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物保护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基层文物 保护管理 问题分析
文物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对于指引我们探寻历史,发展文化事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就需要我们加强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从而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对于每个公民来说,保护文物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现代社会的很多人都没有文物保护意识,一些文物保护机构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都造成了很多文物的流失和损坏,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文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各地博物馆没有制订具体的《文物管理》实施细则,使得一些制度不够完善,缺乏程序约束,存在着漏洞。同时文物单位对文物管理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目标考核及奖惩制度,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
2.文物会计账处理不完整
文物单位的藏品文物来源渠道多种。如考古发掘取得的文物、受捐赠的文物、依法调拨、交换、移交、拣选的文物,虽然文物保管部门有严格按照文物的接收制度来接收文物,同时也进行文物账的登记,但财务部门无法确认该文物的实际经济价值,财务方面也就未进行财务入账登记手续,财务信息中也就不能反映财务价值。
3.对文物管理重视不够、权责不清
各级文物单位尤其是县级以下文物单位在管理文物时没有划清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存在管理馆藏文物人员也是管账人员,文物进出库房手续不符合相关规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文物保管过程中存在风险
文物在征集、接收、陈列、展览、库房保管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风险。风险主要存在于征集过程中文物的来源是否合法性、历史真实性、研究价值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馆藏文物易受到虫、鼠、霉菌等患害,使得一些馆藏文物受损风险;陈列、展览过程中受到安全性风险等。
5.文物征集和保护经费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征集文物和保护文物,如何规范使用文物征集和保护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防范文物征集和保护过程中腐败现象,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6.文物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文物保管人员大多数是非专业性的工作人员,其主要职责是防止文物盗失,对文物的科学管理和保养、保护的职责往往被边缘化,造成文物品相变低甚至损坏。尚未建立科学和长效的文物管理人员培训,缺乏定期和良好的培训机制,不利于文物管理人员主动提升管理素质和增强管理积极性。
二、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针对当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所面临和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文物工作者更应加强使命感,认真分析、冷静思考。在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原则的基础上,应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一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这是搞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二是提高领导干部对文物工作的认识水平,领导文物保护意识水平的提高是搞好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的关键;三是加强对文物工作者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增强责任感,培养敬业精神,这是做好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的保证。同时,文物部门还应抱着守土有责的态度,加大对《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文物保护条例》的宣传和贯彻,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基层文物工作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投更大的热情将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效管理与经济建设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矛盾中找到共同点,使之能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2.加强管理,强化管理职能
基层文物管理职能主要表现在行政执法管理和业务监督管理上。为此,一方面,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文物保护法》为依据,制订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或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树立《文物保护法》的权威性,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另一方面,基层文物管理部门要加强业务管理,加大监督力度,认真履行保护职责及有关管理措施,将文物保护单位纳入科学、正规的管理体制,使业务管理、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3.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问题
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纯粹的保护是没有意义的,但片面地进行开发也是有危害性的。所以仍需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进行开发利用。但针对一个地区来说,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开发利用也不现实,而要结合实际,二者兼得,走出适合当地发展要求的路。因此,开发利用应有主次,要贯彻“重点开发,全面保护”的原则,先以一个或几个点为突破口,不断探索经验,循序渐进,促进整个文物保护单位工作的开展。
4.拓展文物经费来源渠道
文物保护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公益性事业,所以完全依靠财政的投入不太现实。但政府可以通过依靠财税、开发等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吸引民间和社会资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5.理顺基层文物机构的管理体制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区重视的差异,往往导致基层文物工作现状的差异和各种不平衡。所以对文物工作的垂直管理,进行上划管理,是体制改革的良好出路。对文物工作进行上划管理,集中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权、物管理,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便于推行统一的政策标准和规范管理;二是便于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统一调配;三是便于财力的统一平衡调配使用;四是免受地区差异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地方政令的干扰。最大的益处是便于统一的行政领导和统一的业务指导及监督。如此,就会使基层文物工作有一个统一的工作思路,打破小框框,放开手脚,统一思想,发展有序。这种机制的改革,将会解决许多基层文物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国家文物事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6.加强文物队伍建设
尽快建立起一支既有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又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高素质基层文物工作专业队伍。同时要加强业余文保员队伍建设,调整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业余文保员素质,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三、结语
基层文物工作是国家文物事业中最基本的单元,是国家文物事业大厦中的基石。我们在看到这项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的同时,也应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一些对策和办法,来逐步完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只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那么基层的文物工作就有一个不断向前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文物保护法概论[M].学苑出版社,2002,(11).
