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管理的问题范文

城市管理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管理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管理的问题

第1篇:城市管理的问题范文

一、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是市政设施不够完善,各类专业经营场所硬件设施不完备,部分住宅小区内部功能不全,车库、停车场、垃圾池等必须设施配套不足,影响了居民生活。二是秩序比较混乱。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交通秩序管理不规范,违章建筑问题突出。一些居民私自圈地建房,不仅破坏城市规划,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少数居民在屋顶违章搭盖加层,影响了建筑物整体景观。

(2)城市管理相关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城管执法的专门法规,现在城管执法的依据仅是《行政处罚法》中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因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一直处于“借法执法”的局面。这导致城管执法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明显不足,城管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同时,也没有法律对城管执法人员的权利义务、法定职责以及履职范围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城管执法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市容环境到工商管理,从城市节水到公安交通,几乎无所不包。此外,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被城管执法者任意使用,这就使城管执法方式简单化、粗暴化,增大了发生的几率。

(3)政府执法观念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政府社会高度合一的管理模式,政府把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看成仅仅是政府的管理。公民主体在城管执法中的参与权被剥夺了,执法部门与执法对象处于直接对立的境地。在“官本位”思想的阻碍下,政府在管理中往往先以官员自身为中心,脱离了实际需要,导致政府的所为并不是群众真正需要的。这种执法方式很难使被管理者心服口服,被处罚的群众不但会叫屈喊冤,而且也不会对法律产生敬畏的思想。因此执法部门与执法对象之间的矛盾、冲突将会更加频繁,非文明执法的现象也会更加突显。

(4)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市民城市意识比较淡薄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要求市民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目前,我国对市民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还很不够,市民爱护城市、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还很淡薄,乱丢、乱吐、乱停、乱放、乱倒、乱搭、乱建的现象还十分突出,人为破坏、盗窃公共设施的行为时有发生。一方面,市民对城市管理提出了高要求,希望城市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而另一方面,当城市管理与个人利益出现矛盾时,市民的自我约束能力就会下降,公共意识往往被抛在一边。

二、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1)统筹规划,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要坚持以规划为纲,把城市管理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实行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从源头加强城市管理。同时,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规划,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如加强环卫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加快垃圾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垃圾收容器及公厕的规划布点与配建步伐,提高环卫保洁能力和水平。加强停车场的规划与建设、加强行业市场的规划与建设,本着“管理优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批实施,打造分类合理、特色鲜 明、统一管理、集中经营的各类专业市场。

(2)吸收经验,完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

科学严密的法规体系是搞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一是加强立法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立法规律,在总结我国城市管理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城市管理先进立法成果的基础之上制定科学、可操作的城市管理法,形成覆盖城市管理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的法规框架,通过规范完善的法律解决城市管理职权和执法规范问题,对各级城管执法机关的性质、地位和职责权限进一步明确,达到机构合法、职责清楚、有权有责、社会周知的效果。在完善现有行政处罚法立法的基础之上,对执法机关的执法制度、执法措施、强制手段、执法程序等明确提出规范和要求。二是加大清理力度。清理修订现有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消除和减少法律冲突及矛盾,加强立法解释,解决有法难依问题。

(3)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管理城市理念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创新城市管理理念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调控职能,立足打基础、管长远,由侧重于管人、管事、管物转为更加重视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城市管理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思维转变。强化服务职能,一切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实现城市管理从效益至上向服务至上的思维转变。强化监督职能,健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执法监督体系,不断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实现城市管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第2篇:城市管理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数字城市;房山区;城市管理

“数字化城市管理”,即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 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精确定位, 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 再造城市管理流程, 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数字化城管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从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创新,实现了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

一、“数字城市”理念在城市管理中的优势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目的是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首先,它可以有效克服职能交叉、取证困难等问题,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随着法律规范的不断增加,执法主体的个数也会随之增加,涉及整合的技术问题会越来越复杂,执法主体很难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合并成一个或简单几个。采用数字化城管模式,不管有多少个部门和执法主体,归根结底就两个工作轴:一个指挥,一个监督,把所有的部门都在指挥、监督的系统整合起来,发挥协同效应。这就超越了历史上机构的分合、合分思路,解决了城市管理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并提高了管理效率。

其次,它可以促进其他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政府把部分信息采集工作交物业管理公司承担,实行数字治理,使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电子监控网络、出租屋综合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广纳市政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应急指挥等各方面的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城市基层管理工作的增效、减员减编和节约管理经费的目的。北京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初步运行情况表明,数字化管理新模式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最后,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实现了对管理对象空间、时间和责任的精确定位,使城市管理由粗放转向精确。由于执法工作中普遍存在取证困难,现场情况不明等情况,城市管理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新的城市管理体系来应对城市管理执行难的问题,才能克服传统城市管理粗放的弊端。与此同时,通过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全时段监控,网格化管理 , 实现了城市管理由粗放到精细的转变。

