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洋生物研究报告范文

海洋生物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生物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洋生物研究报告

第1篇:海洋生物研究报告范文

最近,澳大利亚海洋生物学家报告了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6只野生宽吻海豚自学成才,它们能像人工饲养的海豚那样,用尾巴在水中倒着“走”。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海豚群中,这一时尚动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流行起来;而对此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它们做这个动作纯粹是为了自娱自乐。这一发现表明,海豚要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得多。

鲸鱼和海豚保护协会的迈克・博斯利博士,24年来一直在澳大利亚观察海豚。他此前曾发表报告说,两只雄性成年海豚“比利”和“韦弗”会用尾巴“走路”。在海豚的各种表演中,用尾巴“走路”肯定是最能取悦观众的。为了获取作为奖励的食物,海豚会垂直跃出水面,随后自己推动身体在水中倒着“走”。虽然这个动作对人工饲养的海豚来说很平常,但在自然环境中的野生海豚是怎么学会这一杂耍动作的呢?

原来,海豚“比利”曾在1988年因受伤而被捕获,被人工饲养了三周时间。当时,“比利”由一家海豚馆照料,它在那儿的水池里生活了三周,随后被放生。为了便于以后辨别,临别时人们在“比利”的背上标注了一个“3”的字样。当“比利”回到它原来生活的地方后不久,竟然也开始用尾巴“走路”了。研究人员认为,尽管未曾受过正规训练,“比利”通过观察其他人工饲养的海豚的表演,自己学会了这个杂耍动作。“比利”回归大海已经22年了,它一直在给同伴传授这一本领,在最近的几年中,“比利”已经教会了5只海豚做这个杂耍动作。

生物学家把“具有群体特征的习得行为”称为群体行为方式。动物的群体行为方式已经在几种动物身上得到了确认,特别是黑猩猩。然而,此前已知的群体行为方式几乎都以实用性为特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食物。人们熟悉的例子是,在贡河自然保护区,黑猩猩会用树枝从蚁穴中挖白蚁吃。在澳大利亚南部的鲨鱼湾,一小群海豚在捕鱼时会习惯性地叼住海绵,目的是防止被鱼鳍刺到。但是,用尾巴“走路”并没有什么实用功能,海豚之所以喜欢做这个动作就是为了取乐――就像人类跳舞、做体操一样。这本身就是一个说明人类和动物在行为上具有相似之处的例子。

罕见的双色龙虾

英国的一位渔民不久前在约克郡海域捕到一只极为罕见的双色龙虾,它的身体一半呈红色一半呈黑色。他把这只龙虾送到了北约克郡的斯卡伯勒海洋生物中心进行研究。海洋生物专家称,发现双色龙虾的概率是5000万分之一。这只龙虾大约有5岁到6岁,还能再活60-70年。目前,它被放置在该中心的奇异展的展箱内。

鳄鱼群为何阳盛阴衰

说来令人称奇,决定刚出生的小鳄鱼是雌还是雄的,居然是孵化时鳄鱼巢穴中的温度。当孵化温度在28%左右时,出生的是雌性鳄鱼;当孵化时的温度达到32℃时,出生的是雄性鳄鱼。据哥斯达黎加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气候变暖导致哥斯达黎加河流中雄性鳄鱼大大多于雌性鳄鱼。这有可能使该物种在20年后面临生存危险。

这一研究是针对栖息在哥斯达黎加北太平洋地区的十几条河流中的鳄鱼进行的。在捕获后又被放生的74条鳄鱼中,雌雄比例为1:5,而正常情况下这一比例应该是3:1。如果该区域鳄鱼群雄性化的趋势得到最终证实,该物种可能在20年后趋于消失。

苏格兰小虾是现存最古老的物种

最近,格拉斯哥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上最古老的活着的物种,是生活在苏格兰南部卡拉弗罗克自然保护区内的一种虾。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两亿多年。化石证据显示,它们的形状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以来一直没有变化。更神奇的是,这种长度不超过10厘米有着自己的特殊生命周期的小虾,居然已经历了侏罗纪以来的三次物种大灭绝。它们生活在淡水池塘里,在那里产卵,并在池塘干枯后死去。而它们的卵则保持休眠状态,直到池塘再次被水充满。如此周而复始。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称,他们是在采集的泥土样品中发现这一奇特生物的。当时,他们把泥土放在实验室的一个玻璃水缸内,准备作进一步的科学观察。两周后,格拉斯哥大学的一位女生偶然发现,有一只虾在玻璃缸的水中游动。至今,他们已经发现了这种苏格兰小虾的两个群落。

吃恐龙的蛇

不久前,一位美国古生物学家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卷》上报告说,一块6700万年前的蛇盘绕在恐龙蛋上的化石,让人们对蛇这一古老爬行动物的饮食习惯和进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条长3.5米的蛇是以蜥脚类恐龙的蛋及刚孵化出的幼龙为生的。这表明,它是这种食草恐龙为数不多的捕食者之一。该化石还证明,早在一亿年前,蛇类就长出了与现代阔嘴蛇,包括蝰蛇和蟒蛇类似的活动颚。

这些化石是印度地质局的工作人员在1987年发现的,但他们当时只认出了其中的恐龙蛋壳和翼骨。2001年,这位美国古生物学家重新研究了这些化石,结果惊讶地发现,在恐龙的窝里居然还有一个捕食者。他说,他在恐龙蛋和大骨头旁边发现了具有蛇类特有的接合方式的椎骨。他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化石样本。当时,这条蛇可能正爬行到恐龙的窝边,准备吞下一条刚刚出生的幼龙,然而一场突发的暴风雨或其他灾难把这一幕“永远冻结在时间里”,并埋在了沉积物下。

神秘杀手剑指蝙蝠

第2篇:海洋生物研究报告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2006 年 9 月至 2007 年 8 月期间, 于徐闻珊瑚礁保护区的试验区(水深约 20 m)和核心区(图 1)设点, 按夏、秋、冬、春 4 个季节进行采样, 试验区以定置网作业为主, 核心区以刺网作业为主。除采集鱼类样品外同时兼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藻类等其他重要珊瑚礁栖息种类, 使用浅水 III 型浮游生物网(网口直径为 37 cm, 网长为1.2 m, 国际标准 20 号尼龙筛绢制网, 筛绢孔径为0.077 mm)和 I 型浮游生物网(筛绢孔径为 0.33 mm),采用水平拖网方式采集 0~5 m 水层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调查船速约为 1~2 节, 每次拖网时间30 min 左右, 一般拖 2~3 网, 直至所采集的样品量足够分析时为止。大型藻类采集固着生长的活体。采集的鱼类样本取适量背部肌肉冷冻干燥后,磨成粉末待用。浮游生物样品在过滤海水中清养1~2 h 后, 过滤在孔径为 0.077 mm 的筛绢上, 再用过滤的海水将样品从筛绢上冲洗到培养皿中,剔除肉眼明显可见的杂质。浮游植物样品在生物显微镜下尽量挑出混杂其中的浮游动物。经挑选后的浮游生物样品在均匀混合后, 用 10% HCl 浸泡 3~4 h 以去除无机碳, 在真空干燥器中脱水干燥后用作同位素分析。底栖大型藻类经过滤海水清洗, 鉴定种属后冻干并磨成粉末用作同位素分析。

