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经济增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国工业经济;动力机制转换;分析与研究
在社会的发展中,工业的生产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以及生产率等方面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推动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是国家打造经济升级的关键所在。而我国的经济同我国的国情一样都处于发展中阶段,工业的内外不条件在根本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致结构失衡就成为了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路上的阻碍。所以将工业经济增长动力体制进行有效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实现新型驱动增长模式,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再添光彩。
一、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形成的原因
就现在的形式来看,中国工业经济投入主导的增长动力机制的根源就是政府的主导和投资驱动的增长。在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对当地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控制,为了提高当地区域的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下发了各种优惠政策,希望能够大力的引进投资来促进工业经济的增长,这样就会更一步的突出了政府的主导能力以及投资驱动的工业增长方式的特点。因此就进一步形成了以资本要素投入主导型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
二、我国目前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缺点
1.降低了增长效率,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为了给工业投资提供价格获得更低的资源,就给予了更多的优惠政策,这样长期以往就会严重阻碍的工业经济的增长效率。然而对工业投资进行地区性的财务补贴或是提供一些惠民政策,就会导致地区行产能过剩的问题加重,使地区资源的负载压力过大,工业生产性资源在整个工业产业中是配置效率有所降低。另外,地方性补贴的竞争和资源低价竞争就会给一些效率较低的企业获得重新生存发展的机会,就使得本应该被竞争淘汰的企业的生存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就在根本上阻碍了企业在市场竞争竞争力上的优势,所以说,这种方式不仅使好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而且从一定的角度上来讲对资源也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2.降低工业内的资源配置
在工业经济的发展中,与上述引进各类工业等现象相反的一种极端方式就是政府抑制或直接淘汰那些效率相对较低的企业。政府部门对资源要素有一定的控制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决定土地矿产等资源在工业内部或是企业之间的分配和调动,另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在具有新工艺、新技术的企业中进行重点的扶持和帮助,进而就加快了一些效率较低或是生产方面落后企业的灭亡速度。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还造成了不顾自身发展情况而盲目的去追求新工艺、新技术的现象,将一些市场中的需求商品逐步归类为淘汰商品,不能够很好的根据需求生产的发展呢原则进行工业的生产,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竞争力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内的资源配置,从而加重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三、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缺点的建议和对策
1.政府要对市场制度进行合理的完善
政府在下发一系列政策时,首先要理清工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加快要素市场的改革,将原有的政府主导要素分配的局面进行有效的改革,使市场在要素资源的配置中 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其次要推进地区的制度,明确土地产权,根据国家的相关国定对土地的管理进行合理有效的完善,防止要素的价格不合理等现象的发生。
2.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
政府要让市场发挥出优胜劣的作用,积极的创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就使企业在不断创新中改进其生产效率。要想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就要将一些不必要的审批和程序取消,让不同规模的企业也要拥有合理公平的竞争机会。与此同时,要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且要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执行力度。政府还要防止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确保企业能够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也使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更加的和谐,企业的发展在其作用下更加辉煌。
四、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同时,工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我国的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其发展的好坏就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业企业要想能虺ぴ兜姆⒄梗就要适应当代的经济发展需求,将原有的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进行一定的创新。就目前而言,政府主导以及投资驱动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才是阻碍工业增长效率的根源。所以,政府必须在市场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管理体系,让市场在其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促进技术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江飞涛,武鹏,李晓萍.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J]. 中国工业经济,2014,05:5-17.
[2]原磊. 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J]. 中国发展观察,2014,07:16-19.
[3]来佳飞,杨祖增,冯洁. 浙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机制转换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2016,04:144-147+14+16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依据制度-经济增长理论对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计量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就是Daniel Kaufmann、Aart Kraay和Pablo Zoiodo-Lobaton(2002)所采取的残差分析方法。该方法认为,(1)技术以及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所引起的绩效的变化都是制度变化引致的结果;(2)在劳动力、资本投入总量相对外生的环境中,通过估计生产函数所计算出来的残值或全要素生产率(TFP)反映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3)在计算出残值(或TFP)之后,可以建立具体的制度变量模型,分析出它与设定的具体制度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反映不同制度变化的作用。我们采用该方法来研究中国工业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
我们首先建立工业经济生产函数Y=Ae[λt]K[α]L[β],对该方程取对数得:
LnY=LnAO+λt+αLnK+βLn1+u
将1978~2001年区间的工业资本存量(K)、劳动力量(L)以及工业总产值(Y)带入方程计量,得到无规模约束函数:
LnY=7.107+0.08t+0.04LnK+0.06LnK (1)
(3.502) (0.22) (0.198) (0.213)
R=0.998 Ad.R Square=0.996 F=1655.748
表1 制度变量与全要素生产率
附图
资料来源:前3项根据《统计年鉴2002》计算,后1项根据计量算出。
正则化得到。α=0.4,β=0.6,由此建立残差方程:TFP(t)=exp[InY(t)-αINK(t)-βInL(t)]得到1978~2000年全要素生产率(TFP)。我们将与工业经济密切相关的制度变量界定为:市场化程度(MRL)、非国有化水平(NSOW)、开放程度(ORL),其分别定义如下:(1)市场化程度(MRL)。用投资的市场化指数表示,即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投资”三项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来表示;(2)非国有化水平(NOSW)。用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来表示;(3)开放程度(ORL)。经济运行的外向化水平,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开放程度的通行指标是对外贸易比率,即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贸易和分工的程度(参见表1)。以制度变量为自变量,TFP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可得到方程:
附图
可以看到方程显著性很好,但DW过大,显然存在自相关问题,即制度变量之间并不是相互完全独立的,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水平、开放程度是在相互作用中变迁的。我们可以采用零回归方法来解决估计,以考虑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其中k是零回归的参数对方程进行处理。表2是随着k值的不同,得到的不同回归系数和R方的估计值。
表2 零回归k值和系数估计
附图
从表2可以看到当K=0.5时,各项系数相对稳定,由此得到新的回归方程(方程中QYS=TFP)
附图
从标准化方程可以看到,非国有化水平是引起TFP增长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对方程(2)与(4)进行对比,可以进一步得到非国有化水平不仅是TFP增长最为核心的因素之一,也是引起市场化和开放程度制度变化的原因之一。
二、TFP变动趋势与所有制结构
如果将1978~2001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与TFP增长率结合起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TFP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呈现高度的正相关,TFP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之一;(2)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率和TFP增长率有两个波动周期,第一个波动周期是1978~1990年,其最高点在1984年,最低点在1990年;第二个波动期是1990~2000年,最高点是1992年,最低点是1999年。这种经济增长率和TFP增长率波动模式与我国工业制度改革的步伐是一致的:1984年工业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承包制对于大中型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起到了核心作用。但是,承包制在制度上存在的先天性缺陷,使这种制度改革的边际收益逐渐递减,到1990年承包制的制度效应基本为负,使TFP转入最低点。1991年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目标的确定、1992年股份制企业改革全面推广以及推动乡镇集体企业的政策大规模出台等一系列制度改革提高了整体TFP增长率,其后,虽然国家在1995年出台了一系列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措施,推行了“抓大放小”以及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等措施,但是股份制改革的制度边际效应递减现象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自1996年后,整体工业TFP急剧下降,1999年到达谷底。
