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

早产儿营养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早产儿营养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早产儿营养护理

第1篇: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

1月-2015年6月于本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早产低体重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静脉营养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新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相关情况和耐受性。结果:观察组鼻胃管留置时间、全肠道营养时间及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新型护理干预; 早产低体重儿; 不耐受

Study the Effect of New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Feeding Intolerance in Preterm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LYU Cui-me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2):065-068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new nursing intervention feeding intolerance in preterm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Method: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80 cases of preterm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each group had 40 cases.Two groups were given intravenous nutrition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ew nursing intervention,feeding related conditions and toleranc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nasogastric and stomach tube indwelling time,total enteral nutrition time and the time required to restore the quality of the birth bod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ew nursing intervention; Preterm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Intolerance

First-author’s addres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Duanzhou District in Zhaoqing City,Zhaoqing 52604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2.017

早产儿通常又可被称为未成熟儿,胎龄低于37周,且常把新生儿的体重低于2500 g称为低体重儿,若新生儿的体重低于1500 g,则称之为极低体重儿(VLBWI),因其各个系统的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较低、抵抗力较差和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在新生儿中的病死率较高[1]。给予早产低体重儿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影响早产低体重儿的疾病转归,被认为是显著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的生存率的重要环节[2]。在笔者临床护理研究中,通常给予新生患儿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新生患儿非营养性吸吮,应用微量泵进行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采用腹部抚触等措施,把各种护理干预有关措施进行重组形成一个新型的护理循环,使其贯穿于早产儿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3]。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本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80例早产低体重儿,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经过专业护理人员观察了解早产低体重儿的发育情况,对于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本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早产低体重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均于出生6 h内入院,且均需经过胃管喂养。采用Apgar进行出生后1、5 min评分均大于8分,且排除先天性遗传疾病和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其中男51例,女29例,胎龄28~34周,出生体重1.2~2.5 kg。两组患儿性别、身长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静脉营养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新型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喂养后俯卧位:应用早产低体重儿专用卧垫,依据相关要求使早产低体重儿俯卧或仰卧在其小枕上。(2)腹部抚触:给予患儿腹部按摩,其操作的具体时间在下一次喂养前和俯卧后,腹部抚触时要以脐为中心掌心慢慢向外周进行,且用力要适当柔和,需要密切注意患儿在腹部抚触时的呼吸、心跳、肤色、肌张力及哭闹等一般情况。(3)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早产儿吸吮空的橡皮,在给患儿胃管喂养之前的需吸吮5 min左右,应用胃管分次喂养时让早产低体重儿给予非营养性吸吮,促使患儿分泌胰岛素和胃泌素。激素会促进胃肠道的快速生长、发育及其功能成熟,显著提高患儿胃肠营养的耐受性,其不仅可使早产低体重儿一直不断的增加能量摄取,而且还可有效提高患儿吸收营养的应用率,极大地缩短了胃管喂养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4)采用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的方案:微量泵进行定量和定速度输入,且每泵入1 h需间隙2 h。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在常规传统治疗和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应用较为传统的护理方案,即早产患儿需直接卧在暖箱内[4]。

1.3 观察指标 由专业护理人员记录两组患儿鼻胃管准确留置时间、全肠道营养时间、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具体胃残留状况和呼吸暂停情况等。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喂养相关时间情况比较 采用新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鼻胃管留置时间、全肠道营养时间及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呕吐、腹胀、胃残留及呼吸暂停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呕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胃残留率、腹胀发生率及呼吸暂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早产患儿耐受性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75.0%患儿(30/40)喂养耐受,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18/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7.5000,P=0.0062)。

3 讨论

早产儿通常是因其提前出生,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机体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该时期所需的能量较高,然而新生患儿的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且其营养吸收能力也相对较弱,胃肠道的相关功能也较弱,吸吮的能力较差,因此早产低体重儿会发生喂养不耐受性等相关并发症状,严重则会危害新生患儿的生命[5]。文献[6-7]研究显示,早产低体重儿的喂养不耐受性与新生儿的胎龄和其出生体重密切相关,早产儿的体重越低,患儿发生的喂养不耐受性概率愈高。治疗和预防早产低体重儿是我国围产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8],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概率逐渐增加,其概率大约在5%~10%。本研究采用新型护理措施干预早产低体重儿的喂养不耐受性有一定的显著效果[9]。

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会导致早产低体重儿的喂养不耐受,临床上常用的喂养方法是间断胃管喂养和应用肠道外静脉营养,采用常规的间断胃管喂养可把奶液一次性迅速地注入新生患儿的胃内,胃肠腔内的压力随之增加,患儿的胃黏膜受到强烈的刺激,更为严重的会导致患儿小肠缺血性坏死,最后加重早产低体患儿的不耐受性[10-11]。肠道外静脉营养虽然能够补充因喂养不足而缺少的一些营养物质,然而若早产患儿进行长时间的静脉营养,则会对新生患儿胃肠道的胃分泌素和胰岛素的分泌以及消化道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胆汁紊乱会出现淤积性肝炎,新生患儿的肾功能被加速损害,最终使新生早产低体重儿的代谢发生紊乱[12]。此外,插管技术也较为复杂困难,对相关护士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而且营养液的价格也非常昂贵,普及面也非常小[13-16]。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早产低体重儿的胃肠道功能快速得到恢复,可为患儿提供其生长发育所需能量,显著改善了早产低体重儿的心理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指数,新生患儿的体重和发育指标均有良好的改善,在临床上为新生患儿的远期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17-19]。因而,科学合理的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和早期足够的营养支持是远期患儿的发育和健康的重要部分。通过腹部按摩后,患儿的消化道激素逐渐增加,新生患儿对营养物质吸收和消化能力显著提高,促进了患儿更好的生长发育,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患儿经肠道的喂养耐受性[20-22]。

本研究显示:采用新型护理干预后,早产低体重儿的鼻胃管留置的时间(10.7±5.6)d,全肠道的营养时间(9.3±5.4)d,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7.8±3.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8.6)d、(17.3±5.8)d、(10.2±3.6)d,且新生患儿的胃残留率、腹胀发生率及呼吸暂停率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患儿,此外新型护理干预组患儿的喂养耐受率为75.0%,明显高于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的45.0%。因此,对早产低体重儿采用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经肠道喂养耐受性,降低喂养不耐受性的概率,还可以促进早产低体重儿的胃肠道功能的逐渐成熟,降低一系列的相关并发症。

综上所述,应用新型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早产患儿的不耐受性,提高早产儿体重、加强胃肠道功能及减少早产儿体重儿的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美英.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77-79.

[2]党爱玲,郭红梅.新型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作用[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68-1269.

[3]郑丹丹,吴曙粤,汪莉,等.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2):524-525.

[4]陈凯瑶.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47-248.

[5]李红,王柳金,农均华,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体重增长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2,25(2):128-129.

[6]李占魁.早产低体重儿肠道喂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1):827-829.

[7]陈凯瑶,胡爱兰.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方法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280.

[8]黄妙霞,徐燕珊,谢金水,等.营养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5):189-191.

[9]江泓,张金蓉,刘孝桥,等.早产低体重儿早期喂养的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2):250-252.

[10]邢小芳.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660-2662.

[11]李朝晖.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7):162-163.

[12]袁建荣.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探析[J].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探析,2015,15(14):250-251.

[13]邢晓霞.极低体重儿经不同喂养方式的临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36-2037.

[14] Armanian A M,Sadeghnia A,Hoseinzadeh M,et al.The effect of neutral oligosaccharides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preterm infant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Int J Prev Med,2014,5(11):1387-1395.

[15] Van Niekerk E,Kirsten G F,Nel D G,et al.Probiotics,feeding tolerance,and growth:acomparison between HIV-exposed and unexposed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Nutrition,2014,30(6):645-653.

