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孩子心理疏导步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经常旷课,在外瞎混;
(二)迷恋游戏机、网吧等娱乐场所;
(三)早恋现象,呈低龄化趋势;
(四)不尊重老师,在课堂起哄闹事,影响教学秩序;
(五)不分场合讲粗话、脏话;
(六)打架、辱骂他人现象时有发生;
(七)学习不思进取,成绩差;
(八)讲哥们义气,搞小团体主义;
(九)少数学生吸烟、酗酒。
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有的是钱,不愁孩子无饭吃;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真正做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使个别学生产生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二)单亲家庭增多。由于单亲家庭出现,处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思想负担较重,加之教育和监管不力,学习滑波,问题越来越突出,从调查的三所中学统计,88个班级,学生数3960人,离异家庭就有530余户;
(三)学习不思进取,迷恋贪玩。校园周边地区的电子游戏机室、网吧,不健康录像厅,书刊杂志摊点诱惑在校学生,使个别学生荒漠学业,走上歧路;
(四)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帮助教育往往就事论事,喜欢速战速决,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疏导和心理教育,在教育的同时缺乏针对性,因此对有的学生的教育引导收效甚微。
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应从五方面进行:
一、加强对学生爱集体、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把“三爱”教育始终列入教育的全过程,使青少年始终保持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二、善抓苗头,合理疏导。矫治在校生的不良行为,教师负有重要的责任。学校老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做好为人师表的同时,积极主动寻找线索,善于发现不良苗头,把学生的不良行为苗头及时发现,解决在萌芽,对已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认真进行帮教,采取个别谈话、心理疏导的方法,指出其危害性,不使其形成气候。
三、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对子女的管教能力。家长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关口,如果这一关把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的行为规范。现在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存在很多偏差,有的爱过了头;有的严得不在理;有的教育方法简单化;有的只顾挣钱,不管孩子;有的父母离异后组织新的家庭,放弃对子女的管理等,这些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学校能通过集中教育,引导调整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和体会,使每个家长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版权所有
【关键词】佛洛依德 冰山 爱心 疏导 人格影响
党的十明确提出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形势下中小学出现了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学生群体,这些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学生所犯的一些错误,大多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所以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理解、善待这些特殊的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他们?我们该给这些学生何种待遇?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冰山能看见的部分被称之为意识,而冰山潜于水下的部分被称为潜意识,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如果我们把每个学生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学生知识、能力、态度等差异,而决定这些的正是其内在的其价值观、自我定位、驱动力(需求/动机)、人格特质等深层原因,如同冰山有八分之七存在于水底一样,正是这八分之七的隐性素质部分支撑了一个学生的显性素质部分。正因为如此多的深层的我们不能看到的原因,使学生呈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和潜在的发展性。心理专家说,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由此可见学生教育的复杂性和变化性,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特别是特殊学生心灵发展,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发展中的人。在此,我就促进特殊学生健康成长的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爱心包容
一位哲人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大自然那样,教育何为?学校放弃一个学生,对一个家庭来讲是百分之百的损失。特殊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及家里受到批评、歧视及埋怨较多,从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自卑感。一有什么动静,就变得很敏感,心存戒心,而且逆反心理很重,经常的批评容易使他们自暴自弃。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说到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谅解、信任和理解,需要温暖和关怀。所以,老师要懂得在学生出现反复时,也能冷静对待,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心平气和,诚心相待,帮助他们树立纠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
2.正面疏导
在关注特殊学生群体工作中,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优点,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要让每个特殊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施展才华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表现自我优点,都有进步和发展, 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进步的决心和信心。亮点原则是改掉孩子缺点的唯一渠道,肯定他们那怕点滴的进步和闪光点;对不足之处,帮助他们进行分析,做到有成绩不抹杀,有缺点不掩盖,爱之有度,严之有格。
3.真诚沟通
心病需要心来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教师如果要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沟通是解决人与人之间误会的最好办法。正如《学记》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只有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多与他们促膝谈心,沟通思想,多对他们的学习、身体和生活全面了解、关爱,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
4.人格影响
教师还要以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让学生崇拜老师,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的教诲自然就会言听计从,当然这就对我们做教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学习积淀,提升自我魅力。有人说:“要给人阳光,你心中必须有太阳。”合格的教师,必须让每个生命都拥有阳光,把爱撒向每个学生。
5.家校联动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这是做好特殊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时、有效的沟通是转化特殊学生的重要步骤,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商讨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了解特殊生在家及学校的情况,以寻找最佳教育途径。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能明白调整亲子关系是教子成功的真正奥秘,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清爽、潘胜.创新校园文化 营造学习氛围[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08(04)
[2]刘文广.营造高雅校园文化 创建良好育人环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03)
