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艺术和文化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和文化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和文化的关系

第1篇:艺术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一、图书馆文明服务的内涵

1、图书馆文明服务是一种理念。图书馆文明服务活动的关键是引导图书馆员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使他们牢固树立“馆兴我荣,馆荣我荣”和“服务是一个全过程”的理念,坚守以信誉第一、优质服务和廉洁守法为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确立和完善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

2、图书馆文明服务是一种文化。图书馆服务文化体系构建包括:热爱图书馆事业,有爱岗敬业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以服务为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无私奉献、团结奋进、互帮互助和艰苦奋斗的务实精神。

3、图书馆文明服务是一门管理科学。优质文明服务水平的提高必须依赖于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又能促进优质文明服务水平的提高。优质文明服务的好坏体现着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高低。图书馆文明服务应严格管理制度,统一岗位着装、仪表举止、文明用语和电话用语等规范,这些都必须形成制度,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严格执行。

4、图书馆文明服务要强化与读者的关系。图书馆要以读者为中心,调整自身,不仅重视满足读者的需求,而且要研究读者需求背后各种复杂因素。图书馆只有抓住强化与读者关系这一核心,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提供高质量、多样化和特色服务,以满足读者多层次需要,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

二、强化图书馆员文明服务的自觉意识

1、要全面动员宣传图书馆文明服务。文明服务关系到图书馆的形象。图书馆必须做到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对内通过集中培训、考试、突击检查、专业测验和岗位练兵等形式,使员工熟练掌握运用文明服务的内容,对外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2、对文明服务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图书馆要制定文明服务工作阶段性目标,并将其纳入工作决策的总体规划,要成立以馆长为组长的文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馆内各部门、各窗口要层层签订文明服务责任书,对工作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做到人员定岗、用具定位、操作定型和服务定时,努力实现井然有序的工作秩序。

3、完善严格考核机制。图书馆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严格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岗位规范,使全体员工做到每天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有统一、详细、明确的标准,每位员工接待读者有礼、有节、有度,处理业务规范、快速、准确,让读者感到和谐、友爱、温馨。

4、文明服务要同心同德。图书馆各科室、各部门和各员工都要相互支持、配合,顾全大局,发挥整体功能,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全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建立“一个中心、四个层次”的服务大格局,即以读者为中心,一线窗口、部门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图书信息服务;二线各管理、技术和后勤部门要想方设法为一线搞好服务保障;领导干部要服务员工,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上级为下级服务,对下级的工作积极给予支持和协调。

三、加强图书馆文明服务的策略

1、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图书馆通过教育培训和强化管理,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使他们忠于职守、奉献社会和服务读者,使他们明白,我的行为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没有读者就没有图书馆业务的发展,自觉维护全馆的形象和荣誉,使文明服务加强。

2、强化礼仪规范培训。图书馆要开办文明服务礼仪培训班,对员工的服务措施、方法、坐姿、站姿等方面进行培训,组织员工对礼仪知识、文明用语和举止仪表等方面进行学习训练,使他们掌握文明服务礼仪规范。

3、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图书馆要对员工开展上岗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定期开展专业技术比赛,使员工学会业务操作技能,熟练、准确地操作各种业务。还要开展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计算机培训、相关规章制度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服务效率。

4、创新完善服务品种。为适应读者意识不断增强的需求,图书馆应设立新业务开发部门,加强对读者的调查,了解读者需求,推出诸如个性化服务、学科馆员服务等多种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品种:延长服务时间,微笑服务,挂牌上岗服务,对特殊读者上门服务,为系部提供新书荐购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个性化、定题和查新服务,推行首问服务责任制,为医院医疗、科研、管理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等。图书馆通过创新完善服务品种,以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第2篇:艺术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一、群众摄影文化是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21世纪以来,群众摄影文化因为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需要,迅猛发展起来,群众摄影文化成为当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1、群众摄影文化促进了旅游胜地的文化积淀

我国不少风景名胜如果缺少文化积淀,其魅力就会大打折扣。人类的遗产包括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有的地方是二者皆具,像泰山、武夷山、九寨沟等,既是自然遗产,也是文化遗产。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群众摄影文化无疑是可以增加自然景观的文化含量的。而群众摄影文化将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张家界自然景观的文化积淀。也就是说,张家界在人们的审美观照中愈益摇曳多姿,她再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风光,也有迷人的人文风光。

2、群众摄影文化增进了具有实感的想象

艺术作品首先是某种物质结构――声音、体积、颜色、词汇、动作的组合,也就是说,是作为具有空间特征、时间特征、空间―时间特征的对象被创作出来,存在并出现在知觉面前。艺术作品作为精神形式蕴涵在这种结构中,只有通过它才被感知。近几年来,不少文学经典图书配上了插图。摄影作品和小说情节发展互相映照,使“图”和“文”均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本书中,“图”不再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共同完成着一种“文化旨向”的传播,同样给人以丰富多彩的感觉。这种插图的确有助于人们身临其境。否则,文学描绘如何出神入化,也难以达到这种奇妙的效果。可以说,群众摄影文化应运而生,比这更充分地开发了人们的潜能。

3、有些摄影艺术作品没有文学描绘,很难展开它的丰富历史内容

有些摄影艺术作品本来具有丰富的内容,但一般人很难感受出来,而文学可以对摄影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丰富历史内容进行去蔽和展示。群众摄影文化的内在构成成分的相互激活,不但展示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而且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

