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环境治理显成效范文

水环境治理显成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环境治理显成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环境治理显成效

第1篇:水环境治理显成效范文

1.1水资源紧张,污染结构相对单一

水资源结构单一、地下水超采严重是缺水小城镇的主要特征。海河流域年用水总量达370亿~400亿m3,远高出200亿~300亿m3的水资源总量水平,缺水形势异常严峻。另外,降水严重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统计结果表明2001~2007年间海河流域降水量较多年均值下降116.7%,其中7~9月降水占当年降水总量的64%~80%。为缓解水资源紧张和污染问题,大部分小城镇将超采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仅少量小城镇取过境河道、蓄水塘用于灌溉。因此,水资源短缺是海河流域小城镇水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受水资源条件限制,一般缺水小城镇乡镇企业或耗水企业数量有限,工业废水排放量少,对水体污染造成的威胁不突出。尽管部分小城镇存在零散分布的小型作坊,但其产生的废水多数通过自然蒸发,并不直接排入水体。根据课题组对部分小城镇污染物来源解析结果,发现居民生活污水是缺水小城镇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约占华北缺水小城镇水体污染总量的84%~91%,而生活污水中42.8%的NH3—N和52.3%的COD来自于厨房排水,50.7%的TP来自于洗浴用水。因此,居民生活污水是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治理的主要对象。

1.2管理方式粗放,用水结构不合理

取水设施陈旧,水资源管理落后是华北地区小城镇的普遍特征。水井这种与现代化生活理念及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极不匹配的原始取水设施,仍作为部分缺水小城镇及农村地区的主要取水途径,受污染小城镇地区的供水安全难以保障。在实施了区域供水的中小城镇,仍有部分地区将未经处理的地下水直接配送给居民,饮用水的安全保障存在较大缺陷。落后的取水策略和设施不仅降低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增加了面源污染负荷。粗放的水资源开发形式和不合理的用水方式,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是缺水小城镇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方面。小城镇生活用水价格相对低廉,用水方式不规范,水龙头常流,衣物、蔬菜过度冲洗,便池冲洗水量大等浪费现象普遍。另外,传统的小城镇及村镇农灌以漫灌为主,耗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据统计,海河流域农业用水量平均占总用水量的69.85%,工业与生活用水量仅占29.13%。近年来,随着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及激励政策的实施,喷灌、滴灌等先进的节水技术得以大规模应用,农业用水量逐渐降低,但农灌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仍维持在60%以上,节水灌溉的升级改进与市场推广空间仍较大。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应归因于小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粗放、管理不规范,根源于小城镇水环境宣传教育、管理政策的严重缺失,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

1.3排水设施建设难度大,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排水系统不健全、管网覆盖率低和污水收集难度大,是小城镇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部分学者指出,生活污水是小城镇的最主要污染源,是水体COD、NH3—N的主要来源。污水收集是生活污水处理的前提,而小城镇人口相对稀少,居民相对分散,导致排水管网敷设难度大,污水收集困难。目前中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排水系统的建设工作,这种在城市建设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在中小城镇更加突出。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水环境公共设施及服务水平低,人居环境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方统计结果,京津冀地区小城镇平均排水管道密度仅为26m/hm2,38%的小城镇无污水处理设施,总体水平偏低,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不足污水排放量的1/3,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存在维护管理不善,甚至无管理机制的问题。

1.4污水处理工艺适用性差,设施投资成本高

污水处理工艺适用性差,是制约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性能及效益发挥的主要因素。受居民生活习惯的影响,小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水质水量变化大,旅游型小城镇污水水质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但目前很少基于缺水小城镇水质水量问题进行污水处理工艺适用性研究,多数只是照搬大中城市现有污水处理工艺模式,导致设施运行效果不佳、负荷率低,减排效果差。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费用高、能耗大,是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现实问题。由于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规模一般不足5000m3/d,无论执行哪种污染物排放标准,其单位水量投资均明显高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越严格,单位水量投资和运行成本越高。

1.5生态环境退化,河塘沼泽化明显

河塘系统是小城镇水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作为小城镇备用水源外,同时承担着受纳与降解污染物的终端任务,是水环境系统质量的最直接体现。从流域水环境系统层面讲,河道也是小城镇与大中城市水环境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而随着大中城市水污染治理效果的日益显现,小城镇区段河道的水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大中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隐患。因此,小城镇河塘环境整治是其水环境治理与新型系统构建的重点所在。河道干枯、河底沼泽化、水体缓流甚至静止、河床被侵占、暗沟众多、土壤盐渍化、生态退化已经成为华北地区小城镇河道的普遍现象,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实际情况。据统计,海河流域43%的河道出现过断水现象,3%的河道常年无水,12.5%的河道断水时间超过2年。在缺水小城镇区域,这些断水的河道往往被用于蓄存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甚至堆放垃圾;即使水量相对充裕的河道,由于污水直排、岸边生活垃圾侵入、淤积底泥污染物释放,水质常年处于劣V类状态,水体富营养化与黑臭现象交替或重叠发生,严重影响景观性状。

1.6水环境整治目标过高,项目可持续性差

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整治实质上就是在现有水环境系统的物理要素、生物结构、功能特征等属性基础上,结合典型适用技术的工程应用、工程实体建设与管理措施的实施,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小城镇新型水环境系统。针对北方缺水小城镇的水环境系统特征以及经济、技术水平相对偏低的情况,水环境系统整治的目标,亦即新型水环境系统的功能定位,应以水环境系统功能的实效性、可持续性为出发点,这是小城镇水环境系统整治的基本问题。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小城镇之间也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缺水小城镇新型水环境系统的功能区划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建设、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系统方案应着重体现地方特色、经济适用的特征,工程系统应具有良好可操作性及可接纳性,避免出现因贪大求洋,急功近利导致的水环境工程系统建成后被“晒太阳”现象,给小城镇造成巨大财政压力及社会压力。

2缺水小城镇的水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2.1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治理的总体思路

水环境系统组成要素繁多,结构联系复杂,其科学研究及工程实施是一个系统的科学问题。应基于水环境系统变化的客观规律,结合水环境系统结构及问题特征,对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治理的技术思路进行总体设计和整体构建,并对关键技术的适用性及其需求做出必要的预测,对典型适用技术进行调研、评估、筛选;从工程实施层面综合考虑系统的功能目标、小城镇经济实力与技术水平、技术经济成本与环境效益等限制条件,优选关键技术进行优化集成,提升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整体技术水平,实现更高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从工程管理角度对新型水环境系统的功能维护进行综合集成与应用。

2.2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治理的整体设计

鉴于水环境系统的要素复杂性、结构系统化及功能整体化,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治理应强调综合整治理念。从水环境系统层面对包括污水处理、水体治理及非常规水源利用在内的子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是缺水小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性工作,其成果可作为小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核心技术集成的逻辑基础,为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和运行提供基本依据。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治理的整体设计应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分析水环境系统内各工程子系统特征及相互间的定性关系,研究各工程子系统界面信息特征及其定量关联,形成适用于小城镇水环境系统功能目标及经济技术水平的技术优化集成体系。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治理工程可按水源配置、水体环境整治及新型水环境系统功能维护三方面进行设计(见图2)。水源配置由水源开发(包括污水、雨水、浅层微咸地下水及过境水等非常规水源)、水量调蓄与水质控制构成,其中水质控制是关键步骤,直接影响水环境质量。水体环境整治是指以水体为心,对底泥、边坡、景观设施等环境要素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底泥清淤与处置、河床整形与边坡塑造及景观环境构建,其中底泥清淤与处置是水体水质保障的重点措施,也是新型水环境系统质量控制的关键。新型水环境系统功能维护是指缺水小城镇新型水环境系统中水体水质的长效保持及景观系统的日常维护,是水环境整治工作成效具备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2.3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治理的工程技术集成

