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艺的重要性范文

茶艺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茶艺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茶艺的重要性

第1篇:茶艺的重要性范文

2010年7月~2012年6月沈阳铁路局开展妇科病专项普查工作近两年来,体检女工24700余人次,其中乳腺结节4474例,检出率18%,子宫肌瘤6059例,检出率24.5%;双附件区病变897例,检出率3.6%,宫颈息肉460例,检出率1.8%,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筛查出阳性332例(包括ASCUS 310例,ASCUS-H 8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14例),检出率1.3%,在这些患病人群中,经进一步检查随诊,发现癌症患病例24例,疾病检出率高达0.97‰,其中宫颈癌19例,检出率0.77‰,乳腺癌4例,检出率0.16‰,还有1例卵巢癌。这些数据表明,几乎是1000位女工中就有1例有可能患上癌症,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比例,这部分人群都是年富力强的中年女性,是家庭的核心,她们的患病就将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悲惨命运的开始。不过这24例患者是幸运的,她们是在体检的时候被发现的,随访证实19例宫颈癌均为早期发现,手术后无1例需要放、化疗治疗,1例乳腺癌为极早期,保乳手术后效果非常好,另外3例手术后经过放、化疗治疗效果也很好,1例卵巢癌为Ⅱ期,手术后正在治疗中。

随着环境污染、竞争压力增大、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女性的妇科疾病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如卵巢癌、子宫内膜异位、慢性盆腔炎、卵巢早衰等妇科疾病发生率明显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其中癌前病变成为女性不容忽视的健康杀手,所谓癌前病变就是癌症的发病前兆症状,癌前病变对于女性健康及生命而言无异于埋在身体中的定时炸弹。

近10年来,我国女性的子宫内膜癌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与宫颈癌发生率相比,子宫内膜癌已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1:5上升到1:2;卵巢癌发生增加了3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上升到15%以上。与此同时,许多女性的卵巢功能早衰也提前了5~10年,在40~55岁的女性中,有近一半的女性提早出现了更年期症状。

第2篇:茶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观察力 艺术设计教学 现实意义

艺术讲求个性,艺术设计是求异的学科,是培养创造意识、创造能力最有力的学科之一,它的生命在于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创造力正是由此反映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创新行为是建立在对生活的客观世界深入的、理性的观察的基础上,是有根据的设计行为,而非凭空想象、闭门造车。

一、何谓观察力

观察力是指人在感知活动过程中通过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准确、全面、深入地感知客观事物特征的能力。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感知能力,观察力是人类认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水平,与这种能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一)观察力的存在形式

观察力以感觉、知觉的形式存在。感觉是感觉器官对客观世界的一定刺激所感知的能力,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体对象直接反映的能力;知觉是观察力的另一种形式,比感觉形式更高级、更全面。知觉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但它并不是感觉的累积,而是主体对客体各部分、各属性的总体反映,表现为对客体的整体认识、对客体综合属性的判别,或对客体意义的初步解释。

一般把知觉划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复合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人们观察自然世界或者欣赏绘画艺术、雕塑作品、体操表演等时,主要使用视知觉;在欣赏电影、电视时,是视听复合知觉;游戏中则是视、听、触复合知觉;空间知觉包括方位、大小、形状、距离等;时间知觉总是通过衡量时间的媒介来实现,媒介可能是自然界的周期现象,如四季的转换、昼夜的交替等,也可能是机体的生理状态,如睡眠周期等。

在实际认识过程中,感觉与知觉很难区分,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颜色总是某种对象的颜色,软硬属性也总是某种对象的;反过来,某种对象也总是有颜色和硬度的。因此,把感觉与知觉合称为感知。

(二)观察力的素质要求

(1)目标明确,观察有序。观察力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各种观察活动能遵循既定的目标向前发展,从一而终。同时,明确观察目的及对象后,要合理安排观察顺序,把观察结果同研究的问题结合思考,考虑每个观察步骤是否达到目的,使整个观察过程有步骤、有理性。

(2)仔细认真,深入挖掘。观察仔细认真是对观察者的基本要求,也是考察观察力高低的基本条件。面对同样的被观察对象,一个感受独特的人,往往能获得深刻的体验,能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能从日常生活和平凡的事物中领悟到新东西,在别人看似平常的地方创造不平常。

(3)剥离表象,把握本质。观察能力达到准确无误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功夫,要不断训练,逐渐建立。

二、观察力对于艺术设计教学的现实意义

达尔文曾对自己做过如下评价,“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手段,它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对事物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观察的过程是感官、大脑参与活动的过程,用视觉、触觉、嗅觉去感知我们身处的客观世界:花开花落,酸甜苦辣,人生百态……观察的行为可以轻易实现,而敏锐的观察力,却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观察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不单纯指感觉的客观存在,更应该是人知觉到的一切,在观察的过程中有思考,有分析,有联想,有醒悟,有创新。针对艺术设计的观察力培养是设计行为成功的关键,需要全身心的参与,所以,教会学生怎样去“观察”成为设计教育中首先必修的课程。观察力是艺术设计从业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观察力的培养应贯穿在教育过程中,并成为一种经常性、惯性的思维活动。

(一)观察力的培养有利于形成新的思维方法

艺术设计从客观物象的角度考察,属于不同类型空间的形态表达,从设计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的语言表达方式。由于绘画语言的条件与它最接近,所以在技术层面上最为广泛地被采用,因此,艺术设计主要采用视觉图形语言的形式进行思维——形象化的概念、判断、推理。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因设计对象、设计理念、设计审美的差异,思维的方式又会千差万别。特别是基于对生活、对自然环境的积极观察的设计活动,更会体现出其独特的思维方式。

艺术设计创新思维是指设计师在艺术设计的创作过程中,通过对生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分析和思考,把观察到的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最终实现相对完整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艺术设计领域的思索、研究,需要多角度、多侧面、放射性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式,特别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艺术设计将会对观察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观察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灵感,增强想象力

设计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需要多观察,比如一只小昆虫的样子、一棵黄豆芽的形状、一滴水珠等,都可以作为设计的素材进行发挥、再创造,而这需要观察力的培养。

