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对文物保护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物保护新招
“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可从以下方面实施。
首先,将以众筹的方式实现文物的修复。以文物建筑传统村落为例,一般而言,传统村落的修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互联网众筹的方式不仅能够缓解修缮的资金压力,而且聚集了金融、文化、政策、农业、保护、建筑、生态和互联网等多领域的专家,还可以吸引一批驻村创客。他们作为村落的“股东”,积极参与各项专家测绘、设计研发、村民培训等一系列行动,并通过社交网络将其宣传出去,让古村落焕发出新生机。
其次,博物馆的数字化。毫无疑问,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文物的场所,而数字博物馆则是互联网与传统博物馆的“联姻”,是博物馆职能的延伸和拓展。将文物“搬”入数字博物馆,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人流压力,避免观赏引起的文物磨损,而且能通过与古建筑、文物藏品亲密交互为游客带来比参观实物更丰富有趣的观赏体验。在数字博物馆中,文物可以通过标签来向参观者“自我介绍”。越来越多的实体展馆、展厅利用数字技术为文物制作了属于它们自己的二维码标识。只要用手机轻轻一扫二维码标签,文物的历史变迁和相关知识就会显示在手机里。有了这位“数字讲解员”,参观者不仅不再需要导游现场解说,而且还可以把文物的历史故事带回家慢慢欣赏和分享。
最后,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推广和宣传。要使文物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不能仅靠传统说教。例如,在视频网站获百万点击量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引导观念的成功范例。通过观看纪录片,观众认识了文物修复师这个群体,也对文物有了更多直接、感性的认知,而这无疑会在更大程度上让更多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更多人对文物感兴趣,文物保护的前景将会更加光明。此外,《经济》杂志《地平线》系列报道中,对文物修复师的深入访谈经过经济网和官方微信的传播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互联网”并非简单叠加
可以看出,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科技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文物保护的管理运营、公众服务、陈列展示、藏品保管、安全保卫等工作都因为网络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数字敦煌、数字颐和园等资源库,还是通过文物的三维数据扫描和结构分析等建立的文物信息采集大数据;无论是网上数字博物馆的建立,还是博物馆微博、APP、微信公众号等的创建;无论是网上预约订票系统,还是物联网框架下从藏品保存环境到观众参观的动态监测等,都是博物馆紧密联系社会,不断走向大众,满足观众需求的举措。
但是“互联网+”的展示思路,并不仅仅意味着拍一部陈列展览的宣传片或者开启一个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而是让博物馆通过科技支撑更好地开启社会服务的技术路径。因此,与其说是“互联网+博物馆”不如说是“博物馆+互联网”,或者是将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融入博物馆的各个岗位。
具体该如何实施?国家文物局科技司的李娟向《经济》记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是网络化。基层博物馆尤其是市县级博物馆,首先应做好博物馆及其相关内容的网络化,应该有自己的网站或者APP等对外宣传平台,让观众在网络上能看到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对外开放时间等基本信息和博物馆开展的各项活动。综合性博物馆应该承担起展示当地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祠堂的作用,将市(县)域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博管理机构、当地优秀历史文化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情况告知受众。
其次是数字化。中大型博物馆,省、市级博物馆或者专题类博物馆,应该做好博物馆管理、建筑、陈列、藏品的数字化工作。在藏品管理方面,可以在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建设和可移动文物普查电子数据基础上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藏品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博物馆陈列展示方面,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关注、二维码语音导览、文物三维数字展示、AR全景虚拟展示等方式,达到陈列展览趣味性与科技性的结合。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壁画、帝王陵墓等专题类博物馆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原貌进行图像、视频、音频等数字化复原展示。李娟表示,她在参观部分博物馆时发现,二维码扫描的语音导览方式多为年轻人所青睐,但有的博物馆与公司合作设计的二维码,扫描之后却是设计公司的公众号而非博物馆的公众号,这就没有起到长期宣传博物馆的效果。
最后是智能化。省级博物馆或者有条件的博物馆,应该在已有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技术,利用二维码、RFID、GPS、GIS技术等科技手段,实现博物馆库房与展厅、博物馆观众与工作人员、人与物之间的智能化管理,构建智慧博物馆体系。如由秦始皇陵博物院牵头实施的“博物馆公共安全管理与服务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是目前国家科技惠民计划中唯一一个支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项目,它将通过网络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视频采集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库技术、大数据聚合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混合定位技术等技术与服务的应用,搭建陕西智慧文博云平台,研发出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子系统、文物本体监测子系统、文物及资产管理子系统、人员行为管理子系统、观众导览服务子系统于一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综合应用系统。
打开新思路
“互联网+”不仅可以应用在博物馆,更能以小见大,将其作用发挥在更广阔的领域。全国首家“互联网+智慧景区”龙门石窟就是一例。
龙门石窟是我国首家推行“互联网+”的旅游景区,从购票到检票、参观,景区各项旅游服务都实现了网上网下互动。《经济》记者电话采访了龙门石窟的景区工作人员王栋,他介绍道,2016年是龙门景区与“互联网+”牵手后迎来的第一个年头,景点运作至今,口碑良好。“在各个洞窟景点前,游客不仅可以通过手机享受优质的导游讲解服务,还可以在手机上查看3D图像,洞窟内的角角落落尽收眼底,给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听旅游盛宴。”王栋表示,用手机扫一下景区中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很多历史故事,既不需要让游客挤在导游四周,也让景区免受了嘈杂之苦。
可以看出,龙门石窟作为传统历史文化景区,通过与互联网融合,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活化”洛阳历史,为游客带来全新旅游体验,符合新常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此外,它以“互联网+”为契机,在内部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产业运营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提升,拉长了旅游链条,塑造了全新的品牌形象。
【关键词】数字图像;文物保护;虚拟修复;计算机技术
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目前,数字图像随处可见,随着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等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体被转化为数字图像,这些图像经过计算机的加工、创造与设计,最后在多种媒体上展示给人们。
同时,文物实体修复的研究和应用已经非常普遍,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产物,它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状态,是人类研究自身文化进步的宝贵遗产。
但是,经过历史的侵蚀,遗留下来的文物并不是所有的都会完整的保留下来,很大一部分信息都会在历史的冲刷中丢失。文物修复贯穿整个文物的研究和交流,经过文物修复可以满足文物研究和保护的需求,也更能满足文物观赏上的视觉要求。文物修复和图像修复存在共性,早期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的修复就是运用图像修复对文物进行还原。
当今世界,结合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可以将文物领域的修复通过计算机在电脑上实现虚拟修复。这一项应用在国内都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也将首先这一技术概念与意义,方式方法以及技术运用进行一些论述。
一、数字图像文物虚拟修复的概念和意义
“基于数字图像修复技术的文物虚拟修复技术就是针对文物数字图像损失和损坏的部分,利用现存的图像信息,按照一定规则对其进行修补,其目的是恢复已有信息损的图像,使修补后的数字图像接近或者达到原图视觉效果”。[1]我们没有足够的信息能够保证被损毁的部分能够被完整的正确的修复,只能从人类心理这一角度进行完善,提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来处理这个问题。
在文物领域,由于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出土时期的文物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物理或者化学上的反应,致使文物无法完整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文物的缺失和不完整,极大的影响了文物的交流和欣赏。长期以来,文物的修复都是通过文物工作者手工操作进行,清洗、补色等方式对损毁的文物进行修复,尽力使文物能够以完整的效果展示在大家面前。富有经验的修复师经过手工操作,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感知力对实体进行处理,这种修复方式,文物修复结果一旦完成就基本无法再次修改,正如文艺复兴时期修复美术作品一样,稍有疏忽,这些珍贵的文物丧失巨大的收藏价值,因而这种方式存在巨大的风险。
同时,修复师的个人素养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修复师对每一个文物在认知上肯定都会有一定的禅意,因此不同的修复师处理的结果也就会造成文物复原结果上的差异。因此,数字图像文物虚拟修复将极大改变这种状况,借助计算机这一强大的工具,对待修复的文物进行客观评估,对已经数字化的文物进行虚拟的修复,这样可以快速的提出文物修复处理办法,极大的缩短了文物修复的周期,很大程度上预防了修复过程中对文物造成的伤害,尽可能的向人们展示文物的原本面貌。
二、数字图像修复在文物保护中的历史和方法
图像修复技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开始使用这一艺术方式,这一技艺为图像处理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当时,人们的手法相对简单,为了已经丢失的或者笨哦损坏的美术作品得以还原,或者保持作品的整体效果,当时的艺术家门凭借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倾尽自己所学的各种技艺,来填补损坏的部分,使作品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文艺复兴时期的图像恢复对象并不是数字图像,他们没有备份,没有撤销,一旦有所疏漏就会使非常珍贵的艺术品得到极大的损坏,限于技术水平的障碍,当时的这种操作具有极大的风险。
早期的图像修复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具有不可逆性,同时在针对实体的操作又是完全手工操作,因而来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分厂丰富的专业技术,才能保证原有的作品不至于得到致命的损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在开展空间项目的时候,恶劣的成像环境,仪器巨大的振动,飞行器的不稳定使成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在当时的有限的技术条件下,轻微的损坏都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个时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修复技术也就应用而生。为此,美国和前苏联的许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针对图像的还原问题展开了探讨和研究,推动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
“由于Internet网络的诞生,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的出现,使得数字照片的数量急剧增加,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软件能自动改进他们的照片”[2]。近几年随着数字图像修复技术的发展,一些成熟的技术也逐渐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在文物信息缺失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图像修复自身的特点,我们将由易到难,逐步完成对文物的修复。
我们首先将运用数字图像采集技术对文物进行基本的分类,完成对各类文物的采集,做成文物最原始的的数字图像。然后,对文物的数字图像中缺失部分进分来,针对不同的种类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修复技术来完成数字图像的修复。
接下来,我们将运用数字图像修复算法进行文物虚拟修复实验,以其最大程度的还原文物原貌,找回文物所丢失的信息,使文物在交流中展现出最大的价值。最后我们还将对文物虚拟修复效果进行评估,讨论数字修复后的效果,以便更好的完成对文物实体的修复。
三、数字图像修复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
古代人类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些物质材料的丰富性形成了现在复杂而多样的文物形态,金属、泥塑、纸质、木竹,不同的物质材料构成了不同的物质呈现方式,经过各种条件的损毁,不同的文物更是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保存下来。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问题,运用数字图像修复方式都可以完成对这些缺失文物的修复。我们可以将文物进行分类,再将缺失部分进行分类,从数字的角度对文物伤害的大小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复。
“一类是基于变分PDE(偏微分方程)模型的算法,这种模型对于破损尺度较小、图像内容有光线延伸的图像,修复效果好,而且修复效率高。另一类是基于样本的图像修复算法,它是基于文理合成算法模型的延伸,对于大块丢失的图像修复效果自然”[3]。在文物修复中,当已经存在的信息不能很好的判断缺失部分,不能够充分的判断出缺失部分的内容时,我们也不能认为的主观去完成这一部分的修复。计算机的虚拟修复就是如此,修复过程中,必须由人给计算机指示,标记处破损文物所需要修复的部位,对于不能判断的则不需要进行标记,这样就避免了计算机会错误的进行修复。
四、结语
数字图像技术是一门应用型非常强的一门前沿学科,在很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虽然技术已经得到发展,但在当前,这项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还并未非常完善,在不少方面还存在着进步的地方。
例如,文物修复时,文物修复后的效果图我们是看不到的,如果能够在修复前看到这一效果图,将会极大的促进文物修复师工作技能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这一前沿科技可以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强化自己的功能,满足文物保护的各项需求,为人民呈现更具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
参考文献
[1]王展.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在文物领域的应用展望[J].文博,2012(3).
