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范文

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范文

城镇历史景观是漫长历史过程中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关系层层积淀的产物,拥有物质与价值合一的整体属性,其景观形态是价值内涵的载体同时也受到价值关系的影响,两者相互作用,层积于不同载体要素之中,成为与其所在地域自然、文化背景广泛关联的遗产对象。对于此类对象的保护,须首先以对其要素构成与层积载体的梳理、识别作为基础。

1 要素构成    

城镇历史景观是城镇居民在生息繁衍的过程中改造、利用自然,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形成的景观对象,是城镇客观物质环境要素与生活于城镇中人群主观行为与思想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城镇历史景观具有“物质”与“价值”(或文化)的双重属性。其物质系统是价值内涵的外在表现,价值机制(或文化内因)则是促成物质系统空间、景观形式的内在动力。具体而言,历史城镇的物质系统由建构筑物、空间、环境、人群行为四大要素构成,其为城镇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与发展信息记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历史城镇的物质表征下还蕴藏着无形的价值内涵(或文化内因),是城镇定族群在文明演进过程中创建人工环境与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精神基础,也是城镇中相关生活、职能与信仰关系的体现。由于价值与文化的概念非常宽泛复杂,未有定论图。因此本文对于历史城镇价值、文化议题的剖析主要从特性与共性两方面着手。“文化特性”指城镇在产业、商贸、军事、政治、宗教、民族等专属职能与族群因素影响下所发展出的文化特质。“文化共性”则为在特性基础上提炼、总结出的所有城镇在机制层面的共同属性。根据文化人类学的观点,人类在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三者间的关系中逐渐发展出了物质、行为、制度与精神四大文化层级,建构形成人类文化系统。对于历史城镇而言,物质文化即物质系统;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则因源于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各种行为与社会关系,可分别转化为与生活相关的人居文化以及与职能工作相关的职能文化,二者共同构成了与城镇现实发展相关的文化动力机制;而对于在发展演进过程中逐渐失去现实意义的行为与制度文化,本文则将其划归城镇的历史文化部分,作为对逝去事物的纪念;最后,人居、职能与历史文化共同构成历史城镇与客观现实世界关系紧密的文化版块,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在观念世界中更为纯粹的精神文化(图1)。任何类型的城镇历史景观都可分解出上述两大系统要素对象,并因不同的要素组合方式而呈现出景观特征的差异曰。

2 层积载体      

“物质系统”与“文化系统”的划分方式虽理清了城镇历史景观的要素构成。但在现实状态中,两大系统则是在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有机叠合于一体的,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犹如生命体的躯壳与灵魂[}, o}。因此,对城镇历史景观的分析和研究需以整体、综合、发展的眼光看待,将前文所析的各种物质与文化要素置入相关的空间载体中联立、组合,将城镇视作由两大系统交织构成的空间文化意象。具体而言,历史城镇的景观载体包括城镇格局、簇群地段、街巷场所与地标节点四个层级。宏观层面,建筑群体与山水环境以及街巷、广场的组合形成了城镇的总体结构,以城镇格局的方式呈现,同时反映出城镇相应的职能与社会结构关系;中观层面,具有相同或相关性质的建构筑物与局部的空间、环境元素又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簇群地段,并具有相应的肌理特征,是相应社会团体、机构秩序的体现;而在各种公共与私密的区域,人工建构筑物与自然环境围合出地域性的街巷与场所空间,是不同地区生活方式与行为习俗呈现、展示的舞台;微观层面,标志性的建构筑物则成为城镇中的节点地标,扬显着城镇的地域精神与时代信仰。在不同职能与文化因素影响下,上述四类景观载体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特征与复合性的层积关系。

第2篇: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照明管理;现状;改革路径;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113.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城市照明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建设水平:城市稳定的治安、稳定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照明科技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照明系统管理的关键,在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照明灯的建设和管理必不可少,照明系统从设计施工到保护与维修,需要的不仅是城市管理部门财政支出的支持,在加大对人力和物力的投资的同时,更需要科研成果的成功应用,本文分析了城市照明管理的现状,并简要阐述了城市照明管理的改革路径与发展趋势。

一、城市照明管理的现状

(一)照明路灯设备节能效果较差,能耗大

在部分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政府部门财政拨款少,照明系统的得不到财政支出的支持,照明工程只能使用电量消耗大的照明灯光源如高压钠灯、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消耗功率从100w到400w不等,节能效果大打折扣;或者,虽然安装了节能照明灯,但是由于经费不足,关闭部分路段的路灯,照明系统起不到作用。

(二)照明路灯线路设计和施工存在不合理现象

由于历史的沿袭,存在着管理体制不畅制约原因,故在设计方面,地下直埋的路灯线路设计没有与电力管理部门、道路管理部门等部门的电力提供、居民通讯、绿化带规划方案形成系统的、和谐的体系,各部门职能行使不协调,导致审批过程中不断地出现问题,导致了在其他城市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挖到线路才知道有地下埋线,增加了安全隐患,破坏了照明路灯线,增加了维修成本,为财政支出增加负担,且严重影响路灯的运行状况,减少了亮灯率,有损城市形象。在照明系统施工过程中,由于多个城市建设项目同时开展,路灯线路和路灯灯具被破坏的现象司空见惯,路灯设备常常遭到人为破坏。

(三)仍然采用传统的传感器控制方式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使用的叠片式结构的电感镇流器,感应灵敏度低,耗能大,当温度和电压由于频闪大而升高时,灯的功率升高,影响灯泡的使用寿命。传统的电灯控制要么是通过人工来控制,要么是通过定时器来控制,普通的传感器仍然只对声、光有作用,而且传感器灵敏度不高,无法采集季节变化、天气状况变化、不同的路段功能需求、不同时间的光照度、不同时段和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的光照需求,出现故障时,只能依靠维修员逐一排除故障,不利于降低维修效率和维修成本,对城市管理体系的完善作用小。

(四)智能照明系统的优缺点

1.限流调光照明电路是指运用保险电阻或者保险熔丝来保护电路,当电路中的功率增大,电流超过特定值时,限流电阻通过熔断或开路来有效地保护电路,节省了维修与保护线路的维修与保护的费用。

2.可控硅斩波调光照明系统可准确地控制输出电压,以最佳值来满足照明需求,但准确的电压值影响正弦波的准确输出,出现谐波污染现象,不利于环境保护,影响市民生活质量。

3.自耦变压调光照明电路与可控硅斩波调光系统不同的是不可以准确控制输出电压,没有升高电压和稳定电压的功能,只能固定降低电压,不能连续调光。

4.部分照明灯亮灭照明电路系统利用声控、光控、定时等方式来实现电灯在后半夜自动关闭,有效地节省了电能的消耗,但是部分照明电路会减弱照明电灯的舒适度,在设计中要增加回路电路,且后半夜整体电网的电压升高,影响灯泡寿命。

二、城市照明管理的改革路径与发展趋势

(一)安装指标要符合节能标准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城市路灯建设规划应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政策,在设计、施工、维修与保护等方面,在选择灯具时应充分考虑灯具灯型、功率、光源等,减少使用高耗能灯具和多头灯泡,合理设计,达到节能要求,增强节能效果。

(二)在照明安装过程中,路灯合理设计和施工

路灯设计要合理,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开展路灯安装专项规划,严格遵守国家路灯安装标准,依据城市的等级、各路段的使用频率和情况(路形、路宽度、路功能、路径截面等)来合理规划施工,保证路杆、变压器、电路控制箱接地符合国家要求,保证市民安全。

