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交流的知识范文

文化交流的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交流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交流的知识

第1篇:文化交流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设计艺术学;设计史;六朝时期;物质文化生活;文化特征;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是中国中古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六朝时期的历史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高度集权的统一王朝的消失,从动乱分裂走向再度统一。

2.汉代经学的消退,玄学、佛学、道学的兴起,形成三位一体,互通互补。

3.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促进南方经济重心的形成。

4.精神思想自由,科学技术发展,文化繁荣,盛况空前,灿烂夺目。

5.秦汉文化的承继,隋唐文化的孕育,承上启下,完成历史的转折。

我们对于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还有一些新的认识。

六朝历史文化的创造,造物设计作为文化载体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时期设计的演变,对六朝社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特征,六朝社会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设计的面貌。六朝时期的造物观、设计形式以及由此而成的礼俗制度,不仅规范着六朝人的生活、生产方式,也对之后的中国社会文化表现出很深的历史影响。

论及六朝,以政治上的分裂、偏安、短促而轻视其地位、贡献,是片面的,①重读六朝,如果在文化上重精神、轻物质,重宫廷、轻民间,重文学、轻器物,重经典、轻一般,同样是片面的。②如何把握这一巨大转折时期的历史,的确需要全面的探讨,应开拓新的专题,力求“建立起对六朝历史更深透、更清晰的立体认识”。③六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化、生活及民族心理,是一个多层次、多方向凝聚而成的历史结构,精神与物质、宗教与现实、艺术与实用,清与浊、纵与横、进与退相互交织,在战乱与纷争中,一系列新的思想与审美情趣日益兴起,一种清新简约、超然绝俗的文化独特新风才渐渐形成,我们的考察与辨识,正在于此。

一、六朝造物设计在遗传与变异中形成清新灵动的特色,呈现出不同于汉代传统的物质文化新格局。

六朝作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在思想、文学的进步之外,还特别表现在物质文化新格局的建构上,其中,造物设计的作用尤其明显。经先秦长期发展至汉代逐渐形成的造物规范体系,不仅在六朝初期的设计中仍然有着明显和切实的影响,而且在物质文化领域中有着更为重要的制约整合作用。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的车轮驶入六朝,佛教传入、道教意识、玄学思想、个性价值,登上了文化艺术的舞台,一个新的物质文化时代也就正式揭开了帷幕。在这场空前的历史变革中,文化的进步在巨大的历史动荡中迈出了艰辛的步履。虽然在东汉末期,新的文化观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已经孕育,然而,单就某个方面的吸收,某种思想知识的选择,只能形成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演变,还不能构成新的格局。新的物质文化格局是一个时代“文化基因”上的遗传与变异所致,尤其在六朝时期,遗传与变异是文化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但文化不只是宫廷、士人的专利,也有民间工匠造物的参与,如佛教的异文化知识及宗教功能只有当它经由“物”的呈现,使一般民众也感受到精神的解脱时,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构成地域性文化的世界图像。

从这一角度看,新的基因上的突变,既同这一时期谶纬神学转向玄学本体有关,同科学发展与经济开发有关,同社会风尚与审美风貌的转变有关,也同物质文明与生活方式有关。因此,六朝物质文化新格局还不能只是从政治、思想、宗教、文学等方面来解释,而应结合“物”的世界来把握,考察造物在六朝时期的传播与衍变,考察定型的汉代造物技术、知识的完整结构如何在六朝被打破,汉代造物的意匠化与政教功利结构如何变异为宗教化与清新灵动结构。而这一造物结构的变动对于探寻六朝物质文化新格局极具价值。

二、六朝造物具有地域特色,也具有南北设计的共通性。六朝设计并不因政治上的分裂、偏安而中断了与外界的交流,并不因南北对峙而局限于“地域特色”。

从普通陶器、瓷器、织物、漆器等日常器物以及农用器具、交通工具、工艺作坊、物品流通等等生活设计史要素而论,六朝设计在许多方面与北方地区的设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着相对的一致性,尤其在社会下层、民间生活用品上十分明显。这是因为一方面,东晋时期的大迁徙不仅有大批工匠南下,带来北方造物的种种技术、观念和形式,也与南方造物相融、相合,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六朝设计;另一方面,南方造物也不断影响北方,至南朝时,南北双方在设计方面仍交流不绝,《齐民要术》中多有南方事物的记述,所录北方事物也与南方事物相类同,可见在造物上的息息相通。

这也为肯定六朝历史地位再次提供了物质文化方面的依据,秦汉造物传统在六朝得以发扬广大,传统成熟的造物文明在南方延续、发展、创新,并给予北方设计较大影响。显示出六朝造物设计是这一时期最为发达、时尚、先进、周密、合理的类型,具有整体的代表性。诚如范文澜所言,“东晋南朝对历史是有贡献的,不能因为政治上是偏安,轻视它们的贡献”,④现代学者也多有呼吁和论证“六朝对于中国历史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⑤历史上也有以东晋、南朝为正统者,如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如此,六朝设计史的“共通性”、“代表性”与“整体”面貌才可以被理解。

三、北方造物工艺的传入,加上江南经济的开发,服务于六朝社会生活的造物设计十分活跃,并朝着生活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构成了六朝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

