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矿精益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煤炭生产 精益化管理 工作模式
煤炭生产“精益化”工作的“精”就是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实现产品的高质量;“益”就是追求精益求精,效益最大化。通过强化认识,使广大员工树立浪费是最大的“敌人”及精益管理理念,强化成本意识和效率观念,动员和倡导全体员工不断学习精益生产的新知识、新理论,掌握精益原理,让精益方法与做法传承到每名员工,提高公司煤炭生产效率,提高公司单产单进水平。
1 开展“煤炭生产精益化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
通过开展“煤炭生产精益化管理”活动,做到“生产组织精准、现场管理精细、设备运行精良、数据信息精确、人员技能精通、员工操作精心、管理体系精益”,达到煤炭单产单进水平再上新台阶,2013年矿井综合单进水平较上年度提高10%以上,矿井综合单产水平较上年度提高5%以上,设备综合效率(OEE)提高10%,确保完成2013年各项目标任务。(见右图)
2 开展“精益化”工作的目标
以提高矿井综合运营效率(TEEP)为目标,以促进公司安全生产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挖潜增效为主线,不断提高单产单进水平,全面提升公司煤炭生产效率。做到“生产组织精准、设备运行精良、数据信息精确、管理体系精益、人员技能精通”,达到煤炭单产单进水平再上新台阶。
3 开展“精益化”工作的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宣传(4月8日~5月1日)。召开公司精益化管理启动会议,学习神东上湾煤矿精益化管理的经验,让各级管理人员理解开展“煤炭生产精益化管理”工作的目的及意义,适时组织相关人员到神东矿区及精益化工作开展好的示范单位实地参观学习,正式启动我公司精益化管理工作。
第二阶段:试运行阶段(5月2日~7月31日)。各专业组针对本单位在生产组织、设备维修等方面现状,分析生产系统或工程中存在的差距及原因,找到主要制约因素,结合实际,制定本专业的精益化管理实施方案。下达各队进行试运行。
第三阶段:整改实施阶段(8月1日~10月31日)。各专业结合现场实际,查漏补缺,对方案进行完善、改进,开展工作。
第四阶段:总结讲评(11月1日~11月30日)。各部门、基层单位全面分析总结“煤炭生产精益化管理”经验成果,针对薄弱环节,持续改进,对于经实践检验确有成效的做法及时进行归纳提炼,固化到相关制度、标准、流程中,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公司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精益管理转变,全面提升公司综合运营效率(TEEP)。
4 开展“精益化”工作重点
4.1 着力优化生产组织,做到精准组织生产。制定提高采掘效率的方案,通过制定采掘、机运、“一通三防”、经营精益化方面的组织措施,加强对生产前准备工作、生产作业流程、故障处理、质量标准化的管控,消除非生产性影响提高单产单进水平。
4.2 着力优化设备管理,保证设备运行精良。加强设备管理的科学性,提高生产设备资产利用率。以提高公司综合运营效率(TEEP)指标为引导,以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和设备综合效率(OEE)为主线,提高矿井综合运营效率,提高综采产能。通过实施“4+X”弹性检修、“三位一体”点检管理体系、“四定”点检标准化作业机制等管理措施,来提高设备开机率及负荷率。
4.3 着力优化系统衔接,完善生产系统运行管理体系。加强公司生产环节和生产准备的衔接与优化。要注重采、掘、机、运、通等系统衔接,通过优化主运输系统“开、停”顺序、合理控制煤机速度等措施,降低非生产性因素对采、掘、机、运、通影响,有效提升各系统运行效率。
5 为了推进“精益化”工作落实,取得成效,石沟驿煤业分公司下设四个专业组开展此项工作
第一组:采掘组
责任部门:生产技术科
工作职责:以提高单产单进水平为突破口,优化检修方式、检修流程和系统衔接,增加计划生产时间,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为目标,分析生产系统或工程中存在的差距及原因,找到主要制约因素,结合实际,制定公司采掘精益化管理实施方案。
第二组:机运组
责任部门:机电动力科
工作职责:提升生产能力利用率、开机率、负荷率等关键指标参数;建立标准化点检作业体系和设备故障分析模式,完善设备预防性维修体系,增加实际生产时间,提高开机率;完善生产系统高效运行管理体系,缩短设备空转待机时间,提高设备负荷率。制定公司机运精益化管理实施方案。
第三组:“一通三防”组
责任部门:通风科
工作职责:以提高“一通三防”工程安全质量和管理水平,防止发生通风、瓦斯、煤尘与自然发火事故为目标,实现矿井安全、稳定、均衡生产,推进公司“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制定公司“一通三防”精益化管理实施方案。
第四组:经营组
责任部门:经营科
工作职责:以有效降低公司生产运营成本为目标,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改进管理方法,完善环节管控,认真落实公司的2013年经营预算目标,提高预算的准确率,促进成本管控进一步完善。确保全年可控成本控制在限额以内。制定公司经营精益化管理实施方案。
6 “精益化”工作取得的阶段成果
通过石沟驿煤业分公司在将近一年来精益化理念的宣传与培训;考核细则和管理制度;目标分析;诊断分析与业务流程;成本控制;目标管理;科技创新等7个方面设置进行考核,效果显著。
6.1 单产提高情况。2013年1-9月份单产较上年同期提高12.2%,平均单产指标完成107002吨。
6.2 单进提高情况。2013年1-9月份半煤岩单进267.36M/月.个,较上年同期提高10.75%,岩巷单进71.43 M/月.个,较上年同期提高13.27%。
6.3 设备平均开机率提高情况。2013年1-9月份设备平均开机率:93.98%,比2012年同期综采设备平均开机率提高10.1%。
6.4 设备平均负荷率提高情况。2013年1-9月份设备平均负荷率:72.03%,比2012年同期设备平均负荷率提高22.65%。
6.5 设备平均OEE提高情况。2013年1-9月份设备平均OEE:49.38%,比2012年同期综合效率(OEE)提高17.54%。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炭生产精益化管理”工作要想在企业发挥作用生根开花,并取得实效,关键是领导要高度重视,并利用各种场合,给广大干部员工讲明“精益化”工作的重要性和企业带来的益处,并发动党政工团各个部门进行宣传学习,使广大干部员工愿意接受并在工作中为之付诸在行动中,这样这项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王华党.矿建施工企业精益化管理策略探讨[J].价值工程,2011(02).
