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语言学习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第1篇: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重要性;汇编语言;程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275-02

引言

汇编语言是最接近于机器语言的编程语言。如果说机器语言是计算机操作的本质,那么汇编语言就是最最接近本质的语言。汇编语言操作直接面向硬件,所以,我们在使用汇编语言的时候,能够感知计算机的运行过程和原理,从而能够对计算机硬件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联系和交互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也是最能够锻炼编程者编程思维逻辑的,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形成一个软、硬兼备的编程知识体系,这是任何高级语言都无法给予的!相对于繁复的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指令集合更简约,指令操作更直接,从汇编开始学习更符合循序渐进的学习原理。所以,对于计算机技术初学者或者自学者,汇编语言重要性无可替代。

一、汇编语言的特点

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是一种功能很强的程序设计语言,也是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语言。汇编语言作为一门语言,对应于高级语言的编译器,需要一个“汇编器”来把汇编语言原文件汇编成机器可执行的代码。高级的汇编器如MASM,TASM等等为我们写汇编程序提供了很多类似于高级语言的特征,比如结构化、抽象等。在这样的环境中编写的汇编程序,有很大一部分是面向汇编器的伪指令,已经类同于高级语言。现在的汇编环境已经如此高级,即使全部用汇编语言来编写windows的应用程序也是可行的,但这不是汇编语言的长处。汇编语言的长处在于编写高效且需要对机器硬件精确控制的程序。

在汇编语言中,用助记符(Memoni)代替操作码,用地址符号(Symbol)或标号(Label)代替地址码。这样用符号代替机器语言的二进制码,就把机器语言变成了汇编语言。因此汇编语言亦称为符号语言。

汇编语言比机器语言易于读写、调试和修改,同时具有机器语言全部优点。但在编写复杂程序时,相对高级语言代码量较大,而且汇编语言依赖于具体的处理器体系结构,不能通用,因此不能直接在不同处理器体系结构之间移植。

二、汇编语言的重要性

(一)汇编语言是学习高级语言的基础

从应用层面上来讲,我们不得不承认高级语言在软件开发市场上的重要地位。虽然这种现象很普遍,但是也对计算机语言初学者与教育者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他们对高级语言学习的盲目推崇。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C语言,java以及C++等高级语言,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普遍不高,导致课程结束后,学生甚至都不具备编写最简单程序的能力。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现象。

一般而言,人们都认为学习计算机最基础的是C语言,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真正的基础语言是汇编语言。作为一种基础语言,只有学好汇编语言,才能更好地理解C语言等高级语言。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在对内存读取的操作上原理不一样,前者的操作简单地说是内存地址而进行的,而C语言的操作需要学会指针的概念。指针是抽象的专业性概念,能否学好C语言最关键的是如何建立这一概念与实际的内存两者之间的思维映射,这一点恰好就是汇编语言教学过程的重点。除此之外,通过汇编语言,我们也能把高级语言中的常用概念及基本操作形成特定的映像,而深入地剖析这些映像,恰好是我们学好C语言的基础。

由上可知,学习计算机语言,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地从最基本的汇编语言开始,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更熟练地掌握那些面向对象的高级计算机语言。

(二)汇编语言是重要的应用技术

由于就业市场的错误导向,许多学习者放弃汇编语言等基础语言的学习,从学习初始就专攻高级计算机语言,以图谋取一份高薪酬的工作,这个出发点虽然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好高骛远的学习方法确却是不明智的。

第一,任何一个学习过程都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是由众多单一的课程有机组成,如前文所述,如何挣取更多的报酬不能成为学习汇编语言的唯一目的。编程人员更应该注重通过对汇编语言的学习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二,计算机汇编语言同样是一项主流的应用技术。对于初学者来说,计算机语言的应用舞台不仅仅是形形的软件,很多硬件设施也包含了大量的嵌入式语言程序,如主板、电脑芯片等,这些程序的计算机语言就是高效、直接的汇编语言,由此可见,汇编语言在计算机领域仍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汇编语言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整个计算机系统

一般而言,汇编语言的应用的确实不如高级语言广泛,但对于计算机语言学习者来说,它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机器指令是人们利用机器逻辑功能的前提,也是各种程序能实现功能的必需条件。软件与硬件系统功能的实现都以机器的逻辑功能为基础。汇编语言可以对机器指令进行更加直接的描述。掌握汇编语言就能理解机器指令,理解机器指令就能掌握逻辑功能,从而理解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的功能,为学习计算机语言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三、汇编语言的应用

1.破解密码软件的核心部分,还有杀毒软件的扫描部分,它们都要求有很高的执行速度,要用到汇编语言才行。

2.unix操作系统的启动部分,这些部分与硬件密切联系,而汇编语言是直接对硬件操作的,所以用汇编语言是最能胜任的。

3.据有关资料统计,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通常要比C语言程序的执行速度快10倍以上。有些游戏程序的部分一秒钟需要调用几千次,如果用其他语言来编写的话,可能你在玩游戏的时候,时间都花在了等待上。

4.用汇编语言来编写病毒最好不过了,那效率是非常快的,如果没有汇编语言,世界上的黑客要少掉一半。

5.只要高级语言能完成的工作,汇编语言都能完成,而且汇编语言能完成的工作有的高级语言就不能完成,所以汇编语言仍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6.现在用纯汇编来编写程序的几乎没有了,而是通过在高级语言里插入汇编程序,所以汇编一般用来搞嵌入式开发。

结束语

总之,汇编语言在计算机语言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对于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者,要正确认识汇编语言的重要性;对于编程人员,如果想在计算机编程之路走得更远,必须从汇编语言开始,才能完整完善的建立计算机编程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宋胜女.浅谈汇编语言教学[J].信息化教学,2011,(7):84.