二、房山区城市管理现存主要问题分析

(一)城管队伍执法能力不足

在城管工作中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执法队员承担着诸多社会角色,角色期待是迥然不同的,城管难以树立正确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城管所涉职责包括市容、环境、卫生、规划、绿化、市政、工商行政、公安交通等上百项职权,但自由裁量权很大。城管执法队员手中的PDA(城管通)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决策产物。受传统的观念驱使,城管执法者一开始就将被执法者放在了对立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定位在“如何惩治”上,视那些摆摊的小贩们只是管理的对象,这种执法行为不仅解决不了弱势群体生存的艰难和权力部门执法难的困境,长久下去恐怕还会引发更多更大的对抗和冲突。

(二)城市管理现有可支配资源不足

当前,房山区城市管理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这在解决城市管理中一些“老大难”问题时显得尤为突出。首先表现在城管可支配资源不足。随着城市化建设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而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没有相应增长,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困难。与此同时,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街道、社区、居委会缺乏城市管理的压力和动力,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此外,部门间协作机制不完善也影响了管理效率。由于城市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相关部门未能密切配合,难以形成合力。

(三)城市管理缺乏有效的源头控制及信息平台不完善

目前,房山区城市管理在政府部门中行使“未端治理”的职能,也就是对前期政策不完善条件产生的问题进行修正,因此,就非常容易产生治标不治本的结果。一般来讲,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不科学的情况下,光靠管理是难以出成效的。如商业网点布局的不合理,给乱设摊点创造了生存空间,如流动摊贩的存在;建筑设计不科学,造成了环境污染,如户外空调设置。此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也给精细化管理带来许多问题,如环卫设施建设缓慢导致垃圾死角难以解决,地下管网建设滞后,施工单位缺乏沟通,常常是电力挖了电信挖,燃气挖了有线电视挖,道路损坏严重。与此同时,城市管理机制缺乏预见性也导致管理效果不佳。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城管执法人员将大量的精力花在突击检查、集中整治和事后查处上,没能很好地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四)城市管理中公众参与力度不够

数字城管工作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的关心程度和参与程度。由于与群众沟通不密切,宣传不到位,造成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展现不够,很多城市市民不知道、不了解数字城管工作,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少,影响了数字城管的效果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房山区城市管理的公众参与尚未形成常态的、制度化的、可持续的机制,还停留在刚性化管理阶段,缺少人文关怀。

三、“数字城市”视角下解决房山区城市管理现存主要问题的对策建议

房山区副区长吴会杰在房山区城管大队2010年年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快完善和推进数字化城管新模式,让城市管理向更精更高更好的水平迈进,房山区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的建立,将通过整合全区各部门单位、街道社区的技术、人才、网络、设备等软硬件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办公,将区内的公共设施、区容环境、园林绿化、户外广告、违章建筑等全部纳入管理对象,实现集中统一管理。

(一)有效推行数字执法系统

目前,房山区城管正准备将数字城管系统运用到执法系统中,以进一步规范执法流程,实现审批、执法数据互联互通和移动式办公,提高城管工作人员的执法处置效率和执法规范化水平。房山区即将建立的数字执法系统应实现以下功能:

第3篇:城市管理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城市建设管理是一个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前提,对城市建设的有效管理才能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为了适应城市建设改造的发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刻不容缓。加强推进城市城区建设,必然需要对城市建设管理进行调整和改变。

1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重建轻管的长期发展

我国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上一直都是建管合一捆绑式的发展方式,为是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管理基本上处于附属于城市建设的地位,因此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城市管理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城市管理一直在有建无管、先建后管的非均衡发展的方式,城市管理一直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步。从城市发展上来看,城市建设优于城市管理,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会引起许多矛盾。

1.2城市管理中与其他单位权责界限不明确

城市管理在界限上没有明确的规定,长期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我们通常认识的城市管理首先是社会问题,其次是一些进行卫生大扫除活动。使得城市管理这个大的管理体系内涵空洞,外延狭小。其次城市管理表现在职能交叉,权责不明上。城市管理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工作,涉及到诸多部门,包括建设、国土、城管、工商、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在城市管理上都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存在着职能交叉重复的现象。而且在具体的管理中因为管理职能不明确,也存在着相互推卸的现象。城市管理规则相对滞后,没有明确的规则对其进行规定。最后,城市管理工作在市场化运作方面发展较慢,如市政道路维护、城乡结合管理、园林绿化、居民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1.3城市管理工作不到位,各环节衔不畅

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部门的重视和配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操作起来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需要一个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其中某一个环节不畅,都会导致整个系统运行出现问题,管理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这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城市管理前期不到位,没有全方位、全时段的监管过程,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没有有效的沟通。②在建设商场、体育馆等一些基本设施时,没有合理的规划,导致出现了非法市场。但同时还得对这些非法市场进行管理。③各个管理环节先写不畅,导致城市管理整体优势不够明显。权责不明,监管机制不健全,在城市管理上没有具体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在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会直接出现扯皮的现象。

2城市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加大对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的投入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且我国的城市管理制度不明确,在重建轻管思想的长期制约下,改变现状需要一定的时间。加强城市管理:①在基础上加强投入。在资金投入上,要在市政公共实施、城市环境监测、城市园林绿化、城市道路监控养护等方面进行投入,在设备上提高城市管理的能力,能够有技术对城市的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管理。②在融资方面,政府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对企业或者是愿意投资的组织政策优惠,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其次政府要加强对这些资金流向的监控,保证这些投入能够正真的运用到城市管理建设上来,为城市管理奠定基础。

