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人才的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虽然都有着文化的共同属性,但在理论、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点。首先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不同,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是师生员工,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主体是企业员工;校园文化在建设目标上区别于企业文化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要求,必须是将具有职业属性,但颇具差异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并与校园文化实现交集甚至发生有效碰撞,产生火花。校园文化要具有不可替代性,就应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凸显校园文化的“职业”性,并与人才培养所需的企业文化与职业能力实现对接。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校园文化理念,校园文化载体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都需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特别是两者共需的职业道德、吃苦、敬业、坚毅和团队协调精神等文化元素,在学校形成一种具有企业和学校双重文化特征且互融的特色校园文化。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过程中的主要元素
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必将通过一定的途径和载体来实现,学生对企业文化的吸纳主要应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来保证。除了文化、技能培养外,还必须在职业素质和企业精神等方面用具体的项目和课程来保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企业管理、职业道德观、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团队协作能力,工作作风等企业文化的主体内容必须在人才培养中用具体的项目加以实现。
三、实现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路径与形式
1.校园文化吸纳企业文化元素的方式,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我们知道,校企文化的融合倾向性主要是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学校为适应企业需求应主动积极吸纳企业文化,特别是以有行业相关背景的主体专业为重点。企业文化向校园的渗透往往具有单向性。学校往往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学生定向培养、产学结合等方式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入。具体可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锻炼,参加项目研究,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等方式来使教师感悟企业文化与精神。教师在学生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应主动把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管理制度等企业文化主体内容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通过课堂、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等渠道,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潜意识的引导,且不断积累职业能力和素养。要按照企业需求,紧密联系企业,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协调并行。在措施上可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开展有关企业文化的教育和培养讲座活动,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学校教学改革活动。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真正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与碰撞,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真正建设具有企业文化特征的特色校园文化。
2.找准突破口,实现校企文化的真正结合。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把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重点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同时主动吸纳优秀企业文化加以推广。如煤矿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把“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等理念运用于生产经营管理中。再如企业在管理方面还要求人们具有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团结协作能力等理念。所以说校园文化吸纳企业文化的落脚点,就是要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育学生熟悉并深刻领会企业文化的精髓,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集企业人员和学校师生之智慧,共建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形成是历史的积淀,在历史的进程中,无论是校训、校歌,还是校园建筑的布局创意、教室宿舍的文化布置,都要精心设计,充分体现学校精神的文化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善于收集和吸纳来自学校师生员工和企业的反馈信息,特别要对有毕业生的企业积极回访,收集、分析他们的成长经历和职业的牵引能力。对偏离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不符合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行为,适时调整,对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保障学生培养的行为予以加强。同时,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可诚邀企业人员,特别是校友等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出富有企业文化元素的独特见解。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状况和企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并在人才培养中实施,必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对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将会实现有效对接,让学生自信,企业满意,效果明显,作用与意义重大。
1.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加职场经历并缩短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周期。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般较高,但稳定性较差,就业质量低,频繁跳槽现象严重,不管是主动跳槽或是被动跳槽,都说明了毕业生对企业职场环境的不适应。虽然绝大部分毕业生基本能适应企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但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和素质,对企业精神和行为文化认识与体会不足,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最终,逃离企业或被企业所淘汰。
2.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好习惯的养成。职业岗位实践和企业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是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职业行为的重要途径。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并落实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加以实施,在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始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藴含一定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来培养和规范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企业对职业的素质要求。
3.提高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企业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服务、为区域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它决定了高职学院应该有很强的服务功能。教师必须对企业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企业文化的融入,既可以使学校的教师学习企业的管理,领悟企业精神与服务理念。由于企业文化的融入,将使学校与企业有更多的沟通和共同语言,对教师参与服务企业将更加有利。
4.搭建了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有效平台。办学特色是强校之本,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的特征之一,而职业性又是企业的固有特性,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必将在专业、课程、管理服务等方面办出特色来,从而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最终办出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5.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通过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及企业文化,体会企业参与社会竞争的现实,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和团队意识,从而亲身感受到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在企业安全生产与经营活动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体验企业的竞争压力与工作职责,激发出学习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专业改革;人才培养