(历史博物馆,江苏 南京 210001)お
摘 要: 本文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对堂子街壁画艺术馆建设中壁画保护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理念梳理和实践探讨,冀以在尊重独特性和探索普适性的交融中,有效保护珍贵文物,合理利用文化资源。
す丶词: 壁画;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中图分类号:J20-05,TU87文献标识码:A
Thoughts on Relevant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Fresco in Tangzijie
MAO Xiao-ling,WANG Guo-xiuお
南京堂子街108号的五进古建筑内有18幅题材新颖、构思巧妙、设色工巧的壁画,是南京地区保存现状最好、数量最多的壁画,也是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存世不多的文物,其丽辉煌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光彩夺目的一页,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研究和艺术价值。而作为壁画载体的古建筑,在前期是总理朝政的东王杨秀清属官的衙署,后期为某小王的王府,布局有序、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同样承载着那段人类历史上的真实记忆。壁画和王府古建筑,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定时代的价值观、艺术观和风土人情,对史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拓展以及实物的佐证、资料的补充都十分有益。
随着文化多样性带来遗产保护哲学多元化的发展,如何在堂子街壁画艺术馆的建设中,尊重壁画与古建的独特性,探索普适性的理论和实践,以合理有效地保护壁画和古建筑,挖掘文物的珍贵价值,并充分发挥艺术馆的多重功能,都有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就涉及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部分论题略作粗浅的探讨。
一、壁画、古建的科学修复与原真性
壁画和古建筑迄今已有150余年。由于江南地区雨水丰沛,作为壁画载体的建筑年久失修,壁画常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而南京的酷暑寒冬也使壁画经受着温差考验,空气污染、雨水侵蚀、可溶性盐析出、自然风化以及生物侵蚀,昔日色彩绚丽的壁画已多处出现霉变、粉化、空鼓、开裂等病害,木板壁画也出现了颜料层龟裂、起翘、脱落、变色等残损。现存的古建筑同样是日益不堪岁月的消磨,除中轴线前两进保存有壁画而维护尚好外,其余院落由于年久失修,结构破损,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虽然自1952年发现以来,各级政府多次拨款加以维护、修缮,但壁画和古建的现状都不容乐观。
毋庸置疑,任何文物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朝着损毁的方向发展。在壁画艺术馆的建设中,壁画和古建筑作为独一无二的历史遗存,对其进行科学保护和修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知道,文物古迹保护的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与之密切相关的就是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作为遗产保护的灵魂,原真性既是遗产保护的对象,也是衡量遗产保护质量的标尺,直接决定着文化遗产所表征的“文化身份”。
如何在保护和修复中保持壁画和古建筑的原真性?
首先,要遵循在尊重历史遗物原有状态、风格前提下对文物进行修复保护的原则。这其中的原有状态是体现历史延续和变迁的真实“原状”,而非文物古迹完整的“原状”。此外,文物的原状还涵盖着从形态到地点,物质到非物质,本体到时空联系,价值到功能等广泛的文化人类学范畴,并且相关的认识仍在发展中。
其次,原真性作为遗产保护技术的理论基石,其概念源起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最重要的应用也首先是指导这一实践,因此,在理解与运用上离不开技术层面,涉及保护技术类型以及保护方案选择等。
一方面,遗产的知识层面原真性信息是一切保护技术实施的基础。要使用先进仪器和设备,对壁画的材料成分、结构、性质,材料的老化机理、规律,温湿度、光辐射、空气污染、有害微生物、地质环境等进行分析、检测;以详细的文字和照相,记录文物的大小、尺寸、质地、损伤状况、微观构造、原有修复状况等,并尽量做到分析结果的数据化和图像化。对古建的基础构造和垒砌形式,斗、梁架等大木构件的墩接,椽飞、望板的间距与铺钉方法,以及勾栏、门窗、天花的形状、规格、图案、线角等,也都要有全面、真实的信息反映。然后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文物本体对象的不同,编制详细的可行性保护方案。
另一方面,壁画依托于古建存在的特殊性对壁画物质层面原真性信息的切实保护有更为具体和实际的要求。要制订严密而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古建维修之前,要对壁画表面进行清洗和加固,支搭壁画保护架木,覆盖架板、篷布等防护层,拴绑牢固,钉压坚实,上下留通风孔,做到防砸、防压、防雨、防风、防潮。如遇风雨或震动,要及时检修与纠正。
再者,具体修复时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也是保持文物原真性的关键:其一,做到最小干预。在壁画加固、清洗、修复的基础上,不刻意去弥补表面的残缺,只将附加部分用于最有必要补全之处,以免造成历史赝品。对于古建,尽可能保留原件及原有结构部分,并按照原物的艺术风格、形式进行相邻部分的修复。正如2007年5月通过的《北京文件》所倡导:材料和结构的替换或更新应保持合理的最小的程度。其二,补全所采用的材料与工艺最好是原材料、原工艺,但要做到可辨别哪些是原始保留部分,哪些是后补部分,达到“远看一致,近观有别”的效果。其三,修复后的文物具有再修理的可能性,即可逆性。因为若干年后,为更有效地长久保存文物,必然要对已修复但效果不是最理想的部分,代之以新材料和新技术。而有的虽然效果较好,一旦老化,也必须重新处理。因此,无论处理方法还是选材都要充分考虑可逆性。其四,补全材料与文物原材料在物理、化学等性能上必须相接近、可兼容,具有安全性、持久性和抗老化性,不会造成新的损害。
最后,要通过文字和图像记录建立修复日志,将每一阶段及所使用的材料、方法记录归档,保存与文物有关的一切原真信息和资料。在修复完成后,将调查报告、修复方案、修复日志综合整理,形成修复报告书,并建立档案,对今后的研究和再修复起指导作用。
二、壁画、古建的内外环境营造与整体性
任何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有自身存在的适宜环境,还有与文物遗存共同存在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文物依赖于周边环境而存在,体现了东方哲学讲求和谐的思想,也代表了中国文物保护的一贯原则,具体表现就是把文物及其周边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来保护。因此,对壁画进行保护,不仅要通过科学观测和研究创造良好的可调控环境来保护它的本质,还要保护它的周围,包括整体建筑格局、空间形态、历史名称、标志物等重要肌理,尺度、风格、色调、装饰等风貌基调,甚至延续到其间的名人、名事等非物质文化内涵。
1、文物保护小环境的调控和监测
文物都有相对来说最合适的保存环境,壁画由于客观存在的空间、自身内在的特质等多重因素,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对壁画保护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多学科、综合的系统研究十分必要。可以通过对环境质量评价、气体成分分析、污染源调查、小气候观测、霉变菌种分离鉴定等,探讨引起壁画病害的环境因素。在壁画修复完成后的长期保存和展示中,设立环境监测点实测馆内小环境的气象要素及温度、湿度、墙温、地温、气流等。制定和实施一些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控制相对稳定的温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控制光源,避免紫外光侵害;保持壁画地仗及其含水量的稳定;隔绝地下毛细水携带可溶盐对壁画的侵蚀;防止地震等引起壁画脱落;抑制霉菌、苔藓的生长;在观众入口处设防尘及防有害气体地带等。虽然有些环境条件存在冲突,如良好的温湿度也正好是霉菌、苔藓生长的适宜环境,这其中就更需要综合的调控与合理的防护。
日常还要做好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环境控制的管理。要预防重点区域和隐患、脆弱部分病变及新病害的发生,保证维护设施、技术设备的有效性,确保供电正常、排水通畅、防治白蚁的毒土沟有效,同时监控由于保护修复所引发的不良影响等,做到定期检查,规范记录,即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难题。
2、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营造
2005年10月21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西安宣言》,建议世界各国加强对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环境是孕育文物的母体。文物的周边环境有自然与人为的,平面与立体的,动态与静态的,有形与无形的等等,与文物本体一样,他们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载体,既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风俗民情等,又记载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各种信息。
在历史环境的保护中,一方面要保持保护范围内原有建筑的风格特色,以及因特殊需要所建新建筑物在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用途等方面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另一方面是整体空间和环境的保护以及氛围营造,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在建设控制地带,要“保护文物单位的环境风貌”,“它具有时代的特点和风格,与文保单位的环境氛围基本上是协调的”。虽然由于多重原因,很多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亡羊补牢”总为时未晚,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历史环境是当代人的职责。而在有据可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历史遗存做部分适当恢复也是营造历史氛围的重要途径。另外,在城市或街区的整体规划中要充分融入文物保护的理念,以更长远的、科学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决策来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
三、壁画、古建的历史展示与可读性
博物馆是人类为保护和利用文化、自然遗产而创造的一种形式,核心功能是展示。“看”展览是公众去博物馆的基本目的或首要目的。展示也是体现遗产价值和功能的最主要方式,是遗产与社会、政治、经济联系的最重要渠道。因此,文物陈列具有可读性对发挥博物馆功能至关重要。
壁画艺术馆由于保存有珍贵的壁画和较为完整的古建,通过几种不同形式的安全有效展示,将使文物更具可读性。在新建展厅中可通过文字、图像、模型等非物质展示方式,以数字化虚拟成像为技术支撑,展示壁画的艺术魅力,使观众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了解整体而精确的壁画艺术知识,生发探索兴趣,并具有多维、立体的想象空间。在没有壁画的古建中,一方面可以确凿文献史料为依据复原当时的陈设,复制部分壁画,完整表现古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古建筑具有上层建筑和物质资料的二重性,在不损害其原有价值的前提下,也可以将部分古建作为物质资料加以利用,像乌镇的蓝印花布作坊就是典型一例。此外,可将一些已不具备原地保存条件的壁画集中于此保护,但对于这一类展示就要与壁画现场观赏同等对待了。对壁画艺术的现场观赏,其亮点在于“现场”的开放。“原物”永远比复制品具有更高的完整性和更丰富的细节。观众可以领略壁画独有的艺术魅力,感受浓郁的现场氛围,观察更多的历史文化印记。在新展厅中较全面了解壁画知识后再进行的现场观赏,虽然参观时间短,但会给观众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能收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尤为重要的是,对壁画保护内部小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干扰可以尽量减小。
不可移动的历史原物陈列,涉及作为载体的文物建筑的修缮,两者都存在着是否要“修旧如旧”这一国内外人士多年来争论和探讨的问题,也与文物的可读性紧密相关。保护文物理所当然是第一位的,但保护的意义也部分在于发挥文物的研究、教育、旅游、文化等社会价值。如何融汇文物保护基本理念进行文物修复保护与对外展示的具体实施,既要有理论的支撑,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目前业界主要做法有:一是随旧,即在不损坏文物、不改变文物原状,保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的前提下,将破了的部分修复,缺失了的重新补上,并随色做旧,使新旧部分在修缮后比较协调。二是不做旧,即缺失部分按传统工艺和材料恢复原状,但不做旧,新旧有别,有一定的反差。三是强调“保”,尽量不进行人为干预,以免大规模修缮给文物带来建设性破坏。
在壁画展示中,不同的修复方法可以增强文物的可读性,将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如壁画本体与作为载体的古建,安全最重要,应注重“保”,而不追求焕然一新;其他古建的修复则可根据不同需要和现状作不同选择,做旧的可以与复原陈设取得协调的观赏效果,不做旧也同样可以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印象,并使其心灵得以深刻而长久的文物保护理念的浸润。
四、壁画、古建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性
在文物古迹的利用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定义就是:“满足现在的需要,同时不牺牲满足下一代需要的能力”。世界各国的经验都证明:对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起决定因素的不是资金而是观念,科学的观念、决策、体制和方法是文化遗产成为一种长久资源的基本保证。