关键词:煤矿;地质环境;安全管理;煤矿隐患
Abstract: coal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for solv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the most difficult one. The present some coal development base of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lso played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If coal to the base of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re resolved, i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ty of coal base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work. So coal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work is very necessary. So, how can be rational mining, without damaging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afety management both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do meet the nee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coal mining? This paper will for coal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simple discussion. In hopes of coal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work to bring a little help.
Keywords: co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afety management; Coal mine hidden trouble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加强煤矿管理工作对安全管理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能源的不断涌现,煤炭资源的开采和管理工作在不断的被提上日程。我们都只带煤炭资源不管是在过去的时光里还是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当中都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没有煤炭资源就没有人类世界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今年来,全球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煤炭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却在的不断的减少它的存量。目前的全球煤炭用量大致存在着一种当代人在使用后代人该享有的煤炭资源的情况。这种恶性的循环不但是对煤炭资源的不利,对于未来世界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煤炭开采来看,小煤矿、非法开采等现象大量的存在。这对于煤炭地质的安全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很多地表和地下都存在着很严重的破坏现象。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够得到改善的话,在不久的将来,煤炭开采将会是影响地球寿命,破坏自然平衡的重要杀手之一。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加强煤矿管理工作对安全管理不仅仅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更是让人们意识到,加强煤矿管理工作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煤矿地质环境与安全管理之间的联系
在前文当中我们简单的阐释了煤矿地质环境对于安全管理的意义。那么他们二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煤矿地质环境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到底起到了怎样的决定性的作用?在本节当中我们将详细的进行解析。
煤矿地质环境保管的好坏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以程度
煤矿的地质环境不但可以决定煤矿的产煤量,同时它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以程度。首先,煤矿的地质环境保护的好坏是由煤矿的开采工作时的保护程度分不开的。我们都知道目前很多的煤矿开采基地的地质环境都受到了质疑。例如很多地方由于大量的小煤矿存在,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为了牟取暴利,开采设备也不够合理。很难做到合理开采,大部分是不顾开采区的回填工作,造成地下空洞,存在着下陷的危险。从这一点来看,如果煤矿地质环境保管的不善,安全工作将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甚至是没有办法开展下去。所以加强煤矿地质环境的保管工作,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是煤矿开采与管理的永恒主题。
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尺
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不但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以程度,同样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尺。因为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是直接影响该地区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前文我们已经阐释了煤矿地质环境和安全管理工作之间的联系。因此如果煤矿地质环境保护得不好,谈多少的安全管理工作都是徒劳的。没有一个好的煤矿地质环境,就没有一个好的安全环境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安全管理和煤矿地质环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煤矿地质环境与安全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好,煤矿地质环境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同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煤矿地质环境,安全管理也没有办法开展下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扶持。
目前煤矿地质环境存在哪些问题及其存在的安全隐患
但是就目前的煤矿地质环境分析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隐患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与此同时,安全管理也将成为一纸空谈。首先,目前的私人煤矿大量存在,滥挖、私自开采的现象屡禁不止。其次,由于工作管理机制上的一些问题也是导致煤矿管理工作没有很好进行的主要原因。第三,由于开采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在开采当中或多或少的会存在不合理开采的现象。第四,开采工作完成以后,回填工作的管理相对较弱。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改善的话,煤矿的明天仍旧堪忧。安全管理工作也将成为幻影。
如何加强煤矿地质环境和安全的管理工作
要想加强煤矿地质环境的管理工作,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从根源上解决煤矿地质环境的保障问题。第一,政府在这方面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工作。并且严禁小煤矿的滥挖、滥采的现象。政府作为监管部分而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检查环境,那么煤矿的地质环境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将会受到重重阻碍。所以政府在监管机制上必须做到严格管理。严格控制。第二,加强煤矿的管理工作,更新开采设备,弥补煤矿管理上的不足。我们都知道,在目前国内的一些煤矿开采的工作当中,很多煤矿的管理工作没有和国际的管理水平相接轨,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管理机制在里面。而开采设备由于费用等各种原因的存在,也是相对比较落后的。这不仅对于煤矿的开采工作很不利,对于煤矿地质环境的保障也是很不利的。例如,没多煤矿在开采工作完成以后,回填的设备不足,人力不足等原因,没有进行这一项工作。将会造成开采区地下挖空的现象出现。一旦出现这样的区域不仅仅是对地下作业的工人有着生命危险,就是对地上的居住人群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第三,要加强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煤矿管理工人的素质培养。目前的煤矿开采的一线工人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对于开采的技术和安全意识及防护工作还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所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也很重要。第四,要想将强加强煤矿地质环境和安全的管理工作还要全社会,乃至全球人类的共同协作。
煤矿地质环境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
