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交流与融合范文

文化交流与融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交流与融合

第1篇:文化交流与融合范文

【关键词】佛教 莲花 诗歌 六朝

莲花在诗词中比较常见,常用的称谓就有十多个:荷花、荷华、芙蓉、水芙蓉、芙蕖、泽芝、水芝、六月春、中国莲等。东汉郑玄的《毛诗笺注》:“荷,芙蕖之茎也。”此“茎”指支撑荷叶的梗柄,细长的梗挺立着,撑着阔大的荷叶,表现出极大的负荷能力,故得名荷。莲花不但名字多,它的每一个部位,古人都为之取名。《诗经・陈风》中也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

莲花同时也是佛教的重要意象。很多佛与菩萨都以端坐于莲台上的形象示人,观音菩萨也常常手执莲花,这显示出佛教的庄严,也体现出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六朝时期不仅是诗歌的兴盛期,也是佛教与中原文化进一步融合的时期。六朝时期文人隐居者多,大多醉心于山水诗歌,远离政治中心,这也给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六朝文人的诗文中,佛教不再是空洞的说理,而是夹杂了许多哲学范畴的“意象”来对佛法进行深刻地阐释。而莲花作为佛教重要的象征之一,也频繁出现在六朝诗作中,显示出六朝文人对佛法的理解与对莲花本身高洁特性的欣赏。

一、佛教中的莲花意象

净洁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恰好喻指着佛教对出世的理解,透露出浓厚的出世思想。莲花在佛教中更多的是意指西方美好的极乐世界。《阿弥陀经》中对西方净土的描述有这样一段:“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可见莲花是西方极乐世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莲花的微妙香洁,也正寓意着佛法的高深与玄妙。另外,莲花在佛教中也常常用来喻指修行过程,突出表现了佛教的教义教理。佛教认为人生的过程是苦的,历来有“八苦”之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些都是人生的苦。而造成苦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各种欲望,正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要想达到彼岸,就必须通过修行来消除这些无妄的欲望,并最终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而莲花恰恰是佛教中代表“修行”这一过程的意象,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但是却又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这也正是人修行的意义。人从苦中来,但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修行来摆脱各种苦痛。佛教素来有小乘、大乘之分,小乘主张用佛法度己,像莲花一样远离尘世的淤泥,做到真正的高洁素净, “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空寂行”;大乘则主张度人,而度人就不能离开世间,修行时也要保持与世间的联系,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强调莲花本就是生长在淤泥之中,寓意修行之人也本是世间之人。尽管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对待修行的问题上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方法,但都以莲花素洁的品质比喻佛法修行、脱离苦海的精神境界。

二、莲花意象与六朝诗歌

早在六朝之前,莲花作为一个文学意象已在诗歌中出现。《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里的景色描写中不著一字,而水边美景、莲花娇艳、莲花与扶苏的相映成趣,如在眼前。再如《诗经・国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经・简兮》曰:“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可见,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了很多用莲花比喻心上人的类比手法的运用。以上三首诗虽没有对莲花的形体、颜色、姿态进行过多地着墨,只是一种写意的白描,但也营造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独特美感。

到了魏晋时期,莲花作为一种意象在诗作中开始常常出现。如曹丕《杂诗》中的“兰芷生兮芙蓉披”、《秋胡行二首》中“芙蓉含芳,菡萏垂荣”的句子,都是对莲花从审美方面的描写,也都主要表现了莲花灵动的特征,读来感觉形象亲切。与曹丕同一时期的诗人曹植、刘祯、王粲等人,也写了大量关于“莲花”的作品。如曹植的《公宴诗》中“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的描写,《芙蓉池诗》中 “逍遥芙蓉池,翩翩戏轻舟”写出了文人们泛舟莲池中的形态;刘祯的《公宴诗》:“芙蓉散其华,菡萏满金堂”; 王粲的《诗》中对莲花“幽兰吐芳烈,芙蓉发红晖”的描写也都体现出莲花灵动的特征。不过这时的诗人们还只是停留在对“莲花”这一意象表面上的描写,只是单纯地把它同桂花、兰花等植物一同来写,并没有发掘出莲花更深层的特性与意义。除了诗歌作品,曹植还专门写过《芙蓉赋》,开头四句“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茎”道出了莲花生于淤泥,却不与淤泥同流合污的美好精神,也提到了莲花“灵”的特征。此外,傅亮、闵鸿、潘越等也都做过《芙蓉赋》,如 “乃有芙蓉灵草,载育中川,竦修干以凌波,建绿叶之规圆”(傅亮《芙蓉赋》),“有自然之丽草,育灵沼之清濑,结根系于重壤,森蔓延以腾迈”( 闵鸿《芙蓉赋》),“伟玄泽之普衍,嘉植物之并敷,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潘越《芙蓉赋》)。从这些对莲花的描写中,都可以看出六朝文人对莲花独特的认识,也都反映出莲花“灵动”的特点。

孙昌武在《禅思与诗情》中提出了六朝时期佛教对文人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影响:“从历史上看,自东晋普遍习染佛说之后,佛教即开始影响于诗歌创作,禅思想和习禅生活早已进入诗的内容。”这就说明,佛教中的“莲花”意象与六朝文人诗作中的莲花“意象”确实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如对莲花“灵动”这一特点的感知上,便体现出佛教对六朝诗歌的影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上到下的过程,东汉时在皇帝的倡导下传入中国,在六朝时期成为文人士大夫间的一种风尚,并逐步扩大影响力,直到渗透到普通老百姓之中。佛教在六朝时期的发展是飞速的,并受到了崇尚“魏晋风度”的文人士大夫们的欢迎与推崇,这更多的是来自于佛教讲究的“出世思想”契合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心理,让他们在个体与社会的对抗中找到了心灵寄托的场所,而这种心灵寄托,也同时表现在这些人创作的诗文中。在六朝之前,莲花的意象尚且停留在“比兴”之中,没有成为独立的审美意象,而在六朝之后,莲花便逐渐从“比兴”中脱离出来,真正成为带有一定思想意义的文学意象。

