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规划及其管理范文

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规划及其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规划及其管理

第1篇:城市规划及其管理范文

关键词:主干法 可操作性 法律监督

欧洲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发展背景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体系发轫于欧洲,最先出现在英国。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宣言法阶段和主干法阶段。所有早期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第一部国家级城市规划专门法律 , 都带有明显的宣言性倾向, 并以此作为一个国家统一的城市规划专业法律体系的初步基础。1848年英国诞生了一部《公共卫生法(Public Health Act )》,从此,现代城市建设拉开了法制化发展的序幕。

各国在本国的城市规划宣言法诞生之后 , 都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和修订阶段 , 使城市规划法 的可操作性得到了不断的加强 , 城市规划法的涵盖面得到了不断的补充。城市规划法系的建设从 宣言法阶段进入主干法与辅助法相结合的阶段。 德国在1987 年编制了《

建设法典 》就是主干法阶段的代表。

德国城市法规体系历史沿革

德国在20世纪之前只有一部 《城市公共建设法》 。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规划法。1868年以及1875年,巴登和普鲁士分别颁布了《建筑红线法》,标志着德国城市规划法的诞生。直到1960年颁布的《联邦建设法》,这才是德国的第一部全国性的城市规划法。

1970年后,德国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体系有了重大发展,由于城市建设的兴盛,颁布了众多法律法规,逐渐形成了完备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体系。针对德国城市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的旧城区面临大量拆建,1970年德国颁布了《城市建设促进法 》 ,制订了特殊的规划措施和财政资助等条款。1976年,为适应石油危机造成的城市产业结构变化,保护和更新现有城市结构,颁布了《联邦建设法补充条例》 。1980年代起,德国改变了60、70年代大面积、推平头式的旧城改造,转向小步骤、谨慎的城市更新,这一条例简化了旧区改造的法律程序。

1987年颁布了新的《建设法典》。综合了《联邦建设法》和《城市建设促进法》两者的内容,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新增了新出现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重新利用废弃土地、旧房更新、旧城复兴等方面的内容,这部法律是德国规划管理法规的核心法律。

德国城市规划核心法解读

1987年颁布的《建设法典》确定了德国城市规划法的基本框架。这部法律后来通过多次修改,但是依然保持了主题框架,作为现代德国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和心法存在。德国的整个城市规划法规体系都是建立在这部法律的基础之上。在整个世界规划法规体系当中,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

根据德国城市规划的法律体制,《建设法典》本身并不涉及建筑的具体法律规范,主要从城市规划出发,处理规划和建设项目审批,包括保障并能征购公共建设需要的用地;将公共和私人建设项目纳入城市结构秩序和城市形式秩序设想的框架。

《建设法典》共分一般城市建设法、特殊城市建设法、其他法规和以前法律的过渡和终止规定等四大部分。一般城市建设法以《联邦建设法》为基础,特殊城市建设法以《城市建设促进法》为指导。

一般城市建设法的主要法律手段是制定建设导则和建设规划。 主要对城市这个层次上的建设指导规划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预备性建设指导规划(即土地使用规划),以及约束性建设指导规划(即建设规划)。

特殊城市建设法是针对旧区改造和城市开发的特殊问题而制定的。城市建设中的旧区改造措施、城市建设的开发措施、保护条令和城市建设命令、社会规划对困难者的经济资助、租赁关系、与改善农业结构措施有关的城市建设措施等都属于特殊城市建设法的范畴。

德国城市规划编制流程解析

德国城市规划编制流程和我国的相仿,也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组织、编制和实施。

在规划组织阶段,德国的镇、区肩负着管辖地方权限之内的自治管理以及作为国家派出机构的委托管理两方面的职责。而从事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的机构形式和从属关系几乎是相对独立的。在德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机构形式可以根据各个城市议会和市政管理当局之间不同管理权限进行划分。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问题通过企业化的途径加以解决更快。因此,德国不少镇、区成立或者组建了为城市更新和城市改造服务的市场化公司,以便利用市场的优势。

在规划编制阶段,镇区政府对规划编制的只保留委托权,以及镇、区议会对规划的审议权,特别强调公众参与,分为2个阶段:一是在规划编制之前,邀请有关部门和市民就规划的编制和调整提供建设性意见,二是在规划编制完成后,通过规划展示向市民征集批评意见。

在规划实施阶段,为了保证建设导则的顺利实施,尤其是为了保证建设导则要求的维护全民福利所需要的公共用途的用地,包括道路用地、公共开敞绿地、公共建筑用地的征用,德国制定了强行征购、禁止改建等法律手段。

由于制订具有法律约束作用的规划控制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所有地区的建设发展都需要在共同的建设目标下得以控制和引导,在法律上对不同地区的建设发展采取了不同的法律手段,但是又都将它们纳入统一的规划目标框架之内。

德国城市规划法规的借鉴与总结

德国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国家,法制化程度也很高。从它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值得借鉴的特点,用于指导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律体系建设:

一、对土地使用者的约束力很强。

德国城市规划法除了含有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内容之外,主要还是土地使用的法律,严格规定了土地使用者在自由支配土地财产的同时承担相关的法律义务。

二、规划控制更加细致有效

在德国,由于起法律约束作用的规划是建设规划(类似于修建性详细规划)而不是城市的发展规划,规划的实施能力和法律约束力都要更加细致和便于实施。

三、重视公众参与,并有明确的实施规定

德国的建设法则明确规定,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必须尽早告之市民有关规划的目标、规划方案和影响,以便于及早听取市民的意见进行规划修改。建设指导规划在接受市议会审议时必须向公众公开展示听取意见一个月,这些都一直被严格地执行。