一、陕西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关于专业改革的措施研究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创建于2001年,现有专职教师25人,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现有专业实验室五个、实习基地九个。经过十余年发展,该专业已经为陕西及周边省份生物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输送大量人才。本专业在深度学习“一带一路”新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实施了一系列专业改革措施,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做出一定贡献。1.导师制的全面实行。导师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生物工程专业从2015年4月开始,学生根据导师简介选择导师,与导师面对面交谈后进行与导师的互选,互选结果确定后,建立导师责任制并签订导师制合同,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进行价值观、世界观、择业观等教育。从2015年4月至今,生物工程专业实行“导师制”以来,累计推荐导师200余人次,指导学生累计350人次。此活动的推广,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解决相当一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求学积极性低、心理素质尚不健全的问题,帮助他们在进入大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找准自己的奋斗方向。与此同时,在与导师的直接对话和沟通过程中,许多学生直接积极地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多名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发表多篇核心及以上级别文章,申请了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还有多名学生表示自己对当前所做的科研项目兴趣浓厚,要继续在研究生阶段从事该项研究,即导师制这一制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本院学生的研究生招生、录取比例,为后续学院发展起到了良性循环的支持作用。2.“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大力推行。专业在深入学习“中国制造2025”这一工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有了前期导师制对学生学术基础的建立健全,大力推荐学生参与大型竞赛性科研活动,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发掘,尤其是从专业角度寻找和探索新生物、新工科的科研项目,并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明确在新工科背景下自己能做什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等,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素养。经过大力推广,生物工程专业学生从2013级到2017级每个班均有2—3个小组获批不同级别(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1—2个小组获批不同层次(一等、二等、三等)的“互联网+”项目。同时,从获批或获奖项目的名称也可以看出,学生的科研、创新、创业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生物学,还有环境污染治理(如有机油降解微生物复合模型研究)、定制服务类(私人定制农场“互联网+农业”体验模式)、新型销售类(新丝路上黑枸杞,“互联网+新前程”)、“互联网+制造业”类(黄酒机设计)等。3.毕业设计的工程化推进。有了前两项活动开展的基础,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相关学习内容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的实验活动,已经涉猎与工程化、信息化内容相关的毕业设计,这就使得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敢于提出更加多元化、工程化、丰富化的设想,也进一步推进了新工科的建设。4.专业课程的深化改革———以生物工艺学及其相关课程改革为例。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课知识欠缺,尤其是对生物工艺学、生物工程设备、生物产品分离与提取等课程开设环节、目的、应用不清晰等,造成认为生物工程专业无对口企业、无专职公司等。针对这一问题,生物工程专业对专业课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建立起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自己的专业、就业的新认识。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实施方案
一、高职院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的作用
(一)为培养人才提供一种途径
在音乐的世界里,人们可以发挥自己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音乐很容易感染到人,让人有所触动。它是先辈们留下的精华,我们应该对它加以继承和创新。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应该好好学习音乐知识。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学生应该具备起码的音乐欣赏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出色人才。
(二)可以为培养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力量
学生学习音乐鉴赏课程可以促进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和素质,这门课程对培养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让音乐知识成为学生的内在修养气质,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或者让学生自行体会音乐、倾听音乐作品、鉴赏品味音乐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能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作为一个学生,有着极大的学习压力。为了缓解压力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习不会那么枯燥无味,可以利用对音乐的欣赏和享受,达到良好的效果。高职院校的音乐鉴赏课程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够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缓冲,放松身心。学生在音乐课上也能够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适合学习的舒适愉悦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有利于培养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对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有很大帮助
在音乐课上面,学生将自己置身于音乐的海洋,尽情享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变得更加充实,提升审美的同时,也使得对艺术的欣赏水平更上一层楼。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加丰富内心的情感世界,学生的情操也能得到陶冶。
(五)感受音乐之美,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得到一个好的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就是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学习兴趣,才有学习动力。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样的,首先要让学生感受音乐世界的美妙,喜欢上音乐。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六)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相得益彰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如今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必须实习素质教育并做好相关工作。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能让学生更懂艺术,懂得如何欣赏品味艺术。学生觉得压力大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来缓解。
二、优化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方法
(一)对内容加以创新,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新课标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进行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之前,要对学生的水平有大概的了解。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到具体分析,对不同学生采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学会“用教材”,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创新、调整。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融入和参与进来。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时候,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否合格是值得注意的重要点。要想教好学生,就应该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学校应该招聘具备高素质的教师,强大教师这个队伍。学校和教师要相互配合,运用多种方式来提升教师水平。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需要浓厚的教学氛围
要培养人才就必须有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保障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要创设好的教学氛围需要师生、家长、学校的配合,一起努力营造。学校要密切联系家长做好相关工作,让家长知道音乐鉴赏课程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支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对学生负责。学生应该努力把握机会好好学习音乐知识。各方一起营造出积极的教学环境。
(四)贵在实践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实践,只有自己动手操作才能得到更好的体悟。为了让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离不开技能的训练。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是尤为重要的,特别是学生要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课堂的氛围。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唱一首歌,或者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然后交流心得体会,这些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不要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只有实践才能真正锻炼到学生。
三、结语
关键词: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应用型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越来越明显。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对于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亟须解决:计算机专业的教材选择不够及时,高等院校中的教学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1];传统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考核评定模式过于陈旧,因此很难准确地对学生的计算水平及实践能力进行更好的检查,因此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强调要通过计算机人才的切实需要以及用人准则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一套更加全面化、科学化的计算机能力水平检验体系,以此对学生的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给予更精准的指导教学。
二、计算机教学改革促进应用型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了既具备开放性,又具备共享性的计算机网络教育体系,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替换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极大程度上方便了高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将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2]。通过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方位的开放型教学空间,以此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思维培养以及能力拓展,将个性化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将网络看作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媒介,以此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发展。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时间、空间以及内容上的全方位支撑,其内容主要包含了教学网站、教学资源库以及教学管理平台。其中,教学网站涵盖了计算机专业中的所有基础课程体系、学生的网上选课服务、学生论坛、在线指导与在线考核等多个平台,以此组建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3]。在高校老师的个人网站与教学网站之间建立了联系,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库主要作用是将原本分散、无序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完美的衔接,以此构建一个专业齐全且内容丰富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中主要包含了视音频资料、教材课件、电子教学内容、历届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优秀作品、典型案例等。当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重点或难点,老师可以通过视音频资料公布到网络中,以此让老师的教学更加生动,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老师还可以将历届中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整理后向本专业的学生开放并共享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帮助;典型案例是经过老师的选择与设计,其覆盖面十分广,包含可计算机专业中的所有基本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4]。
