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文化现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象山县 渔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49-01
前言
近年来,我国沿海渔村日益崛起。象山县旅游以当地渔业文化为基础,结合旅游观光,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仍处在起步阶段,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对传统渔文化造成了冲击,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已成为象山人民关注的问题。
一、渔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象山县围绕当地特有的“渔民俗风情”,开发了渔民俗博物馆、渔民俗节事庆典模式和渔民俗专项旅游模式等一系列民俗旅游项目,旅游业迅速发展。在开发中,象山县渔民俗的文化遗产在各地的渔村、渔港得以基本保留,徐福东渡传说、开洋节和富岗如意信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总体来说,象山渔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处在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二、象山县渔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
象山县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地区,三面环海,地处世界黄金海岸旅游资源线,西接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的浙江腹地,北部的象山港是全国著名的深水良港,大多数村落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自然风光,为渔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渔文化资源丰富
1.历史悠久。象山渔文化溯源于境内的塔山文化,塔山先民以海为伴,以渔为生,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开始耕海牧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渔文化习俗。
2.内涵丰富。象山渔文化传承了“人海和谐”的核心思想,渔民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出海捕鱼,从每年6月1日休渔期开始,为期三个半月禁捕;渔民们还会举行“开洋”“谢洋”等传统仪式,举行祭妈祖典礼,感恩大海。
3.习俗特殊。由于独特的滨海位置和长期的耕海牧鱼生活,产生了独特的生产习俗、饮食习俗、居住习俗,当地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融入了渔区特有的风俗、信仰和崇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三)旅游客源优势
象山县所处的长三角地区是国家级旅游客源集散地和客源地,也是象山县渔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客源市场,游客消费意愿强,消费能力高,为象山县渔文化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市场。
三、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渔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象山县处于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起步阶段,经济效益较好,但简单的将传统渔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不挖掘渔文化新内涵,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将失去竞争力。
(二)渔文化旅游结构功能单一
象山县渔文化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旅游资源结构功能较单一。在节庆或是活动中,游客的参与度较低,体验性不足,甚至不能较好的感受到传统渔文化的内涵。
(三)城市化对传统渔文化的冲击
随着象山县经济发展,渔民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少景区出现了城市化,加之对渔文化旅游资源环境的认识偏差,部分渔村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自然风貌,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不利于渔文化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过度捕捞对渔文化资源的破坏
休渔期的目的在于对幼鱼资源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实际上有大量幼体在休渔前已经被捕获。而每年的3、4月份,象山渔民的作业渔场从北向南转移,追捕大量处于生殖洄游的繁殖群体,导致海洋资源处于持续衰退之中。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渔文化内涵的表现和开发
笔者认为,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文古迹的前提下,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传统渔文化内涵的表现力。其开发可从象山人民包容开放的渔民俗、勇于拼搏的精神、天人和谐的自然观念三方面进行深入,打造象山县渔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二)渔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笔者认为,有特色的文化旅游才足以吸引游客,可以把零散的景点串联起来,在象山县内开发一条以渔文化为主线,充分整合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等因子的特色旅游线路,着重突出渔家风情。同时,还可以开发一些渔家风情体验型、出海捕捞参与型等特色旅游产品,让游客亲自体验浓厚的渔文化氛围。
(三)加强渔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和保护
象山县渔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多重价值。笔者认为,应对当地渔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开发现状等,并对当地渔文化进行一个系统整理,制定保护措施和接待游客的人数限制,确定长远目标。
(四)适度捕捞
休渔时间段应做出调整,落实休渔期的实际意义。笔者认为,针对某些需要重点保护的鱼类,政府可以针对其产卵特征,制定出特殊的保护条款。此外,还要严禁偷捕现象,让象山沿海鱼类资源得到科学、可持续的发展。
目前,虽然我国有较多乡村在发展农业旅游,且不少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较多都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统一部署,特别是中小城市附近的乡镇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多问题。
1.1旅游特色缺失
人们走出户外是希望看见不一样的田园景观,体验别致的田园生活。但是现有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同质化比较严重。目前郊区推出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多是“看农家生活、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虽然这些都异于城市生活,但如果处处都一样、次次都相同,也难以吸引游人,所以项目总体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就会下降。
1.2旅游景点分散
目前,休闲农业旅游的模式多是小打小闹,而且处于比较分散的自由发展状态。所有的农业资源都分散在各自乡镇,缺少合作,各自为战。同时景点的知名度尚未展开,这些都成为发展的瓶颈所在。
1.3规划难以实施
旅游项目的前期投入较大,且成本的回收需要较长时间。在现今较多实施的项目中,由于资金问题,前期规划的深度不够,难以指导项目的实施,且缺乏宏观意识和远见。由于缺失规划,各类用地参差不齐,必要的公共设施又比较简陋,整体布局杂乱无章,乡村道路建设缺乏远见,整体风格难以形成,难以给游客留下好的印象。
2川店镇双店村休闲农业旅游规划
2.1旅游基地概况
荆州川店镇地处荆州古城西北隅,毗邻荆门、当阳两市。人文景观奇特,享誉三楚。三国遗址、越王勾践剑、虎座鸟架鼓就是川店悠远而深渊历史文化的见证。全镇版图面积164km2,耕地面积4930hm2,人口3.49万。双店村位于川店镇中部,毗邻川店镇政府,被荆川公路贯穿,位于川店镇政府确定的荆川线旅游服务经济带,是荆州城区到熊家冢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优越。项目基地处在丘陵地区,地形有一定的高差起伏,地质地貌条件良好。基地内大部分为农田,中心有两片较大的居民区,一片为原有的居民点,一片为还建小区,小区东北面有一片较大的水域。荆川公路沿线以及基地东南面有两片较大的林地,整个基地被水渠环绕。荆州市旅游规划将长江北岸的八岭山地区及长湖地区作为荆州古城游览区。主要景点有荆州古城、楚纪南城遗址、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荆州水利文化景观及沙市都市观光风景。荆州城区的旅游影响将通过熊家冢的吸引作用辐射到川店镇,将给川店镇的农业观光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力发展荆川线沿线的农业观光服务,将使双店村成为向观光游客展示川店镇新农村风貌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成为去熊家冢旅游的一个休息娱乐场所。
2.2旅游开发策略
2.2.1文化策略川店镇文化深厚、人杰地灵、享誉三楚。熊家冢的开发为川店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旅游成为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熊家冢的旅游服务事业正在有条不紊地发展,一定能带动周边旅游的发展。川店镇有香樟、土鸡、鲤鱼等一些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农村土特产。这些地方特色文化都为发展旅游创造了条件。
2.2.2环境策略休闲农业旅游具体类型较多,在规划过程中力求打造休闲种植业为主题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农业观光园是一个集吃、住、玩、游、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体验园。而这些活动的开展需要一个充满自然生态气息的环境,因此优美环境的塑造是决定农业观光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园区环境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保持原貌,适度改造。游客来到农村观光,主要是来体验农村生活的趣味,找到一种返璞归真之感,因此,园区环境的塑造应该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适度地进行改造,体现出一种原汁原味的农家旅游乐趣。双店本身被开发改造较少,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在环境方面有巨大的优势。第二,注重细节,突出创意。观光园的档次除了表现于自然景观的整体效果外,更表现在一些细节之处,不论是花草的放置,还是亭桥的位置,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景观的设置需要注重创意,既能体现农村文化风貌又能激发人的创造力。第三,有机联系,共生共融。每个区块的环境要有有机的联系,从一个景观节点到另一个景观观节点要有衔接和过度,使游客舒适方便地穿梭于各个景观流线。
