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

生命最初的起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最初的起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命最初的起源

第1篇: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起源

本章内容讨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等自然科学课题。本节教材内容主要阐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这一过程是化学进化的结果。教材从地球演变讲起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的起源。这节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学的好教材。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一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了解地球的演变

(二)技能目标

通过对“演示”实验投影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人类起源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原始地球表面的变化;化学进化的过程。

2.教学难点: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

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 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地球上的生物能通过繁殖产生新的个体。提出问题: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来的?生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二)新课讲解

介绍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传说和神创论的有关内容。引出问题,女娲、上帝是谁创造的呢?若不接受传说和“神创论”,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哪里来的呢?提问:看到过蛆吗?蛆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指出这是古代人们提出的一种“自然发生”的说法。放雷地实验的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蛆是苍蝇产在肉上的卵孵化出来的,这说明较大的动物是不能自然形成的。提问:很小的微生物能否自然形成呢?让学生各发表自己的见解。放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大小生命都不能自然发生的结论。设问:地球上的原始生命那里来的?放原始地球状况投影片。指出这是科学家对原始地球的猜想。科学家关于地球还有不少猜测,请同学看教材104页最后一自然段至105页第一自然段。请学生讲述原始地球的特点及变化。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后讲述原始地球为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提供的条件。接着放米勒实验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特别指出的是这个实验产生了构成生物的所必须的小分子有机物 氨基酸。

学生讨论归纳出在原始地球上,无机物能通过化学变化形成小分子有机物。讲授:小分子有机物随着雨水,最后汇聚在原始海洋中。在原始海洋中小分子有机物经过长期积累和相互作用自然合成了较大分子的有机物出 蛋白质、核酸。原始海洋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经过浓缩和相互作用,凝聚成具有原始界膜的小滴。小滴在原始海洋中又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化学进化,最终形成原始生命。提问:从无生命的有机物进化到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大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原始生命,即生命的诞生,主要通过什么变化?所以,我们说生命是通过化学进化诞生的。

指出这过程是科学家的猜测,并通过实验证明这个猜测有可能是对的。另外,科学家认为原始地球产生于46亿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38亿年前,而原始生命发生在35年前。

(三)小结

可对照板书由学生来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第六章 生命的 历史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人类的探索

生物不能由目前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产生,目前的生物只能通过繁殖产生。

(二)原始地球

1.高温、地壳薄、有原始大气,后来才有水。

2.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无氧气和臭氧层。

(三)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1.无机物 小分子有机物 较大分子有机物 大分子有机物 大分子有机物形成界膜 原始生命

2.生命诞生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四)几个主要年份

46亿年前形成原始地球

38亿年前形成原始海洋

35亿年前 形成原始生命。

六、习题与解释

1.随堂练习

(1)第一个用实验证明生命不能自然发生的人是( )

(A)米勒 (B)雷地 (C)巴斯德 (D)达尔文

(2)原始地球上的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生成小分子有机物直至产生生命物质所需的条件有( )

(A)高温 (B)闪电 (C)紫外线 (D)以上都是

(3)非生命物质演化为生命的场所是在( )

(A)原始海洋 (B)原始土壤

(C)原始大 (D)原始陆地

2.课后练习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说明了 。

(5)米勒的实验及后来许多实验室进行的实验,用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来合成各种氨基酸,这些实验用来证明

(6)原始大气成分主要有 、 、 、

等气体,没有 、 和 。

(7)原始生命起源于 物质,原始生命在 形成的。是 进化的结果。

(8)科学家推测,地球形成于 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 后前,原始生命形成于 年前。

(9)你认为在现在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3.参考答案

(1)B (2)D (3)A (4)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 (5)天然蛋白质所含有的各种氨基酸,基本上都能用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方法合成 (6)甲烷 氢气 水蒸气 二氧化碳 氧气 臭氧 氮气功 (7)非生命 海洋 化学 (8)48 38 35

(9)答: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为再产生原始生命。因为,原始生命的形成条件已不存在,现在的大气成分不同于原始大气,其主要成分为氧气氮气等,地球的温度也降低了,没有持续不断的雷电。另外,现在海洋成分也改变了。

小资料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第2篇: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

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我们干什么事都想获得自由。自由的工作,自由的生活,自由的学习。而人类为之不懈努力奋斗追求的也还是自由。有诗为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为什么大家这么迷恋自由呢?原因很简单:解脱了。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何时干就何时干!那自由起源自何时呢?人类文明之初,不对,生命之初,也不对,据我猜测就应该起源自宇宙起源大爆炸的瞬间,因为在那一刻,时间,空间,物质,历史诞生了,而有了这些载体,自由才应运而生了。在那之后,宇宙在加速膨胀至今仍未停歇,而最初的基本粒子也在自由自在的四处活动,碰撞,在某些极端的条件下产生更重的粒子直至产生组成今天地球上一切生命及物体、星球及一切的全部基本物质粒子。由此可见自由并非生命体专享,而生命也是一种物体,只不过是一种能做许多复杂运动的物体而已。

