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短缺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

第1篇: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趋势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124-03

一、泰州市劳动力供求现状[1]

适龄劳动力人口是国家限定的劳动年龄界限内的人口,不同国家对劳动年龄有着不同规定。下文采用国际统计口径,统计的适龄劳动力人口为15—64岁人口。由于在校学生(在校学生是指在适龄劳动力人口范围内,由于正在接受各种类型的教育而不能参与社会劳动的人口)、丧失劳动能力者,这些人不能参加劳动,计算劳动力供给数量时应予以扣除;超过64岁还在工作的应该计入劳动力供给。2010年,泰州市劳动适龄人口总数为3 402 197人,劳动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人口规模总共为184 940人,丧失劳动能力人口40 880人,超过64岁还在工作的人口为212 840人。劳动力供给=适龄劳动力人口-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者+超龄工作者=3 402 197-184 940-40 880+212 840=

3 389 217。相对于2010年的就业人数2 771 660人,存在超额供给617 557人。

二、泰州市2015—2100年劳动力供给数量预测

(一)相关人口预测

根据育龄妇女(15—49岁)计算的泰州市一般生育率(一年内出生人口/该年年中育龄妇女数),2000年为28‰,2010年为28.5‰,生育率水平比较稳定。由于一般生育率不像粗出生率容易受人口总量影响,因此,假设泰州市以后的一般生育率水平保持28‰不变。2000年新生婴儿性别比1.19∶1,2010年新生婴儿性别比1.17∶1,假设未来新生儿的性别比=(1.19+1.17)/2=1.18。在假设泰州市人口性别特征、生育模式、死亡模式、迁移规律不变的条件下,根据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泰州市常住人口资料,通过生命年龄移算法算出相关年份的总人口,计算出总人口、适龄劳动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如表1第2列、第3列及第4列所示。

(二)劳动参与率预测

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劳动参与率是计算这两者之和与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泰州市2000年劳动适龄人口33 897 81人,就业人口2 963 060人,失业人口90 550人,劳动参与率等于(2 963 060+90 550)/3 389 781=90.08%。2010年,劳动适龄人口3 402 197人,就业人口2 771 660人,失业人口56 150人,劳动参与率83.12%,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经济现象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参与率必然呈下降趋势,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参与率变动规律,考虑到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前未富先老的实际情况,预测泰州市未来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劳动参与率保持83%不变。2010年,65岁及65岁以上的经济活动人口212 840人,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663 080人,劳动参与率32.1%,预测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为32%。

(三)劳动力供给数量预测

劳动力供给数量=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参与率+老龄人口×老龄劳动参与率据此计算出泰州市劳动力供给数量如表1第5列、第6列及第7列所示。计算结果显示,2015年后劳动力总供给数量逐年减少,2050年时劳动力总供给数量仅有2010年的一半不到。

三、泰州市劳动力需求数量预测

(一)就业弹性系数和经济增长率预测

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一般用就业弹性系数来反映。如果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用L表示劳动力就业数量,则就业弹性系数可以表示为:E=ΔL/L/ΔGDP/GDP。就业人数增长速度=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速度,计算2000—2010年泰州市就业弹性系数和经济增长率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到劳动力需求数量和总就业弹性系数与经济周期关系密切。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泰州市对劳动力需求降幅最高,年末就业数量比上年减少4.96%。2000—2003年泰州市仍处于经济下降期,虽然GDP年增11%,但就业依然受大环境影响而减少,就业弹性为负值。2004—2008年经济上升期,泰州市对劳动力需求逐年增加,2008年需求增速(比上年)高达5.8%,就业弹性为正值并达到最高点0.429。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又进入新一轮经济下降期,2009年和2010年两年劳动力需求降到0.97%、0.18%的低增长水平,对应的就业弹性系数虽然为正,但却极小。根据经济周期的循环往复性,假设今后每十年发生一次经济危机,考虑到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假设一个经济周期中4年是经济下降期,6年是经济上升期,取经济周期下降期的就业弹性系数平均值-0.077为一轮周期中4年的就业弹性系数,取经济上升期就业弹性系数的平均值0.209为6年的就业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周期也密切相关,用上文取弹性系数方法,预测经济下降期GDP增长率为12%,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15%,考虑到长远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增长进步为集约式增长,增长率不会如此之高,因此上述方案作为经济增长率高方案进行后文预测。根据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规律和中国国情,本文预测中方案为经济下降期增长率为8%,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10%。预测低方案为经济下降期增长率为4%,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6%。

(二)劳动力需求预测

某年劳动力需求人数=上年劳动力需求人数×(1+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速度),根据三种不同GDP增长方案和就业弹性,计算出泰州市对劳动力的需求。结合劳动力供给,计算出对应的供求缺口,如表3所示。

三、泰州市劳动力供求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如果今后的发展速度是按照高方案GDP增长率,2015年泰州市劳动力供给短缺86 706人;如果是中方案,2015年劳动力依然超额供给11 786人。从2020年开始,不管按照哪种方案的增长率,劳动力供给都是短缺状态。2030年高方案显示劳动力短缺超过100万人,其他两种方案短缺不足100万人。三种方案皆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供给短缺情况越来越严重。

导致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前一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的生育制度。泰州市是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较好的地区,而且有很多可以生二胎的家庭放弃了生二胎指标。2000年,泰州市总和生育率1.02,而2.0左右的总和生育率是人口世代更替水平,高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增加,低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减少。1.02总和生育率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长此以往会导致人口不断衰减。如果泰州市按现行生育政策,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从2015年开始,总人口、适龄劳动力人口、0—14岁人口持续降低,而65岁及以上人口在2035年以前一直增长,2035年达到最高点1 130 637人,然后开始递减。自2040年开始,人口比例进入稳定期,0—14岁人口占总人口8.4%左右,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55%左右,老龄人口占总人口36.6%左右,社会抚养比维持在80%左右的高位水平。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按照这个标准,泰州市老龄化程度非常严重。前文预测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为32%,表1第8列显示老龄劳动力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20%左右,如果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较低的话,劳动力供给短缺缺口会进一步扩大。

导致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二是行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泰州市各行业对劳动力需求变化差异较大。有些行业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例如农林牧渔业对劳动力需求在2000—2010年间以每年7.28%的速度递减。有些行业对劳动力需求在增加,例如,采掘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1.7%,房地产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11%,批发和零售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5.6%,建筑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5.4%,金融保险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5.1%,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4.8%。上述行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需求数量较多,这些行业的不断发展也会使劳动力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

四、促进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求平衡的对策

(一)放开生育政策

为了避免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不断扩大的趋势,应该从现在开始逐步调整生育政策,在逐步放开的阶段要注意人口的发展质量。例如,从现在起到2020间前可适当放开生“二胎” 的政策。根据泰州市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女性人数变化趋势来看,2010年育龄妇女259 704人,2015年277 665人,2020年208 220人,此后一直平稳减少。因此,可以选择2020年作为全部放开生育政策的起始年,因为该年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大幅度降低,这时全部放开生二胎政策比较合适,不会使人口有突然的爆发式增长。同时,要考虑到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的生育观念会发生改变,例如,养育孩子成本增加、社会保障完善等都会导致生育率降低,届时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刺激人们生育二胎。

(二)优化产业结构

每个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和数量均有不同,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促进劳动力供求平衡。首先,应提高第一产业生产率。例如,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城镇化进程,配合相应制度保障,使更多农村人口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其次,继续发展第二产业。在2020年以前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劳动力超额供给问题;在2020年后,要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2030年以后,企业必须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来提高生产率,大幅度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缓解劳动力供给短缺问题。

第2篇: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民工荒;产业结构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不断进行改革。但是,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还是日趋严峻。2012年6月11日上午, 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蓝皮书指出,从总体就业去向分布上来看,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但仍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这个报告是在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基础上形成的。调查人数达到46万余人,共覆盖中国31个省区市2093所高校、1247个专业。

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2004年末以来,“民工荒”现象陆续出现在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工荒”现象有扩大到全国其他地区和其他行业的迹象,我国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农民工日渐短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两种现象同时在一个时期存在,并都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国内学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这两个问题有过许多研究。在大学生就业难方面,丁元竹(2003) 认为,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择业方式与现行用人制度不完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王远博(2005) 认为,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余桔云(2006) 则是结合了上述两者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造成大学生配置的扭曲、相关人事制度阻碍大学生的流动、教育改革跟不上市场化就业需求,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吴克明、孙百才(2005) 认为,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也是一个原因,但他们同时指出,这种较高期望是对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学费大幅度上涨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在“民工荒”方面,李月(2007) 认为,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性因素和企业的低工资,使得农民工供给减少,从而出现了“民工荒”;胡伟清、张宗益(2007)认为,收入增长缓慢、城市生活成本上升以及预期较高,直接或间接地减少了农民工的供给;曾湘泉、刘彩凤(2006) 认为,工资增长缓慢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是造成城市出现农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以上研究都只是针对单个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并没有注意到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这两个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将从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出发,分析目前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从而对这两种现象并存做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现象并存的解释

