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教学的利弊范文

传统教学的利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教学的利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教学的利弊

第1篇:传统教学的利弊范文

论文摘要:网络自主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课题,将网络自主学习运用到翻译课程教学中,使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学习理论探索新的学习方式,符合当前翻译教学发展趋势,但应注意传统翻译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利弊,更好地整合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界关注、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它的普及推动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全面建设。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可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作为教育的第四大革命,基于计算机的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条件。

一、网络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概念是由Henri Holec(1981)正式提出的。9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自主学习源于人本主义,并随着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兴起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新教学理念,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也是目前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学者Little(1991)、Benson&Voller(1997)、Cotterall&Crabe(1999)等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我国对此也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终身学习能力,不仅使他们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步入信息时代,网络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网络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形式多样,为学习活动创建了一个超级信息平台。使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主权与决策权,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这对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积极的影响。提倡网络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主动接受和探究学习;强调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在网络自主学习与合作过程当中的互动: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对知识的全面把握,注重个人的整体发展,构建个体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网络自主学习与翻译教学

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知识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带来的革新是全面的,它的应用对实践创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源泉:用网络教育促进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是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目标。

将网络自主学习运用到翻译课程教学中来,使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学习理论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完全符合当前翻译教学发展趋势:网络自主学习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扩大课程资源范围与资源共享,同时带来学生方式的革命:网络自主学习有利于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发挥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习者运用各种资源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评价过程,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和方法。

早在本世纪初,学者们就呼吁翻译教学要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实现翻译教育的信息化,以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人们对多媒体教室网络、计算机辅助技术、语料库等在翻译教学的应用做了有益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翻译课程中广泛采用成为翻译课程的发展趋势之一。翻译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电脑与网络已成为现代译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手段。网络信息资源为翻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借助这种资源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翻译困难,从而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网络已成为译者不可或缺的帮手。

然而我国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通过学与教方式变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还不够,尤其是翻译教学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见。要改变目前翻译教学的落后现状,就应在这一方面进行大力研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优化教学资源、优化发展学生综合翻译能力、有效指导翻译自主学习,即通过网络及网络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学生充分利用与有效应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三、传统翻译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的利弊

(一)传统翻译课堂教学利弊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之所以仍有许多学生愿意花钱去上新东方学校而不是在家里自主学习,之所以还有学生去参加英语培训班学习,就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情感因素的影响,Kmshen认为各种情感因素,如缺乏动机,自尊心不强、焦虑等会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心理障碍,从而阻碍学习,教师可以鼓励缺乏自信的学生并使其进步,可以对学生进行理想注意交易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并将授课与育人相结合等等,这些面对面的师生互动以及课堂教学的人情味和人性化因素是机器所不具备的。 转贴于

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翻译理论与技巧知识,给学生构建翻译体系的宏观构架,让学生了解翻译体系的脉络与相关实践知识,师生之间可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在教学中能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一定问题,但课堂课程的教授难以因材施教,学生实践、运用机会少,纯理论的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利弊

翻译课堂教学由于课时少,实践机会少等诸多不利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将成为提高翻译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的研究成为翻译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主要是为了顺应翻译学科发展的实际,顺应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顺应学生对提高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的现实需求,在翻译教学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一种能支撑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网络辅助翻译课程集成了大量的翻译教学资源和设计了较丰富的翻译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自主开展翻译学习,实现因材施教。网络为学生提供海量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记忆功能,避免重复的翻译工作,并通过网络的平行文本进行比照,弥补了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不足的缺陷,降低了汉译英的难度,消除了学生惯有的为难情绪,增加译文的地道性;还可利用网络信息,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在传统的翻译练习模式下,很多学生是为老师作翻译,不认真阅读原文、译文粗制滥造,马虎了事:在网络学习下的翻译练习,练习译文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网络上,扩大了读者群,学生潜意识中有把练习做得更好的冲动,因此,质量意识逐步地得到了提高。

但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处在虚拟的世界中,学生易出现焦躁、迷茫与失落等情绪,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不能持之以恒地参加网上学习交流活动,在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得不到帮助和指导,缺乏人际交流,学习者难以进行错误分析,也不利于教书育人。

网络自主学习的培养在中国传统说教式教学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主流环境中,是一个挑战。对学生而言,网络学习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途径,但同时又没了依靠。少了竞争,这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是一个考验,同时也对翻译教师提出了考验。

第2篇:传统教学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内科护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49-01

