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

国民经济的主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民经济的主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民经济的主导

第1篇: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分类;优化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传统产业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理论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夏在20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的,他根据不同的属性作为产业结构划分的依据。第一次产业是指农林渔等直接生产于自然资源的产业;第二次产业为加工取自于自然资源的生产物的加工业;第三次产业是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服务业。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三次产业分类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首先,社会分工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范围逐渐扩大,使产业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新形式和新内容。三产业划分法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制定适合经济增长的政策,三次产业分类理论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

二、层次产业结构的提出

产业结构理论的作用是分析和掌握国民经济各产业发展的状况,判断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趋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所以,产业结构的划分,离不开国民经济的结构。

准确地把握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就要分析各产业的发展状况,按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比重来划分产业,准确把握国民经济发展现状和全貌。不仅要考察各产业对国民经济中数量上的贡献,还要考察各产业增长的质量。为此,我们将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和产业所创造产值中的附加值作为划分标准,来对民国经济各产业进行划分。具体划分法如下:

基础产业。指在GNP(GDP)中所占比重大,但产品的平均利润率较低的产业,归纳为基础产业,主要包括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和为厂商提供生产保障的产业。其特点是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必需品,利润率低,为其他产业提供生产和服务支持。

支柱产业。指在GNP(GDP)中所占比重较大,产品的平均利润率相当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产业,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附加值较高的加工业和一些传统服务业。其特点是产值大,是国民经济主要组成部分。产品利润率相对较高,它决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尖端产业。指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产品附加值高,引导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尖端产业的特点是,产值小附加值大、发展前景广阔,代表国民经济结构发展方向和趋势,引导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三、产业结构的优化

按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尖端产业来划分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可以清晰地显示国民经济结构。显然,基础产业是满足经济系统的基本消费需求和基本生产需求的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柱产业是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和生产不断发展需要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反映着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产业。尖端产业主要是新兴产业,规模较小,但发民迅速,其产业内部的变动,会引导和带动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结构的变化。

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将产业结构调整到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我们称之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调整。

从产业结构数量方向来考察,三个层次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要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基础产业是主要的和基本的需求,发展基础产业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其次才是支柱产业和尖端产业。其产业结构呈逐渐减少的“金字塔”型。对于中等发达国家来说,国民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和尖端产业作为辅助的两级支持主导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体”型。发达国家则以尖端产业为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支柱产业作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呈现逐渐增加的“倒金字塔”型的产业结构。图1、图2、图3显示这3种产业结构的形状。

从产业结构的质量上分析,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民经济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基础产业便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重点,并适当发展支柱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则是由基础产业逐渐向支柱产业过渡的方式,尖端产业则是完成这一结构调整的支持和辅助。对于中等发达国家来说,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国民经济以资金密集型生产为主,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是产业结构内部的调整为主。支柱产业不断吸引尖端产业的新技术和产品,壮大支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则是在尖端产业的技术向支柱产业的扩散和转让方面,在开放经济系统中,则是完成技术输出和转让。

参考文献:

1、雷选佩.改进层次分析法在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体育科研,2008(1).

第2篇: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

【关键词】先导产业 概念 特征 选择

一、先导产业的相关概念

产业。从产业经济学意义上看,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集合,它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讲,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讲,产业是指“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的企业集合”①。

基础产业。基础产业是指社会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其中,基础设施包括各类交通设施、水利设施、通讯设施及城市公用事业等;基础工业主要指煤炭和原油开采等能源工业和钢铁、建材等基本原材料工业。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快速、协调、有效发展的前提,它决定着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

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中占主要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国民收入的主要承担者,它具有生产率高、市场需求大、产业规模大、发展速度快、附加值高等特征。它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科技、经济发展的规模、能力和水平②。

