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构音训练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视唱练耳 音程 听觉训练
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也是报考音乐学院、师范院校音乐系(学院)或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必考课程。“音乐基础课中听觉训练的重要意义,为国内外各种教学体系所认同。以听觉训练为主线,贯穿于视唱练耳教学的三个环节,即视唱、听觉分析和听写,这已经成为共识。”①音程是构成乐曲的最小单位,音程的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程的听觉训练包括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两个部分,其中旋律音程的听觉训练是听唱旋律的基础,和声音程的训练则是听唱和弦的基础。因此,音程的听觉训练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笔者在多年的中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通过不断学习及探索,针对入学时音乐素质较为薄弱的音乐专业学生,摸索出了一些有关音程听觉训练的方法。
一、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依次进行音程训练
音程的听觉训练最好从二度开始,依次到三、四、五、六、七、八度等。这是因为二度是最小的音程,结构最简单,较容易掌握。同时,旋律音程的模唱与听辨应该先于和声音程的模唱与听辨进行。具体的做法为:
1.唱、背熟悉的音调,来帮助学生记忆各类旋律音程的音调特点与音响色彩。下面以大、小三度为例进行介绍。②
大、小三度均包含三个音级。大三度含有2个全音,小三度含有1个全音、1个半音。五线谱上两音相距一线或一间(谱例1)。
旋律音程的大小三度,其音调特点在于它既不同于二度的级进,又不同于四度以上的大跳进,而形成独特的小跳效果。音程的听觉训练特别是旋律音程,就必须先通过唱、背一定数量包含所训练音程的熟悉音调(或乐曲片段),从感性上帮助学生记忆并确立该旋律音程的音调特性,逐步建立固定的内心听觉,最终形成唱准这些旋律音程的技能。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背唱一些熟悉的音调,以达到我们的训练目的(谱例2、谱例3③)。
2.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旋律音程的构唱训练
(1)构唱指定音程
音程是两音之间的音高距离,要唱准各类旋律音程,关键在于正确掌握各类音程两音之间的音高趋势。如唱上行大三度时,要求根音稳定,冠音有倾向高的趋势;唱下行大三度时,要求冠音相对稳定,根音则有倾向低的趋势。唱上行小三度时,要求根音稳定,冠音有倾向低的趋势;唱下行小三度时,要求冠音相对稳定,根音则有倾向高的趋势(谱例4)。
以上的练习一般可以采用指定根音由下向上构唱指定音程;或指定冠音由上往下构唱指定音程(谱例5),以达到训练目的。
(2)“搭桥”模进构唱旋律音程
调内级进音比较容易被各类程度的学生尤其是初学者掌握,那么“搭桥”法就是结合已经学过的小音程为基础,采用类似“搭桥”的方法进行模进构唱大音程的练习(谱例6)。
(3)直接模进构唱旋律音程
运用直接模进构唱旋律音程时要注意音程之间的对比效果,(谱例7)是三度音程模进,要求学生构唱时要重点记住典型音程的效果,如此例就要重点记住do—mi大三度及la—do小三度的效果。
(4)利用音程转位构唱旋律音程
视唱练耳的教学应与基本乐理渗透进行,在构唱大音程时,可以利用小音程的转位来进行,既方便构唱又可以起到巩固复习小音程的作用(谱例8)。
(5)作节拍、节奏变化来构唱旋律音程
为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可以在简单模式的基础上,适当做一些节奏、节拍变化来进一步构唱旋律音程(谱例9—1、谱例9—2)。
二、遵循唱、听、记结合及先易后难的训练原则
在视唱练耳教学与实践中,唱、听、记是紧密关联、不可分割的三个练习环节,音程的听觉训练同样离不开这三方面的综合训练。听、唱结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唱与视唱相结合,二是构唱与听辨相结合。
【关键词】脑卒中; 康复;
言语功能
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是多见主侧半球额下回后部病变,以及延伸至邻近的皮层下室同白质病变.(Broca) 失语称前部失语,失语常伴偏瘫,有时伴偏身感觉障碍,无视野缺损是接受综合康复的最常见类型。这类患者表述费力,属非流利性,对于自己不能表达非常重视,出现错误表现不同程度沮丧.(Wenicke)失语称后部失语,多见主侧半球颞上回后部病变,Wenicke失语病人无偏瘫,但有感觉障碍和视野缺损.急性脑卒中后患者语言障碍发生率高达47.7%,语言障碍发生,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2],现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0例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3],并经MRI或经头颅CT证实;②意识清楚,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及运动障碍,但能配合康复师及护士进行康复训练;③入院3至7d,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听及及理解力障碍,无严重痴呆、精神障碍入选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5072岁,平均59.8岁,脑出血20例,脑梗死30例,首次发病35例,复发15例。
1.2方法
1.2.1呼吸训练:呼吸气流量及呼吃气流的控制是正确发音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控制音高,发音及音量,对语调、重音、音节、节奏形成也有影响,方法:让病人充分放松,保证正确坐姿,鼻吸气,嘴呼吸,呼气前要停顿,逐渐增加患者的肺活量,注意增强患者呼气的压力及呼气时间,治疗师在患者呼气未可给予辅助。
1.2.2构音器官功能训练:进行舌、唇、软腭、咽喉与下颌的单独运动,交替运动等,帮助改善口面肌肉的控制,可进行吹气训练。
1.2.3增强构音肌肉动觉训练:可利用冰、软毛刷等刺激口面肌肉和软腭,也可利用手指按压,牵拉抵抗口面肌肉,进行发音训练时,教患者利用视觉(照镜子)和听觉(听录音)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元音到辅单[4]。
1.2.4评价方法:于入院时及出院前通过语言交流评估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汉语构音障碍检查发。[5]
1.2.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检验。 转贴于
2结果
患者康复训练5-10次,能简单发音,无完全无法发音,住院15-26天出院,康复训练前后患者言语功能比较,见表1
3讨论
言语障碍指个体利用语言如口语、书面语及手势语等进行交际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言语功能障碍,不仅包括失语症还包括神经科等其他疾病引起的言语功能障碍,如构音障碍[1]。
语言障碍有一个自然的恢复过程,但速度很慢,程度也不理想,与肢体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相同,如果不积极地进行功能训练,就会错过恢复的最佳时期,影响最终恢复程度和生活质量,急性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临床上常未引起足够重视,久之会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碍,降低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构音器官功能训练,增强构音肌肉动觉训练,可使口、面部、舌、喉等肌群得到锻炼,可有效地提高相应肌群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利语言功能恢复,本研究如果示:训练后患者吞咽功能显著优于训练前,提示有针对性系统的语言功能训练可以改善患者言语功能,使患者尽早建立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镛连.王新德《神经康复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马素萍.纳娜.王海艳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护理学杂志》 2007.22(19) 68.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听力的训练在学生音乐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的听觉好,会为音乐的各方面的素质提高提供帮助,也是衡量鉴赏能力的标准。从单音、音组、节奏型的模打、模唱,音阶的构唱,音程性质的听辨结构,节奏的听力训练,琴语的听力训练,运用游戏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六方面,研究音乐教学中听力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