三、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专业的学习服务,根据每个学生对各自专业的不同需求及个人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技能的培训。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提供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技术训练;为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提供计算机程序的设定方面的技能训练;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多媒体方面的技术训练。学生通过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掌握与其专业更加匹配的计算及技能,为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基础。
四、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创新综合实践体系
构建一个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创新综合实践体系,在以良好的实践环境为前提下,将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的研发相结合,以此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引导,通过适当的增设科研项目、科技竞技赛、专项训练以及产品研发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实践环节,从而构建起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创新综合实践体系。
(一)发挥科研带动作用
创新综合实践要充分发挥科研的优势,将老师的引领与制度化的科学管理相结合,以此吸引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到老师主办的科学研究项目当中,为应用性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加独立的研究项目,从而激发起学生对科研项目的兴趣爱好,通过老师专业的指导,完成整个科研项目任务,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研究创新的能力。此外,建立创新实践体系要加强成果与计算机理论基础之间的教学转化,将学生中优秀的科研成果向各个高等院校推广。将创新研究与理论基础相结合,让学生自主的设计出反应计算机最新科研成果的教学实验,自主研发高水平的实验教学设备和仪器,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当中。同时,创新实践体系还将科研创新与网络教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自主研发学生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提升网络教学的管理能力。
(二)鼓励学生参与计算机科技竞赛
创新实践体系的建立鼓励了高等院校中的学生踊跃参与到国际、国内以及校内不同层次中的计算机科技竞赛当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专业类型的项目参与其中,在老师的辅助下,自主设计项目方案,并通过不断的验证完善设计的方案。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具备自主研发的创新意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将学生尽早培养成为应用性的创新人才。
(三)将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产学研是指将高等院校、科技研发机构以及生产企业相互合作,通过结合,相互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体化的先进体系,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综合的优势。其关键在于,促进高等院校、科技研发机构与生产企业之间做到真正的融合,实现三方的紧密连接,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同时,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也要严格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即将本专业权威专家、管理者以及相关科研人员引入到学校当中,并让其担任老师对学生授课,又要将学生输送到生产企业或相关的科研机构中,进行实践性的培训。此外,高等院校还与生产企业或相关的科研机构建立起研发合作平台,通过协同研究推进高校应用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加强高等院校与国际间的公司及相关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国际领域上的产学研结合,积极探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
五、计算机教学改革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化作用
高等院校中,计算机教学是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计算机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如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阶段,通过计算机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其逐渐适应计算机科学及信息技术发展需要的。
(一)将计算思维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
高等院校负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高等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同,其最重要的内容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尽快形成一种全新的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计算机教育改革中,加入了计算思维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中真正具备计算科学的理论与运用相结合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为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将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树立起以人为本、提升综合素质的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出具备计算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融合
目前高等院校中的所有专业都需要通过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才能解决重难点问题,因此计算机教育改革建立了将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与在不同专业之间的教学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了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推动了其他领域学科产生巨大的成绩。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其他领域专业教学融合,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计算思维和科学思维的融合,将计算机中具有长期性以及基础性的计算思维渗透带其他领域当中,运用抽象与自动化的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在科学思维的层面上进行讨论,找出所研究学科的根本问题。将二者结合还可以实现课程内容体系的融合,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以及应用所需,为学生构建一个计算机科学最小知识集合,并将基础且合理的课程配置内容进行知识模块化,从而加强学生的计算思维锻炼,实现分类、分层次的教学实施。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相融合,将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教学方法加入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并将以专业思维训练为目的的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从而构建了一个既具有有效性又具有可观测性的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考核体系。
(三)加强课程建设
随着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启动,各高等院校的精品课程的品质逐渐提高,开设了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也因此在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中提出了对教学工作者更高的要求,对于已有的优秀课程教学进行了新的升级和改善,实现了精品课程向着精品开放性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的转型与优化。计算机的基础课程也逐渐加强了共享性和开放性,利用各高等院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高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和谐发展,将每个部门中的课程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做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等院校中的计算机教学改革是以计算思维能力为中心,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师资力量,加快师资队伍的观念转化以及知识点的更新成为了改革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开始聘请计算机专家学者对老师提供相应的学术讲座与课程培训,以此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知识与技能的改革,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进行优化配置。完善了教师的管理体系,并聘请优秀的教授担当起高校的教学督导任务,帮助年轻教师快速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也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优秀的教师资源,激发年轻老师的教学热情。
(五)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自计算机教学改革后,各高等院校纷纷建立了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网络教学课程,实现了从传统的开放式教学资源到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本质性转换。以推进各高等院校教育的共同进步为目标,建立起面向各地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平台的建立,突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双重制约,通过平台的学习,将各地各高校中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并鼓励和支持各个高校积极参与到互动与交流中,学习并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以此实现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六、结束语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等院校是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开拓性、创造性、竞争能力的具备较高商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人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效用和意义问题,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合适、相接近的关系。[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162页。]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才素质的高低及是否全面发展,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
