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认知教育;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Effect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 Wang Luhui, Zhang Y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ShenyangMedical College, Shenyang 110034,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psychol ogy educ 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 As to provide a positive measure o f mental health improving. Methods 60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x periment group w ere conducted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for 3 months. Other 60 student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s.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was eva luated by SCL-90, Coping Style Scale, Social Support Scale. Results 4 factor sc ores of compulsive, anxiety etc of SCL-90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 hat before tests in experiment group.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tafter tests of control groups. The factor scores of actives coping, feeling supp ort, used social support etc.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 that before te sts in experiment group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 after tests of control groups . Conclusion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may increase th eir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improve their coping 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Key words】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Coping style ; Social support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其心理健康水平已引起 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已列为 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1]。心理障碍的产生包含有认知的偏差或歪曲,已是心理学 界的一种共识[2]。因此,改变认知来达到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 重视。为了配合高 校更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采用认知教育的方法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实验 研究,以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科学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一年级新生作为试点,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实验组,2个班作为对照组,每 组人数均为60人。年龄在18~20岁之间,两组男女生比例约为1:3。实施干预前用SCL-90、 简易应对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了统一测试,显示两组之间各项结果没有显著 性差异(见表1、表2、表3)。
1.2 方法 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选择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作 为心理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3]。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从认知与情绪、行为的 相互作用 出发。设计安排了①认识人的心理;②非理性认知特点与情绪变化;③合理认识生活事 件;④情绪的自我调控方法(ABC法);⑤领悟社会支持,开发有效的求助技巧等板块的主 题教育。以专题讲座、学生自由讨论以及团体咨询等方式进行。每周1次,每次1.5小时,持 续3个月。认知教育干预后,比较实验组的对照组学生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 差异。所获数据采用SPSS 10.0进行分析比较。
2 结 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量表上的结果比较与分析 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学 生在SCL-90各项因子均分后测分比前测分值低,其中强迫、抑郁、焦虑等3个项目存在显著 性差异,阳性项目数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相比在阳性项目数、强迫 、抑郁焦虑上有所降低,差异存在显著性。而对照组学生后测与前测差异均无显著性。说明 认知教育可以降低强迫、抑郁、焦虑3项因子的痛苦水平,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 定的积极作用。
2.2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问卷上结果比较与分析 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 积极应对维度后测显著高于其前测及对照组后测分值。消极维度后测低于其前测有显著性差 异。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认知教育可以影响学生的应对方式,实验组学生在挫 折和困难面前更多的选择了“与人交谈,倾述内心烦恼、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 问题”等积极应对,减少了“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和吃东西来解除烦恼”等不健康的消极 应对。
2.3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量表上结果比较与分析 表3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社 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项后测高于前测,与对照组相比高于其后测,且差异 达到显著水平。客观支持得分变化不显著。对照组前后测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认知教 育可以提高实验组学生主观体验到的情感支持以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3 讨 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就提出了神经症状产生的根源是不合理 信念的存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焦虑、抑郁、强迫动作等心理疾病的产生确实与 非理性信念有关[4]。认知心理学就是强调认知过程对情绪和行为的重要影响,认 为焦虑、 抑郁等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异常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找出不合理不现实的一 面,以合理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即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建立现实的认知结构,就可达到 改变情绪和行为的目的。本实验就是通过认知心理教育课程围绕认知、情绪和行为相互之间 的关系展开,帮助大学生认识个体心理活动的特点,认识到认知是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针 对大学新生的学习生活和适应新环境等问题造成的痛苦、烦恼等负性情绪反应,以理性情绪 疗法引导使之学会辨别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论,并逐步学会表达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总是要面对各种压力与挑战,在构建合理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还要帮 助大学生认识到要有意识、有目的、灵活的调节行为来适应现实变化的环境。即如何应对压 力与危机。有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 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5]。可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 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实验通过引导大学生合理认识生活事件,学会采用“ 与人交谈,倾述烦恼”、“放轻松”等积极良好的应对方式。通过“我们是朋友”丰富交际 经历,开发有效的求助技巧等,更好的开发利用和感受到社会支持,以减少应激对心身健康 带来的影响。通过实验我们认为,认知心理教育在维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应对方式和提升 社会支持程度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建议深入实际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有针对 性地开展认知心理教育,以维护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思想理论 教育导刊,2001,增刊:1-5