二、群众摄影文化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起初,我们认识群众摄影文化是从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审美复合。群众摄影文化不仅使摄影艺术突破了传统的纪实性,并冲出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摄影艺术插上了理想的双翼,翱翔于艺术的太空。有学者说:“成东方先生所讲的‘审美复合’,是一个深刻的理论范畴。在这里,既讲了群众摄影文化所内含的各种美学、艺术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也讲了群众摄影文化与其他各种艺术门类、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又讲了群众摄影文化与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关系复合论。在‘审美复合论’的整体结构中,其基础的层面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层面。”“在‘审美复合论’的审美主客体关系层面上,与美的复合结构相对应的是一个多种审美类型和审美心理形式相融合的审美意识复合结构,这是对群众摄影文化审美认识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性的具体规定。这个结构包括自然美的审美、科学美的审美和自然美与科学美复合的文学艺术的审美。”群众摄影文化的摄影艺术和文学相互结合的缘由揭示群众摄影文化的特征。他分析了群众摄影文化的各种构成成分,认为:“摄影艺术和文学各有其得失。摄影艺术长于提供逼真而直接的视觉性,但在深入思维领域时却是间接的;而文学善于造成具体而生动的思维性,却在还原视觉效果上失于间接性。把两者孤立看,各自缺失是明显的:摄影艺术无法如文学那样提供具体而生动的思维性,而文学难以像摄影艺术那般呈现逼真而直接的视觉性。但是,如果把这两门各有得失的艺术相互‘匹配’起来,却可以获得相互开启和相互补足效果;摄影艺术的视觉性与文学的思维性相互开启即互启,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新优势;同时,前者恰好补足文学的视觉间接性,后者又补足摄影艺术的思维间接性,从而达到互补。而正是这种相互匹配产生的互启和互补效果,为摄影艺术与文学综合成为群众摄影文化,提供了必要而充足的缘由。于是我们就有了群众摄影文化这门新兴边缘艺术。它由照片和文学两部分相互匹配而成为一个整体。匹配,不是完全同一或完美融合,而是各自独立前提下的携手合作;也不是随意拼贴、凑合,而是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达成互启互补的效果,由于产生这种互启和互补效果,群众摄影文化显示出新奇而强劲的表现力。”

第3篇:艺术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会议专家主要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厦门大学、扬州大学及淮河流域的大部分高校,共19家单位,参会一百余人。研讨共分四个单元,提交论文四十余篇,与会代表宣读论文28篇,专家们就淮河流域音乐文化研究策略、方法、平台建设、音乐“非遗”等主题以专题发言和评议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一、专家发言内容精辟、观点深邃

张振涛在《背谱》中认为,工尺谱的骨干音记谱方式促使乐师不得不采用费时费力的方式,死记硬背,乃至再次转记,即民间艺人在谱本的“大字”之间,填写只有学习者自己懂得的“小字”和各种各样的奇怪符号的方式。这个有悖常理的现象,体现出隔离文人与乐工的知识系统双轨制。张青在《地方戏的内核塌缩――以国家级“非遗”淮剧为例》中总结了地方戏内核塌缩主要表现在区域人群通过地方戏所反映的审美趣味被否定,地方戏原生区域人群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被质疑,区域戏曲文化的典型符号被剥离,在地方戏中体现的“群体情感记忆”被抹去,最终导致群体文化自信力被剥夺。张伯瑜在《要保护传统,请不要改变它!》中主张“非遗”所面对的传统音乐具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其中不仅仅是声音问题,还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社会的变革必然带来生活的改变,生活变了,附属于生活的音乐能不变吗?钱茸在《唱词音声解析与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研究的关系》中主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重点之一是地域性文化遗产,中国音乐的地域性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声乐传统,且与各地域方言音声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杨殿斛在《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中论述到当下音乐人类学研究的壮大,应和了“非遗”保护的国策推行和文化建设的国家主张,这些政策成就音乐人类学中国实践的时代风景。

杨曦帆在《区域音乐研究实践》中指出对背景文化的整体解读,区域研究对民族音乐学之所以有效,还在于几乎所有民间音乐或多或少因地域、历史、人口等等原因而大致和文化区域相关。赵向欣《豫南花鼓灯的研究、传承与发展》谈及豫南花鼓灯作为信阳民间歌舞的主体,它在对本地其他文化形态施加影响并在区域文化特性认同充当民间文化与情感交流的介质,体现汉民族创作天赋等方面,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陈在《光山花鼓戏的文化归属》中指出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养成了信阳民间音乐文化独具特色的风格,但在研究信阳、光山民间文化时也不能忽视其在形成过程中兼容并包,上承中原,下联吴楚的一面。戎龚停在《沿淮民间歌舞的时空构建脉络》中认为,沿淮民间歌舞是一支庞大的歌舞体系,是在与多项民俗的共融生发和相依滋养的历时进程中而构建的,具有多重层次的生态共生模式。马志飞在《淮河流域传统曲艺的传承谱系与美学品格》中认为淮河流域的传统曲艺不仅具有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过渡性文化色彩,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和美学品格,这是由其地理环境、历史变迁和文化交融等因素造成的。喻林在《淮河流域花鼓灯音乐的道家文化阐释》中强调淮河流域是道家思想的发源地,流行于此地的花鼓灯艺术也深受道家文化的浸润,主要体现在“通神警人”的价值观、“自然无为”的审美观及“世俗娱乐”的功能观。

周显宝在《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之互育共生――人文地理学视野中的皖北仪式音乐研究》中指出西方人文地理学关于观念、行为和人文景观及其互育关系的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杨传中在《多学科视角看花鼓灯歌舞艺术中的文化》中强调花鼓灯歌舞艺术是中国民族民间歌舞艺术重要品类,兼具舞蹈、灯歌、锣鼓与后场小戏表演等诸种表演样态,从多学科进行研究将得到很好的阐释。杨民康在《从北方秧歌的生存现状看当代传统乐舞文化变迁的几个特征》中根据近十余年来在北方秧歌展演等地进行田野考察的经历,对该类乐舞展演活动的当代文化变迁状况予以研究和分析。

秦序在《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通过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中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把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论述,对学界中关于传统文化的种种误读进行了相关诠释。傅利民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的思考》中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是个永恒的话题。孙云的《俗曲佛用――以五台山佛教为例的微观解析》认为拿来世俗音乐为用是佛教音声创作的主要传统,进入佛教音声体系的世俗音乐一部分与经文中的偈赞结合,其他成为仪式专曲和供养曲,唱经、伴奏、供养是其为用的三种功能样态。李清的《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学研究》认为这是一套一钟一音的编纽钟,只有正鼓音的音列,整套石磬由于毁坏严重,虽有一定的音律组合,但无完整的音阶关系。