[3]罗利琼.成人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02)
[4]齐寿涛.基层电大校园文化建设过程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
[5]杜玲玲.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少先队思想品德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1)
[6]王洪昌.藏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中国民族教育.2007(06)
[7]罗健.现代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8(09)
[8]包罗.政法成人高校的人文精神建设与校园文化专栏[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1)
关键词:心理护理;儿科护理;应用技巧
小儿从生命开始直到长大成人都处在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不论解剖生理方面、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都有与成人不同之处。要做好儿科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护理技巧。因为,心理护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儿童疾病的康复过程。
1 心理护理的概念和程序
1.1心理护理是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以人际关系为基础,合理的使用心理学,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进行沟通,以此来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进而促进其康复,保障其健康。
1.2心理护理的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患者的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运用护理程序,护理人员可以对护理对象进行主动、全面的心理护理,使其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护理程序由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5个步骤组成。
2 心理护理的必要性、艺术性和科学性
2.1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患儿由于受到疾病的折磨,并且其活动受到限制,对于医院的换进本身就有一种恐惧感,因此需要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相关文献显示,心理因素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并且不良情绪会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掌握儿童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疾病的恢复十分关键。因此,心理调护具有重要地位。护理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重要的掌握患儿的心理情况,找出其心理问题,并进行个体化干预,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可以缓解其不良心理和情绪,加速其恢复,是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与措施。
2.2心理护理的艺术性 倾听与交流。语言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实施诊断的重要媒介。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特别对年长患儿要学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深入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对他们的需要采取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关怀态度,往往是对其进行心理调试成功与否的关键。
2.3心理护理的科学性 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医护人员心理学的学习,善于研究不同层次患儿的心理状况,提高观察和分析患儿心理素质的能力。尊重、理解、引导、服务患儿,消除其陌生紧张恐惧等心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宗旨,精神饱满,巧妙沟通,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感对待患儿及家属,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紧张感。
3 儿科护理的工作特点
3.1病情急,变化快。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旦患病,机体疾病多严重,随时可引发危险。
3.2临床护理难度大。由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往往不能准确完整自述病情和治疗反应,这就给医务人员了解病情和对观察病情进展带来困难。同时患儿进入到医院这种紧张陌生氛围中,对医务人员产生较强烈的抵触情绪,这本身就增加了护理难度。
4 儿童心理护理的应用技巧
4.1要善于观察患儿的动作、情绪和性格特征 患儿因病住进医院,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就会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并且从生理上来说,紧张情绪会导致儿茶酚胺的升高,进而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变快等不良情况,这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更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患儿平复心情,使其可以在住院期间保持一个愉快的状态。
4.1.1针对于学龄期患儿,其自身有相关的生活常识,并且也了解一些道理,因此他们肯以更快、更好的适应医院的生活,同时该年龄段的患儿对打针和吃药并不会出现严重的恐惧心理,担心的是疾病什么时候可以恢复,什么r候能继续上学等,特别是性格内向的患儿,整日忧郁,影响了食欲,对疾病康复方面的知识渴求程度更大。取得患儿的信赖是做好心理护理的首要条件,对于因疾病住院而情绪低落,从而影响食欲的孩子,因此要鼓励他们积极的战胜疾病。
4.1.2学龄前患儿阶段,患儿生活和心理上都不成熟,尤其是独生子女平时衣食住行均由大人安排,依赖性更加突出,自主性较差,入院后很难适应有的4~5岁了还不能自己吃饭,整日哭哭啼啼,尤其怕打针吃药。对此,我们让他们看图片,并给他们讲故事等,做这个年龄段孩子喜欢做的事情。根据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让他们像配合治疗较好的其他孩子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1]。
4.2要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掌握心理的技巧,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4.2.1我们对入院的患儿进行心理安慰,以保持他们良好的情绪。一些婴儿哭闹时,我门尽可能地抱一抱,轻轻拍一拍,摸一摸他的脸颊、四肢等,除特殊情况如饥饿、大小便等,他会很快停止哭闹。有的孩子入院1 w还不适应,我们就尽可能地与他们谈心、交流思想,让他们感到医院里的医护人员一定能帮助他们战胜疾患,增加他们的信心,让他们知道最爱他们的家人都在盼望着他们早日康复,而这就需要他们自己首先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且要与护士阿姨密切配合治疗,以缩短住院时间。
4.2.2要善于鼓励患儿的父母,应用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还包括对患儿的父母这一方面,要能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当他们的孩子患病后,他们的心情会焦虑不安。为小孩的身体健康担忧,为孩子所面临的治疗过程产生的痛苦不安。作为医务人员应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仔细详尽解答他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和疑问,通过合适的体态语言、亲切的态度和和善的话语,给予他们尽可能的安慰[2]。真真正正做到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从而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一、案例介绍
小菱是一名高三女生,18岁,学习成绩很好。家长和老师对她的期望很大,希望她能考上清华北大。她承载着父母和老师的期望,随着高考越来越近,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上课时常不能集中精力。在最近的几次模拟考试中,小菱成绩不理想。眼看着高考一天天逼近,她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
班主任看到小菱的情况后,在一次放学时主动找她单独谈话。班主任先询问了她的学习情况。小菱说:“我总是想着父母和老师对我的期望很高,觉得学习压力很大。我的学习成绩虽然可以,但是自己觉得成绩不是很稳定,起伏挺大的,很害怕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班主任说:“你的成绩不光在班上,在全校都是比较拔尖的。这样的你应该感到很有优越感啊!考上清华北大不是什么难事,不用这么大压力!你学习很好,家里又没有什么经济负担,你在学校也没有感情问题,怎么会存在学习压力呢?”