音乐;听力;鉴赏;方法
在音乐领域,让学生通过耳朵的听来发现音乐的美并鉴赏音乐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想让学生具备一个优秀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必须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力。同时,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与音乐的特点,从音乐的各要素认识开始,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对他们进行听力训练。
一、单音、音组、节奏型的模打、模唱
在音乐教学中会发现,在教学音的高低时,一些学生对两种不同的音的认识有困难,因此只有教会他们分辨高低音,才能进一步教学模唱练习。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当给他们听《动物狂欢节》时,曲中的各种乐器表达了不同的动物叫声,当学生们听到中长笛吹出小鸟的旋律时,自然就想起小鸟在枝头欢唱;当听到深沉、有力的旋律出现时,他们认为雄壮有力代表的是狮子……到了这种学习的境界,说明学生们已经接受了音乐,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接下来,让学生们跟着音乐动起来,无论是什么动作,都会得到老师的鼓励:有的听到了小鸟的音乐,就像小鸟一样呼扇着翅膀;有的听到了狮子的音乐,就像狮子一样威风凛凛地搜寻食物。接下来,教师告诉学生,音有高也有低的,小鸟的音乐尖,这就是高音,而狮子的声音雄厚,这就是低音。然后,教师在钢琴上弹出两个不同音高的音阶,让学生辨别哪是高音哪是低音,他们很快就能分辨出来。
二、音阶的构唱
音阶训练是音乐听力练习的重要环节,在听力训练中,音阶的构唱是不是正确决定了音程的位置感觉。所以,在练习之前,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音阶,让学生跟着钢琴唱出这些音阶,然后告诉他们不同的音阶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使他们产生位置的感性认识,再用隔音模唱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比如,当学生唱了do以后默唱re,这个re并没有出声音,当唱mi后再默唱fa,当然,这个fa也没有发出声音,依此类推。再反过来从高音do向回默唱,方法相同。通过这样的听力练习,学生的音位感提高了,为后面的学习听、辨音程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音程性质的听辨结构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旋律音程的模唱,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音程的距离感。接着,再定位一个do音,因为这个do是旋律音程的第一音,也是大调音阶的主音,教师可用钢琴向上弹出do-re,再向上弹出do-mi、do-fa等,依此类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音程间的距离。当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再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大二度、大三度,什么又是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等……学生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进行听力训练,很快就掌握了知识。而教师的这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听力训练,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听辨音程的能力。
四、节奏的听力训练
在开始的时候,教师给出一定的节奏,让学生说出节奏是疏还是密。接着,再让学生进行小节的节奏模仿,跟着音乐把歌词按节奏念出来,也可以用跺脚的节奏念歌词,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来巩固学生的节拍感。
五、琴语的听力训练
教师在课前都会对学生进行固定音乐语言的训练,这样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同时,让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要唱,而且长时间不会变,这样能形成相应的技能。在上课时,教师开始弹起12345671,弹完之后学生自动起立,当再弹13531时,学生唱出老师您好,当弹1351时,学生会安静趴在桌子上休息一分钟等。当然,教师还可以用钢琴弹,学生用口琴来回答。在口琴课上,教师经常弹奏一些学生熟悉的音节让学生模仿,久而久之,学生的听音能力与模拟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六、运用游戏培养学生的节拍感
如果教师将音乐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坐沟通的桥梁,那么音乐教学难的问题就解决了。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来帮忙。教师运用游戏的方法,把教学内容以一种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玩游戏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就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学习《大鹿》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让学生来演故事中的角色,接着再学唱《大鹿》,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来表演、进行比赛。这样,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学习会很认真,课堂气氛非常好,达到了教学目标。
七、结束语
总之,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听力训练非常重要,教师把听力训练不失时机地贯穿到教学之间,让学生在听中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听音乐的爱好。
作者:李明芬 单位:福建省龙海市石码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阿布力米提江•买买提.怎样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J].音乐大观,2014(12).
【关键词】口腔刺激治疗法;语言障碍;言语障碍;脑瘫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我国为2‰左右[1]。不但运动功能的发展受阻,也伴有其它的行为异常和语言障碍,多并存有不同程度的吸吮、吞咽及咀嚼障碍,而出现张口、伸舌、流涎的症状,语言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语言障碍是指在上下文中口语和非口语的过程中词语应用出现障碍。代表的语言障碍是脑卒中和脑外伤所致的失语症和大脑功能不全所致的语言发育迟缓。口部运动治疗是指利用Rood疗法和本体感觉刺激技术(PNF)遵循运动机能发育原理,促进口部(唇、舌、下颌)的感知觉正常化,抑制口部异常运动模式,并建立正常的口部运动模式的治疗过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2年3~2012年12月我院就诊的脑瘫患儿100例,男62例,女38例;病程6个月。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语言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部运动治疗。