2.2建设高素质的城管队伍

城市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大多是有城管进行的。在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这条路上,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作风好、守纪律的城管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城管队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①要以政治建队。贯彻党的十精神,建设廉政勤政的队伍,进一步树立城管队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形象。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完善社会监督制度,确保城管队伍的执法合法合理。②以质量建队。建设高素质的城管队伍,就要对城管队伍进行素质培养。a.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培养城管文明执法的精神。b.建立严格的标准,约束城管的行为。c.鼓励人员自主学习,建立学习型的城管队伍。将真正的高素质融入到城市管理当中。

2.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鼓励全民参与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除了需要专门的队伍管理外,还需要社会成员参与进来。加强城市管理要抓紧建设城市精神文明,提高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从源头加强城市管理。①在宣传中促进市民的精神建设。要积极宣传先进的事迹,弘扬积极向上的氛围。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环境。②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公众。提高城市管理的执法,营造文明的生活环境,让市民在日常中感受到文明的影响。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3小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在城市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建设合理有效的城市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城市管理的有效进行。在人人参与下,盖什城市管理的现状。

作者:梁丽廷 付 慧 单位:河南省万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4篇:城市管理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环境工作;环境卫生;公厕管理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091-01

0 引言

公厕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环境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但是在现代的城市公厕中无论是基础设备还是管理方面都非常落后,城市公厕的科技含量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公厕的提高与发展。我国公厕的设计简单而且内部设施比较落后,是由于资金紧张设计不够创新而导致的,专业人员对公厕不够重视,这与发达国家的个性化简单化实用化的公厕还相距甚远,对于城市环境工作中的公厕管理问题还正待解决。因此本文转换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分析了城市公厕的性质和作用;其次是分析了城市环境工作中的公厕管理问题研究;最后是分析了城市环境工作中的公厕管理长远的意义。

1 城市公厕的性质和作用

城市环境工作中的公厕代表了一个城市重要的形象,对城市的发展以及规划和便民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极大促进了城市的社会化生活,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整洁与卫生也提高了城市文化。城市公厕的性质取决于公共设施的管理和优化主要包括了共同拥有消费性,城市公厕作为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公厕的产权归属没有完全归属于个人而是由国家以及有关部门统一管理,任何居民和个人都有去消费公共厕所的权利,不需要支付成本就可以享受公厕所带来的利益;非排他性也就是公厕是城市的公共产品不归属于任何个人,公厕属于为了城市居民需要而建设出来的公共设施,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特征任何人的使用都不可能排斥其他人对它的使用。城市公厕对于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厕已经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成为了国家城市发展规划蓝图中重要设计的一个部分,城市公厕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出了自己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一个城市公众的文明素养,这些都是城市公厕在默默的发挥的作用,由于城市公厕的建设使得城市更具有亲和力和文明魅力。同时城市公厕对于城市的运行发展日常生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城市的社会活动以及政府的城市管理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公厕具有供给生理排泄服务场所的作用以及满足社会服务。在一切社会活动运行的时候公厕都是随时必须使用的产品,而且同时提供了多种社会附加服务和丰富了城市文化。比如做一些城市文化宣传或者产品广告和信息等,公厕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此城市公厕为城市环境工作以及城市运行、保障社会活动、满足公众生活、丰富城市生活和文化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了其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2 城市环境工作中的公厕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的城市环境工作中的公厕在数量分布、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都存在漏洞,在城市公厕中数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合理,我国的城市公厕数量不足尤其是公共厕所的设置总数稍有不足存在大量的收费公厕,而且分布仍然很不均匀,主要都是分布在城市的繁华街道和商业住宅区,但是一些落后的街道和贫困地区都很少有设施齐全卫生干净的公厕。尤其是质量高标准高的城市公厕数量甚少,很多公厕都存在大量的垃圾以及很少有人清理,很多公厕设施不健全而且管理不到位,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得过且过没有将公厕工作摆放在重要的位置。而且城市环境工作中的征地以及环卫工人的结构都将是重要的问题,现在国家土地处于一种非常紧缺的状态,无论是在繁华地区还是在贫困落后地区这样情况的话开出一块土地用于公厕建设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环卫工人对于城市公厕的管理也处于落后状态,尤其是在落后地区的公厕更是出现无人管理无人清理等情况,设置一个公厕等同于开出一个无人管理的地区。而且公厕的管理经费从何而来经费如何管理如何运作以及公厕的现代化设计如何操作这些都是现代城市环境工作中的公厕主要的问题,如何才能使用最低的成本设计出便于移动占地面少干净环保卫生安全的公厕已经成为了首要的问题。我国对于城市公厕的运行操作比较单一经费不足等缺点对于我国城市公厕的运行机制存在一定的束缚,对于公厕的将来发展也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思想,对于今后公厕的设计前景也不甚明朗,而且公厕仅仅是简单化劳动密集型劳动的一个行业,以至于公厕管理基本上是一个内生封闭的体系并没有涉及到更多的利益效益的问题,至今这种行业壁垒仍然没有被打破,最后就是因为居民对于公厕还没有形成一种公益保护的意识,在公厕的使用过程中仍然缺乏保护导致公厕清理成为了重要的工作。