在我国很多学者做了相关BIM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例如,清华大学的张建平教授完成了“基于IFC的建筑工程4D施工管理系统”的研究,并成功地将其应用到了国家体育场等大型的项目中;另外,清华大学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了国家“十一五”项目“建筑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信息共享技术研究”和“基于BIM技术的下一代建筑工程应用软件研究”,侧重于BIM应用软件的研究,正在推出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建筑成本预测、建筑节能设计、建筑施工优化、建筑工程安全分析以及建筑工程耐久性评估等一系列应用软件[9]。在鸟巢、水立方这些近年来举国瞩目的项目上,已经运用了BIM。在水立方的设计中,设计人员用BentleyStructural和MicroStationTriForma有效实现了维伦第尔式空间梁架(Vierendeelspaceframe)的建模和计算,2005年赢得了美国建筑师学会(AIA)颁发的建筑信息模型奖。然而国人似乎更加津津乐道于这些建筑具有震撼力的表皮和外国建筑大师对中国文化的借鉴。其实,这些建筑留给中国建筑界的最大财富,可能正是信息时代以数字信息模型为基础的全新工作方式。从历史建筑的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来看,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历史建筑保护也跨入了信息时代,数字技术开始应用于建筑遗产的保护研究。信息化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激光扫描、信息化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给传统的历史建筑保护模式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10]。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数字化遗产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共同推进的目标,遗产的数字化、可视化和信息化等技术正在文博部门广泛开展。世界各国成立专门的机构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历史建筑保护研究。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动“世界的记忆”项目,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文化遗产数字化,这是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结合的关键时期。虚拟现实系统成为人们承载历史记忆的方式之一[11],1995年英国巴斯举行了虚拟遗产会议(VirtualHeritage)展示历史建筑的虚拟现实系统。1997年在芬兰的倡议下,欧盟国家就开始为信息社会“第二发展阶段”描绘蓝图,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其基本内容之一。美国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非常重视,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开展“美国记忆”项目,各方协调合作将其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源发展为数字资源库,并通过互联网向全球传播。同时一些硕博士论文和专著开展数字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理论研究,探讨信息技术对于建筑遗产的管理与运行机制[12];研究可视化等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冲击和影响[18]。同时也有一些研究是针对BIM技术在遗产保护领域的实际应用,如PrabhuVenkatesh以多伦多市区历史建筑改造为例探讨BIM技术在文物建筑整体改造过程中的实际应用[13]。Kim,J和Jeon,BH提出用BIM和参数化建模等技术复原传统的韩屋构造[14]。国内历史建筑保护与信息技术结合最早是从故宫和敦煌开始数字化遗产保护。随着GIS软件功能及GIS数据处理方法信息技术的推广,GIS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1],这些信息技术对文化遗产保护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人居环境研究中心进行了GIS技术在北京旧城保护研究。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也开展了基于GIS技术的苏州古城规划。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合作成立了GIS中心,并编制国内第一个专门用于历史街区保护的信息管理系统(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15],胡明星和董卫老师翻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理信息系统手册[16],并开展GIS应用于历史街区的现状调查、保护规划编制、保护和管理的全过程研究。武汉大学建筑系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也做了相关探索和研究,把GIS技术和历史建筑价值评估等现状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图1)。另外,有一些国内院校的硕士论文集中在数字化、GIS等技术手段与历史建筑保护的结合,研究构建古村落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17]、探讨利用GIS技术分析旧城区土地性质、面积、空间分布等变化[18]、利用现代信息技术(3S)手段构建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管理综合信息平台,通过该系统为文物日常管理、抢救性保护以及修复实施和管理监测工作提供支撑[19]。另外也有一些研究集中在根据古建筑的模式化特征,分析研究应用参数化技术的方法,尝试将参数化技术应用到古建筑的设计过程,建立古建筑的参数化模型,选用GDL(GeometricDescriptionLanguage)参数化技术研究中国古建筑大木的参数化设计[20]。以及建立参数化古建筑构件库来实现古建筑三维模型的精确重建,实现古建筑的数字化存档,为古建筑工程的复原、修复提供技术支持[21]。并探讨参数化在建立单个古建筑模型时的技术实现。计算机领域也有研究通过对实体扩展数据的研究和对ESTL文件的定义,利用面向对象技术、ObjectARX和OpenGL等开发技术,研发古建筑的三维建模组件和虚拟仿真平台[22]。在实际建造案例中,目前所能找到的将设计的具体信息公开的案例有鸡足山佛塔寺项目,此设计中用BIM完整地做了一套重檐歇山顶仿古建筑模型,并运用于施工。清东陵景陵修缮设计方案中也探讨了建筑信息模型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的实际应用[23]。研究历史建筑的结构、表皮以及设备管线等模型信息分“层”复原,扩充建筑数据采集的任务量与最终成果的信息涵盖量[24]。可见国内历史建筑数字化技术与实践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历史建筑的各类信息和基础数据仍然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分析、共享,也无法解决面临海量信息处理的难题。历史建筑的知识库不仅数据量大,而且根据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革新变化很快,需要建立追踪监测机制。
2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纳入云服务平台的可能性
历史建筑保护一直以来是城市规划、建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城市规划和政府决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目前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和信息时代的差距仍然较大,历史建筑信息大多数仍停留在纸质文档,或者是单个计算机的电子文档,这些文档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数据库,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对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查询需求;传统的测绘及保护手段不能满足人们管理与保护古建筑的需求,二维的观测也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古建筑的全方位认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激光扫描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历史建筑保护领域里全方位引入现代信息工具已经迫在眉睫。
2.1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目前的历史建筑保护开始运用数字化技术,BIM则可以统筹这些数字化技术,加速文物建筑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其实BIM的内涵及外延早已超出了模型的范畴,也延伸出了建筑行业,甚至到整个工程行业。因此BIM的实用性十分适用于历史建筑保护的工作。从时展的脉络来说,BIM把以2D图纸为基础的保护手段转变为3D模型为基础的保护手段(图2)。目前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系统还只能局限于一个单位内部,无法做到所有参与方的协同合作,数据可视化和关联性差,技术层级不够,迫切需要形成统一规范的数据仓库,在海量信息中自动搜集到相关的信息。BIM为历史建筑保护的协同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BIM的应用对于实现文物建筑保护及文物建筑管理,提高文物建筑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文物建筑保护全面信息化和现代化,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利用BIM,往下统筹历史建筑的各项数字化保护技术,往上整合到云服务平台,很多技术细节迫切需要立项深入开展研究。
2.2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海量数据分析
历史建筑的数字化保护已经将建筑学和计算机学科紧密结合。而近年来云计算的风起云涌给我们带来了服务模式与技术上的创新思想和理念。云计算的设计思想就是把分散的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系统构成资源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服务。云服务是基于云计算的各种服务,在基于云计算的云服务平台中,计算压力从客户端转移到服务终端,应用服务也由技术商提供远程支持。这种新型的计算资源组织、分配和使用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计算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实现绿色计算。云计算为城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云计算平台提供的“云服务”经由网络可以提供给包括城市管理部门、行业部门以及大众用户各种资源信息[25]。云服务技术与云服务系统使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与城乡规划的协同研究符合城乡规划的发展趋势[26]。数字地球和智慧城市为历史建筑的数字化保护指明了方向,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建筑信息模型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实现实时、动态、高效的时空信息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引入云计算技术统一化的数据访问和开发技术,实行各种不同系统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保障信息的有效沟通和整合,从而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获取与更新功能,实现真三维动态建模与可视化功能,使得历史建筑向智能化、智慧化、语音化、真实化方向发展。
3基于云服务系统的历史建筑管理信息系统
历史建筑保护地域性强,需要强大的数据库支撑,而且根据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革新变化很快。历史建筑保护的先进技术包括虚拟复原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历史建筑保护的材料选购、价格计算也需要数据分析;历史建筑的分类、寿命分析预测也需要运用数学模型。这些工作需要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同时,依托历史建筑综合数据库,规划设计、文物保护和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及时掌握各种能反映现状的动态资料,建立一定的监测机制。目前历史建筑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多限于GIS、数字化测量、虚拟现实系统等方面,GIS可以对历史建筑模型的空间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处理,参数化技术可以解决历史建筑信息数据的数字提取,数字化测量技术解决了传统历史建筑测绘方式不可比拟的存储和传递优势,虚拟仿真平台的交互性、沉浸感和构想性在建筑的多媒体展示方面更显其优越性,这些技术信息都是针对历史建筑保护过程的某个片段,不能实现历史建筑保护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缺乏在历史建筑保护全生命周期中对历史建筑的现状、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做出完整的分析和评估的研究。BIM模型中包含的建筑信息可以被用于模拟历史建筑保护更新中的状态和变化,其普及与完善将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产生变革式的飞速发展。历史建筑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历史建筑数据库为核心,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城市规划及系统科学、历史建筑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应用于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事务的图文一体化技术集成系统。
3.1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历史建筑保护模式
从历史文化角度对城市中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已成共识,但仍需要着眼于拓宽视野,从历史建筑的生态观、历史文化观、法制观和经济价值观等方面,对当今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从更广阔长远的视角挖掘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历史建筑的价值并提出相应的数字化保护对策。这种价值发现和挖掘是系统的过程,其模式与方法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建筑所蕴含的各种价值,提高现代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历史建筑实体的保护层面,将基于数字技术研究方式进一步发展成为能支持对于历史建筑的协同研究过程、管理过程和保护实施过程的新型研究和保护模式。根据文物建筑保护方案建立和维护BIM模型,使用BIM平台汇总各项目团队所有的维护相关信息,将得到的信息结合三维模型进行整理和储存,以备项目全过程中各相关方随时共享。探索数字测图和各种检测技术在历史建筑实体保护应用中的可能性,通过调研和测试,用相关技术对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和总结。将历史建筑信息管理系统与历史知识库等进一步集成,借助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使历史建筑研究过程、管理决策过程、以及实施优化过程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历史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水平。
3.2基于云服务的历史建筑空间数据库和数据分析技术