[2]季建林,储展明.认知治疗的国际动态.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2 3-125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社,1999:31-35,122-124,127-130
[4]钱铭怡.心理治疗过程中认知改变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3):1 22-125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以学生为本,做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合作伙伴,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为学生营造融洽和谐的、容易产生自信和兴趣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克服胆怯、自卑的心理,体验成功,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二、在德育管理中渗透人格教育
德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学校德育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在德育工作中渗透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有:(1)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体现人文精神。为学生创设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渗透人格教育的前提。(2)班主任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信任、关爱学生,创设亲切、安全、平等的沟通氛围,要非常注意自己说话的技巧,注意谈话的艺术,要改变过去学生站、听,教师坐、讲的谈话形式,要专注地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支持学生一步一步地矫正自我。尤其是对问题生的教育,更要慎重,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注重自我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教师人格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影响源,正所谓性格产生性格,人格产生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能令学生处处学习、事事模仿,因此,教师要严于律己,自信、敬业、进取,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人格楷模。我校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的人格对学生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班里学生的作业书写工整,深得其他任课老师的赞扬;从她的班选的学生会、团委干部都具有班主任的工作风范;凡是她管理的班级,考试成绩都很优秀,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比赛活动成绩都是最优秀的……她自己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学生离校后,她的人格品质还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产生着长久的榜样作用。
四、指导家庭中的人格教育,优化家庭育人氛围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人格成长的关键影响源。心理健康教育的许多事实告诉我们,问题学生的后面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学校应通过专家讲座、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家访、印发人格教育资料和培训等多渠道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了解人格教育的意义,掌握人格教育的技巧,以自己的言行和家庭氛围影响子女,保持与学校教育一致,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熏陶、浸润下健康成长。
论文摘 要: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等。《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报道杭州市《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结果,在2961名大学生中,16.79%的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趋势。从对我院一、二年级4000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来看,18%有心理障碍,69.8%有心理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据北京市16所大学的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让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2.1正常的认识能力
正常的认识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以及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正常与否可参考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如何。但是,不能认为学习不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常,因为这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2.2稳定的情绪
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2.3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得到。
2.4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忧人之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5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如果一个大学生无端怀疑别的同学在讥笑他,不论别人怎样解释,他都固执己见,这就是人格上的一种偏执,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6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3.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高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3.1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各级领导、组织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研究,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其中,要制订符合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分的估计,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目前在社会上已有开展,有些高校也已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但是尚不普及,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长此下去,就极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3.3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其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或正在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对于他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能支配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而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4加强体育课和丰富各种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加强体育活动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峰.高校体育课中的健康教育初探.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02).
[2]闫建端.谈高校体育课学生的心理负荷.宁夏医学院学报,1998,(03).
[3]张耀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4,(S1).
