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范文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第1篇: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范文

关键词:建筑机械;节能环保;措施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建筑机械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速,国家各项基本建设投资和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者我国建筑机械设备的刚性需求。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机械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国际绝大多数产品类别、年产值在1000多亿的大行业,在国际建筑机械市场也有着不一般的影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建筑机械数量和品种的不断健全,由建筑机械所消耗的大量资源、排放的污染物及机械施工所带来的粉尘、噪声等都对环境造成了无法估量的负荷,我国的建筑机械企业还没有完全摆脱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益、粗放式的传统模式。

自上世纪末,发达国家的建筑机械行业就己经步入到互联网和微电子信息时代,并且在节能与环保、自动化控制技术、安全技术、人机工程、可视化技术、机群作业信息和控制、故障诊断与监控系统等方面有了大量的应用,还颁布了相应的技术标准。我国的节能环保型建筑机械起步晚,还没有相对应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在安全、环境、人机等方面还存在着指标过低的现象,十分不利于建筑机械的“绿色”发展。建筑机械的产品设计与制造需要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开发研制节能环保型建筑机械产品将会是以后建筑机械的发展大势。

环保和节能建筑机械的开发设计趋势

现在,建筑机械在进行开发设计时,更加注重机械的能源节约性,不断地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各类污染,提高机械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这将极大地有利于我们的生存和环境保护。建筑机械的开发设计需要不断在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和回收等环节加强融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更好的实现机械生产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产生环保节能产品要依赖相关的技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环保材料的选用、绿色设计、进行无污染、无公害化制造、生产和使用。

选择节能环保型材料

作为机械产品构成的基础,所用材料可以说对机械设备价格、性能、特点及环境属性都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建筑机械往往由多种不同的材料构成,在选择一些节能环保型材料时,需要认识到材料的功能特性和节能环保特性。结合材料自身所具有的先进性,尽可能的使用一些不需要额外涂镀的材料以及一些可再生、易回收、可降解或分解材料。尽可能的降低材料总量的使用,减少材料使用种类,特别是一些对人类和周围环境有严重危害的材料,也尽量少用或代用较为昂贵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选择使用一些低环境的负荷材料,保证环境和材料的相互协调共容,选择一些易于加工、低害、低毒、污染小或者是无毒无污染介质和材料。比如说,对于一些散热器、仪表和蓄电池等配套生产,减少对于铅的使用量;选择低碳非调质钢、马氏体钢来替代调质钢结构构件。刚才的性能越好,就越能提高性能、节约材料,比如起重机臂架和变幅小车用高强度钢,既可以有效地降低自重又能切实提高起重的性能。对于混凝士机械所使用的合金铸铁,可以选择高强度的尼龙进行替代,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又能很好的降低噪声污染。

使用环保型发动机

在建筑机械的所有部件中,发动机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为此,我们需要尽可能的使用一些低排放、低油耗、高效率、低噪声的环保型发动机或者是在其上配置废气净化、再循环等装置,切实降低发动机对环境产生的负荷。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大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伴随着装载机等建筑机械产品在市政建设中的大量使用,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烟度、噪声等限制愈发严格,建筑机械产品需要按行业环保新标准改造、使用环保型发动机。

可回收利用

在设计中应简化产品结构,对产品的组成类型进行分析计算,减少零件和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合理利用结构,用附设少量零件的方法实现多功能、多用途的目标,考虑产品的可回收性、可拆卸性和再循环利用性,并对零部件分类,如设各中不同种类、类型的材料可用不同颜色相区分,确定可再循环利用的比率,尽量使报废件处理简单、费用低和污染小,零部件解体方便、破碎容易、能焚烧处理或可作为燃料回收。对可回收的零部件进行拆卸和清洗并加以必要的修复,使零部件的尺寸和性能得以恢复和重新利用。

降低能耗

世界己公认节能是继煤炭、石油、水能、核能之后的第五种能源,而且降低油耗有利于环保。因此在保证主机各项性能参数前提下,尽量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提高动力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强度和耐久性能,提高各系列产品同类零部件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加强作业机械和管理,减少内部摩擦和机械磨损,延长产品寿命,降低报废量.。还可以减少主机和附属作业装置体积和重量以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消耗,降低产品能耗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开发节能技术

应选择洁净的能源,并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使之能耗最少。如可采用飞轮、蓄能器及蓄电池等来减少机械在行驶或作业中因变速或制动等而耗费的能量。开发清新能源和节能技术,清新能源具有低能耗、低污染并可再生使用的特点,开发电动机械、电动执行元件、太阳能电池和新型蓄电池;采用节能技术措施,如开发新型驱动机构,合理确定传动与动力匹配,建立能源回收存储系统,减少泄漏和管路损失,电梯的同步永磁无齿轮曳引机、变频驱动系统或间歇式操作系统都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6、科学性和美学设计

建筑机械控制技术的电子代表了当今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微机控制技术,实现各种工况下的自动判断,达到发动机的最佳功率匹配,减少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并自动诊断机器状况,使机器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控制和操纵的科学性大大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传统的建筑机械产品一直是外形粗放、笨重的形象,环保型产品更注重外观美学设计,达到机器与环境的和谐,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三、建立完善的机制

1、建立和完善环境法律体系

提倡“绿色施工”,完善环境保护责任制,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中出现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等,降低电磁波辐射、噪声振动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将环境保护贯彻到政府各重大建设项目中,区域开发、流域开发、资源开发、城市建设等宏观决策要有法律基础。实施公共建筑节能国家标准,建筑机械行业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技术平台和评定体系。为保证立法科学合理,法案起草需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全社会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政策、法规,让社会大众树立良好的环保与节能意识观念。发动企业和社会团体,发挥群众对环境保护的监督作用,将法律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保证环境法律实施。

经济激励和限制相结合

传统建筑机械比较适用于较为落后的施工方法,如果只是从市场价格来看,传统机械还是有不小的优势,毕竟当一个单位在购买设备时,相比较于产品的环保性能和节能型,还是更加注意产品的价格。为此,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做到经济激励和限制相结合,限期淘汰一些不符合环保节能要求的产品,以出台产业发展政策的方式进行引导。采取更为合理有效地税收制度推动节能环保,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产品的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完善节能环保机械公共服务平台,做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打破公共技术服务瓶颈,通过人才集聚、产业集聚、技术集聚,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竞争力。

四、结论

建筑机械节能环保符合现在绿色建筑机械的时代大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面对着发展与挑战并存的现况,建筑机械行业要顺应时代潮流,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措施,制造绿色产品,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让建筑机械有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范文

“电荒”、“煤荒”、“油荒”、“水荒”是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几种极不安定因素,而且也无情地改写了中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历史标签,中国的能源底牌因此大白于世。

――石油资源:据能源专家估计,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左右,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2006年中国累计进口原油1.4亿吨,未来15年原油供需缺口将逐年加大。由于需求持续大幅提高而产量增速有限,到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都将达到55.8%-62.1%。一个靠大量进口石油的国家必定会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外汇支出。有计算显示,由于2006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上涨,中国多掏了近70亿美元的外汇。

――煤炭资源:我国能源资源结构以煤为主,占能源资源总量的75.2%。据预测,我国煤炭探明可利用储量近2000亿吨,如果按照年产25亿吨原煤的速度推算还可以供应80年。即使我国有可观的煤炭资源量,但优质资源却很少。

――电力资源:目前,中国人均用电仅为世界平均用电的1/3。据国家电监会的监测,在正常年份,全国供电缺口基本在800亿千瓦时左右,而在高峰期全国电力缺口大概在2500万千瓦左右。尽管全国的发电量以接近GDP增速2倍的速度增长,但全国还是有21个省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电。而每缺1度电,就会带来7元的GDP损失。

――水资源:资料显示,我国66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 110座城市严重缺水。由于缺水,每年工业总产值的损失大约在2000亿元;而近几年农业每年缺水(近33亿亩土地收成受影响)造成的损失在1500亿元。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被列入严重缺水国家。

“能源危机”折射出了我国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病态”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引致的畸形能源消费结构。高耗能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近年来我国电力和能源消费的高增长。在长三角地区,一批批高能耗的大型制造业项目如石化、钢铁等随处可见,而为了解决这些企业的能耗问题,配套的热电项目也随之上马,从而生成了高能耗项目加高污染能源项目的产业模式。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不仅是是耗能大国,更是一个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的国家――能源利用总效率只有32%,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先进国家高3倍,生产单位产品的能耗比国外高出50%至100%。其中,工业锅炉平均热效率只有50%到60%,比国外低20至30个百分点;风机、水泵和压缩机的运行效率一般在50%以下,比国外低5至10个百分点。不仅如此,我国汽车发动机每百公里油耗的设计值比发达国家要高10%至15%,而平均单车年耗油的实际值是2.28吨,比美国高10%到20%,比日本高1倍。不久前,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报告指出,低产值、高能耗的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能源、环境先衰。

尴尬的现实:能源浪费十分惊人

我们看看中国社会各种浪费能源的基本生态――

燃油:私车过多,每辆车的乘客数量比起燃油耗费量来说显得过于奢侈。汽车消费追求豪华型、大排量,社会普遍没有侧重公交事业的建设,结果导致燃油耗费严重,造成燃油稀缺。低技术含量及高浪费的消费方式,是当前我国石油消费存在的最根本问题。

煤炭:很多用煤企业生产方式粗放,浪费严重。目前全国煤矿资源回收率仅在40%左右,特别是小煤矿的回收率只有 15%,从 1980年至2000年,全国煤矿资源浪费280亿吨。照此下去;到2020年,全国将有560亿吨煤矿资源被浪费。

电力:室内能见度很好的上午,几盏大吊灯毫无顾忌地开着;商场里冷气大开,但门也大开,冷气都可以跑到几十米的远处;形象工程的亮灯工程彻夜不熄;电视机、VCD、空调等家用电器关机后仍处于待机状态;多数家庭从不把白天不用的家用电器插头拔掉;日常工作中,下班关闭电脑主机后不关显示器、不关打印机电源开关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全国所有的办公电脑下班后都如此“关闭”,每年浪费的电将在12亿度以上……这种浪费,让来自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的人土感到异常不解,责备我们在“奢侈地使用能源”。

建筑:住房消费追求大面积、高标准,楼层和室内设计不合理,每户的居住面积过于宽大奢侈,建筑材料的节能性不好等等,每多一处建筑就多一份土地、水、电等方面的资源浪费。一些城市建设贪大求洋,尤其是中国各地许多形象工程的利用率低下,闲置期过长,造成土地、建筑成本等方面的浪费。

水资源:目前,全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为8800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全国约有7000多万人仍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标准的地下水。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水质下降;还呈现出由点向面、由城市向农村扩展的趋势;已诱发46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全国还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近提供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如果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约6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每年投产5、6个大同煤矿,而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经济性效应:节能市场是座“富矿”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一次能源转换有25%的节能潜力,终端消费有26%的节能潜力,一次能源消费的平均节能潜力达26%。事实也正是如此,武钢从2002年以来,4年时间连续投入30多亿元的资金用于节能方面的技术改造,企业的产量增加210万吨,但是能源消耗基本没有上升。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厂在实施“过程能量优化改造工程”以后,节能5638吨标准油,平均每年节约资金1014.84万元。浙江新昌制药厂投资1000多万元进行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仅去一年企业从电、油、水中省下来的钱在1500万元左右。

仔细梳理可以发现,中国节能所展现出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工业节能:最大的蛋糕

资料表明,目前全社会能耗的70%集中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因此,工业被看成是节能投资潜力最大的部门。其中工业电动机用电量占全国总用电量的2/3,且一半用于风机、泵、压缩机的驱动,约2/3的风机、泵类机械在运行中需要调节流量。同时,在全国约1000多万台工业电动机中,若能采用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及高效辅机,工业部门供电煤耗可降低10%左右。另外,我国现有50万台工业锅炉及10多万台工业窑炉,他们的热效率约为60%至70%,与国外相比差10至15个百分点。如果对其节能改造,如使用动力配煤、型煤就可以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

建筑节能:肥沃的市场

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如建筑采暖、电梯、通风等方面的能耗。资料表明,我国现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建建筑中达到节能标准的也不足 20%。而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的资料介绍,本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建筑业的鼎盛时期,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接近2000年的2倍,目前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由于我国的墙体、屋顶和门窗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2-5倍,所以,解决建筑节能的关键是急需开发出既能承重、符合环保,又不需要采用其他保温措施就能达到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墙体材料。

交通节能:流动的财富

汽车是石油消费大户,为此国家准备对新出产车型实施最低燃油经济性标准,这将是中国首次实施这类标准。虽然“煤变油”技术早在上世纪就已开发出来,但由于其产品价格高于石油而始终没有得到没有大面积推广。如果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据了解,国内不少民营企业已经向政府主管部门表达了参与煤变油项目的强烈愿望。另外,汽车能源的多元化和汽车动力的电气化代表了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变革与转型趋势。氢能作为与电一样的能源载体,是新一代主导型车用燃料的最佳选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零污染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被认为是汽车动力电气化核心部件的理想选择。为此,需要企业集人力物力资源开展研究。

家庭节能:丰饶的宝库

3.4亿户中国家庭形成了强大的能耗拉力,但同时构成了节能的重要细胞。如果把中国1.3亿台家庭现有的普通冰箱都换成节能冰箱,在今后15年内平均每年可节能20%,全国将少消耗电1200亿度。同理,如果将电视机的待机能耗指标限定在3瓦以内,并假定彩电待机时间平均每天2小时,到2011年,累计节省电能可达到116.12亿度电。如果每个家庭用4支节能灯算,每年能节约费用200亿元;如果全面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全国城镇家庭一年可节水17亿吨。

环境的营造:强化制度与政策的力量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油……这些曾经挂在嘴上、贴在墙上的词语至今对我们并不陌生。但在具体行动中发生的效果却大打折扣。主要是我们并没有营造出一个十分成熟的节约型社会的环境。根据我国能源短缺的基本国情,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能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杜绝能源的浪费,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生产率,以缓解能源供需的矛盾。

――调整能源结构

由于目前我国能源的供给结构十分具有刚性,因此,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重点应当从需求结构或消费结构切入。本着“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方向应该是: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加速发展天然气产业,依靠国内资源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基本需求,利用20年的时间,初步形成结构多元的能源消费格局,使优质能源比例明显提高。

实施能源替代战略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题中之义。而令我们欣慰的是,对于规划中的未来中国替代能源发展,国家发改委有这样一个描述:近期对小水电、太阳能热利用、沼气等技术成熟、经济适用的能源,要通过消除市场障碍,加大国家政策支持等措施扩大开发应用规模;对资源非常丰富、技术基本成熟且接近商业化的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要通过制定法规和鼓励政策等措施,建立和扩大市场需求,以项目为依托,加快产业化发展;对资源潜力巨大、技术成熟可靠而成本较高的太阳光伏发电,要因地制宜,用于解决偏远地区居民和特殊行业的用电问题,提供光伏产业发展的必要市场规模,促进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必须指出,我国能源领域改革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深化改革的制约因素。如煤炭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电力部门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还刚刚开始;石油部门分拆后的区域垄断性还比较强;能源领域的竞争主体、市场秩序、市场功能、定价机制等还未改革到位。因此,国家应当成立一个统一的能源管理机构,推进能源改革,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制定和实施能源发展战略,以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优化经济布局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不使用能源,而是要尽最大可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应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角度形成能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根本前提。其基本要求是:需求结构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增长转变;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转变;要素资源投入要实现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资源利用方式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增加、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中,应当着力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包括:在巩固农业、壮大工业的同时,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并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加速信息化进程。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要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要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要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撬动政策杠杆

