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管理业务知识范文

城市管理业务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管理业务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管理业务知识

第1篇:城市管理业务知识范文

1.职业院校教学岗位人事管理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不仅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职业院校人事管理的最重要对象,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教师的配合与支持。从职业院校目前的管理情况来看,职业院校普遍缺乏竞争机制,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许多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仅在于提高授课水平,不仅对学校规章制度缺乏执行力,亦无心于学校的科研活动,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学校竞争力的减弱,降低了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加之职业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大多着眼于在校教师的行为管理,忽视了教师团队的优化,导致学校的人才补给不及时,学校教师岗位缺乏新血液的注入,使得学校始终缺乏新的教学理念,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如何在教师岗位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提升在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引入先进教学人才,已经成为了直接影响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问题。

2.职业院校管理岗位人事管理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岗位人事管理是职业院校人事管理的又一重要工作对象,而管理岗位分工模糊、组织架构不完善已经成为了直接影响人事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问题。职业院校人事管理部门依照“分工原则”对管理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进行划分,继而实现责任制管理。但是从目前职业院校发展实际来看,许多院校为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将具体工作不断细化,甚至出现了多部门从多角度同时接入一项工作的现象,反而降低了学校的工作效率。不仅如此,由于学校各部门机械遵从自身管辖范围完成任务,即便人事管理部门极力细化学校工作内容,但仍难免出现“灰色地带”,形成管理空白,而这类工作的开展需要人事办公室进行临时安排与协调,增强了实际工作的复杂性,造成了不必要的工作阻碍。

二、职业院校人事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方法

1.职业院校教学岗位人事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

职业院校教学岗位依据资历的不同,可分为助教职称、讲师职称、副教授职称以及教授职称四个等级。以上四类人才占有量以及高等人才所占比例是评价职业院校综合教学能力高低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人事管理部分应时刻注意学校四类人才的比例与数量,当教师人数无法满足学校扩展要求或人才比例失衡时,应及时应用外界招聘方式来壮大学校教师队伍,同时在教师管理当中引进竞争机制,刺激教师再学习和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具体而言,职业院校教学岗位人事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人事管理部门应辅助学校改善现有科研环境,同时根据教师的研究类型增加学校科研项目数量,使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专业投身到学术研究当中去,达到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目的。其次,人事管理部门应当实时掌控学校教师资源情况,对其数量及质量有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学校的实际及时通过招聘等手段补充人才,为教学发展提供全新的血液。最后,人事管理部门应完善学校内部晋升渠道和教师再学习机会,鼓励在校教师通过提升自身能力达到事业目标,全面提高在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配合完善的考核制度在教师中营造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刺激教师不断改进自身不足,继而不断优化学校师资资源。

2.职业院校管理岗位人事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

从整体上看,我国职业院校管理岗位的设置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其中的“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的两极分化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综上所述,职业院校人事管理部门盲目细化工作,导致了管理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职业院校人事管理部门应逐渐整合学校资源和类似部门,在合理分工的前提下简化部门配置。除此之外,人事管理部门还应放宽各部门的职能范围,尽量减少“无人管理”的灰色地带,同时设置人事监管和调节部门,及时发现工作漏洞并对其进行处理,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管理岗位的协调性和高效性。

三、总结

第2篇:城市管理业务知识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铁路;施工企业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物资成本控制对策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体系,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各类高铁、客运专线的投入运营,铁路的输送能力大大增强,铁路的输送效率不断提高。当前,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相关信贷政策得到进一步调整,铁路施工企业在经营、施工、管理、资金流转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加强铁路施工企业物资成本控制管理,可以有效节约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铁路工程施工项目主要特点

铁路工程施工项目既具有普通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又具有有别于其它工程项目的独特特征,突出表现为:规模大、施工条件差、协调任务重、易受施工地相关干扰技术标准要求高、新技术使用较广泛等特点,具体而言,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铁路工程施工环境恶劣。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里程长,经过的地形复杂,施工环境相对恶劣,施工过程中易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延误工期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铁路工程施工线路长,通常需要多家施工单位同时进行施工,施工的组织管理十分复杂,协调的工作量十分巨大。各个施工区域会由于地理位置、气象条件、地物植被、水文特征等的不同,而对施工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不同的要求,施工单位如果不能全面把握其实质,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导致一些难以挽回的损失。

2.施工单位协调任务繁重铁路施工项目涉及线长、点多、面广,管理跨度大,施工单位需要协调的任务十分繁重,有些需要上级部门进行协调的职能和任务也相应地移交给了现场施工单位。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建客运专线,不仅要面对施工的组织与实施,而且要面对大量的沿线各种辅助工程要进行施工,涉及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基础设施移建等工作,这其中涉及的各方的沟通、利益协调关系处理等等工作,协调的任务十分繁重,如果协调不及时、措施不力,很容易给整个工程项目建设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工期和工程质量,因此,必须要慎重对待。