小菱听了班主任的话后沉默了……班主任见状,接着说:“好了,没事了,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专心学习,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集中精神学习,你的压力就都会消失的。功课哪里不明白多问问老师,我们都等你的好消
息呢!”
小菱回到家里,父母对她的唠叨越来越多:“我们知道你现在学习得辛苦,家里什么都不用你做,你现在回家只是学习、吃饭、睡觉而已,尽量给你多的时间看书,让你不分心,全心全意学习。为了你安心学习,我们在家里走路轻手轻脚,大气都不敢喘,为什么你总是不争气呢?学习成绩上不去,还不断往下掉。我们也知道你学习的压力大,再忍忍,克服一下,很快就可以过去啦。我们都等着你的好消息!”
小菱听到父母的话后,依然沉默不语。父母见她这样,认为孩子大了,说说道理就能明白了,也不再多说什么。
经过这次班主任和父母的谈话以后,小菱的成绩暂时稳定了。可是好景不长,她的学习没有明显进步,后来甚至还有些退步了。班主任和父母为此很苦恼,他们觉得自己以关心小菱为出发点,没有过多的批评,还鼓励其好好学习,并表示了自己的信任和期望,为什么如此苦口婆心的劝说,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呢?
二、心理疏导技术
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老师的初衷确实是为学生着想,讲了很多道理,但学生很难领情。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更多的是从教师和家长的角度规劝学生。小菱觉得老师说的道理自己都明白,但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那么,能不能换个角度来处理类似问题呢?
解决类似的问题可以借鉴心理咨询中的心理疏导技术。根据心理疏导理论,以下步骤适用于中学生心理疏导。
1.建立信赖关系
在心理疏导的初始阶段,心理疏导者与中学生求助者相互交流、传递信息,建立咨询信心,发展信赖关系,而这种对心理疏导者的信赖又可进一步增强求助者的自信心,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建立相互信赖关系是整个心理疏导的基础,对于心理疏导的进程和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
作用。
2.营造包容的氛围
在与中学生求助者建立信赖关系的过程中,营造一种包容的氛围是必要的。因为对于存在心理困惑的中学生来说,困惑越深,越容易产生压抑的感觉,这对于发掘其心理潜能是不利的。因此,心理疏导者应该以共感理解的态度,包容求助者的想法、情绪和感受。
3.倾诉与情绪宣泄
在遇到困惑的时候,中学生求助者往往难以理清头绪。心理疏导者需要引导求助者倾诉内心的感受,挖掘心灵深处的体验,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体会和认同自己的感觉。这时,心理疏导者不需要通过“同意”或“反对”求助者的选择和处理方法,求助者的倾诉本身就是一种宣泄的过程,其负性情绪可以得到一定的宣泄与释放。
4.寻找症结
心理疏导者应努力引导中学生求助者与之相互配合,双方共同探求心理困惑的诱发因素与根源,厘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帮助求助者寻得心理上的支持。需要强调的是,在探究求助者心理困境的根源时,心理疏导者应该充分尊重求助者的感受与体验,切忌主观臆断。
5.问题解决方案
心理疏导者应该引导求助者主动分析面临的困境,剖析内心的困惑,鼓励求助者与心理疏导者就看问题的角度、处理方法和心理体验进行探究讨论,通过探讨激发求助者的心理潜能,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力量,以面对当前的困境,共同设计出较好的疏导方案。
6.整合资源
心理疏导是一种心理辅导方法,同时也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在中学心理疏导工作中,心理疏导者应该发挥资源优势,同时注重中学生求助者的各个层面,例如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疏导者应该注意减少求助者对于自己的依赖。心理疏导的最终目标是助人自助,即引导求助者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理素质,而不是帮求助者包办所有的问题。一旦求助者过度依赖心理疏导者,将不利于求助者的个人成长。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心理疏导者主要起引导作用,给予求助者心理上的支持和理解。心理疏导者应从各方面帮助求助者树立信心,增强走出困境的勇气和毅力。
三、心灵沟通之路
1.建立信赖关系,营造包容的氛围
咨询师请小菱坐下,小菱坐下后只占据椅子的很少一部分,把手放在膝盖上像抱着什么东西似的。咨询师微笑着说:“没关系,不用这么紧张,老师就是和你谈谈心,不用担心。” 小菱只是一直低着头,稍抬一下头又突然回避咨询师的视线。咨询师说:“看来你还是有些紧张,不必在意的。如果现在有感到困惑的问题,就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吧。” 小菱想了想说:“最近一段时间,学是不能集中精神,头脑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眼看着高考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班主任和父母对我的期望都很高,但是我的成绩却在一点点地下滑,我的压力越来越大,很怕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叹气)”
(首先了解小菱的真实想法:随着高考的逼近,学习的压力已经不小,父母和班主任对她的期望特别大,她害怕辜负他们的期望,因此上课时总是不能集中精神,学习效率不高。咨询师不是讲道理、说教,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小菱整理自己的“想法碎片”,理清思路。在此过程中,咨询师也通过对小菱言语和非言语的关注,与其建立起良好的信赖关系。)
2.倾诉与情绪宣泄,寻找症结
咨询师问:“你的学习成绩不错,但是父母和班主任对你的期望很高,这无形中给你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所以你心里总是很害怕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导致你的成绩时高时低,令你十分苦恼,是这样的吗?”小菱有些惊诧,猛地抬起头,连声说:“对呀对呀,我觉得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咨询师接着问道:“他们对你的期望这么高,导致你的压力这么大,因此影响了你学习成绩的稳定性,这样的情况你告诉过他们吗?”小菱回答说:“他们总是跟我说大道理,对我的期盼一直在加高,却从不理解对我施加的压力,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为他们争光的学习机器而已。”
(咨询师的语言无论在表面还是深入的共情理解方面都很准确。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咨询师不但能体察到小菱很苦恼的感受,还能把自己的感受准确地传达给小菱。个体在某些方面出现不适应往往与其家庭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咨询师通过进一步收集信息式的问话,引出了小菱学习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父母总是在言行中给予她很大的压力,但是她的这种压力却不被父母理解,成为影响她的一个重要因素。)