1.2 样品分析

将粉末状样品按测试要求的质量范围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于锡杯中, 然后将其压成无棱角圆球状(里面不留空气)。包好的样品依次放入英国SerCon 20-20H 型连续流同位素质谱仪的自动进样器中, 经气化、纯化、电离等一系列的分析直至结果的输出。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用国际通用的 δ 值表示, 分别以 VPDB 国际标准和大气氮作为参考标准。δ13C、δ15N 可按以下公式算出:δ13C(‰)=13 12sample13 12VPDBC C1 1000C C× δ15N(‰)=15 14sample15 14airN N1 1000N N× 式中,13C/12CVPDB为国际标准物 VPDB (ViennaPeedee Belemnite)的碳同位素比值,15N/14Nair为标准大气氮同位素比值。δ13C 值的分析精度为±0.08‰, δ15N 值的分析精度为士 0.04‰。营养层次(trophic level)的确定采用如下公式计算:TL=( δ15Nsample 15Nbaseline)/15N+l其中, δ15Nsample表示鱼类氮稳定同位素比值; δ15Nbaseline表示浮游动物氮稳定同位素平均比值,本研究取 10.64‰; Δ15N 表示一个营养级的氮富集度, 本研究取 2.5‰; 初级生产者的营养级定为 0。

2 结果与分析

2.1 徐闻珊瑚礁各种鱼类的 δ13C 值、δ15N 值

本研究对徐闻珊瑚礁保护区的 134 种鱼类进行了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结果表明, δ13C 值和 δ15N 值的跨度都很大 , δ13C 值的范围为–20.98‰( 细鳞 鯻Terapon jarbus)~–9.05‰(黑斑鲱鲤 Upeneus tragula), 相差 11.93‰; δ15N 值的范围为 11.66‰(小燕鳐 Cypselurus brevis)~18.15‰(沙带鱼 Lepturacanthus savala), 差值达 6.49‰。与其他海区相比, 徐闻珊瑚礁鱼类的δ13C 值跨度最大, 而 δ15N 值则呈现出更为富集的特点(表 1, 图 2),整体上两者都比其他海区的更为富集。δ15N 值最 大的沙带鱼的 δ13C 值范 围 为–18.25‰~–14.49‰, 而 δ13C 值最大的黑斑鲱鲤的 δ15N 值范围为 14.97‰~17.02‰, 两个范围都处于整个鱼类 δ 值范围的中间位置左右, δ15N 值没有随着 δ13C 值的增大而增大, δ13C 值亦没有随着 δ15N 值的增大而增大(表 2)。

2.2 徐闻珊瑚礁鱼类的营养层次

海洋食物网营养层次的划分标准主要有 2 种,国外学者普遍采用 1–5 级的划分标准[10–12], 而国内学者则大多采用 0–4 级的划分标准[13–15], 其中第 1 营养级是自养营养级(0 级), 海洋植物属于这个营养级。第 2–4 营养级是异养营养级(1.0–4.0级), 海洋动物属于这些营养级。第 2 营养级包括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草食性动物(1.0–1.3级 )主 要 摄 食 海 洋 植 物 和 残 屑 , 杂 食 性 动 物(1.4–1.9 级)主要摄食海洋植物以及草食性动物和残屑。第 3 营养级包括低级肉食性动物(2.0–2.8级)和中级肉食性动物(2.9–3.4 级)。第 4 营养级即高级肉食性动物(3.5–4.0 级, 顶级)。经公式计算出的各营养层次可看出, 徐闻珊瑚礁鱼类分布在两端(杂食性鱼类与高级肉食性鱼类)的只占少数, 绝大多数居于中间的层次, 为低级肉食性鱼类与中级肉食性鱼类(表 2)。由 δ15N 值计算出来的营养层次表明, 徐闻珊瑚 礁 的 134 种 鱼 类 中 大 部 分 是 以 条 尾 鲱 鲤(Upeneus bensasi)、少鳞 (Sillago japonica)为代表的低级肉食性鱼类, 有 70 种, 占鱼类总数的52%; 其次是以细鳞 、龙头鱼 (Harpodon ne-hereus)为代表的中级肉食性鱼类, 有 47 种, 占鱼类总数的 35%;鰶以斑 (Konosirus punctatus)、前鳞骨鲻(Osteomugil ophuyseni)为代表的杂食性鱼类和以宽尾斜齿鲨(Scoliodon laticaudus)、杂食豆齿鳗(Pisoodonophis boro)为代表的高级肉食性鱼类各有 11 种、6 种, 分别占鱼类总数的 8%和 5%。这种中间大、两头小的营养层次模型在其他海域中也普遍存在[16–18]。事实上, 这与一般生态系统的金字塔模型并不矛盾, 因为杂食性鱼类与低级肉食性鱼类共同作为初级消费者构成金字塔的底部, 只是在这个划分标准中把它们分开了。

2.3 本研究鱼类营养层次与其他海区胃含物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有相关研究通过胃含物分析法对南海北部湾[19]、南沙岛礁周围水域[16]、厦门东海域[17]、长江口[18]、东山湾[15]等地的鱼类进行分析并确定其营养层次, 为了比较稳定同位素分析法与传统的胃含物法所得结果的差异,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有可比数据的 54 种鱼类进行比较(表 3)。从表 3 中可看出, 稳定同位素分析法与传统的胃含物分析法所得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对所收集到的具有可比较数据的 54 种鱼种而言, 约85%的鱼种采用两种方法分析的结果在 0.5 个营养级的误差范围内一致, 只有少数鱼种的差值大于 0.5 个营养级。在相差比较大的几种鱼中, 有些与所采集鱼标本的体长/体质量过小有关, 例如青鰧(Gnathagnus elongatus), 仅采集到 1 条个体仅4.5 cm 长, 2.3 g 重。由于鱼类的稳定碳氮同位素与其所处的生命阶段有很大的关系, 摄取的食物不同, 幼鱼与成鱼也会处于不同的营养层次。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采集样本的季节不同、所在的海域环境不同[20 22], 因此, 可能有比较大的营养位置的跨度。例如, 徐闻珊瑚礁海域的浮游动物的 δ15N 平均值已达到 10.64‰, 而在其他海域[7 8 ]通常比这个值低, 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 到鱼类这一级的时候 δ15N 值就可能会相对高一些, 由此计算出来的营养层次自然也会相应提高。最后,胃含物分析法的数据来自文献, 没有进行营养吸收等校正, 这也有可能造成偏差[7]。

3 讨论

蔡德陵等[9]对崂山湾的水体生态系统食物网进行了13C/12C 值的研究, 发现从处于食物网底部的浮游植物到最高级的肉食性鱼类存在重要的13C 富集作用, 由同位素推断的生物营养层次位置与食性分析的结果也基本上一致。然而, δ13C 值最小的细鳞 (–20.98‰)与 δ13C 值最大的黑斑鲱鲤(–9.05‰)营养层次(平均值)只相差 0.14 级,两种鱼都属于中级肉食性鱼类, 因此, 本研究不能由 δ13C 值计算各鱼类的营养层次。数据反映出徐闻珊瑚礁鱼类的 δ1 3C 值并没有随营养层次的升高而递增,祎这与万 等[8]在渤海、郭卫东等[23]在南沙渚碧礁及 Hobson 等[24]在北冰洋的研究结果一致, 其均认为 δ13C 值在研究的海洋生态系统中并没有稳定的富集作用。