煤矿地质环境对于安全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体现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上,对于人民的财产安全个生命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没有煤炭资源,人类社会是没有办法得到进步的。所以煤炭资源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就是一笔无价之宝。如果是因为人类的过分开采而造成能源的枯竭,这将意味着巨大财富的消失,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会后到制约。从生命财产来看,如果没有良好的安全管理,地球失去的大自然的平衡,人类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所以说煤矿地质环境对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结语:煤炭资源的管理;煤矿地质环境的保障;安全工作的实施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积极关注的话题之一。那么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很多的科学家也在不断的实践当中。他们以其为终身的奋斗目标。本文也是在此基础之上,简析煤矿地质环境与安全管理二者之间的联系,仅以本文向一直在奋斗在煤矿地质环境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以及多年潜心研究煤矿地质环境和安全管理的研究人员们致以最真挚的敬意。
参考文献:
[1]刘洪. 浅谈地质环境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
[2]冯辉. 地质环境机器功能与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7)
[3]解伟.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浅谈[J].《西部探矿工程》,2010(02)
1.1煤矿企业后勤管理简介
煤矿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尽管曾经因计划经济因素的制约而减缓了发展的进程并降低了经济效益,但是煤矿企业并且因此而退出我国的市场舞台。煤矿企业发展至今,其后勤管理工作除了为企业的生产与运营提供保障,还涵盖了企业员工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后勤管理工作在煤矿企业中需要为提高企业员工开展工作的积极性而创造轻松舒适的环境,促进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既要做好煤矿管理工作,又要提高经济效益是现代煤矿企业应该积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1.2煤矿企业后勤管理具有的特点
众所周知,煤矿企业在进行地下深处开展业务活动是一项既艰辛又充满危险的工作。尽管清楚这样工作环境,仍有不少的热衷为人民服务的群众和工作人员积极投身该项事业中,为人民生活增添一缕光和温度。因此,煤矿后勤管理人员也应像这些工作人员一样,为人民生活服务,做好与之有关的工作,让员工拥有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我国煤矿企业往往是远离闹市区,且处于较偏僻的山区,后勤管理工作存在服务内容单一、固定的特点。而作为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应结合员工的需求以及该项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性地进行服务工作。煤矿员工心里所想的主要是吃、住、娱乐等方面的问题,所以结合员工内心真正的想法,后勤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每一项工作任务,不能因其看似简单与单一而追求速度而不讲求效果。有效地将矿区周边的环境与氛围之间保持合宜的连接性,充分展现后勤管理工作在实际中具有的连贯性,树立企业的形象。综上所述可知,煤矿后勤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换言之,后勤管理工作与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存在密切的联系。
2煤矿企业的后勤管理手段进行改善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2.1采取企业化管理手段
煤矿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时,全力推进企业后勤管理向企业化管理方向发展,驶向市场化运行道路。这种管理方式具有多种特点,其中市场化运行特点表现在向矿方交纳每个月的租赁费与水电费,在开展煤矿工作时招聘临时工可以表现出煤矿企业具有自主经营的特点,对煤矿生产相关的各项设备组织检修,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流露出煤矿企业具有的经济责任。采取企业化管理手段,能够便于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员工,促进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形成。因此,提高后勤管理手段改革后,能够大幅度地提升管理质量,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2.2煤矿安全投入
企业对煤矿进行安全投入主要是指煤矿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保障安全而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各种费用。企业在煤矿生产时加大安全投入,可以有效提高煤矿生产中对防灾减灾的应对能力。由于安全投入不能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企业直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一般情况下,煤矿企业难以感受到这种举措的必要性。这就导致部分的煤矿企业对煤矿安全投入的力度不够,而在实际的煤矿生产中,人员伤亡直接造成企业的经济受到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根据现有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煤矿开采导致人员死亡直接造成企业经济受损程度逐渐呈上坡趋势。因此,煤矿企业加强安全投入能够间接地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从而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2.3采取科学化管理手段
后勤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它能够为企业带来升级与活力,使员工拥有一份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居住环境。因此,后勤管理工作应该采取科学化管理手段,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在必要时还应该对后勤管理手段进行创新,使之更符合煤矿企业的实情。后勤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该清楚本身的责任与任务,然后在煤矿生产活动中,根据不同的区域分别指派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深入其中,并将责任直接实行到个人身上,保证岗位没有留下空缺或是重叠的状况。企业还应对后勤管理工作采取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员工之间相互监督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并且每一位后勤管理人员都应该持证上岗,且身心健康,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员工宿舍管理方面,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机制与内容条款,约束员工在宿舍的行为,并保障后勤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此外,企业最好是在员工上岗前,组织一项业务培训学习,加强后勤工作人员对制度的熟练程度以及学习相关的管理技能,保证后勤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从而在后续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3结束语
【关键词】煤矿;井下运输;安全管理
1 煤矿井下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1 管理制度无法贯彻落实
在煤矿斜巷运输过程中,按照规定绞车应安置安全设备并编制严格的管理机制,但是为了省事却不用。矿车串挂应当具有严格的规定,可是依然有车辆超挂,再加上监督检查力度不够,造成煤矿运输事故频繁发生。如在绞车坡用矿车提升或下送材料时,由于钢丝绳严重存在着锈蚀并且超过了断丝规定、把钩工没有认真负责、矿车连接销子没有插上,绞车坡安全梯不起作用等这些都是发生碰坏设备、撞伤人员的因素。
1.2 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煤矿工作人员没有树立牢固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管理思想淡薄,重视生产、轻视安全,具有十分严重的侥幸心理,并且时常违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某煤矿准备区域的斜巷安排一部分工作人员运输材料并且在此实施钉道。在没有撤离巷中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利用绞车拖拽小绞车的滚筒,当拉紧小绞车的钢丝绳时出现了崩倒,令木支架产生了垮顶,3名工作人员被埋,经过现场实施的抢救,依然造成死亡1 人、重伤和轻伤分别1人,这属于一起典型的重视生产、轻视安全、违规作业的事故。某煤矿的运输区域,1名员工在绞车道主井上寻找矿车轮对时,随车蹬钩上堤,利用人车刮线产生信号联系绞车司机采取紧急刹车的方式,对绞车道上掉落的矿车轮对进行处理。因为在斜巷水平交岔口位置的信号线是长度为42m 的皮线电缆,在这个位置正好出现了矿车轮对,该员工看到后速刮线之后告知绞车司机采取停车措施,可是并没有及时停车,串车迅速上堤碰撞矿车轮后发生翻到,绞车司机察觉突然增大的绞车负荷之后及时采取停车,可是为时已晚,翻倒后的矿车将该名员工的胸部与腹腔撞伤致其死亡。分析原因,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违反规定进行作业,贪图省事,冒着生命危险蛮干,存在着侥幸心理。
1.3 特种作业人员业务水平低
特种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1.4 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
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运输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因业务培训难以组织或组织的成效不大,从而使工人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
1.5 违规操作与盲目指挥
煤矿在绞车坡运行时,要严格实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的制度,如在绞车坡运行时,队长违章进行操作指挥,安排1 名没有进行岗位培训,缺少操作小绞车司机资格证的员工开绞车,该员工又违规操作,另一员工在前方挂空矿车,凭借矿车的自重下矿车,自己也紧随前面矿车而下,并且一次挂3辆矿车(规定最多两辆),造成途中矿车掉道,该员工缺乏工作经验,站立角度又不正确,矿车在下滑过程中横转被挤伤。
2 做好井下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