公共财政与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从促进节能的角度分析,宏观政策应当发挥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在财政政策方面:(1)逐步提高节能投资占预算内投资的比重。在未来的公共财政改革中,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不会削弱,恰恰相反,它会随着国家财力总规模的增长而相应扩大。此外,预算内投资将会改变过去投资范围太宽、包揽太多的格局,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中逐步退出,对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产业予以投资倾斜。显然,强化节能投资符合国家预算内投资的改革趋向。(2)预算内节能投资要更多地利用贷款贴息方式。近年来中央一级和某些地方选择一些节能项目,通过专项贴息贷款方式予以支持,深受企业欢迎,取得了明显的投资效果,进而有力地推进了我国节能的发展。这一做法值得肯定并在今后予以进一步推行。(3)要选择一些特殊重要的、投资数额巨大的国家级节能项目,国家财政可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当然,这类项目并不是由预算内投资独立承担,而是与企业融资一道完成。预算内直接投资与贴息贷款比较,对节能项目的支持力度更大,有利于更好地解决投资来源,并减轻企业负担和压力。但受国家财力制约,节能的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不宜太多。

在税收政策方面是:所得税要加大对节能设备和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比例,加速对生产节能产品的专用设备,可以实行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增值税可以借鉴国家支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相关政策。对关键性的、节能效益异常显著且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国家在一定期限内实行一定的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对个别节能效果非常明显的产品,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措施。退还增值税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按一定比例,达到增加企业发展后劲的效果。 同时要调整现行的消费税政策。如将目前尚未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不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高能耗产品、资源消耗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适当调整一些现行应税消费品的税率水平,如提高大排气量轿车的消费税税率,适当降低低排气量汽车、摩托车税率等等。当然,促进节能的税收政策还应体现在节能产品的进出口之上。其基本要求是:在进口方面,可对境外捐赠人无偿捐赠的直接用于节能产品生产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合理数量范围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直接用于生产节能产品的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国内确实不能生产或技术上达不到要求、将用于节能产品生产、节能效益非常显著的重大设备,可以免除关税,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出口税收方面,应当考虑根据国家能源政策导向,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对鼓励类的出口产品,适当提高退税率,对限制类出口产品的退税率,适当予以降低甚至取消。

――硬化制度保障

建立节约型社会,关键是国家要通过精巧的制度设计,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比如,在考核领导干部的政绩时,不能只看GDP,不能只看“政绩指标”,还要看“绿色指标”,这样才能扭转一些地方和行业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的错误做法,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3篇: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范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不断加大,我国目前也在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最大化减小危机的影响,而扩大内需、增加固定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认为,铁路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比如铁路基建对钢材、水泥有巨大的需求,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不仅需要大量的钢材,还会带动电子电器行业、橡胶、玻璃、铝等有色行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解决就业问题。

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了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决定加快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度。这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铁路投资被认为是拉动内需的“火车头”。

加快铁路发展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铁路里程仅有6厘米。从1980年末至2002年末的2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净增2.21万公里,年递增1.68%;但同是这22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GDP年递增16.06%左右,可以看出,中国铁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严重滞后。

审视中国铁路网现状,铁路运输能力远远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路网整体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主要干线、部分地区限制型运输矛盾突出,季节性运能十分紧张,而且还在不断加剧。尽管铁路采用强力措施,运输密度为世界之最,但“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现象依然随处可见。

从铁路自身看,在7.2万公里营业里程中,双线只有2.4万公里,大部分线路均为单线,通过能力小;线路曲线半径、信号设施等主要技术标准偏低,行车速度受制;基础设施耐久性不足,养护、维修工作量大;电气化铁路仅1.8万公里,电牵设备可靠性不高,距离少维修、免维修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机车车辆装备水平不高,信息化体系不完整,不适应铁路现代化的要求。

各国统计资料表明,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相等的换算周转量消耗的能源,民航最多,公路次之,铁路最少,单位运输量平均能耗之比约为30:20:1。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快铁路发展,缓解“瓶颈制约”的矛盾,是形势的需要,历史的必然。

在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何华武介绍,近30年来,我国铁路建设突飞猛进,截至2007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7.8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4%的换算周转量,并创造了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换算周转量、铁路运输密度四个世界第一。

但是,相对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我国铁路网还很不完善,运输能力还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仍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

何华武说:“在春运、暑运、节假日运输等时段,铁路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连接主要经济区域的铁路通道单一,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况,势必造成运输秩序混乱,继而对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提高铁路抗灾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加快铁路建设,尤其要加快建设铁路客运专线,在各大经济区域间尽快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或多条铁路运输。

我们具备高速铁路建设的实力

从我国铁路的客运需求看,我国人口基数大,客运需求增长潜力巨大。城镇化率的提高,城镇人口的增加,同城化、一体化,将带来客运需求快速增长;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地区人口、资源、生产力布局的不平衡,导致人员流动广泛;生活条件的快速改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产生大量的假日旅游、休闲旅游和探亲访友等客流。

从货运需求看,未来15年,我国GDP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各种物资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对运输的需求将持续上升。由于我国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不平衡,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未来大宗原材料物资运输仍将是运输的主流,必须依靠成本低、效率高、环保好的铁路来完成。初步测算,到2020年,全国铁路旅客、货物运输需求将分别达40亿人次、40亿吨,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4%。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必须提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运输能力。

铁路客流的特点是量大、集中、行程较长,基本国情及客流特点决定了我国应主要发展大容量、环保型、适应性强的公共交通体系,高速铁路就是这样的公共交通体系中的佼佼者。在我国,发展高速铁路是交通运输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的重要手段,是铁路高层次、大幅度扩大运输能力及提升运输质量的重要途径。中国的综合国力、创新能力也具备了又好又快建设高速铁路的实力。

高速铁路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性的概念。参考国际铁路联盟定义,我国新建客运专线列车最高运行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客货混线以客为主,列车最高运行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改建铁路列车最高运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可称为高速铁路。今年7月1日,开始进入试运行阶段,2008年8月1日全线正式运营的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京津城际铁路攻克了轨道结构、桥梁建造、沉降控制等技术难关,取得了多项自主创新成果。京津城际铁路的建成,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已经形成,为今后高速铁路的建设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今年4月,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全面开工建设。何华武表示,高速铁路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集成,也是庞大复杂的系统,近年来我们国家已经完成了四百多项核心科研,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但目前京沪高速铁路还面临着四项技术挑战。一个是技术框架和技术变型技术;二是工程材料与结构外形技术;三是减振降噪和环保节能技术;第四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

京沪高速铁路建成之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只需要5个小时。据初步研究预测,哑铃效应可使沿线地区GDP增长率提高19%-21%。

中国特色的客运专线技术标准体系

前五年铁路的发展,实际上是我国国家铁路的一部创新发展史,全面突破了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一些关键重大的技术。动车组开运以来的一年足以证明,中国铁路已经跨进高速的时代。反过来说,时速250公里的铁路里程已经是1019公里了。

事实证明,中国铁路在勘察、设计、公路工程、通信工程、牵引信号、运载装备、系统集成等等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取得了重大成果。到目前为止,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客运专线技术标准体系。客运专线实际上300―350公里京津高速铁路,标准是很高的,具备了300公里等级的技术储备,这些都为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以肯定地说,建设京沪高速铁路,通过深入研究,进一步地深化研究、实验验证,完善我们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一定能够成功。

而由于我国路网覆盖的超长性,我们路网密度的单薄性,客运需求的多样性,因为我们人多,而且人口、资源、环境制约着我们,我们的铁路作为交通工具来说,它有非常好的、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我们高层和低层多元性的需求,还有线路标准的统一性、调度指挥的集中性、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分线城网的复杂性,根据这些路况研究的技术体系、技术标准,乃至你的各个系统的集成,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特色。

何华武说,将来建成的京沪高铁装备技术会处于领先地位,其中运行速度、环保技术、旅客舒适度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继续承接中国特色。

以铁路拉动经济发展

按照国家原先批准的铁道部“十一五规划”,计划于2006-2010年间投入1.25万亿元人民币进行铁路基本建设。以“新建线路”、“客运分离”、“线路改造”为主体思想,将铁路营运里程从2005年的7万公里提高到2010年底的10万公里。2010年前新建7000公里客运专线,2020年前建成12000公里客运专线,实现主干线的客货运分离。今次,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上升到2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已超过1.2万亿。铁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战略工程,通过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可以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拉动内需。

大规模加大铁路建设规模的投入,不仅可以加快完善铁路路网,改善全国的交通运输状况,还会对能源、钢铁、水泥、机械、有色金属、电子电器、橡胶、玻璃、铝等有色金属诸多行业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更重要的是高速铁路建成后,将大大缩短旅程时间,充分带动区域间的的人员流、资源流、资金流,推动经济发展。进而还为扩大就业,提供大量的新岗位。这被认为是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最重要亮点。何华武说,据他测算,在铁路建设上每投入1元人民币,其拉动的GDP大概在5.7元左右。“如果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采取的是以公路基建投资为主拉动内需,那这一次会以铁路投资为主。”“铁路建设还将直接提供150多万个就业机会,这并不包括铁路系统的职工。”据介绍,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年均通车里程超过4000公里,年均完成投资1400亿元,并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避免了经济衰退的威胁。

第4篇: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范文

在钢铁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河南省钢铁企业普遍加大了节能、环保及综合利用方面的投资,节能减排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了15%。2013年,钢铁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11.84万吨标准煤,较2008年增长8.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达到497.51千克标准煤,低于国内行业平均水平15.9%,较2008年下降2.0%;吨钢耗新水3.37吨,低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3.7%,较2008年下降30.5%。

二、河南钢铁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钢铁价格大幅下跌,行业全面亏损,钢铁行业生产经营面临巨大压力。这既与国际钢材市场需求萎缩和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有关,也充分暴露出河南省钢铁行业多年积累的深层次问题。

1.生产低位波动、效益水平低下

生产增速低位波动。2008年,钢铁行业结束了金融危机前的高速增长,增加值增速由2007年的40%回落到2008年的6.0%,2009年以来,钢铁行业一直在恢复、调整、波动中发展,生产增速处于10-15%之间,2010~2012年连续三年增速低于全省工业增速平均水平。产品价格逐年下滑。钢铁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自2008年以来总体呈回落态势,由2008年的同比增长26.2%回落到2013年的同比下降6.9%,回落33.1个百分点。在我省近三年来工业企业月度趋势调点监测的钢铁产品价格中,棒材、钢筋、线材、中板和厚钢板等5种产品的价格均呈逐年回落趋势,2013年产品价格较2011年回落幅度均在15%以上,其中棒材、线材和钢筋价格回落20%以上,分别为29.5%、21.9%和20.4%。经济效益水平较低。2013年,全省钢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2%,较2008年回落26.7个百分点,整体呈下滑态势。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2.0%,销售利润率5.4%,处于工业行业较低水平。钢铁行业总资产贡献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总资产贡献率呈波动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22.5%下降至2013年的13.9%;成本费用利润率在波动中略有回升,2013年达到最高点5.9%,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据国税统计,近几年来,除2011年钢铁行业税收同比增长11.7%外,其余年份总体呈现下降态势。2013年,钢铁行业完成工业税收38.7亿元,同比下降3.0%,仅相当于2008年的41.6%。亏损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3年,河南钢铁行业亏损企业个数为35家,亏损面为5.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共计3.97亿元,其中,炼钢环节亏损额达1.43亿元,钢压延加工亏损额达1.67亿元,占全部钢铁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的78.1%。

2.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多年来,钢铁产业发展以规模扩张为主,而产品结构不合理和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弱等问题长期存在。我省在推动钢铁工业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引导产品升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转型升级步伐依然缓慢。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2013年,钢铁行业存货同比增长22.3%,为近三年来的较高水平,分别较2012年和2011年提高26.4和16.1个百分点。2012年,全省生铁、粗钢、钢材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9.2%、61.7%和65.0%,均为近五年来的较低水平。钢铁深加工环节贡献率下降。2013年,全省钢铁深加工环节压延加工占钢铁行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2%,较2008年下降6.1个百分点,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6.1%,较2008年下降15.4个百分点。钢铁产品结构性过剩。目前我省钢材品种以建材和板材类产品为主,这些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中小企业容易进入,多数产品处于产能过剩状态,而中高端产品产量较小。棒材、钢筋、盘条、厚钢板、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等产品均较2008年增长了50%以上,但市场销路好、附加值相对高的铁道用钢材、大型型钢、中小型型钢、特厚板、中板、热轧窄钢带等产量较2008年下降,大型型钢产量较2008年下降41.2%,小型型钢下降8.7%,特厚板产量下降39.9%,中板下降54.7%,热轧窄钢带下降98.5%。

3.行业集中度较低

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严重的2008年和2009年,钢铁行业利润增长同比均为负增长,而随着全国经济的恢复性发展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对钢铁市场的巨大需求,2010年和2011年钢铁行业利润增长均在30%左右,市场的需求提升了众多钢铁企业的生产能力,许多中小钢铁企业应运而生。2012年全省钢铁行业企业个数大幅增加,达到585家,较2008年增长110.4%,加剧了钢铁行业的产能重复建设,致使行业集中度降低。中小型企业数量多。2013年全省钢铁行业大型企业25家,较2008年增加14家,中小型企业621家,较2008年增加354家,占钢铁行业新增单位数的96.2%。大型企业集中度不高,竞争力不强。2011年,安钢集团与省内的凤宝特钢、亚新钢铁、新普钢铁三家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沙钢集团安阳永兴钢铁与华诚特钢、汇丰管业、利源焦化共同组建成立了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实现了产能扩张,有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但从全省来看,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前十名的钢铁企业占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7.2%,较2008年下降23.4个百分点;全部大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该行业的45.4%,较2008年下降8.8个百分点。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2013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测评结果显示,我省安阳钢铁在全国70家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综合测评中排名第40位。钢铁行业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三、河南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方向

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状况并未发生明显好转,钢铁行业运行态势持续低迷。全国《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要由2010年的248万吨下降到2015年的180万吨;吨钢综合能耗要由2010年的605千克标准煤下降至580千克标准煤;“十二五”期间,将要淘汰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产能4800万吨。随着国家化解过剩产能和节能减排任务的进度不断加快,钢铁企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仍然十分严峻。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测,今后三年钢铁行业的产量整体上将保持在4%左右的增速。从需求结构看,我国将继续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建设保障房,对钢材未来五年内形成需求支撑,另外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拉动相应钢材品种的需求。为此,我省钢铁企业必须强化技术进步和差异化发展,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突出降本增效,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1.加快淘汰行业过剩产能