一、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前提:社会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品德的要求,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社会有序发展和人性完善的需要而建构的一种价值体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核心,居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首要地位。任何统治阶级要想使自己的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必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价值转化为政治共识。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巩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意识形态,提高主体政治行为的理性程度。一个正确的、理性的政治意识的形成,都是用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头脑的结果,克服了主体政治行为的盲目性、自发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使现代青年人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来实现的,通过对人们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以培养人们的良好的品质和行为,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获得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推动了经济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导向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人才培养质量;就业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的传统是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参与科研活动,本科生的学习仅限于书本知识和简单的实验课。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对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程度偏低,对毕业后的工作和创业促进作用更是有限。我国传统的教育强调灌输和死记硬背,对感性理解、动手能力和跳跃性思维的培养重视不够,很多到国外深造的大学生被评价为“只会考试,不会动手”,知识并没有转化为能力。如今,不断开展的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使这样的状况大为好转,正努力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人才。
一、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现状
1.科研活动的形式。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主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科技活动,使得大学生融入科研氛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实现成就的机会,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以浙江省高校为例,开展的活动有“飞思卡尔杯”全球大学生智能汽车赛、“挑战杯”、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推广、孵化计划等等科技竞赛为主,以学术讲座、成果交流为辅,以科技活动月、科技活动节为主要形式的一系列科技活动,同时,将校内竞赛涌现出的优秀作品选送参加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科技竞赛,竭力创造条件开展跨地区、跨国校际之间的科研活动交流和合作,以此不断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启发大学生的思维。学科竞赛在校园里已经成为不仅人人可以参与,更是人人愿意参与、乐于参与的成长平台。
2.教师(导师)的专业指导。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展开离不开科学的技术指导,因此,有必要加强组织优秀的指导教师在研究方法上给予科学指导,明确指导教师工作的针对性,有目的地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接触新事物,启发其提出新问题、新观点,并重点关注大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性、新颖性,鼓励其标新立异。原创性是科技创新的灵魂。对于学生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应当及时帮助分析、引导,激励学生大胆地去实践、勇于探索、推陈出新。
3.充分科研条件。众所周知,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恰恰成为科研活动中最棘手的事情。学校应尽力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学生科研活动大力的支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这将有助于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使其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大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意义
1.参与科研活动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科技活动中既包含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也包含应用技术和重要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先进科学文化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任务。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2.科研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捷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辅助教育教学,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展相关学科的知识量,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意志情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对大学生科技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可见,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对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科研活动在就业、创业中的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研活动的重心。创新能力在就业中尤为重要。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使加强大学生科技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时代教育的必然特征。伴随着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的改变,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作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不仅要传授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
充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才能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科研活动,大学生不仅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作为高校,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使他们更符合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一直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而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培养快速学习能力和担当能力,赢得一席之地。在许多用人单位的交流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大学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习成绩,良好的实习经历,从而获得试用机会,但是却不能迅速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这反映出由于多年依赖老师和课本学习,许多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低,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这对于职业竞争而言是一个致命弱点。科研经历则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后,想要有所收获就要迅速主动地向指导教师和前辈求教以提升自己,而随之而来的科研任务,也要求大学生能够独立担当以获得认可。所培养出的求知和进取的素质,使大学生能够迅速在用人单位中赢得生存空间。以本校为例,能源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实际了解光伏能源行业科技背景和技术特征,毕业的学生很多进入无锡某一著名太阳能企业,发展前景良好,多名已成为技术骨干;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关注磁性材料的科技前沿,在教师指导进实验室下参与科研,毕业后很多学生进入全国著名磁性材料企业工作,发展良好。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创业能力,如我校本科阶段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中,43位2011级毕业生自己当起了老板,并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创业资助累计达30余万元。2.培养开拓创新和直面挑战的能力,赢得发展机会。不断创新是大学生施展才能的重要标志。科研活动为大学生的创新潜力转化为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科研活动,大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了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观点的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认识的新颖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宽松的环境,也使得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成就目标,这两种能力在用人单位的展现,使得大学生能够迅速在工作中崭露头角,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3.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科研活动中培养的与人沟通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地融入集体。“会做事而不会做人”,是当今不少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科研活动使其团队成员积极主动创造了各种交往的机遇,打破了单一狭隘的交际圈,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建立友谊,从而可以深刻地理解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援明.促进科研与教学和谐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27-29.
[2]向梅梅,刘明贵.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3-5.
[3]田社平,陈洪亮,秦惠洁.通过本科生研究计划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
[4]徐辉,季诚钧.基于“四结合”的“多元、立体、开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2):22-23.