[16] Benor S,Marom R,Ben Tov A,et al.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in mothers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Am J Perinatol,2014,31(6):497-504.

[17] Karagol B S,Zenciroglu A,Okumus N,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slow vs rapid enteral feeding advancements on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preterm infants with birth weight 750-1250 g[J].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13,37(2):223-228.

[18]马开美.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价值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2010.

[19]蒋曙红,王金秀,张琳.早期微量喂养加腹部按摩预防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2):5269-5271.

[20]朱慧洁,沙吾列・木塔力甫.护理干预在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561-562.

[21] Kappel S,Weis J.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hypothermia at birth in premature and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a systematic review protocol[J].JBI Database System Rev Implement Rep,2015,13(9):11-17.

第2篇: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

危重早产儿由于出生体重低,消化吸收功能不成熟,处于不能耐受经肠道营养的危险之中[1],因此完全由静脉输入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支持,对促进疾病治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科2003年1月~2007年1月采用PN辅助治疗的62例危重早产儿为观察组,其中男40例,女22例,胎龄31.35±2.75周,出生体重1.95±0.42kg,其中原发病中重度IE10例,吸入性肺炎12例,中重度硬肿症3例,单纯生活能力低下10例,颅内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6例。对照组为同期54例,因经济原因未采用PN治疗的危重早产儿,其中男28例,女26例,胎龄32.13±2.76周,出生体重2.02±0.51kg;其原发病为中重度IE12例,吸入性肺炎6例,中重度硬肿症4例,单纯生活能力低下10例,颅内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5例;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及原发病无明显差异。

方法:外周静脉营养液包括10%葡萄糖液、6%小儿氨基酸注射液、20%中长链脂肪乳剂、水溶性维生素(水乐维他)、50%葡萄糖液、10%氯化钠、微量元素(安达美),现用现配[2]。观察组于入院2~5日开始PN治疗,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者,待酸中毒纠正,肾功能正常后施行,PN最短5日,最长17日,平均9.55日,输注方式采用周围静脉途径[3],包括普通套管针或周围静脉置管两种方法进行,用微量注射泵在24小时内均匀输入。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采用奶瓶喂养,滴管喂养,胃管鼻饲等方法,胃肠不能耐受者,只给予10%葡萄糖液作为主要供能物质,输液过程中监测血糖并调整输液速度,疗程3~16日,平均7.5日。

统计学方法:统计结果采用t检验及X2检验。

营养液的配制:总液体量根据胎龄,出生的日龄、体重、病情而异,每日60~180ml/kg,热卡供给:出生第1周热卡每日从20~50kcal/kg开始逐渐递增至每日100kcal/kg,2周以上热卡为每日100~150kcal/kg。生后第1日给0.5~1.2g/L葡萄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糖速,从4~6mg/(kg・分钟)逐渐递增,最高不超过12~14mg/(kg・分钟),48小时后加用氨基酸、脂肪剂,氨基酸为0.5~1.0g/(kg・日),如能耐受每日增加0.5~1.0g/kg,直至2~3g/(kg・日),长期静脉营养者同时配加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制剂。营养液配制时要严格无菌操作,专人于无菌台上配制。配制顺序:先将水溶性维生素及电解质微量元素加入葡萄糖液中,再加入氨基酸,然后加入脂肪乳剂,最后加入脂溶性维生素,边加边轻轻摇匀,避免剧烈振荡。

输液过程中的监测及护理:①保护静脉血管。②使用微量输液泵按计划恒定输注,并保证输液泵报警装置功能完好,杜绝脱管、空气栓塞等发生。③保证营养液的单通道输入,禁止在营养液入通道进行采血,输入其他药物等操作,以防止发生细菌污染、栓塞,破坏营养液稳定性等不良反应。④严密观察早产儿生命体征及有无面色潮红、皮疹等,记录出入液量,尤其是尿量。⑤做好生化检测,积极防治并发症。首先应进行生化检测,及时留取血标本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血糖,肝功能等检测,开始时每日检测,2~3日以后酌情减少检测频率,以及时发现患儿有无高血糖、低血糖、高脂血症等并发症。其次应预防静脉炎。

结果

体重增加情况:观察组PN治疗后平均体重2.32±0.6g,平均每日增加22.36±8.34g,对照组治疗后,平均体重2.08±0.34g,平均每日增加10.35±2.46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8,P<0.01),见表1。

治愈率:观察组治愈56例,死亡6例,治愈率90.3%,对照组治愈38例,死亡16例,治愈率70.3%,治疗效果见表2。

讨论

随着PN配制水平的提高,胃肠外支持方式亦由20世纪70年代的以中心静脉为主,发展到90年代的周围静脉为主。实施PN治疗时,配合精心护理,严密监测,就能有效维持患儿正氮平衡状态,使之得以组织修复和正常的生长发育,度过危险期,抢救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患儿生命,并提高治愈率。

本组研究显示,进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同时进行保护静脉血管,规范使用微量泵,保证营养液的单通道输入,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生化检测,防治并发症等护理措施后,大大提高了患儿的每日增长速度(P<0.01),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P<0.05)。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之,主编.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1.

第3篇: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

关键词:早产儿临床护理 喂养方法 健康教育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premature feeding experienc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clinic nursing infants 82 cases data. Premature due to digest absorb a function, gastrointestinal mucous membrane barrier function and power not mature, sucking force and swallowing ability are relatively weak. Depending on the feeding method for premature to circumstances. Work we adopt the nutrition sucking, comfort bubbup accommodative fed, mouth early trace gastric tube feeding, massaging mouth, demonstrate to premature integrated feeding technology clyster of premature care. Results: 82 cases iraling milk supply, premature in stool frequency,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 outreach mass feeding and through the mouth, achieve obviously reduced hospitalization time, no case was feeding intolerance occur). Conclusion: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se of comprehensive feeding technology, premature early promot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mature, to improve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remature has remarkable effect.

Keywords: premature; Clinical nursing; Feeding method; Health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042-03

早产儿是指出生体重小于2500g,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1】。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故早期的护理和喂养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及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2-3】。本文回顾2009年6月-2010年6期间我科对82例早产儿的临床护理和喂养情况,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0年6期间我科共收治了82例早产儿,其中男43例,女39例,体质量1250-2450 g,平均1700 g,孕周为30.0-37.0周。临床表现:早产儿一般表现为体温不稳定;呼吸浅快而不规则;哭声低弱而无力,吮吸能力差。经过综合护理喂养82例早产儿日增奶量、排便次数、日增体质量均明显增加,达到经口喂养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无一例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发生。

2喂养方法

2.1 合理喂养,保障充足营养

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关键【4】。早产儿与正常新生儿不同,由于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吞咽动作慢,吮吸能力差,母亲早产体内激素未达到正常水平以及孕妇凹陷,因此常出现喂养困难,应特别重视早产儿喂养护理。

2.2 开喂时间及喂奶间隔时间

一般开喂时间根据出生儿体重而定。若出生体重在2000 g以上者,则于出生后4-12小时喂10%葡萄糖水,24小时后喂养母乳或牛奶;出生体重在1500-2000 g以内者,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喂糖水;出生体重在1500 q以下或有青紫分泌物多者,则于出生后36-48小时开始喂10%葡萄糖水【5】。如有低血糖现象,可静脉供给10-25%葡萄糖水。喂奶间隔时间:若体重在1500 g以上并有吸吮能力者,则每3小时喂奶1次;体重在1000―1500g以内者,每2小时喂奶1次;体重在1000g以下者,每l-1.5小时喂奶1次。如在病理情况下,间隔时间可酌情缩短,喂奶量亦可相应减少。天气热时,应在喂奶中间给予2-3次相当于奶量50%的开水或糖水。