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是目前推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提高钢铁产业竞争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实现路径。我省钢材类产品产能利用率还不足70%,产能过剩现象不容忽视。2013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指导意见》,并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今年要淘汰钢铁过剩产能2700万吨。在全国化解过剩产能的大背景下,我省钢铁行业必须严格执行行业准入制度,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使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技术标准、工艺装备落后、能源环保不达标的钢铁企业退出市场。严格控制产能盲目扩张,尤其是同质化的产能尽量避免新建。加大相关政策倾斜支持。对淘汰压缩落后产能任务较重且完成较好的地区和企业,在安排技术改造资金、节能减排资金、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土地开发利用、融资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促进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符合条件的钢铁企业自主创新、人才引进及培养、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创新等项目,相关财政资金给予优先支持。

2.加快钢铁产品结构调整

按照专业化和区域分工协调发展的要求,实施差异化和专业化的产品发展战略,支持钢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发展钢材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品向“高、精、专、深、特”调整。围绕提高本地市场占有率,加大对高强度建筑用钢、高强度机械用钢、高性能零部件用钢、棒线材制品等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力度,满足我省市场增长较快的轻工、装备制造、建筑业等行业发展需要,提升产品创效能力。支持重点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实施生产专业化、产品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建设安阳、济源、平顶山、南阳等优特钢产业基地,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3.大力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充分利用国家优化钢铁产业布局和推进企业战略重组的政策,争取我省钢铁企业融入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发展战略,推动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战略重组。支持省内钢铁企业与具有技术、市场和资源优势的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进行战略重组,比如借河北等省份产能外移之机,承接部分外移产能,利用其原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资本技术优势,解决我省钢铁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支持省内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的优势民营钢铁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相互持股等方式对区域内的民营钢铁企业进行重组,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推进前向联合,鼓励钢铁企业与拥有铁矿资源的企业联合,与煤炭、焦化等能源企业加强战略协作,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积极推动后向联合,鼓励钢铁企业与省内用钢大户加强合作,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兼并重组,推进钢铁企业成立包含上下游行业的产业联盟,更好地抗御来自上游或下游产业的风险,提高钢铁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4.促进钢铁产业协调发展

第5篇: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范文

近几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期。特别是在2007年,我国光伏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使得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而且,高纯多晶硅技术以及其他许多关键生产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国产化工作也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

但是,2007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也集中爆发了一系列相互关联、引起高度关注甚至激烈争议的问题,主要包括:不协调的产业链结构、绝大部分产品出口国外的市场格局、生产过程导致的国内高能耗和四氯化硅环境污染、全球技术和市场竞争加剧下的产业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光伏发电的商业化前景和时间表等。这些都是当前广受热议的焦点问题,也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和太阳能利用的重大问题。

二、国内外光伏产业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光伏产业的最新进展

近几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已基本形成了涵盖多晶硅材料、铸锭、拉单晶、电池片、封装、平衡部件、系统集成、光伏应用产品和专用设备制造的较完整产业链。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专用设备和专用材料的国产化加快,许多设备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并有部分出口。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9GWp和3.8GWp,当年产量分别比2006年增长148%和138%,达到1.1GWp和1.7GWp,均占世界总产量的27%以上,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国。2007年我国光伏产业的销售收入也增加到10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8万人以上。

特别是多年持续严重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高纯多晶硅制造技术,在这两年内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在科技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支持下,2007年新光硅业、洛阳中硅、江苏中能等3个企业分别建成了千吨级高纯硅生产线,使得全年高纯硅产量大幅增加到1130吨。2008年,随着江苏中能二期和重庆大全的各自1500吨多晶硅工程的建成投产,预计国内超纯多晶硅的全年产量将超过4000吨。而且,重庆大全和江苏中能公司实现了还原尾气回收利用技术和多晶硅还原炉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据介绍,综合能耗已降到150-180kWh/kg(使得成本降低到约50美元/kg),显著低于其他国内同类企业的250-300kWh/kg,主要物料的综合回收率也超过98%。最近,江苏中能等一些国内企业还在积极准备开发引进流化床法、硅烷法等新型高纯硅生产技术,可望使高纯多晶硅生产的综合电耗降至2050kWh/kg,成本降至15-25美元/kg。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33家高纯硅生产企业的一期工程产能总计约为4.4万吨(规划总产能高达8.8万吨),如果这些项目能顺利建成投产,预计我国2010年的多晶硅产量将超过3万吨,将从根本上缓解高纯硅材料的供需紧张的矛盾。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不少地方和企业近年来积极建设MWp级并网光伏系统(主要是建筑屋顶光伏系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8年5月,全国已建和在建11个MWp级并网光伏系统,大部分预计在2009年建成。一些光伏设备制造企业还积极探寻建设更大规模光伏发电站的机会;江苏等省份还提出制定“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我国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的《常州宣言》提出了非常积极的目标,力争在2015年前使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1.5元/kWh,在10年内使光伏发电量占到全国总发电量的1%,这意味着大约500亿kWh的年发电量和超过4000万kW的装机量。

(二)国际光伏产业的进展和发展前景

在国际上,光伏发电产业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持续政策扶持,光伏发电的成本也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进步、硅原料和组件供需形势逐步缓解而快速下降,使光伏发电成为增长速度最快、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日本2008年恢复了中断两年的居民屋顶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补贴政策。美国目前30多个州都实施屋顶并网光伏发电净电量计量法政策;美国联邦政府2008年又延长了光伏投资税减免政策。德国继续对光伏发电实行为期20年的固定电价,2008年平均上网电价为45.7欧分,kWh。

国内外光伏产业界已开始描绘以居民销售电价和峰谷电价为临界点的并网光伏发电商业化时间表。德意志银行预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电成本最低可降到$0.1/kWh以下(约合0.7元人民币,kWh),乐观估计大约在2015-2016年左右可降到$0.15/kWh(约合1元人民币/kWh),使得光伏发电将于2010-2013年期间首先在日本、德国、西班牙等实行较高平均零售电价的国家开始商业化发展。

在扶持政策和发展前景激励下,2002年以来,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年均增长率超过40%。2007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62%,当年统计安装量为2.83GWp,累计总装机容量大约为12GWp。据有关预测或展望,未来数年全球光伏市场将以大约60%的速度增长,2020年累计装机将达到200GWp,绝大部分为并网光伏发电。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以来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乃至可能的经济危机,预计会减弱全球光伏发电市场增长速度,并影响光伏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全球金融危机普遍增加融资难度,而资金密集型的光伏产业也不能独善其身;二是国际能源价格(以油价为代表)的大幅回落将扭转各国销售电价持续增长的趋势,从而延迟光伏发电实现电网平价(gridparity)的时间点;三是各国在金融危机和财政能力影响下,其今后的光伏产业补贴政策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三、我国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和市场应用的障碍和挑战

虽然我国光伏产业近年来实现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风险;近期推动国内光伏市场应用也面临成本高、上网难、缺乏经验等障碍。

(一)国内光伏技术仍存在总体水平不高、内在竞争力不强和短期环境风险

由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史短、基础研究工作薄弱,目前我国光伏技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效率和质量水平仍然普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新型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和高纯硅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也落后于欧美日发达国家,许多装备主要依赖国外引进。因此,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仍主要依靠市场驱动而非技术驱动,缺乏强大的内在竞争力。特别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纯多晶硅企业仍面临物料闭路循环和废液废气污染物回收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存在四氯化硅副产品的环境污染风险,成为我国高纯硅行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二)产业和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利于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节能减排

过去几年内,我国光伏产业界抓住欧美国家光伏市场的快速增长的机遇,利用国内人力和资源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实现了迅速起步与发展壮大。但业界普遍预测,由于近年全球光伏产业的产能迅速扩张以及金融危机影响,未来两年内世界光伏组件和高纯硅材料市场将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使光伏产业面临大规模洗牌。

最近我国光伏企业已普遍停止扩产、削减产量。在这个洗牌过程中,利润率最高的环节也将逐渐转向下游的光伏发电运营业,使得出售光伏电力比出售光伏组件和系统具有更长远稳定的回报,这也是传统光伏产业界(光伏设备制造业)日益重视、极力呼吁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根本原因。但是,我国光伏市场的发展却滞后于国内光伏产业和国际光伏市场,2007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量为20MWp,仅为当年国内太阳能电池产量的2%和全球总新增装机量的0.71%,其中并网光伏发电装机仅为2MWp。因此,目前这种产业和市场格局意味着我国光伏产业面临日益突出的市场风险。而广受争论的光伏产业的高能耗问题,其实质问题也在于产业和市场发展不平衡,即取决于国内光伏产业链建设和国内外市场的选择。相关研究已达成基本一致的结论,目前多晶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生产过程所耗能量的回收期只有两到三年。但是,如果在国内生产高纯硅料及硅棒/锭和硅片(占光伏系统生产总能耗的70%-80%)、在国外应用光伏发电系统,则光伏产业对我国而言即是高能耗的出口加工业。

(三)光伏产业在近中期仍缺乏足够经济竞争力,有赖于政府政策扶持

并网光伏发电的初投资目前大约为5-6万元/kW,预期上网电价3-5元/kWh,离网光伏系统的投资和供电成本更高,需依赖优惠的价格和财税政策扶持。最近数十年全球光伏市场的重心随着各国光伏市场政策的变化而先后从美国(1996年以前)转移到日本(1996-2002年)和欧盟(2002年以来),即充分反映了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主要是由扶持政策推动的。目前我国还未制定比较系统完善的光伏发电经济激励政策,全国已建成的100多个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中只有2个项目在2008年6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准予享受4元/kWh的优惠上网电价,有待于加快制定必要适度的财政补贴和优惠上网电价扶持政策。

(四)有待于制定落实光伏发电上网的具体政策措施

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增加了不可调度的电力装机,目前的技术标准也没有关于无功补偿以及电网调度等问题的相应标准和管理规程,使得电力部门不愿接受光伏发电上网。我国已建成的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都处于试验性并网状态,不允许光伏电力通过电力变压器向高压电网(10kV)反送电,只允许在低压侧(380V/220V)自发自用。因此,目前我国还缺乏真正的光伏发电上网项目和充分的经验。

四、关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道路的探讨

为应对根据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挑战,切实建立符合国情的产业发展道路和政策措施,我国需要正确处理产业、技术和市场的关系,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一)如何增强国内光伏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技术驱动(竞争力增强)和市场拉动。虽然不少业内人士呼吁立即启动国内规模化并网光伏发电市场以支撑我国光伏产业,但目前的高成本使得大规模发展光伏发电目前仍难以承受。而且,如果我国在当前启动大规模光伏市场和补贴,必将立刻扭转光伏市场的回落趋势,推高光伏发电成本。另一方面,国际光伏市场仍保持增长态势,仍为国内光伏产业提供了必要的支撑。鉴于此,近期仍要努力通过技术进步、健全产业链、巩固开拓国际市场、建设国内示范项目来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在产业链中,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制造业符合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扩大就业政策导向,仍是应首要鼓励发展的环节。自主化生产高纯硅是中国光伏产业降低价格的必由条件,但必须重点支持清洁高效、低成本的高纯硅生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二)近中期国内光伏市场应确立的主要发展方向

由于欧、美、日等国家早已实现电力普遍化服务,其太阳能光伏的推广应用在上世纪90年代就瞄准了并网光伏系统(主要是屋顶并网光伏系统),并于近年来加快大规模应用,包括大规模地面并网光伏电站。而我国目前还有大约100万无电户需要在2020年以前采用光伏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解决用电问题,潜在市场容量为200-1000MWp(1GWp),应成为近中期首要考虑、予以扶持的光伏市场。虽然某些企业认为必须依靠并网光伏发电而非离网发电来支撑光伏产业发展,但其实质问题在于只有并网光伏发电才能使得光伏企业进入下游市场并实现稳定售电收入,故而光伏企业十分热衷于并网光伏发电。不过,从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和有限财政资源来看,我国近期光伏发电的首要方向仍然是面向无电区的电力建设,同时可根据相关科技攻关和前期产业化工作要求建设一批并网光伏系统/电站,为启动大规模并网光伏发电市场做好技术性准备。

(三)我国应制定光伏产业和国内市场应用扶持政策

按照前述的光伏产业政策目标和国内市场应用方向的相关思路,我国在当前和近期仍要坚持并加强相关科技、财税、外贸优惠扶持政策,以进一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完善产业链条、扩大中游电池组件产业能力及国际市场份额。另外,根据国内无电区电力建设和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需求,予以必要适度的财政补贴和优惠上网电价支持。鉴于我国还没有并网光伏发电的充分经验和可靠成本评估,也缺乏相近电价的支撑,而且地区差别较大,故而难以立即制定颁布统一的固定电价,而需要通过招标等途径探索相关经验,积累必要数据。

五、结论和建议

我国的光伏产业通过持续开展技术研发和市场化运作,迅速建立了基本完整的产业链,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大国,为我国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初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光伏发电价格仍然高昂,我国光伏产业仍未完全摆脱“低水平扩张的出口依赖型产业”特征。为此,我国在近期宜制定实施以“提高技术和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提供国内电力普遍服务”为中心目标的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近期应抓紧开展如下工作。

(一)大力加强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扶持“技术推动型”的光伏设备制造业

要重点研发清洁高效、低成本、新型的高纯硅和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近期重点支持企业逐步完善改良西门子法,开展流化床法、硅烷法、冶金法等新兴高纯硅生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应支持技术领先的企业扩大产能,建立国家光伏技术研发和产品检测中心。要加强相关科技、财税、外贸优惠等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发展符合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扩大就业政策导向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制造业,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二)稳步开拓“离网和并网并行,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的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在近期(估计2015年前),应在难以延伸电网或建设水电站的无电地区加快建设光伏电站和推广户用光伏系统,另外根据技术研发和项目示范工作需要建设一批集中并网的大型建筑屋顶光伏系统、分散并网的居民屋顶并网光伏系统及新型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在中期(估计2015年左右),随着无电区电力建设接近尾声和光伏发电成本趋近销售电价,首先扩大建筑屋顶和建筑一体化并网光伏市场,并稳步建设地面并网光伏系统。在长期(预计2020年以后),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接近常规发电成本,全面扩大各类并网光伏市场。

为此,近期应研究制定用户侧低压端光伏系统的发电上网和电量监控技术规程,制定颁布针对工商业和居民的“净用电量计费”管理办法,制定实施投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大型地面并网光伏电站示范项目的实施投资经营主体和上网电价的招标办法等。在中期(2015年左右),随着经验和成本数据的积累再引入建立“控制总量规模的固定电价制度”,为在2020年后全面实施固定电价制度做准备。

第6篇: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范文

日本和德国在发展绿色消费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并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在统一、完善的政策与法律框架下,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权利和义务相对明确,发展绿色消费带来的社会利益和经济效益趋于一致,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调节作用,从而使得绿色消费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制订国家层面的政策

建立多层次法律框架

各国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常常是立法先行。德国早在1972年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美国则在1976年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早期的法律一般强调废弃物排放后的末端处理,随后发展为全过程治理,最后逐步完善为系统立体化防范与治理。

