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范文

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

第1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范文

《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然而,审视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学生阅读量的严重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因此,做好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迫在眉睫。

一、合理选取阅读材料

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效率的阅读教学,首先得力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级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课外延伸阅读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材料选文要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阅读。

二、要注意学生阅读心理的个性差异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上也会产生差异性。黑格尔曾形象地表述这种情况:“正像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理解得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这句格言所饮食的内容和全部力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选择的材料应避免模式化,鼓励灵活多样,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努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合适的阅读方式,选好符合自己口味的阅读材料,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自我的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三、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

读写是语文基本能力,二者相辅相成,读是积累,写是倾吐运用,惟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这样使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感悟。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2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范文

课外延伸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采取适应的形式,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积累阅读。开展课外延伸阅读,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

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级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课外延伸阅读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材料的来源应该是多途径的,除了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还可以“读”现代高科技产品,例如光盘、电脑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效率的阅读教学,首先得力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

二、要注意学生阅读心理的个性差异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上也会产生差异性。黑格尔曾形象地表述这种情况:“正像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理解得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这句格言所饮食的内容和全部力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对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为充分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各自差异性,有的放矢,做好阅读教学的指导工作。努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合适的阅读方式,选好符合自己口味的阅读材料,搞好阅读、提高效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自我的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三、明确目的,提出要求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量急剧增加。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阅读的主体在进行阅读时,应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具体要求,使之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更多、更好地分类别、分层级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布鲁姆认为,人的学习能力是分层级的,可测量的,较高一个层级的能力,涵盖着它以下的一个或几个层级的能力。对于课外延伸阅读和理解的不同目的和要求,由浅入深,大致可分为复述性理解(只着眼于读物的表层信息、把握读物提提供的内容)、解释性理解(把读物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评价性理解(对所读材料内容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创造性理解(超越材料本身,产生另一种见解或思想,产生对正探索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新途径)等四个层级。在课外延伸阅读中,必须明确阅读目的,提出相应要求,才能循序渐进,真正实现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叶老早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进行课外延伸阅读,要努力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贯穿于整个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有序、有恒、积极主动的阅读训练。达到 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

五、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

新课标同时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这样使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感悟。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的巨大作用,更不言而喻。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高、学生对于祖国语文的感情与日俱增,为学好语文创造了先决条件。

第3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范文

【关键词】背景 意义 现状 策略

课外延伸阅读是促进语文教学的一项具有重要作用的语文教学辅助手段,是随着社会变化和新课改要求逐渐推广开来的。研究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背景,发展意义,以及推行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展开课外延伸阅读教育的工作,有效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语文延伸阅读的提出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课本内容的相对固定性不能满足学生强大的求知欲望,新课改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语文教育和教学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阅读范围和必读书目。由于语文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为了广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未来的工作能力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的要求,开展语文课外延伸阅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开展语文延伸阅读的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只是通过课堂学习以及相应的题目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掌握语文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是教育教学方式的主体,但是毕竟范围有限,其拓展功能意义不大。而通过课外的大量阅读来实现语文阅读实践,不断增加语言的积累,掌握各种语言技巧与语言艺术,对于辅助主体的课堂教学,发展学生能力,增加学生知识都有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学生就不会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愿望,初中语文课文的选择安排虽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但是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深入探究欲望。学生在课外阅读的选择上,喜欢看一些具有趣味性、探究性的书籍,喜欢故事情节曲折、内容丰富的小说,但是在选择上漫无目的,而各种课外书籍良莠不齐,学生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往往无所适从,兴趣反而会大大减少。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意义,调动生活中相关的各种艺术作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阅读欲望的不断生成,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欣赏能力。

2.促进语文实践的效果。课外延伸阅读有利于将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方法推而广之,运用到语文教学之外的文本阅读中去。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生活实践,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了阅读、分析、总结文本内容的能力,就要用课外的延伸阅读来对更加广泛的课外作品进行理解和欣赏,并通过这种课外延伸阅读的实践,增加学生的词汇积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更好的理解课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课外读物推荐时,要根据课文的内容来推荐相关作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方向。比如,讲到课文《空城计》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诸葛亮智谋的了解,加深对司马懿多疑性格的认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全本的《三国演义》,由于原著较长,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诸葛亮与司马懿在军事斗智方面的相关章节,让学生通过课外的延伸阅读来理解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性格对比,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节选部分。