在江南经济开发中,六朝时期造物技术不断提高,造物种类有所拓展。从织物技术看,南方麻织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会稽所产越布号称精美,⑥丝织技术也普遍提高并推广;从服饰设计看,北方服饰传至江南,结合南方原有样式,在适应中不断发展出符合南方生活的变化多样的、个性独特的新款式;从建筑设计看,宫苑、台阁、士族庄园虽规模逊于北方,但精致、奢糜、朝隐、野致远胜于秦汉与北朝。

在“六朝金粉”之外,普通民居、生活器物、生产用具在种类、样式、功能上也表现出江南生活中前所未有的多样和丰富,各类物品随社会经济的进步而呈全面发展景象。俭朴与豪华、普通与珍贵上下互动,迭合一起,在六朝人的生活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四、六朝时期文化上繁荣,精神上自由,精英阶层推己及物,影响六朝艺术朝着“超然绝俗”的倾向发展,民间工匠顺应其变,产生设计上的充实感性与唯美风格。

如果说六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呈现出物质文化新的格局,那么,其中关键之处在于人的精神自由和生命境界的追求。这是一个崇尚自然、礼赞生命的时代,一个个性与才华闪耀的时代,活跃着一些敢于超脱礼法,发挥无畏精神,胸襟潇洒、气度超迈的年轻精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引领时尚。也活跃着大批技艺高超、眼界开阔、不甘束缚、努力创新的无名工匠,他们虽然身份卑微,难于“自由”,但却能超越技术,顺应潮流,推陈出新。这是一个在造物上精英与工匠、经典与一般、精致与俭朴并存,共同创造的时代。过去我们只关注艺术上的空灵、绝俗,而少注意设计上的充实、感性。对于六朝艺术的理解,我们一直强调文学、绘画、雕刻中自然与生命、玄远与意趣等精神领域,这当然是最主要的一面,但六朝艺术还有诸多器具、服饰、工具、建筑甚至农具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这些日常生活中独具感性与唯美的“实用艺术”铺垫了六朝物质文化最基本的底色。因此,我们对于六朝文化艺术的认识,还可以看得更宽一些,进入到“物”的领域,观察得再深、再细微一些,惟有如此,我们对于六朝文化转折及其物质文化新格局的过程,才能看得更加全面,其轨迹更显清晰。

五、佛教传入与外来文化的引进,最先渗透进造物领域,构成造物设计的异域风尚,为六朝设计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并迅速影响六朝社会民众的信仰世界。

东汉末至东吴时期,已有数量众多的与佛教有关的器物发现,⑦到南朝时期,佛教在造物领域已经全面渗透,傅抱石曾经说,魏晋南北朝“洵可说是完全的佛教美术时代”。⑧理解“佛教美术时代”的造物,可以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造物的文化机制,一是造物的交流与传播。⑨任何一个开放时期的造物,都是这两个方面相互交织的产物。

东汉帝国崩溃,旧有传统动摇,宗教新派蜂起,形成思想多元的局面。自汉代完善起来的造物系统并非死板一块,而是“在内部机制上做了变革的准备,佛教传入与南北文化的碰撞,成为突破的契机”。⑩从造物的文化机制上看,中国造物文化中,对外来的文化艺术均有共存、包容、吸取的气度。但无论如何变异,即使是“完全的佛教化”,却始终不会完全“异域化”,六朝造物仍然是中国样式的继续,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另一方面,六朝时期在思想、文化、艺术上的活跃,正是这个全面开放时期中外“物”的交流引发的,以丝绸为主的大批六朝物品输往大秦、波斯、东南亚、南亚等地,东罗马、萨珊王朝的手工制品包括玻璃器、纺织品等奇珍异物也相继传入中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它深刻广泛地影响到中国造物设计的历史发展,于是,包容、吸收、共存的造物文化机制和中外交流、南北相融、佛道互补的状况迭合到一起,成为六朝物质文化风会之所在。

六、六朝设计不滞于“物”的实用,而扩展至心灵世界,达到了“创造生活”这一设计的终极目标。六朝设计既创造了六朝人生活的价值,也创造了六朝人生命的价值,体现出中古时代中国文化的智慧,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典范。

六朝之际,不仅在造物上,也在社会、生活、艺术的各个方面都是一个历史的分界或转折。在社会生活中,南朝寒人兴起、宗族突显,逐渐改变着东晋以来的贵族制社会格局,佛教依附玄学又摆脱玄学,真正渗入到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心理之中,道家学说的现实与超脱理想,契合社会安定与生活中乐生重生的追求。在艺术上,山水画的产生,表征着绘画从原来附着器物的形式转而独立为纯艺术的开始。在造物上,设计的发展不再强调物的日用和繁复雕琢的装饰形式,而是致力于表现内在的品质和灵性,一种“情必极貌,物必追新”的造物倾向逐渐形成。

这种“质而有趣灵”的变化,表明造物设计正从对“物”的瑞祥寓意装饰,转向对人的内在情感的表达。由于长期战乱带来生活现实的痛楚,需要一种精神的倾泻与慰藉,人自身的价值也在此时得到认识,因此,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器物也被赋予一种精神情感色调。社会生活中的清谈风气进一步强化了“物”重质轻文的转变,从而创造了六朝人的生活价值和生命价值。

六朝物质文化的转折,有三个至为重要的关节:一是设计中对人及生命价值的重视和表现,由此而转化了儒家“政教”规范,使造物理想和设计终极目标得以实现;二是设计中对自然美的发现、欣赏和表现,转化了造物评价系统,对物质文化的发展带来重大的转变;三是设计中佛道思想的影响和体现,深刻地转化了造物观念及人们的精神价值取向,物质文化结构因此而得到更新建构。