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GDP年均增速接近10% ,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通常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度增长。而且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通常被认为是粗放型的,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来实现。事实上,部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确实如此,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然而,我们又确实看到大学毕业生就业一年比一年难的现象。这表明,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存在着非常尖锐的结构性矛盾。

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与我国二元经济的发展有关。我国二元经济趋向刘易斯拐点的过程,也正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由于开始时劳动力供给过剩,农村劳动力工资相对较低,我国(尤其是我国南方)逐步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基建行业得到空前发展,对非熟练的、体力劳动者有很大需求;另一方面,工业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也增加了对非熟练劳动者的需求。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以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出口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使得我国这种产业结构更加趋于稳固。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需要劳动者有特别高的文化素质,基本上只需要劳动者有较好的体能,因此农村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旺盛,而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相对较低。这种产业结构长期发展的积累效应就是,农村劳动力不断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在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达到刘易斯拐点时,就出现了“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可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同时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其他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影响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现象的最根本和趋势性的因素。当然,除这个关键因素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高等教育扩招。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48% ,其中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4万人扩大到159.7万人,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20.6万人,2001年为268.3万人,2002年为320.5万人,到2009年则达到629万人。从1999年至2009年,年均增长率为14.7% 。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与此同时也不断上升,至2008年秋季入学时已达23% ,比1993年高出l8个百分点。这样的扩招幅度实现了高等教育“平民化”,却大幅度削减了低端劳动力(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供给,增加了中端劳动力(即大学生)的供给,从而加速了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

第二,专科教育落后。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是企业还是学生自身,都对“专科生”存在一定的偏见。其结果是,专科学校不教专业技能而成为“专升本”的跳板。而从劳动力需求来看,当前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除了对农民工有需求以外,还对拥有熟练技术的专科生有较大需求。如果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有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科生,那么民工短缺可以由专科生来填补,而大学生过剩可以由专科生来分流。也就是说,在体力劳动者农民工和纯知识型大学生之间,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一定知识的专科生,这种多元化的人力资本结构,有利于解决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第三,户籍制度限制。我国的户籍制度使得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成本很高。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各种福利、医疗、保险都得不到保障,这无疑降低了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积极性。因此,在经济发展接近刘易斯拐点的时候,农民工短缺问题便会由于户籍制度而变得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由于户口问题通常不愿意离开大城市,因为大城市各种福利、医疗、保险都跟户口有关。如果去小城市就业,则以后回到大城市的希望比较渺茫。这无疑加大了大学生初次就业选择的难度,出现大学生在大城市扎堆就业的现象,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

三、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矛盾的根本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和其他一些因素,如高等教育扩招、户籍制度限制等,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产生影响。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产业结构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产业结构所起的作用,即使是高等教育扩招,即使是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只会使劳动力市场在短期内出现大学生就业难,而不会出现大学生日趋过剩和农民工日趋短缺的现象。如果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即使高等教育没有按照现在的速度扩张,大学毕业生就业也不会很容易,农民工短缺也迟早会出现;即使户籍制度是松动的,总量上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最终仍会出现。因此,产业结构是根本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调整产业结构。

然而,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本质上是由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和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相对较低和对农民工相对较高,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而且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以及农民工出现短缺,劳动力资源禀赋也会发生变化,产业结构到时总会自然调整。因此,从自由主义的观点来看,我们不应该对这种市场化的结果进行干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方面,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短缺,无疑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相对于资源禀赋的变化可能会比较滞后和缓慢,而且从国家赶超战略来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也都需要政府干预。因此,以政府适度干预的方式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当然,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还需要有一些辅的措施。第一,高等教育扩招与产业结构调整应协调发展。如果高等教育扩招速度远远大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只会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而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越来越少。第二,促进专科教育的发展。专科教育要突出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开放教育市场,把专科教育办成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对应届学生也包括广大农民工开展终身职业教育,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真正通过专科教育学到相应的专业技能。第三。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户籍制度取消或者松动,他们在初次选择工作时就不会一味追求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而会考虑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这样,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便会小很多。对于农民工来说,户籍制度的松动将使其更多地享有城市的各种福利、医疗、保险等保障,增加农民工到城市工作的意愿,使“民工荒”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总的来说,户籍制度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人力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

总之,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必须尽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摆脱中端劳动力过剩、低端劳动力短缺的局面。“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是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不相匹配的象征。如果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有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科生,那么民工短缺可以由专科生来填补,而大学生过剩也可以由专科生来分流。有了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就具备了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从而有可能摆脱这种困局。

参考文献:

[1]丁元竹.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3(3):3-6,28.

[2]王远博.大学生失业的经济学原因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5(2):64-66.

[3]余桔云.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6(4):71-73.

[4]吴克明,孙百才.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5(4):52-55.

[5]李月.我国“民工荒”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7(11):25-27.

[6]胡伟清,张宗益.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的理论分析――“民工荒”的微观经济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7(4):77-79.

[7]曾湘泉,刘彩风.我国劳动力供需形势分析及展望――对我国“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思考[J].中国劳动,2006(1):13-l5.

第3篇: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用工短缺解决途径

一、引言

随着2009年全球经济的回暖,以及我国为了振兴经济出台大量的政策措施,各行各业逐渐走出低谷,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严重的用工短缺。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形势更加严峻。许多的中小企业不能开足马力生产,难以完成订单任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稳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对此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引导劳动力的流动和企业的技术升级,以减少因人力资源短缺而对中小企业产生的影响。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用工短缺现状

1.本次用工短缺的范围广、数量大、种类多、持续时间长

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用工短缺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人员需求仍然十分的旺盛,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方经济的逐步发展壮大,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沿海地区超过半数的企业存在招聘困难的问题,中部地区劳动力较为充足,但是仍有25%的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招聘困难的窘境。因此说,这次用工短缺波及的范围之广,历史罕见。

与此同时,这次短缺的工种繁多。普工、技工等各个工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许多中小企业甚至把年龄放宽到20岁-40岁,但是仍然难以招收到足够的人员。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我国中小企业的订单纷至沓来,更是进一步加剧了用工短缺的趋势。

2.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和餐饮服务业用工短缺较为明显,呈现出结构性用工短缺

目前,我国用工短缺最为集中的就是制造业和餐饮服务业。据调查,广州人员短缺最为严重的就是机械加工、服装、鞋业等制造业,占据了总需求的一半。而餐饮、旅游等服务业人员也是严重不足。

此外,我国的劳动力呈现出总体供需平衡,结构性失衡的特点。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技工和普工、高技能和复合型的技能人才。据有关统计,山东省的技工供需比已经达到了1:2.27,而在广东,普工的缺口已达61.2万,约占总需求量的68%。

3.用工短缺最为严重的主要集中在待遇较差的中小企业

一些低附加值的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待遇极差。而且,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大部分采取了降薪、裁员等措施应对危机。所以,当经济复苏后,人员纷纷流向待遇更好的企业。造成了这些中小企业出现了大量的人员短缺,并且很难再次招收到足够的员工。

三、我国中小企业用工短缺的原因

1.宏观层面的原因

(1)刺激农业发展的政策使许多农民回归农业。最近几年,政府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国家在2006 年废止了《农业税条例》,同时还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三项补贴政策,极大提高了农产品价格,使农民的纯收入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此外,农村的土地流转政策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吸引了新一代劳动者留在农村,放弃了外出打工的计划。

(2)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增大了这些地区劳动力的需求量。由于国家实施振兴西部计划,加大了对西部开发的投入力度,加速了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新增了许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另一方面,中部地区适时的提出了中部崛起,地区经济快速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的中小企业,用工需求也在不断地上升。此外,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快速成长,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劳动力开始从东部地区回归中西部,这也是造成这次用工短缺范围广、数量大的原因之一。

(3)国家教育结构失衡,使企业所需的人才短缺。一方面,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但是其专业设置却没有紧跟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企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我国技术教育也较为滞后,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很难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适合企业的技术工人。

2.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1)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准备和规划。中小企业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前期曾经大量的裁员以应对经济形势的恶化,却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相应调整。当经济复苏后,中小企业的订单数量急剧增加,才临时制定一个人力资源计划,进行人员的招聘、培训等工作。其工作并不能为企业实时、高效、低成本的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这也是导致这次大规模用工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中小企业待遇较低,社会保障不完善。首先,员工的工资较低。特别是普工,大部分人员的正常工资仅为最低工资标准,只有通过大量的加班才可以增加收入。不仅如此,有些企业还巧立名目,克扣员工工资。剔除货币贬值、生活成本增加等因素,员工的实际工资增长十分有限。其次,中小企业的员工工作环境较差。许多中小企业车间的生产条件简陋,安全措施落后,甚至屡次出现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的职业病。此外,中小企业在对员工的社会保障方面有所欠缺。员工在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承担了更多的压力,因此导致了人员短缺时期劳动力大量流向待遇更好的企业。