表3 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分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状况
附图
注:各种生产要素产出弹性都为0.5
工业企业的整体TFP增长率为什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持续下降?制度变迁的边际效应逐步下降呢?这种计量结果与人们一般的感觉有很大的差异。因为1995年以来对国有企业所进行的改革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大放小”以及其他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措施应当大幅度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继而提高整体工业经济效率。从表3的内容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工业企业整体TFP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中期下降的最为直接的原因——TFP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1984年的改革使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的TFP增长率全面提升,到1988~1992年期间,国有企业的TFP却大幅下降使整体TFP增长率到1990到达谷底。1992~1996年集体企业很高的TFP增长率使整体工业的TFP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但是该期间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之间的效率差距却已很大。1996~2001年,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TFP增长率同时急剧下降使整体TFP增长率到1999年陷入谷底。
三、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与财务绩效
结合上述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适当发展非国有经济是未来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之一,其方法很多。一是大幅度提高非国有经济的自我发展,推进各种非国有资本进入生产领域;二是加大“抓大放小”力度,强化中小国有企业改制,推进一部分国有企业民营化;三是强化国有股份制企业股权多元化,使非国有股权增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些方法基本上是同时并举的,但是非国有经济比重的增加并没有遏止TFP增长率下降的趋势。其中的深层次原因需要我们进一步对中国不同产业的产权结构以及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资料,用R代表重点企业年末生产能力与整个行业总产量之比,表示不同行业的市场结构。如果R>1,表示重点企业的生产能力大于整个行业的产量,该行业产量过剩,其他企业的进入将使该行业的市场拥挤度以及过剩加剧。如果R>1,表明该行业给小企业留有一定的空间,或者说市场的拥挤程度较弱。
从1998~2000年不同行业企业数量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在R>1的行业中,除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以及纺织业等行业以外,其他很多行业的企业数量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例如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以及电子设备行业。为什么出现了这种反常现象呢?我们结合各行业的所有制结构状况可以得到答案。
根据1998~2000年企业数量和2000年不同行业所有制结构状况的数据,我们可以以企业数量近几年的增加状况为标准,将行业分成两组与相应的所有制结构进行回归分析,一是将企业数量减少的行业与该行业的国有经济比重进行回归;二是将企业数量增加的行业与非国有经济比重进行回归,得到下列两方程:
附图经济比重)
R=0.503 F=7.116
这两个计量方程虽然并不十分显著,但它们仍可以表明,行业数量的变化与行业的所有制结构有密切关系——国有企业在主导行业中的撤退是这些行业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非国有经济的扩展是这些行业企业数量扩张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回归是针对不同行业的,因此这种关系并不表明在同一行业中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相反这些关系反而反映了这样一个现象——国有经济比重很高的行业,行业企业数量减少率越高,新生的企业数量(一般为非国有经济)就越少;国有经济比重很低的行业,行业新生企业(一般为非国有经济)的数量越高,国有经济垄断的行业(煤炭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选业、石油天然气、石油加工、烟草加工等)企业数量的变化并没有带来非国有经济的进入。同时,我们结合各行业的市场竞争指数R的情况可以看到,在R>1的行业中,除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以及纺织业以外,其他行业的企业数量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这表明:虽然很多行业已经出现了严重市场过度进入和过度拥挤的现象,但是,非国有经济企业仍然在不断的增加。这意味着存在这样一个“悖论”——在产权制度安排上更富有激励约束效率的非国有经济有“非”理性的投资冲动,不断地进入过度拥挤的行业。这种“非”理性我们可以用这些进入行业的财务指标进一步加以说明。对于近3年企业数量增加的行业,我们把特殊行业(如橡胶业、电子及通讯设备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剔除后,将其企业数量增长率(QYZZL)与行业工业成本费用率(GYCBLRL)进行回归,得到下列方程:
附图
该方程可以初步说明,这些行业企业数量的增加并不是这些行业的投资效益很高导致的,相反,在财务状况越差的行业,企业进入越多(当然,这不能说是行业财务指标的恶化导致了新企业的进入,因为可能的因果状况是过度进入导致行业财务指标的恶化)。
在国有经济大幅度战略调整的同时,为什么非国有经济会大量进入没有财务效率以及市场过度进入的行业呢?答案不在于所有制结构,而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很多财务指标很高的行业都被国有经济所垄断,而这些领域并没有向非国有经济开放;(2)随着民间资本的大量积累,以及金融投资的收益自1997年以来大幅度下降,使很多民间资本不得不过度地进入能够进入的原有产业领域,如服装、纺织以及电器等行业;(3)大量由地方政府支持和控制的集体企业在地方保护的作用下过度进入,并缺乏灵活的退出机制。事实上,正是上述的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近4年来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其间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由于非国有经济的投资空间急剧下降,投资的边际效应快速下降,投资收益由于市场的过度进入而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TFP增长率下降的原因:在中国渐进性企业改革的进程中,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20世纪80年代宏观产权制度改革逐步转向微观企业治理结构的改革。这体现在1995年以前强调非国有经济的增量改革,承认非国有经济的合法性,在税收和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发展,使很多行业(特别是轻工业行业)大幅度地向非国有经济开放,增量改革也就体现出巨大的边际效应。1995年以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以及“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策略的确立使改革的重心偏向了存量改革,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成为战略性任务,存量调整是非国有经济增加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增量改革方面虽然依然受到重视,并出台了很多扶植性政策,但是非国有经济的市场空间并没有得到扩展,一些具有较好财务绩效的行业依然被国有经济所垄断,非国有经济可以进入的产业空间日渐饱和,非国有经济进一步进入原有行业的边际效应大幅度下降。同时由于体制性冲突、金融收益率下降以及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等因素,非国有经济过度进入原有行业和“非理性投资”的现象出现了。该现象直接导致非国有经济的TFP增长率以及整体工业TFP增长率的下降。
四、结论和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工业企业的TFP是决定工业经济增长核心因素,而决定工业企业TFP波动的核心因素之一是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工业整体TFP增长率逐年下降,其中关键的原因之一是非国有企业的TFP下降。而非国有企业的TFP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非国有经济进入的行业以及相应的市场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现了非国有资本过度市场进入和“非理性投资”的现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政策建议:(1)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以及提高整体TFP水平的关键在于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并适当提高非国有经济的比重;(2)提高非国有经济比重的下一步政策措施的重点并不在于简单地肯定非国有经济的合理性以及提供各种税收资金的扶持,而是要为非国有经济提供进一步发展的产业空间;(3)提高非国有经济投资的产业空间的核心政策途径不应当只是在于对国有企业进行微观内部改制,通过“关、停、并、转”的方式减少国有中小企业的比重,通过股权多元化扩大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而且要将现有很多国有经济进行实质性垄断的行业向非国有资本进行全面开放,减少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障碍,以改善市场竞争状况;(4)市场竞争的状况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国有企业进行市场拆分和组建具有竞争性的国有企业集团,还必须大幅度开放市场,让非国有资本通过各种方式直接进入垄断性市场;(5)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以及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的调整所取得的制度改革边际收益将会进一步大幅度下降,改革的思路应当在强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以及集体企业内部产权体系改革等微观产权结构调整的同时注重宏观产权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①Dani Rodric,Arvind Subramanian and Francesco Trebbi(2002),“Institutions Rule:the Primacy of Institutions over Geography and Integr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oking paper9305.