这种对莲花审美意象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莲花的描写更具体丰富,不再停留在单纯地与其他植物并举的阶段,而是更细致地描摹莲花的形态特征。如潘越在《芙蓉赋》中“舒绿叶,挺纤柯,结绿房,列红葩,仰含清液,俯濯素波,修柯婀娜,柔茎苒弱”的描写,已经具体到莲花叶子的颜色、花朵的形态、整体的样子这些细微之处。再如夏侯湛的《芙蓉赋》中,不仅提到了莲花“紫饰红敷,黄螺圆出,垂蕤散舒,缨以金牙”的外形之美,还有着“味甘滋而清美,同嘉异乎橙橘”对莲子味道的具体描写。另一方面表现在描写荷花的手法更加巧妙,不仅有传统的比喻手法,更有着白描、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梁文帝在《采莲赋》中对莲花的描写,“紫荆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充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不仅描绘了荷花的样子,还特别把莲叶比作翠盖,把莲子比作黄螺,都显得生动形象,充满美感。再如陆云《芙蓉诗》中的“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并没有直接描写荷花,而是通过荷叶上的露珠,让人对荷花产生无限的遐想,这也是荷花描写中的创新之举。

总之,六朝文人诗作中的莲花意象不仅体现了莲花这一意象不断发展的过程,也体现了佛教中莲花意象对文人创作的积极影响。莲花在六朝的诗文中,变得更加灵动可感,对莲花的描写也更细致入微,这都使莲花作为一种固有意象体现出了别样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骆继光.《佛教十三经》上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343.

第2篇:文化交流与融合范文

用活外宣品牌,“最特色”文化活动走向世界。在省委宣传部的重点打造下,“感知江苏”文化交流品牌已走遍美国、法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的40多座城市。特别是2014年“感知江苏”活动,将版画、农民画带出国门,大大提升了活动影响力。成功举办了“土耳其―中国江苏文化周”和“塞浦路斯―中国江苏文化节”活动,塞浦路斯总统亲自出席活动,当地民众在“脸书”、推特等网络社交媒体上自发推介文化节各项活动并予高度评价,外交部专门致电江苏表示祝贺。

用活文化符号,“最江苏”文化名片享誉海外。江苏符号全球征集活动,吸引了世界各地15万余人次参与,评选出112个最能体现江苏特色文化及人文价值的符号,已列入“符号江苏”系列丛书出版计划。“符号江苏”精品丛书中文版在伦敦国际书展首发,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丰富内涵深受国外嘉宾喜爱,英文版权由英国新经典出版社购买,所出书籍分送英国各主要公共图书馆收藏,成为江苏版权输出的经典案例。在英国伦敦书展“符号江苏”系列口袋书首发式及版权签约仪式上,国际通行小开本、全彩印、图文并茂、内容深入浅出的《昆曲》、《明孝陵》等13本中英文版《符号江苏・口袋本》,受到国外读者、出版商和媒体的热捧和青睐,被誉为精巧便捷的“江苏符号指南”,为英国最大的中文图书馆查令阁图书馆所收藏。丛书版权也成功输出到英国仙那都出版公司,电子书、数字APP等衍生产品随即进入大众市场。

用活文艺精品,“最精湛”文化地标立足全球。江苏打造了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精品项目,形成了江苏特色的文化地标,如省演艺集团出品的昆剧《1699・桃花扇》、音乐杂技剧《猴・西游记》,在海内外都引起了轰动。苏州昆曲团的《青春版牡丹亭》、《桃花扇》,无锡的舞剧《绣娘》,在美欧多次成功商演,打开国际市场之门。凤凰出版集团和省演艺集团联合出品的大型原创音乐剧《锦绣过云楼》,作为中国唯一原创音乐剧亮相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用活民间力量,“最亲和”交流方式联动内外。通过官方渠道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往往会被认为是宣传;以民间身份出现的传播主题,更容易获得国际受众的信任。联合麦秋传媒文化企业赴扬中、阜宁等地举办“洋眼看江苏”活动以及江苏工艺美术体验行、美食体验等活动,20多个国家120余位在江苏工作、生活、学习的外国友人参加活动,深度感知江苏城乡发展风貌。

用活传播媒介,“最时尚”宣传方式接轨国际。按照提出的“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要求,江苏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好新兴媒体,传播正能量。在“同乐江苏”、“洋眼看江苏”等系列活动中充分发挥新媒体全时、全域、全民、全速传播优势。中江网将全省各市推送的300多部形象片同时上线展播,并开通网络投票,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凤凰网、联合早报网、江苏国际频道播出,同时利用青奥微博、微信和微视平台,以及脸书、推特、优兔等社交网站进行。省广电总台推出的全媒体大型系列节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不为人知的中国故事,深受观众好评。

当前,全省文化交流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等等。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要不断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方式,推介江苏特色文化,塑造江苏美好形象,讲好江苏故事,传播好江苏声音。

理念融合,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形神兼备”。进一步深化拓展“同乐江苏”等既有活动品牌内涵,把传统文化深刻思想内涵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引入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中国当代价值观念与世界各国人民价值观念联系起来。以“美好江苏,快乐汉语”为主题举办外国人汉语演讲比赛,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特色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江苏人文环境的魅力,提升江苏国际影响力。通过承办外交部“欢乐春节・美好江苏”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把中国梦的对外宣传不断引向深入,把中国梦的宣传与江苏实际、民生现状、凡人故事结合起来,使中国梦成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生动载体。

内容融合,推动对外文化交流“无缝对接”。丰富内容,创新方式。一是以艺术途径感染人。充分借用微电影、动漫卡通等新颖时尚的交流形式,把江苏声音、江苏形象转化为国外受众爱读爱看的故事、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增强亲和力感染力。今后努力将近年来涌现的如赵亚夫、王继才夫妇等时代楷模、“最美人物”、“江苏好人”的凡人之美、生活之美,用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二是以文化途径吸引人。在“符号江苏・口袋本”系列图书推介中,我们将围绕《论语》等文化经典素材,结合江苏历史文化名人,编写翻译更多适合于不同国家、各种文化背景的人阅读的中国文化经典故事丛书。三是以教育途径培养人。支持省重点文化企业自建共建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中文学校,促进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四是以活动途径凝聚人。借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契机,在米兰举办“感知江苏”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江苏文化的多姿多彩。

平台融合,推动对外文化交流“高屋建瓴”。全媒体、大数据时代,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要善于借助和利用大型海外平台、国家级平台和各种有效的传播平台。一是充分利用国际平台,提升江苏国际知名度。利用国际性书展会展、大型体育赛事、经贸活动、节庆庆典等活动契机,积极与目标国建立广泛联系,推动社科文学精品的版权贸易输出。借助法国巴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国际平台,联合商务厅举办淮扬菜美食展等活动,集中展示被列为技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苏美食品种。二是充分运用国家平台,提升江苏对外影响力。借助国新办、外交部、文化部等中直部委的“欢乐春节”、“感知中国”等大型活动平台,开展“欢乐春节・美好江苏”江苏民俗彩灯文化展和江苏非遗展示活动;三是充分整合利用江苏外宣海外阵地。充分利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江苏文化产业(欧洲)促进中心、“符号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江苏广电总台的金色梦想英、美分公司,以及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在各国办事机构的场地人员等资源,组织城市形象宣传、江苏书画文艺精品等活动,打造江苏形象常态化展示窗口。