日本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所制订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层面:在根基层面上是一部基本法,即《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在主体层面上有2部综合性法律,分别是《固定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性》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在分枝层面上则是5部具体法律法规,分别是《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加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立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循环型社会”。如此便从三个层面构造出一个立体交叉的法规体系,为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制订绿色采购政策

日本、德国等国家都制订了有关资源回收和再制品化的政策。但是,如果只停留在这一步,资源循环性的利用是不会成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能否发展起来,还取决于再生产品能否卖出去。然而,受再生技术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与传统制成品相比,再生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出售价格都较高,使得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比如日本政府的绿色采购政策是通过“绿色资源购买法”来体现的。它以政府的购买力为依托,通过签订优先采购资源再生产品的合同,来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对环境的保护。通常一个国家的政府采购规模都较大,在日本,国家公共部门的支出约占国内总支出的20%。如此巨大的购买力向再生产品倾斜,对资源再生产业来说,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支持,从而可以使得资源再生产业在相对不利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成长。

征收生态税

生态税是对那些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原材料,或者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企业增加的一个税种。政府根据不同稀缺度而为不同的资源制定各自的生态税税率,从而有效地调节企业对稀缺资源的需求,并促使企业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来改进生产模式和升级产业结构。

利用财政补贴,鼓励新能源消费

德国1990年颁布实施的《电力输送法》明确规定,电力运营商有义务有偿接纳在其供电范围内生产出来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政府则给予电网运营商必要的财政补贴,偿付金额最少为其从终端用户所获得平均受益的80%。2000年,德国又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优先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鼓励政策。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德国的风力发电从1990年开始起步,到2003年底装机容量已达1460万千瓦,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5%,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国。

广泛开展有关绿色消费的政策宣传

日本政府于2002年制定出绿色采购法,要求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进行保护环境的采购活动。2005年,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曾经对绿色采购的实际成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2003年被定为必须重点推进筹备的环境物品中,大多数筹备率高达95%以上,特别是再生纸类、文具、(办公自动化)机器、家电制品、空调等,其筹备率都较高。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日本政府在政策宣传方面的长期努力。调查显示,60%以上的市民回答说,他们常常留意购买对环境友好的商品。40%以上的市民回答,在价格相同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购买再生产品。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包括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联合结成了一个绿色采购网,它们不仅自己从事环保经营活动,并且在购买原材料时也主动购买部分绿色产品,以便让更多的企业加盟绿色采购网。

制订企业层面的政策

在循环经济中,消费已经不再只是消费者的事情。根据废弃物循环利用“生产者责任制”的原则,生产者应对其产品在被最终消费后继续承担有关环境责任。

推广绿色设计

经验表明,在设计阶段投入的成本大概为产品总成本的10%,但它却决定了产品性能的70% ~80%。所以,生产绿色环保的消费产品,关键在于设计阶段。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产品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使得产品在生产、运输和消费环节中对资源利用、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最小,而且还需要做好零件设计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以利于产品重复使用和废旧产品的拆卸与回收。

制定产品责任政策

产品责任制度是德国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按照《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对产品责任的规定,生产者对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承担着实现循环经济目标的产品责任,即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处理或销售、售后服务,直至产品回收或者废弃物处理,生产者必须承担相关的废物利用或者清除的费用。为此,生产者在制造产品时,应优先使用再处理后的废料或再生原材料,同时尽量减少废料的产生。产品标志上要有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和义务的说明及抵押规定,如果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也要在其中标明,以便利产品使用后剩下的废弃物再利用或者清除。

推行包装回收和垃圾处理产业化政策

循环经济的最高目标在于做到“零排放”。但现实情况是,废旧物资的出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对废旧物资的处理有二种方式,首先是尽量做到回收再利用,其次才是考虑进行垃圾处理。

在德国,循环经济最初被称为“垃圾经济”。由于处理垃圾所需要的投资规模巨大,既不可能完全由政府来承担,也不可能依靠政策法律来强制解决,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推动垃圾处理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德国现在具有了完备的垃圾回收组织管理体系。其中,最典型的是WEEE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体系和DSD包装废弃物二元回收体系。

德国现在至少有500家WEEE回收处理企业,从经济成份看,可分为市政系统专业回收处理公司、制造商专业回收处理公司、社会专业回收处理公司、专业危险废物回收处理公司等几类。从业务特点看,则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微型或小型企业,只提供WEEE分类、翻修或简单拆解业务;二是具有一定规模,配备专用的设备和设施,能开展比较综合业务;三是专业公司,具有专业技术和专用或特殊的设备,能提供危险废物或特殊废物的专业处理。

DSD包装废物二元系统体系是一个面向家庭和小型团体用户的包装回收、分类和再循环的体系。它是在德国联邦工业联合会(BDI)和德国工商企业协会(DIHT)的支持下,由95家公司发起成立,已有会员近2万个。作为一个完全非盈利的组织,DSD分为街头回收和上交式回收两个子系统,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向生产厂家授予绿色标志时收取的注册费,核定注册费的依据是包装的重量、使用材料的种类,以及与体积和占地面积相关的附加费等。

正是借助于这种产业化模式,德国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从1990年的13.6%上升到了2002年的80%。产品包装的循环再生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加强,玻璃的再生利用率达到90%,纸质包装为60%。

制订针对消费者的政策

虽说是发展绿色消费,直接针对消费者的政策却反而不多。除了垃圾分类之外,直接针对消费者的政策主要有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和抵押金返还政策。就垃圾处理费而言,大体上可分为按户收费、以垃圾处理税或固定费率的方式收取,和按垃圾排放量来收取等三种方式。在德国的巴伐利亚洲是按户征收垃圾处理费,每个家庭按其所选择垃圾回收桶的大小交纳垃圾处理费。其中,3/4的家庭选择了60升垃圾回收桶,每年交纳128欧元。据德国环保部统计,实施垃圾收费政策后,居民家庭的厨余垃圾大约减少了65%。

为了推动包装品回收,德国实施了抵押金返还政策。《包装及包装废弃物管理条例》规定,强制性的抵押金制度只针对一次性饮料包装回收率低于72%的产品。以饮料为例,顾客在购买1.5升以下易拉罐包装的饮料时需要支付0.25欧元;当容器容量超过1.5升时,则需要支付0.5欧元。顾客按《包装条例》要求返还容器时,就能收回押金。

西学为用

以保护环境资源为主改为促进循环经济为导向的法律体系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了4部环境法律、8部资源管理法律、20多项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260多项环境标准,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法律政策体系框架。然而,除了极少数之外,这些法律法规绝大多数是立足于环境资源保护,局限于“污染治理”的思维模式,在废物的回收利用方面认识含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还只能算是一个环境保护的法规框架,不能称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因而,我们必须围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起由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门法三个层次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法律框架。

防止“过度市场化”现象的出现

在德国,由于实施了严格的生产者责任政策,废旧物资回收和综合利用企业可以得到废物产生者的资助。但我国情况则正好相反,如果某一家企业使用了其他企业的废弃物,如工业废渣、粉煤灰等,后者不仅不会对前者给予补贴,反而会索取“原料”使用费,使得资源再利用企业无利可图,难以发展。

利用市场手段的第二条重要措施,就是加速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使价格信号正确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吸取过去医疗和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在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领域,政府依然需要履行公共服务和普遍服务的义务,不能一推了之,以至于出现所谓的“过度市场化”现象。

完善有关财政税收政策

财税政策需要做的是结构调整,一方面,我们对使用再生资源、生产绿色产品的厂家和废旧物资回收与综合利用企业必须给予更大的税收减免,对节能和节约资源的技术和设备投资要给予政策优惠,对循环经济产品的出口则给予全面退税。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税。有关测算显示,在现有的基础上资源税如果提高30%,对GDP总的影响甚微,不会超过0.3个百分点,但对减少资源消耗、促进技术升级、保护环境和推进绿色消费却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资源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关税税率,加速从增值税向消费税的转型。

大力提高绿色设计能力

发展绿色消费,源头在于抓好绿色设计。除了制造业之外,抓好建筑领域的绿色设计应该成为一个重点。建筑业是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全国生产的钢材几乎有一半被房地产业所消耗。建筑的电耗和资源消耗实际上在设计的时候就被决定了,而我们目前的绿色设计能力非常低下。另外,有关部门资料显示,在过去15年里,我国新增石油需求的2/3来自交通运输业,其中汽车用油又占1/3以上。因此,提高汽车节能技术设计与开发,将对抑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发挥显著作用。

加速发展中国的“静脉产业”

第7篇: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范文

市场刚性需求增加

纺织机械市场需求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2011年需求特点集中反映在纺机装备的技术含量,节能减排的应用效果,两化融合后的创新成果,在线监控及管理的集成应用等方面。纺织机械行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提升传统纺织机械水平;拓展产业用纺织品装备应用领域;加大节能减排设备的研发推广力度;提高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等四个方面。同时通过淘汰落后设备更新先进的新型纺机设备,对市场需求起到促进作用纺织机械产品机电一体化已向深层次、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系统化方向发展。节能技术在纺织单机和成套装备中得到推广应用,节能降耗减排的新理念在印染和化纤机械设计中得到贯彻,并依托循环经济理念推出适用于废用纤维纺纱、瓶级切片纺丝和非织造布等新设备。纺织机械企业采用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先进工辅具、建立装配流水线、提高装配精度。加强制造过程中的检验和检测,随时监控产品质量。计算机技术逐渐在企业的铸造、热处理、表面处理和装配等环节上应用,极大缩短了理论应用于实际产出的时间。提高了纺机产品质量。

工业技术改造、产品档次升级、附加值提高、抗风险能力随之增强的市场需求走势,为纺织机械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来很好的市场机遇。今年纺织机械产品转型升级仍旧立足于四个方面。首先是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及无纺布设备;二是提升传统纺织机械的技术水平;三是研发适用于功能性纺织新材料与低碳经济的纺机设备;四是要特别关注基础零部件的技术提升,全面提高纺织机械产品的可靠性,以满足市场需求。凡拥有一体化产业链、高效供应链整合能力的纺机企业,就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纺织机械企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组织形态的规模化,经营方式的专业化,资源整合的集约化,空间形态的集聚化和主辅分离的趋利化。

整体销售增速放缓

2011年纺织机械市场销售维持良好态势,主要表现为市场刚性需求的增加及上年订单供货的结转;企业纺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能够满足用户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节省人工等方面的需求。但纺机行业全年整体销售增速呈现放缓走势。

2011年市场需求变化对纺机产业升级的要求更为直接与迫切。在内需方面,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纺机产品市场需求总量仍保持平稳增长,但需求增速将会明显放缓,对产品品种、质量和水平的要求将受到更多关注。在外需方面,全球经济仍在较大程度上受金融危机余波的影响,短期内外需增长的空间不太乐观,长期看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将会对全球现今的产业分工格局造成重大影响,并加剧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竞争压力。尽管目前市场仍以满足内需为主,但出口仍会不断增长。随着出口扩大、技术引进,纺机行业外向型程度会有所提高。在全球能源、资源约束更趋强化的形势下,呼唤着纺机行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纺机行业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薄弱,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小而散,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更多具有规模优势的大企业集团,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导致经济效益低下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严重影响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集中度低的直接后果是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重复研发、重复建设等问题严重,技术装备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难以提高。企业兼并重组滞后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有待落实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改进健全协调机制,需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引导和激励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以改变。

企业订单依旧饱满

2011年前三季度,纺织机械行业销售及利润总额明显增长,企业订单依旧饱满,但日益上升的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生产要素成本等叠加效应,挤压着纺机企业的利润空间,纺机产品的利润水平整体偏低,这使得多数纺机企业特别是棉纺设备生产企业在各项成本上涨的情况下,量大利薄,价格欲涨乏力,导致企业在产品研发创新及技术提升方面缺乏资金实力的支撑。创新是行业不断扩大市场需求的必然,也是产业升级最直接体现。实践证明,纺机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技术创新,针对目前的研发现状,可以有效地分散企业研发成本、分享研发成果。

现代纺织的鲜明发展特征,首先是绿色产业,要求材料是可再生的、可循环的,工艺过程是清洁低消耗的,产品是绿色健康的,产业增长模式是公平和谐的,产业发展是可持续的。其次是要以数字化为特征的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在数字化技术全面提升纺织产业运行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新材料、生物等现代高新技术也在拓展纺织原料结构,改善纺织加工方式,实现生态化生产,在发展高品质产品,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重要而决定性作用。

纺织机械的先进程度、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纺织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在“十二五”期间16个子项目中有2项纺织机械标准,分别是纺织机械安全标准制定和新一代纺织成套设备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前者是以国际标准ISO111111和GB/T17780系列标准为基础,对行业重点机械设备制定安全标准和文件,完成《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系列标准的制定。后者是在现有标准基础上,作为新一代纺织成套设备技术标准的升级,重点围绕高效纺织机械生产线、差别化高性能纤维制造成套设备、新型非织造布设备、节能环保印染成套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纺机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无梭织机以及电脑控制针织系列设备等相关技术标准,完成70项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建立较为全面的纺织机械专业标准体系,逐渐解决行业标准覆盖不全和新产品标准滞后等问题。

2011年1~9月国内纺织机械市场容量约922亿元(折142亿美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0亿元(折3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其中含有汇率变化和成本转嫁导致产品提价等因素。前三季度纺织机械市场继续平稳,下游各产业结构调整的首位需求仍是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使得各类纺织机械产品的销售同比有所增加。投资拉动仍维持强劲。下游各产业的投资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最高的是麻纺织行业同比增长了58.45%,无纺布制造回落较大,同比仅增长了19.45%。纺织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6.19%,对上游纺织机械市场的需求拉动较为明显。外需在继续放缓,出口形势仍较严峻。1~9月纺织机械产品的外销率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政策效果和外需趋势对纺织机械行业均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内需市场增长整体保持平稳。今年以来纺机市场对节能减排及结构优化的需求力度逐渐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已成必然。

为适应纺机市场多元化的需求,纺机行业自身在不断更新改造、技术进步,经济和技术实力在不断增强。随着纺织机械产品技术水平和零部件精度的提高,形状和用料的变化,表面和内在质量的提升,使纺机制造加工已从传统制造加工工艺技术向新型先进制造加工工艺技术不断发展。

2011年1~9月,纺织机械行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48亿元,同比增长39.7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1.64个百分点。行业投资占到纺织工业投资总额的2.09%,比重同比提高0.06点,比上半年提高0.03个点。新开工项目212个,同比增长6.5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8.43个点。投资对纺机市场容量的贡献约为11%,内需拉动达82.64%,行业净出口一直是负值,在国内纺机市场容量中前三季度进口纺机产品占比约29%,同比回落12个点。纺机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效果明显。目前,纺机企业新型先进制造加工手段不断增强,激光加工技术、超声波技术、真空压铸和超塑成型技术、耐蚀耐磨涂覆技术、毛坯精化技术、精堆热处理工艺技术、产品装配工艺和技术、先进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加强零部件设计制造试验和理论分析等已被广泛应用。