(3)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合理。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均缺乏正确、合理的激励机制。现在的中小企业普遍采取单一的以物质激励为主的激励措施,通过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和提成比例来激励员工,忽视了非物质的激励措施,在员工的成就激励、职务激励、前景激励等方面关注不足。这种以金钱为驱动力的片面、单一的激励措施在短期内会大幅度的提升员工的士气和工作效率,从长远来看,却会使得员工养成以金钱利益为目标的价值观,进一步加剧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丧失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四、解决中小企业用工短缺的途径

1.加大教育结构的调整力度,重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

针对教育结构失衡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引导企业与高校加强合作,大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也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状况,合理设置专业科目,增强对社会急需专业的投入力度。同时,企业也应该大力完善内部培训机制,加强对优秀员工的进一步职业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此外,政府部门也应该高度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大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加强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和扶持一批教学质量优秀、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学校;另一方面,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宣传力度,积极引导适龄人员,转变人们对技校的偏见。

2.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减少人员的需求量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产业的升级换代,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员需求,降低劳动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方面,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改进产品的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先进技术自动化水平较高,有效的节约了员工的需求量,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投入,能够有效的缓解企业的用工短缺问题。

3.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完善员工保障体系

通过这次用工短缺危机,中小企业应当改变过去的管理观念,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一方面,中小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和履行劳动规定,并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重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增加员工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在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注重员工的合理需求,不断完善企业的保障体系。

4.建立丰富、有效的激励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分为不同层次的。中小企业应该在满足员工最低层次需要的同时,关注员工的高层次的需要,灵活的运用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除了加强员工的绩效考核与工资、奖金紧密挂钩外,还可以加强对员工的成就激励、职务激励、前景激励。同时,针对一些优秀员工,通过利润分享、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多种方式,把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相结合,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更是增强了员工的忠诚度和向心力,从而使企业更加容易留住真正的优秀人才,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5.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

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小企业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企业的长期战略管理高度,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以及企业现存的社会环境和人才结构状况,通过预测未来人员需求规模,制定人力资源的长期规划,有的放矢地制定人员设置计划、人员补充计划、人员接替计划、人员培训和提升计划,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结论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市场竞争的原则。因此,中小企业在清醒的认识到用工短缺的危害后,应当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利用这次倒逼机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化危机为契机,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中小企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新:浅析“民工荒”的原因及对策.延边党校学报,2010(3)

[2]寇凤超:浅析中国劳动用工短缺问题的成因.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3]赖易:新形势下“用工荒”的原因.法制与经济,2010(5)

第4篇: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降低;烟叶;生产用工

中图分类号:TS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213

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不少新生代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往城市地区迁移,使得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变成了中老年人,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失。而烟叶生产包含多个环节,尤其是在移栽、打顶抹杈、中耕培土、采收烘烤等环节都需要用到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农村劳动力的缺失使烟叶生产受到限制。因此想要促进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必须要减少烟叶生产用工。

1 烟叶生产的重要性分析

1.1 烟叶生产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烟草种子最早产生于美洲,随着哥伦布将其带回到欧洲之后,世界的烟草种植行业发展已经有500a之久。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种植烟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叶生产国,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1/3[1]。烟草行业可以说是一个高税利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烟草行业一直是我国的第一大税收行业,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了烟草专卖制度之后,烟草行业所带来的税利大大提高,每年带来的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10%。另外也增加了地方政府(县镇村三级联动)烟叶税收入。不但为我国的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且也为资金再分配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1.2 烟草生产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烟草行业的发展也创造了诸多的就业机会,比如20世纪末,烟草行业就为印度提供了2600万个就业机会,2008年我国烟草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已经达到了51万人[2]。2012年我国的烟叶产量为312.6万t,2013年烟叶产量为341.9万t,2014年烟叶产量为279.5万t(数据来源于2015年国家统计年鉴)。而烟草种植只是烟草行业中的一个环节,另外烟叶的收购、卷烟的零售等,都可以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1.3 烟草行业以烟叶生产为根本

烟草行业的发展需要以烟叶生产为根基,只有使烟叶生产得到保障也可以促进烟草行业的稳定发展。当前我国与烟草行业相关的政策不断调整,催生了一批新生的企业,烟草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而烟叶种植更是决定了烟草行业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其全面协调的发展。农村的发展问题是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而烟叶的生产也是三农问题中的一种,其作为烟草产业链上最为薄弱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我国有着多年发展烟草行业的经验,所以必然可以得出烟叶种植和烟草行业发展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的结论,这也就是说烟叶种植不管发展好坏也会对烟草行业发展产生相对应的影响。

2 我国农村劳动力发展现状

2.1 农村劳动力短缺现状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都呈现出上升趋势。转移的方向主要是城镇地区以及非农业领域。这直接导致农业生产人员数量的减少。在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地区都可以看到留守的老人、儿童和妇女、尤其是在每一年春种秋收的时候,田间也看不到众人一起协作种植农作物的场景。而且近2a更是有不少农民反映,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继而导致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土地撂荒现象。

2.2 农村劳动力出现失调

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也会带来其他相关的问题。比如劳动力失调现象,失调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性别比例的失调,当前不少农村地区男性人员外出打工,妇女留守家里务农,这就使得女性群体成为劳动力的主要人群;年龄结构也存在失调现象,农村年轻劳动力受到思想及心理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都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文化结构的失调现象,现如今外出打工的人员大都是学历较高,最低的也是初中文化程度,而留守的人员则是学历水平较低的人员。

3 劳动力短缺对烟叶生产所产生的影响

3.1 使烟叶生产的压力不断加大

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使得劳动力的价格不断增加。如果在烟叶种植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的用工方式,劳动力成本必然会大幅度增加,土地价格等相关生产要素成本也不断增加进而增加了烟叶种植的成本[3]。另外,烟叶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仍然需要繁琐的过程,烟农的劳动强度仍然比较大,种植烟叶所获取的经济效益不容乐观,因此不少烟农放弃种植烟叶,这就致使不少烟叶生产区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产压力。

3.2 种植烟叶的面积不断减少

由于烟叶种植过程中相关技术比较落后,烟叶种植的机械化水平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在诸多繁琐的烟叶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依然沿用着传统的种植和生产方法,机械的应用少之又少。但是当前我国的劳动力短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烟农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种植烟叶,为了使自己可以管理好烟叶,必然会有目的的减少烟叶种植的面积,这也就导致无法实现规模效益。

3.3 烟叶种植的收益下降

农业生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门,因为它对于劳动力的容纳具有一定的弹性,也就是说,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他资本的投入,进而使烟叶种植所获取的收入不断增加[4]。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没有过多的劳动力,大都是留守的妇女老人儿童,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以及年龄都决定了他们无法快速接受新的知识。在烟草种植中依然沿袭着粗放种植模式,有时也会因为用工时间的冲突,导致烟叶无法及时采摘和下烤,减少最K的收益。

4 降低烟叶生产用工的措施

4.1 烟叶发达国家降低生产用工的经验

劳动力短缺现象是不少国家都会面临的问题,对于一些比较发达的烟叶种植国家,它们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本国发展的农业发展道路。比如在加拿大、美国等地,工业发达,地广人稀,劳动力严重短缺,因此国家通过研究先进的农业技术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再加之,这些国家的机械化程度高,单块面积大、方整,便于机械化操作,为烟叶机械化生产提供可能。

国外种植烟叶的国家,如巴西,其烟草行业在世界发展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其面临劳动力短缺的主要方法如下:规模化种植,表现在生产规模化和种植规模化2个方面;机械化生产,在烟叶的耕作、管理和烧烤等环节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机械化;生态化,鼓励烟农对耕作进行轮作,以此来减少对土壤的翻动,进而减少对土壤的破坏涵养土壤水分。

4.2 降低烟叶生产用工的具体途径

4.2.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烟叶生产用工的降低,需要发展现代农业,更需要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为烟叶生产发展奠定基础。完善道路设施,让农民在运输烟叶的过程中改用车运,减少劳动强度和劳动力的数量,为起垄机、整地机械等大规模的使用提供可能。另外修建沟渠,提高烟叶种植地区的排水和灌溉能力,减少种植地区在暴雨时期和灌溉时期的排水问题,缩短了灌溉和排水的时间。与此同时需要改良不佳的烟田土壤,尤其是针对一些结构不良、酸碱程度失衡、营养失调的土壤,要使农药的使用变得更加规范,可以大力推行秸秆还田的措施,使烟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外,可以通过改建或者新建烘烤设施,使烟叶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集约化的烘烤。

4.2.2 实现规模化种植

传统的烟叶种植是零散的小规模种植,很难满足企业对稳定的烟叶种植规模的要求,所以需要保证烟叶的种植规模。想实现烟叶的规模效益必须要对农民进行正确科学的指导。比如要使他们种植适度的规模,确定合适的种植目标。在烟叶面积的确定方面要进行减少0.2hm2以下的种植面积,对于烟叶种植面积比较大的中烟户,可以和企业形成有效的合作,建立起农户与烟草公司有效合作的模式。也可以专门建设一些烟叶种植的示范村,发挥规模化效益。使我国的烟叶生产变得更加的体系化和专业化。