(三)促进路灯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节省能源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城市照明路灯的控制将会走向智能化、自动化的道路。未来,路灯控制将会减少人工控制和定点时钟控制,先进的传感器会因季节变化、天气变化、光照强度、不同路段的不同功能需求、不同的光照度、不同时段和不同路段的光照需求而自动调节亮度、饱和度和舒适度,为市民生活带来便利,提高安全系数。而且,在路灯出现故障时,照明体统会自动检测出问题所在而自动报警,方便维修人员排查故障,提高维修效率,减少维修经费,减少安全隐患。在路灯灯具等设备被盗时,路灯系统自动报警,照明路灯控制系统真真正正地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

(四)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建设

1.防盗管理制度建设技术发展

我国相关法律应具体化,针对偷盗和销赃公共设施:路灯灯具、电缆的行为出具法律上惩罚,提高犯罪成本,定期对路灯灯具设备检查与维修。对于防盗技术,一是加强照明路灯本身的防盗工艺,道路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进行联网,信息资源共享,一旦发现盗窃行为,两方同时出动,减少被盗造成的损失。

2.对打击恶意破坏公共设施行为的制度建设

依法打击恶意破坏路灯等公共设施的行为,加强执法检查,加大惩罚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惩处措施,路灯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行使职能,制定详细的路灯管理办法。

3.照明电路管理部门集中行使职能

照明电路管理部门应与时俱进,理顺体制,协调建设、管理路灯两个部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制定路灯设计方案,验收工作必须有项目建设团队在场,以路灯管理机构的专业意见作为参考,验收不合格的,做到不交接,直到合格为止,建设、管理不分家,照明电路系统的配置应与其他城市建设项目协调发展,重视路灯配套规划,实施管护分离,路灯的保养与维护责任到人,详细地划分维护人员的职责和分管范围,定期巡查道路设施,不让问题因小积大,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切实地执行管理办法。

第3篇: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范文

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培育和发展住房二级市场,规范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收益分配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建设部《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暂行办法》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分配管理的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北京市城近郊八区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分配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北京市城近郊八区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分配管理暂行规定

为规范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收益分配管理,培育和发展住房二级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建设部《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暂行办法》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分配管理的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一、职工个人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和按成本价购买的公有住房,房屋产权归个人所有。

二、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时,由购房人按上市出售的已购公有住房或经济适用住房所在地的标定地价的10%交纳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在标定地价明确前,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暂按房屋售价的3%交纳。

购房者缴纳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后,按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商品住房办理产权登记。

三、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土地使用权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其土地出让金依法上交财政,专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已购公有住房的土地使用权是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其上交的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按已购公有住房原产权单位的财务隶属关系和财政体制,分别上交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或返还原产权单位,专项用于住房补贴。其中已购公有住房原产权属行政机关的,全额上交财政;属事业单位的,50%上交财政,50%返还原产权单位;属事业单位的,全额返还原产权单位。

四、职工出售已购公有住房属于规定标准面积内的部分,其售价在每建筑平方米4000元(含)以下部分,全部归出售人所有;售价在每建筑平方米4000元-5000元(含)的部分,80%归出售人所有;售价在每建筑平方米5000元以上部分,50%归出售人所有。售价扣除归出售人所有部分后,余额比照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上交财政或返还原产权单位。

属于超标面积部分,其售价扣除售房职工支付的购买超标面积的房价款后,余额比照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上交财政或返还原产权单位。

五、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时,除由购房人按第二条规定标准缴纳土地出让金外,其出售收入全部归出售人所有。

六、出售人是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可申请返还其夫妇双方应得的住房补贴,返还额不超过上交财政或返还原产权单位的售房收入部分且不超过职工应得的住房补贴。

七、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应按有关规定交纳税费。

第4篇: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范文

关键词:统筹兼顾;城市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9-0179-02

1我国城市发展现状

我国新世纪之初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着一个由膨胀的城市到健康的城市、由文化的失落到文化的弘扬、由困扰的环境到宜人的环境、由交通的发达到发达的交通,由设施的健全到健全的设施、由突出的共性到突出的个性的成长过程,与此相适应,城市建设管理也经历着一个由资料的积累到资料的雄厚、由经验的手段到法律的手段、由被动的综合到能动的综合、由程序的法定到法定的程序、由科学的决策到决策的科学、由简单的复杂到复杂的简单的提高过程,城市建设管理发展面临着一个量变到质变与跨上新台阶的挑战和机遇。

21世纪,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经济全球化不仅极大的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而且为城市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我国,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建制镇和县级市(小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的重点已经由小城镇转向大中城市。在空间布局上,城市的发展方式也由分散走向了集中。决策者已经意识到,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城市之间的联系将更加方便,画地为牢,就城市论城市,已经没有出路,一体化乃是大势所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由于相互间联系的广泛而更加重要,城市间的经济网络开始主宰经济命脉,以城市带和城市群为特征的城市体系新格局正在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凸显。我国城市的这种“大集中小分散”的地域发展格局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或许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动,从而有可能导致“乡村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两个过程的合二为一,使城市发展向具有良好地区结构的方向演进。

由于城市之间联系的广泛性和便捷性,越来越多的城市被纳入到全球生产、区域贸易和服务的网络中,城市的利益不再仅仅表现为本国、本地资源的传统的“民族企业”和“本地经济”,而是越来越多的体现为有境外资本、人才、技术参与的国际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速度,越来越取决于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也就是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竞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通过价值创造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将由城市的总体布局、基础设施、人口素质、工业化水平、技术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生态环境、服务体系和开放程度等各方面共同决定,而上述因素的水平与发展速度则与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建设速度紧密相关。

2当前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规划设计方面

城市规划不够超前的问题在前几年就已充分暴露,专项规划、详规、控规相对滞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对总规的深化细化显得不足,对形态控制不力的现状未得到有效改善。由于长期以来重平面设计轻立面规划,重微观管理轻宏观控制,对城市空间、地下规划重视不够,致使地下管线管理比较混乱。

2.2建设施工方面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档次还不够高,设施配套不够齐全,景观建设力度还不够大,旧城改造回建速度不够快,“城中村”改造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等问题,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3城市管理方面

当前城市管理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是乱挖城市道路和城市牛皮癣。建筑工地尤其是市政工程建设工地管理不规范问题,群众呼声也很高。

3解决办法

3.1管理原则

(1)抓好规划设计环节管理是建设现代城市,加快城市化的需要。首先要塑造城市形象,铸造城市灵魂,充分体现现代城市建设、管理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注重其整体风貌特色和前瞻性。在规划设计中,要坚持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结合的原则,谋求历史传统、地域文化、民族特色与现代化前景的延续和融和,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挖掘城市内在魅力。注重环境、功能与理念相统一,把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统盘考虑和运作。

(2)抓好城市建设环节管理是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需要。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主要环节,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至关重要,每一项工程的设计水平都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整体风貌,每一项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高低都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必须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在工程实施中注重文明管理,科学实施。