3 城市环境工作中的公厕管理的意义

要实现公厕的合理化管理就要形成城市公厕的多元化管理,形成一个从横向和纵向的链条,形成一个公厕管理的综合系统,形成一个供给的综合系统。这样才能通过城市公厕的强化管理来完善城市环境工作的合理安排,无论从资金还是合理规划安排以及政府投入和公共管理相互结合使相关的居民意识到公共产品给社会和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利益,同时开动公厕保障服务对于公厕的设计以及后备管理都要加强对于公厕的环保化设计以及保护环境的设计都是重要的,公厕免费服务完全体现了国家社会的服务和保障以及体现了社会的公益性,加强了社会规划管理体制,城市公厕的设计和管理对于城市环境工作的发展和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胥传阳,顾承华.公厕管理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第5篇:城市管理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问题对策综述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好坏对于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到城市规划进程的整体实施。通过对城市管理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杜绝大量不合理的现象。

一、城市管理概述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是在19世纪中后期逐步形成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此前后经过近半个世纪左右的理论探讨和初步实践才真正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在学术和社会实践领域中的地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现代建筑运动的推进下现代城市规划得到了全方位的探讨和推进,到二次大战结束后在世界范围得到了最广泛的实践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基础并在全世界的主要国家建立了各自的城市。

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当时的城市研究和科学技术方法带动下规划管理制度无论在理论基础方面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对原有的城市规划体系进行全面的更新和改进架构出当今城市规划的基本范型。

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如下:

(1)合理安排城市的居住、商业、工业等各部分的布局、用地和设施,使之各自实现其功能,互不干扰,并节约投资;

(2)有一个高效率的城市对内、对外交通系统,使所有的交通方式都获得最大的便利;

(3)使城市各个部分居住区的用地大小、日照、绿地以及商业区的停.车场和建筑间隔,都能达到最适宜的标准;

(4)提供多种类型的、能满足所有家庭需要的安全、卫生和舒适的住宅;

(5)提供在规模、位置和质量上都属于高标准的文体、教育、娱乐和其他社会服务设施;

(6)提供足够而经济的供水、排水、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

二、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层次规划研究时间较长

按照我国一些城市现行的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编制体系,由于各专业部门在规划编制时与规划部门不协调,逐渐显现出总体规划编制周期过长,难以适应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形势。同时有的城市规划内容过于全面,以致于不能把精力集中于研究城市发展的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2、规划编制速度过快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增快,规划部门在同一时期,统一标准编制的规划,难免会导致城市中所有地区的编制原则、编制方法、成果深度等过于相似,而限制了很多特殊地区的地域特色,导致规划不能因地制宜的反映出地区特色。同时,在高强度的编制任务下,由于编制周期较短,设计单位往往会出现“重经验、轻研究”以及“重形态、轻经济”的现象,只是规划无法真正的做到科学发展。

3、缺少生态设计导则的考虑

现在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思考方式过于机械,对环境的理解也是仅仅将其当做资源,没有有机地完整的加以思考。生态环境最重要的功能是承载人类、承载文化和我们的生命系统。当今,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为了使城市空间品质更加优美,各个城市也在规划编制中逐步考虑引入绿色、低碳的理念。目前天津市的规划编制中除了在中新生态城将生态技术实施导则纳入控规体系之外,其余地区尚未开展此项工作,导致生态设计导则无法法制化的开展。

4、建筑物后续管理方面有所欠缺

在城市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城市的规划管理任务繁重,但是建筑物用途管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原来在城市中心区的工业厂房项目,由于工业项目的外迁,留下的厂房由于暂时没有拆除,被包装后变成一幢幢写字楼或者商城。企业通过投机方式把土地的增值部分占为己有,既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又使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与规划用地性质不对位,留下很大的管理隐患。

三、为促进城市管理应采取的对策方法

1、树立创新意识,促进管理机制的构建

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之中,尤其是现代城市规划管理中,需要我们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能够保证多元化效益的共同实现与统一。例如,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不仅仅需要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还应当能够实现三者的统一。但是,由于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被关注的时间相对较晚,同时,我国具有着与其他国家,许多不同的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之中,要能够树立创新意识,能够以积极的心态、严谨的态度去处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之中的问题,进而能够在创新意识的指引之下,更好的促进我国特色的现代城市管理机制的构建。笔者认为要想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无论是在城市信息技术层面、城市规划管理方法、城市规划管理理念方面都需要进行积极的创新。同时,城市规划管理创新的方法以及城市新信息技术的运用都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相关法律,“以法管城,以法治城”加上正确的城市规划管理方法,才能使城市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2、拓展思路,放眼望世界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往往与所处的特定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的市场观念狭窄的城镇市场发育往往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这直接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人员的思路、视野具有着较大的差异。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城市的不断的扩大与集中,如果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够积极的拓展自己的管理思路、放眼外界,则增多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规划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

面对城市快速发展和变迁的节奏,为了准确进行规划布局,为了更加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发挥了规划的服务引领作用,要全面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为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工作水平,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在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中,找准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