[2] 朱定华.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李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68-169.

[4] 陈燕俐,许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55-56.

[5] 彭虎,周佩玲,傅忠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Talk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ssembly Language Learning

WEN Xue-wei

(Department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arbin 150025,China)

第2篇: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社会文化教学 语言能力 双语教育 语言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148-01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H.DonglasBrown 在Principl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一书中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外语教学是力图解决语言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语言来源于文化,但是又用于反映该文化的各种特征。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掌握和使用一门外语,就必须能较为全面地了解运用这门外语所依附的社会文化。美国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Dell Hymes,1972)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80年代初,加拿大学者卡纳尔和斯温(Cenale & Swain,1980/1983)拓展了交际能力的相关概念,丰富了交际能力学说的内容。他们提出交际能力至少包含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英语学习的过程,涉及到了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跨越不同的文化障碍,特别是在有明显差异的文化特征上加以指导,以便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应用文化知识,有效地进行学习。

一、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e”,作为“文化”,其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是指某种艺术、某篇小说、诗歌或者戏剧,这种狭隘意义上的文化现象,而是含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社会道德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是一个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并积累下来的整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世界上有多种文化形式,甚至在一个社会的文化中还可以分裂出许多小的文化类别,这种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我们进行交流时不得不加以考虑的因素。否则,语言学得再好,也难以正确运用。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因此对某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还可以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例如:“狗”一词在英汉文化群体中的文化意义相差甚远。汉语中用“走狗”“丧家狗”等来形容令人厌恶的人,以狗组成的词组多含贬义,如“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英语中则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的成语,因为他们认为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又如,英语单词“dragon(龙)”与中国的“龙”,在象征意义、美学内涵,以及语言应用上均存在极大的差异。西方人把龙看成是动物中最恐怖的一种,它们传播瘟疫,糟蹋庄稼,以吃人为乐,被誉为贪婪的掠夺者,嗜财如命的守财奴,而在“dragon(龙)”构成的习语中则指“恶魔”“魔王”,如“Dragon Lady(盛气凌人的女人)”等;与此相反,在中国龙是受敬重与崇拜的对象,因此它们掌握河、湖、海,负责施云布雨,供奉它们的龙王庙随处可见。通过这样的了解和对比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再比如,英语中表示亲戚关系的只有概括词,如“uncle, aunt, cousin, grandmother”等,而汉语中却只有表示具体关系的词,如“叔、伯、舅、外公”等。“I have a sister.”看似简单,实际上要翻译成汉语并不容易,如果没有上下文可判断,“sister”是译成“姐”还是“妹”就够伤脑筋了。

二、文化知识的学习要行之有效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影响文化知识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有效利用教学设备,尽量营造跨文化氛围,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综合性英语教学改革,学习中的由师到生的核心转变,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可以对学生更生动、直观地进行文化导入,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3篇: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 语言的交际能力指的是以某种语言为工具,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的能力,即通过听和读来输入信息,通过说和写来输出信息。教师只有对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词汇充分理解,才能确定语言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本文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角度探讨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一、引言 

 

近几年来,大学英语四级题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听力测试比重加大,试题的出题方向以语境为主,加大阅读量,强调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写作部分增加强度,要求较以前也有所提高。这一变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英语作为外语在中国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尤其是我国进入wto(世贸组织)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外语交际能力,这样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所需。 

因此,大学英语四级对英语的考查目标较以前有所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英语素质教育也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提倡的。大学英语过级考试实际上是对学生英语素质教育的总体检测。这两者之间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有的英语教师将考试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进行英语素质教育就保证不了考试成绩。有些教师还进行着传统的应试教学,虽然学生考试成绩还可以,但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归根到底,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因为没有理解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而语言的交际能力是最主要的体现之一。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素质教育的方向。 

 

二、何为语言的交际能力 

 

语言的交际能力指的是以某种语言为工具,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的能力,即通过听和读来输入信息,通过说和写来输出信息。教师只有对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词汇充分理解,才能确定语言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首先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的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s competence)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可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他认为交际能力要考虑四个方面: 

(1)合乎语法,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在形式上可能。 

(2)适合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可行。 

(3)得体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得体。 

(4)实际操作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实际出现了。 

这就是说,交际能力包括对语法的合法性、心理上的可行性、社会文化的得体性和实践中的概率等方面的判断能力。 

从广义上来说,交际能力是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了人的整体素质。交际能力包括许多因素: 

(1)语言知识──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 

(2)认知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和有关世界知识的掌握等; 

(3)文化知识──文化观念和习俗知识; 

(4)文体知识──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选用不同风格的词语和语篇等进行交际的能力; 

(5)其他知识──包括非语言知识(体势语、面部表情等); 

