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范文

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

第1篇: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范文

当年金老板出于改善伙食的目的通常组织打猎队捕杀野生动物。随着藏羚羊绒纺织品“沙图什”在市场上走俏,有老板将主副业颠倒偷猎藏羚羊才成为不法分子的首选。今天金老板从新疆方向进出马兰山地区,穿越两处藏羚羊主要的活动地点,藏羚羊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在将设备拉入金场和冻土开化可以动工之间的几个月时间中,金老板同样绝对不会放过获取藏羚羊绒的大好机会。

在这个新的轮回中,过去的手工淘金已经被机械化作业所取代,其对环境的破坏亦是今非昔比。夏勒博士率领的科考队在一处淘金营地发现了遗弃的塑料袋、轮胎、篷布、杂志等垃圾,甚至还有充电器和冰柜的残骸,机械化采金矿在两个山谷中留下数公里长的贫瘠的砾石堆。青海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更为精确的描述是“在宽约六十米的一条河沟中 淘金队伍倾倒的沙土长达五公里。”

在青海地图中,金场几百亩的作业面积,也许只是若干个针眼大小,但一个保持独立生态系统的可可西里,是青海,甚至是整个中国极其珍贵的自然遗产,我们应该全面禁止保护区内的一切开发活动。保持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的“无人化”不仅是国际环保界的共识,也是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核心区,即使因为科研需要必须进入,也必须经过相关部门事先审核。对于可可西里这样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说,批准权掌握在国家林业局手中。

时至今日,青海官方没有对外公布非法采金对可可西里造成的影响而来自国际野生生物学会的乔治・夏勒博士・恐怕是第一个目睹非法淘金破坏力的外国人。用夏勒博士助手康蔼黎今年7月致函国家林业局的话来说:“如果开矿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所谓‘保护区’将名存实亡。”

在关心可可西里的人看来,自从扎巴多杰离世,野牦牛队解散,简单的,以暴制暴的狂热执法方式已经被时代抛弃。可是一个新的时代并没有因此而开启,“恢复可可西里的宁静”,仍然是一个尚待实现的目标。

户外犀牛曰:目前对金老板的处理,并未上升到刑事案件的高度。如果仅仅是进行经济处罚,这和变相缴纳“资源费”有什么区别?长此以往,可可西里岂不是变成有钱人的乐土?当地只罚款、不没收的处罚方式,无疑是在纵容可可西里的非法淘金行为。

是生存,还是死亡

金牙素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包括自助AA或付费服务等形式的各种户外探险运动,全国意外致死人数约为九人。

由此可见,户外探险运动自始至今重复着这样一条普遍规律:参与伤亡再参与再伤亡,循环持续。面对看起来让旁观者感到非常恐怖的循环复始的伤亡探险活动,户外运动爱好者应该以怎么样的一种态度去面对?是脱离、逃避或是继续?

生命的生理规律而言,生命的结局是死亡别无选择,区别仅在于是自然还是意外死亡:从生命的社会规律而言,生命的死亡是人类社会的功能代谢不可避免区别仅在于是自身导致还是他人造成,从生命的道德观来说活着和死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是否有其道德价值――自由、责任、正义;从生命的世俗观来讲,好死不如歹活,过一天算一天,而从生命的自由观而论生命是否由自我把握,为自愿而生,为己愿而亡,生死由己。

户外探险运动是一个为追求自由、自主、自然、享受快乐、欢娱和满足求知欲而产生的人类较高级的生命体验活动。它从一开始就完全有别于只为自我生存基本需要的生活活动,如饮食、劳动、居住、生殖等。这样一个定位,意味着这一生命体验活动有两个很现实的标志:很自我很危险。

很自我的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自我喜爱、自我作主、自我判断、自我准备、自我完成、自我避险、自我承受体验风险。因此虽然很喜欢帮助他人或者很愿意他人帮助自己,但必须首先应该从指导思想到具体行为上尽量做到完全自我自助。

很危险的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不小心很容易发生危险、小心很难避免危险、用心也很难完全排除危险。因此虽然不愿意自己出现危险不希望他人遭遇危险,但必须首先掌握与你参与的活动种类和等级相适应的户外知识和技能,获得支撑自我判断自我完成自我避险的基本能力。“安全第一”在户外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自觉能动的行为。

“探险不是冒险”这句常见于事故发生后的口头禅其实是一句行外人说的外行话。客观地说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没有冒险性的探险活动,因为完全无险的未知陌生自然环境从来就未曾有过,既然自我选择了探索未知或陌生的自然场所或现象,自然包含了意料未及的风险。明知可能潜在危险仍然试图探究其中就存在冒险意识。只有当自身具备了判断危险应对危险避免危险的基本知识和相应技能,户外探险就成为了一件理智有度快乐安全的冒险活动反之就是一次盲目无度危险的冒险活动。

户外犀牛曰:户外探险就如同身临沟壑深潭,准确判断潭深水情,充分运动后沿边涉泳或者自携充气泅具涉渡,虽涉险但不盲目。而不究潭深水情冒然鱼跃投潭泅渡,就属于盲目冒险,危害极大。

扛大箱 游世界

最近视点:

留学英国的中国青年朱兆瑞,花费3305.27美元周游了四大洲共28个国家和地区,历时77天。他还根据自身经历写成了《3000美金,我周游了世界》和《我如何获得40国签证》两书,在“驴友”中一举成名。日前,朱兆瑞带着11名情有环游世界梦想的中国游客,再次开始了历时25天的廉价环球自助之旅,把脚印留在了8个国家。不过,参与者对这次世界环游毁誉参半。朱兆瑞说“以后我绝对不会再组织类似的活动了!一个人走世界很简单,一堆人走世界很复杂。”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第2篇: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范文

1、生物是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

2、生物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这是互相相反的两个过程,并且可以繁殖下去, 这是生命现象的基础。