参考文献:

第2篇:城市规划及其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后期管理;实施办法

Pick to: as China's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the city in the planning process, the management and the late primary planning has close contact. Apart from the late to early planning for perfect and the supplement, and, to some extent, decided to the city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In this, in this paper, the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te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do the following discusses.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The later-period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结合着社会发展趋势及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规划,在推动城市发展进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了提高了城市化的发展进度。城市规划后期管理是指相关部门在对城市规划完成后进行的后续管理。城市规划后期管理是整个规划工作的结尾程序,在实施的过程中象征着城市规划的顺利完成,在整个城市规划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此,本文从城市规划后期管理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后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城市规划后期管理的措施等三个方面出发,针对城市规划后期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完善措施,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城市规划后期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其后期管理工作是指在规划工作结束后,成立专门的执法部门来监督实施,避免在规划的过程中存在不符合城市发展的问题,在影响城市发展的同时,还影响了城市的整体规划。而规划的后期管理,则是对前期的肯定与监督管理,以此来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在整个城市规划后期管理中,需要结合着城市的实际发展状况,对前期的规划项目进行适时的调整,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城市规划后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在强烈的效果图和三维动画的视觉冲击下,对我们城市后期发展有强烈的憧憬和期待,但对后期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重要”的误解,规划出台后不考虑实际可行性,甚至在操作过程当中不断修改规划,这样既耗费大量的力人物力财力,在影响城市发展的同时,还直接影响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主要问题如下:

(一)管理人员素质薄弱

在整个城市规划后期管理中,管理人员作为各项制度的执行者与操作者,其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着后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城市规划后期管理中,大量管理人员都是经过部门自行招聘,没有接受到专业的管理培训,导致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管理经验,同时针对一些突发性状况无法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完善,导致后期管理局面混乱,甚至一些管理人员在不具备管理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肆意的管理,甚至出现各种违法乱纪行为,既影响了城市规划管理的实施,又严重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城市规划中,前期的规划管理则依据城市的发展进程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科学、完善的对其进行规划;而后期的规划管理,主要是对前期规划管理的完善,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完整化、系统化。它需要国家法律法规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或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如我国《城乡规划法》的出台虽然有着开拓性的意义,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规划、建设步入一体化的新时代;但是各省市因为实施办法的滞后(如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滞后两年出台)导致了城市规划管理一度陷入混乱的状态。这种制度上的缺失,导致管理人员在城市规划后期管理中,无法顺利的实施管理活动,甚至对一些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的采取措施,在影响城市规划后期管理质量的同时,还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进程。

(三)规划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经济利益的驱使和违法成本低廉等条件冲击下,违法建设问题也日益突出,未批先建,越证建设,侵占道路红线、绿地等肆忌践踏城乡规划的现象愈演愈烈。此外,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违章建筑查处不够、制止不力,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条件的制约,这些都严重扰乱了城市规划管理秩序,也让城市发展的步伐举步维艰。

三.加强城市规划后期管理的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强,加强城市规划后期管理,在提高城市发展水平的同时,还能为其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由此可见,在整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城市规划后期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其加强的相关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整个城市规划后期管理中,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能规范整个后期管理过程,同时还能为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这在我国当前倡导又好又快发展的城市发展总体思路下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其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相关部门结合着城市的实际发展状况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进行制定。其次,在制定整个后期管理制度时,应结合着前期的管理规划,使其在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确保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规划监督管理力度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是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共识。在整个规划后期管理中,其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完善前期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确保规划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形成统一的整体。而根据我国违法建设履禁不止,逾演逾烈的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规划实施的现状,有必要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健全查违控违拆违体系。一是要加强政策导向,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积极制定政策措施,填补政策真空,合理疏导违法行为。二是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相关部门要明确管理职责,完善控违体系,做到严格监控,疏而不漏,从速打击违法行为。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监督,宏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氛围。

(三)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加强对管理人员培训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结合着前期规划管理中的相关事项及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管理认识,端正自己的管理态度,提高综合素质。其次,要加强法制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尤其在国家法制建设日趋完善的形势下,要做到与时俱进,在相关法律颁布实施及不断更新修正的过程中及时更新管理理念。第三,在培训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着其他城市的后期规划管理,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着自身城市的发展状况,将其充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确保城市规划后期管理的顺利实施。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城市规划后期管理,在确保城市规划质量的同时,还能推动城市的发展进程。由此就需要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能够结合着城市的实际发展状况,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城市规划的后期管理,在保障管理质量的同时,还能为城市今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锡平.新时期政府节能管理模式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1) .

[2]张品.我国中小城市建设与管理经营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城市经济,2011,(23) .

[3]吴光玲.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城市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0) .