2.3 早产儿喂养的

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因胃肠收缩幅度、传播速度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均下降,易发生胃食道反流、乳汁吸入,所以喂奶后应将患儿头部、肩背部垫高3~5 cm,取右侧位,促进胃排空,同时防止乳汁吸入致吸人性肺炎或窒息。

2.4 早产儿喂养护理方法

2.4.1早期微量滴喂配合口胃管间歇喂养根据体质量

2.4.2非营养性吸吮 :运用早产儿安慰奶嘴或柔软的无孔奶嘴,在喂奶前15min,胃管喂养时及在腹部按摩的同时给予吸吮,每次5-10 min。非营养性吸吮,以感觉的刺激兴奋口腔迷走神经,不仅使胃肠道激素水平发生改变,胃肠蠕动能力增加,刺激胃肠黏膜发育成熟,尤其是胰岛素水平升高而促进营养物质储存,生长抑素减少则促进胃肠排空。

2.4.3腹部按摩:腹部按摩要在早产儿适中性温度下,操作者要温暖手,并且要涂油,以食指加中指或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以脐为中心,由内向外按顺时针方向按摩。

2.4.4肛管开塞露灌肠每日2次。选用5ml注射器抽吸1.5ml开塞露加0.9%氯化钠溶液1.5ml(预热38℃),连接合适的肛管,前端开塞露,插入3-5cm深注入,拔出肛管后保留3-5 min,同时按摩腹部。

2.5 做好健康指导

正确指导母亲合理喂养,由于孩子、母亲及家属缺乏早产儿的养育知识。

3讨论

早产儿由于各器官生理功能发育未完全,病情变化快,为了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护士应严密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进食、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及大小便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精心护理新生儿。耐心喂养,做好患儿父母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增强患儿父母育儿信心。护士也必须由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较高专业技术水平、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耐心细致地护理早产儿的同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迅速采取抢救措施。总之,科学合理的运用早产儿综合喂养技术,能及早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具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巧芬.早产儿2种喂养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18.

[2]李昕.早产儿的护理及喂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0,5(36):214-215.

[3]丁月荣,谢秀平.早产儿的临床护理及喂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6):119.

[4]王冬梅.早产儿的喂养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6):65-66.

第4篇: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

[关键词] 早产儿;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138-02

随着医疗设备和新生儿重症救护技术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大大提高,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早产儿的发生率并不低,我国每年出生的婴儿中,大约有4%~5%为早产儿。早产儿与足月儿相比,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机体调节功能低下,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只有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才能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和生活质量。我科自成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以来,对早产儿采用六关护理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2月~2007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早产儿48例,男32例,女16例,根据住院阶段分成观察组23例(六关护理法),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法)。两组患儿一般临床情况如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入院时间、基础疾病均相近,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包括生后立即护理,日常护理的一般护理,保暖,供氧,防止低血糖发生,维生素及铁剂的供给、喂养和预防感染。观察组采用的六关护理法包括呼吸关、感染关、体温关、黄疸关、喂养关和神经系统关。

1.2.2观察指标通过治疗后观察患儿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继发感染和后遗症发生率,见表1。

1.2.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和c2检验。

2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t=3.31,P<0.05、并发症(c2=10.10,P<0.01、继发感染(c2=4.41,P<0.05)和后遗症发生率(c2=4.68,P<0.0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护理方法和讨论

3.1呼吸关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这是因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引起呼吸调节障碍。早产儿的肺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肺泡萎陷,通气降低,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有宫内窘迫史的早产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导致缺氧和呼吸暂停。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及时间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若持续吸氧最好不超过 3 d,或在血气监测下指导用氧,预防氧疗并发症。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拍背、吸氧处理,条件允许放置水囊床垫,利用水振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为预防呼吸暂停的发生,早产儿应保持体温稳定,在给早产儿喂奶时必须密切观察,预防呕吐或奶汁返流引起的呼吸暂停。在护理早产儿时切忌枕头太高,因颈部向前弯或气管受压时也易发生呼吸暂停,用面罩吸氧时,面罩下缘应放在颊部,如放在颌下可使气管受压而导致呼吸暂停。因此,保持气道通畅也是预防呼吸暂停的关键。

3.2感染关

新生儿皮肤黏膜薄嫩,易被擦伤,成为细菌侵袭的通路;脐部为开放的伤口,细菌易繁殖并进入血液;部分免疫球蛋白虽可通过胎盘由母体进入胎儿,但与胎龄有关,胎龄越低,免疫球蛋白水平越低,故早产儿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甚至败血症。为减少患儿感染应从以下六方面着手:①为他们营造相对无菌的环境,为早产儿建立相对无菌的新生儿室,这有利于体重小于1 500 g的早产儿的生活。②防止交叉感染,医院的新生儿室是不允许外人随意进入的,以避免交叉感染。③照看早产儿的人,不仅应有一定的照顾孩子的经验,而且应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给新生儿喂奶或做其他事情前,应换上清洁的衣服,洗净双手。换完尿布后,要妥善处理好尿布,并及时洗手。④早产儿使用的用具应严格消毒,如食具、衣物、尿布等。⑤重点护理容易感染的部位,如皮肤、脐部、眼部、口腔等。⑥抗菌药物的预防作用:伴有合并症的早产儿,如有过硬肿症、窒息、使用过呼吸机的早产儿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通过以上六方面的护理使患儿的继发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3.3体温关

正常体温是机体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升降不定,多为体温低下。出现肢端发冷,硬肿,哭声低弱,吸吮差,心率降低,甚至休克、肾衰、肺出血等危及生命。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强体温监测,每日2~4次。一般体重小于2 000 g者,应尽早置婴儿培养箱保暖。体重大于2 000 g在箱外保暖者,还应给予戴绒布帽,以降低耗氧量和散热量;必要的操作如腹股沟采血等须解包时,应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早产儿汗腺发育不全,散热的机能差,在高温环境中体温会随之升高,发生高热,应注意经常在腋下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过高或过低,都要采取措施,使其体温恢复正常状态。

3.4黄疸关

胎儿在子宫内由于处于氧分压偏低的环境,生成的红细胞数较多,出生后环境氧分压提高,红细胞相对过多,多余的部分被破坏,并代谢成胆红素,加上早产儿对胆红素的转运和代谢能力差,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另外,早产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高,胆红素容易从血液侵入脑组织,并对脑组织产生损害。因此,为预防核黄疸的发生,给予光照疗法,使胆红素浓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3.5喂养关

早产儿各种消化酶不足,口舌肌肉力量弱,消化吸收能力差,胃容量小,而每日所需能量又比较多,因此我们采用少量多餐的喂养方法。吸吮和吞咽能力差的早产儿,可使用套有橡胶管的滴管喂奶。早期喂养可防止低血糖、减轻黄疸并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时间。在护理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早产低体重儿吸吮和吞咽反射的调节尚未健全,且胎龄愈小,呼吸和吞咽的协调作用愈不完善,常常造成呕奶,加上贲门括约肌较松弛,易发生呕奶、消化和吸收能力差[1]。故在喂养中奶量不宜过多,应循序渐进,按日和体重科学地增加乳量,同时密切观察大小便,腹部情况,体温及原发病情况,若出现腹胀、呕吐明显应及时报告,减少或暂停喂养,不应硬性执行医嘱规定。尤其是生活能力低下的早产低体重儿在喂养护理过程中易出现胃食管返流[2],奶液误入气道,胃内潴留甚至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因此应采取小量、间歇喂养或用滴管授奶。喂养后置婴儿于右侧卧位或俯侧卧位,有助食物自胃内进入肠腔,减少胃内剩余奶[3]。如危重早产低体重新生儿胃肠喂养受限伴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消化道畸形或部分肠功能障碍等,采用部分静脉营养与胃肠道喂养相结合的营养护理支持,两者同时使用,既可获得完全的营养支持,又可减少肠道刺激,维护肠功能,通过营养护理支持能抢救无数患儿生命,是提高成活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不能被其他治疗取代。