二、采风、研讨、表演三位一体

大会在信阳市罗山县周党镇龙镇村罗洼组李世宏皮影基地设置了第二会场。专家们参观了皮影工作室、皮影戏戏台、皮影藏品陈列厅等。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纪华林、陈依雯、郭德华、金平、于立刚、刘世嵘六位教师分别做了题为《走进课堂的豫南花鼓灯》《浅谈豫南花鼓灯文化的传承》《淮河流域戏曲音乐的实证研究》《罗山皮影戏的发展历史及传承机制研究――以李世宏皮影基地为例》《信阳新县“三壁吹打乐”音乐文化特征分析》《淮河流域花鼓灯艺术表演形式的比较研究》的发言。

研讨会后,与会专家在皮影基地大院欣赏了由李世宏和王晓丽一起表演的传统罗山皮影戏《文武魁》。表演结束,专家针对演出中的楔子全集、曲牌集子、大板词等唱词和主打腔调“西调”“扑地哼”调和“南调”进行了记录。在采风现场进行学术研讨是此次大会的一个亮点,这使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与民间活态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让书面历史与当下传统对接,有较强的实证性和现场感,让历史、传统、田野三者相互比较、印证。

在区域音乐研究中以河流作为对象规避了行政区划的约束和局限,研究可灵活体现河流音乐文化的自然性、连续性和统一性。专家认为河流这一主题把淮河流域相关高校的学者通过学术纽带联系到了一起,彼此保持沟通和学术交流可增进友谊也寻求到了新的学术增长点。与会代表建议成立淮河流域音乐文化研究组织机构,以确保淮河流域音乐文化的研讨和交流长期、稳定、有序进行,让“散兵游勇”式的孤军奋战形成“大兵团”联合之势。第二届研讨会将在安徽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举行。

第4篇:艺术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雕塑 人与环境 人文景观 语言形式

北京,这个被称为中国政治、文化、艺术中心的城市,在它的诸多广场、公园、街头巷尾安置着越来越多的城市雕塑作品(中国大部分经济状况较好的城市也皆是如此)。这是一种在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后而发生的艺术、文化及社会现象。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的城市雕塑既是在城市建设改造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对生存空间的装饰美化、人文景观,更是地域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雕塑是人文艺术作品,传达了人的思想情感,若将其安放在城市公共环境里,便多了一份功能:媒介工具――人和自然之间的媒介,人改变自然环境的工具。城市雕塑,进而环境艺术,体现出人和自然的关系,那么,按照季羡林先生的说法,也就是“天与人”的关系。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时代性、历史性的问题上,艺术家非但不能置身事外,反而责任更为重大。

一、城市雕塑与环境,与城市新空间

城市雕塑是环境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环境艺术,是基于人类对其生存空间环境有着不断改善的理想而发展起来的,通俗的说,环境艺术作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心理、行为等多重需要。艺术家以环境艺术方式创造的人工自然,应该是以保护、改善、优化人们现有的生存空间为前提。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到建筑、城市规划、空间美学、社会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还关联到人文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多学科。具体到一件城市雕塑作品,可以最形象、最生动地传递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居民的精神品位、审美时尚和文化内涵的个性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国民对生存及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逐渐解决了居住问题之后,对于城市现代化的研究,也必然涉及到探讨重新构架都市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等问题。公共环境艺术的繁荣,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存空间的认知和重视。城市雕塑是文化空间、人文景观、人工自然,它创造艺术化的人工环境,人们参与其中并通过看、听、闻、触摸等知觉活动,同时感受到艺术创作、现代文明与自然精神相交融的审美情趣。城市雕塑是人和自然,人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媒介工具、情感传达。

作为都市环境中的视觉对象,城市雕塑往往成为了特定空间内的视觉焦点和视觉象征。不论是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或是功能性雕塑,当它们处于环境之中时,必然与环境(日影、天光、地景、建筑等)发生关系并切实地对环境产生影响。根据城市雕塑的“质量”优劣区别,这种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这里所说的“质量”并非单指作品的加工制作质量,更主要的是指作品的设计内容、精神层面,也就是说包括形而下和形而上两方面。

不同的公共场所,有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优秀的公共雕塑作品必需注重环境意识,它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能作用于环境,并使作品与环境互为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悦目景观,美化人们的生活空间。然而,很遗憾,我们同样能看到许多劣质城市雕塑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内,这些“菜雕”(特指设计内容或加工水平较差的雕塑)非但不能美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反而会起到破坏作用。劣质城市雕塑一般出自非专业人士或者低水平设计者之手,而投资方的行为目的往往是急功近利、附庸风雅的,他们并不懂得公共环境艺术的设计理论和作用,“菜雕”极其恶劣的破坏了自然、城市环境,丧失了城市雕塑应有的生命力和内涵,同时也伤害着公众的视觉和心理,劣质雕塑只不过是表面热闹实质浅薄的舞台化景观,缺乏深层面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必然会对这种伪文化现象进行抨击,并协助相关部门组织起开放性的同时又是专业水平的城市雕塑评审机构,目的无非是使人文景观更好的与环境相和谐,尊重公众,尊重自然。

二、城市雕塑的语言形式特征

“从天人合

一、融汇自然并联系受众心理的诸角度出发,环境艺术中的城市雕塑语言形式应具有三个特性,即公共性、文化性与多元化特征”。

1.公共性。 城市雕塑放置于公共环境下,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属性,并与之相协调;它是一个开放系统,体现雕塑与人、雕塑与环境的对话;最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公众精神。

2.文化性。 城市雕塑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塑造、加工,表达雕塑家对世界的看法、自己的观念与认知,并融进历史的、传统的、地方的(或反历史、反传统的)因素,体现人对自身的肯定,体现出雕塑家的人格精神与艺术魅力。

3.多元化。城市雕塑对具象、意象、抽象概念的新界定,并存在交叉,多种材料与多种加工手段的复合运用,高科技的引入,静态与动态,实体与空间,硬质与软质并置,雕塑变得可看、可玩、可用。

“中国的城市雕塑发展到今天,不再是艺术家单纯的对环境有所要求,而是更大程度上环境对艺术家的选择与接纳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公共空间及景观设计的一些基础的硬件性的东西已基本到位,势必就要给艺术家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普遍性的方向问题是:共在空间――环境艺术作品与人的共在、与人文环境的共在、与自然环境的共在。

人创造并改造环境,反过来,环境也能影响人,改造人。好的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提高并完善人的品格和修养,两者的关系是互动的。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景观设计,基本仍处于“量化”的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会走到质的时代。城市雕塑设计者也必将从提供单纯的点缀装饰性的初级审美转变为:努力营造一个具有文化意境、人文关怀,并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的“共在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林振德.论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语言形式.