1.2.1基本条件 专业治疗师采取一对一的训练,在安静、宽敞、安全的治疗室内进行,每次治疗30min,每天1次,每周5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2.2①口腔操:A.颞肌+咬肌+口轮匝肌按揉20min,增强颜面部肌肉力量,改善和提高唇的活动范围和力量。B.下颌按揉训练:增强下颌灵活性。C.地仓、廉泉穴点按,治疗流涎。口腔内部舌的灵活性训练:②用口腔训练工具促进唇外展、撮拢,闭合,咂唇;促进舌的前伸、后缩、前后交替、向左、向右、上抬、下降、弾响等运动。通过触觉刺激技术提高舌的感知觉,进而利用本体感觉刺激技术提高舌肌力量和促进舌后侧缘的稳定,然后在此基础上阻断舌的异常运动模式,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促进舌在言语中的正常运动模式的产生,最终达到舌运动灵活、稳定、有力。舌的五大基本模式[2]:马蹄形上抬模式、舌后部上抬模式、舌两侧上抬模式、舌尖上抬和下降模式、舌叶轻微上抬模式。③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及深吸气后吹气训练。呼吸弱的可在呼吸末向前下方轻轻按压腹部来延长呼气的时间和增加呼气的力量。④刺激:(1)咽部冷刺激:用冰冻棉签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 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儿进行空咽动作。(2)喉上抬:让患儿微低头抬高舌后部,做吞咽动作或将喉头向上推拉,促进吞咽。(3)闭锁声门练习:患儿双手压住桌面或墙壁的同时,练声发“啊”。⑤构音训练:按照构音检查结果对患儿进行正确的构音训练。从双唇音(b、p、m、w)到软腭音(g、k、h)齿音、舌齿音(t、d、s、n、z)方向进展,训练按单音节单词句子短文的顺序进行。
1.3 评价方法 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进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法构音障碍检查法,分为构音器官检查和构音检查。中国康复S-S法[3]进行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测查包括交流态度、符号-指示内容关系、基础性操作3部分,其中口语理解和表达分按发育年龄折算为发育商,计算公式:发育商=测得的发育年龄/患儿的实际年龄)*100 发育商≥70为正常。语言发育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 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结论
口腔按摩结合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患儿言语障碍的疗效显著。
4 讨论
脑瘫患儿多伴有全身、躯干或肢体运动障碍,这种障碍会影响到发音器官的运动功能。脑性瘫痪儿童的口唇、舌、下颌、软腭、鼻咽等构音器官运动障碍,会直接影响言语的清晰度。其异常表现为:①不随意的下颌上抬运动、口唇运动、张口、伸舌等所致言语清晰度低下。②不能进行口唇开合,撅嘴,龇牙等交替运动或运动范围受限,速度低下等所致言语清晰度低下。③舌运动能力低下,或有不随意运动所致构音运动的准确所致言语清晰度低下。④下颌开合困难,轮替运动速度低下所致言语速度缓慢,清晰度低下。⑤可见鼻咽腔闭锁功能不全所致鼻音过重。
本研究显示,口腔按摩结合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患儿言语障碍的疗效显著;同时,语言理解和言语表达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显示口腔按摩结合口部运动治疗在改善口运动与构音能力的同时,一方面提高了言语表达水平,另一方面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言语提示、技能学习也可以明显提高语言理解能力。理解和表达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8
关键词:标准化命题;视唱练耳教学;中职音乐专业;教学对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34-02
随着数字化音乐教学的逐渐兴起与普及,近年来全国各独立音乐学院的招生考试中视唱练耳及乐理的笔试部分试卷已由传统的命题形式(填空题、写作题、选择题等)逐渐转化为完全的标准化命题,即整张试卷全由选择题组成,判卷也和文化考试一样由答题卡机器阅卷完成。201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乐理试题大赛获奖试卷汇编--视唱练耳卷》和《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乐理试题大赛获奖试卷汇编--乐理卷》,这两本试题集已经充分说明了这种数字化的考试潮流。近年,笔者的多名学生陆续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多所国内独立音乐学院的本科招生考试,学生反馈无论是乐理还是视唱练耳中的笔试部分基本由选择题组成,特别是今年中央音乐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的本科招生乐理与视唱练耳笔试试卷选择题为100%。
标准化命题给中职音乐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教学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无疑会影响一部分专业拔尖,想冲刺独立音乐院校学生的专业成绩。为了使这批优秀学生能在入学考试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同时也是为了跟上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的步伐,笔者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学习并积极探索针对标准化命题下的视唱练耳教学对策,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逐步的实践和改进,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视唱练耳听觉训练的方法。现以音程与和弦听觉训练为例简单地加以概括和介绍,请各位同行给予指正。
视唱练耳中的听觉训练包括构唱与听辨两个部分,在训练的过程中,构唱练习与听辨练习必需互相结合、交叉进行,无论是唱或听,每项练习均应做到唱中有听,听中有唱。并结合音程与和弦的性质,通过听唱和构唱从音响上来获得对各类音高距离各异的音程及和弦的性质和种类的判断,继而结合标准音a1来准确判断具体的音高组成。具体的教学可以由听唱(模唱)、构唱、听辨(选择辨析性质和选择辨析具体音高)及练习测试等步骤完成,
1听唱练习
在琴上弹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等各类音程(旋律与和声两种类型)或大三和弦、小三和弦等各类和弦(分解与柱式两种类型)作音调及音响效果的比较,让学生仔细倾听并模唱,以熟悉各类音程与和弦的音响(如例1和例2)。
例1:音程训练
旋律音程
和声音程
例2:和弦训练
分解和弦
柱式和弦
"音程的听觉训练最好从二度开始,依次到三、四、五、六、七、八度等。这是因为二度是最小的音程,结构最简单,较容易掌握。同时,旋律音程的模唱与听辨应该先于和声音程的模唱与听辨进行。" 和弦的听觉训练可以根据和弦由音程叠置而构成的特点,将一些音程与和弦穿插并结合训练,如纯五度与大、小三和弦原位;六度与大小六和弦、四六和弦;三全音与减三和弦的原位和转位;增五度、减四度与增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从顺序上先是三和弦,再是七和弦的主要类型,最后可以介入少量的四声部和弦连接(中央音乐学院入学考试各专业必考题型)训练。
2构唱练习
音程与和弦的构唱练习是听觉训练中的关键一步,也可以作为练耳和视唱的桥梁,使两者能够相辅相成。通过构唱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音程与和弦的结构特点,特别是其音高的倾向性。构唱练习一般要求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1)、音准;2)、可以进行调内模进;3)、以某音作根音、冠音向上或向下准确构成指定音程、以某音为和弦的根音、三音、五音或七音构成指定的和弦(如例3或例4)。
例3:和声音程的构唱练习
例4:和弦的构成练习,最好结合调性进行训练。
需要指出的是"构唱分解和弦,必须把前后音融合在一起,以获得和弦的整体感,唱时应比较大、小三和弦的不同效果" 。在指定音作为和弦的根音、三音或五音构唱指定和弦时,可先用"la"辅助构唱,由基本音级逐步过渡到变化音级,再用固定唱名构唱,这样由浅入深地进行就可以达到较好地训练效果。
3听辨练习
经过适当的听唱和构唱练习后,就可以进入听辨练习阶段,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掌握情况,即对音程与和弦性质、音响特点的辨识度及内心听觉的形成情况;另一方面这种训练也带着强烈的实战效果;最重要的是听辨往往要结合模唱及听觉记忆,因此对于参加只省音乐联考的学生还是有志于参加独立音乐学院学校本科招生考试的学生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训练。