关键词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一般标准
现代社会中,人们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关于健康观念的逐步更新,绝大多数人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同生物生理的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与之相应,现代的健康概念早已超越了传统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概念和现代人类健康观中的必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身心和谐”已成为人类现代健康观的主要核心内容。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内涵
世界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从社会适应能力角度,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含义:
心理健康一方面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各项功能正常良好,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心理健康二是指能长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够有效地富有建设地完善个人生活,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发生。
对心理健康狭义的认识是指预防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广义认识是指促进心理调节,发展心理效能。对中小学生来讲,心理健康应是指广义的心理健康。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由于个体在不同生活环境与生活阶段,也在不同的生活,工作活动中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与心理体验。因此,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学校特定情境中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和自我认识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本文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应从以下方面来分别进行评测:
1.学习方面
(1)智力发展正常。正常的智力使中小学生能正确对待周围的各种事物,使他们在认识环境、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时保持客观的态度,是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智力的正常从测量学角度来讲是指与同阶段同性别学生智商的测定值保持较小差别。智商测定值大幅高于同样本测定值也可视为正常。大幅偏低时需认真观察被评测者其它方面的表现。
(2)体脑协调。中小学生的体脑协调性表现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在学校班级教学情境下,能自觉将不同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注意体脑活动和睡眠的关系,善于利用记忆的规律来主动进行有效的学习。
(3)自我满足。中小学生应该有适度的成就动机,从学习中获得自我成就感,自我满足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并促使其继续开展学习活动。
(4)学习情绪调适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问题顺利解决时可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积极情绪,问题无法自行解决时,会产生不愉快的负面情绪体验。心理健康的学生应能够明智地接受事实,并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如求助他人,来摆脱这些消极负面情绪对自身的影响。
2.人际交往方面
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父母形成的亲子关系,与老师形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朋友形成的同伴关系。
(1)尊重。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对待父母,师长,同学应具有敬畏之心,礼待他人。
(2)乐群。心理健康的学生的乐群性体现在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与同学交往,与同伴合作,乐于与家长,教师沟通。对于和别人交流的活动保持一定兴趣。
(3)交际技巧。学生的交际技巧处于较低阶段,但应表现为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活动。
(4)独立人格。能在人际交往方面初步体现出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性。对于低阶段的小学生不做要求,但应表现为对独自活动有较好的适应。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应逐渐开始建立独立的人格,并保持相对稳定性。
3.自我方面
中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程度较低,在自我认识方面较为初步。但从程度来讲,中小学生应随年龄阶段逐渐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1)自知:中小学生应具有自知力,表现为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低阶段应能够正常使用物主称谓。高阶段开始应逐渐对自身及自我意识有较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能够在与别人比较后进行反省,除了通过与别人比较来了解自己以外,还经常与某些理想的标准相比较。(2)悦已:中小学生应悦纳自己,对自身的优点与缺定有一定了解,并能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谋求自己的最佳发展。
4.社会适应方面
(1)了解现实,正视现实。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面对现实,他们能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做出客观评价,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2)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其行为总是与环境相协调、相一致。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一般情况下,都愿意努力实现一定社会所认同的行为,遵守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中小学校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依赖于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氛围。师生良好、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校园环境创建的活的灵魂。在中小学校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需求。利用心理健康标准正确、准确地评价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对于我们校园心理健康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只有找到全面,可具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才能使学生心理评价工作落到实处,使评测结果具有可使用的意义。本文仅作初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才
作者简介:朱丽娅(1972-),女,山西应县人,军械工程学院政治教研室,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03)王典(1992-),男,山东荣成人,河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天津3004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130-02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把握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早日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1.心理健康影响着生理健康
健康既包括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心理健康常常会对生理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常常会影响消化、循环、内分泌、免疫、呼吸等生理系统的活动,从而使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2.心理健康影响着环境适应
在人的一生中,周围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心理健康状况则影响着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健康的心理状况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变化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及时调节自己的行为,适应环境要求;有助于大学生承受外界环境造成的压力,促使大学生与环境保持和谐;有助于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更好地主动适应大学及未来生活。
3.心理健康影响着潜能发挥
所谓潜能,是指个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学习和工作,逐渐形成的能力倾向。人人都有一定的潜能,但并不是所有人的潜能都能得到较好地发挥,心理健康对潜能发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往往在学习和其他实践活动中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自身潜能的更好发挥。