关键词:城市污水;污水处理;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污水处理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影响
污水处理会对城市的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主要是在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工程中,要将城市污水输送到处理厂需要建设大量的管网,在管网建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开挖作业,这就会对土地植被等造成一定的破坏,打破了其原有的生态系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同样会对环境产生干扰,会产生大量的噪音,主要是由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发出的。其产生的噪音会对厂区的工作人员以及附近的居民产生较大影响,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可能引起疾病。由于污水的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氨、氯等,在对它们进行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氯气等污染物,这些带有恶臭味的气体如果处理不好逸散到空气中,将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使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舒适度也更加关注,而由于污水处理所带来的影响必须有合理的解决办法,保证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在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同样是较大的污染源,在实践中,通过处理产生的污泥量一般是所处理的污水总量的1%~2%之间。由于城市污水的总量巨大,产生的污泥量也是巨大的。在污泥中沉淀了大量的有毒重金属物质,如汞、铅、镉等,它们会对处理厂附近的土壤、水体等产生严重的危害,沉淀在污泥中的各类寄生虫和病原体,如果处理不好会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威胁,也会对收容处理后污水的水体产生不利,如果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没有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就被注入收容水体,会造成水域的大面积污染,对水体生态产生严重的后果。
2、当前城市污水处理的状况
随着我国政府和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与环境保护工作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新建了大批的污水处理场所,污水处理成效显著。同国外相比,我国在城市污水处理的投入较大发展快速,但同时也看到在污水处理的效率与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仍面临着复杂的问题,任务依然繁重。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相关设备设施的建设上不足,特别是项目建设资金的缺口很大;污水处理场所的建造和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的配备和布置上存在缺陷,导致在污水处理能力与效率方面不能很好的利用,设备设施的利用效率偏低;在污水处理技术及设备上过于陈旧,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应用力度不够;对再生水资源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其有效的利用;在对城市污水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污水的排放与处理方面的监管工作应当受到重视。
3、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这已经是全人类必须重点关心的问题。其中,有关水污染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它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方面,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日常生活。
3.1、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正在逐年增大,而污水处理量极小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趋势,人们生活水平正日益提高。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问题,城市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引起连锁影响,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压力。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大约在500亿万吨左右,而我国污水处理量不足20%,有80%的污水排放到了环境中,对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同样在处理污水问题上,国外发达国家采用高科技、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量高到80%以上。同时,我国污水处理厂家、车间进行污水处理时,未完全达到污水处理标准,更加剧了对环境的损害。目前,污水处理是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未来经济发展留下隐患。
3.2、污水收集系统较弱
某些城市的中心区域,雨水、污水等分流未落实,难以在实际中应用污水处理设施,我国城市的排水管应用较为落后,即使铺设排水管,其污水收集率也很低,导致城市许多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作,正常配置的污水处理器,存在许多问题。
3.3、污水厂的监控机制较差
建立污水厂需要一定资金,而大部分需要自己筹措、借债来维持。有些污水处理厂,政府直接授权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管理,污水处理运行需要各种经费,需要得到政府、财政的支持。因污水处理厂不属于政府自身控制,污水处理没有实现盈利,污水处理没有考虑成本,从而使污水处理效率较低,工作人员管理无法适应时代步伐,从而导致各类问题的出现。
4、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对策
4.1、城市污水处理方法
(1)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中最原始同时也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就是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的原理是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该阶段主要又能分为两个步骤,分别是氧化和分解有机物;而后根据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使污水快速分离,最终达到处理污水,使污水变澄清清的目的。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果显著,处理水质较清澈的优点,但是也存在耗能大、容易产生污泥膨胀、处理设施建设费用大、管理复杂的缺点。活性污泥法的使用具有较大的限制性,主要适用于资金充足的大型城市。此外,还有吸附生物降解法。吸附生物降解法是基于活性污泥法而诞生的一种新污水处理方法,两者原理大致相同,相较于活性污泥法,吸附生物降解法在处理降解困难和浓度高的城市污水时,获取的效果更好。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中一直占据着核心的地位。生物膜法的原理是:在污水池中放置由各种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通过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让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溶解、吸附以及转化,最终使污水被净化。生物膜法具有耐冲击负荷性能好的优点,相较于活性污泥法、吸附生物降解法,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效率、质量都更高,因此,其在所有污水处理方法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该方法的发展前景显而易见。
(3)氧化法
在污水处理中氧化法应用较晚,具有耗能少、投资低、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其发展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当前,已经在部分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且获取的效果非常好,而后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也逐渐开始尝试该方法。氧化法主要就是使用氧化剂和反应器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不同种类氧化剂和不同类型的反应器相对应的氧化方法也不同。氧化法又主要分为化学氧化法、湿式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等。其中化学氧化法是最早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氧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是却存在效果差、成本高的缺点。已经逐渐被淘汰。光催化氧化法具有操作简单、投入成本低、耗能少以及处理效果好的优点,尤其是在污水深度净化和微生物降解困难方面具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4.2、城市污水处理的环境保护对策
针对我国污水处理现状,制定相应的污水处理制度,加大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力度,以此改变我国污水处理现状,认真分析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与质量。城市污水处理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工作,应根据制定的有效对策缓步进行。应结合城市污水排放情况,制定科学的污水处理计划方案,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坚持低耗能、少投资、高效率、易管理的原则,重视污水中的有用资源,实现污水有用资源回收再利用。
总之,愈发严重的城市污水问题促使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仍达不到我国城市环境保护要求,且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城市污水处理情况,充分认识到城市污水处理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性,找出导致城市污水处理出现问题的原因,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此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占刚,郝世明.城市污水处理及环境保护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8:180.