二、语文延伸阅读工作的进展情况

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课外延伸阅读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足,问题突出表现在学校图书馆建设方面,由于图书馆图书陈旧,不能够与时俱进引进更多新书,所以也就无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善,热衷于阅读网络上各种没有文学水平、没有社会生活基础的网络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书籍的影响,扭曲人格和价值取向,这就需要学校、教师、社会以及家长展开广泛的合作,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推进语文延伸阅读工作的策略

1.有效地联系学生家长,帮助学生创造课外阅读条件。课堂的语文教学是为学生打好语言基础,课外延伸阅读是对学生能力的拓展,通过课外阅读的延伸,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积极影响学生高尚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为了让学生展开广泛的、健康的、具有效果的课外延伸阅读,学校教师要和家长展开课外的合作,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和氛围,比如,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增加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推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家长与学校积极配合,通过学校图书馆、社会图书馆、书店、电子阅览图书、各种文学类报刊杂志的订阅等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力求质量高、花费少、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制定阅读计划。课外图书的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教师要根据课程进展情况以及学习目标计划,来制定相应的课外阅读计划,让学生根据课程的进展来完成针对课文安排的相关文本阅读。这需要教师控制好课外阅读的篇幅和数量,不要占用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不利于课外延伸阅读工作的展开。而且,教师还应根据这些课外阅读计划来建立相应的阅读效果监测和评价系统,比如通过短时间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对课外阅读篇目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谈一下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以及学习到的东西。另外还要注意将课外阅读计划与课程教学有效统一,安排合理的进度,让学生不会感到凌乱与无措。

3.制定推荐书目。推荐书目的制定有利于使学生的阅读有了一定的取向和范围,让学生觉得不会那么茫然,课外推荐阅读书目的制定要符合以下几个要求: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符合大纲要求和课程计划;推荐书籍具有一定的启迪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推荐书籍要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等。目前,教育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都根据初中生、高中生等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课外阅读数目,教师可以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来对这些数目进行筛选或增添,将这些有助于学生成长和智力发展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而学校图书馆也应根据这些书目来建立相应的书架或丛书,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有利条件和阅读环境。

4.对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讲解工作。由于延伸阅读是在课后完成的,教师不可能即时为学生解答各种问题,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发扬质疑精神和探究精神,鼓励他们将课外延伸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师生一起展开讨论和研究,集思广益,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不仅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也可以实现教学相长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提高。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并不断学习,加强自己的相关文本阅读,以便更好地为学生解答在延伸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总之,初中语文的延伸阅读对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正确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成蕊.初中语文教学延伸阅读的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陈丽云.中学语文延伸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5.

第4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意义;现状分析

自古以来,教育家们就十分重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翼,缺少一翼,阅读教学就不能起飞。只有两翼并举,阅读教学才能起飞,飞得高,飞得远。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1.课外阅读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社会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语文教学如果只是要求学生积累知识,就不能形成应有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的形成,需要实践和反复历练,需要与社会声息相通,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深刻地揭示了语文学习所具有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阅读教学,由于受到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限制,不能满足学生阅读实践和面向社会的要求。因此,课外阅读就成了课内阅读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课内阅读引向广阔社会的扩展与延伸。

2.课外阅读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是全体性、全面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从阅读来说,就是“自能读书”的能力,就是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有关阅读的知识,正需要到课外去演练,去大显身手,课外阅读就为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及其内容与课内理解课文有密切的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往往直接而明显。可见,课外阅读是学生主动求知和发展的广阔天地,学生在那里可以获得阅读的自由,从而得到主动的发展。所以课内课外阅读要同时抓,正所谓“课内得方法,课外得营养”。

3.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一大源泉。多读课外书籍,足以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课外读物本身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熔铸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探求。学生在阅读中不仅可以获得广阔的生活空间和生活阅历,还可以受其引导而回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和求证,从而使学习和当前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改变措施