(3)正视问题,加强综合管理,是改变城市现状的需要。

3.2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正确处理城市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的关系。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有机整体,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建立在城市历史发展基础之上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城市拥有大量的、极其宝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来自天赋和历史积淀,一旦受到破坏,就不可能复得。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好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好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使之流传后世,永续利用,是城市领导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一般共同的发展规律,但由于历史传统、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条件不同,从而使每个城市建设又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世界上许多城市往往因特色鲜明、别具一格而名扬天下。因此,必须在遵循城市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塑造城市特色,城市领导者首先必须深刻了解市情,充分考虑城市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时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城市建设的经验和建筑风格,但绝不能盲目模仿和照搬。各城市都应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明确发展方向和特色定位。城市特色是一种文化的积累和发展,需要一个较长过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形成和完善。

(3)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安排,兼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各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充分考虑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承受能力,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使用。一方面,城市发展规模要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扩大。制定城市规划时一定要从水资源的状况出发,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要统筹考虑城市供水、节水、防洪排涝、水污染治理等问题,切实做好水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规划,优先保证人民生活用水,兼顾工农业和其他用水。

其次,努力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切实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城市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同时依法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再次,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城市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和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发展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立足于区域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服从于整个地区发展的需要。要做好区域规划,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要统筹安排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严格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同时,城市规划也要打破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增强区域意识。城市不仅要从自身条件和发展要求出发,还必须充分考虑区域整体状况,安排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 谢文惠,邓卫.城市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 王春光,孙晖.中国城市化之路[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3] 马传栋.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理论学刊,2002,(5).

[4] 李其荣.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2000,(20).

[5] 李梦白.城市建设经济学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第5篇: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范文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进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人口数量迅猛增加,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型城市,发展尤为惊人。快速城市化的新形势带来了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迫切需要我们建立高效的适应城市快速发展需求的城市物流系统。为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和城市发展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然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急剧扩张、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的继续恶化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物流作为城市的血脉,贯穿于整个城市系统,是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适应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1]城市物流作为城市内的一种区域物流活动,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物流的基础设施先进、运作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不仅能满足城市的物流需求,还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反之,低效率、高污染的城市物流运作必然会制约城市的综合发展。因此,一个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平能否跟上城市的整体发展步伐并为城市的经济活动提供保障;一个城市的物流运作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作用是否与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匹配,都是城市管理者需要了解和思考的问题。城市物流运作有输入,也有输出。输入反映的是城市物流运作的基础,包括城市物流的硬软件配置;输出是城市物流运作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各方面的绩效。同时,不同城市间的输入输出比还可以反映城市物流的运作效率。消费者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使得人们不再只关注城市的经济水平,而是更加注重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对城市物流的评价不能再局限于经济角度,对城市物流的认识要更加全面、科学。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物流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物流的发展水平的评价上,史秀萍、刘志英等(2004)[2]最早建立了城市物流评价体系,从城市物流活动和城市物流影响两个方面对城市物流进行评价,考虑了城市物流的内部运作绩效和外部影响;赵启兰,王耀球等(2006)[1]利用AHP法进行了城市物流在区域物流中的定位分析;吕璞、王洋等(2009)[3]认为可以从物流发展能力、物流发展环境、能耗和资源三个方面评价城市物流的发展水平;汪波、杨天剑等(2005)[4]从物流合理化程度、物流子系统效率、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建立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谢如鹤、邱祝强等(2008)[5]从产业发展环境、产业组织形态和规模、产业发展水平、产业市场竞争力、产业社会化水平和区域内物流公司整体竞争力角度来衡量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水平;李孟涛(2013)[6]从城市物流的经济性绩效、社会性绩效、环境性绩效对城市物流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不难看出,以往研究中,有些仅从区域物流产业自身来评价区域物流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有些则只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角度评价了城市物流的外部绩效,有些虽然同时考虑了城市物流自身的竞争力和外部绩效,但是对各个方面的评价尤其是对外部绩效的评价并不全面。综上,目前还没有人对城市物流发展现状的全面衡量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更没有给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城市物流的含义及其特点,给出用以全面衡量城市物流发展现状的指标———城市物流性能。另外,本文还从城市物流运作的输入、输出以及运作效率角度给出了城市物流性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全面评价城市物流提供借鉴。

二、城市物流性能内涵

(一)城市物流及其特点

城市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城市物流的概念或内涵。王之泰(1995)在《现代物流学》中指出,城市物流要研究城市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的如何流入,如何以更有效的形式供应给每个工厂、每个机关、每个学校和每个家庭,城市巨大的耗费所形成的废物又如何组织物流等。谷口荣一(1999)将城市物流定义为:在市场经济框架内,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交通阻塞、能源浪费等因素,对城市内所有企业的物流和运输活动进行整体优化的过程。崔介何(2003)认为:城市物流是在一定的城市行政规划条件下,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和城市发展特点而组织的区域性物流。何明珂(2003)在《中国交通报》上指出:城市物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物流,比平常提到的物流多了一个边界,需要在物流涉及到的诸多方面上加上地域的限制和城市的属性。史秀萍(2004)认为:城市物流是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核心,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物流和运输活动的最优化,同时努力降低物流活动对城市交通堵塞、交通环境和能源消耗的负面影响的活动。城市物流的目的是在考虑公共计划的成本和收益的前提下,全面优化城市物流系统。[2]王健(2004)认为城市物流是为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城市物资流动特别是货物运输进行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整体控制,解决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一系列物流公害,减轻城市环境负担,实现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7]程世东(2005)认为:城市物流是指物品在城市内的实体流动、城市与外部区域的货物集散以及废弃物的清理等活动。[8]目前国内外学者站在城市物流系统的角度,对城市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物流系统理论和系统结构要素的探讨上,马继业、朱晓宁(2004)认为城市物流系统的运作存在着两种属性,即城市物流系统具有社会公益属性和企业经营属性。[9]王国文、王文博(2011)从体系结构的角度将城市物流系统分成了城市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城市物流运营系统、城市物流信息系统、城市物流技术系统、城市物流政策系统五个子系统。[10]马燕强、海跃(2011)认为城市物流运营系统由三个紧密相联的部分构成:城市集运中心、最后一公里配送和逆向物流。[11]姜振华(2014)认为城市物流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城市物流作为一个系统有自己特有的四个主体:物流供应者、物流需求者、城市管理者和居民。[12]基于以上学者对城市物流的理解,本文认为城市物流是为满足城市的特定需求,在以城市为中心的一定区域内综合考虑运作环境和运作绩效而进行的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与有效益的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由于服务范围和所处环境的特定性,城市物流有自身特点:(1)不同的城市物流针对不同的物流需求随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的分类越来越多,可以按行业分类,也可以按地域范围分类。城市物流业涵盖了这些物流的多个范围和空间,涉及到城市发展的各个行业。城市物流是以城市为主体,围绕城市发生的物流活动,是一种社会物流。不同城市之间各产业的发展程度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不同,物流范围和需求存在着较大差异,城市物流系统提供的服务类型、城市物流业的结构也随之变化,城市物流系统的设施设备、运作过程、功能实现也各有不同。(2)城市物流系统构成更为复杂与传统的物流运作不同,城市物流的利益相关者更多,除了物流服务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亦与城市物流的运作息息相关。城市物流系统作为城市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计划、组织和运作实施是在既定的城市管理政策下进行的,如不同的限行政策会对城市物流运作产生不同的影响。反之,城市管理者在制定政策时也会根据城市物流的运作状况以及其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来制定合适的物流业管理政策。换句话说,城市物流的发展与城市物流管理政策的制定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城市居民既是城市物流的需求者,又是城市物流的供给者。城市居民还受到物流运作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给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因此城市居民也会对城市物流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反馈作用。(3)城市物流有特定的运作环境城市物流的运作是以一定的硬件和软环境作为基础,硬件环境包括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等有形的资源,软环境则主要指支撑物流运作的无形资源。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管理者的决策思路的差异使得每个城市的物流运作都有其特定的、不可复制的运作环境。(4)消费物流是城市物流的主要特色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骤增,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倒逼各大都市进行城市功能疏解,推动第二产业向城市外部转移,城市逐步演变为消费型、服务型城市。因此城市的消费集中且需求量大,是商品集散的中心,配送成为城市物流的主要运作模式。另外,在这种产业结构中,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城市物流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产成品的流入和生活废弃物的流出。