一、文物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文物的概念及其涵义的认识问题;
(2)如何对待文物保护过程中对文物所包含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3)理解全面文物保护工作;
(4)文物与文物环境的关系问题;
(5)如何开辟文物保护工作的新思想与新领域。
二、解决办法
首先,对文物及文物保护的相关概念及其涵义的认识问题,反映在普通百姓和基层文物管理者身上,对文物的定性与价值评估缺乏全面理解比较普遍,以至于表现出较多地停留在“文物”这两个带有“法律规定符号”的字本身,至于之外的内容和意义则考虑较少,反映在实际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一概而论,难以突出重点,从一定程度上属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知识不足。
第二,在对待文物保护过程中对文物所包含的价值分析与研究上,一方面,多年来专门从事历史文化研究的人才严重缺乏,包括人才的培养、工作演练、成果产生等方面,文物的确定与机构的设置后,展开长期持续性的进一步的研究较少,最明显的表现是,文物的展示方式与展示说明,多少年一成不变,许多有价值的内容没有表现出来;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保护单位机构的编制与管理,特别是研究经费的短缺,也影响到对文物所包含的价值分析与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事实上,作为相应文物研究的专业人才短缺,并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这与当前经济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不无关系,但这一类的人才并不是没有,包括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民间科研组织等,都可以成为这项任务的承担者,问题是他们通过什么途径和机会参与;再者,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管理部门,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弥补这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确是值得考虑的事情。
第三,理解全面文物保护工作。当前社会上,似乎或多或少地存在一种认识上的偏差,那就是容易把“文物保护”与“文物保护工程”混淆了起来,这种观念不仅影响到基层文物管理组织,甚至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中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浅意识存在,简单地说是,一方面认为保护工作较大成分应该是保卫工作,进而却忽视了安全保护前体下大量基础性工作,例如文物研究、文物状态维持、文物管理、开发利用等;另一方面,片面地把文物保护与文物修复直接联系起来,认为面对现有残破的文物状况,要实施保护,首先必须进行修复和还原,实现美观状态下的可展示性,从而再落实管理,在这种意识影响下,受维修资金的极大限制,加上其它客观原因,致使大量文物长期处于自然尘封的状态下得不到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在对待文物保护工作上,安全保卫、文物修复、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地位,都需要且必须得到经济上的支持,但我们不能忘记,文物保护更大的目的和意义,首先是要保证和维持、延续文物的生命,需要通过我们的及时地管理,在一定基础上,实现更深层价值意义上的文物价值反映与体现。那么如何反映与体现呢?文物展陈是最直接的手段,创造良好的展陈环境,增强文物展陈内容的丰富性,实施必要的维修加固和面貌还原是必要的,但首先必须对文物实施积极的科学保护,建立保护机构,实施系统化专职管理,从而逐步实现文物价值意义的表现与反映,目前这种做法还没有得到全面的体现。
第四,就是文物与文物环境的关系问题,社会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模糊的认识和做法,比如说国内不少的文物景点,为了发展大旅游,改善交通和服务条件,大兴土木,原有狭窄的山间小道改造为宽阔的道路与停车场,原有的茅草棚改为现代式的商铺与酒店,灯光闪烁,熙熙攘攘,一派繁荣景象,但过往的人们常常总觉得历史的韵味已经不在了。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历史文化资源中可以得到很多东西,但首先必须尊重历史文化资源固有的存在环境,在维持其存在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深入的研究,从研究中找到使其价值反映得以更持久更丰富的方式方法”。吴先生在对文物保护文物发表的言论中,时常把维持文物环境提到首要问题上,他认为,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存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环境是载体,文物是点缀性的表现,而这种点缀有大有小,如果失去了环境,那么这小小的点缀也往往已经不复存在了,这就是文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一、城市规划在环境中的必要性
在人类最为积聚的城市中,也是环境矛盾最为尖锐的地方。而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城市规划,必须融入环境保护学科的相应研究,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是基于城市规划和环境学这两门交叉学科的新研究方向,是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环境的新途径。所以,在当代的城市化进程中,世界各国的规划工作者已普遍认识到,以形态环境为基本对象的城市规划必须同时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城市规划上考虑环境问题,才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并有利于环境的逐步改善。
二、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问题主要是:(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其中制约工程建设的最突出问题之一是资金短缺。(2)污水收集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区的建设设施不配套,使的污水处理项目不能充分发挥效能,工作负荷率比较低。(3)相关处理技术设施改造有待加强。(4)再生水利用重视不够(5)城市污水排放和处理的监管力度亟待加强。
三、城市污水处理对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恶劣影响无疑是急需解决的。城市污水处理产生污泥也是一个很大的污染源,通常情况下污泥含量约为污水处理量的1%- 2%,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汞、铬、镉、铅等重金属,对附近的土壤、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等产生很恶劣的影响,不仅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污泥中还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寄生虫等,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对居民以及动植物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城市污水处理的最终排水对收纳的水体产生不良影响,对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污水处理没有达到排放标准使得收纳排水的水体遭受很严重的污染,很大的超标带对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很不利。
四、目前常用的处理技术和设备
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流程,它靠氧化和分解有机物初步净化污水,然后依靠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沉降性能快速彻底地使活性污泥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得到澄清的出水。该法应用极为广泛,不仅处理能力高而且出水水质好。但是这种污水处理法往往因为能耗大,管理复杂以及基建和运行费用高,而且设备不能满足高效低耗的要求,在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泥膨胀的现象,所以在满足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要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和实际运行中都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
2、吸附生物降解法。吸附生物降解法是从传统活性污泥法改进而来的。与普通活性污泥处理法相比它在处理难降解的工业废水以及较高浓度的城市污水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3、生物膜法。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生物膜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生物膜法主要是通过污水接触生物膜后,微生物在介质表面附着形成生物膜,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溶解并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所需氧化一般直接来自大气。目前生物膜法因其具有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强的竞争力,而且这种处理法的产泥量低因而占地面积也不大,便于运行管理,污水处理效率高等,这些优点使得它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氧化法。氧化法是城市生活污水预处理方法之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方法之一,而且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水的深度处理方面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另外对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的处理也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常用的氧化法主要有催化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等。
五、城市污水处理的相关措施