2.3.1缺水小城镇污水治理工程技术集成缺水小城镇污水处理应体现以小规模分散式污水处理及强化自然系统集中调蓄与再净化为核心的模式,实质上是强化自然系统净化为主体的集成技术。依据污水分类治理原则,将数量有限的工业废水单独强化预处理或经完整处理符合排放要求后,排入人工湿地等生态净化系统进行深度处理,确保其环境安全性;将数量可观的生活污水首先源分离,区别对待浓度较高的“黑水”及浓度相对较低的“灰水”,将“黑水”同畜禽废水并入厌氧处理系统,改善污水性质,利于后续生物处理,将“灰水”同餐饮废水并入生态净化系统进行深度处理;生物处理系统及生态净化系统出水均并入自然坑塘,进行集中调蓄及再净化,之后由边坡湿地系统输入水体或用于农灌。缺水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路线见图3。缺水小城镇降雨量较少且时间集中,不宜进行规模化收集净化,而宜并入自然坑塘调蓄利用,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可考虑并入生态净化系统进行处理。

2.3.2缺水小城镇水体环境治理工程技术集成由于水环境污染治理历史欠账多,污染物成分复杂,水体流动性差,过境及自有河道水系污染负荷大,华北缺水地区小城镇水体通常呈现缺氧黑臭及富营养化交替的现象。因此,缺水小城镇水体治理的工程技术路线应突出实效性与适用性,强调水环境整治的系统性与综合性,兼顾地方经济实力与资金投入力度,工程措施要注重长效性及经济性。要区别对待连通水体(过境河道、循环水系)及封闭水体(小型水塘),摸清水体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污染物来源及影响权重。水体治理工程方案既要包括底泥清淤、边坡塑造、水体净化与景观构建等治理工程,也要包括水质长效保持措施。可见,技术路线的实质就是以水体和水环境总体质量为中心和基本出发点,重点关注河道物理结构及基础设施的完整性、水污染物削减及水环境修复的协调性与有序性、水质保持及景观环境建设的融合性与同步性。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总体技术路线见图4。

2.4缺水小城镇新型水环境系统的功能保持策略

缺水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水环境整治的财力有限,尚未建立完善的水环境专项投入机制,环境管理不规范,必将严重影响水环境整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新型水环境系统功能的长效保持。另一方面,我国小城镇水环境政策和管理制度基本空白,即使存在政策文件与制度文本,也未能起到实质性作用。某种意义上讲,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成因不仅在于工程设施建设落后,也在于居民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差,以及环境政策缺失和管理不到位等方面。因此,缺水小城镇水环境政策与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的基本保障,而管理制度的设计与政策的切实贯彻,是取得长期效益的关键。

3小结

第2篇:水环境治理显成效范文

关键词 水环境;污染现状;治理对策;浙江湖州;南浔区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227-01

水乃生命之源,生存之基,生产之要,生态之魂。良好的水环境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广泛使用农药等使各类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导致水资源处于匮乏状态,使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态遭受破坏、水产品产量下降。因此,水环境污染已经直接或间接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

根据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以及市委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努力实现全区水环境治理近期“洁”、中期“清”、长期“净”的目标任务,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推进现代化生态型水乡魅力之城建设,将南浔建设成“美丽南浔” 和“小康社会”,必须上下一心,全力开展水环境治理。

1 水环境污染现状

1.1 工业污染

主要是由于“制革、印染、造纸、化工”四大行业,“小木业、小塑料、小活性炭、小褪色”四小行业,喷水织机、毛纺、砖瓦窑等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两高一低”企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弃物的随意排放,严重影响水环境。

1.2 农业面源污染

一是种植业。大量、过度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肥缺乏,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残留农药超标而影响水环境。二是养殖业。禁养区、村庄及周边区域生猪养殖场和重点违规生猪养殖场,水源地保护区、工业平台及城镇规划区内温室龟鳖养殖场,主要道路与河道两侧一定范围内、旅游度假区、景区及周边等重点区域的生猪和温室龟鳖养殖场等产生的污染物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三是秸秆露天焚烧。部分农户直接在田间焚烧秸秆,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而且产生大气污染,也是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经雨水作用影响水环境。

1.3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丢弃威胁着水环境安全,由于生活排污涉及千家万户,面广量大,治理难度大。

1.4 其他有害气体经雨水作用而形成污水

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产生有害气体;建筑工地、施工场所渣土运输车辆等上路行驶,产生灰尘等有害气体;其他如油烟机的烟油排放、燃放烟花爆竹等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如此各种因素都会形成污水而影响水环境。

2 治理对策

2.1 控制污染源

一是工业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设备,淘汰、关停低小散企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2]。改变招商引资过程中“重发展、轻保护,重当前、轻长远,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严禁有污染企业的审批、落地、投产。二是农业方面。要稳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行农牧相结合的种植模式,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种技术,推进种植业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化技术。对生猪、温室龟鳖养殖,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通过“双控双减”,在全区建设若干个相对集中的重点养殖基地,以抓工业生产的理念抓生猪、温室龟鳖养殖业,大力推行集约化生产。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对生猪、温室龟鳖养殖业进行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和管理,使生猪、温室龟鳖养殖业排泄物得到有效处理,进而改善水环境[3-4]。三是生活方面。加快推进污水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排污管网普及率和污水处理能力,提高管网的纳污能力,做好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作,进而使污染源得到有效处理,确保污水截得住、送得出、处理得了。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生活垃圾日清日运,确保垃圾全部处理好。四是其他方面。控制机动车拥有量,提高油品质量,淘汰老旧车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建筑工地、施工场所渣土运输车辆等上路行驶,尽可能冲洗车辆、道路清扫及洒水。同时加强对油烟机的技术改造、限时限地燃放烟花爆竹等。

2.2 加强宣传

通过农民信箱、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电子显示屏、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多种平台、媒介,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和《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及时报道各地、各部门好的做法与经验,传递正能量,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宣传力度,“进村居(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支持水环境治理工作,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浓厚氛围。

2.3 确保水资源安全

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实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威胁水质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应急管理,确保饮用水水源的绝对安全。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确保水资源的安全,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4 创新机制体制

一是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对治水的投资力度,并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吸引外资、民资参与水环境整治项目和环保公益事业。二是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三是监督检查机制。纪委的监督检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检查,新闻媒体的监督检查,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也可以聘请义务监督员对污水整治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四是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河长负责制,积极开展全流域河道长效管理。严格从队伍建设、责任制落实、经费保障等方面抓好。成立专业队,配备必要的机械、设备和人员,根据专业队的规模,承包若干个村或若干条河道进行长效管理。对河岸、河堤、河坡、河面,清除各种垃圾、水葫芦及漂浮物,确保河道整洁、美化、绿化。

2.5 严格执法

坚持违法行为“零容忍”,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执法行动,环保、水利、农业、经发、国土、公安等部门,要根据本部门的职责,加强对水环境治理的指导管理和执法监督,严肃查处水环境污染案(事)件,对造成严重影响的,将依法从严从重惩处。

3 结语

通过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水环境治理一定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水污染防治能力明显增强,饮用水水源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水环境承载力更加适应和协调。

4 参考文献

[1] 余进祥,刘娅菲,钟晓兰,等.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主导因子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4):125-128.

