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慢性病培训小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领导组织协调,完善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完善基层便民服务体系,方便群众申办医保报销和医疗救助业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根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合肥市医保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经县政府同意,决定在各乡镇(开发园区)为民服务中心设立医保服务窗口。 以下为具体工作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全民医保政策规定及各项规章制度,具体负责接收各类医疗报销材料。
2、积极配合上级医保部门工作,及时提供与医疗保险有关的数据;反馈参保、参合人员意见,协调处理好与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医保审核机构、参保、参合人员的关系。
3、主动向参合人员宣传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规定,热情接待各类城乡医保病人,解释政策为病人排忧解难;及时处理参保、参合病人投诉,落实整改措施并予以反馈。
4、负责制定并落实城乡医保政策培训规划,组织全镇及各村干部进行城乡医保政策、制度的学习与培训。
5、组织接待全省各级医保经办机构有关医疗保险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6、做好城乡医保政策的调整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工作,调整服务方式,优质服务城乡医保病人。确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二、积极开展工作,确保政策落实
1、全面落实居民报销政策,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一是做好医保征缴工作。2020年度居民医保参保缴费采用网上缴费与银行缴费结合的形式,极大地方便参保居民;2020年度共完成参保缴费XXX人,占上年参保比例超过百分之九十六。二是落实医保报销政策。在工作日准备好:发票、出院小结、费用清单、身份证复印件、存折等材料,随时可以申请医疗报销;2020年1—11月未在医院直报到本镇报销达XXX余人次,基金补偿费用为XXX元。三是认真做好慢性病卡办理工作以及慢性病卡申办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在每周的工作日准备好:1寸照片、身份证复印件、出院小结即可申请慢性病卡,我们将定时前往县医保局办理,并做好登记以及与国元保险公司的对接,提高慢病办理的效率;2020年1—11月共受理慢性病材料XXX份,更换新卡XXX张。
2、认真落实医疗救助政策。贫困户、低保、五保等特殊人群未在医院享受过民政救助政策的群众均可申请救助,低收入家庭个人支付超过15000元也可上交申请材料;全年共受理医疗救助材料XX份,打卡金额XXX元。
3、认真落实健康扶贫政策。为我镇建档立卡扶贫人口按每人250元代缴2020年度代缴医疗保险费用,保障了贫困人口的看病需求,认真落实贫困户“351”、“180”、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商业补充补偿保险及相关政策的资金发放工作,并X次排查贫困户慢性病卡办理情况,向贫困户发放慢性病病种告知书。对于提交了材料但是不符合办理条件的贫困户发放鉴定告知书并做好解释工作,积极与扶贫、民政、计生等部门对接,实行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参保数据,做好贫困人口的应保尽保工作。加大医保扶贫宣传力度,上半年共从县医保中心领取医保扶贫政策明白纸XXX余份,安排专人逐一张贴到贫困户和医疗救助人员家中。
4、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集中宣传月活动。今年5月我县正式启动了为期1个月的“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集中宣传活动,我镇在宣传月期间举行了相关培训会,在四个主要集市悬挂“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的横幅并上街发放相关宣传折页。
5、加大医保电子凭证推广与应用。根据县医保中心全面推进医保电子凭证的工作部署,进一步覆盖参保群众,让更多参保群众享受到“医保码”的便利。XX镇医保部门首先召开专题布置会,明确目标和任务。其次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推广氛围。三是动员镇政府工作人员作表率,发挥良好示范作用。制定简单易懂、方便操作的指南,发放激活流程宣传折页,积极动员辖区镇直各单位干部及工作人员积极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并安排镇医保办工作人员逐一走访各个社区了解工作进度,解决社区在推广电子凭证工作中的疑难杂症。对于不熟悉具体操作的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指导。安排社区工作者下村入户,帮助一些看不懂流程和无智能机的老人进行激活申领。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镇的医保工作取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了干部及群众的认可与肯定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不够到位。干群对医保工作程序及优惠条件理解不深,如医保电子凭证的申领流程、办理报销的流程、办理慢性病卡所需材料、县外看病需到县医院开转诊证明等政策知晓率低。二是工作服务机制还不够完善,不同程度的存在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三是业务人员学习相关政策文件不够透彻,在向群众解释政策时不能举一反三,通俗易懂。