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缺乏对疾病的初步认识,从而感觉非常枯燥,没有积极性,提不起兴趣。老师教得很辛苦,但学生掌握的知识却很少。为提高教学效果,我校对2011级的大专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研究,以观察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取本校2011级大专护理专业学生4个班级,每班62人。4个班的学生在平时成绩、性别、年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4个班级中2个对照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法,另2个实验班级采用案例教学法。任课老师为两人,每人分教一个实验班级和一个对照班级,故排除了老师因素对实验的影响。4个班均采用相同的教学进度和课时,期末考试采用相同的试卷。

1.3统计学处理

结果分析采用SPSS16.0作统计学处理。

2.结果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表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 ±s)

注:P

3.讨论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鄄based teaching),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的角色。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式的教学,案例都是来自于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效果很好。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世纪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Carnegie Task Force)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A Nation Prepared:Teachers for the 2lst Century)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国内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19世纪90年代之后[1]。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单方面的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收,死记硬背。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学得枯燥、乏味,完全为了应付考试,知识掌握的不牢。而采用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重视双向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师生的融洽度。老师在一边指导,并系统地分析和讲解,还可随时解答分析中提出的问题。学生学得灵活,对知识领悟得透彻,记忆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有显著差别,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医学案例教学法能让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已经在以“准医生”的角色参与“实际的”病案讨论,他们的言行不仅是在学习,也是在模拟诊疗,他们的成功与失误不仅是简单的对错,而且是与误诊误治相关联,这有利于将医学生的事业责任心融入到早期的医学教育中[2]。

当然,在案例教学中,也有一些学生习惯了传统的讲授法,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病例分析中来,但随着这种教学方法的逐渐开展。同学们的参与度及积极性均大大提高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各个疾病的特点,有选择性的开展案例教学,应考虑到教学课时数及进度的影响,合理安排。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多安排一些案例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沈丽达,谢琳,李杨等.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114-115.

[2]赖亚曼,蒋学武.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比较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424-425.

第3篇:传统教学的利弊范文

一、现行高校武术公体课的弊端

(一)内容单调、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动作难度较大与现代体育课教学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客观要求不符,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现行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内容基本上以五步拳、初级长拳三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主。可是这些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教学的需要。

(二)内容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掌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现行的武术教材中,以初级长拳三路为例,一个套路共有三十六个动作之多,除简单的比划动作之外,学生要做到“拳如流星”,“跟随手动”,“目随势注”等特点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导致大多数学生模仿动作难看不舒展等也是造成学生不喜欢武术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加上大学的课时较短,一般按排一周一次课,总学时为一个学期。学生每上完一周课后,在也不进行练习,等下周再来上课时前面的内容有忘了,既不利于教学又耽搁时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培养不了学生课外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三)考评制度不合理,学生自我锻炼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民办高校武术课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判多为学期末的“技术考试”的形式为主,造成学生只是片面模仿技术动作的,而真正的自我锻炼意识较淡薄。

(四)学生第一次接触武术项目的盲目性。

对于大部分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对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清楚武术所包含的项目及其特点,在一次调查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以前接触过武术的项目,而另外一部分听过,见过,但自己从没有参加过。特别是我国的一些贫困的地区,条件的不足导致大多数人只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些武术的比赛,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传统武术内容进入高校武术课教学的有利因素分析

(一)武术的健身功效。

习可健身。武术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都有所提高。实践证明习武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

(二)武术具有极高的观赏性,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观之可悦目。无论是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能培养习武者坚持不懈,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勇敢无畏,坚韧不屈,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意志品德。

(三)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它独特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健身性等。而高校把武术作为教学内容,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发展,所以我国应大量在各中小学及大学普及和推广武术运动。现在,我国以河南为首的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相继都开展了规模大小不同的武术学校。它能为民间一些喜欢民族武术的人提供一定的条件,也为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供又一个平台。

(四)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向世界的推广。

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每年都吸引来至于不同国家的专家,留学生慕名来我国各大高校学习中国武术。故在普通高校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武术的教学,使他们通过对传统武术技能的学习和演练,能更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

三、建议

(一)加强教师在传统武术方面的业务培训。

在我校的武术教学中,相当部分任课教师是非武术专业,教师本身对传统武术的理论和技能理解的不够深刻,这样会导致在课堂中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掌握地方传统拳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把学生吸引到我们的课堂上来。