(二)城市物流性能的基本含义

城市物流是一种区域物流,又是一种社会物流。城市物流系统的构成更为复杂,它涉及到的主体有城市物流的需求者、城市物流的供给者、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城市物流的需求者由于生产或生活的需要产生了获得物流服务的需求,城市物流的供应者通过城市物流运作提供相应服务;由于城市物流运作的特定区域和特定环境,它的运作过程不仅有物流服务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也涉及到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城市居民既是城市物流服务的需求者,又有可能是城市物流的供应者,同时又生活在城市物流运作的基础———城市系统中,物流运作对城市系统在交通、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关系着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城市居民受城市物流的影响又会对城市物流的运作产生一定的反馈作用。城市管理者则期望通过政策措施从系统角度全面优化城市物流的运作环境,以保证城市物流运作给城市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绩效。城市管理政策必然会影响城市物流的发展,同时,城市管理政策的制定也不是盲目进行,会针对城市物流的发展状况来具体制定和实施。因此,城市物流与城市管理政策之间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城市物流运作体系如图1所示。从其输入角度来看,系统运作必然需要一定的运作环境。对于一个城市的物流系统而言,其运作环境可以分为硬件设施和软环境两大类。硬件设施包括基础设施设备和物流信息系统,软环境则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和从业人员素质。城市物流的输入反映了城市物流的发展水平。从其输出角度来看,城市物流的输出可以分为经济性绩效、社会性绩效、环境性绩效。显然,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越高、物流信息技术越先进,城市物流的运作效率和效益就越高。徐杰、鞠颂东(2008)[13]指出城市物流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立综合性社会化的物流网络体系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进行物流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服务水平的必然趋势。因此,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引导城市物流发展的需求因素理应成为城市物流运作体系的一种输入。此外,政策法规、人员素质的差异程度都会对物流系统的运作过程和运作结果即城市物流的输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也应该作为城市物流运作的变量之一。对一个城市的物流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不仅要看其输出,还要看其输入。基础设施设备、物流信息系统、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从业人员素质都是城市物流运作的自变量,应该把他们作为城市物流系统的输入纳入城市物流的评价体系。同时,相同的输入,城市物流自身运作效率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系统输出,对城市物流的输出进行评价反映出城市物流的运作效益,这里的运作效益不再单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从城市物流的运作体系可以看出,我们需要用城市物流性能来综合衡量城市物流运作状况。城市物流性能反映一个城市物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它通过城市物流的运作环境来考量城市物流的输入,通过城市物流的经济性、社会性、环境性绩效来考量城市物流的输出,通过城市物流的输出输入比来考量城市物流的运作效率。这里的性能既考虑城市物流的内部经营属性,又考虑其外部影响性能;既考虑城市物流的运作环境,又考虑它的运作绩效。它对城市物流发展现状的衡量是多维度、多层次、全方面的。

三、城市物流性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指标的选取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不能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要与城市物流的绩效直接相关,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城市物流的发展现状。其次,指标的选取要具有客观性,应尽可能地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对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影响。2.系统性原则城市物流系统作为城市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本身具有系统性,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本身也具有系统性特点。因此,评价指标在选取时要从系统论的观念出发,既能反映系统的输入,又能反映系统的输出;既能反映系统本身的运作效率,又能反映系统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既能反映城市物流的发展现状,又能展现城市物流的发展趋势。3.可比性原则城市物流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既要能够对不同时期的城市物流系统进行评价,又能对不同城市的物流系统性能进行评价,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物流性能的评价要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可比性。城市物流系统性能评价的可比性原则还体现在定量性上,评价指标应以定量指标为主,对于定性指标则需要通过科学的赋值标准将其转化成定量指标进行评价。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方面。其一,选取的评价指标应该可实际测量,对于难以衡量的指标应尽量予以避免。其二,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层次清晰、简洁精练,易于推广应用。5.经济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经济性原则主要是针对评价指标数据获得的复杂性而言的。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得应该经济可行,数据搜集过程要有一定的成本意识。评价指标体系若只追求大而全也有可能造成评价过程的不经济,评价成本过高。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简洁精练,评价指标的数据具有较高的易获得性。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物流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对城市物流的运作环境和运作效率、效益通过具体的指标进行系统化、层次化和具体化的描述。如表1所示。该指标体系从城市物流的输入和输出角度对城市物流的性能进行了总体评价。该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涉及到34个具体指标。输入(B1)角度从基础设施设备(C1)、信息技术(C2)、经济发展水平(C3)、政策法规(C4)和人员素质(C5)五个方面评价城市物流自身的发展水平。其中,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从整体反映了城市物流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情况,物流仓储中心的容纳能力和设施设备等级,体现了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率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率反映了城市物流的信息化程度;城市物流政策用以评价城市的物流政策导向是否有利于城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健全程度则可以衡量城市物流的运作法律保障制度的健全性,这两个指标的评价均可用专家评分法。输出(B2)角度从经济性绩效(C6)、社会性绩效(C7)、环境性绩效(C8)三个方面评价城市物流的运作效率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城市物流业增加值/城市GDP体现了城市物流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城市物流总成本/城市GDP反映城市物流的运作效率,该系数与城市物流发展水平成反比;物流服务满意度=周期内客户满意订单(物流服务需求)数/周期内完成的订单(物流服务需求)数;物流服务可得性=周期内完成的订单(物流服务需求)数/周期内产生的订单(物流服务需求)数。

四、结语

第6篇: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范文

[关键词] 城市经济 经济要素 区划

城市经济国家经济的重要聚集点,城市是国家行政力较为集中的体现,是城市经济存在的物质空间形式和条件。“区划是影响行政区域经济的重要因素。它是指国家结构体系的安排,是国家为了实行行政管理、治理与建设,将领土划分成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区划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城市区划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为;另一方面,也是行政力主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集中某种经济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城市区划由于改变了整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并且这一改变是持续进行的,从而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动态地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区划变动影响城市经济的过程,是通过调动更大范围内更大数量的经济资源和经济要素完成的。因而,城市各经济要素便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可避免地与区划发生着必然的联系。