历史建筑的空间数据库的构建对于数字化保护至关重要。这其中要运用扫描技术、CAD技术、3dsmax建模技术、VRML虚拟现实技术、PhotoShop后期处理等。按照前期信息建模研究所确立的建构标准和方法,分别建构建筑遗产单体数据库、维修历史档案库以及既往研究案例库中。以“三库”中蕴藏的大量建筑遗产知识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工智能原理分析知识间相互关系、知识的表达方式和检索方式,从中总结出基本规律,从而建构数据库框架模型。采用云计算技术,建立历史建筑云数据中心,以在线信息服务的方式支撑历史建筑保护相关专题信息系统建设。系统集成多源、多维、多尺度、多时态的信息,通过这个数据库可以显示历史建筑的相关数据及属性,特别是其现状影响信息,包括平、立、剖面,通过虚拟建造、信息化建模实现建筑的可视化和信息数据的可查询化,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满足多领域、多部门的应用需求。历史建筑转化为数字信息后需要的是信息方面的技术,包括信息建模技术(XML)、数据库技术(SQLServer)、虚拟现实技术(VRML)、信息集成技术(Internet)等。海量基础数据全过程统计分析、方法选定、特征归纳、维护分类等需要功能强大的、能根据需要及时更新的、实现集群计算的动态数据分析软件。在历史建筑转化为数字信息的研究基础上,引入数学和计算机理论,研究多维矩阵分析理论对一些涉及时序和PanelData的经典模型以及我们自己提出或改进的一些模型,对演化计算及其收敛性证明过程,实现数学模型的多维矩阵表达。进一步研究并实现基于多维矩阵理论的算法的程序表达,同时尽可能多地实现多维数据可视化。使用户直观地理解、分析数据,最终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数据,深入地了解包含在海量历史建筑BIM数据中的信息和内涵。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交通便利,为九省通衢之地,沟通东西南北,汇聚四方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荆楚人民创造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荆楚文化特色,是荆楚大地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战略资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随着长江中游经济带与湖北文化强省战略的全面铺开,凝聚着荆楚文明精华的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调节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环境的关键要素和全面推进湖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对于我们立足湖北文化的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记忆,展示湖北传统文化优势,传承荆楚历史文化根脉,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融入社会、促进发展、服务民生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湖北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情况
湖北现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3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以及1项申遗筹备项目。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钟祥明显陵于2000年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组成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咸丰唐崖土司城址于2015年与贵州海龙囤土司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一起作为“土司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2012年列入),一是中国明清城墙项目,包含湖北省荆州城墙、襄阳城墙;二是黄石矿冶工业遗产,包含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大冶铁矿西露天采矿旧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构成;三是鹤峰容美土司遗址。1项申遗筹备项目,即“万里茶道”联合申遗项目,该项目是我国继“丝绸之路”、“大运河”之后,又一条计划申报世界遗产的文化线路。该项目于2012年开始筹备,得到了线路沿途8省份的积极响应。2014年,湖北省被推举为8省联合申遗牵头省份,武汉市被推举为牵头城市,现线路沿线8省已基本完成遗产资源调查,目前正有序推进申遗点遴选以及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的编制工作。
二、保护与管理现状
“十二五”以来,为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与合理适度利用,发挥遗产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实现世界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全面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加快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逐步完善遗产监测体系,加快保护与管理机制建设,积极争取国家与省级财政资金,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广泛采用科技手段与多学科交流,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逐步建立起以法制建设、保护规划、管理机制、保养维修、学术研究为保障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一)稳步推进法制建设
2013年1 2月1日,由湖北省政府公布的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法规((唐崖土司城址保护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该法规在认真研究唐崖土司遗址的内涵价值、保存现状和面临的保护难题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保护条款。该管理办法的公布实施,为唐崖土司城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夯实了基础,为开展唐崖土司遗址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具体的操作指南。咸丰县人民政府结合地方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唐崖土司城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唐崖土司遗产的地方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细则。为加强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保护,黄石市于2012年公布实施《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办法(试行)》《黄石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规范性文件,现正积极推动《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片区保护条例》立法。《襄阳城墙保护条例》、《荆州古城保护条例》等明清城墙遗产保护法规也将于近期出台。这些专项法制建设极大的加强了湖北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加快开展保护规划编制
保护规划是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长期思路与依据,完备科学的保护规划体系,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湖北省高度重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2009年,《荆州城墙文物保护规划》由湖北省政府公布实施;2012年,明显陵、武当山玉虚宫、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襄阳城墙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公布实施,“唐崖土司城址保护管理规划》也于当年1 2月由湖北省政府公布实施;201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保护与管理规划纲要(2013―2030年)》获国家文物局批复,依照该规划纲要,现已完成《武当山建筑群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2015―2030)》的编制工作,提交国家文物局审查; 《华新水泥厂旧址保护总体规划》正按照国家文物局意见修改完善。通过这些年来的工作,湖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体系正逐步走向完善。
(三)逐步完善遗产监测体系
湖北省当前实施的遗产监测工作重点有三个,一是明显陵影壁监测项目,2013年获得批复,现已开始监测工作,该项目是湖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建筑单体专项监测项目,拟以此为起点,逐步开展世界遗产各重要文物建筑单体监测工作;二是唐崖土司城址动态信息与监测项目,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复,该项目对唐崖土司城址实施全面的环境及文物本体监测,科学分析、评价唐崖土司城遗址的保护效果,指导唐崖土司城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三是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边坡预警与监测系统项目,已开始相关建设。此外,武当山金殿游客量及危岩体监测、明显陵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等项目正在申报。湖北省通过这些单体、全面的监测项目的建设与实施,点面结合,积累相关技术经验,逐步完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形成完备的全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体系。
(四)积极实施文物保护工程
湖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十二五”期间,国家与省级财政先后总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实施各项文物保护工程以及安消防工程项目70余项。为加强武当山古建筑群文物安全,实施如玉虚宫文物保护工程、冲虚庵修缮工程、武当山古建筑群消防工程等项目;为改善明显陵保护状况与历史环境风貌,实施明显陵外罗城外明塘修缮工程、明显陵地幔修缮工程、明显陵影壁监测等;为配合世界遗产申报,实施了唐崖土司城址一期保护工程、唐崖土司城址保护与环境整治(一期)、唐崖土司城址动态信息及监测保养维护、华新水泥厂保护展示与利用工程等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湖北省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安全及周边历史环境状况,保证了遗产价值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五)加强保护管理机制建设
为夯实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基础,湖北省狠抓落实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四有”工作,划定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公布遗产核心区和缓冲区,规范遗产核心区域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报批;加强地方保护管理机制建设,指导各遗产地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快相关人才尤其是基层遗产管理与保护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唐崖土司城址等单位先后已成立专门的管理处,其中明显陵管理处为钟祥市政府直管单位,唐崖土司城址管理处与咸丰县文物局、咸丰县民族博物馆合署办公,配置专业人员与设施,负责遗产的日常管理与保养维护工作,黄石市于2015年组建黄石市文物局,管理与协调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推动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协调机制建设,每年定期对武当山、明显陵、唐崖土司城址等开展专项调研、督导、协调工作,加强巡查与监督,及时制止、整改违规建设;联络万里茶道联合申遗沿线8省市,成立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公室,协调、推动申遗工作的进展。这些工作为湖北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与申报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六)推动科技与多学科交流 湖北省近年力推科技手段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中的应用,采用整体顶升技术进行武当山遇真宫原地垫高保护,并使用三维激光扫描进行资料记录;在唐崖土司城址、鹤峰容美土司遗址考古工作中积极采用高空高清航拍、三维激光扫描、地理信息系统、现场出土文物保护等技术,采用三维数字化建模与虚拟复原等技术开展遗产数字化展示;推进湖北世界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支持建立湖北省海达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研究院等,为遗产保护、突出普遍价值研究、保护规划编制、信息化管理、合理利用等内容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积极推动武当山与故宫博物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办唐崖论坛、黄石工业遗产申遗咨询会、万里茶道联合申遗推进会等多项学术交流活动,深化遗产价值研究,为湖北省积极探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与学术支撑体系建设打下了基础。
三、加强申报与保护工作的策略
党的“十”以来,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新时期文物事业指明了方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个全面”战略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入推进,文物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论述思想内涵,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在新形势下履行《世界遗产公约》,严格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构建完善湖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世界知名文化名片的宣传展示作用,弘扬荆楚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的合理适度利用,发挥其服务社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作用,深入落实文化扶贫政策,助推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加强现有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严格履行《世界遗产公约》,加强现有3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尤其要突出遗产核心价值方面的保护。加强对遗产地的综合性检测,稳步开展遗产监测体系建设,建立湖北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平台;推进各项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加强年度督查与巡视工作,规范遗产地管理,加大文物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遗产相关的违规违法活动,强化对遗产地的规范管理,实现遗产的永续保存。