笔者所教的学生80%来自农村和郊区,究竟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如何呢?笔者以四年级三个班11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有如下三方面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首先,需要教师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语文教学改革多年来的一个重要收获,广大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效率低效益差必须改革”已形成共识。语文教改出路何在?我们不能只把眼睛死盯住“课内”, 同时应把视线投向语文教学的“另一半”——课外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能经常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为21.4%,经常摘抄词语的学生为11.3%,老师对课外阅读的经常检查评价为“0”,很少检查评价为34.3%,没有检查评价为65.8%。不难发现: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是停留在“放羊”阶段,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更没有把它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因此为它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极其有限的。教师必须摆正“课内”“课外”两者的关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第5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范文

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是多层面的,它要求在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展开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师生间的态度、情感总是伴随着知识、信息的传递、接收、反馈过程而互动的,因此教学过程是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来说,他们知识的情感和学习的态度是处于积极取向还是消极取向,首先来自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课堂气氛民主、轻松、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才能使学生敢于自由地想,大胆的说,积极地问,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学生有误解,也要宽容引导,逐步使学生在这和谐的氛围中养成敢想、会想、敢说、敢问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才可能参与主动学习。

二、开设阅读课,提供阅读时间和空间

阅读教学的首要问题是学生阅读的量不足,因此开设专门的阅读课,该学生提供更多阅读课文的时间和空间,就很有必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达到书与我化,我与书化,书为我用。不要急于完成文本的细评细讲,关键是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和感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先读后教,给学生充裕的诵读时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以读悟义,以读悟情,以读悟理的目的。凡是学生自主读书能体会到的,教师重在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复述、默读以及略读、浏览、精读。

具体做法是:针对学校一周六节语文课的安排,把每周的五节课用来完成教材任务,剩下一节专用做阅读课。每次轮到阅读课时,老师要提出本节阅读课的要求,事先告诉学生要达到怎样的阅读目的。首先,是阅读内容的选择。要求学生读适合自己的,情趣健康的作品,或是文学性强,有一定鉴赏价值的文章,从而使他们能感知语言,体味到文章的妙处;其次,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行圈点批注,摘抄自己喜欢的内容,边读边写,使读写都得到全面训练;最后,在读完之后,要求学生谈读过的感受和体会,或写成读后感,全班进行交流。

这项举措坚持下去,学生一学期至少可以多读18篇课外文章,初中三年六个学期便可读到100篇,加上假期所读的文章和教材所选的180篇文章,一个学生三年的阅读量是非常可观的。到那时,何愁阅读能力提不高,作文写不出?况且,让学生自由阅读,能提高他们读书的积极性,不受教材、老师的限制,读自己喜欢的作品,陶醉在文学世界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注重比较阅读,培养鉴赏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是很重要的一环,学会比较,才能体会到文章的异曲同工之妙。对教材所选的文章,学习与讲授时,教师可提前下发准备好的比较材料,从写法、内容、语言、思想感情等方面加以比较。比如初中第一册课本中有白居易《卖炭翁》,在教学中,可与杜甫的《石壕吏》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叙事诗,都反映了唐朝社会的现实问题;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别:(1)分析卖炭翁与服役老妪这两个人物形象;(2)两诗如何通过叙事来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3)找出两诗的细节描写,各表现了什么?比较的结果是,学生对《卖炭翁》和《石壕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强了他们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憎恨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进行比较阅读,学生既可以巩固所学的内容,又是对他们阅读能力的训练,使课内与课外衔接起来,收获是不言而喻的。

四、加强课外延伸,拓展学生语文知识

当前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很不乐观,由于学生的负担,家长在这方面的不理解,以及现在市场上言情、武侠等小说的泛滥,都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班里开展“人人捐一本好书”的活动,建立班级的“小图书库”。这些图书,可用用阅读课的教材,也可以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平时,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多读书,读好书,让他们搞抄名言、格言,每天一句,并写出自己对名言的理解与体会。

通过以上措施,阅读就能天天存在,处处存在;再把课外延伸与课内教学联系起来,学生便可获得大量的阅读,对于培养和提高他们自学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第6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范文