第2篇:文化交流的知识范文

流行文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人群中广泛传播与崇尚的文化,是具有流行性特征的文化现象的统称。高校流行文化是一种在大学生群体中广为流传的,并反映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文化形态,直接表现在大学生的行为、语言、娱乐休闲以及衣着打扮等方面。

高校流行文化具有时尚性、娱乐性、互动性等特点。此外,与一般意义上的流行文化相比,高校流行文化还具有可选择性。由于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和评价能力,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只有经过大学生的筛选并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认同,才能在高校广泛传播,成为高校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这就大大降低了流行文化中的低俗性因素。

二、高校流行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主要表现

社交文化: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QQ、微博、微信等“微”媒体成为大学生日常沟通、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

网络文化:“十动然拒”、“不明觉厉”、“颜值”等发展迅猛的网络流行语俨然已成为与大学生交流的“密码”;流行的网络游戏成为大学生休闲减压的重要方式。

影视文化:影视剧中人物的打扮、言谈深受大学生喜爱并模仿。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曾让炸鸡+啤酒成为青年人点餐的“标配”;江南style一度成为大学校园各种文艺演出的热门节目。

服饰文化:大学生以其敏锐的嗅觉从流行杂志、影视剧中捕捉流行信息,从中找出适合自己个性特点和不同场合的服饰元素,在大学校园形成独特的服饰文化。

三、高校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影响

(一)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大学生的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慢慢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高校流行文化为大学生提供大量新信息、新观念、新思想,为大学生日后参与社会生活打下一定基础。同时,高校流行文化激励大学生冲破传统教育的种种禁锢,摆脱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的干扰,从容地进行社会交往,积极乐观地充当社会发展参与者和创造者,积极地塑造自我,发展和创新社会文化,大大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性。

(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流行文化以其多元化的表象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达人秀”“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以各种形式登上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舞台,满足了普通大学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微”媒体使大学生便捷地在网络上构筑自己的家园,记述自己的心路历程;微博、微信等突破了传统社交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即时互动交流。

(三)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流行文化活动,在精神世界得到暂时性的满足,以此宣泄情绪、平衡心态。影视音乐能带给大学生愉悦的视听觉享受,服饰美容迎合了大学生的爱美之心,网络游戏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各种草根舞台让大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乐观和自信。高校流行文化中包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极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无形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高校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流行文化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事物更敏感、接受能力更强,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思想观念趋于成熟,但仍有较大的可塑性空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流行文化,使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积极践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觉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完成自我成长。

首先,要坚持运用基本原理,结合现实国情,分析时代特点,推进理想、信念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其次,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不回避、不粉饰,真诚客观地加以分析解读;同时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三是抓住“中国人民胜利纪念日”、“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二)将高校流行文化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学活动都要将高校流行文化巧妙渗入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利用那些影响大、最典型的流行文化现象充实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如针对《小时代》的流行,在课堂上组织金钱和信仰哪个更重要的辩论;针对校园追星现象,开展偶像崇拜的课堂讨论……让大学生在讨论中提升正确认识、分析、评价流行文化现象的能力。

团学工作者要将流行文化内容有效植入团学活动,如在歌手大赛中安排弘扬主旋律的歌曲,在心理剧大赛中安排充满正能量的优秀作品等,使活动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育人功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戳中大学生的“泪点”,在大学生感情上引起共鸣、思想上达到共识、行动上形成共振。对于学生们为求空调改编的《董校长》,北京师范大学生后勤处以《行动代表我的心》回应,收到良好效果。

(三)借助高校流行文化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流行文化的快速传播和新鲜元素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的兴起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广阔的网络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流行文化元素,激发大学生的创作热情,抓住新生入学、军训、实习、毕业等大学生生活的标志性时刻,引导他们创作既张扬个性又传播正能量的原创影视、音乐、文学作品,为大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宣泄精力的渠道,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有效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利用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新兴平台,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情绪引导,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领路人和知心人。

(四)用高校流行文化“武装”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也是所有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的工作内容。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高校流行文化中选择合适的案例,充实传统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其次,专业课教师特别是艺术类学科教师,要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流行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第3篇:文化交流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 英语能力 跨文化交流 交互性

随着科技、交通、通讯等手段的不断开发与应用,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人们学习并使用英语,也就牵涉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一词是从英文“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而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跨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更多的民族参与到这个国际大家庭中。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人们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点、语言技能的学习,还要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善于发现不同文化的精髓,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授英语时,要营造跨文化交流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是跨文化交流的前提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跨文化交流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用途。究其原因,学生跨文化知识的缺乏是阻碍交流的主要原因。学生只会一味地接受知识点,而没有办法扩大知识面,所以导致学习方法的单一和学习的被动,学什么都是一板一眼、中规中矩,从而造成语言上的误解、交流上的困难、文化上的冲突。

牛津英语9A Unit2 Colour这一单元涉及颜色与文化,而很多颜色的使用在中西方是不一样的。例如,green一词在英文中表示“缺乏经验的”,as green as grass意思为无生活经验的;a green hand意为生手,没有经验的人。若一个不了解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单从字面上把这两个习语翻译成“和草一样绿”和“一只绿手”,则恐怕要闹笑话。

上例说明,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注意学生跨文化知识的传授,即使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交流效果也不会理想,甚至导致尴尬与误解。所以我们必须在英语教学中注意这些方面的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意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的功能是不同的,所引起的效能也是不同的,激励学生正确地使用这些跨文化知识,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