②Hall,Robert E,and Charles I.Jones,“Why Do Some Countries Pl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Quar- 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February1999,114(1),83-116.
③Daniel Kaufmann,Aart Kraay,and Pablo Zoiodo-Lobaton (2002),“Governance Matters”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④杨小凯:《经济学原理》,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⑤戴维·梅斯:《经济计量学的应用》,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关键词水资源;工业经济;时空演变;山东省;LMDI分解模型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37(2015)04-0007-06
水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人类生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人类文明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然而,近年来由于工业经济规模持续增长使得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素.2012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km3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2013年,我国用水量为618.34km3,其中工业用水量为140.64km3,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2.74%,我国用水总量控制形势严峻.同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059.70m3/人,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的国家之一.我国年平均缺水量高达50km3以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山东省是我国工业大省,产业结构偏向重工业化.2013年山东省工业用水量达2886km3,人均用水量为224.48m3/人,人均水资源量约为300.45m3/人.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少于500m3/人的地区为极度缺水地区.因此,山东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明显.
当前对于工业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关系研究体现在以下3方面:①研究尺度方面,美国、日本和荷兰等发达国家是研究主力[1],大部分对水资源的研究归入可持续发展的范畴[2-3].我国主要研究全国重点城市、工业区和各省级行政区[4-14],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②研究视角集中于工业用水量主要影响因素[4,14-15]、工业用水效率[5-7,12,16]、工业用水与经济发展[17]等方面,工业总产值、工业规模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是影响我国工业用水量的主要原因;而效率变化率和水价是影响我国工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③研究方法主要是计量方法,利用数据分析预测[18-19],少部分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12].以上研究存在定量研究少、空间研究少特别是时间演化过程和空间分异格局研究不能结合的问题.本文探讨山东省近20年工业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关系,对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LMDI分解模型
1.2水资源密集型行业测算
各行业的水资源使用情况可以用行业用水强度(Mi)和行业用水规模(Zi)测算.为测算水资源密集型行业,综合考虑行业用水强度和行业用水规模,构建行业用水指数(Yi).首先,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1.3数据来源与行业分类
本文分析的时间段为1996—2013年,各行业的用水量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环境统计年报》,各行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期间,《山东省环境统计年报》对工业内部的行业分类标准稍有不同,考虑到行业分类以及数据的统一性,本文将工业内部的行业划分为采掘业,食品、烟草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印刷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18个行业.
2工业用水量状况分析
2.1工业用水量的整体变化分析
纵观1996—2013年,山东省18个行业工业增加值高速增长,2013年较1996年增长约28.74倍,年均增长率约为22.09%;山东省18个行业工业用水量的增长情况却不同,2013年较1996年增长约1.85倍,年均增长约6.36%(图1).1996—2013年间,山东省18个行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逐年下降,降幅达到9040%(图2).
由图1和2可知,2000年以前,山东省工业规模较小,行业用水量相对较低并表现出缓慢上升的发展态势;行业增加值低,但是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同时期的水资源利用效益较差,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但是呈现急速下降的趋势,年均降幅约为22.62%.2001—2008年,山东省在发展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行业用水量和行业增加值出现小幅度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约为6.20%和19.4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降幅约为12.49%.这主要得益于2006年起,山东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关闭50kt以下的草浆造纸生产线、关停钢铁企业19家等措施实现减少工业用水量、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09—2013年,山东省在行业用水量平稳增长的情况下,行业增加值大幅度增加,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缓慢下降,年均增长率分别约为5.39%,18.76%和-11.26%.
2.2基于LMDI分解模型的工业用水量的变化分析
1996—2013年间,山东省工业用水总量增加了36137817Mt,年均增长约6.36%.其中经济规模对工业用水总量增长的效应是65610.743Mt,产业结构对工业用水总量增长的效应是1751.732Mt,技术效率对工业用水总量增长的效应是-31224.659Mt(表1).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效率对工业用水总量增长的贡献度分别是181.56%,4.84%和-86.40%.由此推断,经济规模效应是引起工业用水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效应是抑制工业用水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效应虽然对工业用水总量的增加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作用相对较小.
2.3水资源密集型行业结构变动分析
山东省工业用水指数在1996—2013年间徘徊在较高水平(图3),但波动下降,降幅高达6716%.
根据Yi测算结果,山东省1996—2013年不同行业的行业用水指数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前7位山东省水资源密集型行业是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造纸及纸质品业.自1996年以来,山东省水资源密集型行业比重变化如表2所示.在所测算年份中,排在首位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行业比重升降各半,但总体来看其行业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1996—2013年累计行业比重变化达6.39%;医药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行业比重下降显著,尤其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累计行业比重变化高达-10.08%;医药制造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的行业比重稳中有降;造纸及纸质品业的行业比重平稳上升.综上,减少山东省工业用水量,需要重点控制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造纸及纸质品业的用水量.
2.4工业用水强度的时空格局
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表征了一个地区工业经济与工业耗水状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工业用水强度.从整体上分析,山东省17地市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近年来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图4,表3).2000,2006,2013年山东省17地市中工业用水强度为一级的地市数量大幅增加,二级的地市数量基本保持不变,三级和四级的地市数量减少,2013年三级和四级的地市数量为零,说明2000年以来,山东省工业用水强度总体下降.
从空间上分析,以莱芜市、济宁市为代表的传统重工业城市的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较高;而胶东半岛地区的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较低.2000年,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最多的地市集中在鲁西北地区,以德州市和聊城市为主,其次是鲁中地区和鲁西南地区,胶东半岛地区以及日照市、临沂市的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最低.德州市天衢工业园、聊城市嘉明工业园、凤凰工业园以化工、纺织、医药制造和印刷业为主,多是山东省水资源密集型行业,随着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工业用水量不断攀升,工业用水强度大.2006年,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最多的地市主要是莱芜市和济宁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明显增加.莱芜市和济宁市依靠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钢铁业、煤炭业,莱钢集团、兖矿集团快速发展,工业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比重较大.2006年莱芜市工业企业用水12031万m3,其中地表水5110万m3,约占总用水量的42.47%,加之其生产设备老化、技术效率较低,导致其工业用水强度高.在“工业强省”的号召下,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其化工业、造纸业等迅速发展,工业用水强度明显增加.2013年,山东省工业用水强度明显下降,除莱芜市、济宁市以及菏泽市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在6~20dm3/元外,其余地市的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均未超过6dm3/元.莱芜市、济宁市以及菏泽市工业用水强度较2006年出现下降,均在20dm3/元以下.宣传推广发展循环经济,使得各地市重视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与节约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钢铁产业整合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优化山东省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工业用水强度大幅度下降.