第3篇:茶艺的重要性范文

吉林省白城市中医院中医内科,吉林白城 13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中医药物疗法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上的效果。 方法 选用2006年2月—2013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两组进行观察分析,40例接受中药治疗,40例接受西医治疗。 结果 中药组排卵率为91.6%,西药组排卵率为60.3%。西药组尿液测试5例为阳性,妊娠率为12.5%,中药组尿液测试13例为阳性,妊娠率为37.14%。 结论 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上,中医药物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关键词 中医药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c)-0132-02

排卵障碍也可称为不排卵,主要是由于生殖系统中黄体功能不足、卵泡不能正常破裂等原因引起。排卵功能障碍在女性不孕中约占25%~30%。内分泌失调还会造成女性出现多毛、肥胖等症状[1]。因此,患有排卵障碍的患者应及时到专科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有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几种治疗方法。为探讨研究中医药物疗法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上的效果,该研究选取该院2006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选为观察。年龄范围为22~38岁,平均年龄为33.5岁;婚后超过1年,未采取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无妊娠;不存在子宫肌瘤、输卵管堵塞等其他妇科性疾病;基础体温、宫颈黏液、配偶等均正常;以下条件中符合3项以上:①婚后同居或末次妊娠后,未采用避孕措施,发生正常性生活1年一直没有怀孕;②B超检查显示无排卵;③月经期12 h内刮宫做子宫内膜检查,未发现分泌期异常;④3个月基本基础体温都是单相;⑤阴道脱落的细胞涂片未发现异常病变;⑥宫颈黏液中未发现椭圆体。

1.2 治疗方法

1.2.1 西医组治疗方法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在月经结束后,从第5天开始口服西药克罗米芬50 mg/d,连续服用5 d。

1.2.2 中医组治疗方法 ①气血虚弱型治疗:气血虚弱型为原发或继发性不孕,主要是由于女性气血虚弱导致,其临床上表现为月经无规律且量少,甚至出现停经现象。患者通常会出现精神不振,失眠健忘,脸色苍白,脉弦微细,头晕目眩,舌苔泛白等症状。 中医治疗药方:药方:党参20 g,当归、枸杞子、白芍各15 g,甘草6 g,熟地30 g,川芎10 g,紫河车、白术各12 g,黄芪20 g。②痰湿型治疗:痰湿型体质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月经紊乱且量少色淡,并伴有血块,面色苍白,形体臃肿,体毛增多,胸闷乏力,多痰,常便秘、舌苔泛白、脉细滑。中医治疗药方为:半夏15 g,白术、陈皮各6 g,当归15 g,川芎、石菖蒲、苍术、党参各10 g,茯苓30 g,香附12 g。③肾虚型治疗:临床上症状表现为:月经初潮来经常推迟,或者月经后段量少,头晕目眩并偶尔伴有耳鸣,腰间酸痛,腿脚发软,尿频,性冷淡,舌头泛红,脉沉其细。治疗上所用中药为:甘草6 g,肉桂1.5 g,当归、枸杞子各5 g,白术15 g,菟丝子20 g,党参10 g,羊藿15 g,熟地20 g,熟附子、鹿角胶各10 g。④肾阳虚型治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推迟或闭经,头晕耳鸣,腰痛,四肢发寒、惧冷,面色黯淡,目眶发黑,舌淡且白,脉细而无力,夜间尿频,小便清长,下腹有坠感。治疗所用中药为:党参、熟地、白芍、菟丝于、白术、枸杞于、茯苓各15 g,川椒、紫河车、当归、鹿角霜各10 g。⑤肝郁型治疗: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经期无规律,时先时后,色暗痛经并伴有血块,经前心烦气躁且口干,经前乳房胀痛,舌红苔白。治疗所用中药为:当归、醋柴胡各10 g,茯苓、白芍、白术各15 g,薄荷3 g(后加),煨姜、炙甘草各6 g。

1.3 观察目标

对患者基础体温进行监测,并指导患者进行正常性生活,定时做尿液检测。用药治疗期间,阴道超声检查需隔3 d进行1次,优势卵泡直径≥14 mm时,每天都有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同时,直径≥10 mm的卵泡数目、直径、长径等也要按时进行检查记录。

1.4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接受治疗后,将西药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对比。西药治疗则尿液测试有5例为阳性,妊娠率为12.5%,中药治疗组中医组尿液测试有13例为阳性,妊娠率为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卵泡数目及优势卵泡直径对比,接受中医药治疗组明显优于接受西医治疗组。中药治疗组有91.6%的排卵率,而西药治疗组仅为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在2007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中,妇科医学专家们吸取近年妇科病研究及临床实践的精华,在不孕症辨证标准上明确肾虚是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发生的主要原因[2]。排卵障碍性在中医中属于月经失调、停经、不孕等范畴,会造成女性不孕,而且月经紊乱、停经、体胖、多毛等一系列症状,对广大爱美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和影响。排卵障碍性如得不到不及时治疗,女性长期处于不排卵状态,就会造成严重的新陈代谢失调,尤其是性激素代谢出现紊乱,及易诱导子乳腺癌、宫内膜癌等严重妇科发生,危机生命。因此,患有排卵障碍性不孕必须要及时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检测和进行科学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治疗主要是实现正常排卵,西医采用克罗米芬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虽然对不孕症有效果,但同时存在多种并发症。

我国中医对女性不孕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经过长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后,中医归纳出造成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分别有肾阳虚、肾阴虚、肝郁、痰湿、血淤有5种。现代医学认为女性生殖系统功能是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及子宫轴的维持下正常运转的,通过这一轴线的不断调节,生殖系统中的多种性激素才可以实现协调分泌,从而形成具有周期性的卵泡发育、排出,黄体酮形成、萎缩,进而出现生理性周期月经[3]。中医学认为血液是生命的基础,女性精气血是其孕育新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肾气是其根本因素。如果身体里出现血虚、血瘀、肾虚等就会严重影响生殖系统,造成不孕,因此,治疗不孕症补肾养血为主,这种观点跟现代医学不谋而合。中医治疗讲究对症下药,从根本治疗,适用性广泛。①在痰湿型治疗中,以祛湿化痰,调理气血、调节经期为主要目的。中药中选用和胃化湿、健脾生血的党参白术,调理气血的香附,活血化瘀的川芎、当归,祛湿化痰的陈皮、半夏等。②在肾阴虚型治疗中,以补肾填精,调节经期为主要目的,中药中选用温肾养精的菟丝子和桑葚子,滋养肝肾的墨旱莲和女贞子等。③在肾阳型治疗中,以温肾补阳为主要目的。中药中选用养气健脾的党参和白术,滋阴养血的枸杞子和当归等,养肾补肾的菟丝子和鹿角胶等,暖宫壮阳的肉桂等。