第3篇:城市规划及其管理范文

【关键词】规划设计;设计招标;限额设计;项目成本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J市的房地产开发量和销售量显著上升,各地的开发商也纷纷前来投资,推动了该市房地产发展的进程。尽管如此,J市仍是房地产开发竞争相对缓和的区域,从房地产开发产品形态分析,存在很多可以创新和改进的空间,产品的功能性仍然不够成熟。为了进一步推动周边房地产升级发展,改善居民的住宿条件A公司正确定位J市城市发展,在一期建设基础上,提出了商业住宅小区二期建设项目。

该商住小区二期工程占地面积6.14亩,建有3栋高层住宅楼,共204户,均为两梯两户连体式,总建筑面积33307.67平方米,主要包括:住宅30925.83平方米、商铺2381.84平方米以及供电、供水、排水、路灯、有线电视、天然气管道配套、室外消防、智能化管理监控系统等工程。

在A公司J市商业住宅小区二期建设项目的整个成本管理中,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几乎可以确定可控成本的90%以上,成为控制开发成本最直接、最重要的阶段[1]。为此,本文将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与该项目实际密切结合,对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揭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策略,以为进一步加强本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提供充分依据。

二、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未引入竞争机制

A公司在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未通过设计招标等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对设计单位进行择优选择,而是选择与一家设计公司进行长期合作。这虽然节约了在项目设计招标、选择设计单位等方面的成本,但却导致设计人员的安全性提高而缺乏创造性和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带来一定的成本和资源浪费。

(2)未引入激励机制,不重视设计的经济性

由于A公司与设计单位商定,设计费用按照所设计方案工程造价的一定比例计算。由于所设计方案的工程造价越高,项目的设计费用也越高,这导致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所受的经济性约束较少,缺乏相应的节约成本的激励,从而不利于项目成本的控制。

(3)限额设计未落到实处

在本项目中,A公司虽然已经实行了限额设计制度,但并未落到实处,这突出表现在其在设计变更方面的管理不足,设计变更不能得到妥善和及时的解决,设计与施工存在严重的脱节,设计变更现象频繁发生,甚至出现拆除重建,导致项目成本增加,由此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另外,由于设计单位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关人员的责、权、利不明晰,相应的经济责任也无从追究,形成实际损失。

此外,A公司与设计单位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设计方案不能及时优化,也未引入工程监理等参与项目设计,因此,最终所选择的设计方案往往不是最优的方案,也由此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设计变更,不利于项目成本控制。

三、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成本管理策略分析

针对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费用,本文特提出如下几点策略建议:

(1)科学选择招标规划设计方案

规划设计方案作为整个商业住宅小区二期项目建设的依据,其在整个项目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这就需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并尽最大可能保持其先进性[2]。对此,A公司需要合理有效地选择规划设计方案,而招标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引入竞争机制,筛选出优秀的设计方案和团队,是比较认可的选择设计方案的方式。A公司对J市商业住宅小区二期建设项目设计方法的选择方式上,应该通过招标的方式,有效选择。

(2)推行限额设计,控制项目总投资

限额设计就是以一定的设计标准和投资预算,控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满足项目所要求的功能的情况下,尽量控制项目成本,以达到成本控制整体上的协调性和统一性[3]。同时,项目的规划设计要注意方案的不断优化和更新,以及及时的造价分析。这样才能做到规划设计方案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项目的市场要求密切联系,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达到对成本的动态监督和控制[4]。为此,A公司J市商业住宅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应选择限额设计,在工程设计阶段,将商业住宅小区的总体目标融入到各个小分项目标,层层分工,各个控制,给工程确定一个合理的成本目标,进而实现后续工程的总体控制。

(3)实行设计总包负责制

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实现现代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在项目规划设计这一关键问题上,实行设计的总包负责制可以有效地实现设计的专业化管理[5]。在A公司J市商业住宅小区二期建设项目与总包单位签订项目设计总包合同后,项目后期建设所需的如弱电施工图设计、装修设计等等就直接由总包单位负责向外发包。通过竞争性的招标完成总包单位的遴选后,由专业的设计单位管理后续设计的分包,就做到了由专业单位管理专业设计,实现设计成效高和成本低的完美结合。

(4)加强图纸的会审工作,有效减少设计变更

设计单位会随着设计的进行将设计图纸交给我项目管理方审核,这时,图纸的审核必须做到及时和认真[6]。A公司J市商业住宅小区二期建设项目负责人需要组织专业部门,认真审核图纸设计,同时密切联系设计目标,考察其中是否存在设计缺陷,如果有缺陷,需要及时进行反馈,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5)加强项目成本的估算与预算

在项目成本估算方面,粗略计算已远远不够,应采用工程量清单法对项目成本进行详细估算,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估算方法,根据工程量或供料清单确定各项目成本,然后加总得到项目总成本[7]。另外,在A公司J市商业住宅小区二期建设项目成本估算中,虽然对项目成本的估算一般会分成多个阶段分别估算以提高估算的精确度,然而成本估算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其的估算永远不会准确。因而在A公司J市商业住宅小区二期建设项目中可以考虑一些风险基金,以预防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

在项目成本预算方面,在A公司J市商业住宅小区二期建设项目成本预算中,该公司不仅需要成本的分配,还需要给出各项工作的进度或时间安排,经常采用的方法是自上而下的项目成本预算目标分解法。该方法就是在给出预算总额后,按照项目各个小工程的进度或成本构成因素自上而下地层层分解[8]。在A公司J市商业住宅小区二期建设项目的成本预算中,可以先按照类型对这些成本进行大类分解,然后再进行时间分解,形成一个个子目标体系,将成本细分到每一个消耗环节,实现成本的底层控制。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A公司J市商业住宅小区二期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成本管理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进一步完善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方法,促进项目实施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从总体上降低项目成本,保障项目目标顺利实现,并为本公司后期项目开发建设成本控制提供依据和参考。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继续快速发展,房地产企业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成本管理的水平,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也会随之进一步深入。在此背景下,A公司更需要不断积累成本管理经验,有效提高后续成本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沈苏华.房地产工程管理与项目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09(11)11-13.