近代以前的中国美术教育,遵循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哲学,对后世颇具影响,代表了一种含有祖先崇拜的宗教意识和传袭前人做法的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思想不强调自立门户、发挥创造,而要求世代相守。在美术教育中所强调的就是模仿、师承和传统。没有明显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组合,这时的美术教育面很窄。到宋元时期文人画出现后,教育思想有了通达宽博的地方。随着画诀、画论著作的成熟,伴随着画品气韵以及笔意的讲究,诗、书、画、印形成一体,对绘画的要求不再只限于画“技”的要求,也对绘画者的综合素养有了更为严格的品评,但是还没有明确的多思维的培养理念。
这种情况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开始出现理念转型。到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美术教育变革的主要内容是引进西方的、日本的教育制度、艺术观念和教育方法,同时也把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方法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在公办的中小学堂中也仿照西方学制,开设图画手工等课程,侧重学生动手能力、实干才能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从此揭开了中国美术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中国最有影响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美术观点是,科学化的美术和美术化的科学有利于促进科学的发达,而科学的发达推动了工商业和军事的发展,由此可以带来国家的强大。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乃至美术发展进程发生深远影响的是和他的美育思想体系,他颁布了“四育”方针,其中以美育为教育宗旨之一,将美术教育提到与科学相提并论的历史高度。“”前夕,他又及时提出了“文化进步的国民,既要实施科学教育,又要普及美术教育”。
结束之后,中国美术教育界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西方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对刚打开国门的年轻一代中国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了教育思想认识的一次次突破,逐渐把合理的探索纳入教学课程之中。于是教学的关注点从一般的技能训练和具体学科的专业化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转向了美术观念的宏观思考,教学的重点放到宏观的观念教育和理论思辨方面。
自从我国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的发展改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教育以来,美术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其中的审美素质教育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培养的学生不是艺匠,成为造就有高尚情操和品位的新人,是能在各个领域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二、 西方美术教育的模式及其发展
西方美术教育在较早时期就具备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早在公元前四五十年,雅典统治者发现要统治民众必须要有德才兼备的领导者,于是,一种以“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教育观开始形成和兴起,它是以人格的全面发展即体力、智力、审美和道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
米开朗基罗认为“艺术家是用大脑而不是手作画”,他还认为雕塑是一门“知识渊博的科学,而非一种机械的或无创造精神的技艺”。从这里可以看到美术不仅是教给人们技能的掌握,更是开启智力的一把钥匙,学习它可以从小时候就开始,使人们更早的就懂得发掘人深藏的潜能。
利昂・温斯洛在他的《种族混合学校艺术学校教育计划》中,坚决提倡创造性的表现,但同时也坚持艺术教学应该具有广泛的文化价值。温斯洛认为,审美发展既拓宽了儿童的社会视野,又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三、 中西方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历程上既有交合点又有不同点。
根据文化底蕴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国情的不同,双方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也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在这个基础上,双方都在调整自己的步伐,使美育为时代服务。
中西方美术文化起源不同。中国绘画要求表现的是气韵、个性精神和自我意识以及道德的表现和发掘。像秦汉时期的美术,如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汉代石刻,清朝的“四僧”与“扬州八怪”等,都是把一些道德的和文化的思想融入了艺术之中,抒发时代的精神和个人的逸气,造成了像文人画的发展,纯艺术的修养形式等的形成。而西方的绘画重视的是绘画形式的严谨性,以写实为基础,解剖了解人的生理结构,用科学的方法融入绘画之中。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等,它所强调的就偏重于多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 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国际资格框架;专业认证;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1-0021-06
一、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
如何认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即如何认识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如果从德国的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理论[1],以及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实践看,已被普遍认为应该遵循工作(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工作(行动)领域的逻辑路线。这一人才培养逻辑在本质上是工作逻辑,对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来说,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要义。然而,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是什么呢,有学者认为是“科学知识与技术”[2]。按照应用型人才概念辨析,“应用”的关键在“应”和“用”,“应”即技术工作的实际,是逻辑起点,“用”是技术工作的目标(问题解决),是逻辑终点。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是工作领域――技术领域――学习领域――实践领域,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是技术工作领域,而逻辑终点是与工作相关的实践领域。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不同的是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之间需要技术领域的过渡,这是在进入学习领域之前,需要对工作领域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分析,这是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的最大区别,因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不仅仅是劳动过程(工作过程),更是一个与技术领域相关的“技术过程”[3]。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也应该是相同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毫无疑问是技术工作的实际,但其学习领域并不能直接由工作领域转换而来,必须对技术工作所依存的技术领域(技术系统)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并在其中区分关于技能的技术和关于知识的技术,这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与一般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区别。首先,关于技能的技术和关于知识的技g符合米切姆关于技术的哲学认识,技能的技术表现为对“技术客体”的“做”和“意志”,知识的技术包括所有技术原理知识、必要的科学知识、经验知识。其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解决问题能力,即技术思维能力,这一能力将取决于技术系统中技术单元、技术关系,以及技术原理、技术价值观与技术思想。由于产品生产取决于技术流程及流程中的所有技术要素,任何生产岗位的技术工作都需要在技术流程中得到技术描述和解读,每一个岗位上的技术工作都要与诸技术要素发生各种关联。技术应用型人才面对的不只是工作岗位,而是岗位工作背后的整个技术系统。所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习领域确定并不能仅仅用岗位的工作描述,而是需要通过岗位技术工作,描述出所有相关的技术要素,及其背后的技术知识,而关键在于对技术核心概念(包括系统、资源、制约条件、优化和权衡、过程、控制等)的理解和认识[4]。
