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

第1篇: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我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主题。“三保”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着力在保增长上取得新进展。保增长就是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把扩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上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就九江而言,保增长就是要认真贯彻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通过招商引资加大投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做大经济总量。保增长要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客商反应最强烈、企业发展最需要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整治和规范,保证经济社会平文秘杂烩网稳较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得实惠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要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四个全覆盖”,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统筹,努力使老百姓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要把十里河整治工程、长虹西大道工程、湖路工程建设成为改善民生、优化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和自主就业。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着力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进展。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绝大多数是由于利益冲突形成的,核心问题是利益调整,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面对社会矛盾的多发期,我们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正视而不回避,对工作的缺点要改进而不掩饰,对诱发的矛盾要化解而不掩盖;要坚持以教育疏导为主,多做服务引导工作,多做沟通解释工作,多做协商协调工作;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做到预警在先,教育在先,控制在先,调解在先,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实现生活安宁、生产安全、百姓安居、社会安定的和谐局面。

第2篇: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同领域以人为本有不同的内涵及具体要求,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归结起来,就是教育部周济部长所说的,要坚持“两个为本”,即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人才为本。

坚持“以育人为本”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求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一般认为,现代大学有三个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但不管人们如何强调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人才培养职能始终处于根本性地位。从大学发展历史看,大学最初的职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在人才培养职能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起来的,人才培养是根,是源,是大学这一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性所在;另一方面,分析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发展历程,也不难发现人才培养在这些大学发展中所发挥的根本性作用。高校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就要坚持做到两点:首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持续提高,其次是努力创造条件让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事业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服务。

二是要求以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解决好的两个根本问题,这一要求直接与第一个根本问题相关,是第一个根本问题的具体展开。国内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能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这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但其共同的指向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里,德育为先的观念要特别强调,不仅在于这一点是古今中外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特征,而且在于其本质上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只有首先成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工程师、科学家、医生等等。

三是要求各项育人工作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要求与如何培养人的这一根本问题直接相关。为达到这一要求,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管理和服务工作,都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切为了学生,指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各项工作都应服务、服从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了一切学生,指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教育与服务,对所有学生的成人成才负责;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要将各项育人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各项工作都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坚持“以人才为本”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其一,要求将人才资源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资源的投入,但人力资源,特别是其中处于较高层次的人才资源是最具决定性的资源,尤其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特征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明显。不仅如此,人才资源也具有资本的属性,而且是第一资本。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才具有持续创造性,对人才资源的投资是最划算的投资,相比在别的方面所进行的投资,其能带来更大的回报,能更明显、更持久的促进学校的发展。

其二,要求将学校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应当是学校人才发展的过程,两者应该是统一、协调的,否则学校的发展肯定是不可持续的,人才的发展也是缺乏条件的。学校人才发展的过程,不仅指人才队伍整体数量的增加、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升,而且也包括人才个体自身的发展。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理念更为现实、具体的体现,应该予以特别重视。

其三,要求推进学校的发展以人才为主体,以教师为主体。也就是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发展人,着眼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教师在高校各类人才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要坚持师资队伍建设在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因为大学从根本上说是创造、传播、保存知识的学术组织,学术成就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师资水平的高低。

二、坚持和谐发展的内涵

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达到和谐状态,用和谐促进发展,用发展促进和谐,坚持和谐发展,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和谐发展,体现在学校管理上,就是要努力提高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度、学校内部组织运行的和谐度以及师生员工的和谐感,从而促进学校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

1.学校与社会和谐。这是从学校整体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以视为学校的宏观和谐。为做到宏观和谐,必须提高学校与国家、学校与区域、学校与社区三个不同层次的和谐度。首先是学校与国家之间的总体和谐。这要求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也就是说要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我们学校坚持以艺术兴学为特色,坚持走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地方院校的发展道路也正出于这样的考虑。其次是学校与区域之间的区域和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紧密地结合,是当今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所在区域寻找发展机会其综合成本最低。因此,学校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积极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提高贡献份额,使学校成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再次是学校与社区之间的社区和谐。学校是人的集合,社区区位和社区环境对学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力。比如,学校所在社区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对吸引人才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等,信义小区旁边优美的环境和教育医疗服务条件,甲山小区旁边的德智外国语学校等。所以,学校应重视参与所在社区的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工作,为创造一个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社区环境而贡献力量。

