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本科阶段 会计学专业 新模式
一、目前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存在的缺陷
1.目标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定位过高,只注重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却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其结果导致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未能达到社会的要求,最明显和直接的就是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用人单位抱怨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才能委以重任。毕业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这无疑与其在校接受的实践教学有关。
2.课程设置体系不够完善。会计教学偏重于教育会计学专业知识,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课程来完成教学,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较差,而且很多情况下流于形式,而且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内容等方面。
3.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陈旧。会计教学仍然采用板书为主的教学方法,即采用教师写、学生记或者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进行会计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特别是上机操作能力的培养,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不相适应。
4.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够。一支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俱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会计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前提保障。
二、我校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使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与会计职业界的需求相脱离,这些都与我国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有着直接关系。
1.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关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国会计理论界和教育界不断进行了讨论,而且也不断有新的发展。
2.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往往过高、范围过广,以培养宽口径、厚功底的“通才”为其目标,过分强调会计实务工作、教学和科研人才的培养。
3.我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具有自谋职业、创业致富的本领,创业教育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是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全过程――发现机会到决策、规划、实施、评价、反馈这样一个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几点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构建校外实习基地、校内模拟实验中心、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2.课程设置体系应突出重点。为了实现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理论教学体系。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并提高实训课程的比例,重视学生手工模拟训练和电算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人员的分工合作和会计核算过程,熟悉财务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真正使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什么会计岗位都能快速达到岗位要求,胜任会计工作。
3.改革会计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管理,使学生具有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敬业精神。我校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理应以“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周边为目标”来培养会计学专业人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会计学专业建设应具有一支整体素质高、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既有扎实的理论素养、道德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加强会计教师的后续学习和教育,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定期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学习指导,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担任社会职务。
5.走“校企联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如果不经过产业实践这一环节的锻炼,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就不可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走“双证或多证”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大部分行业不同,会计行业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即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上岗资格证,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和从业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连成一体,为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获得会计电算化、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等相关资格证书。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配合,任何一个要素得不到保障,都会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 探索中国特色高教改革和管理模式.管理观察,2008;2 34-35
[2] 陶云龙.谈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华东经济管理,2007;2 13-14
[3] 刘凯旋.我国会计本科教育考核模式的选择.财会月刊,2009;15 45-46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管理和评价体系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是多层次的,包括“985”大学、“211”大学、地方重点建设大学和一般学校等4种不同类型。参与高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长,肩负着不同层次和类型工程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参与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院校,如何依托行业背景,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制定与办学定位相适应的“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探索与实践的。
河南科技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轴承设计与制造、液压传动与控制4个专业。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该专业依托地域和行业优势,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优势与特色。特别是轴承、液压专业方向,在机械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2011年,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校将参与国家“卓越计划”作为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全面开始实施试点班的培养工作。
二、明确优势和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人才培养特色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所独有的、优于其他院校的、为社会所认可的优良特性,是该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志。“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办出专业优势和特色,所以参与高校要立足于自身长年办学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最大限度地运用好“卓越计划”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得到具体体现,进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切实加强和进一步发挥。
河南科技大学是全国培养轴承技术高级人才的唯一一所高校,“人无我有”,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目前,轴承专业方向已经培养了5000 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75%以上从事轴承技术、管理与销售工作。根据初步统计,成为企业技术、管理与销售骨干的毕业生约占95%,担任企业中层领导的毕业生约有45%,5%以上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高层领导,还有部分毕业生自办轴承企业,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私营企业家,也有在国外从事轴承技术研究和国际贸易工作的毕业生。这些校友遍布整个轴承行业,为学校在轴承行业赢得了很好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为我国轴承工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一种行业优势与办学特色。所以本项目计划从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5名同学中,采取学生自由申报和学校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选取40名左右的同学组成“卓越班”,按轴承专业方向进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实践,以期使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更加鲜明。
三、依托行业背景,加深校企合作深度
“卓越计划”的特点之一是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将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该计划的前提。虽然“卓越计划”规定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但目前还没有像国外那样以立法和制定法规来强化企业参与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相关职责的有关政策,所以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在选择专业领域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必须注重本校人才培养所具有的行业企业背景。
洛阳是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林立,科技力量雄厚,机械工业发达。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洛阳第十设计院均是轴承专业化生产、研究与行业规划单位,与河南科技大学高级轴承专业人才教育一起,形成了我国轴承行业的技术与教育中心,为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教育奠定了地域优势。目前,校企联合建立了“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轴承陈列馆”“ENERPAC(美国)超高压液压实验室”“固高科技(深圳)运动控制实验室”等 7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18个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香港白马轴承有限公司、美国实用动力(上海)有限公司、美国铁姆肯(上海)有限公司、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在校设立了专项奖学金。校企联合的“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复杂地层特大型竖井钻机及成井工艺关键技术”项目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卓越计划”方面,已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舍弗勒投资有限公司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三家签订了“卓越计划”的联合培养协议。其中,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四、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提出了“3+1”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广义来讲,“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打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狭义来讲,“3+1”人才培养模式指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学习工作学期总课时分配不小于3∶1,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工读交替、学用相长。
“卓越计划”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校内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基础教育的任务;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职业教育的任务。校内学习阶段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基本的实验和实训;企业学习阶段以实践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理论学习。该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特点、难点和重点是企业学习阶段,因为合作教育的目标是在真实的企业和岗位锻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企业参与的程度和学习的效果是“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
河南科技大学结合专业的客观实际,在“卓越计划”构筑的宏观指导框架下,按照培养目标要求,依托签约的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和校企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提出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的“3+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全程互动”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具体来讲,构建公共基础教育、工程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企业工程实践、课外素质能力拓展的五个层次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打破传统的授课顺序,实行2.5年(学校)+0.5年(企业)+0.5年(学校)+0.5年(企业)的教学方式。其中,2.5年(第1~5学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理论、工程基础理论;0.5年(第6学期)在企业进行工程认知、生产实习、现场操作及分析、专业工程课程及其课程设计;0.5年(第7学期)再回校学习专业知识拓宽课程,完成全部实践报告及总结答辩;最后0.5年(第8学期)在企业进行以工程项目设计和综合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毕业设计及操作加工实践,使毕业设计的工程实际项目达到100%。课外素质能力拓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该模块设置了4个素质能力学分,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素质能力学分的获得途径为:参加学术讲座、自主学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科竞赛、工程训练等活动或参与教师、企业的科研课题并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