4.2.3 进一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我国目前烟叶种植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的种植技术要求较高,而且用工量很大,与当前劳动力短缺,种植技术落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就导致烟叶经济收入较低,生产水平得到限制。只有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把烟农从技术难度高,劳动强度大的环境中摆脱出来。所以可以通过普及现代烟草农业科技等现代化的经营手段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使烟叶种植实现可持续发展。

4.2.4 实现专业化分工

传统的烟叶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大约需要经历40道生产工序,在整个工序中,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出现前功尽弃的现象。这种方式对种植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g水平要求都比较高,不适合当前劳动力短缺的发展现状。所以想要降低烟叶生产用工数量,必须要走向专业化的分工道路。专业化分工方式的应用可以让农民把自己不擅长的一些烟草种植环节交给专业部门,这样不但可以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而且也提高了操作水平。另外专业化的分工可以减轻烟农的负担,让他们从繁重的用工状态中解决出来,进而减少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水平。

4.2.5 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是提高烟草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要加快信息化建设途径。在烟叶种植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发相关的软件,建设和完善平台。最大限度的是与烟叶种植相关的环节在一个平台上得到全面的管理,从烟叶秧苗的选择到病虫害防治再到收购等,全面化管理。与此同时,也可以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拓展到烟叶生产中。

5 总结

烟草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而烟叶种植则是烟草行业的根本。对于劳动力需求较大的烟叶种植来说需要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专业化分工以此来降低烟叶生产用工,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宝森.烟叶生产成本与烟农增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2]顿颂阳.豫中烟区烟叶生产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

[3]詹吉平.龙岩市烟叶生产减工增效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

第5篇: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

如果将运用政策调整以保证经济平稳运行比作安全行车,以前的QE1和QE2都是为了防止汽车急剧失速时可能出现侧翻而猛踩油门,这一次的重点则是,驾驶员决意要把脚踩在油门上,车子不加速到目标水平就不把脚挪开。

一国央行明确地以就业作为政策目标,实际上是隐含接纳了就业和经济复苏/通胀之间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滞胀蔓延以后,理论界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质疑大于支持。人们一般相信,就业状况与经济增长的速度是正相关的,如果经济增速回升,则势必推动更多企业扩大产能、增加雇工。

但就业往往滞后于增速回升,即使经济已走出衰退,企业的信心仍然较弱,对就业的推动不足,比如美国经历的“无就业复苏”。同样,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如果企业预期调整缓慢,就业状况也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剧烈恶化。

中国今年经济增速下行,但逆周期调控政策力度较弱,主要是因为就业状况良好。虽然经济增速逐季放缓,但企业裁员现象并不普遍,尚未出现大规模民工返乡潮。这就意味着,在看到投资和出口下行造成的总需求减弱后,经济学家们据此预测的失业率上升,进而政府进行更强有力的调控的情况并未成为现实。甚至可以说,市场中对就业形势的错判,直接导致了对经济增长速度和政策调整的预测失误。

预测就业形势很难做到精准,今年比往年更加困难,主要原因包括:

首先,现有就业数据提供的可用信息仍然较少,失业率数据迟迟未出。一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局限性都比较大,存在着涵盖范围有限(不包括农村户口的广大民工)、失业登记不完整等缺陷。而最近八个季度以来,该数据稳定在4。1%的水平,而中国经济在这段时间从过热到增速放缓,很难令人相信失业状况没有发生变化。

几年前,国家统计局就已经开始在部分省份进行失业率调查。与登记失业率相比,调查失业率的涵盖范围更广,准确度也应更高,应该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宏观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但官方并未如期在2011年将此项数据公布,而目前的就业状况判断只能依靠公司层面调研和总结媒体报道。

其次,不少企业虽然希望通过一定程度的裁员渡过难关,却担心重蹈2009年的覆辙,一旦裁员,那么等到经济形势扭转的时候将很难重新招人。为了避免三年前招工难的状况重演,今年企业利润率下降之时,企业纷纷选择用休假、减少加班等措施降低成本、避免裁员。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不同行业、地区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掩盖了周期性的就业压力。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短缺仍未得到缓解,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餐饮、家庭服务员等进入障碍较低的领域都出现了明显的工资快速上涨,招工难的状况仍在延续。

从地区分布看,自工业向中西部转移以来,生产制造业对技术工人、市场营销、销售等专业人员的需求上升很快,内陆地区也出现了一定的劳动力短缺,市场对生产制造业用工缓降的敏感程度自然比较低。

有些学者解释,中国人口增速正在放缓,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和到达刘易斯拐点造成了最近这些变化。但是这样的说法恐怕忽略了两个问题。第一,劳动力人口增速虽然在下降,但其变化应该是非常缓慢的。第二,我国人口与工业分布一直不均衡,在一些沿海地区多年前就出现了到达刘易斯拐点的迹象,而其后都是靠中西部各省的农民工来补充其劳动力供给。而目前,即使中西部人口大省仍有外输劳动力,劳动力的短缺仍四处可见。

我们观察到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开始于2008年危机之后,当时中国经济开始从外需驱动向内需推动调整。自2009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外需转向内需,这既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影响下外需疲软的被动选择,也是加快城镇化、开发中西部政策引导的必然结果。

第6篇: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

然而,现有文献对于我国经济的转折点是否已经到来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并且部分文献采用的研判标准还有待商榷。因此,这里首先对近年来有关“刘易斯转折点”研究的观点和证据进行评估,然后借鉴发展经济学界测度东亚经济体“刘易斯转折点”的方法,利用国家统计局7万抽样农户数据再次对我国“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时间进行研判,然后就转折点到来之后的发展挑战和战略选择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以来,学术界关于我国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及其检验一直存在激烈争论,且迄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以下针对现有研究在论据和方法的一些缺陷进行讨论。

在现有文献中,黎煦、Zhang et al.、Li et al.等认为中国经济在2004~2005年到达“刘易斯转折点”或者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2][3][4],主要依据有:

第一,从2004年开始,沿海城市部分企业开始出现“招工难”现象,这一现象被媒体称为“民工荒”。另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117个城市进行的调查发现,岗位数量与求职者数量之比从2001年的0.65上升到2012年第一季度的1.08,学者也以此判断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消耗完毕,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劳动力短缺时代”。

第二,从2004年左右开始,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工资水平开始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例如,根据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数据,2003年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528元,2004年则上升到802元,2005年达到852元,2007年进一步上升至1060元。

第三,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状况有所改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在2004年出现下降,由前一年的3.23降为3.21。2004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04~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从3.21降至3.13。

实际上,根据以上几点来判断我国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于2004~2005年已经到来或者我国已经没有富余劳动力的说服力不足。理由如下:

第一,所谓的“民工荒”现象,或者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岗位数量与求职者数量之比的上升,有可能是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并非总量性短缺。一种可能性是,企业招聘不到的是拥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而非低教育水平、低技能的简单劳动力,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技工荒”。另外,不少大中城市最近几年出现的月嫂、保姆短缺等,也体现了劳动力的结构性稀缺。

第二,“民工荒”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城乡二元体制性障碍有关。近年来,尽管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城市对进城农民工在子女教育、居住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歧视性政策,部分农村劳动力或为了子女教育或因城市生活成本不断抬升等原因,不得不滞留在农村,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富余与城市劳动力稀缺并存的局面。例如,Knight et al.也认为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民工荒”与农村地区富余劳动力并存是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其背后隐藏的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短缺和季节性短缺。[5]

第三,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工资上升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不一定是由农村富余劳动力消耗完毕所推动,也可能归因于各种政策因素的作用。例如,21世纪以来,我国取消了农业税,并逐步实施对农业生产的各类补贴,同时还构建了覆盖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些措施都直接提高了农民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民工的保留工资,因此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必须作出适应性调整。另外,我国从2004年开始明显加大最低工资执法力度,2008年颁布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实施更加严格和全面的保护,各地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也会推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工资上涨。

实际上,很多关于我国经济的转折点已经到来的研究都是基于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观察,但实际上,刘易斯模型中的转折点的含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被消耗完毕,因此,更科学方法是从农村或农业中寻找证据。在现有文献中,只有少数研究采用了后一方法,例如Zhang et al.利用甘肃贫困地区的调研信息,发现2003年后该地区的实际雇工工在农忙和农闲时都已开始大幅度上涨,他们据此推测全国性的劳动力短缺已经出现。 [6]Minami and Ma通过估计中国1990~1995年、1996~2000年和2001~2005年三个时间段的农业生产函数来计算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并将其与日本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并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已经出现劳动力短缺,即使是2001~2005年,中国依然蕴藏着大量富余劳动力。[7]当然,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正在接近拐点,并且东、中、西部的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差别很大,因而不同地区蕴涵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数量不同。类似地,许庆等基于省级、县市和农户面板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2005年左右东部地区的粮食和一产GDP的生产函数已经到达“刘易斯拐点”,而中西部地区尚未到达。[8]