3、生物由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非细胞生物组成,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其特征是可以进行新陈代谢。

4、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的,无生命的(包括物质和能量)叫做非生物,新陈代谢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范文

世间万物在成长阶段都是以“简”存在。以人为例,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人在成长过程中,身体构造已然完成,内心和思想内涵的填充才是人“成熟”的标志。倘若以“人的存在仅为存活定义”这是对神圣生命的践踏。如果以这样的规则宣讲传世,缔造出来的只是“活人”。

人,存在固然是有着本质区别和探索的。以完成某项成就某项工作某种生命为基础。若,仅仅以人活着等死校正其意义,这违背了人存在和存活的理解。

显而易见,乾坤万物、日月星辰都有着存在的意义,并非仅仅是生存、繁荣、湮灭的生理代换。探索万物更应该从本质和存在过程出发,生命的结果也只是存在过程中磐涅的另一种“新生”。

万物或许以不同形式存在、或许存在于不同状态、或许相同形式和相似状态存在,这些都不影响对其生命结果的探索。归咎其源,这也印证了生命过程存在的意义。

既然,万物本身都有着自身的意义和本质追求。那么,对万物结果的探索,不能止步于生命的终结。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关爱,丝瓜和肉豆的藤须虽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两者生命的结果却差异较大。

不论是肉豆和丝瓜、不管是韭菜与韭菜兰。在生命过程中都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些因素极易被诱导成另一个生命结果。但是,出于对生命探索的尊重,你会发现,很多时间,相似的个性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感同身受,诞生的却是差异较大的人生。比如,现代社会下,相同的人相同的社会接触相同的时间,却成不了优秀的“人”。囿于,这是个人对生命本质过程的探索结果。

第4篇: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范文

生育意愿与生育观是紧密相联的。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后,人们的生育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是这项政策的结果,也是中国30多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社会初步现代化的标志事件之一。

在世界上,即使有诸多的人口鼓励政策,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的生育意愿仍普遍较低,而在俄塞俄比亚这样的非洲国家,大部分妇女在生育期,会坚持把怀上的孩子都生下来。这其实是由其整体的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以俄塞俄比亚为例,它的婴儿死亡率较高,而大部分劳动力都是在自己家附近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对妇女来说,生孩子成为了维持家庭实力的一种责任。

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整个人类历史,就会有更大的发现。尽管在国家层面,人口调控政策是现代社会尤其是人口普查非常流行之后的事,但是对一个家庭来说,计划生育(避孕)是自古以来的一个主题,不管是在古代希腊、古代雅典还是在古代中国,人们都一直在探索避孕的技术。

人类避孕的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的成长史。在古代,虽然贵族和上层社会流传着各种避孕的知识,但是这里面却包含着巫术、艺术等想像层面的东西,只有到了近代,在和口服避孕药发明之后,避孕才成为一门科学。人们不仅用这些手段来避免疾病(在欧洲主要是梅毒)的流行,而且可以让部分妇女避免她不想遭受的生育之痛。

避孕是人类的成长史,还体现在人们对权利的认知上。在中世纪,避孕一度被称为是“对生命的谋杀”,人们并不清楚避孕和堕胎的区别,而如今,全世界都能接受生育与否是个人的权利之一。

美国曾发生过多次围绕堕胎的争论。在胎儿几个月之内堕胎是可以接受的?这尚且有很大疑问。但是避孕却不再有任何疑问,它成为人类生活的常识。

第5篇: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范文

事实价值观,是人关于外在世界的伪真价值观,指元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其根本的命题,是从事实引出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它不仅把价值与事实等同起来,而且要根据事实解答价值问题。但事实作为事实本身,它不是价值,更不可能充当价值的根据。事实在事实上的事实性,即它的有限性。有限性的事实,不可能成为与终极差别相关联的价值根据的设定者。事实价值观,对象化在人身上则为肉体价值观。肉体价值观首先将肉体与价值的差别抹去,再用肉体的生存性来规定价值的内涵,从肉体的生存中引出价值的根源、价值的根据。它是一种伪真价值观:基于对肉体和价值的同一性信仰,而且是价值向着肉体同一而非肉体向着价值同一的信仰,肉体成为价值根据、价值本源的承诺者;全部价值观念——意识、精神、文化——的规定性,无不以肉体生存的事实性为内容;人在价值论上,仅仅被当作肉体生存者。他的一切生成性活动的目的,指向肉体生命的生存本身,而不是把人创造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另外,在价值论上,事实价值观构成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一;肉体价值观成为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二。

要害词:事实价值事实价值观肉体价值观逻辑虚无主义差别指向力终极差别

在哲学史上,是斯多葛派最早把伦理的善与价值(axia)相区别。他们将“有用的东西”、“值得渴望的东西”理解为有价值的。“价值作为哲学的中心概念开始被使用、传播在19世纪末的德语文化圈的思想界中。”[1]希腊语“axia来自形容词axios。axios本有‘与……相当’、‘与……有同样价值’的涵义。因此,axia即某物内含的有用性。此物和拥有与己相当程度的有用性的其他事物是可能交换的。在这点上,价值同‘价格’的意义相近。”[2]一个事物有用,当然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成立。而且,物的价值即与物相当的有用性。这个与物相当的东西,给与物以有用性。物的有用性,源于其本身的个别性,源于物自身与它物不同的差别性。所以,差别性的物,规定着物的个别价值。但是,物的差别性来自何处呢?