(二)丰富教学方法,加长学习的时间。

我们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观摩课等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动作表象,激发对武术的兴趣,再次我们可以延长教学的时间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国家应加大投入。

我国现有的武术学校虽然为数不少,但做为我国传统优秀体育项目,我国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鼓励武术界的人士多开办一些这样的学校,多开展一些比赛。

(四)普及传统项目(武术)的教学。

武术做为传统项目我国应加大这方面的投资,使每个中国人都了解此项目,从我们的小学教育人手,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最基本的武术动作,把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正的落到实处。多开展公益性的活动,让每位公民都能参加到这种活动中来,真正做到强身健体,增强民族团结的效果。

第4篇:传统教学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 静脉穿刺;留置针;磁极化生物平衡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b)-025-02

磁极化血液平衡治疗是近几年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1]。该治疗方法需建立畅通的血管通路。本文对输血器静脉穿刺与留置针静脉穿刺血液通路的建立方式进行观察比较,了解何者为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2007年9月~2008年10月,我院因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硬化、脑萎缩、脑梗死、脑供血不足等原因需进行磁极化血液平衡治疗的患者53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5例,年龄38~82岁,患者随机分为输血器静脉穿刺组25例;留置针静脉穿刺组28例。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输血器静脉穿刺组选用16 G输血器(U型);留置针静脉穿刺组选用瑞典BD公司20 GA留置针。

1.2.2常用穿刺部位两组均为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由血疗室专业护士建立静脉通道。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种穿刺方法局部血肿情况比较

留置针静脉穿刺组局部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输血器静脉穿刺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表1 两种穿刺方法局部血肿情况比较[n(%)]

χ2=5.05,两组局部血肿发生率比较,P

2.2 两种穿刺方法术中再穿情况比较

留置针静脉穿刺组术中再穿明显低于输血器静脉穿刺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磁极化血液平衡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病等危险因素的治疗方法。该方法明显地提高了血液的携氧、解聚、抗凝及机体抗感染能力[1-2]。该治疗过程中输血器静脉穿刺及留置针静脉穿刺两种不同血液通路均可引起局部血肿,在解决术中再穿方面两种方法均有其特点,但从本组研究发现留置针静脉穿刺明显优于静脉穿刺。

3.1 穿刺部位血肿

局部血肿是输血器静脉穿刺常见并发症,由于静脉穿刺部位在肘关节出,活动度大,16 G针头较粗等原因,出现局部血肿较留置针静脉穿刺多,但穿刺一次成功,避免在一处反复穿刺,拔针后一般不会伴有感染和血肿,关键是止血,要注意压住2点,皮肤进针点和血管穿刺入点。按压时间15 min,嘱患者卧床15~20 min方可起床,起床时尽量避免身体重力落于穿刺侧手臂上。同时,嘱患者在24 h内不要清洗穿刺处,以免引起感染,要特别注意保护血管,以便为下次治疗做好准备。

3.2 术中再穿

术中再穿为出现血管阻塞、穿刺血管破裂、针头滑出血管等原因需重新建立血管通路者。输血器静脉穿刺术中再穿例数较高的可能原因是:①患者在治疗期间,因多次在肘正中静脉穿刺对血管壁损伤大。②输血器静脉穿刺16 G针较粗,穿刺过程中因是盲穿,有出现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或针尖刺破部分血管壁的可能,而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后,可将软管顺血管稍往前方推进保证软针完全进入血管。且针头近心端圆钝光滑,不会因患者改变而刺破血管造成渗液,可减少静脉炎和液体外渗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患者静脉。而且静脉留置针使用透明贴膜固定易观察穿刺发现异常可及时处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3]。③输血器静脉穿刺16 G是钢针,穿刺部位在大关节处,患者治疗中咳嗽,大小便均有可能使针头刺破血管壁,引起血管破裂,而留置针静脉穿刺避免了这一缺点[4-5]。

综上所述,留置针穿刺在磁极化生物平衡治疗血管通路建立时穿刺局部血肿及治疗中再穿率均明显低于输血器静脉穿刺,是磁极化生物平衡治疗血管通路建立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史有松,陈保健.谈谈磁极化冷凝离子吸附血液平衡疗法[J].华夏医药,2003,7(2):69.

[2]史有松.量子透射疗法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南京部队医药,2001,3(6):18.

[3]史有松.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肺心病的体会[J].微循环技术杂志,1997, 5(2):92.