2.2.3建筑策略从市域范围来看荆州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三国文化和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已经融入了荆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很高的文化认同感。从镇域范围看,川店镇有熊家冢古墓,传统文化同样占主导地位,这些都决定了双店村农业观光园的建筑形制和风格应遵循古朴的原则。观光园公共建筑的建造应当在尊重当地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适当融入现代元素,避免过度的商业化削弱乡土文化的吸引力。
2.3功能分区
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原有地物地貌,借鉴现代休闲创意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模式,规划组织各个区块的功能,使之有机联系形成一个自然连贯的旅游流线。将休闲创意农业园区分为:入口接待区、有机蔬菜种植区、瓜果采摘区、林木观光区、生态渔庄、民生民俗体验区、新农村住宅区、农家乐餐饮区、传统农业观光区、精品农业生产区等10个区块。在毗邻荆川公路的地方设置入口接待区。在进入观光园中心的主要道路两边设置瓜果采摘区。在原来有林地的位置设置观光林业区,有水塘的地方设置生态渔庄。对原来住宅集中的地方进行适当地装修改造,设置民俗民生体验区。将观光园末端的住宅区修建改造成休闲农家乐餐饮区。荆川公路另一侧的大片农田区域设置成传统农业观光区和精品农业生产区,作为二期发展备用地。
2.4效益分析
2.4.1生态效益规划的实施对于基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有明显的作用。特别是生物物种共生模式及生物能多层次再生利用模式在莲菜种植中的运用,将对规划区内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既丰富规划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又有利于周边山水等自然要素的保护与利用。同时,通过生态农业与旅游服务的联动开发,推动规划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供条件。
2.4.2经济效益无论是生态农业经营模式,还是旅游服务业发展经营模式,都是适合规划区整体经济发展的合理选择。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将有效地解决规划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问题,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产值;同时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丰富和提升规划区的产业结构,成为规划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器,为规划区带来更多的产品效益,也为当地村民增收带来可靠保障。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乡村文化旅游;遥感技术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222-02
乡村文化旅游是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乡土资源为基础开发的旅游产品,与传统大众旅游形式相比,有着个性鲜明的特点,其吸引消费者的最大卖点在于是农村和农业自然景观和农村传统文化,具体表现在优美的田园风光、悠闲的生活节奏、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当今社会,人们工作和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生活环境越来越差,人人都向往一处世外桃源,得以摆脱喧嚣与烦恼,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出于对旅行费用、时间等方面的综合考量,都会理性地选择就近的周边郊区去旅游,乡村旅游存在巨大发展潜力,而且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可以预见,未来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心将向农村转移。然而,中国多数农村地区受制于观念落后、基础设施差等诸多因素,无法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导致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水平低,要想发挥其后发优势,就必须抓住政策机遇和信息技术带来的超常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信息技术和旅游业曾被预言为21世纪服务行业中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两者的融合定会产生更大的驱动力。
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领域,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本文主要探讨这些技术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应用方法和途径。
一、借助信息技术开拓乡村文化旅游市场
网络传播时代,一切皆有可能,今天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明天就有可能是地球另一端家喻户晓的地方。身处这样的时代,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不能坐等游客上门,目前,乡村文化旅游客源绝大部分来自周边省市,呈现年轻化、高学历特征,出游形式是与家人、好友结伴而行,或者单位组织的集体出游,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很少,网络是他们出行前获取相关信息的一个最主要渠道,所以旅游经营者可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范围。这些工具包括网站、博客、微博、论坛、常用工具软件中的植入广告,如QQ登陆界面的景点推广等。其中官方旅游网站和官方微博因其信息具有权威、可靠、及时的特点,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特殊的低位,非常有必要加强其建设和使用,这方面已有成功范例,据报道,延安市旅游局于2011年5月开通上线新浪微博后,截至2013年3月1日,延安市旅游局新浪网微博粉丝已超过65万,在全国地市旅游局官方微博粉丝数排名第一,其广泛的传播力和良好的互动性,进一步提升了延安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见微博的影响力不可小觑,而官方旅游网站更是一个综合性的互动平台,可以集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于一体,在开拓市场,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规划乡村旅游景点
乡村旅游景点大多以自然村、镇为单位,乡土资源分散,靠常规方法实现区域内整体规划比较困难,而且发展旅游业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对民居、农田、植被分布、水土流失情况都需要动态监测,这些都是常规方法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的。遥感技术在这一方面却可以发挥优势,它不仅具有所获得的图像清晰度高、信息丰富、形象直观、现实性和立体感强等特点,以及视野广、可重复观测的长处,而且在资源调查方面具有客观、动态、综合、快速等突出优点,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景区规划和资源考察可以提高规划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并且加强对旅游景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借助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立体展示乡土资源
在乡村旅游活动中,人们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田园风光,更希望体验和领悟农村传统文化比如农耕文化、民风民俗及独特的地方文化,而这些乡土文化离城市人群已经很久远,单纯靠口头描述缺乏吸引力,而且讲解人员的讲解水平参差不齐,会影响游客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多媒体技术展示的事物更加直观、形象、易懂,比口头和文字描述的东西更有吸引力,加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在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这些多媒体信息中加入交互元素,能够带给人强烈的交互体验和感官刺激,这些技术应用于针对实地旅游的游客进行展示或者放到网络上让潜在游客事先感知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门槛会越来越低,基于全景图的虚拟现实是一种容易实现、成本低的技术,可用于构建虚拟农场或展示景区全貌,提高游客实地游览的兴趣。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都市型旅游业;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上海
一、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概述
1.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经过资源调查和评价,区位分析,市场预测,确立规划方案进而动工实施,最终形成向游客开放的旅游产品的技术经济过程[1]。张国洪在其著作《中国文化旅游》中提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对有关类型和层面的文化旅游吸引事象做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适合文化消费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据此,笔者对于“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理解为,在都市文化旅游开发中,对有关类型和层面的文化旅游吸引事象做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适合文化消费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2.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参照国内外学者的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关于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笔者主张主要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2.1坚持分类开发原则