[2] 曹娴,王国成.EM技术在工业废水治理上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111-113.

第3篇:水环境治理显成效范文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环境;南康区;修复技术

引言

河道为构成水环境系统和城乡河湖水系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各行业用水量急剧增大,各类污染物不断被排入河流而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如水体中有机物、悬浮物、氮磷含量过高造成的水体黑臭、浑浊和发绿等问题;河流含氧量的降低和各类污染物的排放,严重威胁的河流水体安全。所以,河流水系统属于污染治理和生态失衡的综合性复杂体系[2]。不同区域的河流受污染特征、类型不同,相应的污染源也存在一定差异,由此导致仅仅依赖于生物、化学或物理修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彻底修复水环境的目标[6]。鉴于此,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和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提出了某两种或多种技术集合的多方位生态修复体系,然后将其应用于赣州市南康区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大大提升了河流生态服务功能和河道的水环境恢复能力。

1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是一种以技术集成、统筹管理、综合治理、长效运行为基本原则,通过内源控制、人工净化、外源截留以及自净强化等一系列治理措施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见表1。

1.1外源污染控制

实践表明,初期雨水对河流水体的污染程度更大,为改善水质状况无法仅仅依靠点源污染控制。因此,多方位生态修复采取了一种工程化雨水处理技术,即雨水原位自动膜滤设备,通过采取具有膜过滤和前处理一体化的超低压膜过滤工艺,对雨水径流污染物进行高标准的去除。选择折叠式滤膜作为滤芯,在保障过水能力的同时实现截污的目的。通过设置水体贮存池,由此可大大降低人工维护的成本和截留污染物的累计,从而延长滤芯的工作年限。该设备能够有效降低雨水污染含量,因此通常安装在雨水管网的入河末端,经系统过滤可防止直排河道产生的二次污染[7]。自然河岸的“可渗透性”利用驳岸生态滞留系统恢复,由此减少未排入管网系统的雨水流入受纳河道的污染负荷和径流量[8]。水系的水运、防洪等功能为传统驳岸的最根本的目标,由此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产生一定的破坏。基于自然材料的生态驳岸可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环境条件,具有增强水岸自然景观、涵养水源和保护水土等功能。另外,将栖息地和生物走廊等修建于生态驳岸,可形成具有良好渗透性的水陆交界面,从而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和水体自净能力。根据滞留系统能够将驳岸、水陆面构成一个整体,而能量和物质的交换途径有各种植物间隙、孔洞、空隙等,同时空气中的氧气在不同水流速度下被携带至水体,有利于水体的净化。因此,大幅度降低水污染物排放量、恢复河流湿地及河道的生态系统、严禁新占河道与湿地等为解决河道面临的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

1.2内源污染控制

城市河流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外源入河沉淀的影响,即底泥对水体环境可产生二次污染。氮磷、重金属等在外源污染有效控制的条件下也会在特定的条件下进入水体,并在河道底部逐渐积累,对河流上部分水体产生影响。对此,可采取机械清淤和生物酶底泥修复相结合的内源污染控制的有效措施,具有可持续性好、去除污染率高及减少快等优点[9]。机械清淤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底泥和河流水体的理化性质,但该项措施的投资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污染负荷高的小面积水域修复。在受污染程度较低、涉及范围较小的区域比较适用生物酶底泥修复技术,从而显著提升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有害有度污染物的能力。另外,底泥理化性质的可持续性在提高微生物活性后得到重要保障[10]。

1.3人工净化体系

河道水环境系统在外界污染物迅速进入河道时产生失衡或不稳定,通过采用应急措施确保河流水系统的完整性。因此,河道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可通过人工净化干预体系提升[11]。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措施为超微净化水工艺,见图1。该技术是采用超高压气水混合法形成大量的微小气泡,由此实现增大水体氧容量和氧化有机物、去除各类污染物的目标,从而大大提升水体能见度,在河流水体净化方面具有较强有效性。超微净化水处理技术可逐个消除河流重金属污染、含氧量低、水体黑臭、浑浊、发绿等常见的水质问题,具体的净化过程为:微米级气泡可迅速去除发绿水体中的黏附藻类;携带正电荷的超微气泡能够直接分离、吸附水体中的泥沙和胶体,从而净化浑浊的水体;水体中的有机物在超微气泡破裂和沉降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氢氧基作用下发生分解、氧化,由此可实现治理黑臭水体的目标。

1.4水体自净化

应根据河道不同的受损和受污染程度,采取相应的管理、修复和治理策略,从而提高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各项治理措施的成效。当前,水生态系统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强化水体的自身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水体自净过程见图2。对生态系统受损不严重、受污染胁迫时间不长且水质超标不严重的那些河道,采取以减量为主的措施,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改善水体质量,减少入河污染量,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自组织功能自然修复。挺水、沉水、浮叶植物为构建水生植物群落的主要内容,其中挺水及浮叶植物群落发挥着维持水体环境和增强景观效果的作用。在维持生态多样性和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对水陆系统之间的能量、物质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将水下草皮布置在岸边较浅水域,如四季常绿矮型枯草等。为提高深水区景观度将四季常绿、体形较高的水下森林一般布置在中部较深区域。群落的构建主要考虑如下原则:氮磷等富营养物质主要由沉水植物的吸附作用消除;通过有效控制悬浮物,显著减少氮磷的释放;通过光合放氧促进铁、铝与泥质中磷的有效结合,降低磷含量;充分发挥沉水植物的功能抑制藻类的繁殖与生长。针对生态功能结构完全受损退化、水质严重恶化和长期污染物超负荷输入的河道,采取养护、修复、减量相结合的综合整治措施加快污染物减量化步伐,如通过实施补水换水、布放人工水草、投加微生物、修建曝气及清淤池等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引入旁侧湿地进行强化治污,尽快为河流生物群落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另外,枝角类浮游动物在实现动物蛋白与有机物、蓝绿藻转化的同时,又可作为天然饵料被鱼类摄食,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此阶段的工作重点为如何提高重建生物群落的增殖率、成活率以及确保建成的治污设施持续高效的发挥作用,这也是中小河道生态整治和环境修复易被忽视的环节。