五、校企互动、相互渗透,构建新型的教师队伍
构建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河南科技大学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 派遣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做科技特派员或实践进修,提升中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聘请有丰富工程经历、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师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来校作技术讲座,担任企业学习阶段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目前,学校聘请了中国隧道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担任名誉院长,28名企业、科研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通过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六、改革管理与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结合“卓越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招生、选拔、学籍管理、实践实习和就业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学校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校企联合培养协作组;学院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小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校、院两级的领导机构负责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与管理。
建立校内质量监控体系、社会评价体系、联合培养单位质量反馈体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学生工程能力评价为主体,建立以课程、实践、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工程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
七、结束语
“卓越计划”从根本上讲,是为适应新的时代特点、适应新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新要求而进行的工程教育改革和转型。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大胆实践探索。结合河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和试点专业形成的自身优势和特色,依托行业企业背景,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3+1”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体现承载学生工程素质与工程能力的课程体系,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总之,以试点专业为对象,进行全面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加凸显专业的优势与特色,为机械行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2]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3]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等.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教育探索,2010,(12).
[4]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 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与ERP仿真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 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基于“互联网+”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基于学生视角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构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市场需求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工学结合有效构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金融创新与财务、会计人才培养创新 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3-1,http://.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3.中国高职高专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EB/OL].2012-4-4,http://.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20404203313055&cata_id= N231&menuNavKey=4854463
4.新道教育网.管理信息化特色人才培养[EB/OL].2013-9-9,http:///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110
5.罗文洁.高等院校“四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新定位[J].会计之友,2008(11)
6.黄丽霞.高等会计教育改革探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6)
关键词:“校企”联合 应用型 工程管理 人才培养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029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结构调整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职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岗位变换已成为常态。企业越来越需要职业素质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社会的发展也对地方高等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人才基地,却又面临着培养的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其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已不再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应于当前企业所需要的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地方高校和企业实现“双赢”目标亟须解决的共同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高等学校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并明确指出:“要开展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以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试点。”
但是,我国很多地方院校虽然非常重视教师的学历,大多数教师也都出身于硕士和博士,但普遍缺乏必要的工程经验。大学工科教师大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从学专业到教专业,不仅缺乏工程实践知识、经验,而且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此外,由于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缺乏相互合作的长效机制和足够动力,也没有强力的政策支持,因此企业与高校联系并不十分密切。企业缺乏合作的主动意识,学校也难于根据自身的培养计划来要求企业给予配合。在许多情况下,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师还是形式大于内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于大力推行。在这种情况下,工科学生的工程理念、实践意识、工程素质就会受到不利影响。高等教育层面机制也不够完善,工程教育缺乏制度保障。
一、“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模式构建的意义和必要性
综上分析可知,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利用校企双方的彼此优势,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与产品开发能力强的技术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创新之举。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可直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为其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到企业实际的生产环境,感受企业工作的职业氛围,了解企业的文化,加强自身对职业的体验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处、学会生存,为其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同时,借助于企业这个有效的实践平台,可以使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大大提高,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能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而反过来,双能型教师队伍又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教师质量决定教学质量,教师水平又决定教学水平。
二、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指从地方上的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进修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职业学校等,通过合并、组建、升格而来的高等院校,其特点在于它们办学时间短、名气不大以及在基础设施、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术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都难以与部属重点高校和省属老牌高校相比,同时,还具有高职高专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一定的实用人才培养的经验,并与地方政府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等特点。
1.校企联合培养。即指高等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及教育资源,把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以培养适应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
2.应用型人才。即指能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实践的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应用能力强,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第一线的生产或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三、新建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模式构建
地方本科院校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基地,而企业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去向和发挥作用的主要单位,因此,企业应该加强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合作,共同担负起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以培养出适于企业技术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但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与工程领域对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矛盾,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更是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国外成功经验,本文特提出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模式的构建,以使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研究适合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案
通过调查,分析当前企业工程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及人才梯队建设状况,总结确定现有企业工程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为有效信任工程实际要求应具有的主要技术优势及存在的技术不足,重点凝练出当前工程企业对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技术需求,并根据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势与特色,研究制定符合地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案。
(二)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通过调查,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总结确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在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方面存在的不足,重点凝练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并有效借助青年教师脱产、半脱产到企业挂职顶岗,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从企业选派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员为学校兼职教师等方式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三)搭建校企共育平台
校企共育平台建设是实施工学交替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建设好校企共育平台,才能保证“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案的深入实施。校企共育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校内、外教学环境的软硬件建设。校内教学环境主要是校内实验室、校内外实习(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应具有规模性、仿真性、系统性、技术先进性等特点。而校外企业教学环境建设关键是找准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根本目标,选择合作的企业应满足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生产任务饱和,能提供学生实现技能训练的操作岗位,能提供学生生活、学习等相应条件,能全面配合学校的学生培养工作。
(四)构建和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把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根据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校内学习阶段以及一年的企业顶岗学习阶段的培养要求和培养模式,并根据学生的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及企业的实际特点,探索“一对一师徒制式”模式、“顶岗实习”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等的优劣及适用性,研究确定适于当地企业和高校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脱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学队伍缺乏等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地方企业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技术需求,分析确定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技术优势与不足,以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培养能力不足等问题,从研究制定适合于地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案、“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案深入实施的校企共育平台共建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模式。该研究成果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德彪.地方高校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结合,2010(7):36-37.
