博物馆对文物保护与管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博物馆在保护文物与管理文物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现本文以下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现状以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介绍:

(一)相关法律以及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针对博物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而对其文物保护与管理而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方针等,从而为博物馆保护、管理文物而提供有力支持,然而实践生活中,博物馆以及地方相关部门并没有重视保护、管理文物的必要性以及意义,以至于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方针来执行对文物的保护、管理,致使博物馆中的文物屡次遭到了破坏。

(二)博物馆文物遭到破坏且未按相关文件标准来对其进行维修

根据目前博物馆文物现存情况来看,有不少文物处于常年失修的状态,以至于文物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致使整个博物馆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自然环境的侵蚀,以至于有关文物会遭到破坏而逐渐失去其历史文化价值。

(三)关于博物馆建设力度不够问题的分析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博物馆保护、管理文物的重视程度的加深,逐渐加强了对博物馆的建设,但是博物馆的建设水平以及其力度较西方先进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以至于博物馆难以发挥保护、管理文物的作用,甚至在对博物馆建设时出现资金紧张的局面,致使地方相关政府渐渐忽视博物馆的建设。

二、探讨改进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有效措施以及建议

由于博物馆对文物起到保护与管理的作用,则需要不断地提高其保护、管理水平,从而有效保障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执行,本文以下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几点相关有效建议以及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博物馆保护、管理文物的价值。

(一)科学制定相关文物保护方案

博物馆保护与管理文物的前提工作,是需要搜集文物相关信息与资料,并且根据文物自身特点而制定相关保护方案,从而有效、顺利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进而充分发挥博物馆保护、管理文物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搜集文物相关信息资料对博物馆开展保护、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文物相关信息资料的采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并且对其信息资料的搜寻力求做到全面与具体,例如:文物的照片、其价值评估、历史信息等资料,同时,还需要对文物进行检测,以了解文物的材质、工艺以及其病害机制等信息,从而为制定文物保护方案而提供有力依据。

(二)重视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

文物遭到破坏除了人为因素以外,就是自然环境的因素影响,由于文物在博物馆存放的时间较长,其会受到灯光、空气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腐蚀性破坏现状,因此,博物馆部门需要对其做好相关防护性保护措施,从而使得文物能够有效避免遭到环境病害机制的侵害,进而有效保障文物的自身价值。

(三)进一步规范博物馆保护、管理文物工作程序

由于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较繁琐、系统性较强的过程,为了使得博物馆保护文物、管理文物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则需要不断地规范博物馆保护、管理文物的工作程序,从而使得文物保护工作实现规划化与科学化,进而有效延长文物的存在时间以及提高其自身价值。另外,还需要不断地对文物自有的材质以及工艺进行反复试验,从而以得到文物材质的性质以及性能,进而为后期修复文物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继而有效提高文物修复水平。

三、探讨博物馆保护、管理文物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近几年各国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的加深,均对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从而使得文物保护工作逐渐趋向规范化与科学化:首先,博物馆保护、管理文物工作开展逐渐呈现以人为本的特点;其次,加强对民众宣传文物保护教育工作,使得博物馆保护、管理文物工作呈现全民化趋势;第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应用相关计算机技术来实时监控文物,从而保障文物的安全性。

四、结论

第5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范文

关键词:馆藏文物;馆库设施;系统管理;科技维护;人才队伍;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馆藏文物是文物、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事关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局。

一、基础设施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是馆藏文物保护的基础。

1、建设高标准馆库

展厅、库房是馆藏文物的集散地,按照高标准建设安全度高的馆库势在必行。2008年5月,四川大地震使当地馆藏的一些珍贵文物惨遭损毁,绵阳市博物馆在地震中虽也成为危房,但存放在中心库房里的5000余件珍贵文物仅损2件,这不能不说是库房的功劳。

2、配置高质量装具

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在四川大地震中的幸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物的装具――性能良好的囊匣。囊匣,一般是用木头做成的,形状长正不一,里外一般裹有很厚的绸布,文物放入后,空隙部分用海绵、泡沫、纸等软材料来填充,可使文物缓解外部的撞击。囊匣是文物保护、存放中不可忽视的防具。

3、实行专库存放

根据藏品分类存放的原则,设立专库,分别存放陶器、瓷器、实质类、金属类、纸质类、服装(饰)类文物。库房中的设备也应根据所存放藏品的特质和藏量要求而配置。专库存放的原则,在大多数展厅内获得施行,而由于条件的限制,文物库房中还存在混放的现象,亟需改进。

(二)高标准安防装备是馆藏文物安全保护的保障。

安全是馆藏文物的保障。安防设施建设,一方面要根据馆舍的基本性质和功能,安装出入口导示牌、紧急疏散标志等。另一方面要做一些细致入微的工作,如安装监控探头,设立监控室,建立智能化的安全报警系统、自动化的消防预警系统。简单明了而细致入微、智能又自动化的现代化安全、消防设施的建立,为馆藏文物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

二、系统化管理

(一)建立健全文物藏品管理制度

藏品制度是反映藏品情况的基本资料,是藏品保管和陈列、研究的基础。《藏品管理办法》要求藏品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帖、差用方便。

1、征集、鉴定、区分等级制度

文物藏品根据其具有的历史、艺术或科学的价值,区分为一、二、三级及一般文物、未定级文物等,其中珍贵文物必须重点保管。馆藏机构可根据《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办法》对文物藏品的征集原则、征集范围、入藏标准与程序、藏品征集与鉴定等组织、人员及制度作详细规定。

2、分类放置、专库专用制度

文物藏品要按科学的方法分类放置。珍贵文物、经济价值贵重的藏品,要设立专库或专柜,重点保管。陶瓷、书画、钱币等文物,可根据藏品质地分库保存,以利于温湿度控制,并便于日常管理和研究。

3、建立档案制度

文物藏品从入库开始应当建立相关记录档案。一是对文物的征集、入馆(库)、鉴定及区分等级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应做好科学详实的记录,填写凭证、清册。二是做好文物藏品的登帐工作,落实《办法》中对文物的定名、计件、计量单位、年代、来源等方面的规定,并建立分类账、总账。三是建立藏品编目卡片,用准确、简明的文字记录藏品的铭记、题跋、流传经历等。

4、藏品管理制度

根据《文物保护法》、《藏品管理办法》精神,各馆库单位可以制订《藏品日常养护操作规范》、《藏品出库规定》等规章制度,对文物藏品的日常管理与养护,对藏品的提用、借用、注销及化验、修复、复制等行为作出具体规定。

5、丢失、损毁上报制度

《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36条规定,馆藏文物被盗、被抢或者丢失的,文物收藏单位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同时向主管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主管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文物收藏单位的报告后24小时内,将有关情况报告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文物保护法》第48条对一、二、三级文物做了具体规定。

(二)完善文物人员管理制度

馆藏文物的保管是博物馆等文物收藏单位的经常性工作,应设立专门保管机构,配备专职保管人员。根据工作性质和人员情况制定相应工作及管理制度。

1、库房人员管理制度

设专人管理文物库房,并制订库房管理人员规定,如《文物库房管理人员守则》、《非库房工作人员入库守则》等。

2、安全人员管理制度

制订《安全工作管理制度》,规范馆库安全保卫人员工作行为,内容包括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与各部、室签定岗位安全责任书,实行带班和查岗制度,严格交接班制度,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实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等。

3、消防人员管理制度

制订《消防对组织管理制度》,规定消防队员的组成、职责,进行消防培训、演习等。还有《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消防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