物质世界为了自由,运动“拼博”了140多亿年才产生了今天的光辉灿烂的宇宙,才产生了地球及在上面活动的不可思义的物体——生命。而生命中的姣姣者——人类,也是历经几百万年的奋斗演化才创造了今天的五彩斑斓的世界和高级的智力。一切的一切,都因自由而起,也因自由而终!这后半句有些人可能不太能理解,其实你想想,人类再聪明,时间再漫长,而物质的自由运动是无人可挡的,所有的星球,包括最后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也有衰老和毁灭的那一天,到那一天就算人类不死,也无立足之地了,所以说星球都终将灭亡,而人类最终也难逃劫难,庆幸的是这一切都是非常久远的以后的事了,我们这一代哪怕是下一万代都不会因此而发愁的。不过想想这一切,自由面前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自由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自然而然的顺由,人要自然而然的顺由自己发展,人是物质啊,而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物质都会自然而然的顺由其本质规律发展的,这是无人可挡的,无论你多么春风得意也别妄下海口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想想吧,你全身上下大大小小哪一块不是由物质构成的啊,而有哪种物质不属于天即大自然呢,所以真的只能说无命不由天啊!认命吧,老老实实顺应天理,据本(依据本质)而为吧!只有这样,你才会少走弯路,少生报怨,尽快实现你的人生价值的!

有句话叫:“不自由,毋宁死!”,是的,想自由吗?先看看此文吧,先理解它吧!

第3篇: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

阜南一中高一(22)班 仝心

没有人知道历史的起源是什么。

历史是每一个人的财富,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光辉历史。对于那些平庸无奇的常人,他们口中所谓的“光辉历史”也不过是鸡毛蒜皮的琐事而已。没人知道历史的源头在哪里,但我们的确看到了:历史,是漫长的,是值得思考并伴有教育意义的。有些人真真实实的刻在的苍老的历史石碑上,或留芳千古,或遗臭万年……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学子,我们有资格向世人昭示我们自己的历史吗?

过去的属于过去,即使辉煌,也只是过眼烟云。没有人愿意抱着光辉璀璨的空壳过一辈子。今天会成为明天的历史,当下会变成未来的历史,而此刻也会成为下一秒的历史。但历史也是需要质量的,如果那些毫无意义的历史泛滥成灾,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呢?没有,甚至是遭人鄙夷。

梦一般的,那么真实但又不可思议,我就踏上了高中漫长的征途。坐在一个从未到过的教室里,看着周围陌生而又有些熟悉的面孔。我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一个只需父母疼,老师管的小学生、初中生了。想想三年是如此的漫长而又充满挑战;想想这三年后又要经历一场人生的暴风雨;想想现在眼前有如此多的未知数……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迷失在一个沙漠中,有,且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死去;要么就和生命打一个赌,昂起斗志,杀出一条血路……这时的我,不要也不想成为一个平凡庸碌的人。我不想也不敢犹豫,时光是转瞬即逝的,我没有权力,也没有资格错过。

没有人知道历史的起源在哪里。但是,我们这些新一代的学子们,可以选择并尝试着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别具一格的,不平凡的历史。让我们找到历史的起源,让自己成为这历史的起源。虽然这过程很艰苦,但是,在我们累了,倦了,想放弃了的时候,请想一想我们肩上的职责,以及那最初的美好的梦想,我们没有理由退缩,没有理由害怕。

第4篇: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

“冥古代”之谜

大约45.3亿年前,“襁褓”中的地球刚在其环绕太阳的轨道上立隐脚跟就大祸临头了。一个大小相当于火星的天体对年轻的地球斜向施以一击。撞击所掀起的瓦砾碎片,被抛掷进地球轨道并形成了月球;撞击产生的能量则提供了足以将地球表面熔化的强热高温,一笔勾销了这个星球先前的地质记录。使人类对地球最初5亿年这个史称“冥古代”的最黑暗时期,几乎一无所知。

在西澳大利亚杰克山发现的锆石,是地球上年代最为久远的矿物。精确的测定表明它们生成于40多亿年以前。锆石的含氧量之高表明它们是在水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地球上的海洋在40多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尽管如此,它们仍无法昭示熔化的地球在冷却之际究竟发生了什么。

了解地球“冥古代”的途径之一,是对月球和火星进行矿物勘探。因为构成月球的正是那次大撞击所带来的岩石瓦砾。与地球不同的是,这两个星球都没有经历过重新熔化,所以在其表面找到真正属于“冥古代”的岩石的概率还是挺大的,科学家对此充满乐观。

水之谜

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8大行星是在超过45亿年以前,由同样环绕着太阳的气体尘埃云形成的。随着引力以太阳为中心对这一云团的牵扯,尘埃颗粒相互碰撞,彼此黏附,形体不断扩大,产生了幅员更为广阔的引力场。经过撞击和融合,由这些团块构筑起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太阳系家族。

其中地球与太阳之间保持的距离,提供了恰好使这个星球适应生命居住的热量和光照度,但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的。如果没有碳、氢、氧、磷、硫这些繁衍生物的元系无与伦比的交融,如果地球表面没有液态水,那么生命是不可能产生并获得进化的。但地球是如何获得水――这一生命之源的,仍然是个未知的大谜团。

既然离太阳那么近,当然够炎热的,不可能在地球形成之际就使水单纯地从气体云中得到冷凝,最为流行的解释是:水是在后来所谓的“月球大撞击晚期”,以寒冰彗星的形式,如雨点般从太阳系外层降落下来的。不过,目前尚无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这一解释是正确的。