(6)情感因素──对他人及事物的社会态度、交际动机、个人品质及性格和习惯等。 

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为什么说英语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对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来达到,原因就在于此。交际能力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涉及范围广。各种因素处于不同层次,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极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交际能力的另一特征是相对性,即交际能力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达意”也许是交际能力的最低要求,不存在交际能力的最高限度。 

 

三、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 

 

在对交际能力这个定义的理解和分析的过程中,不论是从语言学角度还是以广义角度,我们可以发现,语言的交际能力正是大学英语过级考试要考查的中心内容。 

从近几年的四级试卷分析来看,增加听力测试比重是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有力证明。听力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要背景,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和情感因素。尤其是对话语的理解──这里所说的话语是指相互作用的话语(interactive discourse)。对于一个口头话语(spoken discourse),学生是否能正确听到信息,理解信息,乃至最后反馈信息(选出答案),关键在于学生对这个口头话语(spoken discourse)是否具备完整的合理的语法知识结构,对该语言是否可行,以及在社会交往中是否得体给以判断,是否在实践中多次运用。 

另外,四级词汇选择填空试题的考点是对语境的理解或语境下的语法判断及词汇的固定搭配。换句话说,选词填空实际上已变成测试学生表达能力的准确性。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考查语言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抓住主要信息(getting meaning through the context),理解语篇尤为重要。近来四级考试题加大了对阅读的考查,分为浏览(skim)和研读(scan)两部分。文章内容新且篇幅长,所设选项要求学生具备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和高度、准确的概括能力,以及较快的阅读速度。这无疑给所有考生造成了很大困难。学生读不完文章,理解、判断、推理不准确就会造成大幅度丢分。在写作上,从语言的数量到语言的准确、地道,以及从文章的谋篇到遣词造句,对学生语言输出的要求较以前有所提高。 

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及写作加重分值,其原因就是要考查学生的交际能力。正如上面提到的,交际能力体现在理解和表达上,所以测试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进行考查。语言表达和理解是一张纸的两面,不可分割。而且语言理解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比表达能力更重要,因为: 

(1)根据心理语言学习得研究,语言理解能力的获得优先于表达能力; 

(2)语言理解是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没有充分的理解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表达; 

(3)语言理解能力是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实,四级试卷的每个题型都是对交际能力的一个检测。学生完成试卷就是完成一个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那么这一过程不仅包括表达即发出信息,还包括理解部分即接受信息。 

从对整个四级试卷的分析来看,测试的重点放在了对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上。对于一个书面语篇(written text)的正确分析和理解,这一过程常常不被认为是语言交际能力掌握的过程。人们在讨论交际能力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口头表达方面,这便导致交际能力培养存在两个缺陷: 

(1)忽视对书面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和培养; 

(2)忽视对理解能力的研究和培养。 

作为语言交际两大方式之一,书面语交际能力应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这不仅因为过级考试要考查这一能力,而且现代化社会生活对书面语交际能力有着更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另外,书面语交际在本质和方式上与口语交际还有着重要的差别,所以它应该引起英语教师的关注。 

综上分析可知,大学英语过级考试就是要考查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如何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教师先要了解英语交际能力的特殊性,认清其特殊性才能把握语言教学的方法,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从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学习外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依赖于语言知识和各种非语言知识的逐步积累。因此英语教师应在强调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其他有关的知识,包括语境知识、世界知识,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仅凭所谓的交际教学法恐怕不能真正提高交际能力。任何外语教学都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语法原则,把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一定的地位。 

(2)交际原则,把语言结构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语言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3)文化原则,采用对比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贯彻以上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时,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机械地使用单一的外语教学方法。 

 

五、结语 

 

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有共性也有其特殊的一面。提高英语考试成绩,核心问题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语言教学核心的交际能力不仅仅指简单的口语会话。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交际能力所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及对交际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决定了提高交际能力的难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绝非纯英语教学的问题,它涉及母语教学,以及学习者的整体语言能力。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紧密相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年龄、动机、认识水平、学习环境等都应考虑在内。教师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根本抓起,而且不光是外语交际能力,母语交际能力也应倍受关注。教师应培养学生善于交际的意识,同时其他学科也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方位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hymes,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pride jb,homles j.sociolinguistics[c].harmonds worth:penguin,1972. 

第4篇: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我们是一个已有十几亿左右人口的世界大国,约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1/4,在国际生活中已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进一步对外开放、改革,努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对外交流崭新形势下,由于物质、精神两个文明频繁接触的迫切需要,我们固然需要多多学习各国语文,更重要的是我们更应重视我们本土的汉语言文学。

当今世界各国更已纷纷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到七八年中期为止,全世界已有60多国,1000多所各类学校开设汉语课,不少大学设置了中文系;汉语教学已在中学逐渐发展,美国纽约市教育局已决定,自1992年起,将汉语列为所有初中、高中、和大学正式教授的第二种外国语。在日本,汉语早已成为人们学习热情极高的外语,而且科研成果非常丰富。日本广播协会举办汉语教学节目已有二十年之久,估计学员已达百万人。在西德,“汉语热”已使这个国家的汉语教学界感到应接不暇。1986年仅在各国大学学汉语的人数就达2000人,开设汉语课的中学也从1984年的4所增加到20多所。世界汉语教学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目前,我国虽有六十多所高等院校专为外国学者开设汉语教学课程,但仍然远难满足各国学者来学的要求。(以上均据1987年8月17日《光明日报》的报导)国外高校的学者已具有如此高涨的学习汉语的热情,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难道不应该更加重视对我们本国语文进一步学习吗?我们也应该多多学习各国语文,否则进行广泛交流就很困难,但毕竟,学好本国语文,达到作为一个新时期中国大学生应有的水平,毕竟还是第一位的。