2实例应用

以赣州市南康区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为例,治理项目位于南康区龙岭镇内,堤线从丫叉村到大树下,河流全长13.33km,本次治理8.58km。河流中TP、NH3-N、COD浓度分别为1.6mg/L、12.5mg/L、290.2mg/L,属于劣Ⅴ类水质,现状河流透明度极低、水体发黑发臭等问题突出。由于上游河道没有设置相应的截污措施,使得各种污水和部分降水直接进入河道,考虑选用隔膜导流处理受污染水体,隔膜的外、内层分别为聚酯纤维膜和土工膜,布置于南康区河道南岸2km处。通过导流作用,将部分污水流至下游可降低进入南康城区段的污水量,由此实现部分非溶解性污染物的有效拦截。针对直接排入河道的雨污水,为提高底泥和水体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与呼吸强度,氧化和消减底泥内源污染,采取将生物酶投入至河道激活其活性的措施,由此实现底泥的原位治理和河道黑臭底泥现状的改善[12]。根据水质相关要求利用河流生态技术,进一步美化环境维持水生态系统循环。在河道综合整治项目中引入超微净化设备技术,这是受污染河道尤其是城市河流治理的有效方法,水质净化指标见表2。根据表1可知,南康区河段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河道水生态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康区城市水环境治理项目,通过抛洒、投放的方式构建浮游和底栖动物群落,以鲫鱼、鲢鱼为主的鱼类群落以及以伊乐藻、矮型苦草为主的沉水植物群落,形成了自然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系统。项目实施2个月后,河流水体由之前的淡绿色逐渐转变为清澈见底、无色透明的水体,河流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TP、NH3-N、COD等污染指标降低至0.4mg/L、8.1mg/L、23.5mg/L,显著提升了水体自净能力和地表水环境状况。

第4篇:水环境治理显成效范文

关键词: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实践;启示

中图分类号: TV147 文献标识码: A

一、问题的提出

河道具有蓄水、排涝、供水、灌溉、旅游、环保和航运等综合功能,是水的“动脉”、是水环境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和农村依江傍河,河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剧增,污水量相应增加,水葫芦等漂浮物面积骤增,“脏、乱、差”问题日益突出,带来阻碍河道行洪排涝安全、水质污染威胁饮水安全、影响水电站等水工建筑物的效益及运行安全、河道水环境日趋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河道长效保洁管理是河道管理中的一项突出工作,开展河道保洁是确保行洪排涝畅通、饮用水源安全、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沿河景观、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是浙江省委提出“五水共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改善水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具体体现。

1.是确保行洪排涝畅通的需要

水面漂浮物堵塞河道,使河道水位上升,特别是遭遇暴雨洪水时,水面漂浮物积聚水库大坝、拦河水闸等水工建筑物坝前,致使水位急剧上升,危机防洪安全。影响水库或水闸的安全运行。

2.是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的需要

河流两岸分布着众多的人口,居民饮用水源大部分就近取之于河道,如我县昆铜溪两岸有多个取水口,是沿河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

3.是保护沿河景观的需要

主要河流两岸分布着不少风景秀丽的风景旅游城市。大量的水面漂浮物影响河面的景观,给城市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4.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大量的水面漂浮物覆盖水面,造成水体与外界阳光及空气的隔绝,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造成其他需氧动物的大量死亡,引起水生态环境恶化。漂浮物腐烂后又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引起新的生态灾害。

5.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水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河道保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内容。

开展河道保洁,对保障行洪排涝畅通、供水水质安全、发挥水工建筑物的效益、确保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改善城乡水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安吉县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的实践

安吉县辖区内共有1264条河流,总长度1571.3公里,其中省级河道(西苕溪干流及两大水库至交汇处)全长81.4公里,主要支流大溪、浒溪、递铺溪、浑泥港、昆铜港、里溪,统里溪、西港等河道总长193.6公里,除主要的一级支流外,还有大量的的一级小支流和二级小支流,少量为东苕溪的小支流。合计长度为1296.3公里。

2012年以来,安吉县对辖区内河道保洁实施社会化管理,按照“定河段、定人员、定标准、定职责”的“四定”配置,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保洁员三方合力,建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尤其是近年来开展“四边三化”、“五水共治”行动以来,河道保洁成效明显。其中2013年合计投入河道保洁资金676万元,共拆违53800平方米,清除垃圾1530吨,蔬菜2680平方米,配合安吉县交通局打捞沉船27艘(只),配合矿资办拆除废旧码头9座。河道“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河道保洁覆盖率100%。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全县河道水环境基本实现 “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水质有提升”的工作目标。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工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上级领导的重视。2014 年被评为省级河道管理保洁一等奖。根据安吉县实际,经过实践探索,创新出一些富有成效的管理制度:

1.明确职责分工,保洁全覆盖

安吉县河道较多,为了实现河道保洁全覆盖。我们将河道养护管理职责进行了区分:省级河道西苕溪由水利局西苕溪管理所负责,西苕溪干流从递铺六庄到梅溪镇小溪口全长46.44公里,2012年10月成立西苕溪管理所,落实编制5人,具体负责西苕溪的管护,并制定了《西苕溪管护制度》,配备了1艘巡查艇,与沿途乡镇签订责任书。落实保洁人员和经费,总计共拨付管护经费376万元;建城区内河道主要有递铺港、铜山港、梅园溪由安吉县城市管理执法局负责,与物业公司签订保洁合同,定期维护河道的水面清洁,共投入资金30万元;其它农村河道1260条,全部纳入美丽乡村长效管理考核范围。明确乡镇为河道保洁的责任主体,自2013年以来安吉县农办牵头组织8个部门修改完善了《安吉县美丽乡村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增设了河道保洁的具体内容和赋分,增加了以奖代补的额度。县水利局共参与暗访16次,发现河道存在的问题72处,都及时向所属乡镇(街道)进行了反馈并得到有效整改。乡镇(街道)根据自身实际与物业公司签订保洁合同,落实人员,建立台帐,规范制度,实现每条河流有人管、管的好。

2.落实刚柔相济,执法规范化

为保障河道的安全和洁化,安吉县对涉水违建和倾倒垃圾开展“三级劝告式”执法模式,即针对违法建筑在调查取证后行政处罚前,由村、乡镇、水行政主管部门逐步上门进行法制宣传和思想劝说工作,争取让当事人主动拆除违法建筑。对自行拆除违法建筑、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依法不再给予行政处罚。通过刚柔相济的“三级劝告式”执法方式,增加与相对人的沟通,减少执法中的冲突与社会矛盾,积极主动地与相对人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实现无震动拆违,不花钱拆违。2013年共查处涉水违法案件21起,结案18起,拆除违建面积36000平方米,同时“三级劝告式”执法被《中国水利报》刊登。

3.坚持不懈推进,整治常态化

为落实省委夏宝龙书记“安吉每一寸山青,每一滴水净”的批示精神,安吉县及时起草下发了《安吉县“山青水净”三年行动计划》并召开了全县万人动员大会,全面建立“河长制”,在普遍明确河长、明确治理任务的基础上,对全县主要担任21条河道33段落实“五级河长”,分别是县、乡、村领导担任三级河长,派出所长、民兵连长担任河道警长、连长,增强了工作合力。全面排查影响水质的污染来源,制定计划,挂图作战,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以来,安吉县政府增加了办公室人员力量,县人代会决议通过即每月的第四周周三作为全县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推进日,做到每月有集中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县水利局共单独组织活动5次,内容包括拆违、清淤、湿地建设、河岸杂草清理,各乡镇(街道)借机强势推进,有效地扼制了随意向河道倾倒垃圾(渣土)、挤占水域、污染水源的案件发生,为河道的“洁化”注入了动力。