二、当前铁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铁路施工企业大多采取与建筑施工企业相似的“公司+项目部”的施工管理体制,项目部是铁路工程施工的基本单元和实施基本主体,项目经理是施工组织的重要领导者具有十分大的权力。由于一些企业缺乏科学高效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权、责、利相结合的科学的成本考核制度。项目经理的经营管理随意性十分大,还有的项目经理走向另一个胡同,过分追求成本控制,而对人力资源管理投入不足,不能满足优秀企业员工对自我实现、受到尊重等方面的需求,而导致人才严重流失,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施工组织与推进。

2.工程物资材料管理存在漏洞。铁路对物资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在铁路项目工程施工中,材料所使用的往往占据了总成本的七成到八成。在工程物资材料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造成物资的重大浪费。一方面,在对材料进行采购时,如果不能严格按照采购计划进行材料采购,采购的随意性大,容易导致物非所用,造成材料购置费用超出预算。另一方面,由于相关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不能准确把握物资材料的品质及价格,导致所采购物资材料要么价高,要么质量较差,不能满足工程施工要求,造成物资材料浪费。

三、完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加强铁路施工企业物资成本控制与管理,必须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多策并举,重点在防控上下功夫,确保物资成本控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1.建立健全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物资成本控制体系,是实现成本有效控制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问责机制,明确所有工程参与者的职责与义务,时刻做到节约奖励,浪费、超支惩罚,并强调对部门的考核,形成成本控制的合力,努力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要将施工环节的物资成本控制进行分解细化,增强成本控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强化外部社会环境成本控制。由于铁路施工沿线社情、民意复杂,多穿越一些穷山恶水,施工地区的社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许多施工地点周边治安环境状况差,存在不同程度的黑恶势力,经常会有吃、拿、卡、要等阻挠破坏铁路施工的行为发生,有的甚至会影响整个工程建设任务的按时完工。这些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往往会给铁路施工带来额外,甚至是超额的施工成本。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强化针对外社会环境的成本控制,加大对铁路建设沿线群众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支持铁路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法律、政策等武器,与破坏施工环境的行为做坚决斗争,尽可能地降低施工成本。

3.加强施工全过程成本控制。加强施工全过程成本控制,就是要做到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把成本控制贯穿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每名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参与到本控制中去,发挥好成本控制的主人翁精神,才能真正有效实现成本控制。加强施工图纸预算管理,突出计划编制的科学性,严把施工资金使用关,确保资金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要加强物资采购招标管理,杜绝不必要的浪费,在确保工程能够确保质量的情况下,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上下工夫,力求通过技术革新、激发职工节约为荣的热情,提高施工的效率,尽可能避免因窝工以及停工给工程带来的损失在竣工阶段,要及时做好撤收工作,对不必要的机械设备进行封存,防止造成运转浪费。要及时清理不需要的租赁设备及房屋,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在项目竣工时,及时的清理剩余的工程材料以及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材料及机械设备的效益。要及时跟进财务管理,加强总成本结算,搞好施工成本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下一项的铁路施工提供经验。

四、结语

铁路施工物资消耗量大,加强铁路施工企业物资成本控制管理意义重大,准确把握铁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以及当前铁路施工企业物资成本控制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建立健全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强化外部社会环境成本控制、加强施工全过程成本控制等方面入手,加强物资成本控制管理,必将会对节约建设成本、促进铁路事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城市管理业务知识范文

通过对物流管理岗位群专业技能的分析,进一步进行了实训项目和专业课程的分析。核心课程包括物流整体规划、仓储作业操作及管理、运输作业操作及管理、货运作业操作、报关报检作业操作、配送作业管理技能、物流信息系统操作、物流综合服务管理,相对应的实训项目包括物流整体规划设计、仓储作业操作和仓储管理、运输作业操作和运输管理、货运作业操作、单证操作、配送中心作业管理、物流信息系统操作、物流综合服务管理。从而确定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货运、报关报检、配送中心作业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服务管理。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进策略

为构建与完善物流管理专业“三维一体,三阶递进,二元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物流管理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建设专业拓展课程,满足单项实训项目物流项目管理

训练和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训练的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有选择有规划地建设专业拓展课程《物流项目管理》和《物流成本管理》,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实施中融入实际物流企业典型案例和情景数据进行物流项目管理训练和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训练。