1、加强认识。只有从战略的高度上对污水处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才能够促进工作人员推进污水处理工作,并意识到污水处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紧迫性。这样一来,才能够将污水处理工作进行全面强化,从各环节加强治理,在工作人员责任心的推动下,将污水进行最大程度的净化。最终使得污水处理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与此同时保护了相关资源,使得城市水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2、加强宣传教育,唤醒社会环保意识
宣传教育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先导和基础,加强宣传教育,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各种立体手段,对政府、对企业、社会公众进行宣传,不能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单单停留在口头上。让城镇居民真正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让工厂负责人意识到自身的责任,让企业正视自己的义务。只有做到全民总动员,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保护环境。
3、加强法规建设。制定城市环境保护管理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技术规范,让环保工作有法可查、有规可循,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根据城市的不同特性,制定相宜的环境保护政策和保护标准;其次,按照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城市生产建设;最后,要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完善管理体制。地方政府要对城市的主要企业的情况进行监督,有效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
一、呼和浩特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状况
截至2008年底,呼和浩特市总人口为260万人,包括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36个民族。其中,蒙古族20.1万人,其他少数民族6.7万人。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09年9月,流动人口为65.9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约为20万人,占流动人口数量的30.3%,具体分布为:玉泉区约5.5万人,赛罕区约5万人,新城区约4.5万人,回民区约5万人。
(一)来源
呼和浩特市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呼和浩特市附近农村地区及周边各旗县;二是来自区内的乌兰察布、乌海、鄂尔多斯、包头、乌兰浩特、通辽、锡林郭勒等地;三是来自区外,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甘肃、四川、河南、陕西、新疆、江苏、宁夏等地。
(二)特点
民族成分复杂。呼和浩特市外来务工人员总数约20万人,以汉族为主体,蒙古族约占1.2万人,回族、满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也占有相应比例。
行业分布特点明显。外来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建筑、餐饮、乳制品、交通运输、保洁、安保、装修以及制造业等行业,乳业和运输业务工人员较多。少数民族务工人员从事行业特色鲜明,例如,蒙古族务工者多在一些民族风情店、奶茶馆、蒙餐店工作,维吾尔族务工者多以流动摊贩为主,回族务工者多在一些清真餐馆从事餐饮服务业为主等。
季节性流动强。呼和浩特市外来务工人员季节性流动较强,尤其是建筑行业,在冬季来临之前,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返回家中或流动到其他城市。这加大了他们的维权成本,在他们的合理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时,极易诱发一些群体性上访事件和社会不和谐现象。
乡土及民族情结明显。大量的务工人员有以省籍划分的习惯,各务工人员群体多以家乡来划分自己的活动圈子,有明显的乡土情结。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在与汉族务工人员相互交流、沟通中,相应地保持了本民族的特性和本色。
没有发生“民工荒”现象。总体来看,呼和浩特市劳动力十分充足。这与呼和浩特对外开放程度不深,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情况直接相关。再者,经济发展速度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2009年上半年更是以16.1%的速度位居全国首位,以呼、包、鄂三地为龙头的城市圈经济发展态势迅猛,呼市经济的快速增长等这些因素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未来预期。
二、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报酬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劳动报酬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拖欠严重。调查走访的以建筑单位居多,工资的发放多是集中式发放,3―6个月发放一次,有些单位甚至一年才结算一次工资,在此期间外来务工人员只能以支借方式获取生活费。
第二,结构不合理。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一般每天都在10小时以上,而相应的工资水平较低,50―100元不等。
第三,劳资纠纷较多。由于工程承包方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存在克扣、私占等行为,致使双方在工资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矛盾重重,劳资纠纷较为普遍。
(二)劳动报酬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政府部门职能缺位。其一是执法力量薄弱。例如,玉泉区政府下属的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共有4名,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报酬问题时,执法力量明显不足。其二是不作为现象。比如各区的仲裁委员会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就业局的某些培训项目流于形式,没有为外来务工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社会团体力量相对薄弱。首先,工会组织不健全。内蒙古总工会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利时,主要考虑城市职工,对外来务工人员关注度不高。其次,呼和浩特市外来务工人员没有自己的维权组织。再次,NGO组织发展缓慢,没有在外来务工人员的维权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相关组织在解决呼和浩特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报酬问题时相互协作较少,沟通较少,力量比较分散。
企业和包工头社会责任感缺失。建筑单位一般情况下是三级包工头体制,工程通过转包之后,大约30%的资金被包工头所侵占。某些企业及包工头缺乏社会责任感,对外来务工人员工资一再拖欠,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社会舆论监督引导不力。从收集材料看,《jE方新报》、《内蒙古晨报》、《呼和浩特晚报》等媒体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注度不高。舆论界没有引导广大市民树立对待外来务工人员的正确态度。
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意识淡薄,维权能力低下。调查走访的422名外来务工人员中,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共有16人,几乎没有人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只有2人;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甚至用极端手段去维护自身合法权利。这些充分发反映出呼和浩特市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意识的淡薄。
三、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报酬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切实发挥作用
第一,政府增加执法人员数量,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执法力度。联合银行、仲裁、新闻媒体等部门对拖欠外来务工人员工资的单位给予媒体曝光;对影响恶劣、长期拖欠、拒不执行的企业进行严厉打击。第二,政府培训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如加大法律知识培训,加强技能培训,形成学以致用、以所学促进就业、以所学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取消包工头层层转包体制,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独立流动账户
针对呼市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取消层层转包制,为外来务工人员设立独立账户,用工单位和外来务工人员直接联系,工资按月划到独立账户上。政府、银行可以将此作为企业资金是否充裕的一个评判标准,在给予政策优惠及贷款时作相应考虑,这样既可对用工单位起到监督作用,又可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
(三)做好社会舆论宣传
对克扣、拖欠外来务工人员工资的行为给予重点关注,引导全社会树立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氛围,把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利转变成全社会的责任。
(四)外来务工人员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
外来务工人员要提高法律意识,学习《劳动合同法》,合理运用法律知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利。
[关键词]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2-0067-03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甘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十分丰富且颇具特色的地区。与祖国东中部发达地区相比,今天的甘肃虽然在经济发展上相对落后,然而在文化遗产资源上却不贫穷,其积淀十分丰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曾写下过灿烂的篇章,为民族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建立了不朽的丰碑。