3.问题解决方案,整合资源
咨询师进一步分析:“你的这些苦恼源自于你的生活环境,你有没有尝试着跟你身边的好朋友沟通,看看他们在类似的压力下是怎样的态度呢?”小菱回答说:“没有。”
咨询师:“我们或许可以听听你好朋友的看法,这样也许对你会有一些帮助。你愿意邀请她来一起讨论吗?”小菱表示愿意和朋友一起前来。于是咨询师约定下次与小菱及其朋友见面。
按照约定时间,小菱和她的朋友找到咨询师。咨询师首先向小菱的朋友做了自我介绍,并请她谈谈自己的想法。小菱朋友说:“其实快高考了,我们每个同学的压力都不小。再加上有些父母的期望很高,无形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我的成绩虽然中等,父母也总是说我,但是我会试着跟他们沟通,让他们明白我会尽力而为,不会因为学习的压力而退缩,所以也请求他们给我一定的学习空间,不要时时刻刻在精神上压迫着我。”
咨询师接着说:“小菱,你的朋友说得很到位。你对于他们给你的期望,总是默默地承受着,这样你给自己的负担就越来越重。你有没有试着去跟他们沟通呢?勇敢地告诉他们,你在学习上并没有放弃,只是压力太大导致总是走神,让他们给你一定的学习空间,你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学习好,表现给他们看的。”
小菱听着听着就哭了出来,伤心地说:“其实我也想说的,只是每次他们都是讲大道理,一点也不给我说话的机会……”咨询师轻轻递了一张纸巾给小菱,等了几分钟后,温柔地说:“如果有机会告诉父母你的苦衷,你愿意吗?”小菱啜泣着对咨询师说:“如果他们给我说话的机会,我……我愿意试一试”。咨询师说:“那好吧,我现在试着联系你的父母……”几分钟后,小菱的妈妈来了。咨询师经过简单的介绍后说道:“小菱,妈妈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愿意尝试着表达你内心的想法吗?”小菱犹豫了一下后,低声对着母亲说道:“妈妈,我学习的压力已经很大啦,但是我不会放弃的,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请你们不要给我这么大的压力,我会做得更好的……”小菱妈妈听后,什么也没说,紧紧地抱住了小菱,母女俩在一起哭泣着。
几分钟以后,小菱和妈妈稍稍平静了下来。这时,咨询师对小菱妈妈说:“你有这样听见过自己女儿真实的想法和心情吗?”小菱妈妈叹了口气:“想想还真是没有,我们平时只知道灌输大道理,只知道叫她学习,一点也不去理解她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给她造成了这么大的困扰,唉!”接着对小菱说:“妈妈向你道歉,爸妈错了,不会再给你额外添加压力了,别怪我们好吗?”小菱在妈妈的怀抱里,使劲点了点头。
这时,咨询师没有马上说话,而是静静地看着母女二人。看到小菱的神情渐渐明朗了,咨询师才说:“小菱,你现在能体谅父母的爱女心切吗?”小菱点头回答道:“嗯,我会尽最大努力来回报父母对我的栽培……”
一、多样化的心慧课程促成长
心理教育有机融入德育内涵教育之中,成为星洲学校的心理特色之一。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内心体验、情感积累和行为实践来实现德育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增强自我的适应能力,完善个性发展。
班级是学校德育活动的基本单位,而心理团训则是营造良好班级心理环境,建设高度整合的班集体的法宝。团训活动是学生所喜爱的,它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游戏伴成长”,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领悟,将学生从心理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心理教育走出了课堂,还原心理教育的真实性和实践性。心理团训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班级凝聚力,通过近两年的一系列的心理团训,班级的集体凝聚力得到了加强,也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学生相处很融洽,班级向心力也日益增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步骤的心理团训活动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通过活动促进班级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形成良好健康的班级心理气氛,将对班集体建设和学生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心理课以“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交往”三个版块来呈现。涉及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培养耐挫力培养、青春期辅导等各个方面,结合相关的心理教材,这从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德育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础。
二、专业化的心理辅导全方位实现“心慧”理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家庭影响的复杂化,中小学生中普遍出现了一些心理弱点和品德偏差,如自制力差、缺乏自信、只能适应顺境不会面对挫折,等。传统的德育很难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上述问题。因此“心慧苑”成为学生心灵烦恼释放的乐园,心理教师对学生心理疏导采取了多种方式: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催眠疗法等,通过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同样心理辅导的成功同样也促进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例如,三年级某同学通过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性格变得开朗,学会和同学相处,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生活;七年级某同学以前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往往情绪低落难以自拔,通过情绪心理辅导能很好的面对考试,消除了考试焦虑,对学习更有信心了。这些都是学校“心育”工作给学校德育工作起到的作用,它在无形中优化了学校的德育工作,让学生拥有了更加健全的品格,更加完善的人格,面对问题更多的勇气和更强大的自主能力,可以说心理辅导是一种“更加现代化的德育方式”。
三、全方位专注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学校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教师团体心理拓展活动、教师生涯规划活动等系列活动,帮助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学校还定期开展教师心理沙龙活动,通过心理沙龙活动,引导家长有效陪伴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学校通过一系列的家校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与家长沟通。本学期我校小学部10对亲子家庭走进《小鬼打分》栏目,这是一档聚焦家庭教育,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节目,在活动中通过亲密的亲子游戏,接地气的互动方式,让父母和孩子多了一份沟通,多了一份理解,同时明白了亲情的可贵。中学部开展一系列“家长心理沙龙”活动,以心理剧体验以及分享交流的方式,帮助家长以更加科学的方式陪伴孩子。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困生;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14-02