不要认为学习汉语只想学点简单的口语和浅近文字,也不要认为外国学者只有爱好语文的才想学习汉语。经过初级阶段的学习之后,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向高深方面进一步学习,很多人成了汉学家、“中国通”、甚至大企业家。他们根据各自的需要与兴趣从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分别汲取到了大量有用的文化知识、生活哲理、创造精神和事业才能。日本的很多小学生都能背出不少著名的唐诗宋词,日本很多大企业家自己爱读《老子》、《论语》、《周易》、《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这些我国的经典名著书在外国大行其道。而且很多国际化的大公司往往还规定属员必须阅读这些中国古籍。他们自称从这些中国古籍中汲取到了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竞争机制,企业管理、得以在“安”与“和”的环境中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启示,以至有所谓他们是在实行“儒学资本主义”的说法。新加坡、南朝鲜、香港等国家后地区很多人有类似的见解。英国李约瑟教授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更使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学者。中国古代文化、哲学、科技、艺术的精华近来得以在国际间越来越得到赞赏,越来越扩大影响,是同各国学者对汉语学习的越来越趋向高深分不开的,这种交流趋势的发展和理解的增进,无疑是对人类持久和平、共同进步的有力推动,一个莫大佳音。尽量开放,相互交流并且使交流越来越向深广度发展,我们现在要谈教育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不能不向这方面做重大的努力。这一点对新时期中国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力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应当是责无旁贷的。

美国大学一般都规定进入大学后必须学习一年他们本国语文——英语,教材大部分都是较早的文学名著,还要求所有大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所有课程都应该重视写作训练。规定本科整个学习课程中的核心应是必修的主干课程,包括语言,人文科学,历史,社会与政府结构以及自然科学。认为每一个大学生应该掌握这些公共基础知识。(据美国卡内基基金会教育发展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见1987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美国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程度较高,即以大学方面来说,针对存在问题就采取了这些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我觉得在《大学语文》教材里,应该按不同比例以古今中外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著名文学作品作为教材,是比较适当的,是符合当前需要和国际文化交流趋势的。我国历史悠久,文学遗产丰富,选入的古代文学作品数量应略占多数,而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则又应以散文为主。现当代文学作品比较易懂,平时接触较多,所以略少。外国作品选入虽少,也可以扩大一些视野。我们希望所有的中国人,就力所能及,在尽量多多自学些有代表性的名著,不要只限于教材中极其有限的作品。考试及格,绝不等于自己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已经足够了。

第5篇: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 提出问题 

        开展研究性阅读,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探求未知事物的能力,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有助于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某些不足,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阅读呢?笔者认为,其课堂组织形式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基本教学过程如下。

        一、归纳整理,阅读理解

        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各自收集的资料加以归类。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整理、归类信息的一般能力,在提取素材本质属性的过程中,提供了发展学习者抽象、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可能。例如,在《马背上的小》一文阅读教学后,我们开展以“二万五千里”为方向的拓展阅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有的依据二万五千里的起因、发展和结束这一时间线索进行整理,也有的从人物、事物、自然地貌等角度进行归类。师生最后得出这样的看法:就社会事件的资料进行整理,至少可以依据以上两个线索进行归类。通过归类,学生学会了从图片、数据等具体资料中对《马背上的小》这篇课文所包含的意义加以印证。

        二、提出问题

        在阅读目的的引导下,通过初步感知课文,提出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研究性阅读,是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提倡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同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的问题。

        开始时可以由教师提问,由学生阅读、研究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研读《称象》一课时,开始先出示大象图,指导学生观察,并简要介绍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为提出称象问题作铺垫。随后引出问题:象到底有多重?这么大的象该怎样称?官员们和曹冲分别想出了怎样的称象的办法?两种办法哪一种好?为什么?曹冲为什么能想出这个称象的办法?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称象?前面的几个问题是引导学生阅读、研究课文,后面的两个问题则是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从而把学生带人了一个新的思考空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教学要逐渐过渡到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阶段。因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标志。例如,在教学生学习《葡萄沟》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提出问题:(l)紧扣课题提问;(2)紧扣中心提问;(3)紧扣课文重点内容提问;(4)紧扣文章写作思路提问。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葡萄沟在哪里?课文中说它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课文从哪几方面写葡萄沟的葡萄多?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等等。有了问题就可以促使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这就会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深人研究。

        三、收集处理信息

第6篇: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师生关系小学生英语教学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率;反之,不友好的师生关系则会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绊脚石,使得师生之间不合作、不配合,最终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师生关系是构建班级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能够对班级的气氛产生巨大的影响,关乎着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异,等等。在我国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是听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观念有所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影响,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