一、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甘肃省自2004年开展非遗普查以来,截至目前,共普查到非遗线索27075条,初步确立项目4133项,17大类。其中,民间文学类815项,民间音乐类260项,民间舞蹈类268项,传统戏剧类113项,曲艺类89项,民间杂技类60项,民间美术类341项,民间手工技艺类74项,生产商贸习俗类76项,消费习俗类243项,人生礼俗类262项,岁时节令类182项,民间信仰类342项,民间知识类80项,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类220项,传统医药类29项,其他类10项。“花儿”已列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环县道情皮影戏、土族格萨尔、兰州太平鼓等61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了三批省级名录331项,各市(州)公布名录805项,县(区、市)级名录项目达到了2422项。甘肃省文化厅公布了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50人,其中33人被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些非遗资源项目在国家及省、市、县各级政府的主导下,在社会的广泛参与中,得到广泛关注,项目资源得到进一步挖掘整理,传承人逐步得到有序保护,使得这些丰富的非遗资源成为维系甘肃各民族情感的纽带,成为甘肃各民族记忆的根本之所在。
在甘肃人民普遍重视非遗的保护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21世纪的今天,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现代交通的拓展和延伸、计算机网络的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徙和结集、旅游业发展的持续高涨,使甘肃非遗保护出现了更多的困难,保护工作形势十分严峻。甘肃人民在创造新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解着与人类的精神、情感世界紧密相连的非遗。甘肃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以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为基础的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日益改变,长期伴随人民生活的文化空间和文化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非遗传承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致使许多非遗项目诸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间文学类、传统音乐类、传统戏曲类、传统手工技艺类等项目的生存空间和发展面临严重危机。更重要的是随着老一代艺人的相继离世,年轻一代不愿学习和继承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致使许多古老技艺濒临灭绝的危险,许多民族民间文化和记忆开始断流。另外,由于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许多优秀的非遗项目,几乎给人们带不来任何经济效益,在人们的视野中也就慢慢地消失了。尤其是随着农耕文化的逐渐退化,很多手工技艺和生产方式已基本绝迹,诸如传统的木匠技艺、石匠技艺、铁匠技艺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打夯号子、土方榨油、石磨等在今天更是少见。
二、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甘肃尽管在非遗的普查与保护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甘肃非遗的保护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不健全
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作为全省非遗抢救、保护、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中心,只是在甘肃省文化馆加挂了一块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牌子,无专门编制,仅有的几名工作人员占的是文化馆的编制,领的是文化馆的工资。文化馆的职能和性质决定了文化馆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为主体,而将非遗的抢救与保护纳入文化馆的全盘工作来考虑,无形中限制了非遗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市(州)、县(区)基本都是一个模式,在文化馆加挂非遗保护中心的牌子,编制和专业的工作人员更无从谈起。在具体的工作中,处于被动尴尬的局面。更为可悲的是,个别地方的领导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到位,在对非遗普查、保护、传承工作中口号喊得很响亮,但对实际工作却重视不够。尤其是这一工作未能引起一些地方党委、政府的足够重视,工作全凭非遗具体工作者的一腔热情在时断时续地进行着,工作的实际进度不大。同时也未能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其他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助、协调工作只是停留在相关文件层面上而已。
(二)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非遗的普查、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具体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要求甚高,尤其是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社会阅历、业务水平、专业素养等都会对具体工作产生很大影响。甘肃各地主要是各级文化馆和乡镇文化专干从事非遗的保护工作,由于各级文化馆普遍存在着专业人员较少、人员构成以老同志居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业务能力差异很大等诸多问题。因而,各地开展工作的难度比较大。表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则是对非遗不能够完整地记录,使项目的本真性在工作中出现了缺损,甚至于导致一些最原始手抄本的流失。在研究和保护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则更多,更加难以解决。
【关键词】继电保护;误动作;可靠性;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1、引言
继电保护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用电量的急剧攀升,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用电设备体系越来越大,继电保护所扮演的角色就越来越重要,继电保护的原理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然而,实际工作中,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现象依然存在,继电保护装置一旦不能正确动作,往往会扩大事故,酿成严重后果,所以继电保护装置能否可靠动作就显得极其重要。
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导致保护装置不能正确动作的种类进行归纳。
①二次回路绝缘损坏。继电保护的信号采取和对一次设备的控制,均是通过二次电缆为载体实现。在实际运行中,因二次电缆绝缘损坏,引起继电保护的不正确动作事故较多。②误碰。由于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思想麻痹误碰设备,导致保护装置动作。③抗干扰性能差。因干扰信号的影响容易引起保护误动。④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问题。运行中,TV、TA及其二次回路上的故障并不少见,主要问题是短路与开路 。
2、二次回路绝缘差引起的保护误动
2.1故障现象
某变电站#2主变差动保护在一次系统无故障的情况下动作,切除主变。事故后检查发现#2主变差动保护高压侧C相TA至开关端子箱二次电缆绝缘损坏,对地绝缘为零,从而短接了一相TA。在差动继电器中产生了差流,使保护误动作。
事故原因是:C相TA引出电缆穿管处管口密封不严,铁管中进水,造成绝缘损坏接地。
2.2防范措施
电缆施工中,应严格按施工工艺标准施工,剥切电缆时防止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电缆终端应包扎或加热缩套。地下电缆宜穿管,的电缆要加装蛇皮管。穿管的管口一定要密封良好;在保护投运前、大修后或每年春、秋季定期检验时应把二次回路的绝缘检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应用1000V摇表测量TA二次各芯线对地及各芯线之间的绝缘,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3、误碰引起保护误动
3.1事故举例
某变电站进行主变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安装。该站主变保护为集成电路型,主变高后备、中后备跳中压侧母联1100,接线图如图1所示。主变高、中后备跳母联1100断路器通过1100中间继电器ZJ带电后使ZJ接点闭合出口跳闸。由于集成电路保护屏内继电器较多,接线复杂,工作人员对回路不熟悉,将1100中间继电器ZJ误认为是位置继电器进行按压试验,使1100中间继电器出口,导致1100母联断路器出口跳闸。这是一起由于工作人员误碰导致保护动作的跳闸事故。
3.2防范措施
进行保护装置安装工作前,保护人员应认真学习装置说明书,熟悉相关图纸资料,了解保护的性能;进行保护装置调试、检验工作前,应理解、熟悉检验内容和要求,熟悉试验条件,明确调试的注意事项,熟悉主接线图和二次接线图,了解各个回路之间的联系。
由于大量的新设备投入系统运行,需要保护人员不断学习、掌握新设备的原理、性能及运行技术,以保证其稳定、正常运行。
4、干扰引发的误动
4.1原因分析
变电站、开关站等是具有较高磁场环境的特殊区,由于干扰引起的保护误动作原因主要有:①雷击。当变电站的接地部件或避雷器遭受雷击时,由于变电站的地网为高阻抗或从设备到地网的接地线为高阻抗,都将因雷击产生的高频电流在变电站的地网系统中引起暂态电位的升高,就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或损坏灵敏设备与控制回路。②高频干扰。如果电力系统在隔离开关的操作时速度缓慢,操作时在隔离开关的两个触点问就会产生电弧闪络,从而产生操作过电压,出现高频电流,高频电流通过母线时,将在母线周围产生很强的电场和磁场,从而对相关二次回路和二次设备产生干扰,当干扰水平超过装置逻辑元件允许的干扰水平时,将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正常工作,从而使整个装置的工作逻辑或出口逻辑异常,对系统的稳定造成很大的破坏。③辐射干扰。电力系统周围移动通信工具产生强辐射电场和相应的磁场。变化的磁场耦合到附近的弱电子设备的回路中。回路将感应出高频电压,形成一个假信号源,从而导致继电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④静电放电干扰。在干燥的环境下,工作人员的衣物上可能会带有高电压,在穿绝缘靴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将电荷带到很远的地方,所以当工作人员接触电子设备时会对其放电,放电的程度依设备的接地情况,环境不同而不同,严重时会烧毁电子元件,破坏继电保护系统。