从另一方面看,学校与相关产业、行业的和谐也是学校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对应产业、行业的发展契合更为紧密,从而使前者能够从后者得到明确的方向指引和持续的资源支持。

2.学校内部组织运行的和谐。这是从内部组织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以视为学校的中观和谐。为做到中观和谐,必须提高各组织发展与学校发展、各组织发展之间,以及各组织内部的和谐度。也就说,不仅要求学校为各系部的发展、各部门的工作提供支持,而且也要求各系部、各部门的各项决策和行为必须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协调,并始终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服务;不仅要求各系部、各部门能够有效配合,相互支持,做到资源信息共享,各方工作协调,而且也要求各系部、各部门自身团结和谐、持续发展。总体上看,中观和谐就是意味着学校三大职能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行政与学术之间、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部门之间等等方面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我们学校应该通过深化相关改革持续地改善这一生态,从而提高学校落实发展定位、实现发展目标的能力。

3.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从个体人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以视为学校的微观和谐。为做到微观和谐,必须提高师生员工的和谐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教职工来说,这种和谐感主要体现在事业、人际和待遇等方面,事业方面的和谐是指教职工事业发展意愿与内外部条件的和谐,发展可能与现实的和谐等;人际方面的和谐是指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同事间关系融洽、社会交往和谐等;待遇方面的和谐是指劳酬和谐,保持内部公平(相对于校内其他教职工所劳所得的和谐)与外部公平(相对于市场上所劳所得的和谐)等。

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和谐感则主要体现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学习方面的和谐是指学习目的、内容、方式的和谐,要求想学与所学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与学互动等;生活方面的和谐是指日常生活状态的和谐;心理方面的和谐是指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力,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等。

三、坚持统筹兼顾的内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发展的具体途径上,就是要做到各方面的统筹兼顾。高校如何坚持统筹兼顾?比较核心的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影响学校全局的一些重大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每一对关系的不同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处理。以下这几组关系是我们在观察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战略目标与过程的关系。确立学校的战略目标,形成学校发展的愿景非常重要,因为其中蕴含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奋斗目标能将师生凝聚在一起。当然,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是科学的,并为广大师生高度认同。所谓科学,就是符合学校历史背景、环境特点、学科特色、资源结构等实际情况,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构建良好生态体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谓高度认同,是指战略目标是师生在充分讨论基础上形成的共识,并且,大家对其内涵有着一致的理解。比如校训“勤学慎思明德笃行”的提炼等。

需要把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看作是一个过程。即使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也都是在动态的、变化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形成的。过程的观念能有效地增强师生对学校愿景的感知,但同时也要求精心规划学校发展的若干阶段。这些发展阶段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在目标上逐次提升,使战略目标的实现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我们学校通过学校“115”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学校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地方院校的战略目标,并将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加以推进,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高校的几乎每一项工作,都会体现出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学科建设是各项工作的龙头,在学科建设方面处理好这一关系尤为重要。

一个学校的学科状况,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于重点高校而言,其学科结构一般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即有一个或若干个特色、优势学科,有诸多特色、优势学科的关联学科和支撑学科,可能还有一些水平一般的其他学科。一个学科要不要发展提高,不能仅仅看其竞争能力,而且还要分析其存在价值。为促进学科之间的综合交叉,为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为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化培养氛围,很多即使是当前不具备优势的学科也有发展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全面提高学校各学科的水平。但是,另一方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学校的学术水准、竞争能力与良好声誉,又必须实行重点突破,最大限度地提高部分可能是很少一部分现有学科的水平。这里的关键是要统筹、协调好,着力强化各学科间的关联和协同发展,在突出发展重点的同时也引起竞争淘汰机制,从而保持特色优势学科的持久竞争优势,并促进新的优势学科的形成。

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以艺术教育为主的学科群,同时在化工、经济学科等新兴学科领域也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今后学校需要重点突破的是具有传统特色优势的学科,在实现重点突破的同时,学校也积极支持与重点突破学科相关或对其起支撑作用的学科的发展。