3.6神经系统关

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常伴有脑发育不全,可因为缺氧、出血、感染、惊厥等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的脑细胞损害,引起脑发育障碍,导致智力低下;早产儿的低血糖、呼吸暂停、低血钙容易引起惊厥;早产儿血脑屏障不健全,容易出现胆红素脑病、中枢系统感染。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此外,由于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为减少患儿后遗症的发生,我们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早期干预是指对月龄不同的婴儿通过翻身、爬行、走步等主动练习,以及让他们做婴儿操、按摩等方式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育。临床研究发现,早期干预对防止脑瘫具有显著效果。所以,对脑功能和神经系统发育均差的早产儿来说,越早干预越能促进脑功能的发展和代偿性康复,最大限度挖掘大脑潜能,开发智力,预防及减轻伤残的发生。早产儿的神经系统早期干预其方法有两方面。一是在出生后1~2个月内坚持对早产儿进行抚触,每日1~2次,每次10~15 min左右。监护期间主要由医护人员执行抚触,住院后期和出院后则由医护人员教会产妇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由婴儿的母亲对早产儿继续进行抚触。二是自出生后1个月起可在医生指导下,为婴儿制定智能发展和训练计划,开展肢体运动,并利用丰富的视听环境促进婴儿感知觉,运动、语言发展,使早产儿的智能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与足月儿一样得到快速发展。

总之,通过早产儿护理的六关护理法,使患儿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继发感染和后遗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使早产儿的生命质量有所提高,对早产儿的康复有利,且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云,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

[2]廖清奎.小儿营养及营养性疾病[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

[3]徐琦新.危重新生儿的营养支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1):654.

第5篇: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

【关键词】 早产儿;胃肠功能评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9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57-02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胃肠粘膜发育还不成熟及胃肠动力功能低下,容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临床上极易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等消化道症状,轻者发生喂养不耐受,重者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1]。由于护理人员临床经验存在一些差异,同时这些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在早期通常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因而导致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和NEC没有在早期被发现[2]。因而,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评分系统用于早期识别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十分必要。

因而,我们在根据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如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和NED的症状设计了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表(Scores for Newbor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SNGF),于2010年1月――2013年4月对我院我院新生儿科收治了102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SNGF评分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现将SNGF评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了102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胎龄7d16例。

1.2 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表 根据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如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和NEC的症状设计了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表,确定纳入评分参数的种类和内容,将胃潴留量、胃潴留物性状、腹部情况、肠鸣音情况、呕吐次数、呕吐物性状、大便性状七个方面纳入作为评分的内容,制备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表见表1。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对纳入研究的早产儿按照上面的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汇总评分并及时汇报医生,根据评分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按8分进行分类,将不同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情况与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疾病进行比较。引起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的疾病包括新生儿消化道梗阻、喂养方式不当、咽下综合征、胃食道返流、喂养不耐受、NEC以及神经系统性或感染性疾病性疾病等继发胃肠功能紊乱,见表1。

1.3 不同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护理干预 SNGF评分8分早产儿,应该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等重症监护护理干预,同时关注该类患儿控制感染、静脉营养治疗时的相关护理,同时密切观察SNGF评分进展情况,及时汇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资料的构成比,不同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 果

2.1 SNGF评分情况及新生儿处理情况 SNGF评分8分9例,给予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干预后,2例SNGF评分后来增加,予以外科手术治疗,其余SNGF评分均下降,内科保守治疗好转。

2.2 不同SNGF评分引起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情况 三类不同SNGF评分引起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情况见表2。SNGF评分8分中5(55.6%)例为继发胃肠功能紊乱,4(44.4%)为NEC。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病率在SNGF评分8分间均存在差异(x2=4.48,P=0.03);继发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在SNGF评分>8分与

3 讨 论

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完善,肠内喂养进展缓慢,使肠内营养缺乏,进一步削弱胃肠结构的完整性和消化功能的成熟,使早产儿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和NEC,严重者发生胃肠穿孔、腹膜炎甚至死亡[3]。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NEC早期通常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因而使用规范化、简便、实用的评分系统用于早期识别潜在胃肠功能紊乱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采用Sharma建立的新生儿肠穿孔危重评分用来识别潜在急危重症患者,但这些患儿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需要建立评分系统早期识别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NEC以免发生新生儿肠穿孔意义更大[4]。

我们根据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如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和NEC的症状,设计了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表,将胃潴留量、胃潴留物性状、腹部情况、肠鸣音情况、呕吐次数、呕吐物性状、大便性状七个方面纳入作为评分的内容,这些参数简单和容易操作,护理人员也可采用此评分方法,评分后可以早期发现问题,从而能在病情加重前采取措施,并根据评分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以根据病情危重程度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提高了整体的医疗护理效果。本研究中三类不同SNGF评分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疾病谱存在明显差异,随着评分的增加,NEC的发病率也增加,更容易发生肠穿孔,因而,SNGF评分与胃肠功能紊乱病情密切相关。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时,开始喂养后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血便等症状体征,SNGF评分很好的反应了这些指标,能早期发现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并及时干预护理,其中SNGF评分中57.1%的发生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这些患儿按照喂养不耐受进行护理,给予减少奶量,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等一级护理干预,只有1例SNGF评分增加,其余均好转,病情未再进展。

早产儿NEC起病隐匿,早期腹胀、呕吐、便血等胃肠道症状不典型,临床不易及时诊断,现阶段NEC的诊断主要依据腹平片,但X线检查报告带有主观性,容易误诊[5]。我们通过SNGF评分,不仅观察腹胀、呕吐、便血等参数,还注意胃潴留的量和性状,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结果表明SNGF评分增加,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加重,其中NEWS评分>8分中44.4%发生NEC,这类患儿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等重症监护护理干预,同时注意控制感染、静脉营养治疗时的相关护理,结果仅2例SNGF评分后来增加,予以外科手术治疗,其余均好转,病情未再进展。

本研究针对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特点,根据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如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和NEC的症状设计了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表,对早产儿胃潴留量、胃潴留物性状、腹部情况、肠鸣音情况、呕吐次数、呕吐物性状、大便性状七个方面进行评估,能及时发现异常的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本研究发现该评分标准能好的及时早期识别潜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NEC,真实反映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的严重程度,也便于护士操作评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威,吴红敏.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1088-1090.

[2] 余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2例误诊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4):128-130.

[3] Wu SF,Caplan M,Lin HC.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old problem with new hope[J].Pediatr Neonatol,2012,53(3):158-163.