(二)建设融多项仓储、运输、配送、包装、加工、货代、报关

报检、物流综合服务、物流沙盘模拟等项目的综合性实训基地目前专业已申报专项建设“物流综合实训中心”,2015年已申报,资金总额为252.6万元。该基地目前准备在2016~2017年建设完成。该物流综合实训中心重点强调物流中心的仓储、运输、配送、包装、加工、连锁服务等物流职能,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以企业化的硬件设施为运作管理基础,以物流软件为载体,搭建现代物流企业运营、作业、岗位职责等真实环境,模拟物流企业各种岗位的典型作业操作和综合服务管理项目,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物流专业操作技能,提高其动手操作和综合运用能力。本物流综合实训中心建设包括的主要包括供应商模拟设备、制造商模拟设备、第三方物流平台设备、快递业务模拟操作设备、零售商终端设备。

(三)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力争每年新增2~3家校外实训基地,逐步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满足学生认识实习及毕业顶岗实习的需要;强化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引进企业的真实营销项目与评价标准进课堂,提高实训项目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崔 媛

第4篇:城市管理业务知识范文

【关键词】物业管理;成本控制;措施及建议

成本控制,有利于提升物业企业的投资收益、完善其内部组织结构,对于物业管理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物业管理成本的现状,接着论述了成本控制措施及建议,希望对大家相关课题研究有所启发。

一、物业管理成本的现状

1.物业企业组织成本较高

组织成本分为静态组织成本和动态组织成本,是物业管理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静态组织成本,管理层次越不清晰、人事管理越不完善、多头领导越严重,静态组织成本就越高。动态组织成本是物业企业在运行中产生的成本,人员素质以及工具种类决定了组织决策的落实程度,继而决定了动态组织成本的高低。随着物业企业的发展壮大,组织成本所占比重将持续上升,对物业管理成本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2.物业管理方式简单

物业管理是服务性行业,“服务”是物业管理企业向业主提供的产品。与一般的企业类似,生产方式越粗放、越简单,生产成本就越高。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是,物业管理提供的产品是服务,是面向业主的,管理方式还会影响到客户体验。从整体上看,物业管理的方式科技含量较低、智能化水平也不高,这就导致物业管理过多地依赖人力和物力,产生较高的成本支出。

3.配套设施不完备,规划不合理

配套设施不完备主要针对大城市的早期小区以及中小城镇部分现开发的小区。尽管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理论探索和实业发展已取得了部分成就,但还是存在着重视前期开发、忽视后期管理的现象,直接导致小区的配套设施不完备,管理难度较大。比如,健身器材缺少、停车位较少、绿化面积较低等,这些问题几乎都是小区前期规划的硬伤,后期的物业管理很难解决,但这些都是业主最主要的投诉内容,物业管理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协调、沟通,继而产生较高的管理成本。

4.物业管理企业经营方式单一

现阶段,物业管理企业的经济方式比较单一,提高几乎都是基本的服务,比如设备维修及保养、绿化保洁、安保等,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既不能满足业主多样化的服务的需要,也造成企业成本收益较低,变相地增加成本支出。

二、物业管理成本控制措施及建议

1.创新成本支出审核的方法

成本控制的目的之一是控制物业管理成本的支出范围。但在具体的操作上,物业管理成本支出范围并没有明确详细的规定,其支出范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对支出范围合理性审核的方法进行创新,以便能更好地判断是否超出支出范围。支出范围是否合理的审核应坚持三个原则:不属于物业管理支出的不合理;与物业管理职责、工作任务没有联系的不合理;超出规模和数量的不合理。就物业管理而言,成本支出范围主要指两方面,一是物业管理工作人员工薪金补贴、日常办公费和设备购置费等;二是指行政事业性项目,其支出应严格遵循项目计划,并限定于项目开支范围内,专款专用,不可挪用为无关项目或事项的支出。

2.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制

完善的经济责任制是成本控制工作的制度保障。经济责任制可通过内部控制有效地减少乱支、私设小金库、腐败的发生。物业管理的领导,财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其他部门的负责人,要明确责任,划分权利范围,相互监督。建立独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制部门,对人事体系层层防范,落实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建通常态化的检查和评估,对成本支出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记录,确保实际工作向着既定目标开展,把实际目标的完成情况、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作为考核标准,并把最终的考核结果与薪资分配、人事管理挂钩,改变“吃大锅饭”的现象,实现成本控制工作的不断完善。同时,加强对成本支出原始资料完整性的审核。支出不仅需要原始凭证作为依据,还需要相关资料对原始凭证进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有理有据地说明一项业务的支出是否合乎规范。完善经济责任制的一大举措就是确保物业管理的各项支出不仅有原始凭证和相关资料作为凭据,还能对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高投入、高装备、对资金要求大、经济内容复杂的项目,还需要书面合同作为付款的依据。在要求书面合同的同时,加强对原始明细清单的审核力度,确保原始合同、明细清单能真实反映设备数量、单价和劳务支出,为经济责任制的最终落实提供数据和资料支撑。