物与物的差别,或物的安闲本性,由物的意识主体来确立。价值是“明确地被意识到的、能作为判定内容的东西。”“它在寻求妥当性中向我们逼近,但作为相对于我们的价值,是由我们对妥当的对象承认、拒绝、或各种价值评价而成的东西。”[3]没有意识物的人,物的价值因其丧失了差别性的根源而不可能呈现出来。是有差别指向力的人最终使物的差别性成为现实的差别性,即物所呈现出的有用性。离开主体的“选择基准”[4],物的价值就无从诞生。一般意义上关于物的有用性的规定,只因为是物在向差别性的人打开自己才获得了价值的规定性。这样,价值一词内含的“与……相当”除了向人唤起物的差别性之外,还向人启示了物的差别性的根源——人的差别性存在。所谓价值是相对于人而言的这句话的意义,就表现在其中。人关于世界的价值论言说,是通过规定物的差别性来展开规定者的差别性、人的差别性。

以上关于价值的词源意义的一般分析,使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价值,是差别性的人关于物的差别性的规定。物从人获得的差别性,构成其有用性的根源。物的价值同物的差别性相关联,同时和人的差别指向力相勾结,它向人打开一个由差别性与相关性构成的世界。所以,人关于价值论的言说,最终都必须置身于个别价值相的言说,必须借助人的差别性指向力展开个别价值相的在场空间和它们之间的区别。

价值论是关于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价值的展开方式的理论。在关于价值论的思想史上,由于没有把价值论的探究植根于逻辑论,没有追溯价值的终极根据,出现了以事实、肉体(人的存在所背靠的事实)为价值本源的理论。前者称作事实价值观,后者为肉体价值观。它们以价值的非本真样式展开价值的本真言说,是一种伪真价值观。价值逻辑论,以伪真价值观为论述起点,目的是为本真价值观的开启消除障碍。

一事实价值观

事实价值观,指元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其根本的命题是从事实引出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它不仅把价值与事实等同起来,而且要根据事实解答价值问题。[5]“根据自然主义,伦理的言明在一切关于经验事实的言明上并没有减少其内容,因而能翻译成后者。”[6]用事实的言明代替伦理的、价值的言明,以此给出价值生成的根据,乃是所有自然主义伦理学的理想。将伦理学“科学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伦理学中的价值问题,以科学知识论建立逻辑价值论,从而在最终意义上遗弃价值论的言说,成为现代分析伦理学的目标。

英国伦理学家穆尔,在其《伦理学原理》中把善的性质比作黄色的性质。人能够用熟悉黄色的方法说明善。[7]不过,20世纪上半叶关于颜色的研究表明,黄色是光的一种客观特性,依靠颜色的色泽度、光亮度和饱和度,可以对之加以具体的解明。但怎样以此阐释善的性质呢?

由于不可能从事实性的言明中推出价值性的言明,逻辑实证主义者只有提出价值情绪说,以此为价值论的开启给出回避的理由。A·J·艾耶尔在《语言·真理·逻辑》中说:“在命题中伦理符号所表达的并没有在其命题的事实性内容上增加任何东西。”[8]关于伦理上的善恶陈述如同发音的语调和句子的感叹号,这不会为文章的意义带来什么新的东西,只对表现说话人的感情有作用。

企图从事实引出价值的事实价值观的结局,必然是价值情绪说。因为事实不是价值,情绪也不是一种现成性的事实。把价值同人的情绪联系起来,用人的情绪给出价值的根据在终极意义上是不可能的。在情绪和价值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何况,情绪本不可能加以经验性的言说,以不可言说的情绪去言说价值,暴露出自然主义者最初抱着的价值不可言说的信念。

事实价值观集中体现在伦理学中,这源于伦理学始终没有将价值同伦理的善相区别。“价值一般是在与道德的关联中被当作问题提出,甚至将道德价值认定为最重要的决定性价值。”[9]现代分析哲学家们,继续这种对价值和善不加分别的传统,误以为关于善的观念的分析就能代替对价值本身的分析。其结果当然是无的放矢。价值不是伦理的善,斯多葛派哲学家如是区别。按照我们前面关于价值一词的语义分析,价值是物的有用性;物的有用性来自物的差别性,物的差别性由人的差别性指向力或人规定差别性的能力给与。这在根本上同逻辑相关而不是与伦理的道德相关。价值之所以是价值,因为它不是事实,因为它同事实存在终极的差别。事实价值观,表达的是一种关于世界的事实性言说信仰,而且是一种没有终极根据的信仰。认定天地阴阳气之类的事实性在者,这不可能言明人的存在、人的共在、人的同在的价值,不可能开启作为意识生命而存在的人、作为精神生命与他人共在的人、作为文化生命向终极者同在的人。

事实价值观内含如下的信仰:“从事实导出价值、从陈述性的东西引出规范性的东西”[10]在逻辑上是可能的。这种可能性的前提为:事实与价值的同一性和以事实代替价值的合理性,从而抹去关于世界的价值性言说,即人关于世界的差别性言说。具体地说,这种抹去的工作开端于物和人的差别处,进而将事实价值化、物人化。

在价值论上,事实价值观构成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一。

根据事实价值观,逻辑虚无主义,相信世界只由事实性在者构成而不由人的主体活动生成,相信没有关于世界的逻辑性言说和差别性言说。不仅世界中的物与人没有差别,而且物的差别就是人的差别。一切价值论在逻辑虚无主义者看来毫无意义。人关于物质自然的在、自然生命的生长、肉体生命的生存的差别性规定,在逻辑上不存在终极的根据。由上帝承诺的终极差别,对于物质界、植物界、动物界甚至整个人类无效。这样,逻辑虚无主义的展开方式为物的人化。它包括物质的人化、生命的人化、肉体的人化。

广义的物概念,指物质自然、自然生命、肉体生命,这也是事实一词的真正涵义。广义的价值概念,唤起的是作为价值给与者的存在者、共在者和同在者。物的人化,即事实的价值化,目的是为了以物的差别性代替人的差别性。所谓事实与价值不分,实质上是物与人无差别,人这个差别性的存在者丧失给与差别性的能力。

物的人化观念,把物的事实性之在理解为人的价值性存在,进而以物质的物性、植物的生长性、动物的生存性规定人性。在人的心理逻辑和物理逻辑、生理逻辑、生命逻辑之间没有根本的差别,并且,是后三种逻辑相的规定性规定着人的心理逻辑相的内容。动物的生存延续本能、植物的生长本能、物质的在的本性,就是人的人性的全部内涵。