第5篇:艺术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地铁;地域特色;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的城市大部分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都有着几千年来逐渐沉淀和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出于现代交通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很多大中城市都在进行地铁建设,在进行地铁建设的时候,如何充分利用视觉元素和艺术语言创造性地展现城市的地域性特色,是当前地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

一、地铁建筑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

地铁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地铁建设的一部分,服务地铁小环境,服从于城市大环境,始终以城市为平台,以地铁为对象,研究城市地铁运营空间的特殊性和功能性,解决人在地铁特殊环境中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满足和实现地铁特殊环境的功能需要,同时地铁公共艺术通常都带有地域性色彩,反映和展示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色。地铁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是用艺术的手段从事地铁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的行为过程,最大特点就是其永远无法脱离与地铁这一公共空间的伴生关系。在地铁系统中,公共艺术应包括各类标识、标牌、图示或系列标志设计、悬挂与展示等。

为达到对于客流进行说服与引导,实现地铁运输的安全与便捷,准确有效管理的视觉符号以及地铁站台和运行车厢的环境艺术氛围设计、时间或空间的纯艺术品展示、广告艺术设计的与展示等;通过视觉艺术的文化特性,营造人与空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施和装置。其存在形式依赖于地铁空间,满足地铁功能需要,迎合乘客审美需求;同时装饰美化地铁空间,促进地铁功能实现,影响提升乘客审美水平,宣传推广城市形象。

地铁地域性设计将艺术创作与公共场所中的实用要求相互结合,表现在分布于不同地铁公共空间的公共设施中,形成现代设计“视觉的、环境的、产品的”三位一体的造型。作为一种表现的形式“,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地铁公共艺术品及其相关环境因素(地铁公共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的建立,注重作品自身的完整性,更注重整个体系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因而地铁公共艺术要求突出地铁空间的地域特征,突显地铁公共艺术的文化主题,提升地铁空间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品质,增强公共艺术作品的可解读性。

二、符合地域特色的地铁公共艺术

提及城市公共艺术,有些城市,不管大小,都一律修广场,建草坪,绘壁画,塑雕塑……一些主题含糊,立意相近,风格形式大同小异的城市公共艺术,已经偏离了塑造城市性格与展示城市魅力本来的意义,可谓“千城一面”。城市建设的趋同化消解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城市的历史个性也被无情地掩埋于城市现代化的浪潮中。如此状况,不仅会造成新的形式雷同和资源浪费,而且会对已经崛起的,以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基本生产要素的旅游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城市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建筑以其得天独厚的交流性和展示性,成为展示现代城市形象魅力窗口和宣扬城市个性的重要媒介,担负起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独特文化形象,维护城市特殊竞争力的重任。

公共艺术不仅是为公共场所塑造的装饰,更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性质。作为处于协调人工环境与人文生态关系重要位置的一种综合环境与人文的手段,公共艺术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历史与发展、区域的市政性质、环境的视觉结构都有着重要联系,实质上是都市精神生活的显现和物质生活的聚焦。地铁空间的视觉形象应是现代化的、与国际接轨的、具有国际化大都市气度与时代气息的科技空间。换言之,就是城市地铁的公共艺术让乘客感觉到的是历史的传承,是文化在现代环境下的新的发展和延续,是源于历史的地域文化在新时期的新面貌。乘客应看到的是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视觉表现,整个空间的整体风格应具时代气息。

三、地铁地域性设计要体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定位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伴随人类发展、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过去在研究,将来还将继续被研究下去。继承是为了发展,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在继承,是在新时期新形势新情况下适应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的继承,是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历史需要的继承。

继承和发展目的是从精神和文化的角度深入分析和提炼精华,结合现代材料现代工艺现代技术适应现代环境现代需求以表现其文化内涵、人文意境和美学特征。地铁作为理想的公众出行方式,也最具典型性,最能窥见城市的文化风貌,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地铁运营的地下空间环境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应从城市长远发展和历史延续的角度去思考,由城市的历史文脉出发,将城市的地域性、整体性与文化性有机融合于地铁公共空间中,保持城市个性,保证城市独特竞争力。地铁设计应以公共艺术的广泛形式将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地铁空间相结合,把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体现在地铁的运营环境中,使空间装饰化,令装饰主题化,有效地利用地铁这一理想的宣传媒介,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规范地铁视觉环境。

四、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创新

无论公共艺术设计是出于何种目的,审美需求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设计任务。研究受众的审美心理就会发现,“千城一面”现象不但使地域特色消失,而且也会引起审美疲劳、心理厌倦。没有创新特色的公共艺术设计会引起“似乎在哪见过”的心理感受。不具备文化特征的公共空间只会造成视觉上的盲目和心理上的苍白。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就是特色化的创新,将某种新方式、新方向、新角度以艺术化的方式表现。艺术创新常会带来崭新的思考、崭新的观点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使公共艺术设计呈现多元化的局面。“文化性是从内容上表示空间最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征,不同的文化属性体现着各异地域特色。将艺术创新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追求服务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创新,通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创新,或称以展示地域文化特色为手段的艺术创新,实现城市公共艺术的个性,使地铁建筑在实现城市交通设施功能的同时成为宣传展示西安城市形象魅力的名片。

五、结语

现代城市需要创建高品质的生存空间,公共艺术对整座城市而言不仅仅起“点缀”的作用,还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表现手法,宣传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将城市的地域特色与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以适当的视觉刺激营造地铁闭合环境空间内部装饰和文化景观,在帮助乘客识别站点,区分主干道,确立自身在城市中的方位的同时,宣传文化资源,塑造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周丽霞《论地铁空间设计的人文关怀》[J].《装饰》2007(3):9.