欧洲航天局将在近期内发射“赫歇尔太空望远镜”,利用大小相当于哈勃太空望远镜一倍半的镜面,深入窥探太空,并借助于红外探测器,让我们前所未有地一睹正在形成的新星体和尘埃云的风采,可能会对解开这一谜团提供一些线索。

生命起源之谜

生命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咱们暂且不谈生命搭载着流星从别的什么地方光顾地球这一遥远的可能性。我们假设它是在地球的“青春期”,从具备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场所中萌生的。

与早期地球相似的环境条件,至今依稀有迹可循。在海底热液喷口的周围,有微生物的大片结集,其中不乏代谢活动原始得令人咋舌的品类。它们无一依靠太阳获取能量。科学家认为支持那里的微生物生存的,正是由地热活动间歇喷泉似的抽取的滚烫的热水。那么,海底热液喷口是否就是生命的起点?或者说,它只是为生命提供了早期庇护呢?

令人不解的是,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才使得无生命的化学物质通过汇聚而形成活生生的有机物?在这里我们又陷入了“鸡与蛋孰先孰后”的两难境地:DNA(脱氧核糖核酸)要发挥作用,就必须有蛋白质,而那些蛋白质的蓝图是由DNA提供的。那么,究竟先有什么呢?

不少地质学家将揭密的希望寄托于火星。由于那里没有板块活动造成沧桑巨变,还能找到可回溯到与地球上生命起源同时的沉积岩。与地球不同的是,这些岩石仍保留着对生命出现之前的化学现象的记录。

板块构造之谜

迄今为止,地球是据我们所知拥有板块构造的唯一星球。计算机模型试验表明,要使板块构造得以正常运行,星球就必须拥有恰如其分的形体。太小了,它的岩石圈就会变得过于厚重;太大了,它那强劲的引力场就会让所有的板块扎堆,僵硬地挤在一起。除此之外,构成星球的岩石既不能太灼热,也不能太冰冻,还不能太潮湿或太干燥。即使这些条件都一应俱全了,还有一个更至关重要的条件:岩石圈需要以某种方式呈开裂状,这样一个板块才会沉潜到另一个板块底下去。

最初的板块活动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最初的开裂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都是未知的谜团。但不管当年发生了什么,板块构造从此便起着塑造和重塑地球表面的作用;海洋翻腾了又平息,山脉高耸了又坍塌,大陆聚合了又离散。这个过程使水、碳和氮一再得到循环,为生命创造了美好而理想的环境;还为人类带来了众多石油、天然气和矿物储藏。

每隔5~7亿年,板块构造还会使各大陆汇合成一个超大陆。上一次的所谓“泛古陆”,就存在于2.5亿年之前。当这样的超大陆逐渐趋于解体时,进化就会进入一种超速状态,形成无数移居新栖息地的新物种。

气候稳定之谜

在太阳系中,并非从来就只有地球上有水。火星和金星在初始阶段似乎也有充沛的水源,但随着条件的变化,它们失去了海洋。而地球的气候却始终处于一个狭小的、适于生物居住的范围内长达近40亿年。地球的气候为什么如此稳定?除了板块构造,另一关键因素就是二氧化碳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

火山向大气层喷发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使地球保持温暖;温暖有助于海水蒸发而形成雨;雨水含有二氧化碳,略呈酸性,将岩石中的矿物质溶解于水;溶解的含碳矿物质被冲入河流和大海;矿物质经过沉淀析出,形成含碳的新岩石;岩石最终潜没到地幔中,二氧化碳在那里得以释放;而被释放的二氧化碳又通过火山喷发重新返回大气层。

二氧化碳的这一循环给地球提供了一个极其有效的恒温器。当地球变暖时,雨水就会增多,带走了大气层中较多的二氧化碳,减弱了温室效应,冷却地球。当气候转冷时,雨水减少,使火山喷发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大气层得以积聚,增强了温室效应,给地球带来温暖。当然这一恒温器并不是万无一失的,由于人类活动尤其是过度使用化石燃料而给气候带来的变化,可能会延续数百万年之久。想一想金星或火星的“前车之鉴”,我们真的应该精心呵护好地球如此慷慨提供的恒温器。

地震预报之谜

由于大部分断层和火山是沿着板块边界出现的,所以,要预测地震和火山爆发将发生在世界的哪些地区是想当容易的。但遗憾的是,预报何时发生却很困难。

第5篇: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

在早期的被称为原汤的海洋环境中诞生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这种形式的生命具有自己的遗传特性,能够形成种群并在当时的环境下继续生存。随后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引发了遗传基因的变动。旧的物种因难以适应环境变化而被淘汰,新的适应能力更强的物种则因时而生。尽管看起来似乎有些残酷,然而这却是生物在各自的进化阶段中难以回避的新陈代谢的过程。只要还有时间存在,进化过程就会继续进行。无论过去或是今天的人们是否愿意,都难以凭借人工的力量来改变历史的进程。

生命的演化与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对应的关系。在距今的几十亿年前,地球从红热状态下逐渐冷却,形成了原始的海洋。海洋中含有象氨基酸那样的有机物,同时也具备了能够使氨基酸聚集在一起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分子的条件。于是地球上就出现了原始的生命。或许那时的生命可以在比较恶劣严酷的状态下顺利存活,但也依然需要适当的外部环境。最初的原始生命通过自身的复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族群。随着环境的变化,原始的遗传基因也出现了改变,从而产生了新的物种。在严酷的生存竞争中,有些物种由于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灭绝,新的物种则在自身的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生存空间。在经历了几次生物大灭绝之后,又在进化中出现了今天的人类。人类既是最近一次的生物大灭绝的受益者,又是在严酷复杂的环境中利用智慧和经验,来战胜艰难险阻,从而使自身不断发展和取得进步的最成功的物种。