就是重新对上海市都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在资源开发中做到因类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2.2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垄断性与竞争性并存是旅游资源的一个特点。“独特性”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愈明显,其市场竞争性愈强,即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就越大。
2.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任何旅游产品的价值都需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所以,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只有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发出适合当今消费心里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以实现都市文化旅游资源预期的开发价值。
2.4坚持开发与保护相协调原则
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2]总原则,实行严格的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措施,提高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特别是都市文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都市文化旅游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经济价值或利润和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平衡。鉴于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双重效应,要从源头上来约束开发商和旅游者的行为,使之共同分担维护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成本,力求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达到保护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目的。
2.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旅游者的文化享受之外,更要考虑由旅游活动对都市文化资源本身以及资源所在地周边的市民所带来的影响。不仅要能够满足当代人的精神文化社会需要,同时还要以不牺牲后代人的潜在利益为代价。
3.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据统计,2007年,上海接待国外入境旅游者为665.59万人次,外汇收入47.3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9%和19.6%。国内旅游人数10210.23,旅游收入达1611.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5.4%和13.5%。[3]
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主要取决于其旅游业的配套发展和都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步性综合优势。张媛在《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认为,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客源市场和区域背景等四个方面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为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预计2010年世博会举办期间将有超过7000万人次的中外游人入园。上海市政府无论是积极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是投巨资建设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等众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所有这些,都为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历程
自1978年底以来,有三件大事对上海都市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即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上海就在其列)、1990年宣布浦东开发和2002年申办世博会成功。根据上海市1986-2004年上海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统计数据显示,游客接待数量的增长曲线恰好与这三次重大事件发生的周期相吻合。
据此,张媛在《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将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1989年,开发重点是古文化遗址,为以后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1990-2001年,开发特点是旅游资源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快车道时期,注意旅游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规划的统一性问题,都市旅游业出现了一个高增长的态势;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在这里,笔者主张把第一阶段界定为:1984-1989年,是对前面两个阶段的总结、扬弃和深化,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和系统配置。
二、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上海都市型旅游业发展的正效应分析
1.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综合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如对发展和优化都市旅游的公共交通系统方面,近几年来,在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基础上,连续开设10余条旅游专线,基本上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在上海市进行观光游览活动的需要。如对城市市民休闲、娱乐和游憩活动空间的优化配置方面,上海现有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电影院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15000余家,基本上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城市休闲、娱乐和游憩活动体系。如对都市旅游生态系统优化方面,从“九五”计划到今天,上海共投入资金近千亿的资金新增绿地面积数千公顷,已经建成沿虹桥路、新华路和淮海路一线的绿色景观道路,浦东陆家嘴中心绿地、世纪公园等一大批都市旅游绿色生态景观。
2.上海都市旅游资源的结构配置愈趋合理
旅游资源的配置是指旅游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需要,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在用时、用地与用途上实现一种合理搭配,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旅游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上海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定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以观光为主到如今的多元化综合性功能指向,不仅体现了上海市都市型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上海经济发展与旅游事业发展日渐成熟的证明。
3.推动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经营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不仅提高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也加快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优化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使得上海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始终能够满足国内外旅游者的需要,甚至创造需求,引导需求。同时注重对都市旅游形象的推广和宣传,实施旅游品牌经营战略,从而大大提升了上海都市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有力地推动了上海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经营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在以上诸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虽然对“旅游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但是还是在概念中隐含了一个共识: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动中发生的文化现象。也就是说,脱离了旅游活动的文化现象不属于旅游文化范畴。文化旅游则是以特定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其内容涉及历史建筑、遗迹、民俗活动、体育活动等,即文化旅游是以特定文化作为旅游客体的活动。世界旅游组织在1985年也曾对“文化旅游”做出定义:“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诸如研究性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旅行。”显然这与“旅游文化”截然不同,因为一个是指某一特定类型的旅游活动,一个则是指向整个旅游活动本身;一个仅仅涉及旅游活动的某一方面,一个则是指向旅游方方面面的文化构成。