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的。罗斯托把经济的各部门分为三类:(1)主导增长部门;(2)辅助增长部门;(3)派生增长部门。其中,主导增长部门是指这样一些产业部门,它们的优先发展将带动整个经济的“起飞”和持续发展,这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根据罗斯托的定义,主导产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前后向关联度和旁侧关联度都较大。第二,主导产业的存在及其作用会受特定资源、制度和历史文化的约束,因此,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它会受所依赖的资源、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演替③。

先导产业。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它的选择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④。

二、先导产业的特征

先导产业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先导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前景较好,科学选择的先导产业可在短时间内上升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大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着眼于未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先导产业代表科技进步方向,有很强的技术吸附能力;先导产业的关联性较强,比其他产业拥有更强的带动与推动作用,充当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更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我们还可以透过与其他产业的比较来把握先导产业的特征。

1、先导产业与基础产业。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立足点不同:先导产业立足于推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基础产业是先导产业发展的基础,其作用主要在于支持国民经济的增长。

2、先导产业与支柱产业。首先,二者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存在差异。支柱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大,承担大部分国民收入;而先导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一定大,但带动作用、发展潜力大,其比重呈上升趋势。其次,二者的着眼点不同。支柱产业强调现在,先导产业则立足于未来,代表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主要着眼于国民经济长期增长点的培育和未来产业结果的塑造,是产业结构演变的突破口。

3、先导产业与主导产业。先导产业的发展着眼于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长期目标,而主导产业主要着力于近期或中期发展目标,前一期的先导产业可能成为后一期的主导产业⑤。

三、先导产业的选择

产业集群理论是先导产业选择的重要理论基础。先导产业的选择是工业区产业规划的重要内容。工业区是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区位条件、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入园而形成的一种组织方式。工业区产业规划的重点是提高区内产业的关联程度,借助关联产业的空间集聚来增强其相互作用,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与集群经济效应,带动工业区直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⑥。1990年,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经典论述,系统阐述了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等基本问题。他认为,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标准制定机构、产业协会、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和贸易联盟等)共同构成的产业空间组织⑦。

波特还认为,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产业价值链地域空间集聚特征,集群内既有主导产业,又有为主导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相关产业和机构,这些关联产业和机构共同组成一个分工协作的有机体,竞争与合作并存,从而赢得企业和产业的竞争优势⑧。另一方面,先导产业的选择还必须确立一定的基准。关于先导产业选择基准的问题目前尚无专门研究,可以借鉴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研究成果加以确立。结合先导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使命,先导产业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基准。

1、比较优势基准。园区先导产业选择要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特点,明确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通过确立先导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园区经济发展。比较优势这一基准从更广的区域范围评价一个园区的资源禀赋和内在优势,减少了先导产业选择的趋同性,充分体现区域特色。

2、产业关联基准。一个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区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产业关联效应是先导产业选择的前提条件,即应选择那些产业延伸链较长、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作为先导产业。

3、技术进步基准。先导产业高于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借助于产业的高效率来实现,而产业的高效率又必然要求其技术应具有领先地位,同时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选择技术进步速度快、技术水平高、技术要素密集的产业作为先导产业,是保证区内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也是信息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4、市场潜力基准。产业发展潜力体现了产业的发展壮大能力。某些产业在近期虽然没有较大的发展规模,但具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和反映产业发展趋势的技术进步水平,处于产业发展周期的快速成长阶段,因此,很有可能发展成为规模较大、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的主导产业。可见,产业发展的市场潜力作为某一产业前景的描述,是成为先导产业的重要基准。

5、经济效益基准。产业经济效益是产业发展绩效的重要体现。一个产业只有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才可以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具有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产业成为先导产业的必要条件。

当然,在产业战略制定和发展实践中,正确选择先导产业,除了要参照选择基准,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外,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具体情况,从产业发展的现实水平、技术条件、资金约束条件,以及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出发予以综合考虑与把握。

参考文献

①王传荣:《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②③兰艳章:《陕西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④⑤李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先导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5

⑥周石生,《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机理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09(1)