(二)特许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精准把握湖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以及申遗筹备项目的保护管理现状、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等,制定相应申报策略,持续推进世界遗产申报,丰富湖北省世界遗产文化多样性,完善世界遗产传承体系。
“黄石矿冶工业遗产”项目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唯一的工业遗产项目,遗产价值非常突出。湖北省将进一步加强对黄石矿业遗产的考古与学术研究工作,开展多学科交流,深入发掘遗产文化内涵,完善遗产价值的解读和宣传阐释体系,加强遗产保护与管理机制建设,推动黄石工业遗产保护立法,修改完善保护规划,加快遗产监测体系建设,夯实遗产申报各项基础,加速推动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的申报工作。
目前我们积极配合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办公室的申遗部署,推进湖北“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的各项工作。深化湖北明清城墙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加强申遗文本的编制工作,加大湖北明清城墙遗产的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力度,为联合申遗做好准备。
鹤峰容美土司遗址作为申遗扩展项目,当前湖北省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容美土司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推进容美土司遗址的保护与管理机制建设,做好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待时机成熟时予以申报。
同时我们一直积极推动万里茶道联合申遗项目,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挥牵头省份作用,联合沿线8省实施“万里茶道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申遗工程”,加强茶道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加强预备名单申报文本的编制工作,争取尽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三)积极探索遗产的合理适度利用
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加大保护力度,推动合理适度利用”重要指示精神,实施世界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遗产利用理念,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文化熏陶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素养;理顺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严格执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避免盲目建设、过度开发,减少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人工化、城市化干预;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开发文创产品、培育相关产业;加强系列遗产各遗产地之间的合作,做好与市场的对接,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共同推动遗产资源与社会教育、公共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善鄂西北秦巴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等贫困地区经济状况,助推文化扶贫。
(四)加强科学保护理念曲宣传
关键词:华侨华人 博物馆 纸质文物 收集整理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90-02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华侨历史类型的博物馆则是收藏有关华侨华人的实物、文献、档案等文物的一类文化机构,华侨博物院就是典型的华侨历史型博物馆。这类博物馆馆藏大部分属于纸质文物,它的主要材质是由纸张或织物(丝、棉、麻等)所构成。为了更好地做好文物的收集、保护与利用工作,推动华侨历史类型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有必要结合华侨纸质文物的特点与纸质的特性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
1 华侨纸质文物的特点
中国移民侨居海外历史悠久,自南宋以降,华侨华人就大规模地跨出国门,远渡重洋赴东南亚一带侨居,至今已形成广布于世界五大洲的4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和4000多万归侨侨眷这一巨大社会群体,随之产生和积累下来的广博深厚、形式各异的纸质文物资源。
华侨纸质文物的主要特点有:
(1)具备一定价值。作为文物,华侨纸质文物具有文物的一般特点,即文物是历史长河中同类物品有价值的幸存者。只有文物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历史以质感,并成为历史形象的载体,这一点,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它是不能再生产的物品。华侨纸质文物是对不同历史时期华侨华人生动真实的展示,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公证作用。
(2)历史时期较近,有一定的独特物品。华侨纸质文物作为华侨华人这一特殊群体所使用,必然具备一些独特之处。这主要在于华侨纸质文物的历史时期较近,现存大部分华侨纸质文物绝大多数是近代特别是晚清民国期间的文物,距今不过100来年光景。而且,由于华侨华人身处不同地域,在特定时期出现一些明显有别于其它类型文物的特定物品,如侨批、华侨证等。
2 华侨纸质文物的收集与整理
作为华侨历史型博物馆,应具备一定的馆藏质量与规模,这不仅体现在馆藏的品种、数量等量化指标上,还应体现在藏品的历史价值、收藏价值、社会作用等方面。如何有效地扩大华侨纸质文物的收藏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2.1 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征集的范围
除各类型博物馆收藏、官方机构的相关文书档案以外,大量的华侨纸质文物散落在民间,随着华侨的全球范围迁徙,华侨文物也随之遍布全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征集宣传,让更多更好的华侨文物与世人见面。具体方法有;首先应扩大宣传途径,不仅要利用传统的媒体,更应注重网络媒体,扩大宣传影响的地域范围:其次应有针对性地向特定区域的华侨华人进行有效的宣传,因为不同华侨来源地的华侨华人在世界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对集中区域:再次还应在宣传中公开透明征集的具体方法、用处,并给予捐赠人一定的物质与荣誉奖励,保障捐赠人利益,以便社会监督,从而带动更多地捐赠;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广泛的人脉网络作用,利用各种关系搭建文物收藏机构与广大华侨华人的联系,多渠道向海外乡亲推介本馆华侨文物的收藏情况,以便征集工作进一步开展。
2.2 广泛募集文物征集资金,保障征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虽然大部分的华侨文物多为华侨自愿捐赠,但不排除相当一部有价值的文物还是通过购买等途径获得,即使是捐赠物品在捐赠过程中也存在运输、维护等费用。由于征集资金的有限,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必须向社会大众充分论证华侨文物收集保护的重要性,以便发动更多的人对博物馆这一公益事业进行捐赠,从而保障征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注重侨乡民间文物的征集工作
由于华侨文物大量散落于侨乡各地,且由于时间转换等因素,一些珍贵的文物流落于民间收藏家与文物市场中。博物馆长期依靠无偿捐赠、被动捐赠等征集模式应有所转变,须充分重视这一部分文物的征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应主动对重点侨乡进行仔细的文物调研,灵活采取包括有偿购买、复制、代展、捐赠等多种手段征集更多的珍贵文物。
2.4 合理有度地使用复制技术,拓宽馆藏纸质文物的收藏规模
博物馆文物复制是以文物藏品为依据进行的复原制作,作为博物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衡量博物馆藏品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由于纸质文物较其它类型的文物更容易复制且一些较为珍稀贵重的纸质文物无法获取,我们可考虑利用这一技术,以此弥补经费与馆藏不足的局限性。
2.5 加强馆藏藏品分类、整理工作
由于馆藏经过多年的征集,特别是部分藏品显多余重复,这就需要及时清理展架,或库存或交换。同时,由于藏品门类、形态各异,需要妥善地加以分类收藏,以便存取。华侨纸质文物可按华侨华人学科特定的主题概念、年代顺序加以分类整理存架。此外,由于一些纸质文物的形态特别、一些文物意义特殊,还需要设定特别的存储空间加以单独收藏,并对本单位长期形成的收藏上架顺序予以规则化,编定本单位的华侨纸质文物分类条例,以便长期保存利用。
3 华侨纸质文物的保护
华侨纸质文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图书、字画、契约、纸币、票据、信函(侨批)等。收藏此类纸质文物有五忌,一是忌污染,二是忌生霉,三是忌虫蛀,蠹鱼、烟草甲等害虫,四是忌光照,五是忌潮湿。纸质文物的保护难度很大,收藏不当,会损坏藏品的品相。古人收藏纸质书籍要用函套,字画用精制的画匣。制作函套、画匣的材料要精选,以防止木材中的油性物污染纸张。古代的木函套、木画匣不但选材讲究(常用樟木),而且是多层剌料复合,外层是樟木,中间为楠木,最里层用上等丝绸,画还要用布套包裹。比如长达355厘米的华侨出国口供状,有26张折页,纸质历经百年已发黄变脆,可将此类珍贵文物时应装入上等剌料的函套、画匣中,盖面可用透明材料方便展示。在拿取纸质文物时,须带手套,观赏讲解时与纸质文物保持1.5米左右的距离,以免讲话时唾液飞溅到文物上。秋高气爽的季节,可以将纸质文物取出掸尘、晾放,让吸收的水分挥发。现代家具材料中含有大量甲醛气体,甲醛不但对人体有毒,而且还会损害纸质文物,因此现代橱柜不适宜存放珍贵纸质文物。南方梅雨季节空气中湿度大,气温高,是虫霉高发时节,此时要使用专用干燥剂和防虫防霉剂,防潮及抑制虫霉的生长。
华侨纸质文物的保护还在于对一些残缺破旧的纸质文物进行修复。由于国内高等院校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纸张保护修复专业,科班出身的专门人才几乎没有。一般的博物馆纸质文物修复人员主要靠长期的经验积累,造成博物馆的文物修
复工作因为人员的变动而难以维系,以致一些文物加速老化消失。这就需要博物馆要注意培养专门的文物修复人员,掌握诸如纸张杀虫、脱酸、脆弱纸张丝网加固等科学修复理论与经验,并将其固化为书面成果,以便保持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长期稳定地展开。
为了进一步加强博物馆的文物保管工作,真正达到延长文物寿命、使之保持固有面貌的目的,而又不影响陈列、科研、藏品保管等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尽可能用复制品代替使用。对于稀少、珍贵的华侨纸质文物藏品应集中存放、重点守护,陈列、研究时可用复制品代替,以确保文物安全。在一些没有安全保障的巡展中,尽量用复制品代替稀少而又珍贵的馆藏原物,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保卫措施,以防文物被盗。
4 华侨纸质文物的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这一要求也是华侨纸质文物工作的宗旨与努力方向。
4.1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地展示华侨纸质文物承载的历史文化
选择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布展的原因,一方面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突破华侨纸质文物的表现力、观赏性等局限性的要求。在博物馆的侨史展中,可根据纸质文物中的内容配以仿真的情景,让凝固了历史瞬间的文物重“活”起来,让人们在参观的时候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到华侨华人艰难而辉煌的生存、创业史以及华侨华人独特、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让展览更具人性化。
4.2 加大纸质文物数字化建设,方便网络宣传展览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突破了人类视野的时空局限。博物馆应顺应时代潮流,抓紧时代脉搏,大力加强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建设。而纸质文物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文物更容易数字化,这就要求我们更应着力于华侨纸质文物的数字化建设,这既是一种方便人们通过网络浏览文物的需求,也为长久保存华侨纸质文物另辟新途。博物馆可在网站上将数字化的纸质文物中引注大量的介绍性文稿、图片、学术论文等内容,以便加深纸质文物附着的文化内涵。数字技术同时也为博物馆的陈列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便利,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可使观众更深入地学习与了解华侨华人的历史与文化,更为广泛地进行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更好地发挥文物价值。
4.3 结合华侨回国寻根问祖活动,开展华侨华人历史教育
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兴起一股回国寻根问祖的风潮,它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海内外和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为此,作为华侨历史博物馆,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邀请回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华侨华人进馆参展,通过不同主题的华侨纸质文物展示,向当代的华侨华人生动形象地说明历史上华侨华人的产生与发展、解放前华侨的悲惨遭遇、华侨和侨居国人民的友谊、华侨对祖国的贡献、华侨社会的过去和现在等情况,从而增进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认同感。