[2]张凤琦《城市化与城市文脉的延续》[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00

第6篇:艺术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公共艺术 环境空间 人文精神

公共艺术是城市环境中的一个特殊的景观空间要素。它的体量、尺度、比例、空间、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等对城市空间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公共艺术设计及其相关环境因素的形成,不仅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城市环境设计领域中,公共艺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大地艺术、装饰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由于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正越来越成为一门新兴而富于生命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不关注城市文化艺术与环境建设,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

一、公共艺术含义与环境空间的对应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必将对改善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媒体,它不仅是高度物质文明的体现,而且还是人们寻觅的一个未来精神生活的空间。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但要求艺术家在改造时空的活动中发现新的造型和空间元素,而且要求观赏者所有的感官同时参与和感应。公共艺术又是一种纯粹赋予物体以形式和结构的载体,或者说是形式的创造活动和美学活动。作为一种试图赋予物质观察和文化现实秩序的创新行为,它始终关联着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它给予社会的物质秩序和文化秩序创造富有美感的形式和结构,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以及审美的需求。公共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关系是第一性的。在强调公共艺术作品的空间感的同时,拓展其时间感和流动感。它是将生活世界的各种因素,反映在空间形态、界面、构件等感觉体上。人们在置身这个空间环境时,由于形式与内容的结构相似而使公共艺术形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便产生方向感,由方向感产生了认同感,使得公共艺术确立了与环境的关系,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关联,从而产生归属感。

公共艺术为人们的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视的形态,而人们的活动又遍布生存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公共艺术随着人的活动而扩展成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环境形态。

公共艺术所置身的场所空间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关系,是艺术家的创造与公众互动构成对话的领域。置身于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是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因为它直接向公众展示。与公众构成一个共同的场所空间,因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于生活之中,显示其社会化的本质倾向。所以,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场所的存在,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人们审视生活的意义提供了一种角度,使观赏者感悟到其中的文脉与美感。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设计有赖于场所因素,是一种整合性的艺术创作。

二、公共艺术的百分比制度

现今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发展公共艺术上采取了“百分比制度”的有效做法,它的基本含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它的做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公共工程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第一,确立公共艺术基本的审美标准以及在环境中的存在比例与投资比例。按照公共艺术城市化的审美标准实施规范,现代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公共艺术在城市环境中的比例为60%或7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上都采用“百分比艺术建设”的措施,即政府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制定出公共工程建设基金,用于环境艺术的建设。因此,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的美化载体,所形成的形态必然有着城市化的审美烙印。第二,组合与引导包括公共艺术社会化的运作机制,公共艺术是整体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在社会系统规划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担负着具体的社会实用功能,公共艺术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这样就需要加强公共艺术与历史的关联性研究,通过对历史与艺术的探讨,了解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对公共艺术的影响。 三、公共艺术与人文精神价值

公共艺术多元化的形式形成与环境的有效联系,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文化哲学态度与精神。公共艺术是介于纯艺术与设计之间的综合性艺术。从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来看,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很多好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引起人们审美的想象;很多艺术家也越来越多地应用新的媒介、混合媒介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情感意识。特别是公共艺术的目的性与功能性并存于设计,因而所产生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所以,公共艺术形式的表达实际上是对环境文化哲学态度与精神的综合表达,是一种设计文化。

随着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已从纯粹意识形态的纪念性、宣传性而转向对艺术形式语言的探索;开始关注到环境艺术与地域文化及其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设计对现实文化整体的关注与对话,开始了对城市环境及公共设施形态的整体规划与合理设计的参与。

结语

由于公共艺术不仅仅是把艺术设计展现于公共艺术空间,此外,它还要求艺术设计具有与社会大众进行对话的可能。一方面,公共艺术要能够产生与大众沟通的艺术语言及展示形态。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不一定都要求具有观念上的前卫性,它同样可以表达人类恒常的理性与普通情怀。在多层次与多元化的文化时代,公共艺术具有较为独特和明显的文化价值,恰恰是它与所在的文化背景一道,被社会公众引申出更广泛的话题,并载入公共文化生活的视觉记忆的核心中,体现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公共参与性”,体现出公共艺术与社会所产生的双向互动性。从另一角度来看,公共艺术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以艺术表达方式去传达公共社会领域的各种意向、价值观念及审美态度等。公共艺术所要强调的公共精神的基本态度,是力求在具有社会理性与道德理想的公众之间,恪守必不可少的“大众认同”。这种“大众认同”是公共艺术精神的内涵所决定的,也是公共艺术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条件。因此公共艺术必须体现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

[1]韩巍.形态.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邹文.美术社会观——当代美术与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第7篇:艺术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艺术设计提高了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在这种情况下,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艺术设计体现受到相关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艺术设计与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并深入探索了艺术设计在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艺术设计;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体现

赣州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处于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连接我国南北方地区的重要枢纽。因此,对于赣州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艺术设计文化在我国社会新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创意产业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业也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能够在社会竞争大环境下占据有利地位。同时,艺术设计也对我国赣州的文化创意产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的赣州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极大的发展。

1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

1.1地理位置优势

江西赣州位于赣江附近,处于江西的南部,是位于我国中南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经济区。并且赣州作为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地理枢纽,承接着我国南北方的货运,从而作为连接我国南北方地区的重要枢纽和关键城市。同时,赣州作为我国较大的一个经济开发区,在我国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而使得赣江文化能够借助创业产业的优势影响到我国各个地区。

1.2文化资源优势

江西赣州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显著的文化人才,从而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江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对于我国的文化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古代,赣州与作为宋朝的一大文化发源地,并且在当今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文化遗址和遗留下众多知名的文化风俗习惯,并且在近代,,由于临时建都瑞金,使得我国的赣州地区在发展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从而使得我国的赣州地区成为战争时代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从而具备了深厚的红彩。

1.3政策优势

由于赣州在江西地理位置优越并且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历史,并且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作为十分重要的经济发展城市之一,相关领导也对赣州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方法。并且借助权威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从而作为赣州文化和产业发展的指引。同时国家政策的优势使得赣州能够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环境下实现对创意产业的发展与转型,从而抓住发展的机会和机遇在提升赣州文化和影响力的同时重点发展相应的创意产业,实现赣州经济文化的综合性发展。