稳定氮同位素组成应用于确定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营养位置, 已经得到公认。理论上, 确定海洋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属的营养位置, 应该以浮游植物为基准, 因为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是海洋食物网的基础, 其营养层次通常被定为 0。但是浮游植物的稳定氮同位素值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范围很大, 在计算营养层次时并不采用浮游植物的同位素值进行计算。一般采用生态系统中常年存在、食性简单的浮游动物或底栖动物等消费者作为基线生物[25]。本研究选择作为初级捕食者的浮游动物作为参考, 实验测得浮游动物的稳定氮同位素的平均值为 10.64‰,以此作为计算营养层次的基线值(baseline)。关于基线 δ15N 值的选择, Vander 等[26]和 Cabana 等[27]建议用珠蚌这一类初级消费者的同位素值进行基线校正, 原因是这些植食动物的同位素值的变化范围相对较小。蔡德陵等[7]选择贻贝进行基线校正, 其氮同位素测定值为 6.05‰, 与李海燕[28]选择的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这种食植浮游动物的同位素值[测定平均值为(6.95±0.28) ‰]大致接近。然而, 可能是由于地域差异性或徐闻珊瑚礁生态系的特殊性, 生活在其中的生物从低等的浮 游 植 物 (δ15N 值 为 8.27‰) 、 藻 类 (δ15N 值6.62‰~9.02‰)到高等的鱼类都含有较高的 δ15N值, 如果采用以上建议值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偏差, 而本实验测得浮游动物的 δ15N 平均值处于浮游植物与鱼类的中间, 所以可以认为采用浮游动物的氮同位素平均值作为计算营养位置的基线值是合理的。

第3篇:海洋生物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植树造林 反射层 环保节能

2008年7月22和23日,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北岸的冰架发生断裂,形成2座浮冰岛,面积分别为4至5平方公里和14平方公里。这部分冰架原来面积为443平方公里,厚度约为40米。这次大断裂,让人开始担心北极冰层融化速度的加剧,以及未来彻底无冰的可能。

冰架是指与陆地相连的巨大浮动冰层。北极冰架之前比较大的断裂发生在2005年8月,与埃尔斯米岛相连的艾利斯冰架发生断裂,形成一座66kmz的浮冰岛,大小相当于美国曼哈顿。断裂的原因,加拿大极地专家米勒没有完全归咎于气候变化,他认为北极冰层的融化是一个不可逆的“单向过程”。

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新研究表明大气层中一种自然的周期性的能量增长正在北极圈附近从南到北移动,北极圈冰雪自然融化,正是在自然界能量迁移增加和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的双重作用下才使北极区出现严重反常。环境变暖现象已是人人皆知,但它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和可怕性并不是人人都能想象的到。

一、环境变暖的影响

(一)短期影响

1.由于环境加速变暖,使极地冰层加速融化,大量淡水进人北冰洋,海水盐度降低,海水洋流发生变化,而洋流是调节气候的主要因素,一旦洋流活动结束,后果是大量海洋生物灭绝,同时海平面上升,部分沿海城市遭受水淹。

2.环境温度的上升也加速冰山(高山积雪)的融化,当极地冰层消失时,高山积雪也可能加速消失(亦或等不到南北极冰层消失就会发生),这将使80%以上河流失去源头,大量河流也将断流,并逐渐消失,人类及大部分陆地生物可能失去大部分淡水来源,亦有可能因淡水分配发生争执、分歧、冲突甚至大规模战争。

3.全球气候将变得更差,灾害天气、恶劣气候将会增多。由于气温上升,短期使海水蒸发量增大,气候发生严重变化,自然灾害将频繁发生部分地方暴雨暴雪,部分地方持续干旱,一些严重疾病亦会流行等等。这种现象也许不几年就会发生。

(二)长期影响

同一气压下0℃的冰融化为0℃的水所需能量可使同质量的水温上升80 ℃,可使同质量的空气温度上升240℃。在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层,总的质量达5000万亿吨。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其中97.5%是海水(13.45亿立方公里)。淡水只占2.5,其中绝大部分为极地冰雪、冰川和地下水,适宜人类享用的仅为0.01%。据此推算地球上有22800万亿吨冰(按淡水的66%算),如果我们不采取根本有效措施,并继续滥砍滥伐,当冰层消失,亦或等不到冰层消失,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气温会急剧增长,很可能达到使人无法忍受的程度;海洋加速蒸发,海水温度快速上升,盐度增加,大部分海洋生物灭绝,气压将上升(由于大气中水蒸汽含量增加)直到海水温度盐度、气压达到某一峰值才会平衡下来,到那时,人类甚至连海水淡化都不可能。

环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滞留在地球的热量过多。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地球热量的来源来说明这点。

1.太阳能:进人地球的太阳能占到地球吸收能量的99%以上还多。2.生物能化学能的转换:生物降解,煤炭石油的燃烧,以及各种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等等。3.其它能量的转换二如核能转换,万有引力引起的潮汐等。

太阳能是影响地球温度的最大能源。太阳能进人地球的主要方式为辐射,散出的主要方式为反射。地球吸收太阳能过少,气温就会降低;吸收太阳能过多,气温就会上升。另外,温室气体的过量存在,也让留在地球的热量增多,促使环境不断变暖。因此平衡过量温室气体()和减少进人地球的能量可以有效遏制环境变暖。

二、遏制环境变暖的措施设想

(一)我们可以在沙漠地带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的地段可以选择在山川、河岸、沟壑及居人区;还可以选择在沙漠地带及已接近退化成沙漠的地带;部分无人区也可以用来植树造林。植树造林的对象主要为环境污染的主要企业。植树造林人人有责,但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1.主要对象为污染环境的企业如火电厂、炼钢厂、炼铝厂、某些化工厂、采煤采油企业及炼油企业。由专家评定其企业年的排放量或隐性排放量(采煤采油企业及炼油企业等),以此为据来收取环境污染金,并为其分配专用林区,林区面积大小相对应该企业年的排放量或隐性排放量。其栽培与后期护养费用来源于本企业的专用环境污染金。

2.鼓励有识开明之士或资金雄厚企业自发投资于沙漠地带养林,国家给他们划分专用林区,他们可将此林区作为个人或企业的形象,其林区可以用该企业或个人来命名。

(二)建立反射层

通过精密计算,得出应该反射的能量是多少,然后在合适的地方(如无人区)建立一定面积的反射层,以平衡温室效应造成的能量增加,减少在大气中的含量,直到其含量达到一定比例。

(三)积极采用环保能源方式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及核能,让这些能源成为人类利用能源的主要方式,积极研究温室气体()转化为其它物质如C与的方式,并使之规模化・在保证地球适宜环境温度下,使全球产生的与吸收(植物)或减少(转化)的平衡。这样就会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变暖的难题,避免其造成更大的恶果。

第4篇:海洋生物研究报告范文

案例频繁事出有因

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像这样神秘莫测的怪事越来越多,究竟是哪方“妖魔”作祟呢?原来大多是由“电子雾”污染所致。

“法国的枫丹白露。北京的东边也有一片这样的树林,这里有生活,有艺术,有美,唯独没有压力。”两年前,东润枫景的一个楼盘广告使东润枫景名满京城。然而,一部分业主花费巨资欢天喜地住进东润枫景之后,却感受到了一种“怪病”的压力――失眠、脱发、乏力、白血球下降。不久前,谜底终于揭开,“怪病”是小区附近电台发射塔的电磁波辐射所致。

一位家住北京方庄的詹先生,几年前小区邮局在他家仅一墙之隔的室内建了一座800兆的微波发射站。由于长期生活在微波辐射的环境中,詹先生和爱人出现了严重的头疼、耳鸣等症状,不过只要离开家里几天症状便消失。几年前,武汉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在一座雷达发射站对面近距离地盖了一栋公寓楼,居民害怕电磁波辐射污染,至今无人敢购买入住。日本大阪机场曾因为一部雷达突然停止转动,险些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经过调查才知道这是受附近居民家中电视机天线放大器发出的电磁波干扰造成的。

最近几年来,报纸、电视不时会报道地球上出现的一些奇怪现象。大批的鲸鱼、海豚、海豹等大型海洋生物成群结队冲上沙滩“集体自杀”。这种奇怪的现象一直令科学家们百思不解。后来,经科学家们查明,这是由于铺设在海洋底下的通讯设备造成的。原来,海洋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夏天到南、北极附近寻找食物,冬天到赤道附近繁殖后代。它们往来于南北之间的长途旅行靠的是地球磁场确定方向。由于电磁波的影响,改变了海洋中各地的地磁特征,致使它们迷失方向,误闯沙滩,造成这些海洋生物集体自杀的现象。