4、提升公众参与度

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之中,笔者认为应当提升公众的参与程度具有着重要意义。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相关制度进行溯源,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国家与地区对于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制度并不鲜见。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和结果直接体现公众的利益。这城市规划所决定的。例如,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公众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具有着紧密联系,城市规划应当是城市公众意识的综合体现,因此,城市规划也应当是大部分人的价值观的整体体现。另外,众所周知,城市规划是对特定资源进行再分配的过程,而这部分资源的分配公众有权也应当积极参与。如果公众不能提升公众的参与程度,则以政府意志为代表的规划很可能具有一定的不公平性,进而容易激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我们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过程之中,要能够充分的考虑到公众的参与度,这也是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水平更加“亲民”,更好的构建和谐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四、结语

城市是在一定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与地理环境中,在对应于一定现实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而形成的。因此规划管理体制及其内涵就必须与城市自身的社会条件、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物质生产方式的具体条件相结合。作为一名城市的建设者,一方面我们面临着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现实的挑战。我国的城市的规划管理必须在借鉴国内、外各地区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结合考虑城市的实际条件,总结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王嘉.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装饰(理论)2011(05).

第6篇:城市管理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城市公园 , 园林,管理 , 问题 , 策略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city's urban construction process has been accelerating gradually, and expansion of the size of the cit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urban landscape management face more and more new topic. This article mainly targeted urban park garde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stud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y.

Key words: the city park, garden, management, problem,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的思考也在升华,城市作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其抗外界干扰和自我维持能力主要来自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应。目前市政园林的功能也正从传统的美化、观赏、休憩、防护等方面逐渐向自然景观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综合过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社会共识和人们追求的目标。

城市公园园林工程的项目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市政园林工程往往工期很紧,需要在短时间内调配大量的资源,与其他工程协调完成,这样很难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艺术效果。如何适应目前公园园林工程特点,在项目控制方面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成为公园建设者面临的紧迫问题。

1城市公园园林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公园园林主要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求,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城市公园园林是为大众服务的,具有公益性。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休息及其他活动的场所,也为人们了解社会、认识自然、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种种方便。因此城市园林不仅美化城市面貌,更重要的是体现出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以及提高城市居民舒适度等功效,所以说城市园林绿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因此,无论在国内或国外,加强对城市公园园林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2 市政公园园林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在城市公园园林管理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阻碍了城市公园园林发展进度,以及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城市公园园林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公园园林规划管理不足

目前,在编制城市园林规划工作时,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园林事业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不协调,公园规划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需求。

2.2 公园园林绿化系统缺乏一体化

长期以来,许多城市公园的绿地规划只注重围绕城市中心做文章,市内绿化、公园绿化局部成为刻意追求的对象,而忽视了郊区、干道和河道绿化,未能按板块、廊道、基质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造成绿化的范围和区域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2.3 公园经济绿地和健康绿地还有所缺陷

在城市公园的绿地类型中,占绿地面积比例较大的有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街头绿地等, 虽然这些绿地在提高环境质量上具有很大的生态效益,但往往忽视绿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 公园绿地法规不健全, 执法不严格

目前城市公园中绿地的法规条例不健全,执法不严格,在土地的租赁、旧区改造及单位建设项目的审批中,法定的绿地规划控制指标没有经绿化主管部门审核,项目完成没有严格科学的验收制度,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造成该建绿地的少建、缓建,甚至停建,建好的绿地又常以各种借口遭到任意破坏。

3 提高城市公园园林管理的策略

3.1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的整体规划

城市公园规划要在大量科研分析和相应技术的基础上,使园林在整个城市拥有合理的分布和均衡的比例,形成园林绿地系统,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2合理与科学地规划好公园园林项目

公园绿化单位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施工。园林规划设计时,应严格执行各类绿地的规范。各类绿地规范是园林工作者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经验总结,所以在园林规划设计时,尤其要对规范条文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认真体会,确保园林规划设计的艺术效果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充分体现。而绿化施工单位在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施工时,既要充分领会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又要兼顾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考虑到绿化带的整齐统一,在满足改善道路环境,增加景观,利于行车安全的基础上,留不为人注意的40~50cm宽的小口,既减少人为破坏,又利于行人和绿化管养员通过。

3.3公园绿化规划与布置要突出特色

城市园林绿化要具备本市的特色,可体现在整体或局部,才能显示出各城市的不同风貌,发挥出各自的特有功能,具有识别性。

要根据城市公园的施工条件、项目的轻重缓急,制订长远目标,作出近期安排,使规划能逐步而连续地得到实施。比如一些老城区人口集中稠密,绿地少,可先安排拆除建筑物作为绿地基地,扩大绿地覆盖面,再逐步提高绿化质量与绿化水平,向花园式城市发展。

在城市公园园林管理中,不仅应建设节水型园林,除选用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外,还应逐步淘汰落后的灌溉方式,推广先进的园林节水灌溉技术。如适用于花坛草坪地被和温室的微喷灌,适用于绿地绿化带植物养护的滴灌,在树木根部盘绕穿孔输水软管等,还可将施肥和用药进行结合。这种将水、肥、药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不仅节约了大量资源,而且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这些灌溉技术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其显著的节水省工效果很快就会显现出来。