4.心理健康影响着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全面发展。大学阶段是人生道路各阶段中极其重要的阶段,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新阶段,要面临很多过去从没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由学习产生的学习压力也成了大学生较大的压力源之一。大学的学习具有与中学不同的特点,课余时间很多,自主学习为主。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及时地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这种改变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无所事事的感觉,容易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虚度时光。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将会增加大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感。对于学习和学习带来的竞争压力,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否则容易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并导致焦虑失落心理及其他心理问题的出现。
2.人际关系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主要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与实现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信息交流,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则会阻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需要宽容与合作。但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往往不能很快地适应独立的生活。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独立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常常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现象。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懂交际技巧、人际敏感等原因使一些大学生封闭自我、害怕交往,影响了心理健康。
3.情感问题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往往在18~25岁之间。他们向往美好的爱情,但由于生理心理还没完全成熟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把爱情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的倾向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并因此造成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大学生由于年轻,情感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遇到情感方面的挫折,并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据报道有近35%左右的大学生存在情感方面的困惑,因情感处理不当而引发的案件目前已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就业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工作强度和生存压力日益增大。伴随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起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工作出路问题,并不得不因此而放弃很多施展自己个性空间的机会,甚至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去做自己本不喜欢做的事。比如用很多的时间去背GRE单词,花很多的精力去准备让自己感到非常烦躁的各类证书考试。但这些努力是否能取得预期效果还是个未知数,这使得一些大学生心理上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状态。严峻的就业压力,容易让人产生紧张、恐惧、焦虑、逃避的心理,就业压力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哲学的有关原理告诉我们: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即使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一些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同时,另外一些大学生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1.保持浓厚学习兴趣,正确面对学业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具有强烈求知欲望和浓厚学习兴趣的大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乐于接受其他学科的新思想、新知识,从而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被动的学变成主动的学。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学习各种新知识,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主动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和未来的社会,而不应被动地让环境和社会来适应自己。这就要求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提前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注重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主动进行人际交往,保持和谐人际关系
我国已故著名心理学家丁瓒先生曾经说过:“人类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际关系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具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培养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群体意识和亲和力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增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往往乐于与他人交往,并且能在交往中用尊重、理解、宽容、信任的态度与他人和睦相处。大学生应把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策略和原则,积极健康地进行人际交往。同时大学生还应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对情感问题合理认知,在积极健康的交往中不断发展自我、提高自己。
3.树立正确自我意识,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大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来说自我意识包括大学生对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大学生若过高评价自己,就可能会自负甚至狂妄自大;而如果过低评价自己,就可能会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自我意识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具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越接近现实,社会适应能力就相对越强。因此,大学生应在积极开放的人际交往中,通过比较鉴别、客观体验等方法,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而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主要涉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大学生应培养自身良好的个性品质,积极悦纳自我,不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完善自我。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兴趣是指大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大学生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爱好在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大学生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大学生潜能的发挥和身心健康的维护。大学生积极参加校、系、班级组织的艺术、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活动,既能从中经受环境的锻炼、丰富自身人生经验,也能增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友谊,更能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能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高职生 心理特点 健康教育