对待安全生产以及各项煤矿工作,重点强调安全,一切工作都将安全放在首位。同时煤矿各级领导者要将安全生产作为大事进行管理。目前很多煤矿的生产环节大都设置承包岗位模式,承包人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通常忽略了安全防范工作,设备一般带病工作,违反了有关的操作规定,更加无法保障安全生产。因此,安全工作不能松懈,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调整各个生产部分,统一部署安全管理目标,时刻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2.2 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定期检查、检修各环节设备
(1)使用合格的达到规定安全系数的钢丝绳,定期检查钢丝绳的磨损、锈蚀、断丝情况,不符合要求及时更换。(2)斜巷使用的矿车连接环、链和插销等,必须执行下列规定:批量生产的,必须做抽样拉断试验,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初次使用前和使用后每隔2年,必须逐个以2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进行试验,发现裂纹或永久伸长量超过0.2%时,不得使用。(3)矿车与矿车之间的连接装置、矿车与钢丝绳之间的连接,都必须使用防脱装置。(4)提升机制动装置要灵活可靠,司机操作停放车时,要注意防止发生松绳冲击事故。(5)倾斜井巷阻车设施、声光信号要确保安全准确可靠,并操作正确。
2.3 加强特殊工种的管理
煤矿运输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各个岗位工种都不要出现照顾身份,因为这些岗位需要专业技术、思想端正的工人担当,同时对临时用工加强安全监管,尽可能不雇佣或者少雇佣临时工人。特殊岗位员工不可以随意进行更换,要严格实施考核并且发放证书,持证上岗。
2.4 积极组织安全教育培训
利用各种途径教育引导员工,说明事故产生的严重危害性,避免出现侥幸心理,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典型煤矿运输事故案例教育员工,定期为员工开放展览典型事故案例室,通过形象的事故典型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使员工深刻认识到“三违”产生的危害,增强员工防范事故风险的意识。
2.5 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煤矿安全的重要前提就是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只有对煤矿质量标准化投入大的矿井,才能够获得较大的产出效益,也有力地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将这项工作当成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要从静态化的达标逐渐转变为动态化的达标,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充分实现煤矿生产整体过程的达标。
2.6 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
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3 结束语
我们国家的煤矿运输工作总体形式非常不错,其伤亡人数也在减少,总体的安全状态也在不断的变好。不过该项运输相关的安全活动并不是非常的有序,由于违规而导致的安全事项非常多,特别是跑车现象时常的出现。为了确保运输工作的稳定性,就要积极的做好监督管控工作,特别是跑车问题。只有开展好该项活动,才可以切实的确保井下活动能够顺畅有序的开展,降低问题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张鹤霄.煤矿井下倾斜井巷运输事故的原因及预防[J].煤炭技术,2011(4).
[2]孙继平.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1(1).
【关键词】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具体途径
引言
安全与事故时刻伴随着煤矿生产的每个环节,从两者与煤矿生产的关系来讲,事故时绝对的,且往往诱发事故发生的因素并不会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而转移到其他方面,或消失不见;与事故相比,煤矿生产中的安全是相对的,仅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一通三防”工作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其工作质量直接关乎到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关系到众多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1、“一通三防”安全管理途径的基本内容
1.1“一通”―矿井通风
煤矿的矿井通风工作,一般是通过安装在地面的两台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完成,主要通风机要保证能够连续运转,两台风机一用一备,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开动,严禁采用局部通风机或风机群作为主要通风机使用。井下掘进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局部通风机及相关的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的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巷道的最低风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的有关规定。
1.2“三防”―防瓦斯
煤矿安全事故中,瓦斯爆炸最为严重,也最容易发生,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来说是巨大的隐患。矿井要对瓦斯问题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管理,从瓦斯爆炸的三个必要条件上看,主要是防止瓦斯超限和杜绝引爆火源出现,从预防的角度对瓦斯进行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3“三防”―防灭火
矿井火灾事故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外因火灾一般是由外来火源引起煤炭、坑木、设备液压油、油、棉纱、皮带等可燃物火灾。内因火灾指煤层自燃发火。
1.4“三防”―防粉尘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而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会有爆炸的可能性,而且对于井下工作的人员来说,也会影响健康。
2、加强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的研究
为了做好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对事故处理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明确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采用更加高效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工作,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安全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大量的安全保护措施得以完备,煤矿企业也需要做好“一通三防”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的指导。
2.1做好矿井通风制度化管理
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矿井通风工作是最为重要的工作。矿井通风工作的旨在将矿井内的煤矿尘土与对身体不利的气体,尤其是瓦斯的浓度降低到人体能够接受的水平,并且尽可能地将这些排到井外。
第一,为避免煤矿开采过程中上隅角的瓦斯浓度过高,首先要保障工作台风通过的数量。开采工作台的通风属于负压类型,要想保障工作台自然风的通过数量,就必须要科学的通风系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开采工作与通风工作是相对应的,为保证工作台风通过的数量,在开采过程中最好能够均衡开采,分时间段进行矿井开采,避免过度集中。
第二,每个开采区域在挖掘工作台时,为避免掘进和作业台的串联通风以及掘进作业台之间的串联通风,在挖掘时首先要挖掘中间车场。第三,鉴于掘进作业台通风是矿井下面最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地方,且在替换和维修通风设备过程中故障的发生率更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掘进作业台的通风管控,调节好通风机构与机电机构的工作,为掘进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恢复通风时的稳定提供保障。另外,针对瓦斯含量较高的矿井,在暂停通风设备工作期间应当采用“三专两闭锁”的方式,在通风设备上挂小牌并安排专人对其负责,禁止安排以外的人员操控通风设备,尤其是肆意将通风设备开启与停止;再者将停止通风设备之前,必须将所有相关人员都从井下撤到地面层,并将电闸拉下,避免因通风设备停止,瓦斯大量集中而给相关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2.2突出防灭火工作重点
为防止煤矿井内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煤矿企业和现场施工应对井内防火管理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加强与完善防火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来安排和执行采矿区的防火安全工作。
具体来讲如下,第一,除了要加强矿井内的综合管理外,为避免因内部因素引起火灾,还需加强对矿井内的通风管理,确保井内空气流通顺畅,空气质量处于人体接受水平之上,尽可能避免有害气体或煤尘的累积,提高煤的回采效率,禁止违规操作。第二,加大对矿井的管理力度,避免因外界管理不当而导致火灾的产生。在煤矿生产中出现的火灾一般分两种,第一种是外源火灾,针对这类火灾的防治手段,主要是在严令禁止在煤矿生产区内进行与煤矿作业无关的明火行为,比如禁止抽烟、禁止随意燃烧等,对于生产区内火灾发生概率较高的区域,要按照消防部门要求布置消防系统和消防设备;第二种是自然火灾,针对这种火灾,在其防治要点,在于要尽量保证风道两边压力持平,并根据井内空气分布状态来及时调整通风系统。
2.3确保综合防尘工作效果
煤尘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如果人长期接触矿尘,将很有可能患上严重的尘肺病。所以工作人员下矿时一般都会带上防尘口罩,而施工现场也会配设一些防尘的逛到,以降低煤尘浓度。