[2]熊燕.基于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联动教育平台建构[J].中国电力教育,2012(27):54-55.
[3]赵恒志.关于我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259-262.
[4]江国奋.“双元制”培养模式下校企深度合作的改革与实践[J].职教研究,2010:
12-14.
[5]曹志勇,付铁链,陈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我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例[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11-15.
[6]阎玉秀,毛雯,楼丽娟等.本科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校企合作SWOT分析――基于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6):915-918.
[7]袁慧彬.“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教育研究,2012(9):82-83.
[8]张玉山.“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信息工程专业的应用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6):153-154.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湖南科技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作者简介:
关键词:新世纪;高师院校;人才培养
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背景
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21世纪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师院校更新人才培养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支柱已由传统的工业生产、机电技术转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产业、环保产业、信息、科技、教育与文化产业和以知识为基础的咨询服务业等。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使社会的劳动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创造性的智慧劳动,创造性的经营管理,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服务,将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和领衔力量,社会将全面知识化。在这一新形势下,教育面临着又一次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首先,要向尽可能多的人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建立终身学习的体系,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环境和条件上都要向社会的全体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第三,教育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高师院校面临的教育改革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它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而且要具备创新的能力,其要求是全方位的,包括: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创新精神。③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④具有较强的合作和竞争能力。这就要求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作出变革。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高师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加入WTO,既为经济全球化注入了新的动力,成为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一座崭新的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即将完全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系与秩序之中,必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必将面临高度开放与激烈国际竞争的冲击与挑战。因此,高等学校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在经济领域内部,经济全球化包括了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等范畴。而且,全球化正通过生产、贸易、金融和资本的跨国网络,以空前的广度、强度和流动速度向全球扩张,使世界上一个地区的行动和决定可以影响到距离遥远的国家、群体乃至个人,全球化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虽然是一个经济过程,但不可能不在社会文化层面上产生强烈的渗透与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的基础和背景之下,世界各民族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借鉴、吸收以及交融更为频繁、深化,世界各民族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撞与冲突更为深化和激化。所有这些,都必然深刻地作用于制度、教育、文化等方面,使人们在文化心理、价值选择甚至生活方式上发生显著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引发并逐渐加剧了全球性的人才竞争和教育竞争,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将会受到尖锐挑战。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入世”的需要,各行各业急需大量既懂外语,又懂计算机,既懂WTO标准,又懂国际惯例,既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具有国际眼光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性和不适应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社会信息化趋势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出现了信息化的潮流。国际互联网和方兴未艾的远程教学、全球信息的共享使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由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缺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环境,因而难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难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信息化的社会里,知识总量以惊人的速度剧增。据测算,互联网上的数字化信息每12个月就会翻一番,而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更新比较慢,很多学科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几十年不变,或者更新较少,许多新知识大学生尚未学会就已过时了,社会信息化使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四)国外高校的先进做法提示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方向。当今世界各国都以这样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探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日本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综合创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十分重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在日本各高等院校普遍实行有利于综合人才成长的完善的学分制,理工性的大学大量开设科学技术社会学等综合性跨学科课程,学校的选修课在全部课程中占25%至40%。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基础性人才素质的培养。近几十年来,美国的高等教育不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加基础课,减少专业课,调整和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高校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20世纪50年代为20%,70年代增加到70%。专业课的比重却逐年下降,50年代为45%,70年代已降到20%。美国大学生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仅为10%左右,余下的都要在非专业领域就业。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尝试,旨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综合素质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高等教育既要关注国际上高教的发展变化,更要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出发,把加强素质教育作为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突破口,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目标。
(五)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性需要高师院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2000年,国家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从法律上开启了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办法》规定,必须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职业道德水准,必须加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的制度建设。2001年5月29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8条指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鼓励综合性大学与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举办教育学院或开设获得教师资格所需的课程。这一决策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封闭型的“师范教育”向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演化,意味着教师的培养培训在过程上由分割走向一体和连续,在体制上由封闭走向竞争,教师来源渠道由单一走向多元。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从“计划分配”改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多层面、多规格的,单一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竞争力大大降低,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今天的高师教育就是为21世纪准备教师,今天的高师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教育水平。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改革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师院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培养目标单一
为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国家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统一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计划,审定统编教材,统一招生和分配。长期实行这种体制,不可避免地导致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培养目标一个样,同一个学科专业只有一个目标,甚至专科层次培养目标照抄本科,其计划只不过是由本科压缩而来。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执行的结果,是同一个专业的不同学校的所有学生用统一的规格和要求,执行统一的计划,统一的评价标准,最终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高师院校更是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把学校定位于培养基础教育师资这个唯一的基点上。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期存在,一方面造成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同一类型和同一层次的人才过剩,而社会所需要的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严重不足,人才的比例和结构严重失调;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的“千人一面”,缺乏特色和个性,不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更高要求。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除了会当教师外,对于其他职业的适应性就比较差,在人才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二)培养模式凝固化