第6篇: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R256.1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44-01

早期营养支持是早产儿出生后追赶生长的重要决定因素[1]。早产儿因解剖与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吸吮与吞咽能力较弱甚至丧失,研究证实,胎龄 28 周时肠道开始分化,30 周小肠开始出现功能性蠕动,34 周左右才有系统性的肠蠕动[2] 。因而无法耐受直接经口喂养[3]。然而早产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对于营养的需求又比较高[4]。提倡采用鼻饲喂养。有研究发现,非营养性吸吮不仅可以加速早产儿吸吮反射发育的成熟,而且可以通过迷走神经使肝、胆、胰腺等活动,调节胃肠肽的水平,刺激胃肠道生长发育的成熟,提高喂养的耐受性,减少呕吐的次数,有利于尽早建立经口喂养[5]。

1 鼻饲胃管置管

1.1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放入治疗碗、6号或8号胃管、无菌手套、5ml注射器、治疗巾、液体石蜡、棉签、3M胶布、听诊器、温水、鼻饲奶量等。

1.2 置管方法 鼻饲前首先吸净咽喉部的分泌物,患儿取右侧卧位,使用前端带有侧孔的 6~8 F 软质硅胶胃管,胃管的下端使用石蜡油充分,经鼻腔插入到胃部,胃管长度以“眉弓-剑突”[6]间距离为准。置管完成后使患儿取左侧卧位,可用抽吸胃液法或用听诊器在胃部听气过水声等方法确定胃管在胃内。插管操作一定要轻柔,切忌暴力推进,以免损伤黏膜。

1.3 胃管固定 剪一面积约1.5cm×1.5cm“工字形”3M胶布,一端贴于一侧鼻翼,另一端包住胃管,牢牢粘胃管上,写上插管时间并签名。

2 重力鼻饲方法

确认胃管在胃内注射器回抽无残乳胃管末端打折根据鼻饲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取掉注射器活塞连接胃管末端将适量乳汁倒入连接胃管的注射器内抬高胃管末端(胃管高度约为20~25cm)[7]松开打折处奶汁自然流入胃内(奶汁温度在38~40℃之间)流尽后,用0.5~1ml温开水注入连接胃管的注射器内冲洗胃管,固定胃管末端至下一次喂奶时开放。所使用的注射器均为一次性,用后弃去[8]。

3 非营养性吸吮

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未成熟易出现喂养不耐受,而肠外营养只是暂时应急措施,长时间肠外营养可造成肠粘膜萎缩,乳糖酶缺乏、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不良情况。因此早产儿胃肠功能建立及诱导成熟是其生存的基础,而单纯胃管喂养则不利于吸吮的成熟。

非营养性吸吮( NNS)是指早期微量喂养( MEF)前、喂养时及喂养后给予早产儿吸吮无孔橡胶各 5 分钟,7 - 8 次/24h,吸吮期限2 周。这种采用非营养性吸吮(NNS)给极低出生体重儿感觉的刺激,在不增加能量摄取的情况下,可兴奋迷走神经,刺激胃肠道的感管细胞释放胃泌素[9],从而促进肠蠕动,加速了胃排空,促进胎粪的排泄,改变了胃肠调节肽水平,促进吸吮反射及胃肠功能成熟,减少了呕吐、胃滁留、胃食管返流、腹胀、便秘等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4 注意事项

4.1 胃管长度适宜 过长的胃管盘曲在胃内可影响胃自身的紧张性收缩,降低了胃腔内的压力,影响胃蠕动,减慢胃排空,从而导致胃排空不良,出现胃潴留和呕吐现象。早产儿胃底发育差,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不发达,幽门括约肌又较发达,且胃容量小,体质量

4.2 鼻饲奶量适宜 早产儿胃容量小且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全呈松弛状态,全消化道动力差,其中鼻饲方法不当(鼻饲的量、速度等)是引起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原因[11]。

喂养前予患儿清理呼吸道,喂养后 1 h 内禁忌吸痰操作[12]。从 0. 5 ~1 mL/次开始,每 3 h 胃内注奶 1 次,如无喂养不耐受则按照 20 mL/( kg・d) 增加奶量,直至达到全胃肠道喂养。在部分胃肠道喂养过度至全胃肠道喂养过程中,PN 逐渐减量,直至完全停止[13]。

4.3 喂养不耐受的观察 喂养不耐受指呕吐≥3 次/天; 奶量不增或减少 >3 天; 腹胀,即腹围增加> 1. 5cm / 天; 胃残余量超过前次喂养 30% > 2 次 / 天。符合上述一项或多项并除外消化道先天畸形和代谢性疾病[14]。注意观察早产儿心率、呼吸、SPO2、腹部等指标,早产儿尤其是极早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发育更不成熟,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呕吐、胃食道返流和腹胀等现象 [15]。

5 小结:

由于围产医学和 NICU 技术不断发展,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高。随着呼吸治疗和管理不断完善,决定早产儿住院时间长短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是喂养问题[16]。但是早产儿由于体重低,胎龄小,皮肤脂肪层薄,各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生存能力较弱,维持自身体温和有效呼吸的能力较差,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体重增长不理想[17]早期胃肠道喂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能保证充足营养,食物可促进胃肠道激素增多,有利于维护肠屏障功能完整,减轻应激状态下肠黏膜萎缩,加速肠黏膜生长和胆汁分泌,减少肠肝循环,改善黏膜的免疫功能[18],还可防止菌群失调。因而推荐重力鼻饲法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临床上运用。

参考文献:

[1] Donovan R,Puppala B,Angst D,et al. Outcomes of early nutrion support in extremely low-birth-weight infants[J]. Nutr Clin Pract,2006,21( 4) : 395 - 400.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 实用新生儿学 [M]. 第3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

[3] 应雪琼,朱凤.经口与经鼻留置胃管对早产儿呼吸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1047-1048.

[4] 席竹叶,赵青.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鼻间歇胃管喂养及持续性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75-176.

[5] 黄东明,杨华姿,高建慧,等.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4):307

[6] 郭永红,赖敏.早产儿鼻饲胃管长度体表测量方法的改良 护理学杂志2010年11月第25卷第21期(综合版)52-53

[7] 何少玲,钟丽晖.极低出生体重儿两种肠道喂养效果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年第33卷第8期1080-1081

[8] 李美芳,黄秋葵,韦柳春.两种鼻饲法对早产儿呼吸循环功能影响的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2013年2月第28卷第4期365-366

[9] 吴淑端.非营养性吸吮、推拿按摩对低体重儿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3536

[10] 郭永红,赖敏.早产儿鼻饲胃管长度体表测量方法的改良 护理学杂志2010年11月第25卷第21期(综合版)52-53

[11] 蒋红霞,陈华琴,黄颖兰,等.早产儿机械通气中两种鼻饲方法的对比[J].护士进修杂志,2007 , 22(22):2102-2103.

[12] 马秀玲,李燕,冯雪,郭淑慧.重力鼻饲喂养对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的疗效评估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年第 28 卷5085-5086

[13] 陈蓓,苏萍,韩进天,王岩,林广.极早早产儿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预防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 广东医学 2012 年8月第33卷第15期2298-2299

[14] 敖余森,胡香梅,陈运彬,等. 早期喂养降低窒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J]. 中国新生儿科,2012,27: 117 -119.

[15] 常艳美,刘惠丽,葛美茹,等.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分析 [J]. 中国新生儿杂志,2006,21(4):268.

[16] 方惠清.间歇泵奶加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 年 7 月第 10 卷第 4 期47-48

第7篇: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

【关键词】婴儿;早产;超未成熟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90―02

超未成熟儿(EPI)又称为极早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大部分体重低于1000g,由于胎龄小,体重低,各器官功能未发育完善,死亡率极高,原因主要有围产期窒息、颅内出血、畸形、肺透明膜病、肺出血、硬肿症、呼吸暂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及各种感染[1]。近年来,得益于早产儿救治技术及新生儿监护技术的日趋完善,这类患儿中也有许多能成功治愈出院。现将我院NICU成功治愈出院的19例EPI的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NICU的超未成熟儿共71例,放弃治疗47例,转院2例,实际收治22例,其中治愈出院19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47例中,44例家属因各种原因即放弃治疗,其余3例在生后3~35d家属因担心预后不良中途放弃治疗;2例因床位紧张生后1d转他院继续治疗;死亡3例,主要死亡原因为肺出血1例,感染性休克1例,严重窒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治愈出院19例:男12例,女7例,平均胎龄(26.16±0.50)周,平均出生体重(923.68±149.33)g,平均出院体重(2935±586.17)g,平均住院天数(93.21±13.93)d;其中双胎4例,三胎1例,其余均为单胎。发生院内感染7例、 慢性肺疾病(CLD)5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ⅠA期 2例、早产儿视网膜病(ROP)Ⅲ区Ⅰ期改变2例 。