[2]吴少平.现代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32-36.

[3]娄强.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科学之友,2007(5):91-93.

[4]易靖阳.建设项目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07(20):79-80.

[5]尹贻林.建设工程项目价值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00.

[6]吴建军.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D].天津:天津大学,2010.

[7]李健生.目标成本法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经济,2009.

第4篇:城市规划及其管理范文

第二条  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城市规划管理,并应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行政主管部门,并负责监督本规定的实施。

第四条  各项建设工程的选址和用地布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设计任务书报请批准时,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申请划拨或征用建设用地和进行建设须凭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凡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行为均属违法行为,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五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审批制度。

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越权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有权监督和变更。越权审批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无效。

第六条  核发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范围。

(一)市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市属县内的国家、省、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市规划局审批核发;

(二)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市规划局委托开发区规划土地管理机构审批核发;

(三)市属县域内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核发。

本条第(二)、(三)项的建设用地如位于国道、省道两侧边缘以外五十米范围内,规划三十五千伏以上高压线走廊范围、六级以上通航河道、铁路两侧、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地带以及其他指定的规划控制范围内所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须报市规划局审核。

第七条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审批程序。

(一)申请用地的单位持建设项目的计划批准文件及其他有关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用地定点;

(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规划要求核定建设用地具置、界限和面积,明确土地使用性质,提供规划设计要求;

(三)申请用地的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总平面设计,并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四)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发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件应包括:建设用地坐标红线图;建设用地规划总平面设计图和设计要求等。

第八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宅基地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审批程序参照本规定第七条执行。

第九条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自核发之日起,六个月内应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划拨土地,逾期未办理申请手续,该证无效。

第十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审批制度。

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越权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有权监督和变更,越权审批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无效。

第十一条  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范围。

(一)市规划局审批核发下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市区建设工程;

2.市属县范围内的国家、省和市重点建设工程;

3.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委托开发区规划土地管理机构审批核发。

(二)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核发下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用地范围内的建设工程;

2.由市规划局审批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没有明确需到市规划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手续的建设工程。

第十二条  凡位于国道、省道两侧边缘以外五十米范围内,规划三十五千伏以上高压线走廊范围、六级以上通航河道、铁道两侧、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地带及其他指定的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核发,须报市规划局审核。

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程序。

(一)建设单位、个人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权属证书、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建设项目计划批准等有关文件,有关地形图以及书面申请;

(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要求或建筑设计要求;

(三)建设单位、个人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送审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方案;

(四)建设单位、个人按审定的建筑设计方案和初步设计批准文件、建设工程的有关批准文件以及施工设计图纸办理报建手续;

(五)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报建后,经实地放线、验线、收缴竣工档案资料保证金和其他有关费用后,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附件包括:建筑工程报建审核书或基础设施报建审核书;经批准有关的施工设计图纸;放线验线验收测量记录册及有关文件等。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和个人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缴交工本费。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市规划局统一印制。

第5篇:城市规划及其管理范文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 低碳城市规划

相关研究

1.低碳城市概念由来

低碳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发展领域。英国政府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日本于2007年开始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能源消耗和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和集中地。因此,城市应该成为低碳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人类验证“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理论,实现低碳发展的首要区域。国际社会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Low Carbon City)的概念。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融合,既强调低碳生产又强调低碳消费;既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经济发展,也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社会发展。因此,低碳城市可定义为:城市经济以低碳经济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城市规划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城市。

2.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也是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1]城市规划有着强烈的公共政策属性,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长期的结构性作用。城市的物质环境一旦建立起来就很难改变,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技术革新可以减少在生产、生活与消费领域的能源消耗与CO2的排放,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改变由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所带来的交通出行及其相应的能耗与排放,一旦城市规划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得以确立,则对其引起的交通出行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尤为重要。

低碳城市规划探索

1.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目前,有关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方伟坚(Fong,2007)等认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结构存在着一定关系,提倡紧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2];格莱泽和卡恩(Glaeser Kahn,2008)研究了碳排放量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认为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和约束越严格,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水平越低。例如高密度中心区的人均碳排放量要比低密度郊区的少[3];克劳福德和弗伦奇(Crawford, French,2008)探讨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是转变规划管理人员和规划师的观念,在空间规划中重视低碳城市理念和加强低碳技术的运用。[4]张泉、叶兴平和陈国伟(2010)提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5]董琦,甄峰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保障,重点从城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和产业规划三方面阐述建设低碳城市对于城市规划政策的引导要求。[6]同济大学的潘海啸等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探索了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3个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在区域层面提出以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倡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实现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在详细规划层面主要以居住区规划为例,建议限定居住小区规模,避免大街区空间,来促进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7]

2.低碳城市规划研究

张兵先生认为“城市规划是一种服务于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长远目标,提供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并借助合法权威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及其变化的控制,来调整和解决城市发展复杂背景中的特定问题的职业的社会活动过程,是城市管理的一种形式”。[8]

低碳城市规划的实现主要在于低碳理念深入到传统城市规划,同时低碳城市规划应该是低碳理念和城市规划理论的融合,是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实现低碳城市发展。低碳城市规划主要通过控制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土地使用变化及其空间发展政策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施加某些影响。