我国高师教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照搬原苏联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目标定位基于一种“专业—行业对口”的思想意识上,把培养“窄深型”、“处方式”的所谓“专家”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带有强烈的专业性和功利性特征,使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特点。
培养模式多年不变,始终没有突破50年代的框子,没有创造性,没有活力。具体表现在:专业设置过窄,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片面,缺乏综合知识、跨学科知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特别是教育教学所需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共性,忽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片面强调师范技能,而不注重综合知识的学习和提高。
(三)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不够
高师院校既无综合大学的水平,又无师范特点。具体表现在,教育学科薄弱,师范生与其他院校毕业生在应具备的教师素质方面显示不出多大优势。学校的办学思想及教学课程内容安排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与基础教育脱节。许多学科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动态不了解或了解不多,自己讲自己的一套,对基础教育既无指导作用,也难以适应其发展。
三、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基本思路
何谓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构成人才培养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的范式,是可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借以进行操作的既简约又完整的实施方案,是教育教学思想、理论转化为变革教学实践,实现培养目标的物质力量的中介。[1]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①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这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居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它制约着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基本的培养方式。②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目标与规格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基本的要素,它既受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又是专业与课程设置,乃至基本培养方式的依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既要考虑专业的稳定性,又要考虑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体现出变革与创新性。③专业设置。在市场经济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专业设置要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封闭走向开放。在专业建设上,处理好一般与重点、普通与特色的关系,加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④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者说,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才。
为适应日益变革的时代要求,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应做到四个结合。
(一)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两种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起着统帅和灵魂的作用。专业素质是大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本领,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中居核心地位。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思想道德教育的倾向。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在加强、改进专业教育的同时,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首位,并渗透在专业教育之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还要注重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在抓好伦理道德、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同时,突出开拓、创新精神和竞争、合作意识的培养,体现出思想道德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曾有人对用人单位在挑选大学生时的要求做过调查。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挑选大学生时首先看中“专业知识优良,多才多艺,且政治思想较高”的占74%。[2]因此,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是缺一不可的。因为,人类进入21世纪,主要任务是发展。创业,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尤其重要。创业精神来源于责任感,高师学生应当具备对国家和民族兴盛的责任感,以此消除自己对于职业、环境等的偏见。创业精神的表现之一是奉献精神,主要是勇于牺牲和艰苦奋斗。教师的责任感表现为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和创造文明。创业精神的实质和升华是开拓精神。开拓性包含了改造和创造的双重含义,符合改革的精神和责任感的要求。培养艰苦创业精神,正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当然光有精神还不够,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因此,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重点,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一定优势,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长期以来,苏欧模式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但实践教育却相对显得十分薄弱,动手能力差是我国大学生的一个共同弱点。
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教育实践的时间长,而且实践形式多种多样。在美国,教育实践分三种: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和教学学习。英国的教育实践也有两种形式,一是非正式教育实习。另一种为正式教育实习。教育实践的时间根据秋、春、夏三个学期来安排,一般不得少于20周。[3]相比之下,我国高师院校的教育实践就显得十分薄弱。一是实践时间短,一般6—8周。二是实践形式单一,只有实习,缺少见习和模拟训练。导致学生在新的岗位上需经过较长的适应期。要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并适当增加实践时间,减少理论学习的时间。如高校“两课”社会实践、专为实践而设的短学期制、加强专业实习、见习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形式。
(三)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结合
高师院校的师范性与学术性是长期以来讨论不休的问题。两者似乎是一对不可共存的矛盾。高举师范大旗,是高师院校的一致行动。但以往在强调师范性的同时,就有了排斥学术性的内涵。师范生似乎不需要任何学术能力,只要掌握教师的基本技能就够了。这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教师职业市场由师范院校独占的形式所带来的人们观念上的守旧和固步自封。当前中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未来教师的学术修养,使未来的教师具有更宽厚扎实的学识基础、更开阔的学术视界、更敏锐的思维、更锐意的创新精神。这是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无疑首先是对培养人才的教师的要求。长期以来针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说到底是在必须承认“师范性”的前提下争自己的“学术性”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师类院校在学术上低于相应综合性大学一筹的现实。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若缺乏研究性的思考是起不到应有效果的,照本宣科,绝不是大学教学的特点,它只是学术研究的避风港。没有一定学术含量的教学,绝不会是好的教学。教学与科研在高师院校中应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难以割舍。
(四)通识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所谓通识教育是指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资类型的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中,完全按照师资的规格和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践。这当然一方面对于培养合格的师资是有促进作用的,但一旦离开师资行列,就可能会变得难以适应。因此,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还必须有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课程与方式,有让学生有充分施展个性特征的余地。包括吸收综合性大学课程设置中的一些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特长发挥的课程,并根据师范生原有的特性,设计出使学生能有一展才华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这样使师范生既有自己的特长,又有综合性大学学生的优势,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具有更强的适应力。
参考文献
[1]杨峻,等.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刍议[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2):5—12.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市场营销人才 培养模式 构建
2012年5月4日,工信部正式对外《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具体发展目标,即通过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初步建立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通信行业战略转型有条不紊在推进,电信运营商增长方式实现质的变化,从语音到数据,从时长到流量,从通信到信息服务,从封闭到开放,从分散到集约……这些趋势和变化对通信类人才需求也随之改变,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浙江省唯一的通信类高职院校,面向浙江省及华东、乃至全国的通信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专业院校,如何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自我反思和创新,切实走出一条培养实践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之路,服务于行业和社会。
一、通信行业战略转型:探索、创新、变革
在战略转型的成效叠加一系列的重大政策和技术变革影响下,通信行业发生深刻变化。“探索、创新、变革”是行业主题,奠定未来几年全行业的基本走向。
(一)新技术、新业务创新和推出,行业活力彰显。