⑦进:《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⑧张祖林,《基于波特集群理论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路径探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8(1)

第3篇: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

【关键词】 计量科技 国民经济 地位与作用

1 计量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第一步,起着关键作用。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工业生产、人民生活、综合国力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科学要发展、计量须现行”,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计量科技技术,其他科学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计量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现代计量技术的变革也给我国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提供了新的思路[1]12-34。

2 计量科技概述

计量科技包含探索性、先行性、基础性的研究——科学计量,同时计量技术也包含了应用技术——工业计量和政府主导的社会事业的法制计量。在科学研究领域,计量科技可以真实的反映社会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还可以为先进科技发展提供可靠的计量基础;在应用技术领域上,计量技术是我国工农业生产中有效的实用技术,对工业生产提高了技术保障;在法制管理技术领域上,计量技术也影响着国家和公共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计量技术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被广泛的应用起来,其技术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在社会服务业、工农业、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计量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将法制计量推到了一个重要位置,法制计量是政府或相关授权机构根据技术、行政和法制的需要对计量器具、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在测量实验室中实施管理控制。其目的主要是用合同和法规方式保证并规定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资源监测、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社会管理等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2]26-29。

3.1 医疗计量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也在不断的增强,所以越来越多的医院选择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测量技术来提高医院的医疗综合能力。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人医疗保健的开支每年高达到2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5%,其中用于计量或测量的技术设备开销占25%以上。测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精密的测量技术、改进医疗标准参考物等领域。医疗计量技术的发展不但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疾病、还可以有效的避免误诊现象的发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3.2 贸易计量

贸易是计量科技发展的推动力,随着商品交换和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由于我国商品贸易交易额巨大,贸易计量出现微小错误就会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损失,目前,我国现代贸易计量发展迅速,有效的减少了计量误差,在法制计量控制下,最大允许误差范围正在逐步的减小,有效的维护我国贸易经济各领域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从而为我国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3 资源与环保计量

资源和环保计量科技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当前,我国生态资源环境破坏严重,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条件的恶化、生态资源枯竭等问题都会限制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坚持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国人口基数,资源的浪费和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等问题的解决办法都和资源与环保计量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资源计量的有效控制,可以实现我国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相对匮乏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采制度也会相对完善,在优化和改善人们生存条件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3]35-38。

4 计量科学在科学进步上的主导作用

科学计量是计量科技中探索性、基础性的计量科学,通常情况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是通过计量技术来定义和实现的,为先进科学技术提供了可靠的测量基础,是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的基础,为科学技术发展服务的计量科学研究。

(1)高新技术产业的计量科学技术支持,众所周知,产品的技术要求越高,其制作工艺越复杂,所以对测量技术的要求也会越高,例如:波分复用技术可以通过一根光纤传输不同信号,其间距仅为0.08nm,这种距离的计算就需要纳米计量技术来完成。

(2)随着市场国际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我国国民经济贸易生产总值以每年15%的速率快速增长,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产品的复杂性和技术含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质量检测要求,国民市场的交易模式的转换,其测量、符合性测试、标准物质数据计量越来越复杂,所以为了避免我国国民经济受到贸易计量的影响,我国相关科研人员正在建设以国民经济为基础现代测量科学。

5 结论

计量科学的发展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的增收节支、节能降耗、增强产品开发后劲、提高生产效率等问题。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自动化、科学化的管理要求,计量科学已经由传统的静态孤立计量转化为实时监控和动态计量,实现了我国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工艺参数、投入产出的控制要求。完善检测设备、改进计量手段、发展计量技术是实现企业生产、检测自动化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现代工业提供更有效的技术保证[4]134-137。

参考文献:

[1]虞惠霞,刘月晗.计量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应用[J].工业计量,2001,6(7):12-34.

[2]王微.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7(11):26-29.