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都需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关于这一关系,下面几个基本的观点应该坚持:首先,规模与质量是辩证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其次,两者总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重点不一样,一定的阶段,规模或外延发展为主,而在另一个阶段,质量或内涵发展为主,但无论什么情况下,质量都应该得到重视,质量永远是学校的生命线;第三,要为规模与质量同步提高而努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已从规模扩大转向质量提高,因此各高校在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方面一定要谨慎,同时也应当寻求各种可能的办法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招生规模要逐渐趋于稳定,促进培养质量的全面持续提高,是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重点。为此,在学生教育教学方面,在以优秀等次地通过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上,又正组织实施“学校大规模全覆盖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高校发展的不同时期,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具有不同的内涵。现代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比较一致的看法至少包括两点:一是无论教学,还是科研,对高校的发展非常重要,两者缺一不可;二是教学与科研具有协同性,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效果。

目前的问题是,在高校中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或者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应该是教学与科研没有很好地结合,两者的协同、促进作用不明显。再加上客观上教学与科研本身性质和社会影响的不同,这样就必然导致有关各方既无动机,也很难有能力同时兼顾两方,顾此失彼的现象、孰轻孰重的争论以及资源分配的困难由此产生。所以,当前在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上,重点应该是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努力促进两者的结合,尽可能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和促进效果。

我们学校有着一直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学校鼓励教师参与科研,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把科研工作量当做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也是高校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工作经常面对的关系。在学校层面,硬件建设主要表现为校舍扩建与改造、设备仪器的添置与更新等,软件建设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能力的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和精神的建设等。前者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办公学习环境,无疑是重要的,必需的,而后者则能在更大程度上增强学校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事关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大的精力。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一所高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力关系如何,直接关系到这所高校学术发展能力,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关于两者的关系,有两者是明确的。一是两者是高校统一整体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共同服务于学校的整体目标。学术权力的存在确保了高校教学、科研的基本属性,行政权力的作用则在于协调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二是行政权力的行使,从根本上说是要保障学术权利,促进学术繁荣,因此学术权力应占主导地位,而行政权力是辅助的,起辅作用。

第3篇: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深化发展阶段(1993年~1996年)该阶段学校把“体教结合”的目标定位在省市或大学生运动会上为校争光,于是各校将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重点放在招生环节,大批招收退役或现役运动员,使一些训练水平已达到一定程度的有培养前途的运动员,为上大学放弃进专业队训练的机会或提早退役进入大学,“体教结合”演变成为以招生决定学校运动技术水平高低的境况。多元化发展阶段(1997年~2000年)1997年清华大学成立了跳水队,并形成了“一条龙”式的培养模式;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办起“三高”足球俱乐部;多所体育学院办竞技体校。值得关注的是,1999年上海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领衔的市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整体布局全市的“体教结合”工作,开创了大都市全面实施“体教结合”的战略布局,“体教结合”的多种培养模式初露端倪。体系完善与加强管理阶段(2001年~)随着全国各地学校的不断尝试,“体教结合”形成了多种模式,如省级专业运动队以部分项目为单位与普通高校合作或联合办队;运动员学籍注册在学校资格注册在省级专业队的体、教联姻等,此阶段的培养模式带有地方区域性的特点。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各个层面的管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先后下发了有关文件规范“体教结合”的管理,保证体育传统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工作的有序进行。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体教结合”的内涵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体教结合”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竞技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和兼顾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出发,“体教结合”具有更为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微观层面的“体教结合”微观的“体教结合”是针对运动员个体而言的,“体”指运动训练,“教”指文化课学习。即运动员应该在接受专门的运动训练的同时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同等重要,是运动员出成绩的双翼。“研究资料表明,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运动员体能开发和技术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运动水平的高低”。[2]当今世界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科技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体育也应提倡以人为本,“体教结合”是长期稳定地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精品”运动员的基础。[3]可见,“体教结合”在微观层面的功能是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问题,以培养智体型运动员代替体能型运动员。中观层面的“体教结合”中观层面的“体教结合”是针对学校教育而言的,“体”指竞技运动,“教”指学校教育。学校是现代体育的发源地,竞技体育和教育本是同根生,它们需要相互依赖、相互维持,共同依附在“学校”这个支撑点上,“学校”是它们相互作用的载体。“美国学校体育之所以能作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基础,就是因为它坚持竞技与教育融为一体的指导思想,把竞技看成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4]奥林匹克的兴衰史也告诫我们,竞技体育只有与教育的结合才能真正的体现出竞技的魅力,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5]可见,“体教结合”在中观层面的功能是加强学校教育中应用竞技运动作为教育手段的问题,同时解决竞技体育脱离教育系统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目的是让竞技体育回归学校教育,在学校体育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稳步发展竞技体育。宏观层面的“体教结合”宏观层面的“体教结合”是针对两个部门而言的,“体”指体育管理部门,“教”指教育管理部门。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应以共同的目标为导向,尽快实行真正的、实质性的结合,将两者合二为一,进行整体布局,统一调配,在赛事的安排、政策的出台等方面进行高度的、系统的设计和协调,实现体育和教育的双赢。可见“体教结合”在宏观层面的功能是解决两部门间的有机结合问题,进行体制创新,设计出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的目标、训练竞赛体系。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体教结合”的定位