[4]袁旭.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中化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杂志,2008, 11:27.

第5篇:传统教学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高校应用 英语教学 利弊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b)-0113-0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以及教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高校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推行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事实上,作为一种适应教学发展的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凭借着诸多的优势而获得教师的青睐,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获得了普遍的使用。但是,该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对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利弊分析,从而推动该技术优点的发挥。

1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高校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事实上,该技术的使用有效地推动了相关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关于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利”,笔者进行了相关的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1 提升课堂授课效率

事实上,我国的高校在进行传统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板书教学或者口头讲解。这种教学方式由于形式单一,较为枯燥,容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但是,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工具。事实上,该技术的使用能够借助PPT演示、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在短时间能将教师需要书写以及讲解的内容呈现出来,而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也因为趣味性强而被广大学生所接受,最终推动了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授课效率的提高。

1.2 提升课堂授课质量

在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过于单一,且多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而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上我国的高校人数较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坐在后排的学生可能听不到教师讲课的声音,继而导致实际的教学质量降低,使得学生难以准确地把握相关的知识点。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借助话筒扩大教师的讲解声音,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听讲。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采用,还可以借助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的演示配合教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推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1.3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枯燥以及教学形式的单一,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而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任务也难以实现。

但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这一现象得到了显著的缓解。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并带动了课堂气氛。事实上,在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类型的材料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和扩充,继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改善过去沉闷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因而该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多样性,继而减少课堂教学的枯燥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弊”

事实上,虽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及发展适应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由于高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使得该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关于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弊”,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2.1 内容展示量过大,增加学生记忆负担

目前,高校教师在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将教材内容转变为图片、音频或者视频文件,继而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相关教学内容以及知识点的了解。但由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的知识量过多且杂乱,导致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无法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准确的区分,继而使得学生在进行知识掌握的过程中过于迷茫,在增加学生记忆负担的同时,也不利于其学习成绩的提升。

不仅如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多媒体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多媒体内容越丰富就越好。事实上,这一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继而导致教学目的难以高效实现,而多媒体技术的价值也未能得到完全的发挥。

2.2 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削弱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现代的教育观念中,学生的学习之本在于思维能力。基于此,就使得教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但事实上,高校英语教师在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将知识点由文字简单转换为图片、音频等形式向学生们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逻辑性理解和记忆。

总的来说,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继而导致学生的思考能力被削弱,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技术的滥用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继续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2.3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我国教育理念的创新,我国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再只重视对于知识的传播,还加强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老师在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课堂构建的过程中,往往着力于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流畅、科学,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过多重视对于知识量的讲解和分析而忽视了对单个学生的培养。

关于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笔者总结了两点:一是教师在借助多媒体技术推动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大学生的英语教学过于于形式化,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二是在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大量的课堂时间运用在知识内容的演示上,继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展示。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逐渐采用了多媒体技术。事实上,多媒体技术凭借着其自身强大的优势而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该文主要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利”,并就因教师滥用多媒体技术而导致的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弊端”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与高校教学相结合是时展的需要,因而在推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教师加强对该技术的使用,防止因为技术滥用而导致的教学弊端。

参考文献

[1] 齐越.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2(21):220.

[2] 张向阳,张富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网络多媒体应用的利弊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2):75-76.

[3] 陈升雅.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7):94-95.

[4] 德庆卓玛.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意义与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6):188-189.

[5] 齐立梅.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31,33.

[6] 温万春.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3):71.

第6篇:传统教学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 英语教育 英语高考社会化 利弊

一、关于英语高考社会化

早在1727年,清政府就在北京开设了俄罗斯文馆,教授俄语。这是我国现代外语教学的开端。1862年,在恭亲王奕新(1833—1898)的反复奏请下,清政府在俄罗斯文馆的基础上创办了,开始教授英语和法、日等国语言。此后的40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漫长萌芽阶段。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宫中学堂章程》,开始兴办中学堂,并将英语列为中学堂的必修课程。这样,我国就开始了较为正式的英语教学。