低碳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的关系

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三者的建设理念和核心内涵密切相关。首先,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其次,三个概念存在着差异性,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构建城市。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的理论构建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则和低碳经济理论的融合,也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

总之,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和低碳生态城市都是寻求城市和谐发展过程中的理念,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道路上的思想结晶。

2.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

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完善相关的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低碳经济、低碳城市是理念,只有将其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才能体现低碳城市规划的作用,也是低碳城市历年进程中第一环节。低碳理念融入现有的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设置低碳目标、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城市总体布局、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布局、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相关工程规划建设中。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理念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是现有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不断完善的体现,也是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所应具备的与时俱进的特点。

第6篇:城市规划及其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乡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研究

在当前城乡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与管理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关系着整个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目的及其重要性分析

(1)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主要目的

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建设现状、发展趋势的分析与研究,全面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框架和城市交通网络。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对生态地带、产业经济发展空间以及社区和公共服务区域的设施等,进行优化整合与布局,并在此基础上划定城市规划范围及其发展方向,从而为城市的次区域规划活动编制、审批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从实践来看,当前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促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项活动之载体,社会经济的规模、结构以及发展水平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对城市的发展要求也有所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是城乡建设过程中的发展动力,而且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第二,可确保城市发展与当前的城市社会发展相适应。建设城乡建设过程中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终极目的在于为人民服务,而城市社会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不同人群的利益,它可以有效适应当前城市社会变迁之趋势,能够有效满足不同社会人群的客观需求,在平衡不同利益群体切实利益的基础上,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第三,可保证城市功能的优化,并始终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尤其是空间上的拓展要求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相适应,建筑结构的数量增加应当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良性扩容有机联系在一起,而且城市财富积累应当与城市社会的人文要求相一致。上述城市发展要求,都要通过城市规划与管理来实现,这也是该项活动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2、当前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虽然当前城乡建设过程中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规划缺乏执行力,指导思想理念有待进一步创新。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思路不晰等现象,同时也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执行方案和指导体系。城市规划与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规划中缺乏有效的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完全没有品牌、形象意识,同时也没有商业意识;对布局规划中的相关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实践中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合理现象;城市规划中的建筑外观缺乏特色,多采用单一的样式或格调。

其次,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起步较晚,而且思路等各都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从实践来看,当前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类似于老牛拉破车式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承载能力急剧下降。当前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水平赶不上社会发展的进度,城市建设需要很多的资金支持,而多数城市的资金投入渠道相对比较单一,加之资金匮乏,因此很难真正地落实到位。

最后,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程度比较低,没有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规划与管理机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市民的积极参与,每一个公民若都能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则城市繁荣将指日可待。城市规划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坚持的思想方针政策,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若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及具体人员的目光比较短浅,则可能会造成城市建设相对落后,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

3、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城乡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和管理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规划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加强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正确认知。加强城乡建设过程中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应当全面了解当前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想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全面了解该城市的实际情况,其次包括城市发展历史、地理条件以及人文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应当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了解我国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城市规划管理,实际上是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非简单的建筑结构建造,实践中若想真正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最重要的就是适应当前城市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利益追求模式,为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打下非常的坚实的基础。

(2)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编制。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手段,编制城市规划方案,并在城乡之间加强科学合理的设计。首先应当转变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理念,传统的城市规划工作均是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基础,而这一想法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之需求。其次,应当从城市规划编制开始,多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实施之前,还要认真听取权威人士的说明,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思考,以保证城市规划管理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同时健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防止纰漏与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乡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要求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以保证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实践中,若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则可能导致施工材料选择的失误以及施工流程的混乱或错误,因此在城市规划管理方案中,应当严格管理机制。

结语

城乡建设中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具有工任务重、工作量大等特点,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各部门之间的有机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丹.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版,2012(11).

[2]覃凤关.分析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加强城市规划及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03),

[3]胡博华.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现状及问题对策分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版,2012(15)

[4]曾明颖鲜青松.浅议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城市生态问题[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

[5]姜政.城市规划与管理浅论[J].建筑管理和质量,2011(2).

第7篇:城市规划及其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管理方法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管理指的是某个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设计蓝图,是研究城市的发展、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内的各项建设工作的重要措施。要想建设好一个城市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法就尤为重要。然而,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的问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紧迫任务。

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

所谓的城市规划管理,就是要通过有效实施手段,按照城市的规划计划,依法安排城市中的各项建设用地和各项建设活动,并把城市规划都落实在城市土地上。依据国家和各级政府所颁布的城市规则法规及其具体的规定,采用行政的、社会的、经济的、法制的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对城市的各项建设用地以及建设活动进行统一的安排和控制,最终达到引导和调节城市的各项建设事业的有计划、有秩序和有步骤地协调发展。城市规划管理可以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

城市规划管理的三个方面

城市规划管理包括城市规划的编制管理、城市规划的审批管理和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几个方面。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主要包括组织城市规划的编制,同时征求并综合协调各方面的意见,对规划成果的质量进行把关、申报以及管理。城市规划的审批管理要对城市规划的文件实行分级的审批制度和手续。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包括建设所用地的规划管理、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以及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和管理等几个方面。

3. 城市规划管理的意义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应该是格局合理而富有特色的,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如果想把一个城市建设好、管理好,必须先要做好城市的规划,并以此为依据来建设和管理城市。良好的城市规划是综合发挥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以及综合发挥其各种效益时所遵循的依据。此外,城市的规划管理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城市规划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 城市规划管理秩序混乱