第4篇: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

一、整体性原则,即从国有经济的整体出发,搞好搞活国有经济。

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与改组的目标,就是要收缩战线、集中精力、保证重点,从整体上搞好搞活国有经济,而不是要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国有经济调整与改组途径的选择。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都要体现整体性原则。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立足存量资产的调整,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国有经济必需进入的领域,依托新的体制和机制,以更大力度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有经济不必进入的领域,坚决地退出来。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主导性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不是不要国有经济,而是要去其枝叶,壮其主干;不是削减国有资本的绝对量,而是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到那些急需发展的领域,集中到那些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业,以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及其特定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产业的控制和发展;对竞争性产业中非国有经济力量的控制和引导;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物质环境所产生的带动作用。此外,国有经济还承担着一些体现制度特征和国家利益的特定功能,这包括: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实施;在那些关系国家竞争力的高风险领域进行投资,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等。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应有利于上述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和特定功能的实现。

三、规模化原则,即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规模水平。

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实力,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和象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就是要在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的同时,收缩战线,扶持重点,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改善国家对国有经济的管理,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因而在实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要坚持规模化原则,要有利于国有经济规模水平的提高。

四、流动性原则,即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

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但是,由于国有经济存量资产在归属方面的部门化、地区化和管理方面的实物化,致使国有资产难变现、难流动、难重组。国有经济不能随市场态势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国有资产存量难以通过流动和重组得到优化,这既影响国有经济的效益,也影响国有经济功能的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其资产能否顺利地流动。因此,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必须遵循流动性原则,要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国有资产的价值化管理,促进国有资产存量能够随市场态势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不断流动和重组。

五、创新原则,即有利于建立一个促进国有经济调整的新机制。

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是多方面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对其进行调整,不能仅着眼于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状态,而应在这一过程中,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建立一个促进国有经济不断调整和优化的新机制。通过新机制的建立,推动企业的优胜劣汰,使优势企业能够迅速扩张,劣势企业能够及时被兼并和破产;通过新机制的建立,使国有经济能够及时进入必需进入的领域,及时退出不必进入的领域。因此,对存量国有资产的调整,必须遵循创新的原则,着眼于新机制的建立,使增量国有资产的进入,不是对不合理的存量布局进一步强化,而是一开始就依托新的机制,具有自我调整和优化功能。

第5篇: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

关键词:农业问题;国民经济;影响分析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影响经济的主要问题。近些年,我国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口号,农业现代化势在必行,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宏观的经济意义重大。

1农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看,作为人类生活的起点,农业满足了当时的人类生活需要,农业是影响人类的发展的主要的因素。在农业的发展基础之上,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直到今天的科技文明社会,在工业社会之前农业社会对国民经济的生产总值占主导的地位,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同时还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带动人们向下一个时期发展,带动社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的各方面发展。在工业化以后农业的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这不是代表农业不再重要,只是制造业和商业抢占了农业的主体地位,工业需要农业提供主要原料同时工业也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农业的地位是无法代替的。

2农业对经济的贡献

2.1为经济发展提供的直接和间接原料

农业为工业提供了主要的原料,促使工业的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2010年,轻工业的产值仍有2/3是农业提供的主要原料,工业部门的1/5的部分和农业提供的农产品有关。例如:玉米已经有了可以制作布料的技术的发展、榨油技术、农业的原料提供,多数是为轻工业提供的。轻工业是工业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体现了农业的重要性。虽然经济的发展使得农业的地位不再是主导地位,但是中国的农业仍然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2.2农业为国人提供主要的粮食

无论经济怎么样进步,农业在粮食提供上始终是占据主导的地位,人类主要解决生存的问题,主要是温饱问题,只有解决温饱问题人们才能生存,例如:袁隆平在研究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并且中国也进行技术共享,为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只有解决温饱问题,才能追求更多的精神需求。只有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进步才能促进工业的发展,才能使的商业的进步。