随着第二、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速上升,由此带动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能力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和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高,高级技能型人才将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力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使高职生成为专业技能过硬而且心理健康、阳光向上的新型劳动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职业院校,必须针对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个体,并使自身具备良好的发展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心理健康的界定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早在1946年,第二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同时,指明了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我国学者认为,心理健康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即:无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二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即: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志是: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理状态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满足个人的生存及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
1.自我认同缺位,挫败感强
自我认同主要体现在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身份认同和对高考失利的挫折认同。
首先,由于社会存在对职业教育认同缺位的现实,职业教育在广大受教育的高等院校学生中普遍形成了低人一等的认识,这种认识难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认同产生负面影响,“高职生”成为了职业院校学生对自己身份认同的一个消极代称。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不高,受社会观念的影响,对学生家长而言,认为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就是技能劳动者,高职院校只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对用人单位而言,高职毕业生既没有普通高校学生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没有很好地掌握专业技术,是锅“夹生饭”,这也降低了高职生对自己的认同感。
其次是由于高考失利,进入职业院校后难以很快走出阴影,悦纳自我。从现实来讲,高职学生大多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才选择了高职院校。到高职院校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寻找自身发展的优势,加之对职业教育的认同缺位,发现现实与想象存在一定差距,这使他们在心理上处于失落状态,有的学生甚至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认为前途无望,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
2.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茫然,求知欲下降
大部分高职生对高职教育还处于模糊和错误的认识阶段,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了解,使得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导致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学习动力。同时,家长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家长对学生原有的期望值降低了,在学习方面的要求也放松了,也缺乏鼓励,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松懈。此外,不少高职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 甚至介于以上原因,使高职生并不看好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职业规划的意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茫然。
3.心理敏感,情感脆弱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生活环境,需要一个心理适应期。与高中严格、封闭式的管理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相对宽松和开放,在宽松和开放的校园环境中,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他们渴望与他人交往,渴求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渴望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更渴望在活动中得到重视,获得尊重。然而还是由于不能悦纳自我,又缺乏生活历练和独立生活能力,显的敏感,更容易因交往能力的欠缺而产生害羞、恐惧、自卑等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在这个适应期内,易产生茫然、不安、苦闷、失落和孤独等不良情绪。
4.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高职学生从智力水平来讲,和普通院校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异,但由于高考失利,选择了还不被社会认可的职业教育,本身就会产生悲观消极的负面情绪。同时,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存在多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这些困扰和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就会产生心理障碍。目前在高职生中存在比较普遍的有学习心理障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和就业心理障碍等。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抓好入学的心理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自我认同
高职学生在刚走进职业院校的时候,自我的认同感都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源于高职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低,对技能劳动者的认同感低,在这样一个不认同的学习环境和未来职业中,使高职生很难悦纳自己。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又将自己看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种情形下,许多高职生在入学之初,就会因普通大学和高职院校的差距,产生一种自卑失落的心理。因此,做好入学心理教育也是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要加强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明白学校是外部条件、是外因,自己的努力拼搏是主导、是内因。学校与成才不是因果关系,自己的努力奋斗是成功的关键。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自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种积极健康的环境中进行成长。
2.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及现状,有针对性的选择教育内容,编写心理健康教材,真正做到因需施教、因材施教。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在自我认知、学习、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正常发展,促使学生的身心平衡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为学生服务的目的,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3.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一种职业性与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有教师和心理医生的双重身份。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高职院校要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多与相关专家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在职业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心理指导的教师大多为心理学理论研究方向的教师,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一定的心理疏导的能力,但是由于缺乏临床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经验,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矫正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力度提升相关教师的临床应用能力。