作为逻辑虚无主义的一种展开方式,物的人化和作为的一种展开方式的人的物化,仅仅在出发点上有差别。前者以物性为人性,后者以人性为物性。由于物的人化必然通过人的物化来实现,所以,逻辑虚无主义与在言说内容上出现了相同的地方。[11]不过,两者发生的根据却不同。物的人化,根据物与人无差别的信念即逻辑虚无主义;人的物化,依凭人的过去时间观即。

二事实价值观的非价值性

法哲学家拉德布尔夫,属于新康德派成员,在其《法哲学》中说:“当为命题只能由其他当为命题给出基础使之得以立证。正因为如此,终极的当为命题是不可能证实的,如同公理一样不能证实只能确信。所以,和终极的当为命题关联的、相对立的主张,即相对立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在相互争论、对抗的时候,人们用科学的一义性来解决它们,这在先是不可能的。科学考察的是可以教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但无能教人应干什么。”[12]这里,拉德布尔夫不仅指出科学对于价值问题在逻辑上的有限性,而且认为价值论中的“当为命题”同“终极的当为命题”相关,是终极的当为命题给出一切个别的价值观的立证基础。

科学告诉人物质界、植物界、动物界是什么,它无法为此提供更多的为什么的解释。它甚至对于人是什么这个事实性命题只能做出非本质的描述。因为,人是什么,在根本上不属于事实性命题而属于价值性命题。

事实价值观这种价值论上的科学主义形式,在面对价值问题时同样有拉德布尔夫所说的有限性。事实作为事实本身,因为它不是价值,更不可能充当价值的根据。事实在事实上的事实性,即它的有限性。有限性的事实,不可能成为与终极差别(“终极的当为命题”)相关联的价值根据的设定者。在另一方面,当我们言说物的价值的时候,实质上是言说此物在相对于被言说前的又一种功用或又一种差别。这种差别,唤起人的注重。不过,人关于物的差别的意识,却取自于他相应的差别意识力,是人的差别指向力言说出物的差别、物的价值。

人的差别指向力,根源于人的差别性存在。人的差别性存在,由终极差别给与。只有终极差别关于人的存在的差别性承诺,才使同在者全体相互差别。在此,价值的根据在人的差别指向力,在逻辑上由终极差别设定。价值的根源,显然不在事实上,相反,是价值本有的差别性决定着事实的事实性。

一个事实与另一个事实的差别,其根据在于差别的规定性。因为,事实给与事实的,只能是又一个有限的事实。事实的个别性作为事实的共性,来自于终极差别通过人的差别指向力即人的逻辑能力的承诺。终极差别在逻辑上,使一个事实差别于另一个事实。

事实价值观这种伪真价值观本身的成立,建立在事实与价值的差别基础上。从事实引出价值,以事实规定价值,其最低条件在于事实与价值的差别。否则,事实怎样去承诺价值呢?而把事实和价值区别开来的恰恰是价值。价值本来意味着差别。价值在逻辑上先于事实。它既把自身同事实分别,又给与事实之间以差别。事实之间的差别,和事实与价值的差别,无不背靠着价值。这在本源论上可以称为事实的价值性。

还有,事实在事实价值观中,即使能够给与以价值什么,其所给与的至多也不过是事实性的事实,而不可能是价值性的价值。事实无力像价值那样充当差别性的承诺者。

三肉体价值观

事实价值观,是人关于外在世界的伪真价值观,它对象化在人身上则为肉体价值观。

肉体价值观首先将肉体与价值的差别抹去,再用肉体的生存性来规定价值的内涵,从肉体的生存中引出价值的根源、价值的根据。人作为肉体的在、它的生长、生存是人的意识的中心和人与他人共在的目的,同时是人这个同在者全体向上帝同在的基本意向。

按照肉体价值观,肉体的差别性是人的价值差别性的给与者。人与人在价值上的差别,自始至终是肉体生存者之间的差别。肉体这个事实性在者——人的身体,是人的价值根据的所在。人作为人就在此诞生、成长、终结。为了生命的自我保存,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自然权利,“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13]这里的人的“天性”,无非是人作为肉体生存者的生存。它和动物这种肉体生存者在根本上没有区别,甚至可以等同于植物的自然生命的生长。另一个唯物论者拉美特利,在其《人是机器》书中指出:我们尊重他人的钱包和生命,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财产、名誉和我们的身体。[14]个人的身体的自我保存,构成人生的全部主题。人和人的差别,只不过是肉体生命体间的差别,但在肉体价值观看来,这是人和人在价值上的差别。

肉体价值观以肉体的生存规定人的价值存在,使之成为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二。依照我们关于逻辑的语义阐释,逻辑承诺价值的差别性以终极性,它为肉体和价值的终级差别设定边界。逻辑虚无主义,在肉体价值观中表现为肉体与价值的终极边界的消失,或者说是抹去两者的差别。边界消失后的肉体,在肉体价值观中充当价值的给与者和承诺者。肉体生存化为价值的根据。

由于价值同终极差别的内在关联,由于终极差别是安闲永在的上帝和人作为承受者的差别,那么,肉体价值化的结局自然是人的上帝化。人“将像上帝一样,熟悉善恶”[15],充当善与恶差别的判定者。肉体在人的价值存在中、在肉体价值观中的功能,根本上是承诺者的功能,类似于终极差别的给与机能。终极差别的给与,表现为上帝在下的言成肉身的努力。不过,对于肉体价值观而言,上帝不过是一个同人一样的肉体生命体。