进行听辨练习的教学主要是对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针对每次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利用专业打谱软件准备好练习的题目,并用ppt来进行播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其具体的训练笔者基本围绕以下几种进行,见例5--8。
例5:根据教师弹奏的具体音响选择指定的音程类型(以大三度为例)。
例6:音程听辨(比较每组题的前两音比后两音宽、窄还是一样宽)
1、( ) A. 宽 B. 窄 C. 一样宽
2、( ) A. 宽 B. 窄 C. 一样宽
3、( ) A. 宽 B. 窄 C. 一样宽
4、( ) A. 宽 B. 窄 C. 一样宽
5、( ) A. 宽 B. 窄 C. 一样宽
例7:和声音程听辨(教师在钢琴上弹出一个音程,请学生根据音响选择相应的选项),其中1--3题为性质听辨,4--6题为音程具体音高的听辨(预给标准音a1)
1、( ) A. 大三度 B. 纯四度 C.小三度 D.增四度
2、( ) A. 纯五度 B. 大六度 C.小七度 D.小六度
3、( ) A. 小六度 B. 纯五度 C.增四度 D.大三度
4、( )
5、( )
6、( )
教师弹奏的实际音响:
例8:和弦听辨(教师在钢琴上弹出分解和弦或柱式和弦,学生根据具体音响选择准确的选项),1--3题为分解和弦,4--6题为柱式和弦性质听辨(根据近年来考试题型来看,音程与和弦的听记题基本上以判断性质为主。)。
1、( )
2、( )
3、( )
4、钢琴弹奏的和弦名称是( )
A. 大六和弦 B. 减六和弦 C.小四六和弦 D.增三和弦
5、钢琴弹奏的和弦名称是( )
A. 减三和弦 B. 大三和弦 C.小三和弦 D.增六和弦
6、小小七和弦是钢琴弹奏中的( )
A. 第一个 B. 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教师实际弹奏的音响:
以上的几类有关音程与和弦部分的课堂训练方法必须遵循由简入繁的原则,以听唱与构唱练习作为听觉训练的先行手段,在着手与听辨的训练,同时应以螺旋式训练形式展开,在不断复习巩固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
在听觉训练的其他几个方面如单音、音组、节奏、旋律以及一定调式的和弦连接等,在平时的课堂训练中要注意不同的音组、节奏、旋律等比较练习,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节奏训练,可以结合节拍与节奏型,借用朗读歌词、念节奏的方法来掌握各种基本节奏型及其变形节奏,笔者常采用的是巴斯利节奏训练法(例9)、带音高的节奏诵读练习等方法。
例9:
4综合练习测试
仅仅是课堂上零星的训练还不足以让学生真正了解这类标准化考试,只有把标准化的考试形式用于学期中期和末期学业检测和音乐专业学生技能比赛中去,通过实际的操练使得学生逐渐熟悉并适应这种视唱练耳的考试模式,以避免因为没有接触过这种考试模式而影响学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同时,考虑到实际招生考试的实际情况,在考试中应尽量避免用钢琴直接弹出音响,可以选择利用现有的数字录音设备,把考试的音响事先录好,考试中用进行播放。这样便能达到全真模拟的效果。
5小结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音乐学院、师范院校音乐系(院)或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必考课程。
音乐视唱练耳与乐理本科招生考试标准化命题的推广与普及,预示着数字化音乐科技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同时给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中职音乐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的需要。以上文本中结合谱例,以听觉训练中的音程与和弦训练为例,从"听唱练习、构唱练习、听辨练习及综合练习测试等"几个阶段着手,结合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这是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与音乐素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设计应用的视唱练耳课堂教学方法的几种形式。当然,这些只是笔者面对数字化音乐教育及标准化考试背景下进行的一些初步尝试与教学实践,虽已取得一些成效(如今年笔者有5名学生分别参加了四川音乐学院和西安音乐院的本科招生考试,除主项外,由乐理、视唱和练耳组成的小三门有一个特别的合格分数线,这5名学生全部通过专业考试),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与检验。视唱练耳的教与学是一个相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视唱练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十分丰富的,作为一名音乐理论教学工作者理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为高校和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的音乐后备军而努力耕耘。
参考文献
[1]尤家铮,蒋维民.和声听觉训练[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尹正文.视唱练耳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赵易山.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乐理试题大赛获奖作品汇编--视唱练耳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04
关键词:高中音乐特色班;视唱练耳;构唱音程;细分节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110-04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建立在声音基础之上的艺术享受,所有音乐都是通过耳朵传到大脑的,无论声乐还是器乐都要以视唱练耳为基础。德国音乐教育家米切尔曾经说过――“视唱练耳对于学音乐的人来说犹如画家的眼睛”,足以说明视唱练耳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高中音乐特色班作为一个日渐扩展的艺术学习群体,在他们当中有绝小部分是“真正的音乐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绝大多数则是初涉“乐坛”者,更有甚者完全是因为文化基础不佳才中途“转行”来学音乐,而且在近几年来报考音乐的考生中此类学生的比例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这样的生源现状使得本来就为人们所“谈虎色变”的视唱练耳教学变得更是雪上加霜。
那么,作为音乐教师怎样为高中音乐特色班的“音乐生”搭起视唱练耳入门学习的桥梁,拉近学生与视唱练耳学习的心里距离,探寻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已是迫在眉睫。
一、解读“概念”,细析“价值”
1、概念的解读
视唱练耳主要分为视唱和练耳两部分,是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综合音乐能力的重要课程。如果用更形象、更直观的语言文字来概括“视唱练耳”那就是“唱”和“听”,而这“唱”与“听”在视唱练耳入门实际教学的训练中又具体落实在“音高”和“节奏“”的融合训练上。虽然音高(主要体现于音程关系)和节奏不是课程训练的最终目的,但它们是进行音乐表现最基本的因素。
视唱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训练,是通过视觉看谱,然后将乐谱中的各种音乐形象通过人声加以再现。通俗的理解就是用人声清晰、准确、生动地把乐谱上的音乐唱出来。练耳则是用来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辨别能力、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对音乐的内心听觉。主要包括模唱音高、固定音名,听记音程、节奏和旋律等内容。
2、价值的细析
作为音乐高考学生,在高中阶段通过各种系统的训练获得相对稳定的音高概念和节奏感,能有感情、流畅地唱出视唱旋律,进行听唱、记录单音、音程及旋律,为艺术高考中在视唱练耳这一“拉分”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学习最直接的目标,但这仅仅是短期的的学习目标。我们更应该在主观上引导学生认识视唱练耳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更是声乐、器乐乃至所有与音乐有关的学习的基础。这门课学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地影响学习者的音乐素质修养。如果把学习音乐的过程比作金字塔的话,视唱练耳学科就是底盘,底盘越大,金字塔就会越牢固。也就是说,视唱练耳课学得越扎实,其它音乐专业的学习才能进行得顺利和深入,脱离了视唱练耳,音乐的学习都将会是空中楼阁。