二、英语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得以提高

学生的英语能力其实包括交际能力。新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的实现。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熟悉、适应英语思维的方式,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要在跨文化交流的氛围中,提高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也就是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例如,中国人对“关心”他人的个人问题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而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被问及个人问题很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不友好或缺乏教养的做法。如果你具备类似的文化背景知识,你就不会贸然地使用: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年纪?) Where are you going ? (你去哪儿?) How much do you earn a month ?(你一个月挣多少钱?)而会以“What’s the weather like?”开始你的交流对话,使你的交际显得更加自然,更加妥帖,从而更加地道。

由于母语的影响及缺乏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学生在理解和翻译某些词汇和句子的时候往往只会做简单的字面翻译。如:“狼吞虎咽”,被错误地翻译成“Eat Like a wolf and a tiger”,“吹牛”被错误地翻译成“blow cow”等。当你熟悉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都是与“马”有关系的时候,你就不会受母语的干扰,就会准确无误地把“狼吞虎咽”翻译成“Eat like a horse”,“吹牛”翻译成“talk horse”。只有了解文化背景之后,才会准确地、流畅地表达,从而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的思维、信仰、习俗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在真正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用“活”,在交流中顺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会引起文化上的分歧、理解上的误差。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学可以看做跨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呢?学生又该怎么做呢?

1.教师方面

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所引发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教师必须适应这个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教学理念,把着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

(1)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

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对比文化差异、渗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首先要找到这些文化点,了解这些文化点的差异,并对这些文化点加以解释和说明。这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底蕴。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就必须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各个国家的概况与文化背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区分文化差异的能力。这样,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才能从容自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

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教师应该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对话、表演、竞赛、唱歌、看原版电影、做游戏、学习成语、谚语等多种形式,也可以开展英语角、圣诞派对等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深刻认识,从而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学生方面

学生学习语言与文化知识只是学习的初级目标,最终目标是培养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单单靠教师的培养是不够的,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培养。

(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过于依赖老师,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习惯应试教育模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余时间很少阅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而教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传授的知识也必然有限,这就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不断地接触并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与内涵。

要激励学生积极地拓展各种渠道,积极获取有关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把着眼点放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上。

(2)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中学英语教学中四会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固然重要,但是它远不是问题的全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口语练习少,书面练习非常大。但大量的书面练习又限制了人的想象力的发展。英语学习者,是听觉类型的学习者,书面练习时间相对少,重视口语表达,学习者才会“轻松愉快”。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教会学生两种本领:一是英语的基础知识,二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同时掌握以上两种本领,学生的英语社交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只重视前者,忽视后者,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只掌握书本知识的学生,一旦脱离书本、面向社会,置身于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让听者不明白。

因此,为了使交际更顺畅有效,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4篇:文化交流的知识范文

>> 提高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探索 中韩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现状分析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 跨文化交流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英文电影在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作用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探究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影响 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 提高大学生语言能力方法研究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究 大学生校际科技文化交流的实践与启示 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途径探究 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练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探究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 音乐欣赏课对于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 提高大学生证券投资能力的探究 提高大学生证券投资能力的探究 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探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本文从我国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阐述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的现状;并以北工大都柏林学院为例,就高校如何提高大学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跨文化交流 培养对策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到一起工作或学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使得中西方文化不断交织与碰撞。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的差异不断挑战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通晓世界规则,熟悉中西方沟通方法和技巧,才能满足开放的中国对外向型人才的要求。我国高校如何切实通过有效的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接受世界文化洗礼的同时,冲破文化和语言的局限性,提高包含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内的软实力,成为日益凸现的课题。不断探索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成为高校教育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组成部分

人是文化动物,所谓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就是指跨文化组织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信息、知识和情感的互相传递、交流和理解过程。广义上讲,跨文化交流发生在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例如中国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之间的沟通。狭义上讲,跨文化交流还可以发生在相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例如大陆大学生与香港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跨文化交流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中随处都有可能发生。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沟通,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方式。鉴于人们在交流内容、层次和方式上有所差异,跨文化交流能力一般包含4个方面的内涵:

1、双重意识层面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是基础。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跨文化意识等同于接受异国文化,认同异国文化只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国际意识”;另一方面更要牢固树立“民族意识”。跨文化不是“西化和分化”,国际意识与民族意识是有机统一的。不了解非洲的殖民历史,会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最惨烈的悲哀;不学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就无法对当今的市场做出正确判断。走向国际,既要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又要辨别是非,捍卫民族利益与国家尊严,用宽广的胸怀接纳世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开放交流。高科技、新技术、大资本,最终都要回归自己的泥土――文化、历史、信仰和语言。国际化是手段,保护传统、共同发展才是目的。

2、文化知识层面

当外来文化震荡中国传统文化,当西方价值观融入东方人的血液,我们走出封闭和僵化,不可避免地接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欧美强势文化的挤压下生存和发展。大学是各种文化和社会思潮传播的前沿阵地。文化的多元性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但与此同时,也使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别人的方式需要知识和文化。只有熟悉自己的文化,才能将其兼容并蓄、传承发扬。同时,知识的掌握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层次与实践水平。因此,大学生应当了解世界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涉外礼仪、日常交往准则等通用知识,学习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常识。

3、语言技能层面

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变化离不开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传承又要靠语言交流来进行。掌握不同的外语工具,了解自己和其它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可以提高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性。目的语习得与异国文化紧密相连,大学生必须在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将其与文化同步结合。