一、土地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城市土地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载体,具备足够的土地资源,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区划的变动,最直观上体现在对土地控制范围的变动。城市的土地有“寸土寸金”的说法,当城市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时,或者说城市管理者希望扩大城市空间,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时,他们便会通过市区区划的调整(主要是扩展)来获得足够的土地。土地在这一过程中,其供给和需求既遵循着经济规律,又受到来自区划的强烈外因作用。“对真实世界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各种规律给出一个精确的经济学解释,这是城市经济学家面临的一个挑战。这些规律中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城市土地利用密度在空间上的戏剧性差异”,由此可见,土地的利用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城市区划调整后的一个直观结果便是为城市的发展获得了必需的土地或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但它却不可避免地侵蚀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缩小农业用地的面积。由于土地是绝对数量有限的自然资源,各种用途的土地数量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城市工商业及住宅、公共建设用地的增加,必然造成其他用途土地的减少。区划调整后造成的结果之一即往往缩小周边农业用地的面积,当然,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和结果。区划调整或者说扩张只是执行了这种行为或者顺应了这种趋势。区划从城市外部获得了土地,显然要在城市内部改变土地的供求结构。城市内部土地供给的绝对数量大大增加,可能相对缓解城市土地的紧张状况。另外,区划调整后,可能大大提高某一种或某几种用途的土地供给数量;如住宅、行政用地,这在区划调整规划进行之时可能已以某种形式确定下来。

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地数量和质量影响着城市市区区划的调整。首先,从数量上说,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地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市区区划调整的幅度和可能性。如市区周边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并且在该市一级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当市区空间发展受到某种限制时,行政力量就会以充分的理由考虑到扩展城市空间。土地数量越多,则行政力量行使行政力的灵活性越大,其发挥作用的空间也就越大;若市区周边土地资源较少,比如该市所辖县(市)面积较小,则市区区划调整尤其是扩大的可能空间显然较小。不过,土地的数量多少不能完全决定是否能够进行市区区划变动,区划变动的形式除扩大以外,在原有的范围内进行各类资源的空间重新组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是区划进行的动因或目的之一。市区周边的土地质量也是影响市区区划变动可能性的因素之一。若市区周边多为平整、地质状况好的土地,适宜进行各类建筑设施建设和道路建设,那么市区区划的扩大将具备较大的可行性,反之,若市区周边多山地或水面、滩涂,那么市区区划的变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劳动力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随着城市有影响的领域不断延伸和扩展,反过来又助长了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市区区划的变动对劳动力的影响除上述使新纳入市区范围的原农村劳动者转化为城市劳动者外,对市区的劳动供给和需求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加,无疑将占用一定的原城市市区范围内的就业机会,如果新的城市建设本身或者城市经济发展的程度不足以容纳所增加的劳动力,无论对原有市区居民还是对行政管理者都将产生较大冲击。市区居民的就业压力将增大,而行政管理者面临较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影响当地经济的健康运行,造成与区划变动目的相左的结果。当然,城市市区区划的变动(扩大)将改善原农村地区的各种条件,对于提高原属于这部分区域的劳动者素质有正面的作用。如,教育水平有因高素质的教师的到来而有获得了较大提高,能够享受原城市市区居民所享受的各种培训机会和优惠政策。原在城市市区工作的农村劳动者因为身份的变化可能享受到政府在就业条件及劳动环境方面给予的良好待遇。显然,市区区划的变动对劳动力的影响是较大的,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区范围内一个次级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影响。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人才的流动仍处于不完全自由状态,城市市区区划的变动如若不涉及扩大的问题,仅是原有范围内的调整和优化。则造成一定素质的劳动力在数量上出现了分布格局的变化,劳动力数量增加的地区,可能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福利压力,也可能因为某种紧缺劳动力的补足而获益,当然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若市区区划变动以扩大的形式为主,那么劳动者的数量将视扩大程度而有相应的增加,而新的市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平均素质往往有所下降,这种劳动者数量和素质变化更应引起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应充分考虑市区范围扩大后城市的容纳能力,并以此作为依据之一来考察区划的方案的可行程度。

三、资本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区划并不直接引发资本的流动,但区划强烈的政策指向性成为引发资本流动的重要原因。城市市区往往是资本的聚集地,市区区划的变动较其他行政区域区划变动更能引发资本的大量流动。一个城市资本存量的大小,投资积极性的高低,以及其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大小和资本容纳力强弱,都对当地区划工作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市区区划的变化,若不能引发新的资本投入,而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动,那么无疑将难以起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市区区划变动尤其是扩大对本地资本能够起到强烈的刺激作用;一方面,市区区划的变动后,政府往往会向重点建设的区域投入一定的资金,以实现其预期的发展目标。政府所投入的资金对民间资金来说是一种示范力量。伴随着政府资金的投入,民间资金将发现有利可图的时机,沿着政府资金的流向,民间资金成为一种客观的配套的资金对重点建设区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市区区划的变动,必将努力使原来并不引人注目的地区成为投资的热土,并且提供和扩大了资本投入的空间,从而使对重点区域的投资收益率大于正常的投资收益率,资本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其流动的方向,新的资本流将主动流向区划变动后的重点建设区域。

与对本地资本刺激的原理相同,市区区划变动往往对外来资本起到一定吸引作用。但具体的作用程度与一个城市的外向程度有较大关系。外向性越强,这种吸引作用可能越明显,外向性越弱,则越不明显。另一方面,外来资本对区划也有促进作用,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引导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区划不断调整”。

四、技术与信息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技术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区域技术条件直接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城市市区这一重要的经济区域范围内,技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对区域经济布局的态势,对区域经济的效益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技术创新活动是政府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对技术创新从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出发,积极调节系统内的创新资源,保证创新和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创新水平。”政府可以通过区划的积极变化,同样会对科学技术起到吸引和集聚作用。不过,虽然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在随着区划的变化而作用于一个地区时,往往处于一个相对“从属”的地位,因为它常依附于并随着资本和人才的流动方向而流动,而不是独立地发挥作用。即便如此,分析一下市区区划与技术的关系仍然有助于全面地看待市区区划的深入影响。

“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集聚力与扩散力并存。”市区区划会对经济信息及其运行过程进行调整与优化。首先,市区区划变动本身是重要的经济信息源,向外散发出大量的、多种多样的经济信息,各类经济主体会被它所吸引,按照各自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从中发现众多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它将在城市发展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发挥持续不断的作用。第二,市区区划的变动尤其是扩大增加了市区能够发出经济信息的经济主体的数量,改变了部分经济主体在信息运行机制的地位。原本处在市区经济圈层以外的经济主体参加到市区信息和利用者的群体中,一部分经济主体因为在新的规划中经济地位的变化也直接导致了其信息运行机制中的地位变化。例如,原处在市区范围外的一个经营不善而闲置的工厂,由于其所处区域被划入市区,并且一条重要公路将从它旁边修过,那么它很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吸引多家投资者的注意,而拥有其产权的经济主体在经济信息运行过程中的地位也将发生改变。第三,市区区划的变动将可能提高信息传送的效率。它会随着交通及通讯条件的改善,将市区范围内较远区域的信息更为快捷和便利地传送到中心区及各经济主体手中,同时也会以相反的方向使信息向原来难以较快达到的较远区域传送。并且,原为农村的区域在归并入市区后,信息传输的成本一般会有所降低。区划的调整,市区范围的不断扩大,信息传送反而因为距离变大而加快了速度,这是由于人们选择了更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通讯方式。反之,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为区划变动提供了可能条件。

参考文献:

[1]朱 舜: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第22页

[2](美)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郝寿义等译.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第94页

[3]孙常敏:上海人口集聚与空间结构重构[J].社会科学,1999

[4]魏立华 阎小培:快速城市化中城市规划和区划的关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第2期