三、文物保养和修复

(一)加大馆藏文物的科技保护力度

根据需要与可能,建立藏品消毒、修复、复制、标本制作和科学实验等设施,培养专门技术人员,逐步加强藏品保护科技力量。

(二)加强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运用

文物库房、展厅和展柜内的空气污染物浓度普遍较高,温湿度日变化幅度较大,是文物保护的亟待解决的难题,因而加强环境监测与控制势在必行。迫切需要应用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多功能调控微环境的储藏与展示柜,研究与建立一项对文物藏展材料可作出快速检验与评价筛选的技术,以实现预防性保护文物环境的目的。

四、专业队伍建设

(一)加大对在职人员的培养力度,逐步实行文保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每年有计划的对文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利用书籍、电视、报刊、网络等平台,提高文物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拓宽引进渠道,积极引进各类文物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文物保管、修复等岗位,并确保其专职性和相对稳定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需要。

第6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范文

(历史博物馆,江苏 南京 210001)お

摘 要: 本文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对堂子街壁画艺术馆建设中壁画保护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理念梳理和实践探讨,冀以在尊重独特性和探索普适性的交融中,有效保护珍贵文物,合理利用文化资源。

す丶词: 壁画;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中图分类号:J20-05,TU87文献标识码:A

Thoughts on Relevant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Fresco in Tangzijie

MAO Xiao-ling,WANG Guo-xiuお

南京堂子街108号的五进古建筑内有18幅题材新颖、构思巧妙、设色工巧的壁画,是南京地区保存现状最好、数量最多的壁画,也是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存世不多的文物,其丽辉煌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光彩夺目的一页,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研究和艺术价值。而作为壁画载体的古建筑,在前期是总理朝政的东王杨秀清属官的衙署,后期为某小王的王府,布局有序、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同样承载着那段人类历史上的真实记忆。壁画和王府古建筑,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定时代的价值观、艺术观和风土人情,对史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拓展以及实物的佐证、资料的补充都十分有益。

随着文化多样性带来遗产保护哲学多元化的发展,如何在堂子街壁画艺术馆的建设中,尊重壁画与古建的独特性,探索普适性的理论和实践,以合理有效地保护壁画和古建筑,挖掘文物的珍贵价值,并充分发挥艺术馆的多重功能,都有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就涉及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部分论题略作粗浅的探讨。

一、壁画、古建的科学修复与原真性

壁画和古建筑迄今已有150余年。由于江南地区雨水丰沛,作为壁画载体的建筑年久失修,壁画常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而南京的酷暑寒冬也使壁画经受着温差考验,空气污染、雨水侵蚀、可溶性盐析出、自然风化以及生物侵蚀,昔日色彩绚丽的壁画已多处出现霉变、粉化、空鼓、开裂等病害,木板壁画也出现了颜料层龟裂、起翘、脱落、变色等残损。现存的古建筑同样是日益不堪岁月的消磨,除中轴线前两进保存有壁画而维护尚好外,其余院落由于年久失修,结构破损,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虽然自1952年发现以来,各级政府多次拨款加以维护、修缮,但壁画和古建的现状都不容乐观。

毋庸置疑,任何文物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朝着损毁的方向发展。在壁画艺术馆的建设中,壁画和古建筑作为独一无二的历史遗存,对其进行科学保护和修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知道,文物古迹保护的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与之密切相关的就是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作为遗产保护的灵魂,原真性既是遗产保护的对象,也是衡量遗产保护质量的标尺,直接决定着文化遗产所表征的“文化身份”。

如何在保护和修复中保持壁画和古建筑的原真性?

首先,要遵循在尊重历史遗物原有状态、风格前提下对文物进行修复保护的原则。这其中的原有状态是体现历史延续和变迁的真实“原状”,而非文物古迹完整的“原状”。此外,文物的原状还涵盖着从形态到地点,物质到非物质,本体到时空联系,价值到功能等广泛的文化人类学范畴,并且相关的认识仍在发展中。

其次,原真性作为遗产保护技术的理论基石,其概念源起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最重要的应用也首先是指导这一实践,因此,在理解与运用上离不开技术层面,涉及保护技术类型以及保护方案选择等。

一方面,遗产的知识层面原真性信息是一切保护技术实施的基础。要使用先进仪器和设备,对壁画的材料成分、结构、性质,材料的老化机理、规律,温湿度、光辐射、空气污染、有害微生物、地质环境等进行分析、检测;以详细的文字和照相,记录文物的大小、尺寸、质地、损伤状况、微观构造、原有修复状况等,并尽量做到分析结果的数据化和图像化。对古建的基础构造和垒砌形式,斗、梁架等大木构件的墩接,椽飞、望板的间距与铺钉方法,以及勾栏、门窗、天花的形状、规格、图案、线角等,也都要有全面、真实的信息反映。然后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文物本体对象的不同,编制详细的可行性保护方案。

另一方面,壁画依托于古建存在的特殊性对壁画物质层面原真性信息的切实保护有更为具体和实际的要求。要制订严密而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古建维修之前,要对壁画表面进行清洗和加固,支搭壁画保护架木,覆盖架板、篷布等防护层,拴绑牢固,钉压坚实,上下留通风孔,做到防砸、防压、防雨、防风、防潮。如遇风雨或震动,要及时检修与纠正。

再者,具体修复时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也是保持文物原真性的关键:其一,做到最小干预。在壁画加固、清洗、修复的基础上,不刻意去弥补表面的残缺,只将附加部分用于最有必要补全之处,以免造成历史赝品。对于古建,尽可能保留原件及原有结构部分,并按照原物的艺术风格、形式进行相邻部分的修复。正如2007年5月通过的《北京文件》所倡导:材料和结构的替换或更新应保持合理的最小的程度。其二,补全所采用的材料与工艺最好是原材料、原工艺,但要做到可辨别哪些是原始保留部分,哪些是后补部分,达到“远看一致,近观有别”的效果。其三,修复后的文物具有再修理的可能性,即可逆性。因为若干年后,为更有效地长久保存文物,必然要对已修复但效果不是最理想的部分,代之以新材料和新技术。而有的虽然效果较好,一旦老化,也必须重新处理。因此,无论处理方法还是选材都要充分考虑可逆性。其四,补全材料与文物原材料在物理、化学等性能上必须相接近、可兼容,具有安全性、持久性和抗老化性,不会造成新的损害。

最后,要通过文字和图像记录建立修复日志,将每一阶段及所使用的材料、方法记录归档,保存与文物有关的一切原真信息和资料。在修复完成后,将调查报告、修复方案、修复日志综合整理,形成修复报告书,并建立档案,对今后的研究和再修复起指导作用。

二、壁画、古建的内外环境营造与整体性

任何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有自身存在的适宜环境,还有与文物遗存共同存在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文物依赖于周边环境而存在,体现了东方哲学讲求和谐的思想,也代表了中国文物保护的一贯原则,具体表现就是把文物及其周边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来保护。因此,对壁画进行保护,不仅要通过科学观测和研究创造良好的可调控环境来保护它的本质,还要保护它的周围,包括整体建筑格局、空间形态、历史名称、标志物等重要肌理,尺度、风格、色调、装饰等风貌基调,甚至延续到其间的名人、名事等非物质文化内涵。