随着课改的不断进行,对初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要求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对生物的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导致了一些“生物学困生”的出现。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成为一个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关注的问题。
一、初中生物学困生的成因
第一,学生自身方面。首先,心理素质较差。一些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在学习上往往会感到很迷茫,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总是以为自己不如别人,缺乏学习的原始动力,只要遇到批评就会失望沮丧,自暴自弃。进而在学习上就产生了逆反的心理,总是心理不平衡地去对待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其次,学习方法不恰当。生物是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刚刚接触的一门新的学科,所以刚开始学习生物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对其感到很新鲜和好奇,但是很多学生只注重这些热闹而忽视了重点,只注重了对于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思考和分析,不知道怎么由表面地指引去深入地分析,大脑中对于生物的知识是凌乱没有系统性的,缺少梳理的支构。再次,学习兴趣淡薄。由于生物这门学科知识点琐碎而抽象,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掌握学习这门学科的窍门,所以在生物课堂和考试成绩上的表现欠佳,根本就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导致了一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生物的信心,进而学习兴趣淡薄。
第二,教师教学方面。首先,教学方法机械呆板,在课堂只懂得在那里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接受课本上的东西,不懂得用生动形象化的方法让学生去理解和考虑问题,导致课堂上气氛很沉闷,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讲课感染不了学生,忽视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对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其次,不了解学生学习生物的态度、动机、知识基础、学习困难等等,对所有的学生在学习上都采用一样的态度。不懂得因材施教,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用统一的方法去教导学生,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当学生达不到较高的期望值时必然会产生厌学心理。再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解决生物问题的时候,教师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尽快地知道答案,而不懂得去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其主体性没有得到突出,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缺乏求知的欲望。
第三,家长辅助方面。首先,一些家庭环境不适合学习。一些家长以为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时间已经足够了,所以没有为孩子准备一个安静的家庭环境。其次,缺乏与教师的沟通,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再次,缺乏和孩子进行内心交流,不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二、初中生物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第一,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人往往最感兴趣的不是结论而是过程,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尽可能地贴近实际生活,减少生物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距离,让其形象生动化。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的机会,让学生手脑并用,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的能力。为了激发兴趣,还可以发动一些小实验活动,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生物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知识,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使其感到生物的有趣。
第二,改变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授知识的时候,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议论和练习,教会他们怎么样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自己的网络知识结构图。其次,注重实验教学。实验课是大多数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尽可能地让抽象的知识能够通过实验课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接受。再次,因材施教,对于学困生教师要了解其学习动机,以及基础知识的情况,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去采用专门的教导方式,让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最后,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交流,对其进行肯定式的评价和鼓励,教师的一个态度也许会关系到学生的发展,所以身为教师要尽可能地采取鼓励式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而不至于产生心理自卑的趋势。