虽然“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的观点已经为学界广泛认可,但是这一“活动”究竟在旅游研究是如何体现的,却没有得到进一步探究。旅游本身是一种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是处于不同文化语境的人基于身心的需求到异地去寻求文化交流的过程。首先,这里的文化是一种经过精心打造的文化产品,尽管其诸多文化因素表面上可能处于原生态,但是实际上是经过规划设计之后的一种新产品。因此,如果我们依然采用静态方式对旅游文化加以研究,显然是不合适的。例如黔东南的少数民族民俗游,就是立足于让游览者在旅游过程中体验那些最能传达当地独特文化习俗的民俗部分。其次,活动中的文化是一种处于交流中的文化。对于旅游者和目的地而言,两者通过旅游活动在不间断进行文化交流,因此,旅游文化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通过旅游活动将文化交流推向最佳程度。例如在对景区规划时,设计者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特别是体现该地独特性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对其它景点规划盲目模仿。第三,旅游文化相对于目的地文化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处于创新中的文化。从活动视角来看,目的地文化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处于不断变革的状态中,当地社会文化、审美理念会发生巨大变革。这已经成为旅游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综上所述,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现象,是旅游活动的产物。研究旅游文化应当在充分占有既有文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实践和旅游规律的深入研究,大量搜集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对其在发展旅游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做出深入探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而言,深入展开旅游文化研究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一、课程体系:从旅游活动视角建构旅游文化学科框架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不但需要学术界依据现实问题在科研上做出努力,而且需要建构起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国内学者已经编写了一部分富有创意的旅游文化教材。他们依据研究不同客体定位形成了各自的课程体系:有的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为依据将旅游文化进行划分,有的以时间为序将旅游文化进行断代划分,有的以旅游文化分为旅游文化能力、旅游文化产品和旅游文化制度,有的则以不同文化分支为依据进行章节划分,等等。尽管它们的体系各有不同,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制度文化等是整个学科最基本的构成。这一特性说明旅游文化既具有普通文化学研究的共性特征,又具对传统文化学研究成果的传承和创新。正是基于此种理论基础,我们不妨将旅游活动作为贯穿该学科的核心理念,将各种文化分支加以甄别选择,形成一种更加符合旅游学科特性的课程体系。
(一)现有教材存在问题剖析目前旅游文化教材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有待深入探究的问题,有的甚至成为制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教材中多的是对概念的旁征博引,少的是对概念的细致探究;多得是丰富驳杂的章节杂糅,少的是精密细致的逻辑推理;多得是对既有体系的模仿改造,少的是对新体系的创新。我常常看到一些旅游文化教材缺乏系统化的、独特的、完整的、富有新意的理论体系和案例分析,成了文化资料的罗列和胡乱拼凑。例如一些教材的旅游民俗文化部分,用大量篇幅介绍各类民俗意象,将意象构成、缘起及发展演变做全面介绍。这种编写方式给人的感觉是资料翔实丰富,面面俱到,但是旅游活动的特性不突出,甚至与普通文化学研究毫无二致。实际上,旅游民俗文化的侧重点应当是旅游主体在活动中的独特文化体验、文化在旅游活动中体现出的创新特质以及旅游活动中文化的娱乐性和丰富性等。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一方面是该学科自身的复杂性所致,另一方面是学科研究还没有真正切入旅游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缺乏统帅整个学科的魂灵。问题的解决需要研究者切实进行富有原创性的创新研究,论者认为从活动入手就是一种符合旅游规律的学科体系建构方式。
(二)以活动为视角的结构体系探究那么如何从活动视角来重新建构这样一个结构及其复杂的学科体系呢?既然旅游文化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那么我们不妨深入旅游活动内部,从活动特性、活动目的、活动规律等方面出发探究旅游文化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探索旅游文化体系建构的方式方法。下面以山水文化部分为例,考察在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应当着力关注的内容构成。
山水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构成,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早被关注的文化类型。它涉及面极为广泛,而且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其自然地理、文化哲学等因素对山水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研究中国山水旅游文化,首先要明确旅游活动中的山水文化究竟满足游客怎样的文化体验?中国山水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山水独特理解的产物,积淀了丰厚的中国文化特质。“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赋予了山水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南秀北雄”在呈现出中国山川的地理自然风貌的同时,还体现了这些名山大川所特有的人文内涵。这些文化、亚文化的山水内涵就是旅游者所渴求的活动体验,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言,是他们最为关注的旅游内容。
其次,在山水文化部分,还要针对旅游活动娱乐性、知识性等特点对重要名山大川的历史、地理、自然风光、趣闻等加以重点介绍,因为这些文化景点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最能引起游客关注的旅游吸引物。例如在对泰山文化的介绍,文本应当将“双遗产”对其地质历史、自然风光、宗教文化、人文积淀等作为介绍的重点。但是,这些文化构成要围绕泰山文化这一核心展开,从旅游者在活动中的景物观赏和亲身体验展开。
第三,山水文化应结合旅游活动实例,是一种鲜活生动的文化类型。旅游山水文化是依据旅游活动的变革而不断革新的,涉及到旅游观念、旅游需求和旅游方式等领域的问题。因此,旅游山水文化课程部分不应当仅仅满足于对既有文化知识的介绍,而是要在鲜活的案例中让读者切实感受到旅游文化是通过哪些方式来向游客展示其特有魅力的。这里需要研究者对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传播学等学科有一定的把握,否则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案例中的文化特性。综上所述,从活动视角建构旅游文化的课程体系就是要在文化学和旅游主客体关系的研究基础上,紧紧围绕活动这一核心对现有旅游文化研究成果重新梳理,选择那些能够集中展示旅游活动特性的文化资源来建构这一学科体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发掘有利于旅游发展的文化资源,研究对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律,以提升旅游整体水准。
二、课程拓展:以旅游活动为核心的开放性学科
旅游学科是一门处于拓展中的新兴的开放性学科。从其诞生以来,旅游学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域。至今,旅游已经不仅仅限于山水和文化古迹,而是囊括工业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等在内的旅游活动。“‘求新、求异、求变、求乐’是旅游者普遍的心理。”
因此,开放性、拓展性是旅游的生命力所在,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推动旅游业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样,旅游文化研究中要从整体出发,针对旅游业发展趋势做出创新性努力,如课程体系的调整、案例的更新等。首先,旅游文化内容构成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课程体系中除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内容外,近年来又加入了旅游传播文化、生态文化等新兴文化分支。这些文化分支是现代大众传媒发展和生态意识觉醒的产物,同时也适应了旅游者的文化需求。
旅游传播文化是伴随着大众传媒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文化。从跨文化交流理论来看,旅游就是一种文化交流和对话。旅游者在不同文化语境中通过旅游活动与目的地文化进行沟通,在获取异质文化体验的同时也给目的地带来了自己的文化。那么这种文化对话过程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文化变迁?旅游目的地的人们如何通过文化传播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这些都是旅游传播文化所要关注的问题。“目的地管理组织必须面向未来,重视相关媒体、数字电视(影像点播、互动预定)、互联网(日程安排、边浏览边预定)提供的机会。”
而旅游生态文化则是全球生态意识觉醒的产物,那么这一文化分支对于现代旅游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对现代人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裨益?对现代文化建设有着怎样的促进作用?“‘生态旅游’代社会度假休闲的世界性趋势,生态旅游的丰富形式,将成为保护并传播地域文化、提升旅游者文化品位和精神品格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它可以充分实现旅游者回归自然、体验原生态文化以及对民间文化溯源寻根的意愿。”所以,社会发展在不断推进旅游和旅游文化研究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而二者反过来也不断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其次,新颖独特的案例教学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基础学科研究而言,案例教学只是一种辅助知识教学的手段,但是对于旅游文化而言却非仅仅如此。因为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所以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旅游文化同样是一种动态构成。这对于旅游从业者,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旅游文化课程需要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导游接待,如何让旅游文化以最佳形式发挥作用,需要一些典型的案例来加以阐释。因此,旅游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应当突出新颖案例的教学。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 旅游文化 文化旅游 旅游资源开发