由于长期进化的结果,出现了人的思想和意识。人的行为也与其它生物的行为有了明显的区别。除了要经常应对同类或是其它物种的袭扰外,许多时候人们都想要充分了解周围的世界。早期的人类在运用大脑进行思索时,往往也会想到这样的问题,即我们是否还有同类,或者是否还有敌人。于是人们便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开始了探索的过程。人类走过了漫长的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识别和结交朋友,如何防御和战胜敌人,对于周围的这个世界也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

时间的推移和延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人类对其所知不多的遥远星球上,极有可能会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生命。由于彼此之间进化的程度不同,文化背景各异,因此如何正确判断这些外星生命的真实意图,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与同类或非同类友好相处,也是将来可能会遇到的一大问题。对地外环境的详细研究可以解释类地星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对于地球本身和地外生命的探索,可以让人类知道是否还有比较原始或是更为发达的生物群体的存在,便于判断其对人类的威胁程度,从而决定是否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当然也应当看到,在广阔的宇宙空间里,由于星体的演化而可能会出现任何状态或是事先无法预料的事情,因此这种探索需要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周到细致而又有条不紊的进行。目前在地球上日益增加的人口以及现代的生活方式,迫使人们在许多方面都要作出新的选择。在受到外来力量攻击的时候,如何能够确保城市和乡村中民众的基本需求,就成了在经济危机或是战争状态下无法绕开的问题。着眼于防灾减灾,消除冷战思维,停止军备竞赛,让人类远离战争的阴影,是一件非常必要而且亟待解决的事情。确保还有足够面积的土地来生产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某些民族在今后的岁月中继续稳定及自由生存的关键。

第6篇: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图腾;图腾符号;当代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171-01

图腾艺术是人类早期混沌未开阶段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是最早产生、最具神秘色彩的艺术形式之一。虽然远古图腾符号只是简练和抽象的线条,但是它却深刻的勾勒出了千万年的信仰。时展到今天,古老的图腾艺术依然充满着生命力,存在并影响着当代文化。

一、中国古代图腾符号的起源

中国古代图腾艺术与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亦即远古图腾活动密不可分。在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人们从混沌蒙昧的水平刚刚转向对生命和生存的自觉意识。当时,人们通过对自然现象及规律的简单观察,往往用想象及幼稚的逻辑联想加以解释,以一种夸张的方式来理解自然。原始人在对自然界的依赖、适应过程中艰难地生存,并产生了最初的原始。

原始宗教神灵的观念是最初沟通人类与自然之间生存情感的桥梁,并成为漫长的原始时代的精神依托。这种神灵的生命自然观为后世民族文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远古的图腾符号,一方面是原始宗教意识中对自然神灵敬畏和恐惧心理的衍生物,另一方面又是一定社会化生存形态中驱邪、避凶、纳吉等主观意识的产物。如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以及凤鸟的形象等,它们都不是现实的对象,而是幻想的对象、观念的产物和巫术仪式的图腾。这些幻想的对象往往寄托着人们良好的主观愿望。

二、中国古代图腾符号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图腾符号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改变,中国古代图腾形象也在不断地演变着。一些具体形态在不断的演变中演化成为抽象的几何纹样。巫术礼仪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但是它的原始图腾含义并没有消失,而是依然具有着复杂的观念和想象的意义在内。这些抽象几何纹饰并非仅仅为了彰显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点,这些由具体形象而演化的抽象几何纹在当年有着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而并非今人看来的似乎只是“美观”、“装饰”的作用。

原始图腾符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演变中。一些思想从远古流传到现代,同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而我们现代的生活又使得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内涵更为丰富。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原始图腾的宗教性神圣功能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些社会性的实用功能,如中华民族以旧历年为最隆重的节日,贴对联、年画、财神、门神等,无不以传统图案表达人们追求吉祥、平安、幸福等美好愿望。因此,我们可以说,原始图腾符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演变,但是并没有消失,在今天,它依然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丰富着我们的当代文化。

三、图腾艺术在当代文化中的延伸

中国古代图腾符号是中华民族艺术和文化的宝贵财富。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中国古代的图腾艺术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魅力,而是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推崇的。

中国古代的原始图腾艺术在当代文化中的各个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如在建筑领域里,中国古代图腾符号的影响清晰可见。大约在东汉时期被誉为“百兽之王”的狮子形象在我国的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到了今天,我们依然保留着这种传统的文化,在当代的建筑中,人们依然喜欢在修建宫殿、陵墓、桥梁、福地及房屋建筑时,安放上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再如,中国古代的图腾符号也广泛应用于当代服饰设计中。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都喜欢将自己的宗教文化以图腾符号的方式应用于本民族的服饰图案中,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体现着古老艺术与当代文化的完美结合。如我国国内名牌“渔”,它的服饰中大量采用龙图腾符号中的纹样,龙头夸大,突出龙嘴和唇,两只眼睛在一个平面上,龙神多卷曲,形状飞腾张扬,极富动感,图腾图案的运用充分不仅体现了传统服饰文化风格也彰显了当代文化的灵动。