二、落实基础、循序渐进的“构唱音程”
构唱,即是指在只有标准音的情况下,找到所给的音程的冠音或根音的准确位置,然后再按要求唱出指定的音程。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指定任何一个音为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要求找到冠音或者根音。音程,是指两音之间音高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两音的距离。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虽然音高(主要体现于音程关系)和节奏不是课程训练的最终目的,但它们是进行音乐表现最基本的因素,横向的音程是构成旋律的基本要素,可见,准确构唱音程的训练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音程模唱与构唱时,要先进行各种音程的模唱,模唱训练要从协和的狭音程开始,当学生基本掌握以后再进行宽音程的训练。
1、唱准音阶式音程
所谓音阶式音程,即指我们常说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大、小二度旋律音程构成的自然大、小调音阶。自然大调第III至第IV、VII至I音级之间是小二度,其他相邻的关系都是大二度,因此,进行旋律大、小二度的训练,最常用的办法是从唱音阶起步。
在多年的音乐班视唱练耳教学中,发现在音乐老师眼中最普通的七个音阶,对于刚入门的音乐学生、甚至于学习乐器多年的学生事而言如果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针对性训练,并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能将do、re、mi、fa、sol、la 、si(七个音阶)唱准,所以在视唱练习中唱准音阶是最基础的音程构唱练习和最必须的音高训练方法。
(1)“手势随唱”解决音阶“结构”难点
教学过程中,在唱大小调音阶时,学生往往在唱音阶的时候会唱着唱着就偏低了,而自己又没感觉到“跑调”。 而如果在学生演唱时教师能随着音阶的上下行划出相应的手势进行提示,学生的演唱音准会好很多。这是因为初入门学生不清楚音阶各个音之间的关系,没有注意音的倾向性结构导致的。教师在组织学生演唱自然大调音阶音前要先对音阶作简单地“结构”分析,如:第I级(主音)和V级(属音) 即,1和5音要平稳、倾向性强,唱时应有倾向高的趋势;第IV级(fa)应向第III级(mi)靠近,第VII级(si)应向第I级(do)靠近。同时,在演唱中教师可进行直观的“手势随唱”,使得学生在演唱时能够根据教师手势给出的音高路线自主地作出相应的音高暗示,这样演唱音阶的效果就会明显好很多。有时候也可以将手势路线更加直观地反映到黑板上,使得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各级音之间的距离和关系,对音阶大小二度音程的结构排列结构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边唱边用手势划出音阶结构路线,不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唱“唱不准音阶”的问题就基本能够有效地解决。
(2)“分层轮唱”巩固音阶音高概念
当学生能较稳定地唱准音阶时,可以采用分层轮唱的方式进行音阶演唱从而激发学生演唱的兴趣,在无形中向学生提出了对音准更高的要求。最初学生会在节奏上出现衔接不到位、两个小组演唱音量或速度不协调等状况,但是经过老师提醒、手势指挥等往往几次练习下来一般两个小组的分层轮唱的音响效果基本能体会到。期间教师可以根据演唱的效果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加快速度、给点强弱、再加个声部小组等等。由于这些要求都是根据学生的演唱状态进行随机的调整,所以学生基本能够较好的完成,而且学习的热情会越来越高涨,这样的整个教学似乎就是一个“接龙游戏”和“小组PK”,学习的效果不言而谕。
2、构唱交替式旋律音程
唱准音阶是音高训练的基础,那么构唱交替音程则是视唱的旋律基础。在唱准自然大小调的音阶的基础上,尝试大小三、度和四、五度音程的交替式旋律音程构唱。
学生经过音阶的上下行演唱练习,对音阶各音已有一定的音高的概念和了解了各个音之间的关系,所以相对学习比较容易。但是在开始接触时,就让学生自己构唱还是有难度的,所以在演唱前教师要在钢琴上先弹奏出要求构唱的交替音程,使学生清楚音程的大致走向和构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速度、构唱方式上进行即兴调整,比如: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唱do ,第二组构唱mi,第一组再在mi的基础上往下构唱re,而第二组则在re的基础上构唱fa,按照这样的方式循环构唱,学生在游戏PK中主动构唱上下行的大小二度、大小三。在构唱初期由于学生只顾构唱可能会忘记节奏速度,那么教师此时就可以暂时充当指挥随时提醒各组学生平稳的构唱,当分组构成能较流畅的进行时,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锻炼和巩固学生内心对音高的概念。比如在构唱时要求根据教师用手势即兴给出的速度和力度构唱,或许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跟不上节奏,但此时这恰恰是调动和激发他们学习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会减少重复训练带来的枯燥感。
3、构唱独立式旋律音程
独立式旋律音程,即指给出一个指定音按要求分别向上或者向下唱出相应的音程,如:【谱例三】
(1)间断琴声引领
作为视唱练耳入门教学,训练独立构唱八度以内各个性质的音程中,大小二度三度,经过前期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都在教师的钢琴间断性引领下可以带过练习。如,老师钢琴上给出根音sol,要求学生往上构唱大二度la,教师在学生构唱前可以用琴声轻轻点下la音。一般大二度、大小三度都没有问题,一部分学生对于小二度的音高概念相对模糊,不够稳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多用mi、fa和si、do的音阶感觉去引导学生构唱小二度,在学生构唱结束时教师再次在钢琴上弹奏出准确地旋律音程,以给学生校对和巩固音高。
(2)搭桥接力跨越
对于刚刚建立形成一定音高概念、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直接构唱三度以上的其他大跨度的音程的构唱有一定难度。在前期掌握了四种(大二、小二、大三、小三)最基本的音程相对音高位置后,其他音程都可以用它们搭桥,尤其是三度音程运用的较多,因为三度音程较二度音程还有一个优势――快捷。如纯五度1 5,用三度狭音程叠置1 3 5来唱,如果仍有困难则可以用基本音级上行1 2 3 4 5来唱。其他大跨度音程如大小六度、大小七度也可以套用这种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也可以尝试用接力法练习,如唱3-6时(纯四度)可唱为3-5-6,唱16(大六度)时可唱为1356,都是在二度三度的范围内。如果经过搭桥、接力训练学生大跨度音程的构唱,学生较好的构唱出、四、五度和大小六、七度,那么就是学生音高训练的一个跨越。
三、由浅入深、生动激趣的“细分节奏”
如果说构唱能较好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音高概念,使得学生能较快的寻找到音高的位置和准确地唱出唱名,那么培养学生较敏锐的节奏捕捉能力和准确的反馈能力,就不得不提及我们在节奏训练中常用的“细分节奏”训练法。
所谓细分节奏是指把单位时间片段进行不同层次分割的方法,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对于音乐基础并不扎实的高中音乐特色班的学生而言就必须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地进行节奏细分练习。
1、细分节奏的类型
(1)同时值而不同分
在同为两个全音符的时值内,我们可以将其一次分进行简单的分割,它反映出的时值关系为1:2:4:8。【谱例四】:
(2)同分却不同时值(谱例五)
结构相似,如果没有给出既定的速度,那么念出或者打出它们的节奏型可以完全一样,但细看其音值、记谱方法却是大不一样。类似的这些节奏很多,如:二分与四音符、切分音型以及谱例五中各种时值的附点音型等等。
【谱例五】:
2、节奏训练的方法
(1)基本型节奏训练法
在节奏训练初期,应该让学生有更多时间细心练习基本的节奏型。因为只有掌握了基本节奏型,才可以扩展更大的学习范围。一般节奏训练要从最基本学生最容易把握和体验的四分音符开始,然后到回归到全音符、二分音符、再细分到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继而融入附点音符、切分音符等。