2.3农业市场贡献

农业的市场贡献通常指农民的消费水平。农民需在市场购买农业生产的原料和设备,例如种子、化肥、耕地的农机具等,还有农民购买日常用品的消费水平。中国有着七亿的农民,是消费主要群体。农民的消费可以带动工业的发展,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成了国家主要的关注对象。农民进行生产不仅为工业提供相应的原料,还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农村市场。

2.4要素方面的贡献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进步,生产力发展快速,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有很大的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有很大的进步,逐渐由单一的公有制向所有制发展,带动乡镇企业的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产力随着经济的进步也远远大于生产关系,劳动力转向城市。由于经济资本的不断积累,农民也会考虑向城市工业转型,通过农民拥有的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进行转型,不仅为工业提供资金和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动了工业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工业的实力。

2.5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外汇的贡献

在我国紧急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业比较薄弱,想要发展工业就必须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从而使我国的外汇短缺。而当时国民经济农业占主导的地位,我国外汇还不是优势,初级的产品成了我国的外汇主要来源。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外汇收入都是农业提供的。中国的农业发展为非农业提供了基础并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非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步,在外汇的结构当中农业的外汇贡献也开始变小。

3中国农业对国民经济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个大国,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人口吃饭问题,才能向他领域进行发展。作为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农业为轻工业的主要原料,也为第二和第三产业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是我们国家原始积累的必要件,也是支撑我国经济的保证。农业的顺利发展有利于其他企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速度也能体现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例如工业对农业机器的生产,如果工业技术比较发达就能生产出先进的机器,促进农业发展。

4结束语

我国农业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建国初期是靠农业起步的。农业可以解决认得温饱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农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原始资金的积累就谈不上什么工业化和现代化。虽然我国属于现代化的经济,但是也不能忽略农业的作用。农业是保障,如果只是注重二产和三产的发展,不去发展农业,科技虽然进步但是没有为农业服务,大量的劳动力还停留在农业,从而阻碍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应该重视农业经济,关注三农问题。我国拥有7亿的农民,农民的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关注农民问题,有力于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作者:刘昌宁 陆俊桦 于泽伟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赵素萍,葛明.中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分析——基于中国2005年、2010年投入产出表[J].江苏农业科学,2015(6):477-480.

第6篇: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

体育经济主要是以体育活动有关的基础设施为基础,将体育活动同经济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体育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受市场的主导,其主要代表是英国的体育俱乐部;二是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来参与体育经济管理,其主要代表是日本政府对体育产业采取的应对措施。体育产业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如下:①人们参与的体育活动会带动体育设施、运动服装等体育消费,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反过来会对体育产业起到促进作用,使体育产业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②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会提高其综合素质,让人们更好的服务于体育产业,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体育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体育经济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以及加强锻炼,与之同时带动了体育消费,体育经济开始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同我国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这些支柱产业相比,虽然体育经济起步比较晚,但是其具备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发展速度比较快,体育经济成为支柱产业也只是时间问题。

(2)体育经济还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由于体育经济活动同其他产业的联系较为紧密,因而体育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就业,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比如首先在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下产生了体彩事业,其次体育产业还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当我国某地有体育赛事时,人们在观看体育赛事的同时还会游览当地;还有,体育产业还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比如在人们健身锻炼的需求下诞生了健身俱乐部。

(3)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研究调查显示,体育行业和通讯行业等行业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体育行业的发展首先需要这些行业起铺垫作用,同时体育行业的飞速发展反过来会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最优化。此外,体育经济的发展还会带动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效益。

(4)有利于提高人们综合素质

单单从体育两个字来看,人们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不仅会使其身体得到锻炼,而且会提高其综合素质,有了好身体,自然得病的几率就会大为降低,因而人们能够更好的在日常工作中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来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

3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

(1)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完善体育经济法律体系

由于我国体育经济市场化程度比较低,导致我国体育经济速度变得缓慢。因此,在体育经济发展中,政府首先要改变观念,不断提高市场对于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减轻对体育经济的干预行为,让体育经济逐渐以市场为导向;其次,政府要和企业合作一同发展体育经济,并鼓励企业发展体育经济,比如政府应出台一些政策,来促进中小型体育企业的发展。此外,政府还应不断完善与体育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减少企业之间的纠纷,来更好的维护企业的自身权益。