俄罗斯曾发生过一起震惊世界的电脑杀人案,国际象棋大师尼古拉・古德科夫与一台超级电脑对奕,当时,古德科夫以出神入化的高超棋艺连胜三局,正准备开始进入第四局的激战时,突然被电脑释放的强大电流击毙,死在众目睽睽之下。后经一系列调查证实,杀害古德科夫的罪魁祸首是外来的电磁波。由于电磁波干扰了电脑中已经编好的程序,从而导致超级电脑动作失误而突然放出强电流,酿成了骇人听闻的悲剧。

在美国,一位30岁左右的妇女因严重心律不齐在医院做了心脏起搏植入手术。出院后,她一如既往地到超市去购物,奇怪的是,她每次走进超市总是感到心悸、呼吸困难和头晕,但只要步出超市回到家里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美国一位心外科专家最近撰文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美国的大型超市近年来货物失窃现象严重,为此,各超市均安装了闭路电视监督系统。这种电子防盗系统能发出较强的电子辐射线,而它恰恰能干扰心脏起搏器内精密电路的工作,从而使其发出的信号紊乱并影响病人的心律,严重时可使病人晕厥。这位专家建议:凡已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最好不要进超市购物,亦不要使用移动电话(但可打有线电话),这样可预防无形的“电子雾”引起的意外伤害。

揭开“电子雾”的神秘面纱

为什么每天我们打开广播能听见声音?打开电视能看见图像?这是因为有电磁波在帮我们传递信息。

迈入电子时代,由于电的使用和开发已日臻完善和成熟,人类社会便既得到它的恩赐,同时又受到它的摧残,如通信设施、发电输电线路、工业设备,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电磁辐射场而覆盖地球,这就是所谓的“电子雾”。“电子雾”主要依靠长、中、短波和微波的辐射,笼罩着整个世界。其特点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特别是大功率高压线下或大功率发射台附近,其辐射的强度,足可使计算机发生混乱,使仪器失常,使一些项目无法开展。当然,它对人体的危害则更直接、更明显。

科学家研究发现,高频辐射大于某一界限时,可大面积杀伤、杀死人体的细胞,破坏人体原有的电流和磁场,引起人体自然的生理规律失常,扰乱人体生物钟的节律等。地球磁场以及自然界中变化着的磁场,都与人体内的生物节律起着“对时间”的作用,一旦人工磁场干扰或压倒了自然界的磁场,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就会受到破坏,从而发生头痛、恶心、厌食、嗜睡、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和身疲力乏等临床症状。由于电磁波穿透力强,它不仅作用于体表,且会殃及深层组织、器官,往往人体还未感到体表组织疼痛,深层组织或器官已受到损害。由于人体电磁场受到外来电波的影响,产生的生物电也会发生紊乱,导致脑电图、心电图检查出现异常。难怪有的病人对各个医院心、脑电图检查的差异迷惑不解,电磁辐射污染便是其中原因之一。

现代生活中,处处免不了与电子设备打交道。与日常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是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手机、无线电仪器等,这些先进的现代化办公设备,无不产生对身体不利的电磁辐射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如电视机、音响、洗衣机、电冰箱等这些家用电器产品,均能产生各种数量不等的电磁干扰。这种觉察不出的电磁波,都对人体有害。可以说,人类都被“电子雾”笼罩着,人类生活在隐形的“电子雾”的环境中。

“电子雾”如黑色的“幽灵”,将伴随着人类不逝不灭。这是现代文明下的又一现代式的“污染”。

“电子雾”有哪些危害

到目前为止,关于“电子雾”对人体危害的研究历时较长,国内外多数学者共识性的观点认为,“电子雾”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近年来,国内外对“电子雾”危害的相关报道不胜枚举,具体危害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意大利专家研究后认为,该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因而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2、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内癌细胞增殖。电磁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甚至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瑞士的研究资料指出,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户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美国德克萨斯州癌症医疗基金会针对一些遭受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所做的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工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要快24倍。

3、影响人们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某省对某专业系统16名女性电脑操作员的追踪调查发现,接触电磁辐射污染组的操作员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8人10次怀孕中就有4人6次出现异常妊娠。有关研究报告指出,孕妇每周使用20小时以上计算机,其流产率增加80%,同时畸形儿出生率也有所上升。

4、可能导致儿童智力残缺。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专家警告: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5、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6、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由于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还会对视觉系统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

另外,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敏感的人群。

中药功能食品消除“电子雾”污染

2003年10月16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顺利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返地后的杨利伟身体状态良好,精神饱满,原计划7天的恢复期缩短为2~3天。按照西方航天大国的经验,航天员返回后隔离恢复期为两周,健康疗养期为3~4周。中国航天员的表现震惊了已拥有40余年太空经验的西方航天界:为中国宇航员服务的中药食品究竟有何奥秘?

据《放飞神舟: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工程纪事》一书记载:“为宇航员服务的中药都很神奇,健康人连续服用红景天,可提高机体耐力和适应性,显著提高运动成绩,增加运动时间;刺五加香薷合剂可以增强机体耐受低温和缺氧的能力,调节免疫功能、调节血脂等;人参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心血管、造血系统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还能抗休克、抗衰老、促进物质代谢、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

第5篇:海洋生物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海洋休闲渔业;新业态发展;路径探析

引言

海洋渔业是指从事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生产事业。而在海洋渔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服务业,是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业,积极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可为人民提供大量的动物蛋白质,为外贸提供重要商品,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对发展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过程中,传统的经营模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要借助网络技术,通过直播以及其他形式来提升行业服务质量。

1海洋休闲渔业新业态发展的趋势

作为新型产业之一,休闲渔业势必会成为未来海洋渔业发展的大趋势,该产业在维持传统海洋渔业养殖的基础上,还拓展了第三服务产业,打造成一个新的行业模式,渔业养殖和服务产业可以相互影响,并逐步形成一个产业集群。根据相关研究报告的结果显示,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呈现出“微笑曲线”式的发展状态,该产业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异常火爆,有取代传统渔业的趋势,但是由于缺少行业规范,世界各国的经济又处于一个低迷期,从而导致了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而中小型从事海洋休闲渔业的企业均由于经营成本问题而限制养殖规模,此时海洋休闲渔业经受着挑战。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我国正式提出要根据海洋渔业目前发展的态势,打造一套完成的海洋休闲渔业体系,确保海洋经济能够切实得到发展,而正是国家的支持,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海洋休闲渔业春天的到来。作为海洋休闲渔业的企业,宣传途径丰富,不再仅仅依靠电视广告来推广自己,而是可以借助直播平台以及自媒体来宣传,而且借助国家有利的优惠政策,可以更好的开展海洋休闲渔业。不仅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海洋养殖业由于经济来源过于单一,经营成本较高,所以大部分养殖企业也会抓住机会,借助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实现企业转型。

2新型业态发展路径解析

新型业态发展,需要合理使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对行业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而在服务方面,为了让客户有一个流畅性更高的体验,需要采取定制化服务的思维模式,利用网络技术打造一套服务系统,客户在手机上就可以预定服务项目,而相关的服务人员在接收到任务之后,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1]。

2.1借助互联网平台宣传海洋休闲渔业

互联网+大背景下,电子产品以及相关科技行业发展迅速,对于海洋休闲渔业来说,网络平台资源丰富,用户基数大,是宣传行业的一个良好的机会。所以对海洋休闲渔业而言,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宣传使推动传统行业完成转型,以及海洋休闲渔业是根本途径之一。首先,行业需要和大型网络直播平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请其为自己的企业和服务项目进行宣传,而对于直播平台而言,可以获得企业独家的直播权限。这样对于两个行业来说是双赢的。其次,企业需要根据自己服务的特色,在网络上一系列短视频来吸引群众的关注,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知名度。