4.4 加深纸质文物的研究力度,丰富华侨华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石窟保护规划;石窟管理规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是南北朝时期外来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的产物,也是古丝绸之路南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历史、艺术与景观价值而闻名海内外。自1984年麦积山石窟整体加固工程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以麦积山石窟为核心的麦积山景区驶入历史上发展的快车道,整个景区游客激增,各种管理用房、基础设施、民居建筑、宾馆商铺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种无序发展状态给窟区文物、栈道安全、参观接待、景观植被、环境卫生、停车住宿、餐饮交通等工作都形成了巨大压力。
由于历史原因,麦积山景区实行的是多头行政管理体制,即麦积山石窟管理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负责,景区管理由天水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森林管护由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负责,景区内居民点由麦积区政府负责。有鉴于此,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结合景区现状和石窟保护和管理的现实需要,特别是麦积山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迫切要求,于2007年5月委托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出《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并于次年底获得国家文物局原则性同意的批复。此后,为配合“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联合申遗工作需要,又于2012年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了《麦积山石窟管理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2013年1月正式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前者以保存文物本体的真实性、文物本体及其环境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为核心目标。后者则更为具体和具有操作性,从遗产地的概况、价值、现状评估、管理目标、遗产区与缓冲区、管理任务、实施保障等七个方面做出详细的计划与安排。至此,上述两部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成为麦积山石窟未来十年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文件。
一、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划的
内容与目标
1.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的原则与思路
考虑到麦积山石窟在古丝路文化方面的重要载体地位,规划将文物本体保护作为核心,同时也兼顾到对周边景观环境的保护,使其达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努力实现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将麦积山石窟的保护和利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轨道。
在规划基本对策方面,首先必须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实施的各项保护工程均严格遵循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可识别性等原则,实现保存的真实性和保护的有效性目标。其次,从拓展展示空间、丰富展示内容人手,尽量扩大遗产地的文化传播影响,全面提升其社会文化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对游客参观的分层控制问题,力争使整个参观过程能体现出最佳舒适度和对麦积山石窟文物和自然景观的认知和感受。
第三,从人身和文物安全出发,规划别强调了加强安全防范、应急预警机制和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全面提升遗产地的安全保障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在加强相关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对麦积山石窟四有档案建设、学术研究体系构建、全面发掘和保存遗产地历史信息与价值等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计划与安排。
2.麦积山石窟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围绕丝绸之路申遗而制定的这部管理规划中,除对遗产地概况、遗产地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描述章节与保护规划大致重合外,重点突出了对麦积山石窟现状的定位与描述,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_:
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方面重点评估了麦积山景区各种保护称号与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指出这些保护称号所对应的文物、建设、林业、国土资源等四个管理系统使麦积山石窟在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的同时,也应得到相关系统部门规章的有效保障。而同期公布的地方规章《甘肃省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和《麦积山石窟保护管理办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界限、权限和执法主体等方面的问题,因而从世界文化遗保护的角度出发,需提升《麦积山石窟保护管理办法》的法律地位。
管理机制方面,多头管理与遗产资源具有多样性特征有密切关系,如能按照各自系统的政策要求对遗产进行监管,基本可以发挥各自作用,起到一定的正面效果。但现行各个管理机构之间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分属不同系统的上级主管部门,而主管部门间又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从长远看,尚缺乏省政府层级的、可以同时协调三方利益的协调机构。
管理能力方面,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更多的是关注遗产利用、旅游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对遗产价值载体的全面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缺乏认识,执法依据也并未按照世界遗产的管理标准进行。而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关注的重点仅局限于石窟及相关遗存,对遗产环境承载的价值及管理目标认识不足,缺乏对遗产区和缓冲区管理的主动协调能力。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对生态环境维护方面贡献很大,但缺少对世界遗产管理的认识,植物园服务设施的管理仍需作相应衔接调整和改进。
景区内各种规划由于在规划目标、规划措施、所属系统不同等原因,导致在衔接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各种专项规划公开程度不够,仅局限在系统内部,管理单位对其他系统的规划缺少应有的了解,使保护区内项目的确定与审批等尚未建立在以麦积山石窟遗产价值载体的全面保护为前提的基础上。
价值载体影响因素方面,保护区内各单位及村镇的建设活动和商业开发行为使开发压力骤增,与麦积山石窟在漫长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山林茂密、自然静谧的环境特征反差较大。由于水、生物、温度、阳光等因素对石窟遗存的长期影响,使整个窟区的崖面、窟龛、造像、壁画等自然损毁速度加剧,构成了很大环境压力。
遗产利用方面,由于瑞应寺空间及建筑形式制约,尚不能满足对遗产价值全面诠释的需求。同时特窟接待能力有限,游客无法体验所有的洞窟,对石窟价值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对洞窟整体数字模拟展示的参观需求较大,急需建设一座具有综合功能的多媒体展示中心。现行游览路线缺乏分散引导功能,展示结构关系仍需进一步调整,遗产解说系统与标示系统仍不够完备,现有游客服务设施功能尚待完善,且未达到统一规划、协调使用的根本要求。
遗产研究方面,麦积山石窟对丝绸之路整体价值的贡献还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保护技术研究方向和角度还局限于传统模式,仍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研究体制尚未完备,项目开展和完成存在客观上的困难,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对外合作研究机制。
遗产监测是世界遗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针对遗产地文物保存状态、栈道承载力、山体落石、周围气象环境、空气质量、游客数量、建设活动、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监测等都已初步建立。但仍需补充和完善,如对历史环境、石窟选址环境、景观环境和地质地貌特征、开发压力、旅游压力等方面的监测,现有设备和技术手段陈旧落后,更新较慢,尚未建立起公开、共享和合作的监测机制。
二、现阶段依据保护和管理规划开展的工作
2014年7月,麦积山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申遗期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紧紧围绕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并结合麦积山景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窟区环境综合整治在甘肃省政府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对麦积山窟区景观影响较大的西崖醉仙楼酒家、场房下商业及办公平房、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两幢办公楼、瑞应寺广场东侧陈展大厅及两侧文物库房、接待室,广场北侧四合院等建筑物先后被拆除,总计面积约4000平方米。位于重点保护区边缘的校场里13家农户和香积山脚下甘肃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基地用房的体量与规模被加以改造和控制。瑞应寺广场北侧重建的四合院及西侧下方办公用房,卫生间等在建筑样式、风格上严格遵循了当地明清时期盛行的灰瓦红墙古建风貌,所有拆除场地绝大多数依山就势恢复为林带草场。
窟区原有的架空电线、光缆等线路全部改造为地埋方式,变压器、配电室等设施全部设置于隐蔽场所,道路两侧的照明、监控设施在样式风格上尽量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电信、移动等信号塔台不仅选址隐蔽,而且全部采用了仿树木装饰,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
2.文物本体保护通过与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日本筑波大学、敦煌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几年来陆续开展了麦积山石窟山体渗水治理工程、麦积山窟区周边环境监测与调查、麦积山窟龛文物病害调查、重点窟龛造像与壁画修复、窟区病虫害生物监测与防治、瑞应寺大殿明清壁画修复等工作。其中山体渗水治理工程通过“防渗注浆、打孔引水、上堵下排”等技术手段有效地缓解了山体渗水对窟内造像和壁画的损害程度。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的开展对于掌握和了解降水、温湿度变化、光照条件等对文物的影响及相应防控措施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物病害调查的综合分析结果可以为麦积山窟龛文物日常性修复计划以及采取何种预防性保护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3.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申遗工作的具体要求,在国家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支持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距窟区约25公里的麦积区吴家崖征用了50亩土地,计划新建麦积山石窟行政办公和文保展示中心。目前一期行政办公楼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结束,面积约4000平方米,预计2016年底可投入使用,办公、人事、财务、图书资料、网络信息等部门将首批入住。二期工程正在积极推动之中,具体包括文物修复中心、文保实验室、文物库房、多功能会议中心、美术工作室、陈列中心等。
瑞应寺北侧新建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在建筑风格、样式上与瑞应寺浑然一体,功能上集v解服务、窟区补售票、小件寄存、窟龛钥匙保管、临时休憩等一体,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游客。
4.学术体系构建经过近30年的发展,麦积山石窟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佛教石窟考古、文献档案整理、文物保护修复、美术临摹为主要方向的学术研究队伍,现有高级研究人员10人(其中正高2人),中级研究人员25人。先后出版有各类图录、文集、专著等20余种,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刊物300余篇,开展或参与各种科研课题30余项,参加或组织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文物展览等活动20余次。以窟龛档案整理、文物病害调查、石窟内容总录编写等代表的基础性业务工作的陆续开展和完成,为保护、研究和宣传麦积山石窟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麦积山石窟申遗的成功,相应的学术研究体系、方法和手段也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和完善,除传统研究领域外,还应该开始关注麦积山石窟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背景下的与丝绸之路之间关系的研究工作。同时,还需加强对文化遗产管理领域的关注与研究。
5.安全防护监测文物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投入巨资,在整个窟区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全覆盖的人、机结合的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所有文物均处于全天24小时的有效监控范围内。在初步解决外因对文物安全的威胁后,2010年起,又与日本筑波大学、敦煌研究院等机构和单位密切合作,陆续展开窟区气候环境、光照降水、生物病害、重点窟龛温湿度、二氧化碳、栈道振动、游客流量等对文物本体损害程度的监测活动,并新建起具有综合功能的监测预警中心,对于提升和转变原有文物保护观念起到一定引领作用。