[5]朱传耿 沈 山:区域经济理论分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

第7篇: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范文

低碳生态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转型模式],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学界的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自身发展,从规划设计、技术应用,到体制机制、政策体系,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受制于行政区划,我国目前各地方和各部门各自为政、相互割裂的状况还比较严重,对低碳生态城市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从关注的程度和探究的深度上都有待开拓。值得欣喜的是,中新天津生态城从规划伊始,就对生态城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在指标体系中提出了4条表征区域协调融合的引导性指标,开辟了一个以指标体系为导向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新模式]。为此,本文将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延展“从城市的概念到区域的概念”[3],着重探讨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1低碳生态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融合

1.1低碳生态城市的系统观概念低碳生态城市作为一个新概念,由于人们的理解不同,给出的定义各有侧重。笔者从系统观出发定义低碳生态城市:以低碳发展为中轴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促进自然生态、经济低碳和社会幸福的城市发展新模式[4]。由自然、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可解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3个外延:外延一:自然环境生态化,即充分尊重自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的生态格局,充分保护物种多样性、生态自然、自然地形风貌和能源储备等,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始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观有机统一起来。外延二:经济发展低碳化,即朝着实现经济发展与化石能源消耗和CO2排放脱钩努力,提高碳效率,使城市经济发展在低碳模式上运行,采取政策、能源、技术、市场和社会(PETMS)五位一体的低碳组合发展模式[5],真正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外延三:社会生活幸福化,即在实现外延一和二的过程中,使城市居民直接地而非城市居民间接地在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幸福感受度不断提高。

可持续发展是对提高和保持“生活品质(qualityoflife)”的追求],“国民幸福总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重要。概而言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人与环境协同进化的渐进过程,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和循环再生功能渐进完善及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服务功能渐进熟化的过程”[7]。自然环境生态化是本底,经济发展低碳化是途径,社会生活幸福化是本原,三者在低碳生态化理念下协同融贯,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本质。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元素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涌现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仅意味着系统一般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接受环境的输入和扰动、向外境提供输出,而且还具有主动适应和进化的含义”;“强调把系统优化与环境优化结合起来”;系统是动态的和发展变化的,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问题[9]。基于21世纪城市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城市对石油动力小汽车的过度依赖)、人口挑战(发展中国家快速城市化、中小城市快速增长和青年人口扩张,发达国家城市衰退、老年化以及城市文化构成日益多元化)、经济挑战(不确定的未来增长,对造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市场导向的根本怀疑,非正式城市活动的不断增加)、社会空间挑战(特别是社会与空间的不平等、城市蔓延和未规划的边缘城镇化)和挑战与机遇(决策日益民主化,平民百姓的社会经济权利意识不断觉醒)[10],“无限制的发展工业文明模式是不当的,而要倡导走向生态文明,人要与地球共同进化、相互依赖”[11],必须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为此,生态城市旨在重建与自然平衡[12],换言之,城市的运行应该与自然界相协调[13]。这种交互作用、自组织功能和动态演进特性,决定了低碳生态城市必然要在与区域协调的统筹融合中才能最终达成的客观必然性。

1.2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拓展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大空间尺度概念,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因而,多数学者主要从经济角度看待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强调了区域发展中的经济效率与公平问题,突出了区域协调中的重点。可以说,这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14]。本文在此基础上,将经济、社会、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纳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将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拓展为:区域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上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协同增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以形成区域间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显然,区域协调发展是基于区际而非区域内部的关系,本质是维护“区际公平”[15],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概念使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更为丰富,外延更为宽泛。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概念的拓展,依归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本质要求。低碳生态城市作为结构完整的城乡有机复合体,必须建立在区域平衡协调基础之上,其发展也凭借大区域环境作共生支撑。这样一来,区域协调与低碳生态城市在发展内涵上和时空维度上都高度地耦合在了一起,为低碳生态城市在政策、文化、生态、经济诸方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3低碳生态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考量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意味着低碳生态城市并非只关注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须考量由外来影响而产生的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目前,大多城市发展处于同一平台上。在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和资源,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区域间的城市应注重区域发展一体化,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想,走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之路,避免恶性竞争。因而,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是形势使然、出路所在,主要有以下4个考量点:

1.3.1核心在于制度合作。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需要强化府际间的协调力,创新区域协调制度,消除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高效流转和合理配置,推进区域的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资源节约和环保一体化、创新体系一体化、社会事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1.3.2难点在于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区域管理有着相当的复杂性,不仅城市有行政级别大小的严格划分,而且还设立各种派出机构,如开发区、功能区等,囿于地方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面临着权限大小不一而无法有效协调的实际。因此,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明确的区域协同合作关系,以打破由于行政区划带来的体制掣肘。

1.3.3根本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共同的发展理念之上。低碳生态城市必须立足区域协调大发展,根据自身特点,坚持错位发展和产业合理布局,探索“3R”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发挥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辐射、带动和服务作用中做优做强自己。

1.3.4保障在于空间管治。区域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双重失灵,需要引入机制创新,通过多方参与的对话、协调与合作,以空间统一管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空间管治应建立在政府与市场基础之上,作为政府与市场的补充,重点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16],实现多赢目标。2低碳生态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指区域协调的主体、客体、目标、工具和程序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协同融贯的运行机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构筑区位优势互补、功能定位清晰、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发展格局,须靠建立完善的机制来达成。

2.1区域市场机制区域协调发展首先是区际关系演进过程中所内生出的共同发展需求。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推动区域市场开放,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产业跨区域转移,有助于增强区域协同发展的合理分工与效率。同时,市场机制也要和其他机制相互联系,防止“市场失灵”导致“协调失灵”[17]。2.2区域规划机制区域规划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18]。通过区域空间规划引领协调发展,是进行空间治理的战略选择[19]。西方国家在1920~1930年代就兴起了区域空间规划,目的是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缓解生态恶化、缩小区际差距等,典型的如美国田纳西流域开发规划、联邦德国鲁尔地区区域总体规划等,已发展成为政府的制度性选择。1990年代以来,我国以城镇体系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带规划为代表的区域空间规划逐步兴起,逐步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空间资源保护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2.3区域循环机制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区域循环发展需要构建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循环产业体系,以节能降耗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以及包括生态保护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的自然生态保障体系。因而,区域循环发展必须要从个性化与一体化双重角度发展区域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资源生产化管理、市场化配置和循环化利用[20]。

2.4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利用经济手段,体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生态环境补贴补偿机制,通过国家财政投入和建立生态受益方责任制度,不断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供给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提供生态屏障的区域构筑发展平台和空间。重点是要采取项目支持等方式的“造血型”补偿,将补偿金转化为实物、人力、技术等,培育造血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21]。

2.5联合治污机制我国当前采取的环境属地管理模式与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征相悖。实施区域管理及合作是更为合理有效的出路,实现环境管理从局地到区域的转变应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变革的方向之一[22]。环境污染的治理,要两只“手”并用,通过确定最优污染标准、污染许可证交易、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手段,构建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新机制。总之,“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改善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以生态建设再造环境优势,是有效减轻环境治理压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的治本之策”[23]。

3实例分析———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中新天津生态城建于国家发展的战略区域———天津滨海新区内,总面积约31km2,规划居住人口35万。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核心目标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成为新型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模式的示范区。

3.1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为实现上述目标,中新天津生态城按照科学性与操作性、前瞻性与可达性、定性与定量、共性与特性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包含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等3个方面的22条控制性指标和区域协调融合的4条引导性指标,突出了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社会和谐、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等理念。其中,富有创新意义的4条区域协调融合的引导性指标包括自然生态协调、区域政策协调、社会文化协调、区域经济协调,为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3.2区域协调融合指标的释义与目标将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融合引导性指标释义与目标列示表1:

3.3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实现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基于滨海新区城市区域共同的规划愿景和功能优化[24],以“整合生成的整体论方法”[25],坚持整体论与还原论的统一,“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同时缔造”[26],将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社会发展融合为一个整体,以共同的目标使两个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3.1自然生态协调。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尊重区域自然生态条件,采取适宜的生态修复手段,恢复自然水系、湿地和植被,构筑以多级水系、绿色网络为骨架的复合生态系统。以蓟运河和蓟运河故道围合的区域为生态核心区,建设6条生态廊道,加强生态核心区与生态系统的连接,形成开放的生态空间格局,实现区域生态系统一体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生态格局,保留西南侧水系入海口的大面积生态湿地,形成咸淡水交错的复合式水生态系统;预留七里海湿地鸟类迁徙的驿站和栖息地,保障“大黄堡—七里海”湿地连绵区向海边的延续;完整保留蓟运河故道,保障北部蓟县自然保护区通往渤海湾廊道的畅通,形成以河流为脉络的区域生态网络(图1)。图1中新天津生态城市域空间结构图在实现生态健康安全上,要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研究开展区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实现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的探索,并设置产业准入“门槛”,从源头遏制生态退化;针对区域生态特点,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功能分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推进低碳运行上,生态城区域发展的低碳转型需要多层级、多专业和多主体的合作得以实现。

3.3.2区域政策协调。结合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制定实施具有生态城特色的各项政策,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参与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规划管理制度上,推进空间研究,融合政治、社会、环境、交通等因素,实现空间发展战略。在建设模式上,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建设上实现城乡接轨、城乡融合。在生态环境政策上,建立有效的区域联合治污机制和区域污染协调机制,改变上下游各自为政、治污脱节的现象。在城市管理模式上,完善区域综合执法管理、运营维护和应急处理等机制。

3.3.3社会文化协调。由于外来人口急增带来的文化碰撞和文化建设滞后,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开发建设中难以形成统一的社会生活秩序和规范。为“突出河口文化特色”,需要在传承津派文化、汉沽海盐文化的基础上,倡导生态主义的简约质朴理念,塑造生态城市文化。在传统物质文化的保护上,大力保护大清工部地、大沽炮台等历史遗迹,保育海盐、河口生态文化,培育河上船家文化和旅游文化。在传统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上,主要是保护人类学意义上的场所、河口生态文化记忆和民间非物质文化,建立北塘海鲜美食文化和曲艺欣赏文化的一体发展模式。在生态新文化的开创上,倡导生态主义的新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以创意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辅翼的生态新经济;实现中国和新加坡乃至其他国家多元文化的汇合,创立生态城特色的文体品牌[2]。

3.3.4区域经济协调。中新生态城地处沿海发展带上,靠近汉沽城区,同时又位于生态绿楔上。因此,其产业发展和布局必须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功能布局相协调,形成“内外均衡、一体循环”[27]格局。首先,使生态城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健全市场机制,促进区域职能分工合理、市场有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衡,职住比平衡,力求带动地区经济科学发展。其次,制定区域循环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实现产业循环发展的横向祸合、纵向闭合和区域耦合[20],与滨海新区其他功能区形成互补的产业集群,构建形成一体化的滨海新区产业体系。再次,建设静脉产业园,利用紧邻滨海新区各功能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在天津市乃至环渤海地区资源综合利用上发挥协同发展示范作用。

3.4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设计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京津冀发展主轴和环渤海产业带交汇处的特殊区位,使得4条引导性指标需要统筹区域协同完成,而且即便是控制性指标体系中的空气、地表水等多项环境指标,仅靠生态城自身的努力也是无法完成的。因而,需要创新公共管理体系,建立区域间协同合作关系,为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合力提供制度保障。

3.4.1建立综合性区域协调管理权威机构。美国、日本、德国在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时,都建立了专门的区域发展管理机构。如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阿巴拉契亚区域委员会、日本的北海道开发厅、德国的区域经济政策部际委员会等。这些专门的区域管理机构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落实[28]。由于在我国的政府体制中,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功能分明,区域合作时受到等级的区别,不对等的部门和政府合作会影响各自的权责和效率。建立独立的委员会,在区域决策上拥有高于其他政府的权力,将有助于区域中不同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因此,为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区域协调发展,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如“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该机构可由天津市政府和滨海新区的有关领导和区域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政策和规划,指导推动区域合作机构的运用。

3.4.2加强区域发展立法。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发展的法规,尽快将上述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和途径以法律规范的形式予以确认,明确地区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为实施区域发展提供法律依据,使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有法可依,走上法制化轨道。

3.4.3构建区域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解决区域间“资源诅咒”[29]、“资源剥夺”[30]等而带来的区域不协调问题,可考虑由区域协调机构构建区域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城周边区域给予财政转移支付,援助区域发展,避免出现新的区域发展落差和加剧城乡二元结构升级。

3.4.4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改变单纯以GDP增长等经济指标考核不同区域发展成效和决定官员升迁的办法,建立适应各区域实际情况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可持续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从制度上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等弊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4.5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如前所述,区域协调发展旨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使得利益相关的公众参与区域协同管理与合作显得格外重要。我国已出台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环保等领域的法规,但实际上除了少数案例中参与比较积极外,公众参与度非常低。因此,需要大力培育“参与型”公民和“共同体意识”[31],形成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低碳生态城市的共建共享格局。

第8篇: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范文

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是解决机构臃肿、职责交叉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权责一致、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城市政府在这次改革中,大力精简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认真转变职能和强化行政责任,积极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城市行政管理体制奠定良好基础。重庆市从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出发,将农业局、农办、农机局整合为农委,实现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统一管理。深圳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城市管理的有益经验,在10个领域实现机构整合,政府工作部门由46个精简为31个;特别是整合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职责,以及卫生局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成立市场监管局,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职责,执法监督整合优势初步显现。佛山市顺德区对党政机构进行全面重组,将41个党政部门大幅度地压缩为16个,实现机构和职能的有机组合。大部门制改革促进了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精干了机构和人员,发挥了城市管理的整体效应。

二、清理整顿执法机构,实行综合行政执法

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涉及城市机构设置形式、政府管理方式和编制性质定位,是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队伍过多、多层多头执法、管理不规范、执法扰民等问题,各地城市政府认真清理整顿现有执法队伍,在城管、文化、资源环境、农业、交通等领域,合并组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明确执法主体和权责关系,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规范执法行为。一些城市在实行大部门制后,将原主管部门下设的多支执法队伍进行整合重组,适当下移行政执法重心,执法力量得到集约,达到精简高效的目的。如重庆市涪陵区整合涉及城市管理领域市容环卫、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市政公用、环保、工商等10个部门的执法职能和7支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大部分城市政府还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清理归并文化领域行政执法队伍,形成执法合力。通过改革,城市市场经济秩序得到有效规范,为促进依法行政和从严治政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三、调整城区布局结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城市辖区是城市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各自功能特点的独立行政单位。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区在城市整体布局和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提高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合理配置地区经济社会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一些城市政府先后调整城区管理体制。北京市将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功能核心区分别合并为新的东城区和西城区,天津市将塘沽、汉沽、大港三区合并为滨海新区,上海市将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改革不仅发挥了核心区的自身优势和辐射作用,优化了城市总体布局,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而且精简了政府机构和人员,整合了区域资源。一些城市还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市区关系,合理确定市与区的功能定位,在保持城市管理统一性的同时,向城区下放管理服务事权,充分发挥城区的功能优势,特别是以城市规划为龙头,统筹考虑、合理设置城市建设和管理机构,建立各具特色的市场监管体制,调动城市和辖区政府建设管理现代城市的两方面积极性。