疗养院是以疗养为中心,以自然疗养因子为基础,辅以人工物理因子、社会心理因子,为疗养员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强调大健康观,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保健康复基地,以保健疗养和康复疗养为主要任务,对某些慢性病可收到奇效[1]。疗养院收治的对象包括健康人、慢性病或疾病康复期病人,其中以老年人占较大比例,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他们多数伴有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本院于2007年5月18日凌晨抢救一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后经积极抢救治疗,平安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结合此次抢救体会,总结了在疗养院中应用三级预防理论,针对性地加强护理干预,以积极预防和减少各种急症发作。
1临床资料
疗养员,男性,70岁,于2007年5月15日22:00入院。入院诊断:高血压病Ⅲ级,冠心病,Ⅱ型糖尿病。入院时体温正常,血压19.7/9.3 kPa,脉搏78次/min,精神好,未有不适主诉,于5月18日凌晨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肺水肿,经积极镇静、止痛、吸氧、利尿等抢救治疗,平安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2讨论与分析
2.1疗养院中急重症诱发因素疗养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多数身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长时间的旅途劳累,初到旅游胜地的新鲜、兴奋、激动情绪和地域间的温差、饮食习惯差异等等各种原因,均易诱发各种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据初步统计,入院的前3 d是疗养员发病的高峰期。
2.2疗养院中抢救急重症病人存在的不利因素
2.2.1疗养房设施本院疗养房分为A、B两幢,均为三层,无电梯设备,本次发病疗养员住在A幢二楼,而急救室在B幢一楼;其次,疗养房为标准间设置,无配备输液架、可活动医用床等,发生急症后,不利于迅速转移急救室救治。
2.2.2医务人员经验因来院疗养人员多数为健康或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发生急症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相对少数,医护人员抢救治疗实例少,技术操作相对欠熟练,医疗经验相对欠缺。
2.2.3急救设施由于疗养院无设备齐全的科室及监护病房,各种抢救仪器、设备、药品保障均不及治疗医院先进,不利于抢救治疗及病情观察等。
2.2.4院址因素我院地处沿海、风景名胜游览地――厦门鼓浪屿。鼓浪屿是一座岛屿,被称为“海上花园”,需借助轮船过渡,交通极为不便,不利于抢救后转送
治疗。
3 护理干预
3.1 一级预防 即病因预防,积极防止各种诱发因素。
3.1.1加强入院宣教对于新入院疗养员,不仅加强口头入院宣教,还加强以书面形式告知,嘱疗养员详细阅读并签名。同时还集中召开入院介绍会,再次加强宣教,使其自觉遵守疗养生活安排及规定,劳逸结合,防止劳累等因素诱发疾病。
3.1.2合理安排疗养期间生活制定疗养期间生活安排计划并及时张贴告知,使疗养员能根据计划合理安排疗养生活,做到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分配合理,保证充足的休息。
3.1.3开展专题教育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疗养期中容易发病的病种,开展针对性地专题教育,以增加疗养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了解,积极防止各种诱发因素。
3.1.4树立急救意识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急救水平 适应现代医学步伐,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如:老年病、多发病、常见病及预防保健等,同时组织全体医护人员不定期学习各种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并进行演练,通过学习熟悉各种急症院前处理和要求,以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做到紧急救治、密切配合、安全护送等[2]。
3.1.5加强急救器材和药品管理,责任到人指定专人负责一定时限的急救室及急救箱的管理,如3个月、6个月等。对急救用品、器材、药品的管理,做到随用随补、随时检查,到期及时更换,以保证急救药品准备齐全,急救器材完善,保持良好应急使用状态。
3.2二级预防即临床前期预防,搞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
3.2.1严格掌握疗养禁忌证根据疗养禁忌证的病种,严格把关,对不适宜疗养的人员及时劝导归队,防止疗养期间发生意外。
3.2.2确定重点护理对象组织新入院疗养员常规体检,如心电图等,对80岁以上、体弱、行动不便、病种多、听力障碍、检查结果异常等疗养员及时设为重点护理对象,加强护理,重点观察,必要时及时转院治疗。
3.2.3加强工作责任心,时刻保持警惕因疗养院工作特点,本院护士值班实行睡班制,值班人员一定要加强责任心,掌握疗区和疗养员基本情况及对重点护理对象疾病情况的了解,重视疗养员主诉,做到反应迅速,加强时间观念,及早预防、发现和处置各种情况。
3.2.4建立医疗顾问制度选择来院疗养人员中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主管护师、护士长等,征求意见同意后确定为医疗顾问,如有需要请他们协助诊治病情及抢救治疗。
3.3三级预防即临床期预防,预防病情恶化,积极防止并发症、病残及死亡[3]。
3.3.1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联系转院治疗积极做好院前急救处置工作,防止病情恶化。