根据科学发展观视角和“体教结合”的内涵,“体教结合”的定位包括三个层次:(l)学校教育方面,“体教结合”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竞技体育作为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普通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形式;二是对于体育后备人才来说,在进行运动训练的同时接受正常的文化教育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2)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体教结合”是全面发展竞技人才的主要模式。普通学校具有生源和教育方面的优势,而体育系统则有训练方面的优势。实现两者的真正结合,普通学校就能为我国竞技体育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的后备人才。(3)在优秀运动员成长方面,“体教结合”是造就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的摇篮。我国需要不断改革体制,理顺机制,提高普通高校的竞技运动水平,使之成为造就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的摇篮。

第4篇: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文化;提升;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38-03

【作者简介】1.李方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教育局(江苏无锡,214000)局长;2.汤雪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江苏无锡,214000)教研员。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是现代学校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校本课程通过开发、实践、评价等过程对学校文化的影响是系统的、全方位的,通过学校文化改造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使之更能切合学校的教育实践,对于学校而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校本课程和学校文化的共生关系

任何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都与学校文化紧密相关。首先,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文化决定课程的结构、内容、品性;其次,在不断探索建设校本课程过程中创生着新的文化。离开学校文化谈校本课程,离开校本课程谈学校文化,都是不可行的。正如“书生”校长程红兵的话:“有学校之形,无学校文化之神;有课程改革之名,无课程文化之实;学校文化存在同质化、低质化、浅表化现象”。

1.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建设的资源。

国内外学者关于学校文化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杰克逊认为“在学校、班级中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构成了隐性课程,而这些非学术性经验的主题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由此看出,学校文化包含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存在着丰富的隐性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是在学校这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立足于文化背景和学校特色而开发出来的课程,它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有着深深的学校文化烙印。只有基于学校文化,才能使校本课程切合学校的教学实践,满足学生切身需要。

2.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

丰富的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支撑。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一种个性化的学校文化。校本课程的特点就是立足于学校,以学校为本,在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设置适合本校发展的课程,最终体现学校文化。因此,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浸润、沉淀、生成的过程,从而形成学校文化发展轨迹。

二、改造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近年来,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理想走向现实。从理论层面上说,校本课程是原有单一课程体系的突破和超越,很有意义;但在实践中却步履维艰,困难重重。笔者在校期间有幸参加了教育部“课程与学习的关系”课题调研工作,对部分城市和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做了一些访谈和问卷调查,深切感受到校本课程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1.校本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的“断崖”。

校本课程应该是学校根据自身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发的课程,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学校为了应付上级任务,为开发而开发;学校在没有调查学生个体需要和整合校内课程资源的情况下,开设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校本课程,导致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出现一个“断崖”。如有的小学开设《锡梅戏韵》《国际视野》等课程,既与学生现阶段的兴趣与需要不符合,又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无迁移价值。

2.保守的课程文化。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但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有的课程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学生评价,忽略了学生的真正需求;有的课程大搞形式主义,无视学校的隐性课程资源;甚至简单地把校本课程定位为一种课程类型,如某所中学篮球队在市级甚至省级比赛中屡屡获冠,就以篮球为该校办学特色,开设一系列《篮球文化》《传球技术》《投篮技巧》等重复性课程。这些课程或只是学校原有课程的变形,或只是学科课程的附庸,没有使学校文化成为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考虑因素。