多元化的社会成就了人们多元化的口味和审美观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喜欢古老的图腾符号,并把它当成一种装饰、一种身份的象征。原始初民对于“图腾符号”所产生的思想意识,在各个时期都顽强地表现出来,并渗透到艺术、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国古代图腾符号虽然起源于古代社会,但它在今天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成为当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的影响着当代文化。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第7篇: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

一、生命教育在辩证唯物论中的渗透

(一)在讲解“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的原因,即“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时,可将思想政治教材上有关于最初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现在生物形成方面的素材进一步延伸,带领学生一起去认识生命。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一步步形成的。这些最初生命又经长期的进化,最终发展为今天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与其他生命一样,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非自然界的主宰。人类在追求和满足自身的需要时,必须学会保护我们的“亲戚”,而不是剥夺它们的生命。

(二)在讲解“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原因,即“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时,可让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白:1.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学会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否则,我们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2.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生命教育在唯物辩证法中的融合

(一)在讲解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可以带领学生追溯生命的内涵:人生是个逐次经历诞生、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临终、死亡的旅程。人一旦出生,就必然走向死亡,所以,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而生命历程中的每个阶段,都会对人有不同的要求。作为一个高中生,为提升自己生命价值,应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为今后成才打好基础。

(二)在讲解事物联系普遍性的三个表现,即“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时,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我”的概念。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这样一个公式:I+WE=Fully I(我+我们=完整的我)。也就是说绝对的我是不存在的,只有融入“我们”的我,才是完整的我。要学会与自己的父母、老师及周围环境相处,在良好的社会关系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三)在讲解“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和“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两框的方法论意义”,即“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挫折问题:失败要找出原因,成功要总结经验。同时,一个人必须全面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清楚地认清自己。然后,我们以长处为支点可以变得自信,弥补不足可以变得成熟、完善。

(四)在讲解“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用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看问题”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三框的指导意义,即“在个人成长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思考以下两点:1.重视内外因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然,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2.要学会区别对待的方法。对于好事,我们要“不以善小而不为”,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对于结果难料的事,我们要掌握分寸,尽量避免引起意料之外的麻烦;对于坏事,我们要“不以恶小而为之”,绝不沾染。

第8篇: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幸福;爱情;女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一、引言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义繁复的书,装载了多重涵义:包括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人性的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境遇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爱情也可以说是一种权利,而每一种权利的取得,也将承担应有的义务。而这些“义务”有些看来是不能承受的重担,竭尽摆脱之后,可达到生命之轻,可是真正的生命之轻又有着不可承受的一面。《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让我们深入思考到底怎么样才能得到幸福的长久的爱情?通过比较两位女主人公的爱情境遇,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在爱情中,女性既要坚持自我,不能迷失自我,但是又不能太过自我。

二、隐形的翅膀,渴望飞翔―萨比娜

别样翅膀,追求飞翔

萨比娜是反“反媚俗”的典型代表,她在爱情中的种种背叛是当时社会几近不能理解的,她是一个天使,挥动别样的翅膀,想要摆脱一切,实现自由飞翔。

“媚俗”一词来自十九世纪的德文词,原意是不择手段讨好别人的心理和行为。萨比娜就是反媚俗的典型例子,她用背叛来对抗媚俗。西方的批评家普遍认为,媚俗之于昆德拉,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道德概念,而且是一个审美范畴。昆德拉认为媚俗起源于“无条件认可生存”的美学理想。

其实早在萨比娜上中学的时候,他就爱上了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似的少年,但是她的父亲强烈反对,把她关在家,而在这时她的背叛意识开始萌芽。假设说她的这种意识来自于生命本真渴望,那么在此之后,她的背叛就是纯粹的背叛。后来她到了布拉格,与一个演员结婚,原因是他有着怪汉子的名声。母亲去世,父亲自杀,她最初的背叛完全已找不到实质的意义。她再一次渴望背叛,于是她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在某种意义上说,她是托马斯的知己,他们彼此欣赏,但托马斯也只能是她这辈子的情人。在生活中,萨比娜从不做作,她讨厌生活中的温柔,她喜欢游戏中的强力。但是一次一次的背叛,没能使得她接近生命的本真,而是离自己最初的背叛更远。“那一晚,她曾渴望结束这从背叛到背叛的危险旅程,她曾渴盼停下脚步[1]”。我们可以看到,这是萨比娜真挚感情的写照,这是真挚的爱情。弗兰茨为了和萨比娜在一起,他对自己的妻子撒谎,最后于妻子分手,只想和萨比娜在一起,只要能和她在一起,他几近疯狂。但是萨比娜没有想成为弗兰茨的妻子,而且最后也离开了弗兰茨。事实上,萨比娜知道弗兰茨是个难得的好男人,他聪明,英武,善良,萨比娜也是爱弗兰茨的,只是为了背叛而背叛,最终也背叛了自己的心。

标新立异是萨比娜的显著特点,在爱情中,她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同时她也没能得到爱情。我不能妄加猜测她对于自己的选择是否会后悔,但是我觉得在现实爱情中我们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但是不是盲目的坚持一些把自己逼上绝路的原则,适当时候要学会包容,一味“无原则“的坚持原则幸福就会飘走的。