3.3.2院领导重视,积极协调加强报告制度,遇突发急症等情况及时报告院总值班室,领导组织协调,为抢救后送及后续治疗赢取时间。
4小结
疗养院不同于治疗医院,一旦发病,很有可能因为条件因素延误病情,错失抢救时机。应用三级预防理论,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积极有效地预防疗养员突发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做好疗养员入院阶段、疗养阶段的护理干预工作,尤其是入院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素质及技能培训与训练,对疗养员发病以及发病后的院前应急处置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继武,姜勇智,等.疗养院管理学.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
2孙俊杰.疗养门诊院前急救做法与体会.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14-15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择2005年6月―2006年6月,闵行区马桥镇某社区服务点所管辖村的确诊糖尿病病人共44人为研究对象。44名病人采用SPSS11.0软件中的・selectrandomsample・模块,将其随机分配到干预组(24人,接受新型管理模式)和对照组(20人,接受常规管理服务)。
1.2干预措施
①新型管理模式是服务团队(临床医生、防保医生、护士)对一群病人进行管理,每月1次,共12次(期),每次1-1.5h,分5个部分,欢迎/病人自我介绍/反馈(15min)、糖尿病管理相关内容教育(30min)、兴趣活动/放松(15min)、小结并接受提问(10min)、个别指导/开药/检查(20min)。②常规管理服务是仅在看病时接受健康教育,做好血糖登记、随访等。
1.3评价指标及方法
评价采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设计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调查表》[3];糖代谢指标检测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据收集及质量控制:培训社区随访医生作为调查员,对调查对象逐个上门调查,资料收集完成后,逐份核实,及时补漏和纠正错误,确认资料合格后录入计算机。糖代谢指标检测时,样本统一收集,并由有资质的中心医院集中检测。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的是χ2检验;均数的比较采用的是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干预组病人男14例,女10例,年龄(56.38±14.03)岁,病程(5.92±3.15)年。伴随疾病高血压7例,心脏病3例,脑血管疾病2例,糖尿病肾病3例,糖尿病眼病4例,糖尿病神经病变2例;对照组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56.75±10.71)岁,病程(5.20±4.36)年,伴随疾病高血压10例,心脏病2例,脑血管疾病1例,糖尿病肾病0例,糖尿病眼病4例,糖尿病神经病变1例。二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和伴随疾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干预组和对照组基线指标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干预组糖尿病患者较对照组健康状况更差;规则服药率低;服务利用更多。
2.3两组6个月、12个月指标变化
表3显示,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每周平均耐力锻炼时间比对照组多约170min(P
3讨论
为了使农村社区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达标[4],国外通过社区综合防治模式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我们本次预实验研究旨在摸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糖尿病防治的有效模式。本次研究由闵行区疾病控制中心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家负责课题设计、技术指导以及对课题组人员的短期强化培训,通过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干预措施的实施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支持糖尿病病人日常的自我管理、注重培养病人的信心为重点,以防治结合、提供综合行服务为原则。医务人员通过组建团队,每月定期到居民所住社区同时为一组病人服务,以此新型模式来帮助患者制订、完善自我管理计划和实现自我管理目标。我们从糖尿病危险因素、饮食调理、运动疗法、心理调节、合理用药、血糖和尿糖的监测等方面来提高糖尿病病人对该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水平,并且根据需要进行一对一指导,建立朋友般的友谊,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糖尿病“团队管理群组”新型模式的预试验研究初步结果显示,这是一条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农村糖尿病防治的新途径。当然本研究观察的人数不多,可能影响本模式效果的评价,需扩大样本量进行重复研究来验证其效果。但就目前所得初步结果,仍然支持本模式可以在本社区及类似的其他农村社区结合目前推进社区团队服务方式的政策逐步推广。
4参考文献
[1]刘尊永,徐希胜,李秀琴,等.较富裕农民糖尿病患病率调查与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7,5(5):215.