发展进入新阶段

我国纺机行业的优势比较明显,门类齐全、品种多,产品涵盖了2300多种整机及上万种专件配套件,能适应不同层面的市场需求,在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方面也都有较大提升。纺织机械行业是高技术行业,世界纺机业向我国转移的速度还不会像纺织服装业转移的那么快,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针对高档纺机设备还会保持较高的进口需求。目前纺机产业已经进入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资本多元化、经营多样化的发展新阶段。

目前纺机行业结构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民营、股份和外资企业对行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今年中小企业有60%~70%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仅有10%的企业能够从银行体系得到贷款,绝大部分要靠体制外的民间融资。同时,汇率、税率、费率、薪金、土地出让金、原材料进价和资源代价多种因素叠加,推动企业全面进入了高成本时代。

纺机行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系列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并按照先进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绿色化和全球化标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产业化后的新产品率将不断提高,强化管理提高纺机产品的装配精度,以纺机产品高技术含量及集群产业链方式来适应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纺机产品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发展,为节约生产成本、缩短交货期,提供性价比高、产品可靠性强、性能优良的模块化技术装备来适应市场和用户的需要。随着纺机产品速度的提高并要求材质的轻质化,以及对零部件表面耐磨、强度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新材料或优质材料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材料的应用。国际纺织机械也正朝着多功能化、高性能和易操作性,高效、低碳、节能、节水、降低原材料消耗、节约成本和省工、可持续技术和更加质量及可靠性方向发展。我国纺织机械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2011年纺织机械行业适应下游各产业的发展需求,积极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以粗细联、细络联、高速织造、非织造成套、专用织造成套等纺织设备,及高速、连续、短流程染整设备等作为创新重点,积极推进了纺织机械的自主化进程,并且以小批量、节能环保等特色产品来不断满足差异化的市场需求。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效应也助推了新型高水平纺机装备的市场需求。

2012对策

纺机需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

2011年以来,纺织机械市场需求局面与往年截然不同,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新的特点,先进成套设备销售明显趋好,进口纺机设备有望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这充分表明纺织企业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市场更加关注那些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节省用工,提升纺织产品质量的节能减排机型。

纺织机械要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主要表现在产品、市场、形象三大差异化方面。产品差异化是指同类纺机产品在质量、品牌、包装、形式、服务等方面的差别。竞争企业的产品核心价值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的就是产品的差异性。市场差异化是只有产品、销售条件、销售环境等具体的市场操作因素所生成的差异,包括销售价格、分销、售后服务等差异。形象差异化是指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CI战略所产生的品牌差异,在用户群中所树立的良好形象,从而达到品牌销售效应。纺机企业要不断进取、开拓和创新,充分发挥差异化的市场导向型营销策略、快速反应机制和高效率的积极作用。

纺织机械制造业是纺织工业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而高端纺织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下面按照纺织机械分类进行市场需求特点的分析。

棉纺机械

我国棉纺织行业占全球棉纺生产能力的比重约60%左右,棉织机数量约占全球的45%。在当今市场以多种纤维混纺为热点,特色纱线成为主角的环境下,技术改进、纺纱工艺和设备在不断创新,棉纺机械已由原传统的环锭纺、转杯纺为主扩展到喷气纺、涡流纺、紧密纺、赛络纺、嵌入式复合纺等,使各种纤维可随意组合纺纱,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

我国棉纺织行业整体发展基础较强,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技术装备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全国棉纺企业已超过5400家,纱锭超过1.2亿锭。棉纺织行业围绕着科技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以及效益提升等方面加大力度,5种新技术将会成为棉纺发展的支撑点。即重点推广多元纤维差别化技术、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喷气涡流纺技术、转杯纺技术和自动化应用技术。纱支正趋于细支化,一方面要采用超细旦纤维,另一方面是减少纱线截面的平均纤维支数。

目前,棉纺的关键新设备(2000年以后的新装备)占有率已达到71.70%,比2005年提高了16.10点。其中自动络筒机达到61.69%,比2005年提高13.95点;无梭织机达到46.63%,比2005年提高17.92点。关键设备技术改造使“三无一精”产品的比重均有了较大的提高,无卷化率、无结头纱、无梭布和精梳纱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9.72点、14.03点、21.01点、3.10点,已能够较好地适应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截至2010年底,我国拥有环锭纺1.2亿锭,转杯纺232万头,织机126万台,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54.90%、57.18%和31.10%。拥有紧密纺720万锭,喷气涡流纺7.8万头。棉纺产业升级转型较快,技改力度加大,今年市场对细纱长车、自动络筒机的需求增长较快,而耗电高、劳动生产率低的环锭细纱机、小剑杆无梭织机已经被列入更新淘汰的行列。

化纤机械

化纤产业的发展主题是“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和谐发展”,化纤机械将围绕这一发展主题进一步开拓市场。今年化纤产业将由快速增长期逐渐步入成熟期,而绿色低碳、产业用纺织品、生物质纤维等将成为世界化纤业的发展方向。围绕着化纤产业的发展,年均增速将调低至6%左右,增长方式将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化纤机械技术创新发展将更加注重实施的可靠性,坚持低成

本化、高附加值、市场拓展和稳定持续发展。新技术发展方向将是系列化及系统化、专业化与精细化(高品质)、专一化及组合化(多功能)、持续化及持久化、高新技术融入及知识产权先导,工程技术低成本化将成为发展趋势。化纤新技术有高效、高均匀度的熔体或原液制备技术、高压纺丝技术、切片干燥与脱水技术、高效高均匀性纤维凝固、冷却、加热、水洗定型技术、多头精密与大卷装卷绕技术等,支撑着化纤产业的持续发展。

持续实施的差别化化学纤维,推动了化纤机械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了产品的结构化调整,特别是聚酯、涤纶、粘胶、氯纶、锦纶帘子布等国产化成套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有力推动了化纤工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化技术装备使化纤行业新建项目投资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化纤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高新技术纤维装备重点突破了碳纤维、聚苯硫醚、芳纶、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纤维成套设备的产业技术,日产100T及以上锦纶聚合装备及技术,万吨级新溶剂法纤维索纤维工业化生产设备,已进入产业生产阶段。

纤维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如冻胶纺丝、热管纺丝、超细纤维复合纺丝等,结合新产品的研发如中空、细旦、异型、功能纤维等确立了工程优化方案。碳纤维领域开展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缺陷形成与控制机理的研究,以解决碳纤维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境友好型油剂、溶剂、特种化纤功能母粒等精细化工产品将成为材料加工技术的重点。新型纤维材料研发实现了系列重大突破,涤纶、粘胶等化学纤维已走上以自主研发技术为主体的高起点、大规模、低成本的国产化道路,差别化水平在不断提高,2010年化纤差别化率已达到48%。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及精细化工技术在纺织领域得到快速推广,碳纤维、高强聚乙烯等纤维基本实现了国产化生产。

化纤机械继去年产销旺盛的情况,今年仍出现销售旺势,特别是长丝设备生产企业,几个主要设备厂交货计划均已排到2013年,有的甚至计划到2014年。

据统计2011年1~9月份,涤纶各种长丝纺丝机销售完成7300多纺位,同比增长21.66%;锦纶长丝纺丝机约销售720纺位。销售的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近22条,形成生产能力近68万吨,可喜的是年产5万吨涤纶短纤成套生产线已实现产业化销售。粘胶短纤的销售情况也比较好,1~9月份销售设备已形成51万吨的产能,其中产年4~5万吨的成套设备销售了约10条线。

2011年1~9月份国产加弹机的销售总量同比增长了33.33%。其中:高速加弹机完成了800多台,小加弹销售约1200台。

染整机械

根据印染行业发展特点,加强对新纤维面料印染的研发与创新,有针对性开发适应新型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交织、包覆、镶嵌等先进的印染及后整理技术;满足高附加值和功能性面料新品的染整技术工艺设备要求。在纺织面料市场的竞争中,印染及后整理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力决定胜负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与国际消费潮流(个性化、舒适化、功能化、时尚化)相适应的高附加值产品,应用尖端技术开发出新的染整机械设备,同时向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及一机多用的方向发展。

我国染整设备已经能够满足企业对低浴比、低能耗生产的要求。到2011年底,三年累计要求淘汰75亿米高耗能、高水耗、低技术水平产能,如热熔染色机、热风布拉幅机、短环烘燥定型机、落后的平网印花机等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任务比较艰巨,同时也为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提供了市场空间。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指标反映在能耗、用水量和COD含量等方面。国家对节能减排强制性指标的要求将越来越严格,从2010年6月1日起实施的《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无疑已抬高了印染企业的进入门槛,迫使纺织印染企业不得不淘汰旧的、非节能的机型,更换新的、节能效果更显著的机型。2011年具有节能减排功效的印染设备旺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也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1年淘汰印染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为17.3亿米,其中湖北3.67亿米(2010年完成0.44亿米),山东3.25亿米(2010年为2.1亿米),浙江2.051亿米(2010年完成23.68亿米),广东1.45亿米,甘肃1.4亿米,湖南1亿米,江苏0.94亿米。

染整设备的技术进步为淘汰落后提供了保障,同时淘汰落后产能也为印染机械提供了市场需求,对设备的技术进步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1年1~9月,印染及后整理设备进口5.09亿美元,占到国内纺机市场容量的3.59%,进口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36点。出口同比增长5.67%达2.44亿美元,出口增速慢于进口。

由于染整机械门类众多,产品品种广泛。市场销售也各不相同。据统计,2011年1~9月圆网印花机销售280多台,同比略有增长。平网印花机销售同比基本持平。

针织机械

针织产品的多样化需求给针织机械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促使针织机械不断朝着高速度、高效率、智能化、高精度、多样化、差异化、实操作、易维护,稳定性好、可靠性强的方向发展。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提升针织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将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趋势。在采用电子与信息技术实现机电一体化,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品种的适应性也得到增强。近几年,在针织工艺和设备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针织机械生产效率在提高,电脑和自动控制技术在应用拓展,使用碳纤维增强塑料等新型材料提升了经编机械速度,针织机机号也得到了提高。目前针织行业发展的三大关键点是细针距针织面料、一次成型编织(经编、无缝、横机编织)短纤在经编机上的应用和开发经编内衣等产品。要加快圆机、经编机、袜机、横机等针织机械的国产化进程。

在针织机械领域,2011年经编机市场比较活跃。经编机具有高速、精密、机构复杂等特点,现代经编机正朝着生产高速化、控制智能化、功能多样化、操作简便化、设计电脑化的方向发展。国内经编机的基础还较薄弱,在材质、加工精度、装备水平、数字化控制、系统集成等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同类机型。目前国内拥有国产和进口的多轴向经编机约200台,占世界总量的60~70%。轴向经编机织物以良好的抗拉伸强力、抗剪切性能、抗弯能力、抗冲击能力、弹性模量、悬垂性等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车船制造、建筑工程、体育用品等领域。经编网眼织物结构形式多样,网孔大小和形状尺寸可设计,织物种类从薄到厚,织物形状稳定且防滑,力学性能优异,在农、渔、体育、医疗、建筑、交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2011年上半年针织行业市场行情相当不错,但没有2010年那样火爆。从7月底开始各主机厂订量骤减,特别是中小型电脑横机厂几乎没有订单。1~9月份圆纬机销售15200多台,同比减少23.5%,单机销售价格在两端的主机厂还是销

量较大。无缝内衣机销售3000多台,同比减少11.11%,竞争激烈引发机台价格走低;2010年火爆的电脑横机,2011年1~9月份销售68000多台,同比减少5.5%;经编机销售2900多台,同比增长38.09%。

丝绸绢纺机械

丝绸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产业,优势地位明显,属于外向型且产业链较长,涉及农工贸三方利益的产业。“东桑西移”战略转移仍在继续,重点是巩固提高现有的200个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基地,推广规模化、标准化种桑养蚕模式,延伸中西部地区缫丝、织绸产业链,提高企业加工水平,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的产业优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集团,打造东部先进丝绸织造聚集地,继续引导茧丝绸行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011年茧丝绸织造企业运行比较艰难,部分企业减少真丝绸生产而改织或增加化纤绸生产,虽然丝织品总产量同比在增长,但其中桑蚕丝及交织品产量大量下滑。茧丝绸生产本身具有生产工艺流程长,占用资金多,又加上茧丝价格处于高位震荡,丝绸织造企业倍感压力沉重。部分企业“转型”改为织造化纤,继续调优设备、调优品种、提高品质,争创特色和品牌,避免产品同质化,整个茧丝绸制造产业链将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2011年1~9月丝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8%,其中缫丝投资增长48.35%,企业投资主要是技术更新改造项目,新开工项目同比下降1.23%,其中缫丝新开工项目下降7 69%。投资增幅提高对丝绢机械的投资拉动比较明显。1~9月自动缫丝机销售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产业用纺织品机械

产业用纺织品国际上称为技术性纺织品,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小、劳动力素质要求高、国内市场需求空间巨大等特点和优势,是纺织工业中新兴的产业领域,也是纺织工业中最具有潜力和高附加值的技术产品。产业用纺织品所占比重仅为1 9%,市场发展潜力很大。未来3N5年,国内产业用纺织品产业将在土工布、医用纺织品、过滤用纺织品、农业用纺织品、复合材料等应用领域大力发展:宽幅高强高端土工布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将由20%提高到50%;针刺、水刺、纺粘、熔喷等非织造和机织及复合高效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的应用比重也将由20%提高到50%。产业用纺织品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非织造、机织、针织工艺,其中35%以上的产品采用非织造工艺,加快纺粘、熔喷、水刺等及其复合非织造工艺技术,已经成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技术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个人卫生护理和医疗用防护产品市场消耗量在不断走高,特别是高端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近两年我国自行研发的SMS设备价格低廉已成为企业产品升级转型取向。截至2010年底国内共40条线,2010年新增加的26条线绝大部分是国产设备。国产设备在设计合理性、工艺控制、成品质量、生产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成熟机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而已经顺利连续贯通稳定生产的不多,形成了2010年产能增长121.58%,而实际产量仅增加28.59%的状况。国产设备要生产出能达到医疗技术标准的产品,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设备生产企业还需要从市场、卫生标准、客户要求、技术工艺要求来统筹设计,才能满足用户需求,赢得更大市场份额。新增国产设备产能的发挥还有待企业的不断摸索和提高。