肉体价值化这种人把自己上帝化的方式,通过人的意识生命的上帝化、精神生命的上帝化和文化生命的上帝化得以展开。人的意识、精神、文化在事实性上的三位和在以肉体生存为目的的一体,即上帝的三位一体,人性即上帝性。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于:肉体价值化对于肉体与价值的差别的终极根据的取消,耶稣基督在以肉体为价值本源的肉体价值观中被取消。他的灵生及受死后的复活,由于没有圣灵的根据只有肉体的根据,因而是一种无根据的根据。无根据的耶稣基督,在肉体价值观中没有存在的必然性。这正好是肉体价值化所盼望的结果。

肉体价值化为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化为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本质。这样,人的上帝化所带来的,必然是人的肉体的上帝化,因为人的差别性存在由其肉体生存所规定。肉体的无差别本身,导致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无差别。它的事实性,使其在上帝化中代替了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生成性。这样,意识所意识到的,除了同样的肉体事实性外将不会有差别,精神的创造沦为一种事实向另一种事实的转换活动。至于文化生命这种人自觉自己的心灵的产物,也降格为一个事实性在者。

“假如人是他自己的上帝,那么,他就能为所欲为而对审判无所畏惧。……他应当崇拜和侍俸他自己而不是创造者”,[16]不是承诺终极差别和价值的上帝本身。人在自己的上帝化中已经登上了上帝的宝座,代替上帝给与自己的生存以终极合法性。人在肉体生存中作为事实性在者的无差别性,使其对自己在肉体价值化的行为中的差别承诺成为空洞的承诺。肉体因人的上帝化,而堕落为肉体自身的价值根据和生存边界。人顺从肉体的欲望,行各样污秽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堕落,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恶念;又是谗言的、诽谤的、憎神的、不逊的、傲慢的、自夸的;他们还是捏造恶事的人、背逆父母的人,是无知、无信、无情、无慈悲的人。”[17]保罗在此列举的人的罪,都是根源于人的上帝化或肉体的价值化的信仰。只要不信上帝在三位一体的承诺中所承诺的人与上帝的终极差别,在逻辑上,人就无法避免上帝化自己的必然性;一旦人上帝化了,人的肉体及灵魂所行的一切过犯便找到了最终的合法依据。

因为,肉体的价值化和人的上帝化所带给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是同一事实性的规定——人的肉体生存性的规定,人在价值论的意义上被创造为一个虚无性的在者,他的精神活动将围绕生存的事实而展开,他的文化最多不过显现为关于肉体如何生存的非价值性理念体系。总之,肉体生存占领了人的全部意识空间、精神家园和文化传统。人在价值论上的存在样式——意识、精神、文化——只是肉体生存的不同表达。所以,逻辑虚无主义,实质上以价值的虚无化为特点,其说到底是在为肉体生存主义辩护。四肉体价值观的非价值性

肉体价值观是这样一种伪真价值观:基于对肉体和价值的同一性信仰,而且是价值向着肉体同一而非肉体向着价值同一的信仰,肉体成为价值根据、价值本源的承诺者;全部价值观念——意识、精神、文化——的规定性无不以肉体生存的事实性为内容;人在价值论上,仅仅被当作肉体生存者。他的一切生成性活动的目的,指向肉体生命的生存本身,不是把人创造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

肉体价值观,通过肉体的价值化、人的上帝化来实践其伪真的价值理想。说它是伪真的,因为它不是本真的,不是价值根据的终极承诺者,更不是价值本源的给与者。由肉体价值观所带来的事实上相互差别的世界,实质上是一个在价值论上毫无差别的世界,因为肉体价值观通过肉体承诺给价值的只是作为事实性在者的肉体。在肉体价值观所生成的世界图景中,肉体的生存,既是中心又是边缘,既为目的又为手段。

价值本来代表逻辑承诺的差别,或者是人通过逻辑承诺的差别。价值概念,内在地要求差别性而不是同一性的规定性。一个对象和其它对象假如没有差别,它就谈不上什么价值;一个对象假如无能唤起人的差别性意识,它也没有价值根源。价值这个概念,一方面同对象的差别性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同人的差别指向力相关。是人主观的差别指向力,赋予一个对象以独特的价值。不过,人的差别指向力又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在谈论逻辑这个概念时,我们发现:逻辑内含有终极差别的涵义,还一般地讨论了终极差别与价值的相关性。[18]按照我们前面的言说,只有终极差别才是一切价值所唤起的差别性相的终极承诺者。由上帝借着三位一体的承诺所建立起来的人与上帝的终极差别,即逻辑的内在规定性。人作为终极差别的承受者,因此具有了差别指向力或赋予对象以价值的能力。

但是,肉体价值观,从抹去肉体与价值的差别开始,通过肉体的生存性规定人的价值和差别指向力,以此企图实现对人的意识世界、精神世界、文化世界的差别性的规定。其结果,在根本上不仅没有给与它们以差别,反而是以肉体的生存性把它们统一为同一性的肉体世界。人的生成性世界,堕落为以肉体的生存性为内核的现成性世界。人在这种现成性的事实性规定中,丧失了自己作为与物的差别和作为一个类与植物、动物的差别。其中,动物的肉体生存性,一跃成为人的人性。

此外,肉体价值观这种伪真价值观,因不可能在价值论上承诺价值与肉体本身的根本差别,其承诺本身实际上与价值没有关系。价值承诺的差别性,在肉体价值观中的不可能性,使肉体价值观关于价值的伪真承诺在终极意义上和价值无涉。和价值不相关的肉体价值观,当然同差别也不相关,因而无关于终极差别。也可以说,肉体价值观,仅仅承诺了一个在终极意义上无差别的世界(包括对人自身的承诺),一个以肉体生存为主体的无价值世界。所以,肉体价值观,是非价值性的伪真价值观。另一方面,人和人肉体上的相互差别,根源于给与差别的价值本身。人与人之间在肉体上的生理同一性能够显明出差别,只是因为各人所背靠的价值的差别性。各人按照自己对终极差别的信念向他人言说出自己的个体性,即他在人类中的终极差别性。俗话说,相随心变,在价值逻辑论中即肉体的差别取决于它所依托的价值的差别。肉体自身,并不能给出人和人的差别性,尽管有人在生理上有缺陷,但那造我们的那一位从来没有承诺过在肉体上何为人的完全的形象;相反,他要求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价值上的完全和他的身量,满有他的信仰。肉体,不但不能给与价值以差别,而且自身的差别还得自于价值承诺的差别。人的言说与书写,不过是这种差别承诺的表达方式。