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素材。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课题。本人在阅读教学中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细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如《白杨礼赞》一文结尾就可以这样设疑: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八、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会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挥学生主体。强化发散思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变以教币讲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为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学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色q设了这样一种教学结构:质疑导读――理解研读――感悟解读――创新多读,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数学的自主性。其次是改革教法,采用多种疗法,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和创性。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写到“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就戛然而止,此时可让学生对情节发展作适当的变化,编出发展题:于勒叔叔的事情是否故人知晓?小说并未交代。假如事情终于败露,情节会怎样?假如于勒真的发了财,又会怎样?假如船上的一幕是于勒与船长串演试探兄嫂的戏,情节又该怎样发展?以发展问题教学法组织学生去延续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此外,还有“多角度教学法”、“纵横比较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等等,都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实现多向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

三、注霞课外阅读。发展创新思维。如果把课内阅读比作“前沿阵地”,那么课外阅读无疑是“主要阵地”。学生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向课外延伸迁移运用一一反馈拾遗――补偿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抓这一环节的训练中,我的具体做法是:1.提出目标要求,制定阅读计划。2.写好读书笔记,定期检查督促。3.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品位。如积累阅读法、比较阅读法、分析阅读法、评价阅读法等。4.总结阅读成果,开展交流活动。由于课外阅读没有多少条条框框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想象余地和空间,更便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是可以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这种训练能使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终达到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教”的那种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学会自己阅读。

第7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范文

常见的阅读内容扩展方式有:从节选的课文扩展到整篇文章或整部作品;从读课文的引文到引文出处的全篇;从课文扩展到与课文内容类似或写法相近的其他文章;从改定的课文到作者的未定稿,并比较未定稿同课文的异同;从课文扩展到阅读课文作者的其他文章;从课文扩展到阅读课文作者的传记,对课文作者的作品的评论;从课文所写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种景物、某个细节、某种写法甚至某句话、某个字,也可以扩展到阅读相关的作品等等。一般说来,扩展阅读的计划体系是根据课文的编排体系建立起来的,因此,教材的系统性、选文的典型性是课内阅读的前提,而作家、时代、国别、代表作品、相关作品及评论,这些都可以作为课堂阅读的有效延伸,扩展到阅读教学中来。

一、从阅读的数量着手,利用多媒体实现扩展阅读。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可利用多媒体编制大量与当前课文紧密配合的课外阅读课件,提供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既有趣味性又符合教学要求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学习,增加阅读量。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又便于沟通课内课外阅读,同时加强了语文同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网络化、立体化、综合化。而且,可以在知识的相互比较、融合中,使学生开拓思路、闪出火花、涌现创意。

二、组建课外阅读小组,开展小组阅读竞赛,实现扩展阅读。

在课外阅读组织指导中,可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并组建课外阅读小组,自己命名并列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上。每周的阅读自习课或午休时间,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或交流,并进行多种形式的评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每读完一本书便加一颗星,每背诵十首古诗加一颗星等。学期末,给星星最多的学生以奖励。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竞赛,不仅引发了同学们的良性竞争,还有利于同组成员间的相互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使“读好书,好读书”蔚然成风。

三、推荐阅读资料,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做读书笔记。

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尤其不能放任自流,应该作必要的引导。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读读中学生必读作品,提倡阅读时理理修辞、品品佳句、写写体会、谈谈感受、办办板报。教师既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写下课外阅读内容的提要、报告、编写、扩写、改写、组写等等,还要在这方面作出表率,最好能定时在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指点,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快乐。

在给学生选择推荐阅读内容时,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性标准而选择反映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符合当代少年阅读口味的书籍。

一是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沟通。

要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作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面,由点到面地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

二是注意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课外阅读是学生与人类最富于智慧、最充满个性的思想者的对话,要善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从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第8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个性发展

中职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性,并注重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注重在阅读当中引导学生释放天性,尊重以及发挥学生的个性。