2 护理

2.1保暖护理

入室后即将患儿置于已预热好的辐射床上或保暖箱中,擦去残留的羊水,给予中性温度(腹壁皮肤温度维持在36.5℃为宜);在辐射床上,可通过加盖保鲜膜减少对流散热,使用肤温探头控制床温;在保暖箱中,可加盖暖箱罩和穿衣服包裹等来减少辐射散热,初入室者可将箱温调节在35~36℃,箱内湿度设置在90%~100%,持续3~7d即应逐步调低湿度,防止细菌滋生,之后可随日龄及体重的增加慢慢调整箱温及湿度,每次调节后1h重新测体温;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开暖箱的次数,每次打开暖箱时间限制在最短时间内;常规每4h监测体温1次,同时观察皮肤颜色及四肢末梢温度。

2.2呼吸管理

2.2.1 气道护理:维持有效呼吸是EPI存活的关键。入室后均在肩胛下垫小枕头以打开气道,将头偏向一侧,或采取俯卧位,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心肺监护。发生呼吸暂停时,积极寻找病因,予轻抚背部或弹足底来刺激呼吸,反复发作时,给予氨茶碱静脉用药兴奋呼吸中枢,必要时,考虑予机械辅助通气支持呼吸。

2.2.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的护理配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是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引起。EPI由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发育不成熟,不能分泌足够的PS,NRDS发生率可高达80%以上[2]。PS药物替代治疗有利于尽早扩大肺潮气量,提高肺动脉残气量和肺顺应性,阻止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的发生,促进PS的合成和分泌,并促进上皮细胞的再生,是治疗NRDS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国内研究表明,应用PS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氧疗及辅助通气的需要,减轻NRDS[3]。对PS治疗有指征的患儿,护士应协助医生尽早用药,使用前需将药物缓慢加温,并按医嘱要求准确抽取剂量;通过气管插管将PS快速推入,并用球囊加压给氧5min,使药物均匀扩散,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用药后予鼻塞式CPAP或呼吸机辅助通气,6h内不吸痰,避免翻身。本组19例患儿均有NRDS,其中17例使用PS治疗,用药后通过血气分析、X线摄片及生命体征监护显示NRDS症状均有缓解,其余2例家属因经济困难拒绝使用;19例中演变成CLD(按生后28天不能脱氧标准)5例。

2.2.3安全用氧护理:EPI对低氧和高氧均极为敏感,不正确用氧常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因此,在对EPI实施救治过程中,勿常规用氧,切忌氧疗时间过长或浓度过高。在氧疗过程中,需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使SPO2维持在90~95%之间,同时定时经动脉采血监测血氧水平。我科在临床用氧中严格执行《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4],做好安全用氧及ROP的筛查工作。本组19例患儿中发生2例ROPⅢ区Ⅰ期改变,经维生素C口服治疗,4周后复查均正常。

2.3营养和喂养护理

EPI由于胃肠道发育及功能不完善,吸吮、吞咽能力差,胃肠反流发生率高,易引发窒息,因此,开始时均行胃肠道外营养(PN),通过静脉给予各种营养素: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待病情稳定后,可尽早给予早期微量喂养,尽量使用患儿生母的母乳;奶量从0.5ml开始,每6~2h喂一次,每次喂养前需观察耐受情况,如发生吐奶、潴留量喂养量13或(伴)腹胀时,需暂停喂养,报告医生做适当处理;喂养早期均采用经口胃管喂养,在矫正胎龄达32~34周时,可在胃管喂养的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有助于促进胃肠道激素分泌,增加消化能力及吸吮力;在矫正胎龄达34周或体重达1500g时,吸吮反射良好者可开始经口喂养,喂养时注意观察吸吮吞咽及生命体征情况;喂奶时、喂奶后30min内可适当抬高床头,减少胃肠反流;30天后早产母乳内的蛋白质等物质含量对正在生长发育的早产儿来说相对不足,可予添加市售的人乳强化剂。在本组19例患儿中发生2例NECⅠA期,予绝对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全胃肠道外营养3周~4周后,腹胀、呕吐消失,大便潜血转阴,临床症状好转,予重新肠道喂养,出院前均已治愈。

2.4静脉通道护理

EPI病情危重,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常需要较长时间的静脉营养支持,建立持续、通畅、理想的静脉通路一直是临床较难解决的问题。由于EPI血管发育不完善,外周静脉留置针难以长期保留,我院NICU对体重1500g,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均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或脐静脉置管(UVC)联合PICC进行输液管理,以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在PICC留置期间,注意做好维护工作,每8h使用生理盐水1~2ml冲管一次,暂停输液时用稀释肝素(1ml=5u)正压封管,停止输液时立即将导管拔除,并做导管末端细菌培养。在使用期间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加强巡视,避免脱管、堵管的发生。本组19例患儿全部留置PICC,其中5例采用UVC联合PICC进行输液管理;2例因怀疑导管感染提前拔管,其余均正常拔管。

2.5预防感染

由于EPI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缺乏来自母体的抗体,皮肤屏障功能弱,病情危重、侵入性操作多、住院时间长等原因极易发生感染。为了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常规消毒隔离措施,强调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洗手是超低出生体重儿预防院内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本组患儿出生后即进入层流病室,每张床间距1m,每张病床、治疗车、操作台前均配有3M免洗洗手液,随手可得;每日为患儿擦浴一次,擦浴时注意观察皮肤情况,所使用的毛巾、被服等均用高压蒸汽灭菌;禁食和胃管喂养的患儿每日做口腔护理,护理时注意观察口腔黏膜完整性及感染征象;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者,应做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如每日更换无菌水,隔日更换湿化罐,每周更换呼吸机导管,及时倾倒冷凝水,有效吸痰,加强口腔护理等;病区内地板、工作台、小床、保暖箱等,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湿拖湿擦两遍;每月进行病房空气质量监测;定期进行医护人员鼻咽拭子培养,发现感染或带菌者予暂时调离NICU;在护理EPI过程中注意及时发现感染的前期表现,如喂养不耐受、体温波动、精神偏软、反应稍迟钝、呼吸暂停、黄疸等均提示感染可能。本组19例中,有症状的院内感染7例,及时按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均治愈出院。

2.6人性化护理

2.6.1疼痛护理:疼痛对于新生儿可造成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反应,对于需接受较多致痛性操作的EPI则更为明显;掌握疼痛方面的知识,工作时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的操作;适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和糖水安慰;适时使用鸟巢,给予屈曲,增加患儿舒适感和安全感[5]。

2.6.2新生儿抚触:大量研究证实,抚触能使婴儿奶量增加,体重增长,改善睡眠,调节免疫能力,减少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病的发生,同时对神经行为有促进作用[6]。本组19例EPI在体重≥1500g,病情稳定后均每日予抚触。

2.7健康教育

在EPI接近出院时,通知母亲及家属前来探视,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出院前指导;鼓励患儿母亲建立信心,指导护理EPI的技巧及相关知识,如喂养技巧、体温管理、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免疫接种、新生儿抚触、早教知识等,待其基本掌握后择日即可出院;出院当天将科室24h咨询电话告之家属,嘱在养育过程中碰到疑难问题可随时电话咨询;告知家属来院随访的时间、内容及重要性,以便早日发现问题,早期干预治疗。

3 讨论

超未成熟儿救治是新生儿救治中难度最大的群体,由于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存活后后遗问题较多,且家属经济、精神负担大,故一直是NICU救治中的难点、重点。对EPI做好保暖护理、呼吸管理、营养和喂养护理、静脉通道护理、预防感染、人性化护理、健康教育,可提高EPI的存活率,减少合并症,提高日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6,60,295.

[2] 冯泽康,余宇熙,曾振锚,等.中华新生儿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79-285.

[3] 王运初,胡立清,张继生.用固尔苏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9):1569-1570.