注释:

[1]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11页,细谷贞雄文“价值与主体”,岩波书店,1971年。

[2]同上,27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

[3]同上,转引自213页,此段为韦伯关于价值的定义。

[4]同上,293、353页。参看上山春平“价值研究的课题”一文;尼采将价值同道德相关联起来阐释,并在生命价值逻辑与生理价值逻辑两个层面上展开全部价值逻辑图景,这一方面带来了价值与个别价值逻辑相的混乱,另一方面致使各种个别价值逻辑相之间的界线模糊。由于作为至高价值根源的生存意志在生命世界(植物界、动物界、人物界)中的有限性,由于人借助成长为超人的神化和由此而来的与神圣世界的分隔,尼采必然陷入虚无主义的相对价值论。他在《权力意志》258节中说:“我的主要学说是:没有任何道德现象,有的只是关于现象的道德解释。这种解释本身的根源在道德之外”(214页,伦敦,1924年)。这个之外的根源,就是以生存意志为核心的权力意志,解释者的生命和生存意志。尼采关于道德价值与生理学价值的相关性问题,参看日本学者原佑的论文“价值的转换——尼采”一文(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34—139页,岩波书店,1971年。

[5]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1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岩波书店,1971年。

[6]同上,87页。碧海纯一文“事实与价值”。

[7]同上,48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

[8]同上,转引自95页。关于价值情绪说,碧海纯一在其论文“事实与价值”中有较详尽的讨论,参看从89—99页。

[9]同上,134页。

[10]同上,257页。关于事实价值观在逻辑上的不可能性问题,参看同书中粟田贤三“与价值问题”一文。

[11]虚无主义与过去时间观的关系,我将在另外的文章中作具体的讨论。

[12]转引自岩波讲座9卷《哲学·价值》,43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岩波书店,1971年。

[13]霍布斯:《利维坦》,97页,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1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118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15]《创世纪》3:5。新国际版(NIV),密歇根,1984年。

[16]WarrenW·Wiersbe,《要公义》,23—24页,伊利诺伊,1977年。

第6篇: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教育观念 思维模式 生命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58-0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生命”一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眼前。从世界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关于生命的教育的研究主要分为“生命教育”和“生命化教育”两种,虽形相近,意却有本质的区别。

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其理念是把生命作为教育之核心,教育就是点化和润泽生命,为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开阔了人的生活范围,不仅给整个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便利和生命的成就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命质量,使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的生命也因此而物化,失去本质的自然属性。所有这些折射出生命意义的缺失,已成为现代人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折磨。而对生命的困惑和对生命的错误理解,往往导致心理深层的危机产生。

面对现代教育中对生命的漠视,教育的生命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这样定义教育,这其中的“教育”赋予了生命的意义,使教育与生命彼此孕育其中,将教育生命化是当今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生命化教育也被称作“回归生命的教育”。凝练生命化教育内涵的核心命题――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揭示了“知识”“智慧”和“生命”三者之间的关系。

生命化教育以生命为基点,将生命的本质、特征、需要寓于教育之中。就今天的教育而言,应开展一个生命的视野并予以必要的关照。现今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育,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也间接地预设了教育应是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应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中充满的应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传递的应是生命良知、情感意蕴与行为品德的精髓。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生命的,因此承接生命的要义、教育的追求,生命化教育理念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育观念的蜕变:直面生命

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对接与交融,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摄养,也是一本用生命打开的书。教育需要对人的生命予以真切的关怀与无穷的热爱,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在于使人类获得属人的生命,去取得人的身份和资格,最终使人成其为人。在道德意义上,教育也应有生命的内涵,教育应纳入一个生命视域予以必要的关注。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与价值感唤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要直面教育的对象――“人”。以往的教育过于刻板地将重点困于知识和分数的枷锁中,它蒙蔽了教育者的双眼,看不到孩子的懵懂、稚嫩与灵动,只是把教育对象当做填塞知识的机器,曲解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因此促进人的生命发展就成为了教育的根本使命。而现代教育却偏离了生命的根本,为复杂的社会和功利思想主宰,教育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偏离了行进的航道。人的生命不仅仅是自然的,更是精神的、社会的。自然生命的发展必须依托精神生命的发展,因此就要获得文化、智慧、道德、人格等。而这些非遗传能获得的因素,显然通过教育获得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所以,生命得以发展必须通过教育实现。

教育要回归自然、回归真实,必须从观念着手蜕变,从社会的工具转变为生命及其发展的需要。生命化教育,教育回归生命,重新找准它的对象――生命。

二、思维模式的转变:尊重生命

生命化教育要使每一个人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体悟生命的要义。认识生命,不仅是让学生获得关于生命的知识,理性地认识生命,更是要体验生命的特点,体验生命的美好。要使学生明白,生命是有限的、脆弱的,生命的得与失往往就在不经意的一瞬间。对于世界上的任何生物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正因为生命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是不可重复的,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最初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生命教育也是针对青少年自杀而提出的。所以生命化教育,教会每一个人热爱生命,教会学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苦难,学会思考人生,懂得生命的珍贵与美好。体会生命的美好,才能从容面对生命中的困苦,拥有绚丽多姿的人生。