从认识逻辑学看,上述人才培养认识逻辑包含了两个认识论的重要概念――“知识与信念”,其中,逻辑起点的工作(行动)领域以及逻辑路线中的技术领域对人才培养的知识做出了规定,而逻辑终点的实践领域则表明了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信念”。按照认识逻辑的理论,“当知识是完全时,信念就转换为知识,此时知识和信念是等价的”[5],显然上面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描述中,关于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事实上组成了学习领域的全部知识基础,而实践不仅作为教育的信念,同时也通过实践让实践本身转化为学习者的经验知识。这样的人才培养认识逻辑梳理是必要的,由此可以将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认识过程中的感性、知性和理性连接起来[6]。
这里还需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上述讨论的人才培养认识逻辑及其路线问题,不等于人才培养逻辑,即不等于人才培养的实践路线,在实践层面,人才培养必然需要通过课程来具体实现,而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将有助于我们在课程实践层面讨论相应的课程逻辑[7]。二是关于教育的认识逻辑问题。由于在教育的实践层面会涉及更多、更复杂的非学术问题,包括文化、历史传统、国家政策等,很难有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逻辑解读。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当以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看待技术与职业教育时,应该更加容易理解我国关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政策。
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基于IET的认识
(一)工作领域――工程技术活动范围
我国目前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从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技术活动出发,对其主要的职业技术工作进行表述,其特点是直观、直接、易表达、易理解。但是这样的表述对于相应的技术领域和学习领域缺乏定性的认识和描述,相应地对技术能力的特征和本质,缺乏理性的认识,对技术实践训练的设计,缺乏技术思维能力和技术文化能力要求的指引。引用国际工程联盟IET对工程技术教育毕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一般性和通用性标准的相关描述,将有助于我们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工作领域和能力要求的理解和认识。IET是按照工作的难度来区分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工程师、技术师、技术员)所对应的工作领域(活动范围):复杂的工程技术活动领域、广义的工程技术活动领域、定义清晰的技术活动领域。具体地,不同层次的工程或技术活动领域(范围)的描述,是通过对工程技术活动领域的技术或非技术特征来描述的,见表1[8]。这些特征属性分别是:工作所涉及到的资源(人员、资金、设备、材料、信息和技术);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所涉及的诸因素之间的作用水平;工作对创新的要求;工作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水平;工作所涉及的经验范围。正是上述特征的技术或非技术属性,对不同活动领域的工程技术工作者所需的能力、知识、态度,需要提出相应的特别要求。另外,上述特征的属性描述与《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所界定的技术核心概念一致,即对技术活动的认识应该是基于技术核心概念的认识:系统、资源、制约条件、优化与权衡、过程、控制。
作为国际普遍认同的工程技术教育标准,IET关于工程技术工作领域(范围)的属性特征描述是定性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对于我国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制定来说,除了应该有工作岗位(群)的描述以外,还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层次要求,透过职业技术工作的表象,对工程技术活动涉及的技术或非技术要素(因素)有一个基本的属性特征认识,进而对相应工作领域的技术领域和学习领域有质性的认识及描述。
(二)技术应用能力
到目前为止,我们要对技术应用能力作出定义似乎是困难的,原因是我国并没有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给出确定的定义,学术界也没有对技术应用本身作出过普遍认可的界定。为此,我们在这里仍然要引用IET对专业工程师(Professional Engineer)、技术师(Engineering Technologist)和技术员(Engineering Technician)专业技术能力的相关描述,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技术应用能力。IET对技术师的专业能力界定包括以下13条[9]:理解和运用体现在广泛接受并且被运用的程序、流程、系统或方法知识;理解和运用他(她)特定工作范围内的程序、流程、系统或方法知识;识别、明确和分析广义的问题;对广泛定义的问题设计和开发解决方案;评估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的成果和影响;确认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对社会、文化和环境产生的合理并可预见的一般性影响,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承担参加这些技术活动的责任,以避免对公众产生危险;在技术活动的过程中,应能够符合所有法律和法规要求,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从事遵循道德的活动;在一种或多种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中,能够承担一部分或全部的管理;与他人的活动过程中能够清楚地沟通;有足够的维护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以确保自身的职业持续发展;选择合适的技术来处理宽泛定义的问题,并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判断力;能够在一种或多种被广泛定义的活动中作出决定,并承担一部分或全部责任。
在上述专业能力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专业能力包括技术应用能力(知识理解与运用、问题分析、技术判断、设计和解决问题、技术评价、技术管理)、文化能力(社会责任、伦理责任、法律责任)、通用职业能力(^续学习、沟通)等。上述IET的专业能力标准是原则性的基本表述,对于具体的能力要素内涵,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更为细致的说明,对于不同的专业还需要给出特别的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IET关于知识能力的表述是理解与运用,所有能力的表述体现了个体的素养要求。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基于国际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的认识
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认定,包括学历、学位、证书等有着严格规定,同时对高职教育还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则制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由此构成了国家教育和职业资格体系。但是由于两种体系只是在纵向各自形成,在横向却没有相互对比和依照,而且各自在纵向是分别按照学术标准和职业标准所建立,缺乏一种能够反映教育的学术标准和职业的资格标准相互对应的规格要求。另一方面,即使是在统一的教育体系下,对于不同层次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没有可以比较培养规格的基本毕业要求(学业标准)体系。而国际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不仅有许多成熟的国家高等教育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还有近几年来形成的国际资格框架和高等教育认证协议,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统一性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对上述国际上通行的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标准的深入了解,更加清晰地认识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
(一)英国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10]