三、折翼的天使――特雷莎

追求纯粹的爱情

如果说萨比娜像是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的天使,总是想摆脱一切束缚,追求一种没有枷锁的爱;特蕾莎就是为了爱情,为了纯粹的爱情而负重,最后成为折翼的天使

特雷莎刚开始觉得灵与肉是绝不可以分割的,但当她遇到托马斯―一个认为灵与肉分离的人,她就要注定经历灵与肉的分裂相当痛苦的历程,特雷莎经历了灵与肉的结合,分离,再到两者的回归。

其实早在特雷莎少女时代,她就时常站在镜子前,想透过自己的身体来认识自己的灵魂。当她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会误以为那就是自己的灵魂,她觉得自己看到了自己的灵魂。还有特雷莎的母亲也给少年的特雷莎留下了浓厚的阴影,她的母亲活在一个只有肉没有灵的另类世界。她的母亲粗野,强烈鄙视人身上所有“灵”的美好东西。而母亲理念里的灵与肉,在特雷莎看来这是对她美丽灵魂的亵渎。这使得她震惊和不快,她偏执地抹去母亲在她身上的影子,试图只留下本质的忠实表露。她努力地与母亲和过去的生活划清界线。但是当她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基础―托马斯失望的时候,她产生强烈的坠落的渴望。她忍不住想要回应,要她放弃命运和灵魂的欣喜的温柔的呼唤,与那些没有灵魂的人结合在一起,没有负担。

特雷莎特别重视生命中“灵”,她不能忍受对灵魂亵渎,她这样一个灵肉结合者遇到了像托马斯那样的灵肉分离者,她会在晚上整夜整夜的握着托马斯的手,这是她对于忠贞爱情的具体体现。

就像大部分女性一样,特雷莎也非常喜欢幻想,可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她全心全意为自己的爱情付出。“两人互相深爱,只是看待灵肉关系的态度不同而已[2]”。托马斯不喜欢专属且固定的爱情,他不由自主的想要去接触其他的女人,但是同时他也深爱特雷莎。最初,特雷莎特别憎恨托马斯的不忠,后来她也努力过,试着接受托马斯的灵肉分离说,可是最后还是毅然离去。现在社会中有多少女性也在爱情中选择逃避,可是事实证明,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

灵与肉的分离,使特雷莎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几近绝望,她对于自己的身体感到厌恶。她想既然自己的身体无法成为托马斯的唯一,那么就让自己的灵魂与托马斯在一起。他开始捕捉纯属生理之爱的轻松,想要试试调情的感觉,想要试图体会托马斯的理念。特雷莎在后来的试验中,体会到了原来没有爱同样可以有性,人的肉体和灵魂是可以分开的。这一结论使她陷入了空虚。那么就像在现实生活中妻子以出轨来报复出轨的丈夫是正确的吗?这样只会让自己更迷茫更痛苦。

特雷莎和托马斯最终选择了乡村生活,田园和自然净化了人的肉体,提升了人的灵魂。卡列宁让特雷莎明白了爱情的真谛是什么:爱情不是自私,不是占有,应该是无所求。

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是一种捆绑,特蕾莎不住的猜疑、嫉妒、噩梦、颤抖,就像给他套上的脚镣,成为托马斯的沉重的负累。然而当特蕾莎离开他之后,他又开始怀念那些岁月――当温馨的生命之轻到来的时候,他却没有了品尝的欲望。于是在非如此不可的驱使下,他再次回到了布拉格,回到特蕾莎的身边。可以说托马斯在轻与重之间选择过“重”,选择过负担,然而从后文可以了解到,他仍旧没有放弃“用解剖刀划开世界这横陈的躯体”的感官享受,又回到以前往来于多个女人之间的生活。为了托马斯,特雷莎渐渐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原来那个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为了爱情,而完全丧失我们的个性,是不能得到幸福的。

面对爱情,特蕾莎和萨比娜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她们在爱情中寻找自己统一,正如萨比娜和特蕾莎一直热衷于在镜中寻找“理想自我”而最终却不得实现一样。那么人只有一次机会,到底是选择重还是轻?人怎样选择,才能实现自己想要的幸福呢?我认为,面对爱情,女性要坚持自我,不能迷失自我,但是也不能过于自我,谁又能确定怎样的爱情才是完美的呢?或许昆德拉就是想告诉我们,幸福生活就是一种可能性。不论她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他们都在为自己的爱情而努力着,她们在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

注释

第9篇: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逻辑起点;劳动;工具;人类起源;劳动异化;《资本论》

中图分类号: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2-0005-04

探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历史起点,必须首先考察人类历史的起点。那么,人类历史究竟从哪里开始呢?这个问题的确是历史之谜。从《圣经》里的上帝创世说,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异化论,不能说没有进步,至少,黑格尔在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源头关系上的理解,有其积极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是依然不科学的。

随着科学和人类思维进程的发展,才从根本上正确地揭示了从猿到人的进化方向,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发生论的高度上,科学地回答了人类历史的起源问题。但是,由于唯物史观的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的理论环境和政治氛围下,主要着眼于唯物史观思想体系的创立,而没有像建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那样,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体系(思想体系与逻辑体系是不同的,人们对于这种区别往往并不注意),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像《资本论》阐述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那样,明确地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的问题。然而,《资本论》“逻辑地表述”方法(“逻辑地表述”与“表述的逻辑”也是不同的,人们对此也往往不注意),确定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一般的方法理论原则却是普遍适用的。

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理论界有些人研究的结果认为,劳动是历史的起点,“劳动”范畴也就当然地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并从劳动出发,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结构,得出“劳动”范畴是“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的结论(以下称劳动起点论)。对于这个结论,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历史是社会的历史,社会是人类的社会,追溯历史的起点,实质上是追溯人类的起点,而要科学地揭示人类的起点,必须着力澄清下述几个问题:第一,人类提升的本质是什么?第二,历史的定指含义是什么?第三,真正人的劳动究竟从哪儿开始?