[2]赵仲堂,郝凤荣,潘玉珍,等.山东省糖尿病患病现况与流行因素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6):280.
[3]朱莉珍,吴克明,岑洲,等.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项目干预效果评价[J].上海预防医学,2005,17(10):507.
[4]Asian-PacificType2DiabetesPolicyGroup.Type2diabetespracticaltargetsandtreatments[M].2nded.Sydney;WPR,1999.16-18.
(收稿日期:2006-12-19)
根据《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试行)》(卫发[2012]52号)和市卫生局《关于开展2012年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通知》(卫函[2012]101号)的要求,市卫生局组织考核工作专班,于月下旬,按照《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对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了考核。现将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各镇(街办)卫生院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都能够按时召开乡村医生例会,举办相关培训;各镇(街办)卫生院都按时对村卫生室和村医进行了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卫生科人员、设施配备不完善。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情况
(一)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情况
各镇(街办)卫生院都能够扎实开展工作,加强重点人群的建档,建档率都达到70%以上,进度较快的有顾家店96.5%,七星台95.3%,百里洲92.8%,白洋87.6%,经抽查,大部分单位的建档合格率在80%以上,只有个别镇建档质量欠佳。
(二)健康教育情况
由于今年实行了传播材料“六统一”,从考核的结果来看比往年有很大进步,工作做得较扎实,基本达到了国家服务规范(2012年版)的要求。健康资料发放: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上都能为居民免费提供12种以上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健教处方、折页、传单),发放有登记。尤其是顾家店卫生院宣传折页发放到户都有签字。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达36万余份。播放音像资料: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除2个镇外都有电视机和DVD机设备,顾家店卫生院分别在门诊输液大厅和公共卫生部健教室2处播放。全市各镇卫生院开展了9次以上活动,有图片、记录和小结。全市共开展活动86次,参加人数13143人。健康专栏设置、更新:有安福寺卫生院、白洋卫生院、顾家店卫生院、七星台卫生院、马店卫生院都设置了村级户外宣传栏。由市统一制作的6期宣传栏都按时按期张贴到位。全市共更新1278期。健康教育讲座:各单位主要是以会代讲和结合宣传活动进行,由于今年市统一编印了《教案》和核心信息下发至村,此项工作得到了加强并逐步走上正轨,全年共开展讲座1102次,16745人参与。经问卷调查健康知识知晓率各单位都达到了农村≥50%、城镇≥70%的指标,全部得满分。
此项目虽比往年有长足进步但真正达到省里的考核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在落实和成效上,如健康教育资料是否按要求发放到群众手中;播放音像资料虽有设备但未按要求播放,有的即使播放后也无记录或记录不全;还有部分镇卫生院未设置村级户外健康宣传专栏;有的村健康教育讲座也未完全按要求进行;有些资料欠真实。
(三)传染病防治情况
2012年1-10月我市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计1120例,死亡4例,报告发病率为236.98/10万,死亡率为0.85/10万。全市各镇(街办)卫生院2012年1-10月报告传染病例331例,未发现漏报,报告率100%;及时报告数326例,报告及时率98.49%。2012年1-10月,全市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2年1-10月,全市各医疗机构实际报告需乡镇卫生院处理传染病(含水痘)868例,实际处理577例,处理率66.47%。5.结核病防治全市应管理结核病例265例,已建档265例,督导管理265例。管理率100%。全市累计发现艾滋病(含HIV)32例,死亡12例,现存活20例。本年度实际在管20例,管理率100%。
少数卫生院未注意日常工作的资料收集,专题活动开展情况无书面材料;对疾控部门委托的工作未及时回复,未留存办理情况的书面材料。
(四)老年人健康、慢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情况
各镇(街办)卫生院普遍开展了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工作进展情况与各镇(街办)上报的信息统计表基本一致。截止10月底,全市累计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48564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100%;累计完成高血压病人管理26733人,管理率41.5%,规范管理率56。1%;累计完成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2993人,管理率52.3%,规范管理率64.9%;累计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1571人,重性精神病人管理率100%,规范管理率64%。从考核情况来看,一是服务质量不高,大多数居民健康档案缺乏动态管理和有效利用,只有基本信息。少数单位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管理未能按规范要求的次数及时随访及上卡。二是档案的完整性较差,漏项较多,特别是对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均缺少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慢病、老年人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体检中均无辅助检查内容,绝大多数村卫生室无血糖测试仪,在糖尿病随访工作中未查血糖。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患者的规范性管理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预防接种工作的情况
各镇(街办)卫生院都很好的按规范要求完成了此项工作,全市今年共接种60488针次,建证建卡2747人,各镇建证率都达到95%,各类疫苗接种率也在95%以上。
(六)儿童保健及孕产妇管理情况
今年全市共对19987名儿童和5364名孕产妇进行了管理,不足的是少数卫生院对孕产妇的镇、村级产后访视工作未完全落实,村级妇幼保健工作台账建立不完善,填写不规范,报表工作量与实际工作完成量相差较大。
(七)卫生监督协管情况
各镇(街办)卫生院均能履行卫生监督协管的职责,及时上报各种食品安全信息,对饮用水卫生安全进行巡查,以及对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进行监督和上报各种信息。监督覆盖率达100%,信息报告率也都在90%以上。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 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讲座安排表)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在输液室设电视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