第3篇:文化交流与融合范文

树立正确观念

正视文化差异是实施跨文化管理的前提。所谓跨文化管理包括跨越国界和跨越民族界限的文化管理。因此,承认并理解各国之间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并识别这些文化差异点,这是增强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必要条件。

理解文化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理解东道国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二是理解母国文化如何影响企业派去当地的管理人员的行为。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去克服。潍柴集团海外子公司分布在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印度等不同的国家,所处地域、国度、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必然存在信仰、价值观念、语言、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差异。围绕集团海外板块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部门对派驻博杜安公司、法拉帝公司、北美分公司等海外板块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调研,识别出这些文化差异点,共同确定了与海外子公司文化交流、互动的方式及路径。

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是实施跨文化管理的客观心态。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要辩证地对待这种文化差异,在看到其不利一面的同时还应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并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创造契机。正是基于这一点,潍柴集团驻海外工作人员无论是从语言、行为还是饮食习惯等方面与当地不断磨合,在互相碰撞中取长补短。基于追求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在管理风格、方法或业务技能上互相传授、互相学习;在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互相交流、互相包容。

借助管理者队伍

在国际化的企业中,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可通过企业的产品、经营模式等转移到国外分公司,但更多的是通过熟悉企业文化的经营管理人员转移到国外分公司,因此在跨文化管理中必须要强调对人的管理,既要让经营管理人员深刻理解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又要选择具有文化整合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外分公司担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职责,从而使企业文化在管理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强化派驻海外人员的文化领导力。每个海外子公司项目组都由经历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深刻理解潍柴文化内涵的公司高管主导,既能在工作中传递出潍柴的文化理念,又能积极推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随着潍柴跨国并购整合的步伐加快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在驻海外公司高管的带动下,海外子公司主动加强了集团的文化交流。驻法拉帝项目组面向海外员工,传播潍柴文化;凯傲不断推广中文课,无论是公司高管还是管理、技术人员,都积极学习中文;潍柴北美公司积极学习潍柴企业文化;博杜安公司员工逐步接受潍柴文化,并主动要求穿上潍柴工作服;印度公司、法拉帝公司每年都组织外籍员工前来潍柴交流并进行专项的企业文化培训。在潍柴集团本埠与海外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集团文化融合的速度和进程在不断加快。

强化对派驻海外人员的文化专题培训。自2012年以来,潍柴加大了对派驻海外人员的跨文化管理培训,除国际化语言培训外,着重组织对派驻海外工作人员进行潍柴企业文化、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尤其是2013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多期国际化语言培训、跨文化沟通能力培训、面向驻海外人员的企业文化专题培训。这些专题培训着重围绕如何立足本职工作传播企业文化,充分发挥驻外工作人员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进行,其目的就是使派驻海外工作人员既成为优秀的管理者,也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播者。

创新交流方式

建设有效的文化传播、交流平台,是实施跨文化管理的必要途径。在跨文化的沟通中,只有搭建起多元化,具有贴近性和灵活性的交流平台,丰富活动载体,才能把集团文化宣传和渗透到海外子公司,形成一种正向影响力。

加强多层面座谈交流,促进管理团队文化融合。一是集团董事长每年都会倡导召开全球CEO大会,通过恳谈会、团队文化活动等形式,进行深入交流,共谋发展大计。在2016年召开的潍柴大家庭恳谈会上,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印度等海外子公司的管理团队成员一起敞开心扉,进行了开放式的文化交流,并在百米长卷上签名,祝福潍柴跨越百年。二是集团工会与海外子公司共同推动,促进多层面交流。每年法拉帝、凯傲、博杜安等公司工会都会与集团工会互访、座谈,而集团工会也主动推进,促进多个业务层面的座谈交流,起到了良好效果。

丰富企业文化交流媒介,搭建交流平台。一是面向海外子公司出版了企业文化海外英文专刊《潍柴人》。这是潍柴集团企业文化向海外子公司传播迈出的重要一步,进一步拓宽了文化交流、融合渠道。《潍柴人》共分八个版面,通过介绍集团的重要资讯、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理念、文化故事,不同国家、地域的风土人情,传递国内外各子公司信息,实现集团本部与海外公司的信息共享和互动。可以说,《潍柴人》出版的过程也是集团海内外子公司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二是出版《企业文化手册》(海外版),强化对海外子公司的文化传播。随着海内外公司文化交流的频繁,潍柴集团在面向博杜安、法拉帝、凯傲和林德等子公司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版了英文版《企业文化手册》,面向海外子公司员工着重介绍潍柴集团情况、潍柴文化、潍柴品牌等内容,促进文化交流。同时,借助《手册》内容整理和出版过程中的多轮意见征集,逐步强化对海外子公司的文化传播。三是建立海内外公司企业文化交流群,推动文化交流日常化。以海外项目组成员为纽带,借助新媒体手段,建立了文化交流微信群、QQ群,实现文化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在此基础上,各海外子公司也建立了微信群,就文化交流、管理协同等方面进行探讨。

创新文化活动,加强与海外子公司员工的互动。如何让海外子公司员工逐步了解潍柴,认可潍柴,是跨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灵活、丰富的活动是促进员工互动的有效载体。

为进一步增加与海外子公司员工的文化互动,潍柴集团支持海外子公司以“WE ARE ONE”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互动活动,如林德液压“骑行到潍柴”、印度公司团队拓展、法国博杜安公司卡丁车比赛、北美公司马拉松活动等。同时,借助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潍柴成立纪念日,项目组人员与外籍员工进行文化活动,增进了解。尤其是在潍柴成立纪念日前夕,中外籍员工一起录制祝福视频,共同祝福潍柴,逐渐固化成了一种仪式。

第4篇:文化交流与融合范文

[关键词]中日;茶文化;交流

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土狭小、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国家,在经济上取得的惊人成绩让世人刮目相看,经济上取得的成就与其自身文化特色有很大关系。对日本文化的研究,实际上就是研究它吸收融合并不断学习发展外来文化的过程。“岛国的地理位置给日本提供了与外界交往的自主性。”日本在很早就开始了吸收外来文化的历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这一点,贾华在《双重结构的日本文化》中总结道:“(一)积极主动学习、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二)选择性地摄取、兼容外来文化……(三)对外来文化具有强烈的融合性……(四)保持和传承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作为与日本隔海相望的近邻中国,也与它有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文化交流。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对日本在对外交流中体现出的这些特征多有表现,本文试图以茶文化为例,说明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这些特征:

一、积极主动学习、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日本的文化发展特色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四面环海,面积狭窄的冲积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部短而急的河流纵横交错,生存空间相对狭小封闭。拥有险山、急流、汹涌大海这样的天然屏障,不仅使日本免于外族入侵,还使得文化不发达的日本在选择外来文化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接受外来文化原则前,日本只取前者,并将它实践为“只取其精华”。

滕军曾将日本的茶道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受中国唐朝的饼茶煮茶法影响的日本历史上的平安时代。第二个时期是受中国宋朝的抹茶冲饮法影响的日本历史上的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第三个时期是受中国明朝的叶茶泡饮法影响的日本历史上的江户时代。”从这三个时期来看,日本所选择的对中国茶文化的吸收时期,正是作为茶源地的中国,茶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隋唐时期中日互派使者出访过程中,“当时日本政府遣使隋唐的主要目的是学习隋唐文化,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通过使节来获取大陆的物品。所以,负此重任的来华日使临走时要选择最有价值、最令日本天皇满意的物品带回国,并敬献给天皇”,而这些遣唐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正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茶文化带回日本敬献天皇。

隋唐时期作为中国的鼎盛时期之一,理所当然地被日本当作吸收其文化的对象。中国的茶叶及品茶法就是在这个时期传到日本。在传播途径上更是与众不同,“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有许多途径。官方派遣使节、学生、乐舞团体等,赠送各种礼品(包括手工艺品和动物等)及书籍,是一条通常的渠道。宗教和贸易,是另外两条重要的途径……在这三方面之外,文化交流还有意外的渠道,为当时的人所意想不及的,即战争与掠夺也会造成文化交流的机会。”而中日之间的茶文化交流的途径是“通过佛教和僧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空海(774~835)、最澄(767~822)、荣西(1141~1215)、村田珠光(1422~1502)、武野绍鸥(1502~1555)、千利休(1512~1591)。无论是留学僧还是请益僧,他们在唐期间开展佛教活动时,周围活跃着许多爱茶、饮茶、颂茶的中国诗人学者,耳濡目染了中国当时先进的饮茶文化,带回茶籽,传到日本。南宋时,中国茶文化高度发展,日本遣宋使中主要以荣西禅师为代表。他在中国期间遍访江南名刹,后移居天山景德寺。荣西除了致力于佛教钻研外,也充分利用江南茶园遍布,饮茶之风盛行的优势,加深对茶的研究,并于第二次回国后的1192年写成了主要以宋代《太平御览》为参照的《吃茶养生记》,开篇便写道:“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土同贵重之,我朝日本亦嗜爱矣。古今奇特仙药,不可不摘也。”。即便到了明代,倭寇盛行时期,中日之间也“想方设法”进行交流,尤其日本,派出的遣明使一般都是由通晓汉文的高僧来担任,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日之间的进一步交流,这个时期,“正是日本茶道骤形成的期间”。

二、选择性地摄取、兼容外来文化

日本在积极吸收世界上先进文化时,从不全盘吸收,而是有选择地摄取,根据本国的国情来兼容外来文化。

日本原本没有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更谈不上创造与茶有关的茶文化。自从遣唐使们将茶文化从中国传入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就开始伴随着日本茶文化的延伸发展。围绕日本茶道史三个时期看,当中国的唐朝经济文化臻于繁盛之时,作为未完全摆脱氏族制残余的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更是趋于全方位的。平安时代的日本,社会混乱,忧世忧天的没日思想浓郁,与此同时的中国,茶文化在禅宗大力提倡饮茶以及陆羽《茶经》的大肆鼓吹下兴起,很多人通过接触禅开始了饮茶的习惯,茶也从南方传到北方。《茶经》宣告了中国茶文化的成立,使儒、道、佛等中国文化的精髓与饮茶过程结合,这些,被崇尚佛教并且出于佛教研究目的来到中国的日本使者所吸收,根据当时日本国内的社会状况,民众普遍存在的情绪,人们的精神面貌等,尤其对中国的禅宗思想进行了摄取,“日本的茶道在形成的过程中明显可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痕迹,禅宗的精神就是直接来自中国”。室町时代末期的村田珠光、武野绍鸥提倡受禅宗思想的引导而产生的“空寂茶”,茶从奢华之风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与村田珠光参透禅并决心将禅与茶结合有莫大关系,后来,茶室面积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也不断缩小,不讲求世俗的尊卑高下,不断拉近主客之间的距离,日本的茶道也逐渐从禅与茶的融合中确立了“敬、静、寂、和”的茶道精神。

另外,在茶具,点茶等方面也是有选择地吸收。例如,可上溯到中国宋代的点茶技法,“其茶刷的形状、茶碗的形状都与目前日本茶道中使用的相似。但唐宋时的中国点茶技法重视色、香、味,重视茶与水的比例,对点茶时的姿势、拿茶刷的方法等并没有什么规定。”。另外,在茶碗的选择方面也有所体现。宋代,浙江、安徽一带聚集了许多日本留学僧人,他们接触了中国的茶具,并作为纪念品带回日本,因为当时的日本人为之取名曰“天目茶碗”的饮茶工具,相对于当时日本国内的茶碗而言,更显端庄秀丽。

三、对外来文化具有强烈的融合性

日本对外来文化表现出的强烈融合性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来形容日本民族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不为过的。它以极宽容的态度接纳来自各方的先进文化,经过选择性的摄取,兼容后,使这些外来文化最终为日本本民族服务。

“中国唐、宋、明代都对日本茶道以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日本茶道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的。日本民族是善于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养料的,正是长期和多方面的学习和借鉴中国茶道的精神、程式及技巧,并与其本民族的特色和文化相融合,才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茶道。”在谈及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强烈融合性时,“茶”文化是最有说服力的内容之一。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在与其他国家展开的文化交流中,首先推荐介绍就是日本的茶道。如今,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的日本茶道已被很多国家作为课程学习,茶道也早已成为日本先进文化的代表,而这一切,都与中日茶文化交流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唐代,被文人墨客爱不释手的茶被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们带着一种崇敬之意效仿,开创了日本的饮茶之风;镰仓时期,荣西的《吃茶养生记》大谈茶在中国驱睡意,以及救世救民,大有与唐代陆羽《茶经》出世后类似的功效,日本茶文化进一步发展;茶从使用走向艺术是在室町时代,以后又逐渐融入从中国吸收来的禅宗思想。在日本茶道形成的过程中,日本曾经出现过将外国文化与日本民族的文化相结合的思潮,为此,珠光也曾在这种背景下主张过反对自以为是思想,要主动接近有能之人等,此外,他还将地炉导入茶室,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源于中国的饮茶文化与本民族固有文化融合的进程。与地炉导入情况相类似的是风炉。风炉在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详细记载,它在室町时代传入日本,日本茶道中的风炉有一些仍保留了中国风炉的模样,但是,日本随后又在中国风炉的基础上发明了泥风炉、铁风炉等等。