4.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高职院校更要营造一种先进的校园文化,轻松、积极的校园氛围,可以减轻高职学生心理压力、心理紧张,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时,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融入活动实践中,为高职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张扬自我个性、释放内心激情、满足自我精神需求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社会、认识自我、磨炼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高职学生的顽强意志、坚强毅力、竞争意识、互助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高职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健康、积极、乐观的状态。
5.以个性化教育促进个性发展
高职生是受应试教育影响较轻的学生,尽管他们在文化课成绩上不太理想,但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明显的个性和特长,这些个性特长是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的一大优势。
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们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特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与别人存在的差异,认识自己个性中存在的发展潜能,引导学生发展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长。
6.重视塑造高职生和谐人格
一、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意义
学生的发展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课教育是不一样的,与其说它是教育的一种方式,不如称其为一种科学的、重要的教育观念,它的阵地不止包括学校,还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灵魂和思想,在此基础上拥有一个强大的体魄,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意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责任,而应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和社会群体共同的义务,让小学生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中收获一份启发,逐步培养起健康意识,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思想和心理素质,做到有内涵、有思想,在此基础上再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利用学科教学,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形式,由于缺乏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教育人员不足,所以,我们需要在各个学科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各个学科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思想,实现学科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结合。
三、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和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拥有自由活动的空间,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机会,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获得素质的提升。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为“我想这样做这件事”的交流活动,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看一看谁的主见好,这样一来,可以锻炼学生表明观念、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开展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班队活动这个主阵地。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利用班级主题活动以及少先队活动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3?15消费日时,组织学生开展“诚信从我做起”主题活动,从商业案例引申到小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五、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对心理健康现状认识不一致的原因
若把所有问题,包括认知上一时想不开、出了偏差者归为心理健康问题,则心理健康问题的内涵就扩大了,自然不健康学生的检出率就高。我们应分清楚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有认知上的偏差,有心理状态层面上的,也有人格层面的。心理是否健康应从心理状态这一层面来认识较为妥当,它有可能是认知层面的问题没得到及时解决而导致的某一阶段的心理不适。若从心理状态这一层面来看健康问题,心理不健康就如同感冒,抵抗力好的也许过段时间好转,进入正常的状态,若积极治疗则好转得更快些。若有良好的卫生健康常识,能主动预防,那就不会“感冒”。心理健康问题若长期不能得到解决,许多症状就会内化为人格层面的问题,成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特征,那就较难矫正和治疗,这时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无济于事了。对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可见,不分层次的调查数据,再加上过时的、各取所需的调查表和常规以及局部的调查,其所得结果的可信度自然是不高的。另外,人们的主观判断上,有的把心理健康问题混同于思想品德的问题;有的又把违纪、违规问题纳入心理健康问题的范畴;不同角色的判断者(如不同的年龄、教师中是否当班主任)受自身角色的限制,会突出学生问题的某一方面,并把它放大成整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都是认识不统一的原因。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从理论上看,由于大学生大都是以成功者的心态进入大学的,其认知水平也大为提高,大学的集体生活为大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因此大学生的绝大多数在绝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心理健康状态的。分层调查的数据也表明,大学生不是深层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这样的结论丝毫不影响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强调。学生一些浅层的心理问题时有发生,如适应不良,无法正确面对压力,烦恼、压抑、考试焦虑、失恋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到健全人格的形成。
大学生中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客观上都存在,在认知层面与心理状态层面的心理问题的比例与其他人群没有显著的差异,只是因学校环境的特殊性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人格层面的心理问题的比例与中小学生相比虽有所增加,但仍不算很高,与其他同龄人群相比,在比例上、表现形式上都没有多大差别。值得重视的是,纵向地与过去相比,心理问题的比例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心理问题也出现一些新的表现形式,如网瘾、同性恋等。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原因时,人们有时会犯逻辑上语义重复和因果界线不清的错误,有时把心理不健康的已有表现又当成不健康的原因。如有的说“严重的考试焦虑是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之一”,其实严重的考试焦虑已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了。
影响心理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准确分析心理问题,需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出高度的理论概括,也需对学校条件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具体分析。
(一)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
外界有许多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如充满关爱与和谐的家庭、具有良好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的社区,优质的教育、发达的文化、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等。
但是,现实中存在的却是许多与上述理想环境不一致或相反的、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可即使是在同样的不利环境条件下,心理不健康的人仍是少数。这说明影响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主要还在于内部,这些影响心理健康的内部因素与外在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导致不健康心理的产生。而人的内部条件又是在外界影响下形成的。当下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是过去生活长期积淀的产物。外在不利因素是否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这取决于人的内心是如何解读外在信息的。
(二)影响因素的理论概括