2艺术设计与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

2.1艺术设计在创意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

首先,艺术设计赋予了赣州文化创意产品深刻意蕴。艺术的设计使得赣州创意产业中充分凸显了赣州地区文化资源和赣州经济的特点,从而使得赣州文化能够借助先进的艺术设计在自身文化基础上加入相关的赣州文化特色,从而实现赣州创业文化创意商品体现深刻的赣州文化意蕴。尤其是在赣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很多文化都能够融入到现代的创意商品中去,从而使得我国的赣州文化在体现产品意蕴的同时得到快速的经济发展。其次,艺术设计确保了赣州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赣州文化创意产品融入了赣州当地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历史,并对其文化资源和文化历史进行相应的展现,从而使得广大的游客能够在购买商品的同时增强对赣州文化的理解。同时,创意商品自身就具备了很强的商品价值,在加上有效的设计,使得我国的赣州文化创意产品能够对自身价值进行持续的升值,从而使得我国的赣州文化创意产品在增强了宣传了当地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使得自身的产品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再次,艺术设计促进了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设计尤其是对于创意产品的设计极大的丰富了文化创意产品的种类和类型,从而使得我国赣州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产品设计,艺术设计的融入极大的增强了产品的艺术价值,从能能够借助产品艺术优势极大的吸引消费者前来进行文化创意产品消费,从而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趁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需要,面向全国市场进行艺术创意产品的销售,从而极大的增强其产品竞争力。最后,艺术设计有效的对赣州文化进行了有效的宣传。赣州艺术设计是建立在对文化进行宣传的基础上的,并且借助文化自身价值,鼓励人们购买文化创意产品,从而达到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由于销售者和设计者必须对相应的文化知识进行一定的宣传,从而必须了解其特定的优秀文化,并且能够在顾客进行购买时对自身文化进行有效的宣传和讲解,从而使得顾客再了解自身产品设计理念时顺便增强对赣州悠久文化的了解。

2.2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赣州创意产业建立在对艺术的设计上,使得产品借助艺术的角度和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因此,在未来赣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能够借助悠久的文化历史资源和人文环境对创意产业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宣传,从而使得我国的赣州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借助艺术设计的理念在我国江西地区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文化产业也极大的丰富了艺术设计的内容,从而使得我国的艺术设计能够涉及到我国的文化层次方面,使得我国的艺术设计在得到极大的丰富的同时,有力的刺激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

3艺术设计在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具体体现

3.1工具形态

首先,艺术设计是使赣州地区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工具。艺术设计是创新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手段,艺术设计能够运用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创新符合人类的需求的工具。同时,艺术设计能够将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融入到创意产品中,增强创意产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将普通的工农业产品转变微创意产品。另外,赣州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运用艺术设计开发文化服务类产品和创意文化产品,将赣州地区的独特文化融入到创意文化产业中,使赣州地区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创意产品。其次,艺术设计是赣州企业塑造文化创意品牌的工具。艺术设计是赣州地区企业塑造文化创意产品品牌的重要工具。艺术设计能够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内涵,并提高文化创意产品品牌的质量和知名度,打造优秀的文化创意品牌产品,进而促进赣州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赣州地区积极运用艺术设计来开发庐山旅游风景区和三清山旅游公园,打造品牌文化创意产品,提高赣州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度。最后,艺术设计是赣州文化创意产品塑造个性化发展的工具。艺术设计能够进行生活化和碎片化的产品设计,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品上进行艺术设计,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例如,赣州地区可以将红色文化运用在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上,加强人民群众对当地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将产品赋予红色文化,提高产品的价值。同时,赣州地区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积极将文化资源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增强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促进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2审美形态

在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中运用艺术设计既要保证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又要保证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因此,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审美形态体现了艺术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运用艺术设计能够将产品的实用价值与产品的审美价值相结合,使文化创意产品变得时尚、受欢迎。因此,在赣州文化创意产品的审美形体体现了艺术设计的痕迹。例如,在开发赣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客家文化创意产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并将文学、音乐、戏剧元素纳入赣州文化创意产业在红,延长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并且,其审美形态鲜明地体现了艺术设计的成分。

3.3情感形态

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加入设计者的创作灵感和设计者的感情,进而丰富创意文化产品的审美情感。赣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运用了艺术设计手法,其艺术设计手法必然体现在情感形态中。赣州文化创意产品都具有自己的独特内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感情,而这些感情在内涵和感情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艺术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感情。因此,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情感形态具体体现了艺术设计。

4小结

艺术设计在我国赣州地区的文化创意发展中能从很多方面体现出艺术设计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的优越性。尤其是在对赣州地区的地域优势、文化优势和政策优势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之后,深入探讨了艺术设计与赣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并且借助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极大的促进了我国赣州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的赣州文化产品能够正确的反映和折射出深厚的赣州历史文化和现代人文文化,从而使得我国赣州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作者:邬星波 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梅君.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

[2]向勇,喻文益.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文化创意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

第8篇:艺术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美学人类学;学科性质;学科构想

[作者]张佐邦,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昆明,650091

[中圈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1-0039-004

随着文化人类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等学科研究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以及探索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生成及其文化表现形态奥秘的需要,我认为,在这三门学科的边缘交叉处建立一门新兴的多边缘交叉学科――美学人类学,既有可能,又有必要。因为,它已经具备独立的学科性质、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是人类学学科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美学人类学的学科性质

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扩展和深化,各学科领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巨变:一方面,一些层次更高、综合性更强、视野更广阔的新兴学科应运而生,一系列突破原有疆界而实行新的分化与整合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跨学科研究盛行;另一方面,同这种高屋建瓴、覆盖极广的宏观把握相对照,学科分类却越来越细,探索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生成及其原始文化表现形态的奥秘,越来越成为当今人类学研究的热点。