4、情感因素层面

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如果大学生不适应交流方的文化,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混乱、沮丧、孤独感、失落感。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大前提。包容、开放、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跨文化交流要承认各民族文化差异,大学生要在情感上互相尊重,;要在日常交往中避免心理排斥力和对抗力,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寻求合作,增强对外交流的情感纽带。

二、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现状

1、片面理解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仍旧是当前大学生最主要的第二外语,这导致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掌握得比较好,而对其他国家不甚了解,甚至出现忽视本民族文化的倾向。有的学生认为英语好就是掌握了较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忽视了语言背后文化和知识的积累;有的学生认为跨文化交流只发生在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轻视相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还有的学生认为跨文化交流只涉及使用非中文的情景,其实上即使是使用中文与国外友人交流,仍旧需要跨文化沟通技巧和能力。

2、应试教育下的语言能力的缺失

在实际目的语习得过程中,很多高校仍然只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人文背景的讲解。以英语为例,很多学校以四、六级通过率来考评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多以拿到四、六级证书为最终目标。结果导致大学生很难用得体的英语与来自他国文化的人士直接交流或深入沟通。

3、对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轻视

翻开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除英语、语言学和新闻传媒等专业有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课程外,其他专业的课程都围绕各自的培养方向设置,几乎看不到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一方面,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除了网络资源外,大学生全面、深刻认识世界文化的机会较少。

三、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

1、浸泡式英语教学全面提升大学生语言能力

外语教学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把文化教育贯穿于语言教学中。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实行“浸泡式”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最大程度上实现“不出国的留学”。全英文授课、英文课件、英文教材、外籍教师等优势条件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英文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用英文学习、思考的习惯以及真正的英语思维。浸泡式英语学习通过自然习得的方式获得目标语言能力,使学生在获得接受性技能(receptive skills)的同时,也获得产生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s)。学院通过全方位的英语教学发展学生英语技能,确保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获取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清晰准确地表达思想,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都柏林学院不仅能营造出令人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还在课余期间组织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浸泡式英语学习氛围中,充分享受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乐趣。

2、重视跨文化交流实践环境与平台的构建

为塑造学生积极、开放、包容的文化价值观,培养精通中西文化的一流人才,北工大都柏林学院注重通过系列文化讲堂、企业参观实习、与留学生互动等渠道为学生营造中西方文化交融环境。学院每年以奖学金形式资助优秀学生假期到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进行短期访学,加深对西方文化习俗、都柏林城市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状态的认识。同时,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大量文化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参加爱尔兰驻华大使馆的开放日,出席都柏林大学中国校友会成立仪式、爱尔兰驻华大使馆社交媒体见面会等活动。为了帮助同学们扩宽视野,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与异同,学院在新生头年教育计划中开设以文化、习俗、节日、法律为主题的西方文化课程。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学院还开设通识教育系列公开课,以超市自选形式,让学生择选自己感兴趣的课堂,真正做知识的主人。

3、提高教师队伍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保障

北工大都柏林学院努力实现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交叉与融合,在日常知识传授中渗透文化,培养国际意识和民族意识,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学院要求外语教师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鼓励非外语类教师加强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招聘外教或具有海归经历、良好英语能力的教师从事学生工作,确保辅导员队伍、学业辅导团队、学术生涯导师团队、课堂助教答疑团队、心理咨询服务团队等,在课堂外仍旧坚持使用英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及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发展,在知识传授和生活引导中渗透文化,培养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峰,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大学后继续教育中的培养,继续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2]林莉,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社会发展适应能力的提高,武汉科技学,第19卷第5期,2006年5月

第5篇:文化交流的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新课改理念下的文化教学指通过文化融入、文化体验、文化反思,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平等、开放的跨文化观念,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与交流工具,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之一。而语言学习中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则贯穿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是语言习得的重要体现,也能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新《英语课程标准》更是凸显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力图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从而使他们能利用这些语言技能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大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平等、开放的跨文化观念,提高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然而在英语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极为关注学生词汇,语法等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

一、结合富有文化内涵的模块话题融入文化意识的培养

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必须以含有丰富信息的话题为载体。所以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教材,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有用素材来融入文化教学。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外研版的《新标准英语》就以模块为单位,不仅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了较为新颖务实的题材,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每个模块的题材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为我们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开展文化教学提供了契机,使文化教学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以外研版《必修教材一》为例,Module1选取的题材为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包含了美国学生介绍自己学校的文章,教师可以对这些素材加以利用,从而激发学生贴近语言、学习语言并使用语言进行文化交流的兴趣。而外研版《必修教材四》 Module 3则选取了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这一话题, 介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使用不同的身势语言相互问候,如何与不同国家的人们礼貌、有好地交流。这一题材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从而使学生能热爱本国文化,尊重他国习俗养成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

二、聚焦Cultural Corner,开展多种活动,体验文化交流

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体验的过程,而不是教师讲授的过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理解文化的差异,但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发现、理解、体验才能真正有所得。

《新标准英语》的每个模块中,均设置了cultural corner作为辅助阅读材料,这一部分深化和拓展了本单元的话题,突出体现了中外文化的比较和交流,可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我们开展文化教学的极好载体。例如,在《必修教材一》中,Module 1的Cultural Corner 通过美国学生的来信,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中美两国的中学教育系统的异同。《必修教材二》 Module 6的Cultural Corner则通过阅读文章Steven Spielberg-Film Director,让学生了解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及其主要电影作品,旨在让学生大致了解并比较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影视方面的主要情况、特点和风格,并学会通过影视作品学习语言,了解文化。教师可以聚焦这些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自主参与其中,体验文化交流的魅力。例如: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或已构建的友好学校平台,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写回信或发出电子邮件,可要求学生制作学校宣传册,电影海报,可要求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并作出报告等。教师还可将“设问权”还给学生,即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利用各种资源,在分享、交际中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这些环节中亲身体验,思考并实践文化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识与交流能力。