3结论与建议
3.1主要结论
利用LMDI分解模型和ArcGis软件,通过定量划分2000,2006和2013年山东省17地市工业用水强度的等级,分析山东省1996—2013年工业用水量与工业经济的关系及其空间格局,得出如下结论:
(1)近17年来,山东省行业增加值和行业用水量持续增长,而单位行业增加值用水量持续下降,降幅高达90.40%;
(2)经济规模效应是山东省工业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效应对工业用水量的增加有一定作用,但是作用较小,技术效率效应是抑制工业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三者对工业用水量增长的贡献度依次是18156%,4.84%和-86.40%;
(3)1996年以来,山东省水资源密集型行业主要有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造纸及纸质品业;(4)1996—2013年,山东省工业用水强度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以莱芜市、济宁市为代表的传统重工业城市的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较高;而胶东半岛地区的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较低.济南市、泰安市、淄博市等地市的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逐渐降低.
3.2对策建议
目前,山东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压力将持续存在.根据本文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深入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协调工业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加快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造纸及纸质品业等高耗水行业产业重组,降低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七大水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比重,提高低水耗行业产业的比重,在节水降耗的同时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深入研发推广高新技术,降低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以环境为导向的再循环经济体系的产生;同时,营造发展新技术、开发新能源的优质环境,支持企业采用新工艺、自主研发节水降耗新技术,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中小企业 经济增长 区域差距 经验分析
中小企业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根据《2001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提供的权威数字,我国中小企业以其48.5%的资产,安置着69.7%的职工就业,提供着57.1%的社会销售额,还为国家创造了43.2%的税收。特别是小企业,以其32.7%的资产,承担着52.7%的就业岗位,为社会提供了42.6%的销售额,为国家创造了28.7%的税收。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中小企业不仅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而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中小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微观经济主体,其成长性总是与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紧密联系的。大量事实表明,中小企业发展势头比较好的地方也正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猛,从微观经济层面来看,是该地区产生了大量的中小企业由此而推进市场经济制度的有效运作,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中西部的中小企业发展相对落后,中西部的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2002年,东部中小型工业企业单位数比重、工业总产值比重两项指标分别为68.47%、78.07%,其中,小型企业的这两项指标分别为68.84%和79.39%,占了大部分。中小企业最多的六个省(市)分别是:广东(21674个)、浙江(21615个)、江苏(20797个)、山东(12469)、河南(9350个)和上海(9248个),除河南外,全部为东部沿海省(市),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量的55.08%、总产值的65.56%。从近10年来的发展经验看,中小企业发展越快的地方,经济越发达。中小企业单位数和总产值排名前10名的省份,基本是GDP发展最快的10个省份。
中小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
中小企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这种推动作用到底有多大,以及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中小企业的贡献大小是多少,我们希望能够有效地、定量地测算出来,这样,我们可以从数量上更明晰地看出中小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模型设计
我们假定,企业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三类规模类型,经济增长由它们三者的产出来决定。于是我们就用工业总产值恒等式来考察各类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Y=L+M+S ………(1)
式中,Y、L、M、S分别代表工业总产值、大型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中型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和小型工业企业的总产值。
对(1)式两边分别对时间求导,可得:
Y`=L`+M`+S` ………(2)
其中,Y`=dy/dt,其余类似。对(2)式进行整理,有:
Y`/Y=L`/Y+M`/Y+S`/Y ………(3)
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Y`/Y分解到小型企业的部分为S`/Y,通常称为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该部分占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百分比,即S`/Y`,称为小企业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度,其余类似。我们可以用(3)式测算不同规模类型的企业总产值增长在工业总产值增长中贡献的大小。
利用(1)式,我们假设Y1为甲地的工业总产值,Y2为乙地的工业总产值。则两地的工业总产值的差异等于两地各类企业的总产值差异:
Y1-Y2=(L1-L2)+(M1-M2)+(S1-S2)
………(4)
则(S1-S2)/(Y1-Y2)是小企业在两地总产值差异中的贡献大小,其余类似。
结果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2年在三大地带的工业经济增长中,中小型企业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大型企业,贡献率达到60%,小型企业的贡献率超过了50%。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大型企业,但仍占了将近一半的贡献份额。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中小企业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相对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的中小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规模类型的工业企业对三大地带工业经济发展差异的贡献。无论是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之间还是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是造成工业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在东部与中部经济差距构成中,小型企业的贡献率最高达55.13%(1995年),最低为42.70%(2001年);在东部与西部经济差距构成中,小型企业的贡献率最高达54.63%(1995年),最低为42.96%(2001年);在中部与西部经济差距构成中,小型企业的贡献率最高达52.49%(1995年),最低为44.39%(2002年)。总的来看,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构成中,小型企业所作的贡献超过大型企业。可见,小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差异构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以上的分析表明,中小企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使东部地区经济以快于中西部地区的速度增长,从而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的差距。
结论性评论
本文从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角度,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定量地研究了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我们发现,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无论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亦是如此。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是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要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实现区域产业组织合理化,各地区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而促使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必须大力实施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战略,特别是地区之间的中小企业合作。
参考资料:
1.苑鹏,乡镇企业产业组织与区域发展的结构变迁与调整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
2.许庆明、黄晖,工业企业规模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J],生产力研究,2003
3.程玉春,对我国工业组织的区域比较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
4.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
作者简介:
关键词: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贡献
一、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一)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联系。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应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随着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两者间的内在联系日益明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部门增多,部门与部门间的资本流动、劳动力流动、商品流动等联系也越来越复杂。因此,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之一,而经济的增长将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动。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主要代表性理论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经济学家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关系上进行了深人研究,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有库兹涅茨、罗斯托、钱纳里等。库兹涅茨认为,在总量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中,首要的问题是总量增长,通过总量的增长来带动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化。罗斯托认为,经济增长并不是脱离产业结构而单独发生的经济过程,恰恰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而使其功能不断提高的作用结果。钱纳里把经济增长过程看作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组变化,这组变化与国民收人水平的增长有密切关系。
国内外经济发展历史证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非常密切,经济发展实质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的过程,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必然有相应的产业结构支撑,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产业结构必须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合理的产业结构将会促使经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反之则将会影响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那么巴彦淖尔市的产业结构到底对该市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将通过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方面来测算。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是指产业比例关系变化所引起的经济总量的增加(即结构弹性分析),它属于产业结构效应的分析。而产业比例关系变化的增加额占同期经济总增加额的百分比,就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者贡献份额,该值即对应于产业结构效应值。
罗默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促进的,而短期的经济增长则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所决定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在一定产业结构中组织在一起进行生产的,对于给定的资本、劳动和技术,不同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产出结果。因此,如何度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