中药治疗不孕症,注重对症下药,从根本对女性进行全方位对精气血调理和滋养。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后,卵泡的数目和优势卵泡的直径都明显比西药治疗好。排卵率和妊娠率也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徐杰,赵可宁.中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2,11(2):119-120.

[2] 吴晓明,李鸿娟.拟排卵汤诱发排31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9(9):670.

第4篇:茶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词汇 句法 跨文化交际

今日中国,通过2008年奥运会及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中英之间的文化对撞,擦出了更耀眼的火花。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更频繁,英语作为世界公认的交际语言工具,承载的文化内涵,具有更突出的意义。这对高校外语教学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了更高、更实用的要求。语言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的学习、文化意识的培养及导入,是每个英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加强跨文化语用能力的重要性,英语专业的学生,只有掌握了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了解了英汉差异,才能真正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学以致用。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的交际手段,语言的产生离不开创造语言的人,以及人类所作用的社会庞大系统。因此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关系。现代文化社会学认为,社会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是文化要素之一,我们研究语言,只能把它放在文化背景里,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语言的本质。

文化是一个包括语言在内的所有人类现象的综合体。文化一方面是在一个共同的语言社团中体现的思维、行为及价值方式,另一方面包括社会团体通过他们的物质产品来表现本身或他人。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有不同的文化意识。文化既有历史沉淀,又有动态发展,语言作为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萨培和沃尔夫提出的“语言相对性”,而且存在着“文化相对性”。

人们对客观世界不同的思维方式跟文化模式差异,是语言学习的一大阻碍。因为语言的集体意义产生依赖于它的文化语境,我们只有了解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本身,避免由于对文化的无知而产生误解与冲突。语言教学工作者有责任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文化导入。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一)英语词汇的文化因素体现

英语语言教学,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外语教学。它也是一种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本身就具有文化性。在中国的大文化背景之下,学习英语语言就要明白两种语言中符号的非对称性,例如中国文化中的“白”字往往为贬义,含有轻视、徒劳、低下、无价值的意思。如、白眼、一穷二白、白费、、白搭、白色政权、白丁,以及东北话里面的白瞎,等等,懂京剧的人,一定记得曹操在舞台上有典型的白色脸谱,奸佞的象征。相反,白色在英语里面是美好的象征,让人联想到上帝、天使、纯洁、幸福。“white hands”是公正廉洁:“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指幸福的日子。童话里可爱的“snow white”还有七个小矮人,个个都是“white man”(忠实可靠的人)。再如龙在中国的文化里,我们把它看成是民族的象征,是至高无上、尊贵的象征,在语言中,承载的是褒义的色彩,像“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等,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作“真龙天子”。而在英语国家文化里,并非没有龙(dragon),只是与中国截然相反,龙化身为凶猛残暴的怪兽。尤其是在影视作品里,龙总是代表邪恶势力,具有强大的破坏性,这一点,在2010年3月梦工厂上映的电影“驯龙高手”里有着完美的体现,与我们儿时喜爱的“小龙人”形成鲜明对比。

中英两种语言的词汇空缺,即在中文中出现的词汇,无法在英文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中国人特别讲究孝义亲疏、伦理纲常,因此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汉语中表示亲戚关系的词有很细致的区分,而英语中的亲戚概念十分笼统。中文里叔叔、伯父、姑父、姨父、舅舅在英文里只用一个单词“uncle”代替。不同文化中的某些词汇,具有不对应性,比如汉语中的“牛”是强壮、勤恳、任劳任怨的象征,我们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表达,而用英文却要翻译成“Work like a horse”,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就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里,中国人用牛耕地,而英国人大部分依靠马。

我们看下面一段对话:

―Mum, I forgot where I put my glasses. Do you know where it is?

―It’s over there, on the table, you really have a foggy noodle.

中国人第一次看到“have a foggy noodle”一定会疑惑不解。“noodle”在汉语中是面条的意思,并无其他深层含义。而在英文中,因为大脑组织是条状的,就如同面条一样,所以“noodle”也用来指代头脑,“foggy noodle ”就是头脑糊里糊涂的意思。

由于客观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summer”在汉语中会让人想起炎热,而“spring”会使人想到温暖,欣欣向荣。 那么如何翻译下面这个句子呢?“Jobs died in summer”,如果理解为乔布斯死于夏天,那就错了。在英语中,夏天才代表温暖,欣欣向荣,这跟春天英国糟糕的天气不无关系,所以上面那句话应该翻译成“乔布斯英年早逝”更恰当一点。

(二)文化差异在句法上的体现

句法结构反映了人们最原始的宇宙观,可以体现不同民族器物文化的不同色彩,反映人们不同的思维模式。这一点中英之间的差异刚好体现在语序上。英语的语序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把人或人的行为摆在前面,而客观世界的事物放在后面,句子的尾部修饰比较强,总体是“头轻脚重”,如:The girl is my sister, who is in red and standing across the street.而汉语前置的修饰很强,是“头重脚轻”,如:“街对面站着的穿红裙子的姑娘是我的姐姐。”

那么,中英文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句法差异呢?英国人有其特有的价值标准,他们一般来说比较务实,人们因此称他们为“行动之人”(man of action)。英伦三岛四面环海,地理条件差,天气条件更是恶劣。安格鲁撒克逊人于450年到达英格兰,他们面临异常严酷的自然条件的挑战,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同时,又经战,这使得古英国人逐渐形成“开放跟激进”的民族特征, “个人主义”在其文化中居于主要地位,因此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显得直截了当,往往把句子的主干放在前面,修饰成分放在后面,直入主题。例如: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film with me tonight, if the rain stops.