同风炉地炉一样,中国的茶文化在日本从无到有,从开始的近乎全部的吸收到不断筛选,再到与本民族文化结合,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形成符合自身发展又促进自身发展的茶道文化,这与对外来文化的强烈融合性是分不开的。

四、保持和传承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

日本文化是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但是作为在日本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日本传统文化始终是日本文化的主体。今天我们看日本文化,也许能对日本的任意一种文化找到它的本来归属国家或者地区,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隐藏在日本文化背后的,却是日本固有的宗教意识、道德伦理意识、生活习惯等。

日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这一特性在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上也有很多体现。例如,《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中,在描述门茶时提到,“门茶初期,以辨别本茶非茶为主,即尝出■尾茶(本茶)与其他茶(非茶)的区别就可以了。这里受到了中国宋代门茶中的辨别皇室专用的北苑茶(正焙)和其他的茶(外焙)的影响。不过,日本的门茶将宋代的门茶大大升级,更加游戏化、系统化、复杂化、”接着,书中又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比起中国宋代的门茶来,室町时代的门茶更富有游艺性。这是由日本文化的特点决定的。日本文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儒家的君子文化不同,具有明显的结座性。喜欢大家凑在一起做点什么。在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有了平等的前提才产生了游艺。”日本人的游艺性深深影响着日本茶道游艺性,使门茶源于宋代却有别于宋代。

日本还将和歌艺术理论导入茶道,将素淡典雅的日本独有文化融入茶道,还有第一个按照日本茶道理念专门设计的茶碗―乐窑茶碗。另外,日本人爱洗澡,茶道文化中自然少不了沐浴方面的元素,日本在举行茶会时常常有沐浴的活动,这是中国茶文化中所没有的。表层文化背后的日本传统文化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最终使日本茶道文化深入人心的,并不是它停留在表面的外国文化的影像,而是日本民族深层次的传统文化。

日本民族是一个不简单的民族,日本民族的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从中日之间的茶文化交流便可见一斑。它在摄取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迷失自己,始终保持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吸收先进文化时始终坚持有选择,有目的。这些都是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贾华:《双重结构的日本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

[2]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1992年.

[3]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4]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5]古田绍饮译注:《吃茶养生记》,讲谈出版社,2000.

[6]徐静波:《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7]余悦:《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以茶道思想为中心》,《历史学》,2009.10.

第5篇:文化交流与融合范文

关键词:老挝留学生;跨文化支持服务;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一、老挝留学生跨文化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

1.对老挝国家文化知识掌握不够完善

当下跨文化交流的发展速度较快、发生的背景和环境也各有不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跨文化较多,相关的管理人员不能够对跨文化交流的国家的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这很容易使得老挝留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反差,进而从心理上有一定的排斥以及产生压力。这对于今后老牍家跨文化的交流具有较为消极的意义。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掌握老挝相关的文化知识就不能够保证不影响老挝留学生的正常文化,在保证不干涉双方文化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支持服务。

2.忽视了潜在的影响因素

在进行老挝留学生跨文化支持服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总是只看到表面的问题,忽视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当下的跨文化交流的学生越来越多,已经不仅仅只有两个国家的交流,更多的是多个国家的融合,这使得在跨文化支持服务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潜在的问题。而这些潜在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这种忽视容易在一定程度上为跨文化交流服务带来潜在的消极影响。

3.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跨文化交流服务人员作为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对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服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跨文化交流服务人员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跨文化交流服务人员的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综合素质较低的现象,等待改进和完善。大多跨文化交流服务人员具有不错的专业素质,对跨文化交流基础都有着很好地掌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专业的认可,但是却在实践的过程中缺乏一些技巧,没有较为合适的服务方式,使得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服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隔阂,交流过程产生困难,不能给予学生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学习氛围,反而使得交流过程有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据调查了解,部分条件不允许的学校,跨文化交流服务人员的配备不全,经常让年轻、缺乏经验的服务人员直接进行跨文化交流服务,这无论是对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综合素质的培养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改进老挝留学生跨文化支持服务的有效策略

1.了解老挝国家的国家风俗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特色的风俗习惯,在中国,由于不同民族和地域差异性存在一定的,更何况是从东南亚来的老挝的留学生。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对老挝的一些国家风俗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多的保证其今后生活的顺利。国家的风俗较为广泛,服务人员应该积极学习相关的风俗知识,主动地避开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将与留学生由于文化产生的差异降到最低。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可以为相同地区的老挝留学生提供一些交流平台,让他们能够通过这些平台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有自己本国的朋友也能够使得留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具有归属感,让他们能够更加舒适的在国内进行交流学习,对改进老挝留学生跨文化支持服务也能够产生积极地效益。

2.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跨文化交流服务模式

只有改变传统的跨文化交流服务模式,才能够充分调动各国留学生的积极性,服务人员可以通过运用现在的多媒体网络信息工具,了解当前较为先进的服务模式,可以运用一些国家在多媒体平台上的资源共享学习其他国家的交流管理制度,这样能够有效地学习。同时,在了解其他国家跨文化交流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服务模式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充分的跨文化交流服务资源能够使得服务人员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建立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服务的个性化设置,这对于跨文化交流服务的效率具有积极地影响作用。

3.为老挝留学生提供良好的留学氛围

良好的留学氛围不能够仅仅停留在狭义的留学范围内,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和学习的氛围。所谓广义的留学氛围应该还包括由于地方位置不同所带来的气候差异以及一些在饮食上的不适应,这使得学生在心理上会有一定的反差,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将留学生的这种反差平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留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及时与留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的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帮助他们缓解一些不适应,使得老挝的留学生能够在中国得到积极地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跨文化交流服务效率的提高对老挝留学生数量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下,提高留学生跨文化支持服务能更加奠定我国在东南亚国家中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跨文化交流服务综合素质提高的可实践性使其能够在国际留学生的交流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全面提高留学生跨文化支持服务的效率。当下,留学生跨文化支持服务中还存在着一部分有待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改变传统服务管理模式以及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张雷生.关于韩国高校中国留学研究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英文)[J].商务英语跨文化交流服务与研究.