1、文物保护小环境的调控和监测

文物都有相对来说最合适的保存环境,壁画由于客观存在的空间、自身内在的特质等多重因素,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对壁画保护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多学科、综合的系统研究十分必要。可以通过对环境质量评价、气体成分分析、污染源调查、小气候观测、霉变菌种分离鉴定等,探讨引起壁画病害的环境因素。在壁画修复完成后的长期保存和展示中,设立环境监测点实测馆内小环境的气象要素及温度、湿度、墙温、地温、气流等。制定和实施一些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控制相对稳定的温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控制光源,避免紫外光侵害;保持壁画地仗及其含水量的稳定;隔绝地下毛细水携带可溶盐对壁画的侵蚀;防止地震等引起壁画脱落;抑制霉菌、苔藓的生长;在观众入口处设防尘及防有害气体地带等。虽然有些环境条件存在冲突,如良好的温湿度也正好是霉菌、苔藓生长的适宜环境,这其中就更需要综合的调控与合理的防护。

日常还要做好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环境控制的管理。要预防重点区域和隐患、脆弱部分病变及新病害的发生,保证维护设施、技术设备的有效性,确保供电正常、排水通畅、防治白蚁的毒土沟有效,同时监控由于保护修复所引发的不良影响等,做到定期检查,规范记录,即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难题。

2、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营造

2005年10月21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西安宣言》,建议世界各国加强对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环境是孕育文物的母体。文物的周边环境有自然与人为的,平面与立体的,动态与静态的,有形与无形的等等,与文物本体一样,他们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载体,既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风俗民情等,又记载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各种信息。

在历史环境的保护中,一方面要保持保护范围内原有建筑的风格特色,以及因特殊需要所建新建筑物在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用途等方面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另一方面是整体空间和环境的保护以及氛围营造,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在建设控制地带,要“保护文物单位的环境风貌”,“它具有时代的特点和风格,与文保单位的环境氛围基本上是协调的”。虽然由于多重原因,很多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亡羊补牢”总为时未晚,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历史环境是当代人的职责。而在有据可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历史遗存做部分适当恢复也是营造历史氛围的重要途径。另外,在城市或街区的整体规划中要充分融入文物保护的理念,以更长远的、科学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决策来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

三、壁画、古建的历史展示与可读性

博物馆是人类为保护和利用文化、自然遗产而创造的一种形式,核心功能是展示。“看”展览是公众去博物馆的基本目的或首要目的。展示也是体现遗产价值和功能的最主要方式,是遗产与社会、政治、经济联系的最重要渠道。因此,文物陈列具有可读性对发挥博物馆功能至关重要。

壁画艺术馆由于保存有珍贵的壁画和较为完整的古建,通过几种不同形式的安全有效展示,将使文物更具可读性。在新建展厅中可通过文字、图像、模型等非物质展示方式,以数字化虚拟成像为技术支撑,展示壁画的艺术魅力,使观众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了解整体而精确的壁画艺术知识,生发探索兴趣,并具有多维、立体的想象空间。在没有壁画的古建中,一方面可以确凿文献史料为依据复原当时的陈设,复制部分壁画,完整表现古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古建筑具有上层建筑和物质资料的二重性,在不损害其原有价值的前提下,也可以将部分古建作为物质资料加以利用,像乌镇的蓝印花布作坊就是典型一例。此外,可将一些已不具备原地保存条件的壁画集中于此保护,但对于这一类展示就要与壁画现场观赏同等对待了。对壁画艺术的现场观赏,其亮点在于“现场”的开放。“原物”永远比复制品具有更高的完整性和更丰富的细节。观众可以领略壁画独有的艺术魅力,感受浓郁的现场氛围,观察更多的历史文化印记。在新展厅中较全面了解壁画知识后再进行的现场观赏,虽然参观时间短,但会给观众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能收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尤为重要的是,对壁画保护内部小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干扰可以尽量减小。

不可移动的历史原物陈列,涉及作为载体的文物建筑的修缮,两者都存在着是否要“修旧如旧”这一国内外人士多年来争论和探讨的问题,也与文物的可读性紧密相关。保护文物理所当然是第一位的,但保护的意义也部分在于发挥文物的研究、教育、旅游、文化等社会价值。如何融汇文物保护基本理念进行文物修复保护与对外展示的具体实施,既要有理论的支撑,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目前业界主要做法有:一是随旧,即在不损坏文物、不改变文物原状,保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的前提下,将破了的部分修复,缺失了的重新补上,并随色做旧,使新旧部分在修缮后比较协调。二是不做旧,即缺失部分按传统工艺和材料恢复原状,但不做旧,新旧有别,有一定的反差。三是强调“保”,尽量不进行人为干预,以免大规模修缮给文物带来建设性破坏。

在壁画展示中,不同的修复方法可以增强文物的可读性,将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如壁画本体与作为载体的古建,安全最重要,应注重“保”,而不追求焕然一新;其他古建的修复则可根据不同需要和现状作不同选择,做旧的可以与复原陈设取得协调的观赏效果,不做旧也同样可以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印象,并使其心灵得以深刻而长久的文物保护理念的浸润。

四、壁画、古建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性

在文物古迹的利用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定义就是:“满足现在的需要,同时不牺牲满足下一代需要的能力”。世界各国的经验都证明:对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起决定因素的不是资金而是观念,科学的观念、决策、体制和方法是文化遗产成为一种长久资源的基本保证。

第7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范文

【摘 要】X射线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检测陶瓷、金属、石质、纸张和丝制品等不同材质文物的制作工艺和保存现状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章分别就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照相技术、工业CT、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等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现代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检测文物本体、文物病害及保护修复材料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基体材料和蜕变产物成分与物相分析,保护修复方法和材料的选择及评估,文物埋藏环境和保存环境的成分分析,以及对所处环境的监测、检测、调控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及后续的修复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X射线分析技术一直在飞速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造船、建筑、航天、医疗等领域。X射线穿透力强,穿过物体时强度衰减,可依据衰减程度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X射线分析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中,已进行了多种尝试,如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照相技术、工业CT等,已成为检测陶瓷、金属、石质和丝织品等不同材质文物制作工艺和保存状况的一种有效的手段[1]。基于近年来的文献,本文综述了各种X射线分析技术的特点及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现状,展望了X射线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发展前景。

1.X射线荧光光谱法(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是通过初级X射线光子或微观粒子激发样品中的原子,使其产生荧光,来检测物质成分的一种方法。根据色散与探测方法的不同,X射线荧光光谱法可分为两类: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WD-XRF)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2]。XRF因其制样简单、可测元素范围广、分析速度快、测试准确可靠、可同时测多个元素、不破坏样品、检出限可达10PPM等优点[3],已成为实验室甚至考古发掘现场检测分析主量、次量和痕量元素的首选方法,在原位与无损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

由于XRF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物保护科研工作者用其进行金属、陶瓷、木质等文物的元素分析。张茂林等用XRF、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SRXRF)等多种技术手段分析了斯里兰卡曼泰遗址出土的7件青花瓷残片的结构和成分,并对其产地进行了分析[5]。通过研究文物材料的成分和结构,确定文物的材质及质变产物的成分,查明文物损坏的过程和机理,才能科学地保护文物。孙莹等用ED-XRF探针及线扫描技术对我国唐代和宋代的长沙窑彩瓷文物样品的工艺进行了研究[6]。所得结果显示,此样品的彩绘工艺不完全属于典型的釉下彩工艺,而是高温釉上彩工艺,这对后续彩绘文物的合理保护提供了很好的资料。此外,通过XRF技术可以分析文物埋藏环境,如周围土壤和地下水的成分来了解文物的保存状况。例如,通过XRF确定文物保存环境大气中的气溶胶、化学污染物等成分,来确保文物保存于最佳环境中,以减少进一步损害[3]。XRF还可为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提供技术指导和科学依据[7]。王斌等人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仪器对清代外销油画结构与画层表面污渍及棕色斑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棕色斑点应为铁锈,从而提出保护修复时应针对锈斑进行清洗[8]。因此,XRF是文物保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分析手段之一。