美学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文艺心理学和文艺美学的边缘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文化人类学与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有不解之缘。一方面,人类进化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类审美心理(精神)的生成史,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是文化人类学研究必须涉足的领域;另一方面,人类审美心理的研究成果,能给文化人类学、文艺美学以巨大的启示。而人类从感知自然环境和打制第一件石器开始,就和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边缘交叉的必然存在,使“美学人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多边缘交叉学科,必然产生出它不朽的生命力。

美学人类学作为文化人类学、文艺心理学和文艺美学的一个跨学科研究的领域,其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相当广阔,涉及多种学科研究的知识。但在文化人类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这个边缘交叉领域中,它既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又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即美学人类学。

所以,所谓美学人类学,就是研究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及其文化表现形态的一门新兴的多边缘交叉学科。其目的在于:主要运用文化人类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的方法和成果来研究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规律及其原始文化表现形态,揭示出文化艺术最原初因而有可能是最本质的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又恰恰是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被遗忘了的,或者是被某些文化现象所遮蔽了的,甚至是被某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和学说所歪曲了的。从而,最终揭示出原始人类之所以要创造出这些原始文化艺术的原始动机、审美心理状态、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原始文化艺术的本质。从而,初步建构起一个较为科学系统的美学人类学的学科体系。

二、美学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一门学科能否独立存在,还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美学人类学是多边缘交叉学科,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人类学、文艺心理学和文艺美学的边缘交叉。可以说,正是以这三门学科为主线的多边缘交叉处成为美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从这里入手,运用文化人类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的研究成果,去探索、推测、揭示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及其文化表现形态,发现原始人类隐藏在原始文化艺术中的艺术生命的核糖核酸和遗传密码,揭示文化艺术的本质,这是美学人类学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美学人类学研究对象中,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是一个核心的命题,是贯穿美学人类学的一根“中轴”。从研究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这一中心命题出发,美学人类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两大内容:

(一)人类审美心理生成论。主要包括人种进化对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奠基、自然环境对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滋养、图腾崇拜对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培育、宗教巫术对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模塑、神话传说对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浸润、伦理民俗对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规范等内容。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原始人类的审美心理潜伏于高等动物(人猿)的种族先天生理遗传之中,发端于原始人类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对自然美的感知体验,表显于第一件石器工具(也是第一件艺术作品)的制作,生成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宗教巫术、神话传说、伦理民俗等后天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

(二)人类原始文化形态论。主要包括原始宗教文化的表现形态、原始文学的表现形态、原始表演艺术的表现形态、原始造型艺术的表现形态、民族服饰文化的表现形态、民族节日文化的表现形态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研究,我们得出第二个结论:原始文化是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外化。原始文化表现形态是原始人类审美心理外化的表现形式,原始人类审美心理与其原始文化表现形态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对应同构关系,原始文化起源于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生成的地方。我们不同意国内外学者认为原始人类审美心理与原始文化艺术同步生成的观点,认为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生成在先,原始文化艺术起源在后。没有先在的审美心理图式,原始人类的第一石器工具(也是第一件艺术作品)是无法打制的。只是原始人在打制过程中(相当于现今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审美心理结构图式又得到了提升,达到新的审美结构层次。如此循环往复,直达现今。

三、美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学科的研究方法是由学科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所决定的。美学人类学作为文化人类学、文艺心理学和文艺美学的多边缘交叉学科,它的研究方法必须采用综合研究的方法。其中主要是:

(一)文化人类学方法。即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成果探讨原始人类审美心理发生发展的轨迹及其文化表现形态。文化人类学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是原始人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历史的见证,可以作为我们探索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及其文化表现形态的直接依据。因为每一件石器、每一幅原始壁画岩画、每一件原始工艺品,以及刻绘在这些工艺品上面的花纹、图案,不管它是粗陋的还是精细的,都是原始人类实践的产物,都是他们的审美心理外化或物态化的表现形态。只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些原始文化遗存留给我们的,还只是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物化形式和产品,而不是他们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活动过程本身。只有对这些物化的审美心理成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透视原始人类在制做这些物品时的审美心理的活动特征和美学水平。此外,世界近代特别是中国西南一些较好地保留着原始文化的特殊的少数民族,它们如同“活的社会化石”,从一个个横断面上生动地再现了原始文化的发展史,从而为我们研究原始人类的审美心理及其文化表现形态提供了可以直接观察的经验材料,弥补了史前资料的不足。这就主要牵扯到两种田野作业方法:一是社会田野作业。即亲身参与到研究场城里,观察体验、调查搜集各种素材;二是文本田野作业。即在文本

里搜集自己所需要的研究素材。被称为“坐在安乐椅子上的人类学家”的弗雷泽的《金枝》,就是其范例。

(二)文艺心理学方法。其中包括两项内涵:(1)将“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明确区分。“审美意识”是审美心理的自觉部分,它与理性思维密切相关,是审美心理的表层部分,与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切合点极少。“审美心理”则充满审美思维内在空间结构的全部,特别是占审美心理绝大部分空间的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种族无意识),对研究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及其原始文化形态极为重要。因为,在发生学研究中,我们面对的是原始人类非自觉、非理性的和深层的心理整体以及各种心理机能的综合形式结构,因而采用“审美心理”才能准确、贴切地指称原始人类的精神整体。(2)采用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心理学的理论及相关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推测的方法、内省体悟的方法、问卷的方法、心理测试的方法等。使我们的研究进入到目前文化人类学尚未深入到的深层领域,逐步接近原始人类的精神特征和生命本质。

(三)文艺美学方法。文艺美学是对文化艺术现象和形态作形而上的宏观阐释的美学的分支学科。它着重研究文化艺术活动这一特殊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以及审美活动规律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的特殊表现。文艺美学把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文化艺术的本质、文化艺术的审美构成、文化艺术形态、文化艺术阐释接受、文化艺术审美教育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文艺美学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将美学与诗学统一到人类的诗思根基和人的感性审美生成上,透过文化艺术的创造、文本、接受这一活动系统去看人自身审美体验的深拓和心灵境界的超越。文艺美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是:(1)对创作主体的研究,主要采用精神分析和直觉主义等方法;(2)对作品文本的研究,主要采用格式塔心理学、结构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等方法;(3)对接受主体的研究,主要采用接受美学、读者反映批评等方法。从而,达到对文化艺术多层次审美规律的把握和文化艺术生命底蕴的深拓,探寻人类文化艺术的生命意义和人类感性审美生成的奥秘。