纷繁复杂的外在因素可概括为两点:一个是环境变迁,―个是环境压力。前者可能导致心理适应方面的问题,后者可能导致过度的压力感。二者均可引起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上的表现。尤其是在情绪、情感这一心理过程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如焦虑、抑郁、自闭等。外在环境的突然改变,往往使许多大学生一下子不能从自己的经验划界中找到应对的方式,或新的刺激与自己的信念系统发生冲突,这些均可产生适应不良的问题。大学中引起这类问题的主要类型有:新生的适应问题、家庭成员或经济条件的突然变故、人际关系的突然变化以及新的社会思潮会折射到校园等。环境变迁不是个人能左右的,有的也是预期不到的,人们只能学会怎么去适应。环境压力是外在环境施予人的各种要求,这些要求又与自己的能力以及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之间有一定距离,使人有一种紧迫感,总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身后驱使着。这些压力往往是与主体自己不得不完成的活动任务有关,也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有关。有任务目标的压力,有完成任务质量标准的压力,有完成时间的压力。大学生中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就业的压力。
所有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因素最终都是通过自身的挫折感这一因子而起作用的。挫折感是自己追求的目标未实现、活动失败、发现了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差距仍然很大等情形下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中常见的有:学业上的挫折、人际交往的挫折、恋爱中的挫折等。
环境变迁、压力以及内在的挫折感是引起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但不等于说必然导致心理不健康,不是绝对的一因一果的关系。另外,某一因素导致的不健康问题又可成为另一心理问题的原因。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
重点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及学生自身方面的生活事件这四个因素中,许多研究都得出学校教育是首要因素的结论,如学习负担过重以及学习中各种尖锐矛盾带来的心理压力;学生间、师生间人际关系不协调及教育方式的不当带来的情绪障碍等。
学校教育这一首要因素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负担过重;教师教育方法粗笨;被教师讽刺挖苦;经常性考试失败;教师偏心不公;教师水平低;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教师作风不正;教师有病态。这九条分别与敌对、偏执、强迫、人际
关系敏感这五方面心理健康问题有较大的关系。如教育方法粗笨就与学生的敌对、偏执方面问题相关度较高;经常考试失败则与强迫症和忧郁相关;教师的讽刺挖苦、偏心不公则与学生的敌对、人际关系障碍方面问题相关。这个结论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真对待。学校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位因素,同时学校也应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主要阵地。教师素质的高低、观念的新旧以及教育方式是否科学,这些都影响到学校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
四、从内外因素的辩证关系看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健康的保持与维护,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共同努力。从教师、家长等教育者的这个角度考虑,应尽量地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问和心理空间,减少或避开诱发他们不健康心理产生的外部因素,减轻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让学生尽量多的感受到愉快学习的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信任和期待。同时,用自己正确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认知能力、乐观向上的处事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去影响、感染学生,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中。
而作为学生本人,应学会适应各种新的外界环境,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对生活与学习应有一个接受磨砺、吃苦受累的心理准备,不断增加自己抗压力与抗挫折的能力。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学校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外在因素。学校的制度、管理方式、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校风、教师的教学方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等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联。
1.民主科学的管理体制
学生在校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学习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教学、行政、后勤等部门共同配合,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有效的管理。若管理制度的制定不民主,制度的科学性不强,或管理松散、不公正,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持。学校应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公正、正义、井然有序的形象,在学校规章制度原则面前人人平等。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进程,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2.合理设置课程
学生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提高认识水平,有助于心理的自我调适。但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应注意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关系、知识的深与浅的关系、知识量与学生接受力的关系;在课程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学科课程又要考虑活动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应关注情感、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在课程实施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尝试“服务性学习”。服务性学习把学生带出了校门,带进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使学生走进了社区中那些需要关注与服务的群体之中。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学生全面了解现实社会,并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悟出一些道理,这是一个“发现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期待学生能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人生的艰辛与意义,提高社会责任感,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其自尊和自信,同时能找到自己将来的职业兴趣和方向,激发提高自身学业成绩的动机。这些都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只有合理的课程结构才有可能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合理与和谐将有助于心理的和谐,这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3.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有了充实感。文化是一种感染力,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世界。校园文化渗透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在一定校园文化氛围下,学生会自发组织体现各自兴趣、爱好的各种学生团体,开展各式各样的团队活动,这同时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在各种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与沟通,培养了独立性,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元素。
4.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对学生的期待与评价均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联。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仅仅是指专业知识扎实、授课技能高超,更主要的还应是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懂得学生的心理,会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心理健康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每个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应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持与维护。学生本人也应主动关注、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寻求调适的办法。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项教育活动,它既能解决许多浅层的心理问题,也能预防出现深层心理问题。但是,更主要的是对那些健康的、没表现出心理问题的广大学生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与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增进心理自我保健的意识与技能,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塑造健康的人格。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办法