三、未来十年发展计划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特别是麦积山石窟成功申遗,影响迅速扩大,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初步构成,以及既将开通的宝(鸡)兰(州)高速铁路,可以预见游客数量将会迅速激增,这将会给文物和游客人身安全带来巨大压力。在原有管理体制没有大改变的情况下,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和视野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根据现实情况逐步开始对现有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划进行局部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要求。未来几年的工作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密切与景区内相关单位和利益群体之间的联系,使之在遗产地保护、管理和发展进程中真正受益,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目标。
首先,必须将麦积山石窟保护和管理规划进一步与《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1-2020)》《天水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86-2010)》《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景区详细规划(1999-2010)》《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12)》《麦积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小陇山天然林保护工程规划》等紧密衔接起来,使之彻底打破因横向管理系统各异而形成的壁障,使其更加透明和公开化,将整个景区的保护、管理、开发、建设、接待、宣展等工作形成一个整体,以避免重复、无序建设和开发而导致的资金浪费和对遗产地景观的人为破坏。如与景区管委会协商,在景区售票处择址新建功能更加完善的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和多媒体展示中心,游客在购票后不再直接登窟,而是先观看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多媒体球幕电影和临摹精品展示,使游客在参观前对麦积山景区和石窟艺术形成初步印象,在延伸展线的同时,也使游客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参观和讲解服务。
其次,促使景区管委会成员单位积极与当地镇政府沟通,结合麦积山景区环道建设工程,将阮家沟门、上河、寺沟、校场里等自然村落的民居建筑统一规划样式、体量、建筑风格和使用功能,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民俗展示、文化产品开发等融入其中,这样既能拉伸展线延长,游客参观游览时间、缓解窟区压力,又能使当地村民从中受益,从而加深后者对遗产地价值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十分有利于遗产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快完善石窟区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文物及游客人身安全。
麦积山石窟监测系统已使用了10年,设备陈旧老化现象严重,功能相对简单,在栈道、林区、窟区,以及道路等部分仍存在监控死角,摄像头及红外报警探头数量明显不足,整个设备系统仍模拟信号,已无法满足当前文物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目前已完成相关方案制定及论证工作,并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申请立项开工。
窟区电力系统虽已全部改为地埋,但随着申遗的成功,为确保窟区消防安全、避免环境污染,冬季取暖亦全部改为电力。这种情况下,全天24小时保障电力供应成为整个景区、窟区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景区的双回路供电系统正在建设中,将从根本上保证整个景区正常用电。
麦积山窟区栈道经过30年的使用,已出现部分钢构件松动,表层混凝土开裂,防雨顶棚因落石撞击而松动变形等问题。为此,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委托相关科研单位做栈道安全性z测的同时,准备适时开展窟栈道建筑加固维修方案的论证、设计和实施工作,以确保窟区文物和工作人员及游客的人身安全。
麦积山景区近年来呈现出游客数量急剧攀升和季节性突出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与景区相关单位协调,计划一方面将现有参观线路进一步优化,局部线路上窟区拟将西区参观出口改道至场房下标志石附近,这样游客不必再回到瑞应寺广场,局部形成小循环,以避免人流在瑞应寺广场重叠。整体线路上督促天水市风景管委会根据《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景区详细规划》,并结合当地政府的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上河沟――场房下――校场里――荒草滩――铁嘴子梁――瑞应寺广场――场房下的环线观光道路建设工程,这样通过拉长线路和提供沿途休憩服务等减缓窟区参观人流压力;另一方面与景区管委会合作,尽早启动网络预约和网络售票系统建设,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调控整个景区游客参观数量和时间,以进一步盘活景区旅游资源,减轻麦积山石窟的参观压力。如规划中瑞应寺广场东侧的石窟艺术展室和办公用房项目被停止,该地段被计划恢复为与周边山坡林地融为一体的景观休憩带,北侧原设计中的多媒体展示厅被取消,使新建四合院面积进一步得以压缩,在与南侧瑞应寺遥相呼应时,体量与视觉上更和谐。
3.立足于世界文化遗产角度,进一步提高麦积山石窟的整体保护和管理水平。
保护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在做好日常性窟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将积极开展与兄弟单位、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文物保护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加大文物保护技术的资金投入,努力建设起一支在泥质文物修复和窟龛壁画修复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的专业队伍,并使麦积山石窟成为陇东南一带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物保护修复和培训中心。
学术体系建设方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将在巩固和开拓传统研究领域的同时,继续加强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引进,其中文化遗产管理、麦积山石窟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数字化技术应用、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利用等将是关注和建设的重点。同时,将继续加强与外界的学术交流与互动,以拓展视野、开阔思路,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麦积山石窟做出实质性贡献。
宣传展示方面,将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打造起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石窟景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和揭示麦积山石窟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让更多民众和游客共同参与、分享佛教石窟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真正起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作用和目的。
1.1概念
“原地保护,修旧如旧”是《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首要原则,要求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应尽可能减少干预,保护现存实物原状和历史信息,坚持贯彻“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及环境整治等[2]。该保护模式是指在原地对古迹进行必要的保护、修缮,恢复结构的稳定状态,增加必要的加固结构,修补损坏的构件,添配缺失的部分等。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聚落内整体保护及古建筑个体均较好的情况[3]。目前,在对文物古迹实施原地保护的过程中,将其内部结构适当改造,使其具有或适应新时代下的新功能——即功能置换,实现古建筑的再利用,属于较低程度的旅游开发。
1.2实例应用
自2010年“百村千幢”工程实施以来,完成了《唐模村综合整治与复兴规划》编制,完成了村庄环境、道路、水系整治工作。并对村中非徽派建筑实施改造,完成了相关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工作,结合中法合作唐模乡村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逐步将唐模村打造成艺术创作型古村落及国家4A景区。古村落中的继善堂、尚义堂、许氏宗祠、许承尧故居等徽州古建筑实施了原地保护,涉及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四个方面。对于现状保存良好的古建筑,针对其有隐患的主要承重部分实行连续监测,记录存档;根据结构变形监测结果,按照相关政策与规定制定保养方案。对于部分构件与结构受损的古建筑,则在保持其原有传统建筑结构、构造与装饰特征的前提下,为防止建筑继续受到损伤而采取必要的加固与修复措施。在不改变其原有结构、不增添任何新增构件、保持现状的前提下进行修整维护,主要内容包括:加固受力结构,归整坍塌、缺失及错乱的构件,修补残损部分,清除后期无价值添加物等。对于受损情况较严重的古建筑,则采取恢复整体结构稳定性,增加必要结构加固构件,修补损坏构件,添配缺失部分等重点修复措施。例如唐模村中许氏宗祠初建于清嘉庆年间,原有三进七开间,气势雄伟。由于前面二进在年间毁于战火,现仅存最后一进(图2为经过原地保护修复后的最后一进建筑的内部结构)。
2异地保护
2.1概念
异地保护是针对无法在原址进行保留、保护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重大影响或代表性较强的古建筑所采用的一种保护模式。在不改变原古建筑外形和构造的前提下,依照原样搬迁至与原先环境相似,甚至更适宜的新地块进行专门性或集中性迁建的一种保护模式。这种保护模式是对古建筑原地保护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创新。从古民居与其生存的整体环境协调性来看,原地保护无疑是最理想的模式。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恰当的异地搬迁比原址修复更有利于保护。例如,当传统聚落的整体风貌已经遭到破坏,单体建筑很难与周边环境协调;或者由于某些重要的古建筑位于地质灾害点,必须迁出;或者由于众多受到严重损毁的古建筑散落在不同聚落中,其损毁程度相当严重以至于很难修复,只有收集其残留建筑构件与材料进行异地重建。因此,不难看出,异地保护是将不适合原地保护的古建筑进行异地搬迁、重建的一种保护模式,在力保古建筑原真性的基础上,进行适宜的旅游开发和利用。同时,在保持原有徽州建筑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内部功能发生改变,建筑品质得到提升[3]。
2.2实例应用
黄山市五福养生会所,是“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实施项目之一,通过创新古建筑的保护方式,适度改造,使古民居焕发出新的活力。休宁县内有大量徽州民居等古建筑因自身及周边环境的变化,致使难以在原址实施保护;同时,县内也存在大量无法修复的残败古民居,村民纷纷随意拆毁、变卖。经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实施异地迁移和保护。该项目严格按照古建筑保护要求,聘请地方专业古建施工队伍,尽量使用原有构件与材料,对古建筑首先进行构件编号与拆分;重新择址,再进行重新组装、结构加固、构建维修和整体修复等工作,以确保建筑的外部原状、原态、原貌和空间组合方式等都不被改变。经过百年的风雨侵蚀,古建筑的修复与再利用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借用现代科技的力量来加以改造,特别在防腐、防霉、防虫、防火、采光、保温等方面。五福会所以半透明有机玻璃覆盖传统天井,设计电动装置,控制天井的启闭,在保证通风的前提下又满足保温需要(图3)。天井处雨水采用专用雨水管收集排入暗沟。另外增加建筑的采光窗,满足室内采光、通风需求;设置防水卫生间;对房顶、墙体采取防水、保温措施等,以满足现代高档会所的基础设施要求。秀里影视城是黄山市首个“古村落版”影视村,从2009年3月起,将黟县各地包括宏村、碧阳镇、美溪乡等23幢破损和濒临倒塌的古民居进行异地搬迁、重建、修复,依托宏村镇秀里村原有的依山傍水、优美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建成了徽派老街、水口园林和水街,还有古道、古楼、古廊桥、茶馆、当铺、钱庄等。还原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寻常百姓的生产、生活场景,有效保护地方古建筑,展示和传承徽文化(图4)。体现出徽州传统古建筑的精髓不仅在于建筑其本身,更在于其与周围青山绿水的相得益彰。由此不难看出,徽州建筑离开了孕育其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地理人文环境而孤立地进行异地重建,其蕴含的人文、历史价值以及原有的精气神自然就消亡了,更无法呈现其应有的审美价值。
3恢复重建
3.1概念
恢复重建是基于古建筑早期的数据记录、历史记载和可靠的形象资料等,通过技术还原手段将一些遭到严重破坏或消失的重要古建筑重新复活。《中国文物保护准则》依据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威尼斯》精神,在第25条中规定已不存在的建筑不应重建。文保单位中已不存在的少量建筑,如有特殊需要,经特殊批准,参照确凿依据,经充分论证,依法按程序报批,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原址重建[2]。从以上原则可以看出,对于相关国际准则,需要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文化背景灵活运用。由于我国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古建筑本身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特殊纪念功能、地方特色代表或在公众心目中有较深印象等,虽部分主体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或已不存在,但局部附属建筑、原址所在环境和用地保存完整。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在充分调研、掌握复建资料的前提下,恢复重建,还原当时建筑场景,再现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对中国的文物古建筑修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
3.2实例应用