3.提升绩效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反馈机制,反馈机制的一端是被考核人员,另一端是考核人员,他们之间通过不断沟通和调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状态,确保绩效管理不断向前发展。如果没有沟通和调整,被考核成员处在绝对被动、绝对弱势的定位,那么绩效管理将逐步丧失意义,继而对物业管理的组织结构造成更深层次的破坏,进一步增加静态成本支出。所以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强调持续沟通和适时调整,要认识到考核人员与被考核人员关系的平等,给予普通员工足够的话语权,建立友好的对话、沟通渠道,及时听取被考核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减少实施绩效管理的阻力。把握好沟通的重点和内容,考核人员应引导被考核人员把沟通的内容放在机构考核方案、考核结果公布方式、绩效管理办法以及指标体系,注重沟通的重点,避免泛泛而谈。沟通形式有绩效分析辅导、集体性沟通、专题讨论会议、留言信箱、一对一沟通,应综合使用以上沟通方式,确保沟通方式的多样性。同时对绩效管理的对象和方法进行调整,根据难度或季度工程的重心来调整绩效管理的对象,确保绩效管理的有效覆盖。随着绩效管理的深入,应及时调整或删除效率低的绩效管理方法,引进更加专业、科学的绩效管理方法。

4.提升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素质

从业人员是物业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其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政策的执行力度,所以说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有利于降低物业管理的动态组织成本。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与其他行业相比,物业企业的工资水平较低,人才流失严重,基层的才从业人员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和培训,甚至部分身兼多职,这样就使得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参差不齐,不能达到预期的标准。所以加强物业管理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通过对物业管理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进行培训,使其达到并满足当前物业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对协管人员、绿化人员、维修人员进行系统地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团队意识,建设一个专业高效的物业管理队伍。同时,加强对物业管理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培训,增强物业管理者的事业心、上进心、细心以及责任心等,建设一个优良的团队,此来有效的提升整体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团队意识和职业道德,使他们有能力有意识执行决策层下达的任务和目标,降低动态组织成本支出。

5.提升物业管理的服务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业主对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把物业管理由“管理”向“服务”上转变既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控制成本支出的措施之一。服务性是对物业管理工作的定位,如果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没有较好的服务意识,那么单位工作就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造成资源的浪费,产生成本支出。琐碎、密集、重复是物业管理工作的特点,大量的接访、沟通、登记、保管工作需要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还要考虑到工作事项的轻重缓急,这就不仅要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要有广泛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时刻牢记“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的理念,不急不躁礼貌待人。服务质量是衡量物业管理专业程度的标杆,也是提升成本效益,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

三、结束语

当前,当前国家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定位是微利企业,物业费标准必须与当地的消费水平相适应,这就是导致物业管理企业的利润不会太高。在这种大环境下,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在物业管理企业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开源节流,控制企业的成本支出,尽可能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长源.论物业管理企业的成本控制及经营理念创新[J].四川建材,2012,38(2):207-208

[2]庞江红.浅谈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过程中的变动成本控制[J].现代商业,2010(18):141

第5篇:城市管理业务知识范文

卷首语

(1)老年住区及养老服务迎来发展机遇 朱中一

资讯

(6)资讯 无

专题聚焦

(8)行业服务“握手”社区养老——老有所学 乐在社区——绿城“学院式”养老模式解读 无

(12)敬老、爱老、挟老、助老——北京金地格林小镇的幸福社区之旅 刘涛 王媛媛

(14)王琳达:以文化养老 严文珍 索琪

(16)贾云植:亏损200万 只为尽份责 李秀梅 魏继辉

(18)功在长者 利在企业——上置物业“长者居家养生俱乐部”小记 王玉洁

(20)慈怀长者 善行关下——长城物业长者服务经验及解读 李志建

(23)走出“小家” 副入“大家”——探访白云庄社区居家养老 严文珍

(26)多元化服务 为老人造福 卢崇福

(28)延伸社区养老服务的机遇&商枫 张武

(30)“养老”面前切莫舍本逐末 舒可心

(32)分羹社区养老 刘洪湘

(34)度假区里的养老乐园 严文珍 赵征焰

(36)美国老年人“社区照顾”调研和启示 无

(40)纽约市的老年公寓和管理 沈克明

(43)分镜头解析《卓达物业:亲老型物业服务专家》 高鹤

热点

(46)物业管理师注册路漫漫 无

本刊纪事

(48)携手前行 共话转型——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在京召开 陈丽

(52)拓展思路谋发展——2012中国房地产与住宅产业交流会参会代表访谈 无

(56)花絮 无

特别关注

(57)热议——大力发展现代物业服务业(二) 无

(60)现代服务引领社区文明 杨光辉

(62)这些年,我们追过的高端服务 衡正飞

(64)物业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监理 陈勇

视窗

(67)台北物业管理考察启示 王?