4.强化综合治理,创新有特色

2012年以来安吉县全面启动河道综合治理,已完成的项目有港口溪生态河道建设1.3公里,景溪河道的治理2.97公里,昆铜港一期工程治理4.5公里。中小河流重点县项目的南溪片已完成8.8公里、大溪片完成3.8公里、孝丰片及昆铜片应急段已启动建设;还有天荒坪三期、鄣吴溪三期工程、苕溪应急段9.8公里。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我们主动与乡镇协调,在工程完工后由乡镇及时落实河道绿化工作,做到治理一条河道,美化一处环境;为巩固西苕溪全面禁采成果,在西苕溪管理所和县环保志愿协会的倡导下成立了巡河“武工队”,组织6名队员,采购自行车6辆,相机2架,风雨无阻在西苕溪上巡查,他们的感人事迹被《浙江日报》刊登,去年还被评为“安吉骄傲”,有了这样一支队伍的守护,安吉的母亲河“西苕溪”变得更洁净;今年安吉县电视台组织开展“寻找不可游泳的河”活动,发动全社会参与,已曝光黑臭河2条:目前天子河道1.3公里已完成清理,东河浜5公里完成全面清淤,并引进活水。3条垃圾河:泥河、浑泥港、西亩溪各10公里,已完成清理。通过媒体的参与,河长重视了,各乡镇(街道)重视了;为抓好村级河道管理示范我们从全县17个精品示范村中挑选8个村作为水环境优美村创建单位,编制了《安吉县水环境优美村创建实施意见》,明确了任务,制定了标准和考核办法,通过创建水环境优美村,安吉的河道会更洁净,环境更美化。

三、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安吉县范围内的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1.河道水环境明显改善

西苕溪流经安吉全境,汇流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7%,自2010年西苕溪全面实行砂石禁采以来,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水质由原来的Ⅴ类上升至Ⅲ类,昔日的鱼、虾又从太湖回游繁殖。

2.河道防洪能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全县开展的“河边三化”、“清理河道”行动,清除河岸杂草6.4公里、河道清淤32公里,堤防加固37.5公里,使我县河道防洪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去年的防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提升

通过全县开展的“河边三化”、“清理河道”行动,美丽乡村的品质的得到了提升,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带动当地旅游业、农家乐的发展,去年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

4.促进了基层群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全县开展的“河边三化”、“清理河道”行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群众保护水环境、关爱母亲河的自觉性,有效增强了基层群众的环保意识,并逐渐转化为自觉行动。

四、几点启示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新闻媒体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水环境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先进典型,曝光突出环境案件,尽可能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同时加强河道保洁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力求使每一位河道保洁员成为水环境宣传员,引导群众、企业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沿岸居民的整体环保意识。为顺利开展该项工作创造了前提条件。

2.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乡镇(街道)政府应高度重视,应建立责任清晰、目标明确、保障有力的河道保洁机制,并落实到实处;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做到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抓、合力抓。县治水办统筹协调,及时掌握并通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把长效机制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软硬件配备

河道保洁是一项长久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实现长效管理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应将保洁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或水利建设基金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增加补贴费用,用于购置船只等装备,以及提高保洁员工资奖金等,以此来提高现代化率,提高保洁员积极性,提高保洁工作效率。

4.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考核作用

河道长效管理保洁责任、任务、目标明确,资金、人员落实之后,是否出成效,关健靠监督检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督查、明查和暗访相结合,月检查、年考核、专项督查与专项通报等多管齐下的形式对各镇、街道、村进行统一考核。对明查暗访和群众投诉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推诿扯皮的进行通报批评。根据年终考核达标情况,兑现相关政策,支付保洁费用。

5.细化工作措施,严格落实“河长制”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各级领导对水环境治理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此,坚持实施“河长制”,充分发挥河长作用,对于促进水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在实行“河长制”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一河一档”和“一河一策”,提出行之有效的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措施,明确目标、明确完成时间,督促责任主体切实落实措施,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是实现河道长效保洁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 语

河道长效管理保洁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水利工作,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河道长效保洁工作,对保障河道泄洪、排涝,畅通、改善城乡水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安吉县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在科技和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继续推进,以确保河道清洁畅通,巩固河道综合整治成果,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保障灌溉引水、防洪排涝安全,发挥河道综合效益,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志新 赵翔《农村河道长效管理保洁的实践与启示》《水利发展研究》2010年10期

[2].陈冬云 吴婉玲 温新丽《农村河道长效保洁管理模式的初探》《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7期

[3].余玲燕 方锋《长兴县河道保洁和长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浙江水利科技》2010年7月

第5篇:水环境治理显成效范文

【关键词】 水资源 管理工作 探讨

一 概述

三明市区位于福建省中西部,设梅列、三元两个区,总面积1224km2。其城区是三明市辖十二个县(市、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福建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境内主要河溪有沙流干流及其支流15条,水资源量比较丰富,其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约10.29亿m3。

二 工作回顾

1988年《水法》颁布之后到2002年新《水法》颁布之前,我国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规定了不同部门之间和不同层次之间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职责。为了加强全市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力度,三明市水利局设立了水政水资源管理科,梅列、三元两区水利局也相应设立了水政水资源管理股,履行辖区内水资源管理的职责,使市区水资源管理初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1988年以后,水利部、建设部、国家经贸委、林业局、矿产部等部门之间进行部分职能调整,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能才基本上划归水利部门。但水资源管理在某些方面如城市供水、水环境的有偿使用规定不明确等,仍影响了市场机制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2002年新《水法》实施后,明确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笔者认为,水资源统一管理、监督与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相分离的体制是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新《水法》的颁布实施,使市区水资源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显著成绩,连续几年获得省、市政府和水行政部门的表彰。

三 存在问题

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政府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进行调节的行为。三明市、区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历来对水资源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无论在贯彻执行水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还是在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切实维护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态势。但是由于受思想观念、传统水资源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在科学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上,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配套法规、规章不健全

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水法制体系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水利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保证。虽然已颁布实施了《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水法律法规,省政府及关部门也配套出台了部分规章条例,但配套的法规条例不够健全完善,甚至滞后,不适应地方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影响了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实施。

2. 水资源规划工作滞后

水资源规划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三明市区是1958年始建的新兴工业城市,城市综合规划和域水资源规划工作滞后。目前,除贯穿市区的沙溪干流已完成流域规划外,其余15条支流没有进行完整的流域综合规划或专业规划,使部分支流、河段水资源开发利用混乱无序。由于缺乏水资源和城市建设统一规划,使城市规模、经济开发区布局与水资源状况不相匹配。根据三明市区“南拓、北扩、西进”的城市发展战略,未来几年将逐步建成7 个工业区。而这些工业区的规划建设,都未充分考虑水资源这一制约因素。城市综合规划不够科学、完整,忽视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使生产、生活供水安全缺乏可靠的保障。以市区饮用水的水源为例,白沙水厂的源水取自沙溪河,沿河两岸有众多工矿企业污废水直接或间接排入,从长远看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下洋、富兴堡水厂的源水来自东牙溪水库。而东牙溪库区右岸及上游有三郊线省道穿过,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有毒物质注入库内,后果可想而知。市区水资源统一规划和新辟城市第二水源问题,已刻不容缓。