第一个问题是人类提升的本质。笔者基于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原著的学习,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在于外延扩大化意义上的“劳动”而在于怎样劳动,用什么劳动。如果人类不以自己特有的劳动方式和特有的劳动手段,而仅仅是和劳动那样运用自身的天然的生理器官去获取生存资料,那它就不可能从动物中提升出来,成为宇宙之花、万物之灵。史前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在远古时代,类人猿基本上还是一种树上动物。后来分化为两支:一支发展为森林古猿和巨猿,现代大猩猩就属于这一类;另一支则沿着另一种方向发展,为了抵御猛兽的袭击和适应获取食物的活动(一般称作适应性劳动),他们便开始利用石块、木棒等自然物来弥补自身机体生理的天然器官的软弱与不足,这种活动的长期继续,又使他们开始直立行走,由此便进行到了从古猿到人的“过渡生物”的阶段,即“形成中的人”的阶段。这种“形成中的人”与古猿的活动方式并无本质区别。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语言开始形成,人类才从兽类脱离出来,劳动工具在自然——社会共生态中,是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界碑。当“形成中的人”使用石块、木棒和其他天然物的活物(这种活动可以叫做前人的适应性劳动)必然会发展到这样一种限度,这时,如果不完善被使用的工具,即如果不过渡到劳动工具,这种活动就不可能进一步提高。而一旦跨出了这一步,原先使用天然的劳动就变成了制造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从事活动的生物了。这种情况大约发生在200~250万年前。上述证明,人类提升的本质是“工具的使用和制造”,而不能笼而统之的归结为“劳动”。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历史定指的含义问题。笔者结合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原著的学习,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历史,是定指真正的人类的历史,不能包括非人的历史。因为历史唯物主义是以人类社会的普遍本质与一般规律为对象的。在古猿进化为真正的人类之前,无论怎样讲都是“非人”,这种“非人群”还不是氏族或社会,它仍然是自然界尚未分化的一部分,只具有生物的自然本质,它所恪守的是自然规律,而不具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它不在历史唯物主义特定对象范围内。

第三个问题,即真正的人的劳动究竟从哪儿开始的问题。劳动起点论认为,劳动所以成为历史的起点,因为劳动是人的起点;而劳动所以成为人的起点,是因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样一来,实际上就陷入了一个循环论证: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人改造自然的自觉的活动;人从哪儿来?人从劳动中来。这种结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劳动,即真正的人的劳动究竟从哪儿开始呢?从“形成中的人”的活动特点来看,他们主要是凭借自身生理的天然器官,偶尔也使用石块、木棒等天然“工具”,觅取天然的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完全受着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规律的支配。在他们未知使用石器以前,这些“构木为台”、“错木作穴”和“掘穴”的工作,都是无法实现的,充其可能,也只能是“构木为巢”,所以,正在形成中的人的这种过渡生物的劳动,还不是真正的劳动。在考察真正的人的劳动的时候,必须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制造工具的活动起初必定具有动物的反射形式。这种活动,就其性质而言,不会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而是一种反射性活动,并且是在纯粹生物学联合体的范围内实现的。因此,最初制造工具的生物不是人,而是动物。

上述引证说明,最初制造工具的生物的活动不是“劳动”,所以,认为“劳动先于工具存在”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其实,马克思对此早有论述。他曾明确地指出,真正的劳动不是开始于石制工具之前,而“只是有了用于新产品的最初的产品——哪怕只是一块击杀动物的石头——之后,真正的劳动过程才开始”。[1]马克思的这段话,阐述了这样一个基本思想:即正在形成中的人运用天然“工具”,例如一块天然的石块击打另外一块天然石头,使之成为一块比天然石块好用一些的石器的活动或行为,还不能称为劳动,只是在有了这“最初的产品”——石器之后,并且再运用这最初的工具作用于自然对象,改变自然物质的存在形态,创造出某种使用价值,实现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才是人类的真正劳动。