[2]苏大林.老挝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128-152.

第6篇:文化交流与融合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多元 统一 渲染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16-02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宗教和哲学在精神文化中占有关键位置。文化的传播是不是深入要看两种甚至多种不同文化间的文化传播有没有宗教和哲学意义上的交流与融汇。传播文化的一方为了使文化传播得更好,会依据受传播一方的具体情况对宗教哲学、思想作出形式与内容上的改变,那么接受传播的一方就会依照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创造、完善外来的文化,这种一来一往的传播与接受行为就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基础。

我国已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而在中国学术研究中关注最多的文化交流就是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因为随着中国转型期的到来,中国文化也正在处于重建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加上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西方文化间的碰撞和融合,这些都使得我们要通过对19世纪以来中西方的现代与传统的二元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思考来为目前的世界体系理论重新给予审视和判定的目光。所以,人们要将目光重新放回明末清初的那个世界近代的起点,在那里,探究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冲突、互动的所有秘密。

例如,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就很重视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在他看来,在1600年前后发生的极为有趣的事就是明末时期的中西文化间的交流,这是两个完全不同且各自发展的伟大文明的第一次真正接触。然而他的研究重点并非在此,而是在于西学东渐以后在中国引起的文化冲突。早期,他有这样一种观点,他认为明末时期的欧洲和中国的思想、文化完全不同,即使有相吻合的地方也只是表面现象,它们之间的分歧才是最根本存在的。而到了1985年,他在《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一书中更将这一观点充分地表达了出来,他也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他认为中国人和欧洲人的思维模式、世界观等都是完全不同的,两者间的这种差异加上当时中国的社会组织和政治体系,为基督教化设立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不管怎样,在学者看来,明末清初的文化传播是从西方向东方的单向传播。而在这场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西方人占积极主动的位置上,甚至可以说是有侵略的野心,而中国人完全与之相反,不仅处于被动状态,而且根本没有什么自主性。而从传播的结果上看,西方文化在这场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扩大了势力,而中国文化却在此过程中遭到了冲击,所以这场文化交流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是"全盘西化"思潮的"始作俑者"。"全盘西化"之所以引来如此多争论和批判,是因为国人普遍认为只有百分之百的西化才是全盘西化,连百分之九十九也不能算入全盘西化内。最后,为了避免文字上的争议,连自己也提议说:"与其说‘全盘西化’不如说‘充分世界化’。"所以说,大多数人对"全盘西化"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全盘西化包涵一种中国再次被侵略的意义。全盘西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发生的,如今的中国要面对的问题并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如何面对东西方文化,如何面对经济科技远远超过中国的西方。回顾过去,在唐朝那个外国来朝的时代,即使西方世界对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家向往,也没有国家实现全盘东化。而他们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一样远远超过了中国。相反的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全盘西化呢?盲目的追随只会乱了中国自己发展的步伐。中国文化从起源开始,就推崇德性。无论、女娲、尧、舜这些被我们称为文化文明始祖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品德高尚、克己让人、公而忘私、博怀、以天下为己任。而在西方,《大英百科全书》中阐述人们普遍认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对塑造西方文化观念标准有精确的看法。从神话传说开始就崇尚暴力英雄、"野蛮"的英雄。 中国在很早就把"野蛮"和"文明"区分开来,在西方还远远没有认识到的时候。在当今社会,西方国家成了"文明 "的代表,而这些中国自古就推崇的品质却没有被中国人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国已经整整1500年没有自己独立创造的发明,而西方以及世界各国的文明进步都已经赶上了中国,甚至有的都超过了中国。

在文化传播学中,有这样一种规律,强势的文化就像是一条河的上游的河水,而弱势的文化就像是一条河的下游的河水,正如高处的河水必将向低处流去一样,强势的文化一定会向弱势的文化流动,会将弱势文化淹没,甚至会将弱势文化取代。在很多学者看来,由于所有文化间存在的差异和文化传播的这种趋势,使得各类的文化交流都不可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而他们认为,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间的冲突的发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是不可能真正地实现文化间的融合。而随着张西平研究结果的出现,使得我们对文化传播交流的这种规律有了一个重新的思考和判断。因为张西平的研究成果为"文化交流有平等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打破了传统认为的"金科玉律"――水往低处流,打破了"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的文化传播通则,认为在历史上存在过平等的文化交流,并且在将来的文化交流中也有平等交流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应当把思考的起点重新放回到平等对话当中,继续思考和探究中西文化怎样融合。

其实,在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时候,很多学者已经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看作是文化传播中的有利益冲突的不能相容的两股势力。加上西方文化自明末清初以来一直拥有的某些优势,使得人们在讨论中西方文化的时候更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西方文化向中国文化的扩展上,而完全忽视了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这也就强化了学者在进行研究时的民族情感。

实际上,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对方文化了解的过程,更是一个对自己文化传统不断重新审视和定义的过程。两种文化间的差异越大,扩展的新的文化世界也就越来越大。因此,两种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并不意味着将两种文化合并为一种文化,而是通过各自的不断扩展来实现所有文化间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所以说,中国必须重建自己的文化,中国人必须重塑自己的习惯和品质,传承中国部分丢失的优良品质。中国曾经长期作为世界的中心,但在发展中放慢了脚步被西方国家赶上。 所以中国不是一张白纸,盲从并不能进步,几千年的文明要求中国必须从自身做起,一切的改革和重建必须基于中国的情况。此外,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可能会不可避免地要继承一些全球化的东西,和世界各国共同进步,但部分全球化的目的是为了跟上全球的步伐,更完善中国,目的是找回原来的中国,可以引领世界发展的中国。

参考文献

[1]Gernet,ChinaandtheChristianImpact:AConflictofCultures,Cambridge,1982.