针对煤尘防止工作,煤矿企业和相关人员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对工作区域内的煤尘防止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保持井内通风顺畅,以间和降低井内的煤尘含量;第二,适度增加井内的空气适度,利用向空气喷洒水等液体的方式来捕获漂浮的煤尘,达到减少煤尘的目的,这种方法颇为经济,但是对长期煤矿生产中的防尘效用不大,要想将其防尘效用切实会发出来,除非是不间断的洒水或者是与其他控尘技术相结合。第三,为减少煤尘对工作人员身体的伤害,要求作业过程中,所有的员工都必须佩带防尘口罩、风罩等防尘工具。
2.4加强瓦斯的防治与管控效力
首先,遵循上级对煤矿监控系统关系提出的新要求,成立专门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小组,在原有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与升级,待改造完成后,有相关部门组织达标验收。借助现代信息系统,实现对井下瓦斯、温度、一氧化碳、风门开关状态的实时监控。
其次,加大推行瓦斯便携仪发放管理制度的力度,安排专门的通防人员对便携仪发放领用和检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现场调查,并及时对不按规定佩戴仪器的人员进行通报处理。
再次,严格规范盲巷启封瓦斯排放的流程,禁止“一风吹”的行为。该工作有通防副总负责组织和领导,进一步规范气体排放程序,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在气体排放的前3天下达有关通知,并提前拟定气体排放措施并事先与矿山救护队做好联系。
结束语
扎实做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是保证煤矿企业平稳发展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确保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并发挥作用。安全管理人员要严格负责,对安全问题绝不放松,尽职尽责地抓安全。只有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一通三防”工作取得实效,彻底杜绝“一通三防”事故发生,确保煤矿企业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郭景志.浅谈如何搞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4)
[2]王改明;吴永利;张俊涛.浅析“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有效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关键词:资源管理;创造价值;保障;运用;管理;双向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1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提高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煤炭经济效益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于煤炭资源的管理。在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当前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及煤炭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资源整合。其中煤炭经济的发展对于资源管理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启发作用。
一、合理规划资源布置,统筹规划、合理利用
1.重视资源开发和利用,从宏观方面提高煤炭资源的经济价值:煤炭资源的利用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从技术层面上来说,高效的煤炭运作能使煤炭行业的发展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有着最直接的经济价值的,同时技术层面的节约和利用是离不开技术性人才的引进的,在煤炭资源的规划最初,应当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将煤炭行业的技术运作水平作为重中之重来发展和对待,同时企业内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对于相关的技术性或者指导性措施的实施也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对于煤炭行业来说,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是企业资源能否被合理利用的最直观的反应,煤炭资源利用率较高的企业能够节省更多的煤炭资源,企业的经济发展也就更加顺利和长效,一般来说,低利用率的企业所需要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也往往较大。所以提升煤炭的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对煤炭企业内部的硬件资源的更新和利用,合理利用高新技术理论和设备,将企业的运作推上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例如定期更新和维护设备,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硬件设施运作顺利、有效,在技术更新上面,不定期对设备进行技术抽查和检测、校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学习网络上或者当前流行的技术和手段,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渠道,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扩大技术资源和力量,将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国际的前沿,从而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2.对于煤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统筹规划,严禁任何违规行为或者举措的出现:煤炭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发展项目,在国内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需要的是大范围的发展和范围扩大,这种大需求使得煤炭行业也处在一个较大的平台,这时就需要更加严谨和负责的管理举措来进行约束和整理,对于煤炭资源来说,一旦出现任何不按规定的开采或者资源浪费,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这是得不偿失的。
就目前来说,煤炭行业处在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各种矿区的开发和开采都是同时进行的,这种相互平行的开采方式一方面加大了国家煤炭行业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保障,往往就会形成管理混乱,对于煤炭行业来说也会起到消极的影响,所以这是一把双刃剑。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对于所有的煤炭资源必须进行统筹规划,先整理和调研,再进行开采规划等程序,开采过程必须有一套详尽的程序报告和技术说明、参与人员名单记录等等,并在开采的过程前后将所有的矿井开挖进行纸质记录和电子备案,并聘请专业的资料管理人才进行资料的整理和汇总工作,以便以后进行参考和查阅,同时必须出台相关的切实可行的开挖计划和政策,真正做到有计划、有规划,严禁任何形式的滥挖和盲目开采。
二、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完善市场人力资源配置
1.人力资源队伍的组织和协调: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技术性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水平越高的操作也就越能获得经济收益,同时企业的发展进程也相应得到加快。然而在国内的煤炭行业来说,普遍存在技术性人才流动较大、人力资源不稳定的情况,这种主观性和可变性较强的资源队伍对于企业的效益来说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人员的招聘和吸纳的过程中应当以长远性和不变形为基本出发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留住员工特别是技术人才的脚步。对于每一个员工力求做到平等、尊重对待,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组织起到了稳固和加强的作用。
2.提高企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高水平性和高效性:在企业内部,形成完整良好的企业文化,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在煤炭行业来说,绩效考评是一项较为有效的管理措施,同时对于员工的水平也应当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一旦发现技术不合格的员工,必须停止对其任用,严禁任何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者操作出现。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道德操守相关的培训或者讲座,提高员工的自身职业修养和心理素质,从心理上提升企业资源的整体水平。
3.奖惩分明、赏罚合理:企业的运作和发展是和内部员工的行为及心理状态直接相关的,所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奖罚分明的制度和措施,让员工内部形成较为良性的竞争机制,评选一系列较有代表性和榜样性的员工进行物质或者精神奖励,对于员工的情感心理形成一种较为良性的刺激和鼓励,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阶层的员工,从而保证了企业的长足发展。
三、总结
总的来说,煤炭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煤炭行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管理和合理利用,一方面要本着以人为首要发展要素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内部建设一个良好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真正做到高效发展、合理利用每一分资源,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客观和主观双向的主导因素,为企业凝聚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平.论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结合[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03).
[2]时圣岩.浅谈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2).
[3]董晓峰.从以人为本看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4).