以往的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教育的工业流程中被教育成有标准衡量的产品,在被动的接受之后还要无奈地接受社会的评判。这样的教育,生命不在其中,完全是无生命的教育,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鲜活的生命力。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教育思维模式首先要从表面化走向具体,使学生在教育中真实地感受到教育中所蕴藏的生命情感与生命成就感,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乐于寻找生命的美好。其次,教育是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未来培养人才,所以教育应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具有前瞻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报告中写道:一个人有实现他自己的潜力和享有创造他自己未来的权利、胆量与气度。所以,教育思维转变第三点就是要从封闭转为开放。以生命价值为关注点,让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更自在地感受生命的自由气息,放飞、舒展心情,让学生的思想插上翅膀,展翅翱翔,凸显生命的价值。

三、生命氛围的营建:享受美好生命

生命化教育不仅是对僵死教育的一种摒弃,更是教育思维转变后对生命的重新关注与审视,生命的成长氛围需要生命情感的注入,有情感才是灵动的生命。为了享受美好生命,拥有幸福人生,教育要努力为生命营造一个有情感的成长氛围。谈及梦想、抱负之前,对每个人而言,有生命的存活于世才是根本,是凸显生命价值、实现人生梦想的基本前提。虽然死亡是必然的,但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得有意义,那他的精神则永存于世。如果我们的教育能为每一个学生营建这样的生命成长氛围,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生命以其得到解脱吗?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反思教育,改革教育,让生命与教育融于一体,为的就是能正确引导学生,让教育做生命的灯塔,指引生命成长的方向。

享受美好生命,拥有幸福人生,每个人都希望如此。而人区别于其他生物,在于人有思想,有智慧,所以能用智慧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充实并且幸福。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使得智慧与人的情感有了交集,人的情感突显智慧的价值时是客观存在的,智慧与情感的融合就成为生命的智慧。现代教育中,机械地将生命作为承载知识的载体、被动学习的对象,失去生命本真的美好与灵动,使之死板僵化,缺失了生命教育的意义。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应营建理性的生命氛围,注入引人兴奋、乐观、充满朝气的生命情感,成为享受幸福人生的源泉。

综上所述,教育只有将观念蜕变、思维转变、营建生命的氛围并注入生命真情实感,做到真正的通过教育点化和润泽生命,才能回归发展生命的本质使命,才是完整的生命化教育,用生命的真实诠释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张文质等.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第7篇: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范文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已经存在了大约46亿年。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它非常热,也非常危险,常常受到流星撞击和火山爆发的侵袭,不可能诞生生命。然而,随着地球逐渐变冷,它的表面也变得比较平静了。从地下持续喷发的水蒸气形成了云朵,云又变成雨滴落下来。在地球上的水中,生命迹象从大约35亿年前开始显现。有些人相信生命是被专门创造出来的,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生命来自于随机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经过几百万年的进程,这些化学反应逐渐把简单的化学物质塑造成为生命体。

让我们想象一下:当时年青的地球被湖海所覆盖,湖海中含有一些简单的化学物质;由于太阳照射和闪电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会使这些化学物质互相反应;逐渐地,某些这样的化学反应会创造出一些能够复制它们自己的化学物质和一些能覆盖它们的膜状物,把它们与外界隔开。

1953年,两位美国化学家哈罗德・尤里和斯坦利・米勒试着证实这样的猜测。结果他们发现,确实能够从简单的物质中制造出复杂的物质。在他们的著名实验中,他们把早期地球的湖海和大气层中存在的简单化学物质,如水、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物放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他们希望看到,当这些化学物质互相反应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一实验持续进行了一周以后,他们发现,确实有一些新的复杂物质形成了,其中就有氨基酸。我们知道,氨基酸是与构成生命体组块的蛋白质紧密相连的。

人们一度认为,生命体可能从无生命的物质中突变形成。他们想,蛆虫不是从逐渐腐败的肉中滋生出来的吗?然而意大利科学家拉扎洛・斯巴兰扎尼(1729―1799年)和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1822―1895年)所进行的实验表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生命体总是经由繁殖产生的。

如果生命在地球上由化学反应而产生,那么这一过程在地球之外也会发生。1996年,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来自火星的陨石中发现了微生物化石。但不是所有科学家都确信这些东西是化石,而且他们也不能肯定,它们一定是在这些陨石到达地球前形成的。也有许多人认为,这些化石是由于化学过程蚀刻形成的,而不是什么生命的遗存。

生命的进化

那么,生命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也许你会想,我们如果能退回到几百万年前,看看当时的生命体,那该多好啊!那仅仅是一种幻想,无法实现。于是,科学家们到化石中去寻找这一答案,因为化石就是当生命体被泥浆或砂石突然埋葬后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动植物的柔软部分会腐烂掉,无迹可寻;但它们躯干的坚硬部分,比如,茎秆,骨头,牙齿和壳等会非常缓慢地转化为石头。遍布全世界的化石显现了生命体在几百万年中逐渐变化的情况。有些物种灭绝了;有些老的物种发展成为新的物种,这种变化过程就叫做进化。

由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人们从一块化石发现:今天非常大的一个种群―鸟类―是从另一个种群进化而来,这就是始祖鸟化石。它显示这种动物既有像爬行动物身上那样的鳞片和牙齿,也有鸟类的羽毛。藉由这个证据,生物学家几乎可以肯定,鸟类是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生物的进化过程

为什么植物和动物会一代又一代地缓慢变化呢?两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年)和华莱士(1823―1913年)于1858年分别独立地得出了答案。他们知道,某个物种的成员们彼此之间会有轻微的区别,这种区别能够传递到下一代。他们还知道,所有生命体都必须为争夺食物等资源而展开竞争。达尔文和华莱士认识到,带着最有用的特点的新生一代会逐渐产生大多数后代。其结果是,物种将进化,或者变得更能适应其生存方式。这一过程就叫做自然选择,适者生存。1859年,达尔文把这一理论的概要写成一本畅销书:《物种起源》。

达尔文是怎样总结出进化论的理论呢?