1.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
大学生可通过自学、听讲座、课堂学习等途径,学习并掌握好心理卫生知识,它将有益于大学生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和认识自身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的理论武器。如学习科学用脑,注意用脑卫生,这就是首先要学会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张弛有序,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而使思维、记忆力减退。二是要注意营养健脑,以必要的营养来保证大脑正常工作所必须的能量。三是对某些脑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又如,学好性心理适应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性意识,合理调节性冲动,增进男女正常交往。再如,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知识,让人真正懂得戒除不良嗜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不酗酒不吸烟等。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证明,过量的饮酒和吸烟对身体是极为有害的,尤其是对大脑的刺激更为明显,它能麻痹脑神经和破坏脑细胞,干扰记忆,促使遗忘。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2.积极参加校园科技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课余活动形式多样,包括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以及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学术交流等。在学生的自由时间内,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从事各种活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社会调查、科技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文体活动,是大学生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一个人如果封闭自己,除了学习之外不去参加任何文体活动,那么,他的大学生活将会单调、乏味,甚至会连正常学习、生活和人际间的交往都难以维持下去。在今天强调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大学生更应积极地参加各类文体活动,锻炼身体、培养能力、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关键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被社会高度关注,因此各大高校都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开办了心理咨询室。尽管如此,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是层出不穷。为什么开办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这种情况的发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出现了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将进行一一的探讨。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从中学升入大学,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这时的大学生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大概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曾经在中学是优秀生,在大学却变得非常平凡,再加上如今的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这中间的巨大落差让人一时间无法适应,致使大学生感到焦虑不安。第二种是感觉自己考上了大学,沉浸在家人朋友的赞美声中飘飘然,非常自满,并把这种情绪带到了大学校园,认为自己是最棒的,没人能超越自己,学习不思进取。
(二)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以上提到的两种心理健康问题在高校大学生身上很普遍,那么高校里心理健康的有关部门是怎么对待这两种问题的出现的?
据我调查发现某些高校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入学的典礼上简单说了两句,大意就是既然来到了这个学校,就要努力地学习,要调整好学习心态,其他有关心理健康的一概没说。在后来的了解中我也发现大学校园虽然设置了心理健康咨询室,但形同虚设。在平时,心理健康咨询室大门紧闭,很少见到有人在里面上班,在调查中甚至还发现有很多同学根本不知道心理健康咨询室在哪里。据该校同学回忆,有段时间学校的确重视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开放了心理健康咨询室,还进行了很多的宣传。在心理咨询室旁的宣泄室里放置了许多宣泄的器材,他当时还去过看过。但过了不久,他感觉心理压力过大想去宣泄时却发现大门紧锁,而且以后再也没见开过了。
在调查走访中还发现有些高校虽然重视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据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说,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即使有了心理健康问题也不愿意来咨询。在那些高校大学生看来,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是一件很自卑的事,害怕让人发现,更别说主动去心理健康咨询室咨询了。高校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不敢面对,这也给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带了很大的难度。对于高校大学生不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老师也感觉很苦恼。“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不是精神出现了问题,而是指人不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但在有些大学生眼里,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就等同于患上了精神病,会受到歧视。这种认知让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难开展。”一位高校心理咨询老师如是说。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于高校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在于大学生的认识错误。
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予以重视,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校应对大学生定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对于刚入校园的新生,应开设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课,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而不能草草一两句话了事。心理咨询室必须每天有人坐班,心理宣泄室也要对学生们开放。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可以定期出刊报,对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其分发到每个学生手中,以帮助他们正确调整自己心理状态。
对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这个问题,学校需积极宣传,解释心理健康的含义,将心理健康等于精神病这个思想从学生心里剔除。对于羞于露面询问的高校大学生,学校可以公布专用的心理咨询邮箱及电话号码,以方便他们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咨询。心理健康咨询的邮箱公布后,不能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需要每天查看并进行回复,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三、小结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学校不重视,二是大学生对其认识的错误。上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高校能将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使其调整好心态,正确认识自我。
参考文献:
[1]王维铭.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4,第十九期
[2]杨秀英. 浅谈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 济宁师专学报,2001,第四期
[3]张小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J].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2,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