一、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现状

在我国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受众的情况。众所周知,教师拥有比学生更为丰富的学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指导,因此可以说,没有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就不能理解和明白课本上的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能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英语是一门知识点较为复杂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够将英语知识完整而详细的传授给学生,必需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小学生具有区别于初高中学生的显著特点,小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思维意识发展不完善,对于一些英语知识形不成形象的认识,这就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时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国家教育部提出改革教学模式的号召,将传统的学生听讲老师讲课的教学模式,改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学习的新教学模式,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多变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困扰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故而我国新模式的教学还没有在全国统一开展。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1.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建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无论好坏都会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极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英语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不好的师生关系则会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阻碍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好的教学,好的学习活动和效果的取得便如同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2.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重要作用

师生关系自其形成之日起,便成为了影响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变量因素。这种变量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小学生是最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群体,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控制下的课堂,教师对学生所制定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是十分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并且心甘情愿、满怀热情地去完成,而在师生关系不良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配合,甚至是不配合的,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自然是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3.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能否顺利地传输给学生教学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由于自我意识淡薄,对于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更多地依赖于老师的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教师教授的英语知识的兴趣,尽可能多地从教师的授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学生的潜意识都存在着“爱屋及乌”的思想,很容易因为和老师的关系融洽而喜欢上这门学科,反之则会对教师的授课出现排斥的现象。拥有良好师生关系的课堂,可以活跃教师的授课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上课中有种如沐春风的轻松感觉。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可以被培养出来的,没有一开始就出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极端融洽的问题,而是一步一步地培养出来的。

1.转变教师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策略的转变,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措施。教师具有比学生成熟的思想、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具有比学生更为厉害的变通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自己的思想,转变教学策略,将更多的学习机会给予学生,充分在课堂上发挥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及时地予以纠正。例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本课的授课重点,如词汇句子等讲解给学生,然后利用剩下的课堂时间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涵盖授课内容的试题,在学生的做题过程中,将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分成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解答,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吸收所学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对知识的运用。

2.促进学生学习思维变化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学生应当将过去的那种“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课堂教育摒弃,要充分挖掘自己的长处和潜力,积极地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不能仍抱着“依靠老师”的恶习。传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禁锢在了事事依靠老师的学习思维中,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成为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故而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依靠自己解决的能力。例如,在良好师生关系下的英语学习,则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发展,传统的听讲式的学习方式被游戏型的学习方式所取代,学生不光在学习中取得乐趣,同时也收获了知识。

四、结论

总之,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增加教师授课的质量和自由性,加大课堂授课密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小学英语课堂顺利开展的剂,是教师教导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是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学习的气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崔晓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J].林业科技情报,2008,(4).

[2]邓小明,卿明娟,黄心宇.试析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其意义[J].教学与管理,2008,(18).

[3]蒙坚,梁永福.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6).

第7篇: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武术教学 教育 兴趣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43-02

简单来说,武术教育是以武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在19世纪末,以洋枪洋炮为标志的“火器”在中国出现,由于它的军事价值远远高于大刀长矛类的“冷兵器”,从此以后以大刀长矛类为标志的武术在军队中开始遭受被冷落的命运。武术军事价值的降低导致了民间习武人群的减少,那些希望通过练武走向“达官显贵”的人突然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及前进的动力,“凡欲以武取功名者,因科举已废,遂多改事它业”,这句话恰好说明了这种现象;武术军事价值的降低也导致了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下降,曾经一段时间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甚至被取消了。武术军事价值的降低也就是意味着武术技击功能失去了较多发挥作用的空间,尤其在当今时代社会治安系统较为健全,武术在个人防卫方面也难得有太多的用武之地,这更加剧了武术技击价值的失去。可以说“火器”的出现导致武术的发展进入了寒冬,几乎让武术遭受了消亡的厄运,也让武术教育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考验。也是从这一刻开始,许多武术人士开始探寻武术在新的时代何去何从的问题。武术教育在当前社会形态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许多武术界学者提出应该发挥武术在教育方面的优势,让武术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及提升道德水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确实武术教育在这些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武术教育只有突出了自身的特色才能真正发挥这些作用,相对于传统武术的教育方式,现代武术的教育方式很难发挥出传统武术教育的许多功效,这从现代武术教育的成果一接受过现代武术教育人群各种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量、道德水准、意志品质等方面变化反映出来。武术教学是武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武术教育功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分析武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道德水准等的本质及规律,提出当代武术教育的教学过程对学习者严格要求及兴趣引导的必要性。

1 武术教育当代主体功能价值的内涵

许多武术学者指出,在当今社会武术教育主要的作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及提升道德水准等,许多科研论文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民族精神、传统道德也是民族文化的内容之一,在这里分开进行叙述。武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武术教育传承武术文化,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作用,应该说武术教育是传递武术文化的最主要的方式,二是通过武术教育传承非武术民族文化,由于武术是在传统哲学、伦理道德、中医学、传统美学、传统军事等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武术文化中内含着这些文化的许多因素,所以通过武术教育在传递武术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传递其它的非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通过武术教育让民族精神所包含的各精神内涵在习武者思想行为中得以强化,现阶段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所以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通过武术教育把民族精神中包含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发扬光大。提升道德水准就是通过武术教育进行道德教育,提升习武者的道德水平,道德既针对人伦关系也针对个人修养,所以武术教育既要提高习武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仁爱、正义、诚信、重礼等道德素养,也要提高习武人勇敢、自信、勤劳、坚韧等个人修养。