三、开展文化反思,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6篇:文化交流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 近代 中国 日本 文化 关系

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古代的时候,主要表现为日本向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当历史步入近代以后,日本经过明治维新逐渐地强大起来,这种交流的形式和意义也随之发生逆转,而且这种交流自始至终是在日本对中国侵略的背景下进行的。

近代东北与日本的文化关系问题,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一主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涉及这一领域的都不多。目前学术界更多的把目光集中在日本对东北的文化侵略方面,从文化侵略的角度加以研究,而关于文化交流的层面则关注较少,成果不足。

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近代日本与中国东北的文化关系可以说主流是日本对我国东北的文化侵略,但是这一时期近代东北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是依然存在的。本文仅从教育层面来考察,阐述这一时期中国东北与日本教育交流的状况。近代时期,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步入总体转型时期,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变革。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中日两国1972年恢复邦交后,也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我认为,这段历史有研究的价值和必要性,会使我们认识到国与国之间进行文化交流是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交流的目的,从而促进各国友好发展。

文化交流是国与国之间关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各国联系的一个纽带,在中国和各国的文化交流史上,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史规模大,影响深远。在古代时期,中日两国就进行了比较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国高度发展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曾是日本学习的榜样,可以说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这一时期两国文化交流的主流。1840年发生的,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给日本朝野以巨大的冲击,中日两国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摧毁了日本的华夷序列观,日本逐渐把学习的目光转向了西方,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中国,日本逐渐强大起来而中国却日益没落,中日两国的文化关系出现了逆转。

两国文化关系的逆转表现在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日本自从走向文明以来始终处在东亚文明之中,由于长期受其影响特别是受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思想的影响,因此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明治政府实行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日本旧的教育体制崩溃,日本统治者认为教育是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的重要手段,而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必须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和政策,其中的“文明开化”就是以教育改革为中心进行的。“日本在1872年(明治5年)公布学制之后,就于次年建立了第一个高等学府东京大学,而早在安政二年(1855年)就设立了培养洋务人才的洋学所”。①日本的教育事业逐渐发展起来并站在了世界的前列,同时还有力地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相比之下,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比日本晚得多,中国的近代教育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日本却已在教育领域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且有一套自己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逐渐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因为中国不仅领土辽阔,而且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及清王朝的衰落,明治政府以侵略为目的的大陆政策开始酝酿。而对于此时的中国人而言,经过之后,对日本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日本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强大起来,是因为积极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结果,中国也应该效仿日本输入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以改变中国日益衰落的局面,而输入西方科学技术的捷径就是积极的学习日本的经验,同时向日本学习也有许多便利之处,除了路近、文字风俗相似等便利条件外,日本已经把西方文化进行了消化吸收,中国直接拿来利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些知识分子,特别是统治阶层的知识分子,深知向日本学习最根本的在于学习日本的教育,因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只有振兴教育才能真正使一个国家富国强兵。于是在近代的中国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中国向日本大量的派遣留学生和聘请日本教习来中国,而日本方面也在中国设立了各种性质的学校,中日两国在教育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两国之间的交流应是表现为一种双向性和互动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国与国之间通过各个领域的交流,学习吸收对方先进的东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然而交流不一定就是完全对等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也会出现不同的格局和特点。在两国的文化交流方面,教育交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代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关系变得复杂化,中日两国之间的教育交流关系也呈现出这一时期所具有的一些特征。

注 释:

①杨孝臣主编.中日关系史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19.

参考文献:

[1]周德昌.近代中国与日本的文化教育交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1.

[2][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

[3]南里知树编.近代日中史料[G].东京:龙溪书舍,1976.

[4]阿部洋著.日中と文化摩擦[M].东京:严南堂书店,1982.

[5]北山康夫著.近代にぉける中国と日本[M].京都:法律文化出版社,1958.

第7篇:文化交流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文化差异;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90-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外交流的水平和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也变得空前提高,尤其是英语。随着其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英语很大程度上起着国际语言的作用。这也促使了英语的学习和教学在国内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探讨,尤其是英语这门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然而,我们却发现在国内存在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即很多学生对英语语法十分精通,词汇量也较为丰富,但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却显得一筹莫展,语用错误十分严重。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观念和实践中必须要做出转变,注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有效地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会和语用冲突。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阻碍了学生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呢?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呢?