1.在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下,LTE发牌在即,LTE商用进程加速。2013年,LTE商用网在全球铺开,这将促使全球移动通信进入4G时代。国内运营商(中移动等)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速扩大试验规模,三家运营商为筹备LTE业务注重练内功、聚力量,准备建立新优势,并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营销队伍。
2.“宽带中国”战略呼之欲出,准入制度放开。“宽带中国”将有力地推动宽带的全面提速降价,让“信息高速公路”更宽、更快、更通畅,同时不同行业进入,加剧竞争,需要一支营销队伍作保障。
3.移动互联网成为创新发展方向,大数据浮出水面,OTT大行其道,微信、米聊等OTT业务对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挤压非常明显。另外,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争相布局,逐步加码,O2O快速发展,运营商加速向电子商务转型。未来,运营商需要更多的竞争性的运动员思维,而不是行业管理式的裁判思维。
(二)市场格局变化加剧,运营商进入微利时代。
运营商遇增长瓶颈,行业进入微利时代。2009年之后,运营商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出现下滑,语音MOU值也逐渐逼近峰值并开始下降,种种迹象表明运营商之前单靠累积用户,普及话音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遭遇瓶颈,行业增长率在下降。截至2012年10月份,我国移动用户总数接近11亿,渗透率高达80%,几近饱和。联通“随意打”套餐的推出,预示着运营商传统话音业务已彻底走入低价竞争的死胡同,而短信业务也面临着以“微信”、“米聊”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类软件的侵蚀。但是考虑到2013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回升到8%左右,将改善电信业发展的环境。同时智能机、数据业务和宽带仍处于高速增长期,将持续推动行业增长,考虑到运营商分流部分资源准备LTE商用,预计全年增长在9%左右。
(三)竞争趋势加大,三大运营商竞争机会与挑战并存。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把握战略机遇,聚焦市场,推动自身发展,但是同时存在困难挑战。可以说,三大运营商的战略机遇期已进入“倒计时”,到了加快规模突破的最后窗口期。
二、通信行业战略转型对营销人才的要求
随着通信行业战略转型深入,4G牌照发放日益临近和4G发展步伐的加快,电信运营需要大量人才,市场对通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各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对4G人才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分析,目前市场上的4G人才主要有三类:设备开发人员、运营人才和增值服务人才。相对而言,4G人才主要集中在研发领域,企业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也较为充分。然而,4G的兴衰最终将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所以营销人员对产业的推动显得非常重要。4G市场营销人员目前非常短缺,未来将成为4G行业人才需求的重点。
通信行业战略转型对营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核心能力与素质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能力。
通信行业是高科技行业,知识更新时限短,人才硬性技术条件有明确要求,即有相应的知识背景作为匹配,同时从软技能看,快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基本的工作素质。通信营销人才的知识结构除具有各种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非常好的方法论,包括技术背景、管理方法、分析方法等。
(二)应变能力。
通信行业具有多变性,热门的技术层出不穷,热点不断,更新换代加快。所以要求每个营销人员的知识系统是不断更新的,观念的开放性与思维的灵活性显得异常重要,保守的人将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三)沟通协作能力。
通信行业的营销标准化,任何一次销售,是具有高度组织性与一致,而不是靠一个人。营销标准化的背后是团队协作,这决定了通信行业是高度团队协作的行业,不仅体现在产品和产品之间的配合,而且体现在人和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配合,进而决定了人才在基于标准化的基础上必须具有高度协作性、为他人服务等素质理念。
(四)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通信行业是多变的,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正视和参与这个变化,凝聚一批善于求变与创新的员工关系到通信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新性的工作体现了通信人才对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价值。
三、高职通信类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质是面向就业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只有当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真正切合了行业、企业的需求,才能确保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后劲,以实现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作为面向通信产业提供营销人才支撑的特定专业,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自我反思和创新,以突出特色、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基于行业需求和职业生涯发展,以能力为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职业能力。
根据通信行业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为:紧跟通信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解通信行业,具备通信行业特色的和核心竞争力的,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及销售、服务基础技能,能从事市场尤其通信市场分析、策划、推销和服务管理工作,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优势和较强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基于以上思路,我们所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应具备“1+3模式”,即基本素质加三种技能。基础素质,就是以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为核心,高职人才所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文化情操、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素质。三种技能即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基础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具有心态调整与压力缓解能力,良好的口才能力、应变能力等;核心技能:即专业性技能,包括通信类营销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通信行业基础知识、推销与谈判技能、市场调研与预测、客户关系管理、营销技巧、日常管理与服务技巧等。综合技能:在上述两者技能的基础上,能够适应通信行业,完成独立销售,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管理沟通能力。
(二)凸显“能力”,创新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设计中,最明显的特点是教学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挂钩,职业院校既是承担职业教育的学院又是承担社会培训的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必须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通过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构建,培养应用型的技能人才。因此,必须先整合行业资源,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设计、开发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为依据,保证课程体系的前瞻性。二是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突出应用性。三是以工作项目(工作任务)为驱动,强化课程体系的特色性。四是积极推行毕业证书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双证”制度。
1.根据培养目标,会同企业专家,组织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双师型教师,利用对企业情况比较了解的优势,结合来自于生产一线的鲜活素材,设计新型的课程培养体系。
2.根据课程目标,结合通信行业的特点、走访相关企业,充分利用现有产业的资源,灵活选用教材,并部分教材采用内部编写,对职业技能项目化,综合化,如在通信行业概况里,把电信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文化、电信新产品新业务知识等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覆盖岗位能力,推行“模块式”课程内容的组合,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同时企业与学校可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使教学过程与内容与企业同步,增加相应的案例分析、讨论课和实训课,使学生置身其中,充分了解企业的营销运作和方案制定过程,亲身体会作为职业营销人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以理论教学为辅助工具,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和工作过程相结合,创设“教、学、做合一”的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4.为了使教学过程尽量贴近企业,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学校应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关联互动。学校每年定期安排校领导、专业教学部主任及相关专业教师走访用人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获取企业对学校培养方向的评价及要求,将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教学部门,及时对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做调整。
(三)以“战略转型”为契机,完善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实行校企合作职业培训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也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以“行业战略转型”为契机,打造学校、学生、企业三位一体的模式,通过推行产学结合,把教学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起来,支撑整个人才培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把企业搬到营销课堂,把营销课堂搬到企业,架起学生、学院和企业之间“零距离”互通的桥梁。通过企业专家进课堂、企业项目进课堂、学生课堂进企业的方式,综合使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企业体验、项目驱动、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完成课程的教学,同时改革现有课程评价体系,探索一套可供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职市场营销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通信行业背景和行业战略转型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企双方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根据各自的愿望和目的,了解对方信息,实现“零距离”对接。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拓展校企共同发展的空间,允许企业参与教学管理,监督、指导教学全过程;学校要按用人单位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实施教学,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以校企合作教育为突破口,进行专业设备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与企业双赢。
参考文献:
[1]张立平.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支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2]吴强,佘丛国,耿英杰,李宏涛,陈仕俊.战略转型显成效行业孕育大变革——中国通信业2013年发展形势分析与判断[N].人民邮电报2013-2-7.