计划上半年、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居民喜欢的健康知识竞赛,专干提前认真组织,设计试题、配备奖品,让居民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识。
5、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中心的3个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6、发挥取阅架的作用
中心大厅设健康教育取阅架,每月定期整理,将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摆放其中,供居民免费索取。
(四)、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对辖区1%的人口科学规范的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知晓、技能掌握、行为形成情况和健康需求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健康教育专干主要负责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评估总结等工作。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计划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每月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四)、健康教育覆盖
【关键词】 社区护理;护理管理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政策的出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出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理念,使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我院的一个门诊部,因铁路运行机制的影响,地处渝中区两路口(院本部在九龙坡区),位于几家综合型三甲医院的狭缝中,为了长远发展,2002年经过门诊部的努力和渝中区卫生局考察后挂牌为两路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那以后,我们既是铁路医院的一个门诊部,又是要管理5万多居民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工作中既要承担门诊的基本医疗,又要做好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所以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至今,门诊部职工从被动的接受上级安排工作到现在主动的上门为辖区居民服务,经历了艰苦的历程。而我作为一名门诊部护士长,亲身经历并参与了社区护理管理,在无章可循的实践摸索中,深切地体会到要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必须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护理队伍才行。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人员的配置
由于社区居民的人员结构、工作性质、文化程度不一,单位福利的好坏,对社区医疗理解、需求程度不同等,导致入户调查难,建档难,获得相关信息后跟踪随防难。我们现有工作人员42人,护士10人,平均年龄48.5岁。因此,在人员配置上绝对不能凑合,要彻底改变历史遗留下的人员老化、知识老化、工作素质低的现象。要培养一支具备高度责任心、崇高的敬业精神、丰富的感染力和一定的亲合力、交流能力的队伍。社区护理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社区护理的重要性,使护理走出医院,走进社区,面向社会,更好地服务群众。
2 目标的制定
由于政府的财政投入不到位,2002至2006年之间,我们没有得到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所以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觉得做与不做一个样。作为管理者,首先应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相信社区医疗服务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其次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作为护士长我也身先士卒加入其中,带头完成,如未完成者与当月奖金挂钩,各种慢病的管理率要求达到100%,由管理者组织人员负责抽样调查,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这一目标的制定使基线调查这项艰难任务由前半年的5%,到年底迅速提升到68%,有些团队甚至完成了80%以上,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基线调查任务,各种慢病管理率也基本达到100%。
3 质量管理
社区护理与医院的临床护理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又在临床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内容。
3.1 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 社区服务的对象多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积极向他们宣传相关疾病的卫生保健知识,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指导其合理饮食,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坚持对就诊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每月每个团队必须为其辖区群众进行1~2次健康知识讲座,在讲解时必须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在居委会的配合下制定健康专栏,使卫生知识逐步普及。
3.2 定期巡诊和随时出诊 由于生活上行动不便或者经济困难等原因,有些患者不能到医院来看病,有些慢性病患者不能坚持来院治疗,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了定期巡诊和随时出诊制度,并作好相应记录,上门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这样既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经济、方便、连续的卫生服务,又为医院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 大力开展妇幼保健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后,优生优育就成为年轻父母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要求每个团队的责任护士必须定期到居委会了解孕产妇的名单,督促指导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帮助认识孕期的各种危险因素,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及观察幼儿的健康状况,同时提醒父母如期为小孩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妇幼保健工作量大,人的期望值很高,尤其是在人员配置不够的情况下(我们只有一个妇保防视护士和三个预防接种护士),要求护士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去完成。