案例

(70)公共场所人身安全事故责任之辩 程磊

(72)高空幕墙玻璃坠落的风险防范 张咏梅

(74)“适合”的才是“合适”的——首都机场物业品牌解析 刘熙儒

(76)物业服务社区化的实践——以武汉百步亭社区为例 张继涛 张学真

沦坛·一线

(78)前期物业管理的“生财之道” 黄永发

(80)政府项目物业服务的风险管理 孔宾

(82)借班组建设夯实企业文化 李绪蓉

&

nbsp; (84)智能建筑的联动消防 刘阳

(86)零星维修人工费的计算方法 马顺宏

第6篇:城市管理业务知识范文

关键词:城市政府;物业管理;宏观职能;微观职能

中图分类号:F299.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135-02

0 引言

物业管理目前在我国城市中呈现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逐渐普及的态势。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微观基础,也是城市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城市政府有宏观和微观两大职能。宏观职能由其在物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决定;微观职能表现在政府与各个市场行为主体的相互关系上。政府行使主要职能的目的在于创造环境、扫除障碍、配置资源、消除矛盾、弥补市场作用的缺陷。在物业管理中,政府应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正确发挥自己的职能,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构建有效的城市管理新秩序,关键在政府。

1 城市政府在物业管理中的宏观职能分析

1.1 政府在物业管理中的角色——城市物业管理活动规则的制定者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受到当地政府的指导与调控,还受到国家一级政府的调控。从国家层次来讲,政府主要是制定一些促进全国物业管理行业整体发展的政策和计划,以及制定各地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物业管理发展要受到国家政府的影响。从地方层次而言,城市政府作为地方发展重要的直接指导组织,一方面贯彻国家的宏观指导政策,另一方面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主要促进当地发展的计划和执行有关物业管理发展的各种机制。这些机制的实行主要依靠自下而上的市场经济活动的发生。

城市政府部门虽然不是物业管理活动的直接参与主体,但在积极营造健康的物业管理大环境,促进物业管理市场的规范化,约束地方物业管理市场行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政府在物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机制设计并监督其运行 政府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行使职能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机制设计和监督其运行。具体来讲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1.2.1 规范机制运行 主要是指在现存诸多不必要的规定、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物业管理发展要求的现有机制的基础上,发现和确立适合本地的、新型的、更加有效的机制,来规范物业管理中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行为主体。例如,在《物业管理条例》调解范围的空白处,政府可以进一步明确相关细节或参考法理;再如,政府也可以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党政机关逐步完成由后勤自管物业向专业化的物业管理转变,促进物业管理机制的转变与创新,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促进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活动的进行;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为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等等。

1.2.2 协调机制运行 物业管理活动具有社会化的特征,其活动涉及百姓日常生活、城市正常秩序,政府行政机关如公安、消防、环保机关等基于行政职权均介入物业管理活动[1]。在物业管理过程中,物业管理企业需要同各部门产生多种联系。对于物业企业而言,要组织和调动社会资源从事复杂的大型社会活动,尤其是某些具有重大影响的公益性活动,就需要多种不同的资源和要素支持,而这些资源常常又都分散在不同的社会组织手中,为了保证活动的成功和高效,这就需要由城市政府出面进行协调。比如全市范围的消防演习,如果没有城市政府的出面协调,根本就无法进行。政府作为具有特别权力的市场行为主体,拥有其他主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又是有效信息和资源占有较多的要素,可以利用其特殊的身份,从宏观总体上对整个物业管理行业的经营方向和战略进行协调,同时也可以作为特殊的中介为一些物业管理企业消除矛盾,达成共识,创造合作的机会,比如在国有大中型物业企业的兼并联合中牵线搭桥。因此,从优化社会经济活动的目标出发,综合考虑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政府可通过各种法律法规、政策,选择适当的手段规范和调节各行为主体的活动。

1.2.3 引导机制运行 政府在物业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如它可以与其他行政机构一同来推进办公楼、写字楼的物业管理,以引导者的身份来参与物业管理创新活动,弥补市场作用的缺陷。通过政府的参与,可以更好地为城市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保证既定的城市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政府可以提供物业管理活动需要的各种规则等制度性的基础设施,还可以提供其他一些形式的服务等,比如进行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的投资,以提高评标专家和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服务创新能力;向物业管理企业提供国际和国内有关的物业管理行业信息,以减少企业经营与管理创新活动的盲目性;采取措施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及新技术的利用等。

2 城市政府在物业管理中的微观职能分析

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市场中介组织和政府作为物业管理中重要的有形实体,他们之间不断发生着各种联系。市场经济中的物业管理活动一般通过业主、物业管理企业等主体间的合同约定开展[2]。

2.1 政府与物业管理企业

2.1.1 政府对企业的间接管理 所谓间接管理是指政府通过管理市场来影响物业管理企业,政府不干预企业的内部事务,有时甚至并不与企业发生直接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政府通过以下措施来间接管理企业:

建立市场。适应经济的发展,建立各种层次和功能的市场,比如建立技术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同时对市场的建立提出特殊的要求和操作规则。政府应审时度势,在条件成熟时不失时机地批准建立新的市场。

制定法律。目前,物业管理行业还没有一部统一的、规范的物业管理法。而物业管理市场中充满了各种随机的因素和无序的行为。市场经济本质是法制经济,需要有一定的规则来规范,在这一点上,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立一个和市场经济相符合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是实现政府规范市场基本关系和主体行为等宏观职能的重要手段。其工作重点应包括制定鼓励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法律和政策,鼓励物业企业进行技术及经营管理创新的条例等,还应包括制定重点节能降耗技术发展战略和规划、长期物业管理行业整体发展战略,以及房地产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等。

监督管理。政府是物业管理监督管理体制的主导方。物业管理企业要为业主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高层次服务,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准入条件。例如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审批资质等级并进行日常监督和年度审核等。基层人民政府、市级绿化、公安、民政、物价、工商、建设、规划、市政公用、环保、交通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都相应承担着物业管理行政监督职责[3]。这些部门按职责分工,都可以对物业管理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与查处。政府运用权力通过行政机构和行政法规对市场进行干预,以求达到纠正市场无序、提高经济效率的目的。适当的监督管制和指导对于目前物业管理市场的稳定协调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2.1.2 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管理 所谓直接管理则是指政府按照法律或契约的规定直接约束某些物业企业的事务,这些构成了对物业企业的外部约束。通常政府采用的手段有:

业务监督。这主要是针对物业企业的招投标活动、业主大会的成立召开和财务进行监督。包括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评标专家名册,并由具有经验的人员组成物业管理评标专家;招投标项目实行备案制;开标时需要有司法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等。监督的目的是防止招投标活动中出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财务监督则是进行财务检查,要求物业企业公开其物业服务收费的使用方向和具体明细。而和物业公司关系密切的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召开,相关部门诸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都要给予指导和监督。

经营指导。政府在原则上不干涉物业管理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却可以通过计划采购合同、承包合同等来影响企业的经营;还可以通过限定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范围来影响其活动,企业如果超越经营范围或违反资质条件从事物业管理活动,都将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2.1.3 通过非官方的中间组织对企业进行管理 政府为了降低直接面对的企业的数量,从而减少管理幅度,往往通过行业组织比如物业管理协会来沟通政府与物业管理行业之间的基本联系。同时对于企业来讲,行业组织使企业更有力量同政府进行谈判,以保证最后实施的方案是政府与企业相互协商后产生的结果,从而使方案更加可行。

2.2 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 社会中介组织的范围非常广,包括、租赁中介、物业交易中介、金融中介、财务中介等,这些组织有时候的违法经营行为会带来不少混乱和麻烦。而政府对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则主要表现在对其的规范和约束上,政府作为城市管理的主体对这些中介组织有行政管理权。某些中介组织的规模随着物业管理市场的扩大而壮大,政府在管理和规范这些中介组织方面,也面临着逐渐增加的压力。一方面,政府不可能去直接干预其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另一方面,政府也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和有效的技术手段去规范约束其行为。只有当这些中介组织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要求时,政府才能够进行干预和调整。于是,怎样有效规范和管理这些中介组织,就成为了一个新课题,提到了政府进行城市管理的微观基础上。

2.3 政府与业主 业主是一个相对分散的群体,政府和业主一般在两个方面发生联系:①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进行重大会议活动时,必须告知城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另外,发生物业交易需要产权登记过户时,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这时候会和业主有直接接触。②当业主存在违法或侵权行为、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起了纠纷时,只有当相对方诉求于政府相关部门后,相关部门与业主才会正面接触。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逐渐发展和规范,政府开始通过在政府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桥梁——物业管理协会来发挥作用。物业管理协会对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纠纷调解,正在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而物业管理协会作为二者之间的特殊桥梁,在履行沟通、协调、监督职能推动本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政府减轻了若干压力。

参考文献:

[1]董藩,刘毅等编著.物业管理法律与制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9-50.