(一)一般分析法
资料来源:根据2007年《巴彦淖尔市统计年鉴》各产业数据计算整理所得。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从2001年的16.77%减少到了2007年3.52%,而第二产业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从2001年的25.89%增加到了2007年的64.16%。总的趋势是第一产业的贡献逐年降低。第二产业的贡献逐年提高,从整体上看,在考察期间的绝大多数年份,二产的贡献率在整个地区所占比重都是最大。进入21世纪后,二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是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却是先降低而后增加,这与近些年的政策调整以及统计口径的改变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因素分析法
这一方法是根据统计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方法的原理来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我们用g来表示GDP的增长率,并且有:
其中,为第i产业的产值(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第i产业产值(增加值)的增长率。上式表明,GDP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各产业增长率的高低,二是各产业的产值比重。一般而言,假定各产业增长率一定,产值比重较高的产业对GDP的拉动作用就越大;因此,要测定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们可以借鉴因素分析的方法,以各产业的报告期增长率乘以基期的产值比重来求得GDP增长率,与报告期实际GDP增长率想减就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里我们采用的数据是以可比价格计算的GDP环比增长率为实际的GDP增长率,以2000年为基期计算以后各年扣除结构变动的GDP增长率。两者相减的结果就是从2001年到2007年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计算结果见表2,其中g为不含结构变动的增长率,为i产业增长率。
表2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资料来源:根据2007年《巴彦淖尔市统计年鉴》各产业数据计算整理所得。
通过计算可知,从贡献率角度分析,2001年到2007年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平均贡献率为1.16。从2002年的0.13增加到2007年的3.74,其贡献率的增长为近30倍。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对巴彦淖尔市2000年以来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2000年以来,巴彦淖尔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次,尽管不同分析方法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但都可以证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再次,就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小来看,尽管个别年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大,但在考察期间,整个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是最大。
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巴彦淖尔市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速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路发展经济,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调整农牧业结构,确保农牧业的基础作用
第一产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客观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农牧业生产的停滞和落后。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治年来,巴彦淖尔市农牧区经济得到了较大增长和提高,其比例一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数虽然近些年比例逐渐下降,但在国民经济中仍是一个“弱质产业”。今后要在不断深化农村和畜牧区改革和增加投入的基础上,优化农、林、牧、渔内部结构,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以确保农牧业的基础作用和全市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加速发展第二产业
巴彦淖尔市经济是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这种状态就决定了经济发展阶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产业结构跨度大,工业化初期的产品需要大力发展,工业化中期的基础产业要适度超前发展,工业化后期的产业要适度超前发展。为此把大力推进第二产业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并以此为契机引发第二三产业的壮大、第一产业的调整,使三次产业逐渐摆脱恶性循环而进入到良陛循环之中。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在现代经济中,第三次产业的兴旺发达标志着经济社会进步程度,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过程表明,经济现代化程度越高,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巴彦淖尔市第三产业长期相对滞后,己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产业,意味着未来产业结构的升级,重点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完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是巴彦淖尔市目前及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经济增长贡献率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6-0030-02
1 引 言
我国大型企业的标准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中型企业标准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大中型企业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大中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绊脚石。因此提升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大中型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改变、更新或制造一种新产品,改变、更新或执行一个新方案,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行为或过程。自主创新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自主创新考虑的是物化形态的技术,是依附型的自主创新。由于狭义自主创新看得见、摸得着,通常又叫硬自主创新进步。广义自主创新除了包括狭义自主创新的内容外,还包括管理、决策、智力水平等软自主创新的进步。近年来,发达国家已把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到战略高度,制定了本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使得自主创新之争从企业层面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目前,在我国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大中型企业肩负着引领创新的重任。因此,分析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探索自主创新经济的贡献率是研究我国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方法,对提升我国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理论基础
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主创新引起投入产出关系的改变,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比;二是投入的最小成本组合有所改变,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因此既可以用生产函数测定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化,也可用成本函数测定最小成本的变化。本文基于第一种思想,研究了适宜大中型企业的生产函数。通过研究大中型企业投入产出比的变化速率,得到了测定自主创新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方法。
由于自主创新能够使原有的生产因素的组合(如一定劳动力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和物质投入)生产出比没有自主创新以前更多的产品,或者说用比以前较少量的生产因素的组合生产出和以前同样多的产品。在既增加生产因素投入量,又有自主创新的情况下(实际情况就是如此),从产品增长量中扣除新增投入量带来的那部分产品,另一部分新增产品就是自主创新的作用。因此,要想得到由自主创新产出的产品,就需要从产品增长量中扣除新增投入量产出的产品。简言之,即自主创新的作用是用同样多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提高投入产出比)。
3 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及经济增长贡献率模型
3.1 影响因素模型
根据有关调研,首先确定大中型企业产品和工艺创新项目的数量y(项)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影响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大中型企业职工素质、科技开发能力、大中型企业生产规模、引进技术的情况。本文分别以大中型企业技术人员数量x1(百人)来反映大中型企业职工素质,以大中型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比例x2(%)和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x3(万元)反映科技开发能力,以大中型企业固定资产规模x4(千万元)反映大中型企业生产规模,以大中型企业引进技术的比例x5(%)反映大中型企业引进技术的情况。
由此得到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计量理论模型为:
解释变量的待估参数反映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3.2 经济增长贡献率模型
自主创新贡献率是反映自主创新作用的一项重要指标。大中型企业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导力量,具有如下特殊性:第一,采用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体制。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政府一直充当科技投入的主体。因此大中型企业要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第二,研发难度加大。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靠的是科技进步,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新竞赛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科技研发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第三,自主创新投入大,风险大。自主创新需要长期的资本投入,其收益也有不确定性。大中型企业虽然具有强大的经济后盾,但其运作风险也要大大高于普通企业。针对大中型企业的特殊性,基于测算自主创新作用的投入产出法,文章建立了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的测算自主创新贡献率的方法。
原始C―D生产函数模型为:
4 结 论
本文首先根据大中型企业的特点,从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入手,建立了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然后改进了传统的C―D生产函数,添加了政策因子、研发因子及风险因子,建立了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贡献率模型。本文还建立了假设检验,引入Translog生产函数,提出当接受原假设时采用改进C―D生产函数,拒绝时使用Translog生产函数,从而使结论更加契合实际。
本文对于影响因素模型可以预测某地区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情况,并进行政策评价。分别调整各变量的大小(例如10%的幅度),能考察模拟与预期结果的差距,从而制定出适宜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调控政策。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模型,可以预测当劳动力,资本投入变化时引起的产出变化,也可以根据预期的产出制定相关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慧玲. 西部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7(8).
[2]都国雄,宁宣熙.我国股市收益概率分布的统计特性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7(9).
[3]赵莉.国有大中型企业应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导力量[J]. 企业改革之声,2006(2).
[4]江蕾,安慧霞,朱华.中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际测度:1953―2005[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
[5]张炎涛,李伟. 技术进步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J]. 统计观察,2007(3).
[6]蒋和胜,凡福善. 四川省企业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J]. 四川省情学术园地,2007(3).
[7]魏朗.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对1999―2003年农业生产贡献的实证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9).
[8]邹积慧.科技进步对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探析[J]. 农场经济管理,2007(6).