英国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是为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以有利于学习者的学分转换及对先前学习的认可,而将原有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NQF)和高等教育资格框架(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FHEQ)进行对比后,所作出的学业比对性测量框架。这里我们只就相应于我国应用型本科和高职教育(专科)的层级,来认识QCF的相关等级描述,进而形成对我国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认识。表2是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中4~6级的资格(规格)标准描述,其中4级相当于我国的专科(高职),6级相当于我国的大学本科,5级在专科与本科之间。从该表对不同等级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描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人才规格的差异性,这样的差异性可以是范围或程度性的。例如:在认知和理解力维度上,4级的知识表述是“实用性、程序性”,5级的表述是“实用性、技术性”,解决问题表述分别是“明确又较复杂非日常的问题”和“较复杂环境”,理解力的表述分别是“解释和评价”和“分析、解释、评价”;在应用和实践维度上,4级需解决的问题的表述是“明确又较复杂”,5级的表述是“明确但复杂”,6级的表述是“有限解释但涉及因素复杂”,而相应的问题解决要求分别是“运用适当的调查”“运用相关的研究”“运用和设计研究”。
(二)欧洲资格框架(EQF)[11]
欧洲资格框架(EQF)通过涵盖各教育阶段8个级别的资格标准,用以认证各种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结果,该资格标准是用知识、技能、能力来表述的,按照对能力与技能概念的理解,欧洲资格框架中的“技能”一词应该是专业技术能力,而“能力”一词属于通用职业能力。表3列出了欧洲资格框架4~6级的资格(规格)表述,同样相当于我国的专科(高职)到本科教育。该标准在知识维度对4~6级的描述分别是:“广泛背景的事实和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化、事实性的理论知识,以及某些跨学科的认识”;“高级知识,包括对理论和原则进行批判性理解”;对专业技术能力的描述分别是解决“具体问题”、“抽象问题”、“复杂和不可预测问题”,等等。
(三)美国ABET工程技术教育专业认证标准[12]
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 and Technology,ABET),是美国著名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对全美高等教育的工程类专业(EAC)和技术类专业(ETAC)进行评估认证工作。ABET也是《华盛顿协议》和《悉尼协议》的正式签约会员。ABET认证的技术类专业并不是按照学科分类,而是按照技术领域分类,比如空调/制冷/采暖/通风工程技术、汽车工程技术、化工/工艺/设备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技术、制图/设计工程技术、机电工程技术等专业类。专业认证标准包括一般性标准和具体专业的专门性标准,其中一般性标准是所有专业都必须遵照的基本标准,包括:学生、专业教育目标(教育机构向社会公布的)、学业标准(副学士、学士学习成果)、持续改进、课程、教师、设备、学校支持等共八项。表4是技术类专业本、专科学业标准的一般性规格要求。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专科学业规格的主要差异在于:职业技术工作领域的一般性和广泛性;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一般性或广泛性;技术原理应用要求,专科更多依赖于经验性知识,本科更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流程和系统性;本科还要求社会和全球视野下的知识。
(四)认识与启示
1.培养目标的素养导向和技术应用性
从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欧洲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来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技术应用型,例如在标准中使用了以下表述:“选用相关的方法、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运用调查、研究、设计方法”;“在某个工作和学习领域内解决具体问题,或抽象问题,或复杂、不可预测问题”;“应用知识、技术、技能和使用现代工具”,“应用数学、科学、工程的知识和技术”。特别是ABET要求课程体系的技术内容“着眼于科学和工程必须的应用方面”。另外,从英国资格学分框架、欧洲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的内涵,以及《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表述看[13],与技术素养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是一致的。例如:
技术文化――“了解、理解工作或学习领域的各种观点、方法和学派思想”,“知晓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对社会和全球性范围内的影响”;“在复杂工程问题解决的实践中,应能够合理分析评价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技术思维――“能够识别、分析、解决广义(广泛性)的工程技术问题”,“分析、解释和评价相关的信息、概念和理念”,“用包括实验的方法分析、解释问题,……对复杂问题的预测、建模,并理解其局限性”。
技术行为――“能够进行标准测试和测量、实验分析和解释,并应用试验结果改进流程”,“评述方法、行动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技术态度――“在可能发生不可预知变化的工作和学习情境下,进行自我管理”,“理解和承诺职业(专业工作)道德的责任,包括对多样性的尊重”。
从上述具体并可理解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技术素养并不是不可具化和不可测量的概念目标,而是可以表达为可具体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关于态度目标表述为“理解”“承诺”与“责任”,这是与我们现行的专业标准和培养方案中素质(态度)表述的最大差异,尽管这是专业教育目标的一般性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达成评价中,“理解”与“责任”是可以被测量的。
2.学业要求的规格差异性
从上述英国资格学分框架、欧盟的国家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是通过知识、能力的规格性要求来予以区别,这样的规格区别仍然是定性、原则性和框架性的,但却是带有根本性的核心描述,对于我们在制定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本科与专科层次的规格性要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上述资格和学业标准的表述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本、专科规格差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区别。
知识领域:广泛的、事实性的/全面的、专门化、跨学科/特定的、高级的;实用性、程序性、理论性/实用性、技术性、概念性、原创性。
认识、认知水平:了解/理解/批判性理解;解释、评价/分析、解释、评价/批判性分析、解释、评价。
问题解决领域:狭义的(有限性)/广义的(广泛性);熟悉的问题/不常发生的问题;技术规范之内/技术规范之外。
题解决难度:具体问题/抽象问题/复杂而不可预测问题;明确但较复杂/明确但复杂/有限解释并复杂;基于经验的分析/需要抽象、独创的分析。
应用性:技术应用/原理应用;经验的程序和方法/理论出发超越经验的。
3.课程体系
美国ABET技术教育认证标准除了对技术类专业的副学士、学士课程提出应用性原则外,还要求:技术课程的学分应该在总学分的1/3至2/3之间,包括一门为以后逐渐复杂的技术课程学习做准备的技术核心课,技术训练课程应该能够发展学生使用技术设备和工具的能力;专业课程的基础科学内容应该包括物理和自然科学实验训练的课程;本科还需要提供综合性或一体化经验课程,以便能够让学生具有在解决问题中运用技术和非技术的能力;需要通过企业实习和校企合作的形式提供学生的经验性课程学习;课程设置及学习目标设计须由来自企业的专家和毕业生代表共同参与[14]。上述ABET对课程体系要求的描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则:一是技术教育的课程应该以技术课程为主;二是技术设备、工具的使用、维护能力训练课程是重要的技术实践;三是技术教育应该有实践性的科学训练课程(如实验课),这样的训练是观察、分析、研究的思维训练;四是解决问题(技术或非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课程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中非技术性能力应该包括文化能力、管理能力等。显然这样的课程原则与我们提出的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是一致的,并且可以成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决策和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或依据。
四、结语
提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问题,对于正确定位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必要的,其关键是对于技术领域和工作领域的认识。对此,欧美工程技术教育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体系所描述的工程技术教育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认识视角,并且对于我国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完善与实践探索具有借鉴意义,对于实现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素养转向,建立我国不同层次工程技术教育标准,以及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对应的统一资格w系,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2-33.