目前XRF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也存在不足之处。XRF虽是无损分析,但其样品室较小,无法满足稍大一些文物的分析;其次,文物类别丰富多样,标准样品还十分缺乏或者说没有,此外,各种材质的文物XRF测定成分的数据库也亟待建立[3]。XRF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严格,使用时须考虑光谱干扰、基体效应等影响。

2.X射线衍射分析法(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X射线衍射分析法(XRD),是根据结晶性物质形成的X射线衍射花样,对物质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的情况进行研究的方法。一定波长的X射线入射到晶体样品上,组成晶体的原子规则排列时,原子的间距与X射线数量级相同则会发生干涉现象,在一定方向上产生强的X射线衍射。这些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位置和强度与物质的晶体结构对应,即X射线在物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是很多原子散射波相互干涉的综合结果。晶体形成的衍射花样反映出内部原子的分布规律。衍射花样的特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衍射线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它取决于晶胞的大小、形状和位向;二是衍射线的强度,由原子的类别和原子在晶胞中所处的位置决定[9]。

XRD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材料物相及成分分析的方法。XRD在金属质文物的腐蚀机理研究,石质文物风化产物的分析,壁画制作材料的研究,以及矿石、矿物颜料等无机质文物的基体材料及蜕变产物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刘亮采用X射线衍射、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等分析手段,对湖南出土青铜器的锈蚀产物进行了成分分析,由此推断出湖南青铜器的腐蚀属于吸氧电化学腐蚀[10]。张晓梅等人通过XRD揭示了丝织品的老化特征和作用过程,及相应结晶度的变化,为古代丝织品的老化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11]。徐国栋等人应用X射线衍射、能谱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了扎西康铅锌矿中伴生元素Mn的赋存状态,表明伴生元素Mn主要以独立的铁菱锰矿和菱锰矿形式存在[12]。

XRD作为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可有效地判断文物的本体和蜕变产物的成分。结合分析结果及文物本身的成分,可以选择合适的保护方法和材料。对于质变产物,可根据成分的不同,选择性地处理或清除,以达到最佳的保o效果。

任何分析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XRD也不例外,如定量分析的精度不高[13],检测对象也有局限,它主要是用于测定无机组分。

3.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利用X射线辐射待测样品,激发样品表面原子或分子内层的电子,发射出光电子。把光电子的动能、束缚能作为横坐标,相对强度作为纵坐标,做出光电子能谱图,以获取样品相关信息。根据能谱图征谱线的位置,可分析除H、He以外的所有元素,也可根据能谱图中谱线的强度计算原子的含量或相对浓度。

武琼采用XPS技术来分析银表面的腐蚀产物,证明在不同光照下,银表面的腐蚀产物可能含有AgNO3、Ag2S、Ag2SO4、Ag2CO3及少量Ag2O,各种腐蚀产物的含量略有差别[14]。马清林等人利用XPS对春秋时期镀锡青铜器层的防腐机理进行了研究,Y论是少量微晶态的SnO2与非晶态的SiO2填充在δ相缺陷微孔隙中,阻止了外界侵蚀因素通过锈蚀层对青铜基体的进一步腐蚀[15]。马丹等人通过XPS、XRD、ICP-AES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华光礁一号”南宋沉船船板残块中的硫铁化合物,发现其主要以FeS和FeS2形式存在,且部分已氧化为硫酸盐,因此后续保护处理中需对其酸化过程进行重点控制,以利于文物的长久保存[16]。丁艳梅等人通过XPS、XRD探讨了复合气相缓蚀剂作用于模拟带锈文物的缓蚀机理,证明该复合气相缓蚀剂可以抑制基体腐蚀,对铁质文物有很好的保护作用[17]。

虽然XPS使用广泛,但只能提供样品表面的信息,不能为整体的成分提供依据。在文物保护领域,常用XPS技术来分析金属质文物的腐蚀产物,从而判断金属的腐蚀机理。

4.X射线照相技术(X-Ray Imaging Technology)

X射线穿过待测物体后有一定的损耗。对于有差异的物体如厚度、密度、缺陷等不同,射线的透过率也就不同,致使射线穿透后的强度有所不同,因而其与底片反应产生的灰度不同。根据灰度影像可判断物体的内部结构,揭示文物内部的缺陷及其他相关信息[18]。

X射线照相技术作为一种无损分析手段,在文物保护领域常用于揭示文物的制作工艺、内部缺陷,可提取文物表面被覆盖的铭文、纹饰等信息,反映文物修复前后的情况,提供文物内部信息及病害的发展状况[19]。齐扬等人利用X射线探伤仪对汉阳陵陶俑等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讨论[20]。周华等人利用便携式X探伤仪对重庆大足千手观音进行了调查,发现千手观音石质雕刻品的金箔包体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与裂隙,弥补了传统病害调查方法的不足,为大足千手观音的保护修复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21]。丁忠明等人利用X射线探伤仪、CT技术测试了3把同心圆首剑,结果显示这3把同心圆首剑采用了两种铸造技术:浑铸技术与铸接技术,为此类剑的保护与保存提供了参考依据[22]。

X射线照相技术以其无损、直观的特点受到文物工作者的青睐,但作为一种检测方法,仍有一定限制。X射线照射过的陶瓷器,其热释光特性会有所改变或消失,因此进行热释光检测,须在X射线照射前取样。另一方面,X射线是否会对某些材质的文物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有待进一步检验。此外,X射线照相技术只能反映物体的二维影像,对三维实物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19]。

5.工业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

工业CT,即“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是X射线从多重方向穿透断层,采用探测器探测透射衰减后的射线信息,通过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凭借二维断层或三维立体图像的形式,准确直观地显现被测物体内部的结构、组成、材质和残损情况。工业CT技术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在70年代已应用于科学研究中,80年代在国外已用于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科技分析。叶琳用工业CT对铁质熏炉和铁质钩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了其组配结构关系,为同类型文物的保护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23]。马振智等人利用工业CT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古代棘轮进行了检查和分析,揭示了古代棘轮的铸造工艺与内部缺陷[24]。工业CT很适合文物的研究,特别是珍贵文物,能够获取更多的古代历史信息,为古代历史研究和文物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工业CT的缺陷是设备昂贵,且体积庞大,无法到现场进行文物扫描,不利于推广使用,且高精度地扫描一件文物所需的时间较长[25]。

6.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Technology)

同步辐射是高速带电的粒子在磁场中沿着弧形轨道运动时所释放出的电磁波,它具有从远红外到X射线范围内的连续光谱,且高度准直、高度极化、高强度、高辐射功率、天然偏振性、可精确控制等特点[26]。由于同步辐射光源高亮度的优势,相比于传统光源,将同步辐射光源运用到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X射线照相技术等X射线技术中,有着更为先进的灵敏度、超短的采集时间和微米尺度的分辨率等优点[27]。

凡小盼等人采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技术,用微区扫描了模拟实验获得的熔融黄铜、固态还原反应生成的黄铜和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得到了锌、铅元素的面分布信息[28]。汪海港等人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等多种光谱分析手段对安徽蚌埠禹会遗址出土的“红―黄”彩石进行了研究,确定该矿石主体为褐铁矿,并无人工热历史,是一种性质独特、地质起源复杂的多金属天然矿石[29]。资明等人通过同步辐射共聚焦X射线技术对故宫斗彩陶瓷和彩绘样品进行了元素及化学态的深度分布分析,得到了斗彩陶瓷特有的三层釉结构及彩绘样品内部颜料的化学信息[30]。

同步辐射光源极具优势,但实验室的建成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目前仅在北京、合肥与上海建有此装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科学分析技术被应用于文物保护领域。但是各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X射线分析技术也不例外,如检测成本高、数据库不全、可能有微量损害、具有一定的辐射性等,所以需要根据文物样品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手段,并结合多种方法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将多项分析技术联合运用并加以规范化,以最小的损伤获取文物信息,这也是今后文物保护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1]胡东波.文物的X射线成像[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2]章连香,符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J].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13,3(3):1―7.