文化旅游资源是否应该大力开发,历来是旅游人类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争论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是不能随意改变的资源。破坏了这些资源,也就破坏了自然与社会的美好和谐。同时,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精髓、象征和代表。如果被破坏了,也将丧失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极强的带动性,能够给该地区带来极大的经济效应,和“文化复兴”,增强该民族自尊心,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一、旅游人类学
所谓人类学(Anthropology)是指从人类社会的不同方面和角度来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科学。从国内外现有的各种研究成果来看,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此,旅游人类学就是从社会文化和旅游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组织、旅游供给者与旅游需求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1963年人类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的论述,《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开端。20世纪70~80年代,研究旅游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是旅游人类学的主流。同时,学者们也越来越关注旅游对西方发达社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思考如何达到旅游发展与社会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学者研究旅游,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这三个不同视角出发,关注目的地社会的人类学者认为旅游引发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甚至是价值观念。从游客出发,学者们认为旅游活动是一种世俗仪式,是一种人生阅历。所以说,旅游是是依赖于各种社会因素的一种文化。
二、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一组彼此关联的旅游概念,但它们又是一对差异颇大的概念。广义的旅游文化是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包含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狭义的旅游文化(tourist culture)则仅指由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引起的各种文化现象,强调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性,其重心在文化。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旅游动机都有特定的要求,强调旅游活动是依托文化性的旅游资源而发展的独特旅游类型,其重心在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概念有明显区别。详见下表。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
(一)文化旅游的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仿观者福利的影响。一方面,文化旅游者会更广泛、更深入地与目的地居民接触,直接深入到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中,这难免会给当地人的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得影响,甚至是破坏。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对当地文化的“剥削”。另一方面,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旅游给当地人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对目的地居民来说是一种“文化复兴”,使当地人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文化重创过程、文化复活的过程和传统文化加强的过程。这也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外部性。
(二)文化旅游者需要“真实性”
文化旅游者需要到旅游目的地的“后台”去旅游、工作。与当地人接触,参与到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中。他们对当地人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有些地方为了迎合文化旅游者的需求,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惜把传统文化当作商品来出卖,这就出现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商品化问题。只要与文化沾边的资源都进行所谓的“包装”,当然其中也有认真严肃之作,但更多的是哗众取宠,有些根本就是背离其文化内涵的东西;此外,由于商业利益驱使,以“伪民俗”的方式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创造“伪文化”和“舞台真实”来吸引游客。比如现在流行的《印象…》和“…故里”。这对地方传统文化来说是非常严重的破坏。面对旅游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在实现从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历史文化的严肃性和旅游者需求的通俗性、大众性以及展示手段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正如科恩(Cohen)所说,如果一种仪式被拿来表演,其文化和宗教内涵也就丧失了。因为,这些表演并不是文化旅游者所需要的文化真实性。海南黎苗风情村经营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矛盾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旅游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较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另外,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一种双向性的活动,即目的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产生一些冲突。如文化涵化,文化涵化是指两种文化在碰撞和接触中,相互发生影响,发生变迁,其中一种文化要么适应另一种文化,要么抗拒另一种文化。文化旅游在开发过程中也必然碰到这个问题。游客带来的外来文化必然会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产生影响,进而出现文化适应或文化冲突问题。人类学家把文化适应这种现象称为“帝国主义式的旅游”或“新殖民旅游”。因为他们认为游客每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那里,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影响,破坏了当地原生文化。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矛盾。
(四)“文化价值”与“文化素质”之间的矛盾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其本质把处于原生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因此,旅游资源开发者对文化资源的价值判断便决定和制约了开发的方向、深度和广度。如今,我国许多地区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旅游资源开发者文化素质较低,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使资源失去其固有的意韵和内在魅力,导致低级粗糙的商业化景区泛滥,使文化旅游资源失去了“文化价值”。这就是典型的“破坏性开发”。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旅游者自觉保护文化的意识比较淡薄,保护文化的观念还未形成,高密度的旅游客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文化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与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的“文化素质”这一矛盾是旅游目的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所面临严峻考验。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着。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避免“破坏性开发”和“开放性破坏”,在创新中保护原有文化的特色,这样的旅游产品才具有生命力。文化旅游,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利弊。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权衡利弊就成为了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渠 铭.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关键词:民族特色;旅游文化;新元素
Abstract: Tourism economy is called as the rising sun industry, or smokeless industry, become drive economic growth, promote consum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important support factors.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ourism is the rise in recent years the new tourism economic growth point, is to promote th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cultur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nd the hope for a follow-up study help.