在节奏训练中经常有学生认为很难学好,觉得常用节奏型种类太多、太繁杂,学习缺乏积极性。但事实上,仔细分析上文中提及的节奏细分法方就不能发现其实很多节奏型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每一个节奏型都是在一个固定节拍单位中根据时值的等量代换而变换形成的,甚至可以说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发现基本节奏型之间的关联,便可以顺藤摸瓜,通过学习一个节奏型而带出多个不同节奏型。如:上述谱例四中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以及八分音符之间的关系,都是成倍缩小音的时值关系。学生可以在练习时采用左右手分工分步走的训练方式:第一步左手拍打单位拍,右手敲打节奏型。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拍位感,让学生能掌握好每个节奏型在小节里所处的位置,增强他们对节奏整体的记忆力。第二步,右手敲上声部(a)或(b)(b),左手轻拍下声部(b)(c)(d)。从而训练学生熟悉各种节奏型,要求学生从头到尾、丝毫不差地熟练整组的节奏组合训练。也就是学生最难把握的心手配合的节奏型训练,即,双手交替,敲击练习。通俗说就是右手打上声部,左手打下声部,心里默打单位拍。一开始由于学生对两手交替拍打节奏的音响效果没有实践体验,所以可以分来那个组演示和敲击练习,等熟练之后,可以与同学分工敲打节奏,通过类似的练习方法,学生可以自如地掌握相对复杂的基本节奏型,然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复杂节奏练习。
【谱例六】:
(2)“错位型”节奏训练法
学生对于常规节奏型的练习一般不需要很长的训练时间,而对于相对比较复杂的“错位型”节奏则需要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的方式和进度。
从谱例七中不难看出,这种节奏的复杂性是由于对于原有的时值进行两分、三分和四分的进一步划分的结果。这就对学生的节奏稳定性和均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是用双手同时进行两个声部的练习时,第一和第三声部相对比较容易,可是第一和第二声部就会变得有些困难,而第三合第四则会更加难,因为这两个声部的节奏由于分值划分的不同它们每个音都是错位的,所以我这里把类似于这种节奏叫“错位型”节奏。
对于这种节奏进行训练时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可以分声部训练,即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声部,每个声部练习自己声部的节奏,然后再“合奏”。 也可以与同学分工敲打节奏,通过类似的练习方法,学生可以自如地掌握相对复杂的基本节奏型,然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复杂节奏练习。为了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可以在训练中选择一常见的打击乐器,也可以从日常的生活用品中或者用“现成”的乐器进行演奏,从而使学生能独立的用双手完成最难把握的心手配合的节奏型训练,即,双手交替,错位节奏练习。如上述谱例七中的细分节奏训练中我们可以融合“乐器”进行练习:
四、听唱结合的实践摸索
视唱练耳的学习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为音乐实践服务。经过一定时间的音高、节奏的训练和学习,学生已经为视唱练耳的实践做好了基本的准备,接下来我们就要指导学生“实战演习”了。一开始可以先以一段学生耳熟能详的旋律作为教学的模板,它可以是一首歌曲或者是其他音乐体裁的主旋律,其标准是学生必须对它非常熟悉,能够随时哼唱,且难度较低(比如:《送别》《小星星》《故乡的亲人》等等),这样容易让学生对于旋律听记感兴趣、有信心,而且有利于之后逐渐加大难度。 然后,逐渐对旋律中的音高、节奏、节拍、速度等要素进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改变,让学生了解前后旋律之间有些什么样的关联,以及去发现旋律前后是怎样变化的, 从而轻松地掌握各个要素,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自信,也能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这是有助于整个训练进程的。
【教学实例】: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声乐作品《花非花》为教学模板,介绍教学中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教师用钢琴弹奏旋律片段,先要求学生模唱,然后再让学生尝试按正确节奏唱出准确音高,最后要求学生记写下来。由于旋律短,音域跳度小,这对于学生来讲,是极其简单的。
第二步:音高不变,速度改变。教师给出的速度可以加快一倍或放慢一倍,而弹奏旋律的速度不变,从而使得音乐记谱时值扩大或缩小一倍,由于旋律走向音高都没变化,难度偏小,同样可以先模唱,让学生去感受前后的不同之处,尝试去先记录节奏,再填上音高,一般学生在二到三遍都可以完成。
【谱例八】将旋律各音的时值缩小一倍
第三步:音型改变,节奏也改变。事实上,这已经是一条较为简单的新的四二拍子四小节旋律。其中包含基础的一拍两拍节奏型,也融合了切分和附点节奏型,而且乐音走向也有一定起落。
由于这样的形式以学生熟悉的作品为基础,先减少了学生内心对听音记谱和视唱的恐惧心理,克服其畏难的情绪。与此同时,又在音型与节奏型上做不同程度的变换,由易到难,形成各种不同的变奏形式,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调动了课堂气氛,又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了简单旋律的视唱和听记的各项训练。
虽然很多人认为视唱练耳这门课学生自身天赋占的比例很大,这一点确实不可否认。但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适合学生的方法,使学生在后天的练习中得到较大的提高。以“构唱音程”和“细分节奏” 为主要训练法的视唱练耳入门教学在只是搭建起了音乐特色班学生通向视唱练耳专业系统学习的桥梁,为初入门的音乐学生提供音高音准与常规节奏的的基础训练方式。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少讲解理论,多些实践训练,在实践教学的形式上我们也要多注重方式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中开展以熟带新、巧改歌谱、我来作曲你填等。从而从内心深处触发学生对视唱练耳的学习热情,为进一步深入地掌握视唱练耳专业技能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建华.音乐高考视唱练耳的教学规律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
【关键词】中学音乐 声乐教学 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
一、如何建构先进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
一要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千万不能去造“声音”。
二要扎根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沃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声乐艺术理论日臻完善和系统化。早在2000多年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就有了声乐教学理论的记载:夫教歌者,先呼而出之,其声及清徵者,乃教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这即是说,教唱歌应先看学生的基本条件,强调教以正确的歌唱方法和呼吸方法。另据《史记?师乙篇》所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旬中佝,累累乎端如贯珠。这说明在当时歌唱就要求气息运用流畅,歌唱如线贯珠。中国的京剧唱腔,声区统一,字正腔圆,既能婉转如歌,又能抒发悲壮之情。尤其在唱高音的时候,强劲有力,穿透力强,且高音可唱到小字三组的c-e,甚至更高。此种唱法及其训练之道,能否借鉴于中国声乐演唱训练,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三要借鉴“西洋唱法”的先进经验。人类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发声原理是相同的,绝对没有哪位歌唱家的发音器官比别人多一个或少一个部件。那么,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就有共性,就有相互借鉴的地方。“西洋唱法”历史悠久,除语言和音乐风格与我们有区别外,在嗓音训练方法和声音美学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过去有人说,“西洋唱法”声音宏亮、宽广、浑厚,有较强的戏剧性,不宜表现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到底如何借鉴“西洋唱法”中的先进经验,中西结合,达到发展我国声乐艺术的目的,我们的先辈和广大声乐工作者已经作出了长期的、艰苦不懈的探索,也总结出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声音特点,因材施教,广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进的训练方法。第二方面是如何将美好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嗓音运用于风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演唱中。