2.2搭建电子服务平台,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服务质量,是决定海洋休闲渔业发展核心要素之一,如果行业无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确实会导致客户群体的流失,而且会对行业本身的影响力造成影响,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借助网络技术打造专属服务系统,是最好的选择之一[2]。首先,系统的组成方面,基础部分由操作模块和服务评价模块组成,以上两部分主要为客户提供操作的页面,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项目,而在一个服务项目结束之后也可以在相应页面对所接受的服务给出评价。而为了解决系统的服务盲区,还要设定人工服务模块,当客户在服务期间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由人工服务为其解决。当然,系统中还会有推送模块,定期会给客户推送一些和产业以及服务相关的文章和建议,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客户的体验。其次,服务系统运行的流程是,第一步由客户在系统上预定服务,并点击提交,选定时间,然后后台会将客户的信息以及其所选定的服务发送至服务部门,服务部门再预先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准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直到客户在系统上做出评价,一个服务项目才算完成[3]。在电子服务系统的支持下,可以切实提高客户的体验,让每一位客户都能够享受到顶级的服务,而在手机上安装了服务APP的客户会成为潜在固定客源,经过后期维护可以发展成长期客户。所以,为了推动海洋休闲渔业发展,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出具有个性化的服务系统[5]。

2.3大数据采掘,分析行业业态

数据采掘对行业来说至关重要,除了海洋休闲渔业外,对其他行业也是一样的,所以借助大数据采掘分析行业业态,可以推动海洋休闲渔业更好的发展。数据开采技术从一开始就是面向应用的。它不仅仅要完成面向特定数据库的检索、查询、调用,而且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和推理,以指导实际问题的求解,发现一件事和其他事件的相互关联,甚至利用已有的数据对未来的活动进行预测。数据开采技术的目标是从大量数据中,发现隐藏于其后的规律或数据间的关系,从而服务于决策。数据挖掘一般有以下四类主要任务:数据总结、分类、关联分析和聚类[6]。在具体开展数据采掘工作的时候,一方面需要保障采集讯息的全面性,除了导出电子服务系统中的客户信息以外,还要积极调查行业动态,确保信息的种类齐全;另外一个方面,在于对分析结果的利用上,要根据数据采掘分析工作的最终结果,适当调整发展战略,并且要对各类信息提起足够的重视。其中,要格外重视对所采集数据的关联分析,确保各类数据的分类准确恰当,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结果。当然,在对客户的评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也要切实提高分析质量,要做好对评价信息的分类工作,并根据最终分析得出的结论,对整个服务工作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服务质量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够有大幅度的提升。

第6篇:海洋生物研究报告范文

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平台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的载体和基石。依托于现有科技平台,热科院在项目申报、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平台在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管理上成效显着。但从总体上看,热科院科技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整体水平还相对不高,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平台数量不足。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热科院国家级科技平台有7个,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等国家级平台均空缺。2平台发展目标、定位、研究领域和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虽然绝大多数的平台定位清楚,发展目标明确,但部分平台定位模糊,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方面,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导致一些低水平研究重复。例如,热科院天然橡胶加工科技中心与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热科院热带微生物研究中心、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心与海南省热带微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筹存在部分研究内容重叠现象。目前,在热科院现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中,有大部分内容针对的是单位、个人,奖励的是个人、科技成果、科技论文、学术专着等,而涉及科技平台的考评机制较少,导致依托单位和平台的负责人、平台的科技人员的责、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重申报筹建,轻运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运行效率低下。最根本的理念是开放、共享、合作和交流。但从目前科技平台运行情况来看,总体偏弱,如许多科技平台没有开放课题,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的研究课题较少;在学术交流上,针对平台的特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邀请高水平专家来作学术报告的也较少。即使同一个平台的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或共同研究科学问题的也较少,没有形成团队力量。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的建议

1系统化布局科技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体系建设。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专家或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分析研究,科学化、系统化地进行科技平台布局,提出在哪些学科、哪些领域里要新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支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使科技平台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技平台体系,在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处于优先地位,进一步提升热科院的影响力[7-8]。2积极申报国家级科技平台。围绕热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热科院现有的人才队伍、学科优势和科研积累,通过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的要求,对照现有的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研究基础和水平,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升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和研究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孵化出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3拓宽平台申报渠道,提升平台研究水平。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要积极谋划,确保现有实验室和观测站的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核心竞争力[9-10]。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建设有潜力的省级、院级的科研平台,提升条件和研究水平,使其在下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申报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观测站,使热科院热带农业科技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对其他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设立的部级平台,积极组织各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申报书、建议书,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省级平台。1根据各级各类平台的属性,制定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调研、引进、集成其他科研院所的平台评价机制中的有益元素,针对热科院科技产出的特色,建立科学的评价原则、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选择适宜的评价模型,综合各指标权重,尽快确立适合热科院科技平台的评价机制[11]。2根据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平台考核纳入单位、科技人员的年终考核。一是通过明确各平台“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平台需要完成的量化指标和年度指标,依据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二是明确各平台科技人员“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年度任务,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3优先支持以科技平台为依托的项目和奖励申报。在项目立项、项目申报过程中,尤其是在申报较大的项目时,优先考虑依托科技平台,按平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整体打包申报。以项目带动科技平台建设,以项目促进科技平台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平台的研究水平。此外,在成果报奖、奖励等方面,优先支持依托科技平台申报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人员为科技平台建设发挥作用;在条件建设和配备方面,也要重点向科技平台倾斜,尤其要保证省部、国家级重要科技平台条件建设。根据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各级各类科技平台中评选出2~3个优势科技平台,对其进行重点支持。这些优势科技平台的设立,将起到示范标杆作用,使各级各类平台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科技平台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整合现有各类科技资源,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共享共用,提高利用效率;建立学术交流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如根据各平台的研究领域(方向,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依托平台实行人才聘用制,引进高水平人才,不仅是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的需要,也是提升热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的需要。可以以设置流动编制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支持有相关研究的优秀学者以博士后的方式进入科技平台开展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研究、特聘研究员等方式大力引进在相关专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依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凝聚国内外领先或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体和科研团队,为优秀学术团队的成长和不同学术背景的高水平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支持,为国内外合作和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不断提高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第7篇:海洋生物研究报告范文

触目惊心的水污染

从170多年前英国泰晤士河的病菌污染,到1890年代德国汉堡饮水的传染病污染,再到1950年代日本熊本县汞污染和本世纪之初罗马尼亚境内多瑙河的金矿污染,一次又一次的恶性水污染不断地侵袭着人类,而且时至今日这一“黑色恶魔”不仅没有得到遏制,相反更加肆无忌惮。据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天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全世界每年约有426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全球因此被污染的河流占40%以上,其中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无一清浊,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均被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差强人意。

水污染的扩散正在无情吞噬着本已十分有限的人类洁净水资源。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报告称,目前全球总人口中,大约每6个人中就有1人无法获得干净用水,而每3个人中就有1人因缺水而无法获得卫生保障;无独有偶,纽约市立大学在对全球水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之后绘制了一幅全球水污染图,表明全球34亿人口正面临水污染。更加严峻的问题在于,由于受到水污染的影响,到2025年世界上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数将增加到23亿。

比较而言,虽然根据美联社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美国24个大城市约4100万人的饮用水中含有抗生素和镇静剂等多种药物成分,同时欧洲平均每天有37名儿童死于被污染饮水,但发展中国家的水污染危机却更为突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约90%的污水和70%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目前这些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值得强调的是,在发展中国家,作为经济成长速度最快的印度与中国恰恰成为了水污染的“领头羊”。