(2)企业要注重建立"品牌"以及体育用品的创新

鉴于"品牌"的力量以及体育用品的创新会极大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因而,企业要注重建立"品牌"以及体育用品的创新,首先企业要建立"品牌",将本土化的品牌作为立足点,对体育用品的品牌价值加以强化,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特点,从而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其次,企业要通过体育赛事,不断加强该体育品牌的宣传力度,从而推动其走向世界;最后,企业要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体育用品创新技术以及高素质人员,从而不断提高本企业体育用品的创新能力。

(3)提高对体育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

首先,企业要提高对体育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来挖掘其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其次,企业可以通过赞助体育赛事等形式,不仅会使体育活动得以正常开展,而且还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有利于实现"双赢";最后,消费者们在关注体育赛事的同时,也会关注到这些体育企业,在选择体育用品时也会选择这些企业下的体育用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小结

第7篇: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私有化,经济发展

一、问题的引入

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是否应当全面退出,彻底私有化的这个问题学术界已经有了两场著名的争论。一场是著名的郎顾之争,另一场则是近期发生的世行报告之争。两场争论使我们对国有企业是否应该彻底私有化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在这次私有化浪潮中,郎顾之争的最后结局,让我们从一定层面上看到了国有企业在私有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不仅没有起到民进国退的效果,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轰轰烈烈上演了一场民企瓜分国资的一场“盛宴”。支持私有化的理论以国有企业低效论为支撑,认为低效导致国企亏损严重,增加了各国政府的财政压力,引发了通胀压力,阻碍了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经济增长。但是,国企低效论不仅在理论上缺乏说服力,而且缺乏数据支持。推行了迅速大规模的私有化的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更是面临了各项社会和经济指标全面崩溃的恶果。这提醒我们,私有化的优越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夸大了。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以来,多个国家出现了抛弃私有化教条的国有化浪潮,反而取得了较好成效。反而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国有化可能也是解决一些经济问题的良方。

二、问题的分析

(一)首先从我国国有企业的作用分析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基础,而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有企业出现了种种问题,如竞争力不足,低效率问题等,但是国有企业是社会或国家实现某种社会目标的途径,国有企业可以在一些特殊的产业中发挥特殊的职能,完成特殊的任务,或者体现特殊的利益要求。在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不是一般的企业制度,它具有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特殊优点(当然也存在某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点),可以超越一般企业的某些局限性,实现一般企业难以实现的社会目标。我们观察国有企业的效率,不能仅观察国有企业产值大小、获利多少,更重要的是观察它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观察它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延伸效率,即观察它的总投入产出比,观察他们对社会对国家对全国人民所作的贡献。基本哲学告诉我们要用一分为二分析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其微小弊端,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对国有企业进行彻底的私有化改革,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发挥其作用对其不足进行改革和完善,而不是对其的完全放弃。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绝不是私有化,而只能是加强监管,让利润在最大程度上惠及全民,同时提高基层员工的收入,缩小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

(二)我国有企业不能私有化有其重要的政治依据

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我们党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再加上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十分年轻的阶段,处于探索的过程,经济发展才趋于稳定,怎么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了几百年的历史相比,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对提出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建议的别有用心,为了防御外国企业对我国经济的侵略和控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国有企业的发展。