第9篇: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范文

关键词:区域性;中心城市;大足区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7-0170-02

前言

在成渝经济区加速融合的背景下,应对四川15个区域中心城市,重庆只有6个,为摆脱“中部塌陷”的困境,经国务院和重庆市战略调整,大足区(原大足县和双桥区合并)应运而生。新大足肩负建设“成渝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如何加速发展大足区区域经济是当前摆在我们眼下的重大课题。

1.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概念。区域性中心城市指在一定区域的城镇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对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和区域的互动实现各种生产要素与资源的最优配置,带动城市——区域共同体的共同发展的大中型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等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适宜二三产业集中发展,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能够广泛吸引和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是区域内体制、管理、科技和观念创新的策源地。

2.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特征。一是区域市场经济体系的中心城市,它具有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完整的经济体系和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左右着区域的经济状况和趋势,具有控制区域经济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二是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是一个以区域信息知识产业为基础、信息市场为交换枢纽、信息高度社会化的区域信息中心。三是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多种区域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功能区域化。四是具有发达的二、三产业和区域服务功能,各形成一整套高效运行的经济一体化机制和制度体系。

3.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建标准。 从定性方面看,具有交通便捷、通讯快速、环境优良、服务优质、布局科学、带动高效、特色鲜明、潜力深厚、规模较大、开放全面的特点,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集聚辐射和作用显著。从量化的角度来看,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区人口规模应达到 50万人以上,第三产业(服务业)占 GDP的比重应在 50%以上,人均 GDP指标应达到 8 000美元左右。

一、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优势与挑战

要把大足建成成渝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根据其功能特征和城建标准,分析大足的优势,找准大足的差距。

(一)发展机遇

纵观形势,未来一段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足发展环境更优、发展机遇更好的宝贵时期,是崛起成渝之心、上位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性时期,大足迎来了千年等一回的发展机遇。

1.接受“双核”辐射能力更强。成渝经济区作为中国经济版图的“第四增长极”,在重庆、成都两座特大城市之间,将催生出多个新的增长极。地处成渝腹心的渝西川东地区将彻底摆脱“中部塌陷”的困局,实现强势崛起。而大足地处“成渝之心”,同时进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成都1小时经济圈”,可直接承接“双核辐射”。伴随成渝复线、重庆三环、南大泸等高速公路加速推进,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将达120公里,便捷的“井字形”的陆上交通格网将基本形成。因此,大足将成为加强川渝合作、引领渝西、川东地区发展的“桥头堡”。

2.结构优化质量趋好。大足产业结构比为12.3∶58.8∶29.2,非农产业比重达到87.7%。一是中国重汽生产摇篮。双桥经开区是中国三大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已陆续引进双钱轮胎、鞍钢贝卡尔特钢帘线等生产企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再生资源等几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二是闻名遐迩的中国五金之乡。大足龙水五金历来产品齐全,门类众多,产销两旺,已成为中国西南最大的五金产业集散地。三是重庆市唯一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1999年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拥有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区等旅游品牌。四是著名的“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大足区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农村信息化领先地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枇杷之乡、中国荷莲之乡,油菜、枇杷、葡萄、冬菜等产量均排在全市前两位。

3.优惠政策更加优越。“314”总体部署、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深入实施等国家级政策效应将叠加释放,市委市政府给予大足新区区域中心城市待遇、给予双桥经开区国家级开发区政策待遇,市政府也将出台《关于支持大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这些将成为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二)面临挑战

1.经济基础相对薄弱。2011年大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33.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 086美元,离区域性中心城市人均 GDP应达到 8 000美元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

2.产业经济还不强大。本土企业多为小、散、多、弱,规模工业户均产值为1.26亿元。从旅游来看,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游、购、行、食等方面的消费未得到充分释放,留不住客是不争的事实,对区域经济带动能力仍不够明显。

3.基础设施支撑不强。目前,大足的水、电、路、气等瓶颈有较大突破,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4.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大足人才总量小,人才结构欠佳。境内没有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劳动力及高技术人才基本为净流出,同时也缺乏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产业和机制。劳动技术、技能培训层次较低,劳动者技术含量欠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缺乏,管理粗放,家族式管理普遍存在,企业间互挖技术人才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几点思考

(一)建设城市,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1.优化布局。扎实编制好《大足区城乡总体规划》,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标准,到2016年,大足区地区生产总值需达到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左右;常住人口需达85万以上,城镇化率达到70%。按照“80平方公里、80万人口”的发展目标,“棠香·龙岗”为政治文化中心,建设成生态宜居型的国际旅游精品城市;“双桥经开区·龙水”为经济中心,建设成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使大足建设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魅力之城。

2.提升功能。一是提升区域通运输功能,打造渝西川东区域通枢纽城市。构建“井字形”对外出境大通道,完善以公路、铁路为重点的交通网络,改造提升通镇公路、旅游景区公路等级。二是完善城市道路,加快城市换乘站点和停车场建设。三是加强城市管理,推荐城市综合治理。

3.完善公共服务。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规划建设大剧院、3D影院、科技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公共图书馆、综合展览馆等公共文体设施。新建三甲医院1所、义务教育学校3所。新建城市森林公园10个,为群众提供休闲的锻炼的场所。

(二)发展产业,壮大区域经济发展实力

1.工业要有大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经开区和特色工业园区“两大引擎”。一是以经开区为主战场,全力打造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基地。二是以龙水镇为集聚区,大力发展高端精密铸造、装备制造业,建设现代五金产业基地。三是以万古为核心区,积极发展笔记本电脑配套等电子信息产业、高精尖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四是建设成渝直线经济带上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

2.服务业要有大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超过50%,发展任务艰巨。一是建立商贸物流中心。把大足打造成为渝西、川东地区乃至成渝经济区商品货物吞吐量大、交易成本低、商业机会多的区域性商贸中心,构筑区域中心城市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五金产品、机电模具、钢材建材、综合纸品、废旧金属等市场集群。二是建设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景区景点建设,开发打造新旅游路线,继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为游客吃、住、行、游、购、娱服好务,特别要高度重视旅游商品开发和游客采购消费平台建设。三是建设消费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和电子商务,引进奥特莱斯等国际国内知名商贸企业,打造良好的消费平台。四是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引进国际五百强国内五百强企业落户大足,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3.农业要有大进展。一是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建设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二是紧密结合“美丽乡村”观光旅游,重点发展宝邮路一带的枇杷、荷莲、葡萄、黄金梨等伏淡季水果,培育发展特种观赏养殖业。三是要大力发展花卉苗木药材基地。四是大力发展畜禽养殖,重点打造“大足黑山羊”品牌,保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

(三)保障要素,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1.加强硬件建设。要突破水、电、气等要素瓶颈。建成15万吨级以上的自来水厂1座,保障城区生产生活用水;新建相应规模的污水处理系统,保障城区排水顺畅。新建110KV变电站5座,新增日供电能力200万千瓦时。新增日供气能力20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