时至今日,历经一个多世纪,英语成了中国学校普遍开设且学程最长的科目之一,成了人们发展的敲门砖。除了数以亿计的学生之外,还有众多成人乃至幼儿在学英文。如今学习英语的人数的增长异常迅猛,英语能力已成为评价人才素质的综合指标之一。然而,在国家劳力物力大量投入和个人消耗大量时间金钱的同时,全国范围内的英语总体水平却远未达到理想水平。实际上,英语教育或英语考试,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国内从来就不是新冷话题。谈及英语教育,闪现在大多数人脑海里的词汇大都是一些贬义词,如“无用”、“教育资源浪费”、“哑巴英语”、“高分低能”、“应试教育”,等等。存在问题不可怕,怕就怕对问题或困难视而不见或不作为。客观地讲,这几年国内各级部门、组织或机构,为改善英语教学现状,做了不少研究和尝试,但效果都不理想。限于篇幅,就英语教育所做的改革和取得的成就,在此不做累述。

《新京报》于2013年12月8日首次报道了教育部高考英语改革的总体方案:英语仍是高校招生选拔的重要学科,但该学科的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而是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为此,饱受诟病的英语,再次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关于考试社会化,其涵义目前尚无统一界定。它是新形势下诞生的一个新名词,是为顺应“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当前选择人才的趋势和时展的潮流,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以“市场化”、“社会化”为选拔范畴,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基本准则而产生的选拔人才的形式。该考试体系具有权威性、公平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国内成熟的英语社会化考试有PETS和CET等,国外的英语社会化考试有雅思、BEC、托福、托业等。

二、英语高考社会化利弊

高考英语社会化的时间表虽未知晓,但势在必行。因涉及面广及影响深远,改革方案一出,便迅速引来热议。各大媒体、论坛纷纷加入,一时间,英语高考成为社会焦点。对此,人们众说纷纭,观点喜忧参半。本文就英语高考社会化的主要利弊,作尝试性分析和归纳。

(一)英语高考社会化之积极意义。首先,促进英语教育本质回归。考试政策是英语教育的“指挥棒”,对英语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英语的沟通属性大打折扣,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升学就业的“敲门砖”。应试化的英语教学背离了英语教育的初衷,因此,英语不纳入高考总分或不统一高考,将有助于英语远离应试,回归交流工具的功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死胡同”。其次,促进英语教学和测试研究。英语高考社会化,要求相关教育部门和机构,在教学层面上,就课程设置、师资匹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此外,就形式而言,社会化一年多考,类似于现在比较成熟的雅思、托福或BEC考试。但此类考试是由外国考试机构设计的,仅适用于他们国家的具体情况。所以,如何开展和设计英语高考社会化考试,便成了测试学领域的研究新课题。再次,体现以生为本。一年多考,打破“一考定终身”,给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权,体现对考生的人性关怀。从某种程度来讲,一年多考,有利于考生舒缓考试压力,降低高考恐惧感。最后,英语培训机构是英语高考社会化的受益者之一。考试次数的增加,培训机构的生源也会增加。生源的增多,要求培训机构扩大师资规模,研发新的对路培训项目。这些转变,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促进了就业。可见,英语高考社会化,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社会意义。

(二)英语高考社会化之消极意义。为便于表述,消极意义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教师方面:英语高考社会化给教师带来新的顾虑和担忧。首先,一年多考,会否降低英语的学科地位?如答案为肯定,势必会造成英语教师的心理失衡,也会导致英语教师收入降低。因为学科地位决定教学工作量,而教师收入的一部分来自教学工作量。收入降低,就会影响到教师对教学的投入,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其次,社会化考试相对传统高考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考试。这就需要老师重新研究并适应新的考试要求,调整教学。这对那些有一定教龄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负担。因为,调整需要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投入。此外,英语高考社会化也带来一些连锁问题。如,有的学生第一次就考了理想的成绩,那么这些学生后期是否该继续上英语课?上什么样的英语课?何人何时教这些课?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教育机构必须面对的,而解决这些问题,必然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最后,实行社会化考试,责任主体会由此发生转移,这样,新的教育混乱现象会由此而生。考试的社会化,甚至会颠倒办学主体。比如社会办学机构成“香饽饽”,而公办学校教学被边缘化,反倒成了配角。学生方面:前面提到,英语高考的社会化舒缓了考生的高考压力,也给了他们更多考试机会。但如若把握不好,在轻松的情景下,则考生的懈怠和惰性等坏习惯容易滋生,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另外,据教育部规定,英语高考社会化后,英语依然会以高考录取的参考之一而存在。这样,考生会出于竞争而不停考试,以刷新成绩,甚至会有学生为成绩报读培训班。此类做法在时间、精神和经济上,都会给学生乃至家庭带来新的负担。这样一来,改革只会带来新一轮“英语热”。