3.教师有限的课程开发力。

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力量是教师,他们决定着课程开发的程度和质量。但教师由于学科分科性,多数时间是以孤立的方式进行工作,教师之间缺乏合作交流,导致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容易以他们的兴趣、能力为基础开设课程,出现“师自为本”的现象。再者,从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接受的教育来看,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教师职前职后都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

上述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把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学校文化联系在一起造成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顾明远在《教育大词典》里对学校文化是这么定义的: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由此可见,课程是一种文化,它是通过一定的文本形式、多样的实践过程和丰富的客观结果表现出来,并以一定课程制度加以保证,课程的表现形式、实践样态与结果形态实质上也是对文化的发展、创造与丰富。教学的基本元素就是教师、学生、课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校本课程也就是学校文化。但是许多校本课程开发多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任务,没有与学校文化联系在一起,这就使校本课程失去了“根”。因此,没有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只是海市蜃楼,昙花一现。

三、重建校本课程的内涵发展

众所周知,新课改是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对于学校而言,改造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文化的转型和重建。从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来看,学校文化可以划分为学生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而今教育界倡导打造学校特色,建立品牌学校的呼声越来越高,学校应该从这三方面着手改造校本课程,这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1.关注学生文化,开启校本课程改造。

现代教育关注以人为本,即要求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学生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的个体,他们的言行及支配其言行的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并非完全首先以体现社会意志为准则,而是首先以满足个体需求为目标,由于学生的个体需求多种多样,其文化类型在学校层面表现出学生的需求性文化。

改造校本课程如何体现学生的需求性文化呢?首先,认同学生智能发展的多元性,为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确定生本教育,针对学生差异,满足不同需求,引导学生参与改造校本课程的工作。概括说来,就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来确定课程目标;立足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开设课程;基于学生身心特点实施课程内容。

2.重塑教师文化,助力校本课程改造。

任何教W改革没有教师的支持都不可能成功,校本课程改造亦是如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认为: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历发展的基础。可见,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参与课程改造,一方面教师作为课程改造主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着核心作用,通过参与课程汇编,实现课程知识的重构,通过课程实施间接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校本课程改造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发展的空间和机遇,极大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整体教学水平。同时,通过教师长期的合作还可以形成教研共同体,增强集体归属感。

如何重塑教师文化提升校本改造?首先,要实现校本课程切合学校文化的内涵,关键在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转变他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课程意识和改造能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其次,要保证校本课程改造的顺利进行,形成教师群体合作文化是重点:这种合作不仅表现为教师之间的合作,还体现在教师与课程专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持久的合作文化,才能互相沟通理解。同时,要求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改造的实践和反思中,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加速专业发展进程。

3.挖掘课程文化,规划校本课程改造。

上文我们提及课程是一种文化,我们不能就课程谈课程,只有把课程改造和文化相融合,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如何挖掘课程文化,建构学校课程体系?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校本课程往往是扎根于学校文化底蕴,体现出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提升;如果偏离学校文化与特色去盲目开发校本课程,只会事倍功半。其次,我们要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利用社会大文化的特性,重建有生命力的校本课程。

第5篇: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段时间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研究,我的体会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认为应从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来龙去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以及四个实践要求七个方面来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县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条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从一定程度上地改善了旅游的可进入性,使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兴县产业,旅游经济收入增加,旅游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但是旅游业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制约因素,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设施不足,质量不高;旅游资金投入不足,旅游信息化程度低;旅游资源还未充分发掘营销,有文化有品味有吸引力的重量级旅游资源不多,等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需做到四点:

一是打造旅游品牌。要树立强烈的旅游品牌意识,下大力气开发、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要培育和创新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各色旅游。要注重旅游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山水文化和休闲度假景点。

二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要加强与其他区域景点的旅游合作,按照旅游策划,合理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旅游经济协调发展。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鼓励发展旅游企业、农家乐和乡村旅游。要加大旅游投资力度,完善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企业配合、群众参与的旅游机制,扩大影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加快乡镇旅游开发。要加强与省区、发达城市的的旅游合作,联手开发跨区域精品线路、联手推进无障碍旅游客运、联手促销、互进客源等,全面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开创旅游发展的多赢局面。