虽然上述研究提供了来自农村和农业生产的证据,但是存在两个问题,Zhang et al.的研究只基于局部地区的小样本,后两个研究使用数据的时点只截至2005年。[9]利用局部地区的小样本数据来判断全国的总体情况,其代表性不足,而截至2005年数据的研究无法反映最近几年的情况,因此,容易造成对全局判断的失误。这里基于2003~2012年国家统计局的7万多个农户调查数据重新研判我国经济“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时间。

二、测度“刘易斯转折点”的方法与结果

这里借鉴发展经济学界测度东亚经济体“刘易斯转折点”的方法,利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测度我国“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时间及其区域差异。

(一)测度“刘易斯转折点”的方法

按照刘易斯的原意,转折点可以将一个经济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转折点到来前的第一阶段,农村蕴藏着无限多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会导致农业总产出降低,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为一个长期稳定的低水平生存工资。转折点到来之后,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被消耗完毕,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开始大于零。在这一阶段,继续转移农村劳动力,将会降低农业总产出。城市部门要继续吸引农村劳动力,则需要提高工资水平。因此从理论上说,转折点是否到来的理论判断标准是:在保持其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当农业劳动投入的边际生产率由零变为大于零时,以及农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由长期不变转为上升时,则表明该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了。

但是,发展经济学家在运用这一理论对转折点进行测度时,碰到了技术上的困难。一方面,在转折点到来之前,农业劳动投入的边际生产率可能大于零。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技术进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作物良种的使用、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等,农业劳动投入的边际生产率在转折点到来之前也会逐步提高。因此,现实中无法以“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是否为零”以及是否存在一个长期不变的农业生存工资来判断。例如,日本经济学家测算了1915~1963年的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结果在其转折点没有到来之前,边际生产率不仅大于0,而且还保持着上升趋势(见表1)。

日本经济学家Minami认为,转折点到来时,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会出现一个急剧的上升而不是缓慢地上升;另外,转折点到来时,投入结构、工资水平与农业生产方式也都会发生相应变化。[10]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判断转折点的准确性,除观察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是否发生急剧的上升以外,还需要通过综合观察农业生产其他特征的变化(比如农业工资水平是否出现急剧上升、农业劳动力总量是否出现急剧下降、农业投入方式是否出现明显转变,等等),作为转折点判断的补充依据。

基于上述方法,Minami(1968)测算了日本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发现它从1915年到1950年一直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但是到了1960年,出现了一个急剧的上升,因此,他判断日本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于1960年左右到达。[13]同时,日本的实际农业工资水平在转折点没有到来之前,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到了1960年的转折点时,实际农业工资水平也同样出现了一个急剧的上升,与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的变动趋势一致。这进一步验证了日本在1960年才出现“刘易斯转折点”的上述判断。另外,Minami还发现,从1960年开始,日本的农业生产劳动力也急剧减少,而机械设备和化肥的使用则明显上升。[12]些因素都指向了一个明确的结论:日本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于1960年到来。

(二)主要发现与结论

这里利用国家统计局2003~2012年全国约7万抽样农户的调查数据②,寻找2003年以来农业劳动投入边际生产率变动中的急剧上升点,作为判断我国“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的关键依据。

从表2的测算结果可以看出,学术界流行的2004~2005年我国经济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是不准确的。表2的数据表明:第一,2003~2005年,全国农业劳动投入的边际生产率确实在提高,3年内共上升了46%。 2005~2007年,农业劳动投入的边际生产率继续上升,3年内又提高了33%。但是,2007~2009年农业劳动投入的边际生产率增幅明显下降,3 年内仅提高了8%。也就是说,2004年左右,农户的劳动投入边际生产率开始提高,但并没有出现非常急剧的上升。第二,2003~2009年,全国农户的农业劳动投入边际生产率增幅为109%,年均增幅为13.07%;而2009~2012年,仅3年间的增幅就高达72.8%,年均增幅为20%。与 2009年前相比,农业劳动投入边际生产率在2010年前后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上升,而且这个上升比2004年左右出现的上升幅度更为显著。因此,从全国总体来看,依据边际劳动生产率这个关键指标的变动状态,我国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于2010年前后已经基本到来。

F104Y586.jpg

F104Y587.jpg

但是,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达到转折点的时间很有可能是不同步的,表3中的数据能够支持这一判断。在东部地区,2003~2009年,农业劳动投入的边际生产率的增幅为135%,年均增幅为15.3%;2009~2012年的增幅高达78.22%,年均增幅为21.24%。据此判断,东部地区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

在中部地区,2003~2009年,农业劳动投入边际生产率的增幅为101%,年均增幅为12.34%;2009~2012年,仅3年间的增幅就高达 64.83%,年均增幅为18.12%。对于西部地区,2003~2009年,农业劳动投入的边际生产率增幅为97.53%,年均增幅为 10.24%;2009~2012年的增幅高达63.17%,年均增幅为17.73%。上述数据意味着,2009~2012年,中西部地区农业劳动投入边际生产率没有出现东部地区那么明显的急剧上升,因此,中西部地区可能还有一定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存量,但期间其边际生产率的较快上升,表明中西部地区正在向 “刘易斯转折点”逼近。上述结论与许庆等(2013)和Minami and Ma(2010)的研究结论类似,即东部地区首先到达转折点,并开始面临劳动力短缺。

另外,转折点的到来还意味着生产方式的转变。这里将进一步考察2010年左右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趋势。表4提供的数据表明,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样本农户年均购买的机械设备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但是,2003~2009年的增速并不明显,2009~2012年,却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上升。

F104Y588.jpg

F104Y589.jpg

F104Y590.jpg

第7篇: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用工荒;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性失衡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131-02

一、目前“用工荒”的特点

“用工荒”是指用工短缺现象,即人力资源“供小于求”,体现为劳动力资源局部紧缺的现象,这种现象从2004年的珠三角就已出现,当时被称之为“民工荒”。2006年,“民工荒”现象进一步蔓延,福建、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称为 “缺工”。到了2008年和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出口严重受阻,对农民工就业的需求急剧下降,一度掩盖了“民工荒”问题。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转暧,用工短缺问题再次凸现,到2012年春节后,不少企业又开始为新一轮的“招工”而头痛不已,而此时, “民工荒”已变成了“用工荒”。主要有以下特点:

1.地区蔓延至全国,但一线中心城市尤为突出。用工荒最早主要出现在沿海、经济相对发展较快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但自2006年以来,用工荒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逐步蔓延至内陆城市,甚至安徽、河南、四川等传统劳务输出大省也面临不同程度的“招工难”。但总体来看,仍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缺工现象较突出,仅以广州为例,2012年春节后一个月,广州急需补充11.38万人,虽然比去年的15万人略有减少,但2011年广州人力资源的求人倍率仍保持在1.34,即平均1.34个岗位对应1个求职者。

2.紧缺类型以技工为主,表现为结构性失衡。从各大人力资源市场报道的招工情况和对企业的采访情况来看,目前企业主要缺少的工种都是集中在一线生产线上,一些体力活和一些需要专业技术较强的工种,如服务行业的服务员、生产制造业的熟练技工等。

3.“民工荒”转化为“用工荒”、“技工荒”。从2004年,最早出现“民工荒”到现在已悄然转化为“用工荒”,因为,总体农民工数量并没有出现短缺,但是缺乏由民工转变为用工的动力,而且真正缺少的是具备一定技能的专业性较强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从事简单劳动的生产工人。因此,现在的“用工荒”甚至可以称为“技工荒”。

二、“用工荒”产生的原因分析

1.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用工结构失衡。由于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针对“两高一资”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转型,特别是沿海城市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加快传统技术改造,低利润、低端制造业将被淘汰或向内部城市转移,沿海城市发展重点转向金融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服务业等。产业升级必然会导致用工结构性发生变化,譬如纺织服装业对从业者的学历要求相对较低,而机械、生物制药、LED等行业对文化技术的要求则更高一些。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客观上要求农民工在技能上作出相应提升,但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及职业技能不能完全满足这种要求,所以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业。

2.经济回暖,劳动力需求增加。由于全球经济回暖,各国企业恢复发展以及国内经济刺激计划作用的发挥,使得中国经济形势已经稳步回升,并向好的方面发展。其中外贸短期回升、内需强劲是经济回暖最直接的体现,特别是一些加工制造业订单增多,而这些企业又是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订单的集中需求,短时期内使企业出现了大量的用工需求。

3.工资偏低,缺乏社会保障。一方面,劳动密集性企业通过雇佣大量的农民工生产廉价、简单的产品,并成规模地出口,但这类高度可替代的产品到了国外,只会将价格压得越来越低。而这种价格传导效应导致农民工劳动力成本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也使这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微利生存;而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让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作为企业工人的外来民工在无法享受到与本地一样的各种社会福利和保障同时,却同等地承受和本地人相同的生活成本,这样一来,民工对工资预期也会随之有所提高,企业如果继续靠低廉的工资招工,显然难以吸引到所需要的工人。