经过一次几乎环绕地球的航行,1832年,达尔文乘船到达离开南美洲西海岸很遥远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了一些体型很小、羽色暗淡的雀鸟。开始时它们并没有引起达尔文的关注,后来他把采集的标本交给了著名的鸟类分类学家约翰・古德,请他分类。约翰・古德的结论是,这些小鸟是一些与现有的雀鸟不同的新物种,但它们在羽色、鸣叫、造巢等方面的行为极为相似,它们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在喙形上。他按照喙形竟把这些小雀分成了13种。古德的研究结果让达尔文顿悟,认识到了这些小鸟之间的差异具有的重要意义。他把他的顿悟写成了一段话,发表在了《物种起源》的第二版里:“看了这些体型小而密切相关的鸟类在构造上的演进和多样性之后,人们确实会推想,后来由外边引进了一个物种,然后这个物种为了各种不同的目的,发生了变异。”

第8篇: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范文

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明白这一点。在生命的早期,我们必须要有自己非常清晰的人生目标,或者竭尽全力让自己明白我们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是什么,总之,我们要能承载生命的重量,否则,只能在轻飘飘的世界里自我毁灭。要认识到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生命对我们的恩赐,每一秒钟都是一份礼物,我们不能浪费,更不能毁伤,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要看他经常做什么样的事情。”所以,利用好我们不再回来的光阴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做有价值的事情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大学生都爱随波逐流,看到大家在考公务员,就一哄而上,恐怕落后;看见大家在考研,就毫不犹豫地加入考研大军;看见大家谈恋爱,就害怕自己成为光棍儿。在一次又一次的趋同效应中,我们实际上成了“沉默的螺旋”,没有了主见,没有了真正的追求,走别人走的路,做别人做的事,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却死在自己的信仰中。承受着生命的重负,却还时常吼着空虚和寂寞,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成了信仰的囚徒,我们失去了自我,成了生活的奴隶,灵魂游离于躯体之外,轻飘飘、无家可归,没有归宿。

人性的复杂在书中展现得淋 漓尽致。我们的内心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是简单的爱与恨、轻与重。形形的人和纷繁复杂的事在我们心中交织,谁能说得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小说中的主人公托马斯之所以喜欢其他的女人,是因为他想猎奇,他需要在不同的女人身上找到不一样的神奇,而他对特雷莎是一种不愿放弃的爱,不是同情,而是爱。当特雷莎在他身旁的时候,他会觉得压力的重,但是当她真的离开的时候,他会有一种被抽空了的痛苦,生命之轻不能承受。对于特雷莎而言,她也爱着托马斯,但是这种爱也是一个象征的符号,他只是区别于她曾经生活世界的一个标志,是她开始一段新生活的一个救星,因此她抓住不放。

第9篇: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范文

今天,我再次阅读了自选课文《生命的林子》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玄奘在法门寺修身,静思养神。可是过了一阵子,玄奘觉得自己谈经论道还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有人劝他去一些偏僻的小寺中阅经读卷 ,这样他就可以显露出自己的才华。玄奘听了接受旁人的意见,准备好行李向方丈辞行。可是方丈却带他去一个山坡和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让玄奘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方丈的指点中,玄奘明白了:“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最后玄奘留下来,还成了一位得道高僧。

是啊!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中,如果没有动力就很难成功。就像几棵小树在一起,可以同时拥有充足的阳光,拥有充足的雨露,那么它们一点竞争力都没有,便很难奋力向上爬,便生长得乱枝纵横。可是在一片郁郁葱葱得森林,每棵树都想拥有一线阳光,拥有一滴露,所以就像奋力的向上生长,于是它们就会生得修长,挺直,成为栋墚。

在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在一个班级里,老师传授的知识就像一股股巨大无比的动力,我们就像那一棵棵大树,为了更好地学习到老师传授的知识,我们就会奋力地学习。为了在考试的成绩中可以赛过自己的对手,就会在考试中认认真真的,在班里脱颖而出。在班级里就有这样的竞争力,在社会上呢?不就更大了吗?

在日本的北海道出产了一种鱼叫鳗鱼,海边许多渔民都靠它捕它赚钱为生,但是鳗鱼的生命十分脆弱,只要一离开大海,不到半天就会死了。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捞回的鳗鱼,过了一定的时间竟然还是活蹦乱跳的,而其它的渔民捕的鳗鱼却全都死恶劣。因此,老渔民赚的钱总是很多。在老渔民临终时,他把这个秘诀教给了他的儿子。原来,老渔民在捕鳗鱼时,放进了些叫狗鱼的小鱼儿。鳗鱼与狗鱼非但不同类,还是对手呢。这样一来,本来那一船死气沉沉的鳗鱼全给激活了。

--读《生命的林子》有感

今天,我再次阅读了自选课文《生命的林子》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玄奘在法门寺修身,静思养神。可是过了一阵子,玄奘觉得自己谈经论道还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有人劝他去一些偏僻的小寺中阅经读卷 ,这样他就可以显露出自己的才华。玄奘听了接受旁人的意见,准备好行李向方丈辞行。可是方丈却带他去一个山坡和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让玄奘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方丈的指点中,玄奘明白了:”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最后玄奘留下来,还成了一位得道高僧。

是啊!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中,如果没有动力就很难成功。就像几棵小树在一起,可以同时拥有充足的阳光,拥有充足的雨露,那么它们一点竞争力都没有,便很难奋力向上爬,便生长得乱枝纵横。可是在一片郁郁葱葱得森林,每棵树都想拥有一线阳光,拥有一滴露,所以就像奋力的向上生长,于是它们就会生得修长,挺直,成为栋墚。

在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在一个班级里,老师传授的知识就像一股股巨大无比的动力,我们就像那一棵棵大树,为了更好地学习到老师传授的知识,我们就会奋力地学习。为了在考试的成绩中可以赛过自己的对手,就会在考试中认认真真的,在班里脱颖而出。在班级里就有这样的竞争力,在社会上呢?不就更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