[3]朱剑,毛振伟,张仕定.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考古中应用现状和展望[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12):2341―2345.

[4]吉昂.X射线荧光光谱三十年[J].岩矿测试,2012,31(3):383―398.

[5]张茂林,贾兴和,毛振伟,等.斯里兰卡曼泰遗址出土青花瓷的化学成分分析及产地初探[J].岩矿测试,2008,27(1):37―40.

[6]孙莹,毛振伟,周世荣,等.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探针线扫描分析“长沙窑”彩绘工艺[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8,44(9):807.

[7]崔强,张文元,李燕飞,等.文物保护与考古中能量色散型X荧光光谱仪的应用[J].敦煌研究,2008(6):104―108.

[8]王斌,余辉.油画保护性修复与清代马口铁底板的“美国货船油画”清洗修复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26(1):99―109.

[9]孟田华.云冈石窟风化的综合分析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10]刘亮.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锈蚀物成分研究[J].北方文物,2014(4).

[11]张晓梅,原思训.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研究丝织品的老化[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1):262―265.

[12]徐国栋,王冠,程江,等.应用能谱扫描电镜与X射线衍射等分析技术研究扎西康铅锌矿中伴生元素锰的赋存状态[J].岩矿测试,2014,33(6): 808―812.

[13]陈坤龙.古代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及其应用[C]//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西安: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2002:426―429.

[14] 武琼.银质金属文物的大气腐蚀影响因素[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15]马清林,苏伯民,胡之德,等.春秋时期镀锡青铜器镀层结构和耐腐蚀机理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4):67―72.

[16]马丹,郑幼明.“华光礁一号”南宋沉船船板中硫铁化合物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24(3):84―89.

[17]丁艳梅,许淳淳.复合气相缓蚀剂对铁质文物缓蚀机理的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6,18(4):241―245.

[18]周华,杨淼,高峰,等.射线探伤无损检测方法在文物考古现场应用最新进展[J].敦煌研究,2013(1).

[19]丁忠明,吴来明,孔凡公.文物保护科技研究中的X射线照相技术[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6,18(1):38―46.

[20]齐扬,杨军昌.X射线探伤技术对汉阳陵陶俑、陶动物成型制作工艺的初步分析[C]//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39―443.

[21]周华,杨淼,高峰,等.重庆大足千手观音便携X探伤调查及初步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24(4):45―54.

[22]丁忠明,吴来明,刘延常,等.山东新泰出土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26(3):29―37.

[23]叶琳.工业CT对铁质熏炉和铁质钩镶的结构初步解析[J].中文物科学研究,2014(4): 53―56.

[24]马振智,张健,杨军昌.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棘轮的工业CT检查与分析[J]. 考古与文物,2004(3).

[25]唐燕.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文物三维重建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3.

[26]陈健.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的新方法和新技术[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27]张兴香.同步辐射成像技术在科技考古、艺术史、文物保护以及生物学中的应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12):52―58.

[28]凡小盼,赵雄伟,高强.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技术在早期黄铜研究中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14,33(4):349―356.

第8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范文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石窟保护规划;石窟管理规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是南北朝时期外来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的产物,也是古丝绸之路南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历史、艺术与景观价值而闻名海内外。自1984年麦积山石窟整体加固工程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以麦积山石窟为核心的麦积山景区驶入历史上发展的快车道,整个景区游客激增,各种管理用房、基础设施、民居建筑、宾馆商铺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种无序发展状态给窟区文物、栈道安全、参观接待、景观植被、环境卫生、停车住宿、餐饮交通等工作都形成了巨大压力。

由于历史原因,麦积山景区实行的是多头行政管理体制,即麦积山石窟管理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负责,景区管理由天水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森林管护由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负责,景区内居民点由麦积区政府负责。有鉴于此,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结合景区现状和石窟保护和管理的现实需要,特别是麦积山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迫切要求,于2007年5月委托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出《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并于次年底获得国家文物局原则性同意的批复。此后,为配合“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联合申遗工作需要,又于2012年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了《麦积山石窟管理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2013年1月正式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前者以保存文物本体的真实性、文物本体及其环境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为核心目标。后者则更为具体和具有操作性,从遗产地的概况、价值、现状评估、管理目标、遗产区与缓冲区、管理任务、实施保障等七个方面做出详细的计划与安排。至此,上述两部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成为麦积山石窟未来十年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文件。

一、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划的

内容与目标

1.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的原则与思路

考虑到麦积山石窟在古丝路文化方面的重要载体地位,规划将文物本体保护作为核心,同时也兼顾到对周边景观环境的保护,使其达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努力实现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将麦积山石窟的保护和利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轨道。

在规划基本对策方面,首先必须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实施的各项保护工程均严格遵循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可识别性等原则,实现保存的真实性和保护的有效性目标。其次,从拓展展示空间、丰富展示内容人手,尽量扩大遗产地的文化传播影响,全面提升其社会文化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对游客参观的分层控制问题,力争使整个参观过程能体现出最佳舒适度和对麦积山石窟文物和自然景观的认知和感受。

第三,从人身和文物安全出发,规划别强调了加强安全防范、应急预警机制和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全面提升遗产地的安全保障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在加强相关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对麦积山石窟四有档案建设、学术研究体系构建、全面发掘和保存遗产地历史信息与价值等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计划与安排。

2.麦积山石窟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围绕丝绸之路申遗而制定的这部管理规划中,除对遗产地概况、遗产地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描述章节与保护规划大致重合外,重点突出了对麦积山石窟现状的定位与描述,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_:

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方面重点评估了麦积山景区各种保护称号与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指出这些保护称号所对应的文物、建设、林业、国土资源等四个管理系统使麦积山石窟在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的同时,也应得到相关系统部门规章的有效保障。而同期公布的地方规章《甘肃省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和《麦积山石窟保护管理办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界限、权限和执法主体等方面的问题,因而从世界文化遗保护的角度出发,需提升《麦积山石窟保护管理办法》的法律地位。

管理机制方面,多头管理与遗产资源具有多样性特征有密切关系,如能按照各自系统的政策要求对遗产进行监管,基本可以发挥各自作用,起到一定的正面效果。但现行各个管理机构之间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分属不同系统的上级主管部门,而主管部门间又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从长远看,尚缺乏省政府层级的、可以同时协调三方利益的协调机构。