1.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是高效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是培养学生个性的一个推动力,只有在一个和谐轻松以及积极愉悦的课堂环境和氛围之下,才能够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拓宽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的创造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原本枯燥的语文阅读学习变得生机勃勃,富有情趣。课堂氛围是否民主和谐往往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那么教师需要在营造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做出自己的努力,善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并且注重突破传统的阅读模式,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让学生在灵活轻松的阅读学习当中提升个性化学习程度。例如,教师在讲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一课时,可以选用互动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发扬个性,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交流自己所理解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有哪些内容及区别,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当中体会文章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内涵,帮助学生释放天性。

2.引导自主阅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个性自然离不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当学生这一学习主体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学习活动当中,并且在其中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之后才能够为个性的发展拓宽空间,并最终让学生的天性得以释放,这样在推动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还能够构建一个富有个性的阅读课堂。对此,语文教师在各个阅读环节都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以及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也就是要提高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需要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独立的阅读学习模式,进而保障学生的阅读质量。在学生长期的自主阅读当中,学生的个性能够不断的确立和突出出来,再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指导,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阅读文章。例如,在教学《景泰蓝的制作》一课时,教师为了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可以为学生安排自学任务,如什么是景泰蓝?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流程是怎样的?通过教师的问题点拨能够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当中保持正确的方向,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

3.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教学创新的表现,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要求,而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以及创新,也打破了传统教学对于学生个性的束缚,让学生赢得了个性发展的机会。而在个性化阅读课堂建设的过程中,不单单要注重学生阅读知识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要完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进步的目标。为了达成@一目标,完善阅读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个性发展之路上的一个助推剂。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评价需要将创新作为核心内容,也就是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个性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例如,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阅读内容进行,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创新能力和语文阅读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拿来主义》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来思考我们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对待外来文化、外来事物的观点和态度,挖掘学生思维当中的创新点,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

4.强化课外延伸,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第9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会感知世界,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自我人格。因此,初中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多读书,可以让学生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学生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很好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语文教育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又是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的必要条件,而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语文素质,还需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阅读也不例外,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比如在新课导入时,利用导语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散文的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艺术享受中学习,更能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发展学生智力。他认为“智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智力”,“学生的主要智慧努力不应该为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很多学生读书只“读”不“思”,不会边读边思,多读多思。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自己的思维、好学生的思维代替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自读文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训练学生以自学提示和学习重点为指导,以课后练习为思读线索,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和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这样,学生才会有“心理自由”的感觉,也才能积极地思考和赏析课文,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在边思边读中,逐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阅读与作文相结合

引导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事实上,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很大程度上就是写作的优秀范文,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设计作文训练与阅读训练有机结合的课型,在预习指导中,先提出有关作文训练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然后引一导学生有意识地认真阅读课文或有关文段,体会课文或文段的写作技巧,揣摩该文章写作成功的原因,然后按照要求完成习作。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达到作文与阅读彼此促进,相得益彭的效果。例如可以将阅读与改写、缩写结合起来。改写、缩写是作文训练项目之一,学生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目的就会认真进行课文阅读,另外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改写或缩写中,其概括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训练和提高。

四、注重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要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许多一些课外书,例如:名著导读,布置名著阅读和要求;组建名著阅读小组;根据学生理解实际,挑选教学点,将名著搬到课堂上来,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要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五、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没有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教师应当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增加课文中要求学生必须会读、会写、会用的词语的数量,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收集课内外词汇。要注重培养学生勤摘抄、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摘抄是阅读积累的一种有效方法,持之以恒地做好这个工作,会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的效率。做读书笔记有一点难度,我们要帮助学生先从简单的做起,如写批注、写心得、作评价等,进而学会做读书笔记。另外,要有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其基本要求是:准确、流畅、有感情。坚持不懈的训练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好的语感既可以增强对文章情感和技巧的感悟,又可以促使自我的书面语和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相比照,体会到自己的不足。良好的背诵习惯不仅可以锻炼出良好的记忆力,掌握丰富的知识,还可以不断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的文化内涵。

六、结语

总言而之,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今后阅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继续加大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策略的探究力度,努力挖掘阅读教学的创新点,真正让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方伟.加强课外阅读的必要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大地,20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