2 武术教学必须对学习者严格要求

上文中已经阐述了实现武术主体功能价值的内涵,这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武术教育要真正地实现这些功能价值,也并不那么容易,要从教育目标、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等方面切实地落实,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武术教学是武术教育的一个最重要方面之一,在这里从武术教学角度出发,认为武术教育要真正实现主体功能价值必须对学习者严格要求。一方面,从提高武术技艺水平来说,要想练就精湛的技艺、发展充沛的体能、积累丰富的经验,都要求对学习者进行严格要求。想练就一身格斗真功夫,要求习武人不断的努力,就像武谚说,“欲求真功湛艺,非下苦功不可”、“欲得其中真妙法,苦磨苦练得天机”,要求习练者“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打千遍”,从这些专家的话语中可以断定要想在武技方面取得一定成就,要求习武者不断刻苦努力。从现代竞技体育训练理论来看,这也符合“三从一大”原则“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负荷量”中的“从严”要求的,只有要求习武人技术不断精益求精、体能不断突破极限,才可能造就一身真功夫。但是,这种对习武人的严酷要求光靠习武者自觉坚持是很难做到的,需要外在要求的协助下才可能更好地做到,这种“外在要求”主要是武术教学中由教师施加的,所以,为了让武术习练人学到更好的功夫,必须对其严格要求。另一方面,提高习武人的武德礼仪水平,也要求武术教学过程中对习练者严格要求。武德是武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武德内容也是包括习武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要求和对习武人的个人修养的要求。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武德要求习武人仁爱、正义、诚信、重礼等,这些武德要求主要来自一定社会的主流道德要求,李印东博士把它称之为外源性的武德;在个人修养方面,武德要求习武人勇敢、自信、勤劳、坚韧、自强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武德的养成要是靠对习武人的严格要求慢慢养成的,尤其是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尤为重要,在那些只注重武技的传授而不重视武德教育的武术教学中,对学习者的武德提升是没有太多作用的。

3 武术教学也必须对学习者以兴趣引导

“严师出高徒”一直是武术教学尤其是传统武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告诫进行武术教学必须对学习者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告诫进行武术教学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在当今社会应该这么做,也必须这么做。自从“火器”在军队中取代了武术的位置后,武术在“火器”日益发达的社会中很难再像“冷兵器”时代那么辉煌,享有那么崇高的社会价值,也很难再吸引那么多的学习者,因为武术失去了能激发民众学习自己的动机的最佳要素一技击价值,再很难像“冷兵器”时代让民众离不开自己一或为了防身自卫、或为了辉煌腾达、或为了保家卫国。在当今时代,武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应该全方位的革新自身以应合现代民众的胃口、满足现代民众的需求、激发现代民众的兴趣,吸引更多的民众学习武术。作为武术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的武术教学重视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一直在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武术教学应该在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兴趣,只有充分调动学习者对武术课兴趣,让学生在学得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享受武术教学课的整个过程,才能提高武术课的效率和魅力。

第8篇: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系”(relation:the way in which two people,groups or countries behave towards each other or deal with each other[1])从词义上分析,是指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群体之间的行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师生关系是这样界定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教师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

对于师生关系有两大论点,一是“教师中心”论。所谓“教师中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中心与主导地位,师生关系处于单项发展状态,教师更多地作为知识的权威传授者,教学活动围绕教师展开,学生知识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教师被赋予支配和控制教育学的权利,因此,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对教学和学生极端负责的过程,也就是行使绝对权威的教的权力的过程。这种教学理念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剥夺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当今中国教育中,大多数的师生关系仍旧是以教师为中心。二是“学生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体现学生的主题作用。教师从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活动组织,而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个人能动性,将教学作为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和素质、激发创造性的过程。

2. 国内外对师生关系的研究现状

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实用主义创始人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在其“进步教育”思想中主张应将教育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来。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导师”,而仅仅是学生从事学校活动的指导者、参谋和助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获取知识的自然途径,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环境,推崇师生共同活动、共同经验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活动和经验成为主体,从做中学。[2]但是由于学校教育时间短暂,学生的个人直接经验有限,实用主义思想带来的影响是教育质量的下降。而在与实用主义相对立的要素主义、永恒主义中,要素主义教育家巴格莱在《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中提出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育过程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是学生,要对学生加强严格训练,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永恒主义教育家阿兰认为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严格管理学生,没有严格管理学生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拒绝严格要求的学生永远不会有成就。为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权威。[3]

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布贝尔等认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知识去引导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最终获得自由、实现自我。在师生关系上,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在一种民主而亲切的氛围中进行。

20世纪70年代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逐渐盛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4]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相互帮助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与尊重人的价值联系起来。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关心和给予选择机会,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潜能的迸发。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不仅需要教师的促进,也需要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

在现代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中,皮亚杰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视角阐释了认知发展的过程,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对话,理解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应该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也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而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技能的积极建构者。