管理能力方面,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更多的是关注遗产利用、旅游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对遗产价值载体的全面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缺乏认识,执法依据也并未按照世界遗产的管理标准进行。而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关注的重点仅局限于石窟及相关遗存,对遗产环境承载的价值及管理目标认识不足,缺乏对遗产区和缓冲区管理的主动协调能力。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对生态环境维护方面贡献很大,但缺少对世界遗产管理的认识,植物园服务设施的管理仍需作相应衔接调整和改进。

景区内各种规划由于在规划目标、规划措施、所属系统不同等原因,导致在衔接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各种专项规划公开程度不够,仅局限在系统内部,管理单位对其他系统的规划缺少应有的了解,使保护区内项目的确定与审批等尚未建立在以麦积山石窟遗产价值载体的全面保护为前提的基础上。

价值载体影响因素方面,保护区内各单位及村镇的建设活动和商业开发行为使开发压力骤增,与麦积山石窟在漫长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山林茂密、自然静谧的环境特征反差较大。由于水、生物、温度、阳光等因素对石窟遗存的长期影响,使整个窟区的崖面、窟龛、造像、壁画等自然损毁速度加剧,构成了很大环境压力。

遗产利用方面,由于瑞应寺空间及建筑形式制约,尚不能满足对遗产价值全面诠释的需求。同时特窟接待能力有限,游客无法体验所有的洞窟,对石窟价值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对洞窟整体数字模拟展示的参观需求较大,急需建设一座具有综合功能的多媒体展示中心。现行游览路线缺乏分散引导功能,展示结构关系仍需进一步调整,遗产解说系统与标示系统仍不够完备,现有游客服务设施功能尚待完善,且未达到统一规划、协调使用的根本要求。

遗产研究方面,麦积山石窟对丝绸之路整体价值的贡献还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保护技术研究方向和角度还局限于传统模式,仍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研究体制尚未完备,项目开展和完成存在客观上的困难,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对外合作研究机制。

遗产监测是世界遗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针对遗产地文物保存状态、栈道承载力、山体落石、周围气象环境、空气质量、游客数量、建设活动、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监测等都已初步建立。但仍需补充和完善,如对历史环境、石窟选址环境、景观环境和地质地貌特征、开发压力、旅游压力等方面的监测,现有设备和技术手段陈旧落后,更新较慢,尚未建立起公开、共享和合作的监测机制。

二、现阶段依据保护和管理规划开展的工作

2014年7月,麦积山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申遗期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紧紧围绕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并结合麦积山景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窟区环境综合整治在甘肃省政府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对麦积山窟区景观影响较大的西崖醉仙楼酒家、场房下商业及办公平房、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两幢办公楼、瑞应寺广场东侧陈展大厅及两侧文物库房、接待室,广场北侧四合院等建筑物先后被拆除,总计面积约4000平方米。位于重点保护区边缘的校场里13家农户和香积山脚下甘肃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基地用房的体量与规模被加以改造和控制。瑞应寺广场北侧重建的四合院及西侧下方办公用房,卫生间等在建筑样式、风格上严格遵循了当地明清时期盛行的灰瓦红墙古建风貌,所有拆除场地绝大多数依山就势恢复为林带草场。

窟区原有的架空电线、光缆等线路全部改造为地埋方式,变压器、配电室等设施全部设置于隐蔽场所,道路两侧的照明、监控设施在样式风格上尽量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电信、移动等信号塔台不仅选址隐蔽,而且全部采用了仿树木装饰,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

2.文物本体保护通过与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日本筑波大学、敦煌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几年来陆续开展了麦积山石窟山体渗水治理工程、麦积山窟区周边环境监测与调查、麦积山窟龛文物病害调查、重点窟龛造像与壁画修复、窟区病虫害生物监测与防治、瑞应寺大殿明清壁画修复等工作。其中山体渗水治理工程通过“防渗注浆、打孔引水、上堵下排”等技术手段有效地缓解了山体渗水对窟内造像和壁画的损害程度。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的开展对于掌握和了解降水、温湿度变化、光照条件等对文物的影响及相应防控措施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物病害调查的综合分析结果可以为麦积山窟龛文物日常性修复计划以及采取何种预防性保护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3.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申遗工作的具体要求,在国家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支持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距窟区约25公里的麦积区吴家崖征用了50亩土地,计划新建麦积山石窟行政办公和文保展示中心。目前一期行政办公楼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结束,面积约4000平方米,预计2016年底可投入使用,办公、人事、财务、图书资料、网络信息等部门将首批入住。二期工程正在积极推动之中,具体包括文物修复中心、文保实验室、文物库房、多功能会议中心、美术工作室、陈列中心等。

瑞应寺北侧新建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在建筑风格、样式上与瑞应寺浑然一体,功能上集v解服务、窟区补售票、小件寄存、窟龛钥匙保管、临时休憩等一体,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游客。

4.学术体系构建经过近30年的发展,麦积山石窟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佛教石窟考古、文献档案整理、文物保护修复、美术临摹为主要方向的学术研究队伍,现有高级研究人员10人(其中正高2人),中级研究人员25人。先后出版有各类图录、文集、专著等20余种,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刊物300余篇,开展或参与各种科研课题30余项,参加或组织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文物展览等活动20余次。以窟龛档案整理、文物病害调查、石窟内容总录编写等代表的基础性业务工作的陆续开展和完成,为保护、研究和宣传麦积山石窟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麦积山石窟申遗的成功,相应的学术研究体系、方法和手段也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和完善,除传统研究领域外,还应该开始关注麦积山石窟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背景下的与丝绸之路之间关系的研究工作。同时,还需加强对文化遗产管理领域的关注与研究。

5.安全防护监测文物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投入巨资,在整个窟区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全覆盖的人、机结合的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所有文物均处于全天24小时的有效监控范围内。在初步解决外因对文物安全的威胁后,2010年起,又与日本筑波大学、敦煌研究院等机构和单位密切合作,陆续展开窟区气候环境、光照降水、生物病害、重点窟龛温湿度、二氧化碳、栈道振动、游客流量等对文物本体损害程度的监测活动,并新建起具有综合功能的监测预警中心,对于提升和转变原有文物保护观念起到一定引领作用。

三、未来十年发展计划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特别是麦积山石窟成功申遗,影响迅速扩大,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初步构成,以及既将开通的宝(鸡)兰(州)高速铁路,可以预见游客数量将会迅速激增,这将会给文物和游客人身安全带来巨大压力。在原有管理体制没有大改变的情况下,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和视野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根据现实情况逐步开始对现有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划进行局部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要求。未来几年的工作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密切与景区内相关单位和利益群体之间的联系,使之在遗产地保护、管理和发展进程中真正受益,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目标。

首先,必须将麦积山石窟保护和管理规划进一步与《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1-2020)》《天水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86-2010)》《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景区详细规划(1999-2010)》《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12)》《麦积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小陇山天然林保护工程规划》等紧密衔接起来,使之彻底打破因横向管理系统各异而形成的壁障,使其更加透明和公开化,将整个景区的保护、管理、开发、建设、接待、宣展等工作形成一个整体,以避免重复、无序建设和开发而导致的资金浪费和对遗产地景观的人为破坏。如与景区管委会协商,在景区售票处择址新建功能更加完善的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和多媒体展示中心,游客在购票后不再直接登窟,而是先观看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多媒体球幕电影和临摹精品展示,使游客在参观前对麦积山景区和石窟艺术形成初步印象,在延伸展线的同时,也使游客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参观和讲解服务。