4.国家产业转移,中西部劳动力当地就业。国家大力倡导的产业转移初具成效,一些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发展迅速,这些在中西部如春笋般崛起的企业,给当地的就业人员提供了很多岗位,这些人不需要远程到其他省市,而就近在家乡就业,工资待遇不会低多少,消费水平低,住宿、回家交通等开支减少,又可兼顾父母孩子,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沿海地区的劳动力资源。

5.外来工在一线城市找不到归属感,流失率高。外来工在城市的生活被边缘化,他们大多数住在简陋的宿舍,身着过时的服装,生活在城市的底层,使得他们与城市产生距离,缺乏认同感。特别是80后、90后已成为外来打工的主体,而这些他们与 “不管多苦多累,只要能多挣点钱就行”的60后、70后相比,不仅追求工作条件同时注重生活品质,他们的生活观、择业观发生很大变化。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掌握了一定文化,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诉求提高,不再满足于“为赚钱三点一线”的生活,转而寻求劳动强度适中、业余生活丰富且不受歧视的工作岗位。而这些要求与实际工作环境有一定差距,就会导致他们总是在不断地跳槽、返乡、外出打工中徘徊。

6.部分企业不重长远,缺乏用工储备。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错误地认为中国劳动力资源充沛,企业用人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在用工方面仍然固守临时观念,缺少长远打算,对劳工缺乏应有的尊重,不注重建立自己的劳动力储备,从而导致一旦用工需求急剧增加时就变得手足无措、无法应对。

三、“用工荒”背景下对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的影响

1.电子、制造等行业将出现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现在的用工荒严重,尤其是技术工种,技术类人才本来就比较稀缺,有技术的外来工人由于城乡差距缩小,在老家附件就能找到工资水平待遇差不多的工作,不愿离乡背井到大城市生存;而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怕苦怕累,不愿到生产第一线,致使电子、制造行业缺少大量技术工人。

2.“用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并存。“用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并存,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一方面,一些不景气的行业“裁”声四起,如房地产行业、受国际影响较大的外贸企业等,为减本增效,裁员“瘦身”当前是一些企业最直接的自保手段;另一方面,大量电子、制造类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术人才,产生“用工荒”。

3.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面临重新洗牌。目前,随着欧美经济逐渐复苏,对中国制造的产品需求有所增加,企业的订单增加,招工量也有所上升,但中国制造的优势就在于成本,而要解决“招工难”第一要务就是增加工人的工资,而工资成本的上升又加重企业负担,使得本来就是微利的生产制造业面临很大困境,所以实力较差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必然面临着被收购重组的命运。

4.“应急工”顺势而生。由于企业用人出现严重短缺,不少企业开出优厚的条件招聘在校学生以“短期工”缓解用工的“燃眉之急”,称为“应急工”。特别是在2012年春节前后,一些在校90后大学生逆“春节流”而动,不“爱”过年“爱”打工。他们没有回家,而是选择北上、南下去打工挣钱。一方面可以通过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假期打工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解决“用工荒”,满足人力资源供给的措施

1.加快产业调整,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继续实施国家的产业调整政策,大力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大力发展规模农业生产,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效率,减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合理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的社会生产价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同时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提高社会保障。用人单位能否提供一份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是每个应聘员工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企业招工要充分考虑员工生活成本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等现实因素,适当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应注重外来工人的社会保障。企业应该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为工人参加社会保险,并出台相应政策使得到本地务工的外来民工在医疗、养老、工伤以及子女就学等方面享有当地人同等待遇。有了一份满意的收入与可靠的社会保障,就会降低外来工人的流动率。

3.加快职业教育,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储备。用工“结构性短缺”主要原因是因为加工制造业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这部分需求农民工难以满足,而高校毕业生又不愿从事,就导致出现“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政府应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可以实行“订单式”办学,根据企业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样既可以解决“技工荒”,又可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

4.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适量储备劳动力资源。企业应该创造出企业的个性文化氛围,通过企业独特的人文环境留住工人,同时有目标、有计划发储备一些劳动力资源,对于这部分劳动进行边培训边使用的方针,在不浪费现有劳动力的基础上,又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5.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凝聚力。对企业而言,调整员工收入水平、实行人性化管理,是解决“用工荒”的关键。企业要想发展得更好,人力保障是基础,构筑和谐的劳资关系,完善企业留人制度,除了要提高工资福利、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实施激励性的绩效考核、通畅个人发展途径和空间外,还要努力营造并提高企业文化内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加深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保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五、结论

总体而言,2012年的用工荒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人力资源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只有找准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外来工人的待遇等具体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供给的不足,保障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州节后用工缺口超11万[N].南方日报,2012-02-02.

[2] 陈桂宏.浅谈国内“用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新西部,2010,(6).

[3] 胡月彬.当前中国“用工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

第8篇: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区域经济;产业;多区域CGE模型

中图分类号:F249.21

一、研究的背景

我国劳动力短缺出现的速度之快,出乎大多数人们的意料之外。2011年春节过后,珠三角的劳动力短缺据估计达到100~200万人。而重庆等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地,为了留住农民工,竟然出现了政府和企业联手到火车站截人的场面。中部的武汉等地也出现了人工不足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各地的劳动力成本快速增加。各地的最低劳动工资纷纷上调,一些地区上调的幅度超过了20%。一些急需劳动力的企业,给出的工资待遇超过了以前水平的1倍甚至2倍多。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应该非常丰富。如此广泛范围出现的劳动力短缺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每年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话题,怎么一下子就过渡到劳动力短缺。当然,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结构性问题。但是,不能忽视一个现象:我国“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1]。所以,我国劳动力出现短缺不应该被看成是一个短期现象,而存在着长期化的趋势。

劳动力短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些人认为,劳动力短缺将引发生产成本的持续上升,将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逐步减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将成为过去。还有一些人认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还会带动长期的经济增长。但是,关于此类的研究有一个问题较少触及:劳动力短缺及其引起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对我国各地的区域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本文从一般均衡的角度,构建了多区域多部门的CGE模型,对劳动力短缺所引起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多区域CGE模型的基本构造

本研究采用自行开发的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参考了日本大阪大学伴金美教授开发的Forward Looking型多区域CGE模型[3]和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的Monarsh-MRF模型[4]。我们使用GAMS22.9软件,并使用MPSGE子模块进行计算。相对于GEMPACK的非线性方程体系,使用MPSGE在处理上更便捷一些。本研究的基本数据来源于日本JETRO-IDE[5],该数据是一个中日合作开发的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2000年)。分析时间为2000~2020年。

(一)区域及产业分类、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首先,本研究考虑了8个区域:东北(东三省)、北方都市(京津)、北方沿海(河北、山东)、中部沿海(上海、江浙)、南部沿海(珠三角、福建、海南)、中部(中部地区)、 西北(西北、内蒙古)、西南(西南、广西)。这里的区域分类不同于我国惯常的行政区划,主要是考虑到各个区域内在的经济关联。

其次,我们将产业部门合并为4个部门:农业、制造业、能源行业和服务业。限于篇幅,在本文中我们重点讨论制造业和服务业。因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服务业的发展代表着经济转型的关键,由此我们可以窥视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

最后,在上述界定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CGE模型计算需要的社会核算矩阵(SAM),并由此构筑了8区域4部门(8x4)的多区域CGE模型[2][3]。社会核算矩阵由企业、家庭政府和国外组成。假定家庭和政府每个地方只有一个,家庭有资本和劳动,在区域间不能移动。但是资本和劳动的服务不仅供本区域,也供他区域使用,家庭从不同的区域获得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

假定企业是生产主体,没有企业所得和企业储蓄,把他们看成资本所得,与劳动所得同属于家庭所有。储蓄和投资行为由家庭的效用最大化来决定。政府对产品、进口、资本所得以及劳动所得课税,用于政府的消费、投资和储蓄。另外,我们没有考虑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区别。直接税归属于家庭所在的地方,而间接税归属于企业所在的地方,各个地方的税率相同。

(二)企业的生产构造

企业使用劳动和资本以及中间投入要素进行生产活动。企业生产国内以及出口产品。资本和劳动不仅来自于本地区,也有可能来自于其他地区。作为直接税的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上缴给当地政府。而中间投入既有本区域产品也有其他区域产品,是一种阿明顿混合物,是各个区域内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按一定比例分配的。间接税由企业上缴地方政府。生产函数假定为CES(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嵌套函数。本文中,我们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其结构由下图所示,其中σ是替代弹性,其值的大小并非实际测算出来的,而是参考其他研究假定的。

(三)家庭的消费构造

家庭追求包括长期的效用最大化,并进行相应的储蓄和投资。家庭的动态最大化问题在第5小节中有描述。在确定了最优储蓄后,家庭的消费为了在各期内都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各个地区的本国以及国外的产品,这也是一种阿明顿混合物。效用函数也假定是CES型函数。