目前国际高水平的纺粘生产线生产速度可达400~800m/min,一条生产线的产能在1~2万吨上下,而国产设备大多为150m/min,最高为250m/min,一条生产线的产能平均为2345吨。国外的一条纺粘线可以在不同的需求下生产多种纺粘布,如丙纶、涤纶、锦纶等,而我国90%是生产单一的丙纶纺粘布。国外双组分纺粘布已在大力发展中,而我国才刚刚起步。粗纤维(10旦以上)纺粘设备、丙纶土工布设备、双组分熔喷设备、组合工艺和多层次复合生产线等还是空白。我国现有各时期引进的各类型纺粘熔喷生产线45条,很多在担当着高端产品的供应,即使是已运行了20年左右的设备也大都在稳定生产。说明国产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国产设备在材质的确切选用、自动化控制的精度、各部件的可靠性设计、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以及许多细节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在生产速度、使用性能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差距。迎合市场需求的轻量化、多功能化、高性能的非织造布机械产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1年1~9月,非织造布产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98亿元,同比增长19.45%;新开工项目267个,同比增长349%;无纺布产量增长13.26%达133 21万吨;政策激励效果仍在释放,非织造布行业投资增长和内需应用领域的拓展,对市场的拉动作用很强,已成为纺织工业经济增长的亮点产业。1~9月非织造布机械出口0.55亿美元,进口0.4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1.07%和3627%。净出口751.54万美元,出口增速是进口增速的2.51倍。继续加大非织造布机械的技术创新,潜在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2011年非织造布及装备市场总体看来不错,随着国家资金紧缩措施落实,银行对设备投资贷款更趋谨慎。土工布等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走低,从7月开始下半年的订单开始出现减少,一些客户因为资金问题延迟提货或搁置订单。但从全年的生产销售预期看,总体经营情况与去年基本持平。据统计,1~9月份,单模头与多模头丙纶纺熔生产线销售约45条线;涤纶纺粘生产线约销售约10条线:水刺生产线约销售12条线。非织造企业的销售额与2010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有些企业略有下降。针对市场特点,企业加大了高端设备的开发力度,高档针刺机和木浆复合水刺生产线在市场上形成很好的销售,用于各种纤维的气流成网生产线也开始步入市场。

织造机械

无梭织机发展较快,最能满足织造工艺对设备的技术要求,品种适应性强、速度和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织造设备重点要发展新型模块化无梭织机,高速毛巾织机等差异化织机,特种织机,完成产业化研究。无梭织机顺应织造工艺的发展趋势,尤以喷气织机和剑杆织机发展最快。2010年我国织机达126万台,其中无梭织机占有率达到46.63%。

国内各种无梭织机的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近几年,国内织造机械进步较快。特别是织造准备机械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国产整经机、浆纱机发展很快,其产品技术参数和主要技术特征与国际同类机型水平接近,且性价比优势明显。美中不足的是在可靠性及生产高档纺织产品的适应性方面还存有差距。且前国产新型整经机几乎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全部份额,主要是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价格相对国外机型便宜很多。国产高档浆纱机与国外同类机型的差距在缩小,进步最快

的是浆纱控制系统核心技术,另一亮点是预湿上浆工艺,可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上浆量,同时纱线伸长率也可降低。保持稳定的浆液浓度是成功进行预湿浆纱的必要条件。目前新型整经机、浆纱机、染浆联合机内外销并行,通过产品质量和价格的提升,确保现有的高端市场,同时利用性价比优势不断开发新的市场。

毛纺机械

毛纺机械在节能高效、自动化、智能化、新型纺纱方面又有新的进步。半精毛纺机械为适应毛纺高质高效的需求,目前毛针梳机配置全电子式自调匀整器,采用模块式组合、集成化创新,缩小前隔距,提高机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这部分技术创新带动了部分毛纺机械产品的销售。特别是在一些棉纺设备上对新工艺进行适当改造也会获得一定的市场和销售量。毛纺紧密纺采用恒定的单锭独立的两侧补风系统,自我清洁、灵活可调的张力牵伸来确保长时间生产出质量稳定的紧密纺纱线,可生产染色毛条,适纺各种毛纤维。

近年来国内羊绒及羊绒混纺毛针织服装需求较旺,带动了粗纺、半精纺针织纱线生产的发展,毛纱生产自2008年开始逐年回升。目前纺纱企业抓住金融危机国外毛纺企业不景气之机,积极采购二手设备,以粗纺纺纱设备居多。毛针织服装企业采用电脑横机代替手动横机,速度加快,品种花色增多,市场正向“织可穿”的方向发展。

毛纺纱线发展迅速得益于半精纺工艺的大范围应用。半精纺技术实际上是在传统的精梳毛纺和粗梳毛纺工艺基础上,将棉纺技术和毛纺技术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型的多组分混合工艺,解决了原来毛纺设备不能解决的问题。半精纺可实现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与其他新型人造纤维、化学纤维的成功混纺,产品结构丰富。羊绒产品新纺纱线很难超过70支,通常用于粗纺难以适应市场对高支轻薄织物的需求。纯羊绒制品的原料成本高,产品的局限性很大,通过半精纺的羊绒纱纱支可纺12~140公支,不仅扩大了纱线可纺范围,而且成纱率高,降低了成本,满足客户对产品档次、规格的不同需求。各种纺纱加工方法的互相补充,的格局,使毛纱线特性进一步融合和发展,为后道加工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新型纱线。

由于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变薄等因素影响,毛纺企业购进先进新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主要增添更换的是性价比较高的国产机型。我国毛纺企业一般是集纺、织、染于一体,形成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因每年的羊毛原料数量有限,产能利用率不高,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太关注毛纺设备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提升,造成国产毛纺设备较少,先进设备大多靠进口的格局。目前受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等因素的影响,R250型毛精纺机、H212毛织机等落后设备还在使用。企业受资金的制约,仅靠市场调节来更新设备,其先进程度远远不够,而且进程会很慢。虽然毛纺行业产业链比较完善,生产量大,但是国产化率较低,特别反映在先进的洗毛、后整理设备方面,而进口设备价格又非常高,企业负担不起。

2011年毛纺老机改造步伐仍在不断加快,系列高效起毛机、磨毛机、剪毛机等设备,针对纺织面料的变化,持续技术改进,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并延伸至烫光、烫剪、刷毛等后整理产品,成线开发。

2011年1~9月毛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76.53亿元,同比增长1586%,新开工项且205个,同比下降5.53%。投资拉动着毛纺机械的市场需求。

麻纺机械

我国苎麻纺织、亚麻纺织的生产和贸易均居世界首位,国内麻纺生产能力已达到165万锭。麻纤维是韧皮纤维和叶纤维的总称,包括苎麻、亚麻、大麻、黄麻、剑麻等,我国苎麻纤维占世界产量的95%。目前从麻的种植方式到麻纤维的加工技术进行了一条龙科技开发,从产业链到价值链全方位地促进整合,通过资源整合将彻底改变上下游脱节、国内外脱节的现状,从综合价值上来提升麻纺纤维。

麻纺行业产能相对过剩,金融危机之后,产能还无法释放,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产品同质化严重,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不断挤压着企业的利润空间。技术装备整体水平相对落后,麻纺机械主要以亚麻机械为主,亚麻后整理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苎麻纺织工艺技术及装备整体水平也相对落后,其产品以高特麻纱、粗厚坯布等传统产品为主,附加值低。黄麻前纺设备已近30年没有更新。开发高端麻纺纱线,需雄厚的实力和大量的投入,麻纺机械市场潜力很大。

新的苎麻梳纺生产流程比原工艺流程减少50%,只有9道工序,苎麻牵切纺工艺彻底改变了原工艺流程长,用工多,制成率低,成本高等落后状况,积极推进生物脱胶技术,提高苎麻纤维的可纺性能,逐步解决脱胶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关键问题。

苎麻脱胶是苎麻纺纱的前处理工序,脱胶质量对苎麻纤维的可纺性能及成纱质量影响重大。生物脱胶实现了全新的苎麻清洁生产工艺流程,降低物耗、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用水、用气量大为减少,排放的污水中COD和BOD含量大为降低。生物脱胶精干麻的强度、卷曲率和柔软度等关键参数显著改善,为提高纤维的可纺性提供了基础。苎麻纺织急需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用先进纺机设备来支撑麻纺行业的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麻类产品认可度的增长,麻类产品消费已呈现增长势头,消费市场的培育已初显成效。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节能减排、废水排放治理问题。

麻纺机械主要以亚麻机械为主,已保持了几年的增长势头。亚麻规模在国际上最大,我国亚麻产品主要销售到欧美地区。2011年由于欧美经济的衰退,亚麻市场出现较大滑坡,亚麻机械的生产和销售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亚麻纤维由于长度长、细度细和残胶高,通常采用湿法纺纱,其加工流程兄长,生产效率低,且成纱粗、硬而难以应用。利用苎麻和棉纺设备进行干法纺纱,不仅提高了纺纱效率,改善纺纱的劳动环境,还使成纱细度提高,柔软度增加,拓宽了亚麻产品的应用领域。目前国内亚麻纺约70余万锭。

麻纺纺纱系统逐渐向棉纺靠近,不断提升纺纱加工装备水平。“黄麻纤维精细化与纺织染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精细黄麻纤维关键加工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可控精细脱胶技术、协调脱色技术、柔性细化技术和高性能生化处理技术等方面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使黄麻纤维高品质、大批量应用成为可能。现已成功研发出55%黄麻、45%棉16英支纱线,30%黄麻、70%棉30英支纱线,,黄麻棉牛仔布纱卡、帆布、平布等面料,混纺地毯、装饰、家具用织物和轻软箱包用织物。黄麻前纺设备已近30年没有更新。对黄麻进行处理而制成的新型纤维素纤维,具有独特的截面形状,织物手感滑爽、色彩亮丽,布面组织丰满圆滑,一种新型健康环保,能自然呼吸的生态纺织纤维的麻赛尔纤维。

2011年1~9月,麻纺织行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34亿元,同比增长58.45%,新开工项目88个,同比增长23.94%,增速比上半年分别均有扩大。说明麻纺行业投资拉动作用逐渐

增强。

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配套及辅助装置等

纺织机械涵盖了2300多种整机产品,给主机配套的有上万种纺机专件及配套件。在纺织机械整机高速化、高效率、模块化的要求下,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需要加快技术进步和可靠性提高,现已被纳入“十二五”期间高端纺织技术装备8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专用基础件对纺织机械整机的技术提升、可靠性、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进一步发展国产高性能纺机专件,优化纺机专件产业的产品结构,以提高纺织加工装备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从2011年3月开始通过大力度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高效节能电机在国内市场的应用。专用节能风机及滤尘系统属于具有节能减排效果的新型附属设备,到2015年将实现细纱机节能专用风机1万台/年,纺机空调节能风机500台/年,滤尘系统1200台/年。目前棉纺行业推广采用节能电机、空调自动控制等技术,其中空调自动控制技术可降低能耗10%~5%。

随着起毛产品风格的多样化与生产柔性化要求的提高,对部分起毛弹性针布产品提出了高适应性和稳定性要求,这就需通过适当的工艺调整来适应不同原料和克重坯布的起毛要求。通过对植针组织的特殊涉及核对针类的特殊处理形成独特的形状、形态、外貌,开发功能性起毛弹性针布,形成不同起毛风格。起毛弹性针布工作状态与其它针布不同,针布需具有防锈功能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高强度、高弹性钢丝和特殊规格、形状的异性钢丝将会扩大应用以满足起毛效率和起毛强度提升的要求。目前起毛弹性针布市场供不应求。

第8篇: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范文

(一)新能源技术创新加快,能源转换效率显著提高,价格大幅下降

风电最大单机容量由上世纪80年代30千瓦提高到目前的5000千瓦,上网价格由15.8欧分/千瓦时下降到4欧分/千瓦时。硅基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由上世纪90年代不到10%提高到目前的1 7%~18%,并出现了82%的技术学习曲线,即规模增加1倍,价格下降18%。从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技术创新还有很大空间,风电价格有望下降到3欧分/千瓦时,太阳能发电价格在2020年前后可与火电相当。

(二)新能源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新增能源供应中占有重要位置,逐步由补充能源提升为主力替代能源

过去10年,光伏太阳能年均增长38%,风电年均增速也达到28%。2008年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已达1.2亿千瓦,其中欧盟为6600万千瓦,风电装机占欧盟电力总装机的比重已超过7%,丹麦、德国的风电装机比重超过20%。在新增装机中,2008年欧盟风电占全部新增电力装机的43%,装机容量达到848万千瓦,是第一新增电源。核电复苏步伐加快,2008年全球有10台核反应堆在建(不包括中国),是自1985年以来开建核电站数量最多的一年。

(三)发展新能源被认为是同时解决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战略性支点,主要国家经济刺激方案中加大了相关领域的投资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分析,如果将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2005年的水平上,能源领域为减少排放而增加的额外投资为每年4000亿美元,占世界GDP总值的0.4%;如果将2050年的排放削减一半,即八国峰会上设定的减排目标,每年的额外投资为1.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1%。先行国家已经从发展新能源中获益,2005年丹麦可再生能源和能效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出口达到400亿丹麦克朗,与1992年《京都议定书》签署时50亿克朗的出口相比,增加了8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把新能源作为新兴产业,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在经济刺激方案和经常性研究预算中加大了新能源领域的投入。美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中的10%,即800亿美元投入新能源领域,这是美国历史上政府在能源领域的最大投资。欧盟在新能源研究开发上的支持力度也很大,仅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一个示范项目的预算支持就高达12.5亿欧元。私营部门的资金也很活跃,美国硅谷大量科技公司转向了新能源的研究。大量资金和人力的进入,势必加速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进程。

二、我国的新能源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4亿千瓦,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世界排名第一。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每平方米5000兆焦(相当于每平方米170公斤标准煤)。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3亿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

(二)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一定进展

2008年我国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总量为2.34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总消费量的8.9%。其中水电装机1.7亿千瓦,风电装机1215万千万,核电装机908万千瓦,太阳能源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25亿平方米。尤其是近年来,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2008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为625万千瓦,占全球风电新增装机的23%。风电上网电价下降到0.5~0.6元/千瓦时,太阳能发电价格下降速度更是超出意料,2008年国家核定的太阳能上网电价为4元/千瓦时,2009年3月甘肃敦煌太阳能发电项目招标中值价格降至1.5元/千瓦时,中标价格为1.09元/千瓦时。

(三)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

核电设备的国产化、规模化发展取得进展,已经具备每年生产6~8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风电制造能力大幅提升,2008年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占新增装机的75.6%,累计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00万千瓦,全球市场占有率由2002年的1.07%上升到2008年的30%,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硅材料的产量由2005年的30吨增加到2008年的5000吨,国内自给率达到了25%,预计到2009年底,国内太阳能硅材料的产能将达到3万吨。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达到350。万平方米,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技术基础仍比较薄弱。一是核心技术并未完全掌握,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我国核电制造、建设和运行能力有明显提升,但核电设计能力总体上停留在引进机型的翻版设计上,设计原理和诀窍并没有真正掌握,大锻件、主泵和特殊材料的国产化和自主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风电新机型开发能力不足,控制系统、关键轴承仍依靠进口。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较大,但是多晶硅的制备提纯技术,特别是四氯化硅等有毒副产品的回收技术仍未掌握也难以引进。二是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薄弱。新能源科研力量分散,缺少共性研究开发平台。科研力量多分散在大学等研究机构中,缺乏领军性的创新平台开展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另外,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较弱,缺少像通用电气、西屋、三菱、西门子等大型综合性设备供应商;即使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企业,其研究开发能力还不如发达国家中小型专业技术公司。