二、阻碍学生进行成功跨文化交流的一些原因

我们知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障碍,比如语言问题,心理障碍,历史形成的偏见与成见。这一切都可能引起误解,造成交际交流的失败。然而,最为主要的障碍还是文化问题(吕美卿,潘茜,1997)。可见,只有了解和理解了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并且具有成功地与其他文化成员进行交流的真诚愿望,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然而,在现实的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学生却经常犯一些语用错误,有时甚至导致交流无法顺利进行。那么,到底哪些因素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带来了疑惑呢?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部分学生的反馈,认为有如下原因导致了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困难:

(一)语言特点的客观差异导致了交流障碍。我们知道我们的母语中文属于一种高语境语言,在交流过程中话语的意义与语境关系十分紧密,说话人所表达的很多真实含义一般都内化于特定的语境之中。比如我们去朋友家做客,主人给我们提供茶水时我们都会出于礼貌说“不渴”之类的客套话。其实,在我们所属的语境中无论是说话人还是听话人都能够很清楚“不渴”所隐含的真正涵义,该字面意思很有可能和真实意思相反。而英语属于低语境语言,话语的意义与语境联系不大,其交流方式因此也是直来直去,开门见山,而把绕圈子讲话看成是一种思路不清或者缺乏诚意(李婷,2002)。如在上述的事例中,我们把外国朋友的“No”按照中国的传统理解为一种客气的话,必然会在交际中带来误解甚至不愉快。

(二)因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而导致的交流障碍。在中国,英语并不是日常用语。学生们使用英语很大程度上只限于课堂,而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在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老师和学生把太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语法和词汇上,而忽视了语用的学习,尤其是日常的一些交际用语交流习惯的学习。那么这一点必然导致学生经常把一些中式思维或中式的交流习惯带入到日常的跨文化交流中,因此而导致语用失误。如在说英语国家,人们打招呼时只是根据具体情况简单地说Good morning,class!/Good morning,Miss White.不会像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用的Good morning,teacher!,更不会用“去哪?(Where are you going?)”“吃了吗?(Have you had your breakfast?)”来作为问候别人的方式。在中国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听话者都不会真正的在意对方是否“去哪?”或“吃了吗?”双方都清楚这些表达方式只不过是一些打招呼的日常用语而已。但如果在和一个英国人或美国人的交流过程中带入这些中式的问候习惯,那么对方真的会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误以为说话人真正的想知道其是否“吃了”或“去哪”。这些事例足以说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知道英语中不同情景中称呼和打招呼的方式,让其学习和正确运用一些英语问候语以及仔细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问候语的差别。同时,教师有责任向学生讲述和渗透如何选择恰当的话题同外国人进行交流,以及怎样才能使谈话顺利进行下去,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袁昌寰,2001)。

(三)我国传统的英语教材编写中存在忽视语用问题。我国传统的教材编写中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翻译能力,语法能力等,而很少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只是片面的追求高升学率绿高四六级通过率,上头要考什么下面就教什么学什么,到头来学生只是掌握一些孤立的语法知识,但不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正确或恰当运用。因此在说和写过程中,经常看见学生把大量的中式思维和表达参杂进来。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传统的英语教材编写中忽视跨文化的实际操作体验造成的。学生们不知道一些地道的表达方式和用语,不清楚一些英语词汇,短语或成语的文化内涵。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8篇:文化交流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英文电影 跨文化交流 非语言系统

1、英文电影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好的英文影片,是电影欣赏的先决条件。选择优秀的英文电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影片的思想境界要高。电影是思想文化的传播载体,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观众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要选择主题积极高尚的、可以提高思想情操的影片。第二是要选择健康向上的影片,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影片。第三是通俗的影片。开始时要选一些听起来易懂、音质较好的影片。对于方言重,生、冷词汇较多的影片不宜选取[1]。可以从情节简单,语言清晰的电影开始学习,等到对电影语言熟悉了之后,再过度到语速快、情节复杂的电影上来。一般说来,英文动画片和儿童片适合英语初学者,如:“Lion King”(《狮子王》)、“Home Alone”(《小鬼当家》)、“Chicken Run”(《小鸡快跑》)、“Snow White”(《白雪公主》)等,这些适合儿童和成人观看的片子都是首选之作。

2、注重对英文电影背景知识的剖析

为了能够充分的理解影片内容,可以在观看之前浏览影片的相关背景知识,首先把电影相关的背景、人物、主线等内容梳理一下,降低难度,方便理解。比如在观看“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 之前 ,如果对美国南北战争等历史背景有所了解,就更容易理解电影中的历史事件。其次,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影片,掌握重要而较难的词汇和地道的口语、俚语等,这些都可以帮助英语爱好者充分理解影片,并在观看的过程中对这些词汇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和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英文电影对提高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尤其是在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能力。不同语言间的非语言交际系统差异非常大,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对方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所蕴含的潜在意义,形成误解而影响交流沟通[2]。在使用母语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理解说话人的非语言交流含义,因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对各自使用的非语言交际手段非常熟悉。所以,在母语教学中,我们只注重词汇、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学习,而忽略对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学习。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沿用学习母语时的思路,而忽略对非语言交际手段的训练和学习,就会导致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的非语言交际系统方面的能力的缺失。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系统的学习,以提高在英语方面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英文影片对提高人们非语言交流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展现的是生活中的场景,其语言活泼、真实、生动、富于变化,展现英语民族交流的真实场景,是提高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3.1电影中的真实场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调、语速的隐含意义。

英文影片可以反映人们的日常交流系列活动。往往通过声调、音高、语速变化等非语言手段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所以教材中学到、听到的英语和真实的英语存在一定差异,这会导致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合下因不能理解对方非语言系统包含的意思而造成交流困难或失误。英语影片是生活的真实再现,其中包含有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人物之间的交流对话。这些人物说话有各自的特点,包含不同的语音特点,如儿童的发音平缓,语调夸张,成年男性语音刚毅等。电影中的人物常通过语速的变化来表现情绪或态度。一般来说,语速快表示激动、紧张或愤怒,语速慢则表示沮丧、强调、迷惘、厌烦等[3]。通过观看英文电影,学生可以快速地了解和熟悉英语母语的人们说话的真实情景下,一些细节说蕴含的非语言含义,并运用到英语交流中去,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3.2英语电影有助于理解英语单词、成语的文化内涵。