3.4 运用现代化的公园园林管理技术

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效益,为适应现代园林快速发展的需要,应在管理的手段上不断探索和创新。首先应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设立相关的网站,开通信息平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加信息政策的透明度。更有利于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工作,建立健康的市场行业秩序。

其次还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加强管理,例如: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城市公园园林的绿化情况进行监控,以科学的养护方式,养护好现有的大树、古树,延长树木的生长寿命,大树、古树的养护管理要针对当前城市绿化植物生长立地条件不断恶化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和采用改善大树、古树生长立地条件的措施,如采用透气透水铺装、透气透水管、土壤监测、植物保护等科学有效的养护管理技术及方法,保证大树、古树正常良好的生长态势。就能扩大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就是最大意义上的节约。

3.5增强公民对公园园林的生态保护意识

增强生态意识并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在我国各城市中,城市公园园林绿地还没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城市园林绿化和经济建设发生冲突时,往往以牺牲绿地为结局。有些城市中,侵占、破坏城市公园园林绿地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与缺乏生态意识和法制不够健全密切相关。公园绿化规划要适应市民的认同感,市民对自己生活环境产生拥有感,可能是个人的或群体的,它能激发人们对环境的爱护和关心;公园应成为市民扩大视野、聚会交往、吸收知识的场所,具有文化特征,能自我展示、令人兴奋、流连忘返;实行社区公共生活,以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培养人们忍耐、公正、守法和民主意识,为公共生活创造良好的场所环境。城市建设者和生态学家应广泛宣传生态意识,使公众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根源上抑制侵占绿地现象的发生。另外,要尽快完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有关法律制度,并严格执行。

3.6加强城市园林市场管理机制

市场经济的大潮在冲击各个领域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园林事业的发展。面对不断增加的园林项目,不断增多的园林企业、不断变化的园林市场,园林只有适应市场,进入市场。只有逐步建立市场管理、招投标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监理等中介机构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我市已建立了这样一些中介机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现行的招投标模式出现了串标、漏标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通过不断的完善,加以改进,才能更好更公平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能使市场更健康更有序地发展。

城市公园园林管理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卫生、优美、有特色的城市环境,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振兴。

参考文献

[1]陈自新.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园林,1998(5)

第7篇:城市管理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环境卫生管理;问题;对策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工作环境,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就是维护城市无形资产,抓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不是搞形象工程,而是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民心工程”。随着城市建没的快速发展,中小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环卫管理体制不顺。中小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大部分采用三级管理体制,环卫部门负责大街主路的环境卫生管理,街道办事处负责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管理,居民委员会负责小区的环境卫生管理。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中小城市发展的要求。

(2)市民环卫意识有待提高。当前,由于城区市民的文明程度高低不同,公共卫生意识不强,占道经营、探头经商、流动销售、乱设摊点、乱扔垃圾、乱贴乱画,楼前楼后乱搭乱挂等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大型市场、偏僻巷道、车站更为突出;损坏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居民的身心健康。

(3)环卫管理责任不明。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拓展,在管理体制和管理职能上市、区、街之间交叉重叠和管理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在一些公共地段的管理上,责任不明,相互推诿,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和居民工作生活。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或多或少存在,就近倾倒和乱倒问题比较突出,给城区环境卫生造成不良影响,并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不适应。

(4)城市规划不合理。大部分中小城市在旧城改造后和新区建设时,环卫基础设施没有同时规划建设,造成选址难、建设难。已经建成的设施既不配套,分布又不合理。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和利益驱动,原有的公厕改装成了门店,城区公共厕所少。露天垃圾站点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外,晴天灰尘飞扬,雨天污水遍地,影响市容观瞻。

(5)环卫队伍发展不平衡。大部分中小城市大街主路由环卫部门专业队伍管理,在管理上质量标准、要求、考核等方面比较完善规范。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清扫保洁队伍,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人力不足,投入不足,设施不足,致使背街小巷脏、乱、差的问题比较严重,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

2 解决对策

(1)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单靠一两个部门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在环卫管理中,要注重加大协调力度,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可由政府出面,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监察网络,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和下发相关文件,按规定吸收相关单位的环卫保洁资金,统一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实行无缝隙保洁,责任清,任务明,减少漏洞,提高保洁管理水平,力促城市清洁卫生。

(2)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巩固环境卫生管理成果,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关键在于市民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一是要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利用广播电视、开辟专题宣传栏目、加强街头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形成大范围、高频率舆论宣传声势;二是积极开展创建“红领巾义务监督岗”、“老年志愿者监督岗”、“社区文明监督员”等活动;三是坚持创建行动与宣传教育紧密联系,继续开展城市“万人保洁”活动;四是从学生抓起,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开设“做文明市民”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的画廊、公示板等载体,宣传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强化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3)明确职能职责,建立环境卫生区域管理责任制。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必须根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划清管辖区域,明确责任,环境卫生要集中管理。一个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乡接合部的环境卫生,由环卫部门一家管理,责无旁贷,出现问题也应由环卫部门负责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杜绝推诿扯皮现象,才能彻底根治城市“脏、乱、差”。街道办组织社区居委会划定辖区内街小巷、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的卫生责任区,各部门、单位与街道办签订责任书,加强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作用,提高内街小巷、社区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水平;环境公司负责主要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改革作业方法,切实控制道路扬尘,提高保洁质量。