汉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地处内陆,气候适宜,生活平静,且孔孟的中庸思想深入人心,讲究事事含蓄,说话不开门见山,先次要再主要,迂回进入主题。同样是上面那句话,中文的表达就是这样:如果晚上不下雨的话,我可以请你看电影吗?

我们再来看下当英籍老师夸奖一名中国学生的口语流利时,师生间的对话:

―Your oral English is pretty good.

―My English is poor,I will study harder.

(英国老师说:“你的口语很不错。”中国学生回答:“我的英语很差,我要好好学。”)

从上面的简单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英汉文化的差异。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强调社会和集体的力量,不提倡个人突出,当受到赞扬的时候,中国人通常否定自己。而在英美人看来,这种过分的自谦,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如果不懂英美的文化价值观,这样的跨文化对话就如同自言自语了,根本就谈不上交流。

综上所述,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跟语法上的差异承载着两种文化的差异。要在英语教学上有所建树,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不断了解并发现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跟英汉的差异,只有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才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虹.当代英国社会与文化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第5篇:茶艺的重要性范文

[内容] 

    通过分析近几年NMET中的短文改错题,笔者认为约百分之五十的错误设置

与行文的一致性有关。因此,答 题时查文章在行文中是否保持一致是发现错误

并加以纠正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寻查错误时,必须打破行的界 限,通篇考虑,

起码也要以一个完整的句子为单位。下面笔者就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例,谈谈

把哪几个方面 作为突破口去查寻行文不一致的错误。

    一、查时态是否一致

    时态错误几乎是每年NMET短文改错中必设的改错题。要有目的地去检查文

中的每一个谓语动词的时态与上 下文、语境以及该句的时间状语是否相符和一

致。例如:

    1.Today, it is much easier to be healthy than it is inthe past. (NMET'

93) is 应改为was, 使之与时间状语in the past一致。

    2.I had always wanted to return to the village aftermoving away. And

it is really grea t to see most of my oldfriends again. (NMET' 95)is 应

改为was,与前面分句的时态一致。

    3.They offered me coffee and other drinks. We have a goodtime talking

and laughing together .(NMET' 96)have 与前面句子中offered时态不一致,

应改为had。

    4.Hello, I learn about you from my English teacher,

MissFang.(NMET'97)learn(得知)在这里不 是表示一个经常发生的动作,应改

为过去时learned。(本来此处还可改为have learned, 由于"短文改错" 题

要求,每行只允许改一个错误,故have learned不能接受。)

    5.My favourite sport is football.I was a member of ourfootball

team.(NMET'98)全文都是用的 一般现在时,此句中的was显然与上下文语境不

符,应改为am。

    6.Last Sunday, police cars hurry to the taller buildingin New

York…(NMET' 92)hurry应改为 hurried, 才可与时间状语lastSunday一致。

    二、查主谓是否一致

    在检查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是否正确的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该动词在人称

和数上是否与主语保持了一致 。例如:

    1.Anyone may borrow books, and it cost nothing to borrowthem. (NMET'

94)cost应改为costs,因 其主语是it(为形式主语),且上下文均为一般现在

时。

    2.The new boy or girl in school quickly become one of

theclass…(NMET'93)由or连接的两个以上 的主语应由靠近谓语的主语来决定

谓语的单复数形式,故become应改为becomes。

    3.Playing football not only…but also give us a sense offair play and

team spirit. ( N MET'98) 此句的主语是playingfootball,视为第三人称单

数,其谓语give 应改为gives。

    4.There are branch library in many villages.(NMET'94) 句中主语

library应改为复数形式libraries ,因为前面是there are, 主谓应一致。

    主谓语一致的情况较为复杂,考生平时学习要留心归纳。有些特殊句式的主

谓一致问题很容易被忽视,如 倒装句、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的情况等,

答题时要高度重视。

    三、查指代是否一致

    对于短文中出现的每一个代词都要查一下它所指代的内容以及在句中的作

用,注意其数、格、词性是否正 确和前后一致,包括人称代词、指标代词、反

身代词、关系代词以及疑问代词等。指代错误也是高考改错题中 常设的改错题。

例如:

    1.We climb everywhere, not only in America. They havebeen to

Europe…(NMET'92)根据上下文 ,句中的They属指代不一致,应改为We。

    2.The game speaks for themselves. ( MET'90) 句中的反身代词themselves

应改为单数itself,因为指 代的是单数主语the game。

    3.And I can't forget the food you cooked for I.(NMET'95)人称代词在

作介词的宾语时用宾格,I应改 为me。

    4.The Smiths did his best to make me feel at home.(NMET'96)句子的

主语the Smiths表示的是复数概 念"史密斯一家人",故其指代词应该用第三

人称复数their而不是his。

    5.I live in Beijing, where is the capital of China.(NMET'97)关系副

词where在引导定语从句 时不可作主语,应将其改为关系代词which。

    6.The sport teaches us the importance of obedience. Eachplayer must

obey the captain, who is the leader of the team.And they must not break

the rules too often if we want to winthe gam e.(NMET'98)纵观全篇短文,

都是用的第一人称。这里突然冒出一个第三人称they,显然不一致,应改为we。

    四、查平行结构是否平行一致

    由and,or,but,either…or…,neither…nor…,not only …but also…,

as well as等并列连词和词 组连接的结构可称为平行结构。平行结构在词性、

时态、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上往往要求前后一致。答题时要留 心平行结构前后是

否对等平行,这也是常设的错误。例如:

    1.Modern people know…,have better food,and to live incleaner

surroundings.(NMET'93)应将 to live前的to删掉,因为and连接的是know,

have,live三个并列平行的谓语动词,其时态和形式必须一致。

    2.He said it was best to stay until help arrived ratherthan go into

the forest and get ting lost.(NMET'91) go …andgetting显然不平行,应

将getting改为get。

    3.It was very kind of them to meet me at the railwaystation and drove

me to their home .(NMET'96) 句中的drove显然与and前面的to meet不平行,

应改为drive。

    五、查名词的单复数与修饰词语或上下文是否一致

    名词数的错误也是高考常设的改错题。要查一下名词是否可数,与其修饰语

是否一致。例如:

    1.…They have been to Europe many time. (NMET'92)time(次)显然与

修饰语many不一致,应改为tim es。

第6篇:茶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医熏药疗法;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

1概述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皮肤病。临床以剧烈的皮肤阵发性瘙痒及皮肤呈苔藓样改变为特征,中医称之为牛皮癣,颈癣,摄领疮等。该病往往影响患者的睡眠及正常的工作、生活,存在很大的社会危害性。目前西医认为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失调;②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自体中毒;③内分泌异常;④感染病灶;⑤局部刺激。而中医认为是血热生风,风湿蕴阻或血虚风燥致皮肤失养所致。目前对本病的治疗西医多采取封闭疗法、X线照射、皮肤类固醇激素类制剂治疗,中医则采用中药内服、针刺及外用药物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均不能有效地防止复发。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取中医传统熏蒸疗法,并适当地加以改进,针对60例临床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疗效。且复发后治疗同样有效。现报告如下:

2临床报告资料

2.1临床病例所选60例患者严格按照中华皮肤病诊断标准而定诊。患者年龄16-60岁,1/3以上为21-25岁。男26名,女34名。51名为脑力劳动者。一般发病在一年以上,十年以内,数量分布比较均匀,以2-3年略多。4例病程超过十年,37例发病部位为颈部,其余为下腿部,肩部,窝部,前臂,外阴等处。

2.2方法

2.2.1采用熏药处方[2]苍术9g,大枫子15g,苦参9g,防风9g,白鲜皮15g,五倍子15g,松香12g,鹤虱草12g,黄柏9g。将以上药物成分研碎后混合。

2.2.2具体方法使用本所特质的熏炉,炉内燃烧炭块,将以上药物撒于炉内燃着的炭块上,使其冒烟,保证患者皮肤异常部分贴近炉子上烟囱口处接受熏烤治疗。烟囱以帆布做成口袋状罩在熏炉上方,下边可将燃烧灰烬漏下。少数患者由于皮损面积较小,采取纸卷熏烤法。将熏药卷于草纸内,点燃使冒出烟雾,每天熏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按皮肤厚薄程度不同,治疗时间再15-30min。保证皮肤处温度40-80℃。也可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药物的消耗保持在7.5g/5min。治疗时,嘱咐患者停用一切中西药物。并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及肥腻、海鲜之品。

2.3疗效标准治愈:自觉和他觉症状完全消失,或局部仅留色素沉着;显著进步:瘙痒消失或显著减轻,皮疹大部分消失;进步:自觉和他觉症状比较有改进。

3结果

3.1治疗后60名患者,治愈49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4例。治愈率为81.7%。

3.2至于时间9天-2个月,部分2个月以上,详细情况见附表。

3.3自觉症状的变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瘙痒症状的减退,一般较皮损的消退较快。本次治疗结果显示,有83.3%的患者经过1-4天治疗,瘙痒感开始减轻,其中有14例第一次熏药后瘙痒即减轻。3名患者1-5天治疗后基本不痒,70%的患者治疗1-10天后瘙痒症状消失。所谓“基本不痒”指皮损仅在用手触动或机械性摩擦时稍微有瘙痒的感觉,而此时瘙痒的感觉也只是局限在几个小点上,出现次数明显减少,瘙痒的程度也明显减轻。治疗后达到完全不痒,不同的患者需要不同的治疗时间:3例、11例、10例、9例、8例、10例分别用了1-5d,6-10d,11-15d,16-20d,21-25d,26d以上。有9例治疗后未达完全不痒的程度。有11例患者未治愈,其中2例虽皮损未完全消退,但自觉症状已完全消失。此外还有占16.7%患者出现瘙痒减轻较皮损消退慢的情况,在皮损基本消退后仍有轻度痒感。

熏药时,用40-70℃的高温熏于皮损部位,感觉舒适。由于皮损部位和正常皮肤对热的耐受程度有差别。如果用40-70℃的高温熏于正常皮肤,正常皮肤很快会发红和起疱。所以在治愈过程中,随着皮损部位逐渐被治愈,局部对温热的耐受力也逐渐减低,防止皮肤的烫伤。

3.4皮损消退情况本研究中,有50例呈现皮损变平,83.3%皮损部位逐渐消失。这类患者的表现是皮损在变软的同时,皮损处颜色逐渐减退。变为淡红色或灰白色,且境界清楚。有的患者在治愈后遗留境界模糊的灰白斑。再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而恢复正常皮肤的光泽。有少数患者出现色素增加的情况。此外,有7例皮损处表现为肥厚或表面有疣状增生者,治疗时首先由边缘处皮损改善较早,周围呈现灰白色圈,中央变化不明显。治愈过程由外周向中间扩散,最后中央的肥厚区也日趋平软。另有2例患者治疗中中央的苔藓样变化中出现数区正常皮肤,将皮损逐渐分散缩小而趋痊愈。1例患者皮损中央恢复的同时,新出现的正常皮肤呈半环状,最后边缘再行恢复而治愈。

3.5随访观察有36例进行了3个月-1.5年的随访,其中8例占22.2%于原处复发。有10例于别处皮肤上有新发损害,其余18例患者随访期间内未有复发。即便是有复发的情况出现,其皮损均较治疗前原有损害较轻。

3.6其他在门诊有一半患者因为在家自行熏治,使用的器具和手法都不科学,出现效果差的现象。很多患者应为各种原因没有坚持熏治,因而治疗效果也有差别。如果能坚持科学的熏治,效果都比较好。