(三)我国国有企业不能私有化的历史根据

一方面,这些年来在国有企业主导下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惊人成就的事实是有目共睹,企业的强大,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GDP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下,世界各强国经济呈现出疲软的状态,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仍然是一番繁荣的景象。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在这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世界银行参与设计的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拉丁美洲私有化计划完全失败,拉美的私有化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包含了权力、财富在不同国家、阶层中的重新分配。为保证私有化的成功和不可逆转,拉美采取了极端激进、彻底的私有化模式。私有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是遍地黄金,而是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社会动乱。没有真正考虑拉美的经济发展,也不可能真正的关注社会公正问题,霸权国家与上层阶级是这种激进私有化的受益者,拉美国家和人民则付出了沉重代价。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被认为是拉美传统模式失败的主要原因,悲剧不需要重演,拉美以惨痛的教训告诉了我们国有企业私有化是行不通的。这一鲜明的对比,更加坚定了我们国有化的信念。

三、结论

主张搞国有企业私有化,是因为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今天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发展中国家要想富强也必须走这条路。熟不知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国有企业公有化都只是国家走向富强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追求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而已,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私有化也不定能促所有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拉美的私有化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接受了这些人的私有化药方,结果将会怎样呢?可以肯定,由于国有企业的退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蜕变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工人阶级和大多数劳动人民势必会基本上或完全丧失生产资料,出现贫富悬殊,导致少数人拥有大量资本和地产,而多数人陷于赤贫,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社会主义制度难以继续存在。在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果没有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我们迟早会被国际垄断资本所控制,国家和民族独立就难以保障。诸多证据表明:我们必须走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路,反对国有企业的彻底私有化。

参考文献:

第8篇: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

 

本文认为,国民经济与民法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民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转。民法规范了市场经济中独立利益主体的行为准则,起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的功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国民经济的协调、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带来民法的繁荣,使民法不断走向优化与完善。在未来的经济社会中,国民经济与民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必然会更加明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市场行为主体虽然自由度增强并且日趋多元化,然而宏观调控仍旧是政府规范市场行为的一项重要手段。这其中,法律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规范市场经济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民法致力于规范市场行为主体的行为准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在很多人的认识误区里,“民法”常常被误解为“公民法”。实质上,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有国家强制力。目前我国尚缺少一部较完整的民法典,而是以《民法通则》为主体,辅以《物权法》、《合同法》等其他单行民事法律。不同于经济法强调国家与市场两种力量的整合,民法是一种私法,它以自由平等为核心,偏重于根据当事人个体来规范其权利与义务,关注平等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当我们追溯民法的起源时会发现,民法实际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早期的商品交易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要制定出一套可以共同遵守的交易规则,来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民法从而得以衍生并走向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从诞生之日起,民法就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难以分割,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现实中,这种密切相连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

 

我国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不断满足着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的国民经济必须要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这离不开发展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行为。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首先必须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也就离不开民法的协助。民法作为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规,实际上与国民经济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民法促使国民经济走上正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良性运作也会反过来助力于民法的推行与完善,保障民法的调整与干预行为落到实处、达成实效。具体来说,国民经济与民法的相辅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法以个人权利为宗旨,规定了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从而使得当前的市场经济有章可循,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转。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中虽然也含有计划的成分,但已经逐渐走向了以市场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行为主体趋于多元化,并追求由、平等、开放、竞争。这些主体可以自由的进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而存在,这个时候民法在社会经济中的基本法地位就得以彰显出来。民法为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提供了行为规范准则,相当大程度上影响到行为主体的参与行为,从而使得经济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在鼓励争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保障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处于民法约束范围中的经济主体既可以追求自身合法权益的获得,又必须约束自身行为,防止侵害到他人的权益。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下充斥着独立经济主体的社会经济领域中,民法的作用尤为重大。

 

民法在社会经济中的干预,实质上是公权对自然状态的干预行为,决定了经济主体的利益归属。在民法的干预下,国民经济中经济主体的商品交换和商品交易行为从而得以有序展开。民法实质上是市民社会的法,主要致力于维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在民法的制定和发挥法律效力的过程中,国家的干涉力量并不强烈,取而代之的是私法所包含的平等、自由精神。作为一个国家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总体,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一种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需要民法对商品交换和商品交易行为进行规范与调整。民法通过公权来干预经济市场,既出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考虑,也具有一定的国家强制力,从而在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表现出其他法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国民经济的良性运作离不开民法的强力且细致的保障。