4 管理的方向
4.1 注意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 由于社区护理是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要求社区护士不但要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人文、心理、营养、保健等学科的知识,因此我们的社区护士除了通过全科护士培训外,还利用各种梁道开展继续教育,如参加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站,区社管中心组织的各种培训,以及外出参观学习,内部组织讲课等,逐步培养成知识技能全面的综合型全科护士,以便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技术指导。
4.2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凝聚力 社区工作繁杂,不是靠一两个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强调团体协作,使全体护士都为同一目标努力工作,尤其是护士长应一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在管理工作中,本着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关心、爱护、体贴每一位护士,帮助排忧解难,使她们能说出心里话,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提高了人们的凝聚力,激发了服务热情。
4.3 加强与各级部门的联系沟通 社区服务中心的上级主管部门是社管中心,在电子化信息时代,社管中心的领导也想用电子档的形式把各种纸质档的东西反映出来,然而他们又处于探索过程中,电脑设计人员又不懂医学,怎样才能使他们既能有效监控各种数据信息,又不增加医护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呢?这就要求管理者积极主动为与社管中心联系,配合修改完善各种电子表格和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减少书写内容。
护理管理者还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向领导要求改变护理人员的缺编问题,我们目前的护士和医生比为1∶1,不能达到国际卫生组织提出的护士和医生2∶1或4∶1的比例,尤其是妇女儿童预防保健工作全部交给社区中心后,护士将严重缺编,另外,要求完善对社区服务补偿,加大财政投入,理顺社区卫生服务的价格,引导社会健康发展。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
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2011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2011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 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讲座安排表)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
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在输液室设电视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
计划上半年、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居民喜欢的健康知识竞赛,专干提前认真组织,设计试题、配备奖品,让居民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识。
5、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中心的3个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6、发挥取阅架的作用
中心大厅设健康教育取阅架,每月定期整理,将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摆放其中,供居民免费索取。
(四)、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对辖区1%的人口科学规范的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知晓、技能掌握、行为形成情况和健康需求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健康教育专干主要负责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评估总结等工作。
(五)、健康教育覆盖
关键词: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综述文献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5)中指出,国家将持续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使更多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指出,推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由此可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国家政策的支持,也肩负全民保健的重任。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3],护士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人力保障,但目前社区护士配置不足[4]。因此,加强社区护理教学、培养应用型社区护理人才是当今高校护理教育面临的任务。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是保障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5],虽然社区护理学已作为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但其实践教学(包括实训课、见习、实习)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此,借国家推动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契机,笔者系统检索并阅读相关文献,总结我国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研究进展如下。