Keywords: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ourism culture; The new element
中图分类号:U69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经济贸易界有一句术语。“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根本上来说,就是民族的”。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类消费行为,旅游在生产力极端底下的古代社会,是难以想象、难以被理解、难以实现的。但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旅游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者放松心情的绝佳机会。旅游文化不仅包含了人类群体传统行为方式的构成部分,也是个体心理所认同选择的行为模式。旅游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是由多种重要元素所共同构成的。本文主要探讨旅游文化中的新元素――民族特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民族特色是旅游文化的新元素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时代的不断发展,旅游开始形成其自身的文化现象。虽然交通运输、通讯信息、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等因素都能影响、左右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其中最重要的决定元素之一就是文化,文化对消费具有更深的心理暗示含义。而在影响旅游文化的众多条件之中,民族特色成了决定旅游文化的新元素。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色是有差异的,旅游者对司空见惯的、共有的东西不感兴趣,他们探究的是见所未见,追寻的是与众不同,体验的是新奇怪异。
我们可以发现,世界上旅游文化得到长足发展,都是民族特色特别浓郁的地方,如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中国的长城和天安门,都是由于其民族特色独一无二而吸引了无数的旅游者,从而成就了他们的旅游文化。这些也是大城市所无法复制的。
总之,民族特色已经成了旅游文化发展的新元素,成为决定消费者旅游产品消费意愿的重要条件,是决定旅游产品卖点的关键指标之一。只有深刻挖掘出当地的民族特色,方能促进当地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运用民族特色发展旅游文化
虽然我国不少地区的旅游文化形象较过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几乎都是以自然风光为核心形成旅游产业格局,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还没有得到有机融合。更确切地说,不少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在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灵魂作用还没有彰显出来。那么,应该如何实现民族特色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统领作用呢?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各种旅游业务中增强与活化民族特色文化元素
民族特色文化元素决定着旅游业务本身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它主要体现在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之中,从事这六大要素生产经营的从业者,无论是谁,只要占领了民族特色文化的制高点,就能吸引并凝聚到更多的旅游消费者,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当地旅游开发者要在各种旅游业务中增强与活化民族特色文化元素,最大限度地发掘出当地的民族特色,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良好发展,吸引旅游者想来,愿意来,而且还会再来,这样才能保证当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云南香格里拉为例,景区内有雪山、冰川、天然佛塔、高山牧场、清如明镜的湖泊、壁立千仞的峡谷、传奇的藏族村落……所有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人们追寻的“香格里拉”。但是,在“秀色可餐”之外,也要让游客享受到独特的民族文化体验。通过旅游发展,让老百姓们知道民族歌、民族舞,甚至房前一棵树、房后一股水都是我们的旅游资源。在多年的旅游开发中,迪庆藏族自治州在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实施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发展战略。通过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并向国际和国内整体营销“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制定旅游游戏规则,引导全民参与旅游的建设和服务,并分享旅游收益。通过群众的参与提升了文化融入产品中的程度,实现了民族特色产品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2、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高度融合
我们都知道,云南、广西、湖南等地,不仅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自然美景,更有令人陶醉痴迷的民族风情。“五朵金花”引多少痴情男女相约云南,“刘三姐”招四海宾朋相聚桂林,“天仙妹妹”一时间成为网络红人,创造网络点积量的新高度,这些再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民族性,什么是民族特色,什么是旅游产品开发的根基。实践证明,只有将民族特色与旅游产业高度融合起来,才能将当地的民族风情发扬光大。
3、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民族特色文化氛围
营造民族特色文化氛围就是要形成一个特色文化圈,只要进入这个圈,就会受到这种特色文化的冲击和感染,民族特色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是吸引旅游者来旅游的理由和信念,是旅游产业持续兴旺的不竭动力。所以,旅游开发者要从点、线、面展开民族特色文化的挖掘,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民族特色文化氛围。
结语: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人员流动普及化的背景下,可以说市场上从来不缺少旅游意愿,不缺少旅游产品,不缺少为旅游产品、为旅游消费进行配套的行业,但一些地方坐拥自然却开发不起来,发展不起来,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设计存在缺陷。只有将民族特色融入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才能在旅游市场上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卢竹. 凤凰古城家庭旅馆的调查分析[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
[2] 陈全. 浅析小旅馆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J]. 安防科技. 2009(08) ;
[3] 王春霞,马归民. 酒店文化空间的营造[J]. 山西建筑. 2009(22) ;
[4] 侯凤斌,张彤. 无声符号――中国菜肴表现形式研究[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0(04) ;
[5] 于军华. 内蒙古特色饮食文化与地区经济发展――以“小肥羊”为例透析地区餐饮业发展前景[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12) ;
[6] 梁钟荣. 龙脊梯田景区家庭旅馆发展对策研究[J]. 零陵学院学报. 2005(03);
[7] 王德刚. 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基于实践的民俗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J]. 民俗研究. 2003(01) ;
[8] 宗晓莲. 丽江古城民居客栈业的人类学考察[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
1旅游文化景观的内涵
目前,在地理学界内“旅游文化景观”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科学定义.大多学者以文化景观为出发点,探寻旅游文化景观的内涵.人文地理学奠基人李旭旦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这一观点无疑为旅游文化景观的阐释奠定了基础.而随着符号学的发展,庄恒恺,葛绪锋,张晓萍则逐渐从旅游文化景观中挖掘出具有非固定、可改变、由人类智慧结晶的符号意义.王恩涌将文化景观归结为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景观,这一观点更是强调了人类参与的积极性,推进了学者对旅游文化景观的思考.因此,笔者认为旅游文化景观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经营服务过程中,为满足旅游者某些旅游需要而对自然环境和元文化施加影响的结果,是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旅游文化现象综合体。旅游文化景观主要被分为物质形态旅游文化景观及非物质形态旅游文化景观.其中,物质形态旅游文化景观包括旅游饮食文化景观、旅游住宿文化景观、旅游交通文化景观、旅游购物文化景观、旅游景区文化景观和旅游娱乐文化景观等;而非物质形态旅游文化景观包括行为旅游文化景观(如结婚仪式、丧葬仪式等民俗、礼俗等所体现的文化景观)、制度旅游文化景观(如旅游主客体所处国家的法律、大旅游开发商制定的准则等所体现的文化景观)、精神旅游文化景观(如文化景观)等.