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建立切合实际的发声体系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含假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简单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积极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如:喉器的位置在哪,气息怎样运动,路线如何,软腭在不同音高时的状态,舌根、舌头的运动,下巴如何运动,怎样张嘴,人的身体如何配合等都关系到声音的好坏。
有的同学急于求成,教师拔苗助长,在短时间内拔音量、拔高音、唱大歌,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结果,学生一开口全是毛病,有的毛病根深蒂固改都改不了。因此,初学声乐时,把中声区的基础打牢固,形成正确、积极、良好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训练的原则性问题。
树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还有一个历史问题要克服,那就是唱法问题。过去人们把声乐分成“民族”和“美声”两大类,后来又有了“通俗”唱法。至使长时期以来,不管生还是教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常常说某某学生适合唱美声,而某某学生适合唱民歌;嗓门大的、粗犷的、宏亮的便是好的“美声”料子,嗓门不大,但优美、细腻、抒情、嘹亮的则是民歌料子。在教学方法上也一味去追求某一方面的东西,去“造声音”。其结果是将音乐教学引入误区。正确的发声体系,要尊重实际,尊重民族,尊重发声的科学原理,切不可人为的、主观的去认识。更要强调的是,人的嗓音如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
三、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声乐教学,难就难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一)先“相才”再“施教”的原则
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即“相才”是关键。在开始系统训练之前,老师对学生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
【关键词】 无喉 发音训练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患者康复出院后继续接受护理与自我护理的前提和保证。对于无喉患者的发音训练及健康教育「1,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康复质量,由于食管发声不需要任何器械,没有手术的痛苦,经济简便,因此无喉患者容易接受,可作为言语康复的首选。我院自2004年12 月起举办四期无喉患者食管发音训练及健康教育学习班,对22例患者进行训练,取得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2例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75(63.25±3.22)岁。其中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5 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 11例。手术后时间1个月-24个月。
2方法
2.1心理康复 患者喉全切除术后,呼吸通道的改变、失语、带管出院;部分患者担心肿瘤复发、精神高度紧张,发音功能的丧失,失去语言使患者社会交流障碍,影响他们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部分人就因此不能继续工作提前退休,负性情绪增多;容易产生情绪不稳定,忧郁、烦闷,悲观等心理障碍。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术后的心理康复尤其重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心理承受力,选择适当形式,进行心理护理,以交谈、请手术康复期的患者现身说法、讲课,指导他们在心理上尽量保持平和,学会自我调解。组织无喉朋友活动、让他们多接触,尽快学会讲话,参加工作和社会活动,重新融入社会。因此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疾病康复有着积极意义,使患者面对现实,正视未来生活。指导家属给予更多的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营造良好的氛围,并接受患者外观形象及言语交流的方式。呼吁整个社会对无喉者多一些关爱。
2.2造瘘口护理 ①每日用消毒液清除附着于造瘘口的痰痂,气管内套管的取出、清洗、消毒方法及更换气管垫方法,逐步学会咳痰。②造瘘口佩带护罩 无喉患者由于呼吸通道距离缩短,吸入的空气直接进入气管。因此为了防止灰尘异物进入气管,应该在颈部带专门的护罩,以起到保护呼吸道的作用。③修饰颈部无喉者颈部的造瘘口及护罩,有些与众不同,容易引起周围人注意。因此需要患者自我修饰。④室内湿度 喉全切除术后,由于呼吸改在颈部造瘘口,正常的加湿作用随之消失。为防止肺内感染及气管内痰液浓缩结成干痂,应保持室内湿度。空气干燥时,可采用加湿器或蒸汽吸入方法,并通过气管套管适当滴入生理盐水。
2.3定期复查 喉癌复发和转移多发生在治疗后的2年内,因此要警惕肿瘤复发,定期到医院复查。复查时间一般为出院后的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以后每间隔半年复查一次。如有异常出现颈部肿快、呼吸困难、咳血等,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4发音训练:食管发声原理「2及方法
2.4.1食管音形成原理:食管发声的过程为两个阶段,即进气阶段和排气阶段:先把空气摄入食管上段,并于该处形成一贮囊,发声时,利用腹压把空气排出食管,引起食管上端粘膜振动,发出基音,此声音为食管声。再通过配合构语和共鸣器官的协调作用,就形成了食管语。
2.4.2食管发声训练方法:采用集中学习,每天定时训练,由医生、护士及无喉教师任教,讲解喉及食管发声原理,无喉言语康复方法及有关知识,无喉教师示范并指导训练。半年内定期举行联谊活动,以增进交流,提高发音技巧,纠正错误发音。学会食管发声的根本就是掌握如何使食管进气和排气的方法。
2.4.2.1进气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吸气法,另一种是注气法。①吸气方法:其中吸气法每次进气量大,进出气体快,讲话过程中较连贯,以上22例患者都是学习吸气法。每次练习时全身放松,,头微向后仰,下巴稍前倾,口张开,将软腭向后上方提起,舌根放低,形成匙状,是口腔、咽部与食管形成一畅通的空气路径,同时作提肩、收腹动作,造成食管内负压,快速经口、鼻吸气,使空气进入食管。②注气法:是造成口、咽腔的高压,使高压向食管低压强行灌注冲开咽食段的过程。闭合口腔,舌尖顶住齿龈,舌面逐渐抬高贴向硬腭,使口腔压力增高,咽内收闭合,迫使空气进入食管。③排气发声:空气的排出是一个从高压向低压的过程,空气进入食管后,食管内就产生正压,这时胸廓收缩、软腭及舌根复位,食管内气体自下而上排出,冲击食管粘膜,使其振动,发出声音,即打嗝音。
2.4.2.2辩别正确食管音的方法:用手轻贴颈部食管振动部位,同时做打嗝动作,如果手指感觉有振动,就说明已发出了食管音。
2.4.2.3发音训练的时间选择:尽可能的早期训练,恢复言语功能。大约术后1-2个月,即可开始食管发音训练,请无喉教师现场指导,增强信心。
2.5日常生活
2.5.1饮食 进食是人们摄取营养的主要途径,富含营养及均衡的饮食结构是患者身体尽快康复,免疫力提高的重要条件。在饮食和健康的新概念中,蔬菜、水果及蛋白质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保证充足营养的同时,多食蔬菜、水果,并多饮水,少食油炸及辛辣食物。