4典型病例

4.1患者,李XX,男性,26岁。机关干部。发现左小腿内侧片状苔藓样变3月余,散在可见4片,大者面积约2*3cm2,有白色脱屑,底部呈粉红色,局部略肿,边界清楚。伴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为甚。不能正常睡眠,影响工作和生活,十分痛苦。曾用西医封闭疗法,维生素制剂及中医中药治疗,疗效不明显。遂来诊。当时患者面容憔悴,精神疲惫,仍见下肢散在苔藓样变,伴剧烈瘙痒。睡眠差,纳食不香,二便正常。舌质偏红,苔偏黄腻,脉弦数。辩证为血热生风,兼湿热壅滞。予苍术15g,黄柏12g,苦参9g,大枫子15g,加丹参15g,赤芍12g,研细末混合均匀,放熏炉内熏烤。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温度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宜。要求患者每日往门诊进行熏药治疗。治疗三天后,患者即感瘙痒较前缓解。皮损于一周后开始消退,从边缘至中间逐渐缩小,颜色变为淡红色,与周围边界清楚。经过半月治疗,患者的瘙痒已基本消失,夜间亦不明显,可安静入睡。皮损也基本消退,皮肤变平,遗留少许色素沉着。又继续巩固十多天,已无瘙痒,皮损消退,皮肤恢复如初,无色素沉着。精神及食欲较好,睡眠佳,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属临床治愈。随诊半年病情无反复。

4.2患者宋X,女,20岁,未婚。左肘窝及双侧窝处皮肤增厚伴剧痒一年余,于各大医院皮肤科均确诊为神经性皮炎。曾于某三甲医院行紫外线照射一个疗程,并服中药治疗三十余付后,病情有所减轻,但停药后又有反复。来我科治疗时见双窝全有7*8cm2皮肤增厚,干燥皲裂,剧痒,左肘窝有2*2cm2皮肤隆起融合丘疹,瘙痒,睡眠因痒不能深睡。食欲正常,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细数。给予熏药治疗(方药同上),一日一次,每次30分钟。4次后剧痒减轻,8次时左肘部皮肤增厚消失,瘙痒消失。22次时双窝亦近于正常皮肤。共熏30次,剧痒完全消失,原有病变全与健康皮肤无异,精神愉快出院。

5讨论

中医熏药疗法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在我国民间有用桑枝,谷糠或各种中药配方燃熏以治疗皮肤病的方法。从中医中可以找到类似熏药方法的记载,如明代陈实功氏的“神灯照法”、“桑木灸法”。从中医文献看来,熏药疗法是从中医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中医皮肤病专家赵炳南医师对熏药治疗皮肤病有很好的治疗经验。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吸收了赵老师的熏药经验,改进了熏药处方及熏药设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神经性皮炎是一种顽固又难治的慢性皮肤病,而且很易复发。熏药疗法采用独特的中药熏烤,同时利用药物、烟及热能的作用针对局部病变而起到治疗作用。首先采取中医辨证,然后对症处方用药。将药物以烟的形式通过热的作用于病变皮肤,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使皮肤毛孔开放,使药物直达病所而起作用。方中苍术,黄柏取二妙散之意清热利湿,苦参、白鲜皮有化湿止痒之功,防风、大枫子祛风止痒,五倍子、松香、鹤虱草杀虫止痒,血虚风燥者加白芍、赤芍、丹参、当归。

6分析

6.1关于疗效神经性皮炎是临床上治愈较为困难的一种皮肤顽疾,治愈后也容易复发。熏药疗法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它较西医的封闭疗法、X线疗法疗效更好,且操作简便易行,成本低廉,适用人群较广。患者也在家中也可自行使用。临床观察中发现,多半患者治疗的同时如能配合中药外敷及中药内服,疗效会更好,且能起到相互配合的治疗作用。

6.2各种因素对疗效的影响①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要求不大,但是与病期的长短、皮损的厚薄有明显关系。病程长、皮损厚的治疗时间需要更长,相反则很快治愈。②发病部位和疗效的关系:在毛发覆盖部位的皮损普遍比皮肤上的损害难以治愈。治疗中将皮损部位的毛发简短,也是为了提高疗效。对于特殊不易熏治的部位治疗效果较差,如肩凹部、股内侧、女性外等皮肤凹面处的损害。改做纸卷熏法,熏烟便能准确地作用于患部,疗效便会很快提高。③复发问题:复发与否和治疗是否彻底有一定关系。所以治疗师不应该再症状一消失就停止治疗,也要交容易引起复发。基本痊愈后应该继续熏药巩固,防止复发。开始可治疗频率为1次/2-3d,以后1次/1周熏,维持1-2个月,以减少复发率。另外治愈后患者的护理调护与复发有关,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坐卧潮湿地方,避免局部机械性摩擦等。复发患者再度用熏药治疗仍有很好的效果。④熏药的不良反应:临床上较少少有不良反应的出现。一般仅有由于熏烟刺激所致的轻度口咽干燥、头晕、恶心不适,考虑与熏药治疗过程的烟味对鼻咽部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有关,头晕考虑为缺氧造成。一般通风良好上述不良反应就会消除。故要求在家进行熏药治疗的患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⑤另外熏药疗法必须明确其禁忌症:对于局部皮肤有急性炎症时或血管痣处不可熏。对于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要通风良好,如高血压、哮喘、心脏病、身体过分衰弱及对熏烟不能耐受者,且不宜熏疗较长时间。

7总结

熏药疗法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它在皮肤病的领域有着广阔的适应范围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熏药疗法有着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推广,且止痒迅速,治愈率高,疗程短等优势,对复发患者治疗同样有效。因此用科学的方法很好地整理和发扬推广这一疗法是十分必要的。以扩大其治疗范围,为更多皮肤病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第7篇:茶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药;熏洗;血热妄行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8.122