(四)政府的消费和投资构造

各地政府的支出分为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假定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同样也是本地和他区域的阿明顿混合物。对各种产品的支出,由各区域政府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决定。效用函数也是CES型嵌套函数,在本文中假定替代弹性是零,即支出结构是莱昂惕夫形的,相互之间不可替代。其具体构造如图3:

(五)CGE模型的动态构造

本研究采用的动态模型是Ramsey型的最优增长模型。其基本的构造是:

资本价格等于投下的资本收益的净现值。

(1)到(4)式所表达的模型,可以由下列三个条件组成的互补问题表示。

其中, C(RKt,Wt):单位生产费用, Wt:工资, M:生涯收入。单位生产费用就是以下费用最小化问题的解。其中,我们假定生产函数符合线性齐次条件。

(六)动态的均衡增长和终端条件

为了求解动态模型,必须保证存在动态的均衡(balanced growth),而且从初期开始向均衡状态收敛。标准的动态均衡状态应该满足以下的关系:

(16)式计算得到的投资I0和观察得到的投资额是不同的。如果有不同,其差额可以通过消费的调整而使得初期的供求均衡成立。本文就是用该方法来调整初期时间的数据,使其从始点到终点都符合均衡增长的要求。

动态CGE模型中,家庭是按照无限期的最优化问题来求解的。但是,数值计算只能求解有期间。Lau, Pahlke and Rutherford (2002) [6]认为,终端期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实际上,如果全期间都在均衡增长路径上的话,作为(17)式的制约条件的解,与无限期最优化的解是一致的。

三、模拟分析及其结果

模型的基本假定是:每年经济增长率为8%,不同时期的替代弹性是0.5,折旧率4%,利率5%。作为对照情景,我们假设从2000年开始劳动力成本上升20%,然后分析其对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的影响。之所以将制度变更放在2000年,是为了更好地与数据整合。当然,也可以放在其他时间,对研究的结果没有本质的影响。20%的劳动成本是一个假定,可以根据需要加以改变。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更详细的刻画,我们会在后续研究中体现出来。另外,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不同区域以及不同产业的影响具有相对的意义,不能绝对化地加以解释。

(一)区域分析

1. 对区域GDP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中部受到的影响非常小,整个沿海地区受到的影响都比较大,以北方沿海为最大。相对来说,西南、东北、西北受到的影响较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以沿海地区为首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廉价的劳动力。一旦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这些地区也会首先受到冲击。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内地和东北地区在应对相同幅度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模拟分析的结果是:中部地区受到的影响最小。至于沿海地区,北方沿海的山东、河北受到的影响最大,而中部沿海(长三角)次之,南部沿海的珠三角反而较小。我们的基本分析认为: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会把一些生产转移到内地,中部地区会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因而抵御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能力较强。

北方沿海的技术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可能受到的冲击最大。而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具备一定的优势。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模型中的劳动力是内生的,劳动力的移动是可能的。但是,上述的结论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改变。假如中部地区工资增加10%,而沿海地区增加20%,甚至30%以上的话,中部地区劳动力会进一步流向沿海地区,而中部地区抵御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比较优势会受到损害。

2. 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对于家庭消费而言,我们看到的是另一幅景象。与GDP的影响相反,家庭消费普遍增长。总的来说,内地和东北地区由于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报酬)上涨而导致家庭消费的增长最小,而沿海地区则受到的影响较大,北方沿海最大。考虑到现实中沿海地区的工资上涨幅度更大一些,其家庭消费的增加可能会更多,而这种局面与我国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家庭消费需求的政策目标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欢迎的。相反,内地和东北地区的家庭消费如何进一步扩大?却是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

分析沿海地区家庭消费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我们认为,长期以来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已经使资本与劳动的比例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迅速地转化为人们的购买力,进一步促进以内需扩大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对政府支出的影响

政府的支出普遍减少,减少程度沿海城市相对较大,其中长三角地区的中部沿海最大,而内地则相对较小。结合图4可以看出来,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导致投资减少,从而导致政府收入和支出的减少。关于长三角地区的政府支出的大幅度减少,我们的猜想是:由于长三角地区的民营经济最为发达,民间消费增加所引起的发展模式的转型,会在某种程度上替代部分政府的职能,从而减少政府的相关支出。

(二)产业分析

1. 对制造业的影响

作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北方沿海地区和东北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但是珠三角受到的影响和西南、西北差不多,而中部受到影响最小。珠三角的制造业以消费品为主,这一点与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东北、北方沿海地区不同。珠三角地区更有可能把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影响转嫁给消费者。

2. 对服务业的影响

服务业整体受到的冲击较大,尤其是沿海地区。中部、北方都市和东北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从将来的发展趋势上来讲,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服务业劳动力不足的局面可能会出现,特别是对沿海地区而言,是一种挑战。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是一系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此前,我们曾对5x4模型进行了分析。具体来说,把北方都市和北方沿海合并,把中部和西南西北合并为内陆地区,其研究结果与本研究有相似之处。本研究可以看作是上述研究的延伸。我们发现,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一)中部地区有着相当独特的表现。GDP受到的影响最小,而且在服务业和制造业方面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我们认为中部地区将成为未来我国应对劳动力成本冲击的关键地区。

(二)北方沿海的河北、山东的地区GDP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其制造业和服务业也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同时,这种冲击会带来家庭消费的大量增长,这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言是一件好事。

(三)上海以及江浙的政府支出将大幅度减少,这一点也符合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珠三角和长三角也将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冲击,但是属于中等程度,这一点与我们当初的估计与比较大的出入。这可能是因为其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其产业形态,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应对能力。

(五)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相对于沿海地区,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受的影响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服务业方面,而这一方面的优势是否能够体现出来,还要看当地是否能够充分利用。

总体上看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对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产生冲击。同时,也会促进以家庭消费为主的内需扩大,而这一点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主要目标。劳动力成本引起的消费增长是一个值得欢迎的现象。但是,GDP的大幅度减少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来说都是应该谨慎对待的。

我们看到,劳动力短缺对地方GDP的负面影响是逐步增大的,而对家庭消费的正面影响却是逐步减小的。所以,未来我国应对劳动力短缺及其引起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应该注意找到一个最优点,使GDP的减少与家庭消费的增长处于一种最佳的组合。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

1.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中部地区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是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关键。中部地区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遇,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有选择地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促成战略崛起。

2.北方沿海地区的山东、河北面临着地方GDP下降的严重的挑战。同时,家庭消费会大幅度增加,这一点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点要很好地加以把握。所以,上述地区一方面要避免经济上受到大的冲击,必须考虑相应的政策手段。比如对投资进行减税,或者对个人所得进行减税等。当然,上述措施要注意实施的目标,该地区的投资减税等应该在集中在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上,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为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3.服务业的发展将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很大。这一点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不利。所以,针对服务业的有关税收减免和补助措施是必要的。从长期来看,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是否能够发挥出来,还有看当地是否能把握机遇。对沿海地区来说,如何在劳动力成本上升时期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也是重大难题。在这一点上,沿海与内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需要妥善加以处理。

4.虽然每个地区有不同的优先发展目标,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用市场机制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所依据的是投入产出表,而这种研究工具没有能够把技术进步考虑进去。而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就在于技术进步。所以,如何实现高质量的技术进步是一个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蔡.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J].中国人口.2004,(2):2-9.

王其文、李善同.社会核算矩阵原理、方法和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

伴金美、日本の多地域学一般均衡モデルの(日本经济的多区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开发)[R]. 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07-J-043. 2007,9).

Peter, Horridge, Megher, Naqvi and Parmenter 1996[R], The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MONASH-MRF, Working Paper#OP-85, Centre of Policy Stdies. Monash University.

[5] IED-JETRO,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 For China 2000[M],I.D.E Statistical Data Series No.86, 2003.3.