1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目标具有方向性的作用,指导教学内容的设定。但李焕等[6]调查国内社区护理方向硕士的培养目标发现,培养目标存在笼统、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7]提到本科《社区护理学》教学目标为: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本阶段的临床实践后,学生能够进行社区评估和家庭健康评估,参与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进行社区健康教育。该实习目标较具体,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但是未提及实训和见习的教学目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指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2]。因此,《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目标应为通过系列的实训、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基本具备独立完成上述11个项目中的护士角色工作内容的能力。关于实践教学内容,《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7]要求实习的内容应包括参与社区评估、家庭访视、社区慢性病管理、预防接种、社区健康教育5个项目各至少1次。然而这些实习内容相较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2]的11项内容存在不一致。笔者认为实习内容应囊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11个项目,使学生基本具备完成上述11个项目的能力。而关于实训和见习的教学内容,我国尚无统一的文件或教材给出具体的意见[8],教学内容多为教师根据现有客观条件、技能项目的重要性自行决定,主要为健康教育、家庭访视、预防接种。因此,相关教育者有必要编写一部符合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要求,并配套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2]的社区护理实践教材,为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因对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足,社区护理学实践课课时普遍较少,如南京中医药大学社区护理学实训学时为8学时(社区护理学总学时为36学时)[9]。《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7]给出的参考学时是实践教学最低6学时(理论学时18学时),最高27学时(理论学时27学时),实习1~4周。而西方国家院校的社区护理实践学时往往与理论学时相当[10-11]。我国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多而学时少,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只能蜻蜓点水,不能深入了解社区护理服务项目。郑桃云等[12]研究比较了传统的28个理论学时加2个实践学时的对照组与10个理论学时加20个实践学时的观察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结果两组理论成绩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实践技能成绩优于对照组。孔令磷等[13]的研究结果同样支持增加实践学时。因此,多位学者呼吁增加社区护理实践课学时[9-12]。
2教学模式
我国社区护理教育者已开展较多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比较成熟的有教学做模式、多位一体模式。
2.1教学做模式
教学做模式即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学生确定具体项目、自主学习,再行实践。有2项研究探讨了该教学模式[14-15],认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如针对“健康教育”这一技能,教师经理论授课后,在缩减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给出学生自学的时间,引导学生确定一个健康教育的主题,如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校园同学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自行分解任务、查找资料,确定讲稿,然后开展实际的健康教育活动,完成任务,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教学做模式对学时、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具备文献检索能力、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力,这样才能“学”、“做”,另外还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时,否则占用学生大量课余时间会影响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此外,在开展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做”环节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实践条件,如与实践基地协商准备。
2.2多位一体模式
多位一体模式即对学习、实践、科研、服务进行整合,使学生通过连贯的训练获取技能。多所院校实施多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16-17]。学习-实践-科研-服务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运行方法为:学生在校内接受必要的理论和实训学习,然后去社区教学基地见习,再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社区进行科研训练,并以志愿者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社区、学校、养老结构为不同人群服务。田玉梅等[17]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由4个实践平台,即学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会福利机构,以及4大实践模块,包括校内实训、校外见习、社区实习及社会服务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四位一体”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体系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科研能力等社区护理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弥补传统单一的见习模式固定时间段、对社区了解不深入的缺点,有助于完善社区护理教学体系。林梅[8]也指出学校和社区的紧密合作实现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有助于造就贴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多位一体教学模式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成熟的实践基地,能够提供给所有学生充分的见习机会和进行科研调查、志愿服务的社区人群。另外,对教师的能力和数量要求也较高,在学生的课外科研训练和志愿服务活动中提供辅导。此外,该模式需要教师设计出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与之配套。
3实践教学方法
3.1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是按照教学内容,教师限定主题,给出案例,让学生设计剧本并扮演。期间,学生需要翻阅教材、文献或网络资源,组内探讨后形成剧本,间接促进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操练了技能[18-19]。卢小春[20]研究表明,在社区实践基地条件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可以克服客观条件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情景模拟开展实训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社区服务项目,但对学时要求高。