 

其次,民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方面,为国民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提供条件。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我国的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同时商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促发着国民经济格局的改变,然而这个时候需要法律的强大力量来保证社会的整体安定。只有社会处于稳定状态,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走向协调。这个时候,民法恰如其分地展现出它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功能。

 

一方面,民法为人权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对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的保护,民法保障了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从而使得公民的日常行为有理可依、有法可保,满足了公民的生存需求。只有公民能够自由合理地追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利,社会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状态;另一方面,民法体现着公平正义的精神。弘扬平等、自由精神的民法不仅保障了人们的合法利益,也打击着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最大程度地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引导社会生活的稳固发展、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最后,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必然带来民法的繁荣。随着社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正在步入健康化发展的征途,社会生产力从而得到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形下,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愈发高昂,社会经济格局日趋合理与完善。私法自治原则下国民经济出现的良性发展势头,正好印证了民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功能。由此也可以看出,民法将民事生活与政治生活区分开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没有过分行政干预的市场经济同样能展现出勃勃生机。当社会主义经济逐渐由计划走向市场,愈加多元的市场主体需要民法这样的私法来保障经济利益,同时也需要民法这样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来规范经济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趋于成熟的同时,民法也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不可缺少的重要功能。国民经济的健康、良性运作,将引导民法更加契合社会经济领域的切实需要,在实践中最大程度地发挥民法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总之,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同样能促使民法不断走向优化和完善。

 

以上几点充分展现了国民经济与民法之间相辅相成的双向关系。认识国民经济与民法之间的相辅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民法来保证公民的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从而把握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同时,社会经济格局的不断规范,也会带来民法的繁荣,引导民法日趋完善。可以看出,经济与法律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脐带”,两者相互协力、相互影响,共同构筑和规范了当今的现代化社会格局。在未来的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愈发的成熟、稳固,同时法律与经济也会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届时国民经济与民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势必也会更加密切。

第9篇:国民经济的主导范文

关键词: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辩证分析;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001-03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速推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2011年3月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为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然而有人认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目的是让国有企业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让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其中,国有企业不应当参与市场竞争,这种观点并不符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初衷。这也就涉及到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问题。

一、从国有经济的改革历程来分析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中国国有经济改革的历程来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2003年,这一期间是国有经济改革的各个基本构件先后起步阶段。其中1978—2000年作为国有经济微观基础的国有企业改革,先后经历了扩大企业经营自、承包经营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这期间虽然进行了国有经济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组,但并没有成为国有经济改革的重点,直到1999年才作为重点付诸实施。2003年,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导下重新建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其成立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正式起步。

第二阶段是2003—2012年,国有经济整体改革进入了全面展开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取得重大进展;现代企业制度已初步建立并趋向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并趋向健全,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确立。

大体上讲,国有经济的改革已经走完了以上两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从2011年开始的国有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所谓攻坚有两层含义:一是整体的国有经济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即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经济管理体制四个方面的改革认为依然很艰巨;二是深化国有经济整体改革还面临顽强的阻力,随着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国有经济必将实现由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未来国有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总体性的特点。

在国有经济改革的各个阶段对于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争议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有种观点认为国有经济应该只涉及那些非公有制经济力不能及的领域,其余的一律退出。这就给国有经济的定位产生很大的疑惑,也就是说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优先选择权,国民经济应当优先考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只有在非公有制发展好了的情况下,或者是那些非公有制经济不愿做、不能做的领域,国有经济才能涉足,这样的话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必将荡然无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将面目全非。这样的说法没有处理好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关系,与我们党十五大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背道而驰。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应该限定在自然垄断行业和公益性事业,从竞争性行业中全身而退,让非公有制去经营。这种观点不能保证中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混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基础,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结构,只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

二、对中国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辩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