第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态度明确了才能够让学困生知晓自己的学习目的,有的放矢,正确的态度就已经是成功的一半。其次,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由于生物学的概念非常多,所以学生要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际运用将概念具体化,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一些道具去辅助自己理解和记忆。最后,要认真上好实验课。在实验前,一定要预习,认真阅读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具体的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其进行思考分析,将现象和知识联系起来,巩固自己的知识理解。
第四,家庭方面。首先,学生除了在学校里学习之外,剩下的学习时间就是在家里。所以家长的工作就是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安静的学习氛围,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并及时和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近来的思想表现和学习成绩,适当地给予帮助和疏导。其次,身为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在学习成绩下降的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坐下来一起分析下降的原因,而不是进行批评和指责。再次,要经常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并在他们思想出现错误认识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及时发现及时矫正。
总之,对于初中生物学困生而言,要想解决导致学习成绩差的问题,要从学生自身开始,再加上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让学困生的转化从现在开始。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初中生物学困生的心理与转化策略[J].教苑杂坛,2011,(6).
消除恐惧,增强治疗信心
有些肿瘤患者在患病前即对肿瘤怀有惧怕心理,所以一旦自己被确诊,便尤如掉入泥坛,难以自拔,特别是具有一定政治经济地位和经济条件差,家中未成年子女多的患者,前者从优越的生活环境到患病后的失落,认为自己所创造的大好时光,不能尽情的去享受而悔及莫恨,后者则因多种担心(孩子今后的生存,治疗费用等)而愧疚。为此,采取“循序渐进的身心放松”法来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促使他们全身心地配合治疗。具体做法是:①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和委婉动听的语言深入浅出地给患者讲解不良的情绪对治疗的严重影响;②有计划、有步骤地给患者安排文体活动,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③用精心治疗和高尚的品德去赢得患者的信赖,让患者感到治疗是希望之星,只有全身心地配合治疗,才能解除病魔之身。
激发自强,克服自卑绝望情绪
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或反复的临床检查造成的躯体不适,都可诱发肿瘤患者产生自卑,绝望的心理,致使出现拒绝治疗等种种不良现象,对此,用“直觉形象”法为诱导,激发肿瘤患者对生的留恋和对家庭、社会、子女的责任感。具体做法是:一方面用书报上介绍的与病魔抗争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作诱导,另一方面让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教,通过现身说教,使他们正确面对现实,勇敢地与病魔抗衡,用乐观的大无畏主义精神去面对生命的挑战。
解释安慰,消除负性心理
病房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特殊群体的诞生地,病友之间的朝夕相处,通过相互间的看、听、议、比、猜而获得一些关于本人或他人的疾病信息,这种信息成了他们对号入座的纽带,扰乱了原有的治疗信心。对此,采用“代偿迁移”法转移患者对此所受到的影响,分散患者对所患疾病的注意力,用充满信心的语言去鼓舞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用科普知识驱散他们心中的乌云,使他们相信,只有依靠现代技术和医护人员的辛勤劳动,才能使他们得到全面康复。
做好家属工作,注意调整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情感交流
一、融洽师生关系,创造快乐气氛,树立爱的形象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是说,如果学生根本不爱甚至不接受自己的老师,他们是不可能很好地听这个老师的话,接受这个老师传授的知识的,因而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理想的,弄得不好很可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枉费心机。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首先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取得他们的敬佩和信任,赢得他们的尊重甚至崇拜。在此前提下,不仅学生爱听你的讲课,而且会把你的每一句话都当成真理或法律来信守的。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必须率先垂范,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出样子给同学们看,比说任何严厉的话都重要;其次备课要充分,讲课要灵活多变、丰富多彩,要能抓住学生的心,像一个好演员的精彩表演一样,时时吸引着他们;再次,不仅要把学习过程当成知识传授过程,更要当成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用爱换取学生的信任和亲近,使学生情感这个内因在教师情感这个外因的作用下,产生师生的情感的互动,或叫“双向反馈”。从而借助情感这个媒介,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四是教师要用博爱的思想平等对待各种不同个性不同学习基础的同学,要处事公正、公平、不偏私,要设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要对学生有好恶感,不要有死角;五是要用激励手段,是每个学生对自己建立信心,看到自己的光明前景,憧憬自己美好的未来。
二、综合分析,对学生的个性认知和归类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搞好教学,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对每个人的个性做到胸中有教,方可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采取的步骤是了解、理解、尊重、疏导。