[2]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106页

[3]叶馨.中西文化差异下的文化义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4]Davis, Linell著.《中西文化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年

第7篇:文化交流与融合范文

论文关键词: 中国 韩国 文化交流

论文摘 要:本文在分析中韩文化交流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基础之上,试图在政府、企业以及民间交往等不同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中韩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

一、中韩文化交流现状

中韩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双方都有古老的文明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相互间的频繁的交流而取得许多优秀的成果。在历史上,两国属于一个文化圈,具有相近的价值观、伦理观和文化理念,这正是长期文化交流的结果,我们要加以珍惜。

近些年来,“韩流”在中国、“汉风”在韩国盛行,对两国人民的生活影响很大,原因之一可能是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的某种同质性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在大众文化的普及方面取得很大成效,特别是电视、电影、音乐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在精英文化、学术研究领域内的交流则做得不够,需要大力加强,因为只有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中的深层因素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使人民间的相互理解达到更高的水平。

二、加强中韩文化交流对策和建议

(一)中韩两国交往的历史之久,其间由于政治原因,两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相互敌视和隔绝状态,尽管 1992 年中韩再次实现关系正常化,但由于恢复交往时间不长,两国民众之间还缺乏相互了解,在历史、文化、领土、政治、经济利益等问题上存在误解和分歧是不可避免的。

1.对于这些误解和分歧,两国政府必须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政策基调。对于近年来韩国国内学术界以及部分网民、民间团体等关于高句丽历史问题和所谓的间岛领土问题等种种争端,韩国政府基本保持尊重事实的态度和立场,有效避免了民族主义情绪的再度升级。随着中韩两国交流的不断深入,难免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双方应继续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互信互利,实现合作共赢。

2.为了消除中韩两国间的种种误解,不仅要协调好中韩两国政治关系,加强经济合作,还要积极利用文化的力量,大力开展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中韩两国应加强对对方国情、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研究和成果普及工作,对民间交流进行指导,努力办好2012 韩国访问年”。

3.两国政府应加强沟通和交流,使韩国政府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发展问题,而且也对韩国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韩国事实上已成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在文化交流领域,韩国政府应进一步推动文化多元化,适当开放国内市场,引进中国一些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加深韩国民众对于中国现实生活的了解。

(二) 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化中韩文化交流

中韩文化贸易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导致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不对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韩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反映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紧迫性。

1.向韩国学习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目前,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走在中国前面。中韩两国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也有相通之处,研究、学习和借鉴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无疑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向韩国学习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2.必须在思想意识上改变对传统文化以及文化商品化的态度。长期以来中国对于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中国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之后,各种外国文化蜂拥而入,占领中国文化市场。在中国人的意识当中,文化与生意是两个领域的问题,没有认识到文化商品化的重要性,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并融合其他先进文化,加强自身品牌建设,以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打入韩国市场。

3.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提供优惠的税收、补贴政策,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韩国建立文化产业基地,鼓励中小文化企业与韩国企业合作出口,推动不同层次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政府还应利用金融危机背景下海外人才回流的有利时机,吸引了解国际文化市场运作的专业人才,推广中国的文化产品。同时,设置高层次教育机构,培养优秀文化艺术人才,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储备力量。

( 三) 推动中韩民间文化交流,减少误解和分歧

中韩两国建交初期,双方交流以政府为主导,官民并举。在两国文化主管部门通力合作下,双方的交流由官方主导扩大到民间,中韩两国应从下述方面着手,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和质量。

1.加强中韩学术界和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和媒体歪曲、误导的倾向。中韩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边界等问题上不存在严重的分歧,但在学术领域还存在有意无意的学术分歧政治化的倾向。中韩两国媒体间的交流也十分必要,应通过交流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尽可能按照事实及早纠正毫无依据的虚假新闻和因相互了解不够而出现歪曲报道,特别需要通过韩国媒体让韩国民众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良好的发展形势,减少不必要的误解,消除敌对情绪。

2.重视青少年间的交流,加强双方理解和信任。中韩两国民众间的敌对情绪,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网络,在年轻人当中传播的。双方应根据年轻人的特点共同组织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建立多种多样的沟通和联系方式,以加强两国青少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相互派遣留学生也是加强沟通和交流的一个重要而有效地途径。

3.推动中韩旅游事业合作发展,增加普通民众相互了解的机会。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增多,受“韩流”与“汉风”的影响,双方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中国的长白山、山东的儒家文化发祥地是初到中国的韩国旅游观光者必访之地。两国政府应进一步采取促进中韩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组织观光交流会,宣传旅游产品,积极创造条件开拓双方旅游市场,增进中韩两国普通民众之间的互访和交流。

总之,近年来尽管中韩两国关系受到历史问题、政治、经济、民间民族主义情绪蔓延等问题的困扰,但本着“尊重独特性,扩大共同性”的原则,两国文化交流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是“中国访问年”和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年,2012 年是“韩国访问年”和丽水世博会举办之年。中韩两国将以此为契机,加强文化交流与务实合作,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必将得到加深和巩固。

参考文献

[1]建交10年来全面迅速发展——从流行语解读中韩关系[Z].新华网,2002-08-27.

[2]沈定昌: 《中韩文化交流的快速升温及其原因》,《当代韩国》2004 年春季号。

[3]王东生: 《在华韩国企业的文化本土化战略》,《当代亚太》2003 年第 8 期。

[4]汝信: 《关于中韩文化交流》,《当代韩国》2006 年春季号。

第8篇:文化交流与融合范文

在四十多天时间里,埃德姆・弗利・萨拉和其他来自加蓬、马拉维、南非的3名非洲画家游览了浙江的山水风光,体验了浙江的风俗民情,并与浙江的同行们开展了深入交流,创作出了中非结合的画作。“更多地了解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方式,体验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慷慨和善良,以及它的美丽和多样性,这是一次奇遇和一次令人兴奋的成长机会。”南非画家娇妮・瓦赛菲尔如是说。而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杨越光感言,这些非洲画家在中国与非洲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对中国来说,本次文化交流活动是积极“推动地方和民间开展对非文化交流”和落实“非洲文化人士访问计划”承诺的重大举措。浙江省文化馆负责人介绍说,非洲画家在开展体验生活、同行交流,外出采风、绘画创作和作品展览等活动时,增加了更多的创作、绘画时间,着力加强不同艺术流派和不同画派画种艺术家的交流和沟通,目的是进一步拓宽非洲来浙江客座画家的视野,丰富其艺术创作的想象力,以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西湖、灵隐寺、茅家埠、郭庄、宋城、古镇西塘……非洲画家徜徉在诗画江南里,既新奇又感慨。尤其是安吉之行,近距离与当地文化和百姓的亲密接触,更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9月24日,非洲客人来到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迂迢村。迂迢村有书画之乡的美誉,村民们“白天握锄、夜晚舞墨”,这个1600多人的小山村,出了一批身带泥土芳香的农民书画家。非洲画家们的到来打破了小村的宁静,带来了新奇。到集镇理发,到地里挖红薯,中午到农民画家华中平先生家吃中饭。埃德姆・弗利・萨拉先生还兴致勃勃地拿起毛笔在宣纸上作画一幅。下午到鄣吴镇鄣吴村参观了吴昌硕故居、扇子博物馆、老街等。晚上观看村民们在篮球场跳排舞,娇妮・瓦赛菲尔和杭州的画家蓓蓓女士(刚从德国学习3年回杭)以及村民们一起跳起了排舞。