4.2防范措施
因此,对继电保护装置应采取以下抗干扰措施避免因干扰信号引起保护误动:①对微机保护硬件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可在引入装置的电源上加滤波器、模拟量的输入加光耦等。②保护屏的接地措施。微机保护屏内的所有隔离变压器、二次绕组间应有良好的屏蔽层并可靠接地,微机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经试验确定可靠接地:将保护屏底部的漆、铁锈等清除干净后,将保护屏和底部槽钢用焊接或者螺栓固定的方式可靠接地。③保护二次回路电缆的抗干扰措施。对于由开关场引入保护装置的交流电流、电压回路,信号回路、直流控制回路等电缆全部采用屏蔽电缆,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两端应可靠接地。
5、TA二次回路问题引起的误动
5.1故障现象
某变电站出线短路引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后,检修人员发现该主变进线A相CT漏油严重,打开后发现二次接线端子板上4S3端子部位烧焦,渗油严重。检查为进线A相CT二次端子剩余4S绕组处于开路运行状态,应短接4S1、4S3,而现场短接了4S1、4S2,开路运行产生了高电压,致使二次端子板烧焦、渗油,造成差动动作。
5.2原因分析
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为厂家由于统一生产设计,CT的每个绕组设置有3个引出端子(4S1、4S2、4S3),其中4S2端子在互感器内部不接线,为空端子,而保护人员在设备安装接线时,未熟悉设备说明书,短接错误,使CT开路运行,造成故障。
5.3防止TA、TV二次回路故障的措施
5.3.1TA、TV二次回路必须分别有且只能有一点接地。在变电站运行的各环节中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消除多点接地隐患,避免因TA、TV二次回路两点接地问题引起事故。
5.3.2在基建调试和验收试验中,施工技术人员对TA、TV二次回路接线和绝缘检查时,不宜用抽查,应逐芯排除。
5.3.3为防止TA开路,TA二次回路不允许装设熔断器等短路保护设备、二次回路一般不进行切换,当必须切换时,应有可靠的防止开路措施、对已安装好而不使用的TA必须将其二次绕组的端子短路并接地。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法律法规 机构设置 保护制度 全民参与
前言
历史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历史建筑的保护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然而大规模的城市开发活动在不断创造新的城市形象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具有珍贵价值的历史建筑的破坏和传统风貌的丧失。对于正在进入城市化快车道的中国而言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经过不断的完善,我国历史建筑已经形成了以核定制度、保护规划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保护资金制度、激励制度和责任制度为主的保护体系。但是,该体系在现时运作中仍存在缺陷,需要我们从组织结构,法律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不断完善。
1 明确“历史建筑”概念,健全法律体系
我国的历史建筑的法律保护体系由各级人大和政府按其立法职权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与中国历史建筑保护密切相关的两部国家法律。
但是名人故居被拆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界定“历史建筑”这个问题的关注。看似明确的概念,实则含混不清,这也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监管工作带来困扰。历史建筑的广义概念应当指历史上遗存的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而在保护和监管过程中,历史建筑的法定概念只是其广义概念中数量极少的精华部分。这给人留下了相当大的选择空间和争议空间,同时也给保护历史建筑留下了相当大的漏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
要消除这一障碍,在法律和行政法规暂未修订的情况下,应通过司法解释加以诠释说明,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纳入地方性法规,促使历史建筑的概念界定明晰化。
2 完善组织结构,加强制度建设
我国历史文物保护的组织机构总体上由中央—省—地方三个级别构成,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权利分配和责任承担不够明确,例如一个重点保护文物,它涉及到的影响单位可能包括国家文物局、地方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地方政府,甚至项目开发商。而这三类单位有着完全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实际保护工作中,由于三类单位目标迥异且责权分工模糊,可能导致项目所涉及的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
对于这个问题,可参照美国的组织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可分为直属的三个级别,它们作为历史建筑保护的主干全权负责全国历史建筑的保护项目。通过规划阶段的三方听证会以及结束后的复核制度来保证各单位主体目标统一明确。
其次,建立文物保护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文物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物事业社会化、公益化的特点,决定了文物保护由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特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拓宽文物事业经费的筹集和投入渠道,文物部门要通过对文物的合理利用,增加事业收入;各级政府要通过制订和完善政策,鼓励社会、个人捐赠和筹集社会资金用于文物保护事业,为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和事业发展提供经费保证。
组织的完善还在于人才的培养。虽然目前文物行政执法机构和工作队伍正在不断加强,但是仍和法律赋予的执法职责和规定的任务有较大差距, 存在着文物执法机构不健全, 执法力量薄弱, 执法水平偏低等现象。而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仅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有要求,也需要他们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因此培养具有建筑遗产保护理念、又具有保护工程实践的专业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也显得尤为重要。
3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加强社会参与
在加强历史建筑保护的社会参与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以英国为例,在英国,公众参与是全部规划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并有公众参与规划委员会这样的机构,他们积极引导、帮助社区居民关心社区建设,学习有关社区建设的知
识与技术,在规划中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在”自下而上”的体系中工作。在保护规划工作中也不例外,通过公众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沟通思想,帮助政府决策,且使得保护工作超过了重点保护范围,延伸到每一幢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每一片有历史价值的城市空间中,遍及全国。
实践证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从来不能被束之高阁,在文物保护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与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都是必要的。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为例,历史文化街区往往是大量历史建筑的集聚地,然而也是当地居民的生活住所,更是是社会公众的文化教育基地,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只有通过法律规定,使公众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涉及自身权益的事项拥有发言权,通过公众的保护要求和国家公权力的保护约束,最终达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共识,才能使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最大保护。
4 结语
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起步较晚,并且中国历史建筑特殊的木结构使得照搬西方国家保护经验变得不切实际。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其关键还是要与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的国情结合。但无论修复更新方式如何,都要遵循历史建筑保护体系的理念和目的;要从保护城市历史文脉的角度、保护历史建筑的角度,以及满足当代人生活对建筑需求的角度作多方面考虑,把新的生命力注入这些旧建筑和旧街区,重现历史,传承文化,焕发新生。同时处理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面临的基本矛盾,文化环境利益与其他利益的矛盾,包括文化环境利益与居民群体利益的矛盾,文化环境利益与开发商追求经济利益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曹昌智.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界定[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8):36-40.