其次,促使景区管委会成员单位积极与当地镇政府沟通,结合麦积山景区环道建设工程,将阮家沟门、上河、寺沟、校场里等自然村落的民居建筑统一规划样式、体量、建筑风格和使用功能,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民俗展示、文化产品开发等融入其中,这样既能拉伸展线延长,游客参观游览时间、缓解窟区压力,又能使当地村民从中受益,从而加深后者对遗产地价值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十分有利于遗产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快完善石窟区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文物及游客人身安全。

麦积山石窟监测系统已使用了10年,设备陈旧老化现象严重,功能相对简单,在栈道、林区、窟区,以及道路等部分仍存在监控死角,摄像头及红外报警探头数量明显不足,整个设备系统仍模拟信号,已无法满足当前文物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目前已完成相关方案制定及论证工作,并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申请立项开工。

窟区电力系统虽已全部改为地埋,但随着申遗的成功,为确保窟区消防安全、避免环境污染,冬季取暖亦全部改为电力。这种情况下,全天24小时保障电力供应成为整个景区、窟区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景区的双回路供电系统正在建设中,将从根本上保证整个景区正常用电。

麦积山窟区栈道经过30年的使用,已出现部分钢构件松动,表层混凝土开裂,防雨顶棚因落石撞击而松动变形等问题。为此,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委托相关科研单位做栈道安全性z测的同时,准备适时开展窟栈道建筑加固维修方案的论证、设计和实施工作,以确保窟区文物和工作人员及游客的人身安全。

麦积山景区近年来呈现出游客数量急剧攀升和季节性突出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与景区相关单位协调,计划一方面将现有参观线路进一步优化,局部线路上窟区拟将西区参观出口改道至场房下标志石附近,这样游客不必再回到瑞应寺广场,局部形成小循环,以避免人流在瑞应寺广场重叠。整体线路上督促天水市风景管委会根据《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景区详细规划》,并结合当地政府的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上河沟――场房下――校场里――荒草滩――铁嘴子梁――瑞应寺广场――场房下的环线观光道路建设工程,这样通过拉长线路和提供沿途休憩服务等减缓窟区参观人流压力;另一方面与景区管委会合作,尽早启动网络预约和网络售票系统建设,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调控整个景区游客参观数量和时间,以进一步盘活景区旅游资源,减轻麦积山石窟的参观压力。如规划中瑞应寺广场东侧的石窟艺术展室和办公用房项目被停止,该地段被计划恢复为与周边山坡林地融为一体的景观休憩带,北侧原设计中的多媒体展示厅被取消,使新建四合院面积进一步得以压缩,在与南侧瑞应寺遥相呼应时,体量与视觉上更和谐。

3.立足于世界文化遗产角度,进一步提高麦积山石窟的整体保护和管理水平。

保护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在做好日常性窟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将积极开展与兄弟单位、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文物保护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加大文物保护技术的资金投入,努力建设起一支在泥质文物修复和窟龛壁画修复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的专业队伍,并使麦积山石窟成为陇东南一带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物保护修复和培训中心。

学术体系建设方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将在巩固和开拓传统研究领域的同时,继续加强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引进,其中文化遗产管理、麦积山石窟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数字化技术应用、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利用等将是关注和建设的重点。同时,将继续加强与外界的学术交流与互动,以拓展视野、开阔思路,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麦积山石窟做出实质性贡献。

宣传展示方面,将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打造起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石窟景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和揭示麦积山石窟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让更多民众和游客共同参与、分享佛教石窟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真正起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作用和目的。

第9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范文

关键词:校园;历史;建筑;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TU-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9-55(4)

1 校园建筑遗产的概念

建筑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校园建筑文化遗产是建筑遗产的一脉。校园建筑文化遗产的概念主要指:保存完整的、尚且可以使用的、结构可加固的、有着历史文化传承的、见证学校成长的校园内特殊历史建筑。

2 校园建筑遗产保护

校园建筑文化遗产必须是完整性较好或者可以进行适当整修的建筑;在实用性上可以继续作为教育、教学、文化感染的场所;在历史文化方面起到了传承和准确的表达,同时对于在校园生活的人们有着其特有的记忆作用;代表某一时期,见证某一重大事件以及成为校园的标识等重要职能。现代社会的浮躁,追求政绩和新奇大等思想使得校园的历史建筑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尊重历史不仅意味着尊重校园中现存的物质空间,还意味着尊重校园的文化延续以及校园的发展历程。校园建筑文化遗产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然而目前国内高校规划建设时乱拆乱建的现象频发,高校对校园文化遗产不加以重视、打破建筑及其周边环境与人原有的对话关系、不尊重历史文脉等行为使校园建筑遗产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3 校园内的建筑文化遗产实例解析

校园的文化历史建筑是一个学校的见证者,校园建筑遗产的保护应该受到重视,结合近几年校园内出现的大量的问题,以宁夏大学校园内的清真寺和加拿大圣弗朗西斯大学内的天主教堂进行实例解析和问题的映射。

3.1 宁夏大学校园建筑文化遗产——北校区老清真寺的困境

宁夏大学北校区(原宁夏工学院)的校园内有一座清真寺,其名为盈北清真寺或着银川市新市区清真寺,具体修建时间通过宁夏大学基建处和宁夏宗教局的资料查询,发现结果是不一致的,但是可以共识的一点就是从1983年宁夏工学院独立办学开始,这座清真寺就已经存在。为适应宁夏工学院的迅速发展,它被并入当时的扩展用地中(现宁夏大学北校区的用地)。它承担着新市区80%回族同胞伊斯兰教礼拜活动,而去年银川市政府为了宁夏大学的快速发展,通过协调已经重新选址进行搬迁与修建。而这座历经30余年风雨洗礼,早已植根宁大的老清真寺也不得不迎来“灰飞烟灭”的命运。图一是其在宁夏大学北校区的具体项目位置,具体功能分区如图示,不难看出存在以下几点问题:a.对于校园功能的多余b.阻碍了教学区与宿舍区的联系c.分割了文体区的整体性。但是听到新寺建好后,要将老寺拆除的消息,却让人陷入沉思。

对于拆除的建议,通过行业内人士的一些讨论,认为是不合适的,原因及影响表现为:

a.虽然在空间上有着狭缝里求生存的感觉,但是作为宁夏大学的历史性建筑,此种情况应该是后来的周边建筑设计中欠考虑造成的,这是周边建筑导致的,迫使它形成了一种不协调的对话,而现在把其视为宁夏大学发展中的阻碍,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责任应该由周边建筑的设计师来承担,建筑尴尬的对话关系是人为的,而不是建筑本身造成的。

b.校园内出现宗教建筑的情况在国内高校甚属少见,这种特殊的校园风貌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维持其特色的传承。试想多年后,为了重拾校园精神与历史风貌,再做大量的修复或重建工作会增加困难。

c.长时间的“不协调”会有“习惯成自然”的可能,虽然清真寺出现在校园内,会产生空间视觉上的不开放感,但是时间长了这种固定的模式就会被人们所接受,达到一种静态平衡。然而我们所谓的“理性的改变”却恰恰打破了这种平衡。

d.长期以来清真寺作为一种礼拜场所已经成为周边教民和校内学生的宗教文化中心,突然的拆除一方面会在交通上带来不便,另一方面是对30年记忆的一种删除,更高层面上则对于维护某一个区域内的民族安定有不安定因素,所以要慎重考虑。