换句话说,在最初的“反射性”活动所“制造”的“工具”未投入“新生产”之前,人的劳动是不存在的,只有把这“最初的”工具投入“新生产”时,真正人的劳动才开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工具,人就不能从一般动物中提升出来,没有人的劳动,也就不可能有历史。从终极意义上说,工具不仅是人所以为人的起点,也不仅是人类劳动的起点,同时,也是历史的起点。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什么呢?其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逻辑起点的范畴,不仅应与历史的起点相统一,而且它本身还必须是以后历史展开过程一切矛盾胚芽的潜在孕含体,即在这个抽象的范畴中,孕含着特定对象尚未展开的内在矛盾的全部丰富性。劳动起点论认为,“劳动”范畴孕含着历史过程一切矛盾的胚芽,故以劳动为起点,构想了劳动对象化——劳动分化——劳动异化——劳动社会化——劳动自主化这样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骨架”。本作者认为,以人类劳动的发展为主导线索,来分析历史发展的逻辑,描述人类社会演进的“轨迹”自然不乏睿智,但仔细想来,不觉又发生了这样的矛盾,即:如果说这“劳动”包含了“前人”——“形成中的人”——猿的活动,那么劳动范畴的外延便被扩大到人类历史之外,这种外延扩大化了的“劳动”范畴使人的劳动和动物的活动失去了界限;如果说这“劳动”是定指人的活动那么它似乎又不及“生产”范畴涵盖得那样宽泛。比如:生产范畴涵盖了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人口的生产;而劳动范畴仅涵盖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或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但人类自身的繁衍行为很难说是一种什么劳动。退一步说,即使劳动范畴涵盖了生产范畴的全部内容,那又有什么必要非用劳动范畴取代生产范畴呢?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2]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范畴与生产范畴并无本质区别。如果说生产范畴不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那么同样,劳动范畴也不能作为这样的起点。我们知道,《资本论》所以把商品范畴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因为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丰富性都包含生产者之间发生联系的实在的商品形式。由此可以认为孕含社会一切矛盾胚芽的范畴“生产”,也不是“劳动”,而只有工具范畴这一实在形式才孕含了历史发生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因为只有工具范畴才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矛盾的交汇点。

第一,工具范畴包含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胚芽。在自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自从有了工具,人类便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使“人”成为人,使“人群”成为社会。至此,物质世界便发生了亘古未有的裂变——一方面是人类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另一方面,是主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这裂变了的世界和裂变了的世界矛盾体系中,是工具首先把人同自然界区别开来,对立起来;同时也是工具把人与自然界联系起来,统一起来,形成了人——工具——自然界这样一个两对矛盾三个环节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人与自然界的中介工具有着内在的二重属性,一方面它是自然力量的人化,客体力量的主体化;另一方面,它具有了标定人与自然矛盾性质的功能,这是其他任何范畴所不能代替的。换句话说,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分裂,另一方面则是能动的主体对于这种分裂的征服。而这种征服,主体又必须凭借一定手段,因为人总是通过外物手段和他自身相联系,这种手段集中地表现为工具。工具确定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工具又不断地打破这种界限,确立新的界限,这种界限是历史标定的,历史打破的,又是客观存在的,消除了这种界限,人类便被湮没在自然中。正因为工具具有这些功能,所以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3]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运作中,工具不但孕含着物质生产矛盾展开的胚芽,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工具,也孕含着精神生产矛盾展开的胚芽。正因如此,理论家们就把劳动范畴作为“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钥匙”也是一种工具。上述说明,在工具背后,隐藏着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矛盾。

第二,工具范畴还孕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胚芽。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经济的关系,社会关系中的其他方面——政治关系、思想关系,从根本上说都决定于经济关系。而在经济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们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以及对它的占有关系。在生产资料中,要使之转化为现实的衣食资料,原始人类只能依赖于劳动工具这一中介手段;另外,原始人类处在凶禽猛兽的包围中,人们只有依靠武器(特殊工具)才能战胜他们,以维持自己的生存。这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仅仅是“工具——生存”观念。私有制产生之后,“工具——生存”观念被“工具——财产”观念所取代。人们意识到“要强迫人们去从事任何形式的奴隶劳役,那就必须设想这一强迫者掌握了劳动资料,他只有借助这些资料才能使用被奴役者”。[4]创造财富,这种“工具——财产”观念,在奴隶占有制时代,被强化到了这样的程度:奴隶主为了占有财富,不仅占有了无声工具(无生命的工具),也占有了发声的工人(牲畜),而且,就连奴隶也是当作工具——会说话的工具被占有的,占有奴隶的多寡,成为奴隶主富有程度的标志。到了封建制时代,农民(农奴)形式上占有一定的劳动资料,但实际上,封建主对于劳动资料的占有是通过对农奴或农民的半占有这种曲折的方式实现的,农民不过是自动的“牛马”。当然,随着社会形态的完善,人们的财产观念也逐渐由劳动资料扩大为生产资料。这时,封建主一方面通过农民半占有这种曲折方式占有劳动资料;另一方面,则通过占有劳动对象(主要是土地)来占有劳动者及其劳动资料。到了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时代,劳动者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人”,但是劳动者一旦进入生产过程,资本对他们的奴役便表现为机器和工具上。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所以能够成为社会的主人,也是因为实现了劳动群众对于劳动资料的直接占有和结合。通观历史不难看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包括阶级关系的变化,是以人与劳动工具关系的变化为转移的,所以,我们要考察历史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像《资本论》通过商品透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那样,首先应当考察以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具为标志的不同的经济时期中,人们同生产工具的结合方式和占有方式,通过考察劳动工具的性质、功能、系统结构对于人们相互关系的决定与制约作用,透视人们之间的关系,严格说来,生产、分配、消费、流通,乃至分工、协作,都是以生产工具为轴心而逐渐展开的。总的说来,人类文明的根本标志,不是劳动,而是工具。工具才是人类文明的尺度。所以我们说,在工具的背后,隐藏着人与人关系全部矛盾的胚芽。上述特征表明,工具是历史整体关系中最基本的范畴,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初的前提与基础。由此证明,只有工具范畴,它才能够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0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