[2]龙灏.美国历史建筑保护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重庆大学建筑城轨学院,2011.
[3]梁建宝.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1.
关键字:物联网;智能保护;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遗址生存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2-0067-04
0 引 言
一些大型遗址(如秦兵马俑、长城、新疆高昌故城、西安唐大明宫遗址等)作为华夏文明的代表,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遗址材质的自身物理力学性质和建造工艺导致了其脆弱性,再加上千百年环境的侵蚀,绝大多数遗址病害普遍发育,亟待保护。传统的遗址保护方法主要是化学保护,受材料寿命限制,并且施加后无法去除,无法在实际中使用。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打破传统思维,协作地采集网络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遗址的多样信息并进行综合处理,实现动态监测。该方法因无需布线且不会对监测对象产生破坏,故而在遗址保护应用中极具优势。
目前,现存的遗址病害可以归结为形变、霉菌、裂缝 、坍塌、虫害、风化、脱落等,导致这些病害的因素有很多,如遗址的组成和性质(内在因素)、水分、温度变化、湿度、可溶性盐、微生物、气体污染物、灰尘、风化、动植物以及震动等。一般情况下,这些因素都是综合作用,共同对遗址进行侵蚀破坏。不仅如此,遗址生存环境是一种随时间动态变化的复杂状态,因此,在遗址监测体系中,如果反应其实际状态的各种监测数据得不到有效集成和长期分析,就很难总结出遗址病害规律,更谈不上有效地为遗址预测性保护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长期、持续、稳定获取大量环境数据的解决方案。
1 物联网遗址保护现状
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物保护方法也逐步向现代化、科技化发展。目前,在文物遗址环境监测方面的智能化、信息化系统较多,文物保护领域均不同程度地引入环境监测系统,提高了遗址保护水平。浙江大学开发的应用于敦煌莫高窟的文物遗址环境监测数据服务系统,通过在文物遗址现场安装环境监测采集器,来采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微气象数据。其中,便携式人流量计数器用于统计游客量,同时通过Web为不同用户提供监测数据查看、统计、系统管理等服务。中科院计算所开发的用于故宫博物院的智能文物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用于采集文物展室环境情况,实时监测展室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各项环境指标。
上述将物联网应用于文物保护方面的实例,都只对数据进行了初步处理,缺乏对数据的多维关联分析,这就使得文物遗址环境监测系统难以提供准确的遗址病害机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物联网基础与实际应用并重的新时代,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能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实现有用信息提取,给出正确的估计、识别和决策。本文通过建立大型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对遗址病害机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构建出遗址生存模型,从而揭示环境因素对遗址的作用机理,实现遗址生存态势评估和危险估计,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型遗址的保护水平。
2 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的含义
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就是将实用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应用在智能化、信息化的遗址环境监测系统上,对文物保护应用过程中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统一管理,实现对遗址及环境数据的综合采集、处理、传输、融合、多维关联分析和再现,进而提出决策方案和问题解决方法,完成对遗址保护中数据资源的全面化采集、网络化传输、有效化集成、可视化展现和智能化管理。
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是使用有效的物理环境感知技术将病害发生过程逻辑信息化,将感知技术、定位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中间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数据融合和集成技术等与现代文物维护技术和文物存储技术紧密结合,并通过大量的数据检测和逻辑分析,精准科学地描述并控制遗址病害机理受环境各因素的影响,实现预防性保护的有效性,因而是预测预报遗址病害状况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是一个综合的环境监测平台,主要包括遗址生存态势感知体系、网络传输标准、病害预测体系等。
3 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结构
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为指导,对监测的数据深入研究,揭示环境因素对遗址的作用机理,构建遗址生存模型,并进行遗址生存态势评估和危险估计,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型遗址的保护水平。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采用的技术主要有感知技术、定位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网技术、无线接入网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融合和集成技术等常用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四个层次,即感知层、传输层、分析层和决策层。图1所示是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结构示意图。
3.1 感知层
文物土质成分的多样性以及外部环境的频繁变化,导致了遗址病害的发生,因此,实现全面感知监控是防止病害发生的基础。通过感知层实现智能化感知和精准化定位,可以动态地进行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获取,能有效感知遗址内部不同深度的温湿度、盐分以及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物、形变、震动等变化,提高获取病害因素信息的精确性和全面性。
感知层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文物状态信息和周围环境信息,可分为文物本体感知和环境感知。如今的智能传感器已经可以将计算能力嵌入到传感器中,使得传感器节点不仅具有数据采集能力,而且具有滤波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无线传感器具有无线通信能力,大大延长了传感器的感知触角,降低了传感器的工程实施成本。感知层模型如图2所示。