(四)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其中包含四个内涵:(1)跨民族比较。这就需要我们真正借助文化人类学的宏观视野,走出民族自大或民族虚无主义的怪圈,采用比较方法阐释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生成的共同特征及族群间审美心理的个性差异。(2)跨文化比较。原始人类的各族群由于人种遗传、自然环境、宗教伦理等不同,必然形成不同的审美心理特征和文化形态,美学人类学研究必须进行跨文化比较,才能祛除单一文化视野的盲视,增加和扩展理论推演的准确性和涵盖率,使美学人类学的研究取得理想的效果。(3)跨学科比较。除对文化人类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进行比较研究,较好地实现它们的边缘交叉外,还要吸收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体质人类学、考古学、人种学、思维学、脑科学、生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近邻学科”的洞见。(4)跨时期比较。即将原始人类与文明人类的审美心理和文化形态进行纵向比较,以说明两类审美心理与文化形态的传承和区别。其中必须鲜明地确立起三个参照系统:一是高等动物灵长类特别是人猿的审美心理特征。这是人类原始思维和审美心理由此发生的自然前提。二是文明人的审美心理特征。这是原始思维的历史终点和审美心理的崭新层次。以此为参照,我们将容易判断原始人类的原始思维、审美心理和文化艺术在其各个阶段的特征和所达到的美学水平。三是儿童心理的发生过程。这属于人类个体心理的早期阶段,它和原始人类的思维和审美心理是一种个体与种系的关系。以此为参照,也将有助于我们具体把握人类审美心理各个阶段的特征。由此,建构起一种文化人类学式的整体观和整合观。

第9篇:艺术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在教育哲学的层面分析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的重要性与前瞻性。建立新的学习观点与理念并用其反思评鉴美术学院艺术考察课程活动式教学实践。

一、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学习理念

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只有通过把个人世界里的经验组织起来以提高个人面对世界的效能,学生才能主动地建构自己学习的求知方式”。①建构主义的情境式学习是通过问题解决而进行的,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者与环境互动并主动地对外在的经验加以筛选、组织和整合,学习者无须依赖一些既定的程序来进行心智活动。社会文化观强调实践活动对学习发展的重要性。把活动与社群文化有组织地联系起来,并强调认知过程从属于社会过程和文化过程。学习活动与社会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关系。学习是因共同参与实践社群文化而产生的。建构主义观与社会文化观相辅相成。在实践中面对特定情境时,寻找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学习应成为学习者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相互撞碰、开放式学习。学习者依据自己的活动,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生成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的学习是创生式学习,笔者称为“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

二、艺术考察课程中学习者与教师的关系

教学变成考察活动,教学不再是说教,而是协作和帮助,教学成为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协作式的框架与在具体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变成考察者并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与考察成为主动参与、主动进取,在兴趣与激情的引导下,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与考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碰撞创生出自己的学习考察成果。教师变成考察者的协助者和服务者,与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方法,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与学习者、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成果,当然也是学习者进行学习与考察活动的咨询者和解决问题的协助者。

下面笔者具体列举一些艺术考察课程课例:

1.课程简介

艺术考察是艺术情景式实践教学。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习者的亲身感知与体验使学习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构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社会的动态关系,扩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全面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在国内选取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碑林、专题博物馆、民居、帝王宫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学目标

扩展学习者的艺术视野,感知与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学会对各门类艺术的赏析、考证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对艺术的研究能力与审美能力。通过访问民间艺人、著名画家、民俗专家,以画速写、做笔记、记录影像等动态情景式学习方式获取艺术资料,为各门美术专业课搜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的一系列活动,学会欣赏、感知、探究不同时代的艺术品,获取优秀艺术经验与丰富的艺术知识,培养学习者热爱优秀的中国文化,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与艺术的关系。提高学习者生动准确地感知考察对象艺术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记录与把握艺术要领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举一反三、实事求是、应目会心以及应物象形的艺术思维与实践能力。

4.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专题博物馆、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请专业导游或当地专家、学者讲解其文化、艺术、历史价值。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首席与学习者共同学习。在听完介绍之后教师与学习者讨论、探究、访问并进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实情景中教师给学习者传授搜集考察资料的方法。

(1)学习者根据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选择艺术考察的侧重点,如游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2)学习者访问民间艺人,欣赏民间艺术,感知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获取艺术灵感。

(3)参观考察不同专题博物馆,提高审美欣赏能力,提高艺术视野和艺术感知能力。

(4)学习者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艺术素材,根据自己的特长,认真整理考察记录。

5.考察延伸与艺术考察报告和撰写考察学术论文

(1)学习者通过不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方式如速写、笔记、影像等,仔细分析并深入细致地整理自己获取的信息资料。

(2)把艺术考察的对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人传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探究,深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3)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

(4)艺术考察外出时间为15天,回校整理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完成考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及艺术考察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要求撰写考察报告与学术论文,教师根据文章质量、课堂表现与考察态度情况,给予综合评价,以百分计入成绩。教师根据质性与过程性评价方式,把分数与学生的过程性成绩客观地填入下表。

三、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

美术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学习中国画等专业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史,加深对国学包括儒、释、道文化的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美术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等综合概念。开设艺术考察课程主要是开阔学生艺术审美视野,感知不同地域风土人情,赏析经典艺术品,提高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速写、笔记、影像等记录方式,为专业课收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活动培养学生以优秀的中国文化为底蕴,开拓创作思路。艺术考察课程中,教师以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方式引导学习者参观名胜古迹、洞窟壁画等,培养学习者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作、互动、整合、展示的综合性艺术和文化素养。教师引导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或艺术环境中了解与国画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鼓励学习者接触多样的文艺形式,丰富文化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见解。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情境与艺术考察活动中提高体验艺术的综合能力,并形成学生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综合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明白自己将来做中小学美术教师或艺术教师,要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美术与艺术史与发展轨迹,这些具体的美术史与艺术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态的存在于地面、地下与民间。所以给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考察课程更显重要。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