徽州府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徽州古城歙县府衙,是古徽州府政治中心。始建于公元888年,历经数次扩建,到明代中期古徽州鼎盛时期的弘治年间已“规模宏敞、气势雄正、聿成伟观”。弘治年间是府衙格局最完整、规划最恢宏的历史时期,因而在建筑、史学界素有“徽州故宫”之称,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徽州府衙位于今天的歙县城区的核心地带,是《歙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恢复重建后的建筑群与歙县古城内东谯楼和历史街区形成一体,再现了明代徽州古城旧貌,恢复塑造了传统的文化空间(图5)。该恢复工程按照古徽州当时经济鼎盛时期的弘治年间府衙格局和形制为设计依据,在保留原有古建筑遗存的基础上,依据明弘治《徽州府志》所载《府治公廨图》和《歙县志》等资料及建设部相关古建筑修缮原则,编制府衙建筑群修复工程技术导则。按照原样恢复或部分重建的原则,在中轴线上依次布局主要建筑。建筑结构复杂,构件种类繁多,利用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和档案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同时,应用现代技术于传统古建筑的恢复重建,在尽量保留历史信息的前提下,克服传统木结构建筑不足之处。例如,对木材进行烘干、防虫、防腐、防渗漏和防火等现代特殊技术处理;木工雕刻采用机械设备辅助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虚拟保护
4.1概念
虚拟保护即数字化保护,是通过对徽州古建筑进行数据记录的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建的全新保护理念与方式。该保护模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即时展开,既是对徽州古建筑历史、文化信息保存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以上几种实体保护模式的重要补充。另外,在虚拟的仿真建筑环境中,可以对古建筑及建筑群开展多种保护模式的评估,既快速准确又有效避免了对古建筑实体的损伤;为古建筑的修复、重建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因此逐步体现出在古建筑保护领域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在古建筑的保护过程中,将传统木建筑营造、修建等施工技术与现代计算机的数字化技术结合,在其展示、修复和复原等环节更加科学有效,符合当今信息化时代要求和特点。不仅使古建筑的保护更趋科学性,也实现了该领域的多学科交叉。通过历史文化遗产的虚拟保存、信息再现以及古建筑的可视化等技术手段,为各类专家和普通用户提供新的研究平台与观摩途径。
4.2实例应用
安徽建筑大学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徽州古建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是以徽州古建筑的空间和属性这两种信息源为基础,而建立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该数据库内容包括实地测绘的徽州古建筑平、立、剖面图、构件大样图,以及构建出的古建筑实体表面三维模型等空间数据和古建筑的属性信息,包括建筑尺寸、材质、结构形式、构件类型及相关历史背景、图片、影像资料、文献研究等(图6)。通过录入古建筑的地理位置、GPS坐标、建造年代、建筑规模、面积、类别、形制、主要建筑构件组成等相关属性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如文献资料、历史、文化等;借助于该数据库系统,实现古建筑空间和属性数据库的收集、查询、管理与使用。属性信息查询包括古建筑分布与聚落形态、建筑属性查询、相关文史资料查询等功能。空间信息查询包括三维建筑模型检索、GPS坐标查询、建筑构成的立面和剖面查询、建筑构件大样查询与图形显示等。该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为徽州古建筑及传统聚落的保护和研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准确的数字档案。用数字记录的方法为徽州古建筑保护提供检测和修复依据,并能够依据储存的数据重建即将完全坍塌毁坏的或已经不存在的历史遗迹,重现原貌。同时,在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运用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RS(RemoteSensing遥感技术)、VR(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海量数据与图形、图像关联及后期处理,构建徽州传统聚落与建筑的特征元素的参数化模型,建立徽州传统聚落与建筑的特征元素数据库及虚拟营造系统,虚拟重现典型徽州古建筑的营造过程与营造工艺。在此基础上,建立古建复原结构、构造等诸多评估体系,为古建筑提供全方面保护服务,真正实现徽州古建筑的数字化虚拟保护与利用。另外,在古建筑数据库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技术,建立虚拟建筑场景与环境,即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让用户在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例如,虚拟漫游就是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将多个场景串联起来配以缩略图、地图导航、场景说明文字等多媒体表现手段来实现的模拟仿真环境,使游客足不出户地游历世界各地名胜和风光。宏村实景漫游系统,就是利用三维投影和智能控制平台真实再现宏村整体风貌,使观赏者体验到前所未有的真实感、沉浸感、时空感和互动感(图7)。
5结语
【关键词】虚拟文化遗产 网络展览 研究
文化遗产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对人类的发展举足轻重,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唤醒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情感,用更加新颖的方式激发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从而促进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各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机构纷纷将文化遗产虚拟化,并通过网络展览向公众展示。这些展览整合了网络的高效性、普及性和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感知性,因而受到公众的欢迎。
现有虚拟文化遗产网络展览的形式
现有虚拟文化遗产网络展览有两种形式:一是基于互联网的展览,即借助互联网,向所有在线参观者开放的、全天候的、实时的和互动的展览,又分为知晓型和学习型。
知晓型展览旨在向参观者提供文化遗产信息,如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官方网站上设置的在线展览,其提供的信息多以文字说明为主,辅以静态的2D图片,并不能激发公众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参观者只是被动的浏览者和阅读者。
学习型展览旨在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让参观者与在线展品建立长期的学习关系。这类展览提供的信息量大且方式多样,除了文字、静态的图片,还提供视频、动画、游戏、问答、参与调查等。它更强调参与者的体验和参与,不但能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
二是基于内联网的展览,即通过文化机构的内联网,让参观者在现场借助个人手持设备、液晶立体眼镜、操作杆、感应头盔等装置实现,更强调参观者在虚拟环境中的亲身体验以及与虚拟文化遗产的互动,又可分为感受型和探索型。
感受型展览强调虚拟感受,即侧重沉浸感,辅以互动。一般会借助人为创造的虚拟环境,利用尖端的新兴技术刺激参观者的感觉器官,让其产生幻觉,感觉自己被古老的建筑物、文物包围,或者身处某一遗址、废墟。
探索型展览则强调教育和学习功能,侧重互动与参与,对象一般是学生,展览方会设计一个教育性或实验性的虚拟环境,让参观者沉浸其中与展品互动,通过自己的参与实现“做中学”。
虚拟文化遗产网络展览中新兴技术的使用
虚拟文化遗产网络展览离不开新兴技术,这些技术使文化遗产展示、传播和保护变得更加方便。如今计算机图像技术、网络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已被广泛用于虚拟文化遗产网络展览,如虚拟现实技术,它是非常有用的模拟工具,特别是模拟抽象的概念、观点和想法、无法触及和存在的空间、那些必须从多个角度或者特殊角度检查的对象。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使用和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推动,为考古、历史研究、文物保护、文化传承这些原来艰苦而复杂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希望。
但这些技术在使用和推广上都还存在不足,比如计算机图像技术的使用,要尽可能真实地表现文化遗产,就要采用高分辨率的图像,但因此产生的文件会很大,不但难以管理,还会影响在网络上的传输速度。尽管各国积极投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但网络的传输速度仍不尽人意。再如网络可视化技术,OSG和3D游戏引擎可以提供非常现实和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但这两项技术需要先进的编程技能以设计和执行定制应用,且不支持移动设备,如PDA和3G手机等。
一个精心设计的虚拟文化遗产网络展览至少具有展示、传播、教育、娱乐、研究和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功能,是教育、娱乐和研究的结合体,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平台。但现有的虚拟文化遗产网络展览,为了吸引公众,往往更加突出展览使用的先进技术,因而强化了娱乐功能,使得教育和研究功能被弱化。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注重展览的信息量,强化教育功能。与现场展览相比,网络展览通过提供更多的信息来加强公众教育性的体验,所以提供的信息量要大,内容要丰富,尽量是多层面的,不同深度的,还要有相关的链接。
其次,构建学习方案,达到教育目的。必须精心设计展览项目,构建完美的学习方案,除了提供不同深度的信息内容,还要注意互动环节,可以通过习题、问答比赛、游戏、故事叙述、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吸引公众,还可以通过笑脸模型、掌声、打分等奖励措施鼓励公众的参与。
第三,利用展览内容,强化研究功能。展览为文化遗产研究成果在公众领域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研究人员不但希望公众知晓这些成果,更希望引发公众的思考,特别是来自专业人士的注意、争议或共鸣、建议。所以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展览内容,寻找专业领域研究人员的协作,深入开展研究,进一步发现和解决文化遗产研究中的难题。
对于文化遗产,有两点是要强调的:一是信息的权威性,即可靠性和真实性;二是对该信息进行描述的准确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虚拟文化遗产的质量(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不能得到绝对的保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寻找矛盾产生的原因。因为虚拟化绝不仅仅是对现实进行模拟,而是一个集合成、保护、再现、复制、描述、数字化加工和展示于一体的过程,文化机构关注的是虚拟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而负责将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人员关心的往往是特定内容的可视化效果,而不是特定内容自身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产生了矛盾。
其次正确认识质量和效果的关系。事实上,展览的质量和效果之间存在着相反的关系。如果为了强调质量而增加细节,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为了效果,则要减少集合图形和展出的元素数量,又会影响质量,进而减少公众对体验的可信度。
最后采取相关措施。为了实现质量和效果的双重标准,必须进一步研究和挖掘新兴技术的潜力,做到计算机图像、3D模型和历史描述、虚拟文化遗产互动展示准确结合。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就是必须保证文化遗产专业研究人员与技术专家之间有效的沟通和紧密的合作以达到最佳效果。
推动虚拟文化遗产网络展览在公众领域的传播
虚拟文化遗产网络展览的传播和推广受到以下条件的限制:首先是经济方面的限制。使用新兴技术的成本是可观的,除了开发和构建项目、储存文件的设备和人工等成本,随之而来的还有员工培训、设备操作和维护等费用,负担是比较重的。
其次是技术方面的限制。构建虚拟文化遗产展览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任务,需要技术人员具有高级的技术技能,并付出大量的劳动才能实现,且VR、AR、Haptics等新兴技术向公众领域推广仍需要时间。
最后是宣传方面的限制。虽然网络具有普及性,并逐步成为官方媒体,大多数的文化机构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公众并不知道有这样的展览。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文化保护和传播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通过提升展览质量吸引公众。在成本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成果,如质量好的编辑工具,对于同一个虚拟文化遗产精心设计不同的虚拟环境,从而构建不同的网络展览,增加新的体验,吸引参观者。充分挖掘虚拟文化遗产自身的信息和内容,针对不同年龄和教育层次的参观者的不同信息需求,提供不同深度的信息和内容,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其次,寻求技术上的突破。采用图像和3D模型之外的其他描述方式,如摄影或电影的描述方式。减少对建模工具的依赖,借助相对便宜的扫描工具,避免高强度、高度专业化的建模过程。将工作重点从建模转移到编辑工具和管理软件的开发研究上来,减轻文化机构的负担。另外还要加强新领域的研究开发,如数字人等有机体的研究,以吸引公众。
最后,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营销手段,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这些展览,在公众知道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品牌,吸引更多的公众。
公众对现有虚拟文化遗产网络展览的评价
虚拟文化遗产网络展览虽然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着不足,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其沉浸互动的形式已经被公众接受,其社会功能已经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大多数公众认为这些展览是新颖有趣的,通过这些展览,他们可以突破时间、空间、成本、年龄和精力的限制,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可以接触平时很少或者几乎不公开展出的文物或艺术品;在他们去实地参观之前可以通过学习全面了解展品;能够走近并了解那些随着时间推移已经不存在或者发生巨大变化的文化和历史遗迹。
公众认为这些展览至少导致了两个较大的转变:一是让公众由被动的参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二是文化机构社会功能从保护和研究转向公众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