解放教育学者保罗?弗莱雷提出了“双主体”说。他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是平行的“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自上而下式的命令和服从关系。在“对话”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方法的指导和思想的启迪,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创造。[5]

交往教学理论思想代表人物舍费尔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大力发展对称交往形式,即在教学交往过程中,师生处于同等地位,享受同等权利,双方都没有优先权,也不受其他人的控制和支配。但是由于师生双方的知识储备和身份地位以及发挥的作用不同,师生关系应该在差异中追求理想的平等状态,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6]

我国学者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与研究,受凯洛夫(Kairov?Ivan Andreevich,1893-1978)教育学影响,研究师生关系的主题长期停留在谁为主体、谁为客体的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框架中。受这种研究思路的制约,师生关系的研究视域一直不能有新的拓展。只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不断地凸显,师生关系研究的圈子也不断地拓宽,才呈现多学科交叉研究。

改革开放后,师生的民主平等思想得到了发展与深化,广大教育工作者呼吁一种与新体制合拍的新型师生关系,即师生共同创造、相互合作、共同参与的关系结构,以“对话”为基础、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和谐统一。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尊重、民主和发展的精神。

20世纪80年代,教育理论界提出了师生关系的主导主体说和双主体说。主导主体说主张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和知识的先知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拥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其自身学习活动的主体,二者不可偏废。如,著名学者王策三教授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都主要由教师决定和负责”,“但是,教却又是为‘学’而存在的,否则就毫无意义;教师主导作用也必须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一定要要由‘学’体现出来。更为重要的一点,‘学’是学生自己的独立的主动的活动,教师包办代替不了” [7]。双主体说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互为主客体。张启航认为“教师作为主体,当把学生当作他的认识或改造的对象时,学生就相应地变成了客体”,“学生作为主体,当把教师当作他的认识对象时,教师就相应地变成了客体。”[8]。这两种师生关系观都力图在“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之间寻找一种恰当的平衡,在师生关系上体现出追求平衡的价值取向。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徐洁从哲学认识论根源、文化伦理背景的角度分析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存在的原因;在哲学、文化、伦理学、教育法学乃至现代西方解释学与现象学的启示中寻找21世纪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建构21世纪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9]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平等、交往、对话、合作和沟通。刘慧以交往理论作为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主客关系,是人与物的关系;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主主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即交往关系。师生之间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理解是师生交往关系优化的核心。[10]

近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师生关系对学校教育活动和教学质量的制约性。尤其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对内部深层次问题的触及,研究者对于师生关系的考察也逐步走出了单一的教育学教学论领域,而更倾向于在多学科、多纬度的视野当中审视师生关系,因此,对师生关系的诠释也更趋于丰富、全面。

3. 实证研究概论

实证研究也称为原始性研究(primary research),研究的对象和资料主要来自于经验观察、调查、实验和个案研究等方法收集的数据。实证研究方法的哲学取向是实证主义,起源于自然科学研究。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11]

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实证研究产生于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首先由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提出,孔德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六卷本的出版,揭开了实证主义运动的序幕,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实证主义思潮。后来经历了马赫(Ernst Mach,1838-198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的第二代、第三代实证主义的发展,对20世纪的哲学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基本特点是要求经验的或逻辑的证明。在实证主义发展的影响下,教育研究也开始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教育研究开始从早起的教育实践中分离出来,不再是着重于教育如何发生的研究,而转向科学,希望以自然科学的方式,通过模仿自然科学研究,以“统一的语言、严格的实验、确定的结论”[12]研究教育,于是开始形成教育的定量研究传统。

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谈话法、个案法、基于语料库的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获得的调查资料主要为定量数据,对这些数据使用定量的统计分析手段,一方面可以对样本总体进行探索性和描述性的定量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统计模型在某些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解释性的研究。

4. 实证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的意义

当今大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产生矛盾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局面。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与以往年代大有不同,他们的知识面比较宽泛,在民主与法制日益深入人心的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他们积极追求生活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对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的需求在增强,学习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不满足于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组织管理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学生渴求在一种新型的学习氛围中能有更多自由和机会去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坚强、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反之,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则会使智力活动受到抑制,降低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学英语教学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语言课由于其语言的特殊性和运用的广泛性,普遍存在与大学教学活动之中。由于英语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互动性强,教学内容具有职业导向性、文化感染性和知识开放性,因此大学英语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影响也比其它学科强。《英语新课程标准》建议英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可见,师生关系与英语教学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师生关系的好坏,对英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师生关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的研究仍为不足。第一,研究者大多进行概念分析和理论建构的研究方法,只有少数研究者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大多数研究还属比较抽象的认识论上的研究,对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阐述较多,较少对实践课题进行研究,也鲜有对具体情境中的师生关系如教师与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系、教师惩戒学生行为等特定师生关系进行探究。

第9篇: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血瘀证大鼠;补肾活血中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920-03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防治老年病已成为医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本实验是对实验性血瘀证大鼠内皮细胞功能进行研究,验证补肾活血中药对老年病的防治作用,为临床防治老年性疾病提供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采用Wistar大鼠,雄性,12个月龄,48只,体重250-300g,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一级动物。动物观察室为清洁级。