3.水资源统一管理不到位

水资源进行分割管理的体制,严重违背了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规律和整体性。新《水法》尽管在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但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根深蒂固的影响,水资源分割管理的状况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县级以上水利部门虽然名义上是实施统一管理水资源的政府行政机构,但实际上有许多部门至今仍介入水资源的管理。目前市区防洪、取水、供水、节水、排水及污废水处理等管理工作,分别由水利、建设、环保、国司等部门分割管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不到位,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调度不能有效实施;城乡供水、用水难以统筹计划;不同管理部门追求各自最大效益,无法统筹考虑区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形成水资源规划、利用、开发、保护的良好循环机制等。

4.水污染与水环境治理不容乐观

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几年来通过组织实施“一控双达标”、“水环境综合整治”、“蓝天碧水治理工程”及创建文明城等活动,取得了治理工业和生活污废水的明显成效。但市区水污染现象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治理仍不容乐观。据2004年水质监测和评价,市区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约4300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约1600万吨,分别占沙溪流域(全流域11793km2,梅列断面9545km2)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的33%和40%。沙溪干流市区河段列东大桥监测点水质为劣Ⅴ类,碧口监测点水质为Ⅲ类水。随着市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养殖场将成为又一主要污染源之一。市区水污染与水环境的严峻形势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四 结语

第6篇:水环境治理显成效范文

一、专题研究,统筹安排

对照省、市城乡环境整治行动方案提出的各项重点任务,根据我办实际情况,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全办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主动作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先行、有序推进,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的基本原则,突出重点,强化机制建设,优化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二、广泛发动,营造氛围

坚持村民主体,政府引导,广泛发动。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过程变为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获得群众支持、为群众谋利益的过程。以舆论宣传为先导,通过横幅、标语、宣传栏、倡议书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强化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村民参与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使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既深入人心又形成合力,建立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工作机制。

三、突出重点,强化落实

(一)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治理。

1.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内容扩展至市容市貌整治、污水治理、河道整治、畜禽养殖场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实现全面铺开,同步推进。年投入3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和农村垃圾处理,已建成垃圾中转站1座,配备垃圾压缩清运车2辆、钩臂式垃圾转运车6辆、垃圾中转箱200个,根据村庄、居民点特点优化布局,合理放置,方便居民投放。并为每个村组配备1-2名专职保洁员,全办3.4万人口共配备保洁员120余名,远远超过上级要求的2‰标准,配齐了保洁车和工具,建立健全了村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现全办农村日产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已超过90%。

2.在全办范围内开展了以河道、沟渠、公路沿线和村庄周边、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等为重点的陈年垃圾集中清理整治活动。按照每户100元的标准筹措专项资金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前期每户60元启动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共向各村(居)拨款40余万元。每村(社区)选取1-2个自然村作为试点,采取了“划段包干、村(居)带头、群众参与”的办法,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治理,使村庄和农户庭院干净整洁,环境大为改观。

(二)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以常住人口2‰的标准配齐配农村强保洁员队伍,对保洁员的服务范围实行网格化管理,目前在岗保洁员有111人,实现所有村组农村保洁全覆盖。同时对保洁员实行动态考评,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出台管理办法,通过资金调控措施,建立街道、村(社区)、群众三级监督评比体系,奖优罚劣。同时保障保洁员工资待遇,严格按季兑现,不得拖欠。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各村(社区)制订了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卫生评比制度、卫生管理公约等各项规章制度,现已基本建成了人员齐备、设施完善、经费有保障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管理机制,覆盖面达到100%。

四、下部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村庄规划管理。目前已与市城乡规划局进行了对接,出资30余万元由城乡规划局对西部4个行政村进行总体规划,通过逐村实地查看,重点对道路、排水、小游园等公共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待规划完成后逐步实施。

二是持续推进“厕所革命”。要加快户用厕所改造,加快农村公共厕所建设。目前全办非卫生户厕调查登记工作已全部完成,下一步将根据省、市相关部署,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合理确定每户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设和改造模式。

第7篇:水环境治理显成效范文

实际上,深圳作为率先发展、先期便承受环境压力的城市之一,较早就意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也较早地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探索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是理念和行动的结合体,多年来,除了理念上的不断探索、创新,深圳市一直通过治污保洁工程平台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行动的落实,较好地发挥了全市环境治理项目的统揽、统筹和优化作用,迄今已经走过了11年的历程。

11年来,深圳治污保洁工程共实施任务1450项,累计完成投资557.25亿,深圳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年一个台阶

实现平台不断拓展

2003年,治污保洁工程作为十项民心工程之一,由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后,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2004年成立治污保洁工程领导小组,2005年全面部署实施治污保洁工作……11年来,深圳环保人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大环保、大结合、大计划的开拓理念为指导,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实现平台不断拓展、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以大环保理念构建治污保洁平台。深圳治污保洁工程构建了“大环保”格局,统筹了全市各区和新区、市直部门、国有集团及重点企业等38 家成员单位的力量,举全市之力开展工作。各成员单位从被动参与到主动配合,从逐步认可到积极谋划,再到逐级考核,治污保洁已然成为统筹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综合平台,也成为各区、各部门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

以大结合理念指导环境改善思路。按照工程与管理相协调的大结合理念,治污保洁任务以工程项目为主,政策制定、监督管理和能力建设项目为辅,坚持末端治理与源头污染防控相结合,工程建设、运行与配套的科学管理制度相结合,从而更大地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以大计划理念保障项目延续。为保证工作的延续性,治污保洁先后出台了两个五年行动计划,对政府各类规划进行具体细化,作为项目储备库。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当年环保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及工作重心调整,制定各年度任务方案。

推陈出新

实现令不虚行

11年来,治污保洁平台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持久力,并取得显著成效,究其原因,贵在坚持,重在创新。深圳环保人以内容创新、管理创新、考核创新为核心主线,从计划统筹、协调服务、监督考核等方面,不断完善创新,先后建立了 11 个工作机制、9 项工作制度,有科学计划,有过程跟踪,有量化考核,令不虚行。

建章立制,科学统筹。从计划统筹、协调服务和监督考核等方面不断完善治污保洁工作,在省、市各相关规划、计划、方案、会议等基础上,对既定“文件”进行具体细化和延续部署,真正实现了“计划”与“落实”的有效衔接。同时,细化阶段性任务目标和责任分工,各成员单位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了长效推进机制,促进项目的有效落实。

任务分批,动态调整。年度任务分批下发,涵盖每年各阶段工作重点,确保任务制定的科学性。同时,按照既定原则和程序,年度任务可动态调整,既尊重任务实施的客观实际,又避免任务调整的随意性,保证任务的强力推进。

监督跟进,定期评估。创造性地引入了第三方现场督查制度,每月现场查勘,准确掌握工程进度,多年来纳入第三方现场督查的项目达 705项次,编制督查报告141份。还先后完成了三年、八年和十年回顾,不断地总结经验。