近年来我国逐渐掀起城市规划管理的热潮,但是城市规划建设中依然存在盲目、无序的现象。城市规划的时间逐渐缩短,城乡规划的体制分割脱节,城郊结合部的建设管理也较为混乱;由于管理混乱,很多城市严重破坏了历史建筑和城市风貌,也有部分城市由于规划建设不善,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坏。有些城市的规划管理监督约束机构不够健全,导致违法建筑出现的现象剧增,城市环境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2. 缺乏规划管理的实施手段

城市的规划管理管理工作是社会多元主体追求城市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形成的共识。按照我国国务院的规定,分区规划等详细规划应由政府进行审批,规划实施管理依据的不充分,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部分政府部门由于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城市的规划管理在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出现有些城市的规划依法审批管理不够到位,城市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健全不到位等现象。

3. 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很多城市由于缺乏规划管理人员,或者存在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到位等现象,导致部分的城市存在规划管理的执法力量不足,而处罚标准偏轻的现象的出现,同时也容易出现规划执法水平与城市规划的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城市规划专业管理人才亟待引进和提高。

三、城市规划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

1. 建立合理的法制体系,确保城市规划的进程

随着我国行政法制化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制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强。要建立健全一套适合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制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措施。法制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为政府的行政管理提供一定的便利,也可以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保护的力度。

坚持城市规划管理原则,建立科学的审批制度

城市规划管理具有一定的原则,坚持要做到合理布局和特色的鲜明,更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市场效益等多个方面来制定和实施,通盘考虑,综合的协调。规划中既要考虑城市的总体布局,同时也要考虑到城市某个区域的布局情况。在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建立科学的审批制度、公示制度等,来保证规划制定的合理性。同时,也要让群众更多的了解和监督规划的实施,减少规划实施时的可能出现的问题。

3. 采用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保证规划管理的循序渐进

无论哪个城市,在进行规划的过程管理中,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逐步的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城市发展的规划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科学合理的确定城市的各项建设指标,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在综合调研和深入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确定,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城市建设中,要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以及城市的布局结构,从而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

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在城市的规划管理中,要时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这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基本原则。要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的建设,加强城市的绿化建设及环境、卫生的建设,防止污染公害,同时保卫好城市的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等,保护城市的地方特色。不可过于片面的追求经济的效益,却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

此外,城市的规划管理也要注意信息的公开度和群众参与的程序,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能充分听取有关公众利益主体的呼声。

参考文献:

[1] 马建华.浅谈如何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J].才智.2012,26.

[2] 孙云飞.城市规划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第8篇:城市规划及其管理范文

关键词:GIS技术;城市规划;应用

1 前言

在国外,GIS技术和城市规划相互结合的研究较为成熟和系统,其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信息管理和分析工具。首先,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规划最先使用GIS技术,并且英国作为较早应用数字城市技术进行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的国家之一,已经初步建立了符合英国国情的国家层面的数字城市管理体系。根据不同区域和部门的需求,英国的数字城市管理体系形成了基于不同需求层面的各种信息管理框架[1]。在90年代中-20世纪末,美国地方政府城市规划、管理业务中的GIS基本普及物流、商业服务、医疗卫生、社会治安、防灾救灾也纷纷成为典型应用行业[2]。随着全球地理信息的快速发展,在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GIS技术已经应用到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中,到目前GI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地震灾害、医疗卫生、经济建设以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等方面,一些部门已经将它作为分析、决策、模拟甚至预测的工具,成为协助政府科学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虽然GIS技术自身已相当实用,但是它在国内规划行业中的应用还不够普及,需要GIS技术更深层次的应用。

2 GIS技术与城市规划

2.1 GIS技术适应现代城市规划的需求

随着观念的转变,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领域对规划与管理信息的处理有了新要求。传统城市规划工作基本是运用CAD软件技术辅助工作。CAD是通过点、线、面将矢量数据存储,但属性数据很少,没有空间数据库,不方便属性查询、浏览及使用只能作绘图软件。相对于CAD,GIS技术能把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了原来城市规划纯图形、纯文字的缺陷,满足用户对空间信息、图形、空间分析功能、可视化表达等的更高规划需求。

2.2 GIS 技术有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方便性

做城市规划设计时,需要计算规划地块的开发强度、建筑密度、建筑面积、绿化率、人口密度、容积率等规划指标。GIS以数据库技术为支持首先保证海量数据的分类存储。其次,GIS能科学地管理和综合地分析具有空间特征的数据,保证数据现势性和准确性,科学、准确地反映城市的现状与发展。同时,GIS 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生成各种规划用图、表格和报告,利用数据库管理数据,可以动态的更新、增补。更重要的是方便技术人员进行二次开发。另外,近些年内,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与卫星遥感技术相互结合应用,大大增加了数据的信息含量,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另外,基础数据在连续更新的条件下可以长期持续使用,保证城市管理者可以直接拥有使用最新数据,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 GIS在规划中的应用

3.1 GIS在信息采集及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

从城市规划的内容不难看出,城市规划首先要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包括城市的基础地形图数据、规划控制性数据,也有规划的现状数据和城市的属性数据等。GlS在这一环节与遥感相结合,可高效地完成影像的定位和地图校准工作,实现区域精确定位、有利于快速、高效的采集信息,如:可利用遥感影像在GIS软件中将其土地分类、专题特征的提取和面积测算等,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的基本情况进而形成城市规划现状的基础数据。