[3]赵帮华.对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1(08).
[4]彭石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8(05).
关键词:建筑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建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是其培养创新型人才最直接的途径,强调应用创新和艺术创新的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不断地变化和提高,建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建筑工程师,不仅要将艺术和创新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设计出符合人们对美学的需求和富有文化底蕴的生态家园。为了更适应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构建创新型的工程技术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保证。通过教学的各种手段和尝试,使学生基本上能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好地适应建筑艺术的人才市场需要,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工程技术不断更新的要求。
2..现阶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建筑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需要将创新和艺术结合的学科,同时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来补充理论知识的不足。教师一般在学校里长期进行理论研究和工作,对于实践的经验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对于一些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也不能很好的讲授给学生们,造成学生们在理论知识上与工程实际脱节。
2.1教材的编纂不适合创新思维的培养
现阶段的建筑艺术设计专业所用的专业课教材,最主要是介绍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专业知识。加上我国现阶段的应试教育制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是很不利的。另外,实际工程中所用的施工技术和现行的做法在文献中介绍很少,现场施工技术和新材料的用法介绍更少。
2.2学校的课堂授课方式不利于把握重点
学校课堂上对于建筑艺术设计的授课方式是均部授课,在现行的应试教学体制下,使学生对于课堂上的知识掌握不充分,也就不能熟练地应用。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到较多的专业知识是现阶段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2.3教学内容的脱节
作为本科阶段的教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开展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设计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但现阶段的院校的教学和培养目标与实际工程实践脱离,使得学生往往是理论知识很充足,但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满足实际的工程需要。为了教学课程的统一规划,大多数的院校取消了工程实践的课程,学生们在上学期间不能充分的接触的工程实践,也就不会很好的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了。另外,教授的很多工程技术知识和工艺方法与实际工程已经有脱节了,学生对于实际工程中所用到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施工工艺就更难以理解和把握了。
3.技术教学体系的构建
3.1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建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师肩负着授业解惑的重任,往往自己的知识范围和能力大小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应该积极参加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范围。通过承接实际的工程设计与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弥补学生课堂上实际工程经验的不足。
3.2考核方法多样化
通过多种考核方法增强学生实际工程的操作能力,可以运用实地考核,现场识别等考核方法检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提高其实际操作的专业技能。增加学生们实际写生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手绘质量的基础上进行速度的训练,并对于一些在写实基础上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进行奖励。
3.3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注意保留传统的教学建筑艺术设计的特点,又结合现代工程的新要求,对于一些实际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要及时掌握和讲解。对于授课内容要重点放在基础原理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对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或者拓展部分要少讲。在每章节的授课内容中要重点突出实训部分的重要性。另外,根据各章的知识要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同学们提供专业的工程实际拓展,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
3.4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增加的阶段,为了优化人才教学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很是重要。引导学生对艺术设计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设计原理,工程原理等,从而巩固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掌握。增加机房实际操作的课时,老师指导学生建筑效果图的设计,同时采用边教边学的方法,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了满足培养实用型的人才需要,光靠理论教学学生们不能很好地掌握,要将理论授课的学时和上机实际操作的学时对半分,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的能力,巩固所学理论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根据建筑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要多利用实验场所和实验示范教学基地,为同学们争取更多的学习和参与实际工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现场实际操作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熟悉现实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操作,培养学生积累工程项目素材的能力。学生们参加工程实际的实习,一方面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所选的实习地点和实习内容要有提前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为了增加实际操作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参与,要定期举办艺术设计的比赛,让学生们在自己的实际动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实际工作中的职业竞争做足准备。
3.5应用现代教学方法,拓展课后教学
利用现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制作艺术设计相关的视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信息量,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训练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相关视频上传到学习网站,以供学生们远程学习,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不断地变化和提高,建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建筑工程师,不仅要将艺术和创新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设计出符合人们对美学的需求和富有文化底蕴的生态家园。创新型的建筑艺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管理者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目的,通过教学的各种手段和尝试,使学生基本上能达到培养的目的,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好地适应建筑艺术行业的人才市场需要,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工程技术不断更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雁;论新形势下我国建筑学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梁烨;浅论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4期
[3]魏新文;赵振山;美术教学中学生艺术创造力与创新思维发散的思考[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年04期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高职;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189-02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高等院校也不再是象牙塔的代名词,铺天盖地的就业大军从大学涌出来,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针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创建一种学习理念,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