前 言
所谓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精益生产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组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它并不强调特别先进的技术,注重现有生产技术上充分发挥人力、物力的潜能,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消除一切不增值的过程。将精益生产的思想和原则应用到煤炭企业的开采活动中,力求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生产运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探求我国煤炭企业的集约型发展之路,这对于提高煤炭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增加竞争实力具有比较客观的意义。
1精益生产
协庄煤矿结合煤炭生产行业中的管理特点和煤炭开采特点,运用精益生产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对精益生产方法进行诠释和应用。①运用精益生产方法原理,建立煤矿开采中的精益生产方式;②对开采活动的各工序进行分析研究,使用5W1H(目的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做?何时做此事?由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提问法和ECRS(剔除、合并、重排、简化)改善原则,改进开采工作流程,消除不必要、重复、不合理的作业,实现生产作业系统的优化;③应用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现场管理法对煤矿开采现场进行分析,杜绝现场的物料、杂物、工具乱放问题,减少“跑、冒、滴、漏”现象;④强化工作面生产管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设备故障率;⑤减少物料及资源的浪费,提高设备利用率。合理搭配采、掘、运工作人员,减少无效劳动时间浪费,降低煤炭生产成本,最终实现4M1E(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的改善。
2持续改进
经过对协庄煤矿现场调查研究,对作业流程、现场管理进行了优化改善,减少物料及资源的浪费,提高设备利用率;合理搭配人员,减少无效劳动的时间浪费,实现了4M1E的改善。(1)尽可能减少掘进、开采作业质量检测环节和返工现象把“出错保护”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煤炭生产过程,也就是说,从煤炭生产规划设计开始,把可能出现的生产质量问题都考虑进去,生产时,保证严格地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掘进、开采、运输,从而可以避免煤炭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为生产过程实现准时制提供保障。(2)消除设备、人员不必要的移动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把煤炭生产所要求的设备按照操作工序顺序合理布置,并且做到尽可能紧凑,这样有利于缩短工序路线,减少设备、人员不必要的移动,节约生产时间。(3)尽量减少煤炭仓储量煤炭开采量、运输量、仓储量、销售量合理控制,减少煤炭仓储数量。(4)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利用工业工程方法来改进采煤、掘进、运输技术,精简所有影响生产准备的内、外因素,采煤和掘进个工序中,准备工序和生产工序实现合理平行作业,以期实现减少生产准备时间。(5)消除停机时间采用全面生产维修(TMP)来消除停机时间,包括例行维修、预测性维修、预防性维修和立即维修四种基本维修方式。
3作业系统优化应用
5WlH提问法和ECRS四大原则以及工业工程和精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提出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作业面布置与施工材料搬运路线,减少七大浪费的现象。结合煤矿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煤矿精益开采管理运行实施机制。采用人机操作、联合操作和双手操作程序图等方式,研究如何使工人的操作以及工人和机器的相互配合达到最经济、最有效的程度。寻找进一步发挥人和机器的作用、缩短操作用时、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流程改善以整个生产过程为对象,研究分析较为完整的工艺流程,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个工作地进行全面考察、研究、分析。确定整个流程有无多余或重复的作业或动作,流程是否合理,搬运路线是否太长,延迟、等待是否太长等,进一步改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其目的是:尽量减少或取消不必要的程序流程(工艺、操作、动作);合并或简化一些流程,避免划分过细。
4操作标准化和5S现场管理
根据工业工程中的作业分析、动作分析对煤矿工人的生产操作进行标准化。作业分析主要研究分析以人为主体的工序,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地组织、合理地布局与安排。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作业时间的消耗,使工作质量得到保证。动作分析主要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作业时的身体动作状况,尽量减少多余动作,使身体各部位协调动作。减轻身体疲劳,使作业简便有效,从而制定出最佳的动作流程。通过对工人培训,使他们按标准化进行生产操作,就会大大提高安全生产的可靠性,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精益生产以现场5S管理为基础,它对安全生产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保证作用,清理、清洁、整理整顿、素养五个方面是实现持续安全生产的保证,前四个方面是安全生产的外部环境保障,素养是从人的因素保证安全生产。由此可知,实施精益生产的系统更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要求。煤炭生产系统复杂、环节多,安全管理需要从基础抓起,而精益生产也正是建立在安全生产基础上的管理,因此,精益生产方法对煤矿安全生产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需要把精益生产方法贯彻到生产的每个过程,每道工序中去。实施精益生产不但不会降低生产安全性,而且会促进安全管理。
关键词:流程再造 充填工作面 对拉工作面 精益生产
0 引言
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是利用杜绝浪费和无间断的作业流程──而非分批和排队等候──的一种生产方式。其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建立无间断流程,将流程中不增值的无效时间尽可能压缩,以缩短整个流程的时间,进而促使利益实现最大化。煤矿系统作为粗放型产业,生产系统较复杂,生产流程繁琐,存在较多浪费,生产效益有很大提高空间。因此,以精益生产的理念为指导,基于工业工程系统流程再造的基本原理,对煤矿生产系统进行优化研究,以期达到提高煤矿产量,实现煤矿开采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基于前述,有必要深入研究煤矿生产各个工艺流程,分析各个工艺之间的关系,提出优化方案,减少浪费,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煤矿产量,提高生产效益。
1 问题的提出