城市规划是以城市现状作为其设计与管理的基础,就城市管理本身而言,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进行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城市规划数据库,动态地存储和管理城市空间信息及各种规划专题信息等基础数据,为城市规划提供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在城市规划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城市规划的空间分析模型,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化与智能化。GlS在这一环节的重要作用既是运用GIS技术将大量的基础信息和专业信息进行数据建库建设,实现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一体化管理与可视化表现,提供方便的信息查询和统计工具。

3.2 GIS在模拟预测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的研究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在这一环节,采用数学模型对城市综合环境及发展进行预测, 为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如区域城镇发展趋势和城市化水平预测城市用地和人口预测等,一般是利用回归分析、因素叠置分析的模式进行。先通过回归方程进行数据预测,然后利用GIS的空间叠置分析功能、缓冲区分析、拓扑分析等将所有的要素预测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相对合理的预测结果,关键在于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其与GIS的结合。同时可通过GIS相关功能模块的基础上,通过GIS的二次开发实现城市环境演变动态模拟与预测。

3.3 GIS在分析决策支持中的应用

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的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及其以后的规划工作等决策问题,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这一环节,GIS在市政工程选址、布局等方面均有运用。如GIS在公共设施选址中的具体应用,利用GIS协助大型超市的选址工作,首先利用GIS对人口密度、出行分布、公交路线周围环境等进行数据建库, 其次对现状路网密度、出行距离和时间、交通可达性、公交服务半径进行合理性评价, 结合专业软件进行城市交通的规划预测、出行分布和流量分配决定选择超市的开设地点[3]。

3.4 GIS在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GIS和日常管理几乎是形影不离。在管理初期可以将所有信息录入数据库,建立城市环境数据信息数据库,可以实现对GIS数据管理、质量检验、查询、显示、统计、数据更新等方面功能;与影像相结合实现环境信息的叠加,实现对环境信息及时掌握,实现城市环境信息的统一管理,通过数据库及监测技术掌控环境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尤其在城市建设用地审批阶段,可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使审批人员可以很快地统计出所圈地块的面积及有关属性信息,了解周围的环境、工程布局、占用土地情况等等为规划管理提供高效服务。目前GIS结合遥感影像已经应用于执法监察工作中,利用遥感卫星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重点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区域,结合现场勘察资料,可以较为客观、科学的进行执法。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电子地图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电子地图的方便组合、移动、缩放、携带、传送、编辑修改等特点更适合各行各业的需求,因此电子地图已经成为规划、土地、交通、水利等行业首选的工具。城市规划本身也包含的多种图,如现状图、区位图、规划图、评价图等。传统的线划地图不仅建立周期长,更新困难,而且比较抽象,已经从原始信息中筛去了很多环境成分。因此,利用GIS的专题制图功能,可将城市变化过程用直观的图件形式予以显示、制作更新。

4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国内传统规划方式的约束。目前,在城市规划的实际工作领域,仍以传统的规划为主,对背景分析、趋势预测、论证、影响评价的要求不高,在规划编制的工作与成果中体现得并不多。

4.2 城市规划本身性质的限制。城市规划本身包含了社会和物质两方面因素的内容,有些问题存在着主观性、随机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政治体制下,人们规划的重点仍是解决形态、布局的问题, 方案的选择、政策的制定主观影响因素强。同时,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过程是不固定的,很多工作的内容不规范。而GIS的运行需要一个固定和绝对的环境,这也对GIS的应用提出了挑战使GIS处理比较困难。因此,城市规划的特性决定了GIS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局限。

4.3 人才问题是重要的制约因素。计算机技术引人到城市规划行业,往往是从非规划专业人员开始的,有些人从习惯的角度进行规划,往往懂计算机的不懂规划、懂规划的不懂计算机,这些都对GIS的应用带来很大影响。

4.4 GIS的应用软件的通用性,GIS的软件有多重,在规划人员做规划时往往发生今年用一套软件明年用另一套软件导致本来就不懂计算机的规划人员应用难度很大、并且数据的类型不统一甚至数据在相互转换间容易丢失内容等,建议各类规划或者数据尽量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

4.5 数据利用率较低。各类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使数据不能在不同的部门、机构、组织、集团之间共享交换使用,降低了数据的利用率,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平均费用,从而提高了社会的总费用。

5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GIS 技术几乎应用到城市规划的每一环节中,明显的提高了城市规划的准确性、方便了城市规划、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要加大GIS在城市规划及各行业的应用,充分发挥其高效、便利、科学持续的巨大潜力,使之成为推动城市规划、管理、发展的新动力,使城市规划更加满足现代化城市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甲全,袁超,张国琴.国外数字城市建设应用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数字城市专题,2011,02:P32-P35.

[2]宋小冬,钮心毅.城市规划中GIS应用历程与趋势[J].规划研究.2011.10(34卷):P23-P29.

[3]韩笋生,彭震.GIS在国外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国外城市规划.2011.11.

[4]乔相飞,周宏伟,刘文新.城市规划中的GIS应用分析[J].测绘工程.2005年12月(14):P69-P70.

[5]赵景伟,顾凤霞,吕京庆.城市规划制图中的GIS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02(35):P211-P214.