过敏性紫癜为免疫介导的细小血管炎症, 病变可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肾脏。临床表现可为臀部或双腿紫色斑点, 腹痛、便血、关节肿痛、血尿等。化验室检查外周血常可见免疫功能紊乱, 大部分抗体、补体、白介素等高于正常水平、凝血机制异常、尿常规异常等。过敏性紫癜目前较多采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 但两者并发症多, 病情易复发, 长期用药阻碍患儿生长发育, 且临床疗效并非十分理想。本院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联合熏洗疗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57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9例患者中, 男21例, 女8例;年龄4~12岁, 平均年龄(7.6±3.6)岁, 发病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1例, 药物过敏5例, 食物过敏5例, 接触性过敏3例, 诱因不明5例;分型:皮肤型16例, 肾炎型7例, 腹型4例, 关节型2例。辨证:血热妄行证21例, 风热伤络证6例, 湿热痹阻证2例。对照组28例患者中, 男18例, 女10例;年龄3~13岁, 平均年龄(7.8±3.5)岁, 发病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0例, 药物过敏7例, 食物过敏5例, 接触性过敏2例, 诱因不明4例;分型:皮肤型14例, 肾炎型6例, 腹型5例;关节型3例。辨证:血热妄行证18例, 风热伤络证7例, 湿热痹阻证3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抗过敏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强的松龙、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辨证施治并辅以中医药熏洗。血热妄行证以犀角地黄汤为基础方:水牛角20 g(先煎)、生地黄12 g、赤芍10 g、牡丹皮10 g、生石膏20 g、玄参12 g、黄芩10 g、连翘10 g、栀子10 g、甘草3 g。风热伤络证以银翘散为基础方:金银花10 g、连翘10 g、生地黄20 g、牛蒡子10 g、牡丹皮10 g、荆芥10 g、槐花15 g、茜草10 g、紫草10 g。湿热痹阻证以四妙丸为基础方:黄柏10 g、白术4 g、苍术10 g、木瓜8 g、牛膝8 g、薏苡仁8 g、独活6 g、女贞子12 g、紫草10 g、甘草3 g。1剂/d水煎取汁100 ml, 分3次口服。中医药熏洗方:茜草、紫草、薏苡仁、桃仁、鸡血藤、芍药、红花、白鲜皮等各30 g, 水煎取汁500 ml, 以温水稀释至5 L, 浸泡膝以下小腿足部。共治疗2周。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IgA、C3、IL-6、IL-8水平。

1. 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紫癜消退, 腹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消失, 尿、血化验指标均正常。有效:紫癜明显减少但未消失, 腹痛、关节痛等症状较前有所缓解, 尿、血指标较前好转。无效:紫癜未见减小甚至扩大, 腹痛、关节痛等症状较前缓解不明显, 尿、血指标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外周血IgA(6.02±1.36)g/L、C3(1.92±0.46)g/L、IL-6(370.74±64.37)ng/L、IL-8(293.52±46.18)ng/L;治疗后外周血IgA(2.46±0.88)g/L、C3(0.89±0.17)g/L、IL-6 (158.22±24.18)ng/L、IL-8(142.75±26.48)ng/L。对照组治疗前外周血IgA(5.81±1.27)g/L、C3(1.95±0.49)g/L、IL-6 (359.02±68.56)ng/L、IL-8(288.34±44.96)ng/L;治疗后外周血IgA(3.74±1.04)g/L、C3(1.16±0.35)g/L、IL-6 (220.67±23.49)ng/L、IL-8(187.24±31.03)ng/L。治疗前两组外周血IgA、C3、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外周血各指标均较低(P

3 小结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常与感染、进食、遗传等因素有关, 其免疫发病机制为体液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异常、炎症介质释放增多[1]。过敏性紫癜在祖国医学中属“紫癜风”、“葡萄疫”、“肌衅”、“斑疹”等范畴, 中医辨证可分为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湿热痹阻证、阴虚火旺证以及气不摄血证[2]。该病用药主攻“火盛”、“血瘀”, 治疗总则应清热凉血、化瘀消斑[3], 然后根据不同症候选择不同方剂, 再根据患儿具体累及部位及症状加减, 因人而异。中药熏洗是借助适当的温度通过皮肤将中药成分有益因子渗透至机体内, 发挥作用[4]。中药熏洗方有活血化瘀药物, 以求降低血液粘稠度、调节循环血液中的免疫因子、改善机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和机体免疫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外周血IgA、C3、IL-6、IL-8等指标降低更显著, 提示中医药辨证施治联合熏洗疗法可有效改善患儿免疫状态, 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唐雪梅.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免疫发病机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7(21):1634-1636.

[2] 丁樱, 孙晓旭, 毕玲莉, 等.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 2011, 7(6):1-4.

[3] 师小萌, 李领娥, 边莉, 等.过敏性紫癜的中医病因病机与治疗. 世界中医药, 2012, 7(6):577-579.

第8篇:茶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药处方;不合理性;分析;对策

引言

中药处方的质量,直接影响药房人员能否进行正确的调剂,关系到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1】我对南通中医院2011年8-10月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在调查中发现问题,为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以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1.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中医院2011年8月-10月门诊处方共7264张,中药处方5068张,西药处方2196张,重点调查中药处方的合理性,附带调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

2.结果

对所抽查的处方进行列表分析,中药不合理处方数统计见表1,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见表2。

表15068张中药处方数统计

项目 不合理处方数 构成比(%)

处方书写不合格 172 3.04

给药剂量过大 96 1.89

处方不完整 54 1.07

脚注不合理 142 2.80

配伍不合理 33 0.66

修改后不签名 150 2.96

表22196张西药房处方注射剂使用情况

品种 处方数 构成比(%)

炎琥宁注射液 72 3.28

热毒宁注射液 429 19.5

葛根注射液 24 1.09

丹参注射液 18 0.82

川芎秦注射液 6 0.27

3.分析

3.1 书写不合格

有些处方书写不规范,没有按中国药典或其它规范书写药名。使用药品简称如牛蒡子写成牛子,吴茱萸写成吴芋等。当然,这并非我院单独出现的情况,在一项对40种常用中药处方应付的调查中发现,其中正确使用处方药名的只占调查药物总数的10%,基本正确的占35%,有轻度错误的占42.5%;使用错误的占12.5%。【2】

3.2用药剂量过大

通常说“剂量是中医的不传之迷”,其意在于说明药物剂量的选择具有相当难度和灵活性。同一味中药剂量不同,则功效与主治也不同。比如黄连少用可以健胃,多用则会伤胃;柴胡少用可以疏肝解郁,多用可以清解少阳之热【3】。有资料表明,中药的不良反应病例有60%是由于超剂量用药引起的【4】。