第7篇:城市管理业务知识范文

一、财务管理课程整体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基本上都是采用两种教学形式,一方面是靠理论教学,从院校中的教科书知识灌输,另一方面就是用实践的股票投资教学。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基本上都是围绕考证的大纲进行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偏向理论,可以说难度较大,综合性又强,教学的方式较为死板,没有结合实际的教学范畴,用企业财务管理的情况来剖析,所以学生感受不到知识与实际的财务工作有多大关系。

二、财务管理整体教学思路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操作方式,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具备投资决策、财务分析、收益分配等等实际操作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还没有基础财务管理这门课的时候学习到的都是怎么做账的知识,财务管理是实际对企业的资金操作。在多年的财务管理教学中,笔者自己总结出一套教学思路:在教学当中要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秉承着理论结合案例,再通过实践教学贯彻理论的方式,根据教学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不仅充分考虑了高职院校对理论知识的看重,又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工作的需求,让教师能够较学生如何把理论贯穿到实际,把实际操作中融入理论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三、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具体应用及评价

(一)通过游戏给学生树立理财观念。在还没有学习财务管理课程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学习处理账务,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如何合理利用资金,财务管理的知识基本上都偏向理财。所以,给会计专业的学生教授财务管理知识时,应当先树立理财意识。笔者在这个教学过度过程时引入了现代流行的“现金流”游戏,这个游戏是属于桌面游戏,在游戏中有一个是富人圈,一个是穷人圈,进入到游戏的都是穷人,游戏目标就是从穷人圈中跳出去,加入到富人圈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购买现金流资产,让自己的现金流能够大于支出。游戏中把学生分成6个人一组,每一个同学通过抽签来决定自己的职业,每一个职业都有对应的工资以及生活必要支出,并且给自己定下一个梦想,从这个梦想开始出发,这个游戏中还包含了与金钱有关的人生经历,比如生孩子、失业、破产等等,可以看出人的生活处处与金钱有联系,市场也给大家提供了多种赚钱方式,股票、基金、房产等等都是最普遍的赚钱形式,所以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找到适当机会让自己跳出穷人圈。

在这个游戏结束后,学生都感慨了要跳出穷人圈变成富人是非常难的,如果每个人拿固定工资想要成为富人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适当的投资理财非常重要。通过这次游戏每个学生都若有所思,在穷人圈中生活大家都是为了金钱在工作,每个月都只能靠工作带来的收入去维持日常开销,在富人圈中本身已经有大量资金,不需要靠日常工作来维持生活,收入都是用钱生钱的形式,不断的创造出更多的财产。虽然这个游戏与现实还是有一定差异,但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人与金钱的关系,让学生从这个游戏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起自我的理财天赋。

(二)通过仿真模拟情景设计,积累工作经历及财务管理应用方法。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基本上都是用校园安排的教学知识体系进行,与实际的工作需求并不一定合适,比如在财务工作中的融资、投资与运营,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能在任何环节中出错,只要出现纰漏企业的资金运转就会处于停滞情况。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入真实的工作环境,用仿真的情景设计把学生提早带入工作中,让学生用学习过的知识与技巧去合作解决企业资金运转问题,这种形式不能能够充分利用学习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协助能力,关键是起到良好的实践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起到指引效果。

第8篇:城市管理业务知识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 成本控制 作用分析 模式构建

面对我国当前紧缩的金融环境,以及不断高涨的PPI指数,如何有效进行成本控制已成为各类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特别对于非公企业而言,因缺少必要的金融政策扶植,从而增强成本控制力度已成为当下的必然选择。不难发现,近年来针对企业成本控制的文献可谓是汗牛充栋。

然而,考察这些文献的观点却感觉到,在构建成本控制策略时往往把视角局限于成本控制本身。从而,在缺乏整体观的情形下这种控制效果并不完全有效。由此笔者指出,应将财务管理融入到企业成本管理中去。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货币形态的资本;而成本控制的对象则是实物形态的资本。这就意味着,惟有在全面预算下所开展的成本控制,才能最终达成企业的经济目标。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功能定位

具体而言,财务管理所显现的功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

(一)倒逼功能

“倒逼功能”是指,借助财务管理活动来促使企业相关人员采取成本控制手段。那么这种的倒逼功能是由财务管理的什么活动来实现的呢。显而易见,财务管理内在资金预算活动,使得生产须在额定的资金数量下完成。从而,在刚性的生产资金供给压力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在内的操作人员,必然面临着现实的成本控制要求。与此同时,在企业绩效管理办法的激励和约束下,这种成本控制要求必然转变为相关人员的内生驱动。笔者所在企业便已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模式,其成本控制效果十分明显。

(二)协同功能

正如上文提到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因此,财务管理功能自然就呈现出协同的特点。众所周知,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仍然依赖于工程领域的方法,如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来有效降低成本的发生数量。然而,无论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体现为长线方法,无法满足企业短线的成本控制需要。因此,借助财务管理对资金监管的职能导向,将成本逆向分解到具体人员的岗位上。从而,在资金量化的基础上促使相关人员认真履行成本控制要求。

由此,关于作用分析及模式构建就建立在功能基础之上进行考察。

二、功能定位基础上的作用分析

在许多生产类企业内部,往往存在着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间“两张皮”的现象。即,财务管理归口于财务管理部门,而成本控制则分散于各业务部门之中。这就导致了,企业预算资金时常出现追加的状况。