根据联合国印度文秘站发表的首个世界各国水资源评估报告显示,印度生活用水质量在全球被评估的122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三。报告指出,目前印度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及地下,造成地下水各项化学物质指标严重超标,其中水中铅含量比废水处理较好的工业化国家高20倍;此外,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也加剧了水污染程度,流经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恒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与印度不相上下,中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因此,按照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统计结论,目前每4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人喝不上安全水。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成为水污染的“重灾区”,一方面是随着经济扩张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提速,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所致,如1970年代初期的孟加拉首都达卡市的人口只有25万左右,但今天这座城市中的居民已经超过1000万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的同时也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关于水污染问题的立法和执法力度都还比较薄弱。

汹涌的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三大最凶猛力量。

工业污染对于水质的“毒化”由来已久。18世纪的英国泰晤士河曾因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倾入而一度完全丧失利用价值,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工业污染对于地球水的毒害无论从面积和深度上都更趋恶化。一方面,工业废水和废渣中多含的砷、镉、铅、镍、铬、汞等都为金属污染物质的来源,同时,由于这些金属元素量大且成分复杂、毒性大,因此,一旦进入水体就使得水质非常不容易净化。也正是如此,全球被污染的河流中有40%由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而造成。

相对于工业污染而言,农业污染是水污染的一种新污染源。在农业污染中,农村污水和灌溉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农田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灌溉后或经雨水将农药和化肥带入水体造成农药污染或富营养化,而在污水灌溉区,河流、水库、地下水都会出现污染。必须指出,目前农业污染对水环境的破坏有超过工业污染之势。以中国为例,据中国环保部对600万个污染源的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污染源已成为化学需氧量的最大贡献者,排放量占四成以上。农业污染源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另外,农业源污染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其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

伴随着农村人口大幅度地向城市集中,生活污染对于水体的侵害日渐突出。据统计,最近几年,全世界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规模正在以每天16万人的速度增加。生活污染主要是指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而造成的水污染,生活污水不仅可以加强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而且其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和病源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根据部分工业发达国家资料统计,目前城市生活用水量大约每人每天150至420升,特大城市为440至820升。正是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水质污染的原因有60%是家庭排放的生活污水,其中蓝藻、红潮产生的最大原因就是生活废水。

世界“头号杀手”

虽然并不像气候变暖对环境造成的侵扰那样令人质感强烈,也不像洪水和旱灾那样更易冲击人们的视线,但日益加剧的水污染实际上已经上升为“世界性的灾难”。无论是给人类生存安全所造成的威胁,还是对社会经济带来的损害,水污染堪称是世界“头号杀手”。

作为人类生存面临的最为严峻话题之一,全球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可能因水污染而趋向恶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世界上有12亿人用水短缺,由于水污染蚕食了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如果未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20年后世界上遭受水资源匮乏的人口将上升至30%,范围将扩大至50个国家,到2050年年底,全世界90亿总人口当中的大约70亿将可能面临用水短缺。

水污染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侵害以及生命剥夺的残酷结果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指出,从全球范围而言,污染的水源是人类致病、致死的最大单一原因;无独有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大约80%的人类疾病是由质量低劣的饮用水造成的。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因饮用受污染的水,全世界每年有3500万人患心血管疾病,7000万人患胆结石,9000万人患肝炎病,3000万人死于肝癌、胃癌,1500万5岁以上的儿童丧生。

与人类身体遭受水污染的无情损害一样,自然界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化也遭到了水污染的残酷破坏。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已造成大约28万只海鸟,数千只海獭、斑海豹、白头海雕等动物死亡,同时,该事故将使10种动物面临生存威胁,3种珍稀动物面临灭顶之灾。无独有偶,据美国科学家对海洋生物首次进行评估的结果显示,作为为100多个国家的沿海居民提供食物和其它自然资源的珊瑚有1/3因水污染而面临灭绝。

对于经济的杀伤是水污染最为明显的损害结果。这不仅是因为水污染会带来工业生产的停顿和农作物的减产,而且会导致资源与能源的浪费并且还抬升治理成本与纠错成本。据悉,仅治理18世纪泰晤士河的污染,英国政府共投资5亿多英镑,历时百余年;同样,为了解决墨西哥湾漏油问题,英国石油公司投入费用高达322亿美元,受此影响,英国石油2010财年第二季度巨亏172亿美元。

水污染干扰和威胁世界和平是人们不易看到的现象。10年前,罗马尼亚国内金矿污水汇入多瑙河令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深受其害,随即就招来了国际诉讼;而据公开资料显示,过去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37起有暴力性质,21起演变为军事冲突。专家警告说,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水的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关掉污染“水龙头”

全球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构成了对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的挑战和考验,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制定出一项解决全球水污染问题的“两步走”发展规划:在2015年之前,使全世界长期喝不到卫生用水的人口减少一半左右;在2025年之前,力争使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都能喝上卫生用水。另外,包括中国在内的92个国家已经共同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迈出了人类为关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重要一步。

但是,最大程度的遏制和消除水污染远非规划或者公约所能了事,只有采取更具约束性和前瞻性的措施,才有可能达到保护水环境的目的,为此:

――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由于“清洁生产”主张从原料来源、加工过程、产品设计及从使用到弃置方式,每个步骤都消除或减少污染,并鼓励企业生产耐用及无毒产品,使用可再生能源,以改变现有非持续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模式,因此可以有效地堵塞工业污染的源头。为此,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清洁生产”的具体标准,各国政府依此制定相应的生产规划,同时在财税政策上予以重点扶持。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遵循以生态原理为依归的农业生产方式,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所以,生态农业是一种健康、对水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在生态农业框架中,有机农业由于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从防止水污染角度看,其应当是一种更值得推广的农业耕作种植方式。为此,各国政府应当从政策上给予更大的激励和支持。

第8篇:海洋生物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壳聚糖;甲壳素;提取;制备;昆虫;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TQ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343-2

壳聚糖(chitosan,CTS)是甲壳素(chitin)经脱乙酰化处理后的产物,即脱乙酰基甲壳素,学名聚氨基葡萄糖,又名可溶性甲壳质,是甲壳素最基本、最重要的衍溶生物。

壳聚糖由于具有无毒副作用、可经微生物降解、良好的生物可容性和成膜性等优良特性,在轻工业、食品、医药卫生、环保、生物工程、农业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随着各国对壳聚糖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加深,壳聚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甲壳素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肢动物虾、蟹、蝇蛆和昆虫的外壳、贝类、软体动物的外壳和软骨,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地球上每年甲壳素的生物合成量为数十亿吨,其中海洋生物的生成量在10亿吨以上,可以说是一种用之不竭的生物资源,是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何提取和制备品质优良的壳聚糖成为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就壳聚糖的一些提取制备方法作一综述。

1 虾蟹甲壳提取

自然界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有数10亿吨之多,其中虾壳中甲壳素的含量为20-25%,蟹壳中的含量为15-18%。目前甲壳素、壳聚糖的生产原料主要来自于虾蟹壳,将甲壳素脱去55%以上的乙醛基,就成为了壳聚糖。

1.1 高浓度碱在高温下脱乙酰得到壳聚糖

工业上一般采用浓碱热解法,提取制备壳聚糖,工艺流程[1]如下:

先将虾壳蟹壳清洗成净壳4-6%的HCL溶液脱蛋白粗甲壳质0.5%的KMnO4溶液、1h漂白水洗60-70℃的1%苯酸、30min水洗干燥脱乙酰基甲壳质140℃的5%NaOH溶液、1h白色的壳聚糖。