王庄煤矿9206工作面为充填工作面,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仰采。为了降低挡浆墙受力,保证挡浆墙能够有效起到挡浆作用,确保回采充填成功,把工作面分为分Ⅰ、Ⅱ、Ⅲ、Ⅳ四个倾斜短壁工作面,并由里向外依次进行回采充填。如图1所示。工作面Ⅰ区段为第一个充填面,每推进3m充填一次,开采与充填间隔进行,循环作业。由于充填体凝固时间较长,生产过程中等待时间较长,浪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开采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工作面产量较低。非充填开采下,工作面可以连续开采,不受充填体凝固时间的制约;而充填开采中,受充填材料凝固时间影响,造成了生产时间的间隔,造成了巨大浪费,开采效率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在深入研究工作面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工作面流程进行优化,尽可能减少时间和人力的浪费,增大生产效率,提高工作面产量。
2 流程再造分析
针对王庄煤矿81006充填面充填材料凝固时间长,充填和开采不能同时进行的特点,提出了对拉工作面生产的开采方式,目的是消除时间和人力的浪费,提高工作面的产量。采用对拉工作面开采方式,改变了充填与开采不能同时进行的缺点,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实现了工作面的连续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1 工作面Ⅰ区段生产现状
81006工作面Ⅰ区段采用倾斜长壁仰采,开采与充填间隔进行。工艺过程为:端头机窝及工作面压炮打眼、装药爆破开机窝、割煤爆破压炮松机装煤移刮板输送机支基本支柱回柱(采煤3刀,回柱3排)制作挡浆帘制作挡浆墙充填充填体凝固。工作面生产循环作业如图2所示。
图2 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
①作业分析
根据图2,对工作面Ⅰ区段生产流程进行作业分析。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工作面72小时为一个工作循环,其中前24h为工作面正常开采时间;之后8小时进行工作面充填检修;最后40小时为充填凝固时间。72小时中,正常生产时间仅为24小时,占生产循环作业总时间的44.4%。
表1 工作面Ⅰ区段作业分析
②生产能力
工作面平均长度92m,每个班进尺1m,每个充填循环进尺3m。
每个生产循环产量为:W=L×S×h×γ×C
式中: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工作面平均长度,92m。
S——工作面循环进尺,3.0m。
h——工作面设计采高,平均1.97m。
γ——煤的容重,1.3t/m3。
C——工作面回采率,95%。
W=92×3.0×1.97×1.30×95%=672t。
工作面平均每天产量:p=W/3=224t/天。
2.2 生产流程再造
为避免时间和人力的过度浪费,对工作面Ⅱ、Ⅲ区段实行对拉开采,两个工作面同时开采,交替作业,改变了充填与开采不能同时进行的缺点,有力地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工作面产量得到增加,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①作业分析
对工作面Ⅱ、Ⅲ区段生产流程进行作业分析,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工作面Ⅱ、Ⅲ区段72小时为一个循环,工人在Ⅱ、Ⅲ区段交替工作,不影响充填体凝固质量。对拉工作面下,人员利用率为89%;工作面生产64h,利用率为89%。
表2 Ⅱ、Ⅲ区段生产循环作业分析
②生产能力
工作面Ⅱ区段长88m,Ⅲ区段长81m,每个充填循环进尺3m。
工作面Ⅱ、Ⅲ段每个生产循环生产能力为:
Ⅱ区段:W2=L×S×h×γ×C
=88×1.0×1.96×1.30×95%
=639t
式中:W2——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工作面平均长度,88m。
S——工作面循环进尺,3.0m。
h——工作面设计采高,平均1.96m。
γ——煤的容重,1.3t/m3。
C——工作面回采率,95%。
Ⅲ区段:W3=L×S×h×γ×C
=81×1.0×1.96×1.30×95%
=588t。
式中:W3——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工作面平均长度,81m。
S——工作面循环进尺,3.0m。
h——工作面设计采高,平均1.96m。
γ——煤的容重,1.3t/m3。
C——工作面回采率,95%。
工作面平均每天产量为:p=(W2+W3)/3=409t/天。
对原工作面生产状况和优化后的工作面生产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经过流程再造,Ⅱ、Ⅲ段人员和时间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工作面产量得到增加,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益。
表3 生产状况对比
3 结论
①根据充填工作面原生产现状,对其生产流程进行再造优化,采用对拉工作面开采方式。流程再造后,在充填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工作面生产利用率由原来的44.4%提高为现在的89%,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生产效益得到提升。
②采用对工作面开采方式,工作面产量由原来的224t/天提高为409t/天,产量大幅度提高。该采煤方式对相似生产条件的充填工作面有极强的/一定的借鉴作
用。
参考文献:
[1]钱鸣高,许家林,缪协兴.煤矿绿色开采技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2.
[2]肖志军,党新民.精益生产方式JIT[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3]郭立人.试论对拉工作面的经济效益[J].煤炭工程,1988,(01).
[4]唐介岳.对拉工作面提高单产要解决的具体问题[J].煤炭科技,2000,(01).
[5]袁秋新,王志法,徐加昌,高敏东精益生产方式在煤炭生产中的应用[J].煤矿支护,2001,3.
[关键词] 煤矿; 单进; 提高
布尔台煤矿是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所属的一座设计生产能力、主运输系统提升能力、煤炭洗选加工能力世界第一的的现代化高产高效特大型矿井之一,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000万吨/年。
布尔台煤矿所用MB670掘锚机及后配套掘进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施工工艺和应用技术。由于布尔台煤矿井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加之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导致掘进水平无法发挥到制高点,致使出现采掘不均衡,生产接续紧张的局面。提高掘进单进水平是保证布尔台煤矿安全高效高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掘进现状
1.1 基本情况
布尔台煤矿目前主要开采22煤和42煤,22煤层厚度3.25~4.0m,上方直接顶以砂质泥岩为主,灰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水平层理,含粉砂质;老顶覆盖于直接顶之上,以粉砂岩为主,灰色,以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泥质填隙,均匀层理,直接顶属于易冒落顶板。4-2煤层厚度5.72~6.54m,煤层上方直接顶以砂质泥岩为主,深灰色,含植物化石碎片,平坦状断口,见滑面,性脆易碎,具斜裂隙,局部直接顶为粉砂岩,老顶覆盖于直接顶之上,为致密坚硬的粉砂岩,顶板属于易冒落顶板。