9月26日,安吉县天子湖镇乡村民俗庙会暨第三届农民书画节正式启动。在这次民俗与书画交融的文化盛宴上,当地村民以舞狮、歌舞、鼓乐等民俗表演欢迎远道而来的非洲客人。来自非洲的四位画家从安吉的灵动山水中寻找艺术灵感,感受浙江乡村风俗的魅力。艺术无国界,视觉的表达早已突破了语言的障碍。加蓬的敏科埃・敏泽・马尔赛林说:“中国开启了与非洲大陆的那一扇门。我们参观了博物馆,了解中国历代皇朝的文化,还有西湖,这些都已经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我觉得艺术是一种共同的语言,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无国界地描述事物的形状、颜色、姿势等。”在交流切磋中,非洲画家提起笔作画与当地画家一起创作出中西画生融合、妙趣横生的佳作。中国意境深远的国画与西方浓墨重彩的油画融合升华,碰撞出闪亮的艺术火花。马拉维的诺亚・埃泽尔・卡皮塔皮塔感言:“我很肯定,我喜欢待在这里。中国的文化遗产,我将永远记在心中。中国的艺术,值得人不断去探索。”

满目风景,满怀情愫。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非洲画家们在浙江的城市、乡村、校园参观、考察、写生和交流。艺术家们一边体验浙江的文化历史、民俗风情,一边孜孜不倦地辛勤创作。艺术家的绘画风格各不相同,但在他们的画中都能找到浙江的民俗风情和文化情怀。艺术家用他们手中的画笔诠释了他们眼中的浙江,表达对中国、对浙江的钟情。马拉维的诺亚・埃泽尔・卡皮塔皮塔擅长人物画,喜爱用不同的材料制造肌理效果,别具一格;加蓬的敏科埃・敏泽・马尔赛林,把贝壳、木头等各种材质运用到他的绘画中;南非的娇妮・瓦赛菲尔笔锋细腻,柔情似水,用中文表达了她的内心世界;多哥的萨拉・巴纳贝・埃德姆・弗利,以抽象中的具象,虚实相生地表达他的所见所感。

“美丽的杭州去年就成功承办了第六届非洲画家来华客座创作项目,接待了来自非洲的画家,交流创作硕果累累。今年,浙江省文化厅和文化馆又受文化部委托,克服困难,精心筹划、组织了本届客座创作,为来华的非洲画家们安排了一系列体验、学习和创作活动,实属不易。” 文化部外联局非洲处松雁群处长在项目启动仪式暨媒体见面会上说。

第9篇:文化交流与融合范文

关键字:妈祖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岸交流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53-01

一、妈祖文化的介绍

妈祖文化这个题目,是1987年在莆田举行的《妈祖千年祭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与会的专家、学者着重从妈祖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两个层面作了初步的研讨。二十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逐步的加深,总的趋向是扩大了专家、学者们的共识,缩小了大家的分歧。

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她是一种寻根文化、和平文化、爱国文化和美德文化。她经历了一千多年的传承,已发展为波及海内外几十万个城乡地方聚落的妈祖文化圈和文化层,转化为广大地区民众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形成了普及万方的中国妈祖文化版图。构成了极其和谐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共享的重要枢纽,发挥了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密切了大陆、港澳台和全球中华儿女的同胞亲情。

(一)寻根文化――构建两岸文化交流的基础。妈祖信仰历经一千多年的分灵, 其宫庙和信众已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往福建湄洲岛祖庙进行谒祖进香活动, 已成为广大港、澳、台同胞信徒,和海外华人信众的平生夙愿。妈祖不仅被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受到崇拜, 更被作为海外赤子寻根怀祖、文化认同的精神载体。

(二)和平文化――发展两岸关系的和平途径。伴随着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 信仰妈祖的善男信女遍及世界各地。加之妈祖文化的“仁”字精神, 使得妈祖信仰与世界三大容易沟通、理解和融洽。妈祖便又有了“和平使者”的特殊身份, 营造着海峡两岸由文化认同而民族认同、进而走向国家认同的和平氛围, 密切着海内外华夏后裔的精神纽带。

(三)爱国文化――两岸关系源起的历史见证。妈祖精神显著的特点是护国庇民。在中国维护祖国统一和反侵略战争史上,多次留下中国水师依恃妈祖庇护取得胜利的传说。今天,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冲破“”势力设置的重重障碍,越过海峡到湄洲岛妈祖祖庙进香朝圣,寻根谒祖。

二、世遗下的妈祖文化对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产生的重大作用

(一)增进本源共识。妈祖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播,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移居台湾的移民带去的妈祖神灵是从大陆祖庙带去的分神,而且他们看重家乡创造出来的神,称之为“桑梓神”。在台湾各地的分庙建立之后,立即与大陆妈祖祖庙确立了源与流的特殊关系。为了增强和保持这种源与流的特殊关系,台湾各分庙都会定期到妈祖祖庙去“乞火”、参加祖庙的祭奠等活动,俗称“进香”。定期返回大陆祖庙进香是妈祖信仰最为独特的地方,而进香活动也是台湾妈祖信众最重要的社会活动。1987年的“妈祖千年祭”活动吸引了近10万名台湾妈祖信众前来参加,空前的朝拜热情促使台湾当局部分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谒祖。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对恢复两岸民间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妈祖文化交流,提升了两岸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显现出台湾与大陆原本一家的至亲关系。

(二)增强民族认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以其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鼓舞,构建了对妈祖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崇拜信奉。近年来,妈祖文化交流的新发展,越来越鲜明地显示出妈祖文化在民族凝聚中的和谐内涵。妈祖文化既是一种广泛的民间信仰,也是两岸民众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信仰上的源流关系,在两岸关系上有着积极的因素。

(三)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妈祖文化是发展对台经贸的独特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闽商在福建投资兴业、发展事业、壮大实力,为福建的繁荣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以莆田为例,莆田市运用妈祖文化的感召力和亲和力,积极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和“民资、民智回归工程”科学发展战略,在历次招商引资活动中,妈祖文化是一张令人瞩目的名片。市政府印制的招商手册,是以妈祖女神的雕像为封面;众多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建议书上,都提到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文化的多元服务功能提高了海西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它撬动着莆田经济板块的抬升。同时,莆田经济的繁荣发展,也积极带动着妈祖文化走向全国、走向未来,为妈祖文化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