但此法存在壳聚糖特性不稳定,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提取成本高等缺点[2]。

1.2 甲壳素酶法脱乙酰制备壳聚糖

甲壳素脱乙酰酶(chitin deacetylase,CDA)可以水解脱掉甲壳素上的乙酰基。接合菌纲(Zugomycetes)的Mucor rouxii和半知菌纲(Deuteromycetes)的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中均发现该酶的存在,并可以纯化应用。此法可以替代现有的浓碱热解法生产壳聚糖,不但可以解决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得到乙酰化均匀、分子量分布范围窄的高质量壳聚糖。

但是,整体上从虾蟹壳中提取壳聚糖的方法仍存在着一些缺点。由于原料而受到地域和季节的限制;原料来源多样,品质参差,决定了产品品质的难以控制;虾蟹壳中还有大量的CaCO3,这给提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带来了大量的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微生物提取

目前从菌丝体中提取壳聚糖的研究较多,大致可以分为微波法、酸碱法和减法提取三种[3,4]。

彭益强等采用电解法和碱提取法从培养的猴头菇、平菇、黑曲霉等几种真菌湿菌体中制取壳聚糖,比较几种真菌的产品提取率,黑曲霉的几丁质、壳聚糖提取率最高,分别为20.8%、12.1%[5]。比较几种真菌的产品质量指标,黑曲霉最为理想[6]。

张涛等从日本根霉中提取壳聚糖,以酸碱法得到菌丝体干重为8.43g/L,壳聚糖为895mg/L,壳聚糖产率为10.58%,产品壳聚糖纯度高达90.5%,但是目前使用菌丝体生物量较低,前期发酵成本也相对比较高[7]。王传芬以废菌丝体为原料生产壳聚糖,研究确定了最佳脱乙酰基条件:50%氢氧化钠处理2.5h,固液比1:15,温度110℃,壳聚糖得率约为13%[8]。所得壳聚糖产品性能指标优良,达到食品级壳聚糖的要求。

可见,只有选育高产菌株,优化菌种培养条件,提高发酵生产量,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推广大规模生产。利用微生物培养法生产甲壳素和壳聚糖可以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昆虫提取

甲壳素在昆虫体内分布广泛,在昆虫的原表皮层中含量最为丰富,约为25-60%[9,10]。不同的昆虫和不同的昆虫虫态甲壳素的含量不同。

3.1 臭蜣螂提取

研究发现,臭蜣螂体中甲壳素含量高出目前甲壳素生产常规原料虾蟹壳数倍,且从其体中提取的甲壳素与壳聚糖的品质在残留灰分、粘度和色泽等方面优于虾蟹壳[11]。

3.2 蝇蛆提取

蝇蛆属于再生资源,蝇蛆繁殖快产量大,据测算干蛆中含30-54.8%甲壳素。因此,从蝇蛆中提取的一种极有前途的抗菌活性蛋白后,再进行甲壳素的提取,脱乙酰基经研究将纯度较高的甲壳素将经50%的NaOH溶液,在60-65℃的水浴锅中加热8h,并重复以上实验两次,可以得到较好质量的壳聚糖[12]。

3.4 蚕蛹提取

蚕蛹分离油脂和蛋白质后的蛹壳,主要成分为甲壳素。以蚕蛹为试验材料,先经石油醚脱脂,再用NaOH处理脱除脱脂蚕蛹蛋白质,用HCl处理脱除蚕蛹无机盐,再经微波与浓碱液结合的方法脱除乙酰基制备壳聚糖[13,14]。

蛹甲壳素得率高,而且蛹壳聚糖的粘度高、分子量大,比虾、蟹壳的壳聚糖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西北农林大学的王敦等分别以蟋蟀[15]和金龟子[16]为研究对象,成功提取获得能溶解于稀酸的壳聚糖。关于松毛虫等其他昆虫中提取壳聚糖的也有报道,昆虫具有种类多,生物量大,繁殖速度快,富含甲壳素资源等特点,因为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和开发优势,昆虫壳聚糖的开发也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也会对整个昆虫资源的产业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4 植物

4.1 桑白皮

杨嘉等首次报道了一种从桑白皮[17]中分离壳聚糖的简便方法。经碱醇液高温处理5h,壳聚糖收率为7.2%,具体工艺流程:

桑白皮干燥粉碎过40目得桑白皮粉1%CH3COOH加热提取三次过滤得滤渣碱―醇加热过滤得滤渣水洗至中性2% HCl溶液,80℃浸提过滤得滤液调pH 10离心湿壳聚糖干燥得淡黄色壳聚糖粉末。

得到的桑白皮壳聚糖分子量较小,因而脱乙酰度虽然仅为 25%,却可溶于0.1N HCl,而蟹壳聚糖要脱乙酰度达70%以上才能溶于0.1N HCl。

从桑白皮中发现壳聚糖和甲壳素,为其作为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发挥其特有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5 结论

壳聚糖的供不应求,造成了壳聚糖的旺销和价格的不断攀升。近些年来,随着对壳聚糖认识的不断深入,壳聚糖除了在传统的化妆品、保健品、食品工业得到应用并需求增加,在医药、化工、农业、畜牧业、纺织、环保等领域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单纯依靠虾、蟹资源生产甲壳素资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关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提取制备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玉铭,朱明生,姚敏杰,等.壳聚糖制备研究报告[J].江苏食品与发酵,1991,(1):1-8.

[2] 蔡俊,杜予民.生物法制备壳聚糖的研究进展.现代食品科技,2005,21(1):163-166.

[3] 陈勉,邓长江,朱希强,郭学平.微生物来源壳聚糖提取工艺初探.食品与药品2006,8(12):60-63.

[4] 蔡俊,杜予民.生物法制备的研究进展.现代食品科技,21

(1):163-166.

[5] 彭益强,徐锦海,高超,李静丽,贺淹才.从几种真菌中提取几丁质和壳聚糖的研究,福建化工,2000.

[6] 黄惠莉,林文銮.黑曲霉菌体制备壳聚糖.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4,16(4):575-579.

[7] 张涛,余蓉,李灵玲. 从日本根霉中提取壳聚糖的初步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12):66-70.

[8] 王传芬. 从废菌丝体中提取壳聚糖的研究.中国酿造,

2009,10(1):123-126.

[9] 管致和,尤子平,周尧,等.昆虫学通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427-441.

[10] 王东阳,李永峰,焦安英,王秀.壳聚糖的提取及应用技术.

中国甜莱糖业,2008,2(1):38-41.

[11] 王敦,胡景江,刘铭汤.从臭蜣螂中提取甲壳素_壳聚糖的研究.林业科学,2004,40(5):180-185.

[12] 徐宁彤,曲琪环,周玉岩,刘纹芳.从蝇蛆壳中提取壳聚糖.

饲料博览,2006,7(1):32-34.

[13] 倪红,陈怀新,杨艳燕,等.桑蚕蛹甲壳素及壳聚糖的提取与制备工艺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1):94-96.

[14] 樊明涛.蚕蛹壳聚糖制备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15] 王敦,胡景江,刘铭汤.从蟋蟀中提取壳聚糖的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3):79-81.