[9]孙智超.公路交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贡献及测算方法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注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增速同比减缓1.9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减缓2.1个百分点。前两个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482亿元,增加493亿元,增长16.5%,增幅同比回落27.3个百分点。
轻重工业增速均有所放缓。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7.3%,增速同比减缓0.9和2.3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4个百分点缩小到2.6个百分点(2007年全年为3.3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出口增幅回落。工业出货值17353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同比减缓6.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减缓4.4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销售率提高。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行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生产较快增长;主要原材料产品生产增速减缓,价格保持涨势;机械、电子、轻工、纺织行业出口增幅回落。多数行业效益水平快速提高。前两个月,煤炭、医药行业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建材、机械、冶金、电子、轻工、烟草、纺织行业利润增长14.2%-41.3%,有色、石化、电力行业利润分别下降2.8%、6.7%和55.9%。
(一)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生产较快增长
煤炭生产较快增长,效益大幅提高。全国原煤产量5.69亿吨,同比增长14.6%,增速同比减缓0.2个百分点。据海关统计,煤炭出口1020万吨,下降10.7%;进口1126万吨,下降21.3%;净进口106万吨,同比减少183万吨。3月末,直供电厂存煤2266万吨,比年初减少4万吨,基本处于正常水平。前两个月,煤炭行业实现利润175亿元,增长66.8%。
发电量增速减缓,效益明显下降。全国发电量8051亿千瓦时,增长14%,减缓1.5个百分点;其中,火电、水电分别增长13.4%和11.4%。由于受灾电网全面恢复正常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多方面因素,电力需求呈快速增长之势。3月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4个省级电网出现拉限电,其中广东电力供应持续偏紧。前两个月,由于煤炭价格上涨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严重损失,电力行业实现利润95.4亿元,下降55.9%,去年同期为增长59.2%。其中,电力生产业、电力供应业利润分别下降70.6%和37.6%,去年同期为增长40.1%和89.8%。
石油生产稳定增长,部分地区成品油供应偏紧。全国原油产量4685万吨,增长2.2%;进口原油4553万吨(海关统计),增长14.9%;原油加工量8459万吨,增长7.6%,增速同比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柴油产量分别增长7%和11.2%,加快1.5和7.2个百分点。天然气产量206.6亿立方米,增长18.6%。主要化工产品中,乙烯产量增长5.5%,烧碱、纯碱产量分别增长10.1%和14.8%,化肥、农药产量分别增长6.7%和24.1%。国际原油价格屡创历史新高。WTI原油价格3月12日首次突破11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3月份为102.2美元/桶,比上月提高9美元/桶,涨幅为9.7%;同比提高40.7美元/桶,涨幅为66.3%。由于国际油价连创新高、国内调价预期增强等因素,3月份,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地柴油供应趋紧,通过加强资源调配、加强信息引导、确保重点用油等措施,3月底上述地区成品油供应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前两个月,石化行业实现利润761亿元,同比下降6.7%,去年同期为增长24.2%。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788亿元,增长61.2%;石油加工行业净亏损239亿元,去年同期为净盈利145亿元;化工行业利润212亿元,增长16.4%。
(二)主要原材料产品生产增速减缓,价格保持高位
钢材产量增势趋缓,价格继续攀升。全国粗钢产量12494万吨,同比增长8.6%,增速同比减缓13.7个百分点;钢材产量14094万吨,增长12.2%,减缓14个百分点。钢材出口1139万吨,下降19.3%;进口418万吨,下降2.1%。铁矿砂进口11066万吨,增长10.5%。钢材价格持续上涨。3月末,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42.31点,为历史最高水平,比2月末上升7.14点,同比上升32.5点。6.5mm盘条、16mm钢筋价格接近5000元/吨,同比分别上涨53.4%和50.7%;10mm中板、0.5mm冷轧薄板价格分别为6060元/吨和6740元/吨,同比上涨41.2%和23.4%。前两个月,冶金行业实现利润392亿元,增长38.6%。
建材产品生产减速,价格保持涨势。全国水泥产量25676万吨,同比增长9.2%,增速同比减缓5.3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量13167万重箱,增长12.9%,减缓3.2个百分点。水泥、平板玻璃价格保持涨势。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3月份为288元/吨,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均上升5元/吨;平板玻璃出厂价3月份为69元/重量箱,比上月上升2元/重量箱,同比上升6元/重量箱。3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1058万吨,同比上升1.3%;平板玻璃库存2613万重量箱,上升25.3%。前两个月,建材行业实现利润94.1亿元,增长50.1%。其中,水泥行业利润12.6亿元,增长43.2%;平板玻璃行业利润3.3亿元,增长2.3倍。
有色金属生产增速减缓,价格保持高位。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76万吨,同比增长8.2%,增速同比减缓22.6个百分点。其中,电解铝产量312万吨,增长7.9%,减缓28.7个百分点;铜、铅产量增长15.1%和2.7%,加快10.9和1.3个百分点;锌产量增长3.7%,减缓19.7个百分点。氧化铝产量增长26.1%,减缓27.6个百分点。主要有色金属价格高位波动。3月份,国内市场铜现货平均价6.65万元/吨,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9.8%;电解铝、锌价格分别为1.97万元/吨和2.07万元/吨,环比上涨0.6%和0.7%,同比下降2.1%和32.3%;铅价格为2.17万元/吨,环比下降5.6%,同比上涨43.3%。前两个月,有色行业实现利润171.9亿元,下降2.8%,去年同期为增长45%。
(三)机械行业出口增幅明显回落,电子行业保持较快增长
机械行业生产较快增长。机械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4%,增幅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出货值3086亿元,增长28.6%,回落10.8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汽车产量258万辆,增长15.8%;其中,轿车138万辆,增长14.7%。发电设备产量2856万千瓦,增长17.9%,其中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产量分别增长12%和40.5%。环保专用设备、数控机床、大中型拖拉机产量分别增长47.5%、20.2%和20.1%,水泥设备、冶炼设备、炼油化工设备产量增长25.5%-42.1%。前两个月,机械行业实现利润589亿元,增长39.1%;其中,汽车工业实现利润179亿元,增长29.8%。
电子行业保持较快增长。电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增幅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出货值6290亿元,增长16.4%,回落2.7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微波通信设备产量增长25%,载波通信设备、光通信设备、数字程控交换机产量分别下降22.1%、16.9%和38.7%。大规模集成电路产量28.7万块,增长18.7%。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3073万台,增长25.7%,其中笔记本计算机增长43.7%。前两个月,电子行业实现利润175亿元,增长37.8%。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8.7%、81.5%和29.5%,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利润下降1.4%。
(四)纺织、轻工行业生产出口增势减缓
纺织行业增势趋缓。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增幅同比回落4.9个百分点;出货值1626亿元,增长11.1%,回落4.8个百分点。纱产量458万吨,布产量119亿米,分别增长10.2%和9.5%。服装产量43.1亿件,增长5.9%。化纤产量575万吨,增长7.2%。国内棉花价格保持涨势。3月末,国内棉花价格指数为13823元/吨,比2月末上涨27元/吨,同比上涨5.8%。前两个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133亿元,增长14.2%。其中,纺织业、服装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1%和13.7%,化纤行业利润下降0.2%。
1,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缓慢,水平较低。公安县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主要问题是品种较少、产量较低、科技含量不高,这是因为缺乏发展规划和措施,缺少投入和项目,技术力量薄弱。如果把信息产业放在全口径工业中进行考察,其品种比是1.15,利税比是1:15。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信息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可达35%以上,2001年,公安县信息产业完成产值34500万元,仅占工农业总值的7%。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一是微机数量少,且主要集中在县直、乡镇机关、县直部门和少数家庭。二是可利用的网络少,除可利用的国际互联网外,只有少数具备条件的部门(如政府信息网)和垂管单位(如银行、税务等内部网),才拥有其它可利用的网络。这些部门和单位仅占全县的10%。三是综合利用能力差,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功能,综合开展网上活动。四是企业管理网络少、层次低,企业管理信息化还相当滞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任务还很艰巨。
3。信息产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公安县信息产业,基本上是由国家和部门投资兴办的信息服务业。其投资额在全县信息产业总资本中超过90%,地方财政、企业单位投资兴办的信息服务业、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个人经营、拥有的信息设备,其投资额在总资本中不足10%。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出现了投资中的依赖性,经营中的垄断性,管理中的随意性,使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4.信息产业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目前,公安县对信息产业工作的运作和管理还没有一个核心或权威组织,出现了信息机构(组织)群龙无首,信息市场管理无序的局面。现存的各类信息机构如政府信息中心、计划发展信息中心、无线电管理办公室以及宣传战线的新闻信息网等,都只能实施小范围服务和管理,并且管理职能不明,职责不强,缺乏统一发展规划,容易政出多门,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要使信息化带动经济的增长,必须解决下列问题。
一、坚持把信息产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抢抓信息产业发展机遇,认真组织实施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调整人才结构,加快建立起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技术专家队伍、管理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和奖励制度,支持人才合理流动,合理使用人才。