多方考核,奖罚分明。考核机制健全、程序严谨、规则明晰、不断完善,有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环保专家共同参与,自查、第三方督查、现场检查、逐项佐证资料审核相结合,评定标准精细量化、操作性强,考核结果客观公正,总体认同度较高。考核结果进一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还建立了约谈制度和表彰激励机制,11 年共评出领导小组特别奖 23个,优秀项目83个,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效应。

收获硕果

环境指数显著向好

环境基础设施和环保措施发挥效益慢,环境质量改善不能一蹴而就。11年来,深圳市GDP总值增长5.1倍,环境压力巨大,但深圳水、气、声、固废、生态等环境指标均显著向好,可以说,持之以恒、稳步推进治污保洁工程,为有效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持续促进深圳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11年来,深圳治污保洁工程共实施任务1450项,累计投资557.25亿,其中: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547项,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25座,新增污水配套管网1400公里,深圳市主要河流水质改善明显;饮用水源整治77项,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饮用水和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大气污染防治254项,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持续保持低位水平,灰霾天数和PM2.5年均浓度持续降低;噪声治理项目29项,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提高了0.9%,交通噪声达标率提高了16.5%;固体废弃物治理110项,建成无害化处理设施1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固废综合利用率持续保持上升趋势;生态修复与建设项目135项,建成绿道2400公里,总长和密度居珠三角城市首位,公园总数达到911个,是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显著提高。

治污保洁平台也为深圳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两次复核、珠江综合整治和广东省跨界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考核,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阶段目标及世界大运会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特别是深圳近年来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大气十条”、“水十条”,大力实施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动,出台了深圳大气质量提升40条、水环境治理40条、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方案等系列措施,相关具体任务均整合纳入治污保洁平台推动实施。

显然,治污保洁工程已成为具有深圳特色的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综合平台和长效手段,也是深圳想干、敢干、快干、会干的推进器,是深圳实现“深圳质量”、主动适应新常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十三五”将投资超800亿治理水环境

当前,深圳已明确了深圳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性方向,今年1月召开的深圳市委六届人大二次全会和市人大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要率先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圳将进一步加大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十三五”期间将投入超过800亿治理水环境,全力打好治水提质攻坚战,到2020年使跨界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广东省考核要求,同时力争到2020年左右实现PM2.5浓度低于25微克/立方米。

治污保洁平台将继续服务于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和布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深圳生态环境保护热点难点。2016年,重点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治理年”的部署,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提升这一根本出发点,积极投入治水提质攻坚战,大力实施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通过进一步加大专项督查督办、建立项目档案库、强化调研和服务等措施,强化平台对全市污染治理项目的统揽、协调和优化作用,确保衔接有序、约束有力,扎实推进项目实施。

据介绍,2016年全市治污保洁工程现已下达两批任务共369项,包括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8项、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1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53项、噪声污染治理2项、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35项、生态恢复与建设12项、产业升级和绿色系列创建与清洁生产12项、环境管理与能力建设26项。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治污保洁工程将突出问题导向,狠抓重点,突破难点,挖掘亮点,重点推进七项工作。

一是加快水环境治理,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厂新建及改造提升、污水管网建设、河流综合整治、饮用水源保护等项目实施。

二是以发达国家先进城市为标杆深化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在抓好市民直观感受最强烈的扬尘污染治理的同时,着力补齐柴油车、船舶及挥发性有机物三块短板。

三是稳步推进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既有设施运行效果评估及改造提升,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加快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四是持续推进公园建设、绿化提升及生态恢复改造工程。

五是加强市民投诉集中的施工及交通噪声污染防治,严厉打击噪声扰民。

第8篇:水环境治理显成效范文

建设生态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天津城市定位的客观需要。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期间提出“两个走在前列”、“一个排头兵”的要求,强调“要把真功夫用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上”。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了到2020年,高水平建成生态城市。为此,天津市政府以3年为周期,滚动制定并实施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十二五”时期是天津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未来几年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时期,经济、人口、煤炭消费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天津的生态市建设将面临更大挑战。总结生态市建设的经验,对新一轮生态市建设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生态市建设以来,天津坚持以重点工程为支撑,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2011年,天津市西青区被环境保护部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河西区率先提出在中心城区创建生态区。污染减排任务如期完成的同时,水环境专项治理及大气环境治理取得突破、成效明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上新水平,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快,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4个,市级文明生态村297个。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市建设,将其作为一项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和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要求,把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在好中求快,全面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为加强生态市建设的组织领导,天津成立了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和部署生态市建设的工作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事项。在天津市环保局设立了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生态市建设的组织推动日常工作。各区(县)政府成立由区(县)长为组长的区(县)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推动本区(县)的生态市建设工作。此外,在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天津还建立了水环境、大气环境治理等具体的组织机构和指挥体系,推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生态建设。

规划先行,阶段推进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布局。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天津编制了《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生态市建设指导思想、目标指标和重点领域,对天津进行全面、整体生态建设规划。为贯彻落实《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在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全市各区(县)也结合实际,分别编制了各自的生态区(县)建设规划,并由当地人大批准实施。《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和各区(县)生态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有效地把生态市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立足长远,阶段推进。为了确保生态建设规划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得到有效实施,天津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以3年为周期,滚动推进生态市建设,使天津生态建设既有长远奋斗目标的激励,又有明确的近期工作目标便于执行和操作,体现了工作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保证整个工作有序展开、稳步推进。在圆满完成阶段目标、任务的基础上,2011年,天津又编制实施了新一轮生态市建设3年行动计划,确定了到2013年天津生态市建设的阶段目标、努力方向,安排部署了166项重点工程项目,进一步推动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在工作部署上,天津既坚持全面推进,又重视在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问题上率先取得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进展。在全面实施3年行动计划确定的149项工程的同时,天津还对重点区域的重点问题实施重点突破。实施了水环境专项整治,对中心城区10条河道和大沽排水河以及29条农村河道进行专项治理;新建、扩建、升级改造60座污水处理厂,新建配套管网798公里。实施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市开展两个“大干150天”、“大干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环境综合管理水平和城市环境面貌。2011年,天津市提出了“大水清”工程,通过一系列重点工程,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实现天津“水清”的目标。落实责任,建立机制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层层分解任务。天津市通过召开创建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大会,与各区(县)、各部门签订责任书,把目标分解、任务细化,层层落实到各单位,责任落实到各级领导。各区(县)、各有关部门向市政府递交了《2008—2010年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具体任务、工程项目和目标。通过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在全市上下形成分工协作、良性互动、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的生态市建设工作机制,保证了生态市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加强督办检查,建立工作机制。

开展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督查。将生态市建设实施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的重点督办事项,在按年度考核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基础上,加强对重点项目、关键节点的督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措施,确保行动计划高水平、高质量实施。严格实行问责制。对各单位完成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对完不成计划任务的单位,要通报批评,对工程质量出问题、设施运行不正常、污染物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单位进行严肃处理。建立跟踪评估机制。在建立监察、督查机制,加强目标责任考核的基础上,天津还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跟踪评估方案,建立跟踪评估机制,运用环境监测等科学手段,对河道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固废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工业区环境质量改善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进行跟踪评估,保障生态市建设各项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氛围。天津高度重视生态市建设的宣传工作。成立了天津市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