2.5.2运动锻炼对于喉癌患者来说,适当运动可尽快恢复体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进行运动锻炼,要根据个人情况及爱好,选择合适的项目。颈肩部功能锻炼,对部分患者在喉全切除的同时需作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颈、肩部肌肉受损,患者因疼痛及不适不愿活动,导致肌肉萎缩,上肢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质量。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5.3独自外出 应随身携带安全身份卡。在卡上写清楚姓名、年龄、地址、联系电话,并特别注明全喉切除术,呼吸口改在颈部,若吸氧,应将氧气管插入颈部气管造瘘口。
3 结果
自2004年12月始我院举办四期喉全切除术后患者食管发音训练及健康教育学习班的22例参加食管发音培训班的患者中,10例发音良好,5例发音成功,5例中途放弃学习,2例未能发音。总有效率达到了70%。对于新的呼吸通道口-气管造瘘口绝大多数人(20/22)能自行护理,呼吸量基本足够,有3人诉经常多痰咳嗽;1人瘘口红肿;仅有1人诉吞咽慢;全部病例吞咽顺利。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提高了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
4 讨论
对喉癌患者进行心理康复、发音训练以及日常生活健康指导是临床治疗、护理的延续,可以使患者恢复体质、战胜病痛、延长生存,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回归社会。因此,喉癌的康复治疗、护理不可忽视。
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教育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增高,工作责任感加强,专科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承认。
由于本组喉全切除的患者大部分来自郊区或农村,经济上不富裕,交通不方便,由于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方言,他们外出到省城学习食管发音存在许多困难,常常需要儿女等陪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设的培训班时间定在周末,以方便家属的陪同。通过集体讲课,个别辅导后,让患者回家后继续练习基本功,打好基础后,继续下一阶段的食管发音训练学习。这样方便了患者,也达到学习的目的和效果。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要做好调性训练,首先在基本练习中就要进行系统训练。基本练习中的调性训练一般可从调式音阶训练、调式音程训练、倾向性训练和调式和弦训练四个方面入手,结合灵活的节奏组合、音程组合方式进行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
一首乐曲无论属于哪一种调式总是存在着一个作为中心的音(即主音),和弦的构成、曲调的进行及收束的形式都围绕这个中心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良好的调性感觉。同时,良好的调性感觉又对视唱练耳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帮助。
一、调式音阶训练
调性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良好的音高感(即音准)。虽然在视唱练耳的基本练习中无法明确声带振动的频率。但音的物理属性会使人对它的高低产生不同的感觉(包括音高、音色等方面)。这种感觉在音高的运动、变化中会更加明显。因此,要建立起良好、有序的音高感,首先就要把各个孤立的不同高度的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让人感知,这样才能帮助人按规律建立起音准座标,调式音阶恰好就能起到这种作用。
1.调式音阶的构成。调式音阶是指调式中的各音级按顺序从主音到主音依次排列。不管是西洋大、小调式还是我国的五声性调式。调式音级均分为稳定音和不稳定音两种,不稳定具有倾向于稳定的特性。在运动的过程中,不稳定音都倾向于稳定音,并对稳定音形成一定的支持。正是调式音级的这种稳定和不稳定相互依存的动静规则及其在相互关系作用下形成对调中心音(即主音)的倾向与肯定才构建起稳固的调式体系,并显示出其严谨而丰富的内涵。
2.听、唱调式音阶。调式音阶的基本训练包括两个方面——构唱与听辨,这两个方面必须始终紧密而有机地结合。其中,构唱是听辨的前提,必须领先。练习构唱时,可以先模唱,即听到音响效果后,再把听到的音唱出来,建立一定的音高印象后再构唱。建立调式音准一般先从掌握调式自然音入手。
二、调式音程训练
单个乐音的高低除了因振动频率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音高体验外,人们在辨析它的时候往往是结合了音色、音强等因素一起来综合判断的。而音高区别于音色的重要一点是,它使人可能承认某一个声音是另一个声音的三度音或四度或别的几度音,即可使人确定声音在高度上的相互关系。一个八度包含了十二个半音的基本音高,要想在短时内准确地记住其音高并能精确地对它们进行听辨,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一旦我们把两个乐音联系到一起时,要判断其中一音的音高就容易多了,这就是旋律音程的体验。
1.熟悉调式音程的结构与特点。在一个调中,八度以内的自然音级上,可以构成十四个自然音程。其它任何两个调式的自然音级上所构出的音程都在这十四个音程的范围之内。因此,做调式音程的训练就要先依次掌握好这十四个音程。训练旋律音程感,首先要热悉各调式音程的结构及其特点。比如:大二度由两个半音构成,音调上显得优美、安静、肯定。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用心体会各个音程在自己内心引起的感觉,找准特点、总结规律,最后形成能力。
2.听、唱调内各旋律音程的模进。熟悉调式音程的结构与特点必须要结合调内音程模进练习。训练的进程一般有两种:第一,按音程的协和性来训练,从极完全、完全协和音程纯八、纯四、纯五度开始到不完全协和音程大三、小三、大六、小六度,再进入不协和音程大二、小二、大七、小七、增四、减五度。第二,按音程距离的远近来训练,从二度音程开始逐步递增至八度音程。训练时要注意两点:(1)唱准音高。(2)听、唱的同时注意体会和掌握各音程的名称及与之相对应的色彩、性质及听觉上的距离感及其在调式中的地位。在比较中充分感受音程的调式感与色彩感。
3.调式音程训练中的音阶辅助练习。这是训练学生养成“用调式音阶搭桥构建音程”的习惯。以C大调为例,具体做法是:先听C大调的主音,再在主音的上方奏出另一音(按二、三、四度的顺序),听后将主音和另一音唱出来(可用“啦”或唱名模唱),随之唱出两音之间的音阶,并说出这两音所构成音程的名称。接着,再训练从上方主音开始往下听、唱音阶中的各音,方法同上。这种训练可以利用调式音阶巩固音程的音准和结构,建立音程的调式感,了解各音在音阶中的身份地位,使学生了解每一个音程都是一个有机结合体中不同作用的一分子,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三、倾向性训练
这种训练是利用调式音级稳定或不稳定的特性,以及不稳定音在调内的倾向性进行练习,在运动的过程中建立调式音级的概念,稳固调式感。
1.导音训练。调内各音级中导音是最不稳定的音,它强烈地倾向并支持主音。训练时既要保证音高的准确,又要注意导音的倾向性及主音的稳定性。训练可先从下方主音开始,然后从下方主音开始,构唱时既要唱准导音到主音之间的半音关系,又注意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解决感。这种训练也可以变换音程组合方式,或改变节奏组合模式,以增加训练难度和趣味性。
2.听、唱调内不协和音程的解决。调内不协和音程本声音响上的紧张、刺耳,有进行到和谐悦耳的音程需求。此外,调内的不协和音程往往也是不稳定音程,它还有进行到稳定音程的倾向性。在基本练习中听、唱不协和音程的解决,除了有利于掌握不协和音程的音准外,更利于建立调式感觉。调式感正是在这种稳定与不稳定的相互依存中得以确立的。
四、调式和弦训练
由于调式和弦牵涉到和弦的性质、特点、功能、转位、构成和弦各音级在音阶中的地位等内容,因此训练起来要复杂一些。也正因为如此,调式和弦的训练对建立调式感觉尤其重要。
1.听、唱调内和弦分解。这是调式和弦训练最基础的部分,首先可以按级数依次做分解和弦的听、唱练习。有一定基础后可改变分解方式,加大难度训练。有时根据情况,也可按和弦的性质分类训练。先练大三和弦,再练小三和弦等等。训练时要注意和弦的级数及其调式功能属性。
2.听、唱调内和弦解决。调内和弦解决,主要是指属七、导七的解决。构唱时可以按顺序从下往上唱,也可上下行结合唱,或者扩大音程隔音唱等等。构唱时在注意音准的同时,要唱出七和弦各音对主和弦各音的不同倾向,以及从不协和到协和、从不稳定到稳定的感觉。
3.听、唱调内和声连接。训练听、唱调式和弦一般从古典和声学开始,把正格进行、变格进行先分开练习,最后练习完全进行。特别要强调的是,基本练习中的各项调性训练必须与视唱教学的进程紧密结合,按顺序在每一个调上扎扎实实进行训练,循序渐进。同时,每一种基本练习都可以根据训练的进程适当用改变节奏组合或音程组合方式来增加难度,提高训练要求,完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