二、加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抓紧建设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信息网络工程,构筑公安信息大通道,逐步将本地网建成由宽带传输网、宽带接人网、高速数据组成的综合性网络。抓紧完成移动通讯无缝隙覆盖,形成集语言、图象、数据传输为一体的智能化和数字技术。适时推进“三网合一”,建立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和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同域异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三、加速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优势产品为核心,以政府调节为手段,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人、财、物等资源向信息产品制造业合理流动。坚持开发与配套并举,选择有条件的企业争取项目,开发生产信息产品,优先发展移动通讯、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雷达、计算机及软件等电子信息产品。鼓励、扶持民营企业开发生产信息产品。充分发挥两家上市公司优势,引导和激励它们在信息产品制造业上有较大突破,积极抓好凯乐公司总投资1亿元的通讯光缆生产线项目的筹建工作,争取早日投产达产受益。
四、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捉升传统产业。首先,要加大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装备在企业应用的力度,推进企业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创造条件。其次,选择有条件的,并通过信息化彻底改变传统产业生产经营模式的企业,在计算机辅助创造、辅助:正艺编制、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方面开展探索,对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产品销售和服务、管理、决策等方面的信息化进行尝试,掌握一手资料,汲取经验教训,总结实践成果,根据公安县工业产业特点,积极寻求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新的突破口。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而经济实力表现在产品与劳务的产量上,产量增长收人也就增加。因此产量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体现。在经济学中使用“国内生产总值”概念表示一个国家的国内总产值,所以,经济增长往往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步人现代社会以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就像在赛跑一样,停滞不前自然不行,跑得比别人慢也不行,追求经济的高而稳的增长率已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
(一)经济发展新阶段需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究其原因有两方面:其一,由于中国长期以来资源高消耗,使以资源为基础的原材料价格明显上升,给经济发展造成了成本上升的压力。此外,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由于数量型增长使结构失衡状态进一步加深,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因素更为突出,从而形成对经济发展的障碍。高投人、高消耗所导致的高增长、高通胀等问题很多,迫切需要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寻找出路。其二,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继续扩大,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经济国际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迫切需要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寻求出路,予以解决。要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的竞争力,也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改变主要依靠增加投人、铺新摊子、追求产量等做法,转向主要依靠高新技术,增加知识投人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新的企业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革新传统工业,从而使工业走上主要依靠提髙效益和效率进行发展的新路,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逐步实现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目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强劲引擎,中国经济增长点的支柱也将依赖于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
(二)信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的理论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源的数量和企业的固定资产,新经济增长理论更关注的是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科技的进步程度;而政府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已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并被进一步引进到新古典的模型之中。
纵观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走的是一条高科技推进、高强度投人、高效益产出的现代经济增长道路。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信息产业从1993年到1999年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6%升至8%。其中,信息服务和计算机软件每年增长10.7%,硬件业每年增长9.9%,通信服务业增长4.6%。1993~1998年,美国工业中用于IT产业的资金,从1420亿美元猛增至2330亿美元,占资金总量的1/3,美国的高科技风险投资促成了信息产业高速增长。信息产业虽然仅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8%,但对整个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却高达35%。
2002年,中国的信息产业全面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方针,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保持在各行业首位。信息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78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实现销售收人达到1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完成工业增加值(当年价格)2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比全国工业整体增幅高4.2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贡献的作用越来越大。2002年信息产业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4,拉动全国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位于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
从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轨迹分析,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主要有两个方面:
1.信息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到80年代,受到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的重大影响,世界产业结构进入了新一轮的重组。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向信息产业的转移。
根据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又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信息技术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在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传统产业受到市场容量和科学技术的制约,经济增长必须转向依靠髙于平均增长率的新兴产业——信息产业来支持;通过结构性转换来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各国经济发展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长远的发展,都依赖于该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当今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通过发展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来实现。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为新经济增长创造良好条件。
2.信息化促进内生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表明,当今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是信息,越来越多的人们担心因信息不灵而处于与世隔绝的孤立状态,担心因信息系统失灵而造成巨大损失。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可利用物质、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随着科技进步的影响日益增大,这种理论已经无法解释许多经济活动现象。传统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假定为由某种外生力量所决定,并按某种外生的速度发展,技术进步不在资本产品中。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相反,它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并且原有意义上的劳动力概念也应为人力资本。这样,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人力资源、可供利用的物质资源、管理效能和技术水平,其中人力资源(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能转化为实现生产力的科技成果)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目前已达72%,而投资增加的作用不到30%。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还将技术进步具体化为专业化的知识,认为专业知识和人力增加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罗默在其内生增长模型中假定有4种投人:资本、劳动、人力资本和技术。这样,生产函数可写成:
最终产出y是劳动力(l)、物质资本(z)和用于最终产品(//,)以及人力资本h的函数。模型假定每种特定的资本对产出具有单独作用。研究部门的投人是人力资本//和已有的知识存量,产出是新设计、新技术。假设第y种技术的产出为其中s为生产率系数。若考虑知识是共享的,则技术y的产出为8HA。所有研究的总和则为
选取代表性的最终产品生产企业,对于所有资本品XU)和对应的价格P(i),选择利润最大化。
由此可推出对资本品的总需求:
该模型引人了知识的外在性,进一步将知识视为除资本、劳动之外的第三个生产要素。在现代经济中,知识作为生产函数的投入要素产生知识效应,和其他要素相比,知识要素的投人更为重要,其投资收益也更为明显。作为知识产品的软件来看,发达国家的软件信息化的发展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新要求,即具有更高的知识与信息应用能力。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结构已经由产业型转向服务型和智力型,发达国家信息部门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例迅速上升。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结构显示,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中,具有学位和高中毕业后经两年以上培训的人员占40%-.60%。
(三)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信息产业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目前正步人髙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产业已成为跨世纪的支柱产业,其兴衰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走向,信息产业作为经济的一部分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