2.产业发展亟待加以规范。目前,风电、光伏发电设备的技术标准匮乏,强制性检测和认证制度尚未建立。企业进入也没有相应的技术门槛。这种状况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企业一哄而上,恶性竞争。由于有政策鼓励,又没有进入门槛,大量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目前,风电主机厂超过70家,前四家产能超过1200万千瓦多晶硅生产厂家超过30家,到2009年底产能可以达到3万吨,而2008年全球多晶硅需求只有4.52万吨。在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情况下,企业大量进入导致低价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通过牺牲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来压低价格。二是产品质量存在隐患。新能源产业呈“爆发式”增长,很多产品从研制到批量生产周期太短,产品研制中的问题在批量生产之前没有充分暴露和有效解决,加上未经任何检测就被大量投放市场,有可能出现大面积设备故障,造成重大损失。

3.相关体制机制仍未理顺,新能源发电设备撂荒现象仍比较严重。以风电为例,2008年底我国有1215万千瓦的风电机组完成吊装,其中1000万千瓦通过调试可以发电,但2008年底实际并入电网的风电装机容量仅为894万千瓦,占吊装完成的风电装机总量近73鬈。新能源发电设备撂荒的背后是相关体制机制问题没有理顺,包括新能源电源发展和电网建设的不协调、以及新能源发展带来的成本增加没有及时传导、对电网企业缺乏强制性要求和监管等。

三、新能源及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思路

(一)发展目标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发展新能源有三个重要意义:

1.带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传统能源生产主要靠资源消耗不同,新能源主要靠设备投资和人员维护,因此新能源投资需求大,带动作用强,就业容量大,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根据测算,1元核电投资可以带动GDP增长1.03元,总产出增长3.04元。按照目前批复的核电建设进度,2010年核电投资可以带动总产出增长3084亿元,GDP增长1009亿元,相当于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对建筑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9个行业的产出拉动作用超过百亿元。

2.培育新的优势产业,促进结构升级。新能源产业链长、人力资源投入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有明显的产业配套优势,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如果把握得好,新能源产业将会成为我国新的优势产业。

3.减轻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的国际压力,增加气候谈判的主动性。美国众议院在6月26日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设定了2020年前减排17%、2050年减排83%的目标,美国态度的转变会给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谈判中带来更大的压力。“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已经为我国带来了良好的国际声誉。目前正在制定中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如果在哥本哈根的气候谈判前予以公布,将会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增加谈判的主动性和筹码。

新能源及其产业的发展可考虑如下目标:

1.新能源发展目标:争取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新能源利用量相当于9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耗的20%,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24亿吨,成为节能之外另一个主要的二氧化碳减排途径。

2.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一是产业规模目标,目前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年产值在2000亿元左右,其中光伏电池700亿元,太阳能热利用产业400亿元,风电制造和核电制造均在400亿元左右。争取在未来三年使新能源产业年产值翻番,产值达到4000亿元。考虑到对设计、安装、运营、维护和配套设施的带动作用,新能源每年带动上万亿元的GDP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二是产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目标。未来三年,解决装备自主化和国产化、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问题;能够在三代核电技术、大功率风电、太阳能多晶硅制备等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上取得突破。到2D20年,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大幅提升,在先进核电技术、海上风电和第三代太阳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产业竞争优势由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转向基于较高科技含量和规模经济的新型竞争优势,新能源产业成为中国新的优势产业。

(二)发展思路

1.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要花大力气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新能源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统筹起来,政府~方面要利用财税、价格等政策培育发展新能源市场,更要将功夫下在新能源产业上来,通过需求拉动显著提升新能源产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和运营能力,突破技术瓶颈,培育出一个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能力的新兴产业,为经济增长增加新的引擎。因此,需要克服政府部门之间职能划分的局限,统筹好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关系,政府既要制定新能源项目建设规划,也要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从规范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化国产化水平、促进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加以支持和引导,切实提高我国新能源的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大规模集中利用,也要重视分散利用,因地制宜多途径地发展新能源。从国际上看,欧洲主要走分布式利用的道路,德国23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中绝大部分是中小风场,最大风场的装机规也只有6万千瓦,并且大部分风电直接入配电网,就地消化。美国既发展大型风电,也鼓励小型风电和家庭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我国需要走大规模和分散式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大风电、大核电、大光电和大电网上。具体而言,在发电侧,不仅要在资源富集的地区建设风电和光电基地,大规模集中利用新能源:也要鼓励中小规模风场建设和资源条件一般地区的小型风电利用,加快量大面广的太阳能分散利用。在用电侧。采取“远距离输电和就地利用并举”的方针,既要加快输电通道建设,将新能源基地电力输送到负荷中心:也鼓励在可再生电源附近发展对电力稳定性要求相对较低、水资源消耗少的载能工业,将能量以载能产品的形式输送出来:同时,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逐步实现与分布式能源利用系统的电力双向供电,互济余缺,提高就地消纳能力。

3.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利用价格、财税等政策对新能源的加快利用和降低成本实行双向激励。目前政府亟待建立合理的准入政策、技术标准和市场机制,特别是在当前电力供需出现阶段性过剩的条件下,进一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加大对电网公平接入的监管,保证各类投资者无歧视地使用电网设施,形成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市场机制。新能源的价格补贴政策必须同时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价格补贴提高新能源的经济性,以加快和扩大利用来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要对投资者形成效率激励,促进其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自2003年起实行的风电特许权招标,尽管出现了恶性竞争等问题,但竞争机制的引入显著降低了风电上网电价。根据资源状况设定分区域的风电标杆电价,虽然可避免出现恶性竞争,但却放弃了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在当前技术进步加快的情况下政府难以科学、合理制定价格,无法对投资者形成效率激励,无法促进其技术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新能源的发展万不可在政府的长期补贴下得以维持,当前的适度补贴是为了将来新能源具有经济上的竞争力,价格补贴

政策需要着眼这一长远目标。

四、政策建议

(一)将新能源发展目标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新能源,对于制定和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初步测算,“十二五”时期进一步节能的潜力相对“十一五”有所减小,单位GDF能耗下降较现实目标在15%左右,如果将前文中提出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分解到“十二五”时期,测算下来,在此期间新能源发展可以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以上,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还可以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0%左右,保持了“十一五”规划设定的目标强度。为此,“十二五”规划中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发展,提出的发展目标与节能减排目标,特别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结合起来。

建议制订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主要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应充分发挥我国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低成本制造优势,体现需求拉动技术创新的思路,在风电的叶片材料、控制系统、关键轴承、提高单机规模,太阳能的多晶硅制备提纯技术、有毒副产品的回收技术和环保技术、薄膜太阳能、光热发电,核电的大锻件、主泵、控制系统、特殊材料,可再生能力并网技术、储能技术等方面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化,将新能源产业发展成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二)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

公共研发机构、试验平台在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开展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推进产业化以及执行政府重大研究计划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美国能源部下设专门的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在新能源研究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连通用电气这样的巨型跨国公司也要利用国家实验室的设施进行风电的研究开发。人口只有400万的挪威设有拥有2000名研究人员的能源技术工业研究院,每年的科研经费高达2.4亿欧元,在海上风电、多晶硅材料、潮汐能利用、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鉴于我国的新能源研究力量分散、缺乏专业化,也缺少跨学科整合,建议设立开放式的国家新能源研究机构。从操作的层面上看,可以考虑在中科院增设新能源研究院/所,除了内部整合电工所、力学所、大连物化所、工程热物理所等单位的研究力量外,也要吸收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研究力量。国家新能源研究机构不仅要具备一般科研条件和设施,而且具备中试能力,从而使其具备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试验示范、以及到检测认证全过程的试验能力。国家新能源研究机构要对企业、大学、其他研究机构开放,其功能是从事基础性、共性技术研发,实验、测试、认证等,以解决新能源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首先是要坚持和落实已有行之有效的科技政策。实施自主化依托工程,通过依托项目推进新能源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其次,尽快落实《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国产首台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业务。落实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另外,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引导创立产业创新联盟,产业化方面的政府资金重点支持产业联盟对共性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进行攻关。

(三)加快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建设,引导和规范产业发展

丹麦、德国、美国、印度等风电强国普遍实施了风电设备认证制度。为此建议一是建立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以及工业基础的风电、太阳能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和认证标准:二是加快检测和认证能力的建设;三是实施统一的风电、太阳能认证制度,逐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

另外,尽早制定风电、光电并网技术标准。并网技术标准的制定应由政府部门牵头,电网公司、发电设备制造商等多方共同参与。标准的制定既要参照国际标准,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和引导性,以引导设备制造企业开发电网友好型技术,保障电网安全;也要考虑到我国产业现状,给国内制造企业和相关能力建设留一定的缓冲时间。

(四)加快电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新能源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的统一与协调

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输电网、智能化配网和储能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快输电通道和新能源项目入网线路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已建成新能源项目的接入线路建设,解决设备撂荒的问题。二是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推进智能化、互动化配电网的建设。配电网的智能化和互动化是智能电网的核心,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很高,在太阳能屋顶发电、中小风电等分布式能源以及电动汽车的发展上居全国前列,对配电网的智能化和互动化提出相应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些中心城市电网骨架坚强,用电负荷大,地方电力公司资金雄厚,具备推进智能配网建设的实力,地方电力公司也正需要新的增长点,推动地方配电网智能化、互动化的积极性很高,因此这些中心城市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上可先行一步,积累技术和运营经验,以便向全国推广。三是加快储能设施的建设,密切关注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鼓励在新能源基地和负荷中心建设储能设施,平抑电网波动,支撑新能源的发展。

加强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的统一和协调。厂网分开以来,厂网不协调的问题就开始凸现,这一现象在新能源领域十分突出。要解决此问题,首先是明确规划主体,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是新能源发展规划和电网发展规划的主体,电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必须与国家的总体规划一致。其次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保障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多方参与,电源企业、电网企业、政府规划部门共同参与电力规划。

另外,随着核电发展规模的明显加快,资源供应和核废料的处置问题凸现出来,建议加快我国大型核燃料后处理厂和快堆的立项工作,实施核燃料的闭式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五)完善定价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起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制度环境

完善电价机制。为了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完善电价机制,当前可采取特许权招标与标杆电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于规模大、资源条件好的新能源项目,继续实行特许权招标,通过引入竞争降低成本,也为政府制定和调整标杆电价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对分散利用、资源条件不太好的项目,实行分区域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以鼓励企业投资和规范政府定价行为。此外,根据新能源发展规模,及时调整可再生能源附加水平,足额分摊新能源发展导致的成本上升。

理顺管理体制。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涉及到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标准委等多个部门,为加强部门协调,避免多头管理或相互扯皮,应加强政府各部门的组织协调,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权责。

第9篇: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范文

单看1-2月份的数据,还难以对今年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作一个全面评估,但与实地调研所掌握的最新情况结合起来,大致可以得出一个趋势性判断。

总体看,当前经济运行延续去年以来的“温和向下”趋势,有的指标略有加速,有的指标略有减速,但都没有出现极端倾向,行走在宏观调控的“目标区间”以内。上半年GDP增长速度仍将超过9%,下半年可能略微低一些,但全年还可以实现9%左右的增长速度。这既明显高于“十一五”规划预期7.5%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又比今年年度计划确定的8%高一些,但要低于2003年、2004的“两位数”(10%和10.1%)和2005年9.9%增长速度,回到2003年的增长水平(9.1%)。

9%左右,是一个既无高通货膨胀,又可防控通货紧缩,同时能够创造较多就业机会的近期比较理想的经济增长速度。9%左右,意味着经济运行“稳中求进”,既不“过热”,又不“过冷”,属于“中性水平”,没有太大的系统性风险。这也是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实施“双稳健政策”的目标追求。在这个增长背景下,近期所有的扩张性或紧缩性措施的力度都不宜过大、过猛,应保持微调姿态,以较温和的方式对过快领域进行调控,引导市场主体的预期,将国民经济运行持续控制在“平稳较快”的轨道上。

粮食生产继续向好,稳定粮价压力增大,应尽快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建立粮食生产补偿和粮价稳定机制,防止“谷贱伤农”

在中央、国务院一系列“三农”政策措施推动下,今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依然很高,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小麦有望增产,“十一五”开局年农业景气趋势依然向好。今年粮食方面,令人担心的不是能否增产,增多少产,而是粮农能否增收,增多少收,如何增收。

长期以来,粮农一直处于“增产―降价―减收―减产―涨价―再增产―再降价―再减收……”的周期性循环之中。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最高的1998、1999年,年产粮食分别高达5.123亿吨和5.084亿吨,随之粮价下降,农民收入减少。观察之后的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1999、2000年连续两年只有2%左右的增长速度,既大大低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和7.4%的增长速度,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最低的年份。由于增产不增收,农民只好压缩生产,结果粮食产量连续4年下降,到2003年降为4.307亿吨,回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的产量水平。持续减产后,粮价上升,农民又扩大生产。在政府取消农业税的激励下,近两年农民粮食生产热情空前高涨,粮食产量接近最高时期1996年――1999年的平均水平。

在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基础上,今年粮食继续增产,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看是一件好事,也能够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支撑。粮食产量大起大落,会影响工业化、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因为工业化、城市化要以充足而稳定的粮食供给为条件。但是,工业化、城市化不能长期以牺牲农民为代价。关于粮食问题,始终应当同时考虑两个战略,一个是粮食安全战略,另一个是农民增收战略,两个战略不能偏废。

怎样才能既从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出发,促使粮食产量在较高的水平上稳定增长,又保证种粮农民的粮产收入持续增长,防止“谷贱伤农”呢?建议实行“鼓励生产、稳定粮价、搞活流通”的方针,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尽快建立粮食生产补偿机制、粮食流通机制以及粮食价格形成和稳定机制。通过建立新机制来稳定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当然,粮食产量的宏观管理,也应有阶段性目标,应当确定一个均衡产量,不是粮食越多越好。从目前情况看,全国年新增人口750万左右。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0.37和0.45左右,包括生活和工业用粮在内的人均粮食消费年均360公斤左右。由此可见,“十一五”时期粮食均衡产量大体上可掌握在年均4.8亿―5亿吨这个区间内,低于下限意味着粮食供给相对不足,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高于上限意味着粮食供给相对过剩,会出现“谷贱伤农”。

工业增长总体健康,过剩产能调控要有针对性,掌握好措施力度,不要全面开花,防止紧缩过度

长期看,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最大瓶颈有两个,一个是资源瓶颈,一个是技术瓶颈。“十一五”规划对如何突破这两个瓶颈,已经作了战略部署和中长期安排。但是,短期工业政策措施如何努力与之协调、衔接,防止出现过大的短期波动,使短期增长与中长期目标保持比较好的吻合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本轮工业经济发展整体健康,目前仍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近期运行还未出现改变此良性循环的明显迹象。今年头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虽然仍增长16.2%,速度还是比较快,但趋势是向下的,和去年同期相比回落了0.7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14.2%,同比回落了2.8个百分点,在国际轻纺市场的产品销售压力增大背景下,轻工业增长还有进一步减速的可能。由于钢铁、有色金属、汽车、机械设备、通讯器材和基础原材料的国际市场需求依然较旺,整个工业品出口形势仍旧良好。1-2月出货值同比增长24.2%,表明工业品外销势头依然强劲,少数贸易伙伴的保护主义倾向并没有恶化我国工业品出口的整体市场环境。从国内看,工业品市场虽然仍旧保持比较旺盛的总体景气度,但没有在前期快速增长基础上进一步升温。工业增加值年度增长连续4年保持在16%-17%的速度水平,季度、月度起落幅度不超过2个百分点,出现典型的平稳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并未改变这个趋势,表明工业增长的稳定性较好。