三、结语

第7篇:传统教学的利弊范文

前言

在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微课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而所谓的微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按照一定规律呈现的模块化学习内容以及扩展知识的数字资源。是通过微视频、翻转课堂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分块化,一个微视频讲解一个知识点。教师通过下载视频可以使学生随时复习。与传统教学相比,微课的方便、快捷、灵活多样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相比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课堂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而教师通过微课这一形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开展微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认识到微课的利弊,从而充分的发挥微课的优势,规避微课的劣势,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一、微课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利弊

微课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众所周知,微课的最大特点就是短小精炼。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利用魍辰萄Х椒ㄎ薹ㄍ黄频哪训阒识利用微课进行讲授,能够突破难点,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难度。此外,利用微课还能够将繁琐的英语知识点简单化,使学生能够快速的了解到本堂课的学习的重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相比,微课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获得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微课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弊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教师投入较高,工作量不断的增大。要想开展微课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包括,资料的整理、微视频的录制等等,这给广大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过大的工作量,进而影响到教师开展微课的积极性,影响到微课实施的效果。②微课录制受到硬件设备的影响非常大。微课主要依托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其对硬件设备要求非常高,这就为微课教学增加了难度。③由于微课教学主要是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微视频展示,在此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设计的不合理,成为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教师在播放微视频的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参与意识不强,影响到微课教学的效果。

二、合理利用微课优势,规避微课弊端高质量开展微课教学的策略分析

1.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微视频。鉴于教师的时间有限,无法对微课进行充分的准备,从而影响到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质量。而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同时课余时间比较多,因此,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作微视频,而学生参与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制作微视频,一方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另外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进而也有效的规避了微课教学的弊端,从而将微课教学的最大功效发挥出来,促进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高质量完成。

2.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微课教学效率。微课教学不应是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利用微课突破重难点知识的时候,教师应加强师生互动。例如,在微视频播放一分钟后,教师可以暂停,针对于这一分钟微视频的内容向学生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并给学生一个消化缓冲的时间,这样学生才能够更有效的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在微视频播放完成之后,教师还应该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包括微视频中重难点知识,并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样才能够将微课的效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3.加强硬件建设,促进微课教学的顺利实施。硬件条件是保证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微课的关键。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加科学、高效的开展微课教学,教师应不断的加强硬件建设。微课的硬件主要包括教学仪器、教学场所、摄影设备等等。教师应充分的准备上述的微课硬件,为微课的顺利实施打下夯实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应该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微课硬件设施进行不断的更新,从而利用微课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高职英语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微课逐渐的出现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逐渐意识到利用微课,移动课堂进行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设计微课课程,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而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的利用微课的优势,同时规避微课的劣势,进而将微课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芳宏.微课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01).

[2]陆文坤.微课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03).

[3]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04).

第8篇:传统教学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传统教学 现代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67-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日常教学中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但是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使传统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那么,传统教学是否就一无是处了呢?当然不是,传统教学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与发展,有着丰富的遗产和宝贵的经验,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两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各有利弊,如何将这两种教学方法完美融合到现代教学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的利与弊

传统教学,立足于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同时借鉴了外国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学手段主要是指使用粉笔、黑板、挂图、教具、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活动。

当前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已经相当普及,但是我们还是需要黑板和粉笔的,因为传统教学还是有其明显优势的。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能用自己的表述方法把某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且具有强烈的感彩和逻辑思维,它是任何现代技术所不能代替的,传统教学中的讲授、演示、练习等教学方法仍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交流过程中,容易组织起不同意见的讨论甚至争辩,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启发诱导。教师对问题的深刻阐述是不能被多媒体电脑所取代的。传统教学的又一个优点是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个人魅力。教师的很随意的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都会在课堂上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提高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板书,教师的精心设问,师生间的对话,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等等在教学过程中都不能少。

当然,传统教学存在着局限性和不足。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外部作用,注意定向思维的培养,即按教师的思维理解问题,多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用教师的理解能力代替学生的理解,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言堂。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方式单一,不像多媒体教学方式那样采用多种方式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展示的教学内容信息量较少,增加了教师教学中讲授和书写的内容,既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又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现代教学的利与弊