2旅游文化景观构建的影响因素
2.1自然环境和元文化为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提供基础秦皇岛南临渤海,北界燕山,东临辽宁,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集山、河、湖、泉、瀑、洞、沙、海、侯鸟与珍稀动植物等为一体,类型丰富,为构建旅游文化景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秦皇岛自然环境基础上构建的旅游文化景观部分见表1.陈岗指出,元文化经过外在加工后形成外在旅游文化,外在旅游文化经过内在加工后形成旅游文化,它的形成过程伴随着旅游文化景观的出现,可见元文化也是旅游文化景观构建的基础.在秦皇岛,元文化呈现出多元形态,以此为核心的旅游文化景观亦丰富多样.如秦皇岛上的孤竹国、孤竹城、夷齐读书处(书院山)、首阳山等旅游文化景观建立在孤竹文化上;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及山海关长城节、孟姜女庙及庙会建立在长城文化上、求仙入海处公园建立在秦皇文化上等.这些旅游文化景观的核心是文化,文化体现这些旅游文化景观的真正价值.总之,自然环境和元文化为构建旅游文化景观提供了基础;其中,如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提供了有形的基础,而独特的元文化则提供了无形的基础.旅游一旦产生,当地居民及利益相关者便在各自利益的驱逐下开始不断对自然环境和元文化施加影响,在此过程中,旅游文化景观逐一构建.
2.2旅游者需求为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提供导向影响旅游文化景观构建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旅游者的需求.纵观庞大的旅游系统,几乎所有的要素都直接或是间接和旅游者的需要挂上钩.有旅游者的需求就有旅游市场,旅游者的需要就像指挥棒子,引导旅游事项的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相应的旅游文化景观伴随特定旅游市场的形成而构建.以秦皇岛市为例,每年都有较多的俄国游客,秦皇岛市当地居民为了满足旅游服务的需求,俄语学习氛围较浓,俄语翻译盛行,不论是摊贩还是酒店服务员,在对俄游客进行旅游服务时大多能用俄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店铺的名称也常常用双语标注,在中文店名下标注俄文;此外,秦皇岛市,特别是北戴河区的当地建筑风格也融入了拜占庭风格或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由此可见,旅游者的需要在旅游文化景观构建过程中发挥导向作用.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地方旅游文化景观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景观系统.自然环境、元文化和旅游者的需要在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过程中虽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并非唯一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社会事件的发生亦促进事件旅游的发展;生态文明等新概念的提出可推动生态旅游的崛起;新的政策、新法律法规,当地经济的增长、对外交流条件的改变等都是旅游文化景观构建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影响旅游文化景观的其他因素即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
3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机制
3.1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通过自然与文化相互协调及文化整合过程实现旅游文化景观是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不断融入元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伴随产物.在融入过程中,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不仅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也要与元文化协调,这就使得文化与自然环境间的协调过程及各文化内部的文化整合过程在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现代文化及外来文化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会受到制约,而另一方面,现代文化的发展及外来文化的进入会影响甚至彻底改变当地自然环境的原貌.寻找两者间相互作用的平衡点是自然环境与各文化协调的关键,一味保护自然环境或破坏自然环境都无法使区域达到稳定的、协调的状态,从而无法构建稳定的旅游文化景观.反馈是自然环境与各文化协调的主要途径,它呈双向性存在于自然与各文化之间.当自然制约文化的形成发展时,文化会产生对自然的反馈以消减制约;而当文化影响或彻底改变自然时,自然会产生对文化的反馈以缓解影响或改变.其中,由于自然环境的先存性,旅游文化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反馈具有潜伏性,而由于人的参与及利益的驱使,自然环境对旅游文化所产生的反馈具有滞后性.这样的反馈机制对于自然环境与各文化间的协调具有较显著的作用,但对于不同文化间的调试却往往是失灵的.不同文化间的调试主要通过文化整合完成.它是指在旅游消费或过程中,不同文化间经历的冲突、调整和适应.何晓明把文化整合解读为渊源和特质均不同的文化相互吸纳、重新组合的过程,强调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并不是旅游元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代表各自文化背景的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群体以及旅游者在特定自然环境背景下对旅游元文化加工的结果.在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过程中,文化整合通过以旅游元文化、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主位文化,以主位文化的文化价值为核心,以主位文化的内在结构为参照系,对其他客位文化的文化特质进行选择和构建;而相对主位文化而言的客位文化是否被选择和构建,则取决于客位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代表客位文化背景的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群体以及旅游者的思维方式是否与主位文化所体现的具有一致性.简单理解为,主位文化具有衡量、评判、鉴别、选择和吸取客位文化的“筛子作用”,只有客位文化的“通性文化”和民族精神、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三方面均与主位文化相一致的“间性文化”可以通过“筛子”,用以构建文化景观.这是旅游元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之间不断冲突、调整、适应的内在过程.由此可见,旅游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与各文化协调过程及文化整合过程相互交错或同时进行的结果.
3.2衡量旅游文化景观成功构建的标杆通过自然环境和文化系统相互化协调及文化整合过程可以实现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但是,如何确定旅游文化景观是否构建成功.Vos,Meekes和Naveh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强调景观构建的可持续性,以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圈和健康之间达到平衡和宜居的外部景观作为归宿.而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又是以满足旅游者需求、提高旅游满意度为目的.故笔者认为旅游文化景观是否得以成功构建取决于两个标杆,一是自然环境与旅游文化间的协调是否可持续,二是旅游地元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之间不断冲突、调整、适应,最后是否使得旅游者所体验到的文化达到了旅游者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若两个标杆均达到,则认为自然-文化系统稳定,旅游地不同文化整合,旅游文化景观得以构建,反之则不然.