信息产业是高渗透型、知识智力密集型、更新快、受科技进步影响大、要求有大量智力和高智能投人、产出效益髙、增长快、需求广、就业面广、对劳动者文化层次要求高、综合性强、省资源、无公害的产业。我国电子信息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升。1998年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1.0%;2001年这一比重为1.8%。2002年信息产业仍然是拉动全国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03年以来,信息产业的产业规模仍然名列全国工业各行业之首。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信息产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其就业规模和产值规模的不断扩大,意味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二是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第一,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着前向关联性。信息产业的发展要依赖于其他产业对信息产业产品的需求,其他产业部门对信息产业最终产品的需求越大,信息产业的发展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其他产业的扩张,从而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第二,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后向关联性。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其他产业的最终产品,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最终产品的需求越强烈,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如,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是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产业和信息产业内部行业有着较强的前向联系和后@联系。房地产业可以带动建材业的发展,金融保险业能带动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基础设施、房地产业的发展,居民收人水平提高对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的需求增长等等。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也是如此。一方面,社会各行各业对它们的需求日趋增大,使其对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对信息设备、信息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大,带动着这些行业的发展,从而信息产业通过对经济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朝着优化方向提升,最终提高经济增长率水平。
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又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决定着信息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资金、设备、基础设施等条件就越好,能够极大地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二、信息产业促进中国经济増长的实证分析
我们以对发展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联系的规范性分析为思路,再从实证角度对信息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
(一)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信息技术正在极大的改变当代的社会经济生活,信息产业在极大程度上转化为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增长,在过去10年里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在提升。根据世界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1990〜1996年期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生产力的增长有17%归功于IT产业的投资。
1.模型分析
目前,用于计算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模型不尽相同,但对于驱动信息技术对经济生产力增长之贡献的因素,可通过以下模型分析。
中固A业发表论坛技术进步的定量研究始于索洛1957年发表的《技术进步与总量生产函数》,自此,各国经济学家创造和发展了多种技术进步的测量模型,归纳起来主要有生产函数模型、指标体系模型、投人产出模型等。根据我们的研究,为了准确地度量、评价技术进步的作用,有必要在生产函数中引进时间因素,即动态生产函数。因此,本文将对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正,并以此测算信息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其形式为:
其中尤2,…,为/I种投人要素;《表7K时间。
这种生产函数最早是由卡多儿(N.Kaldor)提出的。我们只考虑劳动力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此时的动态生产函数为:
这种生产函数又分为3类:(1)中立的技术进步,又称希克斯(Hicks)中性的技术进步,生产函数形式为⑴F(L,X);(2)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又称为哈罗德(R.F.Harod)中性的技术进步,生产函数的形式为J=F04(t)M:,);(3)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又称为索洛(R.Solow)中性的技术进步,生产函数的形式为⑴。
在实证研究中使用得较多的是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假定,我们在本文中关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中也采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假定,并且生产函数采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中性技术进步的假定下柯布一道格拉斯动态生产函数形式为:
则⑴该式的左边表示产出的增长率,右边第一项是劳动力的增长使产出增长的部分(a为产出的劳动力弹性),第二项为资本的增长使产出增长的部分OS为产出的资本弹性)#表示由于技术进步而使产出增长的部分,称为技术进步率。
估计技术进步率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1)将(1)式两边取对数得:
然后用时间序列数据来估计其中的参数。
(2)将(1)式的各项用年增长率代替(Ai=l年)得:
然后,用各变量的年增长率数据来估计上述各参数。
由于分别称之为技术进步、劳动力增长、资本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度。
2.模型求解
(1) 根据1991~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加以整理,得到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总值、资本和从业人员的数据如表1所示。用表1的数据计算出1990~2001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6.53%(见图1)。同时,利用模型(3)和(4)计算出技术进步、劳动力投人、资本投人对国民经济增长以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贡献度分别为:
(2) 我们从1992~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有关资料中划分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邮电通信业的相关数据来近似代替信息产业的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由于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还是按传统三产业的划分来统计的,因此没有信息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依表2的数据可以计算出1991~2001年间,中国信息产业年平均增长29.07%(见图2)。
根据表2中的数据计算出信息技术、劳动力投入、资本投人对中国信息产业增长的贡献度分别为:
3. 结论分析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份额中,资本投人的贡献度最大占了60.87%,其次是技术进步占了36.26%,而劳动力投人只占了2.87%。这充分说明中国现阶段还处在粗放型经济时代,即主要是由于生产要素的投人使得经济增长。根据中国“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规定,“九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年均要达到8%左右。过去十几年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些因素将会逐步减弱。因此,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成为我们面临的十分迫切的紧要任务。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意味着要提高经济增长的信息含量、技术含量,而减少粗放成分,即扩大再生产成分。
传统的3个产业中,农业的信息化程度很低,它们的经济增长几乎是靠大量投人而得到的。服务业的信息化程度也很低,其增长主要靠资金和劳动力的投人来实现。而中国工业的增长主要是靠技术进步来实现,其技术进步的贡献度达到64%,反映出现阶段中国对工业产业结构的改造和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得中国工业在劳动力基本不变,资金投人年均增长12.53%的情形下,产值达到年平均20.84%的高速增长。
中国信息产业增长中,信息技术进步的贡献度为48.54%,资金投人的贡献度为52.13%。从上面计算中可以看到,中国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保持在29.07%,与传统的3个产业相比较增长速度是最快的。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看到其资金投人的增长速度为28.92%,積息,此对轻沐增长的貢故分科中闼声此发展论珐,这表明中国信息产业的产业结构还有待调整和优化。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根据1990~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加以整理,并提取1989~2001年的各年数据为样本数据,进行如下分析。
1.模型与数据分析
为了测度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里采用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指数/、GDP指数F、固定资产指数K和就业指数I,运用模型F=a/Ha进行回归分析。
(1) R/?,表示基本信息资源生产能力:■«,=(尸,+P2+P3)/Mo其中,P1:3种专利申请授权量(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朽:图书、杂志和报纸出版数量;P3:录像和录音制品出版数量;M:测度期测度范围内的人口总数。
(2) /?2表示基本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
其中,&:信息资源的储备潜力;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
其中,仏:计算机拥有量(计算机拥有量文化设施拥有量(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新闻设施拥有量(广播电台、电视台、电视机拥有量);<?4:娱乐设施拥有量(影剧院、剧场、体育场);込:邮电设施拥有量(邮政局所、邮电业务总量);q6:通信设施拥有量(交换机容量、电话机拥有量)。
其中,:测度范围内识字人数;r2:中小学、高等教育在校人数;r3: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人员数;r4: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人员数;信息咨询服务人员数。
对上述模型进行转化得:
该结果表明:1989~2001年期间,中国实际GDP与信息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进而表明,该时期内中国信息丰裕系数的对数每增长1个单位能够引发GDP指数的对数增长0.2527个单位,说明信息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强影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