[4] 中华医学会.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661-662.

第8篇: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a)-0192-03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指胎龄

1 VLBWI的营养代谢和需求特点

VLBWI能量贮备低,在无外源性能量供给的条件下,按照每个婴儿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消耗209.20~251.04 kJ能量进行计算,可知体重为1 kg的早产儿其体内贮存的能量只能维持4 d存活,在呼吸窘迫、感染等条件下,体内储存能量所能维持的时间更短[1],因此VLBWI新生儿需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和热量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这对于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2-3]。VLBWI处于高代谢状态,表现为蛋白质合成转化率高,为了满足脑的代谢和能量需求以及脑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对糖和必需脂肪酸的需求增加。如今,在病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VLBWI给予适量的喂养,从而有效地刺激胃肠激素分泌和胃肠蠕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VLBWI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传统的母乳喂养方法可能效果不好,而鼻饲能保证VLBWI每天足够的热量,对于VLBWI的营养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鼻饲一次性注入胃内的奶量过多,可导致呕吐、腹胀,同时,鼻饲使VLBWI通气减少,气道阻力增加,易引起周期性呼吸和呼吸暂停,使VLBWI出现腹胀、胃内残留等喂养不耐受症状[4]。对于VLBWI患儿采用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部分或者全静脉注射营养物质,同时还要配合间断胃管喂养,这样做虽然可以解决患儿的吞咽和吮吸困难,但是仍然存在胃排空迟缓的现象,而且长期依靠营养供应所需要的费用也比较高,还会存在胆汁淤积、感染、栓塞等并发症,除此之外还会因为胃肠道长期缺乏刺激而导致VLBWI胃肠道萎缩,吞咽和吸吮功能逐渐减弱或消失[5]。

2 喂养护理措施

2.1 早期微量喂养

早期微量喂养通常是在婴儿出生后,0.1~24 ml/(kg?d)的能量进行喂食。这样做不仅可以为VLBWI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而且能更好地激发婴儿胃肠功能发育。对于缺乏完善吸吮吞咽能力的患儿,要选择在静脉营养注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早期微量喂养,从而不断提高早产儿的胃肠功能代谢和胃肠激素水平。因此,早期微量喂养已经逐渐成为VLBWI获取营养支持的方法[6]。丁江丽等[7]发现,接受早期微量喂养的低出生体重儿较接受常规喂养的低出生体重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可明显改善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对于无严重感染、病情稳定、严重酸中毒以及低氧血症的VLBWI,如果存在胎粪排出和胃肠蠕动征象的才符合喂养的条件;有病症者,只要条件允许,尽可能在出生后3 d内开始喂养。早期喂养可缩短生理性体重降低时间,促进胃肠道成熟,改善喂养不耐受,却不会引起原发病病情加重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风险增加[8]。喂养方式包括奶瓶喂养法和管饲喂养法。奶瓶喂养法适合于吸吮和吞咽功能发育良好的新生儿,但VLBWI在吸吮过程中可能出现氧饱和度降低、心率加快等表现,必要时需监测经皮氧饱和度。对于吸吮和吞咽功能发育不成熟的VLBWI,管饲喂养成为唯一的选择。管饲喂养包括经幽门喂养、鼻空肠喂养和胃管喂养。经幽门喂养可以解决VLBWI反流、胃排空差以及误吸等问题,但插管过深易引起十二指肠穿孔或狭窄、腹泻、营养素吸收障碍。鼻空肠喂养在VLBWI热量摄入总量、生长情况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但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较高,且操作复杂、费用较高,不推荐在VLBWI喂养中应用。由于吞咽、吸吮失衡,局部或者全部采用胃管进行喂养已经成为VLBWI获取营养的常见方法之一。采用胃管喂养通常可以经过口或者鼻进行,可采用推注法,也可采用输液泵连续输注法。美国的Boston儿童医院对VLBWI患者一般采用配方乳或者母乳微量喂养的方法[9],体重

2.2 间歇喂养与持续喂养

肠内营养根据喂养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间歇喂养与持续喂养。间歇喂养通常是每隔2~3 h进行一次营养支持,持续时间一般在10~15 min。持续喂养通常是指借助输液泵将营养液不间断地注入体内。间歇喂养不仅有利于胃肠激素的间断式分泌模式的形成,而且还为胃肠道的消化吸收提供良好的生理环境。由于间歇喂养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发生胃潴留、胃食管反流、呼吸暂停以及心动过缓的风险增大。而持续性喂养不仅能够提高VLBWI对各类营养成分的吸收,而且还能加快体重的增加。虽然其不具备间歇喂养对胃肠激素的间断性刺激,但是能够维持胃泌素、胰岛素及其他胃肠激素的分泌,这对于VLBWI来说也是有益的。此外,持续喂养具有定量、定时、恒速等特点,有利于VLBWI匀速吸收葡萄糖和维持血糖的稳定[12]。持续喂养操作比较繁琐,奶液持续推注,部分脂类会丢失,并且污染的风险增大,另还需要微量泵和延长管,成本增加[13]。两种喂养方式各有利弊,最终选择何种喂养方式,取决于VLBWI的一般情况和胃肠耐受力等[14]。

韩芳[15]将VLBWI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胃管喂养;另一组在常规喂养的基础上,采用了微量喂养,每次奶粉量都借助微量输液泵将其间断性地注入,通常是每隔2 h喂养1次,如果VLBWI每次喂养后体重能够增加到15~20 ml/kg时,则改为每隔3 h喂养1次,直至VLBWI有吸吮和吞咽能力,能经口喂养。结果显示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组的VLBWI过渡到经口喂养时间短,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生长发育良好。借助电子输液泵对VLBWI进行间断性的喂养,不仅可以增加胃肠激素的释放,而且还能更好地满足体重增长的需求,很好地符合了VLBWI的生理特点,有利于患儿胃肠功能的完善和自身的生长发育[16]。

2.3 选择合适喂养

由于VLBWI的胃呈现水平放置状态,位于食管下段的部分发育还不成熟,胃排空比较慢,胃肠激素的分泌量比较少,而且婴儿哭闹时导致腹压升高等都会致使婴儿出现呕吐或者胃潴留现象。如果喂奶完成后,婴儿处于平卧位,导致胃内容物更容易靠近胃与食管的衔接部位,增加了反流的概率,更易发生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俯卧位与仰卧位相比较,更为合理。

2.4 非营养性吸吮

非营养性吸吮是指对无法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在胃管喂养的同时给予吸吮空的橡皮,其特征在于周期性的快速吸吮动作伴有短暂的间歇,最早可见于27周的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能够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完善,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加速胃肠激素胃泌素、胃动素、胰岛素的分泌,缩短早产儿从胃管喂养过度到经口喂养的时间,增加体重,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且无任何副作用[17]。在熊峥嵘等[18]的研究中,非营养性吸吮组肠鸣音正常例数、胃残留发生率、胎便排尽时间、达营养性喂养时间均优于单纯鼻胃管微量喂养组,提示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有效刺激VLBWI的吸吮反射,增强吸吮力和吞咽功能,促进胃肠蠕动以及VLBWI消化功能的成熟和发育,弥补鼻胃管喂养作为一种非生理喂养方式的不足。

2.5 母乳强化剂

虽然母乳在营养和免疫方面具有优势,但仍无法满足VLBWI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要求,纯母乳喂养的VLBWI会出现生长落后和代谢性骨病,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而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母乳强化剂能够弥补母乳的不足,纠正VLBWI正氮平衡,促进其生长与骨骼钙化。母乳强化剂应用研究协作组[19]的研究显示,采用早产配方奶喂养和强化母乳喂养对VLBWI的生长快慢基本上是一样的,都能够满足正常胎儿在体内的生长速度,然而强化母乳喂养不仅能够降低喂养对患儿的不耐受时间以及感染发生的概率,而且还能避免患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发。使用母乳强化剂应注意有效期,遵循无菌操作、现配现用、摇匀后立即喂养原则,不得提前配制与存储母乳强化剂[20]。