所谓了解,就是通过家长、要好的同学和自己的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亦即个性。通过他课堂内外的行为观察其表现。心理学家说:“行为是人的个性的展示和张扬”;所谓“理解”是理解每个人个性的成因,就是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你才能见怪不怪。所谓“尊重”,是尊重每个孩子的天然个性,只要他不危害别人的个性,就允许它合理存在,不必强行改变它,要把一群不同个性的孩子看成异彩纷呈的花园;所谓“疏导”,是了解了孩子们的不同个性后,对他们的个性进行归类,以便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三、处理好“扬长避短”和“补短为长”的辩证关系
通过从事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的经历和教学实践,我发现,由于学生成长的各种不同因素,不仅形成了学生各种不同的鲜明个性,而且形成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长处和短处,即他们的优、缺点。
针对上述情况,我采取了“扬长避短”和“补短为长”的两种方法尝试教学,所谓“扬长避短”就是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个人长处的机会。比如,选择口语流利的同学领读单词和课文,设计“单词抢先记”的教学环节,使记忆快、善背诵的同学有一个平台;对于发音准确又善于朗读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朗读欣赏环节,让他们发挥长处,树立自信;针对那些心灵而嘴拙的学生,布置他们编写小情景剧或模仿课文改写情景对话的任务,使他们在英语这个天地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相得益彰,各得其所,各取所乐。
一、中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原因
1.心理障碍
(1)意志障碍
心理学认为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进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其突出表征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但化学学困生的表现却正好相反,他们表现为:化学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往往不能自觉坚持学习,且学习化学时有畏难情绪,缺乏钻研精神。
(2)注意障碍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是保证学生能有效接受教学信息的前提,学生的注意不稳定和指向不集中,不持久,就使得思维易被非主要因素牵制而偏离主题。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学生“身陷题海”,课间不休息,晚上开夜车,不注意自我调节,身心俱疲,致使上课时有意注意不能持久,听课效率不佳,随即又影响课后解题速度、质量,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就对化学学习产生厌倦,消极甚至反感的心理状态,从而形成心理障碍。
(3)情感障碍
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所抱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验。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某种肯定的情感,反之就会产生否定的情感。现在有许多学生抱着“为老师学,为家长学”的学习态度,而我们有些家长和老师忽略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对孩子所订的学习目标过高,而当孩子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时,又不注意教育方法,不加以正确引导,动辄打骂,或进行讽刺、挖苦。此时,我们的学生不但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而屡遭失败,情绪处在波动甚至是低落期,然后对家长老师的态度也产生了抵触情绪,出现了“你要我学,我偏不好好学”的想法,对化学学习也出现了厌学情绪,并且问题也越来越大,进度也越来越跟不上。
2.认知领域的思维障碍
(1)认知水平差异方面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学说,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4个阶段。这表明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发展过程都是从具体到抽象。而中学生思维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转化的时期。大多数学生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主要依靠实物来支持;而化学理论一般建立在理想化的模型基础上,这与学生所观察的现象并不完全符合。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这种认知水平差异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原因之一。
(2)化学认知结构缺陷方面
化学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拥有的化学知识,是学生对化学世界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它包括知识的储备量、知识的组织程度以及它在大脑中表现方式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学生已有的信息库存、不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完备的社会经验在许多时候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干扰思维。特别当新的结论概念与已有的库存信息碰撞时,习惯见解、已有经验就会对新概念的接受产生极大障碍。
二、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1.学困生心理障碍疏导
首先,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学困生要充满宽容之心。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用发展的眼光把他们的学习困难看成是暂时的,可变的,看作是他们的发展起点,热情地关心他们,积极地鼓励他们,耐心地帮助他们,为不断发展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师对学困生可提出层次低一点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评判标准,布置少一点容易一点的习题,安排好习题时间,严格督促学困生认真作业,并及时批改和评讲,耐心帮助学困生找出学习困难症结。对于学困生的进步,教师要及时肯定,让他们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对待学困生要有爱心。对学困生既不允许进行讽刺、挖苦,也不允许迁就放纵,听之任之。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在他们身上加倍倾注真诚的爱。要在思想上关心他们的进步,学习上细心指导,生活上热心照顾,遇到困难时耐心帮助。课堂上教师可多为学困生创造讨论的机会,用你期待的目光,鼓励的情感,信任的语言激励他多说,哪怕说错了也无所谓。即使说得不对、不好也不要加以训斥和指责,要肯定他们的勇气和胆量,克服学困生不敢说的胆怯心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应该让学困生产生一种“教师眼里还有我”的思想,从而能够亲近老师,听从老师对他们的教导。