受地质条件压力大,片帮严重,煤层严重不稳定冲刷带较多,夹矸量大,目前正面临采掘接续紧张且采掘凸显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4-2煤二盘区、2-2煤二盘区尚未延伸到位;二是顺槽掘进速度赶不上回采推进速度。掘进巷道断面在17.28―20.52M2之间,即采用掘锚机单巷掘进一次成巷方式生产。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布尔台煤矿近几年急速扩大产能,只能通过增加综采工作面和提高综采面的推进速度逐年提高产量,导致矿井接续紧张。但煤层和地质条件复杂,支护强度要求极高,设备逐渐老化及过断层磨损,质量标准化,人员素质、技能,管理等诸多因素,致使掘进水平无法提高,这严重制约布尔台矿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2 制约掘进的因素分析
2.1 地质因素
22煤藏较深且很不稳定,矿压大,底板较软泥化严重且瓦斯含量较高,平均割矸厚度1.1米,断层等结构发育地带较多,顶板破碎严重;42煤煤层酥软矿压大,片帮及其严重,底鼓淋水等。
2.2 巷道支护因素
以“安全第一”思想并结合布尔台煤矿实际地质条件,要求支护参数,支护密度等极高。顶板支护采用锚杆(6根/米)+锚索(3根/2米)+钢带(2米/根)+钢筋网(1片/米)的联合支护形式,锚杆采用Φ22×2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1m×1m,锚索采用Φ22×8m锚索,两米一排,一排三根,并架设钢带,钢带采用8×140×4600mm“Π”型钢带,顶网采用Φ6.5网孔150×150的钢筋网片;正帮支护形式为玻璃钢锚杆+双层塑料网联合支护,玻璃钢锚杆为Φ22×2100mm,每排3-5根,排距1m,塑料网孔规格为40×40mm;负帮支护形式为右旋螺纹钢锚杆+铅丝网片支护,锚杆为Φ18×2100mm,每排3-5根,排距1m,网片采用10#铅丝,规格为45×45mm。
再则因为掘锚机巷道掘进支护一次形成,片帮导致支护帮锚时较为耗时,耗力。然而掘锚机体积较大,较大,加之片帮、底板酥软,开设联巷较为困难。
2.3 设备因素
设备逐年老化,设备故障增多,影响生产。半煤岩巷掘进时,由于掘锚机一次成巷断面较大,对设备损伤严重。掘锚机为电控液方式,液压系统较为复杂,井下环境条件极差,故障出现也较为频繁。
掘锚设备设计制约生产效率,主要原因在于掘、支不平衡,掘锚机在割煤、落煤、装煤的同时只能单一的支护顶锚或帮锚,不能顶锚和帮锚同时支护。据测算割煤时间通常占20%―24%,而支护时间则要占到75%―78%,掘进快而支护慢,掘进等支护的弊端极大地制约了掘进进尺的提升。
2.4 质量标准化
在生产过程中要求质量.、文明、生产、操作等要求达标,单巷掘进不能实现机械化,必须由人工清理浮煤和生产备料势必影响掘进和支护速度。
2.5 非生产因素
工序安排不优化,不平衡作业等浪费时间;检修时间较长,后配套安排不合理,生产准备不充分。
2.6 技能人才缺乏
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短时间内又无法提高且经验不足,对设备参数性能及操作规程了解掌握深度不够,设备操作达不到规范化,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就成了瓶颈,对检修质量得不到保障,出现故障无法自行处理,延长了整个计划检修工作的时间,制约了生产效率。
3 提高单进水平的途径
3.1 巷道合理安排布置
巷道的布置方式直接关系到掘锚机灵活性和快速性,结合现状合理优化巷道布置。 巷道设计长度兼顾通风,供电,避灾等因素,尽可能布置较长的掘进工作面。使其各大系统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减少了搬家倒面次数,每减少一次搬家倒面可增加生产时间10d左右(包括安装新工作面)。
3.2 掘进工艺的优化
采用两条并行巷道同时掘进方式,其中一条巷道布置一台掘锚机完成掘进配套LY2000/980型连运一号车和桥式转载机,DSJ100/100/320(2500米)胶带机完成破碎运输任务;则另一条巷道布置一台掘锚机完成掘进和开设联巷,后配套一台梭车,一台LY2000连运一号车直接搭接上条巷道胶带机。
3.3 支护方式的优化
在掘进过程中对支护方式进行改造优化,针对布尔台煤矿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围岩性质、巷道用途及矿压影响等因素,采取了不同煤层、不同盘区,区别性的优化支护工艺与支护参数,在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降低支护费用,又有效地提高了单进水平。例如:受一次采动影响与受二次采动影响巷道支护强度、密度、方式均不相同。
3.4 设备的科学配套
(1)方案一:由掘锚机配套梭车、连运一号车及胶带机优化为掘锚机配套连运一号车、桥式转载机及胶带机组成,工作面破煤、落煤、装煤、运煤均由山特维克MB670型掘锚机完成,采用LY2000/980型连运1号车完成破碎和运煤工序;桥式转载机和顺槽DSJ100/100(2500)米胶带机完成煤炭的转载、运输工序,用锚掘机自身六臂锚杆钻机完成支护工序;配备35m桥式转载机和刚性架,满足一个圆班的生产需要,减少生产准备时间。生产过程中实现掘、支平行作业,顶、帮,锚杆、锚索全部一次支护到位。
方案二:构建快速掘进系统主要由掘锚机、跨骑式八臂锚杆钻车、两臂帮锚杆钻车、皮带转载机、履带式自移机尾、迈步式自移机尾组成。
(2)生产辅助设备现在所采用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配备1000mm柔性风筒压入式供风。优化为局部通风机配备刚性风筒抽出式通风方式,遇到煤岩结合断面时降低粉尘改善工作面环境。
3.5 科学精益管理
(1)合理控制检修时间,实行“6+X”柔性检修
劳动组织采用"三八"工作制,实施“6+X”柔性检修计划,即:每天安排支护和检修时间6小时,“X”为区队内部根据检修内容自行安排,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保证设备检修质量,树立“抓检修就是抓生产”理念
细化检修流程,精益检修设备是保障生产必由之路。除班前会正常安排检修工作外,检修工必须带检修标准工单,对照标准工单逐项进行检查,确保故障隐患早发现早排除。再则,排除生产中的机电故障是自我提升最好手段,也是我们检修人员积累经验的一笔最大的财富。区队应认真对待每次故障并组织员工讨论,找出故障原因和处理过程中的疏漏,分析、总结形成报告保存,为杜绝以后处理故障过程中的疏漏,确保下次处理故障速度的提升。
(3)提高员工能力素质
只有切实加强员工理论和实操培训,增强员工业务知识,提高工人实际操作水平,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聪明才智,进而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无效巷道,保障提高生产效率和单进水平。
(4)科学管理
紧紧围绕生产开展工作,消除非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浪费。利用检修、故障等非生产时间为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支护材料、拖拽电缆、水管、风筒等准备充足到位,调校并设好激光,帮网支护、补强支护等要求合理安排平行平衡作业。
(5)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提高工程质量合格的掘进进米单价,消除不合格巷道的浪费。区队必须将生产任务落实到每个班组,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检修班对设备包机人进行考核,记录各设备的故障频率和影响时间,进行考核奖励;对检修岗位实行竞聘机制,能者上弱者下;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与所带班组的掘进安全、质量、任务挂钩,奖罚同等。通过带班对干和班长绩效考核激发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挖掘每个生产组织环节的潜力,提高单进水平。
4 结论
通过优化流程、强化检修,合理安排生产,科学管理,从而实现“人――机――环――管”和谐统一的最佳匹配,进而达到掘进水平大幅提升。取上述措施后,布尔台煤矿掘进队连续俩个月突破600米,大大提高了单进水平。
[参考文献]
[1] 走向科学化精细化的中国企业文化企业文明,李祖荣.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