多媒体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

首先,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加大教学内容的密度,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更多的相关资料、方法等融入到多媒体教学中,从而加宽学生知识面。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好多用语言文字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较为复杂的变化过程等,可以用多媒体电脑通过动画模拟或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让学生从直观上主动接受和理解这些知识。这样的方法使学生一目了然,比起传统的表述或板书既省时又清楚。在教学中,能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求知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那是不是多媒体教学就完美无缺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现代教学手段存在着它的局限性。首先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思考和想象力,对于理论性强、不便借助形象思维来表达的课程,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的深入思考,妨碍了学生缜密而严谨的理论体系的形成;限制了教师的主动性,削弱了教师授课的艺术性和创造性,由一个教师可以即兴发挥的平台变成了一个循规蹈矩的讲台;学生有课件可以依赖,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讲解的重视程度降低。所以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果使用板书就能随时进行增减,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因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产生许多遗憾。

三、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

无论是多媒体教学还是传统教学,其主体都是学生,教师应把学生当作积极的参与者,而不能将学生当作被动的服从者,因此,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就显得十分重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因材施教,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又相辅相成。虽然现代教学手段使一些复杂问题直观显现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的使用不是越多越好,也要穿插使用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媒介,如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都是现代多媒体无法取代的,理想的教学应该把教师与多媒体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每一节课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达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既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各有利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扬长避短,灵活选择,融合教学。灵活运用两种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效融合,将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现代教育中最好就是在两者间找到契合点,把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和传统教学的优越性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给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传统教学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 利弊 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即是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现代科学技术。它将文、声、图、像集于一体,在教育教学中具有独特优势,对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贯彻落实新课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一、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爱因斯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会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表现出情绪愉快、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心理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而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成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声、图、像集于一体,以其图像清晰,色彩逼真,操作简便,替代板书,放大图像,展示过程、显现内容、渲染情境等多种优势将知识由抽象变具体,突破时空限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宏观、微观转化,动态、静态转化,扩大直观范围。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而完成理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把课堂教学优化组合,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

(二)扩大教学容量,促进师生互动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容量。加快学生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同时,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性的学习。若遇到较难的问题还可以以在线或离线的方式和教师进行交流,加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便于长期保存,方便循环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或其它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信息知识的传递手段方式对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教学中,许多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耗费心血编写的教案,由于传播后保存不便,缺乏交流,随着岁月的流失而遗失,从某种意义上讲,造成了知识和经验的浪费。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的智慧和经验都将在制作的课件以电子技术的方式记录,教师积累一生的教学成果,这些课件的保存应用将成为其教学生命的延续。当后继教师使用前人的课件时,可以深切感受和体会他们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经验。后继的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发展和授课对象的要求,吸收经验,更新完善的应用。

(四)弥补手段不足,确保实验安全

教学中有一些实验是比较复杂、有危险性、要求高、难以操作的实验,对于这些较复杂、有危险性、要求高、难以操作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教师和学生有些根本没有办法做。教师可以把他们制成多媒体课件,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应越简单越好。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教师无法演示的实验,通过声音、图像的结合,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对那些有较大危险性的实验,污染较严重的实验和对身体有害的实验,也可用动画模拟,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

二、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误区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先进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的优势,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技术甚至被不恰当地使用,结果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一)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机器、轻教师,仅仅是“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充当了课件的“解说员”,使得教师成了多媒体的附属品,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同时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缺乏师生互动,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使得其与学生的交流更少。

(二)课件完全代替板书

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抛弃了黑板和粉笔将传统“板书”内容搬上了大屏幕,让学生目不暇接,无法消化吸收,更谈不上思考,课堂上没有活泼生动的气氛,更没有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这样只是为了技术而技术,使学生感觉有点华而不实。同时,也因图片、动画、声音等信息量太多,分散了学生注意力,效果反而会比用传统教学手段更差。

(三)信息超量,扼杀学生思维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教师的板书、教学容量加大、教学节奏加快等优点,但往往部分教师在软件制作过程中,唯恐内容单薄,故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纳入软件中,以期让学生全盘接受。剥夺了学生记忆、想象、思考、理解的时间与空间。这种做法其实质还是传统“填鸭式”教学,“穿新鞋走老路”,限制、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

(四)模拟实验完全代替实验操作的实验

一些实验是比较复杂、有危险性、要求高、难以操作的实验,对于这些较复杂、有危险性、要求高、难以操作的实验,可用动画模拟,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但不能所有的实验都完全采取模拟实验,它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协作精神,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精神。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将日益显现。我们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以实现培养适合社会与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但同时,我们也要对现代教育技术所存在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克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有正确的权衡利弊,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