1.2 实验试剂

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试剂盒,上海一康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提供;内皮素、6-酮-前列腺素F1α。补血栓素B2放免药盒、NO试剂盒,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提供;t-PA试剂盒,上海医科大学分子遗传学研究室提供。

1.3 中药制剂

补肾活血液主要药物为:熟地、枸杞、仙灵脾、菟丝子、当归、丹参、桃仁、郁金、毛冬青。将药物放入多功能提取罐中,用65%乙醇热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8倍量65%乙醇,提取3h,放出药液;第2次加6倍量65%乙醇,提取2h,放净药液。两次药液一并滤出,70-75℃回收乙醇,回收后再减压浓缩(700C,0.06mPa)至0.8g/mL,真空包装备用。

1.4 动物高脂餐的制备

取猪油300g,加热融化,徐徐加入250g胆固醇,不断搅拌,待溶解后,慢慢加入50g胆盐和20g丙硫氧嘧啶(用前研术),充分搅匀,再加入190mL吐温80和190mL丙二醇,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冷却,如不足1000mL,加蒸馏水补足。冰箱保存,用时加热化开。

1.5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

将实验Wistar大鼠在实验环境下给予基础饲料常规饲养1周。随机分4组,各组比例为1:1,均为10只,各组均加20%脱落率,共48只。A-空白对照组(基础饲料+5mL/kg蒸馏水灌胃),其余大鼠高脂餐饲养2周后再随机分3组,B-模型对照组(高脂饲料+5mL/kg蒸馏水灌胃),C-中药大剂量组(高脂饲料+实验药物40mL/kg灌胃)、D-中药小剂量组(高脂饲料+实验药物20mIMkg灌胃),给药加天后,各组动物均在腹腔麻醉后下腔静脉取血,备实验室化验测定各观察指标,然后处死,取各组实验动物的主动脉血管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

1.6 标本检测

1.6.1 一般状态 每日观察动物外观变化,包括皮毛色泽、疏密、粪便形态、精神状态、实验前后体重变化变化等。

1.6.2 实验室 检查测定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测定血脂、血浆内皮功能(TXB2,6-keto-PGF1α,NO,ET-1)和PAI-1、t-PA等各项指标。

1.6.3 病理形态学观察 取主动脉血管壁组织进行检测,观察普通光镜血管内膜及电镜下内皮细胞的变化。

1.7 统计学处理

用Excel软件进行t检验,以x±s表示结果。

2 结 果

2.1 一般状况

实验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精神萎靡、懒动、毛发稀松、大便溏稀、舌质紫黯。

2.2 指标测定

对实验大鼠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血脂、血浆内皮功能(TXB2,6-keto-PGFIα,NO,ET-1)和PAI-1、t-PA等各项指标的测定。

2.3 组织形态学检测

2.3.1 光镜下检测 取正常组、模型组、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大鼠各8只,在完成其他实验后处死,将主动脉取出10mm,放入中尔马林液中24h,做石蜡包埋,以主动脉血管横切面做常规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血管壁增厚情况、泡沫细胞沉积及内弹力膜中断情况,将其分为轻(+)、中(++)、重(+++)3级。

2.3.2 透射电镜下检测 实验动物模型组细胞核凹陷不平,常染色质边聚,成团块状,核固缩,细胞器减少,胞浆溶解,线粒体呈空泡样、肿胀,嵴减少。内质网肿胀,细胞膜破裂,有调亡小体形成。补肾活血组内皮细胞排列较整齐、紧密,细胞完整,无肿胀,未见有调亡小体形成。

3 讨 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一些常见的老年病如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逐渐发生,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医辨证除了它特征性的原发病症以外,几乎都共同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虚血瘀证候。现代医学分析提示不同的疾病,在神经内分泌、免疫、合成代谢、氧自由基代谢方面发生紊乱,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微循环障碍,血液浓、黏、凝、聚,血流缓慢,流态异常等病理改变。因此笔者认为老年人诸病源于肾虚,血瘀也可责之于肾虚,故治疗上采取补肾活血法治之。通过临床观察,以补肾活血法治疗多种老年病有确切疗效,故而提出从肾虚血麝论治老年病的观点。本实验通过复制大龄血瘀证大鼠模型,从血脂、血流变、内皮功能、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各方面进行实验观察,以便从中年起即进行预防性治疗,防治老年病的发生发展,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所选处方为临床常用补肾活血中药,方中有熟地、枸杞、羊藿、菟丝子、当归、丹参、桃仁、郁金、毛冬青等。熟地与枸杞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补血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对纤溶系统有活化作用,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并有抗肿瘤及延缓衰老的作用。羊藿与菟丝子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其具有扩张血管作用,促进骨生长,提高机体免疫活性,抗氧化作用;还有抑菌抗病毒、强心、降压等作用。当归、丹参、桃仁、郁金、毛冬青诸药,主要功效为补血活血、化瘀解毒等,药理研究表明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抗血栓作用,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损伤作用和多途径发挥心肌保护作用。还具有调整、改善血脂代谢作用,通过保护或提高抗氧化酶的活力,减少脂类过氧化物的产生,发挥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通过这些作用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防止血管硬化闭塞和血栓形成。诸药配伍阴阳相济,则肾中精气充足,气血运行通畅,此方功效是补肾活血,标本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