为此,财务管理的作用分析如下:

(一)联动各部门的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之所以具有倒逼功能,实则在于当前企业的运转形态。运转形态与组织结构不同,其呈现出以财务管理部门为圆心,其它业务部门共同构成圆周的向心运动。这种运转模式就使得财务管理部门,通过资金流与其它部门建立能量交换,并在此形式上引入了资金监管机制。从而,倒逼功能便形成了。这一功能又实现了联动各部门的成本控制作用,其中的驱动力仍在于企业内部运转的圆周形态,以及对各部门资金使用的约束机制。

(二)考核各部门的成本控制

笔者所在企业在强化成本控制时,建立了一整套的成本控制效果考核体系,其中,仍然以财务管理部门为考核主体来实施。考核的目的并不在于约束业务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建立成本控制指标,并在财务管理技术的支撑下进行指标监控,以期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由此,这便直接建立在协同功能的基础之上。

三、功能定位基础上的模式构建

模式构建具体如下所示:

(一)财务人员意识的提升

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重点在于岗位意识,而对于意识的增进则需要创新工作方式。并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推动下,强化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活动的联动开展。部门调研。建立部门调研的长效机制,在于获取各业务部门资金需求状况的一手信息,以及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考察。

(二)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

财务管理应形成部门跨界协作的态势。即,财务管理团队应吸收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来为资金预算、成本控制等环节做技术顾问。除此之外,该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对财务管理工作施加其它影响。目前非公企业财务管理受“关系影响力”的作用较大,这需要通过规范制度、强化审计监管机制来克服。

(三)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

财务管理目标是否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则需要建立针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体系中的指标最为关键。如,以财务部门作为整体考核对象,将年度资金预算准确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按照“物理元”原理建立指标体系。并在对上负责的机制下,进行人员绩分量化、考核。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别给予财务人员年终奖励或是惩戒。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的作用包括:联动各部门的成本控制、考核各部门的成本控制等两个方面。其模式构建应从财务人员意识的提升;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等三个方面下工夫。

参考文献:

[1]刘丽霞.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N]. 财会信报,2011(6).

第9篇:城市管理业务知识范文

一、企业中会计成本和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成本和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准确

会计成本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成本,它包括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产生原料、员工工资、广告、租金等支出。简而言之,就是公司账户上的所有支出。会计成本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因而,对企业成本的控制需要企业所有工作人员的参与。而现实问题却是由于一些企业管理者自身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成本和财务管理两者之间的联系,而使得企业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整合,造成企业的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

(二)企业没有建立健全会计成本控制的有关制度

目前很多企业还存在对会计成本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企业内部自然也就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相关制度,各项措施也亟待改善,特别是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的严格监督也就无从谈起。

(三)企业成本控制的考核体系不完善

会计成本控制绩效的提高,财务管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这些都需要在成本控制的考核制度下进行。但仍有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致使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工作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盲目进行,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也就失去了开展的动力。

二、构建会计成本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意义

一方面,会计成本控制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制定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在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以及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上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以促进企业经营利润的迅速攀升。另一方面,基于会计成本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可以为财务管理工作做出正确的定位,创新改革企业的经营模式,使得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够及时的发现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企业对会计成本的控制还能极大的减少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使企业的财务资源可以重新整合以更好的节约会计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基于会计成本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措施

(一)改革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

构建基于会计成本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首要的就是要在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企业的管理层应发挥出领头羊的作用,结合企业的组织架构以及业务、生产等各企业部门,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科学的财务管理规划。在企业内部应实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具体化,将业务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岗位中,而对成本控制的分析应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企业还应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通过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汇报以及定期检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切实做好会计成本的分析工作

会计成本的分析工作是保证会计成本控制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这也是会计成本控制工作的基本内容。而要做好企业成本分析工作,首要的就是要确保企业的成本核算资料的齐全性,然后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划分出构成企业成本支出的主要内容。在进行会计成本的分析工作时应综合对比分析、因素分析、连锁替代等多种分析方法的特点,选用一种最佳的方式以保证对企业成本支出分析的全面和准确性。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在进行成本分析时应秉持全面综合、重点兼顾、动态分析、全程涵盖等原则,确保成本分析的准确性,以确保会计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切实做好企业的预算工作

预算是做好会计成本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在成本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明确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并依据各种成本支出项目,来编制企业的预算计划。科学的预算以及合理的成本支出内容、支出计划是控制会计成本支出的源头,这对保证财务收支的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就是要保证把预算计划真正落到实处,因而企业管理者应依据相关的考核、监督等制度,确保预算在会计成本控制过程中的贯彻执行,使企业的会计成本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

(四)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

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能力水平偏低,无法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实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企业的管理部门应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实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时代需求,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财务工作人员自身也应加强学习,熟练掌握信息化的软件操作,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更好的胜任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