遗址环境感知体系是感知层中最主要的标准化感知平台。该平台主要是基于物联网,利用传感器节点体积小、易部署等特点,在遗址(表面或内部)部署节点。通过现场勘测,寻找最适宜的部署位置,部署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方式自组织形成数据收集网络,对模拟坑和真实环境遗址本体(表面和内部)的环境(如水分、温度、湿度、可溶性盐、霉菌、气体污染、形变、震动、光照等)同时地、持续性地采集不同区域中的多维环境参数特性,全方位地收集遗址的各类生存环境信息(包括区域性环境以及遗址体的具体保存环境)。利用土壤传感器对遗址内部不同深度的温湿度、盐分、含水量等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遗址本体(如风化、裂隙和侵蚀)、易溶盐和整体变形进行不间断监测,从而为得出烽燧夯土的风化速率、裂隙变化规律、重点掏蚀区的发展变化规律等结论提供科学依据。
遗址环境感知体系需要实现全面的感知,以便保证信息的精准性和权威性,因此,需要完善的感知体系和传感器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几类:
(1) 环境感知类
主要功能是结合现有遗址生存环境,在完备空气温湿度、腐蚀性气体、土壤温度、灰尘等传感器的基础上,实现视觉和听觉上的突破,同时还包括能进行智能处理、多数据源集成的传感器。
(2) 文物监测类
文物监测类包括文物形变监测、动态源监控、文物土质成分监测以及文物状态监控设备通信用的传感器等,主要是在接收环境感知传感器数据并处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文物自身结构和土质的感知,为构造遗址生存模型提供关键的决策依据。
(3) 多媒体传感器
在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环境监测活动中,添加信息量丰富的音频、视频等媒体,用于实现精准的物理环境感知。无线多媒体传感器感知环境的声音和图像等复杂数据,提供最为直观、丰富的可听可视媒体信息,使得监测活动更加全面有效。
3.2 传输层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直接通过现有的无线网络或者卫星等基础设施,将体系的感知层采集到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物、震动等数据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输到控制端,实现遗址检测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实现方式分为无线网络传输和有线网络传输:以无线网络传输为主,如用于监控所需的无线无源传感器等;有线网络传输主要用于无线信号易受到干扰的遗址模拟坑内以及传感器节点容易受到游客无意破坏的遗址生存环境。在整个传输层主要采用各种异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比如接入互联网的网关、接入移动通信网的网关等。这些设备具有较强的硬件支撑能力,同时采用相对复杂的软件协议设计。其功能包括网络接入、管理和安全等。
传输层中使用了许多实用技术和通用设备,为使此体系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对网络传输的要求就更趋向标准化,主要包括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模块化标准、接口标准、网络协议标准、网络地址分配标准、IPv6通信技术标准、物联网标准、传感器节点自组织技术标准、控制标准、管理标准、传感器节点分类标准等。传输层模型如图3所示。
3.3 分析层
分析层使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来对经过传输层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多维关联分析,探索环境因素的静态与动态变换对大型遗址作用,最终使用贝叶斯网络等智能方法构建遗址生存模型,为土遗址预防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遗址生存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确定性知识表达和推理的过程。遗址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构成土遗址自身生存状态的霉菌、形变、虫害、风化、脱落等病害;外因主要是指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震动等。分析层对这些采集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多级别、多层次的综合性处理,深入了解遗址环境的主要特点,进而通过多层次融合和情景语义描述模型,即可以对遗址生存状态的指标,如抗拉、抗压及抗剪强度,耐风蚀性能,土样内部分子间的脱水程度及其风化程度,表层和内部的孔隙率检测(对比土样表层和内部空隙的差别,推测其风化状况),表面颜色变化观察(色度计)等进行语义描述。然后探究每个环境指标对于遗址病害的具体影响,进而建立环境影响因素与遗址病害之间的数学关联模型,实现遗址生存态势的可视化。遗址生存模型如图4所示。
3.4 决策层
决策层主要负责远程监测,实时判定出遗址现状的健康程度,能及时地、自动地进行环境调节或报警,防止遗址病害的发生。决策层模型如图5所示。
决策层的核心体系是病害预测体系,此体系根据遗址生存状态模型以及历史和当前实时监测出的裂隙变化、震动频率等信息,进行规律分析和超前预警。在分析层建立的遗址生存模型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环境参数组合与病害发生概率的关系,可以实现根据系统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识别遗址环境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环境气体浓度、游客流量或者直接报警等。具体表现有:在遗址文物附近的墙壁上安装智能警告系统,可在游客无意进入禁止区时自动显示红色警告信号,用语音的形式提示游客不要踏入禁止区以防文物遭破坏;还有当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故障诊断分析系统就向监测中心发出故障类型等。
病害预测体系由检测、预警以及配置三个主要系统协同工作,高效实现对遗址的智能控制和深层管理。
检测系统主要是包括微波游客检测器、火灾检测器、亮度检测器、风速风向检测器、气象检测器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准确得到遗址附近的游客流量、温度、火灾信息。
预警系统包括自动识别危险源系统、智能警告系统、通用调节环境系统、应急调整指挥系统等。
配置系统用于支撑这个病害预测体系资源的供给,主要涉及供电系统、多能源智能支配系统、网络维修系统、故障诊断分析系统等。
4 结 语
本文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大型遗址保护领域,并利用传感器体积小、易部署等技术特点,在文物存储、展览环境中部署节点,持续监测、采集数据信息并通过Internet 发回远程控制中心。针对实际应用中缺乏对数据的多维关联分析,以及提供的遗址病害机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不准确性,本文提出了遗址生存模型。该模型在真实环境下通过长期工作,能够为遗址保护工作者保护文物提供更为有效的决策依据;同时,为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大型遗址保护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为物联网其他领域研究做出有益探索。
参 考 文 献
[1] 孙满利.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J].文物保护和考古科学, 2007(4): 64-70.
[2] 俞长海.土遗址保护中的多学科应用[J].考古与考察,2010(6):28-30.
[3] 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 高飞.物联网核心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