再次,教师要增加与学困生交流沟通的机会。沟通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沟通往往能取得双赢,对教师而言,应察言观色,见微知著。当学生对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迷惘时,需要沟通引导;当学生对某一节课、某一个习题出现认知障碍时需要沟通点拨;当学生因为考试的成绩出现情绪波动时需要沟通;当师生之间产生某种隔阂时需要沟通;不良习惯的改正也要沟通引导。沟通的方式也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可以是个别谈话,可以是集体谈话,可以是座谈式对话,也可以是书面的通过作业附言或小纸条,甚至可以是电话短信、网上聊天。沟通应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坦诚而相互尊重的,绝对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教导式甚至训斥式的。教学不是一种给予或恩赐,在沟通中建立师生情谊,在沟通中让师生心照不宣:我们是教学的共同体。
2.学困生认知领域的障碍疏导
(1)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贴切的教学情境。例如,讲到“电解水时,水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氧分子”的内容时,教师可设计如下情境(并邀请一些学困生参与):一个男生、两个女生手拉手为一个水分子(共设两组,即两个水分子),然后断开手,即为分子破裂为原子,再两个男生手拉手,每两个女生手拉手,即为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通过如此游戏,既使微观抽象知识直观化,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容易激发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如化合价、化学式知识教授时,可设计成竞赛、抢答的形式,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故意在一些简单知识上给学困生一些机会,也可故意在活动前透一些题给学困生。让这些学生在活动中尽可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提高他们主动学习化学的自觉性。除以上情境外,还可利用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各种感觉和运动知觉。
(2)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
化学与初中接触的另两门理科――数学和物理相比,有其独特性。虽说也属于理科,但要求记和背的内容很多,而且要求语言、书写规范,如一些重要的实验基本操作,还有一些化学基本用语。许多学困生在这些知识的记忆上存在很大漏洞,也因此给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带来了一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教师在演示实验基本操作时可多联系生活实际,因为学生的经验大部分来自生活,以此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向试管内倾倒一些液体药品的操作,教师可提示学生在家里拿热水瓶向茶杯中倒水的操作:为了避免弄脏瓶塞,瓶塞倒放;为了避免把水倒在外面,水瓶应挨着茶杯口缓慢倾倒。另一方面,教师可和学生一起将一些复杂的操作总结成一些有助于记忆的口诀,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可根据谐音归纳成“茶庄定点收利息”。“茶”即检查装置气密性,“庄”即装药品,“定”即固定试管,“点”即点燃酒精灯加热,“收”即收集气体,“利”即将导管撤离水槽,“息”即熄灭酒精灯。
另外,对于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的记忆,教师可在刚开学时就安排学生每天记住三个,以此分散记忆的量。并且,教师可安排一位学困生与一位优等生结成学习同盟,两人互相监督、互相检查背的情况,包括以后接触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也通过此方法督促他们熟练记住。当然,每星期教师也要安排一次时间统一抽查一下,让这些学困生能把该记住的内容真的做到“段段清”,免得到后来发现自己什么都没记住时,反而变得“债多不愁”而对学习化学彻底失去了信心。
(3)提高化学知识结构的网络化程度
表象联结错误是学困生认知领域思维障碍一大原因。学生习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们联结起来,多半是会被遗忘的。因此,在良好化学认知结构构建的过程中,要注意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结构。化学知识虽然内容繁杂,但并不是孤立的,只要潜心研究,细心揣摩,不难将各知识点纵横交织,形成一系列言简意赅、脉络清晰、便于存贮的知识网络。例如,在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可先以烧饭为例,引导学生:“现在老师要请某同学(教师可有意识的举一学困生的名字)给我烧一锅饭,你会首先想到需要什么?(米),然后要知道饭是怎样煮成的?接着要准备在哪里煮?(电饭锅),当然,在煮饭时有一定步骤,还有一些注意点。那么,我们实验室制氧气也是按此线索学习:首先是原料(米),其次是原理(饭是怎么煮的?),接着是装置(电饭锅),最后是步骤、注意点。”通过这一活动,既加深了这一学生的有意注意,也理出了一条记忆实验室制气体的知识主线,而且为他以后能很好地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学生能自己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网络,并把这个网络有序地贮存在自己的头脑中,便可形成良好的思维通道,从而避免学生面对众多的化学概念、物质性质无所适从。如学生遇到涉及酸碱盐性质的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因为酸碱盐知识里有太多的化学方程式,简单机械记忆肯定有一定困难。那么,教师可在学完新课后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将有关酸碱盐的化学方程式按反应类型整理,此时学生就会发现这里有三类反应:一类是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能否反应的置换反应;一类是复分解反应,先依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互相交换成分,再根据化合价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最后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反应能否进行;第三类是碱和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这样,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只要问题的信息刺激到这个网络,都将引出相关的联想,可以迅速检索出所需的知识主线,从而提高解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