[2]孙善学. 高校转型的语境整合与路径选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5-11.
[3]徐国庆.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1.
[4]国际技术教育协会.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黄军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刘瑞胜, 等.认识逻辑(1)关于知识和信念的逻辑框架[J].计算机学报,1998(7):627-637.
[6]陈运贵.关于认识逻辑学的几个问题――兼评张盛彬教授的《认识逻辑学》[J].皖西学院学报,2009(4):40-42.
[7]程宜康.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简论[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43-48.
[8][9][13]IEA. Graduate Attributes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Version 3: 21 June 2013)[EB/OL].[2016-06-07].http:///IEA-Grad-Attr-Prof-Competencies.pdf.
[10]董显辉. 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研究与汲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9):59-63.
[11]谷峪, 李玉静. 国际资格框架体系比较研究――基于对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的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13(25):84-89.
[12][14]ABET. Criteria for Accredit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grams 2016-2017[EB/OL].[2016-06-03].http:///accreditation/accreditation-criteria/criteria-for-accrediting-engineering-technology-programs-2016-2017.
Several Understandings on Nurturing and Training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Cheng Yikang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Higher technolog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just about labor process (overall process of work), but also about technological process. Therefore, the overall process of cultivating and training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shall be presented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 work-technology-learning-practice. As descriptions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literacy requirements sta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nd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training goals of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at different levels are technological-literacy-oriented and the training standard shall depend on what fields of technology are concerned and what levels of technology are required.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思考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各类高职院校都得到了长足进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率稳居前列。但从学生跟踪调查来看,学生的就业稳定率却呈下降趋势,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研究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高职学生特点
我对内蒙古交通职业学院2009级和2010级学生的入学成绩进行了统计汇总,结果发现高职高专生源的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同时成绩差异性比较大,最高分和最低分甚至相差150分左右。从报考志愿的录取率来看,每个专业报考人数分布不成比例,有的专业全为第一志愿录取,有的专业60%~80%为调剂录取,从全院总体情况来看,有20%~40%为调剂录取考生。同时,我又对全为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20%~30%的学生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非常感兴趣;20%~30%对专业并不了解,完全依靠家长的意愿报考;50%的学生是通过社会用人需求而选择的专业,只是为了将来好就业,并没有兴趣可言。
二、企业用人需求特点
我对中交集团、中铁集团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调查发现,随着国家总体规划和行业发展需要,每年需要大量的高职人才,且待遇丰厚。但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专业知识硬,动手能力强
企业当前紧缺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不是传统意义的能工巧匠。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更需要理论与实践双重的人才,以适应企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2.综合素质高,心理素质好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唯一的、持久的竞争力将来源于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因此除了要求毕业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
3.职业道德高,能吃苦耐劳
现代企业需要的是有高度职业精神、工作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强的专门技术人才,并且这些人服务于生产与管理的第一线,是最基础的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因此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与企业同成长、共命运,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踏踏实实地从基层做起。
三、我国高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的指导下,各个院校纷纷进行改革,以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但是在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以市场与就业为导向,往往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过分强调理论—实践的比例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实践动手能力,往往压缩理论课程,甚至对一些课程进行删减,学生没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必将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间接导致人才培养方向发生改变,使之向传统技术型方向发展,这并非企业所要求的高素质职业型人才。
2.急于追求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出现,在没有对专业特点、教学环境和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就会得到大家的盲目追捧,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效仿。未能根据新的教学要求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结果往往只能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片面地追求形式和结果。
3.课程整合存在一定的误区
课程整合是指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能看到课程整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在执行过程中,我们的确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例如,老师对概念认识不清、整合的目的不明确、主次不分,这些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高职高专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兴趣爱好。在对学生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导致为了毕业而学习,即使走向就业岗位,出现“跳槽”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加之“90后”即将迎来就业的高峰期,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比“80”后欠缺得更多。另外随着行业发展规划的改变,入学时的紧缺行业到毕业时已经趋于饱和,如何培养多元化就业及就业稳定性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1.建立校企合作,发展订单式培养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职业型人才,而不是为了搞科研,教学中的先进理念来源于企业。而企业需要的是适合本企业长远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企业文化及理念,促进学生的敬业、乐业、团队协作的素养,增强综合素质,可以大大降低将来的跳槽率。企业的先进方法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基础资料,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双赢。
2.淡化专业强化课程,发展学生兴趣
同一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也各不相同,我们能否在教学方面发挥学生的这些优势。比如,(1)学生对某门课程感兴趣,我们是否应该发展学生这方面的特点,然后引导其对本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最终达到对专业的认可。
(2)借鉴本科院校的双学位方法,试探让高职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学习,成绩合格则颁发结业证书。这样既满足了个人兴趣又为将来行业发展过盛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3.重视选修课的建设
在部分院校,对选修课不够重视,开设比较随意,考核不够严格,基本采取开卷考试,结果导致学生为了完成应有学分而被动选择。其实,高职高专开设选修课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创广阔的天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健全选修课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开设方式、考核方式等。
总之,正确理解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特点和企业需求制订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各种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对课程进行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义,牛全峰,唐燕妮,等.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郝红梅,.探讨高职高专院校面向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研究导刊,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