3.3处方的不完整

诊断模糊不清,没有医生签名,没有诊号,没有患者的年龄,处方完毕后空白处没有画斜线结束。很有必要让临床医生了解其中的弊处,使处方规范,减少各种出错的可能,保证用药安全。

3.4脚注不合理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应注明在药品名后上方,并加括号,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7】如布包、先煎、后下、烊化、冲服等。一些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久煎能破坏其有效成分的中药,如大黄的泻下成分结合性蒽醌、钩藤的降血压成分等。对于一些质地坚硬的中药因常规煎煮时间不够可导致有效成分未充分溶出或难以溶出,影响疗效,浪费药材【8】。

3.5 配伍不合理

中医关于药物联合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较多,如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十八反”、“十九畏”中,明确指出了多种中药不可同时使用,如乌头与贝母、瓜蒌不可同用,丁香与郁金不可同用等,但在处方中仍有少数现象。

3.6修改后不签名

处方中有改动的地方,医生没有签名。比如药名,中药用量,病人信息,诊断等。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处方书写均要求自己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医生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3,7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

中药注射液具有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的优点,一些不适合口服,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易被消化液破坏的中药,可以制成中药注射剂来解决问题。但由于注射剂的制造过程复杂,制备环境设备要求高,加上中药药材质量、杂质、有效成分复杂等原因,近年来由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报道也见诸报端。【12】如鱼腥草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患者使用过程中发生过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4.对策

4.1 四查十对

加强药学人员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在审方时遵循“四查十对”,严格把关。在处方调配过程中发现有疑问,应当及时与门诊医生沟通,严防医疗差错发生。

4.3 加强监督

每月由医务科、门诊部、药学部组织相关专家对中药处方进行点评,特别关注有问题的处方,并适当地制订相应的奖惩制度。

4.4 尽快实行电子处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医院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13】电子处方具有准确、及时、快捷、方便的优势,应尽快实行电子处方,合理利用His给药系统起到预警作用,减少处方错误的发生机率,患者可放心地在本地区或外地区、本院或其他医院药房以及社会药店配药【14】。

4.5 建立健全处方管理制度

应定期分析汇集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对不规范、不合格的处方及时登记,并通过药事管理委员会定期向医师公布,以强化医师规范处方书写的意识。只有实施科学的管理办法,医院门诊中药处方书写才能会逐步规范,医疗质量才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段宏.中药处方规范及应付浅析[J].山东医药工业,2009,20(6):40

[2]高素强,任百建.关于中药“处方应付”的调查[J].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通讯.2007,17(1):31

[3] 芦柏震,侯桂兰,王春雷.中药处方药物剂量应用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2)1554-1556.

[4]雷栽权.中药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左志燕.门诊中药处方的调查分析及建议[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84

[6]宁学洪,宁学玲.对中药处方不规范现象分析[J].甘肃中药,2005,18(5):39

[7]卢海儒,文友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65

第9篇:茶艺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日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日语精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97-0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其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而单独存在,因此学习外语就必然要学习该国的文化,而文化教育也必须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众所周知,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以至于许多人认为中国人与日本人同文同种,但实际上,由于两国之间各自受地理环境、社会状况、、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国的文化是“貌合神离”的。因此,在高职日语教学的同时,必须要意识到中日文化的差异,要把文化差异融入日语的教学,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类院校日语专业中的基础主干课程《日语精读》,是日语专业课程中课时比重最大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趋势下,众多的高职日语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高职《日语精读》课程中日文化差异导入的重要性。

一、高职《日语精读》的教学现状

高职《日语精读》教学是以日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从课程要求而言,这门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的课程。

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语言技能教学一直影响着日语教学的发展,特别在《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日语语法结构的分析,常常运用单调的替换练习来训练学生的语速和语调,并认为只有扎实的基本功,能灵活运用语法结构,能进行很好的语言交流,从而忽视了对中日文化差异的了解与认识。因此可能会导致学生所讲的日语,尽管在语法结构上无可挑剔,却未能把自己的意图充分表达出来,有时甚至会犯下严重的语用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中日文化差异以及日本语言特点了解不足所致。有些日本人评价中国学生,日语句子说得很严谨,像在背诵教科书上的语句,十分完整,却说不出感情和韵味。还有的日本人反映,有些中国学生日语说得很流利但说得不得体,对日本文化尤其日本人的语言心理了解不够,很难相处和交往。

以上说明了高职《日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语言结构,轻实际功能;重语言训练,轻文化传授。这些都与高职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相悖,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学生学到的纯语言知识不能“学以致用”,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很难达到要求。

二、高职《日语精读》课程中日文化差异导入的重要性

1.中日文化差异主要体现的三大方面

(1)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中国人喜欢用坦率、自信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日本人喜欢含蓄、暧昧的语言表达方式。

(2)行为方式的差异。若要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中国人习惯绝对的看法和说法,是非分明。而日本人的行为模式一般不会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而是含糊其辞、委婉地表达,让对方去揣摩他们的想法。

(3)逻辑思维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都擅长形象思维,但与属于大陆文化的中国相比,日本属于海洋文化。因此,即便是同一种事物,由于双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对事物的定义或描述也会不同。

2.高职《日语精读》课程中日文化差异导入的重要性

(1)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是由语言本身的特点及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的。把文化导入日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只掌握语言符号系统或语法结构,而不学习其底蕴文化,就会造成虽能说一口流利日语,却犯下严重语用错误的现象。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必须在进行日语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中日文化差异教学的导入,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的理解与认知的能力。

(2)近年来,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企业的来华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来华投资的日企数量大幅攀升,随着中日经济往来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也随之日益增多。从而,因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交往中引发的误解也时有发生,这些事实使更多的日语教师认识到“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在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3)中日文化差异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满足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促进日语教学,特别是《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这会对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语言的同时结合语境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可以将中日文化常识融入教学,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点。

三、结束语

中日两国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截然不同,日本文化是日本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吸纳了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外来文化又将其巧妙地移植在本民族精神土壤上的产物。如果传统的语言技能教学完全将语言和文化分割开来,只注重教授语法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而忽视中日文化差异教学,将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日语。因此,将中日文化差异的教学融入高职《日语精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陈岩.谈中日跨文化交流中摩擦的主要原因[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