宁夏大学的性质是多重的,其中应该包含地域性和民族性。再有民族学和回族文化研究又是地域特色专业,加之成立的阿拉伯语学院,所以就算是新寺建成后,老寺也没必要拆除,通过改建还可以作为阿语讲堂、回族研究中心办公室、建筑系建筑校内测绘实习课程的对象,应该从积极的一面来对待,片面的解读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实际的。

3.2 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的教堂建筑

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St. Francis Xavier University),是加拿大一所领先的公立大学,创建于1853年,有着长久的优异学术、回馈社会和教学创新的传统。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继承了优良的学术传统,这要追溯到150年前,安蒂戈提什的罗马天主教区首先开创了这种传统,当地的渔民、农民及矿工都尽其所能为传统的延续贡献了一份力量。毫无疑问,学生们都为学校辉煌的过去而感到骄傲,但是学校同时注重未来。故对于学校内教堂进行文化传承的保护。

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是加拿大为数不多的承诺保留天主教特色而保持社区包容特性的学校之一。它的宗教传统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公平信念,明显的反映在康迪国际学会上,它是一个致力于从发展中国家的平民组织中培养领导的中心机构。这使得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的教职员工愿意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

图三是该学校校园内的教堂建筑,可以与周围建筑和景观、人形成完美的对话关系。

4 案例的对比分析以及存在问题

通过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实际情况,不难看出当下中国在校园建筑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着颇多问题。

4.1 国内外实例的对比分析(如表1)

4.2 存在问题

通过上述的实际案例不难看出我们在有关校园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方可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平衡状态。

4.2.1 不合理的管理

管理者的视角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通过宁夏大学校园清真寺的案例不难看出,事情本身的发展都存在不确定性,对于建筑遗产和遗留老建筑拆除并非最好的解决办法:第一拆除不符合国家低碳的口号和可持续发展观,传统建筑在建造时都没有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性。周边邻里和社区的形成不依赖于汽车。这些地方可以满足人们将有价值的精神和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校园文化遗产今天比以往都更具关联性。我们需要认识到它全部真实的价值并运用这个原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Heritage buildings were built without addiction to fossil fuels. The precincts, neighborhoods, and communities they form are not dependent on automobiles. The places they make satisfy human aspirations and express culture that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finds valuable. Campus heritage has relevance more today than ever before. We need to recognize its full and true value and apply its lessons to achieve a sustainable future.)第二拆除老旧建筑遗产等于拆除自己的历史,第三没有体现校园的开放性、包容性与人情化建设理念,很大程度上的伤害了使用者和周围居住者的感情。目前国内遇到问题就拆除的做法笔者甚是不赞同,这样的局面多半是来自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与管理制度有缺陷造成的。

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历史研究院和文化遗产研究、建筑遗产、历史风貌街区研究的工作室,但是对于眼前的问题却没有警觉。校园内安全问题一直被提及,但都是侧重于片面的人本原则,建筑遗产同样重要,保护建筑遗产的安全也是保护着人们自己的记忆,也是属于以人为本的范畴,所以有时由于问题认识的片面性导致了很多问题,该体系应该在科学考虑结构的基础上,使用先进的预防性手段,同时在不可避免自然因素影响下又有先进的预警机制,这样的做法是必要的,也是具有前瞻性的。制度毕竟是人为的,而人类本身也在探索和实践,所以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前瞻性毕竟不是处处可以做到,所以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订制度来提升建筑遗产的保护水平。

由此找到校园建筑文化遗产管理的瓶颈:第一,没有制定的相应的管理制度。建构一套完整的建筑遗产保护系统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念的。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可以在制度的指导下来进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第二,很多高校可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不完善,还存在缺陷,2007年7月,北大临湖轩附近花坛中的一件清代初年的汉白玉鱼洗就曾被盗,当时北大保卫部门有关负责人的解释是:北京大学内有不少文物,且比较分散,周围未设探头,只有保安日夜巡逻,肯定存在盲点。第三,校园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与拆除不够严谨。这不是学校领导单方面能做的决定,应该集思广益,不能盲目遵从规划建设单位的建议,还应征师生及周围群众的意见。它作为一种物化了的精神载体,集中反映了学校这个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校园历史性建筑遗产的保护应该是与人一起进行的,我们不能盲目的成为博物馆式的“点”状保护。

4.2.2 错误的修复与改建

很多校园建筑遗产因为迎接重大的节日活动都兴起了改建的热潮。没有考虑防火,在防火方面,如清华大学百年讲堂的火灾就颇受业界关注。遗产的安全性保护也成为了新的课题。在结构方面,通过假期课余时间的调研发现,在老旧建筑和建筑遗产进行翻新改建时一味追求装饰的细部刻画、对于设备进行更新,在节能上下功夫,给结构进行加固,但是很多情况下结构的安全体系评价都是在理论基础支撑下来进行的,对于遗产结构的长久性和退化都没有去细致考虑,这样做是片面的,也是不符合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的。

改建考虑从结构、防火等方面的同时也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对话。宁夏大学出现的问题绝对性的说明了,建筑设计人员在老旧建筑和遗产建筑周边进行新的设计时没有考虑构建和谐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包含了比例尺度、高度关系、色彩呼应,校园内天际线的形成以及对于人产生生理、心理的影响因素。建筑既是媒介又是场所,所以,作为媒介的建筑需要用形态表达语言所难以传达的知识,作为一种场所,它又必须能够营造一种激发特定情感的“情景”。把握好这种平衡和谐的对话关系也是一个最为重要的难点。

4.2.3 错误的观点

校园建筑遗产的保护不是单纯的建筑单体的保护,之所以称为遗产,是因为建筑已经融入环境,一个绿色的草坪及其周围的树木和建筑物或许是最古老的连续的校园文化遗产的表现。(a green lawn surrounding trees and buildings may be the oldest continuous campus heritage statement.)此外人的行为模式支配着建筑的使用功能,所以建筑遗产的保护是综合建筑物及其文化传承、使用者或观赏者以及周边的共生环境的全面保护。要将建筑、使用人员与周边环境共同保护。

在学校的发展中,建筑遗产本身作为一种容器功能是可变的。保护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保护,功能可以随着学校发展的要求做适当的调整,如现有清真寺完全可以用作回族文化研究中心、回族遗产保护中心,无论从造型、功能还是人文层面来讲都是贴切的。

5 结语

校园风貌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历史建筑的传承与保护是校园人文关怀、历史积淀的闪光点。传统校园往往不仅仅是城市空间变迁的见证者,也是城市文化沉淀、延续、演变、更新的承载者,对其旧有空间肌理、传统风格进行保护, 既是保护城市历史物质空间的需要, 也是延续城市历史文化氛围的需要。对于校园建筑遗产在历史的更迭中保留下来是幸运的,但它的未来存在诸多问题。在历史记忆为主线的保护下,在其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新生,在新生中确定新的保护、发现并解决新的矛盾,这样才能使校园建筑遗产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不被淘汰。

参考文献:

[1] 郭苏明.场所精神的延续——由高校传统校区更新谈起[J].华中建筑,2008,(02):142-144.

[2] 徐进,张金荃.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与展示——以宁波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7,(07):43-49.

[3] Carl,Elefante. The Full and True Value of Campus Heritage[J].Plan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2011,(4): 79-87.

[4] 张帆,吴莎.关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的浅析[J]. 科技信息,2011,(15):215.

[5] 孙静,谢泉,吴晓.基于文化环境建构的校园雕塑建设研究——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J].规划师,2008,(06):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