第9篇: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

一、当前XX市企业用工基本状况

1、企业用工现状

据统计,截止2009年6月份被调查的XX家企业职工总数XX人。其中,普工XX人,中高级管理人员XX人。主要分布在以纺织、服装、化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木竹制品、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

2、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参保情况

截止今年6月底,被调查的企业职工中,参加养老保险XX人,医疗保险XX人,失业保险XX人、工伤保险XX人,生育保险XX人,参保率分别为XX%、XX%、XX%、XX%、XX%。这五个险种中,工伤保险履盖面较广,参保率较高,而其它四个险种参保率非常低。就我市看,社会保险参保率高的企业有XX、XX等XX家企业,而其它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率都很低。

3、企业职工劳动量和工资待遇状况

企业职工每天工作时间大多在8-10个小时,一些企业为了赶订单,日工作时间将超过12个小时,普工的月工资一般都在XX元之间,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月工资可达XX元。但有部分企业职工平均工资还略高出全国同行业的职工工资标准。

4、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所调查企业在职职工XX人,有签订劳动合同职工XX人,其中,企业直接同招聘工人签订劳务合同XX人,通过市劳务派遣公司与派遣职工签订合同XX人。劳动合同基本上是一年一订,部分企业也有一定三年的用工合同。从总体上看创办企业时间短,生产不太稳定和生产季节性强的企业以及流动性大的工作岗位,劳动合同签订率都很低,给企业用工带来更大困难。

5、用工年龄构成

调查资料显示,企业现有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XX岁,35岁以下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这说明我市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以青壮年为主,部分50岁以上人员凭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仍在企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6、用工来源构成

在被调查的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中,来自本市的XX人,占XX%;来自本市市外的XX人,占XX%;来自省内市外XX人,占XX%;来自省外的XX人,占XX%。由此可见,我市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中,本市以外的外来人员人数超过了来自本市的人数,尤其是外省劳动力来我市就业的比例已相当高。

二、企业用工短缺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企业用工短缺情况

今年我市部分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用工难问题,较为严重的是纺织服装、餐饮服务、制造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市劳动部门抽样调查了XX家企业,发现了有XX家企业缺工,占被调查企业的XX%,共缺工XX人,按行业统计分别为:纺织服装类企业XX人,服务类企业XX人,制造加工类企业XX人,其它企业XX人。调查中还发现,部分新投产企业用工难问题更为突出,个别企业用工缺口在XX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工缺口相对较小,但形势也不容乐观,以往是技工和熟练工缺乏,现在发展到连普工也缺乏,如缝纫工、挡车工、普通操作工、电子装配工等,特别是女操作工紧缺。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缺工XX人,其中纺织服装类企业XX人,建材、矿产类企业XX人,机电类企业XX人,贴花、印刷类企业XX人。调查统计的用工缺口中女工占XX%。

(二)企业用工存在问题

一是招工难。许多企业用工信息后无人问津,有的企业用工招聘会,全场共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但进场求职者不多,而录用后真正到企业上班的更是寥寥无几。由于招工难,特别是招不到足够的熟练工,公司新的生产线不敢上,一些大订单白白流失了,影响其生存与发展。如XX企业要招500人,且工资在1500——3000元,却只招了100多人。

二是留人难。部分企业员工技术熟练后,为了追求更高的工资待遇,往往很快跳槽外流,由于人员跳槽流动频繁,员工队伍难稳定,加大了招工频率,造成企业用工恶性循环。

三是季节性用工矛盾突出。我市许多乡镇企业的工人大多数是“半工半农”的当地农民工,他们农闲时到企业做工,农忙时节回家务农,造成企业季节性用工短缺。如XX、XX、XX等制衣企业在农忙时节有订单却无法生产,只得出售订单。

三、企业用工难原因分析

透视我市企业用工短缺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其用工短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20**年下半年一些企业订单大幅缩水,以致不得不忍痛裁员

20**年底大批的四川籍民工办理社保退保手续,返乡重建家园,导致09年四川籍员工很少。这是造成用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二)国家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特别是由于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相继出台取消农业税等重大政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增强了外来民工务农的信心,同时我市的多数企业工资水平多年来始终保持在低水平徘徊的局面,而内地一些企业工资水平在不断增长,以及用工不规范,员工权益难以保障等原因,极度大地损伤和削弱了外地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三)从我市实际情况分析,本地劳动力不足,结构性矛盾严重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XX产业,很多企业相继落户我市,大量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城乡闲散劳动力逐年迅速减少,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但也导致了我市本地劳动力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企业用工紧缺。

同时我市大力培育发展XX产业,XX企业呈现飞速发展态势。截止09年底,全市共有XX企业XX家,相对固定职工XX万余人,今后对技术技能工人的需求量持续增大。而我市目前可提供的人力资源中适合XX企业技能要求的极少,劳动力低技能素质与企业对技术技能工人的高需求所产生的技能性矛盾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特点。这种结构性矛盾在今后几年内将会更加严重。

(四)劳动供求错位,加剧了招工难矛盾

一是性别供求严重失衡。用人单位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男女工的需求严重偏离市场供给,男女需求比例高达1:4,而根据今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统计,男女求职比例为53:47。二是企业对劳动力的年龄要求脱离实际。用人单位招用劳动力的年龄要求绝大多数集中在18-34岁,尤其是25岁以下的,愿意招收35岁以上技术工人的企业也只占11.9%,而市场上能提供的技术工人年龄很大部分是35岁以上。三是用人单位招聘手段落后,与劳动力市场脱节。不少企业沿用的招聘手段仍以“以老带新”、厂门口贴招工启事为主,造成信息面窄,招聘效果较差。

(五)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工资、保险等待遇偏低

一些企业仍维持原来的员工理念,没有看到新生代的农民工有更强的权益意识,对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有更高的要求。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造成职工流动加大,劳资双方难以实现稳定用工。就本市企业之间也时常存在相互挖取熟练工和技术工,这种无序流动,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而且还出现社会不稳定因素;二是工资、福利待遇不高,普工工资不稳定仅有800-1000元,个别企业旺季工资1000-1200元,淡季月工资只有500-600元,工资随意性大,员工难以生存;三是很多企业对职工的社会保险没有跟上,即使有保险,也只侧重工伤保险,而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相对滞后;四是工作时间较长,特别是服装加工企业,为了赶订单,每天一般都在10-12小时,由于企业是按件计酬,基本没有加班工资和节假日加班补助,以牺牲员工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五是不太注重对员工整体素质的培训,造成职工普遍存在干一天活,赚一天工资的短期思想,要形成我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氛围,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六)在政府方面,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就业服务做得不够

民间职业中介机构数量少、业务范围窄,基本上都是在为第三产业介绍员工。我市劳动力市场场地偏小,乡镇、社区的基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不健全,就业服务难以延伸到城乡广大求职者。企业招工信息渠道不畅,劳动者就业信息闭塞,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脱节,造成企业招工难、劳动者就业难。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招工渠道来看,劳务市场介绍用工仅占XX%,说明我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招工服务的主渠道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四、对策与建议

当前,XX又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市应以更大的气魄和力度培育大产业、构建大园区、促进大发展,未来企业用工矛盾将进一步凸显。

一是用工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目前有XX家企业将陆续建成投产,需新招员工XX多人,另外大部分企业陆续复工。预计到年末,我市新增用工需求量将在XX万人以上。

二是劳动力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由于我市附近市市工业发展势头迅猛,我市企业用工将面临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发展地区的双重竞争压力。

三是随着技术创新改造的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四、建议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提前应对,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员的需求

一是充分发挥我县每年XX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作用,对他们组织投资小、见效快、受益面广的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既满足近期企业生产用工需要,也加大劳动力开发就业,有效的解决部分企业普通技工缺口问题。二是切实搞好技工学校教育,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我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三是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加强以劳动保障部门培训中心为基础的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式运作,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后就业率。

(二)积极引导,帮助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提高工资待遇,增加用工吸引力。引进外来劳动力,解决招工难关键是提高职工工资待遇。因此,要引导企业认清长三角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要根据周边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及时调整职工工资,尽量接近甚至超过周边地区的薪酬水平,有条件的企业可实行职工工龄补贴,年终福利奖金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企业用工吸引力。

2、保障民工合法权益。要帮助企业理性地审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改变短期用工行为,及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保障和维护员工合法正当权益,进一步构筑和谐的劳动关系。

3、调整用工条件,适当降低在年龄、性别、技能、经验等方面要求,扩大用工范围。季节性较强的企业要根据生产特点,合理制定全年用工计划,避免企业在生产淡季时民工大批跳槽,减少员工流失。

4、重视精神文化建设。要引导企业对员工实行人性化关爱和贴心式管理,真诚善待员工,逐步开设“民工之家”,丰富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定期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生日送蛋糕、生病探望、节日祝贺等形式,千方百计满足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提高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对外来民工的素质培养、岗位发展及提级提升要与本地员工一视同仁。在用工管理上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努力构建良好的和谐劳动环境。

(三)实施“就地就业”工程,使劳动力资源为家乡所用

1、调整就业政策和工作重心

将引导劳动者就地就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及大学生返乡就业,作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适当控制劳务输出,减少劳动力外流,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要。制订奖励政策,鼓励职技校毕业生在县内企业就业,并按为本地企业输送毕业生人数给予职技校一定的奖励;对职业培训定点单位以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给予经费补贴,形成为本地企业用工服务的激励机制。

2、积极为本地企业组织输送劳动力

明确乡镇办、村(社区)三级责任,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形成劳动部门、乡镇办、社区(村)齐心合力为本地企业组织输送劳动力的局面。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举办好一年一度的春季用工招聘会,在每年春节后用工高峰期,提前把招聘会的地点、时间等内容通知各乡镇办、社区(村),并在市区各主要路口、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公共场所显要位置以广告牌、条幅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争取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就业。企业也要积极鼓励职工动员亲朋好友来企业做工,对带来工人的,按人数给予一定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