第9篇:城市规划及其管理范文

关键词:测绘 城市规划 规划建设

测绘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核心,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大小、形状、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采集、测定、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测绘工作对城市规划的基础,也是城市各项建设的先行,城市规划离不开测绘工作,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测绘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系

测绘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了城市规划建设,测绘工程在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城市规划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三个阶段的顺利实现。城市规划管理是组织编制和审批城市规划,并依法对城市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的安排实施控制、引导和监督的行政管理活动。然而测绘工程为规划管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信息服务和科学依据,其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实现,是现代城市规划管理中重要的工作。

1、城市的总体规划离不开测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飞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总体规划也越来越重要。城市总体规划是指依据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现状特征对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部署,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进行确定,合理利用城市占地面积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一系列的城市的具体状况进行具体安排的一种行为。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规划的第一个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都需要测绘工作成果作为参考。离开了测绘成果,城市的总体规划就少了设计的依据,严重制约了城市总体规划的质量。

2、城市具体规划离不开测绘

城市的具体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体现和深化过程,分为城市的控制性具体规划或修建性具体规划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城市的具体规划主要有以下最终成果:规划地段现状图、详细规划总平面图、各项工程设施的综合图等。这些成果要求在其中绘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管线工程等,有些还要求在其中标明路界线、断面,宽度、坡度、曲线半径、交叉点、转折点的坐标和标高、地形的竖向设计处理以及各项工程的坐标、标高、坡度、管径或截面大小等。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成果的出炉离不开测绘工作,而且它们是城市基础测绘成果最主要的基础资料。

3、城市规划的落实与管理离不开测绘

城市的规划设计好以后,要真正落实需要测绘工作作为保障。城市规划设计的成果只是画在图纸上的成果,要想真落实到真正的城市规划设计中,需要测绘工作作为实施的重要手段确保其准确完成。在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测绘工作关系到规划成果的精确性,城市建设的所界定的实际位置是靠测绘工作中的防线测量来确定的。放线测量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和建设,关系到土地使用权限、撤迁工作的安排等与城市规划信誉和居民及开发商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它是城市规划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城市规划落实阶段以外,城市规划管理阶段也需要测绘,工程竣工后需要测绘来了解城市的各项建筑工程的完成情况、建筑工程的面积或某些规格有没有符合规定等。

二、如何发挥测绘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测绘机构建筑

国家很早就已经认识到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于1989年相继发出了《关于加强城市勘测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城市勘察测绘工作的通知》。这些文件的制定和颁布,旨在促进城市测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推动了城市勘测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具备勘察、测量及其必要的基础资料。城市勘测成果缺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也影响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为此,城市规划的主管部门要抓好城市工作,还要抓好城市的勘测工作。最主要的是,主管部门应该严格依据《城市规划法》、《测绘法》等相关测绘的法规建立健全城市的测绘管理机构,开展切实有效的城市测绘管理工作,并加强测绘市场的保护和管理,维护国家和用户的合法利益。

2、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测绘市场管理

当今社会的城市测绘工作社会地位不是很高,而且很多人对城市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此专业可有可无。为了提高测绘工作的社会地位,发挥好测绘工程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城市规划法》、《测绘法》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测绘管理机制。

目前,由于测绘管理工作与城市建设需要的不协调性,测绘市场机制不够健全,某些非法测绘单位或个人从事测绘工作,有些地形图利用假坐标或高程等导致了测绘市场一片混乱。由于有些地形图中的比例尺、坐标、高程系统不统一,无证测绘等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测绘市场的正常运行,也影响了城市规划设计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严格控制无证施测,加强城市测绘市场管理,对于从事城市测绘的人员都应该具备测绘资格和遵守城市测量规范,严禁任何无证单位及个人在城市从事测绘工作,严格经过注册登记严格审查等环节发放城市测绘资格证书,做到统一坐标系统、统一高程系统、统一图幅分幅编号、统一技术要求、统一资料管理。

3、加强成果监督,加强质量管理

测绘成果和质量是保障实施城市规划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发挥测绘工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城市勘测主管部门要加强成果和质量的全面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既加强了城市测绘工作的领导,又积极整顿了测绘市场。城市勘测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达标检查验收,使得城市勘测单位以质量求生存和发展,推动了勘测单位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城市测绘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行,是城市规划各项工作的保障,其质量的好坏直观关系到城市规划的各项工程和项目和进程和成效。因此,这就要求测绘工作人员应该对测绘成果负责,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坚持高质量的作风。城市勘测单位在进行城市工程测量时,应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具体要求和条件进行,认真进行实地放线,决不能有半点差错,保证城市规划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当然,测绘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城市规划能否正确实施,需要靠勘测单位的严格把关,也需要城市测绘主管部门的严格成果审验。

4、重视工程竣工测量,保障城市建设质量

由于某些原因,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测绘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很难保障质量,因此影响了有效的城市管理的效果。为此,我们要重视工程竣工测量,保障城市建设的最终质量。尽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采用新的测量手段,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施工各项技术要求实地放线,但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问题或是仪器设备的问题等在施工中很难保证其质量过关,这时的工程竣工测量尤为重要。此外,进行工程竣工测量,将实际测量的成果反映给城市管理部门,成为了城市规划管理的必要依据,因而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结语

总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测绘工作与城市城市规划建设密不可分。只有充分发挥好测绘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切实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等问题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不断发展的测绘技术,提高测绘成果质量,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陈学业, 彭子凤. 对数字城市测绘模式的几点思考[J]. 测绘通报, 2011,(03)

[2] 李国柱. 数字城市背景下城市测绘发展研究[J]. 科技资讯, 2008,(35)

[3] 杜剑光. 城市测绘与数字城市研究[J]. 科技资讯,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