(4)加大协管力度。在环卫管理中,要注重加大协调力度,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一是建立疏堵结合机制,整顿市容市貌。对违规违章临时建设物要一律拆除;对乱贴乱挂、乱写乱画等影响市容环境的行为要及时遏制;对店前名称广告和户外广告要规范,统一制订标准。二是建立建管并用机制,整顿流动市场。对街头市场、马路市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整顿,有店的必须坐商归店,无店的个体经营户和个体摊贩必须进入市场,或按指定的地点进行交易,严禁出店经营、乱摆摊点、游散经营。三是建立封闭管理机制,整顿施工场地。所有临街的建筑工地都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实行封闭作业,所有的建筑材料不准堆放在临街面。各施工单位在办理建设手续前,必须签订建筑垃圾卫生的清运管理合同,并缴纳保证金。四是建立齐抓共管机制,整顿环境卫生。狠抓文明创建活动,搞好各单位机关卫生、家庭卫生的管理工作。

(5)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工作。目前我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部分生活垃圾被直接填埋和处置,不仅生活垃圾中可利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基至成为疫病传播的发源地。因此,要把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纳入循环经济轨道,针对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问题,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按照密度要求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摆放垃圾箱(桶),根据不同情况建设小型中转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输和处理。实行城乡生活垃圾统一处置,逐步把城乡结合部农村环境卫生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加大对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容器购置投资力度,村村设置垃圾箱或小型中转站,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全力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转变垃圾末端处理为从源头抓起的全过程整治的认识,使之达到资源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目的。

总之,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关系到人民的安康乐业,要针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创建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的形象与品位。

参考文献

[1]黄勤民;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 2009,(02)

第8篇:城市管理的问题范文

论文摘要:城市规划管理作为一项基础重点建设项目,其性质和程度不仅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而且对于协调城市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新问题也不断涌现,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甚至违法现象。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管理意义的阐述,分析了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意义

城市规划管理就是包括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总称。是根据《城乡规划法》和已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实施行政审查、批准、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城市规划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否符合已批准的规划,以及城市内的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许可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的行政管理活动。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主要是组织城市规划的编制,征求并综合协调各方面的意见,规划成果的质量把关、申报和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主要是对城市规划文件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主要包括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等。城市规划管理直接关系着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实施,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技术行政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年加快,城市的规划逐渐偏离了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转而趋向于科技和经济两个方向,城市中发展着的群体开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能完全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必须组织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才能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监督和管理。

二、城市规划管理遇到的问题

1. 城市规划结构不合理,土地使用效率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政府由于过度注重城市的经济形象,都将大部分财力投向了可获得较大收益的工业用地,而公共绿地及公共配套设施所占金额投入比例却相对偏低。政府过分追求超宽马路、超大商业化时代广场,一味的注重本城形象工程,而忽略基础环境设施的建设和质量的提高。然而从城市路网总体结构上来看,如果主次干道与支路的比例失调,路网结构不合理,极容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同时,由于城市和镇村的各自为政,土地利用散乱无序,土地开发呈粗放式经营状态,土地利用率低,也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日益严重。

2. 处罚标准偏低,达不到应有的惩戒目的

《城乡建设规划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处罚力度明显偏低,处罚上限太低,特别是对商品住宅项目而言,即使以最高额度进行处罚,开发商大多还是有利可图的。因此在制定具体处罚标准时,应当减小弹性幅度,以利于执法部门依法行政。

3.依法实施城市规划管理的力度不够

在我国,由于城市化发展迅速,各省市的城市范围逐步扩大,近郊的一些农村也纷纷并入城市规划。然而这部分城郊结合部的居民规划法制意识薄弱,加上基本上失去了土地,工作也很难落实,大多依靠出租房屋来维持生活。因此,近年来,这部分人违反规划抢建房屋、擅自搭设建筑物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情况非常严重。而政府对这些违法行为又处罚偏软,光靠宣传教育,往往只是采取罚款的方式,并未起到实际效果,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城市规划管理缺乏公众监督。

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管理的规划决策,往往只有领导者才是管理的“决策者”,规划决策权集中仅仅在书记、市长、四套班子及几个规划专家手上,所谓的决策本质上就是少数人闭门造车式的产物。规划师和公众反而只是决策的执行人和贯彻人。因此地方政府和部门规划的决策权过大,对行政审批缺乏约束制度和监督机制,也造成了城市规划管理的薄弱。

三、城市规划管理的解决措施

1. 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详细体系

实现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两者的总体规划,使两者合一,尽快实现“一张规划图、城乡全覆盖”的目标。根据各省市的建设要求统筹编制好总体规划目标和可操作计划,建立起市、县、镇一条线的总体规划。具体可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村镇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六大类。全面推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单元化管理,严格按照统筹规划确定城乡边界,避免出现边界重复或不重合情况的发生。

2. 加强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群众的守法意识

首先,由政府开办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对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他们对贯彻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使之在城市规划等决策和处理违法建设问题时能严格依法办事,避免违法事件的发生,确保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其次,采取多种渠道向广大市民宣传规划的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在自身的利益受到不法开发商侵犯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用正确的途径解决问题。