3.3秦皇岛市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过程秦皇岛市当前的旅游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与文化体系相互协调,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渗透整合形成的.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而言,在这个地理范围内相继形成了古人类文化、孤竹文化、燕文化、秦皇文化、长城文化,因其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东北、西近北京天津,故又受到邯郸磁山文化、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黑陶文化)和燕山以北的红山文化的浸润.明代设卫建关、屯兵驻守,明末至清,满人入关,文化进行大交融,形成了秦皇岛的元文化.秦皇岛市辖山海关、北戴河、海港三区及抚宁、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居住有满、回、朝鲜、奚等32个少数民族,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充实了秦皇岛的元文化.坐落环渤海经济圈及河北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内,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较大,促使秦皇岛市成长为具有一定的经济潜力与实力的城市.秦皇岛市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其公共部门、旅游规划者、利益相关者应用现代科技包装各种旅游产品,展示了秦皇岛丰富的现代文化.而秦皇岛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低廉的价格、便利的交通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由此带来了多种外来文化,其中以俄罗斯外来文化最为典型.秦皇岛因其3S旅游资源(阳光、沙滩与海水)符合俄游客旅游偏好、距离远东俄罗斯地区较近、旅游价格低(相对远东俄罗斯人至黑海)等优势吸引了较多的俄罗斯游客,为秦皇岛带来大量的俄文化.如旅游产品中对俄罗斯套娃的钟爱等.这些文化中符合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秦皇岛市民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有利旅游发展的都被融入秦皇岛市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中.秦皇岛市的自然环境优越,元文化、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各具特色,它们经过不间断冲突、协调、整合后,最终达到旅游者需求及旅游发展要求的,即成功构建了当前秦皇岛市的旅游文化景观。
4结语
1旅游文化与旅游企业发展关系的内涵
所谓旅游文化,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广义的旅游文化指文化蕴含在旅游中的各种层次及其所有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的某些本质特征决定了文化具有迁移特性,其发扬及传播受旅游者的转移而传递;旅游者在旅游行程中追求精神文化享受,这种精神的洗礼是旅游者最终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经济因素起着支撑作用。因此旅游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往往处于领先地位。当旅游者有了精神文化活跃的需求后,才会对旅游景区进行发展需求,进而驱动经济的消耗,推动了旅游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企业针对自身建设发展需求,针对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旅游景区进行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当地风土人情的流传,更有利于保持景区特色,创建新型同旅游文化紧密结合的多特色景区,这样有利于旅游者对景区产生更多的好奇心,有利于诱发旅游者对景区的旅游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旅游消费的预算。旅游者在旅行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观看履行景区富有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等,不仅丰富了旅游景区的娱乐文化生活,又从根本上推动了旅游企业文化强企,文化兴旅的战略步骤的迈进。
2旅游文化对推动旅游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旅游文化是旅游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旅游文化与旅游企业密不可分。在一定意义上,旅游文化是旅游企业发展的灵魂。任何旅游企业,要想立足于商场,就必须拥有独立的、特有的,有着独特文化魅力的旅游目的地,这就是俗称的“旅游卖点”。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若缺少了文化的支撑,从长期发展来看其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制约。旅游业从本质上说是以景区特色文化为依托,以特色文化为基础,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行业。它的经济以文化为先导,以竞争为方式,以发展为平衡,即充分发挥景区特色文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加快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了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2旅游文化在旅游企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的规划和理念,以恰当的方式和手段,设计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符合人民需求和经济预算开支的营销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营销策略的设计从根本上讲与旅游文化密不可分。一方面,旅游客体、旅游中介企业通过文化理念的形式,在深层次上同社会和消费者进行旅游价值沟通,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旅游者需求,使自身的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另一方面,旅游文化对于消费者来说还具有教导作用,旅游企业可以通过言传教育与主题宣传的形式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进行引导,进一步形成文化出行、文化消费的消费行为习惯。充分挖掘文化特色,树立旅游文化品牌,形成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旅游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而增加企业的旅游吸引力,满足客户真实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从而推动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健全发展。例如陕西、河南等地通过黄帝陵祭祖文化建立黄帝陵祭祖景区及相关文化建设,打造了特色旅游文化,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企业的发展。再如山西以晋商文化著称,通过“乔家大院”系列影视剧,实现了影视带动旅游,旅游提升乔家大院文化品牌,从而形成了旅游文化推动旅游经济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2.3旅游文化是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文化体验是旅游者针对自身精神领域的需求,实现满足其欲望的最高层次愿望,这种愿望体现在旅游者对于文化的追求和欣赏的倾向上,其终极目标是通过旅游对人文在自然及其文化层次的回归及其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旅游企业的旅游收益不仅仅依靠旅游人数的增加,而在文化层次及旅游品牌、特色服务等方面对于旅游企业影响巨大,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越紧密,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其旅游企业发展模式越健全,发展速度越快。例如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旅游业发展战略,不仅依靠自身特有的民族文化建立了土著人原住地风景名胜区,而且通过主题宣传大力弘扬土著文化,提高了土著文化的影响力,保留了土著文化及其民族文化传统,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全世界对于土著文化的保护力度和关注视野,
2.4旅游文化对旅游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旅游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讲,其实就是旅游景区旅游文化的竞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特色文化与当地风土人情的相结合其关系是变化发展的。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快速状况下,只有旅游文化的快速发展,才能够满足人们的旅游文化需求,才能吸引旅游者对于文化的精神层次需求,从而带动旅游企业及其旅游经济的发展。如云南省的“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发展战略,其以民间民族歌舞为文化特色,以《云南映象》《、丽水金沙》《印象丽江》及《纳西古乐》等特色文化为旅游文化品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创作阵容,不断推出新的云南特色文化品牌,使旅游文化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能够充分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品牌效应,在国内外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提高了地方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
3旅游企业对繁荣旅游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旅游文化需要旅游企业去唤醒与繁荣。在信息时代,“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景点要开发、发展,就离不开旅游企业的宣传与带动。比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固原市历史悠久,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路和历代兵家必争的重镇要塞,也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其境内的六盘山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也是古老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的发源地,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岛”,更因是时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以及因的一首气壮山河的《清平乐·六盘山》而名扬海内外。六盘山下的西吉将台堡、单家集,是中国工农的会师纪念地,被国家确立为100个精品红色旅游地之一。以固原为中心的宁夏固原博物馆、固原古城墙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国秦长城、元代安西王府遗址、须弥山石窟构成的文化旅游区,可以展示和再现“高平第一城”几千年进化史和文明史。然而,当地的旅游开发现状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巨大的反差。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没有龙头旅游企业的宣传带动。同时,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文化要进一步发展繁荣,更离不开旅游企业的包装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