围绕天津生态城市建设,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积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保护宣传和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大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以及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优势。以新闻会、论坛、专题、专栏等形式,宣传生态、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解读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让广大市民认识到生态市建设的内涵、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关心环境、保护支持生态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积极策划有影响的生态市宣传活动。利用每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在社区、学校等公共场合大力开展生态市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发动广大市民参与生态市建设。

第9篇:水环境治理显成效范文

    1.禁止秸秆焚烧,促进农业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是农村环境污染源之一,提高农作物秸秆还田率是综合利用秸秆的重要途径之一。环太湖地区农村秸秆粉碎还田机增长较快。2011年太湖流域地区拥有秸秆粉碎还田机12905台,是2007年的3.64倍。由于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粮食作物产生,这里按粮食种植面积计,2011年农作物每万亩粮田拥有秸秆粉碎还田机6.86台,比2007年每万亩增加6.20台。其中,镇江地区增加量最大,5年来每万亩增加了13.90台。

    2.综合整治畜禽养殖场所,有效改善太湖水体环境。一是对规模畜禽养殖场所进行摸底调查,排出限期达标的重点整治单位。二是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根据各个畜禽养殖场不同的生产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分别采取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治理方法,实行关、停、整顿搬迁;采用了干湿分离、建造化粪池、沼液过滤还田等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粪便等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工作,基本上杜绝了污水直接进入河道污染水体。三是加大投入治理资金的力度,如苏州市近3年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对全市排出的多家规模养殖场进行治理。

    3.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形成循环农业发展框架。环太湖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步伐不断加快,逐渐形成了几种循环模式:主要有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种养复合生态循环模式、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有取得比较成功的典型,实施后获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如: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淳化生态牧场开展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粪水三级沉淀、曝气发酵和生物净化后用于饲料地、绿化地,形成“三圈一带”自流灌溉的循环型生态体系。干粪经过堆积发酵,还可用作肥料还田还茶,加工后的有机肥每吨售价20元,每年给牧场带来近6万元的收入,整个牧场达到绿色环保目标。

    4.加强品牌建设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环太湖区域农产品“三品”基地和认证工作稳步开展。2011年太湖流域农业“三品”基地面积为851.90万亩,农产品“三品”认证个数为3639个。与2009年相比,三品认证个数增加了1145个。

    二、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

    太湖流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受市场与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围绕太湖水环境治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形势更加严峻。在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中面临以下难题:

    1.水环境治理与农业循环利用目标难同步。自2007年太湖水危机爆发以来,防治水污染和修复湖区自然生态系统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强化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农业建设的紧迫性。为实现太湖水环境的尽快好转,强制性的禁渔、禁养(畜禽养殖)、禁种(水稻种植)等行政禁令,在快速改善湖水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生态农业有机循环链条的断裂,造成了农业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降低,原有的种养立体循环模式被破坏,产业内部废弃物重复利用的耦合性失去可能。例如,畜禽粪便本是农作物有机肥料的天然来源之一,对养殖业的普遍关停造成了生态农业投入成本的快速增长,人为地中断了种养业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太湖流域的一些强制性治理措施带来了农业经营者短期经济效益的损失,导致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一方面,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为降低成本,往往不愿意采用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更倾向于使用可快速带来显着效益的化肥、农药。另一方面,重产品产量、轻产品质量,更关注提高农作物产量,以获取较多的现金收入,不愿意花费力气开发利用秸秆、人畜粪便等生物资源,通过较长期的改变土壤质量和产品品质,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改善。

    2.发展需求与供给能力存在差异。生态农业建设不同于传统农业,其设施性、标准化等高要求,需要获得充足资金、先进技术、稳定土地等各种资源的协同保障。就当前而言,这些要素供给还远远不到位。从资金投入来看,生态农业资金缺口大。根据镇江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测算,“十二五”期间,全市建设41.7万亩高标准农田,投入资金总额达9.6亿元,平均每亩需要投入2300元。其中用于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应用补贴、秸秆还田等耕地质量建设的投资总额有1.8亿元,平均每亩需要投入434元。从技术保障来看,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现代技术支撑与应用型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滞后的现状存在矛盾。由于科研、教学、推广与生产需求相脱节,生态农业的诸多技术尚未成熟,急需典型性强、效益好、易推广的专项生态农业技术的普及和传统技术的挖掘和提高,包括秸秆还田技术、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技术、小麦水稻收获后的集中晾晒技术、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等。从土地稳定性来看,农业的弱势地位导致农业用地因规划频繁变更,容易被工商业或公共基础设施侵占。农业生产周期性较长,对土地的依赖性强。规模经营农户往往还没等到土地变成“熟地”就被收回了,配套建设的排涝、大棚等基础设施也常因此遭到损坏,既不利于土壤持续改良,又动摇了农民对农业投资的信心。

    3.经营主体素质与生态农业要求不匹配。目前农业经营主体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达到从事生态农业所需的理念、知识、技术等水平。他们在生产及销售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各种风险打击。部分地方政府、企业及农户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掠夺式生产屡禁不止,看不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开发的广阔市场前景。以特种农产品为例,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一哄而上,缺少长远规划,在对市场竞争估计不足的前提下,产品营销渠道不畅,价格变化频繁,成本居高不下,优质品牌效应及品质差异无从体现,经营收益大打折扣,经营信心因此动摇。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劳动力的难题普遍出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青壮年后备力量。各镇农业服务中心这样有正规编制的部门,也难以招收到对口农业大专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往往是“40、50”后技术人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身体健康等原因纷纷转岗。在果蔬等农业产业园,采摘、施肥、打药等生产过程仍需要大量劳动力,经常会陷入“招工难”的局面。

    4.扶持政策初衷与实施成效相背离。首先,省级层面主要出台导向性方针,多数措施以地方制定实施细则为主。因地区差异大,又以地方自行配套资金为主。有利的是更加符合地区实际,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推广的快;不利的是对于经济条件较差又必须实施生态种植业的地区推进力度显得不足。加强统一标准的制定、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十分迫切。第二,已有政策或因时间演进效力降低,或因对实际状况了解不足而执行力减弱。例如,一些污染治理工程或生产经营工程往往由非农业部门下达,因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深入把握,造成投资大而收效微的后果。如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项目投资可观,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万顷良田工程需要大块成片土地的整合,涉及宅基地、渔塘、工厂等搬迁整理,但复垦整理质量粗糙,很难作为农业使用。第三,还有些农户急需获得的政策尚未出台。例如,推动生态种植业后期营销过程的配套政策比较缺乏,有些优质农产品因营销不到位而出现滞销、亏本的现象,影响农户或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又如,大型农业机械的投入不足。农产品收获量大且收获期短,如果遭遇突变恶劣天气,无法及时收割存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缺乏大型烘干设备和正规晾晒场所等问题依然突出。

    三、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的推进措施

    加快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步伐,需要采取综合配套的政策措施。

    1.建立生态农业长效投入机制

    首先,要加大省市县(市)三级财政对苏南太湖流域生态农业的投入。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的稳定来源。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农业的比重,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逐年提高。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其次是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生态农业建设的信贷投放。再次是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集中用于重点生态农业地区、生态农业重点项目,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工商企业、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加快农业投入立法进程,加强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