由此,我们将“学习型组织的组建”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通过艺术学社这个平台来探索课外教学的新形式。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入手来展开教学改革,通过艺术学社的运作,结合专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对系科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应用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美国的彼得・圣吉博士。早在190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博士在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首次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企业的管理带来了一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浪潮。他认为以企业全员学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在共同愿景下进行长期而终身的团队学习。而这与我们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谋而合。“如何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及会学习”往往比我们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重要一些。毕竟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学中的“学”应该是更重要一些。因此,我们创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理念的“艺术学社”。
艺术学社区别一般的学生社团,是一个立足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学习型组织。围绕专业学习和正常的教学活动,艺术学社分成了学习组、展览组、打印组、宣传组、信息组、秘书部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承担的工作和任务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其中学习组主要组织各类学习讲座、比赛;展览组主要负责制定展览计划和组织布展;打印组主要负责组织打印相关工作;宣传组主要负责学社及承接的相关设计工作;信息组主要负责搜集与专业相关的设计最新资讯和行业动态,并以海报和网站的形式传递给全系的师生;秘书部主要参与学社的各类活动,负责对学社活动的记录和发稿。另外,每个组的工作并不是独立的,往往某一项工作需要几个组的合作来完成。因此,艺术学社的学习型组织模式创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的机制,培养、训练了学生的专业素养、设计实践能力和行业必需的团队合作精神,这在学社成员所取得的众多成果中得到了最有力的证实。
二、搭建课外教学活动平台,创新了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学主要在课堂上展开,离开了教室,学生和老师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乐于和教师在办公室进行课后交流的学生就更少了。而艺术学社则提供了这样一个课外教学的平台。一开始学社的工作主要由指导教师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展开,学社的每一个小组就如公司的某一个部门一样,通过接受“工作任务”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而这在传统的课堂是接触不到的。艺术学社的成员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完成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学生在学社得到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学到了很多在工作中才能学习的技巧。比如,在海报设计项目中学会了如何和客户交流、如何将自己的设计理念传递给客户,等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收集设计信息资讯扩展自己的专业眼界,同时也学会自主学习;课后作业的布展等工作也是一种专业能力的锻炼,作为一种设计活动,指导教师在现场展开实际展览项目的设计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锻炼的机会,发挥了传统课堂所没有的示范作用;图片扫描、展板的制作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顺利完成,学生在学社中工作的同时也学会了实际有用的技能。
课外教学还通过学社组织的系列讲座、设计沙龙展开。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和相对严肃的课堂气氛不同,专业讲座、设计沙龙等新形式往往让学生更放松一些,也会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学社的指导教师通过开展《效果图表现技法》系列讲座,引起了学生对手绘效果图的浓厚兴趣,后来艺术学社还举办了《手绘效果图》展览,对当时刚踏入大学校门的设计专业学子们是一个很好的专业引导。艺术学社组织还聘请行业专家举办了动漫专业的讲座,业内资深的动漫设计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专业讲座,对我们的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课外教学也通过指导教师在学社对设计竞赛、设计项目的辅导展开,丰富了课外教学的形式。学生利用学社的平台,在老师的课外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在各类比赛中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另外,在一些设计项目的开展中,指导教师利用学社这个平台,带领学生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生在实际的项目中锻炼了职业技能并得到了荣誉,同时提高了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促进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传统的教学是课堂上的教与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的自主性难以发挥。艺术学社作为一个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标的学习型组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学生通过设计和行业信息的收集,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社针对自主学习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如学社成员举办学习讲座,每周固定的时间结合晚自习开展“视讯空间”活动,加强了专业间的交流,增加了学生的专业眼界。
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而学社的各项工作、任务给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在学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到每一届艺术学社的后期工作中,学社成员都显露出了较强的自主性,独立地完成了很多项工作。近几年,艺术学社独立完成了反调传媒广告工作室的人事企划书,并和该工作室共同策划和承办了系广告专业学生的“民国百年”上海专题摄影展。另外,艺术学社独立承办了系校园义卖活动,通过自己的双手为慈善机构筹集善款,宣传关爱残疾人,同时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提升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该活动从宣传到最后的展开,全部由学社的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体现出了学生突出的自主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学生
艺术学社的六个小组分工明确,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需要各个小组的密切配合。如信息组收集的信息要通过宣传组制作成海报或是网页文件,而海报文件则由打印组和展览组负责制作成展板并展出,同时秘书组要对学社的相关活动进行记录,再经由宣传组以网站的形式出去。每一项工作都将艺术学社的各个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使得学生通过学社的工作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获得了宝贵的团队合作经验。任何一个优秀的设计背后都有一个卓越的设计团队,团队协作精神对于设计从业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学生在艺术学社承接的设计项目和参与的设计竞赛中,均通过“艺术学社”平台培养了团队意识,大家在活动中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学生在学社活动中,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艺术学社的各个小组类似设计公司的各个部门,学生通过参与学社的工作,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还体验了职场生活,取得了设计工作经验。其中,有一名学社的同学,在毕业设计中表现出了突出的实战经验。他的毕业设计题目为一实际的家装项目,从和客户的交流,到设计、施工,均由他自己一人独立完成。到答辩的时候,作品即为一装修完工的真实场景,让在场的老师赞叹不已。
五、营造艺术氛围,加强系各专业间的联系,促进系科建设
艺术学社配合教学活动举办、组织了各类设计展览、作业展览,为系专业氛围的营造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从校园广场到大楼的入口、走廊、展厅,专业氛围越来越浓厚,引起了全校师生的瞩目。毕业设计展、手绘效果图作品展、室内装饰作品展、摄影展及各类作业展在宣传艺术设计的同时,也让学生增添了一份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艺术学社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在学社成立前,专业之间的联系很少,学生对彼此的专业很陌生。设计是相通的,融会贯通、知识渊博也是设计师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学社则拉近了专业间的距离,甚至不同专业的同学会互相学习彼此的课程,形成一个很好的交流氛围。
艺术学社促成了一大批优秀学生的成长,在各个班级起到了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同学努力学习,从而促进了学风建设。