第9篇:海洋生物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校际合作 附属学校 联合办学 集团办学 委托管理

随着教育均衡发展实践的推进,需要探索以校际合作开展创新化的教育教学实验改革,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校际合作化发展可以作为区域内教育资源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合作提供了动力,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为合作提供了压力;从学校作为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专业化组织来看,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与校外环境的资源交换,也就是必须将资源“引进来”与“放出去”相结合,走专业化的开放、合作办学之路。这种“合作”中求“共生”的理念,有利于实现一定区域内优质资源辐射效益的最大化,满足多元利益群体对优质资源的需求,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

为了实践这一新型发展理念,上海市浦东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进行了探索。2010年12月,教育局出台了《 关于加强合作办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 》,按照这个文件的要求,近年来浦东新区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做了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依托高等学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附属学校

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以其高端的资源优势形成了教育科学研究理念与实践的高地。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可以借助高等学校先进的研究成果提升办学品质;而高等学校,也需要实验学校作为其研究成果的孵化地。因此,双方的合作既有现实的需求,又有实现的基础。

案例一: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中学推进特色发展。

2010年,北蔡高中成为海事大学附属中学,为学校培植特色迎来了良好的契机。双方成立合作共建的职能机构,建立定期互访沟通机制,确立了合作的内容与领域,将新的办学特色定位为“航海文化教育”,并将其培育目标定为四个关键词——“身心强健、勇敢进取、合作交流、科技创新”。经过两年多的合作,学校调整三类课程架构,融入航海文化教育元素,加入航海专题板块“人与海洋”,形成了三类品牌课程。

1.基础型课程

渗透型:重点选择地理、生物、政治等与航海教育容易结合、易于拓展的学科,充分挖掘与航海文化元素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点加以延展,予以突出。各学科分别编写1~2课时本学科与航海文化结合的微型课程,如地理——航海与地理大发现、语文——名著中的航海家、生物——航海与海洋生物的保护。

2.拓展型课程

专题型:开发航海文化教育专题课程与教材。学校地理、历史组在海事大学的专业支持下,开发了校本教材《 劈波斩浪话航海 》,并于2010学年在高一年级开设,普及航海文化专业知识。2012学年,进一步扩展了“海洋研究与开发”“航海主题介绍 ”两门课程。学校还邀请了海事大学的研究生担任这两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学生对全新的课程、朝气蓬勃的教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实践型:学校与海事大学合作还开设了“航模制作”“游泳”等与航海相关的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

3.研究型课程

学校在原有的研究型课程中加入“人与海洋”系列主题,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自主选择课题,邀请海事大学研究生作为指导教师。师生共同完成对课题的资料收集、分析、探究和小型研究报告的撰写,在全年级汇报展示和评优。通过专业指导、自主探究,学生不仅丰富了航海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区域教育发展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与融合搭建了平台,满足了学校特色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横向互补:联合办学

联合办学指的是三所及以上同一学段学校组成交流合作、共享资源的校际合作组织,以实现校际之间的共同发展。目前,中小学幼儿园各个学段之间都相继成立了办学联合体,通过协商制订了联合体的发展规划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案例二:龚路中心小学、金新小学、荡湾小学三校成立办学联合体。

三所学校经过讨论研究发现,同一区域内的学校,即使拥有了相似的校园硬件、师资与生源,其办学效果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各学校管理层的执行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此共识,三所学校从三个方面共享资源,弥补不足。

一是成立“管理点对点,牵手共发展”的实践活动合作载体。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影响执行力的高低强弱的因素是一整套管理的理念、行为策略和技术的综合体现。为此,联合体开展了“管理点对点,牵手共发展”的实践活动,即三方学校的校长、书记、各条线负责人、班主任结成相应的互动团队,交流学习,以提升学校管理执行力,共谋学校的持续发展。

二是形成“以问题为驱动的行动学习”的联合体学习方式。以“找准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契机,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理论与他人经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① 提出问题,即时互动。“管理点对点”结对学校提出的问题,都要及时予以接纳。② 研讨问题,制定解题方案。通过即时讨论交流,阐述彼此的认知、情感、价值观,形成解题方案。③ 组织调控,适时评价。在“解题方案”实施的过程中,适时交流反馈,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构建正确的思维模式、产生科学的行动策略的过程。

三是开展“以案例分析为基础的情景研讨”。提取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管理案例及遇到的问题,在真实的案例呈现中进行分析讨论。① 精选案例。精选“管理点对点”各层面管理中的真实案例。② 讨论交流。组织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交流,每一位参与者进行充分准备、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交流共享。③ 深入剖析。对成员的思维碰撞、语言交锋、价值判断等,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剖析。④ 现场生成。在想、说、听、议、反思的过程中,实现思维冲撞,行动策略的重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生成。

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联合办学主要有“帮困扶贫”“优势互补”等主要模式,针对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相关的实践探索,以拓展学校发展的适度空间。

三、纵向联动:集团办学

为解决优质资源供给不足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浦东新区率先开展了以区内名校内涵发展为依托,进行名校的集团化办学,促进区域内学校办学品质的整体提升,规模效益日益凸显。

案例三:建平(集团)学校发挥名校品牌效应。

建平(集团)学校于1996年成立,经过16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了包括7所公办学校和1所民办学校在内的8所学校的规模,涵盖了中学、小学和公办、民办的模式。在管理上,集团学校的发展也由先期的输出教育管理、教育人才和教学模式,转变为如今的通过领会办学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发挥独立的品牌效应等方面,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其中,各成员学校以联席会议为载体,形成“分层制衡”的民主管理模式,实行集团理事会领导下的各成员学校校长负责制;以《 建平管理手册 》为契机,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升了集团整体的管理水平,保证了组织的合理运作;加强集团内部各个层面的培训,形成集团团队精神和归属意识;围绕建平育人目标,各校从不同角度诠释办学理念,丰富育人模式,促进成员学校都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等。[1]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民主合作的方式,使得建平(集团)学校长期能够保持高位的运行与发展,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四、社会借力:委托管理

委托管理指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具有专业资质、具备管理能力的社会中介机构管理中小学和幼儿园,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委托管理是政府探索管、办、评分离机制,通过购买服务,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效应,探索教育均衡化的新途径。[2]

案例四:上海福山教育文化传播与管理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托管高行小学。

高行小学在2007年9月接受托管前,是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学校总体保持正常运行,但是由于缺少整体规划,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实施举措不够有力,学校缺少生机与活力。正式托管以来,学校制订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学校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提升。

以下以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为例,受托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一是管理层面的创新。学校成立了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教师”的分层管理网络。

二是借力高端引领,提升师资水平。一方面由“中心”牵线搭桥,邀请市、区专家对各学科的教师进行指导,提升教师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与福山优质教育资源的联动,联合教研、登门送教、结对指导等为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多样有效的形式,基于课堂实际的问题解决,受到教师普遍欢迎。

三是多样化锻炼,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除了常规的教学研讨,学校每年还联合“中心”组织教学比赛,承担署、区级公开研讨活动,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各类实践活动促使教师在行动中发展专业能力,一批年轻教师得到了长足进步。教师在自我成长和同伴进步中树立信念,更加自觉地投入到专业发展中去。

四是自学和互动结合,全面提升教师素养。除关注课堂教学,托管规划中还重视教师个体的学习。几年来,教师通过集中辅导及自学,学习了新课程理论、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理论知识。学校定期开设教师论坛,交流学习体会,引导教师反思日常教学,及时小结和提炼教学经验,促进自我发展。

委托管理是在短时间内转变薄弱学校发展模式、提升学校内涵发展而采取的措施,目的是在一定时限内使学校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需要明确委托管理的基本程序,通过对委托管理的有效评估,来进一步推进社会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流动,提高学校教育服务供给的质量。

五、结语

从浦东新区的实践成效来看,校际合作是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包括(教育)决策者在内的大部分人的共同愿望,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利用“公权力”推动相关的教育改革实践,以实现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追求,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但是,真正决定教育发展的,还是市场的选择、社会的选择。另外,不均衡是常态化的,是绝对存在的。行政上的干预,可以使作为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学校在硬件上达到一致,但是校际之间的差距依然会通过不成正比的“投入/产出率”体现出来。所以,校际合作的未来出路,就在于学校能够将外在的“引导”逐步转化为内在需求的表达与探索,从自主办学的角度来寻求学校发展的适度空间,从而真正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系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创新教育公共治理结构,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殷凤,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程小华,上海市长宁区政协,上海,20000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