三是改善旅游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旅游开发、建设、管理和服务并重,努力营造健康、安全、舒适的旅游大环境。进一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加强旅游交通、景区、酒店、商场等设施建设,重点改善旅游购物条件。要大力改善旅游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游客投诉、旅游咨询、紧急救援、散客服务等旅游服务机制,要继续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重视加强旅游企业诚信建设。完善旅游业行业管理机制,树立我县安全、文明、健康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第6篇: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指出“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做到“五个统筹”。总书记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深入的阐释,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作为社区干部要自觉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其武装自己的头脑,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蓄力量。结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我社区实际,谈点个人浅薄认识。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认真学习,把握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本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学深、学透、学扎实。科学的发展观,应该成为今后指导社区工作的永恒的理论主题。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进作风,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的发展观一方面可以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另一方面,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如果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而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就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过去,我社区在这些方面也有过深刻的教训:牺牲长远利益,追求眼前利益。要有一个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在目标规划上,要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脱离村情,在具体工作中,要真抓实干,不能急功近利,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7篇: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3月17日旅游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会议由曹阳书记主持,曹阳书记和张河清院长在会上强调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公布了活动的整套方案,并宣布成立学习活动领导小组。

一、2009年3月27日,我院设计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方案分三个阶段:

(一)学习调研阶级。时间从2009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安排45天左右。这一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组织开展“三学三落实”活动。(1)学理论。(2)学纲要。(3)学典型。

(二)分析检查阶段。时间从2009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安排45天左右。这一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找准突出问题、完善发展思路,着力做到“四查找四明确”。(1)查找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规划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2)查找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明确防范风险、提高抵御能力的主要举措。(3)查找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推动科学发展的措施规定。(4)查找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转变党员干部作风、维护学院和谐稳定的改进措施。

(三)整改落实阶段。时间从2009年6月中旬至8月上旬,安排55天左右。这一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出成果的重要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重在创新体制机制、重在取得实效的要求,广泛开展“共克时艰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推进“四个争先行动”,即:“三促进一保持”争先行动、解决突出问题争先行动、转变作风争先行动、推动工作落实争先行动。

在此计划的指导下,我院召开了旅游学院学科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开展了我院本部和三水校区学生的一系列交流活动。

二、3月25日我院06级党支部设计了学习科学发展观参观科学中心活动计划,活动目的主要是深入贯彻学习党的*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贯彻教育部门把学习党的*精神作为大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学校党团组织各种活动中的要求;加强党支部内部的交流,提高支部凝聚力,提高党员积极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情,拓展党支部成员的视野。4月1日旅游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共26人)以及兰建军老师和曹阳书记去广东科学中心参观学习。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心得

(一)提高认识,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只有深刻的掌握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坚持科学发展,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第8篇: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在当今社会,新的形势下,我们教师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在素质教育的队伍中不落伍。

一、存在问题:

1、爱岗敬业上做得不够突出。狭隘地认为自身素质还可以,考试考核我都能应付,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

2、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

3、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4、课堂教学语言欠精炼,普通话不标准,随意性较强。

5、由于个性使然,往往不拘小节。说话随口无心,想说就说,有时较情绪化,课堂教学往往受情绪支配。

6、后进生有时态度不冷静,说话有伤学生的自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偶尔对学生小施惩戒,还认为是对学生的关爱。

8、时学生中出现问题,也懒得跟家长联系,总是想,自己能解决个什么样就什么样吧。

9、学生严肃有余,亲和不足。较少关心学生的情绪等心理问题。

二、今后还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一)、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争取坚持每天看半个小时的书报杂志、或电视新闻,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学校教育部门有关学习活动,把时间用在业务钻研上勤劳苦钻,精益求精。

3、加强业务学习,自觉坚持每学期学习两本业务书籍,并且坚持订阅

业务杂志,观看先进的教学片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切实转变观念,增强紧迫感,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二)、走进学生心里,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第9篇: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范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科学发展观适应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形势。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继续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从国际形势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针对这种形势,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紧紧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从国内形势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针对这种形势,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这为我们科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迫切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迫切要求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适应了这些新的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第一,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第三,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合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第四,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坚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回答了“靠谁发展”的问题。所有这些,都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