3. 将权利集中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要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规划编制权和规划管理权必须集中在市一级的权威部门,实行垂直一体化管理。只有市一级规划局才能授权个人建房规划管理审批权和限额面积之内的建筑工程规划审批权,以及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章法,按章执法,秉公办事。

4. 建立规划委员会,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

为了实现科学有效的城市区域管治,应当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共同决策或参与决策规划事务,实现对城市的科学治理。委员会体现了科学性和民主性的原则,由政府设立,由公务员和非公务员组成,其中非公务员人数应多于公务员人数,总人数应为单数,应是城市规划的决策机构。建立有效的城市规划监督机制,通过上级政府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依据法律法规对规划项目实施事前、事中监督,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行为。这样有利于强化层级监督,防止由于权力集中导致错误决策的发生。

四、总结

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的同时,当前城市规划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城市发展的龙头。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虽然现在城市规划管理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是只要通过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等城市规划管理的实施。对城市规划的制度和方法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努力完善和创新,就有可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邱永乐. 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J]. 山西建筑,2008(09)

第9篇:城市管理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问题;策略

城市规划管理作为一项协调城市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的一种类型,具体而言,是指对一个城市的规划编制、规划许可、以及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许可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的行政管理工作,城市规划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实施。从其管理对象来看,城市规划管理主要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社会公共资源为主要对象。从其管理范围来看,其包括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管理、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的管理等。城市规划管理具体是指城市政府依据相关法规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等等。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对于城市规划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与之相矛盾的是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城市规划结构不合理、用地效率低大多数城市更注重经济的增长、 而忽视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表现在工业用地比例偏高,公共绿地及公共配套设施用地比例偏低;过分追求超大马路、大广场,在城市路网结构中,主次干道的比例偏高,支路严重不足,路网结构不合理,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同时,由于城乡体制的制约使城市和镇村各自为政,土地利用呈现散乱、无序的状态,土地开发处于粗放式经营状态,土地利用率低,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其次,规划编制主体多,规划区重叠从的规划结构来看: 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城市总体规划下一层次是分区规划,再由分区规划具体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原则上,上级规划划定的规划区包括下级规划时,下级规划不再重新划定。 但由于现行规划管理的体制尚不统一,市、区、镇各级均可设规划管理部门,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很难避免。 城市和建制镇需要编制城市规划,集镇和村庄需要编制村镇规划,所以市、镇、集镇和村庄均在编制不同的规划,再加上各类园区,产生了各个层次规划之间的矛盾。 各编制主体各自编制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的分区规划在规划边界、基础设施配套、道路交通、生态廊道控制等方面存在矛盾, 导致总体规划意图难以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具体落实。

第三,缺乏公众参与。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政治民主化的趋势,政府开始给予公众参加城市规划的权利,并将这种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然而,我国原来的城市规划法规,对公众参与规划的对象、机构、内容、程序、深度、职责、权利、义务和监督保障等体制和机制,均无明文规定,使得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由上所述,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

首先,以《城乡规划法》为中心和基本依据,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国家制定《城乡规划法》的目的在于依靠法律的权威,运用法律手段,保证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城市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城市的结构和功能日趋多样化,城市各项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关系日趋复杂,城市土地各项建设活动日趋频繁。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职能,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都必须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遵循统一的行为规范准则,才能够保证城市合理发展和协调运转。这就需要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的法定要求和规定来约束城乡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行为和管理行为。

其次,设计有效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要使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遵循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的客观规律,就必须按照科学的审批管理程序来进行。也就是要求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使用土地和各种建设活动,都必须依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经过申请、审查、征询有关部门意见、报批、核发有关法律性凭证和批后管理等必要的环节来进行,否则就是违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审批工作中的随意性,切实制止各种不按科学程序进行审批的越权和的行为发生。对于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都要严格依照《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规划管理。也就是要以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和有关的城市规划管理法则为依据,防止和抵制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行为,对一切违背城市规划和有关城市规划管理法则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应负的法律责任。

第三,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在我国,规划常常仅限于政府和专家之间的交流,普通大众对规划缺乏应有的了解,也缺少对规划的支持和参与,致使随意更改规划、规划服从项目的情况时有发生。城市社会的主体是居民,城市文明的主要创造者和享受者自然也是广大市民百姓。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只有居民的直接参与和管理,才能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感,才能有效地整合与发挥城市自身的各种资源。从这个意义_匕来说,居民的社会参与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离开了居民的积极参与,就没有真正的或完整意义上的都市文明进步。换句话说,没有大多数居民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城市现代化的内在发展,就可能出现“有增长(有建设)无发展”的局面。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既是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也能够使公众更易理解和认同城市规划的意图,顺利地实施城市规划。目前,海市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己经通过政务公开、规划网站等途径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城市规划,但是让公众真正参与到城市规划管理中来,除了行政许听证外暂无其他方式。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向美国、法国等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做法较好的国家学习,拓宽公众参与的途径,让市民更多地参与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之中的相关问题的更好解决。

参考文献

[1]薛刚,张明远.谈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5) .

[2]方华,唐良云. 浅析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 20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