综上所述,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艺术学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系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形式。艺术学社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在教学模式、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职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就。这种形式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当前,国内外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在提出培养人才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实践教学、优秀的教师队伍的创新型和实践型的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大同小异的培养体系,并提出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两条实施路径,构建了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2现有的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2.1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并且脱离“互联网+”的时代特色。很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提到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但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的方式和方法在培养方案中并没有有效的得以规划。“互联网+”时代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更多的是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团队的合作能力培养不是在正常的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授课形式进行培养的,更多的是需要在项目执行中,利用项目本身作为载体,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对目标的设立调整及团队冲突的沟通解决来加以训练培养,这是很难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完成的。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在具有广博的知识领域基础上,通过水平思维的运用,将不同领域的元素进行融合从而形成的创新创造能力,这往往要求学生具有学习自主性、知识理论的跨界连接性和思维的创新性,而这些也很难通过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完成的。执行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在具体事务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对具体决策的操作与执行来加以训练的,这个在现有的培养体系中是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来加以训练的。
2.2培养能力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多数院校的培养目标中都提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技能,掌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技能,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经济、管理、财务以及营销类知识。而这些实际上都是把培养目标定位在通用性上,缺少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表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学校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大量的通修课、通选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所占的比重占到学分的50%左右,即使在选修课的设置上也偏少,并且没有集成规划,学生选课随意且多数没有引导,甚至教师强行选课,结果导致学生在接受整个培养体系教育结束后,很难深入到具体的知识实践领域。并且,学生对于“互联网+”的理解也很狭隘,多数学生理解为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很难体会到“互联网+”的精髓。
2.3模块化设置过于简单
模块的划分是以专业与非专业相区别,基础课与专业课相区别,缺少了细致的区分与界定。同时也过分的割裂了模块与模块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区别。现在多数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式”的课程体系,一般包括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实验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包括必须课和公共选修课两个部分。必修课有思想品德、法律基础、计算机和外语等。公共选修课有自然科学、信息技术和职业发展方面的课程。根据对毕业生的调查统计显示,毕业即就业的学生中近70%的学生认为,高等数学、马列等政治课程对于就业和职业发展影响很小,近40%的学生认为,大学外语也作用不大,而近80%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应该多了解一些时事政治和相关科技发展、工业发展等知识,这对于了解社会和认知时展更有好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此类课程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为学生综合利用各类知识做铺垫,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和营销课程等。多数院校设置的问题在于课程体系的建立不足,多数院校忽视课程间的知识衔接与系统化,每一门课程割裂,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不能做到相互结合,在认知方面难以形成一整套知识体系。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工商管理的专业必修课一般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同样也存在课程知识内容割裂的问题。而选修课在设置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更加精细的研究具体管理方面内容的课程,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的基础上开设薪酬管理等课;另一类则主要提供学生本专业外的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实习实验课程模块。实验实习课程模块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验与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环节。总体上来看,实习实验环节设计的结构比较清晰,但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设计本应该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从认知到具体应用再到综合应用,但在具体操作上,由于就业难的问题,学生毕业实习期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找工作和企业的具体岗位适应过程中,很难起到设计的综合作用。同时,由于原有的课程体系倾向于传统的的管理模式,也很难达到“互联网+”时代企业变革方面的要求。
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3.1按“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规划
“互联网+”时代实际上是第四次的工业革命,历史上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促进了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革新。因此,不能再以传统的眼光去看待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不仅仅意味着在传统的领域加入了互联网的元素,更重要的是从思想、理念到所有领域的革新。如果只在传统的培养方案中进行调整,是没有办法融入互联网思维的,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创造。因此,必须彻底的进行一次培养体系改革。首先,应针对“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用人需求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能力与素质进行预测。然后,根据预测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列明人才应该具备的思维、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这里的要求要结合时代的需求,尽量把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成培养一专多知型的人才。最后,根据一专设计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而根据多知设计选修课程体系。
3.2设计科学的学分总量和课程结构
现在很多院校认为170学分的总学分多了,应该减少学分总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对的,原体系下的学分数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原因不是学分总数的问题,而是学分的结构分配上的问题。对于学分总量,本研究认为170学分总量实际上还不足,还应该扩大,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重和形式应该进行重新的定义和改革。必修课的设置应该体现少而精的原则,课程的设计以专业方向所需求的最直接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减少通识课程中的必修学时。选修课程的设置应包括限选和任选两种形式。根据这样的思路,必修课程的学分总数设置在50学分左右,限选课程学分设置在50学分左右,任选课程的总学分设置在70-80学分是比较适宜的,鼓励学生多自修。
3.3改革教学内容
在必修课中增加思维训练类课程。根据对已经毕业五年以上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在职业过程中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程度不高,而和学生在校期间的思维模式的相关程度极高。因此,应改变大学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训练的传统教育模式,适当在大学期间增加一些思维训练类的课程至关重要。首先,增加跨学科的教学课程。在任选课程中,增加一些学生未来就业企业的相关产品的知识,如商业企业、机械加工企业、化工企业、电器企业、互联网产品企业等的产品知识类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更多的了解企业和社会。其次,在现在管理类课程中增加互联网的元素。时代在进步,我们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也要与时代同步。如管理学的课程中有很多传统的理论和方法,这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会有新的发展。
3.4改善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教师的“教”而鼓励学生自主的去“学”,“互联网+”时代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些全新的方式和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慕课或微课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网络视频媒体等作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方式,更有一些教学软件开发商开发了很多基于云平台的创新实践课程。这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进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而且也给了学生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了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增加了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沟通的时间。
作者:于茜虹 陈锋 单位: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史慧.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