2.6 抚触

抚触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双手对VLBWI各个部位的皮肤进行有技巧、有顺序的抚摸,让刺激和温度通过皮肤神经更好地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中,从而产生有效的生理反应[22],这对于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是比较有利的。抚摸可以有效地刺激皮肤体表的感受器,将刺激信息及时地运送到中枢神经系统[21-23],然后再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分配传输到身体其余的器官,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刺激胃泌素的释放,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消化系统,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除此之外,还可增强大脑调整,使相关功能更加完善。抚触作为一种自然疗法,操作简单、无创伤、成本低、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24]。

第9篇: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

【关键词】 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体会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2.17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皮肤、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 尤其是出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很多都会因为大量的未结合胆红素进入体循环, 从而进入皮肤、巩膜及黏膜引起黄疸[1]。生理性黄疸于生后2~3 d内出现黄疸, 4~5 d达高峰, 7~10 d内多半消失, 黄疸指数≤15 mg/dl属正常范围[2]。病理性黄疸出现早, 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程度重, 血清胆红素>12~15 mg/dl或上升>5 mg/(dl・d);黄疸持续时间长, 出生2~3周后黄疸仍不退, 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产生胆红素脑病, 引起死亡和严重后遗症, 需及时治疗。蓝光治疗是一种降低血清胆含量最常用、有效且安全的方法[3], 由于患儿是婴儿的特殊性, 蓝光治疗中的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院儿科护理同仁对此特别重视,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80例血清胆红素>12 mg/dl的患儿, 其中男36例, 女44例, 足月产儿64例, 早产儿16例。体重2.0~4.2 kg, 日龄2~25 d。

1. 2 蓝光治疗的原理 蓝光能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光照后氧化分解成水溶性胆红素, 然后迅速从胆肝及尿中排出体外, 从而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

1. 3 准备

1. 3. 1 家长准备 首先告知家长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发展经过, 疾病转归, 并耐心解释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性及治疗的目的。对于家长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 详细说明蓝光治疗的原理和安全性, 解除家长的顾虑。告知家长蓝光照射的注意事项以及光疗后患儿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均属正常反应。告知家长早开奶和增加哺乳次数, 可增加患儿肠蠕动, 减少胆红素吸收, 促进早产儿的吞咽及胃肠蠕动功能, 减少因留置胃管引起的感染[4]。使家属主动积极配合尽早接受蓝光治疗。

1. 3. 2 光疗箱的准备 光疗箱应在空调房间内, 房间温度24~26℃, 湿度55%~65%。光疗箱使用前清洁2次, 处于功能良好备用状态, 灯管全亮, 灯管使用时间有记录, 超过时间及时更换。灯箱上禁止放任何物品。光源距患儿体表33~50 cm, 箱内温度保持在30~32℃。湿度55%~60%, 箱内注灭菌用水至2/3满, 箱内铺柔软消毒小棉垫, 棉垫要稍大, 能挡住患儿小脚不被灯箱碰伤。

1. 3. 3 患儿的准备 与患儿家长沟通剃光患儿头发可以提高光照效果, 剃光患儿头发, 称体重并记录。观察并记录黄染部位及程度, 为患儿沐浴, 沐浴时注意保暖, 及时擦干患儿, 禁止在皮肤上涂油类或粉类, 否则降低光疗效果, 增加光热的吸收, 使皮肤产生灼红[5]。修剪患儿指甲为患儿戴上新生儿光疗防护眼罩, 仔细检查松紧度不可施压, 保证患儿舒适安全。患儿穿上尿不湿裤, 男患儿用全包大型号尿不湿裤确保阴囊全部包裹。患儿第一次离开母亲, 缺少安全感, 把患儿轻轻放入预热好的温箱并轻轻抚摸患儿, 并记录开始时间。

1. 4 蓝光治疗时护理方法

1. 4. 1 一般护理 将患儿头偏向一边, 喂奶后30 min由专人看护。溢乳及时擦净, 防止呛住患儿。观察患儿有无异常哭闹、惊厥、腹胀以及皮肤颜色有无变化, 有无胆红素光敏引起的皮疹。患儿经常活动, 随时维持患儿处于光疗箱中央。每2小时翻身1次, 使患儿更多皮肤被蓝光照射, 特别瘦小的患儿增加翻身次数并按摩骨突部位, 防止压疮发生。

1. 4. 2 密切观察光疗箱 随时观察光疗箱运行状态。保持箱内温度30~32℃, 水箱内灭菌用水依刻度为准或至2/3满。保持湿度55%~65%, 灯箱内盛水容器每天更换并灭菌。

1. 4. 3 体温护理 患儿体温维持在36.5~37.8℃, 每2小时测体温1次, 或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测量次数。有发热时调低温度, 冬天特别注意保暖, 喂奶或更换尿不湿裤, 或做治疗时, 尽量小的开启箱门。夏天防止过热, 体温>38.5℃要暂停光效, 待积极处理患儿体温正常后方可继续治疗。

1. 4. 4 喂养护理 喂养>8次/d, 光疗中不定时喂温糖水, 牛乳或温白开水[6], 对吸吮能力差的患儿给予鼻饲或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营养, 液量全日均匀分配, 弹力绷带包扎静脉留置针, 防抓脱并观察滴速, 防液体渗漏。每天测尿比重>1.015, 每天测体重防止因光疗脱水。

1. 4. 5 眼罩和尿不湿裤的护理 由于患儿在光疗箱内待的时间较长, 加之患儿不停的活动, 护士应随时观察, 发现眼罩移位随时调整且勿施压, 必要时关掉蓝光灯再调整, 每天护理眼睛防角膜溃疡。2 h更换1次尿不湿裤, 发现尿不湿裤有松动随时调整保证会阴不被蓝光照射, 发现患儿大便及时更换尿不湿裤, 防止尿液及大便溢出污染玻璃窗造成患儿感染, 每次更换尿不湿裤均观察大小便颜色、量并用温水擦净臀部并涂油防臀红发生, 称尿不湿重量并记录以便更好掌握患儿出入水量。

1. 4. 6 光疗效果的观察 观察新生儿黄疸的颜色, 部位变化可判断黄疸程度, 新生儿黄疸从巩膜, 头面部逐渐扩散到四肢, 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加重, 警惕核黄疸发生。若患儿出现嗜睡, 反应差, 拥抱反应减弱也要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尿呈酱油色, 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蓝光治疗后黄疸减轻, 并不能反映血胆红素浓度, 按医嘱则血清胆红素, 抽血时将蓝光关掉, 以排除假性胆红素浓度可能, 待光疗停止后, 在4 h内再测量血清胆红素浓度, 以了解是否再度回升。

2 结果

经药物及蓝光治疗, 80例患儿79例痊愈出院, 1例发生溶血性黄疸转上级医院治疗, 无一例发生核黄染, 治愈率98.75%。

3 小结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 加强蓝光治疗的治疗前患儿准备、光疗箱准备, 治疗中患儿的病情观察、一般护理、体温护理、喂养等护理措施, 可以保证蓝光治疗的有效性, 提高病理性黄疸的治愈率, 减少高胆红素对患儿的伤害, 改善了预后。

参考文献

[1] 门振兴.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0(9): 223.

[2] 崔炎.儿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174-177.

[3] 王秀芬, 李莉.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求医问药, 2012, 10(4):656-657.

[4] 石旭辉.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与胃管喂养的临床观察.中华现代化儿科杂志, 2007, 4(3):237-238.

[5] 张家骧, 魏克伦, 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57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