3.2任务驱动教学法
王娟等[21]在其社区护理见习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分步骤完成教学。第一步,教师给出总任务和要求;第二步,教师设置不同情境,要求学生完成子任务,如为完成“掌握儿童预防接种的方法”这个子任务,教师安排学生进入社区医院预防接种室的真实情景现场观察;第三步,小组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总结点评。研究显示该方法学生认可度高,知识掌握程度好。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不同的任务或目标去实践,学习目标明确,节省时间,可应用于见习和实习教学。但是由于学生的任务不同,其实践学习的重点也就不同,也就是说,学生会仅局限于学会自己的小任务,而对其他的内容不甚了解。因此,运用此种教学方法时,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进行组内、组间交流,在最后的总结中,强调让学生学习其他同学的任务汇报,保证所有学生掌握所有的实践内容。
3.3体验式教学法
李玉霞等[22]介绍了体验式教学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感知阶段、体验阶段、分享交流阶段、整合阶段、实践与应用阶段,其中,感知阶段为理论学习,体验阶段是让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在节假日对朋友的家庭进行一次规范的访视。韩爱敏等[23]进行了社区护士岗位体验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体验式教学方法中“体验阶段”是关键,而为了保证学生“体验”顺利,教师应提前审核学生的“体验”计划,或者在学生“体验阶段”有教师随从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3.4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部分教师也将其引入到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效果良好。但陈晓容等[24]总结在实施社区护理的PBL教学中,案例应该贴合教学内容、贴合实际,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教师除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外,还应有调动学生积极性、巧妙引导学生的能力。另外,开展PBL教学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网络信息资源和教室。
3.5“标准化病人、标准化家庭”教学法
路陶生等[25]培训学生为“标准化病人”,用于社区护理实习教学,对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和技能考核提供了支持和便利。培训“标准化病人”、在社区家庭中建立“标准化家庭”,如新生儿家庭、慢性病患者家庭、空巢老人家庭,将极大便利于实训、见习和实习教学开展[26]。但是建立这些“标准化家庭”仅靠教师的力量不够,实施起来可能会存在居民不愿配合的困难,需要学校层面和社区层面相互协作,逐步建立起多类“标准化家庭”。
3.6反思性教学法
侯睿等[27]在社区医院实习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法,护生每周记录1件最有感触的事,并分析自己的得失对错,每周末带教老师组织小组讨论,研究发现,学生成绩有所提高。但该方法对教师的带教水平,尤其是总结、点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学生记录的1周内最有感触的事,应提前予以限定为与社区护理专业技能相关,否则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另外,此种教学方法虽已普遍应用,但尚缺乏可量化的、易于操作的评价方法,需要教师应用此法前进行设计。
4实践教学基地及带教管理
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社区护理人才,必须开辟多类型的实践基地。国外的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囊括社区卫生服务站、康复中心、各级学校或企业的医务室、社区养老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可以满足各类实践教学需要。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多为单一的社区医院,因此积极构建多类型的社区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平台,是教育者的工作方向之一。社区实践基地的带教管理对保证教学质量同样重要。韦秋燕等[28]介绍其所在社区医院的带教管理,具体措施包括专人负责实习生的接收分配、遴选优秀的带教老师、制定具体的实习计划、灵活实施教学和阶段性进行总结交流,通过这些带教管理措施,高质量地完成了社区实践教学。但汤丰榕等[29]指出社区护理实习中存在教学计划执行不充分、其他部门配合不佳、带教教师教学经验欠缺等问题。分析原因,一方面,社区护理实习管理未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相应的人财物支持不够;另一方面,社区带教老师虽工作经验丰富,但学历相对低,教学能力较弱。因此可多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加强交流,集体备课,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5社区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价
评估教学效果、督促师生学习,考核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向燕卿等[30]引入发展性评价,即针对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8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知识和技能分别采用试卷和技能评分标准量化评分,其他方面均采用5等级评价,然后量化;评价者由带教老师、社区人群代表、学生自己组成,评价时间为每个月1次(实习时间不详)。此评价方法注重过程,让学生参与评价,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值得同行借鉴。孔令磷等[13]在其教改项目中缩减《社区护理学》的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至16学时,实践能力评价由学校教师和社区带教教师共同完成,对每名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践表现、书面作业质量三方面给予评分,比例为1∶5∶4。实践表现主要包括学生的沟通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书面作业包括幻灯片、实验报告、健康教育计划书、居民健康档案。此评价方法也是一种过程性评价。目前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考核还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笔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发展性评价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并对其量化,但过程略繁杂,如果学生数量大,实施起来存在困难。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具体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6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