对于英语的学习,并不是记住了单词就能理解和使用英语,有些单词、成语在特定环境下有特殊的文化含义。英语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演变而来的,有些词汇、成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古汉语诗词,如果不清楚诗词的背景故事,很难理解整首诗词的本意。这就是文化因素的作用。英语、汉语是在不同的历史和环境下形成的两个语言系统,两者的文化内容有很大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流的巨大障碍,所以学生对英语文化进行学习和认识有助于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英语电影的真实场景,为我们提供理解英语中一些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成语。

3.3英语电影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非语言交流的方式。

人们之间的交流有两种方式,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行为在交流中有重要的作用(1)暗含交流者之间的关系(2) 暗含交流内容(3)暗含话语的结构[4]。知晓这些内容后,可以在跨文化交流实践中加以模仿和应用。

四、结语

英文电影,是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的媒介,它提供了英语民族人际交流的真实情景,同时展示了非语言行为的文化情景,加强了学习者对英美概况的了解。丰富的英文电影素材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视野,了解到英语社会和文化的许多方面。通过对英语电影有目的地筛选、反复视听、逐步突破学习和交流过程中的疑惑,从更专业的角度弥补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准确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更恰如其分地理解和使用英语,以此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凸显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崔金枝.英美电影—英语语言文化的有效导入途径[J].电影评介.2006(16).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9篇:文化交流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国际新闻传播;影响

国际传播是一种跨国界的、在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这种信息交流的核心是文化上的交流。国际传播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如果没有文化传播,本身就会因为没有相应的形式失去存在的意义,因此研究文化差异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新闻传播相关概述

文化综合地反映了社会中所包含的道德体系、法律体系、知识体系、社会习俗、人的信仰,以及当下时代环境中社会成员所掌握的能力和形成的相应习惯。不同文化间要相互交流,才有其存在的真正价值。而国际新闻传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格局正在向一体化发展,因此,国际新闻传播成为了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有效方式。在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文化差异是其显著的特征,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通过研究文化差异对国际新闻传播的影响,能够选择出符合国家意识的新闻内容,也能够利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使本国的形象有具体的展现。国际新闻传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本国向外国展示重要成果,以提高本国的知名度和国家形象,向外国展示本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帮助其他国家更好地了解本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和社会文化。二是使本国的国民通过新闻传播了解其他国家的发展现状、风俗文化和社会发展,在此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经验和知识,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为本国的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二、文化差异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具体影响

(一)不同文化导致新闻传播形式不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发展,新闻传播的制度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我国新闻媒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变革,始终遵循“党的新闻事业”原则,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传播能力。具体而言,我国的新闻传播更注重语言的表现方式,因此,受众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才能更好地理解新闻中的信息,并且在表达上倾向于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典故,这样的文化意识使得新闻媒体所表达的信息更加委婉,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西方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反映了其固有的文化内涵,其倾向于使用直接的表达方式,更加重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运用直观的语言表达方式传递明确的信息[1]。

(二)不同文化导致新闻传播的思维不同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因此在信息交流和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文化差异,这样的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对事物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区别。在不同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人的思维方式也会不同,这种思维方式作用于新闻传播,使得新闻传播承载了不同的信息和内涵。在新闻事件的表达和选择上,也产生了不同的新闻价值判断。同时,由于文化氛围不同,新闻媒体所传递的新闻信息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和不同的效果。文化差异在新闻传播中最直观的体现在于,针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新闻媒体会发表不同的观点。这样的特点也导致新闻媒体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当下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尤为突出。每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看重的利益不尽相同,这也直接导致不同国家对新闻所呈现的信息的关注点不尽相同。文化差异导致了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在社会大众对新闻的接受程度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我国社会长期处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更关注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家庭,而西方国家的传统观念中则更加重视民主等社会价值理念,这样的思维观念差异导致在面对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会针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文化差异导致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偏差[2]。

三、我国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一)夯实文化基础,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在进行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首先要正确认识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尤其是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在新闻传播中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目标文化的了解,不能只运用本民族的方式去评判其他国家文化类型的新闻报道。其次,我国在进行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面对文化差异时,应当不断进行创新,摒弃传统的文化视角,运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认识其他文化,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目标文化的深刻内涵。在新闻职能上,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要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考虑西方受众的心理和文化认识,在正面和负面报道中找准平衡点。最后,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能只运用西方媒体的观念进行传播和管理。

(二)增强文化认同感,不断提高文化的亲近性在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提高文化的亲近性,能够拉近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更好地接收新闻信息,从而达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最终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只有拥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群体传播其更容易接受的新闻信息。因此,在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受众群体在道德伦理、社会认知、价值体系方面存在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在新闻信息中时刻体现人文关怀,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文化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利用国际新闻传播进行文化交流。

(三)协调好本国文化与国际之间的关系我国在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西方新闻媒体的个性化和自由化,但也不能一味以本民族文化为标准尺度,而是要不断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遵循传统的文化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新闻传播的个性化和私有化。在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优秀的本土文化为依托,吸收全球文化的精髓。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在世界格局一体化不断加深的今天,传统文化与当前的时代背景有些不相融合。针对这样的现状,在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现状,坚守我国的民族文化底线,同时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不与西方文化站在对立的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展现我国的文化,并且充分体现我国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尊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