分行业看,部分行业特别是原材料、制造业前期投资过多、过快,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到去年末,钢铁产能已经达到4.7亿吨,在建7000万吨,拟建8000万吨。去年粗钢产量3.4936亿吨,增加6887万吨,增长24%,明显快于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有人估计“十一五”期间钢铁产能要剩余2亿―2.5亿吨。汽车产能方面,资料显示去年末已经形成1000万辆左右的产能,在建、拟建有1000万辆左右。去年实际产量不到6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不足60%(发达国家一般为70%―75%)。根据已有资料进行估算,“十一五”期间即使在600万辆基础上每年以80万辆左右的边际消费量递增,年均销量也只有大约840万辆,期末过剩产能有可能达到1000万辆。除了钢铁和汽车外,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等行业产能的过剩情况比较明显。水泥、煤炭、电力、纺织目前产需基本平衡,但在建规模较大,存在“潜在过剩”。如果“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制造业、重化工业增长比“十五”有所放慢,那么这些行业的增量需求会逐步减少,在其供给继续保持惯性扩张的情况下,供求缺口扩大的压力将增加。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负面效应已逐渐显现:企业库存增加,工业品产销率趋降,2月为97%,同比降0.3个百分点;价格下跌,工业品出厂价较2004年、2005年明显下降;企业利润下降,亏损企业数增加。除了这些短期的负面效应外,更重要的是长期的负面效应:水、土、矿等自然资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过多的供给强化本国出口企业的恶性低价竞争,迫使工业品以更低廉的价格出口,引发更多的外部限制,降低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强化“快速增长的国民总产出过于依赖快速扩张的总投入”的不良循环。如不及早缓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会破坏产业经济健康发展,导致通货紧缩,这会加大总量经济波动的风险,引发繁荣后的衰退,妨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降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此,今明两年把控制过剩产能作为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之一,既必要,又及时。

但是,调控过剩产能要注意针对性,掌握好措施力度,不要全面开花,防止紧缩过度。具体建议是:

第一,注意三个“结合”。一是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促进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来缓解产能供大于求的矛盾。二是存量调节和增量调节相结合,存量方面,要逐步淘汰低水平、低技术、高污染、高能耗、不安全的小锅炉、小煤窑,又要通过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在细化分工基础上延长产业链,实现部分产能的转换和替代;增量方面,主要措施是严格行业和市场的准入,利用合理的规模标准、技术标准、环保标准控制新产能的形成。三是供给调节和需求调节相结合,加强需求引导,通过扩大需求渠道消化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减少产能控制中的浪费。譬如,保持汽车、船舶、大型装备制造及房地产稳定增长,持续推进高速公路、铁路、桥梁及地下油、气、水、排放设施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都将有利于消化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水泥、煤炭等行业的过剩产能。产能调控,要“控”,但更重要的是“调”,“调”可以减少一些浪费。

第二,促使审批公开化、技术化、法制化。在现行的核准制下,行业产能的形成实际上首先与行政审批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审项目、批工程的过程,不仅有很强的非技术化倾向,弹性权限较大,且时常受“条子”、“人情关系”的影响,各种各样的倒逼力量导致“审批膨胀”。要控制产能过剩,首先要使审批技术化、标准客观化、准入法制化,最大限度地限制审批人员的弹性权限,堵塞“条子”和“人情关系”的口子。这是对产能形成的“事前控制”,是遏制产能过剩的治本之途。只有把“事前控制”与“事后调节”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如前两年的电力)的周期性反复。

第三,更多地运用市场参数进行调节。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的形成靠市场参数如价格、税率和利率等来调节。对于仍处在体制转型途中的中国经济来说,产能调控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行政力量施加影响。但这种影响应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减小。为了使企业行为逐步走向市场化、理性化,增强对市场信号的反应能力,从对政府依赖转变为对市场依赖,宏观管理部门应当更多地运用价格、税率和利率等市场参数来调控产能的形成和变化。在调控过程之前、之中,应及时有时间序列数据的产能信息,使企业形成合理预期,有效选择扩大还是缩小产能。

第四,注意短期静态平衡与长期动态平衡的衔接。为了避免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周期性循环,在调控产能时,不能短视,要注意短期静态平衡和长期动态平衡协调、衔接,对当前调控措施会在什么时候产生多大紧缩效应进行预估。根据这个预估来选择调控的力度、时机和节奏。这就要求调控者对产能和需求的未来变化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把握。

第五,更灵活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产能”虽然是一个供给概念,但它依靠需求来消化,脱离需求单纯压产能,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人、财、物浪费。科学的产能调控,应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采取协同措施。在需求调节中,应灵活有效地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同时兼顾扩大出口和扩大内需。由于产能过剩时期下游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不容易消化上游行业的过剩产能,比较好的选择是加快发展那些不产生短期竞争性供给的行业,比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不仅不会形成短期竞争性供给,而且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建筑业持续繁荣,房地产景气度趋降,投资和价格调控不应一刀切,不宜下猛药,政策应着力于“慢放气”和“均衡发展”

建筑业快速增长,农村路、电、气、水设施和全国大跨度公共设施的建设有所加快,房地产投资增长进一步减速(19.7%),明显低于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6%),但仍在高位运行。整个房地产的供给能力累积式提升,房屋供给增长快于需求增长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原来住房投资和房价超常规增长的地区,正在逐步从“有价无市”向“价跌量升”的方向演变,局部性住房“买方市场”在逐渐形成之中。上海居民的住房贷款减少,楼市成交量2月环比下降45.65%,房价下降1.1%,虽然目前还很难断定是否泡沫破灭的早期信号,这还要看未来几个月的趋势,但这是前期没有出现的现象。北京去年末的空置房增长31.6%,其中住宅空置增长10.5%,今年头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又增长28.3%,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86%。这些数据可能意味着,北京房地产的“卖方市场”正在逐渐被“买方市场”所取代,只是人们还没有强烈地感受到罢了。

在长三角房地产投资增长减速、市场温和调整、房价缓慢下跌时,东北、中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和供给继续快速扩张,房价快速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资料,70个大中城市今年2月房价同比升幅较大的前5个城市为:大连14.6%,呼和浩特12.2%,深圳11.1%,成都8.3%,南宁8.1%。这个趋势还在演绎之中。

总体上看,全国房地产已经出现较前两年更为明显的泡沫,但各地发展的情况不一样。无论是绝对价格水平,还是各地的性价比,差异都很大,表明各地房地产业发展的非均衡程度较强。针对这种形势,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一是采取力度更大一些的措施控制房地产的景气度,在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基础上,调节需求,稳定市场。但是,目前房地产的需求控制不宜下猛药,不宜直接将泡沫捅破,而应“慢放气”,使泡沫慢慢变小,用“边际调节”逐渐降温,促使房地产市场“软着陆”。这样代价小一些,也不会伤到市场的元气。上个世纪90年代那一次房地产市场整顿,下的是猛药,时间长,代价大,伤了市场的元气,恢复起来很困难。本轮房地产繁荣和上次不一样,它不是空转,不是空炒,而是有实际需求的,尽管有一部分是投资和投机性需求,但自主性消费需求构成总住房需求的主要部分。

二是实施均衡发展的房地产政策。时间上,通过灵活运用利率和信贷条件约束,控制增长速度,延长发展时间;空间上,应结合不同地区土地供应的弹性差异,灵活调节地区房地产市场,尤其是稳定落后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势头,以此带动其经济发展,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服务业发展加快,生产投资增加,但外部约束多,创业难,经营管理成本高,应尽快改善工商税务和金融信贷环境

服务业方面,消费业和生产业都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这与“十一五”规划吻合,既符合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制造业就业弹性趋于下降格局下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前两年快速增长基础上,今年头两个月的餐饮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旅游业增长超过13%,其中航空业的私人消费需求日趋旺盛。汽车销售量增加促使保有量增加,带动规模不断扩大的汽车消费服务;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快速增加,物业服务快速增长,居民大宗消费服务业进入加速扩张阶段。

生产业加速发展势头更为明显。在1-2月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生产领域的投资表现亮丽。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投资增长40.8%,铁路运输投资增长244.8%,交通运输设备投资增长53.1%,金融投资增长127.5%。这对缓解服务业发展瓶颈,消耗部分行业的过剩产能,实现产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生产业发展中,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工商税务、金融信贷和经营管理环境偏紧,外部约束较多,尤其是包括软件开发和应用在内的科技研发服务,税负门槛仍然偏高,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条件不够好,创业艰难,市场竞争条件比不上印度等信息业成长较快的国家。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生产与工业、农业融合,增加服务领域就业机会,就必须全面改善服务业的工商税务、金融信贷和经营管理环境,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行业回报率。

“投资过度、消费不足”格局正在变化,目前不是投资挤消费,而是出口挤消费,可采取“控投资、扩消费、稳顺差”策略

今年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5%,这个增长关系是否合理?是不是可以继续判断为“投资过度、消费不足”呢?应作深入分析。按现行统计,2003年以来的投资增长一直保持在26%以上,高于1981年―2005年年均21%的速度水平,2004年以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保持在13%左右,低于1981年―2005年年均15%的水平,统计数据仍然显示“投资过度、消费不足”。但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统计口径偏差,二是消费增长趋势变化,三是净出口率变化。

从统计口径看,在按支出法统计的GDP中,房地产计入“投资”而不是“消费”,这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城镇居民住房作为福利进行分配的体制中是合理的,但随着住房商品化进程加快,买房和租房成为城镇居民(常住和暂住居民)主要的大宗消费开支。如果将现行统计口径进行切合实际的调整,估计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要比已有数据高2个百分点以上,2004年以来的增长速度也有可能不是13%左右,而是在15%以上。

从消费增长趋势看,即使按现行统计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也表现出强劲势头。前年以来一直保持在13%左右,明显快于1998年―1999年6.8%、2000年―2003年10%左右的增长水平,消费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

从最终消费率、投资率(资本形成率)和净出口率(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之间的关系看,最终消费率由“六五”的年均66.1%、“七五”的63.4%下降到“八五”的58.7%和“九五”的59.4%,进一步下降到“十五”末期的54%左右,并不完全是投资率提高所致,因为1993年以来的投资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即使是近两年也没有持续超过1993年的投资率水平。实际上,最终消费率下降与净出口率上升相关。“六五”年均净出口率为-0.32%,“七五”为零,“八五”上升到0.98%、“九五”进一步上升到3%,“十五”在2%以上。这说明,在净出口率发生急剧变化条件下,投资和消费并不经常是此消彼长的,投资率不提高,消费率也可能因净出口替代、挤出而下降。当前的问题,不是内需中投资需求挤了消费需求,而是外需挤了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调整优化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应当与调整优化内需和外需的关系结合起来。

今后几年,可以考虑采取“控投资、扩消费、稳顺差”的需求管理策略。“控投资”就是要促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适当减速,从目前的26%逐渐调回到长期平均增长水平(21%)附近,但不能压到15%,如果投资“硬着陆”,急剧减速10个百分点以上,可能会造成经济衰退。“扩消费”就是要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继续促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近两年的增长速度。“稳顺差”就是要控制净出口规模,对外贸易争取“略有盈余”即可,但调减顺差规模不能用力过猛,要以微调方式逐步实现,以防振荡太大。

“双剩余”问题突出,应多管齐下转化“内储”,控制“外储”着力于贸易平衡

当前经济形势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双剩余”(国内储蓄剩余和外汇储备剩余)规模不断扩大。

国内储蓄规模扩大的典型表现之一是存贷差增加。自1993年实现“贷大于存”向“存大于贷”转换以来,金融机构存贷差持续扩大,近一段时间一直保持在10万亿元左右,约占总存款额的三分之一。存贷差扩大的原因很多,生产率提高促使国民收入形成加快和内需不足是其中两个最主要的原因。要促使“内储”向投资和消费转化,关键是增强扩大内需的政策力度。

1998年以来,先后采取了增发国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环境、增加公务员工资、取消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鼓励住房、汽车消费、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措施来扩大内需,并产生了明显效果。今后还应出台一些新的措施,如通过完善最低工资法,提高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工薪阶层的购买力;通过加快制度建设特别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的医疗、养老、失业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解决后顾之忧,提高消费倾向,促使消费者愿意花钱;在人均收入形成加快背景下,为中高收入者拓宽个人投资渠道,改善资本市场投资环境,促进个人投资增长等等。

外汇储备在1978年实现1.67亿美元后,到1992年前有过3次规模缩减,第一次是从1979年的8.4亿美元降到1980年的-12.96亿美元;第二次是从1983年的89亿美元降到1986年的20.72亿美元;第三次是从1991年的217.12亿美元降到1992年的194.43亿美元。自1993年开始没有再下降,一直扶摇直上,到今年2月末的8537亿美元,13年扩大了43倍,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经济体。从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扩大趋势还将延续。外汇储备规模扩大,对增强我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都有积极意义,但其风险也在不断增大。

通常,外贸依存度很高的经济,外汇储备增加有其必然性。当国内收入差距急剧扩大,低收入者群体比重大,中间收入群体比重小,大众消费不足,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外需的情况下,贸易盈余持续增加,经常项下的外汇储备就会持续增加。同时,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净出口持续增长,国内产业工人的工资不出现显著增长,这三个条件具备其中1-2个,外汇储备也会持续增加。

由于国家的战略利益需要,需要选择人民币强势战略,这就要求人民币汇率保持中长期稳定,即使升值也要走渐进之路,不出现大幅升值后的大幅贬值,以提高人民币的市场信用和增强世界对人民币的信心。“渐进升值”使得人民币升值预期短期内不可能消除,这也会使资本项下盈余增加。

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政策重点应当放在贸易平衡上,而贸易平衡的实现又离不开扩大内需,因为无论是增加进口,还是减少出口,都要求国内需求来消化。转化“内储”和控制“外储”,关键是持续扩大内需,促使国民消费福利最大化。

通缩风险大于通胀风险,适时出台前几年没有落实的调价措施,力争CPI控制在2%左右

2003年开始加速的经济增长,没有伴随高通货膨胀,最高的2004年7、8月CPI上涨率也只有5.3%,此后几乎是逐月下降,今年2月已经降到1%以下,越过了我们定义的“合理通胀区间”(即“价格走廊”――CPI上涨1%―5%)的下限。持续3个月落到0%以下,我们就认为出现了通货紧缩,目前的趋势是通货紧缩风险在增加。即使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正在向国内传递,国内投资增长加快使得投资品价格如钢材、氧化铝、铜等重要基础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率依然较高,但由于整个制造行业前几年投资规模快速扩大,产能累积增加,供给能力大幅提高,煤、电、油、运紧张的矛盾明显缓解,只要继续坚持“管住货币、微调信贷”的方针,将M2和M1增长速度控制在“货币走廊”(12%―20%)中值附近,今年就不会出现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